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_生产加工环节食品生产者自律十项制度
高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十项制度
为进一步落实全省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强化食品生产者第一责任人意识,规范生产加工行为,保证加工食品质量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结合实际,制定高县生产加工环节食品生产企业十项制度。
一、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食品生产者应当严格审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验明食品质量证明,确保购入的食品原辅料质量合格。
(一)企业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建立和保存进货查验记录,向供货者索取许可证复印件(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取得许可的)和与购进批次产品相适应的合格证明文件;
(二)对供货者无法提供有效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企业应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自行检验或委托检验,并保存检验记录;
(三)企业采购进口需法定检验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向供货者索取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
(四)企业生产加工食品所使用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品种应与进货查验记录内容一致;
(五)企业应建立进货台账,如实记录每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批次、供 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六)企业应妥善保存进货票据、合格证明文件及进货台帐等,相关信息需录入《原辅料采购验证记录》里,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二、生产过程控制制度
企业应建立生产过程控制制度,对影响生产质量的主要因素或环节实施控制,使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确保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一)企业应建立食品安全总监制度,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应当指定一名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为食品安全总监,作为本单位质量安全主管人员,承担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主要职责。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总监实施备案管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更换食品安全总监时,应当及时通知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二)企业应建立电子追溯系统,按照“企业主导、政府推动、便捷追溯、品牌示范”的原则,应用互联网等技术,建立企业电子追溯系统,实现从原辅料采购、生产、出厂、运输等过程实时追踪监控,初步实现产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
(三)企业应定期对厂区内环境、生产场所和设施清洁卫生状况自查,并保存自查记录;
(四)企业应定期对必备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并保存记录,相关信息需录入《设备清洗消毒记录》里,同时应建立和保存停产复产记录及复产时生产设备、设施等安全控制记录;
(五)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各种购进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贮存、保管、领用出库等记录,相关信息需录入《原辅料库存记录》等记录表里;
(六)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生产投料记录,包括投料种类、品名、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数量等,相关信息需录入《配料记录》里;
(七)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生产加工过程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情况,包括必要的半成品检验记录、温度控制、车间洁净度控制等;
(八)企业生产现场,应避免人流、物流交叉污染,避免原料、半成品、成品交叉污染,保证设备、设施正常运行,现场人员应进行卫生防护,不应使用回收食品等;
(九)企业应建立执行标准管理制度,加强企业产品标准管理,提高企业产品标准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企业所执行的标准包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经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十)企业应建立标识标注管理制度,企业生产加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的标识标注内容应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及 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事项;
(十一)企业应如实记录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情况,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三、出厂检验记录制度
食品出厂检验是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把好出厂检验关,把好厂门,是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和体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设立食品检验机构,配备必要的检验设备,对所生产经营的食品进行检验。
(一)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出厂食品的原始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记录,包括查验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执行标准、检验结论、检验人员、检验合格证号或检验报告编号、检验时间等记录内容,相关信息需录入《成品检验记录》里;
(二)企业的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能力;
(三)企业委托其他检验机构实施产品出厂检验的,应检查受委托检验机构资质,并签订委托检验合同;
(四)出厂检验项目与食品安全标准及有关规定的项目应保持一致;
(五)企业应具备必备的检验设备,计量器具应依法经检验合格或校准,相关辅助设备及化学试剂应完好齐备并在有效使用期内;
(六)企业自行进行产品出厂检验的,应按规定进行实 验室测量比对,建立并保存比对记录;
(七)企业应按规定保存出厂检验留存样品。产品保质期少于2年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的保质期;产品保质期超过2年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四、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企业制定的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应包括对原辅料、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出现不合格采取的处理、纠正措施及记录等进行规定。
(一)原则
1、企业应建立和保存采购的不合格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处理记录;
2、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生产的不合格产品的处理记录,相关信息需录入《不合格产品处理记录》里。
(二)评审
1、原料检验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由收购检验人员根据合同规定的相应技术标准和补充要求作出评审,做好记录,不合格原料不予收购;
2、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判定由生产技术人员根据标准作出评审,做好质量记录;
3、被消费者投诉的不合格品由企业委派专业人员对标有企业标识的成品进行调查、评审、记录,并写出书面报告。
(三)标识
1、原料收购检验时发现的不合格品,一律拒收。储存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由仓库保管员作出如下标识:不合格品应设立标志另行隔离堆放;
2、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由该岗位人员根据技术规程规定作出相应标识,有条件时,应与合格品隔离;
3、不符合规定检验标准的产品,不允许包装入库。
(四)处置
1、收购原料时发现不合格,由供应方自行处置;
2、生产过程中,基于标准允许返工的不合格品,生产人员应按相应标准和技术规程的操作工艺,予以返工,并经检验员重新验证合格后方可放行;
3、对已判定不合格的成品或经返工仍不合格的产品另行堆放,并做好标识;
4、原料、成品储存过程中发生的不合格品,由仓管人员进行处置;
5、对已确认的不合格品,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并做好相关记录。认真分析产品不合格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验证;
6、被消费者投诉的不合格品按照《食品召回管理规定》要求进行处理,做好记录。
五、销售台帐管理制度
(一)企业应建立销售台帐,对销售每批产品建立销售 台帐,食品销售台帐应当真实,不得伪造,并保存2年以上。销售台帐的内容包括产品名称、销售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销售区域、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出货日期、交付地点、检验合格证号、保质期、交付控制、承运者等内容。以便于发现问题,实现产品分布场所的可追溯。
(二)食品销售必须开具销售凭证,销售凭证应当有存根联、发票联和随货同行联。
(三)企业应及时将相关信息录入《成品储存记录》、《成品销售记录》等记录中,适时对照自查,发现不合格食品,立即报告辖区有关监管部门,迅速将问题食品下架、撤回、及时告知销售商或供货商并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醒目告示,召回售出的问题食品,退货或销毁。
六、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
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对不安全食品自主召回、被责令召回的执行情况的记录,包括:企业通知召回的情况;实际召回的情况;对召回产品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或销毁的记录,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向当地政府和县级以上监管部门报告召回及处理情况。
(一)召回范围
确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食品,企业应当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
1、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
2、食品安全风险评诂结果得出食品不安全结论的;
3、企业发现其生产的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
4、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该召回的食品。
(二)召回实施
1、对确定实施召回的食品,企业应立即核实产品的批次、生产数量,并查明库存量、已销售数量,查清具体销售区域、经销商名单后,制定召回计划。
2、企业应在确定召回的第一时间内通知所有经销商,召回尚未售出的所有不安全食品。
3、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予销毁的不安全食品,可在销售地直接销毁(须有公证机构或相关监管部门出具现场确认证明)或运回生产地销毁处理(须经相关监管部门人员在场监督销毁)。销毁现场要建立影(像)证据,并填写《不安全食品销毁记录表》。
4、对因标签、标识或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召回的食品,在采取补救措施且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方可继续销售;销售时,应向消费者明示补救措施。
(三)召回报告
在不安全食品召回过程中,企业要落实报告制度,应向当地食品生产监管部门提交召回报告、召回阶段性报告及召回总结报告。
(四)记录与档案
企业应保存对不安全食品召回全过程的记录,主要内容包括食品召回的批次、数量、比例、原因、结果、处理方案等;同时,要建立召回档案,妥善保存召回、销毁的现场影像和各类书面证明等相关资料。
七、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培训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企业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培训管理制度,以防止因人员因素对产品质量造成的危害。
(一)原则
1、企业应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保存对直接接触食品人员健康管理的相关记录;
2、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对从业人员的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记录。
(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及建立档案制度
1、食品生产管理人员和具体生产加工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有关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具有一定的食品卫生知识和食品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2、凡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能上岗。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
3、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员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 的疾病的,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将其调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
4、建立食品生产人员健康档案,食品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本单位员工的健康状况和个人卫生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每年检查的情况记录于从业人员健康档案中。
(三)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制度
企业应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
1、企业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所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都要经过食品安全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2、企业应在本单位内部组织开展从业人员食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或是安排从业人员参加由相关监管部门组织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学习,不断增强食品质量安全意识。
八、消费者投诉受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消费者投诉受理制度,及时、公平、公正、有效地处理消费者投诉,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
(一)企业应设立专门的机构或是设置专人负责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的投诉。
(二)企业应及时对消费者的投诉进行调查确认,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以防止问题 的再次发生。同时及时将有关结果向消费者反馈。
(三)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对消费者投诉的受理记录。包括投诉者姓名、联系方式、投诉的食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投诉质量问题、企业采取的处理措施、处理结果等。
九、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企业应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建立健全应对食品安全事故运行机制,有效预防、积极应对食品安全事故,认真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对食品安全造成的影响。
(一)企业应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二)对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等,应当立即采取封存等控制措施,并自事故发生之时起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三)如果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当并建立和保存处置食品安全事故的记录。
十、信息收集制度
(一)企业应主动收集企业内部发现的和国家发布的与企业相关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并做出反应,同 时应建立和保存相关记录。
(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应本着代表性、客观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原则进行。
(三)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范围包括对本单位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的评估。
(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的分类及收集
1、企业内部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包括:供应方及原料方面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企业内部食品安全情况;消费者反馈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发现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
2、外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包括: 国家发布的与企业相关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发布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媒体公开发布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同行业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
(五)企业对采购的不合格品、发现的风险、检验发现的不安全食品等情况,应主动向当地食品安全和相关监管部门报告。
第二篇:流通环节超市食品经营者十项自律制度
食品进货查验制度
食品经营者应当严格审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仔细验明食品质量证明,确保主体资格合法,购入食品质量合格。
一、查验供货商资质证明文件。
应当向供货商索取并仔细查验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
上述相关证明文件应当在有效期内,并由供货商加盖公章。对证明文件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要求的,经营者不准进货。
二、索取并仔细查验食品质量证明文件。
应当按食品种类和生产批次索取并仔细查验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合格报告,进口食品的有效商品检验证明。
向种植户、养殖户购入自产自销的食用农产品,应当索取并仔细查验供货商的身份证明和应当检验检疫食用农产品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三、索取销售凭证。
应当索取供货商出具的正式销售发票,或者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索取有供货商盖章或者签名的销售凭证,并保留真实地址和联系方式。
四、资料管理。
应当按供货商名称或者食品种类分类建档保存,保管期限为自该种食品购入之日起不少于二年。
五、统一配送经营证明文件的查验。
企业总部统一配送的食品,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索验供货者的证明文件,并统一建档保存;各连锁经营者可将总部出具的进货查验证明和统一配送单存档。各连锁经营者自行采购的食品,仍应当按照要求向供货商索验相关证、票,并建档保存。
制定单位: 负责人: 制定时间: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并严格执行食品采购及销货记录制度,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食品采购、销售情况。
一、记录方式。
可以采取电子、书式、票据三种记录方式。
1.电子记录。食品经营企业要使用陕西省流通环节商品质量监管网络电脑平台系统,利用电脑记录。统一配送经营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进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并将有关资料复印件发给所属相关经营企业备查,也可以采用信息化技术,联网备查。
2.书式记录。未实行电子记录的食品经营企业,应当设置“食品进货台账、食品批发企业还应设置销售记录台账”,利用账簿记录;
3.票据记录。食杂店等小型食品经营者,逐日将食品进货凭证分类粘贴、便于查找,定期装订成册,代替食品进货记录。
二、记录内容。
应当根据食品进货凭证如实记录购进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三、查阅进货记录。
应当定期查阅进货记录和检查食品的保存与质量状况。对保质期将满的食品,应当在进货记录中做出醒目标注,并将食品集中陈列或者向消费者做出醒目提示。
对超过保质期或者腐败、变质、质量不合格的食品,应当立即停止销售,下架销毁,并报告辖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处理情况应当在进货记录中如实加以记载。
四、记录保存期限。
食品进销货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制定单位: 负责人: 制定时间:
食品质量承诺制度
食品经营者从事食品经营活动,应当树立诚信意识,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一、出具凭证。
应当主动为消费者开具信誉卡,提供相关质量合格证明,出具销售票据等购物凭证。
二、承担责任。
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或者与消费者的约定,承担包换、包退或者其他责任。下列情形,消费者可凭购物发票等凭证向经营者要求退换或赔偿:
1.存在质量问题的食品;
2.包装标识不符合规定的食品;
3.经有关部门检验判定的不合格食品及确认的假冒伪劣食品;
4.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三、诚信经营。
应当做到经营食品明码标价、价格合理、计量准确,不出售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制定单位: 负责人: 制定时间:
食品协议准入制度
食品经营者从事食品经营活动,应当增强契约意识。对供货商、生产商或产地拒绝签订购销协议的,应当不予进货。
一、签订购销协议。
凡经销肉类、蔬菜类等农产品、水产品和畜禽产品的,均应签订购销协议:
1.经营肉类、畜产品、豆制品等食品,应当与生产(加工)企业签订“场厂挂钩协议”;
2.经营蔬菜、水产品等食品,应当与生产养殖基地签订“场地挂钩协议”。
二、签订协议原则和必备条件。
应当体现自愿、公平、合理、诚实信用原则,根据购进食品的特点,制定质量保证条款,明确购销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
签订协议,必须索取供货方食品销售信誉卡或食品质量承诺卡、检验、检疫等合格证明。
三、定点采购。
经营水果、蔬菜类食品,应以无公害水果蔬菜生产基地为采购定点单位。
经营肉类食品,必须到定点屠宰场采购,实行日零库存制。
四、定期考察。
应当定期对协议供货的食用农产品养殖、种植基地或者食品的生产加工企业进行考察,确保提供的食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对不符合要求的基地或者企业,应当及时提出改进的意见或者依法解除协议供货关系,确保食品质量合格,安全可靠。
制定单位: 负责人: 制定时间:
市场主办者责任制度
食品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食品经营柜台的出租者和食品展销会的举办者(以下简称市场主办者),应当增强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履行管理责任。
一、经营者入场资格审查。
应当认真审查入场食品经营者的《食品流通许可证》、《营业执照》、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等相关资料。
对材料不完备、不具备食品经营资格的,应当禁止其入场经营。
市场开办者应当与场内食品经营者签订协议,明确和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
定期对入场食品经营者的经营环境和条件进行检查,发现食品经营者不具备与所经营食品相适应的经营环境和条件的,应暂停或者取消其入场经营资格。
建立食品经营者健康档案,定期组织经营者进行健康检查,对检查不合格的,应取消其经营资格。
发现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报告。
二、建立食品经营管理制度。
应当建档记载场内食品经营者的基本情况、进货渠道、经营品种等信息,建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监督经营者严把进货关。
设置食品信息公示媒介,及时公布相关食品安全信息。
三、认真履行管理责任。
1.督促经营者严格执行自律制度;
2.验明食品合格证明和其他包装标识;
3.监督经营者不得对食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或虚假宣传;不得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食品;不得销售“三无”、变质过期、有毒有害食品;不得销售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及“贴牌”食品;
4.为食品经营者提供保证食品卫生、食品安全的经营设施和经营环境;
5.协助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清查和处理退出市场的不合格食品;对发现进场交易有重大问题的食品,及时报告和协助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处理;
6.与场内经营者签订食品安全保证及不合格食品的下架处理、召回、退货协议;
7.督促经营者主动为消费者出具信誉卡,作出公开的质量承诺;
8.定期对入场销售者的进货查验记录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入场销售者建立并切实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9.定期检查食品经营者的食品进、销、存情况,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应当在陈列场所向消费者做出醒目提示。对超过保质期或者腐败、变质、质量不合格等食品,应当立即停止销售,撤下柜台销毁或者报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处理,食品的处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
10.对入场销售的食品,应签订“场厂挂钩”、“场地挂钩”协议而不签订的,或者不严格审核有关资质证明等材料出现问题的,将其清除出场。
制定单位: 负责人: 制定时间:
食品质量自检制度
食品经营者应当增强食品质量自律意识,自觉规范经营行为,认真检查食品质量、卫生情况,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保证食品安全。
一、完善检测条件。
较大型商场、超市、市场应当建立食品自检机构,设立食品安全检测室(台),配备必要的食品检测设备,适应质量检测需要。
二、配备食品质量监督员。
较大型商场、超市、市场应当配备专(兼)职食品质量监督员,负责食品质量的检查、监督记录。
三、重点食品入市自检。
对肉类、蔬菜等重点食品加强入市自检,随时对销售的食品进行质量检查。
对不能从感官上直接鉴别但怀疑其有质量问题的食品,暂停销售,经监管部门认定质量后,再行处理。
对涉嫌假冒伪劣食品、“三无”食品有权责令经营者撤下货架停止销售,并报辖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四、禁止入市经营的食品。
1.经感官鉴别已经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有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2.经检测发现食品中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不合格食 品冒充合格食品的;
3.自检结果不符合在食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
4.自检结果显示食品中含有非食品原料或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的;
5.自检结果显示食品中含有的添加剂超过相关标准的; 6.自检结果显示食品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制定单位: 负责人: 制定时间:
食品退市制度
食品经营者应当加强对所经营食品的管理,对发现的问题食品应当严格执行食品退市制度。
一、食品召回。
对售出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人身安全的食品,应及时公示、公告,并报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关,食品的处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
二、下架退市。
发现《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禁止销售食品的,应及时下架退市,并做好记录。
三、超过保质期食品退市。
食品经营者对自查中发现的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应当立即停止销售,清点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登记造册并就地销毁。
食品经营者销毁超过保质期食品,应当确保该过期食品外包装一并销毁,并应当如实记录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或生产日期)、销毁时间和地点、销毁方式方法、承毁人、监销人等内容,或者保留可供追查的影像资料等。
四、明示补救措施。
对因标签、标识或者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停止经营的食品,应通知生产者召回,在食品生产者采取补救措施且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方可继续销售,销售时应当向消费者明示生产者采取的补救措施。
制定单位: 负责人: 制定时间:
食品运输、贮存及销售安全管理制度
食品经营者应当加强食品贮存、运输及销售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一、食品运输。
用于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
二、食品贮存。
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三、食品销售。
对销售的食品应当定期进行检查,查验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及时清理变质、过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对问题食品要及时下架退市,做好相关记录。
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销售生鲜、熟食制品等食品,应当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防止交叉污染。
制定单位: 负责人: 制定时间:
食品经营者报告备案制度
食品经营者应当对所经营的食品安全负责,自觉规范经营行为,接受社会监督。
(一)停止销售。
发现其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销售,通知相关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并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
(二)食品报验。
采购食品,应当向商场(市场)食品质量查验办公室报验。报验内容包括:
1.食品实物样品;
2.生产企业的资质证明(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等复印件); 3.质量认证文件复印件; 4.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5.商标使用许可证复印件; 6.专营专卖食品委托书。
(三)登记备案。
经营特殊食品,应当向商场(市场)食品质量查验办公室登记备案,登记备案内容包括:
1.食品名称; 2.商标;
3.厂名、厂址;
4.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批号; 5.供货单位、时间、数量。
制定单位: 负责人: 制定时间:
食品经营从业人员健康制度
食品经营者应当树立健康从业意识,加强用人管理,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及时发现解决食品安全隐患。
(一)建立健康档案。
食品经营企业对从事食品经营人员,应当建立健康档案,及时记录员工健康情况。
(二)健康检查。
食品经营者应当每年组织食品经营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及时了解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情况,对不适宜从事食品经营的,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三)食品经营从业人员健康要求。
食品经营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明,才能从事食品经营活动。如健康证明过期或不符合食品经营要求的,应当立即停止食品经营活动。
制定单位: 负责人: 制定时间:
第三篇: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十项自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十项自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十项自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食品进货查验制度、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食品质量承诺制度、食品协议准入制度、市场开办者食品安全责任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退市和销毁制度、食品运输贮存及销售安全管理制度、食品经营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管理制度。
(一)食品进货查验制度
食品经营者应当严格审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仔细验明食品质量证明,确保主体资格合法,购入食品质量合格。
1、食品批发(代理)商的查验(1)查验供货商资质证明文件
应当查验供货商的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营业执照等在有效期内的资质证明和许可文件,并由食品经营者留存供货商的相关证照复印件或者电子扫描件备查。(2)查验食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应当按食品品种和批次查验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或质量检验合格报告、进口食品的商检证明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效期内的证明文件,并留存供货商的相关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电子扫描件备查。(3)索取销售凭证
应当索取供货商出具的正式销售发票,或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取由供货商盖章或签名并载明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进货人名称等事项的销售凭证。
2、食品零售商的查验
初次从使用许昌市重要商品质量监管系统平台进行联网对接的食品供货商进货时,应当索取留存食品供货商有效期内的食品流通许可证及营业执照复印件备查,再次进货时可只索取由工商部门监制的《流通环节食品进销货台账》清单备查。
食品零售商直接从食品生产厂家或外地市食品批发商进货的,进货查验同食品批发商的进货查验。
3、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食品经营企业的查验
企业总部统一配送食品,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索取供货者的资质证明文件、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和销售凭证,并统一建档备查;各连锁经营者可将总部出具的进货查验证明和统一配送货单存档备查,也可以采用信息化技术联网备查。
各连锁经营者自行采购食品的查验,应当按照法定要求查验供货商的相关资质证明文件、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和销售凭证,并索取留存相关资料复印件或电子扫描件备查。
4、食品超市(商场)的查验同食品批发商的查验。
5、资料保存
应当按照供货商名称、进货时间或者食品种类分类,将相关证照、凭证分类建档保存,保存期限为该种食品购入之日起不少于二年。
6、乳制品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履行义务,不适应本制度。
(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进货查验及销售记录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全面、系统食品采购、销售情况。
1、记录方式。可以采取电子、书式、票据三种记录方式。
(1)电子记录。食品经营企业要使用许昌市重要商品质量监管系统平台,利用电脑记录;统一配送经营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进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并将有关资料复印件发给所属相关经营企业备查,也可以采用信息化技术联网备查;但自行采购的食品,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购销食品的信息并保存至规定时限。(2)书式记录。未实行电子记录的食品经营企业,应当设置“食品进货台账”,利用账簿记录,也可利用供货商提供的由工商部门监制的《流通环节食品进销货台账》清单代替进货记录;食品供货商可以利用由工商部门监制的《流通环节食品进销货台账》清单存根联代替销售记录。
(3)票据记录。食杂店等小型食品经营者,逐日将供货商开具的由工商部门监制的《流通环节食品进销货台账》清单分类粘贴,定期装订成册,代替食品进货记录。
2、记录内容
应当根据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进货人名称等内容。
3、记录查阅
应当定期查阅进货记录和检查食品的保存与质量状况。
对临近保质期食品,应当在进货记录中作出醒目标注,并将临近保质期食品集中陈列在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专区或专柜销售;对超过保质期或者腐败、变质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立即停止销售,下架销毁,报告辖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并在进货记录中如实记载。
(四)记录保存期限
食品进销货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三)食品质量承诺制度
食品经营者从事食品经营活动,应当树立诚信意识,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并作出如下承诺:
1、坚决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承担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依法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凭《食品流通许可证》办理工商登记从事食品经营,做到主体合法,诚实守信,依法经营。
3、认真执行国家有关的质量、计量、食品安全等方面的规定,把好售前、售中、售后三个环节,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
4、严把食品准人关,杜绝假冒伪劣食品、不合格食品进入本店,杜绝以次充好、缺斤少两,杜绝价格欺诈,不发布虚假广告、虚假信息欺骗误导消费者。
5、保证销售食品的安全,不销售《食品安全法》中规定的禁止销的食品。
6、保证销售的食品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有中文标明的食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7、不伪造食品产地,不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
8、不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的食品,不欺诈消费者。
9、主动向消费者提供销售凭证,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履行更换、退货等义务。
10、积极参与工商部门组织开展的各项食品安全治理整顿活动,认真落实食品行业自律方面的各项规定。
以上承诺如有违反,自愿接受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给予的处罚。
(四)食品协议准入制度
食品商场、超市等企业应当与食品生产加工基地、重点企业实行“场厂挂钩”、“场地挂钩”等形式的协议准入,减少中间环节,保障食品质量。
(一)应重点对粮食、食用油、豆制品、熟食品、生鲜肉、禽畜类及其制品等大宗食品,选择质量稳定、信誉良好的供货商(生产企业或基地)签订购销协议,实行协议准入,确保渠道稳定,质量可靠。
(二)购销协议应体现自愿、公平、合理、诚实信用原则,约定食品质量保证责任和义务,明确不合格食品召回、退货、赔偿和解除合同的条款和购销双方权利、义务。
(三)应做好供货商主体资格和食品安全的考察工作,认真审验供货方的经营资格,验明食品合格证明和食品标识,索取相关证明文件备查。
应当检验检疫的,还应当向供货方按照食品生产批次索要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或者由供货方签字或者盖章的检验报告复印件。
5、已与食品经营者签署购销协议并建立购销挂钩关系供货商的食品,可简化准人手续,按照协议约定,凭证明供货商食品销售票据直接入场(市)。
6、应当定期对协议供货的食用农产品养殖、种植基地或者食品的生产加工企业进行考察,确保提供的食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基地或者企业,应当及时提出改进的意见或者依法解除协议供货关系,确保食品安全可靠。
7、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按照农业部门的有关要求进行规范。
(五)市场开办者食品安全责任制度
食品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食品经营柜台的出租者和食品展销会的举办者(以下简称市场开办者),应当增强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依法履行管理义务。
1、审查入场食品经营者的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2、明确入场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
3、定期对入场食品经营者的经营环境和条件进行检查;
4、建立食品经营者档案,记载市场内食品经营者的基本情况、主要进货渠道、经营品种、品牌和供货商状况等信息;
5、建立和完善食品经营管理制度,加强对食品经营者的培训;
6、设置食品信息公示媒介,及时公开市场内或行政机关公布的相关食品信息;
7、发现食品经营者不具备经营资格的,应当禁止其入场销售;发现食品经营者不具备与所经营食品相应的经营环境和条件的,可以暂停或者取消其入场经营资格;发现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将有关情况报告辖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办理领取或换发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做到亮证、亮照经营。
2、坚持“先培训后上岗”, 定期组织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食品安全法律知识以及行业道德伦理的知识培训,做好培训记录并建立培训档案。
3、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定期检查食品的进、销、存情况,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在经营场所设立专区(专柜)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
4、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组织食品从业人员每年开展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食品经营。
5、经营中发现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立即停止经营,退回生产者或予以销毁,处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报告辖区工商行政管理所。
6、注重经营环境卫生管理,保持与经营食品相适应的经营场所和条件。
(七)食品退市和销毁制度
食品经营者应当加强对所经营食品的管理,对发现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应当严格执行食品退市制度。
1、食品经营者直接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属于《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九条明确规定禁止销售食品,应当立即停止经营,下架单独存放,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将有关情况报告辖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2、食品经营者收到食品生产者召回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通知、检验机构或复检机构出具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检测报告、自行检验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应当立即停止销售,清点食品,登记造册并就地销毁。
3、销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应当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或生产日期)、销毁时间和地点、销毁方式方法、承毁人、监销人等内容,或者保留可供追查的影像资料等。
4、对因标签、标识或者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停止经营的食品,应通知生产者召回,在食品生产者采取补救措施且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方可继续销售,销售时应当向消费者明示生产者采取的补救措施。
(八)食品运输、贮存及销售安全管理制度
食品经营者应当加强食品贮存、运输及销售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1、食品运输
用于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
2、食品贮存
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贮存的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食品仓库必须做到专用,不得存放其他杂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并做好防尘、防蝇、防鼠、防潮工作。
3、食品销售
对销售的食品应当定期进行检查,查验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及时清理下架退市变质、过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做好相关记录;应当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销售预包装食品;销售分装的食品包装应当标明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分装日期;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应有防尘设施遮盖;销售生鲜、熟食制品等食品应当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防止交叉污染。
(九)食品经营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食品经营者应当树立健康从业意识,加强用人管理,严禁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人口食品的工作,以确保食品安全。
1、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健康证明应随身携带,以备检查。
2、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存放在经营场所备查,并保存至食品经营人员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或自行离岗或歇业之时。
3、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人口食品的工作。
(十)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管理制度
1、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经营单位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2、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对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等,应当立即采取封存等控制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自事故发生之时起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工商部门报告。
3、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应积极配合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和样品,不得拒绝、阻挠、干涉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4、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第四篇:浅谈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
浅谈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
食品质量安全关乎百姓生活,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企业的责任。质监部门作为承担全州食品质量安全生产加工环节生产许可和监督管理的行政执法单位责任重大。在贵州省委开展“十破十立”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履职尽责,运用行政的、法律的、技术的手段,保证生产加工环节食品质量安全,是我们一直思考、重视的问题。现就我州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州现有各类食品生产单位共计648家,其中获证企业117家,小作坊531家。近年来,我州各级质监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及上级质监部门的领导下,不断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力度。严格实施食品生产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对辖区内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频次;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震撼各种违法行为;加大食品监督抽查频次;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提升执法人员水平。目前我州食品安全形势总体趋于平稳,没有发生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的食品安全事故。
虽然国家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并严格监管,食品安全状况不断好转,总体上企业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也有所提高,但是部分企业特别是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意识仍然不高,食品安全风险依然
存在,为我们质监的监管工作带了挑战。如何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水平,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
一、运用食品动态监管网,提高监管工作的科学性 为实现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基本信息的电子化管理和网络模式下的动态监管,贵州省质监局建立了食品动态监管网。食品动态监管网的运行,一方面促进了各级质监部门监管工作的规范,提高了监管效能,系统的推广运用也为贵州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等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另一方面,系统对监管企业基础信息、检验信息和生产信息的填报提出了要求,特别是在企业原材料采购、添加剂使用管理、产品出厂检验和销售产品流向等关键控制点上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要求,极大地促进了企业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
我州各县市质监局要认识到监管工作信息化的重要性,保证企业信息录入的准确性、完整性。通过动态监管网的企业分级和巡查频次管理,开展现场巡查,提高监管科学性、有效性。
二、创新监管模式,提倡网格化监管
《贵州省食品安全条例》明确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应当协助质量监督等相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建立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基础档案;在食品生产加
工小作坊登记前核实生产者身份、场地使用权;定期收集、汇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相关信息,并向质量监督部门通报;开展经常性的巡查工作,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违法行为进行劝诫,并及时向质量监督部门通报。条例的实施为质监部门食品监管网格化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我州各县市质监局应同乡镇(街道)密切合作,明确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的食品协管员名单,定员定岗。稳步推进以质监部门监管员为主体,以政府协管员和企业信息员为支撑的“三员”网络建设,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违法惩治的信息收集能力,建立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为基础的网格化监管体系。创新的食品网格化监管能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基层监管的作用,畅通信息渠道,形成齐抓共管食品安全的良好局面,提升质监食品监管工作水平。
三、加强检验机构能力建设,提高监管技术水平。
目前我州质监部门仅有一个检验检测机构,即黔西南州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该所无论从硬件或者是软件,其检验能力尚不能满足全州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需要,很大一部分食品产品监督抽查检验中都必须送到其他地区检测机构进行检验,客观上增加了监管成本,不易提早发现食品安全风险。因此,我州检验机构必须在提高技术支撑能力上狠下功夫,加大资金投入、增加检测项目、提升检验能力,增强食品监管的技术支撑能力。
四、深入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一是创新工作举措。在签订责任书、自我承诺、自查报告的基础上,探索开展大培训、大宣讲及召开落实主体责任现场会等新举措;充分利用监督检查、生产许可等多种措施,确保企业主体责任各项规定落到实处。二是狠抓责任落实。督促食品生产者建立并严格执行进货查验记录、生产过程控制、出厂检验记录、不合格品管理、不安全食品召回、消费者投诉受理等各项管理制度,加大对企业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三是善于对外“借力”。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消费者的社会监督功能,推动行业自律,通过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构建对食品企业强有力的外部监督网络
五、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强化社会监督
(一)建立与新闻媒体更为紧密的联系机制,加强主动宣传、正面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客观、理性看待食品安全问题。如黔西南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和黔西南州广播电台一起合办的《金州食品安全》栏目,通过该栏目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报道食品安全热点问题,提高了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使全州人民对质监食品安全监管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理解和支持。
(二)充分利用黔西南州质量技术监督局网站,定期发布食品质量抽查公告和重点食品质
量安全专项整治成果,以增信释疑、引导消费。
(三)继续深入开展“质检邀您看企业,食品安全大家行”活动,发挥典型带动、增强意识、明确责任、宣传引导、舆论监督的效果。
(四)针对监督抽检、风险监测、监督检查发现问题,通过约谈、整改、召开质量分析会等形式,及时公布影响范围大、涉及面广的食品安全事件。对黑窝点通过媒体曝光,及时公布处理结果,正确引导舆论。
第五篇:浅谈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考察报告)
浅谈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
(考察报告)
食品质量安全关乎百姓生活,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企业的责任,质监部门作为承担全县食品质量安全生产加工环节生产许可和监督管理的行政执法单位责任重大。如何履职尽责,运用行政的、法律的、技术的手段,保证生产加工环节食品质量安全,是我们一直思考、重视的问题。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先进,查找不足。2011年6月13日至6月19日,在省局领导组织下,***、****直属局一行15人到福建、广东对两省食品监管的情况开展学习考察。学习考察期间,听取了当地的经验介绍,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地的基本情况
福建、广东这两个地区经济总量大,综合实力强,主要经济指标,特别是人均收入、财政水平均不同程度高于我省。福建省有食品生产企业5105家,食品加工小作坊约1.1万家。人员方面,全省质监系统行政编制1302名,食品监管人员19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分别达到68(含在读)、652人。硬件方面,省、市两级食品检验机构的设备达2368台,食品监督抽查经费有4000万,买样经费1500万。
二、考察省份的主要经验
(一)食品监管措施得力,机制创新。
福建省实施两个定级,一是评定食品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等级。通过制定《获证企业质量安全管理等级评定办法》,依据这个办法,把企业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A级最好,D级最差。根据2010年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定级实施情况,完善了评定标准,强化了分类监管措施。上半年福建省通过对C级、D级企业实施限期整改、停产整顿、整改验收、跟踪检查等强化监管措施,力争到年底,实现A级企业、B级企业分别达到全省获证企业数的20%和75%以上,C级企业占5%一下,消灭D级企业的目标。二是评定辖区食品生产监管等级。结合绩效考评,修订了《福建省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等级考核评定办法》,把监管等级评定与日常监管工作落实及年终绩效考评相结合,并加强基层局食品监管工作的监督检查。监管等级评定工作的开展,有力推动了食品监管工作的落实。
(二)重点问题整治,突出实效。
2011年上半年,福建省围绕监督抽查合格率低、日常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较多的黄酒、调味品、食用植物油、瓶(桶)装饮用水等4类重点问题产品开展专项整治,采取排查梳理、突出重点、限期整改、检查验收、跟踪抽查等措施。截止上半年,共检查黄酒生产企业116家,调味生产企业127家,食用植物油生产
企业126家,瓶(桶)装饮用水332家对检查中发现的106家问题企业及问题产品进行查处,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进过整治,4类问题产品的质量状况明显好转,其中,食用植物油的合格率达94.4%,比2010年上升了6.1个百分点;黄酒合格率达91.7%,比2010年上升了8个百分点。
(三)地方政府牵头,组织得力。
今年一季度,针对风险监测发现龙海市瘦肉精检出集中问题(检出率达30.3%占全省问题样品数的64.7%),当地质监局第一时间将有关情况向漳州市政府进行通报,同时,约谈龙海市政府,敦促其牵头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龙海市政府及时召开了整治动员大会,成立领导机构,牵头开展全链条的综合整治,公安部门积极介入违法行为的查处,立案5起,批捕7名犯罪嫌疑人。二季度省级监督抽查中龙海市瘦肉精检出率从第一季度的30.3%降到3.3%,降低了27个百分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四)部署周密,快速反应。
厦门质检院,在台湾“塑化剂”事件中,开辟绿色通道,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对119家企业可能涉塑产品和原料样品445批次用不到40天的时间完成了所有的检验任务,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做到送检样品随到随检,遇到异常情况及时复检,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
三、考察省份的经验给我们的工作启示
通过几天来考察,学习别人的先进、成熟的工作经验,总结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存在的问题,感觉收获颇多。现将一些心得体会以及工作启示总结如是,希望能对今后的食品监管工作起到帮助。
(一)实行企业分级管理,提高监管有效性。
结合我县食品监管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关的企业安全管理等级评定办法及配套制度,把企业分级管理,按一定时间内抽检的企业产品合格率进行分类,定级A、B、C、D。按级别的高低,对企业产品有针对性的进行抽检,对于同一企业不同时间段抽检合格率偏差较大的,除了到厂区抽检外,还可以到超市商店货架上的商品进行抽检,避免企业投机行为而引起抽检数据偏差,从而提高本部门掌握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树立两个典型,对合格率偏低的产品限期整改、停产整顿、整改验收等手段,在此过程中,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拒不整改或整改多次不合格的,注销生产许可证。对合格率高的,作为正面典型,加以引导和提高,促进本地区企业更好更快成长。
(二)建立健全台账制度,把好两个厂门。
加大对生产、加工企业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义务,对所购进的每一批次原辅材料都应向供应商索取经营资格、产品合格证明、生产许可证、产品标识和记录完整的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时间、联系方式、联系人的标有企业名称的供货单据
等,生产经营者应妥善保管以上单据并建立台帐,对原辅材料质量进行进厂把关,拒绝有产品质量问题的原辅材料进厂或流入生产线,把好入口关。同时,生产加工企业还应产品出厂质量负总责,加大产品出厂检验力度。暂时不具备检验条件的小作坊,应与有检验能力的检验机构签订委检协议,确保产品批批检验出厂,出厂的每一批产品应建立销售台账,记录好产品的出厂时间、出厂质量状况、销售途径等,把好产品质量出厂关。
(三)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完善政府牵头。
对于监督抽查过程中发现的区域性、行业性食品安全问题,采取约谈、拜访、发文等形式,向地方政府通报,促进当地政府采取积极措施牵头治理。
(四)加强经费保障及检验能力建设。
1.将县级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食品安全监管日常工作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建立长效保障机制。二是重大食品安全项目的专项经费,按照预算追加管理程序落实经费。三是及时足额拨付食品安全监督相关经费,确保资金落实到位。监督抽查作为当前食品监管的主要手段,政府财政在抽检经费上要给以保障,加大抽检经费的投入力度。
2.加强检验能力建设,缩短检验周期。完善相关的日常检验制度,明确责任,规范岗位职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出检验报告,采购先进的检测设备,学习新的检测方法,缩短检验周期。
五、开展宣传教育,加强社会监督
(一)进行警示教育,针对监督抽检、风险监测、监督检查发现问题,通过约谈、整改、召开质量分析会等形式,及时公布影响范围大、涉及面广的食品安全事件,对黑窝点通过媒体曝光,及时公布处理结果,正确引导舆论。
(二)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充分发挥电视、报刊和广播等新闻媒体的主要渠道作用,加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定期开展群众性食品安全专题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推进社区建立食品安全宣传橱窗,宣传食品安全政策法规和安全知识,分析透视和报道食品安全热点问题,提高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