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题目农村土地违法及管理问题研究
论文题目:农村土地违法及管理问题研究
学 生 王会庭 指导教师 马俊堂
摘要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要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要从法律层面探索研究遏制和解决农村土地违法问题的有效途径,努力实现行政执法的速度、效率与司法公正、公平的有机统一,维护和保障正常的土地管理秩序。本文从农村土地违法和管理现状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农村土地违法的类型和特点,土地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对违法成因进行了分析。从法律、制度和现实层面探究了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土地违法及管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从全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土地管理方式,探索司法介入的新途径、增强行政执法的刚性,建立解决农村土地违法及管理问题的长效机制提出了推动解决农村土地违法及管理问题的政策措施和司法主张。
关键词:农村土地
违法与管理
研究
目录 农村土地违法及管理问题的现状分析 ……………………………2 1.1 农村土地违法问题的现状分析 ……………………………………2 1.2 农村土地管理问题的现状分析……………………………………2 1.3 农村土地违法问题的成因分析 ……………………………………3 2 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土地违法及管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3 2.1 法律本身不完善,可操作性差……………………………………3 2.2 大农业占用耕地缺少规范,给耕地保护和土地违法造成巨大压力 2.3 未批先建是目前土地市场混乱的主要原因………………………3 2.4 土地供需矛盾增大,是导致未报即占的根本原因………………4 2.5 土地管理体制不顺,监管执行力度不足,地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难以独立行使执法监察的职权,行政处罚的效力不明显……………4 3推动解决农村土地违法及管理问题的政策措施和司法主张………4 3.1健全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土地管理方式………………………4 3.2 探索司法介入的新途径,增强行政执法的刚性…………………5 3.3 建立解决农村土地违法及管理问题的长效机制,综合解决农村土地违法问题………………………………………………………………6 4 结论……………………………………………………………………7 参考文献…………………………………………………………………8
前言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从制度层面加以规范和完善,更要从法律层面探索、研究遏制和解决农村土地违法问题的有效途径,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加大土地行政案件的执法力度,实现行政执法的速率与司法公正、公平的有机统一,维护和保障正常的土地管理秩序。农村土地违法及管理问题的现状分析。
农村土地违法问题量大面广,影响全局。违法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非一时所能解决,必须坚持标、本兼治,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综合施治,对症施策。要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必须深入农村了解土地违法问题的现状、特点及成因,从而追本溯源,查塞清淤。
1.1 农村土地违法问题的现状分析。
以抚宁县为例,2008年至2011年间,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912件,其中破坏耕地123件,未经批准占地789件,总占地面积252.93公顷。主要表现及特点:一是地方政府成为违法用地的主体,一些重点项目未批先占、未供即用现象突出。这类违法用地的特点是面积大、耕占比高。二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受短期利益的驱使,默许、支持甚至参与违法用地。表现为与违法占地者私下签订承包、出租合同建砖厂、纸厂、训练场、铁选厂,砂石堆积场、修配厂等,导致 “以租代征”等土地违法行为的发生。三是农民违法违规建房问题较突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居住条件的改善以及部分农民存有通过拆迁获利的思想,另外部分镇对宅基地审批进行控制实施冻结等方面,农村违规建房有所抬头。四是以新农村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名义进行违法用地。特别是近年来抚宁县以生猪为主的畜牧养殖业迅速发展,因而养殖业占地面积迅速增加,呈现了一些地区以养殖为名建农宅现象,其随意性到了可以在占用任何土地甚至是占用基本农田搞养殖业或建农宅。五是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毁地采矿、挖沙案件频发。严重破坏了农业基础设施、耕地(多为基本农田)和生态植被。
1.2 农村土地管理问题的现状分析。
农村土地管理的执法主体主要是国土资源部门,又主要由国土执法监察大队负责对土地违法案件受理。在具体实施管理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执法力量薄弱。仍以抚宁县为例,该县4个监察执法中队的10余人,负责全县11个乡镇、3个管理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和2个街道办事处,1617.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土地违法案件的巡查、受理和查处。执法人员经常处于被动应付、疲于应对的状态。二是乡镇国土所执法资源缺失。国土部门实行省级垂直管理后,增强了土地管理的刚性。但由于基层国土所改革迟迟不到位,不仅人员少(平均每个乡镇不足3人),而且缺乏执法权,只能承担巡查、报告、信息反馈等职能,对正在发生的土地违法行为无力制止,迟滞了执法的最佳时机。三是执法手段缺乏有效性。目前土地案件取证难、制止难、执行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尤其土地执法部门缺乏有效的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法》实施后一些地方法规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因没有上位法依据而取消,严重影响了土地执法的效率和效果。四是行政处罚执行到位率低。从执法实践看,拆除建筑物使违法者付出惨痛代价,是最有威慑力的处罚,也最能震慑违法者,但据全国统计,国土部门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的执行率不足10%,致使一些违法者有恃无恐。五是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配合。一些土地违法案件涉及多个执法部门,而在具体执法实践中,执法部门之间或缺乏沟通联系,或相互之间推诿扯皮,致使违法行为形成事实,因此贻误了执法的最佳时机,也使执法工作处在被动状态。
1.3 农村土地违法问题的成因分析。
诱发农村土地违法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归结有四个方面:(1)法制观念淡薄,法律意识差。农户认为承包田是自己的,想建农宅就建农宅,想占多少就占多少,造成你建我也建的无序局面。(2)利益驱动,知法犯法。特别是在国道、县城、南戴河旅游度假区和城乡结合部,明知违法也一意孤行,擅自占地建筑,使违法行为成为事实。(3)先上车后买票。为了上项目,明知没有土地指标,就采取欺瞒或变通的手段,先开工建设,再补办相关手续。(4)法律法规不完善、不配套,存在缺陷。衔接不紧,有的相互矛盾,令执法者无所适从。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土地违法及管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推进农村土地改革发展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
2.1 法律本身不完善,可操作性差。
目前的《土地管理法》虽经一再修订,但仍存在许多断层缺项,可操作性不强,难以执行到位。如法律有禁止性规定,但无相应的法律责任。《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但法律责任对违反上述规定的行为却没规定相应处罚条款。再如处罚条款规定严格,却又过于简化和单一,导致难以操作。《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七条对农村村民未经批准、骗取批准建农宅行为,只规定退还土地、限期拆除一种处罚方式。这样不区分违法情节、性质,也不区分是否符合规划,占用的是耕地还是荒地而一律采取拆除的做法,不仅难以执行,而且极易引发冲突。
2.2 大农业占用耕地缺少规范,给耕地保护和土地违法造成巨大压力。
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优质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但在工作实践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耕地保护和土地执法也带来相当多的问题,农业占地缺少细致操作规范。如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搞好农用地管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通知》和《国土资源部 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确定了一定规范,但细节规定不足,可操作性不强。再如,大农业建设用地存在着向住宅用地转化的现实可能性,边养殖边居住成为普遍现象,有违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初衷,也造成土地执法的被动。
2.3 未批先建是目前土地市场混乱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大秦铁路扩能改造、沿海高速、津秦快速铁路、承秦高速,都存在未得到合法手续项目施工方先期进场施工的问题。因补偿问题出现了群体阻挠施工、群体上访事件,甚至引起了行政复议和诉讼。这些项目占地一方面对国家、地方经济发展有益处,但另一方面因未批先建,严重地干扰了土地法律的尊严和统一,群众的不断上访也使执法工作更加困难。
2.4 土地供需矛盾增大,是导致未报即占的根本原因。
以抚宁县为例,每年建设用地需求量在3000亩以上,而农用地转用指标仅为1000亩左右,不到实际需求量的三分之一。同时全县各类用地结构不尽合理。村庄、小城镇布点分散,占用耕地现象严重。
2.5 土地管理体制不顺,监管执行力度不足,地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难以独立行使执法监察的职权,行政处罚的效力不明显。
对责任人追究方面,遇到的阻力很大,国土部门仅有建议权,结果被处理的人往往不是级别较低,就是处理档次偏低,或者干脆没有处理。对破坏耕地移送公安追究刑事责任的,也因多种原因也难以落实。推动解决农村土地违法及管理问题的政策措施和司法主张。
解决农村土地违法及管理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从政策层面研究制定解决的措施,又要从法学角度探索可行途径,将行政执法的效率、速度与司法的公正性、公平性有机结合起来,使政策更可行、更严谨、更配套,法律更完备、更具体、更刚性。
3.1 健全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土地管理方式
如何把严格保护耕地与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如何把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与维护农民利益结合起来,需要我们创新土地制度和管理方法。
3.1.1 积极推行国土管理共同责任机制。
国土资源行政执法是一项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管理工程,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政府的各个层面。要努力将将国土监管与执法的职能由国土资源部门向司法机关以及经济、城建等部门拓展,凝聚合力,实现建设用地批、供、用严格控制和动态监管,进而建立和健全联合执法、联动制止及查处机制,积极推行“大家用、大家管”的国土资源管理共同责任机制。目前的工作重点是,.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制。将国土资源管理责任向地方党委、政府及村级党组织延伸,明确地方政府党政主要负责人和村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是辖区内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的责任主体,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特别是耕地保护责任纳入地方政府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层层落实责任,落实土地监管责任制,建立和完善防范违法违规用地的长效机制。
3.1.2 改革征地制度。一是界定政府征地权,主要是公益性征地。
即由国家财政出资、完全用于公共事业、非赢利性的建设用地,不能向农民征收经营性用地。二是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切实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问题。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并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有效制止黑色隐形交易市场和权力寻租等活动。
3.1.3 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
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严格宅基地管理,禁止违规多占宅基地,在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的原则下,依法盘活和利用好农村现有宅基地,探索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的退出和补偿机制。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所节约的土地,首先要复垦为耕地,调剂为建设用地的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纳入年度建设用地计划,并优先满足集体建设用地。
3.2 探索司法介入的新途径,增强行政执法的刚性。
解决农村土地违法问题,很现实的意义在于把违法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国土部门缺乏强制执行权,致使土地违法占地案件经常出现小案拖大、大案拖沓直至罚款了事甚至不了了之。在行政处罚得不到自觉履行的情况下,国土部门只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而法院需要按程序办事,待所有程序走完后,违法建筑已经封顶或已搬进入住,再强行拆除不仅难度大,而且执法成本高,违法相对人的损失也大,使土地执法的严肃性大打折扣。因此,有必要在增强土地执法的行政效率上进行大胆探索。
3.2.1 违法占地查处引入司法保全措施。
如湖北省谷城县国土资源部门针对部分未批先占、乱占滥用耕地问题,在调查取证、下发《责令停止土地违法行为通知书》的同时,由县法院提前介入,拍摄违法现状,实施保全措施,终止违法行为。待处罚决定行政复议等法律程序到位后再执行强制拆除。这种做法既有效地阻止了建房农户在案件查处期间继续违法建设行为,大大降低了执法难度和执法成本,又减轻了违法建房经济损失,该县查处的20多家违法用地案件中,没有出现一起缠访和起诉案例,且制止了数十起违法占地苗头,防止和避免了违法违规建房用地势头的蔓延。
3.2.2 实行通知类准行政行为非诉案件审查办法。
为打击违法建设行为,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规范城市建设、规划、环境保护、土地管理、城市管理等行政管理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违法建设采取强制停工措施案件审查的实施意见(试行)》。该《意见》将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停止违法占地建设案件纳入行政非诉案件进行审查,法院立案受理后,由行政审判庭听取被申请人的陈述和申辩意见,向双方当事人发出听证通知书进行听证;如果被查处的违法占地建设不及时制止,将会给国家、集体、公民或其他法人组织的合法利益继续造成损失的,可以对行政主管机关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直接裁定责令被审查人停止违法占地建设,如果被申请人拒绝履行裁定,法院将对其强制执行。这种做法简化了国土资源部门等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的程序,降低了执法成本,缩短了执法周期,对迅速遏制“违法占地建设”的扩大和蔓延具有现实意义。
3.2.3 探索尝试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强制执行权。
为有效、及时、迅速制止辖区内非法占地、破坏耕地等违法行为,对已通知其停止违法行为,但行为人仍继续施工的,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政府成立了处置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国土资源局,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制定了《东川区处置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实施方案》,规定在发现或接到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举报的第一个工作日,由区国土资源局下发《责令停止土地违法行为通知书》;第二个工作日,各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进行巡查,查实是否继续施工,并将结果当日内上报领导小组;第三个工作日,若继续施工,东川区国土资源局下达强行拆除通知;第四个工作日,国土资源局拟定具体拆除方案供领导小组审核;在第五个工作日,领导小组组织人员按拆除方案实施强制拆除,收到较好的效果。
3.3 建立解决农村土地违法及管理问题的长效机制,综合解决农村土地违法问题。
解决农村土地违法问题虽然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但在当前制度及法律存在缺失的情况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研究建立一套长效机制,制定配套措施,综合加以解决。
3.3.1 完善土地立法,力求能在较长时间内提供我国农村土地违法案件处理的充分法律、法规依据。
加快《土地管理法》修法速度,力争在土地征收范围、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安置、土地执法强制措施与强制执行、土地管理共同责任等方面有所突破。应着力完善土地法律法规执行细则,对土地补偿费发放标准、程序、公示等做出细致规定。在土地补偿费用计算标准方面应符合当时当地现实社会经济状况,安置方式和渠道应力求确保被征地群众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3.3.2 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加大对有案不报、压案不查责任人的追究力度。
在国土资源部门引入公安机制,在省厅执法监察局设公安处,市(地、区)局设公安科,县局设派出所,由省厅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局负责统一指挥。明确土地犯罪案件的鉴定、审查、移送的具体要求和时限,搞好与公安、检察院的协调配合。在涉及到占地面积大、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构成犯罪的案件时,建立土地主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检察机关、公安机关联合办案制度,减少办案环节,加大办案力度。
3.3.3 加强动态巡查和跟踪管理。
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动态巡查机制,形成三级国土资源监察网络,将违法案件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乡镇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强化基层土地管理工作,探索实行土地协管员制度,明确职责和选拔范围,强化审核把关与培训,加强管理,同时可从县四大家班子现已退居二线或返回原籍的处级干部中聘请土地执法监督员,形成“县、乡、村和县级土地执法监督员”四位一体的“3+1”执法模式,保证土地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调动各级和社会各界自觉参与支持土地管理的积极性。结论和建议
解决好农村土地违法及管理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完善土地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使之更加完备、统一、可行,又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率,特别是在当前农村土地违法案件频发且愈演愈烈的形势下,认真分析研究农村土地违法及管理问题的现状、特点及成因,从加强行政执法、加强制度建设和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大土地非诉案件执行力度等层面,探讨解决的具体办法,对及时研究处理农村土地问题案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只有掌握了导致农村土地违法及管理问题的形成原因,明晰了解制约农村土地违法及管理问题解决的阻碍、症结,才能制定科学的应对之策,从而提高依法行政的效率,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切实维护好正常的土地管理秩序,促进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7】71号)
2、《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
3、《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紧急通知》(国发明电【2004】1号)
4、《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
5、《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实施意见》(冀政【2008】59号)
6、《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在查处国土资源违法犯罪工作中加强协作配合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08〕204号)
7、关于搞好农用地管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511号)
8、国土资源部 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55号)
9、刘胜华、刘家彬著:《土地管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09.21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全国人大法规库
11、王万茂著:《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年
12、李凌主编:《建设用地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10.01
13、卞耀武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释义》,法律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
14、最高法行政庭编著:《行政诉讼与土地管理法新解》,时事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
15、刘允洲主编《土地执法大全》,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01年2月出版
第二篇:农村土地补偿费分配制度问题及对策研究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农村土地补偿费分配制度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张学珍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10-000-01
摘 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农村征地补偿费用分配相关问题也随之发生,如何优化农村征地补偿费用分配管理,已经成为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征地补偿分配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而提出了完善农村征地补偿分配管理的有效措施,可以为农村土地补偿分配管理提供合理的参考。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征用 补偿 分配管理
农村土地补偿费的分配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直接利益,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导致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坏,甚至有可能导致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发生。因此,总结我国农村征地补偿费用分配改革过程中的各项问题,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以及政策要求,优化农村土地补偿费用分配制度,实现农村土地补偿费用改革,已近成为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这对于构建和谐稳定的新农村建设环境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土地征用补偿分配纠纷问题
(1)地方政府与农村集体组织的纠纷。通常情况下,农村征地补偿费用的分配方式以及分配比例是由上级主管政府制定,因此征地补偿费用经常出现截留的现象,导致征地补偿费用难以全部落入农民群众手中,导致政府与农村集体组织之间出现分配纠纷。
(2)农村集体组织与农民的分配纠纷。村委会或者村民小组在决定土地征用分配对象时,如果随意性较强,就会导致村民与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之间因为土地征用补偿问题出现纠纷,不利于土地征用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农村土地征用补偿分配纠纷原因分析
(1)土地征用补偿分配缺乏相应的法律支持。由于针对农村土地征用补偿分配问题,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文件,也未能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文件,在土地征用补偿分配上既不够细致也缺乏针对性,因而导致土地征用补偿工作也缺乏法律的约束与规范,当农村征地补偿的纠纷发生时,难以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裁定。
(2)补偿标准过低。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中的相关规定,农村征地补偿一般是按照三年之内的量产平均值、劳动力等综合考虑确定的,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区域产业结构不同的影响,仅仅依靠这一依据制定农村征地补偿标准,势必导致以土地作为主业的农业家庭补偿金额难以满足生活所需。
(3)农村征地补偿收益主体不明确。由于国家相关的法律以及政策体系中,对于农村征地补偿分配的主体规定并不明确,而且在费用发放上大多采取中央财政拨款、各级政府主管发放的模式,这就导致了农村征地补偿费用截留克扣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侵害。
(4)农村征地补偿分配程序不完善。虽然国家对于农村征地补偿费用的分配有着严格的要求,要求征地以及补偿流程均需要经过听证以及公示,但是在各级政府的具体实施上,忽视了对于这一程序的重视,部分地区在土地补偿费用的分配管理上,甚至没有经过必要的核实与公示,因而导致农村征地补偿费用的分配不公平,农民在征地补偿活动中的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农村征地补偿费用分配制度完善措施研究
(1)为农村征地补偿费用分配制度提供法律依据。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也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因此必须完善农村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缺乏法律依据,势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必导致土地征用补偿分配纠纷问题在解决处理上处于尴尬境地,因此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应该针对农村土地征用补偿分配问题,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体系的建设,为土地征用管理、土地补偿发放以及土地补偿分配提供法律支持,减少土地征用补偿分配纠纷问题的发生。
(2)完善农村征地补偿标准的界定。农民作为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弱势群体,也是国家需要投入资金支持保护的对象。因此,国家应该规范农村征地补偿标准的界定,并尽可能的满足农民群众的利益,通过设定农村征地最低补偿标准以及设立专项资金确保补偿费用的发放,确保农村征地补偿管理的规范合理。
(3)规范农村征地补偿费用分配程序。对于农村征地补偿费用分配管理,首要原则是实现分配补偿机制的公开透明,应该及时的将农村征地补偿分配中的各个细节进行听证与公示,通过提供报表的或者是可查阅文件的方式,对农村征地补偿费用分配进行约束管理。其次,应该采取措施将农村被征地者吸引到农村征地费用补偿分配管理之中,通过他们的参与来实现补偿安置费用的使用、分配以及管理的规范化,在分配管理上充分发表自己意见,并及时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避免土地征用补偿分配管理纠纷的发生。
(4)优化农村征地补偿费用分配方案的制定程序。首先,农村征地费用补偿分配方案的制定主体应该是农村基层组织,通过召开农村基层村民大会初步制定分配方案,并经由村委会进行监督与审查。其次,对于分配方案制定后,应该由村委会进行指导监督,并调查核实后方可实施,对于存在纠纷的,则应该由村委进行调节。第三,在土地补偿款分配方案制定后,应该及时的公示并听取村民的意见,给予村民相应的知情权以及话语权,避免分配方案纠纷的发生。第四,在农村征地费用补偿方案制定以后,应该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进行宣讲,特别是涉及到法律原则的问题,避免分配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违反法律的现象。
四、结语
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征用规模的不断扩大,由此导致的农村土地征用补偿费用分配问题也不断增加,对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较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完善农村征地补偿费用分配制度的意义,并通过优化土地征用分配方案制定流程,强化过程实施监管等一系列措施,实现农村土地征用补偿费用分配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与标准化。
参考文献:
[1]黎平,严明,杨志民.农村集体土地征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2]黄祖辉,汪晖.城市发展中的土地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第三篇:农村土地流转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李瑞刘兴姝
(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陕西西安710075)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处于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农民缺乏依法转让意识、流转过程不够规范等系列问题,因而,要实现农村土地合理合法流转,政府就必须建立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机制,严格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权益;社会保障机制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内涵
农村土地流转又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它是指在不改变农村土地基本用途的前提下,按照市场经济自愿、有偿、依法的原则,由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用户将土地的使用权让渡给其他农户或经营组织的过程。它是实现农村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促进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流转过程中与生产要素的紧密结合,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和现代化。农村土地流转的范围既包括耕地、荒地、鱼塘、山地等其它农业用地。其主体是土地承包方,客体是土地经营权,流转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流转的原则是自愿平等协商。它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流转过程中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实现农业生产利润最大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
二、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1、农村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
农村土地流转在我国虽然经历了一些岁月,但无经验和规律可循,在摸索中进行,因此在实际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往往出现流转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一方面,农民缺乏依法转让意识,大多数流转的土地往往进行的是口头协议,因而流转双方容易发生争执和纠纷。另一方面,我国虽然颁布了《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允许农民依法流转土地,但对农村土地的流转的程序价格和管理缺乏明确的规定,这样就导致许多经营户虽然签订了合同,但合同内容和条款不明晰,流转双方缺乏在责、权、利关系上的明确规定,为以后的合同纠纷留下了许多隐患。
2、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权益保护意识不强
当前,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随意改变土地承包关系,破坏土地经营权。有些地方政府将土地流转作为增加收入的手段或作为地方“政绩”的形象工程,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更有甚者,有些地方政府为了短期利益,在农民不知情的情况下,引入商户或大户进行经营,如当前很多外来农家乐的经营,使得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生产失去了保障。
3、土地“惜转”现象较为普遍
在我国,由于根深蒂固的思想束缚,农民普遍存在“离土不离地”等现象。这样就使得很大一部分农民人不在,但不愿意放弃土地的经营权,一方面,农民无精力经营土地造成土地的大量荒废也不愿意流转,另一方面,有能力经营土地的人又缺乏经营的土地,存在着土地资源的大量破坏和浪费。“惜转”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严重制约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4、土地收益较低,招商引资困难较大
和工业相比,农业投资大,但收益较小,所以即使很多农民自愿出让土地,也未必有大量企业承包,尤其是一些边远山区,更是少有人问津。此外,由于我国农村环境和城市相比相对较差,软硬环境的不具备使得土地在实际流转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招商引资更是难上加难。
5、土地流转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在农村,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因此,政府一方面呼吁和倡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但另一方面,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却不健全,这样农民的收入单纯依靠租赁土地来维持,严重影响着农民的收入,制约着社会的发展。
三、对农村土地合理流转的建议
1、转变政府职能,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在农村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市场规律,保护农民合法权益。而要实现这些就要求政府转变自身职能,克服其在土地流转中的“越位”、“缺位”、“错位”等现象,政府要充分发挥其有形的手的作用,引导农民,将土地流转纳入市场,让其参与竞争,同时也要为农民提供有效的信息,使其能随时洞悉市场,更好地把握市场形势,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同时,政府还应该发挥其监督者的作用,监督土地流转的程序是否合法、土地流转的合同是否规范、土地流转的行为是否合理。禁止一些以土地流转为名义的随便改变农地用途和违背农民意愿强制流转的不良行为。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土地流转最实质的变化是农民土地使用权的让渡。通过转让,这样就使得一部分农民成为闲置人口,由于其自身素质和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较难适应现代工业化的发展。因此,要让失地农民能像以前一样安居乐业,就必须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跟农业相关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样不仅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更有利于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机制
农村土地要能实现合理流转,必须有相应的流转机制作保障,如土地交易系统平台,宏观上汇总和把握信息,克服传统的信息零散、易丢失等管理性失误。同时,还需要加大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加强土地流转的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实现其他农村产权流转和投融资服务,从而将零散的农村业务统一起来,方便管理。
4、完善土地流转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流转土地但不失去生存保障是农村土地流转的难题。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尚未形成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基本保险仍然处于低级阶段,甚至有些农村依然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在农村土地流转前,需要建立完善与流转制度和政策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首先,为了鼓励土地流转,对已经实行土地流转的农民实施补贴,以解除其生存的后顾之忧。其次,扩大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范围,设计一种符合失地农民需要的保障制度,突破传统的局限,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最后,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融合,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和谐化。
5、培养市场化的土地流转模式
农村土地流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开始就纳入市场体制,让其参与竞争,在市
场经济中接受检验。因此,就要以科技为龙头,普及和推广科技兴农,提高农民科学种田,促进资源的优化利用。同时,农村要改善自身环境,加大投资力度,实现企业和农户合作的模式,探索多形式的土地流转模式,培育多样化的土地经营方式,加快土地流转的速度和质量。
综上所述,农村土地流转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有力武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农业的不断进步,农业土地流转成为大势所趋。因此,只有适应时代发展,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土地流转的程序和机制,才能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威.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6
[2]陈杰荣.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9
[3]靳淑琳.农村土地流转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17
[4]陈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问题与思考[J].四川农业科技,2008.5
【作者简介】
李瑞(1971-)女,陕西西安人,现工作于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主要从事土地开发整理及行政管理工作。
刘兴姝(1980-)女,陕西西安人,现工作于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主要从事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相关工作。
第四篇: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论文
目
录
摘要.............................................................................................................................................................1 Abstract..........................................................................................................................................................2 前 言.............................................................................................................................................................3 1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概述..........................................................................................................................4
1.1固定资产的含义..............................................................................................................................4 1.2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4 1.2.1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管理......................................................................................................4 1.2.2固定资产核算管理......................................................................................................................4 1.2.3固定资产盘点管理......................................................................................................................4 1.2.4固定资产维修管理......................................................................................................................4 1.3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4 1.3.1企业固定资产核算特点..............................................................................................................4
1.3.2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5 2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5
2.1领导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不够重视..............................................................................................5 2.2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5
2.3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6 2.4企业内部职能部门之间工作不衔接..............................................................................................6 2.5固定资产闲置,流失问题严重......................................................................................................6 2.6财会人员素质差..............................................................................................................................6 3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7
3.1提高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7
3.2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建立内部控制制度......................................................................................7 3.3规范固定资产核算,加强财务监督..............................................................................................7 3.4加强部门协作,增强工作责任感..................................................................................................7 3.5加强日常监管,防止固定资产流失..............................................................................................8 3.6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电算化..................................................................................................8 4案例分析......................................................................................................................................................9
4.1企业概况..........................................................................................................................................9 4.4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2
4.4.1固定资产出现账卡物不相符的现象......................................................................................12 4.4.2固定资产状况不清,资产利用效率低..................................................................................12 4.4.3固定资产提取折旧体系不完善..............................................................................................12 4.4.4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缺失............................................................................................................12 4.4.5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低,信息化管理水平低....................................................................13 4.5解决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对策............................................................................................13 4.5.1企业应建立实物台账和实物卡片............................................................................................13 4.5.2建立固定资产清查方案,提高资产利用率............................................................................13
4.5.3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13 4.5.4完善并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14 4.5.5组织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定期培训,提高素质..........................................................................14 结束语.....................................................................................................................................................15 参考文献.................................................................................................................................................16 致 谢.......................................................................................................................................................17
沈阳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摘要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由于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一般都占有较大的比例,且企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采用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文章首先对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概述,分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其次剖析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使用与处置固定资产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导致权责不明晰;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使用效率不高;缺乏对固定资产定期的清查;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等。第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如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立权责运行机制,促进各项指标顺利完成;注重固定资产折旧管理,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强化资产清查力度,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增强监控力度;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等。结合建兴机械的实际情况,对于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折旧,预算管理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Abstract The fixed assets is the enterprises labor means , is the major assets of the enterprise's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because of the fixed assets in the enterprise generally has a larger proportion of total assets, and enterprises as an important force promot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Therefore, to strengthen enterprise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t present, because of the many enterprises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make some enterprises business can not be normal.Therefore, we begin to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fixed asset management.This paper uses a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the article first described th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overview of the fixed assets, into the enterprise’s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content;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terprise’s fixed assets management;enterprise’s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objectives, the significance of enterprise’s fixed assets management.Then analyzes the management of fixed assets in enterprise problems, use and disposal of fixed assets, segregation of duties is not clear sector, leading to the powers and responsibilities not clear;fixed asset management systems, the use of inefficient;a lack of regular inventory of fixed assets;internal audit mechanisms, lack of supervision;it is not fixed assets such as accounts.Fixed assets under the manage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problems in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fixed assets based on the work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mprove the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system;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ower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operational mechanisms to promote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indicators;focus on depreciation of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improve the accounting system;strengthen the asset inventor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in the use of fixed assets;sound internal audit system to enhance monitoring efforts;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accountability of fixed assets and other business positions.Finally, practical case study enterprises.Key word:Fixed assets;depreciation,budget management
沈阳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前 言
固定资产是社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它的技术水平和数量多少,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和生产能力的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企业固定资产份额占资产总份额的比重逐年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怎样管好、用好这些固定资产,如何充分发挥它们的经济效益。成为个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个企业的良性发展,固定资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效率上,都难以适应经营管理新形式的需要。因此,寻找一种简便、高效的管理手段成为必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各企业固定资产逐年增长,而且在技术水平上也将发生急剧的变化。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因此,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企业财产的完整、安全的需要,也是企业资金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本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1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概述
1.1固定资产的含义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劳动资料。固定资产价值在企业全部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决定企业素质和效益的基本要素。固定资产管理在企业资产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曾对固定资产的概念进行探讨。他认为劳动资料成为固定资产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它在生产流通过程中起的作用,即只有当做劳动手段投入生产的,才能成为固定资产,二是它与产品分开,并在使用过程中相对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1]。
1.2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
1.2.1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管理
固定资产或自建固定资产运用的管理方法,进行采购预算、制定采购计划、投资分析、验收与记账过程的管理。1.2.2固定资产核算管理
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即对固定资产价值的确定、残值估计、折旧方法、资产盈亏与处置、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等各方面的管理。企业的财务部门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分门别类设表,例如机器设备、运输设备、房屋建筑等,各种资产明细表应该有名称、价值、型号、购置或建筑日期、折旧方法与年限、累积已提折旧额和净值、存放地点、使用人员与责任部门等。1.2.3固定资产盘点管理
固定资产盘点管理,即核对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和记账情况,达到物、卡、账相符的目的;盘点工作组应由不同职能人员以及其他局外人员共同组成,盘点结果应记录在盘点清单上。
1.2.4固定资产维修管理
固定资产维修管理,主要是指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提请维修和保养、提取维修费的管理。固定资产维修管理主要目的是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行,提高其使用效率。
1.2.5固定资产的处置和转移
企业应对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或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内部调拨等管理。
[2]1.3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1.3.1企业固定资产核算特点
(1)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较大(一般为2000元以上),增减变化方式繁多,如固定资产的增加就有购置,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融资租入,更新改造,以非货币性交易
沈阳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换入,接受捐赠等多种方式。相应涉及的科目也很多,核算较复杂[3]。
(2)固定资产有独有的反应其价值转移的核算方式:折旧。影响折旧的因素有:1)计提折旧基数,计提折旧基数是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或账面价值。制度规定,一般以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作为计提依据,但选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企业,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计提依据;2)折旧年限,折旧年限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折旧率的高低,是影响折旧额的关键因素;3)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4)净残值,是指预计固定资产清理报废时可收回的残值扣除清理费后的数额;5)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一般不得随意变更。(4)购置固定资产的进项税不能抵扣。1.3.2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固定资产管理是复杂的工作,涉及基建部门,财务部门,设备管理,设备使用部门等,必须由这些部门共同携手参与管理。同时固定资产管理师一项较强的技术性工作,应配备专职人员。固定资产管理一旦失控,所造成的损失将远远超过一般商品存货等流动资产[4]。
2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领导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不够重视
目前,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的现象在企业中普遍存在,即认识不清,责任不清,家底不清。一是在思想上不重视,导致意识不到位,认识不清。片面认为只要抓好了生产经营,提高业务质量,就能提高企业效益,而固定资产管理只是为了业务一线提供服务的后勤工作,于是很多企业资产管理就被边缘化,成为了被淡忘的工作。二是一些企业重钱轻物,重用轻管,导致企业资产家底不清。对于企业资产过去有多少,中途用了多少,库存都少,缺货多少,以及各种物品的规格,型号等,管理人员心中不清楚。企业内控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力不够[5]。
2.2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些企业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界定不清,随意性强。制度不健全,导致管理责任不清,管理松散。一是资产购置后,未建立固定资产台账或登记不全,无固定资产验收,登记等制度,也没有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的领用,调拨,转移等没有详细记录,造成资产使用状况不明。二是未建立固定资产盘点制度,企业长期不对账,不盘点,没有定期检查和盘点,造成账实不符,监管不力。三是固定资产使用维护不到位。在资产管理上缺乏责任感,认为固定资产是单位的公共财物,使用不当也与个人关系不大。管理人员没有按照固定资产使用说明进行维护,缩短使用寿命。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2.3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
企业存在固定资产账实不符,会计核算不准确的现象。一是很多企业财务账面只是反映固定资产总值,未建立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无法与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实行账账核对,账面失去了对实物的控制,账面数与实物数无法核对。二是接受无偿调拨,捐赠和其他渠道取得的固定资产未入账,形成帐外资产。三是盘亏,盘盈,变卖,报废等处置的资产未及时入账及核销,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还挂在财务账上。四是固定资产的扩建增加的部分作为费用支出,未按规定计入的固定资产价值,工程建设项目完工后未及时进行竣工决算,致使固定资产入账滞后。没有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2.4企业内部职能部门之间工作不衔接
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上职能部门之间工作不衔接,因而出现以下现象:一是各职能部门之间职责不明,人员分工不明,固定资产管理出现脱轨。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之间没有规范的管理流程,出现问题相互推卸。企业购置固定资产,有时会出现财务部门收到发票入账,却未交资产管理部门登记变更,财务部未收到通知核销现象。二是相关部门缺少合作,局限性强,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出现漏洞[6]。
2.5固定资产闲置,流失问题严重
企业固定资产闲置,流失问题在相当一部分企业中存在。一是固定资产购置把控不严,造成资产闲置。一些企业对购置固定资产的需求具体情况的相关分析不充分,没有按照企业固定资产的购置程序上报及时审批,造成固定资产处于半闲置状态。二是企业固定资产移交,出租,出借,对外投资工作不规范。导致资产的来路和去向不明。三是处置固定资产未按规定程序报批,存在随意出售,转让,随意核销现象,导致固定资产流失。
2.6财会人员素质差
一是财务知识培训不够,造成财务人员的素质与管理要求不相符,二是对固定资产标准把握不准,对部分物品是否应记入固定资产难以区分,对单位价值、资产细目区分不准;三是对固定资产分类不清。在固定资产中分有其他一般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部分财务人员没有完全理解、划分不准,因此造成统计不实。
沈阳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3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3.1提高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
企业应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企业要把固定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列入工作目标,在资产管理方向实行单位领导全面负责制,分管领导主要负责制,领导要亲自抓,从决策层面进行规划,运算,加强内控管理,以达到固定资产增效增值的目标。各部门要进行全面彻底的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把日常工作做好。企业应经常组织学习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文件规定,宣传政策法规,形成上下联动,共管的局面。将固定资产的安全运行,保值增值,效益等指标列入工作考核,提高管理意识,使资产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7]。
3.2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要建立和建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即加强内控管理,建立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固定资产预算,审批,采购,验收,登记,领用,调拨,处置,盘点,维护等规章制度。设立固定资产账簿,对验收合格的固定资产应填制固定资产交接单入库,并由资产管理部门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实物标签,建立固定资产档案,做到单据齐全,账目齐全,账目清晰,数据准确。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盘点,至少每年清查一次。保证固定资产的账面与实物相符,建立固定资产修缮维护制度,保证固定资产正常运行。通过清查盘点,查明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保养等情况是否正常。及时发现问题,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3.3规范固定资产核算,加强财务监督
一是强化会计人员的素质教育,加强会计队伍的建设,对会计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二是财务部门要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正确进行资产增减账务处理,认真旅履行固定资产报批审核程序,制定资产管理规程,加强会计监督,建立健全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大财务控制力度。对固定资产计划,采购,验收,保管,使用,维护,修理,处置,报废直至退出企业的全过程,建立合理的核算,管理流程,从制度上保证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操作上的规范化,秩序化与效率,堵住财务管理的漏洞。三是定期进行资产清查,确保资产安全,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逐步建立正常的监督制度,要通过检查工作,及时纠错,防止固定资产的流失。
3.4加强部门协作,增强工作责任感
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工管理,分工责任,责任到人的管理原则,强化各部门的分级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确保严格的执行资产管理程序。逐步改变使用人观念,要从没人仔细管,没人仔细问,没人仔细查到主动清查,主动报告,主动保养,要树立主人翁精神,有强烈的责任感。财务部门应承担起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职责,在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日常工作中加强监管和业务指导。企业要在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固定资产使用单位之间建立明确的职责,规范固定资产的流程和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从而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8]。
3.5加强日常监管,防止固定资产流失
首先要减少企业资产闲置。企业在对资产进行购置时,不但要立足现在,更要考虑资产发挥的长远效益。对各部门资产多占多用,一味追求全的现象要严格控制,按照标准对各部门设施的配置进行审核,从而减少盲目性,减低闲置率,优化各部门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第二,发生机构变更及人员调动时,要按规定办理资产内部调拨手续,及时进行资产转移,及时变更,对出租,对外投资的固定资产要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签订合法协议,并做好登记工作,保证资产的安全,出租收益要及时入账,准确入账。第三,做好资产处置工作,制定资产报废条件,做到物尽其用。对转让和捐赠的资产,采取最佳的处置方式,已取得最优处置效果,报相关部门进行资产评估,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按照规定的流程上报审批,防止固定资产流失。
3.6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电算化
做好财会人员业务培训工作。有计划地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反腐倡廉和职业道德、计算机知识、条码管理知识及保管技术等的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努力造就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过硬的财务管理队伍,推进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电算化、规范化、精细化。由于固定资产规模越来越庞大,种类繁多,各项管理工作仅靠传统的手工管理、手工统计已远不适应工作要求,必须实现管理工作的电算化,即建立起包括计划管理和核算管理等功能齐备的信息系统,将固定资产的购建、决算、处置、报废、核算等各项业务全部通过系统加以反映。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将有助于银行管理机构实时掌握固定资产信息,提高管理工作的时效性、透明度和效果。同时,在实现核算电算化的前提下,可以取消手工固定资产明细账和总账,有利于减少手工劳动,提高工作效率[9]。
沈阳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4案例分析
4.1企业概况
建兴天津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低速载货汽车及农用拖拉机的私营企业,集开发,生产,销售一体。公司注册资金1.1亿元,固定资产1.8亿元,流动资产1.2亿元,占地200多亩,职工300多人,技术人员56人,高级工程师38人,拥有先进的加工设备及合理的检测方法,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并远销日本韩国,及欧洲国家和地区,深受用户好评。该企业设备先进,部分机器预计可工作20000个台班时数,该设备投入使用后,假定各年实际工作台班数为:第一年7600小时,第二年7200小时,第三年6800小时,第四年4500小时(预计净残值为5%)
4.2建兴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表1 固定资产原值表 单位:万元 资产编号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设备编号 112-001 112-003 112-302 112-302 112-308 112-309 112-310 112-311
型号 Cwa61100 Cwa61855 Cwa61160 Ca6140a Cw6163a Cw61125 Cw6164b Tp-61133
预计工作量总额(h)20,000 20,000 20,000 20,000 20,000 20,000 20,000 8,200
使用年限 16 16 12 9 9 10 10 6
尚可使用年限 10 10 10 8 8 6 6 3
设备原值 240,000 320,000 120,000 108,000 112,365 110,500 822,600 33,000
资料来源:公司固定资产原值表
表2 固定资产折旧表 单位:万元
时间 设备编号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2009 15,000 20,000 10,000 12,000 12,485 11,050 82,260 5500
2010
2011
2012 15,000 20,000 10,000 12,000 12,485 11,050 82,260 5500
15,000 15,000 20,000 20,000 10,000 10,000 12,000 12,000 12,485 12,485 11,050 11,050
82,260 82,260 5500 5500
资料来源:公司固定资产折旧表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4.2.1.年限平均法:年折旧额=(原始价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表3 固定资产现值表 单位:万元
时间 设备编号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2009 225000 300000 110000 96000 99880 99450 740340 27500
2010 210000 280000 100000 84000 98595 88400
658080 22000
2011 195000 260000 90000 72000 86110 77350
575820 16500
2012 180000 240000 80000 60000 73625 66300 493560 11000
资料来源:公司固定资产现值表
年限平均法的优点是:计算过程简便,容易理解,是会计实物中应用最广范的方法。年限平均法的缺点是:注重固定资产的使用时间,忽视使用状况;固定资产各年的使用成本负担不均衡,从而违背了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原则[10]。4.2.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原始价值*(1-预计净残值)]/预计工作量总额 年折旧额=某年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时间 设备编号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2009 86640 115520 43320 38988 40584 39900 296400 11932
2010 82080 109440 41040 36936 38448 37800
280800 11304
2011 77520 103360 38760 34884 36312 35700
265200 10676
2012 51300 68400 25650 23085 24030 23625 175500 7065 表4 固定资产现值表 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公司固定资产现值表
工作量法的优缺点:优点是和年限平均法一样,比较简单实用而且以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为分配固定资产资本成本的标准,使各年计提的折旧额与固定资产的使用程度成正比关系,体现了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会计原则。缺点是:工作量法在计算固定资产前后期折旧时采用了一致的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而实际上这一折旧额在各期是不一样的,因为固定资产在使用的过程中单位工作量里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不一样,因而折旧也不一样,工作量法忽略了这一点[11]。
沈阳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4.2.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1/预计使用年限)*2*100% 某年的折旧额=该年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时间 设备编号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2009 48000 64000 24000 27000 28091 36465 271458 21780
2010 38400 51200 19200 20250 21068 24432
181876 7405
2011 30720 40960 15360 15187 15801 16369
121858 2518
2012 24576 32768 12288 11391 11851 10967
81645 856 表5 固定资产现值表 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公司固定资产现值表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优缺点:优点是简化了对折旧率的计算;缺点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应根据折旧的具体情况,对规则作必要的修正,以保证折旧的计算结果合理、恰当。因此在实务中应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时,我们应当对固定资产各期折旧计算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特别是在处理最后年份的折旧计算时,应综合考虑可能出现的以上各种因素,妥善处理好双倍余额[12]。4.2.4 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时间 设备编号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2009 142500 190000 94962 91314 95004 62985 468882 15675
2010 142500 190000 94962 91314 95004 62985
468882 15675
2011 142500 190000 94962 91314 95004 62985
468882 15675
2012 142500 190000 94962 91314 95004 62985 468882 15675
固定资产现值表 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公司固定资产现值表
年数总和法优缺点:1)许多固定资产与设备在全新时效率较高即在最最初数年提供的效率较高,因此折旧费用也较大,合乎成本与收入配比的会计原则:2)可以加快固定资产与设备的更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刺激胜败和经济增长,3)从企业角度来说,减低了当期利润,延迟了应纳所得税,在政策上给企业带来了纳税优惠,在理论上符合谨慎性会计原则。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4.3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选择:
从财务会计的角度来说,选择计算折旧的方法主要是为了正确计量收益,选择标准应根据企业会计原则中的收入与费用相互配合的原则,当设备正常使用时,直线法提供每年相等的折旧额,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选择直线折旧法比较合适,有些资产生产能力再早起具有较大的生产能力或盈利能力是多计提一些折旧,而与产品的后期生产能力减弱时少计提一些折旧,此时选择加速折旧法就比较合适,因此,从财会的角度来说,上述各种折旧方法在各自的使用前提下都是恰当的,合适的[13]。
4.4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4.1固定资产出现账卡物不相符的现象
由于固定资产数量大,种类多,且分布广泛,层次复杂,不同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相互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数据分散,口径不一,管理层无法准确掌握固定资产的资产状况。由于固定资产建卡,日常管理等工作由财务处和设备管理两个部门进行平行处理,造成资产名称,规格,资金来源,购买日期,原值等在财务部门资产卡片数据和设备管理部门设备台账数据难以保持一致,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相互脱节,形成固定资产管理账务不符,账账不符,账卡不符[14]。4.4.2固定资产状况不清,资产利用效率低
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财务部门固定资产数据未连成一个信息网,由于固定资产入账及时,相关变化不能实时反映等原因,造成各部门提供的数据资料相互不一致,较多部门存在资产状况不清的现象。由于资产状况不清,必然会引起固定资产利用率低下。一种是资产入账延迟,影响资产折旧的税前列支。一种是等资产实际报废时,资产在财务面上却为提到报废期,造成提前报废的错觉,资产提前报废的损失企业不能税前列支。
4.4.3固定资产提取折旧体系不完善
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出台,各企业都依据准则,考虑企业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固定资产折旧体系,但是,因下属企业类型差别较大,不能真实的反应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和转让价值提供参考,不利于固定资产管理。由于企业对固定资产折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财务人员及固定资产的使用单位对每年的固定资产报废表敷衍了事,主管部门也很少过问,固定资产的购入领用报废经常手续不全,一些固定资产的报废,破损,外调变价处理也不及时进行审批,其结果是账实不符,固定资产利用率相对较低,资产闲置和流失比较严重。因此,有必要建立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制度,选择符合本企业情况的固定资产核算体系和方法,在计提折旧时应登记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并在会计报表中准确的客观反映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及净值[15]。4.4.4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缺失
企业没有一套较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缺乏固定资产构建的可行性研究和报批程序,对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日常维护、转移使用、定期清查、损失报废等没有明确
沈阳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的规定和操作程序,对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使用部门的职权缺乏明确的规定,导致固定资产的管理处于无制度可依、无责可咎的无序状态。4.4.5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低,信息化管理水平低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不高,信息化水平低。固定资产岗位管理人员力量配置相对与固定资产所发挥的作用来说,显得相对薄弱。首先,资产管理人员的思想理念和管理意识有待提高,长期受重生产,轻管理的陈旧思想影响,忽视资产实物管理,而且对于收集资料和工程物资出入库过程管理不够重视,以至于资产无法结转,折旧不能及时计提,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其次,专门从事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少,各个部门资产兼职管理岗位很多时间和精力都忙于其他工作,无暇顾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4.5解决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对策
4.5.1企业应建立实物台账和实物卡片
企业固定资产必须建立实物台帐和实物卡片,记载固定资产的名称、购进时间、规格、型号等,同时由该企业的后勤部门负责保管,定期进行实物盘点,并与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账实核对。通过资产清查,摸清家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平台,详细准确地记录每个固定资产从购入、使用到处置的卡片信息,赋予其唯一的识别条形码,对实物资产使用进行全程的跟踪管理,实现对资产从入口、使用到出口各个环节的动态管理,随时为资产的购建、调剂和处置决策提供信息服务,并在此平台上建立评价和监督体系。这样可以优化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17]。4.5.2建立固定资产清查方案,提高资产利用率
企业固定资产变动频繁,资产受外力损害情况时有发生,资产自然损耗较大,标准也有所变化等原因,所以企业应定期进行资产清查,对达到使用年限的资产及时组织鉴定,对不符合固定资产条件的资产进行报废。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的清理和报废,时时监控资产动态。为保证资产清查结果持续共享,财务科作为资产清查牵头部门,应精心设计固定资产清查方案,具体指导实物资产使用部门和按人员收集资产相关信息。固定资产清查方案中要求的信息应该包括资产总分类,资产明细分类,资产使用命名,资产的坐落位置,资产的型号规格,资产数量,资产技术参数,资产形成来源,资产投入使用时间,资产价值,主要附属设备等信息。4.5.3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固定资产折旧额是对固定资产损耗进行价值补偿的依据。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要根据固定资产的损耗情况,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影响固定资产折旧额的因素主要有: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和固定资产净残值。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既要考虑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又要考虑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使经济折旧年限较物理折旧年限有所缩短,以保证固定资产在需要提前更新时有足够的资金来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很多种,企业应根据本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用适用的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方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法。正确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计划。建兴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存在些问题,应采用加速折旧法比较合理,这样可以很好地弥补其缺点,另一方面为了降低由于科技进步而产生的无形损耗的风险,提高资金运营效果,客观上也要求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这样就会不断的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18]。4.5.4完善并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企业应该完善对于固定资产计划、采购、验收、保管、使用、维护、修理、处置、报废直至退出企业全过程,是企业建立合理的核算、管理流程,从制度上保证固定资产业务操作上的规范化,堵住财务管理上的漏洞,维护资产实物的安全完整及账务的及时准确。严格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管好、用好、维护好、适时地改造更新设备;严格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控制原则;清晰职能部门资产管理分工、职责、权限;严格执行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及管理稽查、考核、奖惩制度等[19]。4.5.5组织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定期培训,提高素质
企业要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必须首先要保证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由于观念和技术的发展和更新换代,企业必须要通过不断学习,来不断更新自身的管理知识,提高管理水平,从而能够获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取得竞争优势。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各个部门承担不同的角色和职责,因此企业要有针对性的组织培训,首先要传达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和总体原则,确定固定资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每个人思想上达到统一认识[20]。其次,要针对各个部门进行不同的培训,要明确其固定资产的管理职能,对固定资产的运行,维护,检修等工作要树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确保固定资产的完整,并处于良好状态,加强审核和监督,对固定资产进行盘亏盘盈。
沈阳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劳动资料。是企业赖以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持续经营的物质基础。一个企业的良性发展,固定资产管理尤为重要。中小企业大量的固定资产若管理不善,就会导致固定资产的减值和毁损,甚至流失。这势必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使用与处置固定资产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缺乏对固定资产定期的清查;财会人员素质不高是目前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企业财产的完整、安全的需要,也是企业资金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企业应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加强管理,明确管理责任,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来解决问题。从而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才能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完整,促进企业资产的合理使用,以适应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敏华,浅谈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J] 当代经济 2011,(2):74-75 [2] 刘万文.浅议固定资产的管理[J].会计之友,2008(11):30 [3] 马驭.浅谈如何做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J].商场现代化,2008,(36):78 [4]祝燕明.浅谈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会计之友,2008(1):64 [5] 尹翠仙.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1,(6)[6] 张志贤,陈文芳.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有关问题探讨[J].商业经济, 2010,(11).[7] 曹桂青.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企业论坛,2009(9):60-61.[8] 宋勇.浅议强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科技信息(学术版), 2008,(12).[9] 苗晓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J].产业与技术论坛,2008,(1).[10] 杨哲旗.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1] 周斌.企业固定资产核算深析[J].商业经济, 2009,(10)[12] 牛国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学习与探索, 2007,(6)[13] 孟雪严:论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J].集体经济,2010(7)
[14]吴跃龙.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6)[15] 屈艳青.浅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和建议[J].当代经济, 2011,(8)[16] 李云.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10,(17)[17] 辛爱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21)[18] 周云鹏.论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 2009,(17)[19] 秦宝坤,许旭.浅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J].商业文化2010,(1).[20] Fixed assets Alexander Frotscher, Martin Bohm [J].ITS International 2008,14(4)
沈阳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致 谢
大学四年学习时光已接近尾声,回首走过的岁月,心中倍感充实,不禁感慨万千。借此良机,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感谢母校对我培养,感谢老师对我的细心栽培以及同学们对我的关心照顾。
感谢沈农校园,她承载了我四年的青春时光,在她的怀抱里,我度过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一段永远不会淡忘的精彩。
感谢施雯老师的指导,从开始选题目到论文定稿,她给了我很多和指导,耐心地帮我修改论文,正是在她的细心辅导和热心帮助下,我才能顺利地完成了毕业论文。施雯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将不断激励着我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勤奋努力,不断进取。
感谢经济管理学院的各位老师,是你们的不倦教导让我不仅领略了书本知识的风采,也教会了我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同时感谢四年中陪伴在我身边我的同学们,感谢他们为我提出的有益的建议,有了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才能度过这充实的四年。
时光匆匆,离校日期已日趋临近,毕业论文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选题到论文的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的热情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第五篇:医院网络安全管理问题研究论文
一、提出问题
HIS系统中患者的挂号就诊、医嘱的执行、药品的发放、病案的录入等几乎所有的操作都是基于网络进行。但是,在实际的系统运行中,服务器的死机或者软硬件故障、光纤等链路的环路、网络的拥塞甚至瘫痪、机房突然的断电、网络病毒和电脑骇客等各种原因都可能造成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网络安全问题的产生,一是医院的网络系统的应用范围在不断的扩展,网络系统成为公共信息平台必备的部分,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便捷的服务,HIS系统在提供这些网络数据时,很容易受到病毒的侵扰,这很有可能是人为的恶意攻击;二是信息系统的内部网络安全存在隐患,这主要是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医院的工作人员在有意或无意间对系统的攻击行为等。
二、解决方案
(一)中心机房。
(1)系统核心设备和主干网络的冗余。HIS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包括服务器、中心交换机、二级交换机、路由器、UPS等。在购买此类设备时,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质量好售后服务好的知名品牌产品。此外,数据库服务器是HIS的核心设备,为了保证它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建议采用双机容错和集群技术;中心交换机的故障会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所以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备用交换机,以便在主运行设备出现问题时进行及时更换。
(2)数据库的备份。为了保证在数据库备份期间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应合理地对系统内流量进行科学分析,选择合适的备份方案、适当的备份频率和备份时间,以避开正常业务繁忙的时间区,将因数据备份对正常工作的影响限度降到最低,同时又能保证恢复备份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利用SQLSERVER自身强大的备份功能,每天分时段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并定期使用刻录设备将备份文件刻录成光盘妥善保存。
(3)利用防火墙和路由器更好地管理网络。根据医院规模的大小和经济实力的强弱,可购买专门的防火墙设备或通过路由器的包过滤功能来抵御来自外网的网络威胁,保证内网的数据安全性。同时,可以通过配置路由器来管理医院各科室甚至是具体某台工作站对外网的使用权限。
(二)客户终端。
(1)划分出科学合理的VLAN。通过交换机所具有的VLAN功能,能够使局域网内的各种网络设备从逻辑上进行划分,以部门或科室为单位,既可以限制广播风暴,又可以将地理位置上相隔很远的工作站划分在一个子网,使得网络的管理更加方便快捷。医院中可以根据具体的职能来将网段分为门诊、住院、医技、临床等子网进行划分和管理。
(2)做好终端系统备份。使用GHOST这类软件对每个工作站特别是较重要的工作站系统进行备份,在安装系统时,就应该将重要的数据进行备份,存储到另一个硬盘中,一般硬盘的划分为C盘安装系统,D盘安装应用程序、电脑的驱动程序,E盘留作用户使用区。
(三)服务器的备份问题。对于需要更新的数据,可以通过数据库本身所具备的定期启动和计划任务等功能定时自动把主服务器的日志备份到备份服务器,并定时启动恢复命令把备份服务器数据库的数据与主服务器同步。
(四)加强对网络病毒和骇客攻击的防范。
(1)安装正版的网络版杀毒软件。由于是网络版的,我们在网络中设置了域,所以每台工作站的病毒库都能在机器登陆时及时得到更新。另外它自带防火墙和实时网络监控功能,能及时隔绝其他机器的攻击,对于自身是否中毒也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保证能够及时排除网络的病毒机器。建议控制中心不要安装在数据服务器上,而应该安装在其他的服务器上。
(2)在系统安装时随即删除文件共享协议,没有该协议就不能通过网络对各工作站的文件进行拷贝或删除操作,杜绝了某些人通过网络以文件共享的方式获取医院的重要资料和数据或是破坏系统的可能性。
三、结束语
管理好医院的网络系统,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是一个复杂系统的问题。仅仅提供一套安全问题解决方案根本不能满足网络安全要求,必须加大网络安全投入力度,宣传和严格执行网络安全制度,做好完备的应急预案和故障恢复演练。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来确保医院网络系统的的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