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报账办法(征求意见稿)

时间:2019-05-15 01:56: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级报账办法(征求意见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级报账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篇:县级报账办法(征求意见稿)

湖北省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县级报账管理实施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规范资金拨付程序,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促进项目工程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办法》、《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报账实施办法》的要求,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严格按照农业综合开发财务、会计制度进行管理,按规定范围使用资金,严禁挤占挪用。

第三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根据已批准的项目计划、初步设计、工程建设进度,按有关规定及时、足额支付资金。

第四条

财政资金的使用实行县级报账制。项目实施单位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时办理报账。报账资金的拨付实行转账结算,严格控制现金支出,严禁白条入账。

第五条 实行县级报账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包括经国家、省农业综合开发管理部门批复的用于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和部门项目的财政资金。

第二章 报账管理职责

第六条 县、市、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县级农发办)负责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负责制订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使用计划;负责办理农业综合开发所有项目工程(包括政府集中采购大宗物资材料)财政资金的报账和资金的核算;负责根据项目扩初设计,审查项目工程预算,并在项目完工后,审查项目工程决算、监理报告、竣工验收报告等。

第七条

县级农发办应根据财政资金报账管理职责及业务工作量,配备专职财会人员担任农业综合开发会计,负责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报账工作。

第八条

上级财政部门下达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指标文件后,各地财政局应从收到文件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将资金足额拨付到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专户。上级下达的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指标和本级安排的配套资金应在当年12月31日前全部拨付到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专户。

第九条

县级农发办要根据工程建设进度及时办理报账结算和资金拨付,不得滞留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完工结算后,除预留10%的工程质量保证金外,余款应全部拨付,杜绝滞留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的行为。工程项目资金要直接拨付到签订合同或协议的工程施工方、物资供应方、服务提供方,并实行转账结算,严格控制现金支出。

第十条

按照项目管理权限,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农发办)在年度项目计划下达批复文件以后,县级农发办应按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设计标准及时进行项目初步设计或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并报送市、州级农业综合开发办事机构审批。20个水稻生产重点县的项目初步设计由省农发办审查批复,其他项目县的项目初步设计由市、州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审查批复。县级农发办根据上级批复的项目初步设计报告或实施方案,组织项目实施和进行财政资金报账。省、市农发办在下达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批复之前要组织专家进行项目评审,把好项目设计阶段的概算关。扩初设计报告一经上级农发办批复,县级农发办不得随意进行变更或调整。根据实际建设需要,确需对初步设计报告或实施方案内的项目工程变更或调整的,由县级农发办向省、市农发办提出书面申请报告,经省、市农发办核实批复后,县级农发办方能按照变更或调整后的文件批复的项目工程组织实施.并以此作为财政资金报账依据。

对不符合计划的报账支出,不予办理。

第十一条

县级农发办在办理报账时,必须严格对照项目实施计划或资金使用计划审核各种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坚决杜绝假发票、不规范发票和白条

报账,对不符合规定和超出计划范围的开支,不予报账。县级农发办应当保持农业综合开发报账资金专账的完整性,所有涉及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报账的原始凭证及银行单据(或加盖国库部门公章的复印件)都应保存在县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专账中。

土地治理项目完成后,须由国家审计机构或社会中介机构对土地治理项目的工程进行审计,并编制工程造价确认表,加强资金报账管理。同样,产业化项目完成后,也须对产业化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审计,加强资金报账管理。

第十二条 项目资金报账严格按照年度实行工期管理制度。每一个项目年度的报账截止期限为次年的7月30日。在报账期限内,所有项目资金必须全部报账完毕(预留的工程质量保证金除外)。

第三章 土地治理项目报账管理

第十三条

土地治理项目承包单位在全部施工人员及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后,承包单位可按要求申请预付工程款,经审批后,县级农发办可向工程施工单位预付承包工程财政资金总额的30%工程款。若工程施工达到70%以上,经检查确认后可再预付20%的工程款,累计预付工程款总额不得超过50%。

承包工程完工,经县级农发办组织验收合格后,应该对承包工程款进行结算,及时支付工程款,并按工程价款的10%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待竣工一年后再验收清算。

第十四条 需实行政府采购的大宗材料,应统一由县级农发办配合政府采购部门集中采购、供应,集中采购材料的资金实行直达供应商的结算办法。

第十五条 进一步加强几项费用及资金的管理

1、科技推广费: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费的提取比例,不得超过财政资金投入总额的8%。如果没有明确的推广内容,没有具备条件的技术依托单位和推广服务机构,或项目区有其他渠道的科技投入,农发部门可以少安排或不安排科技推广费。

省集中的科技推广费实行由科技推广依托单位负责实施,省农发办审核确定报销金额,资金由省农发办拨付到科技推广所在地的项目县,科技推广依托单位到项目县报账的办法。省集中的科技推广项目在开始实施时预拨30%至50%的工程款,项目按计划实施完毕再按审核数扣除预拨数拨付剩余资金。

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措施的报账管理可参照省集中的科技推广费报账管理执行,资金可直达科技推广依托单位,科技推广依托单位开具合法的收款收据。

2、项目管理费:土地治理项目应按照项目资金总额和

规定的分档比例提取;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按照建筑及安装工程资金额3%的比例提取;产业化项目财政部门不提取管理费。提取的项目管理费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下设“项目管理费”明细科目核算,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未到位的不得提取项目管理费。

3、工程监理费:由省农发办按各地土地治理资金总额的2%统一提取,各项目县按照实施监理的土地治理项目单项工程财政资金年度投资额的2%以内控制使用。监理工作完毕,由监理工程所在地项目县提供监理费报账依据,经市州农发办审查后,报省农发办审定。监理资金由省农发办拨到各项目县,监理单位到监理工程所在地项目县报账。监理费按实际支出数计入工程成本。监理费须预留20%的质量保证金,待竣工一年后再验收清算。

4、工程管护费:按土地治理项目财政资金总额的1%计提,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下设“工程管护费”明细科目核算。工程管护费的使用范围主要包括在工程设计使用期内的公益性农发工程及设备的日常维修,必要的小型简易管护工具和运行监测设备购臵等,不得用于购臵车辆、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补贴等支出。管护经费由农发工程管护单位提出用款计划申请,经所在村民委员会和乡级政府审核同意,报县农发办审查批准,按县级报账制的要求支付资金和报账。

5、工程设计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一般设计费用在项目管理费中列支,主要单项工程勘察设计费按实际支出数计入项目工程成本,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产业化项目设计费由项目建设单位列支。

6、工程预决算审计费:土地治理项目主要单项工程预决算审计费按实际支出数计入项目工程成本。

7、项目建设结余资金的使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实施完成,办理竣工决算后如有结余资金,原则上应增加工程建设项目,并根据管理权限报经上级农发部门审批;结余资金不继续用于项目工程建设的,应及时转入“本级有偿资金” 账户。

第十六条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预拨工程款时,应由施工单位提供以下附件:

1、预付工程款审批表;

2、收款单位合法的收款收据;

3、承包合同书(原件);

第十七条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报账时必须有以下附件:

1、报账清单;

2、合法和签字齐全的工程款税务发票;

3、承包合同书复印件;

4、工程预决算表;

5、工程监理表;

6、工程竣工验收表;

7、工程造价确认表(审计机构提供);

第十八条

项目管理费报账时,必须有以下附件:

1、县级农发办主任签字的用于项目建设当年的项目实地考察、检查验收、业务培训(需附培训计划)、项目及工程招标、资金和项目公示、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土地治理项目一般初步设计等方面支出的各种合法的原始票证;

2、需要发生项目管理费的报告;

第十九条

科技措施中发放给个人的各种物资及资金,必须提供个人的身份证及联系方式,以便查证。

第二十条 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全部完工后,必须编制工程决算汇总表。

第四章 产业化项目报账管理

第二十一条 产业化财政补贴项目资金应根据批复的项目计划和批准的实施方案,在自筹资金、银行贷款等全部落实到位、项目实施过半的情况下,由项目单位提出用款申请,经县农发办审查核实后预付30%至50%的项目补贴资金,待全部工程完工后,经县农发办检查验收再拨付剩余资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贴项目资金的使用范围:

1、种植基地项目: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基地所需的灌排设施、土地平整、农用道路、输变电设备及温室大棚,品种改良、种苗繁育设施,质量检测设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及培训等。

2、养殖基地项目:基础设施,疫病防疫设施,废弃物处理及隔离环保设施,质量检测设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及培训等。

3、农产品加工项目:生产车间、加工设备及配套的供水、供电、道路设施,质量检验设施,废弃物处理等环保设施,卫生防疫及动植物检疫设施,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对农户进行培训等。

4、流通设施项目:农副产品市场信息平台设施,交易场所、仓储、保鲜冷藏设施,产品质量检测设施,卫生防疫及动植物检疫设施,废弃物配套处理设施等。

产业化经营财政补贴项目资金也可用于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环境评估等前期费用,但原则上不得超过财政补贴资金总额的3%。

第二十二条 产业化项目预付补贴资金时,必须提供以下附件:

1、产业化项目计划完成情况表(自筹资金全部落实到位、项目实施过半);

2、预付工程款审批表;

3、产业化项目单位合法的收款收据;

第二十三条 产业化项目报账时,必须有以下附件:

1、产业化项目计划完成情况表;

2、产业化项目报账清单;

3、产业化项目单位合法的收款收据;

4、产业化项目单位提供原始凭证的复印件及记账凭证号(原件留项目单位记账);

第五章 报账资金会计核算

第二十四条 县级财政资金报账的会计核算必须执行财政部颁发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财务管理办法》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会计制度》。

县级农发办按照农业综合开发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设臵会计账簿,进行报账会计核算。所有的项目资金必须按单个工程进行独立核算。

县级农发办报账资金通过“银行存款”、“在建工程”、“拨入上级财政资金”、“拨入本级财政资金”、“预付工程款”、“农发资金支出”、“应付工程款”、“应付质量保证金”、“完工项目结余”、“竣工工程”、“竣工工程基金”等会计科目进行核算。

第二十五条 土地治理项目的核算

有关会计明细科目设臵:“在建工程”按照项目年度与项目名称合并设臵二级明细科目,按有关治理措施设臵三级明细科目,按单项工程设臵四级明细科目。明细科目的设臵应与项目计划报表的建设内容一致。“竣工工程”、“农发资金支出” 按照项目年度与项目名称合并设臵二级明细科目,按有关治理措施设臵三级明细科目。

1、收到报账资金时,借:银行存款

贷:拨入上级财政资金——年度——某级资金

2、预拨工程款时,借:预付工程款——年度、项目区——施工单位 贷:银行存款

3、农业措施、水利措施领用材料时,借:在建工程——年度、项目区——措施——单项工程 贷:材料

4、农业措施、水利措施报账时,借:在建工程——年度、项目区——措施——单项工程 贷:银行存款(或预付工程款)

5、农业措施、水利措施工程验收合格,按合同规定,预留质量保证金时,借:在建工程——年度、项目区——措施——单项工程 贷:应付质量保证金——某施工队

6、农业措施、水利措施工程完工,尚欠工程款,借:在建工程——年度、项目区——措施——单项工程 贷:应付工程款——某施工队

7、监理费、工程设计费、工程预决算审计费的核算: 借:在建工程——年度、项目区——监理费

——工程设计费

——工程预决算审计费 贷:银行存款

贷:应付质量保证金——某监理公司

8、农业措施、水利措施工程完工时,借:农发资金支出——年度、项目区——措施

贷:在建工程——年度、项目区——措施——单项工程

9、林业措施、科技措施报账时,借:农发资金支出——年度、项目区——措施 贷:银行存款(或预付工程款)贷:应付质量保证金——某单位

10、项目管理费、工程管护费的核算,提取:

借:农发资金支出——项目管理费 ——工程管护费 贷:其他应付款——项目管理费

——工程管护费

使用:

借:其他应付款——项目管理费 ——工程管护费 贷:银行存款

11、项目工程完工办理竣工决算,尚未交付使用时,借:竣工工程——年度、项目区——措施 贷:竣工工程基金

12、竣工工程交付使用单位时,借:竣工工程基金

贷:竣工工程——年度、项目区——措施

13、年终结转时

借:拨入上级财政资金(拨入本级财政资金)贷:完工项目结余——年度、项目区

借:完工项目结余——年度、项目区

贷:农发资金支出——年度、项目区——措施

第二十六条 产业化项目的核算

1、预拨款时,借:预付工程款——年度、项目区——产业化项目单位 贷:银行存款

2、报账时,借:农发资金支出——产业化项目 贷:银行存款

第 六 章 部门项目报账管理

第二十七条 部门项目报账管理,按项目性质分别参照土地治理项目、产业化项目报账管理及土地治理项目、产业化项目的资金核算。

第 七 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八条 各级农发机构应采取自查、委托社会中介机构等方式,加强对资金拨借、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各级农发机构应积极配合审计和财政监督机构等部门的审计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二十九条 县级农发办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互相配合,切实做好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报账工作,并积极配合审计部门进行资金检查。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农业综合开发部门要加强县级报账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县级报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十一条

财政部门对经查明的挤占、挪用农业综

合开发资金及虚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违规违纪问题,应责令改正,追回资金,并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对县级报账工作中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一经查实,除责令整改外,严格按照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违规违纪行为处理暂行办法》进行处罚。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实施细则中所列举的附件,为报账时所需要使用的凭证,自本办法实施起,所有项目县报账中所涉及的上述凭证按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下发的格式统一使用。

第三十三条

我省地方立项的项目财政资金报账,参照本实施细则执行。

第三十四条 本实施细则由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实施细则自2011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起执行,省财政厅原制定的有关农业综合开发报账管理的制度、规定、实施细则同时废止。

附件:

1、预付工程款申请表

2、土地治理项目报账清单表

3、单项工程预、决算表

4、项目区决算汇总表

5、工程监理表

6、工程竣工验收表

7、物资补贴发放明细表

8、专业技术人员补助表

9、工程造价确认表

10、产业化项目报账清单表

11、产业化项目计划完成情况表

第二篇:论文奖励办法(征求意见稿)

天府新区货运通道项目 科技论文、政工稿件奖励处罚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为积极响应三公司技发﹝2014﹞308号——《关于征集局2014专业技术论文的通知》、三公司党发﹝2014﹞31号——《关于交通政工研究征集稿件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营造学习型项目部的氛围,鼓励我项目部全体职工积极从事科技创新、技术总结、政工研究,撰写科技论文、政工稿件的积极性,为今后职工职称评定奠定基础,结合我项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本奖励细则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原创型原则。所撰写的科技论文、政工稿件必须是学习、施工过程中研究、总结的原始创新的理论成果。

2、坚持自主知识产权原则。科技论文、政工稿件应是我项目部在职人员利用现有工作条件,进行研究、总结所获得的自主知识产权理论成果。

二、适用范围

1、科技论文主要适用于项目施工管理、技术管理相关人员。

2、政工稿件主要适用于项目党政人事管理相关人员。

三、奖励范围和标准

1、奖励范围

(1)凡符合三公司技发﹝2014﹞308号和三公司党发﹝2014﹞31号通知要求的科技论文、政工稿件。

2、奖励标准

(1)上报科技论文、政工稿件,并上报,给予每篇500元奖励;(2)科技论文、政工稿件经公司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并上报局相关部门的,给予每篇1000元奖励;

(3)科技论文被局《科技论文集》收录,政工稿件被局党群工作部采纳的,给予每篇2000元奖励。

(4)科技论文被集团《科技论文集》收录,政工稿件被集团采纳的,给予每篇3000元奖励。(5)科技论文、政工稿件被集团推荐至期刊、特刊、专刊上公开发表的,给予每篇5000元奖励。

(6)论文撰写将作为局、公司“评优、评先”工作的重要推荐条件。按上交数量和被收录情况,给予不同权重的加分。

(7)以上奖励措施为项目部奖励办法,按评选结果,取最高奖励执行,但与公司、局相关奖励政策不重叠,可重复发放。

五、处罚办法

1、凡未上交科技论文或政工稿件的,给予一次性罚款500元,并取消当年 “评优、评先”资格。

2、论文凡发现抄袭、知识产权纠纷或有认定争议时,不予奖励,并取消当年 “评优、评先”资格。属一稿多投的,或已被收录论文集后又重复投递的论文,不予奖励,并取消当年 “评优、评先”资格。

六、撰写要求和投稿时间

1、撰写要求详见群共享三公司技发﹝2014﹞308号——《关于征集局2014专业技术论文的通知》和三公司党发﹝2014﹞31号——《关于交通政工研究征集稿件的通知》两份文件。

2、投稿时间:交通政工研究稿件截止时间为2014年10月15日,科技论文截稿时间为2014年11月30日。

请具备撰写条件的相关人员按时间要求,将稿件及时报送于黎浩处。

第三篇:石家庄市节约用水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石家庄市节约用水办法

(征求意见稿)

目 录

总则 用水管理

城市再生水及雨水利用 保障措施 监督检查 法律责任 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节约用水管理,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社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石家庄市水资源管理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节约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市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状况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用水方针,统一调配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实行计划用水、取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控制原则,采取法律、行政、经济、工程、科技等措施,促进节约用水。

区域发展、重点区域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应当进行水资源论证。

第四条 本市建立健全节约用水责任和考核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节约用水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培育和发展节水产业,组织开展节约用水宣传,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用水意识。

单位和个人都有节约用水的义务。

第五条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是全市节水管理部门,负责全市节约用水的统一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拟订节约用水政策、编制规划并监督实施,指导节水型社会建设。

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未设臵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区人民政府指定的节约用水管理机构,是所辖行政区的节水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节约用水监督管理等工作。

市、县(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节约用水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做好本辖区内的节约用水工作,组织开展节约用水宣传、教育,推进节水型村镇、节水型社区建设;发现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应当予以制止,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开展节约用水相关工作;发现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应当进行劝阻,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七条 对在节约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具体办法由市节水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二章 用水管理

第八条 本市实行行政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市节水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生活用新水适度增长、环境用新水控制增长、工业用新水零增长、农业用新水负增长的原则,根据区域功能定位和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科学配臵水资源,逐级分解用水总量指标;对已经超过用水总量指标的区域或者行业,不再增加该区域或者行业的取用新水指标。

市和区、县节水管理部门应当依据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制定用水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九条 本市实行产业用水效率准入制度。市发展与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节水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根据水资源状况,制定本市工业、农业、服务业的投资项目指导目录和限制发展项目名录,限制落后的、耗水量高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项目发展。

本市建立健全高耗水项目和单位重点监控机制,强化用水监控管理;严格限制以水为原料的生产企业、人造滑雪场、高尔夫球场、洗浴场所等高耗水项目发展。

本办法所称洗浴场所,是指市商务主管部门公布的大众便民浴池以外的洗浴场所。

取用地热水的单位,应当对地热水进行梯级利用,其节约用水方案报节水管理部门审核备案。

第十条 节水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用水计划、相关行业用水定额和用水单位的生活、生产经营需要,核定用水单位的用水计划,在每年3月底前将用水计划下达到相关用水单位。公共供水单位依据节水管理部门核定的用水计划向其用水户下达供用水计划。

新增用水单位或者用水单位需要调整用水计划的,应当到节水管理部门申请核定或者调整用水计划。

工程施工、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需要临时用水的,应当向节水管理部门申请临时用水计划。

供水单位不得向未取得用水计划的用水单位供水。

第十一条 公共供水单位应当与用水单位签订供水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约定用水单位拒不履行合同规定的,经节水管理部门通知后,供水单位停止供水;因采取停止供水措施而发生的管道改造损失等费用由违法用水单位承担。

第十二条 用水单位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迁移的,应当及时到市或者相关区、县节水管理部门申请重新核定取水指标。

第十三条 取水应当计量、缴费。

供水单位和用水户应当安装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计量设施,并加强对计量设施的检查与日常维护,保证计量准确。供水单位应当按规定对计量设施定期进行校验,发现计量设施损坏的,应当及时修理或者更换。

用水单位无取水计量设施的,由节水管理部门责令限期安装,并自取水之日起,按照工程设计取水能力或者取水设备额定流量全时程运行计算取水量,直至安装水计量设施为止。

第十四条 用水单位有两类及以上用水性质类别,需要执行不同用水价格的,应当分别安装计量设施。

用水单位未分类安装计量设施的,按照该单位用水类别中水价最高的标准缴费。

第十五条 节水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直接从地表、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水计量设施的查验,按时收取水资源费。6

供水单位应当完善用水计量和查表制度,准确记录用水量,按时收取水费。

用水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节水管理部门和供水单位工作人员的查表、收费工作。

第十六条 供水单位、再生水生产企业应当按规定向节水管理部门报送本单位供水情况及用水单位用水变化情况或者实际用水量。

第十七条 用水单位应当按照节水管理部门下达的取水指标用水,节水管理部门对用水单位进行定期考核。

公共管网供水的用水单位超出用水指标用水的,除据实缴纳水费外,并按下列标准缴纳加价水费:超计划用水百分之十以下(含百分之十)的,超用部分加价一倍;超计划用水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含百分之二十)的,超用部分加价二倍;超计划用水百分之二十以上的,超用部分加价三倍。

自备水源供水的用水单位超出取水指标用水的,除据实缴纳水资源费外,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2010]第16号令公布的《河北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执行。

第三章 城市再生水及雨水利用

第十八条 再生水(雨水)利用应当列入城市发展整体规划,与城市建设、生态建设统筹安排。

城市再生水是指城市污水和废水经处理净化后,水质达到国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标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

再生水利用设施是指再生水的集水、净化处理、供水、计量、检测设施及其他附属设施。

再生水主要用于厕所冲洗、园林绿化、道路清洁、车辆冲洗、基建施工、景观环境、设备冷却、工业生产等可以接受其水质标准的用水。

第十九条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日可回收水量在45立方米以上,日再生水需水量在30立方米以上,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建设单位应当在水量平衡计算的基础上,同期自建相应规模的再生水利用设施:

(一)建筑面积在2万平米以上的宾馆、饭店、商场、综合性服务楼及高层住宅;

(二)建筑面积在2万平米以上的机关、科研单位、学校和大型综合性文化体育设施;

(三)建筑面积在3万平米以上的住宅小区或者其他建筑区等。

第二十条 原已建成使用的工程项目,日可回收水量在75立方米以上,日再生水需水量在50立方米以上,且具备建设场地等条件的,产权单位或者物业管理单位应当按照节水管理部门的要求建设相应规模的再生水利用设施。

第二十一条 符合第十九、第二十条规定,但可以使用其他再生水利用设施供水的,经节水管理部门核实后,可以不单独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但需要配套建设再生水用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和使用再生水。

第二十二条 再生水(雨水)利用设施的设计、施工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建设单位组织专家对设计方案论证后,应当到节水管理部门办理建设备案。

第二十三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和从事再生水经营活动。

第二十四条 再生水的价格应当与自来水价格保持适当差价,按低于自来水价格的一定比例确定,具体价格标准由价格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五条 再生水运营管理单位在经营过程中,应当做到装表计量,按量收费,不得擅自间断供水或者停止供水。因设施检修等原因需要停止供水的,应当提前二十四小时通知用水户。

第二十六条 再生水利用设施的产权单位或运营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再生水管理制度和工作规程,保证再生水利用设施正常运行,同时按规定对出水水质进行日常化验;节水管理部门委托具有水质检测资质的单位定期检测,确保再生水水质符合国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标准。

第二十七条 已建、新建、改建、扩建的污水处理厂,应当按照节水专业规划建设相应的城市污水处理再生利用设施。

第二十八条 园林、绿化、景观、洗车、环卫及建设施工用水,应当首先使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再生水。

提供洗车服务的用水单位应当建设水循环利用设施,暂不具备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条件的,实行再生水配送制,禁止使用地下水、自来水冲洗车辆。

第二十九条 雨水收集利用是指针对因建筑屋顶、路面硬化导致区域内径流量增加,而采取的对雨水进行就地收集、入渗、储存、处理、利用等措施。

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是指雨水的收集设施、入渗设施、储存回用设施、处理设施、调蓄排放设施及相关附属设施等的总称。

第三十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节水“三同时”的要求,同期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一)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的建(构)筑物占地与路面硬化面积之和在1500平方米以上的建设工程项目;

(二)总用地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广场、绿地等市政工程项目;

(三)城市道路及高架桥等市政工程项目。

有特殊污染源的医院、化工、制药、金属冶炼和加工企业等,在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时,建设单位应当召开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参加的专题论证会。

第三十一条 已建成企业、单位、住宅小区和公园、广场、绿地、城市道路、高架桥等市政基础设施,具备建设场地条件的,产权单位、管理单位或者物业管理企业应当按照要求逐步补建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各县(市)区政府和各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督促或组织各产权单位、管理单位或者物业管理企业补建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第三十二条 雨水收集利用工程的设计、施工,要结合再生水利用设施的建设,遵循建设工程地面硬化后不增加建

设区域内雨水径流量和外排水总量的原则,严格按照《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和国家及地方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一)地面硬化利用类型为建筑物屋顶,其雨水应当集中引入储水设施处理后利用,或者引入地面透水区域,如绿地、透水路面等进行蓄渗回补;

(二)地面硬化利用类型为庭院、广场、停车场、公园、人行道、步行街等建设工程,应当首先按照建设标准选用透水材料铺装,或者建设汇流设施将雨水引入透水区域入渗回补,或者引入储水设施处理利用;

(三)地面硬化利用类型为城市道路及高架桥等市政基础设施,其路面雨水应当结合沿线的绿化灌溉,设计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第三十三条 收集处理后的雨水主要用于绿化、道路清洁、冲厕、景观环境用水和回补地下水等。回用的雨水水质应当根据用途确定,除达到《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规定的水质指标外,其余指标应当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第三十四条 再生水与雨水的输配水管道、水箱等外部设施表面应涂成浅绿色,并严禁与自来水、地下水供水管道直接连接,出水口必须标有“非饮用水”字样和其他明显标志。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三十五条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直接从地表、地下取水的,应当依法进行水资源论证;对取用公共管网水或者再生水的建设项目,节水管理部门逐步建立水资源评价制度。

第三十六条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的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规划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省节水标准和规范,进行节水设施设计,并单独成册;在审图阶段,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应组织有节水管理部门参加的联合审查,并按规定严格审查节水相关内容。未配套设计节水设施方案的,项目主管部门不予审批。节水设计方案未经节水管理部门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该建设项目的立项文件不得作为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后续许可的依据。

节水设施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节水管理部门或市行政服务中心申报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不得使用,节水管理部门不予核定取水计划,供水单位不得供水。

节水设施包括节水器具、工艺、设备、计量设施、水循环及重复利用系统、再生水回用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第三十七条 各级政府应当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再生水、雨水利用等节水项目的资金补助以及城镇供水水质督查、检测等。具体办法由水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

第三十八条 房屋拆迁时拆迁人应当根据拆迁施工进度,与供水单位签订停止供水协议,明确拆迁施工现场的节水管理责任。

供水单位应当配合拆迁施工进度,采取措施及时关闭拆迁施工现场的供水管线。

第三十九条 工业用水单位应当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增加循环用水次数,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水的重复利用率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行业标准。未达到规定标准的,由节水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后仍未达到标准的,由节水管理部门核减用水指标。

工业用水应当优先使用再生水。

间接冷却水应当循环使用,循环使用率不得低于97%。

第四十条 以水为原料的生产企业应当采用节水型生产工艺和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损耗。纯净水生产企业产水率不得低于原料水的70%。生产后的尾水应当回收利用,不得直接排放。

第四十一条 现场制、售饮用水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安装尾水回收设施,对尾水进行利用,不得直接排放,并依照本市有关规定向设备所在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对未安装尾水回收设施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提供水源;违反规定提供水源的,由节水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对本办法实施前已经安装的现场制、售饮用水设备,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自本办法实施之日起6个月内安装尾水回收设施。

第四十二条 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林、牧、渔业用水结构。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水资源状况,指导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发展高效益节水型农业,限制并压缩耗水量大、效益低的农作物种植面积。

第四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进农业节水工作,推广应用微滴灌、管灌、膜下沟灌、渠道防渗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大水漫灌,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推行平整土地、缩块改畦、少耕免耕、耙耱保墒、地膜覆盖、化学保水及种植抗旱作物等农艺措施,全面提高农业节水效益。

第四十四条 新建、扩建、改建的农业灌溉建设项目和新建农业灌溉水井,在申请取水许可时,应当附有农业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建议书或者其他节水措施。已建成的农业灌溉工程应当有计划地完成节水改造。

第四十五条 节水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农业节水灌溉试验,推行灌溉计量用水,安装计量设备,逐步完善计量措施。利用供水工程供水的用水必须安装计量设备。

要加强农业灌溉设施管理维护,减少水资源的流失和渗漏。逐步做到按定额配臵灌溉水量,并按水量收取水费。

深化小型农村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管护主体责任;推进农民用水者协会建设,实行用水的自主管理、自我服务;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职能明确、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推行“定额管理、用水收费、阶梯水价、节奖超罚”的农业节水新机制,各用水组织根据农作物需水情况向协会报告,并办理用水计划。

加强农业灌溉管理制度和农田节水灌溉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建设,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水平。

第四十六条 对农业节约用水项目、设计中含有节约用水措施的农业开发项目,有关部门应当优先立项。

第四十七条 农业用井改为非农业用途的,用水单位应当到节水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重新核定用水指标,并按照新的用水性质类别计价缴费。

第四十八条 本市支持农民用水者协会等基层管水组织依据章程开展节约用水工作;基层管水组织可以接受委托承办有关节约用水管理事项。

第四十九条 鼓励绿化使用雨水和再生水,逐步减少使用自来水。

城镇地区的绿地、树木、花卉应当采用喷灌、微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提高绿化用水效率。

住宅小区、单位内部的景观环境用水和其他市政杂用用水,应当使用雨水或者再生水,不得使用自来水或地下水。

第五十条 市水务局、市城管委、市园林局等相关部门负责管理的贮水塘坝、民心河、外环水系、湿地等,应作为拦蓄收集雨洪水工程设施利用,建设单位不得填埋。

第五十一条 提供洗车服务的用水单位,应当向节水管理部门报送已建成水循环利用设施的登记表和再生水供水合同,登记表的格式由市节水管理部门制定。

第五十二条 供水单位或者节水管理部门应当逐步为以水为原料的生产企业、高尔夫球场、游泳池、洗浴场所等高耗水单位安装用水数据远传设备。

按照前款规定安装用水数据远传设备的高耗水单位和用水户,应当保证设备正常使用,不得擅自停止使用或者拆除。

第五十三条 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耗水量高的设备、产品以及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

市节水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时向社会推荐国家公布的 “节水器具名录”和“明令淘汰用水器具名录”。

第五十四条 供水单位应当加强供水管网改造和日常巡查、维护管理,如实记录巡查和维护管理情况,提高供水管网监测和维护管理水平,降低供水管网的漏失率。

公共供水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布抢修电话,出现故障应当及时抢修。

第五十五条 节水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应当建立水资源实时监控、资源优化配臵和节水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用水信息统计、报告制度。

用水单位用水可能超出用水指标时,节水管理部门应当给予预警提示。

第五十六条 在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城市供水突发事件时,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停止对高耗水单位的生产经营供水。

第五十七条 用水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加强节约用水管理,做好下列工作:

(一)建立健全节约用水责任制,建设节水型单位;

(二)设立节水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具体负责节约用水工作;

(三)建立用水台帐,开展用水统计分析,明确用水计划、节水目标、节水措施,每4年进行一次合理用水分析或者水平衡测试。

(四)加强用水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

(五)开展节约用水宣传。

公共机构应当厉行节约,加强节约用水的内部管理,杜绝浪费,带头使用节水产品、设备、工艺,提高节约用水水平。

第五十八条 公共供水设施、消防设施的管理责任人应当加强对供水设施和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单位和个人浪费用水或者擅自取水。

第五十九条 新闻媒体应当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播放和刊登节约用水公益广告。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节约用水知识列入学校教育内容。

旅行社接待游客时,应当进行节约用水宣传,提高游客的节约用水意识。

饭店、影剧院、体育场馆、医院、学校、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候车室、候机厅等公共场所应当设臵节约用水宣传标语,宣传节约用水知识。

第六十条 本市加快建立节水技术开发推广体系和节水设备、节水器具研制生产体系。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节水科学技术研究,整合节水科技资源,鼓励单位和个人开发研制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以及节水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六十一条 节水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对供水单位、用水单位和用水户节约用水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六十二条 节约用水监督检查人员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现场开展检查,调查了解节水管理、内部管网及设施运行等有关情况;

(二)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就节约用水有关问题作出说明;

(三)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有关文件、证照、资料并有权复制;

(四)责令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停止违法行为,履行法定义务。

监督检查人员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应当出示行政执法证件。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对监督检查工作应当给予配合,不得拒绝或者阻挠。

第六十三条 节水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取水量较大单位用水的日常监督管理,增加对高耗水单位的检查频次,对 21

发现的浪费用水行为及时处理;需要有关部门配合的,应当实行联合检查。

第六十四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向节水管理部门或者节水执法部门举报浪费用水行为,有关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接到举报的有关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并对举报属实、为查处重大浪费用水行为提供主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给予奖励。具体奖励办法由市节水管理部门会同市发改、财政等有关部门制定。

节水管理部门应当公布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受理举报。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节水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视情节轻重,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用水单位未取得用水指标擅自用水的,要补缴水费,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二)供水单位、再生水生产企业和其他直接从地表水体、地下水体取用水资源的单位,未按照规定报送供水情况、实际用水量或者提供虚假资料的,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三)用水单位不按时缴纳累进加价费用的,按日加收滞纳部分千分之二的滞纳金;

(四)老旧建筑拆迁人未与供水单位签订停止供水协议或者未按照协议要求擅自施工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的,除补缴相应费用外,并处应缴水费3倍以上15倍以下罚款。

供水单位没有正当理由故意拖延、不与拆迁人签订停止供水协议或者未及时采取措施停止供水造成水资源浪费的,由节水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五)建设单位未办理再生水、雨水利用设施建设备案的,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六)非居民用水单位或者物业管理单位擅自停止使用再生水利用等节水设施,或未按规定进行水平衡测试的,处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七)再生水利用设施产权单位或者再生水运营管理单位的再生水水质未达到国家城市污水再生水利用分类标准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八)从事洗车、洗浴、游泳等业务的高耗水单位和用水户单位或者个人未安装装计量设施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九)再生水利用设施的产权单位或运营管理单位擅自停止运行或者供水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十)工业用水单位有条件使用再生水但拒不使用的,由节水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工业间接冷却水直接排放或者循环使用率低于97%的,由节水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十一)纯净水生产企业产水率低于70%的,由节水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能达标的,核减用水指标,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现场制、售饮用水单位或者个人未备案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以水为原料的生产企业直接排放尾水、拒不安装尾水回收设施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十二)擅自改变农业用井用途的,处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十三)住宅小区和单位内部的景观环境用水直接使用自来水或者地下水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十四)提供洗车服务的用水单位未建设、使用循环用水设施,或者未按规定使用再生水的,处1万元以下罚款;未按规定报送已建成循环用水设施的登记表或者再生水供水合同的,处1000元以下罚款。

(十五)高耗水单位和用水户未保证用水远传设备正常使用,或者擅自停止使用或者拆除设备的,由节水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十六)生产或者销售不符合本市节水标准用水器具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并按每套(件、台)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十七)用水单位不落实节约用水管理责任的,由节水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或者造成浪费用水等不良后果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十八)用水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浪费用水的,节水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用水总量控制的要求,核减下一取水指标。

第六十六条 由节水管理部门做出的处罚决定,对处罚决定有异议的,被处罚单位或个人可以依法向同级人民政府或其上级节水管理部门提出行政复议,也可直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对拒不接受节水管理部门做出的处罚决定,同时又不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由节水管理部门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十七条 节水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履行职责,行政不作为的;

(二)在国家、省及本办法规定之外乱收费、乱罚款的;

(三)在核定或者调整用水单位用水指标时,故意压低或者增加计划用水指标的;

(四)未依法收取累进费用的;

(五)其他不履行或者不依法履行职责的。

第七章 附则

第六十八条 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第六十九条 本办法由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篇:江苏省医院评审办法(征求意见稿)

江苏省医院评审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规范服务行为,提升医院综合水平,促进医院科学发展,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规章、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概念与周期)

医院(含妇幼保健院,下同)评审是指医院按照本办法要求,根据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和医院评审标准,开展自我评价,持续改进医院工作,并接受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对其规划级别的功能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医院管理、服务质量、技术水平、教学科研、医德医风等进行综合评估、审定,以确定医院等次的过程。

医院评审周期原则上为4年。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评审周期内适时对医院进行不定期重点检查、抽查纳入医院评审范围。

第三条(评审对象)

全省取得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各级各类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除外)均应遵照本办法参加评审。

— 1 — 第四条(原则方针)

医院评审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社会参与、依靠专家、严格严谨、公平公正、纪律严明的原则;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方针;坚持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

第五条(评审依据和制定权限)

医院评审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的各级各类医院评审标准和实施细则。省、设区的市卫生计生委可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定,按相应权限分别制定本省、本地区医院评审标准和实施细则、不定期重点检查评分标准等。

省卫生计生委负责依据国家相关评审标准和实施细则,结合本省特点制定三级综合医院、三级专科医院、二级综合医院、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和实施细则,并报国家卫生计生委备案后实施。其他级别、类别医院评审标准和实施细则由设区的市卫生计生委制定,并报省卫生计生委备案后实施。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六条(医院评审委员会设立)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组建本行政区域内的医院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设立评委会办公室、建立评审员库。评委会是各地医院评审专业性组织,在所属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开展工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评委会的监督与管理。

第七条(评委会委员构成)评委会委员主要由医院管理、医

— 2 — 疗、医技、护理、医学教育、医学科研、财务管理等方面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和医学专家组成。

评委会委员由所属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医院、行业学(协)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社会评估机构等推荐的基础上遴选聘任,原则上每4年聘任一次。在职政府行政部门人员不得在评委会中任职、兼职。

评委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委员若干人。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由所属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提名,全体委员选举产生,原则上每4年选举一次。

第八条(评委会及办公室职责)

评委会的主要职责是接受所属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对医院评审政策、措施、评审办法和程序等提出建议,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依据;组织实施对授权范围内的医院评审工作;对评审结果提出处理意见;对下级评委会医院评审工作进行指导、对评审结果可抽查复核,实行评审质量控制;组织开展评审员培训。确定、降低或撤销医院等次等重大事项应经由评委会常务委员会议研究,报所属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审定。

评委会办公室负责制定评审工作计划、受理医院申请、组织协调落实评审和总结评审情况等日常工作。

第九条(评委会委员条件)

评委会委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坚持原则,公道正直,清廉无私,严守保密纪律;

(二)热爱医院管理工作;

(三)具有主任科员以上行政职务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四)有15年以上医疗卫生行政管理或专业技术工作经历。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较高的业务水平,熟悉医院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掌握医院评审业务要求;

(五)身体健康,能胜任医院评审工作。

第十条(评委会管理要求)

评委会应当建立健全制度和纪律,包括评审工作流程、评审员管理制度、回避制度、培训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确保评审工作规范、有序、公正、公平。

第十一条(评审员库组建)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委托评委会组建评审员库。评审员库成员(以下得简称评审员)由医院管理及医疗、护理、医技、科研教育、财务、行风建设等方面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和医学专家组成。

第十二条(入选评审员库条件)

入选评审员库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原则性强,清廉公道,严守保密纪律,不徇私情;

(二)掌握现代医院和卫生管理理论知识,熟悉有关医疗机构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政策;能够参加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的评审员培训;

(三)管理人员应具有10年以上医院管理工作经验;

(四)专业技术人员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五)年龄一般不超过65岁,身体健康并能胜任医院评审

— 4 — 工作;

(六)经过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认可的评审员或医疗机构内审员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第十三条(评审员库管理)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监督指导评委会制定评审员库管理制度,对评审员库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评审员监督与考核,根据考核结果适时调整、更新评审员库。

第三章

权限划分

第十四条(评审权限)

医院评审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制度。省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全省医院评审工作的领导、监督与管理,组织开展全省三级医院评审工作,确认三级医院等次。省评委会负责具体实施。

设区的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开展辖区内二级医院评审工作,确认二级医院、妇幼保健所(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等次。同级评委会负责具体实施。评审结果报省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设区的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也可对所辖的三级医院进行专项检查、考核等。

县(市、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开展辖区内一级医院评审工作,确认一级医院等次。同级评委会负责具体实施。评审结果报设区的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四章

申请与受理

— 5 — 第十五条(计划要求)各级评委会应在每年年底前结合本地区实际和申请评审的医院数量等情况,制订下一的评审计划,报经相应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同意后,将计划印发各有关医院。计划内容包括:开展评审的医院数量和名单;各相关医院提交评审申请的时间,开展医院评审的时间及初步安排;医院评审的重点等。

各级评委会应在评审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评审工作。第十六条

医院评审申请按评审权限向相应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评委会办公室提出,具体由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确定。由于大型基建在建等原因影响评审的,医院可向相应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提出延迟评审申请,经同意后方可延期。原则上延迟评审时间不得超过2年。

第十七条(执业年限要求)

新建医院(含民办医院、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等)应当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执业满3年后方可申请首次评审。

医院设置级别发生变更的,应当在变更后执业满3年方可按照变更后级别申请首次评审。

资源重组后拟改变等次的医院应当在运行满3年后方可提出申请。

第十八条(满周期申请时间)

即将满评审周期的医院,应在等级证书有效期满前3个月提出评审申请。

医院在规定期限内没有申请评审的,相应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 6 — 或评委会办公室应当要求其在15个工作日内补办申请手续;在限期内仍不申请补办手续的,视为放弃评审申请。

第十九条(申请材料要求)

申请评审的医院应提交以下评审申请材料:

(一)医院评审申请书;

(二)医院自评报告;

(三)评审周期内接受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检查、指导结果及整改情况;

(四)执业3年内或评审周期内各出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及其他反映医疗质量安全、医院效率及诊疗水平等的数据信息(各级医疗服务综合监管系统采集);

医院在提交评审申请材料前,应当开展不少于6 个月的自评工作。

第二十条(审核受理)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评委会办公室对医院提交的评审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后,应当根据下列情况作出是否受理评审申请的处理意见:

(一)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规定内容及形式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告知医院需要补正的材料及提交期限;

(二)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要求的,或者医院按照要求进行补正后符合要求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予以受理;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不予受理申请:

1、申请医院未进行自评或根据医院等次确定标准自评不合— 7 — 格的;

2、医院信息系统不能满足医疗服务综合监管系统获取数据要求的;

3、医院逾期不补正或者补正不完全的;

4、未落实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布置的重点工作或不定期重点检查不合格的,整改期限不到的;

5、撤销医院等次或评审结论为不合格未满3年的;

6、申请材料等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第二十一条(受理通知要求)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评委会办公室在受理医院评审申请后,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或按照评审计划统一向各申请医院发出受理评审通知,明确评审时间和日程安排。

第五章

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评审阶段)

医院评审分自评、调研初评和现场评审三个阶段,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自评由医院自行组织安排,且不少于6个月。

调研初评由评委会办公室在受理通知下发后按计划安排。调研初评结束后,应在7个工作日内向评委会提交调研初评报告和相关资料。调研初评报告内容包括:医疗机构基本情况、调研初评结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意见、能否进行正式现场评审的建议等。评委会根据调研初评报告和相关资料,对有疑义的进行

— 8 — 复核,具备条件后方可安排正式现场评审。

第二十三条(现场评审组织)

评委会根据评审的形式、内容、重点及要求,从所设的评审员库中抽取相关评审员组成评审专家组负责现场评审工作。专家组组长原则上由评委会委员担任。

委员和专家与被评审单位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性的,应主动提出回避,医院也有权要求其回避。委员和专家的回避由评委会或相应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决定。

第二十四条(评审技术)

现场评审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规定执行,采取听取汇报、实地察看和调查、检查病案与相关资料、专业理论与技术操作考核、技术项目评估、医疗服务综合监管系统数据分析等方式。

第二十五条(评审报告)

现场评审工作结束后,专家组应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评审报告,并经组长和全体成员签字密封后提交给评委会。

评审工作报告应当包括:

1、评审工作概况;

2、现场评审结果及评审结论建议;

3、被评审医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意见;

4、应当说明的其他问题。

第二十六条(评委会审核)

评委会对评审总结和结果进行讨论并签署意见,呈报相应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评委会如有疑

— 9 — 义,可要求专家组对某些项目进行重新审议或评审。讨论时应执行回避制度。

第二十七条(行政部门审定)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收到评委会提交的报告和相关材料后,应在30个工作日作出评审结论,报送上一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对评审不合格的医院应提出整改意见。

第二十八条(中止情形)医院在评审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中止评审:

(一)有群众来信、来访反映医院有重大违法、违规、违纪行为(指单位行为),线索明确,评审期间无法调查核实的;

(二)违反评审纪律,采取不规范行为,影响评审专家的公正公平性,干扰评审专家工作的。

评审中止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经核实无上述情形的,恢复评审;经核实有群众来信、来访反映医院有重大违法、违规、违纪行为(指单位行为),线索明确,但仍无法核实的,由相应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评委会将其列入下一轮评审计划内;符合第上述第(二)项情形的,评审结论为不合格,按照第三十四条处理。

第二十九条(终止评审)

医院在评审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终止评审:

(一)提供虚假评审资料,有伪造、涂改病历及有关档案资料等弄虚作假行为的;

(二)医院有重大违法、违规、违纪行为(指单位行为),线索明确,已经查实的;

(三)社会评价综合满意度≤80%的;

(四)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出现人员伤亡,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

终止评审后,该院2年内不得申请评审;如造成严重后果和社会影响的按照第三十七条或第三十八条处理。

第三十条(资料保存)

医院评审工作有关的各种原始材料由评委会办公室存档,保存期限至少4年。

第三十一条(不定期检查)

在评审周期内,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应每年对医院实行不定期重点检查。不定期重点检查内容包括卫生计生中心工作、医院工作重点、依法执业、医疗质量安全等,具体由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确定。

第六章

评审结论

第三十二条(评审结论划分)

各级医院评审结论分为甲等、乙等、不合格。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各级各类医院评审标准和实施细则规定的等次标准,综合考虑现场评审结果、不定期重点检查结果等确定。

出现第二十九条情形之一的,应当直接判定评审结论为不合格。

— 11 — 第三十三条(证书要求)

三级甲等、乙等医院,由省卫生计生委发给统一格式的等级证书,其他等次医院等级证书由具备相应权限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颁发,等级标牌由医院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规定自行制定。

等级证书的有效期与评审周期相同。等级证书有效期满后,医院不得继续使用该等级证书。医院的等级标识应与等级证书相符。

第三十四条(对不合格的处理)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对评审结论为“不合格”的医院下达整改通知书,给予3—6个月的整改期。

医院应当于整改期满后5个工作日内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评委会办公室申请再次评审,再次评审结论分为乙等或者不合格。相应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评委会办公室原则上应受理再次评审申请,并纳入下一轮评审计划内。

医院整改期满后未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再次评审申请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直接判定再次评审结论为不合格。再次评审不合格的医院,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评审具体情况,适当调低或撤销医院级别,并追究医院法人代表责任;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进行相应处理。

第三十五条(申诉权利)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作出不合格评审结论前,应当告知医院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医院在被告知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提出听证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15个工

— 12 — 作日内组织听证。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结合听证情况,作出有关评审结论的决定。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作出不合格评审结论时,应当说明依据,并告知医院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三十六条(公示公告)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正式批准医院等次前,应将医院等次评审结果通过网络等媒体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日,无疑义后再正式批准,同时报送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告。

以书面形式实名提出的疑义,由相应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评委会组织人员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调查核实,经核实符合第二十八、二十九条相关情形的,按照第二十八条或第二十九条处理。

第三十七条(有效期内问题处理)

医院在等级证书有效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撤销原评审结论,取消评审等次,并收回证书和标识:

(一)医院在医德医风、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造成严重后果和社会影响的;

(二)医院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或重大违法、违规、违纪行为(指单位行为),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三)经查实在接受评审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四)拒不配合评审工作安排的;

(五)拒绝接受或未完成政府部门指令性任务的;

(六)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八条(处理程序)

降低或撤销医院等次应经相应的评委会研究通过后,报由发证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予以处理。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九条(监管总要求)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院评审工作的组织领导与监督管理,确保医院评审工作的公正公平,维护医院评审工作的公信力。

第四十条(监管内容)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评审组织、评审计划、评审人员组成、回避制度、评审程序、纪律执行等方面情况的审查和监督。

第四十一条(廉洁纪律)

参加评审的专家的劳务费用由相应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评委会统一发放。被评审的医院不得以任何名义向专家组成员馈赠礼品、礼金及发放劳务费用等。

第四十二条(行政人员监管)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和参加评审的人员在医院评审过程中,违反规定,干预正常评审工作的,应当及时纠正;后果严重的,应当给予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行政处分;涉嫌违法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查处。

第四十三条(评委会评审员监管)

评委会委员及其工作人员、评审员、评审专家等违反规定,干预正常评审工作的,利用

— 14 — 职务之便或工作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评委会应当及时纠正;后果严重的,应当取消其参与评审工作的资格,解除与相应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评委会聘任关系;涉嫌违法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查处。

第四十四条(社会监督要求)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主动公布医院评审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十五条(对下监督要求)

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对下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医院评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对下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评审结论组织抽查复审。如发现原结论与实际情况不符,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有权变更下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评审结论。

第四十六条(上报情况)

各设区的市、县(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在每年2月底前将本地区上一评审的医院名单、评审结论、评审工作总结及本评审工作计划报送上一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各设区的市、县(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办法或细则。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由江苏省卫生计生委负责解释。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原《江苏省医院复

— 15 — 核评价与评审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第五篇:征求意见稿

各乡镇党委、政府,‚三创‛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经县委、政府领导同意,现将《关于创建 “贵州省文明城市〈县城〉工作先进县”主要业绩情况汇报》征求意见稿印发给你们,请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并于2011年5月23日上午12:00时前书面反馈到县‚三创‛办。

关岭自治县‚三创‛工作领导小组

2011年5月19日 关于创建 “贵州省文明城市〈县城〉工作先进县”

主要业绩情况汇报

(征求意见稿)

市文明委:

2009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关岭自治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建设‚旅游大县、绿色经济强县、道路交通枢纽和电煤基地重点县‛的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城镇化带动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强县发展战略、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切实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坚实基础。

2010年,我县完成生产总值24.05亿元,同比增长12.4%;实现财政总收入2.48亿元,增长23.06%,一般预算收入1.34亿元,增长25.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15亿元,增长37.3%。

2010年初,关岭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作出了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省卫生县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重大决策,突出将‚三创‛工作作为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作为推进‚城镇化战略‛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打造关岭自治县比较优势和发展竞争力的有效抓手,作为造福关岭百姓的最大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并把‚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作为‚三创‛的关键,以刻不容缓的紧迫感和志在必争的使命感,全县动员、全民参与、高位推进、全力以赴,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迅速在全县上下打响了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攻坚战,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迎接省文明办对省级文明县城的测评考核和验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将我县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主要业绩简要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切实抓好“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基础性工作。

201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做好‚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作为发展关岭经济、提升关岭形象的重中之重,健全了组织领导机构,建立了整体联动机制,集中力量,全力以赴,强势推进创建工作落实到位。

(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建立整体联动机制。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62个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省卫生县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8个创建工作组和办公室。各创建工作组组长和办公室主任都是由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亲自挂帅担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创建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等工作,办公室下设综合组、宣传组、督查组、后勤保障组,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具体负责‚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日 常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落实了各部门、各单位主要领导抓创建工作的‚一把手负责制‛,明确了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工,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上下联动机制,注重创建工作实效。

(二)制订了一系列操作性很强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创建目标任务和责任。201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创建省级文明县城2010-2020年规划》、《创建省级卫生县城规划(2010-2011)》、《创建全省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城实施方案》、《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实施方案》、《创建文明县城、卫生县城、环保模范城市近期工作步骤》、《2010‚整脏治乱‛、‚满意在关岭‛工作实施方案》和《考核方案》、《关岭自治县‚三创‛宣传方案》、《‚三创‛工作效能督查方案》、《关岭自治县‚三创‛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创建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工作组工作方案》、《创建民主公正的法制环境实施方案》、《创建规范守信的环境工作组工作方案》、《创建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工作组工作方案》、《创建合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工作组工作方案》、《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工作组工作方案》、《广泛开展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工作组工作方案》等文件;创卫办、创模办也制定下发了相应实施方案、考核办法、工作制度等具体措施;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县城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的通告》等一系列指导性、操作性很强的工作方案,进一步增强了创建工作的引导力、感召力,在县‚三创‛领导小组的牵头、调度 下,全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有效地推进。

(三)加大宣传造势力度,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 “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是一项综合性工程,牵涉到千家万户,需要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支持。在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县城‛过程中,我们始终注重引导发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始终坚持广泛深入地抓宣传,组建了创建宣传工作组,积极采用多种宣传媒体、载体、工具和手段,多层面、多视角、多方位开展宣传造势,营造浓烈的创建氛围,最大限度地动员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全体市民参与配合,支持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真正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着重抓好了一系列宣传造势工作,利用露天视频和县电视台滚动播放县人民政府《通告》、《给市民的倡议书》、《关岭市民文明公约》、《关岭市民卫生公约》等;悬挂、刷制、张贴宣传标语、开办宣传专栏、曝光台、制作灯箱广告、大型喷绘;制作手机短信、彩铃;开展‚做文明市民、创卫生县城‛全民义务卫生大扫除活动、‚创平安校园 建文明学校‛大型游行、‚公民道德宣传月〃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印制‚三创‛工作宣传折页20000份,印有文明创建字样的环保购物袋6000个;组织‚三创‛志愿者服务行动启动仪式,并招募‚三创‛志愿者5000余人;出动宣传车等进行广泛宣传。截止目前,悬挂、刷制、张贴宣传标语300余幅,发放各类《明白书》、《倡议书》共计22000余份,制作手机短信发送市民10万余人次,手机彩铃 80余条,参加义务大扫除4000余人,开展‚三下乡‛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2600余份,咨询人数5950余人次,赠送图书434个品种,1788册,其他科技服务用品共计3万余元,出动宣传车200余车次印发了55000多份,在县城主要街道、社区等地段设立了创建公益广告牌24块,县城主干道灯箱广告有一面必须为公益广告,举办了 ‚三创‛暨安全生产‛篮球比赛;‚三创‛演讲大赛;在县政府网站和县电视台开辟了创建文明县城专题栏目和节目,在县城中心大型电子广告显示屏定时播放创建公益广告、宣传标语、工作通告、创建动态等影视资料;召开了全县精神文明建设暨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工作会议,具体部署了创建工作任务;组织开展了‚关岭精神‛大讨论活动,增强了做关岭人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着力抓好了全国、省、市道德模范评选推荐活动;编印了《三创工作简报》65期,及时通报了各部门、各单位的创建动态;由县三创办牵头,团县委、县妇联、教育局、关索镇参与,组织志愿者、社区老同志等对不文明行为进行了劝导,县电视台负责现场跟踪报道、现场采访,加大了曝光力度,营造了创建氛围;县‚三创‛办组织拍摄了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纪实片和制作了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专题画册。

(四)加强创建调度和督查督导力度,为推进创建工作打造高效机制。

一是实行县城区重点区域负责制。将城区内各路段分段给县 直各单位负责包保管理,按照创建要求,全面负责其责任路段内创建工作和‚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全天候保洁;各路段包干单位组织干部、职工上街开展大扫除;同时各自搞好本单位内部卫生。县‚三创‛办严格执行月检查、季考评,平时督促、通报制度,严格按照‚三创‛工作的标准评定‚优、良、中、差‛ 四个等次。对督查结果采取在县政府院内、县城农贸市场公示栏内公示和县电视台曝光的形式进行通报。

二是实行定期调度制。县‚三创‛工作领导小组全力以赴推进创建工作,采取面上工作定期调度、重点工作专题调度、难点工作现场调度的方式,通过调度促进各项工作衔接紧密、落实到位。‚三创‛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召开创建工作调度会的形式,及时总结各创建工作小组创建工作抓落实情况,部署安排下阶段工作任务,协调、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求各创建工作小组对照标准找差距,对照差距定任务,对照任务算工期,对照工期排时间,确保每一项工作不遗漏、不误时。县委书记、县长经常听取三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工作情况汇报,并亲自深入到现场,召开现场办公会,督导、协调,研究、解决创建工作难题。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多次对创建工作进行现场视察,积极参政议政,履行职能,对创建工作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设。

三是实行督查督办制。县‚三创‛办严格按照县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采取‚一日一督查,一日一记录,一周一通报‛的方 式,抓好创建工作督查和落实。县‚三创‛办工作人员每天深入到街道、单位庭院、居民小区进行督查,在督查中发现问题及时通知责任单位立即整改;并将督查的情况汇总,及召开‚三创‛责任单位工作推进会,把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工作推进会上作分析,研讨解决办法,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不影响创建工作。

四是实行工作目标考核制。县委县政府把‚三创‛工作纳入了各部门、县直各单位目标考评的主要内容,重点进行考核,严格实行问责制。县三创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的规定,对未达标的单位实行责任追究,决不姑息迁就。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全力提升创建文明县城的整体形象。

(一)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提升城市品位。我县在深入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活动中,坚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作为打造关岭的比较优势和发展竞争力的切入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加强管理,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十二五‛期间,我县将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以构建大县城为核心,完善城镇功能为重点,进一步加速城镇化发展,修编优化老城发展规划,规划开发顶云新城区,总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2009年以来,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投入上亿资金先后启动了县城滨河路、交通路、玉屏路、枣园路、太平路、关索大道的白改黑工程,农贸市场改造、县城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人行道改造等系列工程建设。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对县城区的路灯、垃圾箱、垃圾池等进行更新和补充。全县添置垃圾桶300多个;投入资金100多万元,改建公厕,县城现有水冲式公厕达9所。城市环境进一步优化,城市品位大大提升。

(二)加大了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的管理整治力度。一是加强了对城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公共秩序的执法和管理,重点对沿街商铺乱倒乱弃、乱倒乱扔现象进行了专项整治。由‚三创‛办牵头,县住建局、县工商、卫生、公安交警等部门密切配合开展联合执法,开展对乱摆摊点、店外经营、乱贴乱画、违章广告等进行治理。县交警部门完成了县城主要街道交通标线施划工作,增加设置临时停车位300多个,规划了农用车、大货车停车场,较好地解决了车辆乱停乱放问题。对建筑施工工地建筑材料占道堆放,建筑垃圾乱倒等现象进行集中清理。对占道经营、乱拉乱挂、乱摆乱扔、车辆乱停乱放、摊位零乱等现象进行重点整治,并落实专人负责,全天候管理。对城区沿街门店全面落实了‚门前三包‛制度;关索镇将县城区小街小巷分区域专人负责,投入资金10万余元,建立了8个垃圾池,聘请保洁员,进行长效管理。二是加强了对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了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等专项整治活动。对城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全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规范经营行为,对‚六小‛行业从业人员的证件进行了资格审查,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三是努力提高环境质量。不断加强县城综合环境监测整治工作,通过县环保部门监测,近两年来,全县空气污染指数及其平均数达到A级指标。三是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各乡镇在抓好宣传发动工作基础上,迅速启动了基础设施建设,聘请了保洁员,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迅速走上‚日常化、制度化、长效化‛轨道。

(三)加大了对城市公共文明指数的测评力度,对照差距查缺补漏,落实整改措施。按照省、市制订的《关于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工作方案》,我县结合创建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制订了《关岭自治县关于在全县开展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的实施方案》。紧紧围绕‚创建工作体制机制建设、道德模范评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社会志愿服务、‘我们的节目’、‘祖国好家乡美’主题活动等开展系列活动。从4月份开始,由县委宣传部、县‚三创‛办、县统计局、关索镇联合组成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工作组,进行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工作,采取发放调查问卷、上门入户进行模拟测评的方式,开展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进行查缺补漏并将测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分项反馈到相关部门,要求各相关部门根据测评中发现的问题逐一进行整改,确保整治到位。努力确保顺利通过省文明委对我县进行的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考核工作。

三、重视载体建设,丰富创建内涵,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 明创建工作。

(一)加大了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村镇的创建和道德模范评选力度。一是在城乡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等创建活动。县文明委制订了《关岭自治县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加强了对文明单位的创建和管理。召开了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大会,精心部署和安排了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的工作任务和目标,使创建文明县城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认真落实黔文明 [2011] 号《关于做好全国第三批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及2009--2011全省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推荐工作的通知》精神,精心组织了争创省、市级文明单位申报工作,在注重公开、公正、民主推荐、加强考核评比的基础上,县文明委组织申报全国文明单位1个,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先进单位2个,省级文明单位9个、省级文明村镇7个、市级文明单位15个。二是在商业领域着重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评选活动,抓好以‚服务人民、利在企业、奉献社会‛为主题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进一步引导企业创新服务理念,全面推行了社会服务承诺制,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纵深发展。三是在各行业开展‚讲文明、树典型、促带动‛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我县精心组织参加了贵州省 ‚道德模范‛评选活动。2010年,我县申玉光同志被评为全省‚道德模范‛提名奖。

(二)加大了健康教育普及力度。我县健康教育结合卫生科 普、创建卫生县城、初级卫生保健,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及重点人群卫生保健等开展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等活动,在全县各主要街道、公共场所、学校、社区均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并按每月一期定期更新健康知识内容。根据《关岭自治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实施方案》,树立‚健康第一‛理念,改善学校卫生环境,提高学生卫生意识。开展了‚做文明中小学生‛主题教育,加大对中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力度。县爱卫办在今年春季大力开展灭鼠活动,举办了‚除四害‛培训班,市民知晓率达到98%。在各主要道路、公共场所等醒目的地方设立禁止吸烟宣传牌,积极开展控烟活动,开展无烟单位、无烟医院、无烟学校评选活动。

(三)加大了政风行风评议力度。今年,我县以大力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年为契机,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思路,结合整治经济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专项活动,认真开展了民主评议行风、民主评议政风工作;深入开展了‚创文明机关、做人民和企业满意的公务员‛活动;在全县窗口行业深入开展了‚提升服务水平,树立行业形象‛活动、‚文明诚信关岭‛活动,进一步推进党政机关树立勤政高效的服务意识。规范了各行业窗口的服务流程。增强办事程序的透明度和群众的满意度,大大方便了群众,提高了办事效率,受到外来投资者和群众的好评。

(四)加大了思想道德建设力度。广泛开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革命理 想。充分利用‚顶云经验纪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举办了少儿艺术节,开展了‚诗歌‛ 颂读比赛,大力开展了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县教育局采取朗诵、故事会、演讲、手抄报等形式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开展‚知荣辱、树新风‛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活动;县文明办组织开展‚文明树新风‛系列活动,成效明显;县妇联先后开展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留守儿童、贫困儿童结对帮扶‛活动;团县委先后开展了‚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活动、‚三创‛志愿者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县交警大队开展了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县司法局开展了法制知识校园、乡村巡回讲座活动。

二0一一年五月二十四日

下载县级报账办法(征求意见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级报账办法(征求意见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征求意见稿

    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贯彻新修订《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各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评审中心: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卫生部令第90号......

    银行业金融机构考核激励办法(征求意见稿)

    ***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考核激励办法 为进一步促进金融机构支持我市地方经济发展力度,推进金融资源配置市场化,建立互利共赢的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特修订考核激励......

    非税收入核算办法征求意见稿

    关于非税收入财务核算办法征求意见稿 为了执行统一全区非税收入的会计核算工作,便于财政关于将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财预[2010]88号)的文件规定与各镇、街......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 银监会昨天下午四点召开媒体通气会,宣布将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进行整治,同时银监会正式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军工文化教育基地认定办法(征求意见稿)

    中国保健协会基地管理办法(暂行) 2007年09月06日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规范协会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创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根据协会的实际 情况,制定本办法(暂行)。 第二条 根据会......

    食品安全事件调查处理办法(2016版征求意见稿)

    食品安全事件调查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依据】为规范食品安全事件调查处理工作,根据《食品安全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及《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

    任职资格专业知识考试办法(征求意见稿)

    吉林银监局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任职资格专业知识考试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规范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专业知识考试(以下......

    学术希望之星评选办法征求意见稿

    “学术希望之星”评选办法(征求意见稿) 为提升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激励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学校决定每年在研究生中评选“学术希望之星”,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为规范评选活动,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