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媒体融音乐,提高兴趣学语文5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10:3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巧借媒体融音乐,提高兴趣学语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巧借媒体融音乐,提高兴趣学语文》。

第一篇:巧借媒体融音乐,提高兴趣学语文

巧借媒体融音乐,提高兴趣学语文

【摘要】新课程提倡课程整合,音乐与语文的有机融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本文针对中职语文课堂中出现的不和谐现象,具体阐述了音乐与语文的不解之缘以及如何借助多媒体将音乐巧妙融合于语文教学,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兴趣,深化理解,升华情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旨在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切实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音乐;语文;兴趣

中职生学习兴趣低下,课堂氛围显得沉闷,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如何引进活水实施有效教学,演绎课堂精彩?我们在不断研究与探索。列夫·托尔斯泰说过:“音乐的魔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受的事有所感受,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了解,使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仔细观察,发现视听音乐很受中职生的喜爱。笔者尝试借助多媒体让音乐与语文牵手,优化中职语文教学,取得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一、音乐牵手语文,缔结不解之缘

音乐是什么?特级教师桂贤娣老师在《教学随笔》中说:“音乐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的一种艺术。它用它特有的方式,唤起人们对美的无限追求。音乐是一种心灵的感受,音乐是一种情感的凝结,音乐是一种意境的创造,音乐是一种理念的深化。”这段经典论述给人以教学灵感。音乐是最古老、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感情交流必不可少的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人。我们可根据课文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选择音乐作为切入口,创设一种喜闻乐见的教学氛围,出奇制胜,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好之”与“乐之”中求知,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交互促进、共同发展。在良好状态下,自主积极地学习,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材中大多数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的特征主要在于它的形象性和情感性。新课程提倡课程整合,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将音乐与语文有机融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音乐,创设特定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巧妙融合音乐,优化语文教学 1.配乐导入新课,有效激发兴趣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最能拨动人的心弦,掀起情感的狂澜。中职生情绪浮躁,为了将学生的注意力以最快的速度有效地集中课堂,在上课铃响后,播放欢快的歌曲,有助于安抚学生的情绪,愉快地进入了课堂。用一首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乐曲导入新课,也是中职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形式。这不但能增加学习过程的趣味性,还能体现语文能力的发展。教学伊始,借助电教媒体播放优美的音乐,有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探索的热情,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促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谐、稳定地发展。

在教学《成长》时,播放《童年》的歌曲,引导学生回忆童年往事,说说对自己成长影响最大的人。“作家拉索尔·贝克的成长与谁分不开?让我们来学习他写的《成长》,一起来揭开谜底。”学生在童年的美好回忆中,开始主动关注文本,兴致勃勃地去阅读成长故事,探究影响成长的因素。

在教学《浪漫的灵魂》时,笔者选用了一幅浪漫的画面,同时播放《致爱丽丝》的音乐,引导学生闭目想像:当你面对美丽的烛光和香醇的美酒,耳听优美的音乐时,会有一种什么感觉?由此引出“浪漫”的话题。“今天我们跟随冯骥才先生去游历一个浪漫的国度,去认识一群浪漫的人。他们的浪漫是深藏于灵魂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浪漫的灵魂》。”就这样,很快把学生带到那种特定的浪漫氛围中去,使之受到熏陶感染,提高学习兴趣,进而加深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教学《小提琴的力量》时,首先播放经典小提琴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引导学生聆听并思考:“这是什么乐曲,这段优美动听的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布里奇斯是澳大利亚著名的小提琴家,他的生活工作与小提琴密切相关。在他的笔下,小提琴有怎样动人的故事,又蕴含什么动人的力量?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小提琴的力量》。”这样,借助音乐巧妙地导入新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活,主动参与互动,教学效果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在教学《荷塘月色》时,笔者一边引导学生欣赏乐曲《月光曲》和《春江花月夜》,一边激情导入:“贝多芬在《月光曲》里,用旋律把月色描绘得令人倾倒;张若虚用诗歌《春江花月夜》美化了迷人的月夜;朱自清则用散文《荷塘月色》把月色推到艺术美的殿堂。他为什么要描绘纯洁美好的‘月’和‘出淤泥而不染’ 的‘荷’呢?从中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呢?”在优美的音乐中,学生听着富有启发性、感染力的开场白,精神不由为之一振,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也随之产生。笔者借助音乐创设了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了学生的心灵。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很快进入了“共振”境界。

2.配乐解读课文,有效深化理解

音乐是一种抒情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感人的旋律,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丰富而生动的感受。音乐的节奏、曲调能为感悟的主体——学生营造氛围,让他们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语文教学中,配乐朗读是一种常用的手段。在朗读时插播和谐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学生便读得有声有色,情趣盎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音乐极具感染力,不同的旋律会唤起学生记忆中的各种体验,触动学生去品味、想象,引发和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充满深情的音乐和人声的双重感染下,谁的心灵之弦不会被拨动?在感人的音乐和诵读中,谁能无动于衷,不开启心灵之窗去感悟那触动心灵的情怀呢?此时,无需更多言语,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已经在心灵的震撼中深入人心。

在教学《浪漫的灵魂》时,笔者紧密结合文本适时穿插了音乐,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播放《蓝色多瑙河》,朗读分析奥地利姑娘的浪漫表现,播放《田园交响曲》,朗读分析奥地利老妇人的浪漫表现。在浓重的音乐氛围中,学生深刻感悟了“音乐通过灵魂改变一切。”在拓展延伸板块,插入乐清话对唱《白象塔下的思念》,以动听的音乐引导学生由西方浪漫文化拓展到东方浪漫文化,最终感受本土浪漫。

在教学《小提琴的力量》时,结合文本内容播放小提琴独奏《圣母颂》,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概括文本内容。在悠扬的小提琴曲中,学生渐渐深入文本,准确地把握了要点:一把珍贵的提琴,两个美妙的故事,三颗真诚的心灵,深刻领悟“小提琴的力量”是爱的力量。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学要通过“言”和“声”显情感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借用恰当的音乐,给学生更直接、丰富、生动的感受,渲染气氛,唤醒学生的激情,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感受人物的精神。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情文并茂,但由于写作时代较远,学生一时难以正确理解并深刻体会景物的素淡朦胧与作者淡淡的忧伤情感交融的特点。于是,笔者播放《荷 塘月色》的电视散文录像及孙道临的朗诵录音,伴随“月色荷塘”、“荷塘月色”等一幅幅画面直观、形象逼真的展现,学生如身临其境,深刻感受到了素淡朦胧和和谐宁静。再加上孙道临委婉深沉、渗透力极强的朗诵,视听结合,学生就渐渐理解了作者希望在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在古诗文教学中,适当播放一些抒情的古典音乐,让学生入情入味地吟诗诵文,既可丰富学生的想象,又可加深对诗文的理解。从有我之境,带入到无我之境,变语文课文中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在教学《琵琶行》时,先播放忧伤哀怨的琵琶独奏曲,用多媒体推出蓝天、明月、江水、孤船、秋风萧瑟、枫叶凋落的画面。哀伤的音乐结合凄冷的画面,一下子就将学生引入凄冷的氛围,为理解课文奠定情感基调。“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是音乐描写的经典绝唱。为了让学生真正体会诗句中描写的激越高亢、欢快娴雅、珠圆玉润的音乐技法,笔者适时播放了古典琵琶曲《高山流水》中的高潮片段。让音乐充满整个教室,引导学生在美妙的情境氛围中朗读诗句,进入角色,渐渐体悟。课堂上,学生积极投入,妙答此伏彼起,精彩纷呈。学生被音乐创设的情景深深吸引,情商得到了发掘,性灵得到了陶冶。

3.配乐结束教学,有效升华情感

在课文教学即将结束时,播放与课文相关的歌曲,能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使感情得以升华。教学《浪漫的灵魂》时,笔者播放音乐《高山流水》,激情收束全文:“今天我们走进了一个浪漫的国度,认识了一群浪漫的人,通过分析他们浪漫的表现了挖掘了他们浪漫的根源。我们深刻感悟到:行为的浪漫不过是表面的波澜;真正的浪漫是灵魂的浪漫。浪漫要用心去感受,去体验,去创造。相识是一种浪漫,相知更是一种浪漫。让我们在浪漫的音乐中结束这堂课的学习。”在悠扬悦耳的乐曲中降下了这堂课的帷幕,学生久久沉醉于美妙的音乐。教学《小提琴的力量》,即将结束时,让学生聆听歌曲《爱的奉献》,让爱的感召力久久回荡在课堂,给学生以无穷的回味,让学生在歌声中接受生动的爱心教育,教学效果显著。

教学《我的母亲》,在分析文本内容后,适时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谈谈对母爱的认识,点拨学生读懂母亲,懂得母爱。文章开启了学生的认知后,教师的引导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思考。学生各抒己见,谈得十分动情,个个热泪盈眶,教学现场十分感人。这时,音乐响起,老师用饱含感情的声音总结道:“我们的欢乐,是母亲脸上的微笑;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我们可以走出家门,却永远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与此同时,让满文军《懂你》的歌声在不经意间轻轻响起,并越来越响:“花/静静地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课堂教学在《懂你》的歌声里终止,但母爱的旋律却在学生心中久久回荡。师生共同营造了一个有关母爱的心理效应场,这里有师生共同挖掘营造的思想深度和心理高度,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聆听这首歌颂母爱的歌,心理感应自然不同。这时,歌声成了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成了教学内容另一艺术形式的阐释。这丰富了文本内容和教学方式,增加了课堂分量,彰显了艺术张力。

三、恰如其分链接,演绎媒体魅力

作为一种特质媒介,音乐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语文的平台。阅读课上尝试配音,让课堂变得“有声有色”;交际课上,让音乐与语言融为一体;活动课上填写歌词,让情感表达水到渠成„„学生身临其境,在不知不觉中有滋有味地进行语文实践,体验成功的快乐。或兴趣盎然,聚精会神;或若有所思,解文识意;或滔滔不绝,文思泉涌。

悠扬的音乐让人舒畅,激昂的音乐催人奋进,悲怆的音乐让人酸楚。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引入音乐,巧妙融合,使之成为一种教学手段,一种教学方法,创设有效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

音乐艺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要做到有利有理有节。音乐应与教学内容和谐,要注意不同节奏的教学内容与不同旋律乐曲的和谐性,同时处理好不同调式和不同风格的音乐素材的和谐性。紧张的气氛应选配节奏稍快和节奏感强的乐曲,愉悦的气氛则选配节奏欢快明朗的乐曲。在现代教育技术发达的今天,我们要有效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魅力,有效利用音乐这一催化剂,让语文课堂变得丰富生动,灵性飞扬,精彩不断!

【参考文献】

[1]胡骅.让音乐与语文共舞[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余华.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4]孙冬青.如何将音乐有效引入语文教学[J].教育科研论坛,2007,[5]郑剑非.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2009 5

第二篇:语文课堂教学体会:巧借历史名人 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体会:巧借历史名人 激发学习兴趣

第19课是《钱学森》,与第20课《詹天佑》属于同类文体,都选择了最能表现人物品质的场景、事例进行介绍,且都引用了人物的语言来画龙点睛、提升中心。

名人,不像明星,孩子们不会追捧,但在教师的引导下,一定会尊崇,并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对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巨大的导向作用。

继“走近文学巨匠巴金”之后,我又开始寻找这两课的教育切入点。

钱学森,两弹一星功勋,中国的导弹之父。央视一套电视剧《国家命运》中也有大量对两弹一星研制的过程内容。与邓稼先、钱三强等著名科学家一样,他在祖国科技发展过程中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在隔天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班里的“二钱”显得特别兴奋:钱文宇,福建人,父母是珠宝商,生意经不错;钱进益,单亲家庭的孩子,随祖父生活,生性开朗,喜爱唱歌但容易跑调。两人成绩在班里仅一般,但活动中是积极分子。只见钱文宇把手举得高高的,说:“老师、老师,我已经把钱学森的所有资料都搜集下来了。”话音未落,钱进益也凑过来说:“老师,我也提前搜集了!”好事情啊!难得“二钱”在学习上这么主动积极,都是与钱学森是他们的本家分不开的。于是就趁热打铁:“好,不错,明天课上会让你们发挥的!”

课文的主旨,是让学生体会钱学森的拳拳爱国之心。揭题之后,让孩子们交流预习中了解的钱学森,“二钱”手举得高高,但我没有让他们说长篇大论、照本宣科,而要求用三句话把他们最想介绍的说出来。钱文宇挑了生卒年、毕业学校、任教情况,钱进益选了研究成果,同时,其他孩子作了补充。看来大家对钱学森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在我准备的课件中,同样包括了钱学森孜孜不倦、严谨勤学的图片,当看到钱学森帅气的毕业照、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神六发射成功、钱学森授奖的照片时,“二钱”带头鼓起掌来。我微笑着说:“钱家有如此杰出的前辈,想来晚辈更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二钱”咧嘴笑,很是得意。

与介绍巴金的材料不同,我还增加了钱学森富有正气的几段语言,让孩子们还没有进入课文就全面感受钱学森的人格魅力,感受他的爱国、治学、做人等的风范。其中有一句是这样的:“我姓钱,但我不爱钱。”孩子们读着这句,眼神都飘向了钱文宇,我知道,那是在进行对比、提示,果其不然,小钱脸上略显羞涩,但调整之后,马上腰杆挺直,声音响亮,继续朗读。不用说,他的思想受到了一定的碰撞。

第一课时就着重研读钱学森说的两段话,通过语境还原、对比体会,大家对钱学森的“拳拳爱国心”有了深刻的理解。《我的中国心》原来是想读歌词体会,但应孩子们要求,播放了张敏明的原唱,课堂气氛在孩子们不熟练的歌声中更加热烈,再回到钱学森说的两端话朗读,气势明显增强……

整堂课,“二钱”始终保持着高涨的学习热情,我想,钱学森,一定能成为他们的榜样。

那《詹天佑》呢?《詹天佑》是一篇老课文,老师们一般是抓住人物的语言、行为来探究品质,通过三个典型事例的分析来得出“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内涵。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孩子们解决课文难点不是问题,既然与19课由共通之处,是否能放手让孩子们来主宰课堂呢?这可是孩子们期盼已久的自助式教学哦!

适逢双休日,准备时间绰绰有余!研究小组学习和汇报可以实施!

6人为一组,分工合作,解决如下问题:

1、搜集詹天佑相关信息,对比课文内容,感受课文的选材用意。

2、练读课文,课上完成以小组为单位的开火车朗读,即每个小组读一节,哪一节由我随机定。(每人各自练习,周一早读课合练。)

3、说词解字,每个小组自主画出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关键词,用拆词法、找近义词等方法自我解决字词意思,并在课上向他组提问。(每人必须全面预习,早读结束分享。)

4、完成《三级训练》内容,并分工做好分析、阐释工作。(《三级训练》习题基本将课文重难点突出,解决了练习,就解决了课文要点。但学生理解有梯度,需要在交流中把控和提炼,教师参与引导。)

教学仍分两课时:第一课时解决资料介绍,全面了解人物;回归文本,通读课文理解字词;小组碰撞,寻找中心定小标题。作业是校对三级训练一到三题字词训练。第二课时围绕“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进行寻文阐述,找出说他“杰出”和“爱国”的理由,完成感情朗读,校对剩余练习,积分评选最佳学习小组。

设想已初定,期待实施后的收获。

第三篇:巧借课堂乐器让音乐课堂精彩纷呈

巧借课堂乐器让音乐课堂精彩纷呈

现代的教育观念,尤其是素质教育认为,音乐教学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普及性的艺术教育,可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而随着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乐器学习作为音乐课堂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日益受到重视。因为会演奏乐器是感受、理解、欣赏、表现音乐的一种能力,而我们作为音乐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器乐学习的培养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丰富学生的课余音乐生活,都有着重要作用,在本标准中不仅将器乐与演唱等并列,作为表现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在感受与鉴赏、创造等领域都渗透了器乐教学因素。

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阶段,音乐课程中“演奏”主要指课堂乐器的演奏教学。例如,各种打击乐器等。

一、课堂乐器在音乐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听”与“唱”是课堂的老把式。而各种打击乐器的加入大大充实了音乐课堂,从“听”、“唱”延伸到奏和演。既可以让学生直观、准确地掌握乐理知识,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节奏感、音高感,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歌唱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乐器进行教学,通过各种打击乐器的学习及使用先掌握基本的节奏,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掌握了节奏后旋律的学唱就不是问题了。此外,我们还把口风琴、电子琴等的演奏运用到欣赏教学中,在原来听、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让学生弹一弹、听一听,使学生在愉悦的欣赏活动中,全身心地体验、感受和理解音乐,比如在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时,教师先让学生反复地聆听,初步地了解音乐作品,然后抓住内容片段进行乐器演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问:用什么乐器可以表现小骑兵骑马的声音呢?学生逐个回答后得出结论:双响筒。接着,教师抓住末尾片段进行提问:音乐结束时,有什么变化?学生讨论后得出:小骑兵骑着马远去了,声音越来越弱。教师再启发引导学生:小骑兵骑着马准备回家啦,该怎样演奏?(双响筒快节奏的敲)师:小骑兵骑着马渐渐远去了,该怎样演奏?(双响筒节奏放慢,声音越来越弱),这时,教师播放末尾段音乐,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演奏,让他们的思绪完全沉浸在音乐之中,自然而然地,学生理解了音乐,通过敲击双响筒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与体会。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了音乐视野,提高了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而且发展了想象力,丰富了感情,陶冶了情操。

二、课堂乐器在音乐创作活动中的作用

音乐本身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教学都能为学生提供发展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机会。而借助于乐器进行教学的课堂更是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平台。

我们小学阶段的音乐创作活动常常是从模仿入手的,模仿是音乐创作的必经之路。通过模仿,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创作学习。在这个模仿的过程中,乐器的作用功不可没,在模仿演奏、模仿旋律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理解加以变化,即便是简单的节奏变化或者是歌词的变化,就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满足感。这种学习方式,在乐器的参与下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带领学生从模仿进入创作,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创作的灵感,激发创作的兴趣。

课堂乐器在音乐创作活动中还有一重要作用是:学生们通过课堂学习掌握一定的演奏能力,不再满足于各种打击乐器的奇妙音色,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不同的音色来运用到音乐中去。自制简易乐器就是一个很好地创造过程,自制简易乐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同学想到了在易拉罐里放上沙子作沙锤,在易拉罐上放个皮筋,拉动皮筋发出声音等,还有的同学用竹筷制作打击伴奏乐器,用铁钉加废弃的车铃当做碰铃;有些学生的想法及带来的“乐器”让我们赞叹不已,真是佩服孩子们的想象力创作力,而孩子们的作品在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时就欢呼雀跃,在这一刻学生的心理上应该是极大的满足,而对音乐课的兴趣也应该是与日俱增。

三、课堂乐器在歌曲演唱中的应用

歌曲演唱是学生进行艺术实践,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有感情地歌唱可以让他们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所以喜欢音乐的学生本能地喜欢歌唱活动。但是,少年儿童大都活泼好动,爱喊爱唱,自控能力比较差,发声器官正处于细小嫩弱的时期,容易受到损伤。这时我们音乐教师应该经常关注、指导学生的嗓音的保护,特别是变声期间,如果学生用嗓过度,有可能影响变声后的音色质量,甚至遭到损坏。如果适当地利用课堂乐器就能减轻和改变用嗓过度的现状,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例如,在教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时,由于歌曲音域教高,篇幅教长,不适宜一遍一遍地让学生练唱,这时,教师可以穿插老师电子琴伴奏学生进行竖笛齐奏,使学生的发声器官得到休息。这首歌演奏起来富于激情,很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积极性。学会歌曲后,教师按照学生的喜好进行分组,喜欢唱歌的成一组,喜欢演奏的成一组,还可以选一名指挥。在合作演唱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尝到成功的喜悦,不断超越自我,既学会了歌曲,又提高了演奏技能,可以说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乐器提供给了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了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所以音乐课堂上我们音乐老师要善于借助乐器,巧妙借助乐器,让音乐课堂对学生的影响事半功倍。

第四篇:培养兴趣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培养兴趣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丰润区左家钨镇北夏庄中学何卫东

中小学音乐课如何培养学生兴趣,教师的主导是关键,首先应根据儿童心理、生理特征、知识水平、注意力等特点,精心设计教案,恰当的安排教学内容,选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富于艺术性和趣味性的活动中感受音乐,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同时在知识的传授中结合技能的训练,在技能的训练中结合知识的传授,并注意密切联系儿童的实际生活进行讲解、训练,就会起到良好的效果。我在十年的中小学教学中不断积累总结,对一至九年级的音乐课堂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1、创设情趣,激发兴趣,发展个性。

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兴趣,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一个优美整洁、音乐气愤浓郁的学习环境。其次,要用生动形象、精练准确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可以利用幻灯、录音、图片、卡片等直观教具结合范唱和弹奏展示歌曲旋律及表现内容,使学生随音乐及直观教具创设的情境去想象理解,在浓郁的氛围中受到艺术的熏陶、智慧的启迪。

2、歌唱结合“律动”表演让学生展现音乐才能

唱歌结合“律动”表演,是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情绪的起伏做有规律的韵律动作,以身体各部分的动态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进行音乐素质培养的目的。如在教《洗手绢》这首歌时,教师可根据下列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边唱边动作:洗手绢前袖子的动作;表演洗手绢的动作;表演洗完后的喜悦心情的动作。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每个学生都会争先恐后的想动作来表现,既学会了歌曲的演唱,也训练了节奏,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

3、编创丰富多彩的音乐游戏,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

儿童的生活以游戏为重心,常在游戏中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发挥想象力,这是学生天生的好玩好动性格,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尽可能从学生日常生活、身体活动和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为依据,编创一些儿童喜爱并能感受的音乐游戏,在教学中加以应用。如,让儿童扮成各类音符,一起做“小音符找主人”的游戏,在地上画五线谱或简谱,让他们跟着音乐的节奏,跳着找位置,还可以进行读谱比赛、视唱接力赛等活动方式,使儿童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愉快的心情。

4、教师的语言要含蓄、幽默、富于启发性。

在音乐教学中,如果教师的语言枯燥无味,学生听了势必会提不起兴趣,昏昏欲睡。相反,教师如果语言丰富,措辞优美,含蓄幽默,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语言,学生会兴趣盎然,气氛活跃,思绪敏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那些富有幽默感,谈吐诙谐,风趣机智的老师,往往更善于缓解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一些突发事件,使教育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音乐可陶冶情操,教师可用富有美感的语言激起学生的想象力,依靠音乐对人的思想感情的影响,激起强烈的共鸣,潜移默化的产生教育作用,使学生形成对美好崇高境界作为追求向往的目标,同时激发起学生对音乐的追求和向往。那么就要求教师充分开动脑筋,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认真备课,设计好各个教学环节,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和教师活动在一起,学在一起,让他们有兴趣、尝乐趣,真正喜欢音乐,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篇:提高语文阅读兴趣

总结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在大语文教育观看来,语文教育是由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生活体验和感悟三个方面构成的。

少年时期不仅是人的身体发育期,也是人的心灵发育期。这一时期读书对于少年心灵的成长十分重要。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如一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依靠老师在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多的要依靠学生课外阅读去采集。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全过程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一种强大的内趋力,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前提。一旦有了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学生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对课外阅读充满热情,就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此时,让小学生爱上阅读,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其终身受益。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一、要多指导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语文课标极力提倡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让学生有—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我们教师要像牧羊人一样,把他们带到最肥沃草地上让他们尽情地享受。

名人名家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孩子们?岂能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跨世纪人才?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孩子们导航,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一种休闲活动,才可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获得各种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

养。因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诵读习惯是十分重要的。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适时施教,在学生开读的最佳时段,教师帮助其树立起阅读的兴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培养良好的诵读习惯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这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机遇。在个人朗读过程中,老师要多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集体朗读时,要求学生做到协调统一,才能产生和谐的美感;分角色表演读,让同学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

二、给学生读书的自由,让学生与书交朋友,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第一、“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识。每一个人要想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越壮阔,就要拥有渊博的知识。知识是人类通向进步、文明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书是前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我们要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必须多读书,读好书。

第二、读书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我们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读书是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太容易理解的,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大量的阅读,可以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直至形成能力。

第三、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也知道多读课外书好,可是功课那么多,作业要完成,那有时间看书?其实只要你渴望读书,愿意与忆交朋友,肯挤时间来读书,就不愁没有时间。就像大文学家鲁迅先生说的: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是有的。”他自己就是把大家喝咖啡、谈天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最终鲁迅写出了许多好文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就像挤时间跟好朋友玩一样,我们可以用午休、放学做完功课以后、节假日等点滴时间来读书。每天一小时,积少成多,积沙成塔。

第四、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

别爱好的”。每一个学生要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把读书,应视为自己的乐趣。

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部动力

要真正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并且能够自觉地、发自内心地阅读,还要解决学生的内部动力,那就是靠语文本身的魅力去打动和吸引学生,在有目的和对象的阅读中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逐步品味到语文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感悟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此,我们应该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抓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用心去读;抓精彩重点语段用情去琅琅地读;抓意境描写,发挥想像去读。经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养成阅读的习惯。这样就使学生的文化底蕴不断厚实,从而产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阅读的兴趣进一步增强。

四、创设浓郁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可帮助学生尽快驶上读书的快车道。一是创设读书的大环境:首先,在校园中拉起竖幅: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在橱窗中出“新书推荐”板报。其次,布置漂亮的新书展览于图书室,并组织学生前去参观,学生被那色彩缤纷的封面和插图,妙趣横生的内容所深深吸引。另外,在教室中,设立图书角,挂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报刊书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二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大量阅读提供充足的时间。适当的时候,可以开设阅读指导课,着眼最基本的方法、技能的传授,帮助学生选择读物,指点学生科学利用休闲时光读书等。三开展有关活动,如举办书籍交流会,让学生拿出自己心爱的书籍,推荐给对方,同时也从对方的书中找到自己喜爱阅读的书籍,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五、展示读书成果,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为促进、激励学生课外阅读,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如读书笔记交流、手抄报展示、演讲会、故事会、辩论会、佳作推介会、读书卡片欣赏会、读书知识竞赛等,鼓励学生将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感受充

分表达出来,在对话中交流,在交流中辩论。

六、推荐优秀读物给学生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

以读物的内容吸引学生读书。“学习的最好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布鲁纳的这句话启发我们必须让学生选择适合自我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的读物。我们平时在推荐读物时,要有针对性地推荐。只有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他们才能深入地理解读物的内容,受到读物的感染。、1、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读物。

所谓有益于身心发展,主要是指有益于培养健康和有益于智力开发、有益于语言发展等。符合这些教育要求的读物,首先在内容上是歌颂人类勤劳、善良、坚强、进取、崇高等人格精神的读物。在这个前提下,一般宜向低年级学生推荐童话读物,向中年级学生可推荐战斗故事、科幻作品类读物,向高年级学生推荐伟人的故事、中外名著、地理历史类读物。这使不同年级的学生均能读到最适合自身需要同时又最有利于自身健康发展的课外读物。

2、有益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读物。

当今学生面对的课外阅读背景是广阔的,内容是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天地中自由驰骋的同时,我们还有必要去寻找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的结合点。

(1)读课文中的人物故事。小学课文中写了众多的人物,其中有许多名人,如学到《田忌赛马》,可指导学生阅读孙膑的故事;学到《詹天佑》,推荐学生读《伟大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少年时代的詹天佑》、《留学国外时的詹天佑》、《京张铁路通车以后》等有关詹天佑的故事:通过阅读这些名人的故事,不但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还能使学生的思想得到熏陶。

(2)读与课文知识有联系的课外书。如学习了《太阳》,让学生阅读《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学习了《海底世界》、《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类课文后,引导学生阅读有关海洋动物、植物、矿物等方面的科普文章。又如教学《赤壁之战》,学生对这个以少胜多的战例津津乐道,意犹未尽。我就不失时机地引导:像这样精彩的故事,《三国演义》中比比皆是,要求学生课外尝试阅读《三国演义》,每人准备—个三国故事,在活动课上交流,一时间班上掀起了一股“三国热”。

(3)读同一作者的其它著作。如学了《猫》、《养花》等课文,就向学生推荐老舍的其他作品;教古诗时,就介绍其作者的其他作品,让学生诵读。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有这样一句名言:“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大。”可见,阅读对于人的影响、对人心灵的塑造是如此的深刻。它能有效弥补课内阅读的不足,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陶冶性情,形成综合的语文能力。

总之,教师要多引导学生的阅读内容,鼓励学生阅读好的书籍、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并给学生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读书氛围,使学生置身于一个宽松、自主、愉悦的大阅读环境中,有目的地学习、汲取,从而不断提高阅读能力,提高整体语文素养。

下载巧借媒体融音乐,提高兴趣学语文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巧借媒体融音乐,提高兴趣学语文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巧妙用古诗词来提高学习兴趣

    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地理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妨来点花色品种,来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 描写春天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巧借电教手段激活语文教学论文

    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篇幅较长、描写生动的课文,搞好这些内容的教学,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单一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学生提起学习兴趣。还有一些文章篇幅较短,语言优美,要想教好这......

    培养学生兴趣 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兴趣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音乐教学中也是一样......

    活学乐练,提高兴趣

    活学乐练 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作为信息的载体,“习惯”“自主预习复......

    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提高学生学好语文的兴趣 当今语文教学,最难的是教学方式的新颖、独到和有效,而且关键在有效。现代学生都有审美疲劳或者说学语文的视觉疲劳,原因在于全国教学模式只有少数几......

    学语文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县功一小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文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了语文兴趣小组的教学任务.在学校领导有序的组织和管理下,加之自己的努力,参加兴趣小组的所有学生......

    学语文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县功一小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文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文学兴趣小组活动是教学活动课程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它是语文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班级授课......

    激发兴趣乐学语文

    激发兴趣乐学语文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想学 小学生有许多兴趣、爱好,他们喜欢踢足球,喜欢下棋,喜欢唱歌跳舞,喜欢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