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美声技法在流行歌曲演唱中的运用
摘要
中国音乐界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注入了一股新的,充满生机的清泉,那就是流行音乐。流行音乐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无比的惊奇和喜悦、激情和睿智,流行音乐的唱法与美声技法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艺术表现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以情带声、讲究发声的自然流畅从而获得良好的艺术感染力是每种唱法共同的艺术目标。本文从美声技法与流行唱法的发声特点入手,进而结合实例分析了美声技法在流行唱法中的运用。当前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同融合的时代,随着听众的出现对声乐艺术有着新的要求,美声技法与流行唱法这种相互融合的演出既能运用美声唱法的演唱技巧,又能结合流行唱法的发声方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为音乐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想象空间。
关键词:美声技法;流行歌曲;美声唱法的运用
目 录
摘 要........................................................2 前言...........................................................3
一、美声技法....................................................41、“美声技法”的起源与发展...................................4
2、美声技法的特点...............................................6
二、流行唱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1、“流行唱法”的起源与发展......................................7
2、流行唱法的特点...............................................8
三、美声技法在流行歌曲中的运用.................................91、气息的支撑.................................................92、松开或打开喉咙............................................103、充分运用人体的共鸣腔体....................................10 结语...........................................................11 参考文献.......................................................11 致 谢.........................................................11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国家地区的交流也不断增强,随之而来的是整个世界, 在整个文化的交流融合圈里,音乐,尤其是歌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美声技法和流行唱法是当今喜闻乐见的声乐表现形式。美声技法经过四百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科学、系统的发声方法;流行唱法个性鲜明的演唱风格在群众中广受欢迎,二者各有所长。美声技法和流行唱法的风格不同但也有相似之处。无论是美声技法还是流行唱法,都是人们真挚感情的体现,他们都需要建立在科学的发声基础之上,如果没有科学的方法,歌唱就不会有持久的魅力。两种唱法都需要歌唱者深刻的理解到作品的内涵,融合自己的特点,经过沉淀将作品淋漓尽致的展现。两种歌唱方法都讲究声音通,以情动人,满足不同听众的审美情趣,它们没有所谓的庸俗与高雅之分。
一、美声技法
1、“美声技法”的起源与发展
美声技法”,出自于意大利语Bel canto technique,真正的意思是“完美的歌唱技巧”。美声技法是精美的歌唱,它着重于声音优美充实,注重发声方法的科学性,对声音的要求高,音色也善于变化。美声技法声部区分严格,注重音区的和谐统一,声音线条优美,是在现在的世界学者对多的一门艺术唱法。美声技法的显著特点更在于她的科学化,体现在她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使人的身体在自我控制下,从而发出充满线条感,有深度的声音,这种声音是有色彩、连贯、流畅以及充满力度的,充满变化的。
近年来我国年青选手纷纷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这就更加说明运用美声唱法来诠释和表达外国声乐作品的艺术水准已达到相当水平。因此通过对美声唱法、中国作品的咬字、吐词、收音、归韵和对中国歌曲表现的艺术处理的掌握及运用,以便达到唱好中国作品的目的。
我们现在所说的美声技法就是以传统欧洲声乐技术,其中以意大利声乐技术为主题的演唱风格。我国的美声技法发展开始于四运动时期。在这场中国近代的新思潮运动中,海外留学的艺术家们不光从国外带回先进美声的技巧,也带回了先进文化的交流,从此美声技法出现在了中国大舞台上,自此美声技法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并逐渐发展。现如今,国内的很多等院校,在音乐教学的运用上都会设有美声技法的教学。美声技法的引入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声技法的发展也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声乐人才,而且在近年的国际大赛中我国美声选手在世界声乐界中崭露头角,为国争光。
2、美声技法的特点
美声技法在歌唱技巧上有很多独特的地方,它可以表现出歌唱层次的变化,可以发挥共鸣效果,不但加强了音量,而且还美化了音色,精确的调整和控制发音器官的协调,灵活自如的表现各种高难度的复杂技巧,丰富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美声技法的声音特点可以归纳为八个字:通、实、圆、亮、纯、松、活、柔。
二、“流行唱法”的起源与发展
1、流行唱法”的起源与发展
流行唱法起源于欧洲,后来在美国发展扩张,逐渐形成了很多不同的风格,包括所有民间音乐类型,发展风格也不受局限性,它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早期的流行音乐来自黑人音乐。他们以口传心授和与白人之间的来往,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这就是当时的流行音乐。不管是黑人灵歌、灵魂音乐、节奏蓝调又“节奏布鲁斯”〔就是我们所说的R&B〕、摇滚音乐,甚至是爵士乐本身,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由非洲传来的黑人音乐。“蓝调”乐曲从诞生到今天大约有一个世纪之久了,它是西方摇滚乐、爵士乐和西部乡村音乐、等许多流行音乐的鼻祖。由于流行唱法有之独特的演唱风格,所以在演唱时应把握以下几点:首先,一个流行音乐的风格,应该了解和熟悉科学发声方法,试图改变自发式的唱歌习惯,将自己歌唱习惯的用嗓方式纳入科学发声的轨道。其次,流行唱法,无论其科学与否,都被最广大的业余声乐爱好者所接受。因此,不可否认,这种演唱方法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声乐界应予以关注。流行歌曲有它自己的一套唱法要求,只是缺乏“有心人”对它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归纳,是之更有生理和物理方面的依据而已。
在中国,流行唱法大约出现在20年代后期的上海,它真正被大众接受并繁荣起来,是因为80年代前后期邓丽君的出现,她温馨动人的美妙声音,对于现在的流行歌手的演唱或者创作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她在艺术上的影响成就,至今仍然没有人能够超越,她用自然平和富有感情的声音以及口语化形式来演唱歌曲,打破了某些正宗音乐流派的传统形式,使歌唱艺术大大放下架子,也使歌唱艺术更加接近大众,更加地平民化。
2、流行唱法的特点
流行唱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假声唱法:假声唱法实在气流的控制下,声带不完全震动的歌唱状态,音量小。(2)真声唱法:真声唱法是指声带完全震动的歌唱,音量大,音色明亮。(3)真假声混合唱法:是声带不完全震动的歌唱状态,其音质、音色都位于真假声两者之间,不是太实也不是太虚,有伸缩的余地。
四、美声技法在流行歌曲演唱中的运用
1、气息的支撑
歌唱的气息支撑,主要是是指横膈膜的肌肉支撑,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也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必须。吸气的时候横膈膜向下扩张,肺部就充满空气。呼气时横膈膜就向上收缩,把气体呼出。
在我国戏曲中,使用的大都是丹田气息(肚脐往下横三指),这种发声有其优点,它可以使气息支点明确,支持发声力强,小腹紧张易于其它部位放松,但也有其不足之处,会缺乏气息的和弹性柔软性。意大利美声派的发声气息是运用胸腹大量的呼吸,呼吸的气息量大,有气息的弹性和柔软性。在吸气时,嘴巴和鼻子同时吸气,胸腔肺部充分张开横隔膜下降,有足够的气息供给发声。
例如外国歌手莎拉·布莱曼《歌剧魅影》
这部歌剧中她借鉴了美声技法的气息的支撑,用气息带动声带,将气息沉到横膈膜位置令她直入云霄的高音不仅不会刺耳,而且还能具有独特的歌声,那么的虚幻、空灵、纯净,时而清新甜美、时而高亢震撼,营造出无边无际的空间幻觉。
歌手韩磊在演唱《向天再借五百年》时,气息随着旋律的递进分别用了:慢吸慢呼演唱“沿着江山起起伏伏……”传达对祖国河山的深情眷恋,进而以快吸快呼结合弹性演唱“做人一地肝胆……”铿锵有力地彰显人生信仰,在高潮部分“看铁蹄铮铮……”
通过腰腹之间的对抗力增强气息、制造强烈的情绪来表达对敌人的无畏及必胜的英雄气概。良好的气息控制不但适用于跨度大的难度歌曲,同样可以表达委婉、缠绵、哀怨等多种情感细节。台湾流行天后邓丽君在演唱歌曲《何日君再来》时,运用多变的气息控制技巧,营造出了感伤、忧愁和无奈交织的氛围。
总而言之,把美声的气息技巧运用到流行歌曲演唱中,能使低音虚而不空、高音亮而不燥。
2、松开或打开喉咙
从声乐发声的原理来看,声音通过空间和固体两种方式到达人体的各个腔体,引起腔体共鸣和整个人体的振动,而喉咙则在发声中表现出了三个基本要素:呼吸、发声、共鸣,且相对于呼吸和共鸣来说就像一扇门、一个要塞,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只有打开了喉咙,才能顺畅的发出声音。
十九世纪伟大的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在讲述歌唱方法的重要性“打开喉咙”中表明: “喉咙是声音发出时的地必经之路.如果喉咙不打开却想发出丰满又圆润的声音是不可能的,与此同时,喉咙又是气息呼出吸进的必经之处,如果喉咙不放松,声音就会闷在里面”。所以,我们唱歌时必须“打开喉咙”。例如刘欢在《千万次的问》
这首歌中借鉴了美声技法的“打开喉咙”使后咽壁的支撑增强,同时因为气息的加深,使声音的共鸣尤为突出,听感上有类似“哭泣状”共鸣的声音效果,音色上更加明亮、集中。
张学友中音区音色饱满厚重极富磁性,但他演绎了很多真假声结合的作品,如《李 香兰》《三天两夜》等,通过“真声”的“减振”和“假声”的“加振”,巧妙地完成声区的统一,真假声转化自如,在广阔的音域中自由驰骋,从而使观众获得了充分的听觉享受。
例如:中国歌手孙楠以擅长高音演唱而独步歌坛,其极具穿透力的高音和统一连贯的华丽音色为中国流行音乐品质的提高增色不少。在其演唱的《快乐家园》中甚至直接把美声艺术歌曲《我的太阳》的副歌部分融入,充分展示了当代流行歌手的优秀唱功。
3、充分运用人体的共鸣腔体
共鸣腔体用声乐术语来说是“三腔发声”。“三腔”指的是头腔、胸腔、口腔。唱歌的时候,头腔有震动的感觉,带动胸腔的共鸣,气息冲击声带经口腔而出。美声学派运用人体的共鸣腔体,充分的使用人体的胸腔共鸣、喉咽腔共鸣、口咽腔共鸣、鼻咽腔共鸣、口腔共鸣、鼻腔共鸣和头腔共鸣。在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六个声部的运用中各有偏重的使用,优秀的歌唱家可以在歌唱中自由的调节和运用各个共鸣腔体,并用最小的基音和气息获得较大的共鸣效果;1832年意大利作曲家盖塔诺•多尼采蒂谱写了经典作品《爱之甘醇》,里面有一段男主角的咏叹调叫《偷酒一滴泪》,这是一曲浪漫主义的爱情小调。演唱这首作品,要求声音浑厚有弹性,高音饱满有力,声音的通道要宽一点,注意使用高位置共鸣技巧,使人声具有更强烈的掷远效果和穿透力。所以,美声学派的歌唱家都不用扩音器,并且音量大穿透力强。意大利着名歌唱家卡鲁索曾在十万人广场歌唱不用麦克风而每个人都能听到,而且,声音纯真情感真实。在中世纪以前教堂里有许多合唱曲是无伴奏.无扩音器的合唱。
例如张力尹的《timeless》这首歌,她运用了头腔共鸣、鼻腔共鸣和真假声结合,她的嗓音比较独特,声线浑厚,圆润,带有一定的穿透力。发声位置偏后,后喉腔用劲,胸声明显,哭腔重,声区统一,共鸣好,可掌握的唱法多种,能混杂运用。
结语
综上所述,美声技法在流行歌曲中的运用是具有其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的。从流行到古典,从东方到西方,各种跨界的势头是越来越猛,并且引领着一种新的生活态度和方式。这两种唱法之间的相互融合,不仅解决了雅俗之间的矛盾,让严肃的美声唱法不再奢侈,而且还让这种融合的方式大大的提高了群众的欣赏能力,让演唱方式更加多样性,使其走进大众,娱乐大众。无论是美声唱法还是流行唱法,对声音标准的要求都是相一致,在如今音乐文化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大众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美声唱法可以通过控制发声器官来展现精妙的高音,而流行唱法则更加容易将人们内心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两种唱法的融合能够表现出更好的感染力,为大众带来无限的惊喜体验,向人们诠释音乐的艺术魅力。
通过对这两种唱法相互融合的探索,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多元化发展的势头越来越猛,我们可以运用这些唱法的融合来打破歌唱艺术中的一些壁垒,使其更好的得到普及,迎合欣赏者的口味。[6]无论是美声唱法还是流行唱法,它们在我国当代音乐文化生活中这种相互并存,争奇斗艳而又各领风骚的现状说明:唱法仅仅只是一种歌唱的载体和手段,各种不同的唱法及流派的审美价值,只有在相互比较中存在,在相互并存中凸显,所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由56个民族构架起来的当代中华民族文化,它应该具有包容任何优秀音乐艺术文化的胸怀;无论是本土传统意义上的原生态唱法,还是最前卫、最流行的城市民谣;音乐是全世界最流行的语言,因此音乐是国际化的沟通手段,文化交流、文化外交离不开音乐。只要音乐响起,世界各地的人们就变得不再陌生,他们眼中就充满着喜悦、激动和期待,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林松.论“美声唱法”在通俗演唱中的作用及影响[J].音乐生活.2012(02)[2]李翔.简述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异同[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S1).[3]陈岳琴.简析声乐演唱艺术中的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12).[4]罗洪.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之比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03).[5]封伟为.浅析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关于廖昌永新专辑翻唱流行歌曲引发的讨论[J].科教文汇.2008(05).[6]韩萍.浅谈流行唱法可借鉴美声唱法之处[J].云岭歌声,2004(04).[7]张继英.如何借鉴美声唱法唱好流行歌曲[J].民族艺术研究.2008(02).[8] 薛良.歌唱的方法[M].中国文联出版社.1997.(02)[9] 卢文利.浅论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演唱特点的相互融合性 [D].河北师范大学,2014.[10]石林.论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区别与联系[J].大舞台2011.(10)
第二篇:流行音乐《流行歌曲的演唱技巧》
流行歌曲演唱技巧教案
静宁二中
王倩
一、导入
由教师演唱流行歌曲,刻意的表现出流行歌曲的演唱技巧。由学生提问,老师解答。
二、教学目标
1、让同学们基本掌握流行歌曲的演唱技巧
2、流行歌曲的演唱技巧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流行歌曲演唱技巧
我国现代流行歌曲是在民族歌曲和西洋流行歌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歌曲形式,流行(通俗)唱法是一种为歌曲内容服务的演唱技巧。特别是从九十年代初开始,流行唱法有了新的发展,与民族唱法明显区别开来,形成了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唱法。从唱腔语音上看,演唱欧美风格的歌曲采用了以英语发音为基础的语音方法,在侧重口齿声音的同时,吸取了一定美声唱法技巧,唱腔显得宽广、厚实,并带有明显的英语发音特点;演唱港台风格的歌曲,采用了以粤语为基础的语音方法,在侧重口齿音的同时,加进了一定的鼻腔共鸣成份,唱腔显得轻巧、细腻;演唱民族风格的歌曲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北方语音为基础的语音方法,在侧重咽喉声音的同时,加进了一定胸腔共鸣,唱腔带有浓厚的北方民歌风格,声音显得粗犷、朴实。有一种更侧重咽喉声音,沙哑着嗓子唱歌,人们戏称为“沙哑派”。另一种以南方语音为基础的语音方法,在侧重口齿声音的同时,加进了浓厚的鼻音,带有浓厚的南方风格,唱腔显得宛转、柔美。
无论演唱什么风格的歌曲,流行唱法的共性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演唱音色自由,不追求象美声唱法那样规范的发声效果和统一的音色。注重自然发声方法和多样化的音色,突出演唱者自身的个性。自然发声方法就是利用先天形成音质、音色、音量,以贴近生活语言的真声歌唱。多样化的音色就是在演唱一首歌曲时,可以根据情节变化和情感表达的需要变化音色。第二,由于唱腔接近生活语言,大多采用自然、简便、快捷的呼吸法,气息用量和发声的音量比美声唱法小。因此,在舞台演唱时需要借助音响设备的扩大、混响效果来增强音量和美化声音。有一些基本功较差的通俗歌手,在清唱时音量小而音色平平,但一用上较好的音响设备,这些不足就被弥补。第三,舞台演唱借助闪耀变化的美术灯光和艺术场景设置来渲染气氛,集舞蹈表演、说唱伴唱、电声乐器伴奏为一体,追求声、情、景三而合一的特殊艺术效果。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流行唱法不追求美声唱法那样完美的声音品质,不等于不讲究声音品质的好坏;采用自然发声方法,不等于随便就可以唱好。流行唱法是一种大众化的、普及性较强的唱法,既有流行性的一面,又有技巧性的一面。流行性是指这种唱法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容易掌握。技巧性是指这种唱法也象其它唱法一样讲究发声、呼吸、咬字等技巧。与其它唱法相比,流行唱法只是在技巧上的侧重点和要求不同而已。作为一般爱好者来讲,学会一些自己喜爱且又适合自己演唱的流行歌曲用以自娱,只要掌握基本技巧,演唱时把握好音调、节奏、强弱、快慢、咬字几个基本环节,就可把歌唱得似模似样了。要想成为一个具有专业水准的歌手,必须专门进行发声、呼吸、咬字、舞蹈等训练。
我国现代流行唱法是在继承民族唱法,吸取西洋唱法的基础上变化和发展起来的,在发声共鸣、呼吸用气、咬字吐字等技巧上与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有着内在的血肉联系,不可能断然割开。当今许多艺术水准较高的流行歌手,所应用的演唱技巧或多或少地带有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技巧成份。关于流行唱法的发声、呼吸、咬字技巧及训练方法,在这里只作简单提示:
1、发声:采用发声较自然的中音区共鸣(即:以口腔为主,鼻腔、胸腔为辅的共鸣)方法,声音的着力点和集中点在鼻咽部略靠前位置,以口腔为中心进行发音混声(训练方法另有论著)。
2、呼吸:目前还没有较系统、完整的独立方法,一般是根据自身情况参照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或戏剧唱法的呼吸技巧(训练方法另有论著)。
3、咬字:讲究“出声、引腹、归韵”,但更强调“出声”声母发音清晰准确、果断有力(训练方法另有论著)。
四、流行唱法常用歌唱技巧简介
流行唱法中应用一定的发声共鸣及呼吸控制等歌唱技巧,目的是为了形成一系列非传统的歌唱效果。常见的歌唱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1、轻声唱法:应用恰到好处的气流振动声带产生基音,基音声波通过口腔形成一定共鸣,在口、齿、舌的控制下将声音对准麦克风轻轻送出,唱出近似讲悄悄话的声音,使听者有贴近、神秘的感觉。
2、气声唱法:又称叹息法,是以气带声的歌唱方法。发声前使气息从声门透出,继而发声将字吐出,效果有如叹息和抽泣,给人一种亲切和甜美的音色。
3、“假声”唱法:声带拉紧,气流振动声带边缘发声,就是用人们通常指的“假嗓子”发声。这种方法是为增强真假声对比时表达某种特殊效果而用在歌唱的某一部分。
4、喊声唱法:用强气流振动声带,发出豪放,高亢、有力的喊唱声音,给人以热烈、激动、紧张的感觉。
5、道白唱法:是应用在乐句中的歌词密、节奏快情况下的一种唱法。使用轻巧有弹力的气息发声,咬字器官转换灵活,吐字快而不乱,接近快速讲话的方式。这种唱法常用来表达迫切、激烈的情绪。
6、甜声唱法:使用较好的头声区共鸣,混声位置在鼻咽部,声音好象从眉心飞出,带有近似儿童的声音。这种唱法音色甜蜜、纯真、优美、朴实。
7、哑声唱法:发声时喉头下压。基音在喉腔、气管和肺腔共鸣,突出喉部的声音,唱出一种沙哑、憨直、朴实、野性的音色。这种唱法有的侧重憨直,有的侧重沙哑,就是通常人们所称的“沙哑派”。
8、低吟唱法:使用低声区的胸腔共鸣,借助话简的扩大效果,唱出低沉、宽宏的音色。这种唱法适合男中、低音歌手表达一种深沉、抒情风格的歌曲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如何去正确的演唱流行歌曲。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希望同学们能勤加练习。
五、布置作业
课后按照所学知识进行练习。
第三篇:适合小学生演唱的流行歌曲
适合小学生演唱的流行歌曲
1.童年 2.龙的传人 3.鲁冰花 4.隐形的翅膀 5.踏浪
6.阳光总在风雨后 7.同一首歌 8.歌声与微笑 9.挥着翅膀的女孩 10.让世界充满爱 11.唱得响亮 12.听妈妈的话
适合初中生演唱的流行歌曲
1.飞得更高 2.中国人 3.风雨彩虹 4.和你一样 5.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6.中国话 7.明天会更好 8.虫儿飞 9.感恩的心 10.不想长大 11.蓝莲花 12.年轻的战场 13.半糖主义 14.国家 15.相信自己 16.栀子花开
适合高中生演唱的流行歌曲
1.斯卡布罗集市 2.Memory 3.我相信 4.Colorful Days 5.God is a girl 6.Yesterday once more 7.给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 8.白桦林 9.怒放的生命 10.如果还有明天 11.海阔天空 12.我的未来不是梦 13.天亮了 14.那些花儿 15.超越梦想
第四篇:浅议流行歌曲创作中的“中国风”运用
浅议流行歌曲创作中的“中国风”运用
摘 要: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运用是新型的音乐风格之一,因此为了不断探索流行歌曲创作中的“中国风”现象,就需要从流行歌曲的产生作为探索的出发点,通过流行歌曲中“中国风”的运用特征分析,探索更加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内涵。
关键词:流行歌曲;“中国风”;创作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现象
中国流行音乐在历经多年的发展后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音乐曲风,而在20世纪后期,各种新颖的音乐曲风不断产生,如《中国民谣》等,不仅将中华民族音乐和相关的文化元素融入到歌曲当中,还能够从古诗词或者其他典籍故事中借鉴优秀部分,这种创新性的中国风音乐体裁的出现带给听众全新的感受,我们将其称之为“中国风”流行歌曲。“中国风”曲风的出现对传统流行音乐的格局有较大的冲击作用,不仅仅是套用欧美音乐的风格进行歌曲创作,而是在援用的音乐基础上融入“中国风”元素,为今后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风”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让大部分的人意识到民族文化对音乐创作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流行音乐的多元化发展,歌曲的种类和风格也不再具有单一性的特点,不断丰富的歌曲风格带给听众极大的反响,例如《故乡是北京》这首歌曲,融入了一部分戏曲元素,带给人们听觉上的冲击,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还有其他融入京味的新颖歌曲《唱脸谱》等都受到人们的欢迎,不仅发扬了中国的传统戏曲文化,也让现代人通过流行音乐更加了解戏曲文化的丰富内涵,从而形成“中国风”流行歌曲特点。
“中国风”一词主要是从“中国风格”这个词衍生出来的,主要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展现的艺术形式,融入了中国元素。在21世纪,由周杰伦演唱的《东风破》将“中国风”流行歌曲的范围扩大,并且在音乐领域中广泛的应用,不仅是在歌词上体现浓郁的中国风味,更是在配器和旋律上展现出深刻的“中国风格”,《东风破》这首歌的出现将中国流行音乐带领到新的发展道路上,对中国流行歌曲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引发了流行歌曲的“中国风”浪潮,例如《西厢》《逍遥叹》《江南》《庐州月》等,都是优秀的“中国风”流行歌曲,而一首《青花瓷》更是??“中国风”流行歌曲推向全世界,体现了极致的“中国风”音乐特点,歌曲就像一幅山水画一样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意境美。“中国风”在流行歌曲中的运用特征
2.1 歌词特征
首先是韵律美,包括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对偶;其二是押韵。对偶是修辞方式之一,利用两个结构、字数和意义相对称的词组或语句来表达相似或相反的意思,这种修辞方式常用于古代诗词当中。而押韵更是语言的表达方式之一,能够展现出音乐美,不仅是中文歌曲,大多数的语言艺术创作中都会利用到押韵。但是在中文歌曲中,歌词的创作都会考虑到拼音的声母和韵母,尤其是在特定的位置上,若是使用相同或者相近的韵母,则会产生和谐感。例如,《兰亭序》中的歌词字数都有按照对仗要求,仿照词的句式,虽然在内容表达上没有完全突出情感,但是其中的“水”“推”“碎”等字都有押韵。
其次是意境美,一般将意境划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实境;其二是虚境。对实境的应用就是在歌词中模仿古风,或是借用典故将“中国风”堆砌出来,但是创作的难度较低,而虚境就是利用歌词将听众带入到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情境之中,将自己化为故事的主人公,虽然表达的手法不华丽,但是却能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而歌曲主要突出的是歌词展现出的气质,将歌词中的情调和境界表现出来,一般意象的产生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当中,对文字赋予灵性,实现生命的升华。例如《青花瓷》中的“天青色”“烟雨”都是普通的意象,但是结合“而我在等你”这句词后,就变成意境的另一部分,带给天青色和烟雨别样的感情,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最后是含蓄美,情感除了从外在风格中体现,还需要进行内在风格搭配,通过适当的行为来直接的表达情感,例如摇滚歌曲和流行歌曲,可以通过激昂欢快的语调来表达词意,但是中国风的歌曲大多带有冷色调,所以歌曲的意境显得十分的悲凉,具有含蓄的特点。例如,《烟花易冷》这首歌,通过寥寥几句“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只是点出了“我”和“你”之间的情感以及两个人是来自同一个故乡外,都没有详细的进行描述表达,但是却能够让听众听出歌词所要展示的味道,主要就是含蓄美起到的作用。
2.2 旋律特征
首先是调式调性特点。流行歌曲中的“中国风”主要是利用民族调式作为主旋律,其中中华民族调式可以划分为三种:一是五声调式;二是六声调式;三是七声调式,三种调式又可以进行细分。例如,《青花瓷》这首歌的主歌部分就是A宫五声调式,下行的五声音阶将整个主题的乐思进行陈述,音与音之间的跨度并不大,通过陈述性旋律这种写作手法,融入歌词的韵味,体现出整体音乐的书卷气息。副歌部分也使用了下行动机,拉宽了音与音之间的跨度,也是围绕宫、角和徵三个音展开,旋律的骨干音是宫系统当中最为稳定的音级,与主歌的旋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歌曲所要表达的情绪,副歌最后在A宫结束,整体显示出庄重的气势。
其次是旋律特点。流行歌曲在运用“中国风”后,整体的旋律都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例如《菊花台》这首歌的主歌部分,第一句就是以B角为骨干音,全句中总共出现了六次,从旋律的首部贯穿到尾部,并且A商、B角、D徵构成整个旋律,以级进作为旋律的发展方式,利用叙事性的写作手法来掌控整个歌曲的音符和节奏。流行歌曲中的“中国风”运用在节奏上大多十分整齐,不容易出现十分复杂的节奏,每个音乐段落之间大多是互相模仿或是重复。例如,《半城烟沙》这首歌的主歌部分就是以节奏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为主,在(1~4)小节和(5 ~ 8)小节中的节奏型一致,完全是重复上一乐句,只是改变了旋律部分。类似于这样的节奏风格只是为了将“中国风”的气质体现出来,呈现出中国风格的意境,虽然节奏类型大多以平稳为主,但是对于听众的感受则是欣赏山水画卷,平凡而有不平凡。
2.3 器配特征
电声乐是“中国风”流行歌曲的主要音乐配器,为了有效突出中国传统的民族特色,在歌曲中充分地利用了中华民族乐器,例如,琵琶、二胡、笛子、古筝等,大多数是人们所熟悉的民族乐器,在歌曲背景中添加这些乐器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刻的体会歌曲中所描述的意境,感受竹林细雨的美感,仿佛处于山水之间。为了增加歌曲的画面感,民族乐器在“中国风”流行歌曲中的出现一般都是在前奏、间奏或是尾奏中。例如《青花瓷》这首“中国风”歌曲的前奏主要是以大鼓为基础,通过击打声为歌曲的开头部分,快速带领听众进入到情境当中,再结合镶片的滚奏,就好似山水间的云雾被拨开,更加清晰的体会山水之美。而后主旋律――古筝出场,以竖琴来增添色彩,作为和声的铺垫,并且从第三小节中的后半段,融入了曲笛,吹奏出宫、商、角、徵上行音阶,反向的展开弦乐旋律。大鼓、古筝、竖琴、笛子的结合,将人带领到烟雨江南的地区,仿佛身临其境,而在音乐的最后,余音的设计也十分的巧妙,利用敲打擅板体现中国特色,更是让人体会到浓浓的“中国风”。
2.4 演唱特征
在流行唱腔中融入戏曲元素,“中国风”流行歌曲与外国流行歌曲的演唱具有一定的相同点,但是在“中国风”流行歌曲中的戏曲唱腔则是外国歌曲所无法模仿的,戏曲的出现一般是在流行歌曲中的主歌与副歌之间出现。例如,《三国恋》这首歌曲,就插入了演唱者反串的京剧女旦唱腔:“等待良人归来那一刻,眼泪为你唱歌”。《霍元甲》的主歌和副歌之间也利用到假嗓音长法,也是对京剧唱腔的一种模仿:“小城里岁月流过去清澈的勇气,洗涤过的回忆,我记得你骄傲地活下去”。这两首歌曲都充分地利用了京剧唱腔,但是《新贵妃醉酒》这首歌更是直接由京剧改编而来,有机的融合了京剧唱腔和通俗唱法,完美地演绎了这两种元素,整首歌既干净,又显示出足够的韵味,将“贵妃醉酒”的内涵充分地表达出来。流行歌曲中“中国风”的艺术魅力
流行歌曲中融入“中国风”元素主要是将中华民族文化作为基础,将流行音乐中的流行因素融入中华民族文化当中,不仅体现了流行歌曲的热闹,也体现了民族乐器的沉静。“中国风”就是以另?的元素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内涵,为流行歌曲增添艺术感染力,听众在接触以后反而会眼前一亮,舒缓人们的心情,处于闹市之中也能够静静的品味繁华中的世事,满足了不同阶级人们的审美需求。流行歌曲大多是用直接的告白方式来表达内心,而“中国风”流行歌曲更加委婉的描述,反而显得十分精致,将歌曲的意境唯美充分地表现出来,带领人们进入到特定的画面中产生共鸣。“中国风”在流行歌曲中的应用不仅开辟了一种新的音乐风格,还象征着一个时代的审美需求,对音乐的热爱,在音乐本地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之美。例如,《东风破》中的爱情描述,让人体会到凄美之感,《千里之外》这首歌更是展现出离别的愁绪,《青花瓷》的描绘更让“瓷器”跃然纸上等等,在流行歌曲中融入“中国风”元素,利用独具匠心的手法使得歌曲中的情景交融,使得艺术本体穿透到聆听着的内心深处,体会到歌曲所要传达的一种情怀,处于歌曲描绘的意境之中。这种结合民族文化的方式正式中国人的宝贵财富,更能够利用这种方式带领中国的新一代更加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结语
每个中国人都拥有中国情结,尤其是处于我国这种生长环境中,受到中国传统的教育,对“中国风”流行歌曲更能产生亲近感,更容易带入到歌曲的意境当中,给予听众更多美的享受,本文主要分析了流行歌曲创作中“中国风”的运用,以此让更多人认识到流行歌曲中的中华元素,体会传统民族之美。
参考文献:
[1] 方文山.“中国风”歌词里的文字游戏[M].接力出版社,2004.[2] 尤静波.中国流行音乐通论[M].大众文艺出版社,2011.[3] 付林.中国流行音乐20年[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4] 屠锦英.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与代表作品评述[M].迂宁大学出版社,2012.[5] 李思.中国流行音乐简化1917-1970[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第五篇:写意油画技法在油画色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写意油画技法在油画色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通过对写意油画拓展开的油画色彩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相关艺术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巧、技法,汲取多方面的有益元素,为自己的油画创作注入一些新鲜的血液,这能大大提高油画作品的文化内涵,也能使油画教学走向了民族化、多元化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写意;油画;色彩;关系;语言
写意油画的色彩语言不是盲目地去复制客观世界的五颜六色,而是寻求画面中色彩关系的和谐。艺术家打破物象的形态,用色彩造型、视觉造型、色、体积的构成关系,表现物象内在的结构和空间。写意油画克服了对色彩法则的盲目追求,运用规律却不被规律拘束,让色彩成为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如果说写实油画的色彩追求的是一种色彩的加法,写意油画追求的就是一种减法,以少胜多,以一当十,浑然整体。将民族化的写意油画技法融入油画教学课堂是一项非常值得探究的研究工作。
在写意油画技法教学的色彩处理上我们可以注重以下一些内容:
用写意的笔法注重色调关系画面上的一切色彩因素都应作用于色调。这一阶段关键在于布置大的色彩关系。先要迅速地抓住静物总的色彩倾向,确定大的色彩基调,调出色彩,将整幅画面大的色彩区域快速比较并表现出来。一定要以一种专注而轻松的心态来铺色块,注重控制整体色彩关系,色彩不要一下铺得太厚,在较短的时间里把画面的整体色调和基本色彩关系铺出来,始终把握好第一印象的新鲜感觉。最好首先铺出对画面色调起决定作用的大面积色块,然后根据画面色彩果断的涂出黑、白、灰等明度色彩关系,为处理其他部位的色彩层次构建比较的依据,也便于下一步寻找各个局部的色彩变化。调出的色彩倾向性要明确,一些纯度高的物象色彩不宜调和太多。而且由于不同的红、不同的蓝、不同的绿等色的性质都不一样,在用色时要多选择和大胆尝试。这时应该避免对物象局部细节的色彩对比过多关注,把着眼点完全放在画面的整体感觉上,快速表现出整体的色彩氛围。
当画面大体的颜色铺好后,将写意性的笔法融汇于教法当中,就可以具体刻画画面中的每一个局部、每一个物象的色彩关系,用色彩来塑造。物象的形体结构、体面关系、空间透视、光影明暗、质地感觉以及环境色、光源色的影响等,注意把握整幅画面的主次虚实和色调的变化统一。此时可以从画面主体物象着手,逐个深入刻画完成;同时还要注意物象与背景和其他物象的关系,掌握分寸,从局部入手但不能陷入局部,这一阶段用色可适当加厚去塑造物象的亮部和前景的衬布,使画面色彩有厚有薄,层次丰富、耐看。在完成对具体物象及色彩的深入刻画之后,难免会出现局部色彩正确,但整体色彩关系表现不当或者琐碎的情况。因此,一定要重新又回到画面的整体调整上,重新审视整个画面,看一看哪些局部和整体脱节,哪些局部应该整体塑造加强,哪些局部应该概括减弱,即便是刻画得非常精彩的局部细节,只要影响了整体色彩效果,也要调整处理,使整个画面有一种绘画的平衡感,真正做到既有局部精彩的变化和塑造又有整体的表现与和谐统一,达到艺术的完整性。
在油画教学当中,写意油画始终关心的议题就是怎么才能获得色彩视觉的平衡,如何将个性化的色彩感受融入色彩语言中。所以写意油画的色彩语言具有和谐性的特征,不但要统一、完整,还要协调、悦目,情绪化的线条与纯化的色块并置、重叠、使画面产生一种唯美的视觉走向。写意油画很少出现强烈的明暗对比,画家着力营造出和谐微妙的色彩关系,色彩常以低调含蓄的形式出现,若隐若现,巧妙地表现了情景交融的精神意象。
写意油画的色彩语言的构成因素在中国油画教学中的运用有着较多的理论来源,我国古代的艺术家建立了以红、黄、青、白、黑为主要内容的稳定长久的色彩结构。自此中国古代开始了对色彩精神实质层面的追求,忽视物象客观固有色和光源冷暖色等因素的影响,并最终形成以墨色代替颜色,利用墨色的干、湿、淡、浓、焦来表现画面的明暗层次,形成了中国画第一无二的艺术面貌。从客观的角度看待这一局面的话,我们可以得出两方面的启示:一方面是中国色彩发展与同时期的西方色彩发展相比较,呈现出相对单一弱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古代色彩画家出于时代的色彩感知限制,缺失了多种颜色之间的协调控制,致使繁杂的场面里色彩孤立而杂乱,不能呈现全局气韵形式的有机联合。另一方面,我国古代色彩观对物象笔者一体的观念有利于后世对主观性特征的重视。当然,西方现代艺术也开始重视艺术家主观性的表现,比如说梵高著名的情绪化色彩语言与笔触手法。中西方艺术共同对色彩语言主观性地运用,对写意油画的发展影响深远。写意油画注重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密切结合,强调艺术家个体对客观物象的主观认识和自我精神的建设,所以在色彩的运用方面通常注重主观性的语言形式。写意油画的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并非只是简单地再现自然物象,而是以个体感官和视知觉为基础,对所有色彩进行解构、变化、组合和配置,强化对色彩的主观印象,不拘泥于固有色的局限和僵化立体明暗的表现,随时发挥主观色调和独特的符号语言,以严谨的色彩语言塑造绘画作品的艺术品格。当然,写意油画并非放弃了审美,只是在传统的美学观念中不断寻找自己的定位,不断创新。正是因为这样的探索,写意油画在创作样式、色彩语言、美学价值方面等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神采。而运用于教学,也是将写意油画语言的阐释性笔法运用于教学当中的得当表现。
写意油画和谐的色彩关系运用于教学中会比较注重色彩关系,色彩的和谐是指各种色彩组合因素所形成的感觉的均衡。在一定范围内的整个色彩空间的一种表现效应,并与色彩对象、构图、特定的意境、与描绘技法有着内在的有机的联系。这是通过色与色之间的合理配置,颜色与颜色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安排来完成的。瑞士色彩学家伊顿说过:“缺乏视觉的准确性和没有感人力量的象征主义将只是一种贫乏的形式主义”。
艺术的发展己经多元化,讲授油画课堂的知识,若预想要取得有创造性的成绩,不能只在油画本专业领域内汲取营养,还需要掌握艺术学科和其它领域中的相关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很好的激发我们每一位油画专业学生的潜能,创造出新颖独特有品位的油画作品。在油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会对其他艺术语言的认识和利用,加强对艺术领域内各学科了解与学习,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如通过对写意油画拓展开来的中国画、水彩画、水粉画、设计艺术学、民间艺术等专业的学习了解,可以使学生掌握这些艺术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巧、技法,汲取方方面的有益元素,为自己的油画创作注入一些新鲜的血液,这能大大提高油画作品的文化内涵,也能使油画教学走向了民族化、多元化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