第一篇:QC小组干预气管内插管非计划拔管的效果观察
QC小组干预气管内插管非计划拔管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 成立质量管理(QC)小组以降低气管内插管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方法 成立QC小组,对造成气管内插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针对性干预。比较 比较实施QC小组活动前后气管内插管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结果 QC小组活动实施后,气管内插管非计划拔管率由实施前2.6%下降到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成立QC小组,可明显降低气管内插管非计划拔管率,保证患者安全,同时也提高ICU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ICU;质量管理;非计划拔管
质量管理(QC)小组是指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1],对于解决临床护理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2年我院ICU共有446例行气管内插管得患者,同年气管内插管非计划拔管患者约为12例,占气管插管总人数的2.6%。2013年1月以来针对“气管内插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高”这一问题,开展了以降低气管内插管非计划拔管为目标的QC小组干预,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努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我科发生气管内插管非计划拔管患者共有12例,3例患者为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术后虽有约束,但约束不到位发生意外脱管;1例为1岁4个月的婴儿,在吸痰过程中通过头部摆动,气管内插管移位;5例为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在翻身过程中自行将气管内插管拔除;2例患者护士离开配制液体过程中自行将气管内插管拔除;1例患者在做口腔护理时吐出气管内插管。2012年我科共有护理人员30名,其中女28名、男2名,年龄21~40岁;学历:本科5名,大专22名,中专3名;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6名,护士23名;护士长1名。
1.2方法
1.2.1 QC小组组成及职责 小组成员10名均为ICU护士。护士长担任督导员,负责督促小组活动按计划进行,对活动进展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给予指导,2名临床经验丰富、善于沟通的护师担任组长,负责整个活动的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工作; 1名本科学历护士担任秘书,负责小组活动会议记录、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总结;其余6名护理人员担任组员,负责小组活动计划的制定、措施的实施、资料的收集、效果的评价。
1.2.2 QC小组干预方法 由组长制定小组干预进程表,每月不定期集中召开小组会议,总结,评价当月的小组活动开展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布置下个月的工作计划。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QC知识培训,小组干预按QC活动程序: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循环进行活动。
1.2.2.1 现状调查 2012年1月~12月我科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人数及发生非计划拔管人数,做好分类记录。
1.2.2.2 设定目标 根据调查结果,设定目标为发生非计划拔管率由实施前2.6%下降到0.6%。
1.2.2.3 原因确定 根据现状调查,确定非计划拔管发生的原因:①缺乏有效的肢体约束:ICU患者可以因各种原因导致意识障碍,烦躁不安而无意识的拔管[2]。对于清醒患者,患者拒绝约束并表示会配合不会拔管,护士未采取有效的约束;对于烦躁,意识不清的患者,虽然肢体有约束,但能通过移动躯体摇晃头部,摩擦床沿而导致脱管,或通过挣脱约束带而拔管。②使用镇静剂不当:气管插管患者如烦躁不安未及时使用镇静剂,患者常因不能耐受导管对咽喉壁黏膜的刺激和局部压迫加之缺乏约束时而自行拔管。③气管导管插入过浅: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如果气管插管选择不合适易发生意外脱管。④年龄特点:从年龄的拔管年龄分布看,多见于高龄患者及婴幼儿。由于老年人情绪不稳定,固执和缺乏适应性等,对气管插管不理解,易于发生意外拔管。同时老年患者由于过度紧张,容易出现谵妄、行为动作障碍或失常等ICU综合征的表现而出现拔管。对于婴幼儿,存在反应敏感,忍耐力差的问题,容易发生拔管。⑤高危时段:中午及晚上易于发生拔管。可能与值班人员相对减少,护士忙于其他治疗和护理对睡眠状态的患者主动巡视不够而发生拔管。
1.2.2.4 制定改进措施 ①适当的肢体约束:对于清醒且烦躁的患者,如有拔管倾向,应采取适当有效的肢体约束,可用约束带约束其四肢,对于经常扭动躯体或头部患者,必要时可使用肩部约束法。使用约束带前要向家属做好健康宣教,取得家属理解。使用约束带时经常检查约束带的松紧度,已能伸进1指为宜。约束带固定床沿位置不能离头面部太近,尽量往床尾固定,避免患者上半身坐起自行拔管,同时不能轻易相信患者而解除约束带。②镇静剂的使用:对气管插管的成人,遵医嘱使用有效镇静剂,如丙泊酚、咪唑安定,婴幼儿可使用水合氯醛,可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同时用药时要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呼吸抑制及循环系统副作用。③正确掌握插管的深度:一般男22~24cm,女20~22cm,气囊充气22~32cmH2O,充气量过大可导致气管压迫而呛咳,过小达不到阻止胃内反流和固定的目的。经常听诊两侧肺部呼吸音,并列入护理交班的内容,妥善固定牙垫及插管,可用系带往后枕部绕一周打结,系带松紧以容一指为宜。④加强心理护理,插管前医护人员应主动向患者或家属讲解插管的目的、必要性及可能产生的后果,消除患者紧张心理。插管带来的沟通障碍,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通过摇铃、手势、书写、点头、摇头、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表达需要。在探视时及时与家属沟通,让家属书写需求指明卡,在患者意识清醒的时候念给患者听,以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对于婴幼儿可以让家长带些孩子熟悉的物品,如玩具,可以使孩子尽快适应周围环境。⑤加强高危时段的防护:实行弹性排班,危重患者多时,加派护士值班。在中午及晚上仅安排吃饭的时间,以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患者安全。在抢救或者离开患者时,向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同时向临床护士做好病情交代,不能因工作忙而忽视患者。⑥规范护理操作:制定护理操作规范,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在进行各种护理操作,如口腔护理、擦浴、翻身、床边摄片等操作需两名护士同时完成,妥善固定气管插管,保持头颈部与气管导管活动的一致性,防止意外脱管。
1.3 评价方法 比较QC小组实施前(2012年1月~2012年12月)后(2013年1月~10月)ICU气管内插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
2结果
见表1。
3讨论
当气管导管脱落至体外或自动拔管,对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危险性不大,但若无自主呼吸,则可引起急性缺氧,甚至心跳骤停。当气管导管未完全脱落至体外时,则可产生上呼吸道堵塞征象:呼吸极度困难,并伴有严重的缺氧和发绀、烦躁,时间稍长可因窒息造成心搏停止[3]。尽管有小部分病例导管脱落后脱机成功,但气管导管脱落的严重后果不容忽视[4]。再次插管的后续问题,如延迟脱机、增加医疗费用、加重并发症、死亡及医疗纠纷等,将会给医患双方带来不便。为此,我科QC小组开展了“降低气管内插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为目标的干预活动。通过10个月QC干预实施,明显降低了气管内插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此次QC小组活动针对患者缺乏有效的肢体约束,采取适当有效的肢体约束;对于使用镇静剂不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医生做好沟通,有效的使用镇静剂;针对气管导管插入过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掌握插管的深度,做好交接,避免口插管脱出;针对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及婴幼儿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沟通,做好必要的解释;在节假日、中午、晚上等高危时段,实行弹性排班,加强责任护士,可缓解因患者多而引起的忙乱。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降低了气管内插管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保证了患者安全,减少了护患矛盾的发生;同时,护士相互之间配合默契,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完善了科室护理工作管理。
QC小组活动增强了护士的团队精神,全科护士的积极性提高,从过去被动工作到现在的主动工作,小组成员主动寻找工作中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分析,寻找出理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邢文英.QC小组基本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4.[2]秦红.ICU患者自行拔管的危险因素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8):53.[3]蔡映云.机械通气及临床应用[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106;174.[4]朱志芳.现代呼吸机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28;238;255-256.编辑/王海静
第二篇: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原因分析及对策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自行拔出,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插管脱落,又称意外拔管,是有创机械通气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占机械通气患者的3%~16%。UEX使重插管率增加,院内感染的机会增加。发生UEX的患者有可能由于过早拔管而终止其所需要的机械通气支持,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因此,充分了解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积极寻求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护理工作有重要意义。
一、原因分析(1)患者因素
1.疼痛、紧张及舒适的改变 疼痛、紧张、舒适改变是发生UEX的主要原因,占自行拔管的38.1%,发生UEX后需要重新置管的患者病死率可达25%。插管一般是在患者意识朦胧或昏迷状态下进行的,随着病情的改善,置管后后鼻腔或口腔内异物感存在,感到不适,加之导管对咽喉壁的局部刺激和压迫,致使患者难以忍受而自行拔管。2.年龄因素 UEX多见于高龄患者,由于老年人情绪不稳定,固执、缺乏适应性等,影响其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同时老年患者循环功能差,呼吸频率在药物作用下降低,大脑缺氧,在醒-睡交替期出现恍惚状态,对异物刺激敏感性高,此外,老年患者多伴有与脑代谢相关的疾病,如呼吸衰竭、循环衰竭、早期老年痴呆等,易发生UEX。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由于对插管的意义认知不足,缺乏对气管插管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样也存在反应敏感、忍耐性差的问题,故此类患者也易发生自行拔管的。
3.患者发生UEX时间特点 发生于夜间的UEX拔管率高于白天的。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呼吸频率减低,肺泡通气不足,CO2潴留,脉搏氧饱合度(SpO2)较清醒时低,易出现头痛、烦躁、幻觉、谵妄等精神障碍。夜班护士忽视其拔管倾向而未进行有效约束,而导致发生UEX。
4、患者的意识状态 气管插管的患者大多数是意识障碍的重病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烦躁不安,插管后患者语言交流困难,容易产生孤独感甚至恐惧心理。医院特殊的医疗环境、各种设备的声音或报警声也可使患者失眠、烦躁。加上疾病本身的痛苦,使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而拔管。
5.气道因素 气管插管时由于气道分泌物粘稠,而气管插管管腔相对较小导致痰痂阻塞气管插管下口,此时咽喉部及口腔分泌物过多刺激,在吸痰或放置口咽通气管时诱发而自行拔管。(2)导管因素
1.插管方式 气管插管的方式分经口和经鼻两种,经口气管插管的UEX发生率明显高于经鼻气管插管,但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因操作简易,成功率高,故往往采用经口气管插管。然而由于经口插管不易固定,口腔长时间张开导致患者不适,不能耐受插管。2.固定导管方式欠妥 目前临床上常规采用胶布交叉在两侧脸颊固定、扁布带打结、3M透明敷贴、缝线固定等,但气管插管的导管固定胶布容易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使用时间过长,易被患者的汗液、口腔分泌物污染而失去粘性松脱后未及时发现,引起固定不牢,以致患者活动时在较强外力作用下脱出。气管插管患者机械通气时,常由于呼吸机螺纹管缺乏缓冲长度,过于固定,易牵拉气管插管导致管道拔出。
3.导管气囊充气不足或破裂 气管插管充气囊漏气、充气不足或处于放气间歇期,均易在患者活动等外力作用下导致UEX发生。对于3岁以下婴幼儿气管插管一般不带套囊,加之外固定胶带欠牢,气管插管易自行脱出。(3)医护人员因素
1.镇静剂使用不当 由于机械通气改变了患者既往呼吸生理模式,易产生人机对抗,加上插管带来的不适,若未使用镇静剂,或镇静、镇痛效果不理想,患者可因难于忍受而发生UEX。
2.肢体约束不当 四肢未加约束或约束不当而自行拔管占意外拔管的16.8%~90.3%不等,多为清醒或昏迷躁动患者。患者可以因各种原因导致意识障碍、烦躁不安而无意识拔管。对于清醒患者,有时患者拒绝手脚约束并表述不会自行拔管,护士则未予以手脚约束;对有拔管倾向的患者,因忽视患者的拔管倾向而未采取适当有效的肢体约束;有时尽管肢体已约束,但因约束带过长或过松而拔管;部分患者和家属对约束患者肢体有强烈反感情绪,上述均可导致UEX发生。
3.医疗护理操作中的疏忽 医疗护理操作时未妥善调节固定好导管导致UEX的发生。如医生进行腰穿、护士在口腔护理、吸痰或翻身及更换患者体位时,动作不当或用力过猛致使导管被牵拉过度而脱出,此外,在转运患者做检查途中或搬运患者时,由于动作不一致,简易呼吸囊的牵拉使导管脱出。
4.缺乏有效沟通和健康教育 气管插管患者往往因病情较重而忽视了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属对插管重要性认识不足,插管后患者语言交流困难,容易产生孤独感甚至恐惧心理,缺乏对气管插管的自我保护意识,常因不适或难以耐受而不慎意外拔出。
5.护理人员配备不足 临床护理人员配备不足现象普遍存在。UEX易出现在护士同时护理2名以上机械通气的患者、工作繁忙时;护士夜间换班时;护士换班前后1h;患者接受护理时;护士不在床旁时。从UEX发生的班次看,多发生于工作忙人员少的中班及晚夜班,主要因为值班护士忙于执行治疗等方面的医嘱,或忽视了睡眠状态的患者存在的意外拔管的危险,因而主动巡视不够。与护理人员的年龄几乎无关。
二、UEX的预防对策
1.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临床护理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护理活动日趋复杂,面临一定安全风险。治疗护理过程中的技术、药物、设备等因素均可造成护理操作不安全因素。从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及后果的分析,提示应加强临床护理安全管理。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UEX均列为护理缺陷,以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2.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这是降低意外拔管率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后意外拔管发生率明显下降,每月组织召开护士会,分析讨论发生UEX的原因及后果,同时评估患者自行拔管的危险因素:收集资料、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导管固定情况、患者耐受程度、肢体约束是否得当等,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针对有脱管隐患患者,采取一对一监护。
3.护士与床位配比合理,排班合理,有效利用人力资源,根据患者总数和病情轻重排班,应对忙而不乱的工作。护理人员技术结构合理搭配,技术互补,给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保证患者安全。
4.规范医疗护理操作程序 在各项医疗及护理操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制定有关导管护理操作的流程、注意事项及UEX预案,加强气道护理。对气管插管患者进行翻身、擦浴、吸痰、口腔护理时至少2人合作,保持头颈部与气管导管活动性一致。更换体位时先摆正头位再转动躯体,将气管插管与头部一起转动,动作不可过猛。机械通气患者,应先调节呼吸机管道支架到适当位置后,用手轻柔扶住患者头部和呼吸机管道再行翻身,以免管道松脱或者管道连接过紧以致导管自行脱出。在UEX高危时段提高警惕,增加巡视的次数,严防UEX的发生。
5.合理使用镇静剂,消除疼痛,提高置管患者的舒适度。对于长时间留置气管插管的患者,应遵医嘱合理使用镇静剂,避免呼吸机拮抗的发生,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如原来经口插管,尽早改经鼻插管,因经鼻插管管腔小,对咽喉部刺激较小,口腔舒适度高,且不影响患者进食进水。此外,还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护理:各项护理动作轻柔,加强口腔护理,经常为患者湿润口腔粘膜,协助采取舒适体位,调整各种仪器设备的报警音量,将病室内的噪音减少到最低,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6.加强有效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音乐疗法也具有良好的心理治疗作用。给予有效的心理支持,加强健康宣教,采取有效沟通方式,给病情稳定、清醒的患者听曲调舒缓的音乐,可以减少其恐惧、焦虑及紧张心理,减轻由于置管所致的烦躁情绪,降低自行拔管几率。对清醒患者要耐心解释插管的目的、意义及UEX的危害,告知失语是暂时的。可将患者常见问题做成文字卡片或图案卡片拿给患者看,让其指出所要表达的意思,或用肢体语言等方式,可以取得较好的沟通效果。
7.妥善固定导管 确定气管插管深度后用胶布或记号笔在导管外囊部的刻度上作标记,选择粘性、韧性、透气性较好的3M胶布作交叉固定,另外再用扁布带“双字”结套在气管插管上,长度依据患者头颅大小,绕过枕后沿乳突或耳廓上在插管上系紧,再环绕1~2圈打结,松紧以能容下一指,推动插管不滑动为宜,采用此法脱管率明显降低。经常巡视检查气管插管的刻度有无变化,布带有无松脱、固定的胶布有无失去粘性,及时更换固定胶布或固定扁带。每班护士交接班时,注意气管插管深度和导管的固定状况,对烦躁或意识不清的患者,要特别注意。
8.加强气囊管理 气管插管带充气套囊时,要特别注意并测量气管插管的外露长度,若外露部分长度有所变化说明部分脱出或有所下滑,要及时复位。有充气囊时每2~4h放气1次,每次5~10min,放气前将咽喉部痰液吸净,期间防止患者咳嗽、翻身、躁动时插管脱出。
9.准确适当的肢体约束 应用适当有效的约束可以减少UEX的发生。对气管插管患者,护士应在充分评估患者耐受程度的基础上,对有拔管倾向或曾有拔管行为的患者给予准确适当的肢体约束。
护士接诊时充分评估病人是否存在管道滑脱高危因素。①高危人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5分、镇静躁动评分≥5分、小儿、高龄病人(>70岁)、曾有过意外拔管经历者;②高危环节:谵妄躁动、管道固定或连接不妥、翻身或移动病人时;③高危时段:清晨、中午、夜间人员少的时段。存在高危因素的给予有效约束并记录在约束评估记录表内,每2 h检查、解开活动肢体1次。
约束前应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约束的目的,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采用普通约束带约束;长筒丝袜约束;棉质手套约束。约束时应松紧适度,过紧除可直接造成患者勒伤外,躯体肢体长时间固定在某一位置,舒适度下降,患者又不能表达及交流,造成患者更加烦躁。其松紧度应设法使患者手掌无法握成拳,每2h松解约束带并协助被动活动,增加患者舒适度。10.遵医嘱适时撤机拔管 护士应对撤机拔管的指征全面掌握,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提供拔管动态信息,对有拔管指征的患者及时撤机拔管。拔管指征: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自主呼吸有力,无心肺等重要脏器并发症;带管吸氧1h,动脉氧饱合度维持在98%~100%,血气分析结果正常。
三、发生UEX的急救措施
气管插管发生UEX者,应严格按照呼吸衰竭的患者处理,及时清除口咽部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吸氧,立即通知医生,同时判断是否需要重新气管插管。对于已发生UEX患者,应严密监护,在医生到达之前可采用面罩高流量吸氧,也可采用简易呼吸囊对患者进行辅助呼吸。医生到达之后,通常判断是否需要重新建立人工气道。发生UEX后多数患者需重新插管。快速重建人工气道,再适时机械辅助通气,可降低死亡率,但仍可发生重要脏器受损,以致功能衰竭。
四、小结
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可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有医护患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应认识UEX发生原因及危害,加强预防。合理使用镇静剂、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及心理支持、采用妥善的固定方式、给予准确适当的肢体约束及适时的撤机拔管是减少和避免UEX的关键。
第三篇: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应急预案
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患者意外脱管应急预案及程序
1、立即用血管钳撑开气管切口处,同时通知医师,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处理。
2、当患者气管切开时间超过一周窦道形成时,更换套管重新置入,连接呼吸机,氧流量调节至100%,然后根据病情再调整。
3、如切开时间在一周以内,立即进行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通知麻醉医师进行重新置管。
4、其他医护人员应迅速准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如患者出现心跳骤停时立即给予心脏按压。
5、查动脉血气,根据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
6、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7、病情稳定后,专人护理,应补记抢救记录。
8、患者意外脱管,重在预防,护理人员应注意:
(1)对于颈部短粗的患者,应使用加长型气管套管,并牢固固定。(2)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给予必要的肢体约束,或根据医嘱给予镇静药物。
(3)为患者实施各种治疗(如翻身,拍背,吸痰等)时应专人固定套管,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分离呼吸机管道,以防套管受呼吸机管道重力作用而至脱管。
(4)更换固定系带时,应两人操作,一人固定套管,一人更换。程序:
立即抢救——通知医师——根据病情处理——氧流量调节至到100%——查动脉血气——调整呼吸机参数——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经过。
患者意外跌倒应急预案
1.病室地面应保持清洁、整齐、无障碍、水渍等。
2.在做入院宣传教育时,将睡眠时尤其是夜间加床档或有人守护作为宣教内容之一。
3.加强巡回病房,特别是夜班护士,对未加床档者及时加床档或提示陪护人员防止患者坠床。光源不足,行动不便者,上厕所时,及时搀扶。当病人不适时,及时按压呼叫器,护理人员及时观察病人。4.对烦燥、虚弱等患者随时加床档,并有人守护。
5.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要加强巡视,随时解决患者的生活需要。6.将水杯、便器等放在患者随手能拿到的地方。
7.一旦发生病员意外跌倒、摔伤,护士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立即通知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查,根据诊查情况请相关科室会诊,迅速给予相应处理,损伤尽可能减轻。
8.向医务部、护理部汇报,夜间报告总值班。
9.观察病情,根据医嘱做好相应治疗、护理及安全保护措施,并详细记录。
10.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安抚工作,消除紧张心理。对于摔伤严重者,应根据病情给予精心治疗和护理,及时和家属沟通,了解家属和病人需求,解决相关问题。
住院患者发生坠床应急预案
1.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栏,并有家属陪伴,必要时专人守护。
2.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造成损伤。
3.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要小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4.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护人员,必须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5.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时,护士应立即到达患者身边,通知医生协助给与相应的处理并及时上报。
9.加强巡视,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
程序
做好安全防范—发生坠床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做好交接班
突然发生猝死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定时巡视患者,尤其对新患者、重患者应按要求巡视,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抢救措施。
(二)急救物品做到“四固定”,班班清点,同时检查急救物品性能,完好率达到100%,急用时可随时投入使用。
(三)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常用急救仪器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仪器及时充电,防止电池耗竭。
(四)发现患者在病房内猝死,应迅速做出准确判断,第一发现者不要离开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五)增援人员到达后,立即根据患者情况,依据本科室的心肺复苏抢救程序配合医生采取各项抢救措施。
(六)抢救中应注意心、肺、脑复苏,开放静脉通路,必要时开放两条静脉通路。
(七)发现患者在走廊、厕所等病房以外的环境发生猝死,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后,立即就地抢救,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八)其他医务人员到达后,按心肺复苏抢救流程迅速采取心肺复苏,及时将患者搬至病床上,搬运过程中不可间断抢救。
(九)在抢救中,应注意随时清理环境,合理安排呼吸机、除颤仪、急救车等各种仪器的摆放位置,腾出空间,利于抢救。(十)参加抢救的各位人员应注意互相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及时做好各项记录,并认真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安慰等心理护理工作。(十一)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 6h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十二)抢救无效死亡,协助家属将尸体运走,向医务处或总值班汇报抢救过程结果;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对同室患者进行安慰。程序:
防范措施到位 → 猝死后立即抢救 → 通知医生 → 继续抢救 → 告知家属 → 记录抢救过程
第四篇: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应急预案
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应急预案
1.当病人意外拔出呼吸机管路时,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通知值班医生,当病人需再次插管时,护士应立即电话通知麻醉科医生,并告知病人的年龄体重。.备好简易呼吸器及加压吸氧的面罩、吸引器、吸痰管。备好呼吸机,并设定好呼吸机参数。
3.根据心电监测及血气指标,除颤仪备床旁备用。4.根据医嘱给病人肌松剂、镇静剂。
5.医生给病人加压吸氧时,为防止病人胃肠胀气,要轻轻按压病人胃部,但进食后的病人应先下胃管抽吸胃液,排空胃内容物及气体,防止病人呕吐或误吸。
6.麻醉医生插管时,注意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抢救病人。
7.插管后,确定插管位置,固定好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并通知放射科拍床旁胸片及复查动脉血气。
第五篇:气管插管意外拔管的应急预案
气管插管意外拔管的应急预案
1.评估病人意识状态、舒适度、插管深度、呼吸机条件以及是否约束。2.若病人自行拔管。
3.通知医生,立即吸氧、清除口腔分泌物,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4.意识状态加重、无自主呼吸者,及时应用简易呼吸器给予加压供氧,协助医生,重新气管插管,并给予机械通气。5.拔管后,喉头水肿患者,立即遵医嘱给予激素类药物,必要时协助医生进行环甲膜穿刺,保证氧供后行气管切开术。
6.意识清楚、自主呼吸恢复者,给予开放气道、吸氧、观察血氧饱和度变化,必要时及时准备再次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