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领导干部履职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时间:2019-05-15 01:39: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银行领导干部履职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银行领导干部履职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第一篇:银行领导干部履职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领导干部履职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自2005年人总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办法(试行)》以来,人民银行内审部门已对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以下简称“履职审计”)工作已进行了三年多的实践。由于该项审计是对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情况的事中审计,审计结果直接关乎其履职能力评价,对工作的严谨性、客观性、公正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并制约着该项工作的健康开展。

一、审计制度尚欠完善

目前,履职审计以《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办法(试行)》为主要依据,基层人民银行在制度完善、成果利用、评价体系等方面也开展了大量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基层行有关制度、办法相对于上级行的规定,尚缺乏一致性、权威性和严肃性,不利于该项工作成效的发挥。

二、。

点,出于种种原因,监督效果很难达到逾期效果。而部门负责人履职审计由于是对其个人履行职责能力的全面评价显得更为敏感,内审人员不可避免地受到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难以确保完全做到客观、公正。一是权威性不足。担任主审人的内审人员行政级别要低于被审计对象,且存在“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现实,开展审计工作难免畏首畏尾、有所顾忌,审计效果不可避免地出现打折扣现象。二是审计质量需进一步提高。对部门负责人履职审计基本上由中心支行自行制定方案,限于审计人员自身的学识水平,对于审计重点的把握有欠缺,搜集有关规章制度也不够全面,难免出现审计内容的遗漏和偏颇。

五、评价标准不够科学

对被审计对象履行职责情况的评价,直接涉及被审计者个人的切身名誉和利益,不实或不当的评价,不仅对被审计对象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可能会引起审计风险。但目前没有一套统一的履职审计评价标准,缺乏科学的定性和量化,使评价具有随意的成分,很难得到被审计对象的完全认可。近年来,各级内审部门对评价标准进行了积极探索,但这些评价标准本身的制定受限于制定者本身的主客观因素,难免不够科学、严谨;且评价标准仍然以业务为主要方面,以业务差错多少作为主要评价标准的模式必然存在不全面、不合理之处。

六、审结运用并不规范

对履职审计结果的运用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应用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内审部门的掌握尺度;在促进问题整改效果方面,内审部门也缺乏强制性的措施和手段,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履职审计结果的有效应用。

有鉴于此,我们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切实完善健全履职审计工作机制,提高履职审计的有效性。

1、健全、完善有关制度。健全有关履职审计的制度规定,明确界定履行职责的责任,细化对被审计对象的责任认定标准,并将评价标准、责任认定标准和处理意见有机统一起来,提高权威性。进一步明确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现问题层层落实责任,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和业务操作人员准确履行各自职责,实现责、权、利的统一。突出划清主管责任与直接责任的界线,划清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的界线,划清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的界线。

2、充实履职审计内容、方式和方法。力求增加审计的触角,更加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在审计内容上增加工作创新方面的评价、“三无”安全行创建和“一岗双责”及文明单位创建的内容、加绩效考核内容以及对领导干部综合协调能力的评价。在审计方式和方法上,扩大职工的参与程度,抓住审计工作的重点,科学确定抽样规模,将日常监督与履职审计相结合,通过建立日常监督机制,除组织现场检查外,应当向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纪检监察及人事部门征询意见,全面了解领导干部履职情况。

3、提高部门负责人履职审计成效。

第二篇:银行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二、对完善农业银行审计工作的建议

(一)内部审计工作要突出重点,围绕业务经营中的主要风险环节开展

1.要将被审计的对象从对操作层的操作行为审计转向对管理层的决策行为、决策结果审计。操作层的操作行为不当会带来风险,造成损失,但其所造成的问题大多是单笔的、局部的,损失也相对较小;而管理层的决策行为不当造成的后果将是较大层面的风险或损失。因此抓好对管理层的决策行为、决策结果的审计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关键。

2.要加强审计工作的深度和力度。现阶段审计工作的深度和力度是审计工作是否有效的标准。因而,审计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行规行约的贯彻执行情况;业务经营指标及各项业务活动的真实性、合规合法性、风险性情况;内控机制执行情况;主要负责人任期内的经营管理行为及其经营管理业务情况;业务主管部门自律监管职责履行情况等监督重点来开展。

3.要抓好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分析和审计建议。审计发现的问题是个别的,表现形式也各有不同,审计对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分析要从制度规定、经营机制等方面找原因,挖掘出隐藏在问题表象后面的经营管理“盲区”。抓好审计分析,为提出合理的审计意见和建议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的针对性要强,要能对领导的决策或被审计单位工作改进起到帮助作用。

(二)开展非现场审计,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非现场审计是利用计算机专用审计程序和方法,对“新一代”数据库中各种账簿进行审查分析的过程。由于农行的业务数据处理已全面实现电子化,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对电子数据进行分析已经成为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提升审计质量的迫切要求。运用计算机审计,不仅数据来源全面,而且可以查询到每个网点、任意时间的数据,使审计范围、覆盖面得到有效扩大,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及工作效率,有利于降低审计成本。在进行非现场审计中,要注重紧密围绕业务经营中心,切实结合计算机审计工作的特点开展审计,计算机审计工作将逐步应用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表外等各个业务领域,同时通过计算机审计捕捉一些可疑科目如损益、存款等科目敏感日期的账户异常变动,为现场审计提供抽样依据,增强审计监督的针对性和威慑力。

(三)开展“参与式”审计,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采用“参与式”审计方式的内部审计就是指在确立审计项目前,内部审计部门与从有关业务部门中抽调出来的从事该项业务的人员一起,共同对主要经营项目的管理过程进行风险评估、风险定性,以确定审计的内容、范围、频率,从而使内部审计更有的放矢。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共同分析发现的问题和其形成的后果,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商定可行的改进措施。在出具的审计报告中,不单纯指出问题,而是着重指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并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措施。这种“参与式”的审计,既能够突出审计的重点,也能够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四)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

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审计人员必须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可采取培训与自觉相结合的措施。首先,要进行系统性的业务培训;其次,要鼓励内部审计人员自学。

(五)强化审计部门自身建设,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1.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审计操作规程。

2.加大后续审计力度。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和下达的审计意见、决定或催办通知,在规定时限进行落实、查证,以此提高审计权威性;加强对审计工作成果的运用,对审计发现问题认真分析研究,积极向业务主管部门通报审计发现的问题,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切实提高审计成果的运用程度。

3.实行审计人员准入制度。建立审计机构和人员的激励机制,使审计人员责、权、利相结合,从而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完善审计工作制度,规范操作程序。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加强考核,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5.实行审计责任追究制,建立审计项目主审负责制,明确审计风险。

(六)拓展内部审计的范围,提高审计质量

1.要以风险为导向,加强对内部控制及业务流程的审计,从整体上推进银行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

2.加强对银行创新业务审计。内部审计人员要加强对创新业务的审计,发现其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意见,使银行在保持金融创新能力的基础上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第三篇:工会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工会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为加强工会经费的管理和监督,切实防止工会资产的流失,促进工会廉政建设。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工会审计工作已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但在工会审计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对工会经审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有些单位的工会领导对经审工作的性质、任务、作用、地位缺乏应有的认识,将工会经审工作视为一种形式,不抓经审工作,使经审工作处于工会工作的弱势地位。具体表现在“两无”:一无人员。基层工会经审组织是有的,但有的单位却没有懂审计、财会的专业人员搞经审工作,使得经审组织机构成为“空架子“;二无活动。有些单位经审会形同虚设,不能按要求开展工作,使得工会经审监督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先离任后审计,审计时效性不强。在工作实践中,对升迁、换岗、退休等离任的工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常常安排在离任后进行,当审计人员接到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任务时,当事者已经有的升迁,有的更换了岗位,有的已经退休,在这个时候审计结果尚未出来,组织人事部门已经作出了决定,这种“马后炮”式的审计,给审计人员核实问题,收集证据、征求意见、处理问题、落实结论等带来诸多不便,影响了审计质量和审计结论实施的时效性。特别是对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给追究带来了困难。这样的离任审计只能是一种事后监督,达不到应有的审计效果和目的。

审计的内容、方法比较单一

工会审计的项目内容较多,有工会经费预决算审计、工会经费财务收支审计、工会建设项目审计、工会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等,特别是工会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内容广泛、方法多样。对工会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内容既包括工会财务收支的审计,又包括财经法纪审计和工会经费使用效益以及工会企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审计。其审计方法既要采用传统的财务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的方法,又要采用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在审计实施阶段还应召开职工、干部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而目前在工会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实施过程中,一般限于离任后的财务收支审计,并沿用单纯的就账查账的模式,只重视账面情况审计,轻视原因分析,没有把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和群众评议结合起来。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重视工会离任审计工作,坚持先审计后离任。为避免离任审计形成“马后炮”,失去离任审计应有的目的,必须加强宣传国家的政策法规,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坚持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不审计不得离任,切实发挥工会经审的监督作用。

各部门密切配合,做好工会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工作。进一步加强工会审计部门和人事、纪检等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充分发挥部门之间的职能互补作用,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严格审计程序,共同完成对工会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工作。

遵循两大原则,把握处理尺度。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一要坚持依法处理的原则。对于法规明晰的存在问题,本着有错必纠的原则,依法处理,切不可以放弃原则,更不能“以审谋私”。二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的原则。对于法规未予明确的,要本着“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的法治精神,坚持教育为主、预防为主的原则。

加强培训,提高经审人员的素质。要大力加强对经审人员的思想政治、政策水平、职业道德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不断调整和优化经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审计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奋发向上、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经审队伍,保证工会经审工作的全面完成。

临安:基层工会经审工作现状与建议

近年来,我市基层工会经审工作有了长足进步,工会经费审查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但基层工会经审工作总体比较薄弱,与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的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认识不到位,经审监督难

基层工会领导对经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经审工作重视、支持力度不够,在人员和经费上没有给予充分的支持,部分经审干部对自己从事的经审工作信心不足,存在畏难情绪。重财务轻经审,对经审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工会的各项经济活动不能自觉接受经审会的监督,经审会对工会经费和工会资产的管理往往流于形式,走过场。

(二)经审组织不够健全,影响经审作用的发挥

部分基层工会经审会主任由财务人员兼任,既是经审会主任、又是财务人员,自己监督自己;有的经审会主任因工作变动或退休,未及时补选长期空缺;有的基层经审会虽然组织健全,但监督乏力的状况较为突出,难以正常行使监督职能。

(三)审计力量相对薄弱,难以保证审计质量

基层工会经审干部多为兼职人员,一方面因为人少事多,工作一忙,对经审工作无暇顾及;另一方面,经审人员中精通财务、审计专业知识的较少,业务不熟,在审计过程中难以揭示工会经费收支和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难以履行好工会内部审计监督职能。

几点建议:

(一)统一思想认识

各级经审会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当前工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新形势下,工会经费收管用的难度和风险加大。如何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是摆在工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经审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积极引导基层工会领导充分认识工会经费审查监督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工会经费审查监督机制,只有通过审查、监督工作,才能促进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促进工会财产依法、有序管理,从而推动工会全局工作顺利进行。

(二)加强经审工作的领导

要切实做好经审工作,离不开各级工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领导对经审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和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是搞好经审工作的关键。因此,要积极争取工会领导的支持,将经审工作列入工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对经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认真研究、解决。

(三)加强经审会的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要按照规范化建设标准的要求,加强组织建设,完善机构设置,配好、配齐经审干部,是做好经审工作的组织保证。

二是建立工会特约审计人员队伍,吸收原则性强、作风正派,懂财务、审计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到经审队伍中来,是解决当前审计任务重、人员配备不足,审计力量薄弱的有效途径。

三是加强对经审干部的业务培训,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经审干部队伍,是提高经审工作水平和质量的关键。

(四)加大经费审查力度,强化监督职能

基层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要认真履行职责,按照全总、省总、市总关于经审工作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经审制度》,加大对本级工会财务收支情况的预决算审查力度,定期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同时要加强对工会资产的监督管理,确保工会资产的安全有效。

(五)加强经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我们要积极探索,制定出《基层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加强和规范基层工会经审工作。积极支持基层工会开展经审工作,充分发挥基层经审小组作用,开展互查互审,交叉检查,从而推动基层工会经审工作,促进基层工会财务、资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杜仁伟同志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会经审工作提出四点意见

在日前召开的上海市总工会十一届二次经审会全体会议上,市总工会副主席、经审会主任杜仁伟同志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会经审工作提出四点意见:

一、进一步加强工会经审监督,更好地服务工会全局工作。

各级工会组织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上海工会“十一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和要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探索与构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工会工作新格局的要求相适应的工会经费独立管理和有效监督的新路子。各级工会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要支持工会经审会切实依法履行监督的职责,自觉增强接受经审监督的意识。各级工会经审组织要把经审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加强经济监督的宏观环境和工会加强自身监督的整体格局中进行审视和把握,有效地实施对工会经费收支、财产管理和相关经济活动的审查监督。广大工会经审干部要进一步增强经审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提高经审工作质量,努力促进工会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切实保障工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效益,更好地为职工群众服务,为基层工会服务,为工会全局工作服务。

二、进一步加强工会经审的实务审计,努力提高审查审计质量。

要坚持全面审计、重点审计。要在普遍开展各项审查审计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工会经费预算的审查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加强对经费管理、使用和经济活动中突出问题的审查审计。各级工会经审组织除切实搞好本级工会经费的预、决算审查审计外,还要加强工会经费的计拨审计、工会直管单位的财务收支审计、开展对下审计、对基建工程审计、对专项基金审计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加大审查监督力度,提高经审监督效能,保证工会经费正确的使用方向和工运事业的健康发展。当前,要关注国资改革、国企改革、改制中工会经费划拨和资产管理问题,要突出重点,加大经审力度,确保工会资产安全、完整,工会经费依法拨缴。要充分运用审计成果,从微观入手、宏观着眼,从具体的审查审计事项中发现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从管理体制、规章制度、工作程序、运作机制上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审查审计质量,进一步提高工会经费和资产的管理水平。

三、进一步加强工会经审工作的基础建设,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强化制约机制。

要在提高经审会组建率的基础上,着重抓好经审会工作机构的建设。要坚持经审会与同级工会委员会同时考察、同时选举、同时审批制度,使经审工作得到组织保证;在区县局(产业)工会中有条件的要设置经审办、配备专兼职工会经审干部,使经审工作有机构和人员的保证;要加强经审工作的制度建设,进一步贯彻全总《关于加强工会经费审查监督工作的意见》、《工会预算审查监督暂行办法》,要进一步加强以审计为基础的经费审查监督,健全工会经审制度和检查监督机制,做到工会经济活动拓展到哪里,就把经审监督延伸到哪里;哪里存在影响工会资产安全的隐患,就把审查审计的重点放到哪里。要将监督关口前移,加强事前防范、继续实施从“源头”、“过程”到“结果”的全面审查监督,做到对违纪违规问题能及时查清,如实揭露,督促整改,有效防范工会资产重大损失和经济案件的发生。要增强风险意识,抓好审计风险控制机制的建设,建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执行各项审计规范,强化审计质量检查考核,探索实行审计过错责任追究,努力将审计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各级工会要把经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经审工作汇报和审查情况通报,高度重视和及时解决审查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努力构筑起科学规范的工会经费和工会资产的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

四、进一步加强工会经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工会经审工作的整体水平。

工会经审工作政策性、专业性强,涉及领域广,经审干部的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审查审计质量。因此,要加强经审干部的业务培训,使经审干部熟悉和掌握党和国家的有关财经方针、政策、法规以及工会的财务制度、审计专业知识,培养一批能熟练运用审计及相关知识与技能的经审骨干队伍。要重视经审工作的理论研究,提高经审干部的理论水平,要研究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工会经费收缴、管理、使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风险防范的新 机制。要提升经审工作水平,提倡经审手段的技术创新,要借鉴国家审计、社会审计的成功经验,不断改进和提高工会经费审查审计的技术手段和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工会经审会委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和业务素质,努力使经审会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经审监督机构。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和分类指导,加强工作考核和信息交流,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更好地帮助基层组织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工会经审工作的整体水平。

关于2006工会审计及经审工作调查的情况通报

各直属工会及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

根据省、市总工会经审工作要求,按照市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年初工作目标,市总经审办派出审计组,对市总本级及各直属工会实施审计32项;为了解各级工会经审组织工作和贯彻落实《牡丹江市直属工会经费审查监督工作规范化考核办法》的情况,市总经审办通过走访、调查等方式,对全市工会经审组织工作进行了调查。现将实施工会内部审计情况和经审工作调查情况通报如下:

实施工会内部审计情况

一、基本情况

工会内部审计工作是根据市总经审会年初审计工作计划,依据《牡丹江市工会内部审计办法》(牡工审字[2005]34号)等有关规定进行的。在组织实施工会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中,市总经审办为每个被审计单位制定审计实施方案,下发审计通知书,依据被审单位承诺真实、完整的财务资料实施就地审计,交换审计意见,编写审计报告,送达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听取被审计单位意见反馈,下达审计意见书。在2006,市总经审办派出审计组,对市总工会财务部及事业单位等5个单位、海林市等5个县(市)区总工会、市直机关工委等18个直属工会2005的经费收支、遵守财经法规等情况进行了审计。另外,受市总工会组织部和房产局工会委托,对热电有限公司工会等四单位原主席进行了离任审计。与各被审计单位交换审计意见223条;形成审计报告共32份,提出121项审计问题和124条审计建议;出具审计意见书共32份,提出审计意见84条,对各单位的工会经费管理与使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被审计单位的主要特点

通过审计我们发现,各被审计单位在工会经费的收、管、用及遵守财经法规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第一,在经费收缴方面,能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会经费的划拨、收缴和上解工作;第二,在经费管理方面,能认真执行工会财务管理有关规定,设立独立的银行账户,建立账簿,使用规范的工会会计科目,财务报销、凭证处理符合手续,实行工会主席一支笔审批制度;第三,在经费使用方面,本着为职工服务、为会员服务的原则,在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体育活动的同时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做到略有节余。第四,在遵守财经法规方面,能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遵守财经法规,各项财务支出比较真实、合理、合法。

三、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在审计中我们发现,被审计工会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工会经费收缴率不高。一是部分基层工会行政不划拨工会经费、不上解工会经费;二是部分工会上解工会经费不及时、不足额;三是部分工会存在截留工会经费现象;四是部分工会干部以怕给行政增加负担、干扰行政的正常工作等理由,在工会经费的划拨与收缴上不积极主动,不敢理直气壮。

2、存在工会经费被挤占、挪用现象。由于发生金额较小等多种原因,多数单位存在着用工会经费支付应由行政承担的费用现象,如劳模活动有关费用、职代会有关费用、困难职工补助费用等,个别严重的单位行政挤占工会经费已经达到基层工会可自主支配经费的40%。另外,挪用工会经费也时有发生。

3、工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一是因为可使用经费较少,部分工会没有财务管理制度;二是财务制度不完善,特别是各项补助、奖励的发放标准和范围不明确,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审计疑点和风 险;三是部分工会参照执行行政或上级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与本级实际有些不符,也不健全;四是缺乏监督制约机制,存在不严格按制度规定办事的现象。

4、账簿及会计科目设置不规范。由于经费金额较小、会计业务较少,由行政财务人员或非财会人员兼任工会会计和出纳等原因,部分工会的账薄设置比较混乱,或没有明细账,或没有总账,或没有固定资产账,使用的会计科目也不附合工会会计科目设置规定,业务处理不符合工会会计制度要求。

5、工会预算管理执行不好。部分工会或没有预算,或预算不合理,或预算执行不好,工会经费使用的随意性较大。

6、固定资产管理混乱。由于固定资产权属不清等多种原因,普遍存在不建固定资产账,或固定资产明细账登记不及时,或总账和明细账登记不符,或固定资产丢失损坏等现象。

7、还存在个别单位行政领导直接或间接把握工会经费使用的审批权,工会主席“一支笔”审批工会经费制度执行不好;工会的财务人员对工会财务管理制度不熟悉,会计业务不熟练;财务报销不符合手续、违反现金使用规定、报销的票据不符合财务要求等现象。

四、审计意见和建议

针对在审计中发现的不足与问题,审计组通过三种方式向被审计单位提出了审计意见和建议:一是在交换意见时;二是通过《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及审计报告;三是通过审计意见书。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主要有:

1、认真贯彻执行《工会法》等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工会经费收缴工作,努力做到工会经费及时、足额划拨、收缴和上解。

2、按照工会财务会计制度,建立健全账簿,设置规范的工会会计科目,履行正确的财务报销手续,遵守各项财务管理规定,做好工会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坚持好“一支笔”审批工会经费制度。

3、坚持预决算制度,建立健全工会财务管理制度,科学管理和使用有限的工会经费和固定资产。经审工作调查情况

一、基本情况

工会经审工作作为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挥好工会经审监督作用,促进工会及时足额收缴经费,坚持经费的正确使用方向,确保经费的安全运作,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是当前摆在工会经审组织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为了解全市工会经审组织发挥“一审、二帮、三促进”作用情况,推进全市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市总经审办通过四种方式对工会经审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一是在对下实施审计的同时,就当前经审工作存在问题与被审计单位工会干部进行座谈;二是在经审干部培训班上,向参加培训的40名工会经审干部发放并回收《工会经审干部调查问卷》,从17个方面对经审工会进行调查;三是根据《关于对直属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检查的通知》(牡工办发[2006]38号)精神,反馈回来18份《牡丹江市直属工会经费审查监督工作规范化建设自查表》,从36个方面对这些单位工会经审工作情况进行全面反映;四是通过2006工会统计数字,对工会经审组织建设和开展工作情况进行了解。

二、工会经审工作主要特点

调查结果显示,各级工会对工会经审工作的认识、重视程度和工会经审工作的成效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一是市总87个直属工会100%建立经审组织,有委员3—7名,一般由工会、财务、审计、纪检等人员兼任,其中财务人员占85%。有60.92%经审组织建立了经审监督的工作制度。另外,全市还有301个基层工会(2006年工会统计数据)建立了经审组织,一般由3至5名委员组成,人数较少的基层工会在工会委员会中设一名经审委员。二是各级工会多次组织经审人员参加省、市会计培训班、内部审计培训班;三是有53%直属工会经审会能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审议本级工会经费的预、决算,开展对下级工会经费收支情况审计,对本级工会企事业财务收支情况审计。特别是海林市总工会与海林市审计局联合下发《关于对截留、挪用应上解工会经费进行审计的通知》(海工审联发[2006]1号),对海林市工会经费收缴、管理和使用以及工会经审工作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2006全市有271个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2006年工会统计)开展了本级经费预、决算审查。

三、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1、对工会经审工作不重视,对经审工作的领导不够得力。一是不建立工会经审组织。全市有83.76%的基层工会(2006年工会统计)没有建立工会经费审查组织,主要集中在基层工会;二是部分基层工会领导和工会干部认为工会各项活动所涉及的金额不大,审计与否即无关紧要,也起不了什么作用,甚至认为有无经审组织都关系不大;三是近70%工会经审会的人员配备不利于开展工作。工会经审会委员绝大多数是兼职,或不懂财务知识,或不熟悉工会财务会计制度,或对工会经审工作业务不精,或缺乏责任感。

2、工会经审工作发展不平衡,履行职责不到位。部分经审组织形同虚设或缺乏工作主动性,不能发挥经审组织“一审、二帮、三促进”作用。一是近75%的基层工会经审工作处于可抓可不抓的现状;二是部分基层工会(特别是新建企业、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不被行政所重视,工会经费不到位,或由行政部门代管,本级经审会自然就没有工作可干;三是经审会委员缺位,工作调动不能及时替补,长期形成空缺,无人干经审工作。

3、审计队伍需要大力加强。绝大多数工会经审组织没有专职审计人员,审计机构的成员也是由不同部门、不同专业的人员兼任,审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不能完全适应工会审计工作的需要。

四、加强工会经审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工会经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各级工会领导应提高对经审工作的认识,积极营造工会经审工作的良好环境。各级工会组织,特别是工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本着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对职工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加强工会经审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贯彻全总制定的《关于加强工会经费审查监督工作的意见》,合理配备经审干部,建立健全各项审查监督制度,定期对经审干部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经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2、加强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提高工会经审工作的整体水平。一要制定符合本级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工会内部审计操作程序和审计文书格式。二要建立、健全考核机制,统一部署、检查、考核和评比经审工作,做到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考核和评比。三是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抓先进,树典型,以点带面,以典型引路,推动经审工作深入发展。四是要建立、健全指导机制,帮助基层工会解决经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加强经审业务知识培训,全面提高经审干部的业务素质。工会经费审查监督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只有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素质高、财务知识精通、经审业务熟练的经审干部队伍,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工会经审工作的需要。各级工会组织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经审干部的业务知识培训,进行业务指导,从而提高经审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知识水平。

县级和基层工会经审工作现状与建议

成都市工会经审会在市工会领导下,在全总、省总经审会的指导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带领全市各级经审组织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全局,坚持依法履行审查审计监督职责,全面贯彻落实全总《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会经费审查监督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各级经审组织和经审工作审查监督体制,积极推行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大审查审计力度,努力提高审计质量,工会经费审查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为保证工会经费正确的使用方向,促进工会经济活动规范运作,促进工会系统廉政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我市工会经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县级工会和基层工会经审工作还相对薄弱,与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的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认识不到位,经审监督难。

有些区(市)县工会和基层工会领导对经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经审会的工作重视、支持力度不够,在人员和经费上没有给予充分的支持,致使部分经审干部对自己从事的经审工作信心不足,存在畏难情绪,从而使经审作用受到到严重影响。重财务轻经审,对经审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工会的各项经济活动不能自觉接受经审会的监督,经审会对工会经费和工会资产的管理往往流于形式,走过场。

(二)经审组织不够健全,影响经审作用的发挥。

部分区(市)县工会受人员编制等因素影响,大多数县级工会除一位副主席兼任经审会主任外,没有配备专职经审人员,一般由工会内其他部门的人员兼职从事具体的经审工作。由于副主席分管工作较多,兼职人员时间、精力有限,同级工会经审委员又来自外不同的单位,很难共同研究工作或开展审计。

部分基层工会经审会主任由财务人员兼任,既是经审会主任、又是财务人员,自己监督自己;有的经审会主任因工作变动或退休,未及时补选长期空缺;有的基层经审会虽然组织健全,但监督乏力的状况较为突出,难以正常行使监督职能。

(三)审计力量相对薄弱,难以保证审计质量。

区(市)县工会和基层工会经审干部多为兼职人员,一方面因为人少事多,工作一忙,对经审工作无暇顾及;另一方面,经审人员中精通财务、审计专业知识的较少,业务不熟,在审计过程中难以揭示工会经费收支和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难以履行好工会内部审计监督职能。

几点建议:

(一)统一思想认识。各级经审会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当前工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新形势下,工会经费收管用的难度和风险加大。如何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是摆在工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经审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积极引导区(市)县工会和基层工会领导充分认识工会经费审查监督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工会经费审查监督机制,只有通过审查、监督工作,才能促进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促进工会财产依法、有序管理,从而推动工会全局工作顺利进行。

(二)加强经审工作的领导

要切实做好经审工作,离不开各级工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领导对经审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和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是搞好经审工作的关键。因此,要积极争取工会领导的支持,将经审工作列入工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对经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认真研究、解决。

县级工会要按照《工会经审专用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落实经审专用经费,将工会经审会工作和活动所需的经费纳入本级工会预算,为工会经审工作的开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更好地发挥经审工作在工会全局工作中的作用。

(三)加强经审会的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要按照规范化建设标准的要求,加强组织建设,完善机构设置,配好、配齐经审干部,是做好经审工作的组织保证。

二是建立工会特约审计人员队伍,吸收原则性强、作风正派,懂财务、审计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到经审干部队伍中来,是解决当前审计任务重、人员配备不足,审计力量薄弱的有效途径。

三是加强对经审干部的业务培训,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经审干部队伍,是提高经审工作水平和质量的关键。

(四)加大经费审查力度,强化监督职能。

基层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要认真履行职责,按照全总、省总、市总关于经审工作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经审制度》,加大对本级工会财务收支情况的预决算审查力度,定期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同时要加强对工会资产的监督管理,确保工会资产的安全有效。

(五)加强经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一是用《区(市)县工会经费审查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来规范各区(市)县工会的经审工作。通过考核评比来促进区(市)县工会各项经审工作进一步提高。

二是积极探索,制定出《基层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加强和规范基层工会经审工作。积极支持基层工会开展经审工作,充分发挥基层经审小组作用,开展互查互审,交叉检查,从而推动基层工会经审工作,促进基层工会财务、资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工会经审委员工作职责

1、根据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法令和上级工会的统一规定,在勤俭节约和保证需要的原则下,依靠群众管好、用好工会各项经费;

2、及时向工会委员会提出工会经费收支预算和决算草案,并根据批准的预算,积极组织收入,节约支出;

3、妥善保管现金和一切财务帐表、凭证、档案、资料。及时登记帐目,按时编制财务会计统计报表。

4、主动向经费审查主任委员或经费审查委员会汇报工作情况,提供有关财务工作资料,并向职代会报告工作情况;

5、建立和健全工会财产物品保管制度,登记工会财产帐目,监督检查工会财产物品的保管、使用情况;

6、协同生活保障委员会搞好互助储金会的财务工作;

8、模范地遵守和维护国家财经纪律和工会财务纪律,对违反财经政策和财务制度的开支,有权拒绝付款,拒绝报销,并及时向本单位领导人报告,如果对本单位领导人有不同意见,可以在执行本单位领导人决定的同时,向上级工会反映。

浅议工会经审监督职能

[导读]工会经审制度是工会内部的自我监督约束制度,通过履行审查、监督、评价职能,促进工会建立内部控制机制和工会良性发展

【关键词】

经费

监督

规范化

工会经审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新时期工会经审工作对于规范工会财务活动,增强工会组织经济实力,保障工会资产运作安全,推动工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健全和规范工会经审监督活动,有效发挥工会内部经审组织的监督作用,更好地服务工会工作大局,是工会改革和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时代赋予广大工会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需要我们不断探讨和研究。

正确理解工会经审的概念、职责和任务

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工会经费审查监督工作的意见》,在组建工会或换届选举时,经审会与同级工会委员会应同时考察、同时报批、同时选举产生。实践中,经审会按照程序由全体工会会员民主选举产生,代表会员群众对工会各项经费的收支和财产管理进行审查监督,是实施工会经审监督的主要载体。经审组织通过对同级工会及所属企事业单位的经费收支和与经费有关经济活动的审查,监督其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财经政策、纪律、法规和工会财务工作的方针、规章制度,从而协助同级工会组织收好、管好、用好工会各项经费,管好工会财产,使工会经费得到合理、有效地使用,促进工会不断改善管理,更好地为职工群众服务。

充分认识工会经审监督的地位和作用

工会经审制度是工会内部的自我监督约束制度,通过履行审查、监督、评价职能,促进工会建立内部控制机制和工会良性发展。

(一)工会经审监督促进工会组织自我完善。工会经审作为工会内部审计制度,通过履行监督、评价、鉴证等职能,维护财经法纪,保障工会资产保值增值,同时促进工会组织建立内部控制机制、健全自我约束机制,提高经费收、管、用水平,增强经费保障能力,保证工会财务行为的合法性。

(二)工会经审工作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审工作在维护工会职工权益、贯彻工会民主性原则、服务工会工作大局、监督工会财务工作、促进工会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工会系统的一道重要防线,发挥着系统内部的自净功能,是其他任何一种审计监督不能与之相比的。

(三)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工会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复杂情况。工会组织要义不容辞地履行职责,为职工说话,维护职工权益,同时还要保障经费以满足工会事业的正常发展。这种时期,工会经审要肩负起客观、公正评价工会经费收缴和管理水平的重任,需要工会经审对工会财务工作进行客观的评价、激励和监督,充分发挥经审工作审、帮、促作用。

发挥工会经审作用的有效途径

在新的形势下,经审工作的重点应向着眼于保障职工利益与工会功能运转的经费收缴、工会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等方面转变。

(一)坚持重点,搞好经费收支预、决算审计。经费收支预决算审计工作是工会经审的基础工作,是发挥经审监督作用的前提,应该不折不扣地执行。从经费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到预算执行结果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预决算审计贯穿了经审工作全过程。同时,通过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在促进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提高工会经费使用效益,实现本级工会工作目标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注重突破,加大专项审计力度。加大对本级工会涉及的较大金额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调查、审计力度,诸如本级工会基本建设和维修改造工程、专项资金以及对本单位财务收支、财产管理等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及时摸清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工会正确决策,依法治会提供服务。

(三)积极探索,着力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工会经费审查监督工作的意见》,经审会有会同有关部门对工会领导干部和单位领导人员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职能。通过对工会负责人离任审计,重点考核负责人任期内各项预算执行情况、工会净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明确负责人任职期内经济责任和业绩,将审计结果作为有关部门考核、任用和奖惩干部的依据。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明确经济责任、确保工会资产安全完整的重要手段。

(四)强化参与,当好工会领导层的参谋。工会经审不仅仅是对违纪违规问题实施监督,还要参与工会理财、聚财的决策行为。要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不能就监督论监督,应当将监督寓于服务之中,既要严格各项制度规定,又要考虑工会实际,把握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主动联系,深入调研,积极出主意,想办法,从政策、制度上为决策提供服务,促进工会经济活动的科学决策,严格管理和规范运作,更好地发挥经审监督效能。

以“五个到位”进一步发挥经审工作作用

(一)思想认识统一到位。

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切实加大《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工会经费审查监督工作的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工会领导了解和掌握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法规,充分认识做好工会经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消除“经审工作可有可无,经审会就是专门挑毛病”的偏见。经审干部应积极争取工会领导对经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克服 “怕得罪领导不敢审” 的畏难情绪,把好关,使有限的经费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二)经审组织把关到位。

新形势下,工会经费收、管、用的范围不断加大,经审工作任务也随之加重,如果没有健全的经审组织,就无法完成经审工作的各项任务。因此要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对工会经审组织在同级工会中有着纪检监察、经济警察双重地位的认识,为开展经审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工会要依照法律规定实施工会内部监督机制,把工会经审工作纳入工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积极采纳经审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监督。工会经审组织如遇换届或经审干部人事变动时,一定要及时选配得力人员充实经审干部队伍,坚持做到经审会与工会委员会同时组建、同时选举、同时报批。使工会经审组织逐步健全起来,真正行使法律和会员群众赋予的权力。

(三)制度建设落实到位。

工会经审工作制度是确保工会经费和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效益的有效手段,能促进工会经费收入的稳步增长。审计工作需要严谨细致的作风,更需要一系列规范的制度和程序来保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和规范的工作程序,用制度来明确经审监督应该干什么,用规范的程序去指导经审干部怎样干,使工会经审组织的审查监督作用得到应有的发挥。

(四)经审人员配备到位。

要加强经审组织建设,按照全总提出的“经审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要求,配齐配强经审干部队伍。加强经审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自觉恪守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的准则,自觉遵守审计工作纪律。采取多种培训形式,抓好经审干部专业技能和财经政策法规的学习与培训,不断更新财会、审计等专业知识,全面提高经审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胜任能力。

(五)工作经费保证到位。

为经审工作能更好地发挥监督职能作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和物质保障,要按规定以工会经费解缴比例提取经审工作专用经费,确保经审会办公室经费列入本级工会机关预算之中,使工会经审工作不因经费不足的原因而耽误。

赵金代同志在全市工会经费审查工作“双先”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希望你们适应新形势、采取新举措,积极探索新时期经审工作的规律和方法,努力开创我市工会经审工作新局面。

下面,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工会经审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完善工会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推进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

工会经审工作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政策性、法规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加强工会经审工作,是依法治会、维护工会经费独立管理的法律地位,促进工会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和加强工会资产管理,保障工会切实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基本职责的重要途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各级工会经审组织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深化经审工作,努力构建体制科学、机制健全、运行高效的工会经费审查监督工作体系,使经审监督成为贯彻和维护工会经费独立原则,加强工会经费和财产管理,促进工会经济活动规范运作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当前,经费收缴难是老问题,管理上还存在漏洞,使用上也存在提高民主、科学决策水平问题,如果不加强监督制约机制建设,在经费收、管、用上出了问题,不仅与中央加强经济监督力度的要求不相符,职工也不答应。因此,各级工会必须充分认识经审工作在新时期工会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工会自我监督和民主监督意识,从工会自身的长远建设和战略高度出发,把经费审查工作切实纳入工会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工会经审组织,形成强有力的内部监督工作体系;支持经审组织依法行使职权,独立开展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在组织机构设置、专业人员配备、经审制度建设、审查审计工作、经审工作经费落实、经审人员待遇上为经审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各级工会经审干部要认真学习审计、财务工作的政策、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执法的自觉性,树立对经审工作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使经审组织真正起到为工运事业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此,市总分别制定并下发了《县级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和《直属基层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规章制度、业务建设等不同层面提出了经审工作“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和“做到什么程度”。这两个《标准》的出台,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市总考核各级工会经审工作的重要依据,希望各级工会对照《标准》找差距,认真研究新时期经审工作遇到的新问题,针对经审工作的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工会经审工作全面发展

工会经审组织要把经审工作放在工会全局工作中定位和把握,要找准服务全局工作的落脚点和着力点,要寓监督于服务之中。经审组织要把主要精力放到事关工会经费使用方向、事关工会资产安全完整的重大问题上,放到对重点项目、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审查监督上,为工会工作和工运事业保驾护航。

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产业结构和产权结构的调整,新旧体制交叉、转轨,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也不断显现。如工会经费和资产的流失问题,工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效益问题,国有产权理顺特别是国资国企改制中对工会资产的管理和影响问题,工会资产自身管理的规 范和运行的质量问题等等。这一切都迫切需要各级经审组织和经审干部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在维护国家财经法纪、促进工会经济活动规范运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促进工会组织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切实履行维护职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加强审计监督、完善资产管理、实现工会资产安全、完整和效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强化自身监督,加强工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各级工会经审组织要在深化对本级工会经费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查审计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其他审计项目,特别是开展工会经费计拨审计工作,协助同级工会财务部门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防止工会资产流失。今年下半年,市总工会和市审计局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了工会经费计拨审计工作,各级工会促收经费99.3万元,其中,市总经审会审计促收经费34.2万元。这就是工会经审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集中体现。希望各级工会经审组织要继续坚持做法,在工会全局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待工会经审部门查出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各级工会领导要从大局着眼,以发展的眼光正确对待前进中的问题,对于严重违法乱纪的,绝不姑息迁就;对因工作经验不足,在探索中出现失误的,要帮助分析原因,研究改进措施;对于在前进中出现的新问题,只要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有利于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有利于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我们就予以支持。

三、加强业务培训,打造一流经审干部队伍

经审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经审干部队伍,是做好工会经审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各级工会组织必须高度重视经审干部的业务培训工作,努力打造一流经审干部队伍。首先,要有针对性地在不同层面开展经审业务知识培训工作,对经审主任的培训重点放在领导艺术、思路谋划和沟通协调关系上;对专职经审干部的培训,重点放在提高其查找问题的业务技能上;对经审委员和领导干部的培训,重点放在提高其对经审工作的全面把握和驾驭局面的能力上。其次,要创新工作机制,通过经审工作台账展评、优秀审计项评比等方式加强对下业务指导。第三,开展选树经审工作先进典型活动,及时总结下级经审组织在工作中创造的先进经验,学习、借鉴各地好的做法,结合本地实际加以推广,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推动工作整体水平提高。第四、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基层工会经审工作开展情况,倾听基层工会经审干部的意见和呼声,研究改进工作的思路、方法和途径,不断推动全市经审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希望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创造新的业绩。也希望工会经审组织和广大经审干部以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为榜样,努力工作,积极进取,开创我市工会经审工作新局面。

同志们,经审工作责任大、任务重、要求高。希望各级经审组织和广大工会经审干部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对职工和工运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准确把握工会经审工作的发展方向,依法履行审查审计监督职责,为经审工作的推进和工会全局工作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重视工会经费审计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工会经费审查审计监督工作是工会财务工作的一项重要性工作。它对工会经费的收缴、管理及使用发挥着“未雨绸缪”的作用。如果说工会经费收缴是基础,管理是手段,使用是目的,那么经审就是全过程的监控。由于工会经审监督具有独立性、权威性和群众性,因此,它不受其它因素的干扰和制约,在整个工会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经费的拨缴、管理、使用不规范、不合法、不合理的现象随时有权提出纠正。宁夏彭阳县审计局和县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对2008年部分基层工会组织计提管理和使用的工会经费进行了审计。从审查结果看,有部分单位对经费的提提拨缴、管理使用出现随意性,以致在经费审查审计监督中发现其“打擦边球”现象较为严重,为此,笔者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Rhp中国国家审计网

一、提高工会经审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地认识 Rhp中国国家审计网

工会经审工作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经审会是代表会员群众对工会经费收支和财产管理情况进行审查监督的组织。工会组织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作用日益增强,客观现实要求工会必须加强经审工作,充分发挥经审组织的监督作用。进一步提高工会经审工作的重要性和 必要性的认识,切实把经审工作放到工会维护职工的民主监督权利、加强工会自身监督的整体格局中去把握。要切实加强对工会经审工作的领导,做到思想上重视、组织上保证、工作上支持、经费上落实、权力上尊重,保证经审工作在工运事业的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工会法规定:“工会应当根据经费独立原则,建立预算、决算和经费审查监督制度。”同时增加了“工会经费的使用应当依法接受国家的监督,”确立了经费独立、国家监督的工会经费管理和监督体制。但实践中有一种看法,认为工会组织自身有经费监督机构,不需要外部审计来监督工会经费,把工会经费独立原则与外部审计监督对立起来。因此,只有依法接受国家监督,坚持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才能做好工会经费管理工作。工会经费审查监督工作既要服从和服务于工会全局工作,又要为工会全局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保障。工会经审组织和经审干部一定要从全局的高度认识和思考工会经审工作,把经审工作落实到工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全面加强审查监督工作,促进工会工作健康发展。要加强对同级经费收支预决算的审计监督。对同级工会经费收支进行审计监督是工会经审组织必须履行的一项基本职责。工会经审组织都要对同级工会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务审计,要抓住经费收支的真实性及有关财务收支办法、规范和执行的合法性进行综合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既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敢于审计、敢于揭露问题,同时也要注意工作方法,处理好审、帮、促的关系。不断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研究解决的新方法、新措施,切实加强对基层工会经审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工会经审组织在经费收缴、管理、使用方面的作用。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工会经费审查监督工作的意见》和《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指导基层工会健全组织,配齐配强专(兼)职干部,督促基层工会建立独立财务账户,依法收缴和独立管理经费,积极开展经审活动,完善经审制度,促进工会系统的廉政建设。Rhp中国国家审计网

二、加强内外部审计监督,提高工会经费审计质量Rhp中国国家审计网

工会经费审查监督主要是内部审计,必须努力加强。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由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三者组成,工会经费审查不属于国家审计和独立法人审计,只能属于内部审计。虽然相对于下一级工会组织上级工会有上审下的任务,但它属工会组织内部审计范畴。工会法对工会经费审查监督制度、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组织与职责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工会经费的审查监督,主要由工会经审委员会的经审办来承担。工会经费自己管理,自己审查监督,是根据工会组织及其经费收管用的特点,总结历史经验形成的。坚持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是工会经费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工会经费审查工作的审、帮、促是有机结合的整体,审是手段,帮是目的。工会法明确了缴纳工会经费的义务主体、列支渠道等,同时,也规定了工会经费的使用方向。工会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使用经费,强化内外部审计是工会经费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工会活动的必然保证。如何把有限的工会经费做到“取之于职工,用之于职工”,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基层工会经费审计的目的。强化经费审查监督,是适应工会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的需要,对于促进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促进工会财产管理和经济活动规范运作,促进工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hp中国国家审计网

三、加强经审干部培训 提高经审干部素质Rhp中国国家审计网

工会经审会要按照上级要求和部署,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现行的规章制度,经审会所需经费应列入同级工会经费预算,保证经审专用经费的使用。要实行经审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努力促进经审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运行。要加强经审干部培训,培训的重点要放在学习国家财经法规、工会财务制度和审计专业知识上,要提高经审干部专业技能和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经审干部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更好地发挥经审组织的审计监督作用。工会经审工作的任务和目的是规范工会经费的收、管、用。为使工会财务的管理走上规范化的轨道。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认真履行审查监督职责,提高审查审计水平,促进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发挥工会经审组织的重要作用,以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四篇:我国银行监管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内容摘要:

一、当前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监管的法规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的金融法律有15部,金融法规有40多部,人民银行已发布的银行业管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000多件。尽管我国的银行业监管法规较多,但法规建设仍较滞后,存在法律空白、短缺、模糊、不适应银行业发展等问题。如《商业银行法》中规定商业银行不能对企业参股投资,但事实上债转股作为银行重组不良贷款的一种较有效方式在商业银行中已在运用;《贷款通则》中规定贷款人经营外币贷款必须持有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发的《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但目前人民银行已将经营人民币业务和外币业务实行两证合一,除结售汇业务外的其他外币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审批;《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中对“贷款”定义的界定不明确,致使各商业银行对五级分类资产涵盖的业务口径不一致,同时分类标准过于笼统,信贷管理人员和监管人员对风险分类划分的标准把握程度相关较大;《支付结算管理办法》中规定银行不能垫款,但事实上中资银行已经允许开办帐户透支业务;《贷款通则》和《商业银行内控指引》中对行长能否成为审贷委员会成员的规定不一致等。

(二)非现场监管的真实性、全面性和信息化问题

非现场监管因其具有信息的全面性、持续性和对风险的早期预警作用而成为各国对银行业监管的重要手段。但我国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在有效评价银行经营状况和实现风险早期预警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目前仅仅起到统计作用),其主要的制约因素有以下方面:

1.数据基础不够真实准确。主要表现有,一是数出多门,银行内部存在会计、统计及信贷等多种数据口径,各口径之间不完全对应,而向监管部门提供数据的部门没有统一,造成上报监管部门的数据前后不一致;二是部分全科目统计指标和会计科目设置不对应,统计数据不能直接来源于会计数据,需要靠统计人员手工操作造成遗漏;三是部分银行未严格执行统计和会计制度,如合并报表中没有剔除内部往来而虚增资产;四是部分银行对政策制度掌握不到位,如对贷款的五级分类标准掌握不一致;此外还有人为调改数据等情况。

2.非现场监管数据指标体系不完整,不能支持对银行风险状况的深入分析和评估。目前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是1996年制定的,包括十个监控指标和六个监测性指标。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不能全面反映银行经营管理和风险状况,如没有银行收入支出的结构及利润分配情况、不良资产的冲销回收及准备金提取充足情况、境内外机构并表数据、非信贷资产结构及质量指标、表外业务相关指标、利率及汇率等市场风险监测指标等;二是均为对法人监管指标,未明确对银行分支机构的监测重点及标准;三是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变化,部分指标的计算口径和标准已不符合银行经营的实际状况或不能充分反映银行的经营风险,如资本充足率、备付金比例、中长期贷款比例、风险资产权重等;四是对所有银行采用统一的指标标准值,没有体现不同银行的经营特点,没有体现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相互关系。

3.非现场的风险分析及评价方式不系统。我国尚未建立系统的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模型和预警系统,对银行的风险分析重点仍放在监控指标的合规性上,没有着重于采用历史比较分析、行业比较分析和期限缺口分析等动态分析手段来揭示银行风险变动趋势及对潜在风险和未来风险的预测,对银行业整体风险状况的分析局限于简单的数据汇总分析和经验判断,难以起到早期预警和指导现场检查的作用。

(三)现场监管缺乏连续性和针对性

现场检查是监管人员发现核实问题的有效手段,但现场检查的成本相对较高,在监管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应避免运动式的检查,通过加强现场检查的连续性和针对性来提高现场检查的效率,而这正是目前我国现场检查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现场检查缺乏连续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大量的现场检查项目是临时性安排的,与非现场检查和以前现场检查结果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二是大量的现场检查是“一锤子买卖”,检查结果写成报告上报领导后,检查就算结束,对被查机构的整改情况和相关责任人员的处理情况缺乏后续的跟踪检查,同时检查结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深入挖掘,重复检查现象随处可见。

2.没有针对不同银行和不同地区银行业务的风险特点来确定检查重点和检查力度。我国银行机构在业务结构和规模均存在较大不同,同时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银行机构的业务特点及规模也存在不同,相应的主要风险点也不同。但目前的现场检查项目安排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法,一个检查项目同时对多家银行机构展开全国范围的运动式检查,其结果是对风险高的地区和银行的检查范围和力度不够,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而对风险较低的地区和银行投放的检查力度过大,造成监管资源浪费。

(四)监管合力没有形成

从我国的监管实践看,银行业监管部门、市场监督和内部审计三股力量没有实现有效的联合。

1.内外监管部门之间未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人民银行、监事会、审计署及银行内部的审计稽核部门均对商业银行进行现场检查,但检查项目的确定和计划安排在事前未充分沟通,检查结果和处理情况也未及时交流,造成重复检查、重复处理的情况时有发生。

2.未充分发挥市场监督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一是除上市银行外,我国其他非上市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是不够充分的,有些信息甚至是虚假的,存款人、债权人、投资人、股东等市场参与者没有足够信息用以对商业银行进行评价和选择,难以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形成有效的制约作用;二是外部中介机构如外部审计部门拥有大量专业资源和信息,监管部门尚未充分利用这一渠道来提高监管效率。

3.未充分发挥基层监管部门的作用。一是对各地监管部门的人员配置未按照不同地区银行机构的业务规模、业务复杂程度及风险状况进行,而是实行人员平均分配,造成有的地区监管人员工作强度很大,而有的地区监管人员闲置。二是基层监管部门上报监管信息的可利用程度不高。除由总行统一制定的现场检查项目外,各地监管部门自行安排的检查和调研项目较零散,上报的信息对于判断法人的整体风险作用有限;同时基层监管部门对银行分支机构的非现场监管按法人指标进行,形成的监管报告无法真实反映银行风险的区域分布状况。

(五)银行业监管的角色错位

一是认为银行监管是万能的。银行业本身是经营风险的行业,无论监管体制多么有效和完善,都不可能彻底消除银行业固有的风险并保证单个银行机构不出现危机,监管者的责任是要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危机的发生;同时金融监管不是控制银行风险的唯一手段,银行内部管理、市场约束和官方监管形成维护银行业稳健的三大支柱,健全的内控制度是有效银行监管的基础,因此银行经营者始终应承担风险控制的第一性责任,这一点在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和《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中均得到充分说明。对银行监管的上述局限性,银行业监管部门在向社会宣传及争取上级管理部门的理解方面显得力度不够,一方面易使社会各界将防范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稳定的责任主要放在监管上,一旦有风险暴露就归结于监管不力;另一方面也使金融机构和市场其他参与者对监管当局产生依赖,不积极主动管理和监督风险。

二是银行监管代替银行管理。银行监管者的工作是负责制定审慎经营标准、发现经营风险、提出整改意见、跟踪整改效果和处置有问题金融机构,而银行经营者要负责通过改善经营效益来提高竞争力,并达到监管当局审慎经营要求。银行监管者和经营者的关系可以比作大夫和病人家属,监管者履行大夫的职责,负责常规体检、诊断病情和开出药方,银行经营者作为病人家属要负责照看病人按医嘱抓药、吃药和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如果银行仍不能达到审慎经营要求,监管者将采取进一步的监管措施直至让银行退出市场。我国的银行监管部门往往不仅是大夫,还当病人家属,投人大量的精力去做经营者的事情,如给银行下达各项经营指标,甚至有些地方的监管部门将银行经营业绩好坏、不良贷款下降幅度与本部门监管人员的工作业绩和待遇直接挂钩。这一方面使监管者要承担经营风险,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过度的监管,压制了银行创新和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六)监管人员的专业配置和培训问题

有效性的银行监管,最关键的步骤是发现和评价银行存在的风险,这对监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国外一些监管当局非常注重监管人员的专业结构配置及培训,如occ拥有法律、计算机、会计、信贷、反洗钱等各项领域的专家队伍,对监管人员安排了系统全面持续的培训计划。我国在监管人员专业化培养方面较落后,主要表现在:

一是没有建立结构合理的专业化监管人员队伍。风险性监管要求监管人员不仅要熟悉被监管对象的产品结构、业务流程、风险管理模型、内控机制、计算机系统,还要具备良好的金融、会计、法律等专业知识,从而能对风险管理系统的合理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及各项业务的合规性及风险程度进行评判和检查。这些监管内容不是某一个监管人员能够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业监管人员队伍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我国目前严重缺乏这样的专业监管人员队伍,监管人员的专业结构配置不合理。

二是没有建立实用有效的监管人员培训机制。银行业监管人员不仅要有较全面的基础知识,还要掌握系统的检查方法和技巧;同时金融市场和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大量新知识、新的管理技术和新产品,对此监管人员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银行业的发展和实施有效监管,因此学习也应成为监管人员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我国尚没有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监管人员制定全员的系统全面持续的培训计划,也没有建立分等级的监管人员资格考核标准,相当部分监管人员的知识难以跟上市场发展的需要,这对实施有效的银行业风险监管形成巨大障碍。

第五篇:解决村镇银行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三、解决村镇银行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充分认识村镇银行的独特性,明确村镇银行的定位。组建村镇银行有一个最大的政策背景,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已经富裕起来的群体扶持弱势群体的指导思想适时组建村镇银行,让具有优势的金融机构把信贷支持延伸到村镇,并通过股份制吸收和引导民间资本,从而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更便利、更充分、更有效的金融服务,让贫困农民尽快富裕起来,让弱质产业尽快升级换代,让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符合十七大精神、具有长远意义的战略决策。当前农民状况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在贫困线以下的农民,农田不多,收成不好,没什么技术,也没有打工的经济来源,勉强维持着生计。二类是正在脱贫致富的农民,他们从事个体经营,成为种植、养殖大户,已经解决温饱问题,成为农村经济活动中的有生力量。三类是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民,他们办企业,办商场,办学校,从事一切有利可图的规模化的经营活动,基本实现小康水平,走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列。村镇银行的根本任务,是要帮助农民脱贫致富,首先应该为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最贫困、最需要扶助的人提供帮助,否则,它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村镇银行。(二)加强监管。村镇银行市场定位与政策目标的差异应得到及时矫正,否则,试点效应一旦扩散,再来进行规范就比较被动。要从农村经济平衡发展的大局出发,站在国家的整体利益上,定位贷款的投向。金融监管部门应设立相应的指标体系进行或阶段性考评,对不符合市场定位要求的村镇银行提出改进措施,直至责令退出农村金融市场。村镇银行的组建和运行虽然是经济现象,但要看到它关系到民生问题。

(三)制定适当的优惠政策,促进村镇银行可持续性发展。要建立健全村镇银行相关法律法规,对村镇银行实行适当的优惠政策,比如推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减免税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给予政策性贷款利差补贴、允许申请央行再贷款、提供征信服务、及时解决支付结算等方面的障碍问题,等等。对外资金融机构组建或参股我国村镇银行,要积极引导鼓励,并利用其成熟的管理技术和小额信贷经验,来增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

(四)产品及服务创新。要推出适合农村中低收入阶层的产品,没有好产品的推出,就没有生命力。村镇银行可以在寻求合作的道路上积极探索,主动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联系,了解当地重点发展农业产业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同时与当地经济合作组织接洽,把握本地农村经济发展特征和农户金融需求特点,针对不同需求的农户和农村小企业,探索并开发相应的金融产品。另外,除有贷款的需求外,部分农民也有理财需要,村镇银行可借鉴城市银行的理财经验,设计适合农民的理财产品。在提供金融服务上,应把村镇银行建设成为“田野上的银行”,让农户觉得这是他们自己的银行。在村级层面将金融与生产、流通、采购结合起来,更有利于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创新。在降低信用风险方面,对村镇银行来说,可以由三个途径来强化这方面的工作:提高信息的对称程度;创新担保方式;与专业合作社进行融资担保合作等。村镇银行要真正深入基层,了解收集大量客户资料,降低因对客户信息的不知情而导致的信贷风险;寻求和开发新的担保方式;对专业合作社的社员贷款时可要求专业合作社提供担保等。

----本文转载于起点论文网:免费论文,收费论文,代写论文,发表论文,永久域名:

五)放开农村信贷利率限制。放开利率限制是农村金融得以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为基准利率的0.9~2.3倍。对于信贷供给方,关心的是成本

收益,考虑到农户居住偏远、分散,借款额小、借款频率低等因素,要想使农村金融商业化可行,2.3倍的贷款利率上限还是太低,应该实现利率市场化。对于信贷需求方,最迫切的问题是“贷款难”而不是“利率高”。

(六)建立农村存款保险体系,规范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我国目前没有存款保险制度,一直由国家承担隐性担保。在金融市场逐步开放、所有制和产权制度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再由国家承担隐性担保已不合时宜,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势在必行。在鼓励发展各种农村金融机构的同时,为保护存款者的合法权益,可先在农村试点,探索建立农村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与金融监管当局的审慎监管、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功能一起被认为是支撑金融安全网的三大基本要素,它可以提高存款人对农村金融体系的信心、抑制个别金融机构倒闭造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通过该制度,运用存款保险机制对有问题的农村金融机构采取及时监测和早期纠正措施,有效防止农村金融机构只能存活、不能退出市场的情况发生,促进农村金融机构规范健康发展。

总之,发展适合中国国情、适合广大农村地区不同需求的农村金融,需要打开思路,勇于创新和探索,走出新的路子,创造出可持续的多种新模式来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这对于整个金融行业来说是一个挑战----本文转载于起点论文网:免费论文,收费论文,代写论文,发表论文,永久域名:------

下载银行领导干部履职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银行领导干部履职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2007-02-10 16:47:25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经......

    教师备课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教师备课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备课是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备课是课堂讲授的前提,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教师课堂讲授的水平,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于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的今天,包括农村基层民主在内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十分令人鼓舞。而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的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就是农......

    乡镇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乡镇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乡镇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从近几年来我们对乡镇政府、财政等单位的审计调查情况来看,部分乡镇政府、财政在资金及收支管理上还普遍存......

    浅谈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与建议

    从近几年的审计工作实践看,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已成为审计机关围绕中心、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亮点,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各级审计机关积极拓展工作思路,在审计方法上大......

    决算中存在的问题建议

    决算中存在的问题建议 1、 2、 3、 软件程序更新太慢,应及时尽早。 决算任务参数、公式参数下发时间较晚,看能否提前下发。 决算会审时间短、次数少,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希望市局......

    决算中存在的问题建议

    部门决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据《南方日报》报道,广州市人大日前公布了该市农业局等四部门的决算分析报告。但记者发现,该农业局发布了两个版本的2010年“三公”数据,第一个版......

    当前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当前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姜铭(山东省胶州市审计局) 发布日期:2011-04-27 发布人:管理员 信息来源: 审计署网站 浏览数:315 【字号:大 中 小】 经济责任审计:指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