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层干部年度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共5篇)

时间:2019-05-15 01:04: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中层干部年度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中层干部年度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一篇:高校中层干部年度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中层干部年度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高校中层干部是高校管理的中坚力量,其视野、能力、素质关系到学校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各项工作的落实。本文通过对目前高校中层干部年度考核方式方法的调查研究,指出在指标体系、方式内容、反馈运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优化年度考核方法、完善考核机制、建立考核反馈制度和有效运用考核结果等措施。

【关键词】高校 中层干部 年度考核 结果运用

高校中层干部是担负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核心力量。作为领导者,中层干部是具体工作的决策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作为被领导者,他们又是学校意志的贯彻者、执行者和实践者。中层干部的整体素质、精神面貌、工作绩效如何,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乃至整体综合竞争力。因而,对中层干部的年度考核是干部管理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历来被各校所重视。

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中层干部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并在考核的基础上配套奖惩和激励,有利于全面提高干部综合素质,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激活用人机制、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高管理水平、为学校实现奋斗目标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也意义重大。目前,现行的高校中层干部年度考核,一般采取以定性考核为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考核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看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有的高校考核范围小,群众参与程度低;考核机制不健全,考核方式单一;考核程序不严格,操作不规范;考核内容笼统,缺少针对性;考核配套制度不完善,考核结果运用程度低等。

如何完善规范年度考核的制度方法,全面准确评价干部并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综合运用考核结果是目前亟待研究的问题。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直属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完善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实行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加强经常性考核;同时要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并与干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收入分配等结合起来,这也是高校中层干部年度考核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方向。

一、高校中层干部年度考核工作现状

(一)高校现行中层干部年度考核体系及方法

目前,我国高校中层干部年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科学性、合理性、完整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基本都建立了适合学校实际的评价指标。针对总结述职、民主测评、民意调查、个别谈话、综合评价等考核项目内容,根据学校及民意要求等,设立相应的指标权重系数。但总体上,都是将“德、能、勤、绩、廉”作为五个一级考核与评价指标,然后将每个一级指标分别细化为多个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及观测点。建立各级指标的重要性排序,利用数学方法分析各级指标权重,形成完整的、合理的、可操作的考核体系。考核结果大多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级。

(二)现行高校中层领导干部考核体系现状分析 为了准确分析高校中层干部年度考核体系现状,某大学开展了《高校中层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问卷调查。调查选取的高校教职工约3000 人,全校17个二级学院,19个机关部处,5个直属单位,4个附属单位。中层干部共257人,其中正处级干部88人,副处级干部 169 人,该校对中层干部的年度考核即使用现行普遍的考核指标体系和方法。发放问卷150份,收回问卷136份,收回率为90.67%,其中有效问卷124 份,有效率为91.18%。问卷发放对象为校领导、处级干部、专业教师、其他人员等。调查数据显示:87.1%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中层干部考核评价工作“很有必要”或“较有必要”,94.4%的被调查者“非常支持”或“支持”评价工作的开展。但仅4%的被调查者对学校中层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的现状“非常满意”,54.8%的被调查者认为“满意”。而对年度考核评价工作表示“一般”、“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分别占 36.3%、3.2%和 1.6%,三项之和为41.1%。

仅有0.8%的被调查者认为考核评价结果“非常准确”,有19.5%和 50.4%的被调查者认为评价结果“准确”、“比较准确”,对评价结果表示“有一定误差”和“有很大误差”的占 22.8%和1.6%,两项之和为24.4%;认为考核评价“非常有效果”的只占被调查者的1.6%,认为“有效果”的占30.1%,而认为“几乎没有效果”或者“完全没有效果”的占13.8%。

同时,调查显示学校中层干部年度考核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认为“考核流于形式”的占 88.24%,认为“考核评价指标不合理”的占 54.9%,认为“考核手段比较落后”的占 54.9%。

二、高校中层干部年度考核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调查可以看出,高校绝大部分教职员工对学校中层干部年度考核评价工作都认为很重要且很必要。同时,也可看出,教职员工对学校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现状满意度不高,对考核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评价效果的认可度也不高。

总体来说,目前高校中层干部年度考核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在考核评价主体方面存在评价主体组成不合理等问题;在考核指标及标准方面存在评判内容指标单

一、内容权重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在考核方法方面存在考核时间、考核程序不科学等问题;在考核结果运用方面存在结果反馈不及时和缺乏刚性运用等问题。分析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核指标体系不够完善,考核方法落后

高校中层干部的考核,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指标体系来进行衡量,这个指标体系必须是定性与定量、可靠性与可能性、理论性与操作性相结合。现行的指标体系,基本都是按“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作为考核的一级指标,进而设定二级考核内容。指标抽象、笼统、难以量化,指标权重的确定也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由于高校中层干部多为“双肩挑”的特殊性,很多中层干部既做管理,又搞学术。“双肩挑”的中层干部,由于个人精力所限,在管理工作和学术工作间必有取舍侧重,所以仅考核中层干部工作的一个方面,或用同一套考核指标体系考核不同性质的两项工作内容,都是不全面的。“一刀切”的考核方法,会使考核结果失真,有失公平公正。

(二)考核指标难以量化 教学科研人员,基本具有相似的工作属性,所以可以用相近指标体系进行横向考核评价,且工作量和科研成果易于量化和比对。但由于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属性,对“德、能、勤、绩、廉”几方面评价指标,很难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不同管理岗位的人员,同时,干部的工作有的可以量化,有的则难以量化,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虽然人们心中的衡量标准有一定的分布规律,而且模糊事物本身也客观存在着相对标准,但这些难以量化和确定的工作内容和业绩,多少有一定主观性,而且由于缺少数据性的成果,评价主体的主观偏差和失误在所难免,也不能排除个别评价对象恶意差评的可能性。

(三)考核评价主体不够全面严谨

一方面,评价主体对中层干部缺乏了解。部分评价主体对中层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业绩缺乏足够了解,工作中也无太多接触,评价完全依靠中层干部的个人述职和总结,评价结果不一定能充分反映全部真实情况。另一方面,评价主体本身缺乏广泛性,中层干部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学校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之间的纽带。现行考核机制的评价主体多为本单位教职员工,而服务对象、条线部门等考虑较少,评价主体单一,相应的评价结果也相对片面。另外,评价主体的参与态度也不够严谨,不少测评主体认为考核工作只是走过场,测评打分凭感觉、看心情,有的单位民主测评安排的场地狭小,也不利于匿名评价。

(四)反馈制度与激励机制不健全

考核是手段而非目的,考核的目的是通过运用考核结果,更好地教育和管理干部,更好地激励干部发挥作用。考核反馈是考核工作最重要一环,然而目前的考核工作重民主测评、轻反馈整改的问题较为突出。很多学校在考核方法、考核指标上下了很多功夫,却轻视了考核结果运用的反馈环节,结果造成考核工作纸上谈兵、流于形式。同时,由于反馈不及时不全面,有的干部对自身问题认识不足或者干脆不认同考核结果。此外,多数高校针对中层干部考核后的激励奖惩机制不健全,考核结果并没有真正应用于干部的选拔任用、职级晋升、绩效津贴等,由此导致中层干部不重视考核工作,也使得考核工作的权威性大打折扣。

三、有关对策措施

建立科学、公正、公开的中层干部年度考核评价体系势在必行。为了改进和完善中层干部年度考核方法,一方面需在中层干部年度考核中逐步将定性指标转化为定量指标,另一方面需扩大测评范围,增加服务对象、工作条线、上下级之间等全方位测评,并区别不同测评者的加权系数。特别是要完善考核反馈制度和考核结果运用机制,强化考核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一)注重平时考核积累

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是一项非常系统、繁杂的工作。目前,无论是考核实施者还是考核的对象,在考核工作中普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情况,即不注重考察干部平时的表现,不注重干部平时业务工作的业绩和付出。而干部的考核是一个长期考察与各类短期考核相结合的过程,所以要运用经常性的考核方式,把握干部的动态全过程,注重平时考核的积累,才能保证最终考核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方面要加强平时考核的力度,通过平时的个别谈话、专项调查、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等方式,多种形式和渠道了解干部日常的工作情况、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与实效、廉洁自律等现实表现,综合分析,完善干部考核的基础资料。另一方面,要注重平时考核中量的积累。要在考核的结果中给干部表现情况定性,必须先在考核过程中给干部的工作实绩定量。这是一项繁琐,却能反映干部综合素质的工作。比如,可以记录干部一年中学习的情况;检查干部完成重点工作和解决重大问题的件数;检查干部深入基层,将时间和精力用于党政管理工作的情况;检查干部年度工作目标完成率等,这些细小的定量观测点,反映了干部“德、能、勤、绩、廉”各方面的基本表现,为最终考核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和基础材料。

(二)按照职能划分实行条块考核

所谓条块,行政管理中解释为既按照行政职能又按照归属地来进行划分管理的方式,将“条块”概念引入高校的考核制度,按照中层干部所在单位的职能和归属部门划分为多个条块后,由分管校领导及学校组织部门负责,进行考核评价。对于中层副职干部,各相关部门正职集中进行评价考核后,分为学院和机关(直属单位)两块,学院块分为:学工条线、教学(实验教学)条线、科研、学科、研究生及其它条线,由分管校领导负责进行考核评价;机关(直属单位)块分为:党群、行政、直属条线,党群和行政块由机关党委负责组织,直属单位块由组织部门负责组织。这样的“条块考核”有利于保证考核指标评价的针对性和考核内容的科学合理性,避免了“一刀切”,也保证了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

(三)实行360°全方位考核

360°考核方式是全方位、多角度进行的较全面的绩效考核方法,也称全方位考核法或全面评价法。这种方法注重考察不同层级、不同职能部门的与考核对象工作关系密切的对象对被考核者的认同度。

在中层干部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在本单位进行工作总结述职,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教职员工的民主测评后,按照中层正职干部和中层副职干部分为两块,每块又分为学院和机关(直属单位)两组进行。中层正职(包括副处级单位的正职)主要依据群体考核、民主测评、领导评价等三方面情况进行考核评分;中层副职主要依据群体考核、民主测评、领导评价、条块考核等四方面情况进行考核评分。其考核方式和权重如下(采用百分制):

1.对于中层正职干部,分学院、机关(直属单位)两块进行。

学院组:其年度考核的得分为:

p=群体考核分×50%+民主测评分×30%+领导评价分×20%。

机关(直属单位)组:其年度考核的得分为:

p=群体考核分×50%+民主测评分×20%+领导评价分×30%。

2.对于中层副职干部,分学院、机关(直属单位)两块进行。

学院组:其年度考核的得分为: p=群体考核得分×20%+民主测评得分×30%+领导评价得分×30%+条块考核得分×20%。

机关(直属单位)组:其年度考核的得分为:

p=群体考核得分×20%+民主测评得分×20%+领导评价得分×30%+条块考核得分×30%。

可以看出,考核评分采取正副职分开的方式,且正副职、学院、机关(直属单位)考核的侧重方面和相应权重各有不同。正副职分开考核,明确了正副职之间的责、权、利,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对于中层副职,引入条块考核,更加细化的按照职能和归属部门进行评价;同时学院组和机关组又按照服务对象的不同设置了不同权重,使得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四)完善考核结果反馈

考核是组织和干部定期沟通的良好机会,考核工作中,重要的沟通环节便是反馈,所以,在完成干部考核工作的基础上,要建立健全考核结果的反馈制度。针对考核中出现的问题,通过适当的形式和渠道,或口头或书面、或直接或间接的反馈给考核对象,使其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能够充分认识并认同,改正不足,扬长避短。可以采用一些常用的反馈方式,比如集体讲评式。召开考核反馈大会,将反馈的内容在全体被考核的干部中进行讲评,使大家了解整体情况,对于个别不好的情况引以为戒;民主生活会,采用民主生活会的方法进行反馈,以一个班子为单位进行,提出整改要求;个别约谈,每个干部都由考核机关单独进行个别谈话反馈,可以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干部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谈话方式进行。特别是需要诫勉谈话的对象。同时,要抓好反馈后整改措施的落实。反馈只有与考核结果的应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考核意见反馈后,相关部门必须加强跟踪监督,督查整改情况和效果。

(五)对考核结果动真碰硬

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将考核结果充分运用。对于工作业绩突出、肯于奉献、认真负责的干部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激励;同样,对于不合格、不称职的干部要坚决进行批评教育,甚至降职免职,要形成能上能下、奖惩分明的良性用人机制。从干部调整的原因看,因犯错误而下的多.因政绩平庸者下的少;级别低的下得多;级别高的下得少;经过组织调整下的多,自动辞职下的少;调整后保级保待遇的多,降级免职的少;因为年度考核的问题而下的就更少。关于干部年度考核结果的运用,大多高校有相应规定,比如连续三年被评价为优秀的如何奖励,连续两年被评价为基本称职的如何惩罚,被评价为不称职的又如何处理,等等。但最根本的是,学校是否能够真正将考核结果严格落实到干部选拔任用、激励约束、免职降职等工作中,否则流于口头上、书面上,考核结构就只是“纸老虎”、“稻草人”。

(六)考核结果与经济待遇挂钩

正确运用经济杠杆,将考核结果一定程度上体现在经济待遇上,这也是重视考核结果运用,激励干部认真履责的有效方式。多数高校现行绩效奖励制度,在对二级单位进行综合考核的基础上给予单位整体绩效奖励。要把干部本人的考核情况与所在单位的绩效奖励有机结合起来,各单位评价等次不同,各级干部得到的绩效奖励不同;同一单位内,干部评价等次不同,其得到的绩效奖励也应不同。通过考核物质奖励的形式,奖优罚劣、避免“大锅饭”。

第二篇:高校资助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即(国发[2007]13号)颁布,我国开始全面实施新的资助政策体系,标志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一些难点:困难生认定缺乏科学合理的机制、各种资助项目之间缺乏优化组合、勤工助学岗位难以满足学生需求、精神帮扶与经济资助力度不平衡等。要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建立科学的困难生认定体系,优化配置各种资助资源,积极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努力发挥助学工作的育人功能。为了保证优秀的困难学生能够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国家对高校学生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这一政策也得到了高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就从目前存在的问题谈起,对其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为以后的资助工作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存在问题、解决建议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贫困生逐渐成为高校的一个突出、特殊群体,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我国政府历来都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帮助贫困家庭学生上学的资助制度和扶持政策等,保障所有孩子都有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宣布,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同年5月,国务院第176次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家和高校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贫困生资助措施,我国逐渐形成了“奖、助、补、减、贷、勤”多种方式有机组成、无偿与有偿手段相辅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高校的资助工作能否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关系到国家的奖助学金政策能否得到实施,关系到奖助学金能否发放到真正需要的贫困生手中,对于解决贫困生的问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高校资助工作的现状及意义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已逐步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包括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困生补助、通讯、洗澡补贴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多元化资助体系。教育部2009年第5次新闻发布会的数字显示,2008年,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包括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总数为2103.27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为473.96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2.53%;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为158.3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53%。2008年,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总金额约为293.7亿元,比2007年的272.92亿元增长7.6%;共资助学生4156.24万人次。具体资助项目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校内学生无息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伙食补贴、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9项内容。2008年,全国用于高校学生资助的总投入为304.13亿元(含国家助学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金共10.43亿元),其中各级财政直接投入154.07亿元,占当年资助总投入的50.66%,比2007 年的75.28亿元增长104.66%。

新的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解决路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解决学生的生活费问题;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还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入学。

新的资助政策体系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分别设立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既帮助了困难学生,又鼓励了优秀学生。二是确立了合理的资金分担机制。国家奖学金由中央财政负担;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中央所属院校由中央负担,地方所属院校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三是体现了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国家最需要的专业,促进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促进人才资源分布更趋合理。

1.高校资助工作的现状

现阶段,在我国助学的途径和方式大致只有两种。

(1)国家助学渠道。多年来,在政府方面,教育部、财政部等部委和地方政府一直致力于制定和完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和措施,现已建立起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形成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学生贷款制度;以国家助学奖学金为主的奖学金制度;勤工助学制度;临时困难补助制度;减免学费制度。为保证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贫困学生按时入学学习,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还建立了“绿色通道”制度,即对被录取入学经济困难的学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资助。这个体系主要的服务对象是考入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的贫困学生。

(2)民间助学渠道“不让一名贫困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是高校助学的宗旨。为了促进教育公平,不仅要完善高等教育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还要大力鼓励社会捐资助学,也就是民间助学,也叫个人助学。民间助学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也更加复杂。从助学主体来说,有的以个人形式,有的以团体形式的:从助学目的来说,有的是无偿的,有的是有偿的;从助学范围上来说,有全国性的,也有地方性的;从被资助对象来说,有针对公办高校的,也有针对职业教育的。2.高校资助工作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资助政策体系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解决路径——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为辅;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此外,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入学。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后,高校逐步形成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补助、学费减免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总体上讲,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有效落实基本保证了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较好地解决了他们的经济难题.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压力,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大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我国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校各层领导都非常重视资助工作,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以期能够为以后的资助工作提供建议,保障资助工作的有效展开。

1.贫困生资格认定难度大。

高校贫困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难的学生。贫困生一般分为困难生和特困生。在实践中,多数高校认定贫困生的依据如下:一是学生有无乡、镇、区、县的贫困三级证明以及民政局下发的低保证、最低生活保障和低收入证;二是学生所在院校填写的困难家庭月收入、年收入概况认定表;三是学生支付各种费用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日常开销。但由于某些因素很难量化,导致认定工作难以顺利进行。例如,对不同级别(乡级、镇级、区级、县级)的贫困证明所代表的贫困程度的理解影响着学生贫困等级的划分;一些生活并不贫困的学生却持有贫困证明要求申请助学金;很多贫困学生不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情况如实说明等。这就使得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未能得到帮助,一些非贫困生却占用了宝贵的经济资源。

2.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不完善。

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和勤工助学是资助贫困生的主要方式。这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生的入学问题,但随着资助的不断深入,很多问题便逐渐突显出来。从资金施予方来看,一些外省市银行并不支持在本省以外就学的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在很多省市若要申请到助学贷款,必须首先由学校出具申请,而学校则会限制高年级学生的申请名额;在助学金和奖学金名额分配上,学校也倾向于将机会留给低年级的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助学贷款给刚毕业的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还贷压力,使得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申请助学贷款。同时,各种助学金和奖学金在很多时候都以成绩为衡量标准,导致一个学生获得多项奖学金的情况。

3.贫困生的心理支持不受重视。

家庭环境和特殊的生活经历,使贫困大学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他们也较容易出现自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一方面,他们把自己视为校园中的弱势群体,自卑心理严重;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希望被贴上贫困的标签,自我封闭,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甚至不愿承认自己是贫困生。甚至有些学生视“贫困”为羞耻,自惭形秽,采取逃避、退缩的消极态度。因此,高校也需要高度重视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

贫困学生迫于经济压力不得不去打工挣钱,除了必要的支出,他们会尽量节约生活花费。学生能够额外支配的钱越少,人际交往中的主动性往往会越低。这种主动性的降低使得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自卑、不自信、焦虑等特点。但事实上,贫困生本身并不是致贫的原因,因此仅在经济上资助贫困学生是完全不够的,更需要在人际交往、学业、个人成长等方面给予帮助。

此外,很多学校都将学生的日常消费水平作为贫困生认定的标准之一,这一标准被很多学校所采用。这一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贫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曾经有一位贫困生这样诉说:“当我拿到助学金的时候,宿舍氛围就会很紧张。虽然其他人的生活条件比我优越,但看到我领到一下好几千块钱,他们都会有些不高兴,那段时间我很怕会和他们发生矛盾。”由此可见,这种人际关系上的张力使得受到资助的学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因此对贫困生进行心理辅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4.贫困生受助后的管理困难。

对贫困生进行资助的目的是帮助他们重新获得学习的机会,获得生存的本领。然而,有的受助学生却没有珍惜继续求学的机会,学习状况不佳;有的则是肆意挥霍资助金,甚至产生“等、要、靠”的不良心态。因此,尽管这部分学生的贫困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如果放任其浪费宝贵的社会资源,就无法实现资助贫困生的真正目的。目前,高校只是对资金如何发放、名额如何划分等进行严格把关,却忽略了贫困生受助后的管理问题,这不仅会减弱施予者的信心,也会导致贫困生资助不能长期而有效地实施下去。

三、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必要性

1.“贫困”概念再认识的需要。

“贫困”不是简单的经济概念,它涉及更多难以估量的隐性指标,除了指所拥有的金钱和物质资料达不到某种必需水准这一经济内涵之外,“贫困”的外延还包括贫困主体与所处环境中的物质资源的关系、与人的关系、与知识和技术的关系以及与社会机构的关系等。当个人或者群体失去或者被部分剥夺这些关系,以致其无法得到所需资源来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或者没有能力去调动资源和关系时,该主体就是贫困的或者会沦为贫困。可见,贫困生的形成不仅仅是由于物质的匮乏,也由于在精神、能力、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占有不足,甚至还包括其自身素质及受教育状况等方面的不足。仅仅从经济上来理解和消除贫困,则必然导致资助理念和资助方式的片面性。

2.贫困生多层次需求的需要。

贫困生作为社会贫困群体的一部分,既有贫困群体的共性需求,又有不同于一般贫困群体的特殊需求。在思想上,他们积极构建对社会和他人、对自身价值取向的认知;在行为上,他们急于融入社会,证明自己的成人性,试图减轻家人的压力,具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因此,仅仅对贫困生给予经济上的资助并不能完全解决贫困生的多层次需求,贫困生在精神世界上的诉求也是学校和社会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其在精神世界上的诉求主要表现为自尊自强的心理需求、人际关系和谐的需求、得到心理支持的需求、自我成长的需求等。

3.贫困生资助体系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

贫困生资助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社会工程,它一方面增加了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另一方面体现了社会的优越性,为贫困家庭带去了希望和力量。但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种种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后续发展,不仅缺乏完善的认定体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将经济压力转移到就业初期的年轻人身上,就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经济收入情况来看,这种压力必然会迫使学生出现不诚信的行为。

综上所述,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建立贫困生与高校、社会及其他学生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于促进贫困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及形成体现“人文关怀”的资助方式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四、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途径

1.建立科学的高校贫困生认定程序。

第一,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过程。在高校贫困生认定过程中,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而要保持认定过程的动态性。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家庭生活水平和当地人均收入水平都存在差异,这就造成学生的贫困水平截然不同,有的学生交不起学费,且无力承担生活费用;有的学生勉强交齐学费,但无力承担生活费用;有的学生能基本承担生活费用,但无力交付学费等。以上差异要求高校贫困生认定应该设立等级,形成差异性的贫困生认定标准。此外,在大学期间,学生家庭的情况也会发生改变,保持认定过程的动态性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学生的信息,每学年的定期复核可以保证更多的学生获益。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同伴的监督作用,在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原则下,完善监督举报制度,建立监督的长效机制,保证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公正性。

第二,形成初中、高中、大学一体的贫困生认定体系。如果由高校完全承担贫困生认定工作,要想了解贫困学生的真实情况,高校就必然需要派人实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产生高昂的认定成本。由于大部分贫困生家庭的“贫困”不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如果能将认定工作延伸至初中或高中,不仅能够节省成本,还可以对贫困生家庭的经济状况进行动态的观察和管理。学生曾就读的初中和高中通常在学生的生源地,初高中教师也比较了解当地的贫困线标准以及高校的教育支出,因此初高中教师能够较为公正地确定该学生是否为需要救助的重点对象,该评价可随学生档案一起进入高一级学校。这样高校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申请、学生初高中的贫困档案、地方的民政证明等进行贫困鉴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认定的准确性。

2.建立更为合理的还贷政策。

建立助学金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在就读期间的经济压力,它是以学生未来的收入作为还款保证的。但目前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快速增长,而就业市场需求增长率却相对缓慢,供需比例失调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水平也较低。当前的还贷政策为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在国家、社会和学校多方面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就业的同时,制定合理的助学贷款还贷政策是非常必要的。这一方面能够保证学生顺利还贷;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学生安心工作,不为贷款所累。完善还贷政策的具体措施包括制定最高全额还款年限;将个体的收入所得与还贷比例相挂钩;个体的年收入低于某一水平后,可以免除当年未还款数额的利息等。

3.建立完善的受助贫困生管理制度。

贫困生工作往往是在入学第一年时备受关注,但在之后的几年里,大部分学校均以第一年的调查结果为准,而并不关注受资助学生入学后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在这种背景下,对受助贫困生的管理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明确受助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动态的准入和退出制度;建立勤工助学奖罚制度等。这些措施能使贫困生在接受经济资助的同时,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认真学习,掌握技能,不断成长。建立完善的受助贫困生管理制度,不仅能够促使受助学生珍惜受助机会,而且能保证资助制度得到长效的发展。

4.创造宽松、安全的心理支持环境。

高校对贫困生的帮助不能停留在物质层面上,更应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贫困生的精神支持和心理辅导。已有研究表明,贫困生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高,其孤独感越小。对于学生而言,学校创造宽松、安全的心理支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给予学生物质上的帮助,更能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关爱。具体来说,学校要重视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关注贫困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经历,充分理解贫困生的心理感受。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加强与贫困生的沟通,鼓励其他同学尽可能地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尊重他们,努力营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增强贫困生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高校助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已成为解决贫困大学生经济困难的重要途径,当我们看到帮困助学体系的日益完善, 以及该体系所取得的成绩时, 不能忽视了帮困助学所应发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育人作用。因此,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讲,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大力支持,更需要精神上的关怀与心理上的疏导,高校助困体系只有同时发挥出其育人功能时, 才能培养出人格完备、知识全面的高素质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陈柳钦,冯涛;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困境及措施的完善。国家行政学院学报[J] 2006(3)。

[2]王小敏;对高校资助政策的现状反思。管理观察[J] 2009(35)。[3]程育兰;高校贫困生现状及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J] 2005(11)。[4]胡剑虹;关于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三篇:高校工会内涵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工会内涵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华北电力大学 李双辰 王玲

内容提要: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工会内涵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内涵发展主要表现为深化民主政治建设、加大工会维权力度、提高工会创新能力等方面。对内涵发展的研究和探索,必须兼顾传统工作和创新发展的关系,以推动工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工会工作 内涵发展 对策研究

中国高校工会在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维护教职工权益、工会工作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并开始了新一轮发展战略的研讨。笔者认为,高校工会的持续发展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这是因为高校工会的发展总是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而高等教育正在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那么,高校工会的内涵发展就是要根据中国高校工会已取的经验和发展规律,进一步深化高校的民主政治建设,重视高校教职工的民生问题,提高维权能力和工作创新能力,实现工会可持续和谐发展。

一、高校工会内涵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高校工会走内涵发展道路,既面临着时代挑战,又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不论是纵观历史还是横看社会,高校工会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已成为时代必然的选择和发展趋势。

1、高校工会内涵发展根源于高等教育的发展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最基本的阶段性特征就是进入了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新阶段,进入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时期。现在,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数量和规模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质量和结构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正是在高等教育由外延式发展转变为内涵式发展的时期,工会应当与高等教育同步发展,即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2、高校工会内涵发展内源于工会自身的挑战

近20年来高校工会以建家升级工作为龙头,依托民主政治建设这个重要平台,通过校务公开、教代会等形式把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落到了实处,较好履行了工会维权的基本职责,得到学校党政和教职工的认可。然而,在成绩面前也有民主政治建设后劲不足,建家工作要创新思路,工会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需进一步提高等问题急待解决。因此,来自工会内部的冲击、挑战比任何时候都强。工会工作面临着继续提高工作质量,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

3、高校工会内涵发展外源于教职工需求的压力

外部的压力主要来自教职工对工会日益高涨的需求。教职工队伍结构的多样性凸现了维权工作的错综复杂性;高校的民生问题也给工会的维权能力带来压力。在建设高水平大学过程中,面对教职工对工会维权能力的期望值的不断提升,工会如何更好地融入主流服务主体,有效地提高维权能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是当前要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的问题。这些来自教职工需求的压力正是工会内涵发展的动力外源。

二、高校工会内涵发展的基本问题

在我国教育阶段性发展的背景下,当前高校工会工作也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最基本特征,就是进入了从基本落实工会维权职能向全面提高工会维权能力转变的新时期。现在,搭建民主政治建设平台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但依法治校的问题还有许多事要做;工会工作领域的覆盖面和基本任务已初步明确,但质量和效果成为突出问题;工会通过努力工作获得了学校党政和教职工的充分肯定,但满意率还有较大提高空间。所以,无论从内涵发展的要义,还是高校工会现实状况看,工会内涵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应当关注民主政治建设、维权能力、工作创新三个方面的问题。

1、关注民主政治建设出现的“匀速”倾向

高校民主政治建设是工会的标志性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高校已形成别具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模式——以教代会和校务公开为两大支柱的民主政治建设平台。

需要引起关注的是高校民主政治建设出现了“匀速”倾向,即对教代会和校务公开出现了由“加 速”转向“匀速”的征候,甚至出现“教代会有否必要每年都开”的疑问,这对深化民主政治建设带来影响和压力。

2、高校教职工民生问题凸现工会维权难度

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青年教职工对学校发展的满意感和由于自身潜能实现而获得的成就感较高,而在学校工作所体验到的快乐感和由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而获得的知足感与期望值相差较大。尤其近几年高校青年教职工的民生问题日益凸现出来,主要集中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住房问题;二是教职工收入问题;三是子女教育问题,这三方面的问题解决难度之大是显而易见的。

3、工会工作持续进步的方向急待明确

多年来,高校工会干部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创新,积累了许多工会工作的宝贵经验。它包含了民主管理制度的确立、建家工作的深化、维权机制的形成、工作理念和方法的创新等。下一阶段工作的突破口在哪?持续进步的方向何在?

三、高校工会内涵发展的对策研究

工会内涵发展应以深化民主政治建设、提高维权和服务能力、工作创新为框架,其核心任务概括为三个方面:坚持“党政工共建”,把民主政治建设做实做强;以和谐维权促进“共建共享”;以管理创新促进“深度服务”。

1、坚持“党政工共建”,把民主政治建设做实做强

认真分析总结高校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过程,我们认为高校的民主政治建设的突破口可能在于“共建共享”。高校的改革应着眼于进一步调整高校的利益分配格局,调动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缩小学校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使更多的教职工,特别是广大教师最大限度地享受到学校发展带来的好处。这将是未来几年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出发和落脚点所在。

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深化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在解决了按时开会等制度建设问题后,下一阶段应抓好教代会四项职权的落实问题,特别是教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的权限落实问题是党委应高度重视的问题。

学校行政的强力支持,是深化民主政治建设的保证。学校行政在下阶段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应着力做好两件事:一是认真落实《北京市高校校务公开目录》的各项校务公开工作;二是大力抓好提案工作,用提案工作成果促进学校的中心工作。

学校工会的协调作用,是深化民主政治建设的组织保障。工会在学校党政的领导和支持下,认真落实教代会工作任务,检查督促教代会决议、提案的落实,及时将教代会决议和提案落实情况通报给广大教职工和教代会代表。

有了这样一个党政工合作共建平台,高校的民主政治建设一定能够克服“匀速”倾向,沿着健康轨道持续加速发展。

2、关注教职工民生问题,以和谐维权促进“共建共享”

破解高校教职工民生问题应当是一个社会范畴问题。高校可以说是社会中和谐度较高的区域,但决不能掉以轻心青年教职工中的民生问题,也不能因为有些问题是学校无能为力的而不作为。随着高校教职工队伍结构的变化和维权工作的不断递进,“和谐维权”成为当今维权工作的新内涵:双向维护得到广泛认可;分类维权成为新特点;特殊维护(教师中的拔尖人才)成为新需求。

3、加强工会团队建设,以管理创新促进“深度服务”

“深度服务”是指工会在已建立的一套服务机制基础上,创新思路和方法,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为教职工提供更贴实际、更有效、更到位的服务。

如何通过管理创新促进“深度服务”?按照管理学的激励理论,取得工作效绩的方法就是激励。因此,要努力加强自身建设,造就一支服务优良管理到位的工会团队。工会团队建设的核心是“共同发展”,通过与学校共同发展、与兄弟工会共同发展、与广大会员共同发展来拓宽个人发展空间。我们要以需求为导向,以管理为支柱,以激励为手段,以满意为目标。只有以高水平的管理为支撑才能实现“深度服务”。

1)提高维权能力是实现“深度服务”的保证 工会在维护教职工权益和为教职工服务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立服务区,在这里工会应当发挥主角作用。工会在维权中的作用取决于工会的地位和执行力。如果工会总是徘徊在学校的主流工作之外,工会的源头参与和维权执行力就是空话。所以,工会应以融入主流服务主体来提高工会的维权执行力。融入主流工作扩大了工会在学校党政心目中的显示度,也就为工会获得了维权的话语权。

2)管理创新是“深度服务”的基础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职工对工会的需求也在不断更新和变化,创新是实现深度服务的基础,而“需求分析”是创新的前提。创新还要注意克服 “思维定势”,工会在多年“围绕中心服务主体”的工作中建立起一套服务体系和工作方法,受到教职工的认可,但教职工对工会工作方法的“喜新厌旧”和难点问题的轮番轰炸也使工会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由此可见,高校工会要真正实现“深度服务”,必须从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出发.把握求真务实的工作原则,拓展工作思路和方法、增大创新力度,探索改革形势下高校工会内涵发展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周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J】.求是.2005,(8)2. 郭大成.创新高校工作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M】.2008,(3)3. 周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J】.求是.2005,(8)

作者简介:

李双辰,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副书记,研究员

王 玲,华北电力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教授

第四篇:高校节能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节能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实现高校节能管理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后勤社会改革、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研究和解决高校节能管理存在的问题对满足学校和谐发展,提高办学效益,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高校节能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节能意识问题

高校能耗管理中的节能意识问题是校园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社会思想基础。高校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师生作为高校能源的主要消耗者,同时也是高校能源浪费的主要参与者,其节能意识、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节能意识的水平,对整个社会的节能氛围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高校能耗管理中的浪费问题,不仅表现为管理者节能意识的缺失而导致浪费,同时也表现为能源使用过程中因缺乏节约意识而导致的严重浪费。节能教育力度不够、节能意识薄弱,导致大量的能源浪费。

(二)管理问题

高校能耗使用中的管理问题,是困扰高校能耗效率进步,能否节省成本的关键问题。

1.节能制度不健全,部门之间缺乏配合,如何进行节能、节水建设没有明确分工,职责不清等问题造成能耗管理工作难以推进。

2.监督工作力度不够问题,不少单位部门节能监管工作薄弱,即使存在浪费能源现象也无人问津,以致一个单位部门重复同样的浪费行为。

3.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问题,虽然大多数高校基本上都有专职的节能管理人员,但人员平均学历较低、军队转业人员及临时聘用工人所占比例较大,专业能力不强、整体素质偏差,大多数管理和执行部门人员只是重复性地从事计量收费工作,不具备更深层次的能效分析、节能挖潜、节能监管、督查等全方位的管理工作。

(三)技术问题 高校节能管理中的技术问题,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节能管理过程中技术设备材料落后,监控程度低;二是费用回收和计费标准问题。在当前高校的校园里,计量设施很难覆盖每个水电使用部位。另外,节能技术的缺陷还导致不合理的能源供需,造成能耗增加。依托节能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能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大力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广智能控制等技术、设备和器具的运用,全面提高高校能源使用效益。

(四)资金投入问题 资金问题是高校节能管理问题的核心问题,加强宣传教育,提升节能意识,拓展管理能力、培训管理人员、更新设备,构建收费流量系统都需要资金支撑。学校在节能管理中的资金不足,一些老式的水电设施不能得到彻底改造,资源浪费严重。特别是近几年高校重建设、轻维护,导致节水、节能的改造资金严重短缺。

二、高校节能管理对策

(一)加强节能宣传教育

1.开设节能管理方面的课程。有条件的高校可尝试开设节能管理方面的课程,如生态学、生态管理、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经济、资源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与发展社会学等方面的课程,并将其列入必修与选修的课程范围,重视对学生节能系统性知识的教育,使节能意识融入所有师生的心中。

2.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节能活动。可以定期地组织开展一些以节能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和技术创新活动,如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相关的知识讲座和专题报告,节能知识竞赛、在宣传横幅上签名、文娱演出、回收废弃物品、以环保节能为主

题的绘画、摄影、摄像、征文活动等,以鼓励师生员工关注节能,调动其参与校园节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鼓励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可通过学校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团委等组织开展以节能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如鼓励学生对校园节能进行实地调查与研究,组织青年志愿者与社区群众联合开展宣传与教育活动等等,鼓励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能够实际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从而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节能的重要性和意义,切实成为“节能型”校园建设的主体力量。

4.广泛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宣传。充分利用校报、宣传板、广播、网站等现代宣传工具,宣传国家的能源政策、普及节能知识。如:可通过校广播台、校园网发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倡议性文章;在校园论坛上开设网络专区,就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及节约型校园、高校节能管理等内容进行专题学习、交流与讨论,引导青年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二)完善节能管理体制

1.建立专门的节能管理机构。借鉴国内外高校节能建设的成功经验,建立专门的节能管理组织或机构,是“节能型”校园建设的组织保证。在高校中建立专门的节能机构,是目前高校作为耗能大户进一步加强用能管理、减少或杜绝浪费、降低公共事业费用支出等最为关键的环节。另外,还应筹建节能工作管理委员会,邀请各部门负责人或相关专家、学者、学生代表共同参与学校的节能管理工作,促进各部门间的配合。还要推行垂直管理、层层负责,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指标分解,责任到人,从而使节能工作能有效渗透到教学、科研和师生的实际生活中,推进高校节能管理的政策落实和具体实施。

2.制定并完善节能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高校节能工作的制度保障,是对节能管理的具体规定,对节能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首先,高校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本校的实际,制定出具体的节能管理规定,使高校节能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要加强对节能管理工作的监督、评估和考核。一方面,要建立数字化的监测平台,对高校节能管理的工作实效进行监督。同时,还

要建立科学的评价和考核机制,把节能管理的实际效果纳入到对个人的考核当中。

3.实行量化管理。节能管理部门应根据本校历年能源消耗情况,分门别类进行指标核定和量化管理。首先,可按照分类管理的要求,对计划内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行政办公、学生宿舍和公共服务等用能,实行“核定指标、节约留用、超支自付”的管理原则;对科研、计划外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以及校办产业、经营单位和教职工宿舍用水用电,实行“谁使用,谁交费”的管理原则。其次,要加强成本核算。对实现企业化管理的学校各类经济实体,将能源等资源性的消耗纳入成本,实现全成本核算。再次,要加强价格管理,将用能指标分解到各部门单位,超指标用能的,加价收费。实现“定额用能,超额自理,节能奖励”的能源管理运行机制。

4.培养和引进节能管理人才。高校节能管理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不仅需要较强的综合性技术,同时也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努力,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综合协调各个部门工作,专业管理人才是保障高校节能管理有效实行的关键所在。培养或引进有节能管理经验、能力人才,是高校实行节能管理的重要保障。针对目前高校节能工作普遍存在人员少、技术水平较低、节能知识欠缺等问题,可以引进专业管理人才,为知识欠缺的工作人员提供技能知识培训,提高能源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三)提高节能技术水平

1.采用先进节能装置及材料。要注重引进和利用高新科技节能技术,推广使用节能设备,逐步对原有设备进行改造。另外,在高校建设中,应优先使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利用技术,房屋建设中选择节能建筑,低能耗施工。同时,还要加大对旧有建筑的改造力度,广泛运用先进节能装置及材料,促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2.建立能源计量管理网络。在教学、科研、行政办公等区域安装水电计量表,这是学校用能管理不可缺少的硬件设备,也是技术节能的重要依据。在计量的基础上,对各种用能进行定额管理。例如,在浴室安装插卡式淋浴器,学生在用水

时便能清楚的看见用水的数量和消费的钱数;在宿舍区实行限电管理、超额付费等等。

3.建立网络监测平台。可依托校园网络,建立网络监测平台。在列入监测、服务和管理的建筑设施用户末端装上具有数字传输功能的计测表具,将采集到的数值信号远程传输到监控中心,通过节能监管软件实现校区的能耗监测、数据管理服务和对策制定。通过监测平台开展实时监控,不仅可以及时查找故障点,还可对节能措施进行预测评估,为校园设施的节能管理提供依据。另外,对校园各部门的能耗数据进行公示,也是加强校园节能监管,强化节能意识的有效手段。

(四)合理运筹节能管理资金

1.加大学校的资金投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的办学经费已变得较为紧张,在节能管理上的投资更是严重不足。由于高校投入到能源设施的维护以及新技术、新设备使用上的资金较少,不仅影响到了高校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加重了高校的能耗成本负担,影响到了办学效益的提高,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高校的资金投入应着眼于高校在节约资本、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的贡献大小,加大在节能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以确保有限的投入得到最大化的产出,提高办学效益。

2.实行费用分担机制。在当前高校资源供需紧张、运营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应将能源使用纳入学校的统一管理,计入办学成本或管理成本,杜绝用能的随意性。可根据以往的用量指标制定出免费水电使用指标,超出指标部分应由个人、部门自行负担,节余部分可以累积使用,并实行按一定的节约比例提成奖励的办法。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师生员工树立节能意识,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第五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定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合作教育类本科生培养应运而生,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充满挑战,由于国际合作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具有家庭条件优越、逆反心理较强、受外界影响的幅度较大等特点,使得国际合作教育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为艰巨,依托国际合作教育类学生的自身特点及影响因素,提出国际合作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坚持的原则,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国际合作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5-0276-02

一、国际合作教育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教育的不同需要,国际合作教育类本科生培养应运而生,针对这一特殊群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备受关注。对于新兴的国际合作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切实了解国际合作教育学生的自身特点与大的时代背景相结合,从而探索新方法、开辟新思路。

(一)国际合作教育类学生自己身特点引发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合作教育类本科生培养在我国应运而生,国际合作教育的本身是通过高校平台让更多的学生通过本国与外国两种教育,不断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这类学生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

1.良好的家庭条件下的自身优越性。在我国开设的国际合作教育专业普遍具有学费昂贵等特点,如宁波诺丁汉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都开设了国际合作教育项目,该项目意在帮助渴望孩子出国的家庭通过正规的渠道与方式进行申请从而得到国内与国外两个本科学位。这就要求报考这样的院校除了需要学生自身的成绩之外也要求了学生的家庭条件,因而在国际合作教育项目下的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经济条件,因而学生本身也有着强烈的优越感。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生会因其自身的优越感而更为叛逆,易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产生“不和谐”。

2.对国外的事物充满新鲜感,但却很难把握认知方向。与其他类型的学生不同,国际合作教育项目下的学生对外界的事物接触更多,具有很强的新鲜感。在国际合作的大背景下,他们更关注国外的学校、新闻、趣事等等,因而对国外的认知较多,但在认知的方向上却难以把握,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导向是一种考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发现,一些学生更喜欢国外的教育教学方法,他们单纯地认为这样的教育带给他们了言论、身体的自由,却忽视了,国外大学对学生的导向,因而学生的理解具有片面性,这给予我们一个警示,即在国际合作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注重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3.学生受外界因素影响的幅度较强。随着网络媒体平台日益大众化,学生能够更为方便了解媒体平台信息,并做出自己的判断,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外界环境成为重要的因素,外界环境不仅会指引着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导向。

(二)国际合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问题

国际合作教育学生具备上述三大特点,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加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固有的矛盾使得该工作更为艰难。首先,表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固有问题。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自身能力与素质有待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来自不同的行政岗位,其工作并不是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其工作的一个部分,因而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队伍建设不稳定”等特点。其二是在外界环境对大学生的“诱惑”更为明显,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同时,国际合作教育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问题表现在经验不足。由于国际合作教育项目在我国开设的时间较短,加之国外与国内的体系并不相同等原因,使得国际合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吸取的经验较少,因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能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切合工作中的具体实际、把握学生特点,不断探索工作方法与工作思路。

二、国际合作教育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则

首先,应坚持育人在先,育才在后的原则。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实施教育的主导思想。教育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因而,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应坚持“育人”为先,“育才”在后。

其次,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中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对于国际合作教育类学生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无论身处国内抑或是国外都应该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指导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要求国际合作教育专业的辅导员切实做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色彩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在日常的生活中形成正确的政治导向。

最后,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国际合作教育类学生相比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接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机会较少,理论知识相对匮乏,因而辅导员便充当了理论的传输者、教育者,在施教的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让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真正做到让学生能够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解决对策

(一)切实提高国际合作教育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三大能力

与其他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同,国际合作教育类学生具有更强的“个性”,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备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思路,其中包括敏锐的洞察力,心理问题应对能力、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要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敏锐洞察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思想动态。对于在政治问题较为极端的学生应当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对于在生活中情绪异常的学生应当进行有效的沟通,等等,都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备敏锐的洞察能力。

其次,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应对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及时的帮助学生化解心理问题,其中包括对敏感事件是否存在极端的态度,对于社会现象是否能够从客观的角度理解等等。同时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团体心理辅导的技能。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团体领导者以较好的团体心理辅导技能影响团体成员,从而保障整个心理辅导过程的有序开展,提高团体心理辅导的水平。

最后,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鲜明的政治导向与知识储备与生活阅历,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备政治导向的特点,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通过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能够在思想上始终保持与党和国家的一致性,同时面对危机事件能够沉着冷静地看待问题、看待国内国外形式,倡导学生形成理性爱国的观念。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让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与生活中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诚然,生活阅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尤为重要,能够让工作者本省更快地了解学生行为的始终,从而采取正确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新方法,不拘一格

国际合作教育学生普遍为“90”后,他们个性鲜明,特点突出,单纯的批评教育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反而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陷泥泞,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探索新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够等同于社会人,给“90”后贴上固定的标签,反而要正确把握他们的特点、利用他们的品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筹码。国际合作教育类学生虽然普遍具有自身优越、受外界影响较强、认知方向不明确等特点,但也具备一些如“好面子”、“讲义气”等等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把握好学生的几大特点,迎合学生的同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这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工作过程中的一大难点,这不仅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充足的时间了解学生的性格、生活环境,也需要大量的时间来激发学生的潜能,因而需要丰富的阅历与经验来探索。

(三)借助新媒体平台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活化

随着网络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下的人人网、微博、朋友圈等新媒体软件逐渐进入学生的生活,对于国际合作类学生更是如此,国际合作类学生追求新潮、寻求体验,因而是新媒体平台的运用者、传播者,由于网络媒体具有开放性、随意性等特点,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网络时代下的媒体平台带给学生的是一个开放的舆论环境,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状态、心情随意的展示,当然也通过这样的平台了解世界、看待社会,受到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借助网络平台的途径大肆宣扬、鼓动学生进行不理智的行为,因而借助网络媒体平台的力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方法、新思路、新途径。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应当与时俱进,与学生有共同的语言、话题,因而应当设立相同的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了解时事动态,从而选择正确的路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在“昆明事件”的发生时期,微博、朋友圈等平台的人群对事件的看法、观点和态度都会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认知,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应当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切实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各个方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北京:国务院,2010.[2]楚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探析[J].辽宁教育学院报,2008(7).[3]刘鹏.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研究,2010(1).[4]宋春春.智能手机媒介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机遇与挑战[J].思想政治教育,2013(2).

下载高校中层干部年度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中层干部年度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理论与当代》作者:郝 栋时间:2010-12-21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 问题 对策摘要:面对我国高校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提高行政......

    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伴随我国高等院校的快速发展,对声乐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标准,声乐学科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长期以来,在声乐教学方面,虽然取得一......

    高校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共5篇)

    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编辑:studa9ngns 作者:佚名 出处: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日期:2006-1-3 摘要:本文列举了目前我国高校(本文特指大陆地区)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

    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针对我国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问题措施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正在借......

    高校水电节能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校水电节能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摘 要:高校节能管理中存在着管理人员以及师生的节能意识问题,节能规章制度建设不完善问题,监督工作力度不够问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能力问题,节能......

    公务员考核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公务员考核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在公务员考核工作中,仍存在着考核内容缺乏全面性、考核指标欠缺针对性、考核过程有失客观公正性、考核结果缺乏实效性等问题,这也是《公务......

    公务员考核存在问题及对策[范文]

    公务员考核是公务员管理的基础和有效手段。而当前公务员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制约了考核应当发挥的作用。巫山工商局对公务员考核现状进行了的调查,对公务员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共五则范文)

    我国高校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08-3-1 来源:教师·理论研究 作者:张可辉 摘要:如何有效地进行危机管理是高校现代管理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从危机管理理念、法律规范、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