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焦丽娜阅读体会《赢在课堂》
保定市高新区小学
在路上……
二语组 焦丽娜
《赢在课堂》阅读体会 课堂是一个值得我们好好经营的地方,是我们人生修炼的道场。课堂就是一本人生的大书,自己写来大家读,有的章节很精彩,有的段落却模糊。作为老师为了自己的精彩,让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我从其中四方面阐释:
(一)、爱教学
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一个热爱教学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苦的,必须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作为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金凤凰”固然可爱,而“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正如窦桂梅老师所说的“和才子、佳人或真理、美德一样,教学也可以成为爱的对象。”要更多和他们交心谈心,在学习和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
作为教师要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堪为师范的人。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二)、勤反思,做好自己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因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们最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教学行为,从教材解读与设计、教法与学法的选择、课堂细节的处理等层面去反思。作为日常的教学,近年来我常常用这样的几个问题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这节课,我投入激情了吗?对教材的解读,有更恰当的角度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可测吗?这节课中最难忘的一个细节是什么?这节 保定市高新区小学 课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如果重新来教这节课,哪个地方最值得改进?反思的深度,决定着教学所能达到的高度。在反思教学中,提升自己的课堂内质。
活跃在教坛上的大师们,其实也是反思的高手,也是通过一步步的成长,才成为今日的“明星”。作为一个老师,我们除了反思教学,还可以反思为人处事,反思一切可以反思的东西。同时,要边反思,边记录,用键盘留下文字,为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提供鲜活的案例。
(三)、有特色,形成风格
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曾说说:“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应用到班级管理上,同样需要讲究艺术,要多动脑筋,考虑孩子的需求。从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上动脑筋,哄着孩子跟你走,制服犟牛用再大的力气不如一把青草效果好。作为班主任的我要形成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坚持下去,成为制度。在安排各项工作要统筹兼顾,考虑问题要周密,使各项工作井井有条,井然有序。要制定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管理目标。善于培养孩子们自主、自信、自立的品格,善于寓教育于管理之中,使每项管理活动都成为教育机会。总之,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班主任的精心管理。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想有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班级氛围,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管理者的教师就必须掌握孩子发展的脚步,把工作做细、做好。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处处有教育,营造健康向上、个性张扬的班集体。
(四)、我的未来不是梦
在教学的路上继续寻找自己的快乐,学会在分享与共享中去体验成长的快乐。漫漫教育的路上,我有一个梦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让学生在语文课堂里,听见这充满人性的庄严声音,将人类最有正面价值的精神财富提供给下一代,让他们学会体验爱与尊严、体验善良与和平、体验诚实与虔敬、体验仁慈与怜悯。
最后用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来结束 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 流着汗水默默辛苦的工作 你是不是像我就算受了冷漠 也不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 你是不是像我整天忙着追求 保定市高新区小学 追求一种意想不到的温柔 你是不是像我曾经茫然失措 一次一次徘徊在十字街头 因为我不在乎 别人怎么说 我从来没有忘记我 对自己的承诺 对爱的执着
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认真的过每一分钟 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
艺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才能不辜负老师这一伟大而神圣的职业;才能无愧于广大莘莘学子;才能无悔于人生!
保定市高新区小学
2014年10月16日星期四
第二篇:师德体会张丽娜
树高尚师德师风,做最美乡村教师 ——学习最美乡村教师师德心得体会
高三语文
张丽娜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今天,我写这篇师德感悟,就是赞美师德,弘扬师德,让我们每一位拥有人民教师称号的人,怀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的态度,“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使自己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树高尚师德师风,做最美乡村教师。
我们没有豪言壮语,我们没有壮烈的行动,但我们有对事业的火热的忠诚。我们没有得到鲜花和掌声,我们没有获得殊荣和桂冠,但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献出了青春,献出了年华,献出了智慧。我们无愿无悔。
我们用我们的智慧在三尺讲台上耕耘,播撒着科学的种子,精心培育一代又一代,我们的学生带着纯正的思想飞奔四方,在各个岗位上争光发热。我们不是演员,却吸引着学生们饥渴的目光;我们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唱出迷人的歌曲;我们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青少年人的灵魂„„我们是严冬里的炭火,是酷暑里的浓荫,是湍流中的垫脚石,是浓雾中的航标灯。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们崇尚金钱,崇尚地位。而我们教师却守在这无比纯净的沃土上,守着清贫,守着淡泊名利的人格。我们用粉笔谱写了人生华丽的篇章,我们用批改描绘着未来美好的蓝图,我们是默默奉献的一群教师,我们是具有崇高师德的一群教师,我们是与时俱进,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群教师。
有人说,师恩如山,因为高山巍巍,使人敬仰;还有人说,师恩似海,因为大海浩瀚,无法度量。寂寞的春天,烦琐的冬日,讲台上的慷慨激昂,书桌旁的循循善诱,校园里的谈笑倜傥,家访时的苦口婆心,在经济大潮的澎湃中,我们,坚守着宁静的一隅,雕塑着永不枯朽的形象。
第三篇:赢在课堂
《赢在课堂》读后感 发言稿
登封实验高中 王淑娟
我们仍在读书学习,因为时代在大步向前迈的同时,赋予了新时代教师更重的使命和责任。2008年,这场声势好大的改革浸润了河南教育的角角落落。每一个都教师变成了一个个活跃的改革细胞,参与并推动者改革的进行。
历经六年,登封实验高中的所有领导和老师,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各地先进的改革经验和完善的课程理论。2012年学校形成了独特的关于高效课堂的“导学互动六环节”课堂模式,并且,学校为了给教师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举行了“每年读一本好书”的活动。下面我就将我的读书心得做一汇报,敬请批评指正。
首先,读完《赢在课堂》,我觉得它更像一本描述成功历程的书,描述了一个学校的崛起和繁荣,仿佛字里行间,都在描述唐山68中上至校长,下至每一位教师的呕心沥血,辛勤耕耘的画面。所以我的第一感觉是被这本书感动了。
其次,读完这本书,我对“高效课堂”这个概念,有了更精确更深刻的理解、纠正了我之前对高效课堂理解的误区,同时解开了我建设高效课堂过程中遇到的很多困惑。具体分为三点:
一、我们需要建设的高效课堂,到底是怎样的课堂?
初识“高效课堂 ”,我简单的理解成了:课前让学生大量预习,设计好预习学案,课堂上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接受掌握最多的知识,做到课堂无缝有序链接就是高效课堂了,结果在设计导学案和教学设计的时候,刻意的增大的课容量,结果可想而知,进度上来了,成绩也还凑合,但是我很累,学生更累。所以我开始反思。刘俊海校长在书里说,我们需要这样的课堂: 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平台
让课堂成为知识、思想的集散地
让课堂成为知识走向生活的对接舱
让课堂成为智慧生成的孵化器
看完这几句话,我犹如醍醐灌顶,突然就明白我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我把课堂当作一个袋子,束缚了学生,也裹住了自己。课堂是孩子们的,高效课堂要迈出去的第一步,就是把课堂还给孩子们。给他们充分的信任和支持。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那么,高效课堂的指标是什么?
从教师角度来讲,高校课堂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如何遵循教学规律,回归教学本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个终身发展?二是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是否真正的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
从学生的角度来衡量课堂的高效性:这节课我自主学习了吗?参与探究了吗?参与发言了吗?与人合作了吗?提出了怎样的问题?得到答案了吗?观察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新问题和新疑惑?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回归“教学生学”的本质,引导学生解决“学什么”与“怎么学”的问题。
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改理论,是高效课堂的基础,只有教师给学生开放的课堂,才能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样的课堂,教师不会累,学生不仅不累,还很投入,很主动,学校效果也是事半功倍。
二、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学校提出的“导学互动六环节”和唐山68中的“激情五步高效课堂模式”都是紧扣课改理论得出的完善的课堂模式。主要是突出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参与度和积极性。通过学生的独学,对学,群学、展示和对学生的达标检测,来完成一整节课,教师负责点播,纠正和评价。
高效课堂模式第一部分:学生独学。也就是导学互动六环节中的自学寻疑。这一部分的实施,起初顾虑很多。刚开始我在课程中实行让学生自学寻疑的时候,心里是很忐忑的,总是觉得不放心,没有办法完全相信孩子们,唯恐他们理解不到位,产生知识误区,就先入为主,把知识牢牢掌握住了。所以就只把一些最简单的,复习性的知识,或者通过阅读标记就能找到的知识让孩子们独学,新知识,重点知识都是我自己讲解。渐渐的,我发现其实我根本就没有改革,课堂还是我自己的,所谓的独学,知识学生在采集信息,或许节省了少许的时间,但并没有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课堂,学生还是没有积极性。所以我在这一点上犹豫不决。在《赢在课堂》书中,刘校长指出,学生有五步,教师有三查。其中第一查:学生独学情况学情调查。学生独学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巡视调查,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和对导学案内容的掌握情况,确定下一个环节开始的时间,适时地转接下一个环节。
看到这里,我才明白,教师的主导并不是把教师扔到课堂以外旁观学生学习,而是宏观操纵和驾驭整个课堂。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巡视调查独学情况,有利于适时地调整课堂结构和模式,随机应变,不死套模式,而且,了解学情,能让教师更准确的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更及时掌握学生学习产生的错误并纠正。
高效课堂模式第二部分:对学,群学。也就是导学互动六环节中的合作学习,将学生独学的成果在小组内部交流研讨,相互纠正,相互完善,对整个知识有更完整的梳理和理解。这一环节在整个高效课堂中至关重要,是学生对本节课知识形成统一认识的环节,最终影响着这节课最后的学校效果。
在实施这个环节的时候,我险些让孩子们骗了,因为在实行小组合作交流的时候,课堂出现了假繁荣的情况,很多同学讨论交流的时候会跑题,甚至有的同学借此机会开始聊天。虽然看似讨论的声音很大,热火朝天,甚至有的小组感觉要吵起来了一样,但是,问题解决的少,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任务,有的小组前几分钟火热,后几分钟没事做,就索性一起保持沉默。可能很多老师在实行这个环节的时候,都有这样的问题,怎么解决呢?
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4点:
1、小组分配要仔细、慎重。
分析原因,为什么会出现假繁荣现象?如果一个小组4~6个成员都是学习较好能力较强的同学,他们的小组讨论势必出现两种情况,大家都想说,但是没人听,最后还是各持己见,无法达到知识交流和统一;如果一个小组内的成员都是学习基础薄弱,表达能力不是很好的同学,他们的小组就会出现沉默现象,这个环节的时间,就浪费了;如果一个小组的成员,都是纪律方面自律能力较差的同学,他们的讨论声音也很大,但是,更多的时候,他们的聊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最后我得到一个规律,每个小组只有3~4个人是完完全全投入讨论的,剩下的人还处于有利状态。
那么针对这样的现象,我在分组的时候,试着将各个层次的人分到一个组,一个班级有60名同学,在分组的时候,按照总分也好,按照学科优势也好,或者按照综合能力也好,每个层次的人都出现在一个组里,那么就各司其职了。每个小组有一个核心人物,能将组内的活动组织的有声有色,我给这个核心人物的定位是小老师,后来我发现这些同学在课下也被称为“小老师”。让兵带兵,组织者巩固加深知识的理解,被管理的人也能投入讨论,根据自身需求得到帮助。将一个六人组再分为两个小小组,在分学习较好的同学为组长。小组学习的最后阶段,让两个小组统一意见,寻找问题,在展示阶段推举一个人去展示。
2.合作学习的目标性突出,才能是合作探究更高效。
合作探究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将独学中的收获和小组成员分享,达到知识统一;第二部分是把独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拿出来和大家一起解决。有了这样的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就变得更高效了。
3、第三点就是教师三查中的第二查,在学生小组合作的时候,教师要再次巡视调查,听听每个小组讨论的重点,遇到的问题,观察各个小组学生的参与度,可以在巡查期间就布置好下一个模块---小组展示的任务,激励小组团结协作。
4、模式规范要求。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次小组合作,虽然目标明确,但是如果没有秩序,不分先后的抓到哪个问题就讨论,效率还是会受到影响,所以我规定每个小组的小老师要根据独学展示的问题和疑惑给小组合作安排一个议程,问题逐个击破解决。讨论问题的时候慢慢培养学生讨论和倾听共存的习惯。讨论的时候不仅要让嘴巴参与,耳朵、大脑都要积极参与,还要适时地记录讨论成果,总结到导学案上去,形成书面性的讨论成果。
高效课堂第三部分:课堂展示。
这个环节应该是课堂的高潮。小组之间讨论的结果会在这个环节发生碰撞,经过完整的展示和相互补充,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将在这一环节形成。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要进行第三查,根据学生的展示情况,即时点播、评价,对本节课的难点重点巧妙提示。这个环节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也可以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但是这个环节也是最让人揪心的,起初让学生展示的时候问题很多,有的小组,基本上能够得到比较完整的结论,但是由于长时间的养成只听老师讲的习惯,导致学生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较差,走到黑板前,仪态不自然,过度紧张,表达不清楚,板书也写不好,而听的同学,耐心不足,很多同学看台上展示的学生过于紧张表达困难的时候,就想你一句我一句的提示,搞的课堂稍显混乱,导致这个环节占用的时间很长。所以规范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善于表达的习惯,规范听课学生的行为,在这一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这个环节的提高是很需要教师耐心的,我记得第一节课在学生展示的时候,我在旁边着急的不行,一个劲地想跑上去代替他,可是后来想了想,还是忍了,如果我冲上去,以后这个孩子肯定不会轻易再上黑板展示了。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在每次学生展示完了以后,先进行评价,找学生展示的亮点,然后补充学生知识上的漏洞,最后,我还要重新组织语言给学生展示做示范,让学生知道怎样合适的表达。
差不多有五六节课的时间,学生的展示不再那么拘谨了,仪态越来越自然,展示的时候声音越来越大,下面的学生也慢慢学会的耐心听课,并且学会的在展示这个环节通过别人的展示补充和纠正本小组的结论。
高效课堂第四部分:归纳总结,梳理学案。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形成共识的环节。独学、小组合作、小组展示的结论在这个环节汇集并整理在导学案上,就是这节课的成果。刚开始的几节课,我都会在展示环节完了以后,大概的论述一下本节课的知识重难点,学生形成习惯以后,这个环节我就没有参与,整理的结果课下批改,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高效课堂第五部分:达标测评。通过基础大标题,能力提高题,迁移延伸题和思维创新题来检测学生本节课得学习情况,课堂时间有限,可以只完成基础达标和能力提升题,剩下的题作为课后作业。课下通过批改来进行学习效果评价。
本节课所有的收获学生将集中体现到导学案上,所以,导学案的设计要充分发挥导学作用。如何合理设计导学案?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将学生的导学案与教师的集体备课设计为一体,那么导学案的设计,应该突出以下几点:
1、课前预习。这部分可以设计就只是的复习和新知识的引入,能够通过阅读得到的知识,这部分可以体现,课前发导学案,学生在课前就完成,能够节约上课时间。可以设定预习检测,上课的时候进行预习效果评价。
2,探究活动。问题设计由易到难,无缝衔接,过渡自然。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进行讨论,简单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学生兴趣,去探究有难度的问题。
3、课堂检测。此处设置的题目难度深度一定比预习检测部分要更难更深。此部分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在课前做。从此处开始分“才”完成,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提前尝试着做,做题慢的同学可以先不必看,学生按照自己的情况自行决定。
4,拓展延伸。这里出现的题目属于拔高题,一般很少有学生在课前能够做对,所以此处也不要求学生课前做,当然不排除有的同学想要挑战一下,这是提倡并且大力表扬的。
5,反思总结。学生利用这部分一方面可以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对自己本课题从预习探究到课堂探究各个环节进行反思,便于日后改进。
以上就是我在阅读了《赢在课堂》以后,在实际工作中试行导学互动六环节和“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模式”的过程和收获。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批评指正,谢谢!~
第四篇:《赢在执行力》体会
按公司要求,学习余世熊博士的《赢在执行》讲座,真正感觉到自己“受益匪浅”,并且由开始的公司要我学而转变成我要学。现将自己初步学习的休会小结如下:
对什么是“执行力”,过去确实没有什么明确的概念,通过讲座的学习,对什么是“执行力”有了基本的认识,我认为不同的人,由于站在不同的层面和需要,对什么是“执行力”有不同的认识,如中国联想总裁柳传志认为“所谓执行力就是选拔合适的人员到恰当的岗位上’,国外的麦克·戴尔却认为“所谓执行力就是员工在每一个阶段都一丝不苟的请示执行’,余世难博士认为“所谓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我认为“执行力就是一个团体的全体人员都能够不折不扣、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这就要求团体全体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同时说命这必须是一个学习的团体,一个竞争的团体,一个朝气蓬勃的团体。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我们学习《赢在执行》就是为了更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提高执行的能力,自己作为公司一名基层管理人员,要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掌握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具备落实“执行力的能力,要有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对上级【的工作,必须不折不扣、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通过学习,还认识到一个团体要提高整体执行力,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管理团队,并且团队的领导要真正做到以身作则,否则,执行力就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作为一名基层管理人员,首先对自己必须严格要求,要做到以身作则,凡事从我做起,要求下属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要求下属不做的,自己必须不做,自觉接受广大员工的监督,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要努力做到尽职尽责并追求完美,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公司各项技术、质量、管理标准和制度,继续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在工作中起到模范表率作用。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工作职责的要求,认为自己有责任、有义务要求、检查和帮助下属提高落实“执行力”的能力,要求他们按时完成分配的工作任务,对不能按时完成的要帮助查找和分析原因,帮助他们改进工作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对因工作责任或态度问题而没有完成分配工作的,必须按绩效考核管理兑现,以提高其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同时,要加强与同事间相互沟通工作,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生产积极性,全面完成公司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五篇:《赢在课堂》读后感
《赢在课堂》读后感
书尤药也,善读可以医愈也。我作为一名教龄刚满四年的教师,对教育教学时常感到困惑,更谈不上会教书。这段时间学习县教育局赠送的《赢在课堂》一书,使我受益匪浅,如浴春风,为初出茅庐的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快速成长。
一直想要开展高效课堂,但是一直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更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但是自从看了《赢在课堂》这本书以后,我慢慢的心中有了些想法。高效课堂是让每一个学生每一分钟都集中于学习目标的达成,并能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体验成功、感受喜悦的课堂。我想想要课堂高效,离不开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方向的把握。就像书中提到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来独学、对学、群学、整理导学案等等环节,我个人觉得这种模式较适合初、高中学生,毕竟大一点的孩子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逻辑思维能力。小学的学生上课的航向我想还是需要教师的引导。但是68中的课堂模式也启发了我,为什么不把小的航向交给学生呢?教师把握着大的航向,多些微笑,多些耐心,多些鼓励,给学生机会、时间进行质疑、讨论、总结,让学生自己悟出来的知识远比教师灌输式的知识要记得牢,要有趣的多。当然,学生总结的也并不是每次都正确,作为教师大声的斥责是万万不可取的,既然把机会给了学生,不如以一个灿烂的微笑,运用自己巧妙、机智的语言来帮助学生纠正不足,这样既保全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消退了学生的胆怯,使之更有信心。
纵观当今社会,应该是一个生机勃勃,张扬个性的时代。我们不能再这样而扼杀学生的思维,不应该再束缚他们的思想。应该放手让他们自主学习。正如书中所述的洋思经验和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他们的成功,我认为都归结为他们懂得如何把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进一步发展这一性质,让学生从有想、敢想到有说、敢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他们抛弃了以往课堂的“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练”压到课后的做法。普遍运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在课堂上明确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好学生的“引导者”、“引路人”、“路标”这样就可以达到,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的目的。使得学生能有更大的空间去开发,去挖掘自己的潜智。从而达到高分高能的目的。
总起来说,看了这本《赢在课堂》我思绪万千。高效课堂是教师和学生高效结合的课堂,是承载着教师与欢笑的课堂,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课堂。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注重学生的内心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交流,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评价,用真心、爱心和耐力鼓励帮助每一个学生,我要赢在课堂上!
物理组 刘颖
201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