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军队院校教师激励问题研究
军队院校教师激励问题研究
【摘 要】军队院校教师在军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是军队院校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如何激励引导好军队院校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研究潜能,是军队院校管理工作的重点。本文分析了军队院校教师激励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适应培养新型合格军事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军队院校 教师激励 问题 对策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过程中,军队院校教师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他们是军队院校建设的基础,直接承担着课题创新、人才培养等重任。因而,如何充分发挥军队院校教师的能力,提高军队院校教师的工作效率,调动军队院校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创新性,已成为加强军队院校建设,培养高质量军事人才的关键。虽然可以从军队院校的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等方面做诸多的改进,但以西方的现代激励理论为视角,结合我国军队院校的实际特点,分析教师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从而提出解决办法和整改措施,完善教师的激励机制,这对于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军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二、教师激励存在的问题
军队院校一直以来坚持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的激励原则,很好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但仍然存在教师“安心不尽心”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军队院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以下是问题的几个方面:
(一)不同级别和岗位的教师工资差距小
军队院校实行的是标准工资,由年度军费预算支出,工资与军衔、职务挂钩,没有其他隐性收入,待遇福利差别不大。工作几十年、二十几年的学校科研教学骨干,甚至是著名专家,除了科研成果和头上的光环,他们的工资待遇与其他的军队干部相差无几,教师的付出成本与劳动所得大不相称。
(二)教师的工作环境不尽人意
近些年,军队院校大力投资完善治学条件,使教师的工作环境有了很大变化,但大部分住房建于20世纪70年代,建筑设施陈旧简陋,办公大楼、图书馆、实验室、信息化教室、宿舍,以及文体娱乐设施等工作生活条件亟须提高。
(三)学校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
军队院校教师绩效评定规则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第一,对考评主体缺乏监督;第二,考评内容片面;第三,考评过程民主化程度不高。
(四)教师激励机制不完善
军队院校由于特殊原因,对教师的工作内激励仍然不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才流动机制实施不到位;第二,军队院校教师缺乏竞争意识。
三、解决军队院校教师激励问题的对策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军队院校应该树立科学的人本理念,创作良好的工作环境,真正做到留住人心,以人为本。首先,军队院校在管理中应打破以往的层级制,适当运用“学习型组织”“扁平型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等组织形式和理念,与层级制互补,克服层级制的不足。应让下属和年轻人多参与决策,打破层级界限,尊重下属意见,这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其次,树立人文关怀的理念。领导处事不公,同事相互猜忌,必然影响人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因此,要激励人才,就要在建立良好的人文关怀上下功夫,减少不必要的社会摩擦,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
(二)改善办公条件,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双因素理论认为,工作环境的好坏影响着人的工作满意度。对军队院校来说,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激励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好的工作环境能消除人的不满情绪,是发挥人的工作主动性的前提。第一,加大硬件设施投入;第二,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
(三)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制
第一,提高考评主体的素质。在军队院校教师的考评中,评估人员在评价机制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直接影响到绩效考核机制的质量。通常由上级政治部门组织教师的考评,上级干部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评估的准确性。因此,考评主体首先要能够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评价的内容、方法,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其次,要公正廉洁,能够实事求是,不徇私情;第三,要提高基本技能,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够在复杂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判断。第二,进行工作分析,制定出科学的考核标准。军队院校教师的工作与一线操作人才的工作有着很大的区别,更具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考评实施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他们也需要得到准确公正的评价,否则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很难得到维持和提高。应该针对他们特殊的工作给予分析,确定每个人的考评指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评标准。军队院校可以通过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细化岗位和职位的细则,使教师对本职工作的责任和内容有十分明确的认识,也使他们从心理上进入状态,接受考评;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加强上级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不同岗位、不同职位、不同职责的考评指标应有所不同。
(四)建立教师岗位竞争和流动制度
第一,实行教师和学员队干部交流任职制度。对没有基层任职经历、思想基础好、责任心和管理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年轻教师,可有计划地安排到学员队任职。从教学单位选调到学员队任职,并承担一定教学任务的干部,可以保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二,实行教师下部队代职锻炼制度。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师队伍的实际,对缺乏部队岗位锻炼,或脱离基层时间比较长的教师,应安排下基层部队代职,对未经基层锻炼的,应安排下中队当兵。教员代职锻炼与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挂钩,任期内因个人原因没有代职锻炼的,不得晋升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参考文献】
[1][美]赫茨伯格.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郭继民.军校教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浅析[J].海军院校教育,2006,16(03):56-58.[3]马妮莎.基于双因素理论下的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0.[4]刘正周.管理激励[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第二篇:国有企业管理者激励问题研究
国有企业管理者激励问题研究
摘要国有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一个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怎样挖掘人才、培养人才、挽留人才,是企业长足发展之根本。在人才的管理过程中,我主张对人才进行科学的激励方法,以达到培养和挽留人才的目的。在激励的过程中,我国有企业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激励方法:
1、采用年薪制,是企业主要领导人的薪金和企业效益挂钩,增强企业领导人的责任心。
2、采用期权股权的方式激励。在企业获得一定效益的同时,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向企业高层主管发放企业股权,使其长期获利,与企业荣辱与共。
3、激励要讲究科学性,不能单纯的以物质奖励为主要结合我国国情和国有企业性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运用科学的激励方法。关键词:激励年薪制期权股权国企
一、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特点极其原因
(一)、国有企业流失的人才特点
国有企业人才的严重流失是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的特殊产物,成为国企改革、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其特点:一是从流量看,人才流失量大势猛,尤其是专业、学历、职称具有强势的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二是从人才类型看,专业技术人员是流失的主体。三是从专业结构看,工程技术类人才流失严重。专业技术人才不仅在数量上大幅下滑,而且在专业结构上趋于不合理,由此大大制约了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和技术进步。四是从学历和职称看,高层次人才流失问题突出。高学历和高职称者一般都是企业技术或管理上的骨干,通常被看作是人才中的精英,因而,他们必然是人才争夺中的热点。五是从年龄看,30岁以下的青年人才的流失不容忽视。这表明企业人才有青黄不接之势,总体结构正在趋于老化。六是从流向上看,主要目标是“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这种单项流动,使国企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流入方不花一分钱的人才培训基地,也使国企无法正常保有自身的技术和商业秘密,同时也极大地挫伤了国企人才投资和培训的积极性。“智力外流”、“脑外流”将严重影响国有企业的科技力量和21世纪发展前景,一些媒体也不断披露了国企人才外流的情况,惊呼“失血”严重。
(二)、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
如何使国有企业摆脱人才流失的局面,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问题。然而,国有企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实践后,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我认为导致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一直未能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国有企业经理(指高层经理人员)激励机制。
激励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它指心理上的驱动力,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思,也就是说,通过某些内部或外部刺激,使人发奋起来,行动起来,去实现特定的目的。管理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对人的激励问题。激励不是操纵,不是控制,而是对人的需要的满足,是通过满足需要对人的行为的引导和对人的积极性的调动。
从根本上说,当前国有企业人才的严重流失是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既有政策导向中的偏颇,也有管理制度上的欠缺;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内部的原因;既有企业领导人的不足,也有人才自身的缘故。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企业自身建设的不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领导者重视不够或人才意识淡薄。二是人才的使用效率不高也是一种重要的推动性力量。三是在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的状况下,相当比例的人才感到学非所用或其潜能远未发挥出来,“英雄无用武之地”。为实现自身价值,他们
选择了流向充满挑战和竞争机会的“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四是国企复杂的人际关系、落后的工作环境、僵化的劳动制度成为人才外流“推”的因素。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最严重的失误是低估了激励问题的重要性。改革开放前,对国有企业经理(厂长)只采取了超经济的激励措施,在一个“企业是我家、人人都爱它”、奉献高于索取的年代里,在一个企业经理(厂长)没有任何经营决策权的企业环境中,物质激励理所当然就不重要了。他们得到的只是由政府根据其行政级别决定的货币工资收入,完全取决于其工龄、学历、技术职称等非市场的刚性因素。但是,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虽然现代企业的激励理论引入中国还是9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但在20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如何调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一直是一个倍受关注的重要话题。从80年代中期的经理承包责任制到90年代的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公司化改革,国有企业就解决经理的激励问题进行了多形式、多层面、多方向的探索。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二、如何对国有企业管理人才进行激励
2005年1月,中信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钱颖一教授作序的引进版图书--《在增长的迷雾中求索》。书中写道:只有当所有的经济主体具有正确的激励时,繁荣才可能出现。对此,钱颖一教授评论说,发展中国家之“本”,不过是“把激励搞对”。
(一)、启用年薪制激励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2005年3月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期间,有媒体报道说,有关部门正在拟定国有大型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年收入标准,原则上不超过该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14倍。而我国大中型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效率,促进企业发展。因此在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下,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的报酬制度应该是多元化的年薪制。年薪制是指以为期间确定企业管理者的基本报酬,并根据经营成果发放风险收入的一种工资分配制度,主要针对高层管理者的薪酬制度。
年薪=基本工资+风险收入
其目的在于:企业出资人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通过年薪制选出出色的企业管理者,并激发企业管理者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和实现企业管理者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所以说,年薪制不是静态的工资制度,而是动态的工资制度,要根据企业经济效应、企业规模、普通员工平均工资调整。年薪制也不是单一的工资报酬体制,表现出企业管理者和出资人之间的责任、权利、风险和利益的一致性。年薪制遵循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按要素分配、多投多得的原则,而不是从以往的每月发薪变成每年发薪。
年薪制的5种模式
直截了当型发放单一的,固定数额的年薪
老有所养型在基础年薪之外,还有津贴、养老保障
风险收益型在基础年薪之外,津贴、养老保险、风险收入
股权激励型年薪内含有股权激励的方案
权利增值型年薪内含和业绩挂钩的分配权
年薪制的实行在经济学界和企业之间有着不同的舆论方向。其中,支持年薪制的观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1)、年薪制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而采取的一种工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是对高层管理者人力资本价值的承认,并以制度的形式加以确认。
(2)、年薪制推动了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相统一的管理制度建立使管理者的收入与绩效挂钩。
(3)、年薪制调动了管理者的积极性,实现利益最大化提高竞争实力。
(4)、年薪制推动管理者职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是“公平竞争、择优聘任”的条件。
(5)、迎合职业多样化,劳动力流动快的需要。
(6)、推动由单纯生产管理者向计划执行者和企业决策管理者转变。
(7)、完善了工资分配制度。
任何一种制度的推行都不是一帆顺利的,年薪制在推行的过程中就遇到如下问题:
(1)、部分企业条件尚不成熟。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和组在推行织制度和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即产权不清晰,公司结构不合理。
(2)、企业人事政策存在问题。不公平、不择选以行政命令、任人唯亲的方式进行,整体素质不高,有短期性行为。
(3)、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不能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按要素付酬。
(4)、年薪制实施对象范围模糊,标准缺少弹性。
(5)、部分高层管理者灰色收入转多,使年薪制失去了激励的作用。
(二)、使用期权股权进行长期激励
〈一〉、国有企业中现存的的期权股权激励方式
“最为有效的中长期激励手段就是股权激励,在国外这也是最为常见的激励方式。”上海荣正咨询董事长郑培敏指出。
在发达市场经济的国家,企业经营者的薪酬通常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基本年薪、奖金、福利计划(退休计划)以及股票期权,并且股票期权所占薪酬的比例越来越高,一般达到50%以上,有些特大型企业的领导人可能会达90%以上。而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透露的信息则明确了管理要素参与分配改革向深层次发展的方向——股票期权将会作为中长期激励方式被引入。股权期权长期激励的实质是对未来增值收益的一种分配,而不是对现有存量产权的分割转让,这种制度的学名在国际上叫期权,是一种股票延伸证券,它与证券的数量有关,但绝对不是证券的本身。要把握好度,既不能过度激励,也不能激励不足。过度激励会侵害出资人的利益;激励不足,就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经营短期行为,导致国有产权的流失,有害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国资委成立后,随着企业年薪制的实施,进一步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的任务就提上了工作日程。在总结前期境外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践、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国资委相关部门一直在抓紧研究起草股权激励办法,并可能随着股改的顺利推进择机出台。
目前国内企业采用的股权激励制度大致可以分为六种。
股票期权模式--股票期权模式是国际上一种最为经典、使用最为广泛的股权激励模式。其内容要点是:公司经股东大会同意,将预留的已发行未公开上市的普通股股票认股权作为“一揽子”报酬中的一部分,以事先确定的某一期权价格有条件地无偿授予或奖励给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股票期权的享有者可在规定的时期内做出行权、兑现等选择。
股份期权模式--由于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在现行《公司法》框架内不能解决“股票来源”问题,因此一些地方采用了变通的做法。股份期权模式实际上就是一种股票期权改造模式。北京市就是这种模式的设计和推广者,因此这种模式又被称为
“北京期权模式”.这种模式规定:经公司出资人或董事会同意,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可以群体形式获得公司5%?20%股权,其中董事长和经理的持股比例应占群体持股数的10%以上。
期股奖励模式--期股奖励模式是目前国内上市公司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股权激励办法。其特点是,从当年净利润中或未分配利润中提取奖金,折股奖励给高层管理人员。
虚拟股票期权模式--虚拟股票期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股票认购权,它是将奖金的给予延期支付,并把奖金转换成普通股票,这部分股票享有分红、转增股等权利,但在一定时期内不得流通,只能按规定分期兑现。这种模式是针对股票来源障碍而进行的一种创新设计,暂时采用内部结算的办法操作。虚拟股票期权的资金来源与期股奖励模式不同,它来源于企业积存的奖励基金。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是这种模式的代表。
年薪奖励转股权模式--年薪奖励转股权模式是由武汉市国有资产控股公司设计并推出的,因此也被称之为“武汉期权模式”.武汉市国有资产控股公司所控股的上市公司原来实行企业法人代表年薪制,年薪由基薪、风险收入、年功收入、特别年薪奖励四部分组成。这种模式则把风险收入70%拿出来转化为股票期权(另外30%以现金形式当年兑付),国资公司按该企业年报公布后一个月的股票平均市价,用该企业法人代表当年风险收入的70%购入该企业股票。同时,由企业法人代表与国资公司签订股票托管协议,这部分股票的表决权由国资公司行使,需在第二年经对企业的业绩进行评定后按比例逐年返还给企业的经营者,返还后的股票才可以上市流通。武汉期权模式本质上也是一种期股奖励模式。
股票增值权模式--其主要内容是通过模拟认股权方式,获得由公司支付的公司股票在末比初的净资产的增值价差。
值得注意的是,股票增值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股票,没有所有权、表决权、配股权。这种模式直接拿每股净资产的增加值来激励其高管人员、技术骨干和董事,无需报财政部、证监会等机构的审批,只要经股东大会通过即可实施,因此具体操作起来方便、快捷。
〈二〉、期权股权在国有企业中运行中面临的问题
尽管股权激励破冰在即,但涉及到具体操作,却仍然面临着不少障碍。首当其冲的就是法律障碍。
实施股权激励,首要解决给予员工或经营层的股份从何而来的问题,但是在现有法律法规的限制下,股份来源成为了一个难题。目前,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不允许回购本公司股票,也不允许公司库存股票,要实施股权激励,只有定向扩股和原股东转让两种可行方式,来源渠道较为狭窄。
其次,很大一部分的股权激励模式的实施,都伴随着公司股本的变动,而我国《公司法》实施的是注册资本实收制而非国外的授权资本制,虽然目前可以通过设计股票期权具体的行权方式,以公司支付价差来行权,从而避免股票回购法律上的限制,但从长远和规范的角度来看,关于股票回购方面的条款仍然有待于完善。此外,股票期权的兑现可能会需要大量的现金,而我国《证券法》不允许卖空交易,给收益兑现带来一定困难,无疑给实施股票期权的上市公司带来较大的现金压力。
一直以来,公平问题都是中国改革过程中最引人关注的问题。一方面“大锅饭”、“平均主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根深蒂固;另一方面,现阶段中国收入差距已经非常大,中国已被世界银行认定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而股
权激励制度的实施,可能会带来持股受益人财富的巨大增长,这势必会加大这种趋势。这种来自观念上的阻力,也是大面积实施股权激励的障碍之一。
因此,即使是实施股权激励最直接受益人——国企老总们,对股权激励也并不是非常感兴趣。国务院国资委研究机构曾做过一个调查,大多数企业经营者认为最有效的激励因素是“与业绩挂钩的高收入”,选择比重为74.3%,其他激励因素依次是“较高的社会地位”、“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持有股票期权”以及“表彰与奖励”."此外,我国现行的关于股票期权方面的税收政策,也为股权激励的推广制造了障碍。
(三)、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有机结合报酬因素仅仅是影响大中型国有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积极性的因素之一,控制权、声誉和市场竞争等因素都会对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的积极性发生作用。虽然美英模式具有注重企业家的长期激励、给予企业家高额年薪的特点,但没有数据能说明美英模式产生了更好的公司业绩或更高的企业效率。由于人需要的是多元化、多层次,由企业高层经理人员所从事的管理决策工作,如果仅仅依靠报酬机制对其行为进行激励约束是不够的,只有依靠报酬机制、控制权机制、声誉机制和竞争机制的有效组合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的激励问题。职业企业家的职能在于管理决策,而管理决策活动具有复杂性、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这不仅对职业企业家的能力提出的特殊要求,也增加了评价企业家业绩、监督企业家活动困难。从理论上说,企业家的劳动可激励而不可“压榨”。因而,与企业普通员工相比,企业家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就更加强调声誉之类的精神激励。在西方企业中,精神激励的形式表现为赋予企业家重要的社会地位,表现为以企业家形象和价值观为代表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的区别在于,精神激励能够从内心调动人的积极性,即产生管理学中所谓的“内激力”。在我国,精神激励的形式主要表现为荣誉激励,荣誉是贡献的象征,是自身价值的体现,但在传统计划体制下,由于过于强调精神激励而忽视了物质激励,结果适得其反。在现阶段,建立大中型国有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的有效的报酬机制和声誉机制,体现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有效结合。
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正确在国有企业中运用激励机制
物极必反,真理再前进一步就是谬误。我们在利用激励的同时,必须警惕过度激励。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任何事物的利用都必然会出现收益递减现象,最终甚至出现负收益。资本、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更是如此,作为制度的激励的运用亦如是。资本、劳动、技术不是万能的,激励也不可能是万能的,收益递减现象必将出现。
借鉴国外国有企业的经验,国有企业服务于两大类目标,即社会目标和利润目标。社会目标是指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包括追求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以及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维持经济稳定,执行产业政策,弥补“市场缺陷”,保证充分就业等。以国有独资形式存在的现代国有企业应该以社会目标为其行为导向,这类企业是以“纳税人”来代替“股东”的,一般集中于事关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公共领域,以及私人资本不愿进入或无力进入的可竞争性差的基础性产业。由于这类企业以社会目标为其行为目标,因而不能以一般企业的效率目标对其进行要求,对该类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的业绩评价、激励约束也不能以效率为导向,而应该以公务员的标准进行考核、选拔和奖励。以股权多元化的公司制形式存在的现代公司制企业应该以利润目标为其行为导向,只有按照现代公司制的企业要求去运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其利润目标。对该类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的业绩评价、激励约束应该以市场和效率为导向,依据企业的技术经济条件、不同的发展阶段及其经营企业的实现利润、资产增值、上缴利税等情况,合理确定业绩考核指标,正确进行业绩评价,使经理人员的风险收入严格与其经营业绩挂钩,激发其积极性,抑制其机会主义行为。
在报酬因素激励和约束企业高层经理人员行为的过程中,公平因素对激励约束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公平理论,企业经理人员报酬数量绝对值的高低对其积极性的影响不大,其报酬的社会“横向”比较或历史“纵向”比较的相对值,往往与其满意程度和积极性更为相关。即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和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其所取得的报酬与同类型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的报酬相比,或与自己以前获得的报酬相比是否公平。
国有企业近年来人才流失严重,有关方面尽管试图加以控制,但效果不佳。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今天,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大环境,妥善解决人才流失问题更显紧迫,但绝不能采取简单的办法,而应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实事求是,运用科学思维,探求对策。
参考资料:
1、赵民、陈立华,把激励搞对——国有企业管理者10大激励模式,人民邮电出版社发行20052、周文霞、孙健民,管理中的激励,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3、劳埃德-拜厄斯、莱斯利-鲁,李业昆等译,人力资源管理 〈M〉,华夏出版社,20024、刘述意、高粮,企业家理论和实践[M],经理管理出版社,19885、黄群慧,企业家激励约束与国有企业改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6、徐茂魁,现代公司制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7、范黎波、李自杰,其夜里论语公司治理[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8、冯根福,西方国家公司经理行为的约束与激励机制比较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1998,(6)
第三篇:毕业论文--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知识经济的到来意味着“脑力产业取代自然资源产业成为主流,创造、运用、组织脑力、自然资源与资本成为新竞争关系”。而伴随着知识技术全球化创新的出现,现代企业正面临着一种新的竞争环境——不间断的变革和高度的不确定性,在这种环境下,企业要生存,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要靠高素质、高效率的知识型员工队伍。也就是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创造性的、富于变化的、不可预测的知识型工作将成为新经济的主要工作形式,知识管理能力成为了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关键,在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成为企业竞争优势源泉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依靠知识的载体——知识员工来实现。企业只有认识到知识员工的作用,并能够真正采取有效措施,将其价值实现建立在企业价值实现的基础上,企业方能在知识经济时代顺利发展。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知识员工管理方面受到了严峻挑战。企业普遍存在激励手段匮乏、员工跳槽频繁、管理成本上升等现象。因此,如何管理知识员工,了解他们的需要,激发他们的干劲,成为新经济时代的管理者首要考虑的问题。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师德斯勒指出,所有人力资源活动都有激励的含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就是广义的激励制度。因此,如何有效激励知识员工已成为广大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成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也成为了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命题。
(二)研究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剖析知识型员工激励现状问题,研究适合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策略,以期能够为中国企业的发展、知识型员工激励改进和提高我国企业市场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案。意义如下:(1)促进企业资本价值增值
企业资本增值主要包括物质资本增值和人力资本增值,而知识型员工在企业资本增值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对于物质资本增值,知识型员工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身知识和技术来提高物质资本的运作效率和价值,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利润增值目的;对于人力资本增值,知识型员工作为知识的载体,可以通过自身知识存量的增
加来达到自身价值增值目的。因此,企业通过有效地激励,可以激发知识型员工对其人力资本和企业物质资本的投资,从而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和劳动生产率,实现企业资本的价值增值。
(2)激发知识型员工工作潜能 企业实践证明,企业环境中如果缺乏有效地激励,知识型员工的潜能只发挥20.30%,而组织环境中如果存在良好的激励措施和手段,同样的员工其潜力可发挥80.90%。显然,这50.60%的差距是激励造成的。因此,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激励,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员工的需求,可以有效激发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潜能,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保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由以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为主的形态向以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为主的形态过渡的时期,对知识型员工实施激励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本的整体素质,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后盾。
二、国内外在该方向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知识型员工也称知识工作者,这一概念由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最早提出,指的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当时他特指的是某个经理或执行经理。今天,这个概念已经扩展为在工作过程和结果上主要以脑力劳动投入和产出为特征的工作人员。他们与传统上听从命令或按规定程序进行操作的员工不同,因为他们拥有最有价值的资产——知识。知识型员工兼具知识性、创造性、灵活性等方面的特征。
加拿大著名学者弗朗西斯·赫瑞比(Frances Horibe)认为:“简而言之,知识型员工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在这个概念里,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销售人员都属于知识型员工的范畴。
国际著名咨询公司安盛咨询公司提出,知识型员工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人员:①专业人士:②具有深度专业技能的辅助性专业人员:③中高级经理人员。
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经过大量实证研究后得出结论:知识型员工的前四项注重的需求要素依次是“个体成长”(33.74%),“工作自主”(30.51%),“业务成就”(28.68%),“金钱财富”(7.07%)。从玛汉·坦姆仆的研究成果看,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不能以金钱刺激为主,而应以其发展、成就和成长为主,即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应该以长期效应为主。
(二)国内研究现状
人民大学彭剑锋、张望军认为,知识型员工作为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的员工群体,激励他们的动力更多来自工作的内在报酬本身。他们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对知识、对个体和事业的成长有着持续的追求。
现代企业应强调个人、团队和组织激励的有机结合;强调事前、事中、事后激励的有机结合;把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结合,强调激励手段对员工的长期正效应。
肖光强提出知识型员工具有自主性、创造性、有较强成就动机及流动性强等特点,因而在对其的管理中应注意:提供一种自主的工作环境,使他们能够在既定的组织目标和自我考核体系框架下,自主地完成任务;强调以人为本,实行分散式管理而不是等级制的管理;实行弹性工作制;重视知识型员工的个体成长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张向前、黄种杰和蒙少东认为:信息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知识型员工具有独立自主性、创新性、骄傲性等特征,管理知识型员工应采取充分发挥员工独立自主性,创造良好的软环境等措施。
丁淑平指出,在知识型企业里,企业资本由物质资本和知识资本两部分构成,物质资本所有者是企业股东,而知识资本的所有者是企业的员工。在知识型企业里,员工已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员工,其素质较高,追求自我实现,不再是企业的打工者,而是企业的投资者。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传统意义上的雇用契约关系转向协同双赢关系。[3]彼得·德鲁克.李小刚等译.未来的管理[M].第一版.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
[4]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167页
fs]弗朗西斯·赫瑞比.郑晓明等译.管理知识员工[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7月.7 页
[6]Workforce of the 21th Century[R].1998年安盛公司内部研究报告 [7]黄培伦,李鸿雁.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研究评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27卷1 期.138-139页
【8]彭剑锋,张望军.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9年9期.12一14页
[9]肖光强.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1年2期.13—14页
[10]张向前,黄种杰,蒙少东.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J].经济管理.2002年 2期.60-64页
[11]丁淑平.我国电信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探讨[J].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09S 期.205-206页
三、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实务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挑战
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与激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企业往往在这方面存在着种种问题,限制了知识型员工积极性的发挥,结果是对企业发展造成了障碍。为此,必须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
(一)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现状
虽然知识型员工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但到目前为止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科学的、规范的知识型员工管理体系。具体的说.在企业的知识型员工管理与激励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对知识型员工管理过多,抑制了他们的创造力
一些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没有考虑知识型员工自主性、个性化特点,而过分看重权力的作用,甚至有的企业领导人认为对知识型员工管理得越多,就越能体现出自己的权威和管理能力.从而导致了过度的管理,结果适得其反。由于知识型员工对过度管理的不满,使得管理者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不断下降,更有甚者,过度管理限制了知识型员工工作自由度,使他们工作热情大减,创造力难以发挥。2.强调一般使用,忽略个体的发展
目前,很多企业还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员工教育与培训机制,在用人时,考虑员工现有的知识和能力,只注重挖掘员工现有知识和能力.而忽略对他们的培训与开发。当科技发展后,老员工先前的技术已被淘汰,若他们不能用新技术工作,就会面临被“炒鱿鱼”的尴尬,至于学习与培训被看作是员工自己的事。企业宁愿去“挖墙角”也不愿去培训自己员工。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一方面,培训之后的老职工对企业的情况比较了解,能够很快投入新工作,且工作起来比较顺手。而“挖”过来的新职工必须有一段对企业环境的适应过程,然后才能够正式工作;另一方面,企业这种做法,使得新老员工都不会忠诚于组织,对企业没归属感。一有机会,他们也会“炒企业的鱿鱼”,带着企业信息流动到别处。若流动到竞争对手那里,其影响是不可估量的。3.强调对知识型员工的控制,忽略对他们的激励
某些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总是设法用各种手段来控制员工,甚至把一些激励措施也当成了控制员工的手段。许多企业想通过给予培训的机会来留住人才,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往往不是从激励的角度来考虑,而是从控制的角度来限制人才流动,把培训作为控制的手段而不是激励的方式。企业要求员工在接受培训之前与公司签订培训结束后的工作合同,试图以合同拴住员工。这种把培训当作交易的做法所导致的结果是即使员工受到培训,也不能产生激励效果,反而降低了员工对组织满意度,使留住核心员工变得更困难。4.强调知识型员工的资本性,忽略其需求与发展
虽然很多企业目前已经认识到知识型员工是宝贵的资源,注意到其所拥有的知识资本的重要价值,但仅仅把知识型员工仅仅看作是一种简单的投入要素,而忽略他们作为人力资本这一特殊要素的个体需要。企业看重的是他们对组织目标的贡献,忽略了知识型员工自身价值实现。没有考虑到他们职业生涯发展,更谈不上把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与组织目标的实现相匹配。
(二)知识型员工激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李霞,杨明 浅谈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及策略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9)239
我国激励理论和实践先天不足,导致企业对知识型员工激励效果偏离预期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许多企业招聘知识型员工时,纷纷打出“高工资、高福利” 招牌,认为只要有“双高”就能吸引留住人才;
2.面对知识型员工流动率的问题,企业不是想办法提高对知识塑员工的吸引力,而是采取不正当的办法限制人才流动;
3.管理者不了解知识型员工内心对组织的责任感和对理想的追求,而在管理方法和手段上形成了巨大的盲区;
4.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缺乏正确认识,不重视工作与员工兴趣及个性特点的匹配;
5.忽视知识型员工发展需求和职业规划,对其学习和自我发展要求缺 乏了解和有效地引导。
企业必须采用有效的措施激励知识型员工,促进企业和知识型员工共同发展。当前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的种种现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0]R.Bravton Bowen.激励员工[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1.“以人为本”现代管理思想尚未真正确立导致人才的流失和浪费
美国学者R.Brayton Bowen强调,英明的管理者应意识到人与人是不同的,要以正确方式认可员工需要,并下功夫根据员工个人兴趣、技能和能力对他或她进行认可与奖励。管理者不能命令员工充满动力,10但可以通过提供选择、机会以及尊重他人来影响员工,使他们充满动力。我国不少企业仍沿用着传统管理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才最大效用的发挥。究其原因,就是企业从根本上还没有真正树立起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思想,没有站在战略的高度认识人的作用,观念的落后致使人才流失和浪费。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企业发展依靠人才,因而“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通过培育人才、激励人才和留住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持。“以人为本”思想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只有当企业真正认识到人不可替代的作用,才能使激励问题得到最好的解决,才能使激励机制得到真正的发挥。2.薪酬结构缺乏战略层面分析。1刘跃、张道伟:《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策略》,研究交通企业管理,2008,(1),第101页。
虽然目前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薪酬管理的重要性,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没有认识到薪酬战略地位,对薪酬缺乏系统思考,也缺乏理念牵引,在进行薪酬设计时基本还是跟着感觉走,只为设计而设计,往往容易在薪酬设计一开始就陷入具体的设计中,反复商讨薪酬构成、水平差异等问题,而忽略了薪酬设计的目的是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目前,在我国高科技行业,企业内工资差距继续拉大,中、高层员工工资快速增长。这体现了高科技行业在对高层人才激励上敢于投人很大的成本。同时,高科技行业人均基本现金收人所占总薪酬比例较高,基本现金收入平均为74%左右,员工的固定薪酬部分远高于其他行业。这体现了该行业企业更加注重基本薪酬对员工吸引作用,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种固定收人在总收人中所占比例要远大于其凭剩余索取权而获得的收人状况必然会对知识型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产生一定消极影响。而对知识型员工个性特点进行富于个性化薪酬设计,浮动薪酬、绩效薪酬所占比例偏小,谈判工资、利润分享、价值分享等国外已经很普遍的薪酬形式基本上还很少见,显然这种薪酬结构设置状况很难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
(3)产权激励尚未有效运行 作为代理人的知识型员工,与企业所有者追求目标并不一致,这是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建立起来的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知识型员工所从事的主要是思维型创新工作,企业所有者实际上不可能根据员工的行为识别他们所付出的努力,甚至也找不到一种满足充足统计量的参数,对员工行为实行较低成本的有效监督。因此,分享型激励比如股票期权等方式应运而生,这种方式通过把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给所有者和知识型员工,可有效克服机会主义行为,减少道德风险,降低监督成本。在我国,员工持股虽然来势很猛,但在政策和具体的操作层面上,面临很多难点。许多企业对知识性员工产权激励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有些企业把产权激励作为一种普遍福利加以实施,变成另一种形式“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员工持股运作不规范,多数企业还没形成制度,处于无计划发展状态。实践表明,随着企业产权改革,要求产权明确化和建立产权激励机制呼声日高。但是,相当数量企业,则还没有真正考虑这一有效激励手段,员工与企业未能形成利益共同体。张蓓,试论知识员工激励制度全面创新,现代财经,2002(9):55-58
(三)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中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分析 1.客观原因是现代管理理念、方法与技术把握的滞后 从国际范围来看,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己经在许多企业取得了成功经验。发达国家的企业早己认识到知识型员工的需求不仅在于经济收入,他们还具有个人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等方面的需求,因此,这些企业在组织环境、制度环境的改善等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现在国外企业界己经普遍认识到让知识型员工参与企业价值分配的重要性,其结果是提高了知识型员工的满意度,他们因此发挥出更大的积极性,最终达到了企业与员工“双赢”的效果。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纷纷对工作流程进行再造,丰富工作内容,增加工作的趣味性,使人们乐在其中,而且有些企业还应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工作场所的光线、颜色等物理条件进行设计和调整,促使员工在工作环境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当然他们也通过诸如职业生涯发展、员工培训、工作生活质量改善、弹性工作安排等方式,有效提高知识型员工的满意度,从而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创造力,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价值,最终达到激励知识型员工的目的。然而,在国内企业界,对此关注甚少更谈不上实践了。
2.管理者对知识型员工缺乏了解和认识
高贤峰,论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4):30-34 在绝大多数企业中,包括高科技等知识型企业,具有“知识型员工”概念的管理者都是极少数。大部分的管理者还没有意识到“知识型员工”具有特殊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更没有明确意识到对他们管理的重要性,认为知识型员工与一般员工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在管理上,完全采用传统的方法,导致大批知识型员工得不到真正的激励,作用自然得不到发挥。有些知识型员工甚至因对企业不满而变成企业的“负资源”。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在管理理念上,仍然把知识型员工看作传统的“打工者”,对他们的工作动机缺乏深刻的了解,只重视员工物质需求的满足。总之,他们是把知识型员工假设为完全为自己的利益而工作的人,而对知识型员工内心深处对事业、组织的责任感和理想追求,以及由此形成的工作动力,缺乏深刻理解。同时,他们对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方式也存在某些误解。知识型员工一般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与参与意识,对当权者权威的服从观念较弱,工作上有想法就想说出来,很多领导者对他们的这种工作方式并不认同,认为他们“爱提意见、不好管理”,导致管理态度和管理行为的错位。3.管理者对激励的系统性认识不足
有些企业对于激励的系统性认识不足,将激励问题简单化,为了激励而激励,未能结合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来设计和实施知识型员工的系统化激励机制。企业一旦发现某个激励问题或员工的某种需求,就单纯的就事论事,采取某种激励措施来进行解决,治标而不治本。其实,激励的目标在于让员工有持续、长久的工作积极性,而不是追求昙花一现的短期效果。因此激励的有效性取决于完整而良好的系统性和过程性。激励员工不能只靠一两种措施,真正有效的激励“措施”是一个完整良性的系统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依赖于基础性管理的制度化、体系化,也需要管理者的智慧和创新。
(四)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及激励面临的挑战
知识型员工独有的工作特征和个性特点对传统激励理论和管理方法提出了很多挑战,企业要有效激励知识型员工,必须对此予以充分重视。
1.知识型员工拥有知识资本,劳动成果富有创造性,因而其在组织中有很强独立性和自主性,这就必然带来新的管理问题:[3]朱青梅.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7,(3)[4]尚绪谦编译.没有老板的公司[J].编译参考,2002,(1)
(1)授权赋能与人才风险管理。一方面要合理授权,给员工一定工作自主权;另一方面又要防范授权所带来的风险。
(2)企业价值追求要与员工的成就意愿相协调。知识型员工具有很强成就欲望与专业兴趣,极力追求个性发展和实现价值的舞台,如何使员工的成就欲望、专业兴趣、职业发展和价值实现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是极为重要的。(3)工作模式改变,如虚拟工作团队的产生。知识型工作往往是团队与项目合作,其工作模式是跨专业、跨职能、跨部门的,有时并不在固定工作场所,而是通过信息、网络组成虚拟工作团队或项目团队,这种工作模式与工业文明时期严格的等级秩序、细致分工体系条件下的工作不同。
2.知识型员工具有较高流动意愿,由追求终身就业的企业,转向追求终身就业的能力:[5]时旸.知识型员工的特点与激励[J].兰州学刊,2007,(12)[6]李军,于咏华.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管理[J].山东社会科学,2003,(3)[7]王馨.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J].科技导报,2005,(11)
(1)员工忠诚有了新的内涵:流动是必然的,关键在于如何建立企业与员工间的忠诚关系。
(2)由于员工流动加速,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应由谁承担,成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3)员工频繁流动以及集体跳槽极大阻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延缓了企业发展速度,同时企业的商业机密也面临“外泄”的危险。
3.知识型员工工作过程难以直接监控,工作成果难以准确衡量,使得价值评价体系的建立变得复杂而不确定:[8]邓玉林,达庆利,王文平.知识工作设计与知识型员工薪酬策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6
(1)如何确定和划分个体劳动成果与团队工作成果,是企业和员工双方普遍关心的问题。
(2)知识型员工更加关注个人贡献与报酬间的相关性,这就要求企业建立公正、客观、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
(3)工作定位与角色定位。在知识创新型企业中,传统的职务说明书已不足以清楚地确定个人在企业中的定位,无法回答跨部门、跨职能的团队合作问题;取而代之的是角色说明书,即对人力资源进行分层分类管理,从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上确定员工任职资格、行为标准和工作规范。4.知识型员工具有混合交替式的需求模式,需求要素及需求结构也有了新变化。(1)报酬对知识型员工而言,不仅是一种生理层面的需求,其本身也是个人价值与社会地位的象征。
(2)知识型员工不仅需要获得劳动收入,且要获得人力资本的资本收入,即需要分享企业价值创造的成果。
(3)知识型员工出现新的内在需求要素,这些要素是传统需求模型难以囊括的,如利润与信息分享的需求、提高终身就业能力的需求、工作变换与流动增值的需求等。
四、影响因素
贾建锋,赵文举,知识型员工激励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付永良,冶金经济与管理 2009(1)33 1.工作分配是否公平合理
很多企业当中都经常存在这样的现象,部分员工工作压力过大,任务过重,而另一些员工却抱怨不被企业重视,工作时间无事可做。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企业过于依赖老员工,而对于进入公司不久的新员工没有给予足够的信任。问题出在企业没有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分配工作任务,这不仅让一些老员工感觉工作压力大,也让新员工感觉到公司对其不信任,不能通过工作来体现其自我价值,因而产生懈怠心理,工作热情降低。2.薪酬待遇是否有吸引力
知识型员工通常具有较高的需求层次,往往更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同时大部分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较大,工作负荷重,员工对薪资要求普遍较高。而如果企业提供的薪酬缺乏竞争力,就会影响员工积极性。3.员工是否能够参与企业事务
知识型员工高度重视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他们更渴望看到工作的成果,认为成果的质量才是工作效率和能力的证明。他们愿意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期待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并对企业有所贡献。由于对自我价值的高度重视,知识型员工同样格外注重他人、组织及社会的评价,并强烈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如果公司在处理一些13常事务时独断独行,员工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却总得不到答复,就会严重影响员工积极性。4.是否重视工作环境的改善 与体力劳动者简单、机械的重复性劳动相反,知识型员工从事的大多为创造性劳动。他们依靠自身占有的专业知识,运用头脑进行创造性思维,并不断形成新的知识成果。因此,知识型员工更倾向于拥有宽松的、高度自主的工作环境,注重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而不愿如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一样被动地适应机器设备的运转,受制于物化条件的约束。如果工作环境较差,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同时会让员工感受到被企业忽视,从而影响员丁的工作热情。改进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建议
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激励体系,并严格执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励知识型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下面提出几点具体激励措施的改进建议:
5.1加强成就激励--满足员工个体需要
成就激励因素只所以更能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绩效,是因为很少有那种需要会像实现自己的梦想,即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目标这种需要更为强烈。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些组织薪酬水平不低,但员工的工作及积极性并不高且人员流动率比较大。究其原因,在于这些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体现在对知识型员工在工作上自由度限制比较大,缺乏良好的双向沟通管道,员工没有机会和正式的管道来反映和表达自己的意见,绩效结果不能得到及时地回馈以及不能参与组织决策等方面。因此,为了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绩效,增强他们对组织忠诚度,就必须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进行彻底的变革,变“以工作为中心”的管理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为此,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5.1.1为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当一名新员工进入公司后,部门经理与他进行一次深入的长谈,了解他到本公司后,对个人发展有什么打算,一年之内要达到什么目标,三年之内要达到什么目标,为了实现目标,除了个人努力之外,需要公司提供什么帮助。每年年末,部门经理都要和员工一一对照上一年的规划进行检查,然后制订下一年的规划。职业生涯计划不仅为员工架起了成长的阶梯,而且使公司发展获得永不衰竭的能量。
也正是这种为员工长远发展着想的制度,使员工产生一种归属感,真正感受到自己得到了公司的重视,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员工工作热情。尤其是在国内公司在这方面欠缺的情况下,这无疑是吸引大量人才的“杀手锏”。
微软亚洲公司激励知识型员工的五大法则的第二条:根据员工个人兴趣和追求,帮助他们实现职业梦想。
微软亚洲公司每年会召开两次大型的内部会议,分别是“年中职业讨论”和“年底职业评审”。年中的会议主要是由员工谈他们对职业生涯长期发展的构想以及学习所得与不足,同时员工们还要给自己的老板打分——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把握到员工的思想变化,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2] [2] 孙新波, 樊治平, 秦尔东.知识员工激励理论与实务.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5.1.2为员工提供升职机会和角色转换 如果条件允许,管理者应当为员工提供无比广阔的舞台——知识型员工对其个人职业生涯构想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遵循某种线形发展轨迹,这群人目标明确,他们渴望征服、渴望超越、渴望挑战更高——针对此类需求。微软亚洲公司为员工们提供了没有天花板的上升空间。晋升不靠论资排辈,更不靠老板“一语定乾坤”,只要员工在某一个职别上表现出超越平凡的实力,他们便会被发现和拔擢。另一种员工总是希望尝试开拓新职业领域,例如,软件设计和开发人员想从事Program Manager(PM)的工作,此时他们便可向管理者提出要求,而管理者则会安排他们做一些本属PM职能范围内的事,并对其表现进行评估。若他们业绩能够满足工程院对PM的要求,很快地,这些人将如愿以偿地走上新岗位。换言之,微软亚洲公司尊重员工转换角色愿望,并为他们提供“角色平移”的美妙机遇。[2] [2] 孙新波, 樊治平, 秦尔东.知识员工激励理论与实务.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5.1.3为员工找到能力上升空间
一个员工能力存在着“阶梯差异”的环境可以激励人们正视自身的不足并主动设法去改进。企业新员工中“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人才是比较少的。企业可以一边从国内高校招募有潜质人才,一边请到一批经验丰富“高手”,请他们引领着那些无比刻苦但却经验不足的“新手”,使之逐渐熟悉自己业务领域。新员工学习能力很强,很快,他们又成为下一批员工的楷模和榜样。梯级的自然形成总能让员工找到能力上升空间。[19] [19] 伊恩·梅特兰.员工激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微软亚洲公司主动借鉴了总部人才培育经验,建立了“卓越软件培训部”,每周都会对员工进行90分钟技术与流程管理培训,鼓励他们在Program Manager、软件设计、开发及测试等各领域建立起“学习组”(Study Group),从而培养出一批谙熟软件研发流程、擅长于项目管理的人才。此外,微软亚洲公司还有一个“未来之星”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旨在全面释放优秀软件人才的潜力。微软亚洲公司为部分员工量身定制了培训计划,并为他们提供各种资源(例如去总部工作),以最大程度地加速其成长。今后,该项目还将被推广至微软所有产品研发部门。[2] [2] 孙新波, 樊治平, 秦尔东.知识员工激励理论与实务.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5.2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
5.2.1加强薪酬激励
薪酬是最重要的激励因素,但并不是说只有付给员工丰厚薪酬就可以达到激励的目的。
要想使薪酬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必须采取合适的薪酬支付方式。也就是说,同样数量的薪酬以不同方式支付,其作用是不一样的。
第一,绩效工资制度比年功序列工资制度更具有激励性,因为在绩效工资制度中薪酬与工作绩效之间具有很大正相关性。第二,强化理论认为,不定期奖励比员工可预测定期奖励更具有激励性。第三,年龄、性别等个性因素差异导致人们对不同支付形式(如实物支付和延期支付等)有不同的偏好。因此,企业可制定诸如薪酬自助餐一类的计划供不同偏好的人群选择,以达到更好的激励效果。
福姆——帕克公司是一家制定生产塑料产品的主要供货商。其领导者杜夫制定了一个易于明白得根据绩效计算个人奖金的方案。此方案以公司财务报告(利润和销售额)作为计算的主要依据,每个月,杜夫都在餐厅公布两个指标。员工可以通过这些资料比较自己的工作和公司设定的目标,从而了解自己是领先、持平还是落后于公司目标。同时,在生产率趋势数据旁边公布的是利润分配方案,60%的利润分给所有的员工,剩下40%分给计时工人和主管人员。而且,这个方案还拿出一笔钱来建立绩效报酬基金,每个员工得到的数额,取决于他们工资和资历。这是杜夫提议设立的,他认为“忠诚和参与”也应该受到奖励。福姆——帕克公司按绩效付酬的新的奖金分配方案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员工们获
[18]得的奖金在10%的范围内,而公司的利润则上升了25%,同时生产提高了20%。[18] 郑国铎.企业激励论.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设定目标或提供参与机会时,人们很容易忘记金钱是多数人工作的原因。以绩效为基础的加薪及其它报酬的激励,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在这个案例里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薪酬激励所起到的巨大的激励作用和为企业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5.2.2实施弹性福利制
员工福利激励主要包括保健计划、养老金和带薪休假、带薪读书。给员工购买福利项目而不是直接给他们支付较高工资或奖金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可以给员工带来免税的好处,并且企业采取批量购买方式也可以将成本降低的好处给予员工。如果公司购买的福利项目价格与市场价格相同,公司也有可能给员工发放福利而不是直接给他们支付金钱。因为企业有可能想引导员工采取健康消费方式。当企业资助员工部分费用后,本来不愿去健身的员工也会参加这些项目。加入健身俱乐部可以使员工身体更加健康,减少病假带来的产量损失。其实这样的福利形式对于公司,不仅仅是一项成本,而且可以成为一项投资。有些企业在其办公楼内建造健身俱乐部。这可以减少员工使用健身俱乐部的时间成本,从而进一步降低加入俱乐部的费用。更为重要的是,建在大楼内的俱乐部能在员工中培养同志友爱的感觉,以及和公司的亲切感。在健身乐部四周张贴公司标志,可以让员
[17]工们感觉到,他们之所以在一起锻炼身体,是因为他们都是团队的一部分。[17] 邵建平, 何雁汀.威胁激励理论及应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
员工福利作为激励手段其形式很多,关键是要能体现知识型员工需要特征。一些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善,美国已有接近一半的企业开始实施弹性福利制度。这一制度是指企业投入的成本相同,但是福利涉及的内容不同,不同需要的员工可以自行选择不同福利组合,就像快餐一样。同样是知识型员工,但年龄、性别不同,学历、职务不同,家庭情况不同,以及兴趣爱好不同都会有不同需求特点,而且需求的产生还会因时、因事而变化。并非所有福利对所有人都有相同的吸引力,譬如年龄较大的员工更注意退休后的保障,健康状况不太好的员工更注重医疗保险,年轻人可能更期望奖励旅游。弹性福利制度最大优点是在满足知识型员工福利需要的同时更满足了他们精神的尊重需要。
5.3实行股权激励,加强长期激励
股权激励是以股票为基础的激励,包括股票期权、股票升值权、限制股票和延期股票发行。股权激励在员工激励制度中具有特殊意义。
对知识型员工实行股权激励制度,有利于激励知识型员工对知识的创新能力发展,特别是有利于核心技术人员潜心研究专业技术,增强企业和组织核心竞争能力。此外,建立股权激励制度,对企业资本规模的迅速扩大和知识资产的升值与规模的扩大均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杜邦公司在运用股票期权制度激励知识型员工方面堪称典范。杜邦股票期权计划开始于1991年。在那一年,杜邦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员工都得到了100股股票期权的奖励。股票期权的价值取决于公司的成长、盈利能力和在市场上的表现。每个员工都对这些结果的实现负有责任。员工们都对这些结果的实现负有责任。员工们在得到股票期权的同时,公司还对他们进行了大量教育。公司管理层讨论了实施该计划的原因,以及怎样把它纳入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使得公司和每个员工结成利益共同体。“杜邦股票期权计划”不仅把高级执行官的兴趣和所有员工安心的话题调整到一起,而且他在员工和股东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这样,雇佣双方就有了一个共同目标,即把杜邦公司建成一个世界级一流企业并分享这一成就所带来的收益。这个收益并没有保证,但是,如果人们采取那些把公司导向成功的行动,它就能实现。至少现在,这个计划已经改造了一个共同的利益纽带。[20] [20] 戴尔.员工激励妙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利用一种长期潜在收益激励企业员工尤其是知识型员工,能够促使企业管理者的目标与企业股东目标最大限度地保持一致,从而保证企业价值持续增长。
5.4实施差异化的激励政策
激励因素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每个员工需要并不相同。
有些员工仅仅是想做自己的工作。他们以适当而平稳的节奏工作,既不表示满意业不生怨,他们并不是力争上游的一群。
有些员工需要被不断鞭策。把门的经理人总是努力想出一些颇具新意的方法提供刺激和提高生产率。
有些员工则是精力旺盛的生产者。他们是自我激励者。他们工作环境似乎不需要任何激励,然而仍能够坚持不懈的达到极限或者超越极限的工作。关键是,每个员工都是不一样的。每位员工对不同激励因素和奖励措施都会有独特反应。管理层要确定适合不同员工的激励手段。首先是以对人的认识为基础的。通过对不同类型的人分析,找到他们的激励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这样的激励措施最有效,即实施个性差异化的激励措施最有效。[3] [5] 彼得·德鲁克.下一个社会的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某公司在深圳工厂的雇员绝大多数是简单装配工人,也有一些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公司对这两类雇员激励做法是截然不同的。公司按照工作量的完成情况给与装配工人薪酬,除此并无其他奖励。而对于那些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公司除提高工资外,还有许多福利待遇,如低租金的公寓,各种福利保险等,同时还有许多培训机会,更重要的是,公司要他们提出希望得到的奖励,并尽量给与满足。这种按照贡献大小而区别制定的激励措施对员工激励性有极大促进,并使这个企
[21]业的管理工作得到了改善。[21] 杰夫·史密斯.管理知识员工并不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司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激励措施。简单装配工人创造的价值低,人力市场供应充足,对他们采用物质激励时实用的和经济的。相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自于内在精神方面的成就的需要更多一些,而且他们是企业价值的重要创造者,公司希望他们留住。因此公司除尽量提供优厚物质待遇外,还注重精神激励(如优秀员工奖)和工作激励(如晋升、授予重要的工作),创造宽松工作环境,提供有挑战性工作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可以看出,该公司对知识员工的重视程度,积极很好地避免了一视同仁的不合理激励方式,从而避免了人才流失给企业造成的损失,真正留住了人才,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5.5加强文化激励--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当企业员工一旦乐于接受并遵循企业文化时,会使他们产生强烈归属感,并愿意奉献忠诚、责任心和创造力。国外高新技术企业在中国成功的分公司如惠普、NEC,都有公司特有文化,它创造了一种吸引人、激励人的氛围,充分运用了员工聪明才智。因此,形成一种具有激励作用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显得更为重要与必要。[7] [7] 彦博.激励员工的艺术.中国商业出版社.2006
从Mentor制度可以窥见微软宇宙公司文化之一——“Mentor”一词源自荷马史诗。Mentor是奥德赛的良师益友,阿西娜通过装扮成他而成为忒勒马科斯的保护人及老师。为使每一位新员工都能在最短时间内适应企业的环境、了解自身职能定义、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微软亚洲公司施行了Mentor“制度”——每个新人加入时,公司都会给他安排一个资深的员工作为其Mentor。新人可以从Mentor那里获得一切必要的帮助。
另一方面,微软亚洲公司强调软件开发流程的“美国化”——美国是当今世界软件业最发达国度,以往,国内学子想要洞悉这个“软件王国”的奥秘,只能选择远离故土、出国深造;而今,在微软亚洲公司,每位员工都能在同事帮助下接受软件开发的实战考验——无须飘洋过海,他们也可以获取到业内顶尖知识、技能与经验。而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才华横溢、经验丰富的知识型工作者一定会成为中国软件产业中流砥柱。为中国培育实用型科技英才,这也可以视为微软兑现其承诺的一种方式。
优秀的企业文化有以下几个方面: 1.鼓励创新和宽容失败。
企业为了生存必须加快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这就要求一方面在企业内部营造崇尚创新的氛围,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创新源泉,让他们自主地开展工作,才能使他的才能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对于创新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应采取大度宽容态度。
2.尊重人才和提倡学习风尚。国外高新技术企业实行“柔性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正是为了满足人才精神需求。另外,培育学习氛围、树立学习性价值观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3.评价客观公正,重视个人情感。4.注意多种文化模式结合。
第四篇: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项目信息
对应的项目名称: 学科: 项目类别: 项目负责人: 项目依托高校:
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机制与干预对策研究 心理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刘晓明 东北师范大学
成果信息
成果名称: 作者(含主要成员):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刘晓明,王丽荣,王文增,秦红芳,孙文影,李冬梅
最终成果摘要报告
1.最终研究成果的框架和基本内容: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第一章 职业倦怠问题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职业倦怠的定义
第二节 职业倦怠研究的历史
第三节 职业倦怠的症状与表现
第四节 职业倦怠的理论模型
第二章 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
第二节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第三节 教师职业倦怠的评价
第四节 职业倦怠的症状与表现
第五节 职业倦怠的成因
第六节 职业倦怠的后果
第三章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
第一节 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现实分析
第二节 城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现实分析
第三节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现实分析
第四节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访谈研究
第四章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机制研究
第一节 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
第二节 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
第三节 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
第四节 角色冲突、角色模糊与职业倦怠
第五节 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
第六节 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机制
第五章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机制研究
第一节 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
第二节 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
第三节 职业倦怠与辞职意向
第四节 教师职业倦怠的作用机制
第六章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干预对策的研究
第一节 心理层面:心理调控策略
第二节 社会层面:社会支持策略
第三节 学校层面:校长管理策略
第四节 教育层面:教师培训策略
参考文献
2.研究内容的前沿性和创新性:
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是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新课题。自从弗登伯格(H.J.Freudenberger)1973 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概念以来,该课题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研究在借鉴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与探讨,丰富和发展了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具体在心理层面上对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内在形成机制、职业倦怠与教师心理健康间的内在关系等进行了系统探讨,对教师职业倦怠干预研究体现出操作性和有效性的特点,并以教师的心理成长为重点注重对职业倦怠的预防,表现出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创新性。
3.研究方法:
本研究着重探索三方面的内容,其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分别为:
(1)通过测验法探讨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与特点。在客观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程度与分布特点,客观反映出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实际状况与影响其形成的因素。
(2)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探讨压力源、自我概念、教学效能感等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运用典型相关、结构方程等方法探讨职业倦怠形成的内在心理机制。
(3)通过现场实验法研究压力应对训练等对调适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效果。
(4)通过相关研究的方法探讨职业倦怠对教师的生活满意度、辞职意向及心理健康的影响。
4.研究价值与社会影响: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解决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内在心理机制,探索缓解职业倦怠的心理干预策略,有助于深化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填补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对推动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研究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及缓解对策,对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因为教师是一个最具压力的职业之一,如果教师的工作压力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产生职业倦怠,不仅直接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而且将降低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还会导致教师群体士气低落、人员流失。
第五篇:国有企业中的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国有企业中的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国有企业中的员工激励问题研究2007-02-10 16:47:50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对企业的兴衰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激励作为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本文就有关激励的一般性问题做了简单阐述,对我国国有企业员工激励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强我国国有企业的员工激励的措施或对策,最后以ge公司为案例说明了有效的激励机制产生的成效。
关键词:
激励、激励理论、激励作用、激励
机制、薪酬
abstract
alongwithsociety’sprogress,theeconomicaldevelopment,thestate-ownedenterprisetookinthemoder’sstrategicresources,isplayingthevitalroletoenterprise’method,uestion,thepresentsituationdrovewhichtoourcountrystate-ownedenterprisestaffshascarriedontheanalysis,andproposedstrengthenstheourcountrystate-ownedenterprisethestaffdrovemeasureorcountermeasure,finallyexplainedtakegecorporationasthecasetheeffectivedrivemechanismproducesresult.keywords:
drive,drivetheory,drivefunction,drivemechanism,salary
目录
一、激励的概念及相关理论………………………………………………………1
(一)激励的概念……………………………………………………………1
(二)有关激励的相关理论…………………………………………………1
二、我国国有企业员工激励的现状分析…………………………………………3
(一)管理意识落后,内部管理制度不配套………………………………3
(二)国有企业中存在着盲目激励现象……………………………………3
(三)激励措施的无差别化,激励方式单
一、僵化………………………4
(四)过度激励………………………………………………………………4
三、加强我国国有企业的员工激励的措施………………………………………4
(一)建立科学的、公正的激励制度………………………………………4
(二)多种激励机制的综合运用……………………………………………5
(三)考虑员工个体需求,实施差别化激励………………………………5
(四)奖惩并用,引入末位淘汰机制………………………………………6
四、案例分析:ge公司员工激励…………………………………………………6
五、结束语…………………………………………………………………………8
参考文献……………………………………………………………………………10
我国国有企业的员工激励研究
国有企业如何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长久发展的原动力是什么?无数优秀企业的实践经验
告诉我们:人力资源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在人力资源的众多内容中,激励问题是重要内容之一。激励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运用的好坏。
一、激励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一)激励的概念
所谓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划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简而言之,激励就是通过调整外因来调动内因,从而使被激励者的行为向提供激励者预期的方向发展的过程。在企业管理中,激励可以理解为管理者遵循人的行为规律,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保证组织和个人目标得以实现。
(二)有关激励的相关理论
已有的激励理论主要是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展开研究的。激励被认为是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企业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某些需要和动机为条件。因此,流行的管理激励理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人的心理需求和动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内容型激励理论,这主要包括默里的需求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麦克莱兰的成就激励理论、阿德佛的erg理论、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下面扼要介绍三种:需要层次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一种关于需要的理论。1943年,马斯洛在其《人的动机理论》中提出:人的所有行为是由需要所引起的,需要又有高低层次之分。他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自尊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的需要是其他各种需要的基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有其科学性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
同规律。成就需要论是美国心理学麦克莱兰提出的一种关于成就需要的理论。麦克莱兰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可分为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情谊需要三种。成就需要强的人,就会把个人的成就看得比金钱还重要,当他们因取得成功而从上级那里得到赞许和嘉奖时,这种喜悦之情会超过一切物质奖励。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f.赫茨伯格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激发人的动机的因素有两类:一是激励因素,二是保健因素,这两种因素都能不同程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故称之为“双因素理论”。另一类激励理论是以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的过程型激励理论。这种理论以系统和动态的目光来看待激励,这主要包括弗鲁姆、波特和劳勒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麦克尔·罗斯的归因理论和轨迹控制理论等。下面简要介绍两种: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首先提出的。该理论主要研究需要与目标之间 的规律。弗鲁姆认为,人总是渴求满足一定的需要和达到一定的目标,此目标又对激发人的动机有影响,这个激发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价值(效价)和期望概率(期望值)。用公式表达就是:mf=e·v。mf是激发力量强度,即激励强度;e是期望率,即因采取某种行动可能导致实现所求目标的概率;v是效价,是指人对某一目标或成果的重视程度。这一公式表明,一个人对他所追求的目标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能实现这目标的概率越高,那么他的动机就越强烈,激励的水平也越高,内部潜力也能充分调动起来。如果e与v两项中任一项为0,则激励强度mf为0,即毫无意义。另外,当v为负值时,e愈大,激励的负作用愈大。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职工对收入的满足程度是一个社会比较过程。一个人对自己的工资报酬是否满意,不仅受收入的绝对值的影响,也受相对值的影响。每个人总会把自己付出的劳动和所
得的报酬与他人作比较,也同个人的历史收入作比较。如果个人比率(报酬/贡献)与他人比率相等,他就会认为公平、合理,从而心情舒畅,努力工作。否则,就会感到不公平而降低工作积极性。过程型激励理论体系较之于内容型激励理论体系从系统性和动态性的角度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从根本上说仍以对人的心理特征和以此为基础的行为特征为出发点。而人的心理需求难以加以观察、评估和衡量,属于内涉变量;同时心理特征必然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并处于动态之中,各种激励方法实施的可复性差,由此而难以把握;再次,随着人们对于激励条件的适应性,任何激励因素都会变成保健因素,致使管理组织激励资源的稀缺性和激励因素(如工资、奖金)的刚性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使得管理激励难以持久。因此,激励往往被认为是属于管理艺术和领导艺术的范畴,是一种令人敬而远之、望而生畏的艰难的工作。
我国传统的国有企业在员工激励方面存在薪酬分配不合理、激励手段单一以及对管理层的激励不足等特点。我国等级工资制的框架和工资水平从50年代确定之后,基本没做过大的调整,更没考虑过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率等因素。多年来,增加职工收入基本走升级一条道,而且是“齐步走”。调整工资时没有实行严格的考试、考核,造成职工等级与实际技术等级不匹配。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高就业”政策,只注重保障功能,忽视了工资的激励功能。为保障职工生活,企业承担多种福利保障责任,形成了“企业办社会”的局面。同时工作定额和分配制度也不合理,由于定量鉴定劳动差别依据较少,致使劳动技能、劳动强度、劳动责任、劳动条件四要素没有较规范的评价,调整工资或计算奖金的考核只能用软指标,不能与劳动贡献挂钩,职工产生“按薪付劳”的心态。因此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应
当加强对员工激励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因此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应当加强对员工激励问题的研究和探索。
二、我国国有企业员工激励的现状分析
现今由于人们的意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像以往一辈子只从事一份工作,而是随着个人自身素质的变化而不断更换更为理想的工作。因此很多国有企业都有人才外流现象,留不住人才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的激励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随着现代企业基本制度的不断完善,为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很多国有企业也相继建立了以员工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制度的保障。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从总体上来看,多数国有企业目前的员工激励机制还未尽完善,这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意识落后,内部管理制度不配套
有的国有企业,尤其是我国的一些中小企业,对人才根本不重视,认为有无激励一个样。这些企业就需要革新自己的陈旧观点,把人才当作一种资本来看,挖掘人的潜力,重视激励,否则,必然会遭淘汰。还有的企业,口头上重视人才,习惯能动上却还是以往的一套。这些企业管理思想落后,在这些企业里的员工很难有高的积极性。而且还有不少企业虽然建立了激励制度,也有专人负责执行,但由于没有其他配套的管理制度,使激励制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企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比如,激励制度与分配制度、考核制度有直接的联系,若没有合理的分配制度和考核制度,就不可能有合理的激励机制。同时,激励制度有自己发生作用的过程,单纯的激励制度不可能有好的效果。
(二)国有企业中存在着盲目激励现象
不少企业看到别的企业有激励措施,自己便“依葫芦画瓢”。合理的借鉴是必须的,但很多企业只是照搬。前文中,曾论述过,激励的有效性在于需要。只有立足本企业员工的需要,激励才会有积极意义。所以,要消除盲目激励的现象,必须对员工需要做科学的调查分析,针对这些需要来制定本企业的激励措施。
(三)激励措施的无差别化,激励方式单
一、僵化
许多国有企业实施激励措施时,并没有对员工的需要进行分析,“一刀切”地对所有的人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结果适得其反。许多企业对员工的激励仅仅采用奖金的形式,这种单一的激励方式挫伤了优秀人才的积极性,最终必然形成“逆向选择”,即优秀人才离开,而留在企业的多是非优秀人才。这也没有认识到激励的基础是需要。同样的激励
手段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需要。按照需要层次理论,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需要,所以,企业对不同的人必须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对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也应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
(四)过度激励
有人认为激励的强度越大越好。其实,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凡事物极必反,激励也是这样。过度的激励就会给员工过度的压力,当这个压力超过员工承受力的时候,结果是可想而知的。适当的激励才会有积极意义。
激励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并且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滋生出新的问题。现代国有企业要想有科学的激励体系,除了注意这些问题外,创新是很重要的,结合自己的实际创出适合中国国有企业的激励体制是必由之路。
三、加强我国国有企业的员工激励的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公正的激励制
度
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影响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有:工作性质、领导行为、个人发展、人际关系、薪酬福利和工作环境等,这些因素对于不同文化的企业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在制定激励制度时要体现科学性,企业必须系统地搜集、分析与激励有关的信息,全面了解员工的需求,不断根据情况的改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
激励必须公正,激励制度一定要体现公正的原则。一个人对他所得的报酬是否满意不是只看其绝对值,而要进行社会比较或历史比较。通过比较,判断自己是否受到了公平对待,从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工作态度。因此,企业要在广泛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一套大多数人认可的制度,并且把这个制度公布出来,在激励中严格按制度执行。
(二)多种激励机制的综合运用
在管理实践中,盲目的激励对企业
来说既“劳命伤财”,又对员工起不到真正的激励作用。因此国有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激励机制,例如可以运用工作激励,尽量把员工放在他所适合的位置上,并在可能的条件下轮换一下工作以增加员工的新奇感,从而赋予工作以更大的挑战性,培养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日本著名企业家稻山嘉宽在回答“工作的报酬是什么”时指出“工作的报酬就是工作本身”,可见工作激励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可以运用参与激励,通过参与,形成员工对企业归属感、认同感,可以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我国国有企业职工参与企业决策和企业管理的渠道有许多,其中,职工通过“职代会”中的代表参与企业重大决策较为普遍。但“职代会”目前存在一种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的现象,因此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现在荣誉激励的方式在企业中采用的比较普遍,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在
西方的企业中也普遍采用,例如美国ibm公司有一个“百分之百俱乐部”成员,他和他的家人被邀请参加隆重的集会。结果,公司的雇员都将获得“百分之百俱乐部”会员资格作为第一目标,以获得那份光荣。这一激励措施有效地利用员工的荣辱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激励效果。事实上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是采用适合本企业背景和特色的方式,并且制定出相应的制度,创建合理的企业文化,这样综合运用不同种类的激励方式,就一定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考虑员工个体需求,实施差别化激励
如何对国有企业中的个人实施有效的激励,首先是以对人的认识为基础的。要想激励员工,必须了解其动机或需求。管理者首先要明确两点:一是没有相同的员工;二是在不同的阶段,员工有不同的需求。对于不同的员工应当考虑个体差异,具体分析,找到激励他
们的因素,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
例如女性员工相对而言对报酬更为看重,而男性则更注重企业和自身的发展;在年龄方面也有差异,一般20-30岁之间的员工自主意识比较强,对工作条件等各方面要求的比较高,因此“跳槽”现象较为严重,而31-45岁之间的员工则因为家庭等原因比较安于现状,相对而言比较稳定;在文化方面,有较高学历的人一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既包括物质利益方面的,但他们更看重的是精神方面的满足,例如工作环境、工作兴趣、工作条件等,这是因为他们在基本需求能够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而追求精神层次的满足,而学历相对较低的人则首要注重的是基本需求的满足;在职务方面,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之间的需求也有不同,因此企业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国有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个体差异,这样才能收到最大的激
励效力。
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需求,一个特定的员工在不同的时期、环境也是有不同需求的。这些需求主要是受自身的愿望变化、自身工作与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时尚的变迁、家庭的直接或间接需求等因素影响的。由于影响员工需求的因素很多,而且既可以独立变化,又可以交叉影响变化,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员工的主导需求,才能进行有效的激励。
(四)奖惩并用,引入末位淘汰机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金钱是万能的”思想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头脑中滋长起来,有些国有企业经营者也一味的认为只有奖金发足了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但在实践中,不少单位在使用物质激励的过程中,耗费不少,而预期的目的并未达到,职工的积极性不高,反倒贻误了组织发展的契机。激励之有效,原因在于人们在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时
候,就会对事情的成败分外关注,而趋利避害的本能会使面临危机的压力转变为动力。可以想象,人们在降低收入、失去工作等威胁面前,定会发奋工作。末位淘汰制是为提高组织的竞争力,通过科学的评价手段,对员工进行合理排序,对排名在后的员工,按一定的比例或数量进行调岗、降职或辞退。其目的是通过对末位的强行淘汰来增强员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以达到推动组织的整体进步。
四、案例分析:ge公司员工激励
从管理一个人到管理ge近20年来,作为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杰克·韦尔奇通过600多次收购扩大了公司的规模,公司的总收入屡创新高。但韦尔奇认为他所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是激励员工及对他们工作表现做出正确的评估,为此他付出了大量的时间。
从建立激励机制方面看,ge公司
对员工有着一套相当完善的考评制度。公司ceo韦尔奇随身都会携带一本笔记本,上面画满了图表,每个部门都有相关的图表,反映每个员工的情况。这是一个动态的评估,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第一类占10%①,他们是顶尖人才;次一些的是第二类,占15%;第三类是中等水平的员工,占50%,他们的变动弹性最大;接下来是占15%的第四类,需要对他们敲响警钟,督促他们上进;第五类是最差的,占10%,公司会辞退他们。根据业绩评估,每个员工都会知道他们处在哪一类,这样没有人会抱怨得不到赏识。第一类员工会得到股票期权,第二类中的大约90%和第三类中的50%会得到股票期权,第四类员工没有奖励。图表是最好的工具,哪些人应该得到奖励,哪些人应该打道回府,一目了然。奖赏对员工而言,不应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就象鼻子碰着玻璃而穿不过去那样,他们能得到他们应得的。
①数据出自《ge”群策群力”的企业文化》,[美]达夫·尤里奇著,柏满迎等译。下同。
从多种机制的综合运用方面看,韦尔奇认为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都是必要的,两者缺一不可。对于高层管理人员,ge公司鼓励他们在工作上相互竞争,但不要有个人恩怨。韦尔奇的做法是将奖赏分为两个部分,一半奖励他在自己的业务部门的表现,另一半奖励他对整个公司发展的贡献。如果自己部门业绩很好,但对公司发展不利,则奖金为零。ge的奖励制度使员工们工作得更有效率,也更出色,其秘诀是只奖励那些完成了高难度工作指标的员工。按照员工为企业创造的绩效给予回报,“论功行赏”,从薪酬上的股票期权,到个人的学习、培训,潜力拓展乃至职位升迁一以贯之。在著名的克顿维尔学院,每年有成千上万的ge及客户的员工、经理们接受培训,韦尔奇多次在这里亲自授课。
此外,根据ge的绩效奖励分类,岗位模范可得100%股权;表现优异的100%;受到好评50%至60%;处于边缘者没有;最差的更没有。起初,ge只给200人发放股票期权,而到了1999年3月,这个数字上升到28000人。同时ge公司还十分注重培养员工个人的成就感,以员工的满意度为工作重点,鼓励员工充分发挥创造性和自主性,提升员工的团队精神。公司的这一体制正是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的具体体现。赫兹伯格认为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与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是不同的,前者往往是由外界的工作环境所引起的(即保健因素),而后者通常是由工作本身所产生的(即激励因素)。员工在工作上的成就感、责任感得到的认可和赞赏,都属于激励因素。对于一个公司来说,使员工意识到他们有潜力不断进步比制定目标更重要。因为只有当员工发挥了主动性,为公司出谋划策,才能使公司以最快的速度发展。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在一个民主、开明 的公司工作,ge的这些制度使员工们感觉到他们是一个成功团队的一部分,同时自己也为着这个团队的成功献出的每一份贡献也都是可以预见得到回报的。激励因素的改善,往往能够给员工以很大的激励,产生工作的满意感,有助于充分、有效、持久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从了解员工的需求,考虑员工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差别化激励方面看,韦尔奇一向鼓励员工勇敢地展示自己,谈出自己的看法,争取上司的赏识。“我希望员工能充分发挥潜能,提出他们的建议,而我会为他们提供各种资源。这样员工们给我的将是许多建议和计划,我可能会说:”我不喜欢这个想法,但那个主意非常好”。这样的交流更有创意。”在今天ge的各个部门,每当公司取得一些成绩,他们都会把生产线停下来,大家一起出去庆祝。ge公司每位员工都有一张”通用电气价值观”卡。卡中对领导干部的警戒有9点:痛恨官僚主义、开明、讲究速度、自信、高瞻远瞩、精力
充沛、果敢地设定目标、视变化为机遇以及适应全球化。这些价值观都是ge公司进行培养的主题,也是决定公司职员晋升的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从奖惩并用,引入末位淘汰机制看,韦尔奇奉行自己的活力曲线,每年都要求ge公司的领导对他们的领导的团队进行区分,必须区分出哪些人是属于最好的,哪些人是属于中间的.哪些人是属于最差的,表现最差的员工通常都必须走人。末位淘汰要和考核制度紧密结合起来,这样能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使这种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成一种自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激励员工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正确运用激励的重要作用,根据员工的实际需要,合理运用各种激励方法,才能使国有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五、结束语
员工激励是企业一个永恒的话题。
在当今世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地位的重要因素,而员工的素质与活力则成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现在人们常说:“二十一世纪的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那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日本的松下幸之助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公司兴隆,我有前途;公司倒闭,我也完蛋。这是公司渴望得到的人才。”世界上成功的企业都是靠人奋斗出来的。成功的企业经营者在实践中认识到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将企业的员工紧紧团结在一起,激发出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内在潜力,使他们把自己的智慧、能力和需求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去努力、去创造、去革新,这才是企业唯一的发展道路。正因为如此,成功的企业,更加重视激发其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致力于激发员工发挥潜力,并把激励作为企业长盛不衰的法宝来对待。
~ 26 ~
员工激励是一个系统过程,我们不可能找到一种最好的、适合任何一种情况的激励措施。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员工的需求也不断变化着,因此,激励手段必须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这种激励手段的变化实际上就是企业改革。中国近二十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同时也是激励机制演进的历史。从承包制、计件工资、年薪制,到最新的“股票期权”,运用的目的无不是为了员工激励。可以说企业改革与员工激励息息相关。因此国有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国有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激发员工的潜力和工作热情,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保证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27 ~
[1][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孙建敏等译.《组织行为学》,第7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12-15。
[2][美]加里·德斯勒著,刘昕等译.《人力资源管理》,第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216-218。
[3]傅永刚《如何激励员工》.,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28-29。
[4]陈坤.《哈佛人才管理学》,第2版,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年:-41。
[5]陈天祥.《人力资源管理》,第2版,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121-126。
[6][美]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45-46。
[7]孙彤.《组织行为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7-89。
[8][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孙健敏等译.《管理学》,第7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6-98。
~ 28 ~
[9]董克用,叶向峰.《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3-125。
[10]付亚和,许玉林.《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第3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55-58。
[11]文跃然.《薪酬管理原理》,第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78-180。
[12][美]劳埃德·拜厄斯,莱斯利·鲁著,李业昆译.《人力资源管理》,第7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301-302。
[13]罗珉.《现代管理学》,第2版,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103-105。
[14]蒋明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3版,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112-113。
[15][美]达夫·尤里奇著,柏满迎等译.《ge“群策群力”的企业文化》,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156-258。
~ 29 ~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