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耗材采购与验收安全风险控制要点分析

时间:2019-05-15 01:02: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医用耗材采购与验收安全风险控制要点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医用耗材采购与验收安全风险控制要点分析》。

第一篇:医用耗材采购与验收安全风险控制要点分析

医用耗材采购与验收安全风险控制要点分析

摘要:医用耗材不同于其他基础性耗材,其与人们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由国家直接进行监管,对于人们治疗疾病、提高治疗效果、促进伤口愈合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现代生物医药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医用耗材的数量、质量和精密度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在临床医学、教学科研、重症监护等方面也出现了大量医用耗材的身影。而医用耗材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不仅取决于耗材本身的质量,也与流通环节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如果忽视医用耗材的流通环节,尤其是采购与验收工作不合格,那么就极容易发生医疗事故,因此,要将医用耗材的采购与验收作为重点环节进行管理,尽量做到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文就从安全控制点及其关系出发,阐述了医用耗材在采购和验收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了相关的措施。

关键词:医用耗材;采购与验收;安全风险控制

医用耗材作为患者康复的重要医疗工具,其安全性备受关注,国家也对此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并格外加大了对植入性、一次性耗材的监管。如果这种耗材在使用中出现问题,不免出现医患纠纷,甚至是危及性命的事件,这样一来,对医院和患者都及其不利[1]。故此,要深入分析医用耗材采购与验收中容易出现的风险,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安全控制点及其关系

医院主管部门在医用耗材在医院中的流通环节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而这个环节也是医用耗材在流通中所能直接控制的环节,因此,对这些环节进行有效的安全风险控制对规避不良事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

1.1 医用耗材在流通过程中的几个方面

1.1.1从流通过程看 主要涉及到生产、经营厂家和国家监管部门,主要过程分为:招标、选择、申购、采购、验收、使用、质保。

1.1.2从控制、管理来看 包括原料提供商、生产经营厂家、国家注册监管部门、招标部门、卫生部门、科室申购人部门、管理部门、库房人员、医务人员、患者及亲属、社会。

1.1.3从医院主管部门看 分为申购与资质证书审查,采购与使用期限核对,入库与外观初步验收,使用与规格型号比对四个环节。

以上环节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分清其中的关系对探寻规律和采取措施都十分有利。

1.2 责任是风险控制的基础 每个环节的控制点不但可以进行大致分类,又可以从主细分到次,但这些环节又不仅仅是医院主管部门和科室,还包括国家监管部门、生产经营厂家、患者及其亲属、社会效益等。

在生产经营厂家、医务人员、患者及其亲属等方面,除了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生产厂家、产品问题,都应该将责任归于医院管理部门。在产品选择过程中,临床医务人员的意见占了主导地位,因此产品选择的责任理应由医务人员承担。但是,纵观全局,医院管理部门依然责任重大,应承担起主要责任。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严格管理就能杜绝漏洞[3]。采购与验收过程中的问题及安全风险控制

2.1 申购与资质证书审查

2.1.1申购程序 不进行申购而直接使用或者逃避之后的各项程序会造成使用的产品无注册许可证、厂商不合格、产品过期等后果。医院管理部门如果将其入库,那么一旦出现问题,责任将由医院承担,即使侥幸未被发现问题,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习惯,造成恶性循环,早晚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要知道,问题与次数成正比。

2.1.2审核程序 审核不彻底、不仔细甚至漏审会导致资质证书不全、期限过期、内容不符等问题,临床使用中出现问题责任重大。

2.1.3批准程序 由于把关不严、没有进行认真仔细的调查和有效的控制致使重复、低档次、性价比差的产品入库,或者入了不该入的产品,都会给医院带来重大影响。

2.1.4招标程序 招标过程中操作不当会造成产品品种不合理,价格过高、产品不适用等问题,这样不仅会给医院造成不良影响,也给患者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对此,医院主管部门应承担主要责任。

2.2 采购与使用期限核对

2.2.1制定计划 不同的时期,市场经济情况也不同,应当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制定合理的库存和采购量,如果由于型号、规格、数量、用途不明确而导致产品积压,那么计划的制定缺陷就承担了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要将经验管理与计算机高科技管理相结合,制定出合理的计划数。

2.2.2采购执行 采购是在中标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执行采购就要在合格、必需的中标产品中进行采购,要保证供货商按时到货,就要按照实际情况按时间、计划采购,节假日则要考虑天气、道路等因素的影响,这也是规避风险的环节之一。

2.2.3使用期限核对 产品的包装箱上都会标有:注册证号码、注册有效期限、生产厂家名称、货物生产日期、有效使用期限、产品的规格、型号、包装要求、消毒处理的标识等必要的内容。而对生产、使用期限的核对也是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

2.3 入库验收

2.3.1登记入库 在登记过程中,要做到凭据与实物相符,认真核对,将必要参数记完整、写清楚,并仔细查看包裹是否有破损、淋雨、改包等痕迹,运输时间是长是短,判断货物优劣程度。

2.3.2核对数量 数量是产品的一个重要参数,因此必须严格按照管理规则和计划进行核对,如果数量多,要进行退货,如果数量少,要及时联系厂商补进数量,这也是对供货商的工作质量控制,需要医院管理部门和供货商之间的相互配合。清点完数量还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包括使用手册、维修手册、光盘、软盘、装箱单和合格证等。送货人员应提供合理的送货清单和产品证明,而验收人员要严格核对实物,切记不能放过一处漏洞。

2.3.3签收 在确定货品没有问题,核对无误的情况下,就可以签收,同时,这也意味着责任人认同了货物的质量,并对此承担责任。

2.4 规格、型号对比

2.4.1发货、送货、确认 发货时也分为整件和零件,为了保证发货的准确性,最好在发货前再次进行确认,尽量把风险控制到最低。必须在进行逐项确认后再发货、送货,避免出错。

2.4.3退货 在退货过程中,必须如实记录情况,分清漏洞所在,以便杜绝今后类似的事件。解决措施

3.1 明确要求,完善制度 医用耗材安全风险很大,极易引发纠纷,因此必须引起重视、明确要求、完善制度,例如:耗材的批准、申领、入库、出库、安全防范、验收制度,没有制度的保证,行为就不能加以规范,如此一来,有问题后就会出现责任不分明的现象,也就做不到有效规避风险。

3.2 程序清晰 相关程序与管理制度的制定既要系统科学又要简单明了,要与实际工作相对应,这样的管理才会更有效果。此外,制度的制定是为了实行,因此必须付诸实践,而不能只看不做。

3.3 完善质控措施 管理者要明白每个人都是规避风险的一道屏障,应在制度形成后对相关人员从行为、心理上严格控制,确保制度落实到每个人、每个环节上。

3.4 赏罚分明 在明确责任、制度的基础上,还可以采取一定的赏罚措施,对各种问题和隐患没有及时的记录的行为,可以就问题的类别和严重程度不同采取的惩罚内容,而对认真检查和记录的行为则给予一定的奖励,使约束更加有力。

讨论

医用耗材是医院日常医疗工作得以开展的必要保证,一切医疗新技术、手段的使用都离不开医用耗材[4]。医用耗材的流通是其质量保证的重要方面,主要涉及到流通过程、控制管理和医院主管部门三方面,但是要知道,责任始终是风险控制的基础,医院主管部门应该从申购与资质证书审查,采购与使用期限核对,入库与外观初步验收,使用与规格型号比对这四个大方向出发,针对申购程序、审核程序、批准程序、招标程序、计划制定、采购执行、使用期限核对、登记入库、数量核对、验收、发货、收货、使用、退货这些方方面进行安全风险控制,并采取明确要求,完善制度、完善质控措施、制定清晰的程序和赏罚分明的制度等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5]。

[1]杨国华,杨玲.医用耗材采购与验收安全风险控制要点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2).[2]杨国华,庞浩,杨晓燕.控制医用耗材采购与验收安全风险的要点及措施[A].2008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数字医学大会、中华医学会工程学分会第九次学术年会暨国际医疗设备应用安全及质量管理论坛论文集[C].2008.[3]卢岩,赵以松,王素贞.设备采购、验收管理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J].医疗装备,2004,17(11).[4]蒋红兵.医用耗材采购过程中的安全与质量控制[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2009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数字医学大会论文集[C].2009.[5]刘美好.浅谈医用耗材库的管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2).

第二篇:采购风险与控制范文

采购风险与控制

采购,主要是指企业外购商品并支付价款的行为。物资采购,主要是指以生产为目的的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工具、备件和设备等物资的购买活动,对于组织产品生产、基本建设和专项工程而言尤为重要,因为采购活动关系到这些物资的成本及质量,对于生产、建设等过程也有重大影响。任何组织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都要涉及采购业务,以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

采购往往是企业经营管理中薄弱的一环,也最容易滋生“暗箱操作”、以权谋私、弄虚作假、舍贱求贵、以次充好、收受回扣等等;也最容易“跑、冒、滴、漏”,积压浪费。因此,通过对采购与付款全过程的监控,加强对物资采购环节的内部控制,为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提供有力保证。

从中天恒管理咨询公司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咨询的实践来看,企业采购业务至少存在着:采购计划程序失控;采购计划依据不当;采购计划分解不到位;采购计划执行不彻底;采购计划与其他计划不协调。在物资采购过程中,采购计划程序失控、采购计划依据不当、采购计划分解不到位、采购计划执行不彻底、采购计划与其他计划不协调等是影响物资采购风险发生的重要因素,企业内部控制人员在对物资采购计划管理时应该予以关注。在采购合同管理中还存在着盲目签定采购合同风险;合同无效风险;合同条款不利风险;合同违约风险;合同档案管理混乱风险。

归纳起来,采购业务存在的主要风险包括:采购行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可能遭受外部处罚、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采购未经适当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可能因重大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损失;请购依据不充分、不合理,相关审批程序不规范、不正确,可能导致企业资产损失、资源浪费或发生舞弊;采购行为违反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规定,可能受到有关部门的处罚造成资产损失;验收程序不规范,可能造成账实不符或资产损失;付款方式不恰当、执行有偏差,可能导致企业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等方面的风险。

企业在建立与实施采购内部控制中,至少应当强化对下列关键方面或者关键环节的控制:

一是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控制。企业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具体控制政策和措施包括:

企业应当建立采购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采购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企业采购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请购与审批;供应商的选择与审批;采购合同协议的拟订、审核与审批;采购、验收与相关记录;付款的申请、审批与执行。

企业应当建立采购业务的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并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采购业务。有条件的企业或企业集团,采购职责权限应当尽量集中,以提高采购效率,堵塞管理漏洞,降低成本和费用。

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办理采购业务的人员定期进行岗位轮换,防范采购人员利用职权和工作便利收受商业贿赂、损害企业利益的风险。

企业应当按照请购、审批、采购、验收、付款等规定的程序办理采购业务,并在采购与付款各环节设置相关的记录、填制相应的凭证,建立完整的采购登记制度,加强请购手续、采购订单或采购合同协议、验收证明、入库凭证、采购发票等文件和凭证的相互核对工作。

二是请购与审批控制。企业请购事项应当明确,请购依据应当充分适当。具体控制政策和措施包括:

企业应当建立采购申请制度,依据购置商品或服务的类型,确定归口管理部门,授予相应的请购权,并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程序。企业采购需求应当与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相适应,具有必要性和经济性。需求部门提出的采购需求,应当明确采购类别、质量等级、规格、数量、相关要求和标准、到货时间等。有条件的企业应当设置专门的请购部门,对需求部门提出的采购需求进行审核,并进行归类汇总,统筹安排企业的采购计划。

企业应当加强采购业务的预算管理。对于预算内采购项目,具有请购权的部门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请购手续;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采购项目,应当由审批人对请购申请进行审批,设置请购部门的,应当由请购部门对需求部门提出的申请进行审核后再行办理请购手续。

企业应当建立严格的请购审批制度。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采购项目,应当明确审批权限,由审批人根据其职责、权限以及企业实际需要对请购申请进行审批。

三是采购与验收控制。企业采购行为应当合法合规,采购与验收流程及有关控制措施应当明确规范。具体控制政策和措施包括:

企业应当建立采购与验收环节的管理制度,对采购方式确定、供应商选择、验收程序及计量方法等作出明确规定,确保采购过程的透明化以及所购商品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符合采购要求。企业应当建立供应商评价制度,由企业的采购部门、请购部门、生产部门、财会部门、仓储部门等相关部门共同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包括对所购商品的质量、价格、交货及时性、付款条件及供应商的资质、经营状况、信用等级等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供应商进行调整。企业应当对紧急、小额零星采购的范围、供应商的选择作出明确规定。

企业应当根据商品或服务等的性质及其供应情况确定采购方式。大宗商品或服务等的采购应当采用招投标方式并签订合同协议;一般物品或服务等的采购可以采用询价或定向采购的方式并签订合同协议;小额零星物品或服务等的采购可以采用直接购买等方式。企业应当对例外紧急需求、小额零星采购等特殊采购处理程序作出明确规定。

企业应当明确采购价格形成机制。大宗商品或劳务采购等应当采用招投标方式确定采购价格,并明确招投标的范围、标准、实施程序和评标规则。其他商品或劳务的采购,应当根据市场行情制定最高采购限价,不得以高于采购限价的价格采购。以低于最高采购限价进行采购的可以适当方式予以奖励。企业应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适时调整最高采购限价。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招投标的,应当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督。

企业应当充分了解和掌握有关供应商信誉、供货能力等方面的信息,由采购、使用等部门共同参与比质比价,并按规定的授权批准程序确定供应商。小额零星采购也应当由经授权的部门事先对采购价格等有关内容进行审核。对单价高、数量多的物资采购,企业应当制定严格的比质比价采购制度。

企业应当根据规定的验收制度和经批准的订单、合同协议等采购文件,由专门的验收部门或人员、采购部门、请购部门以及供应商等各方共同对所购物品或服务等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出具检验报告、计量报告和验收证明。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负责验收的部门或人员应当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有关部门应当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四是付款控制。企业付款方式和程序、与供应商的对账办法应当有明确规定。具体控制政策和措施包括:

财会部门应当参与商定对供应商付款的条件。企业采购部门在办理付款业务时,应当对采购合同协议约定的付款条件以及采购发票、结算凭证、检验报告、计量报告和验收证明等相关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及合规性进行严格审核,并提交付款申请,财务部门依据合同协议、发票等对付款申请进行复核后,提交企业相关权限的机构或人员进行审批,办理付款。

企业应当建立预付账款和定金的授权批准制度,加强预付账款和定金的管理。企业应当加强对大额预付账款的监控,定期对其进行追踪核查。对预付账款的期限、占用款项的合理性、不可收回风险等进行综合判断;对有疑问的预付账款及时采取措施,尽量降低预付账款资金风险和形成损失的可能性。

企业应当加强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的管理,由专人按照约定的付款日期、折扣条件等管理应付款项。

企业应当建立退货管理制度,对退货条件、退货手续、货物出库、退货货款回收等做出明确规定,及时收回退货货款。

企业应当定期与供应商核对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等往来款项。如有不符,应当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从中天恒管理咨询公司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咨询的实践来看,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应主要关注:

一是采购控制环境。采购控制环境包括以下内容:董事会成员的知识和经验丰富程度、独立性地位、独立董事所占比例、审计委员会的设置情况;管理者对待物资采购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采取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所塑造的员工基本信念、价值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组织结构的适当性、权责划分的明确性、奖惩的分明性、岗位设置的合理性、人员素质的适当性;组织人力资源政策的适当性等。

二是采购风险评估。采购风险评估包括:物资采购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策略。

三是采购控制活动。物资采购活动包括以下内容:业务授权;职责分离;质量验收控制;物资采购招标控制;凭证和记录控制;资产接触和记录使用控制;独立检查;物价信息控制。

四是采购信息与沟通。物资采购相关信息除了涉及财务信息外,还涉及非财务信息,如物价变动信息、市场需求信息、经济政策信息、技术信息、供应渠道变化信息、业务流程再造信息等。信息沟通方式包括:政策手册;财务报告手册;备查簿;口头交流;例外情况报告;管理事例。

五、采购监督。采取监督包括:物资采购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内部审计报告;内部控制例外情况报告;操作人员反馈;顾客投诉等。

第三篇:采购人员工作制度、医用耗材库房管理制度、医疗器械耗材入库验收管理制度、医疗器械耗材存储养护管理

采购人员工作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保障各族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特制订本制度

1、采购管理人员负责全院的耗材、器材采购供应工作,认真执行自治区医用耗材网上集中采购网的目录,对招标外的耗材、试剂由医院相关部门(耗材采购委员会、耗材监督委员会、财务审计科、院长),根据有关规定进行采购。

2、根据每月各类耗材器材消耗动态,按时编制耗材分期采购计划,经有关领导研究批准后方可采购.3、库存量一般为2~4个月,特别注意解决耗材紧缺与积压两方面矛盾,摸准用量规律,严把质量关,严格遵守网上集中采购,非招标耗材在极需的情况下,上报采购委员会通过后方可采购。

4、在采购验货过程中,必须按医疗器械管理法规的要求来检查各供货商的出具有关资质、证件材料:生产(经营)许可证、卫生合格证、营业执照、产品注册证、产品生产批号、企业法人授权书等有关证件是否齐全,并将“三证”集中存档保管、以备相关部门审查。供货单位

医用耗材库房的管理制度

医用耗材是用于医院的诊疗,直接作用于病人,甚至须植入人体。它的存放要求不同于普通商场、超市的库房存放,需要有一定的温度、湿度及摆放要求。

1、库房应空气流畅、光线好,温度应保持在20℃、湿度在45~70%,以防医用耗材发霉变质。耗材入库后全部摆上货架,杜绝了地气对耗材的浸湿,冬夏两季使用空调调节室内的温湿度。

2、对温度有特殊要求的物品如生物蛋白制剂、血气测试片、等按产品的温度要求存放在冷藏柜中。

3、库房分区管理:合格区和待处理区。

4、货架与货架之间的设置应保证一定的宽度,便于空气流通和耗材的取放。为避免医用耗材摆放过期,耗材摆放时应按入库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先入库的放在上面或前面,后入库的放在后面或下面,确保先进先出、效期近的先出、效期远的后出,推陈出新。

5、坚决贯彻零库存的模式,量出而入、按量采购,对有些科室采用物流式的配送供货,利用最小资金、库存,达到最大的效率。医疗器械耗材入库验收管理制度

1、仓库保管员负责库存器械、耗材的入库验收工作。

2、仓库保管人员,依据购置计划表,按照有关制度确定的验收标准,对入库耗材资质材料进行严格验收,验收单填写必须完整、准确。对整件耗材验收应做到:外包装验收、开箱验收、数量验收、质量验收。

3、对不符合购置计划要求的,如品名、规格、数量和其它特殊要求有误或不相符时,不可办理入库手续。及时通知供方办理退换手续并做好记录。

4、验收中如出现待入库耗材与其发货票不符(指品名、规格、数量),或价格高于原进价格或市场平均价格,或包装标识不清楚、质量低劣、或发票单位与合同签订单位不符以及无进货明细等情况,保管员有权拒绝验收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

5、以验收单为依据,器械仓库每周列计划完成情况核对表,报主管部门审核。验收单未经审核,不得办理有关入库手续。

6、对有效期不足一年的产品,不作为库存产品不能办理验收入库手续。

7、对重点管理医疗器械产品,由仓库管理人员负责建立验收及库存登记册,记录每次订货与到货时间、生产厂家、供货单位、产品名称、数量、规格、单价、产品批号、消毒或灭菌日期、失效期、出厂日期、卫生合格证号、供需双方经办人姓名等。

8、建立医院医疗器械产品(耗材)质量管理档案,对供货单位及器械产品资质证明材料进行严格管理,以确保供货质量,并为对供货单位进行评估、对器械产品进行评价提供原始资料依据。医疗器械耗材存储、养护管理

1、库房管理人员负责对库房耗材的养护工作计划、处理养护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等防止耗材变质失效,确保储存质量的安全、有效。

2、做好库房温湿度监测和调控工作,根据库房温湿度状况,采取相应的通风、降温、增温、除湿、加湿等调控措施,并做好记录。每周三次,上午12点时、下午4点时各记录一次库房内温湿度。

3、对标注明确有效使用期限的耗材,尤其是一次性耗材,需挂有效期标志牌,进行控制管理。对临近失效期的耗材,提前(三个月)填写效期产品催办单及时上报,以便及时进行调整,确保临床应用的安全可靠。

4、仓库存储环境(包括临床各科室小仓库在内),按照各类耗材的不同储存要求,应达到干燥、通风、避光、恒温、冷藏等相关要求,以防止霉变、,锈蚀等变质现象发生。库存材料,一般产品温度控制在0~30℃,相对温度在45%~65%之间;体外诊断试剂2~10℃冷藏保存。

5、严格按照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切实做到防火、防水、防盗、防爆。仓库应配备有效的消防器材,门窗加固并随时加锁,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应经常性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工作,并做好记录。

6、仓库保管人员变动时,必须在主管部门领导和有关人员的监督下办理好移交手续。

2、保管员做好库房温湿度监测和调控工作,根据库房温湿度状况,采取相应的通风、降温、增温、除湿、加湿等调控措施,并做好记录。每周三次,上午12点时、下午4点时各记录一次库房内温湿度。

7、根据库存流转情况进行质量的养护检查、重点养护品种按月进行养护并做好养护记录,养护记录应保存至超过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二年。

医用耗材、试剂采购人员工作职责

为认真贯彻执行《医用耗材管理条例》及自治区医用耗材网上集中采购的有关规定,严把购进器材质量关,确保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严格执行自治区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相关规定,坚持“按需进货,择优采购、质量第一”的原则,确保医用耗材试剂购进的合法性及合理性。

2、在采购耗材时应择优选择合格供货方,对供货方的法定资格、履约能力、质量信誉等建立档案;对首营企业应确认其合法资格,并做好记录;对与本医疗机构进行业务联系的供货单位销售人员,进行合法资格的验证,并做好记录。

3、对各科室提交的医用耗材、检验试剂采购计划进行汇总后制定年采购计划。

4、建立采购合同,明确质量条款后才能与供货商进行采购。采购合同如果不是以书面形式确立的,双方应提前签订明确质量责任的质量保证协议。

5、购进的所有耗材应开具合法票据,做到票、帐、物相符,票据和凭证应按规定保存。按规定建立完整的购进记录,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货日期等项内容。

6、了解、检查各科室对医用耗材检验试剂的需求、使用和管理情况,合理制定购进计划,在保证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做好合理供应调配,避免因积压、过期失效造成的损失,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定期对医用耗材检验试剂的采购、使用和管理情况作出分析,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使用率,确保医疗安全。

第四篇: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

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建筑施工中安全风险得常见类型

一般来讲安全风险是指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危险、发生事故,从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可能性或概率。据建设部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从2008年以来,我国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风险起所占比例主要是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起重伤害、机具伤害“五大伤害”类型、另外触电、火灾等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全国重大事故死亡人数略有抬头趋势,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巨大。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

建筑施工是由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四方面组成的系统,特点是工序多、作业过程复杂、生产过程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且目前建筑市场存在业务层层分包、主体对安全缺乏重视等不良现象。种种分析表明事故的原因主要归咎于人、物、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并受管理的制约。

(1)人的原因

这里的人是指操作工人、管理人员和其他现场人员等。人的不安全行为大多是因为对安全不重视、态度不正确、技能或知识不足、健康或生理状态不佳和劳动条件不良等因素造成的,是事故的重要致因。包括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

(2)物的原因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生产中的危险源、是构成事故的物质基础。如材料倾诉不够,防护用品缺乏或由缺陷,存在危险物和有害物等;另外,有些施工机械设备和装置结构不良、年久失修、零部件过度磨损或带“病”作业,加之施工中超负荷运转,加重了设备的老化程度或导致安全防护装置失灵等。

(3)环境的原因

不安全的环境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不安全的工作环境因素主要有通风不良、噪音过大、物料储放不当等几方面。在外界环境作用下,工人在操作时很难做到思想高度集中,容易造成分心、紧张、烦躁、反应力差等。

(4)管理的原因

管理缺陷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许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管理的原因是事故直接原因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包括技术指导上的缺陷;劳动组织不合理;

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操作规程不健全;对安全工作检查指导不足或有误;教育培训力度不够;事故防范措施不认真落实;安全隐患整改不到位等。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识别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是要确定在建筑施工中存在哪些安全风险,这些安全风险可能会对工程产生什么影响,并将这些风险及其特性归档。为此,就需要了解建筑施工中主要发生的安全事故有哪些及引起这些事故的原因。

(1)事故的直接原因

参考《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CTB6442-1986)的规定,可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只施工机具、材料以及建筑产品(统称为物)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

(2)事故的间接原因

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的相关内容确定。

工程管理人员可参考有关检查标准或规范规程及上述发生事故的原因,对照本工程的建设环境、建设特性、建设管理现状和工程技术文件等方面采用检查表法来分析可能出现的主要安全风险。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析和评估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析和评估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确定安全风险等级时安全风险控制的基础,包括确定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伤害的可能程度。管理者可以采用调查和专家打分等方法来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决策

在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与评估的基础上,选择行之有效的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将安全风险所造成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限度。

常用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风险回避、风险缓解、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

(1)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指当项目的安全风险发生可能性较大和损失较严重时,主动放弃项目或变更计划从而消除安全风险或安全风险产生的条件,以避免产生风险损失的方法。对潜在损失大、概率大的灾难性安全风险一般采用回避对策。安全回避可以再某安全风险发生之前,完全彻底的消除其可能造成的算是,而不仅仅是减少损失的影响程度。风险回避是一种最彻底的消除风险影响的控制技术,二其他控制技术中能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回避虽然能有效的消除风险源,彻底消除某些安全风险造成的损失和可能造成的恐惧心理,但不可否认它是一种消极的风险应对措施,因为在回避了风险的同时,也回避了可

能的获利机会,从而影响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风险缓解

风险缓解是指采用措施降低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或减少风险损失的严重性,或同时降低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后果。风险缓解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是风险缓解的重要途径。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措施有:工程法、程序法和教育法。

工程法:以工程技术为手段,减弱甚至消除安全风险的威胁。例如:在高空作业下方设置安全网;对现场的各种施工机具、设备设置安全保护装置等军事工程法的具体应用。

程序法:用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从事工程施工以保证安全风险因素能及时处理,并发现随时可能出现的新的风险因素,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

教育法:针对事故的认为风险因素为着眼点实施控制的方法。项目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构成项目的风险因素,因此要减轻安全风险,就必须对项目人员进行安全风险知识教育。

2)减少风险损失

减少或控制风险损失是指在风险损失已发生的情况下,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以遏制损失继续扩大或限制其扩展的范围,使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3)分散风险

分散风险是指通过增加风险承担着以减轻总体安全风险的压力,达到共同分摊安全风险的目的。

(3)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是一种由施工单位自行承担安全风险后果的风险应对策略。风险自留是一种财务性技术,要求施工单位制定后备措施,预留费用,作为安全风险发生时的损失补偿。其主要用于处置残余风险,因为当其它的风险应对措施均无法实施或即使能实施,但成本很高且效果不佳,这样只能选择风险自留。

(4)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项目管理者设法将风险的结果连同对风险应对的权利和责任转移给其他经济单位以使自身免受风险损失。转移安全风险仅将安全风险管理的责任转移给他方,并不能消除安全风险。一般分保险盒非保险两种方式。总结

建筑工程项目实行风险管控的目的就是要以最经济、科学合理的方式消除项目施工中的风险所导致的各种灾害及事故后果。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危害进行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从而针对存在的风险作出客观二科学的决策,预防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

浅谈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众所周知,安全生产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项基本政策,是全国一切经济部门和生产企业的头等大事。党中央和国务院一再强调: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贯方针、重要政策。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从政治上和理论上深入理解,深刻认识,严格执行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搞好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指示是做好安全上作的重要前提。

一、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

长期以来,建筑业一直是职业安全事故发生率最高的产业部门之一。建筑安全生产事故除了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以外,还导致了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1、建筑安全基础理论研究滞后,对安全生产发展影响重大

近年来,长期的安全科研投入不足,造成了安全管理理论滞后,安全管理方法、手段和体系落后的局面,严重制约了安全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不规范的市场环境阻碍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与建筑市场的环境密切相关。由于市场经济具有滞后性和盲目性等缺陷,当前建筑市场上普遍存在着拖欠工程款、垫资、肢解工程包、违法分包和非法挂靠等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不良行为非但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反而有所恶化。不良的市场环境势必影响安全生产管理,主要表现在安全生产责任制形同虚设,一些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难以在施工现场落实,这给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留下了难以预测的后果。

3、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从目前来看,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主要表现在: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数量普遍不足;②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③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投入不足,安全自控工作和自查工作流于形式;④建筑施工企业过分依赖监理单位和监督机构,安全检查工作形式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应付上层领导的检查。总之,目前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不高,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科学技

术和经济形势飞速的发展。要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必须改革原有的、被动的、靠监督检查来实现安全生产的落后方式。要用科学的预测预防管理办法指导和推动安全生产,真正做到以“预防为主”。

二、如何改进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安全管理水平一直较低,每年由于安全生产事故丧生的从业人员有数千人之多,直接经济损失逾百亿元因此,改进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已是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主要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提高建筑施工一线工人的安全意识

从目前来看,建筑施工现场的第一生产线作业人员中,民工约占50~70%,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水平都比较差,所以建筑施工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使一线工人认识到现场施工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使他们掌握安全生产的管理知识和技能,主要要做到这么几点:①鼓励一线工人主动参加技术等级培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②规范劳务承发包行为,通过劳务交易中心进行规范化招工,杜绝闲散劳动力无合同上岗的现象;③定期开展经常性施工事故实例讲解,加强员工对安全储备必要性的充分认识,使“人人要求安全”变成一种自觉行为。

2、规范建筑工程建设各方的市场行为

首先,建筑施工单位要从招标投标的入口把关,综合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建设资金的贯彻落实。其次,单位要对施工成本组成有一个合理界定,对施工成本进行可操作性的规定,避免无序竞争。再次,参加国内外其他城市的经验,在建设项目开工之前,抽取适当比例的工程款作为开办费,专款专用,由现场监理和业主共同负责监管

3、强化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行政监督

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建设参与者要重点监督施工现场是否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考察体系是否有效运行,是否需要持续改进,如果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发现工程建设参与各方没有贯彻落实安全责任,不履行安全生产制度,就必须进行处罚,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通病问题进行专项整治。

总之,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崇高的工作。它涵盖了丰富的社会科学内容。作为一名合格的管理人员,肩负着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重任,必须努力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将建筑施工企业带入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五篇:房建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

房建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

摘要:为了实现高效的项目管理,将安全管理与风险管理相结合,事前防范与事发应对相结合,能够大大降低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风险。本文即分析了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风险的来源,说明了房建施工安全风险分析管理的基本操作流程,最后提出了房建施工安全风险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房建施工;安全风险;施工人员;管理

一、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风险的来源

房屋施工是由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四方面组成的系统,特点是工序多、作业过程复杂、生产过程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且目前建筑市场存在业务层层分包、主体对安全生产缺乏重视等不良现象。种种分析表明事故的原因主要归咎于人、物、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并受管理的制约。

(一)人的原因

这里的人是指操作工人、管理人员和其他现场人员等。人的不安全行为大多是因为对安全不重视、态度不正确、技能或知识不足、健康或生理状态不佳和劳动条件不良等因素造成的,是事故的重要致因。包括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

(二)物的原因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生产中的危险源、是构成事故的物质基础。如材料强度不够,防护用品缺乏或有缺陷,存在危险物和有害物等;另外,有些施工机械设备和装置结构不良、年久失修、零部件过度磨损或带“病”作业,加之施工中超负荷运转,加重了设备的老化程度或导致安全防护装置失灵等。

(三)环境的原因

不安全的环境是引发安全事故,是事故的直接原因。不安全的工作环境因素主要有通风不良、噪音过大、物料储放不当等几方面。在外界环境作用下,工人在操作时很难做到思想高度集中,容易造成分心、紧张、烦躁、反应力差等。

(四)管理的原因

管理缺陷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许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管理的原因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包括技术指导(即工艺流程、操作方法等)上的缺陷;劳动组织不合理;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对安全工作检查指导不足或有误;教育培训力度不够;事故防范措施不认真落实;安全隐患整改不到位等。

二、房建施工安全风险分析管理的基本操作流程

风险管理是一种事先的主动预防措施,如果在风险发生之后再进行应对,往往时间与人力物力上的损失巨大。风险管理通过研究风险产生的一般规律,对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分析并预防,通过制定能够对风险进行控制的技术和方法并实施,来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风险管理在项目伊始就开展其流程,主要包括识别、评价、控制三个阶段。

(一)风险识别

是对项目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全面、持续地甄别、归类、分析,因此风险识别不是一个短期的工作,而必须在整个项目周期内定期或不定期进行。

风险识别中,危险源识别最为重要,通常将危险源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是由能量和危险物质的存在而产生的危害,可能意外释放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的称作第一类危险源。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下面列举危险源的分类,即可较为直观地理解这两大分类:

(二)风险的评估

分析项目中所有风险因素对项目主要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以此来确定项目的整体风险。常用的评价方法有:主观评分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随机抽样统计试验法等。根据GB/T 28002推荐的风险评估简表,将风险等级分为Ⅰ、Ⅱ、Ⅲ、Ⅳ、Ⅴ五个等级。评估时采用的交叉评估属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一种。

Ⅰ级为可忽略风险,Ⅱ级为可容许风险,Ⅲ级为中等风险,Ⅳ为重大风险,Ⅴ级为不容许风险。重大损害等约同于《建筑安全事故分级》较重大事故,中度损害约同于一般事故,经济损失以行业平均利润率6% ~15% 制定,轻度损害未造成重大亏损。

(三)风险的控制

根据风险识别与评价得出的结论,对不同危害程度的风险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主要有三种:风险回避,当风险威胁性很大,则可以在项目开展之前考虑放弃,不过回避的同时也失去利益;风险转移,通过将权利和利益转移给其他参与者或者企业内部其他部分,来分散风险;风险控制,主动采取防控措施,针对细节采取方法,来降低风险。

三、房建施工安全风险的控制策略

(一)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工人是工程建设中的主体,为了保证主体的安全首先要让工人有安全防范意

识。为了加强工人对安全的认识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建设过程中施工

人员分为好几种,包括整个项目的管理人员;掌控设备的技术人员;从事体力劳

动的工作人员等。这些人分别作不同的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各不相同。施工

单位应该针对不同工作人员的安全问题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首先对管理人员的

安全教育,管理人员是整个项目的负责人,其本身就应该有高度的安全隐患意识,同时他们还要对整个工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然后对技术人员进行安

全教育,他们掌控的设备只能通过各种开关按钮来调节,在掌控的过程中技术人

员一定集中注意力,小心谨慎的调控机器,防止设备对人造成伤害。最后对体力

劳动的工人进行安全教育,这是最有必要的安全教育,因为他们的风险是最大的,上文提到的风险都与他们有关,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可以大大降低意外的发生。

(二)加强施工管理规范以及减少危险源

加强施工管理规范是降低危险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建设过程中,完善管理制

度,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管理检查,监督工作人员做好防范措施,带

好安全帽和其他防护装备。实行责任分担制度,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各个

部门做好分内工作,相互协调管理。除此之外,减少危险源也是必要措施。在施

工之前对工程的风险进行评估,尽可能多的减少危险因素。在建设过程中尽量减

少高难度施工,不能避免的高难度工作也要全面做好安全工作。对常用设备进行

高频率检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同时也要防止意外的发生。对临时搭建的简易

棚板进行安全检查,还要对其他危险源检查和处理。

(三)控制施工资源管理

对施工资源的控制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施工风险。施工资源包括施工材料、施工设备和施工环境等因素。

第一,控制施工材料,对材料的来源、检测以及采购严格控制,防止因为材料质量问题导致施工中意外的发生。第二,控制施工环境,在施工进行时必须控制天气环境和自然环境。在风雨天气必须停止施工,风雨天气很容易对工人和机器造成伤害;高温和严寒天气施工也必须停止同时在空气环境严重污染的情况下,也要减少室外作业。对以上施工资源进行管理,可以大幅度降低施工风险。

参考文献

[1]李新海.浅析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J].四川建材.2011(04)

[2]都秀梅.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析[J].建筑安全.2011(07)

[3]赵洪.浅析进一步加强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方法[J].中国城市经济.2011(06)

下载医用耗材采购与验收安全风险控制要点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医用耗材采购与验收安全风险控制要点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创业风险分析与控制

    创业过程中的风险及管理 摘要:创业风险指的是在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指的是由于不确定的创业环境、复杂的创业机会与创业企业的,创业者、创业团队与创业投资者的能......

    安全物资采购与进场验收[★]

    安全物资采购与进场验收 1、目的 为了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加强对源头控制,使施工现场采购的各类安全防护用品,安全设施符合要求。 2、职责 (1)项目经理是主要负责人,......

    烟草行业信息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

    烟草行业信息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 [摘 要]烟草行业作为我国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市场信息化的不断深入......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精选五篇)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 1 建筑施工中安全风险得常见类型 一般来讲安全风险是指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危险、发生事故,从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可能性或......

    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加强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采购与使用管理的通知

    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加强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采购与使用管理的通知 京卫药械字﹝2013﹞16号 各区县卫生局,各三级医疗机构:为加强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采购管理,有效降低医用耗材价格,保障医用......

    ERP项目实施风险分析与控制

    ERP项目实施风险分析与控制 在企业实施ERP系统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风险,包括:实施人员的组织、项目进度的控制、实施成本的控制、管理观念的转变、实施质量的控制和实施......

    采购质量控制要点与方法[样例5]

    采购质量控制要点与方法 采购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是采购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企业在产品研制生产过程中,物资采购质量的管理贯穿于物资采购的......

    信社操作风险控制与管理问题分析

    信社操作风险控制与管理问题分析风险贯穿于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全过程,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消除风险是信用社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