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服务社会化:政府、社会组织、社区三方合作研究
公共服务社会化:政府、社会组织、社区三方合作研究
一、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必然性
所谓公共服务,主要是指由法律授权的政府、以及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有关工商企业,在纯粹公共物品、混合性公共物品以及特殊私人物品的生产和供给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履行的职能,其中,政府是责无旁贷的主导者。(1)公共服务社会化旨在减少政府干预,大力发挥市场和社会的力量,补充政府独家公共服务的不足,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公共服务提供的绩效水平。公共服务社会化,从总体上说,是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结果。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从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单一社会结构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多元社会结构过渡:
1、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深入发展,引起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发生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变化。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随着政社分开,国家权力适当退出社会,基层社会的活动空间不断拓展。社区与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使得在市场之外,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领域被重新调整和确认,构建一个“小政府、大社会”、“强政府、大服务”的新型政府-社会关系格局及政府体系,成为发展之势。这是公共服务社会化形成的基本前提。
2、政府职能发生转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集中精力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自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机构改革明确提出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理念和任务。一方面,政府职能在实践中进一步转变,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在政府与市场分离后,社区的概念也随之从政府中剥离出来。政府通过权力下移,把大量的管理职能从市、区级政府下放给社区,这样,原属于社会的权力最终归位于社会,回落到了社区。政府职能转变使得公共服务社会化成为必然,大量的公共服务沉淀在社区,政府不再是社区公共服务的唯一提供者和社区公共事务的唯一管理者,社区公共服务既是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公共服务的社会基础(2)。政府与社区的合作互动由此形成。
3、城市社会管理体制发生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单位制的解体,城市社会管理体制转向社区制。原来由单位提供个人衣食住行等所有资源,包办个人的生老病死的福利模式,不复存在。单位转移出来的各种服务,如教育、医疗、后勤保障等,转移到社区层面,迫切要求由社区中的各种组织来承接,城市管理中的社区功能不断扩大。同时,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社区,其中既有“两新”企业的白领,也有餐饮行业的服务员,还有参加各类工地建设的工人,他们给社区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带来了压力;许多社会组织及群文团队活跃在社区,社会组织内的从业人员思想活跃、流动频繁、需求多样。这些都在客观上强化了对社区服务功能的多样化的要求,社区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越来越凸现出来。
4、利益需求分化和多元化
我国处在一个剧烈变革时期,社会的利益结构开始变化,利益需求分化和多元化。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公共服务的种类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垄断公共服务、提供单一化、低质量的服务状况迫切需要改变。政府传统的公共服务过于重视维护国家安全,维持社会秩序,推动和组织经济生产,而忽略了民众的需求。社会的转型要求公共服务更加关注民生,保障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自由生产生活等,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利益(3)。公共服务社会化是改革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的重要路径。
社会的转型为公共服务社会化提供了契机。同时,社区的发展及社会组织的发育,也为承接政府职能的剥离做好了准备。政府、社区和社会组织的合作,成为公共服务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上海市徐汇区在养老服务社会化方面,对此合作模式做了积极探索。
二、养老服务社会化:政府、社会组织、社区三方合作的实践模式
上海市徐汇区根据本区的特点: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高龄化的双重挑战,即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本区总人口的22.14%,其中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9%,在探索为老服务方面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为了不断改善、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徐汇区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针,有效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
(一)政府主导,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
养老服务社会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养老服务对象的社会化,即在做好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三无”老人生活保障和服务保障的基础上,面向全社会有养老服务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服务,二是养老服务提供者的社会化,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参与养老服务,实现养老服务供给的多元化。无论是满足“三无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还是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都必须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这不仅是推动老年福利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健全老年福利服务体系的保证。徐汇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作为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徐汇区的稳定和发展,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加以推动。
1、规划先行,做到“三个纳入”
把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的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加大投入,保证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把市府实事纳入区政府职能部门和社区(街道)镇的重要工作,与其他工作一起实施,同步考核;把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社区建设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最大限度满足广大老年人的需要。
2、政策配套,做到环境优化
通过制定和实施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的优惠政策,用足国家有关养老设施建设在规划用地、建设、电信、用水、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制度保障。在推进养老机构建设,多形式夯实服务载体方面,出台了鼓励社会兴办养老机构的扶持措施,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及个人兴办养老机构,在市财政和市福利金给予资金补贴。
在政府的各种优惠措施激励下,社会各界纷纷加入到养老服务事业中。徐汇区33家养老机构3051张养老床位中,社会办养老机构已达20家,拥有床位1839张,占全区养老床位总数的60.3%。这有力地推动了徐汇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心城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整合了社会上的闲散资源。
3、资金援助,做到保障有力
各级财政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特别是对社会办养老机构、社区养老设施和居家养老等方面的投入,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并将养老设施建设补贴、养老服务机构的日常运作补贴、困难老人的服务补贴等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建立了财力保障的长效机制;各级福利彩票公益金也以老年福利服务为主要投向,在养老床位建设、社区照顾和居家养老服务上满足社会增长的需要。
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近年来,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作好居家养老服务实事项目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规范了工作流程,扩大了享受政府补贴人员的范围。
4、部门协同,做到资源整合
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协调下,充分统筹各部门资源,形成资源共享,有效解决中心城区创办养老机构用地资源紧缺问题。如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资源整合,既解决了中心城区建设养老床位资源紧缺的困难,又使老年人在得到生活照料的同时,能享受便捷的医疗服务。
在居家养老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区各相关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区财政局、劳动局多次参与商讨徐汇区各街(镇)居家养老的运作经费周转方案和就业人员待遇落实的有关问题,最终制定了解决居家养老运作等方面一揽子方案。
同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区老人的基本信息库,并在社区(街道)各职能部门之间建立信息互通机制,从而有效地把为老服务工作与社区(街道)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注重加强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与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档案等数据库的信息共享、整合和更新,实现了降低服务成本和提高效能的目标。
5、建管监并举,做到服务至上
应对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养老服务机构越来越多、养老服务要求越来越高,而我们的养老服务管理、养老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养老服务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还相当低下的情况,徐汇区依托民办非企业性质的“上海徐汇养老机构服务指导中心”,有效管理养老机构,加大对养老机构院长、医务、食堂、护理等有关业务负责人的培训,提高为老服务水平。
紧紧围绕政府部门的工作重心和“规范行业行为、实现行业自律、维护行业权益、促进行业发展”的行业宗旨,瞄准“52项”重点项目,以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为目的,从监管的角度开展“政府年检”、“行检行评”;同时,组建一支由专家组成的“啄木鸟”队伍,请他们到养老机构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整改的意见,所谓“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这些监管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养老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全区养老机构达标率100%。
(二)社会参与,营造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氛围
建立中国特色的养老福利服务制度,离开政府的主导不行,完全由政府包揽也不行,必须沿着社会化方向,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依靠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运用多方资源,创造一个人人尊老爱老、为老年福利事业做贡献的良好社会环境。在徐汇区,许多社会组织及志愿者纷纷加入到养老服务的大潮中,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中扮演着“填补政府空缺”这一关键性的角色。
从法律形式来看,我国的社会组织有三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和基金会。他们在承接政府职能,参与养老事业,管理养老机构,提供养老服务,并评估养老服务质量,取得了很好的服务绩效。
1、专业化的社会组织管理养老机构
新办养老机构严重缺乏管理和服务的各种专业化人才,从而使这些养老机构难以及时投入为社会服务,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2006年“上海徐汇养老机构服务指导中心”成立,这是一个依托区属福利院的人力资源形成的民办非企业组织。该中心接受政府的授权委托,利用其特有的灵活性为全区养老机构提供不同的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对全区33所养老机构的各种不同的工作人员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对新办养老机构提供有关业务的咨询服务和开展相关的业务指导,实施从确定项目,到整体设计,直至设计图纸的审定,甚至建成后的设备设施的配置等方面的上门指导;实施有效的委托管理和业务指导。对本区中比较缺少管理力量的单位,开展了接受委托,派管理人员上门直接管理和指导管理。由此,徐汇区的养老机构在管理科学化、人员专业化、操作规范化、服务人性化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徐汇养老机构服务指导中心起到了政府部门自身难以发挥的作用,较好地找到了政府与机构两方面的结合点,架起了政府与机构之间沟通和联络的桥梁和纽带。中心的成立和运作有效地推动了徐汇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2、社会组织承担养老服务
2004年在区层面成立了徐汇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3个社区(街道、镇)相继成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助老服务社,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指导、监督、管理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助老服务社的工作。尽管在资源上大多都依赖于政府,但从组织性质上来看,社区(街道)层面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助老服务社都归属于社会组织。他们在提供生活照料服务、精神慰藉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文化娱乐服务、体育旅游服务等涉及老年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依托社区热线服务平台和社区为老服务中心建立起社区老人与服务单位之间的需求配对,为社区老人提供适需服务,积极拓展送餐服务、助浴服务、理发服务、安全检修等社区老人“急、难、愁”的“六助”项目,将老人的个性化服务送到家。
根据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实行养老服务五网联动的运作机制,做到:居家生活服务,涵盖老年人生活需求的全方位;文化教育服务,为老年生活添姿增彩;健康卫生服务,为老年人送上健康平安;咨询维权服务,维护老年人权益的保护伞;机构养老服务,成为老年人安享天伦的家园。同时成立非营利的民办非企业法人组织——社会福利评估事务所,为本区60岁以上老人、各年龄段的残疾人和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员进行生活照料服务需求等方面的评估;对评估体系中的评估员、评估指导员进行业务培训、交流、质量考核等。由此,提高了政府公共财政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3、社区单位及志愿者参与养老服务
这是养老服务社会化的重要实现形式。在徐汇区,社区单位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养老服务中,逐步编织起了三个网络,即三级结对网络(由子女、志愿者、居委干部组成)、爱心助老网络(由区域内的企业、爱心助老基地等组成)、预备队网络(由在校学生、团员青年组成),以这三个网络为基础向老人提供关爱服务,积极营造“我为人人服务,人人为我服务”的社区助老氛围。有些社区(街道)在做好居家养老共性服务的同时,突出对社区老年人的个性服务,先后建立“特需服务队”,有的社区(街道)针对独居老人,推出了“模拟家庭”服务等。
在市、区、社区、居委会等形成各级志愿服务网络。以服务老年人特别是困难老年人为重点,以老年人特别是困难老年人关注的具体事情为切人点,志愿者与老年人制定“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计划,由一名志愿者或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伍为一位老年人提供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的经常性服务。徐汇区现有2900余支志愿者队伍、5万余人与10016名独居老人结对,结对率已达到100%。每天关心老人的起居、陪老人聊天,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其中,“心理咨询师”志愿者队,是一支由区精神卫生中心的退休医务人员组成的队伍,他们定期与老人沟通。通过沟通,一方面解决老人的心理烦恼等精神慰藉方面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了解机构在管理服务方面的薄弱环节,将老年人的意见、建议和需求及时整改,从源头上解决服务不到位的问题。
4、慈善事业支持养老服务
这是实现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增加了社会各阶层的财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关注和参与慈善事业的社会组织、企业及个人也在逐渐增多。依托社会慈善资源,推动养老事业和慈善事业的良性互动,日益发挥作用。如2007年上海慈善基金会徐汇区分会捐赠4.7万元给徐汇区养老机构指导中心,用于为徐汇区一些困难的养老机构配置急需用的为老年人服务物品和器材,受益单位有13个机构,受益老人795名。徐汇区汇平爱心服务社以市民综合帮扶专项资金的形式,对区内的一些老人提供物质支持。
三、总结与思考
上海市徐汇区的养老服务社会化模式,是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合作形式的重要展现,充分体现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公共服务社会化的目标是充分整合资源,即将政府、社区及社会组织的资源配置最优化,从而发挥最佳的服务效果,使人民群众最大程度地获益。在三方合作中,首先需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和角色定位。
1、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定位:社区公共服务是在政府的倡导和扶持下,以街道、居委会为依托,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的、为满足社区成员各种需求的活动。因此,在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实践中,政府必须明确责任,政府的职责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政府负责就是政府制订规则,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竞争的环境;政府组织负责各个服务的宏观决策与规划、指导和监督;提供服务和福利、税收,通过合同、协议等方式委托社会组织开展社会服务。政府负责不等于政府包办,政府应当通过创新等方式,广泛调动社会组织、企业参与社会服务;政府不在社会领域与民争利,相反,应大力支持社会领域的公民事务。
2、社区及社会组织的角色和职能定位:在公共服务社会化中,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但除此之外,还需要有其他主体参与。政府的能力是有限的,要弥补政府的缺陷,就应该实行共同合作,把政府“提供不了、也提供不好”的社区服务交由社区、社会组织去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社区将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共同体,与民众的关系最为密切,对民众需求有着准确的把握。以社区为单位,发动和组织社区内成员建立服务网络,开展互助活动,为社区成员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种服务,可以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多样化需求。从实践上看,社区具有动员整合社会资源的巨大优势,是公共服务社会化的载体。
社会组织是独立于政府和市场之外的具有志愿公益性的组织,作为社会分化的产物,它可以弥补政府和市场缺陷,在多元互动的社区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既是社区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和具体实施者,又是政府服务社区的合作者,他们提供的社会服务已经覆盖了行业调节、监督管理、资质评估等方面,为公共服务社会化提供了组织上的保障。成熟的社会组织能够承担社区管理与服务职能,能够积极动员和吸纳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对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具有重要的拾遗补缺作用。同时,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的实践中获得了自我发展的空间,提升了公共服务的水平。
社区工作者队伍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转型过程中新生的一支专门从事社区公共服务的中间力量,是社区进行自我管理发展的产物,他们拥有和掌握熟练技术。社区工作者可凭借其特殊身份和专门知识,调节各种社会矛盾,提供各种公益性服务,在社区居民与政府,社区公民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实现社区的和谐发展。
因此,政府应当依托社区,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形成发展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合力。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三方合作是一种互补互利的关系,可以实现最大效率。当然,要确保这种合作的有效性,既需要有合作的组织结构,明确合作者各自的分工职责和角色定位,又需要建立长期合作的制度运作机制。一般认为,强政府、强社区,搭配活力充沛的社会组织,是最佳的组合模式(4)。但通常情况下,这种三强合作的组合模式是不存在的。在我国,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强政府、弱社会”的组合模式,这就要求建立一个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合作的立法框架,用一套法律体系来保证合作的有效进行。同时,完善制度供给,发展三方互动合作的制度运作机制,使之固定化、长期化,从而建立三方合作的支持性的体制环境,确保合作的效能。[参考文献] [1] 马庆钰.公共服务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2).[2] 田 华.社区公共服务:政府社会管理的新载体[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6).[3] 马菁苒.对政府公共服务社会化的思考[J].兰州学刊,2004,(4).[4] 艾伦·罗森伯姆,孙迎春编译.公共服务中的政府、企业与社会三方合作[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5).《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4期
第二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研究综述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研究综述
摘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越来越普遍,在我国也逐渐兴起。但是关于购买公共服务的著作还比较少,通过查找大量相关文献,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研究进行整理,具体的有购买服务的理论依据和相关的法规政策、购买服务的内容、购买方式与机制、购买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五个方面,并对购买服务的研究进行总结和评估。
关键词:政府;公共服务;社会组织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3-0000-01
目前,对于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国内所进行的研究更倾向于经验性层面和实证层面,而且大都来源于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和经验介绍。许多学者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进行多个层面的研究,但是更倾向于宏观和理论方面的研究,较少研究微观层面以及实证性,因此在这方面应该加强。
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理论依据
1.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理论是一种通过吸收商业化的管理理念,施行顾客至上这一原则:政府之于民众,拥有传统模式下官僚机构向服务提供者进行角色的转变。在公共管理中采纳竞争机制,通过在市场进行检验,吸引了许多私营部门参与到公共服务的提供中来,这一做法可以提高供给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共服务管理者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在管理公共组织与执行公共决定的时候应该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释放权力的责任。公共管理者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构建有完善的回应力和整合力的公共机构,而不是为政府掌舵航船,为其划桨。
3.政府失灵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
政府失灵指的是在现代化意志民主政治中,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政府不能提高和改善经济效率,因此可以说政府的决策效率和工作效率低下。
市场失灵理论认为:资源配置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来表现的。在现实的经济社会中,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仅仅是理论意义上的一种假设,这种假设要求过高,实际生活中是难以满足的。
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实践模式
我国引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相对较晚,但其引入后,发展迅猛,许多城市将他看做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制度创新而对其大力推进。目前,我国已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达成共识。在政府购买服务实践的过程中,归纳出三种组合模式:独立关系竞争购买模式,独立关系非竞争购买模式,依赖关系非竞争购买模式。同时也可以分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两种购买模式。竞争性购买有两个关键要件:一是要公开招投标;二是要在不同主体契约关系之上建立购买程序和购买合同;非竞争性购买两个要件不能同时满足,至少是第二个要件不能够满足。非竞争性购买表示购买者之间不是通过招投标来进行正常购买行为,而是由指定、委托、和协商的方式来完成的。
三、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所存在的问题
1.政府购买缺乏完善的政策法规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已经越来越成为我国政府在公共管理智能发展方面的的一个必然趋势,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必须要有完整的法律法规作为有效的法律依据和保障。相对来说,由于我国政府购买服务的历程较短,与之相关的法规还需完善,目前正停留在约束阶段,对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相关内容和整个流程没有明确的规定。
2.购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行业性公共服务、行政事务公共服务、社区公共服务。在某次购买实践过程中,主要集中在对于公共服务的养老和医疗卫生服务的购买,但是所能购买的范围有限,购买资金规模较小;由于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在购买中,政府处于主导地位。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对政府的购买造成了一定影响。由于政府购买服务历史不长,在监督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方面还不够完善,不能保证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社会组织自身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发育还处于初期,在购买过程中,政府选择性不高,我国社会组织长期对政府的依赖,没有独立的处理事情,因此以政府为中心的公共服务的生产和提供方面明显强烈没有对社会公众的真是需要进行深入思考;大多数的社会组织为非盈利性组织,他们承担着公共服务的供给,由于资金有限,依靠政府资金和其他一些社会的捐款来维持营运,从而资金问题成为的社会组织发展的首要问题。
四、完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对策建议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就没有有效法律依据和保障。因此要完善法律法规,我们应该把“公共服务”纳入《政府采购法》的规范对象范畴,并且纳入政府采购目录。法律体系应该要包括政府从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整个过程。从资金的来源、项目的确定、项目审批到项目的执行、监督、评估都应该有法可依
2.制定相关战略计划
由于购买范围小且资金有限,制定相关战略计划及时公布采购目录,要根据购买目录将购买资金预算进一步细化,同时通过借鉴现有的评估方案,构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评估办法,同时也要建立“顾客”评估体系,并且完善评估体系。只有对购买流程细节的规划,才能促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顺利开展,提高购买效益。
3.社会组织改革
社会组织过分依赖于政府,缺乏独立性,因此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向政府“出售”公共服务来换取政府的”资金支持“。实施改革能让社会组织独立的进行选择,通过制度的改革提高自身能力,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也提高了社会组织的地位。
五、总结
为了完善推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发展,我们必须要坚持三个主体:政府、社会组织、公民。首先政府是这一行为的发出者,应该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的职责,要想转变公共管理职能,就必须要树立相应的制度保障,完善法律法规,能够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其次社会组织作为中间承担者,应该积极为公共服务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能力;最后公共服务是为全体公民服务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要与公民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不符合公民需要的服务,都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参考文献:
[1]王彪.我国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D].2012.[2]孙健.我国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D].2012.[3]徐陪陪.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研究[D].2012.[4]张凯.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问题研究[D].2012.
第三篇:关于建立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建议
关于建立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建议思考
社会组织的人员结构具备多元化、社会化、目标一致化;社会组织的活动涵盖面宽、反应快捷、针对性强;社会组织处理问题程序简单、化解矛盾容易、客观公正。建立起制度化的公共财政购买公共服务的政策体系和保障机制,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协作供给模式,提升服务供给合力;拓伸扶持渠道。从而把更适合于的公共服务职能转让给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政府转变职能的一种新型方式。
一、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优势
1、从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民营化到社会化发展趋向来看,社会组织越来越多地参与公共服务领域,由其特定的优势所决定,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的好处在于,方法简单,直接针对服务对象。
2、因为社会组织可以更大范围激发公民的参与和相互协作,从而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因此,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提供,具有其他组织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我市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具体方式
我市的社会组织大慨六十多个,社会组织覆盖了助学、助残、养老、医疗、教育、文化、维权等众多领域。采取 “资金自筹”、“联合共营”等方式,整合社会资源,结成服务实体,涌现出了 “通江县爱心志愿服务社” “青年志愿社”等一批可圈可点的优秀社会组织。所以要广泛引入社会力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避免政府“大包大揽”、“既养事又养人”。
三、建议
1、可以考虑成立由市级分管领导牵头、专门统筹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协调领导小组,联合民政、教育、发改、财政、税收等部门领导共同参加。协调小组统一考虑关于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改革、资金扶持、人才培育、捐赠免税政策、购买公共服务等所有关于社会组织发展的重大事项和政策法规,来协调各主要相关政府部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2.落实社会组织的分类管理和重点扶持机制,引导和优化社会组织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布局。首先,从总体上,根据社会组织的不同种类、不同特点和不同作用,围绕社会公众的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编制社会组织设立的导向目录,实行分类指导和管理,主持、引导和规划社会组织的合理发展。目前首先应加快培育有利于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公益类社会组织,增加这类组织的数量,同时提高现有公益类社会组织的服务水平和能力。通过统筹规划重点培育和有意引导,把为老服务、残疾人救济、关爱留守儿童、贫困助学、公共医疗、法律援助等领域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整理从整个社会组织的管理工作中突出出来,专项扶持,为开展公益慈善活动的组织提绿色通道,推动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发展。
3.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社工队伍建设,着力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水平与能力。加大对社会工作者的培训、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必须坚持在职培训和引进人才相结合,建立健全社工激励机制。
4、完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建立起制度化的公共财政购买公共服务的政策体系和保障机制,一是明确将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纳入政府采购范围。二是建立稳定的公共财政专项投入机制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三是健全公开透明规范的公共服务购买流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需要建立健全财政程序,提高采购资金预算透明度,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规范政府购买行为。建立竞争性的政府购买机制,避免购买行为的随意性和无序性。四是建立公共服务购买的信息管理和绩效评估机制。通过多种途径让社会和公众了解购买服务的全过程,并将其置于严格的社会监督和权力机关的监督之下。五是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协作供给模式,提升公共服务供给合力。公共服务多元供给的模式是“一主多元”,即坚持以政府为主,市场、社会组织和公民多元参与,最终目的是满足公众需要,提高公众的公共物品消费水平,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社会组织的组织性决定了其公共服务供给集中在公益性和志愿性的公共服务上,帮助积极回应社会的生态、环境、贫困、弱势群体、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甚至是国际援助等问题,弥补政府、市场的不足。
5、拓伸扶持渠道,为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功能的发挥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和公众的支持,政府应为此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一加强社会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提高公众文化教育水平及综合素质,开展公民教育,发展公民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培育志愿者队伍。志愿理念、志愿精神是社会组织发展的社会土壤。因此,给予必要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促进个人和企业捐赠社会公益事业免税政策的落实,第三成立党支部、党小组,协助政府对社会组织进行监管,提高监督管理效率,增强社会组织的社会公信度。
贾芝华
2015-10-25
第四篇:社区与社会组织合作意向书
江华青少年之家与社会组织合作协议
甲方:靖江市靖城街道江华青少年之家(江华社区站)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共同推进靖江市靖城街道江华青少年之家的发展,并为以后在其他项目上的合作建立一个坚实的基础,经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共识:
1、该协议有效期为一年,甲方为乙方的项目提供服务对象,采取相关措施孵化及扶持社会组织,促进社会民间自治组织的发展。
2、乙方按照靖江市靖城街道江华青少年之家活动中心的需要,每年向甲方提供四次公益活动(免费),四次活动执行的频率按照季度执行,具体内容、地点和时间由双方在青少年之家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共同商议、研究制定。
3、甲方对乙方进行监督检查,若乙方出现违反章程或违法行为,则甲方有权向登记管理机关进行举报,同时撤销协议。
4、甲方可根据服务需求或辖区内服务对象需求,向乙方申请相应的义工或资源,产生的材料费用由江华青少年之家承担。
5、甲方尊重乙方的章程以及内部管理制度,若非乙方的工作违反章程条例、触犯法律或是乙方提出需求,甲方不得干涉乙方的内部管理以及工作的开展。
6、在协议期间,甲方不向乙方提供经费支持,因为项目产生的活动经费,均由甲方承办,从青少年之家专项经费中列支。
7、甲方协助乙方开展组织工作,包括提供相应的活动场所(仅限靖城街道范围内),提供专业的社工,专业技能支持或其他社区资源支持等。
8、根据乙方的需求,提供专业的培训或督导,协助乙方培养和提高管理者的领导能力。
甲方: 乙方: 年 月 日
附: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一份。
第五篇: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民政论坛
时间: 2010-11-19 14:41
深圳市民政局 马宏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不再大包大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通过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机制,将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交由社会组织承担,让社会组织成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主要载体。这是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方向。从深圳的实施情况来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推动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增加了社会福利供给,提高了市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发展,为公民社会的成长创造优良的政策环境和支持。
本课题主要以深圳为样本,对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政策进行梳理分析、总结提炼,试图从政策制订、政策实施和政策环境等方面发现政府购买服务政策中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并从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的整体设计和具体措施角度,提出购买服务的政策取向、购买范围、购买方式、监管评估、配套改革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一、主要模式 1.政府转移和委托
深圳的社会组织特别是行业协会比较活跃,在很早以前就开始较为规范地承担了政府赋予的部分微观和行业协调管理的职能和事项。但是,社会组织真正大规模、规范化地承接政府职能和转移事项是在2009年深圳大部制改革之后。此次改革,有31个政府部门共取消、调整、转移284项职责及行政审批事项。具体可分为两类:一是政府部门不再承担,转由社会和市场自行办理的职能和工作事项;二是政府部门继续提供,但委托社会和市场办理的职能和工作事项。对第一类职能和事项,政府部门主动退出,社会组织可以自行决定参与和提供服务,政府各部门按各自职能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进行监管;对第二类职能和事项,由政府各相关部门通过转变工作方式,以政府购买服务和政府资助的方式委托社会组织办理。目前,第一批核定的从17个局委办削减出的政府工作事项共有87项,其中,60项进行了转移委托,占69%,有27项还没有转移委托,占31%。各部门正在对转移的政府相关职能和工作事项进行有序的委托及承接。
2.政府采购
公共服务难于量化和用准确的价格来衡量,是其始终未能纳入政府采购系列的主要因素。深圳在这方面做了探索,并在社工岗位招投标上取得突破,为在其他公共服务领域推广积累了经验。“社会工作服务纳入政府采购”亦被评为“2009中国社会政策十大创新”。深圳社工服务招投标有以下特点:(1)引入竞争性谈判的方式,由市政府采购中心统一组织实施,方案由市社工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政府采购部门协同制定;(2)社工岗位按照所属领域及数量划分为若干大项目和标段,由全市具备资质的注册社工机构选择竞标;(3)由采购人代表与专家库中随机抽选的社工、财务、法律等方面专家一同组成评标委员会;(4)评标采用综合评分法,按照各机构上评估结果占70%、机构标书及答辩情况占30%的比例评分,根据最终得分高低选择中标机构。深圳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方式完全参照政府招投标的程序,体现了一定的公平性和规范性。
3.政府资助 在政府不足以包揽供给的现实面前,深圳借鉴香港等地的经验和做法,探索了补贴制、服务券制、项目制等多种资助模式,逐步形成“补对象、补服务、补项目”的公共财政供给方式。
(1)补贴制。按照“公办民营、民办公助、政府出钱购买服务”的思路,大力扶持发展社会组织,扩大供给,提升水平。如对老年床位补贴等。
(2)服务券制。政府通过服务券直接将资助额转到服务机构,而不是补贴现金给服务对象家庭,确保资助款用于专项服务,同时扶持服务机构发展。如居家养老。
(3)项目制。政府直接资助服务项目。通过举办“公益创意项目电视选拔大赛”等形式,面向全社会征集、评选优秀公益服务项目,改变了传统被动的公益慈善理念和模式,为深圳发掘了一批优秀的公益慈善项目,初步构建起政府与民间互动、社会广泛参与和监督的公益发展机制,提升了深圳公益机构的专业水准,推动了公益金项目管理社会化。
二、主要做法
1.建立较为规范的民间运作机制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运作主体民间化。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关系是平等的合同伙伴关系,双方按照购买协议享有权利履行义务,政府根据购买协议实施契约化管理,尊重社会组织的专业理念和价值观,社会组织根据协议提供服务,接受政府监管。二是运作方式市场化。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让服务对象享有获取公共服务的主动权,可以在多元的供给者之间进行选择,有助于获得更多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服务。
2.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评估、监督机制
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社会组织内部治理。先后出台《行业协会法人治理指引》等文件,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社会组织的自我治理能力,强化社会组织标准化建设、资质审查和跟踪指导,保障社会组织能够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二是建立外部监管机制。通过业务主管部门和登记管理部门分工协作,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形成部门监管合力。三是建立综合评估机制。制定评估办法,所有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都必须接受评估,评估结果对社会公开,并作为下一年采购评标的重要依据。四是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如获得资助项目需要经过“项目初步筛选——专家评审——民政局局长办公会讨论——社会公示”四个环节产生,建立各领域人士组成的项目评审成员库,市社会组织总会作为独立第三方负责项目的评审工作。
3.创新以公益金为种子基金的资金保障机制
在目前财政体系下,财政预算资金向民间机构拨付尚存一定障碍,相关的资金管理经验也是一片空白。在这种情况下,深圳将福利彩票公益金作为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种子基金”,探索购买的服务领域、投入方式和价格标准等,同时建立公益金和公共财政资金的对接机制,待项目运作成熟之后,再将公益金项目转为财政预算项目。此项机制的积极意义在于:一是积极稳妥,减少改革成本;二是便于快速启动试点,加快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转变政府职能的进程;三是有助于积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经验,为将来庞大的购买公共服务资金安排奠定基础。
4.创造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主要采取如下措施:一是从制度上解决了社会组织发展的老大难问题。通过推动登记管理制度改革,降低准入门槛,简化登记手续,使大量民间发起的社会组织得以获得合法身份,促进了社会组织大发展。二是拓展社会组织发展空间。深圳在改革中明确,凡是社会组织能够有效提供的公共服务,原则上不再设立新的事业单位,不再增加新的事业编制,以此来“倒逼”政府各部门转变职能,向社会购买服务。随着公共服务增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公共服务存量逐步向社会组织转移,政府让渡的空间将越来越大,社会组织的舞台也将越来越宽广。三是建立扶持发展机制。启动“社会组织孵化实验基地”,为初创期的社会组织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办公设施、小额补助、能力建设、组织架构、战略规划等服务。此外,深圳还将培育一批支持型社会组织,为社会组织提供能力、资源和智力支持。最近,深圳拟出台《深圳市扶持社会组织发展实施方案》,把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资助和政府奖励等扶持措施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
三、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的建议思路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供给的新方式,在实践探索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改进之处。如购买服务的事项范围缺乏明确界定,社会组织资质标准缺乏统一规范,监管评估体制机制有待完善,评估指标和具体标准还比较粗糙,社会组织能力有待提高,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研究上的粗放式,导致制定的相关政策的粗放式等。通过总结分析问题,提出如下完善意见:
(一)政策取向
1.政府购买服务是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方向。政府不可能大包大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必须改革政府投入方式,推行多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模式。这既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也是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
2.明确政府的角色职责。政府要从公共服务直接生产者向间接提供者的角色转换,工作重心转移到了解公民公共服务需求、制定公共服务发展规划、确定公共服务标准、加强监督管理等方面。
3.确立政府与社会组织平等合作、相互尊重、优势互补的多元共治模式。社会组织是政府的合作伙伴,必须保证社会组织的高度民间化,切忌变相成为政府隶属机构。
(二)购买范围和事项
可以界定为:除政府根本性职能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得以政府购买方式履行外,其他职能均可以向社会组织购买。其范围包括:
一是行业管理与协调职能。包括行业标准和行规行约的制定,行业准入资质资格、行业领域学术和科技成果评审等。
二是社会事务管理与服务职能。包括法律服务、宣传教育、专业培训、社区事务、公益服务等。
三是技术服务与市场监督职能。包括统计分析、资产项目评估,行业内重大投资论证以及项目的责任监督等。
(三)购买方式
在选择具体的购买方式时,应当考量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政府的管理目标、法律法规所允许的程度、资金供需、公共服务的特征、消费者群体的素质等。当通过市场化模式更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则可以考虑采用合同外包方式。对于合同外包方式,由政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事项及具体要求通过公共信息平台发布,以招标方式确定服务供应方。对市场条件不充分的事项,也可采用除招标形式以外政府采购法允许的其他方式购买。当政府需要鼓励社会组织从事特定类型公共服务,吸引更多社会组织从事该项服务,以保证服务项目能够可持续高效运转,可以考虑采取补贴制。当某项服务的个性化需求较强,需要满足不同服务消费者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可以考虑采用凭单制。对于一个项目,购买时并非只能选择一种方式,也可以通过同时采用多种方式来购买,如对居家养老就可以采取合同外包、补助、凭单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购买。
(四)公共财政预算
1.设立公共财政支持社会组织的专项财政预算。政府对购买服务的随机性财政划拨转变为制度性的支出,由财政部门编制预算,将公共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列入财政预算。也可由预算单位在预算中申报购买服务的项目预算,财政部门审核安排。明确市区事权,建立市区两级财政对社会组织的支持体系。
2.完善使用公益金和财政资金的使用界限及衔接机制。将用于购买服务的公益金定位于“种子基金”,主要用于新的社会福利项目的培育和扶持,项目一旦成熟则应当纳入财政预算支付体系。健全和完善公益金和财政资金衔接的程序机制,明确衔接的具体程序和责任划分。使用公益金购买公共服务的政府部门应当向有关机关提交项目成熟需纳入财政预算支付的论证报告,经审核批准后正式纳入公共财政预算。
(五)受托组织资格条件
接受政府委托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
2.具备提供政府购买所必需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行业管理部门有具体专业资质要求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要求;
3.具有相应的社会组织评估等级;4.具有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5.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前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纪行为,社会信誉良好; 6.市政府确定的其他条件。
(六)监管评估 1.建立多元、公正、科学的评估制度体系
评估主体。评估主体包括政府主管部门,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组织。
评估内容。评估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组织资质、服务需求、服务过程、服务质量、服务效果。建立各项服务的细致的、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标准。评估标准主要包括服务供应方的资质标准、服务质量标准、服务计量标准、服务成果评价标准等。具体内容由政府主管部门根据服务领域特点分别确定。
评估方式。事前,采用需求及组织资质评估的办法,确定购买项目及服务提供者;事中,采用政府部门抽查、服务消费者反馈意见、社会公众监督、服务组织自律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评估,以保证组织自身按照协议规定及行业规章制度进行运作;事后,依照合同要求和评估标准对购买的服务事项实施情况评估。
评估结果使用。应建立基于评估效果的约束激励机制,对于评估结果优秀的社会组织,可以给予一定形式的经费资助或者其他奖励形式,如放宽社会捐赠条件,给予提高社会组织等级等;对于评估结果差的社会组织,有权要求其限期改善服务,或者中止其承担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任务,严重的取消其从事公共服务的资格。
2.建立财务监管制度
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资金来源于公共财政,必须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管理。在财务管理方面,应为受资助组织订立明确的会计账目及记录、财务申报及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社会组织必须具备符合规定的财务内部监督机制,必须由具有合法资质的会计师或者审计师机构做出独立的财务报告。
3.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应当根据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法律关系特点,制定相应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信息公开制度。一是扩大信息公开范围。不仅要公开购买服务的项目、标准、预算等信息,还要公开服务质量、服务内容、资金使用、人员配置等信息,使公众更充分的行使知情权、选择权。二是扩大信息公开主体。明确将受政府资助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列为信息公开主体,社会组织应当公开其提供公共服务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信息。三是改革信息公开方式。建立信息公开形式多样化体系,采取灵活多样的公开形式,搭建网络平台,举办听证会、论证会、交流会、信息发布会等多种形式。
(七)配套改革
1.深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改革。除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规定外,工商经济、公益慈善、社会福利类社会组织和社区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改为业务指导单位。实施社区社会组织备案制度,对于未达到登记条件的各类社区社会组织纳入备案范围,经备案即合法成立,不具有法人资格。
2.深化社会福利管理体制改革。打破过去单一的社会部门或个别主体来承担、推行的零散格局,对不同组织机构、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整合,通过政策和行政对社会福利进行统筹安排和管理,共同构成一个社会福利的大系统。首先可以考虑建立跨部门的福利政策协调机制,建立统一的社会福利管理平台,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协作,使其日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3.深化行政指导管理制度。尽可能采用非强制性的行政指导来引导社会组织重视内部制度建设,制订社会组织自律与诚信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和建立诚信档案,将社会组织的治理、财务等各项制度建设作为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一个资格条件和评价指标,通过激励性手段引导其内部制度建设逐步走向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