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治理地面塌陷及裂隙的措施(精选)
山西襄矿新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治理地面塌陷及裂隙的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新庄煤业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新庄煤业有限公司防治水科 编制日期:2013年2月
审批意见
治理地面塌陷及裂隙的措施
一、采空分布情况及周边煤矿情况
1、采空分布区情况:襄矿新庄煤业现为改造建设矿井,井田范围内采空区只有首采工作面推进后的部分,采空区顶板已随工作面推进全部垮落,不存在安全隐患。主要采空区分布于井田的西北角,原水碾沟煤矿旧井及崇粱煤矿整合井范围内,采空区面积约0.8km,采空区顶板管理为房柱式,开采时间从2000年至2007年,采高为2.5米,采空区塌陷面积约0.1km采空区范围内无居民,塌陷区内无居民居住。现在旧生产系统已全部封密,对实际生产无影响。
2、襄矿新庄煤业井田北部、西部、东部、存在采空区煤层、老窑港、西营、崇梁,只有井田东南角为旧生产系统采空区。
二、成立地表塌陷区管理小组
组 长:杜 涛
成 员:万全心、雷正龙、李向文、杨占彪、赵小锐、牛虎文、张旭春
组长负责组织每周一次的地表塌陷、裂隙的巡查工作;成员负责专项的治理工作,负责地表裂隙和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检查工作。
三、具体管理办法
1、地表塌陷区管理小组成员每次对地表裂隙检查后,分析制定具体的处理办法并实施。(以记录和实地检查为准)
2、重点加强雨季前对地表塌陷区的检查工作,雨季期间要
22加强气象资料的收集和水情检测,加强防洪防汛管理工作。
3、工作面推进到沟渠地带时,制定专项的安全措施,引流或分流。
4、瓦检员每周对地表的裂隙进行检测并记录在案。
5、工作面的排水系统要完善。
6、工作面的监控检测系统必须完善。
7、对井下的采空区的位置准确的标注在采掘工程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上,对开采的时间、煤柱规格、浮煤、积水、顶板冒落等情况进行记录备案。
8、建立完善的封闭系统。首先将采空区防爆密闭将其与巷道隔离开来,每个采空区建立一个观察站,每月进行两次观察,并对采空区的温度、空气成分、项板压力、煤柱损坏等情况进行记录。
9、对采空区地表的裂隙、塌陷进行封闭充填,以防地表水渗入,形成积水隐患。
10、对塌陷影响大的采空区,要进行采空区充填。
第二篇:治理地面裂隙的措施
治理地面裂隙的措施
山西********
二○一四年八月
治理地面裂隙的措施
一、采空分布情况
1、采空分布区情况:
山西***煤业有限公司原为*****集体企业,该矿开采历史较长,该矿始建于1965年,原名为“*******煤矿”,1981年列为山西省第一批重点技改矿井,新建技改二号井,并就此更名为“*******煤矿”,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关于*****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晋煤重组办发[2009]67号)的精神,山西*****煤业有限公司属单独保留矿井。主体为山西*******有限公司,2009年12月4日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换发采矿许可证,证号C***0046459。批采3-15号煤,生产规模0.90Mt/a,开采深度1119.97~899.98m,井田面积2.8899km2。新井田范围内采空区只有15101工作面推进后的部分,目前工作面处于停滞阶段,不存在安全隐患。
2、****井田区域内3#煤层煤层赋存区已经采空,15号煤层无采空区。
二、地面裂缝地区
山西*******有限公司由于原3号煤及15101回采的影响,在**掌西山地面出现斑裂,为无人耕种的荒滩及灌木丛。裂缝宽度一般在3-5cm,主要裂缝5m左右8条,10m左右5条,无落差,主要分布在采区边缘和沟坡地带。
三、影响
通过雨季井下15101工作面涌水量观察,地面裂缝并未使井下涌水量增大,地面雨水未渗入井下。裂缝对井下采掘过程中的水害隐患无影响。
四、整改措施
1、重点加强雨季前对地表塌陷区的检查工作,雨季期间要加强气象资料的收集和水情检测,加强防洪防汛管理工作。
2、完善工作面的排水系统。
3、对井下采空区的位置准确的标注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上,对开采的时间、煤柱规格、浮煤、积水、顶板冒落等情况进行记录备案。
4、建立完善的封闭系统。针对后期开采造成的采空区,每个采空区建立一个观察站,每月进行两次观察,并对采空区的温度、空气成分、顶板压力、煤柱损坏等情况进行记录。
6、对采空区地表的裂隙进行封闭充填,以防地表水渗入,形成积水隐患。
为了有效治理地表斑裂,特制定安全措施:
(1)对斑裂区,采用黄土填堵方法。将裂缝挖开,填土夯实。(2)加强人员巡查力度,在出现强降雨天气时,及时安排人员巡查地面斑裂区,疏通水道、沟谷。
五、整改时间
8月20日之前,调用矿上铲车对裂缝区进行填堵,压实。并疏通周围的水道,沟谷,减少裂缝区的积水。防治水科、安全科现场指挥作业施工,并监督施工过程。
第三篇:地表裂隙、塌陷治理安全措施
河南先锋煤业有限公司 地表裂隙、塌陷治理安全措施
地测防治水科
2017年1月9日
河南先锋煤业有限公司 地表裂隙、塌陷治理安全措施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规定及上级文 件指导精神,结合我实际情况,在雨季时节,加强落实对地表裂隙、塌陷工作的检查和充填工作,以保证矿井安全,特制定安全措施如下:
一、成立地表裂隙、塌陷治理领导小组
组 长:秦献民
副组长:刘进发 段兆刚
成 员:地测防治水科、办公室、安检科、调度室人员 地表裂隙、塌陷治理办公室设在地测防治水科,办公室主任 由地测副总段兆刚担任。
职责分工:
由总工程师秦献民负责,组织人员定期组织对矿区地面
裂隙、塌陷进行检查;每次降大到暴雨后,必须派专人检查。
由后勤矿长刘进发负责,组织人力、财力、物力对发现的裂隙、塌陷要及时充填;对积水区域要挖排水沟及时排放,待疏干后再用黄土充填。
二、巡查时间
1、日常检查每月1次,雨季时每月3次,由总工程师组织人员对矿区范围进行全面巡查,发现情况书面上报总工程师、矿
长。
2、每次降大到暴雨后,必须派专人检查矿区及其附近地面裂隙、塌陷。
三、安全措施
1、由总工程师秦献民负责负责组织,定期对矿区地面进行检查,发现裂隙、塌陷要及时充填。
2、每次降大到暴雨后,必须派专人检查矿区及其附近地面,发现有新的裂隙、沉陷要及时充填。如有积水要挖排水沟及时排放,待疏干后再用黄土充填。地面裂隙和塌陷坑必须填平夯实。填塞工作要有安全措施,防止人员陷入塌陷区。对地面塌陷采取以下措施处理:
①塌陷区及塌陷裂缝的处理:对塌陷裂缝用黄土直接充填、夯实;如裂缝较宽,先填片石,构成基底后填粘土至沟底,表面盖土,并使高出地面0.3m—0.5m;较大塌陷以疏为主,以堵为辅,采取疏、堵、挖排水沟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治理。
②塌陷老井的处理:用大量石块回填,然后回填泥土,填平夯实;或用片石、混凝土浇灌,堵住硐口后回填泥土,填平夯实。
3、矿领导要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注意天气变化情况。若有大暴雨,严禁工人入井;在生产期间一旦遇有暴雨,要及时撤出井下工作人员。
4、井下各巷道要设置水灾避灾路线标志,以便在发生水灾时,人员安全撤离。
5、地测防治水科要查清矿井水文地质,留有足够的防水煤柱;对可疑区要立即停止工作,经探水确认无突水危险后,方可前进。
6、在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由地测防治水科派专人及时观测观测矿井涌水量变化情况,并向调度室报告。
7、对地表因采动形成的裂缝要及时充填加固;对采煤后形成的 塌陷坑要及时进行彻底治理;对关闭废弃的煤矿井筒要充实填死;煤系地层露头部位有漏水时,要及时注浆加固处理。
8、必须查清矿区及附近地面水系的汇水和渗漏情况、疏水能力和有关水利工程情况。熟悉当地水库、河道、河道中障碍物等情况。掌握当地历年极端天气降雨量和最高洪水位资料,存在隐患的应当采取积极的防范和整改措施。
9、要准确、及时地将矿井的采、掘工程绘制到采掘工程平面图等图纸上,定期收集相邻煤矿和关闭废弃的老窑情况,并在井上、下对照图上标出其井口位置、井田开采范围、开采年限和地表水情况,准确掌握矿井受水患危险的情况。
10、对排查出的隐患,要落实责任,限期完成整改。
河南先锋煤业有限公司
2017年4月25日
第四篇:岩溶塌陷及其治理措施
岩溶塌陷及其治理措施
一、岩溶塌陷简介
岩溶塌陷是指在岩溶地区,下部可溶岩层中的溶洞或上覆土层中的土洞,因自身洞体扩大或在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下,顶板失稳产生塌落或沉陷的统称。
二、岩溶塌陷的治理方法
岩溶塌陷应采取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防治措施。
对塌陷地基都需要进行处理,未经处理不能作为天然地基。其处理措施有:(一)清除填堵法:常用于塌坑较浅或浅埋的土洞,首先清除其中的松土,填入块石、碎石,做成反滤层,然后上覆粘土夯实。对于重要建筑物一般需要将坑底或洞底与基岩面的通道堵塞,可开挖回填混凝土或灌浆处理。
(二)跨越法:用于塌陷坑或土洞较深大,开挖回填有困难的处理方法。一般以梁板跨越,两端支承在可靠的岩、土体上。据广西的经验,每边支承长度不小于1.0~1.5m。
(三)强夯法:把10~20t的夯锤起吊到一定高度(10~40m),让其自由下落,造成强烈的冲击对土体强力夯实。一方面是夯实塌陷后松软的土层和塌陷坑或土洞内的回填土,以提高土体强度;另一方面可消除隐伏土洞和软弱带,是一种处理结合预防的措施。Christain(1984)的试验:锤重15t,落距20m,将影响到地表下8~9m的深度。利用该方法在没有其它条件限制下,可以确定4.5m以上土洞的位置。
(四)灌注法:把灌注材料通过钻孔或岩溶洞口进行注浆,其目的是强化土层或洞穴充填物、充填岩溶洞隙、隔断地下水流通道、加固建筑物地基。灌注材料主要是水泥、碎料(砂、矿渣等)和速凝剂(水玻璃、氧化钙)。水泥标号应大于450号。灌浆方式可采用低压间歇定量式或循环式灌注,目的是减少浆液流失,间歇时间可控制在7~8小时左右。
(五)深基础法:对于一些深度较大,跨越结构无能为力的土洞、塌陷,通常采用桩基,将荷载传递到基岩上。
(六)旋喷加固法:在浅部用旋喷桩形成一“硬壳层”,在其上再设置筏板基础。“硬壳层”厚度根据具体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的设计要求而定,一般可达10—20m。(七)地表水的疏、排、围、改治理:在土洞、塌陷地基的治理阶段,对地表水的治理不能忽视或放松,应在预防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八)平衡地下水、气压力法:随着水位的升降,岩溶空腔中的水气压力产生变化,常在岩溶水库库区出现气爆或冲爆塌陷,使库水大量漏失甚至失效。因此,在查明地下岩溶通道的情况下,设置各种岩溶管道通气的装置,平衡其水、气压力,以消除其作用。
第五篇:塌陷区管理制度、治理措施
地表塌陷区的防治和治理措施
受煤矿开采的影响,地表上出现塌陷和裂缝,影响地面上的居民生活和耕作。现在我公司的煤矿开采主要在北翼,受采空区影响的村子主要为史家腰,矿上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和治理措施。
一、对塌陷的区域进行防治:
1、搬迁:按初步设计史家腰为搬迁村子,但在居民没有搬迁之前留设保安煤柱。
2、留设保安煤柱,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设计要求对煤层开采可能影响的保护目标采取留设煤柱的方法进行保护。村庄按Ⅲ级留设煤柱。留设具体情况是:井田边界留20m煤柱,大巷之间及两侧留30m煤柱,采空区隔离煤柱按25m留设,两坂村和油庄村边界保护带为10m,然后上面松散层按45°投影留设,下面岩层按72°投影留设保安煤柱,最大限度地减轻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
二、地表塌陷区域的治理:
1、对地表裂缝的治理:根据裂缝的宽度大小,对较小的裂缝经耕地平整恢复原状,对较大裂缝采取充填、平整,使耕地恢复原状,以减小雨水的侵蚀、水土流失。
2、对地面上的村庄建筑物有影响的,必须及时搬迁或留设保安煤柱。地面公路上有裂缝的及时充填以免伤及过往行人。
3、对地面上的地表塌陷区域用栅栏围好并设置警示标志,防治人畜进入,造成伤亡事故。
4、对有裂缝的地面,应对裂缝进行检测监控,及时了解裂缝的变化。在雨季时增加检测检查力度,对低洼处的裂缝及时的充填和疏通,防治雨水通过裂缝导入井下,造成淹井事故。
5、在采空区上方附近有建筑物的应对建筑物的沉降进行定期观测。
6、成立专门的监测监控小组,对塌陷区域的塌陷情况及裂缝情况进行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