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着力提高“五善”能力是狠抓落实的关键

时间:2019-05-15 01:24: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着力提高“五善”能力是狠抓落实的关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着力提高“五善”能力是狠抓落实的关键》。

第一篇:试论着力提高“五善”能力是狠抓落实的关键

试论着力提高“五善”能力是狠抓落实的关键

[论文摘要]抓落实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又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抓不抓落实既是领导工作方法问题,又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水平、能力的集中表现,而且是严肃的政治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抓落实和做决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既科学决策又真抓实干,认认真真地做好督查工作,这样才能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促进更好更快发展。在狠抓落实的过程中,着力提高“善谋、善行、善督、善为、善戒”五种能力是关键。

[论文关键词]善谋 善行 善督 善为 善戒

科学决策,贵在落实。抓落实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又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抓不抓落实既是领导工作方法问题,又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水平、能力的集中表现,而且是严肃的政治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抓落实和做决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既科学决策又真抓实干,认认真真地做好督查工作,这样才能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促进更好更快发展。在狠抓落实的过程中,笔者认为着力提高“善谋、善行、善督、善为、善戒”五种能力是关键。

一、着力提高“善谋”能力

从一定意义上说,“善谋”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工作水平,着力提高“善谋”能力尤为重要。一是创新理念,拓宽思路。树立开放性思维,摈弃关门主义、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借鉴和运用发达地区的一些先进理念和思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开放的环境,借力发展、推动发展;多运用发散性思维,多视角观察事物,多角度分析问题,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局部看全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善于逆向思维,不能被好形势冲昏头脑,而要冷静观察,理性分析,在发展中看到潜在的危机,在解决矛盾和复杂问题的过程中看到新的希望;注重培养战略性思维,善于站在全局的高度、区域的高度,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循序渐进,以点带面,以审视的眼光看待优势和劣势,谋划思路和出路,解决矛盾和问题。二是把握实质,科学决策。把握实质、科学决策,就是要注意结合落实中的具体情况,及时修订决策,使其更加符合客观实际,通过“决策——落实——探索——决策”的循环往复,不断提高抓落实的水平。在落实过程中,原定的思路、计划和方案,往往会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不注意研究探索,搞不清具体事物的特点,就不能正确把握各种问题和矛盾的内在联系,抓落实就难以取得主动权。因此,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思路、新办法,显得极其重要。三是集中精力,突出重点。这就是要集中精力,着力抓热点、难点、焦点,抓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抓要事,攻难事,成大事,不能抓不准要害、抓不住关键,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要学会“弹钢琴”,音调有高低、节奏有舒紧,既突出重点,又兼顾一般,分清主次,区别轻重缓急。

二、着力提高“善行”能力

抓落实,贵在真、重在实、根本在“行”。“三分战略,七分执行”,执行力决定落实的成效、决定事业的成败。一是从具体事项上抓落实。现在各级都在喊落实,但抓落实的有效措施并不多。有的在喊“谋全局,抓大事”,却忽视了具体事项;有的注重于看某方面有形的成果,却不注意那些起根本作用的基础性工作,忽视了整体水平的提高。抓落实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不落实往往就反映在许多具体问题、具体事情上。只有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把具体事情办好了,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如果对具体问题熟视无睹,不讲、不抓、不纠正,讲的道理再多、提的要求再高,也是空的,抓落实也就无从谈起。二是主动出击抓落实。要坚决克服说而不做、决而不行、抓而不紧的不良风气,做到“看不准不动手,看准了不松手,干不成不放手”。对定下的事、形成共识的事要马上办,绝不拖泥带水,必须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以主动的心态、昂扬的斗志尽职履责,躬身干事,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专管之责、时有限定之期。三是用抓落实的干部去抓落实。实践证明,工作要落实,用人最关键。干部是抓工作落实的具体组织者和执行者,干部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干部的工作状态、干部的工作标准和要求,都直接关系到工作落实的效果和程度。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工作就能落实到位;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差,工作就难以落实。因此,要把握好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大力提拔重用那些作风扎实、工作踏实、善抓落实的干部,让他们的威信树起来、地位高起来、名声响起来,努力形成“人人想干事,个个真干事,大家干正事”的工作机制。

三、着力提高“善督”能力

督促检查作为抓落实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引起各级领导的关注和重视。如何做到督有力度、查有效果,真正把党委的决策和部署落到实处,这是每一个决策者都在思考的重大问题。提高“善督”能力关键是始终坚持“主体到位、运作到位、放权到位、制度到位”四个到位。

(一)“主体到位”

即必须强化各级领导的督查责任。这个主体作用的实现,既要靠领导督查意识的自律,也要靠督查责任的他律。督促检查不仅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重大决策、重要工作的手段,也是对各级干部作风的检验;抓不抓落实不仅体现了一个领导干部的党风、政风、修养水平,也体现着他对待群众的态度问题。

(二)“运作到位”

即必须善于抓重点和创造特色。突出重点抓落实,是提高督查质量的有效手段。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党委决策的内涵越来越宽泛,需要督促检查的事项不断增加,如果抓不住重点而搞面面俱到,势必影响督查效果。

(三)“放权到位”

即必须发挥督查部门的主力军作用。党委督查部门是党委抓落实的专职机构。从某种意义上讲,会不会发挥督查部门的主力军作用,是一个领导者领导水平高低的具体体现。笔者个人认为,要发挥督查部门的作用,关键是敢于放权,要使督查部门有职、有权、有位、有为。实际工作中,我们至少要赋予督查室参谋权、组织协调权、建议权、直接处置权四项权力。

(四)“制度到位”

即必须建立相应的落实保障机制。制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保障,也是保证督查工作经常化、规范化的有效手段。为启动高位督查、促进督查结果转化、确保督查实效,应建立完善并落实督查观摩制度、实绩档案制度、定期汇报制度、落实奖惩制度。通过建立完善、落实这四种保障制度,达到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目的,保证决策的落实。

四、着力提高“善为”能力

一要率先垂范抓。凡是涉及发展的主要决策、中心工作、重大项目、突出问题,主要领导必须亲自谋划、亲自参与、亲自督办。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要学会出主意、用干部,而且还要亲自抓、带头抓、负总责,特别是对工作落实过程中的重大决策、重要部署、主要矛盾、关键环节,要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亲力亲为,务求实效。二要深入实际抓。领导带头抓落实,要有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不能隔窗看花、隔靴搔痒,要从繁杂的事务中抽出身来,从机关中走出去,到群众中去,到矛盾和问题集中的地方去,多与群众交谈,多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广开言路、博采众长,集思广益、择善而从,既不拒直言,又不纳偏言,从而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为科学决策打下良好的基础。三要放手放胆抓。领导抓落实,要善于发挥一班人的能动性,不专权、不独断,让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心中有压力,形成同步同调的良好氛围。

五、着力提高“善戒”能力

一戒“漂”。抓落实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进一步转变作风,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和企业,加强调查研究;善于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具体地而不是浮于表面地抓落实。二戒“浅”。抓落实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抓好工作的全过程,保证工作落实到位;抓落实是一项经常性工作,是一项不断打基础、固根本的工作,必须长期抓、经常抓;抓落实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巩固发展的过程,必须反复抓和抓反复,这样才能保证工作落实的连续性。三戒“平”。抓落实是一项创新性工作,要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确定抓落实的高标准,切实做到件件工作抓落实、时时处处抓落实、方方面面抓落实。只有这样,落实才能到位,才能保证质量,才能见到实效。

第二篇: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将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但我国的经济增长依然还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的问题,产业技术水准低,自主创新严重不足,很多企业都以来料加工为主。从这个意义来说,目前的中国还只能说是“世界加工厂”,具体体现在:

一、中国在产业分工中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中国制造”自身并不具有高效益性质。目前,我国单位资源产出平均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至1/20;从业人员生产率只相当于1/30至1/40;制造业的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关键零部件大部分依赖进口;中国电子工业规模排在世界前列,但芯片制造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了二至三代。

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品牌优势、规模优势成为所在产业链的集成者和操控者,分享了更多的利益。发达国家的大企业和跨国公司在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占有明显的优势。从我国情况看,在汽车、飞机、仪器仪表、信息、生物、新材料等技术领域中,授予的专利也多为跨国公司所拥有,其份额约占到80%—90%。如果不在技术创新上有所作为,不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我国企业的发展将难以摆脱跨国公司专利壁垒的制约。

三、我国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据统计,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只有0.76%,远低于发达国家2.5%—4%的水平;有科技研发活动的企业仅为38.7%,设立研发机构的仅为23.7%。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8.6%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

我国“技术创新”问题的原因:

一、国内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国内企业在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下过于追求速度,不愿意下苦功走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现有高管人员任用制度下,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经营团队迫切追求近期利益,几乎谁也不愿意“我这一届投入自主研发,下一届或再下一届赢得收获”;以及一些企业盲目多元化经营,主业已经模糊不清,技术创新也就无从谈起。而当这些企业面对技术需求时,普遍采用的却是引进-落后-再引进的不断循环法,向国外企业引进先进技术,由于没有完成技术学习的过程,使我们的技术能力始终落后于引进来的、正在应用的技术。当这些正在应用的技术需要更新的时候,只能再引进,本国的技术人员实际被边缘化了。

二、地方政府利用外资的方法存在误差,导致技术创新阻碍重重。外资愿意进入中国市场进行投资行为,是因为中国的市场潜力大、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价格比较低廉、各种政策十分优惠,但这种低成本优势是不可能永存的,当前我国沿海地区便面临着地价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压力,甚至一度出现“民工荒”,以往的优势正在逐渐弱化或消失,产业随同资本的再次转移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一些地方没有深刻理解国家“以外促内”的战略意图,把本地发展的希望过多地寄托于外资,宁愿给外资无限制的“超国民待遇”,而不愿下苦功推进本地企业改革、提高本地企业竞争力。

三、我国政府对研究开发的投入不足。我国政府对研究开发的投入占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的比重仅为30%左右,远低于世界多数国家相应发展阶段时政府投入占50%的水平,更低于印度、巴西60%~70%的水平。

四、技术创新的投融资体制不够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急需大量资金,但我国缺乏对技术创新方面的投资机制,导致企业的这部分资金无法及时便利地从金融机构获取。创新力较强的民营科技企业更受到金融政策限制贷款的困难,而支持创新的风险投资基金尚未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形成。

五、许多技术创新人才或被埋没,或大量流失。由于企业创新氛围的匮乏,技术创

新人才在企业内缺乏施展才华的舞台和开发创新的动力,一些技术创新人才在国内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选择外企或出国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巨大损失。

六、产、学、研缺乏有效结合,技术创新速度不快。大学和科研机构作为科技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源泉,对技术创新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而我国缺乏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机制,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以及其他技术创新要素难以形成有效的合作关系,从而使技术创新的速度和国外相比受到影响。

我国“技术创新”问题的对策:

一、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二、调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要加快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引导更多的企业关注更加长远的技术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推进知识、技术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让技术创新者享受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果,使技术创新得到真正的尊重,激发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力。

三、整合资源,加大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应当加大政府以及企业、社会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实施有利于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税收激励政策。同时在具有明确市场应用前景的领域,政府应当支持和鼓励国内企业更多地承担科技任务,通过国家订货或准国家订货等形式,给国内企业创新提供重大工程实践机会;在具备条件的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产业化基地等创新基地;投融资方面,政府应当配合企业,加强与有关方面的协调和沟通,为企业技术创新疏通和开辟投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机制,形成鼓励创新的良性投资机制;

四、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法规制度建设,着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为技术创新保驾护航。要依法促进知识产权流动,支持各类企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依法保护通过技术创新获得的知识财产和通过多种方式获得的许可权益。同时,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有效化解跨国公司滥用知识产权阻碍我国自主创新的问题,提高我国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五、引进和培养创新技术人才,为他们提供便利条件。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应当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天地,为他们提供开发创新的环境,使他们享有优厚的待遇和回报。鼓励科技人员创办各类高新技术企业,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鼓励科技人员以自主知识产权、科研成果等为资本,参与企业投资和收益分配。

六、努力加强产学研合作。企业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基础,科技创新体系都是以企业为主导力量,而企业自主创新关键在人才,如果高校和产业联动,对企业来说,可缩短创新的流程,降低创新的成本,让创新产品更快地推向市场。对高校来说,这也是学生实验的基地,其形成的知识产权受到保护,人尽其才,防止创新成果流失。

总之,中国拥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巨大市场机会。中国企业要在这种环境下取得跨越式的发展,而不是外国企业享用了巨大市场的大部分利益,关键在于加快技术创新。

第三篇:提高领导艺术是优化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

文章标题:提高领导艺术是优化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

中共___县委书记___

“国之兴,在于政,政之行,在于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如何,能否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十一五”时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以及承上启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任务艰巨而繁重,这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应新的形势和任务,我认为,全面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艺术,是优化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

领导艺术是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魅力和影响力的综合体现,它反映着领导者驾驭领导工作的高超才能,具有创造性、科学性、经验性和灵活性的特点。领导艺术是领导方法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运用。领导者巧妙地运用自己的权力、能力和魅力,巧妙地发挥自身的智商、情商、胆商和韧商,巧妙地利用领导规律和领导方法,针对领导对象采取合适的方略和技巧,就形成了独特的领导艺术。新形势下的领导艺术在领导观念、方式和方法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主观内向型向按规律办事转变,由守成型向创新型转变,由控制型向服务型转变,由人治型向法治型转变,由“官争位”向“能力争位”转变。

高超的领导艺术必然催生卓越的执政能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些成就的取得,首先要归功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高超的领导艺术和卓越的执政能力。实践证明,提高领导艺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优化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需要;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优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的需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优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需要;是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优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需要。为了适应时代的变革和发展,领导者必须树立新的领导观念,全方位提高领导艺术,才能适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才能胜任新形势下艰巨而繁重的各项工作任务。

学习和实践是提高领导艺术、领导水平的根本途径。领导艺术没有惟一答案,通常是非程序化、非模式化的。领导者只有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环境而异,因势利导,才能在工作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要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总结,这样就会不断把自己的领导经验转化为科学的领导艺术,进一步增强科学领导的能力。我认为提高领导艺术应该主要在下述十个方面多下功夫。

努力提高学习艺术。领导者在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日益错综复杂的情况下,领导一方,驾驭全局,必须要有丰厚的理论基础和广博的学识。要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以如饥似渴的求知欲和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克服心浮气躁、固步自封、闭关自守、浅尝辄止等思想障碍,发扬钻劲、韧劲、恒劲,把一切领导工作和社会活动实践作为学习的过程,全方位、广渠道地接受新知识。要自觉把学习当作一种觉悟、修养、境界和责任,努力克服工作忙、事务多的困难,大力发扬鲁迅先生的“海绵”精神,以邓小平的“管用”精神和江泽民的“与时俱进”创新精神,做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深入调研、学用结合的表率。要争做“学习型”领导,向理论学习巩固根本,向群众学习增长才干,向专家学习丰富知识。把学习与创新结合起来,在博的基础上求精,懂理论、懂法律、懂科技,用不断的学习提高,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为领导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作为负责全盘工作的主要领导,不仅要抓好自身学习,而且要带领班子成员一起学习,着力创建“学习型”班子,培养“学习型”干部队伍。

努力提高决策艺术。决策是领导过程的核心。决策艺术是领导艺术的重中之重。抓好决策是做好工作的基础,领导者决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事业的成败。领导者深刻把握决策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切实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对于正确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高决策艺术首先要掌握决策的一般原则。包括发展中心、科学指导、人民主体、现实可行、整体优化、系统思维、开拓创新、快捷高效和确定一贯等项原则。在决策中,重要的是要把准方向,否则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其次,提高决策艺术要掌握决策的基本方法。如经验判断法、典型试验法、决策树方法、程序决策法、随机决策法和危机决策法等。一项重大决策往往需要用到多种决策方法。如在运用危机决策法时,视具体问题不同和外部环境差异,可以分别采取先斩后奏法、把握时机法、各个击破法和辩证综合法等。在具体的实践决策中,要多谋、善断,努力克服优柔寡断和越权越位两种倾向。第三,要掌握决策程序。深入实际,调查调研,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科学决策的根本;坚持群众路线是科学决策的基础;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是科学决策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是科学决策的有效保障;周密策划,精心组织,是保证决策落实的重要措施。第四,领导者正确的调查研究有助于科学决策。准确的信息是实现科学决策的前提。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实情,对实现科学决策至关重要。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提出任务,制定决策,都必

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获得实情,这样才有助于做出符合民意民利、促进发展的正确决策。领导干部搞调查研究要善于带着问题去调查;善于把握全局,点面结合;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善于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第五,领导者要重点培养处理突发事件时紧急决策的能力。事关全局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或阶段性中心工作等决策课题,可以反复酝酿,慎重决断。但意外灾害、重大事故、群众闹事等常见突发事件,由于具备突如其来、复杂多变、无序性和紧迫性的特点,无不需要领导者应急处理,当机立断。紧急决策要着重处理好治标与治本、眼前与长远、思想教育和强制措施的关系。面对突发事件,要坚持采取临危不惧、处险不惊,雷厉风行、快刀斩乱麻,机动灵活、全面控制的态度和原则。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要善于通过领导者的行动影响和转移群众注意力,迅速控制事态,然后找准症结,果断解决问题;要善于统一思想,落实责任,周密组织,总揽全局;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集中优势兵力,控制主要矛盾和主要人物,迅速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同时还要注意圆满善后,不留后遗症。

努力提高识人艺术。人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要素。领导干部一项十分重要的职责就是发现和识别人才,当好伯乐,培养和造就优秀的人才队伍。识别人才眼睛要向内看,千里马往往就在身边。要善于在群众中发现人才、选拔人才;要善于在大是大非面前选才,多方造才。识人要全,知人要细,既要识长也要识短,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识人要由表及里,不以表取人。要通过交谈、观察、调查、考评、激将和试探等各种方法,全方位了解一个人。如在运用考评法时,要看他有否信心和雄心壮志,他的影响力、上进心、责任心、事业心、同情心怎样。在运用试探法时,要“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同时,注意潜在人才的挖掘,听其言识其志向,观其行别其追求,析其作辨其才华,闻其誉察其品行。

努力提高用人艺术。所谓“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衰亡”。科学使用人才是为了促进事业的发展。领导者的用人艺术需坚持公道、信任、激励、沟通、压力、层次领导、鼓励竞争和考评等项原则。在任用人才的实践中,要因人而异,量才适用,用人之长,人尽其才;要唯才是举,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既要提拔年轻干部,也要珍惜阅历丰富的中年干部的使用;要积极创造人才发展的空间、平台和舞台。科学用人既重用“人才”,也善用“平才”。相对于“人才”而言,大多数干部都是普普通通的“平才”。如何正确对待和合理使用大部分干部,绝不亚于使用“人才”的分量。何况在特定的环境下,因个人主观努力的差异,“人才”和“平才”也能够互相转换。科学使用人才要坚持用人不疑,以使下属感到领导者对自己的信任,从而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信任是领导者赢取人心,推进上下关系的一大法宝。当然,“不疑”也要有度。要坚持严明的法纪和制度规则。掌握好“不疑”和“有疑”的度,也是领导艺术之所在。另外,用人要忌任人惟派、任人惟亲、任人惟全、任人惟凭等。

努力提高沟通艺术。沟通艺术是领导艺术的基础。运用沟通艺术时要在认同方面多下功夫。认同永远是相互的,相互认同可以加速沟通,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整体士气的提高。下属一旦认同了领导者个人,就很容易认同领导者的决策、思路和工作部署。沟通应采取由浅入深的方法,比如先寻求共同的经历、兴趣和思想、情感上的共鸣,逐步缩小感情上、心理上的距离,再达到深层次的共同点,比如共同的信仰、理想、利益、目标等。沟通应做到信息沟通、感情沟通和思想认识沟通同时进行。信息沟通是基础,感情沟通起催化剂作用,而思想认识上的沟通则是沟通的重点。

领导者应把与上级和下级的沟通作为重点。与上级沟通要有分量。注意把握沟通交流的准则,随时让领导了解情况;切忌越级上访;切忌报喜不报忧;遇有十万火急之事,需事先约定,事后禀报;提出自己的观点、建议和意见时,要简明扼要,不要长篇大论,不着边际;汇报重大事情,要掌握翔实的资料并附有确凿的证据;提出问题时,要一并拿出解决办法;与上级领导意见相左时,先服从上级,再寻机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诚恳请教上级领导,再达到上下级观念一致;与领导意见相同时,应将功劳归于上级,切忌争功或邀功请赏。要忌除上级领导讨厌的长篇大论,没有结论;汇报中掺杂个人恩怨,假公济私;事实与个人推断混为一谈,真假难辨;语言逻辑混乱,表意不清;汇报时间、地点不合时宜,时机不当;汇报与上级所处环境、情绪大不协调,氛围不利等汇报方式。领导者与下属沟通时要浑厚老成。要注意把握沟通交流的技巧;坦诚相见,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求同存异;讲究技巧,准确表达;言外之意,巧妙传递;沟通障碍,及时化解。

努力提高协调艺术。领导者的协调艺术涉及部门协调、利益协调、工作协调、环境协调和人际关系协调等项内容。其中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是重点,包括处理好与上级、与下级及与同事的关系。对上级要尊重,要服从,要配合,出力而不越位。对下级要多服务,多支持、多关心、多沟通,宽严有度。对同事要多通气,多协作,相互配合,互相促进。要积极协调与上级的关系。要有下级服从上级的组织观念;积极维护上级的威信,全力支持和配合上级工作,体谅上级难处;正确理解上级意图,尊重上级人格,适应上级工作习惯,展其长避其短;及时汇报,反复疏通,但不要事事依赖上级,把责任推给上级。要积极协调与下级的关系。真诚对待自己的下属,特别要做好与副手关系的协调。要高度信任每一位班子成员,支持其做好各自分管的工作,做到相互信任,互相支持,互相补台,工作合拍,优势互补。要积极协调与同级的关系。做到以大局为重,相互配合,相互协作;要有系统的观念、共赢的观念;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在协调各种关系时,要学会处理相互之间的冲突:有限忍耐,合理斗争;自我保护,息火降温;存异求同,淡化名利;加强沟通,真诚合作;一视同仁,保持平衡;知己知彼,处事坦然;真诚和善,化敌为友;顾全大局,取长补短;发扬民主,尊重下级;大度对待下属的失礼;认真对待下属的失信;正确对待下属的失误;谨慎对待下属的过激行为;严肃对待下属扰乱秩序。

努力提高包容艺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现代领导艺术要求领导者具有兼容并蓄的度量和光明磊落的胸怀,与人为善,宽以待人。古人任人以专,不信谗言;善则称人,过则称己;临财思惠,先人后己;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经验总结,均体现了包容的艺术。领导者运用包容的艺术要做到容人之长。就是认可别人的才干和优秀之处,即使超过自己也能泰然处之。容人之长的天敌是嫉妒。领导者要力戒视卓越人才为威胁、对下属意见淡而处之、吹毛求疵、甚至将下属的成就据为己有的表现和行为。要做到容人之短。领导者不能简单的以己长格物。人的缺点、弱点只要不妨碍其发挥作用,就可不必计较。容人之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容人之私,即领导者对部属的私交、私利和隐私,不进行干涉,允许其存在和发展。要做到容人之正。对部属正义之言、正义之行,尤其是对触及到领导者本人利益的凛然正气,要给予理解和支持。开明的领导能够容许下属伤及面子,甚至容许下属伤害自己的尊严。唐太宗之所以能以人为镜,从谏如流,关键就在于其有容人之正的度量。要做到容人之过。能容忍曾经反对过自己的人,能容有缺点的人,能容不同意见者。对下属的一些过失性、非主观性、执行性错误以及大部分失责性错误,领导者一定要注意宽容。当然,容人也要有度。对于那些态度恶劣、不思悔改、后果严重的失责性、故意性错误以及不负责任的庸俗性错误,是不能宽容的。特别对下属触犯公众利益的原则问题,你要和他诚恳地讲清道理,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不能姑息迁就。

努力提高激励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讲,领导就是激励。领导者要先自我激励,后激励他人。只有首先把自己发动、激励起来,才可能把下属也发动、激励起来。要先“激”,后“励”。“激”是指激发积极的动机,“励”是指一种反馈,待下属工作一段时间后,若行为符合领导者的意图和决策目标,方对其行为进行鼓励、奖励。激励一是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对下属进行心理上、感情上、精神上的激励;二是激发下属的创造性。要先对下属进行个体激励,然后再进行集体激励;先进行物质或精神的激励,然后再进行物质加精神的综合激励。在具体运用激励艺术时,要把个体激励与综合激励结合起来,要在激励的基础上进行凝聚,把激励和凝聚结合起来。

努力提高讲话艺术。讲话是领导者的基本功。征求意见,部署工作,沟通协调,激励群众等都离不开讲话的艺术。领导讲话的艺术主要包括动员报告、即席讲话、沟通讲话、表扬或批评下级等方面的艺术。这些讲话因环境、场合、对象、目的不同而各具特色。鉴于这方面的论著较多,这里不再赘述。

努力提高人格魅力艺术。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特征以及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学识、素质的内在结构与行为表现的有机融合;魅力则是指能吸引人、影响人的力量。领导者高尚的品格是其领导魅力的重要源泉。那些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会放射出磁石般的力量。如毛泽东的豪放、周恩来的儒雅、邓小平的坚毅等,即使在他们与世长辞多年以后,仍会让人魂牵梦萦,堪称人格魅力的典范。良好的人格魅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持之以恒地学习修养的积淀,是经过长期实践磨炼出来的。在新形势下,领导者增强人格魅力,必须端正态度,强化学习,与时俱进,逐步培养。概括地说,就是要多学习以养才气,讲政治以养大气,淡名利以养正气,敢负责以养浩气,不媚俗以养骨气。具体地说,就是要以学习提高效能,以知识赢得信服,以经验引起重视,以实力取得信任,以工作体现价值,以智慧解决难题,以成就树立威信,以献身投入事业,以铁肩承担道义,以理论统帅经验,以理想唤起自觉,以激情激励他人,以热情鼓舞士气,以思想影响大众,以坚韧取得成功,以毅力战胜失败,以爱心广结善缘,以大度聚集群朋,以目标引导团队,以参与求成功,以亲和赢得信赖,以包容团结众人,以幽默活跃气氛。

《提高领导艺术是优化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提高领导艺术是优化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

第四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关键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关键

时间:2009年10月28日 10时03分来源:南方日报作者:王玉云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虽然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执政党的建设不囿于“学习”一端,但“学习”无疑具有统领的作用,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都与之关联并受制于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的思想政治水平”作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主要着力点之一。

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显著标志

在中国共产党的辞典中,“学习”一词的分量是人所共知的,对学习的重视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针对目不识丁的普通战士的扫盲运动从来没有松懈过,并且发明了许多生动活泼的学习方法。党的七大把自己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我们不难发现,这三大作风都与作为一个严密的政治组织的中国共产党的学习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如果说毛泽东“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这样的论述,是针对当时我们党所领导的军队文化素质低下的严峻情况而提出来的,因而也还属于形而下的相对较低的层面;那么,他发出的“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的号召无疑具有了战略上的全局意义。

及至建国前夕,毛泽东意识到我们党将在全国范围内执政,历史方位(尽管当时并没有这样的明确提法)将要发生重大变化,面临的学习任务将更为繁重和艰巨,强调“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毛泽东在这里的论述尽管在字面上囿于“经济工作”,但由此推及的涵义我们不难理解,那就是:相对于“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的革命党来说,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执政党将面临着更多需要学习的东西,这就内在地规定着党对学习的加强。

执政能力的提高在于善于学习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重申了党置身其中的历史方位和执政环境:“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面对这种历史方位和执政环境,党必然面临着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国防外交和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里的新课题。而这些新课题的解决,唯有加强学习,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

首先要组织党员、干部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当前,全党要着眼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包含的三个理论形态(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运用。其次要学习党的历史以使干部鉴往知来。再次要广泛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方面知识,使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在“摸石过河”的同时,降低盲目性和失误的几率。

强化对学习的组织和领导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关键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需要党领导下的组织具体实施。中国共产党的经验首先表明,“学习型组织”不可能在放任自流的无政府状态中自然形成,任何先进的组织形态都离不开正确的领导,学习型组织尤其如此。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把政治局集体学习作为一项制度,为全党的学习起到了表率作用。正确的领导不仅可以保持成员对于学习的重视,更重要的是能够主导着学习的方向。行动方向的正确往往是行动效率的前提。漫无边际的学习不仅会造成有限资源(个人的精力、时间和组织资源)的低效率利用,而且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思想混乱。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党史党建部副主任、副教授)

第五篇:领导干部要着力提高四个能力

按照局政治部要求,团以上领导干部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中,要重点解决好发挥表率作用、提高素质能力的问题。通过前阶段的学习教育,结合个人实际,对照以上问题进行了思考,我的体会是,领导干部保持先进性,要在着力提高四个能力上下功夫。

一、提高把方向的能力。领导干部是领头雁,首先要解决的是一个方向问题。方向就是旗帜,是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是党员先进性的根本体现。方向不对,先进性就无从谈起。在这个问题上,领导干部千万不能含糊。不能只顾埋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把方向,就是要带领大家坚决服从党的决议,听从党的召唤,把所领导的单位、部门建设成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结合部队当前实际,就是要认真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围绕做好反台独军事斗争物资准备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引导大家强化战斗精神,提高素质能力,为打得赢、不变质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二、提高理大事的能力。领导干部与一般干部不同,领导干部主要是抓大事,抓主要矛盾。局领导多次强调,部门领导要“抓大事、把方向、解难题”。我任领导干部已经不短时间了,但是单独负责一个部门工作的经验还不是很丰富。经过学习教育,我对此有了较深的体会。领导干部具体工作做多了,一是可能影响一般干部的积极性;二是容易陷于具体工作,抽不出时间进行理性思考,而且领导干部精力也有限,难以做到事必躬亲。领导干部抓大事,一要注意培养队伍,二要帮助解决急难险重任务。

三是提高协调的能力。协调是领导干部很重要的工作内容。单位之间、部门之间和不和谐,很关键的一条就是看领导善不善于协调。当前我局实施了分段管理的采购机制,部门之间业务衔接多,工作交叉频,必须加强协调,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我局业务建设。搞协调,就要讲究工作方法,不利于团结的方法不采用;就要按职责办事,不缺位、不越位;就要破除本位思想,树立大局观念和意识。

四是提高示范的能力。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从一定的意义上讲,先进性和示范、表率作用有着很多的共同之处。俗话说,兵强强一个,将强强一窝,主要靠的也是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江主席讲过,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精神状态越好,组织领导水平越高,部队的凝集力战斗力就越强。领导干部提高示范能力,一要以振奋的精神状态鼓舞人,要以旺盛的精力和满腔的热诚投入到工作中去。二要以很强的工作能力来激励人。虽然领导干部大多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仍然需要随着形势的发展,带头学习新知识,增强新的条件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要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影响人。文件材料的审阅、报表数字的核查、工作细节的把握,都要严谨细致,引导大家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下载试论着力提高“五善”能力是狠抓落实的关键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着力提高“五善”能力是狠抓落实的关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着力提高办文办事能力

    着力提高办文办事能力实现财政办公室工作新跨越 “十二五”时期,财政的宏观调控作用进一步凸现,财政办公室作为财政部门的“中枢”,面临的工作领域越来越广,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工......

    着力提高乡镇党委的执政能力

    文章标题:着力提高乡镇党委的执政能力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些乡镇党委在经济工作中的能力显示出一些不适应。一是市场经济理论知识......

    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推荐)

    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胡锦涛总书记在新形势下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舆论环境复杂多变,能否有效调控大众媒体,正......

    某法院着力提高六种能力

    法院着力提高六种能力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司法能力建设,提高法院领导班子领导能力,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中级......

    着力提高文明执法能力(共5篇)

    着力提高文明执法能力 奋力开创城管执法工作新局面 大家好。今天,利用这次培训的机会,就文明执法问题跟大家进行探讨交流。对我来说,这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下面,就这个课题......

    锻炼关键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锻炼关键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我院2013年学生骨干关键能力培训营开营了。作为分团委学生会的一名干部,我很荣幸地加入了训练营,接受了为期三周的培训,从中,我收获颇多。 在第一周,训......

    领导干部要着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领导干部要着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程雪良 2005年第1期 ——民主法制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提高依法执政能力是其中的一......

    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发布时间:2012-2-6 11:35:05文章来源: 中国反腐倡廉网阅读406 次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当前,现代信息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