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进我国拆迁制度的建议
改进我国拆迁制度的建议
近年来,强制拆迁作为引发基层干群矛盾的一个节点已经愈发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关于拆迁引起的一系列血案以及《物权法》的颁布,已经让我国人民开始质疑《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是否已经不适和当下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近日又传出新闻说北京大学多位知名教授以《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涉嫌违宪为由,联名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人大常委会予以审查废止或者提请国务院予以修改。面对全国上下对当前房屋拆迁制度的一片质疑之声,我认为应该从如下角度对房屋拆迁制度进行改进,以达到缓解基层干群关系,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
一、应当建立公正完善的拆迁补偿标准 在城市拆迁中,几乎所有被拆迁人都有着这样的感觉:拆迁补偿的金额根本无法在相同地方购买到等面积、同品质的房屋。这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被拆迁房屋本身的估价有失公正,因此被拆迁人得不到比较满意的补偿。
目前,由于地域差别过大,中央政府无法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制定房屋拆迁补偿标准,房屋拆迁的补偿价格都是交由地方政府部门去制定和发布的。由于房屋拆迁的补偿价格与各该地方政府本身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成本价格规定越高,就意味着政府的拆迁成本越高,因拆迁所获取的收益就越小。因而,利用定价权尽可能压低房屋拆迁的补偿价格从而降低拆迁补偿的金额成为各地方政府普遍的做法,这是导致目前拆迁补偿费用过低的直接原因。
为此,应当对现行房屋拆迁补偿价格的定价制度进行改革。下一级人民政府或其职能部门在房屋拆迁补偿价格拟定之后,应当将拟定的价格报请上一级人民政府的主管部门进行审核,由上一级人民政府的主管部门审核后发布。上一级政府部门应当重点审核其定价是否真实反映了当地房地产真实的市场价格。在目前情形下,实行这种操作并没有太大的困难。因为现行所有的房地产交易状况(包括交易价格)在交易地的房地产管理部门都有备案登记,而且,不少地方政府已经建立起房地产交易信息的定期发布制度,因而,各地方房地产交易的市场价格是非常容易测算的。
二、要制定灵活的拆迁解决方案
1.对于由拆迁产生的矛盾要灵活处理。一是要淡化矛盾。对当前形成的拆迁矛盾,基层政府要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一方面对能解决的矛盾要抓紧时间尽量解决,另一方面,对漫天要价的居民或无法解决的矛盾可暂时搁置一边,采取偏重于冷的方法,淡化拆迁矛盾。二是要减化矛盾。政府要给基层人民营造宽松的环境,积极鼓励和调动人民的能动性,使被拆迁的人民充分信任政府。把疏导化解工作做在前面,千方百计将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最萌芽状态。三是要分化矛盾。工作中本着“分门别类、突出重点”的原则,对每个上访人员运用不同的办法,一个一个分别化解。对一些涉及历史遗留问题的老闹访户,要灵活多样、因情施策。从而达到解决一批、稳住一批、控制一批的目的。
2双管齐下,妥善解决拆迁矛盾。针对当前的拆迁矛盾形势,要继续坚持 “依法拆迁,有情操作”的原则,但有情操作要有适度,依法拆迁要加快速度。对于生活确实有特殊困难的拆迁居民,本着人道主义的立场,在拆迁安置方面给予适当的照顾,以兼顾效率与公平,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不属拆迁安置对象借机 ”搭船 ”的,要坚持政策标准不予补偿安置。对少数漫天要价、蛮不讲理的居民,要坚持按照政策法规实施拆迁,依法采取行政措施。对少数挑头滋事、公开聚众闹事或堵塞交通、哄闹法庭、冲击政府机关秩序的扰乱分子,提请公安部门依法处理,决不姑息迁就。3坚决做到依法拆迁、规范拆迁、文明拆迁。政府通过依法拆迁,确保拆迁当事人依法履行已生效的法定义务,维护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权益。但拆迁不当或过当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拆迁工作中,要切实做到依法、规范、文明的原则,树立政府公开、公平、公正的形象。并在同时做好群众的安抚工作,最大限度降低拆迁所引起的矛盾。
三、要创新信访工作机制。
信访机制是我国政府倾听民声,反应民意的重要制度。要创新信访机制,及时有效地利用信访制度把因拆迁所造成的人民内部矛盾反映出来,以达到政府客观公正了解民意的目的。并且为政府及时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保证。要创新信访机制,一是要改善信访工作环境。目前信访接待地点一般设置在政府机关办公大楼内,且实行集中接待日制度。易造成众多信访人集中聚访、扰乱信访秩序的事件。为避免信访恶性事件的发生,建议信访接待地点与政府机关大楼相分离,地点设置在交通便利、不影响政府机关办公秩序的地方。实行单人接待,对双方行为进行约束,保证信访人的利益并使信访人自觉维护上访秩序。二是严格领导接待约见的标准。要求领导接待的信访事件,应以信访人反映的问题为准。若有必须几个部门沟通协调,或确需领导出面协调解决、决定的问题,才可约见相关领导。三是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对个别屡次上访、无理取闹的扰乱分子不能姑息,要主动与政府信访部门及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情况,加强沟通协调。取得上级的支持和理解,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四、加强调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相应配套措施。
当前,拆迁矛盾的产生和房屋政策的不完善也有一定的关系。政府要加强政策调研,从政策、机制等方面建立维护群众利益与保持稳定相统一的长效工作机制,更好地解决个人利益保护和拆迁之间的矛盾。新的房屋拆迁政策规定,房屋安置产权化,因此,多数拆迁居民愿意选择现房安置。但由于拆迁储备的大量房屋只拥有使用权,拆迁安置房权属情况复杂,动迁居民的房产证无法办理,由此产生拆迁矛盾。另一方面,房价的连年走高,家庭较困难的居民考虑到依靠自身经济实力很难买到房屋,因此希望通过拆迁彻底改变住房条件,设置了很高的期望值,补偿要求远远超过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导致矛盾产生。此外,当前的房产政策没有限制拆迁安置的产权房上市交易的时限,无形中对房价的持续上扬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房价上涨反过来激化了拆迁矛盾。鉴于此,政府应当加强政策引导,对部分经济承受能力较差的居民,引导他们采取租赁的办法来解决因房屋拆迁的安置问题。为了解决安置前货币难以购房的暂时性困难,还可重新采取对部分已购商品房意向的居民发放过渡费的做法引导居民自行过渡,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应该提供过渡房来有效缓解这方面的矛盾。此外,拆迁安置的产权房上市交易的时限应予以限制。规定在一定的年限内不得交易,使得拆迁矛盾得以缓解,推动旧区改造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结束语
只要进行城市建设,拆迁矛盾就会长期存在下去,基层政府应该正视房屋拆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要主动、及时、有效地解决房屋拆迁所造成的干群矛盾与冲突。综上所述,完善我国的拆迁制度至少应体现下列几点: 1.拆迁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目标;2.重视公众特别是被拆迁人的全程参与,拆迁透明化、公开化;3.补偿安置的价值标准是达到恢复拆迁人的住房、生活水准并能够使他们享受到搬迁所带来的利益;4.拆迁应做到程序、补偿、评估公正;5.政府应作为主导,以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来确保房屋拆迁过程中产生的矛盾能够得到及时彻底的解决。
第二篇:我国企业内控现状及改进建议
我国企业内控现状及改进建议
摘要: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与有效运用,提高经济核算的正确性与可靠性,保证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从而实现企业整体目标。
关键词: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 整体目标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一)内部控制管理基础薄弱,控制环境欠佳
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会导致企业监督执行不力。由于我国企业普遍缺乏内部控制实践经验,企业自行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大多停留在规章制度建设方面,多数企业已经习惯了粗放式管理,再加上公司治理结构上的先天不足以及人员素质等因素,导致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础普遍薄弱,单位内控制度明显弱化。另外,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基本处于自我积累、自由放任的形成阶段。
(二)会计信息失真
部分企业未完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和披露信息,导致财务报告信息违背真实性原则,不能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三)内部审计制度形同虚设
一些企业不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或虽建立但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较差,得不到必要的重视和支持,缺少评价体系,对企业内部控制执行的效果好坏,缺乏合理的监督机制,无法肩负起监督职责来做出公正的判断和进行有效的监督,同时内审人员业务素质低,使得内部审计对企业内部管理、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得不到发挥,企业内部控制可有可无、可好可坏,难以真正实现内部控制,从而提升管理水平。
(四)缺乏风险控制意识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者的风险态度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但目前,我国不少企业管理者还受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采取经营政策时,往往很少考虑可能存在的风险,缺乏风险控制意识和有效的风险管控机制。这在企业生产经营投资中经常可见,比如有些企业在进行投资过程中,对风险的认识不足,结果举步维艰,负债累累,有的甚至导致破产。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风险,企业必须增强风险意识,只有企业意识到了风险,才会主动采取措施,加强内部控制,防患于未然。
二、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建议
(一)构建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应完善内部控制相关规章制度,提高管理与业务等内部资源的协同效率,同时搭建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框架,利用信息化系统对管理与业务流转进行管控,使公司内部风险控制达到设计目标。企业可按照基本规范和具体规范两个层次来构建:基本规范应是概念性的制度框架,具有强制力。具体规范是参照性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遵照执行,这两个层次缺一不可。通过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科学的运营管理体系、明晰的责任监督体系,达到管理制度健全、各岗位责任明确、监督考核完备、内部控制有效、运营生产规范、数据统计真实,有效防范经营风险,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从内部控制具体方法看,基本的、传统的内部控制方法,如职务分离和授权审批控制,在企业中得到较好地运用,而先进的、非传统的内部控制方法,如绩效考评则有待进一步推广运用。
(二)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是其他内部控制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并对其他因素起制约作用。控制环境不完善,管理制度就难以发挥作用,从而增加企业的运营风险,导致控制活动中相关政策与程序难以实施。控制环境作为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基础,如果存在极大的缺陷,其他因素即使是构建得再完美,也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
企业要构建积极的内部控制环境,建立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一系列流程,使企业内部控制由单一的执行制度转变为体系的整体运转与企业文化引导。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形成共有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充分挖掘人的创造潜力,推行“人人成为经营者”的管理模式,创建以人为本的内控体系即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使整个组织中的员工具有控制觉悟和自觉的控制态度。成熟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成员的行为。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行为的导向、激励以及协调上。通过各种途径对全员进行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让全体职工认识到自己在内部控制中所负的责任及内部控制对于公司和自身的重要意义,从而使所有的人都处于制度的控制之中,保证企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三)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实现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并确保其有效实施。实现权责分配,即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明确规定各机构的权限和责任,使各机构明确清除各自所承担的责任和拥有的权利,使每位员工不被忽略也不会滥用职权。
从内部控制组织体系看,大多数企业内部控制的决策权掌握在管理层手中,因此,管理者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意识,应将企业内部控制最终责任落实到最高管理层,这样可以强化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并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激励管理层建立并传达正直品行及正确价值观,优化企业文化,使企业员工正确理解相关政策,树立全体员工正确的是非判断标准,并以管理层的实际行动影响下级员工。当前,我国的职业经理市场刚刚启动,现有的管理者大多缺乏相应的市场经济认识,其知识及执业能力具有局限性,加之管理者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动力和压力不足,造成了管理者整体素质偏低。因此,加快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推进进程,实行持证上岗,是提高管理者素质的必由之路。
(四)借助于财务工程体系,财务控制与业务控制有效结合1.内部控制需要和财务治理紧密结合。内部控制虽然是包括会计、财务、业务控制和内部审计监督在内的全面、全方位、全过程控制,但在最终操作上,离不开财务控制。而财务控制以财权的配置为核心,其中授权控制及集权和分权管理等思想也是指导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原则之一。
2.科学设置财务组织结构,为“控制活动”奠定基础。建立并完善逐级财务工作核验制度,从会计信息质量、资金资产安全、预结算控制等各方面进行逐级考核、监控,从而强化财务管理控制力度。采用信息化财务控制手段,将业务控
制要求嵌入到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中,搭建信息沟通的快捷渠道。
3.建立有效的预算考评机制。一是考评时要运用“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市场化+内部化”、“结果+过程”的综合评价体系,使企业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相均衡。二是确保被考评单位责任与权利对等,即在预算控制中要对各预算执行主体的经济责任、经济权力和经济利益加以规范,做到责任明确、以责定权、奖惩合理,建立起富有活力、充满生机的预算控制机制,充分调动各预算执行主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三要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一致,即考评引导执行主体的行为,实现整体利益一致,确保决策目标实现的持续化与高效率性,使得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五)加强内部审计与监督
内部审计监督的有效性严格依赖于企业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及内部控制质量的认识上。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要有充分认识,给予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和有效性。内部审计机构应该严格按照内部审计的规范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内部审计制度,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严格执行。内部审计机构应该整体全面地熟悉并了解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定期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专门评价,以确定既定政策是否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已落实,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公司的经营目标是否已达到。通过内部审计,增加经济效益、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经济监督的职能作用。内部审计人员不仅需要更新观念,而且需要提高知识和技能,加强业务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加强道德素质的提高,具备较高的行业操守和业务水平,从而更好实现经营者风险管理目标。
总之,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其变化难以预测与控制,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更加重要。建立与环境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发展与环境变化相适应,提高应对各项风险的能力,对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增强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金珠: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J】现代商业,2009
【2】勇晖:《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下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解析【J】现代企业文化,2010
第三篇:拆迁建议
关于对房屋拆迁问题的几点建议
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使武汉市容市貌大改观,呈现一派繁荣景象。旧城改造面临着大量搬迁问题,为建设稳定和谐社会,前段拆迁工作中,市政府和城建系统制订了多项拆迁管理规定,为城市拆迁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由于拆迁工作复杂,面临多种思想和实际问题:
一是开发商或拆迁公司工作人员,在搬迁工作做不通时,就采取威吓,恐吓及暴力等手段,如:泼大粪,敲砖打洞,坐着不走,干扰拆迁户正常生活,使群众不敢在原居住地居住,给社会现代化蒙上了阴影。
二是拆迁中“老实人”吃亏现象较严重,积极配合拆迁工作的总是低价先搬出,到最后所谓的钉子户都是高价到手才搬走,使群众深感拆迁中的不公平,不公正。
三是为了谋取更大利益,许多拆迁户以各种理由躲起来,不与拆迁工作人员见面,致使拆迁工作难以开展。
建议:
一是,大力宣传城市建设的意义,让更多群众理解,使群众正确处理好个人、小家和国家之间的矛盾。
二是,请专家和有多年拆迁实践经验的人员,共同研究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拆迁工作细则,尽可能将近几年来拆迁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纳入细则,让工作人员和拆迁户严格对照细则操作实施,避免随意性,做到公平化,做到有法可依。
三是,把现有拆迁户中的实际政策(即越晚越受益)真正转变成先搬先奖励,加快拆迁进度,减少各项开支。
四是,要选拔一批有文化、懂政策、守纪律善于做协调工作的人员参加拆迁工作,加强对拆迁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不断提高拆迁工作人员的素质,(周 艳)
第四篇:我国现行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摘 要
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是根据1957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劳动教养 问题 的决定》,以及有关的 法律、法规建立的。四十多年来,通过执行劳动教养法规,实施劳动教养制度,有效地维护了 社会 的稳定和 经济 事业的全面 发展。
从 目前 来看,我国劳动教养法规不够完善,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有人认为劳动教养制度应予以废除。但对于劳动教养制度是否废除,应客观地 分析,它自产生以来,为我国预防犯罪,减少犯罪以及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都做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劳动教养制度的产生,是根据 政治 经济及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而产生的。由于《治安处罚条例》的处罚较轻,对某些违法犯罪分子难以追究刑事责任,如不实行劳动教养,极有可能成为各类严重刑事犯罪的后备力量,无论对于失足者的挽救,还是对于社会的稳定都是极其不利的。四十余年来,它已成为我国治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尚很难被其它制度所取代。尤其在社会治安形势仍然异常严峻,劳教人员构成越来越复杂,99年底又开始收容“法轮功”劳教人员等现实面前,必须进一步加大劳动教养力度,进一步完善劳动教养制度,更大程度地发挥劳动教养法规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而不是简单地加以否定。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是根据1957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的。四十多年来,通过执行劳动教养法规,实施劳动教养制度,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我国劳动教养法的渊源
(一)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或批准实施的法律法规。这种立法虽然规格较高,但从立法形式上看,却属附属立法,有关劳动教养的决定散见于其它立法中。这类法律法规主要有《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30条和第32条的规定,以及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17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21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等。
(二)由国务院颁布实施的行政法规。纵观现行劳动教养立法中,这类行政法规是规范并直接指导劳动教养工作的主要法律架构:是有关劳动教养立法中最核心最基本的部分。它们有《国务院关于转发公安部<劳动教养试行办法&》《、关于将强制劳动和收容审查两项统一于劳动教养的通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监狱管理和劳教工作管理的通知》等。
(三)由主管行政机关颁布实施的行政规章。其立法形式多采用“管理办法”、“行为准则”、“执行准则”。
(四)有关部门对某些法律条文所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司法解释。
从以上渊源可以看出,我国现行劳动教养立法多采用行政法规及行政规章,辅之以相关的司法解释,尚缺乏专门的劳动教养法。
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依法治国工作的不断深入,劳动教养原有立法的滞后迹象越来越明显。它主要表现在,立法规格低,法律定性不明,法律体系庞杂且互为矛盾,同我国依法治国的要求相距甚远,使劳动教养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与预防犯罪、减少犯罪的目的相左。
二、劳动教养的性质
在我国预防犯罪、减少犯罪法律体系中,刑事法律适用于已构成犯罪的人,我国刑法第13条对犯罪概念进行了明确表述,即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对已构成犯罪的人适用刑罚,以达到特殊预防的目的。而《治安处罚条例》的适用对象是实施了危害社会治安秩序行为的违法人员,但在刑事法律制度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适用对象之外,还有一部分行为危害性虽比刑事法律适用对象的社会危害性小,但却比治安处罚条例适用对象的社会危害性大的“准犯罪”层次。从他们的社会危害程度上看,虽不及刑事制裁程度,但其主观恶性大,人员数量多,因而仅靠治安处罚条例是不足以达到预防犯罪、减少犯罪的目的,劳动教养制度正是应需而生。
由此可见,劳动教养制度既是预防犯罪、减少犯罪的重要法律制度,又是对劳动教养人员实施强制性教育改造的措施则为了挽救他们,使其不再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以消除他们对社会的危害,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从处罚性质来看,既不属刑事处罚,又不属治安处罚,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特殊行政处罚措施。
三、现行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1982年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制定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应属于行政法规,因而劳动教养只能被认为是一种行政处罚措施。但《行政处罚法》第8条规定的七种行政处罚种类中,并无“劳动教养”的规定。该法第9条第二款明确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第10条第一款规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行政处罚”。第64条第二款规定:“本法公布前制定的法规和规章关于行政处罚的规定与本法不符合的,应当自本法公布之日起,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修订,在1997年12月31日前修订完毕。”由此可见,《劳动教养试行办法》作为行政法规规定的限制人身自由的“劳动教养”,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尚没有立法设定“劳动教养”之前,显然与其上位法冲突,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但由于客观现实的需要,目前还难于废止。这样就有违我们的法制精神。
(二)劳动教养的目的宗旨亦落后于 时代。1957年8月3日公布施行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用法律形式表述了劳动教养的宗旨,即:“为了把游手好闲、违法乱纪、不务正业的有劳动力的人,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为了进一步维护公共秩序,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这是当时计划经济的产物,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已不适应新形势,必须使劳动教养真正摆脱对政治、道德的从属地位,而纳入法治轨道。
(三)与刑罚相比有失公平。《劳动教养办法》第1条指出:“劳动教养是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就其期限来说与刑罚中的4年以下有期徒刑基本相当,因为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中明确规定“必要时可延长1年”。依据刑法,已构成犯罪而被判处管制的罪犯,在原居住地执行;而判处拘役的罪犯,一般在当地专设的拘役所或看守所里就近执行,每月可回家一至两天;而被判处劳教的人,则需收容于专门的劳教场所,节假日也只能就地休息。由此产生这样的问题,不够刑事处罚的人所受处罚,可能往往比刑事处罚还要重。有时在共同犯罪案件中,主犯被诉至法院可能被判处拘役或短期有期徒刑,而从犯由于不够刑事处罚而被处以1—3年的劳动教养,远远超过主犯的羁押期限。因此,许多劳教人员觉得冤,认为劳教还不如被判刑,判刑可能比劳动教养还要轻。实践中,也确有劳教人员转捕,以求得由检察机关向法院起诉,结果获得无罪或短期判决,很快就予以释放。
(四)对劳动教养的处罚决定缺乏必要的法律监督。依照《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劳动教养委员会由公安、民政、劳动部门负责人组成,统一领导和管理劳动教养工作。但从多年实践看,这种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是非常性的临时机构,受各届政府机构领导任期变动 影响 很大,有时连委员会开个会都难,实际上却是由公安机关一家审批劳动教养,而管理改造工作则分属司法行政机关,劳动、民政仅徒挂虚名,更何况,劳动、民政部门纯系行政部门,而决非司法机关。
这样劳动教养就由公安机关一家说了算,既是审批机关,又是复议机关,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往往容易产生以下问题:
1、本不该被劳教的却被劳教,在程序上无法象刑事诉讼那样,可获得律师的帮助和辩护,而检察机关也无法行使侦查监督权、审判监督权,被劳教人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2、可能会放纵真正的罪犯。依法本该判刑的,甚或可能被判较重刑罚的,由于各种因素,被劳教了事;
3、有些案件有罪证据不足,当然同时也缺乏无罪证据,依照刑事诉讼关于“疑罪从无”的立法精神,本该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而根据刑诉的有关规定,“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宣告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有时公安机关认为侦查有困难,证据难以收集,但行为人又有犯罪嫌疑,为避免被检察机关退回,或因证据不足要求补充侦查,便迳行适用劳动教养。同时,对于劳教人员提前解教、所外执行、减期或延期,也是由劳教机关一家说了算,同样缺乏外部监督和制约机制,易于产生不公平,继而萌生腐败。
(五)有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劳动教养试行办法》第9条规定:“劳动教养收容家居大中城市需要劳动教养的人,对家居 农村 而流窜到城市、铁路沿线和大型工矿作案,符合劳动教养条件的人,也可以收容劳动教养。”从此条可以看出,劳动教养对象是特定的,而家居农村或小城市进行违法犯罪的人是不可能被劳动教养的。这样,就使一些违法犯罪行为不够刑事处罚,且治安处罚又太轻,而又家居农村的违法犯罪人员得不到应有处罚,不利于维护农村和小城市社会治安的稳定,也不符合我国《宪法》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规定。而有些轻罪,依据刑法有可能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甚至可以免予刑事处分,但是那些不够刑事处分的违法分子却可以被处最高4年的劳动教养,这有悖刑法中“罪刑相适应原则”。另外还有,同样的犯罪,在刑法、治安处罚条例中要处罚,而劳教法规中却没有提及,使一些有罪错的人有可能逃避打击,显失公正。
第五篇:浅析关于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制度的改进建议论文
一、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制度的问题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在近几年刚刚开始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部门规章制度为主、各监管主体为辅的金融衍生品监管制度。但是,由于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起步较晚,法制建设不健全,还存在诸多问题。
1.监管理念过度保守。一是监管过于密集。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近几年刚刚发展起来,并且金融衍生品具有高复杂性,所以对于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体制实质上是一种高强度的监管。但是,监管过度会导致金融创新激励不相容和金融衍生品品种较少,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是机构监管模式降低监管效果。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模式主要以机构监管为主,由于衍生品本身的设计信息披露较少。因此对于多数为跨市场、跨地区交易的金融衍生品,金融机构的监管范围难以全方位覆盖。
2.监管主体不够高效。一是多头监管效率低下。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管体制主要是分业监管,中国银行、三会两市甚至一些政府部门都拥有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权力。多头监管可能出现同一部分由多个部门监管,相互掣肘,导致监管复杂且难以协调。二是监管主体缺乏科学的沟通机制。监管主体容易发生重叠,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协调制度至关重要。三是自律监管不足。由于缺少合理合法的授权,各交易所和行业协会制定的自律规则和交易规制不易实行,自律效果缺乏约束,加之过度的行政干预,造成协会自律效果无法展现。
3.监管制度不够完善。一是各类规范效力层级低。我国监管体系多以部门章程、暂行规定或通知的形式出现,具有很强的临时性,缺乏法律具备的强制性和稳固性。因此,监管体系无法适应跨市场交易的金融衍生品的需求。二是缺乏监管衍生品市场的法律。目前,我国已有的金融衍生品的法律法规,不具有普遍的针对性,无法对金融衍生品的市场进行统一的规范,也无法做到对风险的有效提示和规范,这与市场的发展不相适应。三是监管漏洞依然繁多。
二、对金融衍生品监管难的原因
1.金融衍生品是部分金融机构逃避监管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其中主要原因是在创造高利润率的同时降低遵守法规的成本。因此,金融衍生品是金融机构规避监管的有效武器。因为法律的制定总是滞后于新事物的产生,所以监管部门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完全掌握金融衍生品的内容实质,之后才能进行流程规范,在缺乏了解的情况下极易留下监管漏洞。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之上,全球金融快速结合,金融创新更迭速度不断提升,致使我国金融衍生品的监管顾此失彼。
2.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当中,国内的金融机构同时面临国内和国外金融机构的强大压力。这推动了其投机行为的产生,金融衍生品是在此条件下形成的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因此,金融机构不得不在稳定传统业务的同时,积极创新金融衍生品,竞相追逐高盈利的工具。同时,导致次贷危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金融机构发展迅速的投机行为。
3.由于金融衍生品具有杠杆能力,收益相对于其他金融产品更高,因此能够获得国际投资者的竞相追逐。同时,由于金融衍生品本身具有风险,投资巨鳄可能会隐藏其真实的投资想法,进而获得更多的利益或利润。另外,如果资金流转于多国之间,那么投资者的意图更加难以察觉,进而获取额外的利益。这就导致了更多的金融衍生品存在于多市甚至是多国之间。同时,这种跨市和跨国的交易特点对监管提出了严苛的挑战。
三、关于金融衍生品监管的建议
金融衍生品具有高复杂性及高杠杆性。如果引发问题,将会对投资者、甚至对整个金融市场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对金融衍生品进行科学全面监管刻不容缓。
1.树立科学合理的监管思想。从金融行业的发展史来看,金融监管一直在不断地出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发展成熟。审慎的方式是金融管理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同样也应该成为金融衍生品监管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金融衍生品应首先确定合理的监管范围,减少其带来的风险,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一是要开放金融衍生品的种类限制。合理有序地开放金融衍生品的品种限制,优化其质量。在适当的时候,开放金融衍生品市场,让市场有充分的空间选择优秀的金融衍生品品种,促进各类优秀的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规模。二是针对不同种类的场内场外交易的金融衍生品进行差异性区分,区分不同金融衍生品的监管标准和监管强度,实现合理科学的监督。三是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应转变为以赋权性规范为主、以禁止性规范为辅,加强对金融领域的引导作用。四是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信息披露,包括其设计条款并针对不同的特性面向社会给出专业权威的指导意见,逐渐取消金融市场的以准入机制代替监管机制的模式。
2.对监管权力进行科学分配。当前,我国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相对混乱,经常出现多头领导,同一领域多种管理制度的现象,多头负责、权责不清。因此,分配权力的不科学性严重限制了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有些学者提出建立由同一部门进行主管协调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多级监管制度,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这一相对过激的建议难以实行。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刚刚起步,应以当前我国金融监管制度为基础和保障,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一是为了确保划分权力的科学性,需要明确各部门之间的监管范围和监管等级。实现各监管部门之间消息的实时共享和沟通机制,保证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二是需要加强金融各协会的自律管理的权限,发挥自律管理的全面性和覆盖性,不断扩大自律组织对监管的话语权。三是需要引导社会媒体和其他机构加入到金融衍生品的监管当中,形成外部有效的社会监管方式。社会媒体力量的加入有助于在信息披露等方面实现快速直接的散播作用,有效地完善监管实时性和专业性,是提高监管效率的重要力量。
3.完善金融衍生品的相关法律的制度性建设以及相关法规细节的处理。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品的监管等级比较低,多处于参考意见或通知等层面。在法律层面上缺少权威性和强制性,因此我国对于金融衍生品的监管存在严重的漏洞,全面健全我国的法律法规迫在眉睫。一是在合适的条件下,对零散杂乱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改,清理不具有合理合法性的行业部门规章制度,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出台,确保规定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二是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管理以法律的形式实现,全面区别不同金融衍生品,形成具有条例科学的规范性和权威性的法律,并以此为依据规范金融衍生品的范围和监管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