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美学思想(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5 10:27: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柏拉图的美学思想》。

第一篇:柏拉图的美学思想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

班级:工理学号:姓名:李平

1002班 10405200217

如果把苏格拉底比作古希腊的孔子的话,那么柏拉图就可以说是古希腊的孟子。由于家庭背景,柏拉图在青少年时期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青年时期非常热衷于文艺创作,写下过很对颂歌与抒情诗,柏拉图是著名的哲学家,同时他亦能称得上是一名美学家,为多数人所熟知的应该是他所提出来的理想国,即我们所说的乌托邦,以及柏拉图式恋爱,这一种恋爱是超脱物质与肉体的一种精神式恋爱。有人把柏拉图称作“理想国中的哲学王”。而我所要研究的是柏拉图的美学思想。

柏拉图曾写过一篇比较完善的、系统的论述美学思想的著作--《大希庇阿斯篇》。这篇文章主要是以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形式来进行写作。而经过广泛的阅读与思考,其中我们不乏可以总结柏拉图的几点美学思想:

其一:美是相对的:美是需要比较的,正如文中所说“最美的猴子比起人来来说是丑的,最美的汤罐比起年青的小姐是丑的,年青的美丽小姐比起女神也是丑的”。同时美不能孤立起来而谈,如柏拉图曾举例子而看“象牙和黄金也是一样,用得恰当,就使东西美,用得不恰当,就使它丑。”我们不能单单去看某一样东西是否美丽,应该将其放到环境中,看其是否与环境相统一,相和谐。世间万物都是有联系的,联系是事物最本质的特征,我们不能孤立的看待事物,应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去观察,评价。所以说,美是相对的。

其二:美是永恒的:美是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会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美不会随着时间的递增而减少,因为美本身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仍就保持着不可侵犯的完整。故我们不必担心美是否会消逝。也许会有人提出疑问,昙花一现是美丽的,这种美是转瞬而逝的还是永恒的,如若是转瞬而逝的,那么不就与美的本质相悖了吗?而我想说的是:虽然昙花的让世人在外表上所看到的美丽只是一瞬间的事,但是这种美是永远存在于我们心中的。昙花的美丽不仅给予我们视觉上的享受,但是更多的是心中对美丽的追求与喜爱。

其三:内涵美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如果一个事物在外表上显得比他实际美,它就只会是一种错觉美。如上文所说:“用得恰当,就使东西美,用得不恰当,就使它丑。”但是,恰当并不是我们所说的美,也不是美的本质,实际美和形式美是不同的概念,我们所要寻求的美是使事物在实际上成其为美的。一个原因不能同时产生两种结

果,如果一件东西使事物同时在实际上和外表上美(或具有其它品质),它就不会是非此不可的唯一原因。所以恰当或是只能产生实际美,或是只能产生外表美我们所要寻求的美是使事物在实际上成为美的。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我们不能只追求外表的美丽,更主要的是心灵之美,内涵之美。我们要学会从最初的追求形式美,而转化为追求心灵美,进而学会欣赏各种知识的美,凭借对美的广大领域的理解,用双眼注视美得汪洋大海。因而,我们不能仅仅只局限于形式之美。

其四:美是复杂的:美是从古至今,人类一直所追崇的,但也是最难懂的,美并不完全等同于善,和有益的事物也不是对等的。而美也不是仅仅使人类产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快感;有知即为美,无知即为丑这一定论也是不正确的。对于美的鉴赏又是因人而异的,美具有时效性,有时候我们的见地会有局限性与片面性,不能够很好的去把握美的本质,故而会做出一些错误的评论,我们不能单纯的去议论某件物品或者某一事物的美与丑。而应该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和了解,才能够得出较为全面的评估。

其五:对于感官来说,美是最可爱的:美本身在天外境界与它的伴侣同放异彩,而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用最敏锐的感官来感受美,看到的是它那样清晰、那样灿烂。视觉器官是肉体中最敏锐的器官,为身体导向,但我们却看不见智慧——如果说智慧也有清晰的形象可供我们观照,那么我们队智慧会产生多么大的欲望——也看不见其他可爱的对象,能被我们看见的只有美,因为只有美才被规定为最能向感官 显示的,对于感官来说,美是最可爱的。

其六:爱的行为就是孕育美:爱的行为就是孕育美,既在身体方面,也在灵魂中。我们在长到一定年纪时,我们的天性就会催促我们生育。丑陋不能加速这种生育,只有美丽能够。而人的生育史神圣的,可朽的人具有不朽的性质,靠的就是生育,但是它是不能够在不和谐的事物中实现。丑与神圣是不和谐的,而美恰恰与神圣完全相配的。而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爱不是对美本身的期盼,而是在爱影响下企盼生育,才能使凡人的生命得到延续和不朽。爱是所有诗人、哲学家都争相歌颂、评论与追寻的东西,而这一追求爱的过程本身就是美的。其实柏拉图对于美的思想的研究远远不止这些,就好像他曾在《会饮篇》中写道:“爱神正是缺少美得东西和好的东西,才会追寻这些东西。”那么在这个社会上,我们都在追寻真、善、美;这不是说我

们这个社会缺少这些东西,真、善、美是存在在我们身边的,但是这种东西需要我们不断追寻使得它继续在这个社会中存在下去。美是这个世界不可或缺的东西、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如罗丹大师所说:“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观察美的眼睛”。美,是亘古不变的话题,人类不能停止追求美的步伐,而人类在寻求美的过程中又不能丧失人的本性,不能遗忘人类心底最美好的东西。古今中外,多少位哲学家、思想家都在追寻美的本质。他们有着各自的美学思想,在他们的思想中也会有相似的地方。我们不能只单纯的学习某一个人的美学思想,而是需要将它们融会贯通。从而总结出自己的美学思想。柏拉图是一名值得我们尊敬的大师。他在晚年的时候在希腊世界享有崇高的荣誉,他为西方开创了学术自由的传统。我们不仅要学习他的美学思想,同时也要学习他各方面的学术研究。

第二篇: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的相通之处

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的相通之处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被公认为是开启和引导西方两千多年来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思想走向的两大哲学巨擎。人们普遍认为,此后的西方美学思路便沿着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两条对立的路线发展,前者路线是唯心主义的路线,后者路线基本上是唯物主义路线,继而,在文艺思想和创作方法方面,浪漫主义者视柏拉图为其先祖,而现实主义却尊奉亚里士多德为其开山鼻祖。二人美学思想上的对 立被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拉斐尔形象地定格在他的名画《雅典学派》之中:柏拉图手指苍天,而亚里士多德手指大地。虽然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高足弟子,但人们常常引用“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话来说明亚里士多德对其恩师的学说的批判性。因此,学界着重考察了二者美学思想之间的差异性,如有人从柏拉图的“理式”论和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出发讨论二人诗学思想的差异,也有人深入分析二人在“摹仿说”上的区别,还有人结合当代文学批评的最新潮流,认为柏氏的美学思想属于道德批评,而亚氏的美学则应归入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范畴。

不可否认,亚里士多德在批判柏拉图文艺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与后者迥然不同的学说。然而,作为柏拉图的爱徒,难道亚里士多德仅从恩师那儿学会了方法论上解构老师的批判性,没学到其老师本体论上的一点点思想和观点?如若这样,于情于理解释不通。从师生关系来看,亚氏的美学思想从柏氏的美学思想脱胎而来,前者或多或少会受到后者的影响,二者之间理应存在着一些相通之处。本文着重考察二人美学思想方面的相似性,从而指出西方早期美学思想发展中的连续性,纠正断裂性的认识,弥补对美学思想进行简单化贴标签的失误。

首先,在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上,二人都持反映观。众所周知,柏拉图在《理想国》卷十中举例说有三种 “床”:第一种是理式之床,是由神创造的;第二种是由木匠按照第一种理式之床制造出的个别的床;第三种床是画家摹仿个别的床画出来的床。柏拉图认为 “如果我们把画家叫做那两种人所造的东西的模仿者,应该是最合适的。”“悲剧诗人既然是模仿者,他就像所有其他的模仿者一样,自然地和王者或真实隔着两层”。由此可以看出,柏拉图学说中的世界由三部分组成,即理式世界、现实世界和文艺世界。文艺世界摹仿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反映理式世界,因而,文艺世界依赖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又依赖理式世界;反过来,理式世界支配现实世界,现实又支配文艺世界。虽然柏拉图坚持认为理式之床才是本质的、真正的床,画家所画的床是对真理的“影像的模仿”,和真理隔着两层,是不真实的,但是如果我们撇开柏拉图的玄奥的理式世界且不考虑他对真实概念的主观价值判断的话,我们可以清楚看出文艺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直接映射关系,即柏拉图的摹仿说中包含了文艺反映现实的观点,关于这种反映是真实的反映,还是歪曲反映的问题,这属于价值判断问题,则可另当别论。如果从这角度看,亚里士多德的文艺观则是直接继承了老师的观点。

在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论中,他放弃了柏拉图对 理式的追求,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为认同文艺的可能真实性埋下了伏笔。在《诗学》中,他转向对事物普遍规律的追求。他在《诗学》第二十五章中指出,诗人是摹仿者,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从如下三者中选取摹仿对象“过去或当今的事,传说或设想中的事,应该是这样或那样的事。”第一种是自然主义的写作手法,第二种是摹仿神话传说,第三种就是摹仿按照事物普遍规律可能发生的事。亚氏认为,“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可能发生的事。”由此看来,亚氏在肯定文艺世界 反映现实世界的基础上,进而追求高质量文艺作品的衡量标准,即符合现实世界背后的必然规律。

柏拉图认为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着两种相反的势力,一种是“我们的最善部分是愿意遵从理性指导的”,二是“我们的无理性的无益的部分是懦弱的伙伴 ”,“我们的那个不冷静的部分给模(摹)仿提供了大量各式各样的材料”。由此看来,柏氏与亚氏一样,在文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上持有相似的观点,即不考虑他们的价值判断,他们都认为文艺是反映或摹仿现实的,且摹仿的主要对象是人的心理、感情、行动等,而不是自然。车尔尼霍夫斯基曾评论道 :“无论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都认为艺术的尤其是诗的真正内容不是自然,而是人生。”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同意“艺术反映生活、反映人生的”说法。至于反映的真实程度、衡量标准及艺术对人的好坏影响等属于价值判断的因素,则另当别论。理解亚氏的反映论难度不大,但理解柏氏的反映论却并非易事,因为柏氏在 《理想国》中基本上以价值判断的方式批评荷马等诗人对人性中弱的部分的摹仿。即便如此,柏氏的叙事实践本身却毫无疑问地证明了诗性摹仿能够反映现实世界的观点,因为《理想国》本身就是柏氏摹仿苏格拉底来反映自己观点的论著,“《理想国》象柏拉图的所有对话录一样本身是诗„„从性质上说,柏拉图对话录就是一种诗性的模仿,柏拉图代表,或至少似乎代表了所有他虚拟的对象 来说话,这与荷马以及悲剧诗人没什么不同”。退一步讲,即使柏拉图认为艺术是虚幻的甚至是歪曲的反映,但他还是间接地承认了艺术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

回头再看看柏拉图提出的作为价值判断标准的 理式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事物的普遍规律,虽然这两个概念被后人分别武断地归入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范畴,但这两个概念体现了二人在表达事物普遍性,寻找现实世界背后的动因以及探寻文学艺术的共性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理性化精神追求。

其次,二人对文艺现象的分析都试图表现出理性化和整体化观念。柏拉图试图通过“理式”来对现实世界和文艺世界进行理性把握,而亚里士多德则企图通过四因说来驯服它们。柏拉图的理式理论诞生于两个世界的对立:现实世界和理式世界。他认为,“凡是若干个体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的,它们就有着一个共同的理念或‘形式’ ”。理式世界相对于现实世界和文艺世界是永恒的独立存在。正如上文指出的,文艺世界和现实世界会不同程度的反映理式世界,所以柏拉图认为美感教育的过程应该是:第一步应从某一个美形体开始,第二步学会了解形体之间的美是相通的,即在许多单个美形体中见出形体美的形式,第三步要学会“把心灵的美看得比形体的美更可珍贵”,如此向前探索,最后达到理式世界的最高的美。“这种美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死,不增不减的”。

泰勒在《苏格拉底种种》中指出,“理式”的基本意思是“所视之物,”早期的衍化意思是“形状”“形式”等,后来引申出“种”“类”的意思。由此看来,“理式”实际上就具有对现实事物加以抽象和概括的意思。由于历史条件 的限制,柏拉图无法搞清楚抽象出的普遍规律是什么,所以只好把理式归于神造。虽然被批评为客观唯心主义,但柏拉图对美的理式和理式的美的拷问,都反映了他试图对文艺现象及现实世界进行理性化的意图,因为“理式”一词与我们所说的“规律”在认识论上具有相似之处。按照柏拉图的观点,美是一种客观存在,人生来就有审美能力,对节奏与旋律有着本能的爱好,事物的美并非出于偶然,文艺产生的美一定具有固有的原因。

而亚里士多德对文艺现象背后的普遍规律的理性化分析则是建立在其“四因说”基础上的,而后者又与柏拉图的“理式”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四因”即事物形成的四种基本原因,分别为材料因、形式因、创造因和最后因。亚氏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 都离不开这四因。以一尊纪念伯里克利的青铜雕像为例,它的材料因是青铜,形式因为伯利克利形象,创造因为雕塑家的创造,最后因是为了纪念伯利克里从而雕像的目的。从四因说可以看出,亚氏把事物的形式和材料割裂开来了。我国学者朱光潜认为,在材料与形式之中,亚氏把形式看成是更基本的,这些都显出他的唯心主义的倾向。朱光潜还进一步指出了亚氏四因说中所弥漫的柏氏“理式”之神性。如果把“创造因”应用到现实世界,就必须假定有个创造主,所以亚氏没有放弃“神”的概念,神还是“形式的形式”,并且,亚氏所说的最后因也是指造物主的目的。把“四因说”应用到文艺上,实际上亚氏把“自然”和“神”看作一个艺术家,认为只有神这个外因才能赋予形式于文艺。再者,亚氏非常看重的“形式因”被派定了比材料因更重要的地位,在亚氏心目中是构成一切事物的首要推动力。虽然亚氏未采用理式世界和现实世界对立的说法,但“形式因”的抽象性和玄奥作用与柏氏的理式是相似的,难怪有学者认为,虽然亚氏强调艺术创造,但这种创造的根源还是在 “神”。

由此看来,柏氏所追寻的美的理式等同于亚氏苦觅的作为事物内在本质的形式美,这两个概念都体现了二人要把文艺及其它事物当作可把握的、能够追寻到其本原实质的理性化思考求真过程。那么,艺术的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理式之美或形式美要求运用理性力量作用于非理性事物,从对象中分析出可把握的整体结构。柏氏是通过“限定”的工作来完成这一任务的。所谓“限定”就是对混乱和杂乱无章的非理性事物进行逻辑化的规范。经过限定的事物都体现以下两个特点:(1)由开头、中间和结尾等成份组成,每个组成成份都有自己明确的位置;(2)各组成成份按合宜的比例排列。柏氏认为美的事物必须符合这种完整和统一的标准,事物的美取决于其内部的秩序。具体到文艺作品,柏氏在《斐德若篇》中明确表示:“每篇文章的结构应该像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有它所特有的那种身体,有头,有中断,有四肢,部分和部分,部分和全体,都要各得其所,完全调和”。

对于柏氏的文艺结构整体观,亚氏丝毫没有冒犯老师的表现,他几乎是完全接受了柏氏的这一观点。多年的师生关系使亚氏不由自主地套用了老师的观点。他指出,顺序、匀称和限度等是审美的核心成份,美是对“无限”或“无界”事物或现象的限定,完美作品的结构应由开头、中间和结尾三部分组成。亚氏认为,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的区别就在于在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一体。亚氏在《诗学》第七章中为整体结构给出一个通俗易懂的解释,“一个完整的事物由起始、中段和结尾组成„„组合精良的情节不应随便地起始和结尾,它的结构应该符合上述要求”。并且亚氏有针对性地论述认为戏剧的美就在于其整体结构性。“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或是任何由各部分组成的整体,如果要显得美,就不仅要在各部分的安排上显出一种秩序,而且还须有一定的体积大小,因为美就在于体积大小和秩序„„同理,戏剧的情节也应有一定的长度,最好是可以让记忆力把它作为整体来把握。”据此,亚氏把悲剧定义如下:“悲剧是对一个完整划一,且具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由此看来,亚氏拥有与其恩师同样的理性化整体结构文艺观。如果说上文讨论的二人之间的第一点相通之处与文艺的 “真”有关,第二点相通之处与文艺的“美”有关的话,那么二人表现出的第三点相似之处则与文艺的“善”有关,即在文艺的社会功用和教育功能方面,二人的美学观点也相似。二人都认为美和善是相通的,文艺具有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柏氏是以强烈规定性口吻提出文艺的教育功能的。在 《理想国》卷三中,柏氏在痛斥那些经常摹仿坏人坏事或是软弱的人和软弱的事的诗人之后,说,“至于我们,为了对自己有益,要求作为较为严肃较为正派的诗人或讲故事的人,模(摹)仿好人的语言,按照我们开始立法时所规定的规范来说,唱故事以教育战士们”。在提倡好的文艺作品的同 时,他对于荷马及其他悲剧、喜剧诗人持禁止态度,因为他们的诗歌会毒害人们的心灵,所以要坚决驱逐出理想国,他说,“实际上我们是只许可歌颂神明的赞美好人的颂诗进入我们城邦的。对于荷马等诗人的否定,并不是由于柏氏没有认识到文艺的社会功用,而是恰恰因为他认识到了文艺所带给受众的深刻影响。不管是反面排斥,还是正面提倡,都反应了柏拉图对文艺之社会功用的重视,不然的话,他就不会对古希腊文艺名著进行字斟句酌的反复审查。柏氏坚持认为,文艺必须对人类社会有用,必须服务于政治;文艺的好坏,必须首先以政治标准来衡量。可以说,“柏拉图在西方是第一个人明确地把政治教育效果定作文艺的评价标准。”柏氏的观点使我们看出,文学的教育功能使它对现实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负有责任。除了文艺的教育功能,柏氏批评荷马及悲剧诗人可能毒害人们思想的讨论客观上是以承认文艺的娱乐功能为前提的。他批评说,悲剧性的文艺让听众的情感尽量发泄,使听众暂图一时快感,且人们的心灵认为自己得到的这个快乐全然是好事。“我们大概也要许可诗的拥护者„„说明诗歌不仅是令人愉快的,而且是对有秩序的管理和人们的全部生活有益的”。在批评声中,我们看到了柏氏无可奈何地承认了文艺娱乐功能的存在,因为若此功能不存在,则失去了批评的口实。其实,柏氏在《斐莱布篇》里曾较全面的阐述了艺术美的概念。在此,柏氏重视快感的产生,认为它是与美相连的。柏氏区别了两类快感,一是纯净快感,二是混合快感。他认为悲剧所提供的就是混合快感,即掺杂着痛苦的喜;真正优秀的文艺应该给人以纯净快感。

与其老师一样,亚氏也把文艺的教育功能摆在第一位,并兼顾娱乐功能。亚氏在谈到音乐时认为,“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着某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教育、净化、精神享受„„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就应选用伦理的乐调„„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为了更好地实行文艺的教育功能,亚氏与柏氏一样采用了区别对待的规定性方法。在《诗学》第十三章中,亚氏认为有三种情节结构应该避免,“首先,悲剧不应表现好人由顺达之境转入败逆之境„„其次,不应表现坏人由败逆之境转入顺达之境„„再者,不应表现极恶的人由顺达之境转入败逆之境„„它应该表现人物从顺达之境转入败逆之境,而不是相反„„人物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为本身的邪恶,而是因为犯了某种后果严重的错误。”亚氏主张悲剧主角的性格与我们观众 类似,只有这样悲剧主角才能极容易引起我们的同情,使观众的心灵得到净化,进而受到教育,结果,这样的悲剧作品就成为了一种社会财富。亚氏所提倡的教育功能是通过娱乐功能,即净化完成的。亚氏认为,诗对听众情绪起净化作用,有益于听众心理健康,也就对社会有益。亚氏宣称悲剧“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情绪净化 的快感只是文艺作品美感来源之一,亚氏在诗学中还提到在摹仿中,认识事物本身所产生的快感以及作品节奏与和谐所带来的快感。艺术品的娱乐功能由各种快感综合而成。亚氏还区别了不同类别的文艺所激发出的不同情绪,产生不同的净化作用和不同的快感,如悲剧的快感,滑稽性格所生的快感以及善恶报应类戏剧所带来的快感。文艺作品给观众带来的这些快感同时有益于身心健康和道德修养。正如柏拉图的观点,即文艺激发情绪,产生快感,并不必然是坏事。亚氏也认为,情感渲泄,摹仿快感是人的自然倾向,文艺的存在有它固有的理由和社会功用。正因为深刻认识到文艺的教育功用,所以亚氏在其《政治学》里制定了详细的文艺教育计划。

由此看来,二人都重视文艺的教育、娱乐等社会功能,并堪称史上最早的寓教于乐的典范。

师徒二人美学观点上的相通之处不仅表现在以上与真、美、善有关的三个问题上,还存在于一些具体的技术性问题与意识形态等因素方面。例如,关于诗学分类问题,二人的做法也表现出惊人的但可理解的相似性。二人不约而同地从今天意义上的叙事学角度对文艺创作方式进行了分类。当然,分类后的价值判断是有差别的,此另当别论。柏拉图指出,“诗歌与故事共有两种体裁:一种完全通过摹仿,就是你所说的悲剧与戏剧;另外一种是诗人表达自己情感的,你可以看到酒神赞美歌大体都是这种抒情诗体。第三种是二者并用,可以在史诗以及其它诗体里找到”。在这里,柏拉图实际上沿 着两个维度区分了三种文艺体裁。两个维度表现为摹仿与单纯叙述之间的对立。第一种体裁属于摹仿,戏中人物在讲话、行动;第二种属于单纯叙述,只有诗人在说话;第三种是头两种方式的混合。柏拉图的价值取向是:第二种方式最好,最坏的是戏剧性的摹仿,因为单纯叙述有助于诗人直接向观众表明善恶之分,而戏剧性摹仿容易使观众迷失在纷繁的剧中人物的多声部中,致使诗人观点的消失和观众难辨善恶。在诗歌体裁划分方式上,亚氏几乎照搬了柏氏在《理想国》卷三的二维三分法:“人们可用同一种媒介的不同表现形式摹仿同一个对象,既可 凭叙述———或进入角色,此乃荷马的做法,或以本人的口吻讲述不改变身份———也可通过扮演,表现行动和活动中的每一个人物”。在此,亚氏主要 区分了叙述和扮演两种叙事方式,柏氏所提倡的抒情诗体属于叙述体裁,悲剧和喜剧则属于扮演体裁,而荷马史诗则采用了介于二者之间的模式,时而用叙述手法,时而进入角色,叫人物出场,使摹仿者用动作来摹仿。亚氏对诗学体裁的分类与柏氏的分类如出一辙,唯一不同的是前者认为摹仿方式高于叙述方式,因为摹仿是人的天性,会给人带来快感,亚氏认为悲剧优于赞美诗和喜剧。

相同的诗学分类方式,却导致了不同的价值判断,而不同的价值判断又引领我们看到了二人美学观点背后相似的伦理态度和意识形态。柏拉图之所以不能容忍荷马史诗和悲剧,因为它们把神和英雄们刻画得和普通人一样浑身是毛病,如欺骗、争吵、贪财怕死、奸淫掠夺,这些行为违背了理想国的道德原则,会毒害理想国的青年人,会削弱他们保卫理想国的斗志。柏拉图认为神的本性是善的,决不允许诗人玷污众神的形象。其实神代表了柏拉图意识形态中的贵族阶段,所以为了维护贵族形象及统治,除掉颂神和赞美好人的诗歌以外,不准一切诗歌入境。压制荷马史诗和悲剧体现了柏拉图文艺批评的道德标准和贵族阶级的意识形态。而亚氏赞美悲剧和史诗、贬低喜剧的做法却达到与柏氏殊途同归的愿望。亚氏认为,悲剧主角应该是好人而不是坏人,而“喜剧摹仿低劣的人”,情节逆转不应造成反感,而应适合道德标准。强调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主张摹仿高尚人及文艺要教育受众的观点使亚氏的美学思想充满了道德判断的意味。受到其老师深刻影响,亚氏的美学思想同样折射出他的贵族阶级的意识形态。亚氏心中理想的悲剧主角应是一些“声名显赫、生活顺达,如俄底浦斯、苏厄斯忒和其他有类似家庭背景的著名人物”。换句话说,在亚 氏的心目中,只有他所属的上层贵族阶层的人才可以当悲剧主角。另外,亚氏在《政治学》里所设计的文艺教育,正如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一样,只以统治阶级的青年为教育对象。由此看来,师 徒二人的美学思想反映了共同的意识形态,“都背着道德主义考虑的包袱”。

在以上对文艺的本体论的讨论中,我们看出了二位先贤的诸多共同之处。下面,我们再从文艺表征和方法论角度简要考察一下二人之间相似的观点。

众所周知,文艺是一种表征手段,是一种符号表达方式,与日常交际表达不同。真实的日常交际要求符号能明确无误地指向所指。而对于文艺作品却不能这样苛求。较一致的观点认为,文艺是一种虚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模糊不清的,文艺与现实不是明确对应的。从这个角度看,柏氏和亚氏的摹仿论属于典型的现代意义上的虚构性表征理论。在本文的前面,我们已提到二人的美学思想是一种反映论,但反映的真实程度是另外一回事。此处,文艺的真实性问题将得到分析。柏氏认为文艺与真理隔了两层,只是影子的影子;换句话说,文艺作品是不真实的,是虚构的;而亚氏认为文艺作品不在于摹仿事物本来的样子或照事物为人们所说的样子去摹仿,而是在于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摹仿。这种应当有的样子是被现代人说成是源于现实,高于现实中事物本来的样子的,因而也是一种虚构。师徒二人的美学思想均暗含了文艺的虚构性。而虚构就是撒谎和欺骗,当然谎言不一定是恶意的。柏拉图认为,摹仿得到的只是影像,并不曾抓住真理,“模(摹)仿者对自己模(摹)仿的东西没有值得一提的知识。模(摹)仿只是一种游戏,是不能当真的。” 柏氏认为荷马等悲剧诗人巧妙地利用了 观众心灵中弱的部分,骗取他们的眼泪和情感,“绘画所以能发挥其魅力正是利用了我们天性中的这一弱点”。观众们受了艺术家的骗,却不知道艺 术作品与真实隔着两层。那么柏氏认为艺术家虚构表征的具体手段有哪些呢?什么样的谎言手段能骗得观众的相信呢?柏氏认为诗人的谎言手段主要包括语言、韵律、曲调等符号。“诗人虽然除了模(摹)仿技巧而外一无所知,但他能以词语为手段出色地描绘各种技术,当他用韵律、音步和曲调无论谈论制鞋、指挥战争还是别的什么时,听众由于和他一样对这些事情一无所知,只知道通过词语认识事物,因而总是认为他描绘得再好没有了。所以这些音乐性的成分所造成的诗的魅力是巨大的。”诗人虚构的成功导致观众沉溺于由各种符号编织起来的 谎言之中。

亚氏在谈到诗的摹仿媒介时,完全认同了柏氏 的观点。他在《诗学》第一章中就开宗明义地指出,靠说唱谋生的表演者或艺人凭借节奏、话语和音调进行摹仿,这些符号手段的使用有助于诗的虚构性的实现。但亚氏对文艺虚构手段的挖掘比柏氏走得更远,他没有停留在单纯符号手段的使用上,而是进一步探讨了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演算过程在文艺虚构中的共谋作用。在《诗学》第24章中,亚氏直截了当地分析了诗的撒谎过程,而擅长使用撒谎手段的大师,荷马理应当仁不让。这一更高级的撒谎手段被亚氏称作悖论或包含谬误的推断。亚氏说,“教诗人以合宜的方式讲述虚构之事主要是荷马,而使用这方法要利用如下包含谬误的推断。倘若P的存在或出现先于q的存在或出现,人们便会这样想:假如q是存在的,那P也是存在或发生过的。然而,这是个错误的推断。因此,假如前一个事物是个虚构,但在它的存在之后又有了其它事物的存在或出现,诗人就应补上这个事物,因为当知道q是真的,我们就会在内心里错误地推断p的存在也是真实的。”亚氏例举了《奥德赛》“盥洗”一 幕中,俄底修斯利用这一符号逻辑骗取悲奈罗佩信任的故事。亚氏认为这一撒谎的逻辑可以掩盖荒唐的情节,使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变得更可信,使之比那些可能发生但却不可信的事更加胜任为诗歌和戏剧的情节。由此,亚氏美学思想中的虚构观或撒谎观可见一斑。

在洞察文艺符号的谎言性方面,柏氏和亚氏可谓是美学思想史上的先驱,因为符号的表征危机和美学的语言学转向只是近来才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例如,意大利的符号学家艾柯在其《符号学理论》中直接把符号定义为撒谎的工具,他认为“符号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研究可用以说谎的每物”,他在该书中对作为创造功能的美学文本 和修辞学劳作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该观点理应同样适用于文艺符号的分析。

符号学认为,符号相对于某人代表某对象,符号过程三要素包括符号、对象和解释项。符号与对象之间的关系涉及到“真”的问题,属于语义学范畴;符号与解释项之间的关系涉及“善”的问题,属于语用学范畴;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涉及到“美”的问题,属于语形学范畴。符号学的这一基本原理同样适用于美学符号的分析。某一艺术文本不仅其内部包含了不同的符号,而且其本身也是一个艺术符号。艺术文本反映了什么?这是个美学语义学问题;艺术文本要传达的价值何在?这是美学语用学问题;而艺术文本的美主要表现在艺术作品的形式上,这是美学语形学的特长。美国符号学家莫里斯指出,符号的语义、语用、语形三唯独维度是统一在符号的作用过程中的,语义学、语用学、语形学是符号学中互为前提的三个构成分支。同样,美学语义学、美学语用学、美学语形学也是美学符号学中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作品的语义、语用、语形过程是不可分割的,艺术符号的价值取向是建立在表达内容基础上的,而内容的表达又是离不开符号形式媒介的。艺术符号的语义、语用、语形作用统一在艺术符号的表达中。换言之,美学中的“真”“善”“美”问题统一在艺术符号的表征中。由此,美学符号学为论证柏氏和亚氏美学思想上的相通之处提供了佐证。

柏氏和亚氏美学思想上的相通之处还表现在诸多方面,如二人都强调诗的读者因素,强调文艺才能 的培养;在美学方法论上二人都采用描述性规定法,分析视角都是静态的等等。这些共性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但本文所重点分析的二人美学思想上的相通之处,足以证明西方古代美学思想的连续性。当然二人之间的不同点也不能忽视,否则将看不到美学思想的发展。但目前学界过度侧重二人之间的差别,简单地给他们贴标签,一个是浪漫主义始祖,一个是现实主义祖先。这样简单化的操作忽视了美学思想发展的复杂性,只能导致美学思想史在认识论上的断裂。有学者认为,根据柏拉图的理论,“摹仿就是对外界的一种被动的,忠实的抄录”。从柏氏的身上,难道看不出一丝一毫的现实主义因素?同样从亚氏的关于艺术高于现实的观点中,难道看不出半点的浪漫主义情怀?

本文对于柏氏和亚氏美学思想中共性的讨论,目的不在于要扼杀文艺思想的发展性,而在于指出美学思想是在连续性基础之上的发展;提醒人们关注美学思想的传承性,避免采取简单化的操作,避免在美学思想认识上产生断裂。

第三篇: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教育活动

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出身奴隶贵族家庭,青少年时代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喜爱文学创作和诗歌。公元前407年,年满20岁的柏拉图确认自己是苏格拉底的信徒。这件事对他一生的事业有重大的影响,他的兴趣从诗歌、文学和戏剧转向了哲学。他对苏格拉底非常敬仰,他的某些基本论点源于苏格拉底。然而,使他终生难忘的是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于是,公元前399年,柏拉图被迫逃离典雅,到麦加拉、埃及、南意大利、叙拉古等地游学,达12年之久。侨居外乡的日子,“大希腊”之行使他开拓了眼界,丰富了经验。尤其是毕达哥拉斯派的主要代表阿尔基达集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于一身的形象铭刻在柏拉图的心里,成为他追求融合哲学家和政治家于一身的英才人物的雏形。也正是这次有力客观上帮助柏拉图考察了各种政治体制、法律、社会结构,研究了各种哲学流派、天文学、数学和音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学家。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返回雅典后,在雅典城郊创办了学园,一般译作“柏拉图学园”。柏拉图学园的创立,不仅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也是欧洲学术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因为在学园里,既开展教育活动,培养人才,又进行学术研究,促进古代希腊科学文化的发展。学园讲授哲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等科目。学园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过“苏格拉底式”的问答法占有重要的地位。柏拉图去世以后,该学院延续了900余年,直到公元529年被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封闭为止。学园的环境为柏拉图的教育与学术活动生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他在学园里撰写了两部巨著:《理想国》和《法律篇》。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这两部著作之中。其中《理想国》集中体现了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被视为西方三大教育名著之一(其他两部为卢梭的《爱弥尔》、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在一位友人的婚礼宴会上溘然辞世。

二、柏拉图在中西方的地位

柏拉图与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比起来,在西方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注意。因为他的作品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文献。在西方哲学的各个学派中,很难找到没有吸收过他的著作的学派。在后世哲学家和基督教神学中,柏拉图的思想保持着巨大的辐射力。有的哲学史家认为,直到近代,西方哲学才逐渐摆脱了柏拉图思想的控制。而且,柏拉图的理念论,被1949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认为是唯心主义的。但他对西方哲学的启蒙作用被普遍认可,也因为他卓越的人格而备受尊重。

三、柏拉图的教育观

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他从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的哲学思想出发,在其教育体系中强调理性的锻炼。

柏拉图重视早期教育,提出儿童的教育与国家的兴旺有很大关系,应由国家设立专门的教育机构。他要求3~6岁的儿童都要受到保姆的监护,会集在村庄的神庙里,进行游戏、听故事和童话。柏拉图还重视各个阶段的教育,他认为7岁到16岁的教育属于情感教育阶段。儿童从7岁就要开始学习军人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读、写、算、骑马、投枪、射箭等等。柏拉图将18~2 0岁的教育视为意志教育阶段,目的是培养理想国的保卫者,形成勇敢的美德。20~30岁的教育属于智慧教育阶段,那些对抽象思维表现特殊兴趣的学生就要继续深造,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学与和声学等学科,以锻炼他的思考能力,使他开始探索宇宙的奥妙。柏拉图指出了每门学科对于发展抽象思维的意义。他主张未来的统治者在30岁以后,要进一步学习辩证法,以洞察理念世界。经过5年后,他就可以成为统治国家的哲学王了。柏拉图认为任何一种哲学要能具有普遍性,必须包括一个关于自然和宇宙的学说在内。柏拉图试图掌握有关个人和大自然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发展一种适合并从属于他的政治见解和神学见解的自然哲学。柏拉图十分重视音乐和体育的作用,认为它们是专门为情感教育服务的,强调“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因此,他特别重视音乐对幼儿与儿童的影响,甚至指出了胎教中音乐对胎儿的影响。他认为国家应重视如摇篮曲、儿歌等的编写,以音乐陶冶儿童的心灵。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音乐与文学可以保证国家能支配青年一代,使他们喜爱统治者所规定应当喜爱的,厌恶统治者所规定应当厌恶的东西,这正是音乐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认为,体育应包括教育手段和健康术。他对当时雅典出现的竞技主义和竞技职业化倾向曾给予猛烈的抨击,同时也批评市民轻视体育的思想和态度。柏拉图丰富的体育思想对后世体育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柏拉图指出,当我们说到“马”时,我们没有指任何一匹马,而是称任何一种马。而“马”的含义本身独立于各种马(“有形的”),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因此是永恒的。但是某一匹特定的、有形的、存在于感官世界的马,却是“流动”的,会死亡,会腐烂。这可以作为柏拉图的“理念论”的一个初步的解说。柏拉图认为,我们对那些变换的、流动的事物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它们只有意见或看法,我们唯一能够真正了解的,只有那些我们能够运用我们的理智来了解的“形式”或者“理念”。因此柏拉图认为,知识是固定的和肯定的,不可能有错误的知识。但是意见是有可能错误的。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这么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我们的大自然比起鲜明的理型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

四、“柏拉图式的爱情”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老师就让他先到麦田里去,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期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结果他两手空空的走出了田地。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期间即使见到最大最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觉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老师说:这就是“爱情”。

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作圣诞树的树。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今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后,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人生就正如穿越麦田和树林,只走一次,不能回头。要找到属于自己最好的麦穗和大树,你必须要有莫大的勇气和付出相当的努力。

柏拉图式恋爱,也称为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异性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只有精神上的恋爱,但没有肉体上的结合。这样纯洁,洁白的爱情是不可玷污的,才称为柏拉图式的爱情。也有人说它是一种永久的,不求回报的爱.即使不能相守,只要看到对方幸福,这份爱便会绵延下去,直到永恒.有些人,上帝给了他们缘分,让他们相遇,但是却忘了给他们交点,于是这份爱,只能变成远远的守望,而这两个人,也将永远如同平行线一般,不能在一起。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在欧洲,很早就有被我们中国人称之为“精神恋爱”的柏拉图式的爱,这种爱认为肉体的结合是不纯洁的是肮脏的,认为爱情和情欲是互相对立的两种状态,因此,当一个人确实在爱着的时候,他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体上同他所爱的对象结合。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柏拉图的爱情观让人不可思议。美国东西部社会学会主席、《美国家庭体制》一书的作者伊拉·瑞斯经研究后认为,柏拉图推崇的精神恋爱,实际上指的是同性之间的一种爱,也就是“同性恋”。古希腊人认为,同性恋的过程更多地是灵交、神交,而非形交。而在女性很少受教育的古希腊社会,男人很难从女人中找到精神对手。这就是柏拉图偏重男性之间的爱情的原因。柏拉图坚信“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而惟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惟有超凡脱俗的爱,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爱情,无疑是使人向善、向上的力量。

在我来看,这是纯精神上的爱情,只是一种美好而不存在纯信仰。有很多空间可以浮想,可能只存在于电影和童话中吧。柏拉图认为人们生前和死后都在最真实的观念世界中。在那里,每个人都是男女合体的完整的人,到了这世界我们都分裂为二。所以人们总觉得若有所失,企图找回自己的“另一半”。柏拉图也用此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有“恋情”。在他的理论中,没有哪一半是比较重要的,所以,男女四平等的。而且在观念世界的你的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最完美的对象。他、她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也正在寻找着她、他。我觉得柏拉图式的爱情有四种意义。一是,男女平等的爱情观;二是,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 三是,理想式的爱情观,即比喻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四是,在这世上有,且仅有一个个人,对你而言,他是完美的,而且仅对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都有其完美的对象,而且只有一个。第三和第四个意义才真的是柏拉图的爱情观或两性观,我不知道,这样的爱情现在是否真的存在,是不是真的不现实或者真的只是在童话中才有。

五、柏拉图与孔子的教育比较

这两位思想巨人所处的时代虽相隔一个多世纪(孔子为公元前551年~前479年,柏拉图为公元前427年~前347年),但两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成长经历,以及两人的教育观,却有着相似之处。

一、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对他们教育观形成的影响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和柏拉图所处的雅典时代,奴隶主的统治都已腐朽没落,新兴的地主阶级,正凭借自身的经济实力蚕食甚至鲸吞统治权。在春秋时代,这种斗争主要表现为“私家”与“公家”之争。柏拉图所在的雅典,经济、政治在当时的奴隶制国家中都最为发达。到公元前5世纪至前3世纪,雅典在经济、政治生活中更是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促进了其哲学、科学、教育等方面的高度发展。由此可见,孔子与柏拉图都处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变革时代,都有着外出巡游的经历和长期的教学实践。同样的经历,形成了既相似又迥然不同的教育观。

二、孔子和柏拉图的教育观之异同(一)教育目的 在中国奴隶制社会里,“学在官府”,受教育的都是奴隶主上层贵族,学与仕是不分的。到了孔子时代,这种教育规模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而出现了“私学”,使得更多当权的或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青年,能够接受教育。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修己以安百姓”的能力的“君子”。

在这一点上,柏拉图与孔子是相似的。他主张国家对统治阶级中的青少年进行集中培养。柏拉图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出这种统治者,即他所谓的“哲学王”,他认为由这种哲学王治理国家,制定法律,将使国家的一切符合正义,因为他们是根据来自理念世界的普遍、绝对真理来治理国家的;这样的国家将是万世一系的。所以,有人说柏拉图创办的Academy学园好像是一所“政治训练班”。

(二)教育内容

孔子继承西周“六艺”的教育传统,即礼、乐、射、御、书、数。柏拉图的教学内容,被后人总结为“七艺”,即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而以“礼”为准则,即人本主义的“仁” 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柏拉图作为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建立者,其道德教育的核心是理念。他首先把世界区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即他是用虚无缥缈的理念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他们都非常重视音乐教育。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由此可见诗教、礼教、乐教之间的关系;乐教是完成诗教与礼教的重要手段。柏拉图认为音乐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治乱兴衰,同时也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治乱兴衰。对于军事体育训练,柏拉图比孔子更为重视。在当时的雅典,实行志愿兵制,青年们18岁时志愿加入士官团,接受军事训练。在士官团中,青年们用一年的时间学习军事知识与技能,再用一年时间去边防地区的军队见习。柏拉图这种体育锻练为军事做准备,从而巩固国家政权的思想,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是不易发现的。

(三)教育对象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除奴隶以外,不分贫富贵贱、贤惠愚蠢、种族和地区,任何人都可以入学,扩大了人才的来源,这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柏拉图的人性论则是与他的社会观密切联系的。他认为上帝造人,人分三等:金质的人,理性发达,应成为上层社会的统治者;银质的人,意志坚强,好勇爱斗,应构成军人或中下层统治阶级;铁质的人,以贪欲为特征,命定成为劳动者。因此,教育的对象,应是那些金质和银质的中上层统治者,而下层的劳动者则应习惯于克制欲望,服从长上,尽心尽力地为统治者服务。

(四)教育方法

孔子重视“学而知之”,创造出了以培养自觉性为中心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其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认为教育者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引导他们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发展道德情感,树立道德信念,追求远大理想。而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的知识是经验超越时空而客观存在的。他也强调启发,但并非根据各人不同的个性启发,而是认为人在出生前就已经具有知识,只不过是出生以后忘记了。通过启发,促使人“回忆”起这些知识。孔子和柏拉图都强调学以致用,即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政治生活和道德实践中去。

第四篇:柏拉图的艺术思想

《理想国》中的艺术思想

摘要:《理想国》一书中涉及到了柏拉图的文艺思想,阐明了他的艺术观。不同于一般其他专门论述文艺与美学的美学著作,柏拉图并没有全面、系统或是编年体式地论述。由于本书的核心是关于建立一个理想城邦的政治问题,因而本书中的艺术思想与政治有莫大的干系,是围绕着用用他的理念论与伦理道德观来改造希腊艺术、使其可以适合理想城邦的社会体制这一层面来开展的。

关键词:文艺 理想国 教化

一、艺术与摹仿

1、柏拉图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摹仿。

柏拉图用了 “三种床”的例子,说明诗歌与其他艺术都只是摹仿实际事物的影像,“床”的理念才是真的存在,木匠制造的实物床是摹仿床的理念,是它的比较暗淡的阴影,而艺术的床不过是理念的影像的影像,真实程度最低,是属于世界与认识结构序列中最低级的部分。原因是“它只是触及或把握了对象事物的一小部分,而且还是呈现的形象的一个部分。

2、艺术的魅力难道在于真实么?

在这一艺术本性的重要问题上,柏拉图未免太贬低艺术了。艺术的摹仿不是追求“像”,而是追求“美”,它的摹仿是在特殊的生活原型中把握普遍本性,揭示因果关系,经过艺术加工,从而给人美的情感体验。柏拉图的“影像”论不能解释写意水墨画与中国书法艺术。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任何逼真的摄影所以不能替代绘画,其实正在于后者有笔墨本身的审美意义在。它是自然界所不具有,而是经由人们长期提炼、概括、创造出来的美。①”

二、艺术与灵魂

1、柏拉图认为艺术只是摹仿感觉与情欲

柏拉图在论述艺术与灵魂的能力的关系时,认为艺术家在创作中只是摹仿灵魂中的感觉与情欲部分。“他于刺激,强化了灵魂中的这种低下成分,通过增强这种低下成分就会趋向毁坏灵魂中的理性部分。”

他还认为,当时希腊悲剧的艺术效果,只是迎合与满足人们心灵中渴望发泄情感的部分,久而久之,这种持续的怜悯会造成自己有痛苦时就不易被理性克制。

2、柏拉图的无情

如果艺术仅仅涉及灵魂中的理性的话,那恐怕艺术离灭亡也就不远了。苦难往往成就好的艺术家,因为那时的艺术作品融入了作者不吐不快的感情,或许是非理性的,却无疑也会涤荡人的心灵,将人引向真、善、美。“黑格尔说欧洲中世纪宗教艺术时说,这是把苦痛和对于苦痛的意识和感觉当作真正的目的,在苦痛中愈意识到所舍弃的东西的价值和自己对于它们的喜爱,愈长久不息地观看自己的这种舍弃,便愈发感受到把这种考验强加给自己身上的心灵的丰富。②”这种心理或许听起来不可理喻,却真实地存在于人性之中。

3、柏拉图的情有可原。

柏拉图如此不满的“艺术夸大情感”这一点,是因为哲学本来就是理性统治情感的智慧,大量希腊传统与流行艺术与他设计的以理念论哲学为主导的理性王国是不相容的,并且,他的本意也不是要用哲学取代艺术,禁绝一切艺术,而是意图用他的哲学去支配与改造现有的希腊艺术,将其相容地纳入他的理想国家的文化体系。

三、艺术于教化

1、柏拉图认为文艺的作用在于净化城邦。

柏拉图强调文艺教育至关重要,因为坏的艺术会污染城邦的精神状态,好的艺术则能净化城邦的社会风气和个人心灵。所以,他个人主张理想国家应该对艺术严格监督,阻止艺术家们“不论在绘画或雕刻作品里描绘邪恶、放荡、卑鄙、龌龊的坏精神”,扶植发扬能起净化作用的艺术作品,使艺术有助于理想城邦的长治久安。

2、柏拉图的专制与空想

将艺术的本性与社会功用都纳入他的理念论哲学与理想国家来作过于狭隘的考察,强调对以艺术实行严格的控制与监督,是以强制的法律手段来干预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与审美原则,无疑使专制的,会打压文艺的自由风气和范围,造成“文艺服从政治”。在经历过文革创伤的中国人看来,文艺服从政治无疑使危险的。在传播学理论中,柏拉图实际上是在进行“议程设置”,通过政治上控制文艺的来源来决定普通人该接收什么。其实在今天的社会,议程设置也是无处不在的,我们以为全面可信的信息,实际上都是大众媒介通过筛选之后“给”我们的不完整的、破碎的信息。

3、对柏拉图的理解

并不能说柏拉图不懂文艺或指责他看轻了文艺,他的《理想国》一书比起一部哲学著作更像是文学作品。只能说柏拉图认为人生最高、最好的艺术实际上是理想国,他的一生都可以说是在做这样一项艺术,即在理论上为理想国的建立奠定哲学基础。这也就难怪波普尔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政治对柏拉图而言,是最高的艺术。它是一种艺术——并不是在我们可能谈论操纵人的艺术或做事情的艺术的一种比喻的意义上,而是在这个词本来的意义上的艺术。它是一种创作的艺术,像音乐、绘画或建筑一样。③”

参考文献: ①、②李泽厚 《美的历程》华夏出版社2000年

③ [英]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1卷)》.陆衡,等,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第五篇:柏拉图主要思想概述

敬文法哲学研习会

柏拉图主要思想概述

专业:法学理论

学生姓名:岳岚培 高寒梅 郭甜甜

指导教师:孙文恺教授 完成时间:2014年11月21日

前言.....................................................................................................................1

一、辨证学............................................................................................................2

(一)意典的性质与意义..........................................................................2

(二)意典界与事物界................................................................................2

(三)晚年辨证学方面的变迁....................................................................3

二、格致学............................................................................................................3

(一)宇宙的形成........................................................................................3 1.开辟..................................................................................................3 2.质素..................................................................................................4 3.灵魂..................................................................................................4

(二)宇宙的分类........................................................................................4

三、伦理学............................................................................................................5

(一)个人伦理............................................................................................5

(二)社会伦理............................................................................................5 1.国家起源.............................................................................................5 2.哲学王的统治.....................................................................................6 3.社会等级.............................................................................................6 4.公有制.................................................................................................7 5.教育理论.............................................................................................7 结语........................................................................................................................8

柏拉图主要思想概述

摘要:柏拉图的思想是西方文化的奠基,在西方哲学的各个学派中,很难找到没有吸收过他的著作的学派。其思想理论涉及文法、修辞、逻辑、算数、几何、天文、音乐等诸多方面,本文试图从内容上以其辩证学、格致学、伦理学三个方面为主线对柏拉图的主要思想进行梳理,以期对柏拉图的主要理论学形成初步认识。

关键词:柏拉图

意典

格致

伦理

前言

柏拉图的著作均采用对话体,这种写作方式承载了其丰富的哲学思想。关于柏拉图思想的分类,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种一是以时间分,另两种是以内容分。具体地讲,前者以文体学的研究方法将柏拉图的对话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早期对话中比较重要的作品有《申辩篇》、《优息弗罗篇》、《克力同篇》、《查米德斯篇》、《伊翁篇》、《高尔吉亚篇》、《拉凯斯篇》、《门内科索斯篇》、《普罗泰戈拉篇》、《吕雪思篇》、《优息德谟斯篇》、《大希庇阿斯篇》。中期对话有《米诺篇》、《斐多篇》、《克拉底鲁篇》、《会饮篇》、《理想国》、《斐得罗篇》、《巴门尼德篇》。晚期对话有《智者篇》、《泰阿泰德篇》、《蒂迈欧篇》、《克里底亚篇》、《政治家篇》、《斐利布篇》和《法篇》。”①这种对话分期,学者们是大致同意的。但不同时期是否意味着不同的哲学思想,学者们持不同观点。有的认为,不同分期,其哲学思想截然不同。有的认为,柏拉图思想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以内容分的有三分法和八分法,三分法由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任诺苦辣提斯首先接受。“所分的是

(一)辨证学或名学(Dialectic or Logic);

(二)格致学(Physics);

(三)伦理学(Ethics)。”②八分法则分为:认识论、理念论、辨证法、自然哲学、社会政治哲学、道德伦理哲学、灵魂论、至善论。③两种分法都有道理,相比而言,第二种分类更为得当。原因在于第一种分法,非细致研究柏拉图每一篇对话不能进行;而且分歧较大,比较不同时期思想的变化更是艰难。而第三种分法所分小 ①② 余纪元:《<理想国>讲演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页。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31页。③ 参见范明生:《柏拉图哲学述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类可以归入三分法的大类中去,不如三分法精炼。本文遂采用第二种分类总结概括柏拉图的主要思想。

一、辨证学

“辨证学就是意典学,其中所论都是关于意典的问题,如意典的成立、意典的性质、意典的种类等等,所以也叫做意典论。意典的观念贯穿柏氏学说的全部,是他学说的中心,也是他学说的一把总钥匙,所以辨证学既别称为意典学,复亦①称为名学。”辩证法一词有四层含义:“1.寻常的问答或对话——这是它的原义;2.说话的技术——这是希腊一般学者,如辩士们的用法;3.用对话求知识的技术,引伸为哲学的别称——这是柏氏广义的用法;4.知识基本的工作,哲学盘石——意典——的探讨,哲学内部最基本的一门——这是柏氏狭义的用法。”②对话的原义一层层变化至哲学内部的基石,原因就在于,柏拉图认为思想就是对己说话。“意典非他,只是一类事物(A genus or species of things)的共同性质。”③

(一)意典的性质与意义

柏拉图认为,意典具有以下性质:普遍性、纯一性、永久性、独立性、实在性、目的性。意典是普遍的性质;这个性质是纯的单一的;因为普遍而抽象、抽象的自然没有形体、没有形体就不占空间和时间,所以就永久;意典没有变化当然不受外物影响,因而独立;意典是客观的、实在的;一切事物都有完满的理想(Ideal),这个理想便是它们的目的,就是意典。

“柏氏的意典有三重意义:1.本体上的(ontological);2.目的上的(teleological);3.逻辑上的(logical)。从本体方面说,意典是宇宙的真‘有’(Real being)事物的真如(Thing in itself)。......就其性质论,意典乃是变中之常、动中之静、暂中之久、多中之

一、散中之总、杂中之纯。宇宙一切变动不居的事物,不论属于自然界或人事界,都有个模型(Pattern)存于不变有常的本体界里面。这些模型就是一切事物之所趋向,因此也叫做它们的目的。意典是模型,所以就是这目的。”④宇宙现象本是杂乱的,意典给予它们秩序,意典是思想的利器,逻辑是思想的方式,所以意典也有逻辑的含义。“人类之所以认识意典,由于思想的抽象作用,把事物的内蕴抽出而成概念,然后再把概念实在化而成意典。”⑤

(二)意典界与事物界

“柏氏每提意典,都是多数的——他不说Ideal而说Ideals。”⑥他的意典 ①②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31-32页。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59页。③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64页。④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68页。⑤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71页。⑥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71页。

是无限的、普遍的、所有事物都具有的。意典与事物本身的关系并不是平行的,意典超乎事物之上。意典们自成世界,自成体系,系统配合,意典之间呈金字塔形,顶部是终极意典——目的。越往上越单纯,越往上越绝对。“柏氏又把意典(特别是最高的意典——‘好’)当作动因(efficient cause),世上一切东西的存在(existence)与内蕴(essence)都是它们所赋予的。......非但如此,他还以为意典有理性、有智慧、有生命、有动作。”①

(三)晚年辨证学方面的变迁

柏拉图到晚年的时候把意典的范围缩小,只承认自然界有意典,人事界没有。“柏氏吸收毕达哥拉派的数的原理,而成意典上一与多的原理。再进一步,简直就把意典等于数,且说:最高意典——‘好’——是一,其他意典是由一所产生的数,某事某物是某数,某事某物的变迁是某数的变迁等等。”②

二、格致学

柏拉图的格致学就是他的宇宙论,这其中包括,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下的飞禽走兽,以及一切的动植庶品。但是,这些具体的东西都只是意典的副本,只是为了完成哲学系统的缘故,不得不拉进来凑热闹,因此在这方面没什么特殊的贡献。

(一)宇宙的形成

“据柏氏看,这个世界是意典界的表现——意典界是本体,它是现象。它是意典和质素,或是理性和必然性的混合品,因为它是上帝用质素作材料所造成的;上帝是最高意典,是理性的大全,它创世的时候,把自己的模样拍在白纸一般、一尘不染的质素上面,但是不得不以质素做底子,所以质素成为必然性。既有理性,生命自然也跟着来,有生命必有灵魂。”③

1.开辟

“基督教的上帝之创世,乃是无中生有,至于柏氏的上帝之创世,乃是整理的办法:质素本来在那里,不过只是一团糟,秩序以及其他一切都没有,上帝把自己的模样拍上去,给它一个秩序,经过好多手续,才成这样一个世界。”④上帝创世的第一步,把理性布满宇宙——要把意典的模样拍在质素上面,所以造出灵魂;第二步:混混沌沌的质素里面起一个分合的作用,其中各部分按类汇成四种元素:

(一)火;

(二)气;

(三)水;

(四)土。这四种元素的由来,是理性最初 ①②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77页。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77页。

③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01页。④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02—103页。的作用,宇宙最早的秩序。第三步,从这四种元素之中,产生日月星辰。①

2.质素

柏氏看来,质素不是上帝所造,但是上帝创造宇宙之时,不得不用质素做底子,它是一切事物普遍的托子;它是无定性的东西,可大可小,可多可少,可美可丑;它绝对不成物,是“非有”(non-being),所以有人把它当做空间来看,至于柏拉图自己是否把质素当做空间,他自己并未说明。

3.灵魂

在柏拉图这里什么是灵魂?笔者认为,灵魂是介于意典界与事物界之间的东西,“有了灵魂,意典的模样才能拍在质素上面,造物主宰才能把宇宙理性化。”②灵魂是上帝所造,包括三种要素:

(一)意典的内蕴——不变、不可分、纯一的要素,所以叫做同;

(二)四种元素——火、气、水、土——的内蕴——常变、可分、杂多的要素,所以叫做异;

(三)这两种要素合起来所成的同异的混合体。最后,把同、异、同异的混合体三者合一而成灵魂。③

(二)宇宙的分类

在柏拉图那里,“宇宙是个活的东西,而且在被造品之中时最完全的。因此这宇宙里面,各种生物都有,总括起来,可分为两类:

(一)长生的(immortal)

(二)非长生的(mortal)。长生的是天体——日月星辰之类,非长生的是地球的万物。”

其中,第一类是长生的天体,在柏拉图看来,“宇宙成个球形,里面的个体——诸星——也是圆的。地球居中,串在宇宙的轴上。环绕地球的有日、月和五个行星:金、木、水、火、土。日月和五行星外面,有个恒星天,它是宇宙的外重。行星个个单独绕地而行;恒星却不能单独行动,集合起来成个团体的绕地运动,换句话说,整个的恒星天顺着地球而动。除开绕地的运动之外,两种星同时自传;地球不但不移动,而且不自转。恒星天转到一周,便是一昼夜;月球绕地一周,成一个月;日球绕地一周,便是一年。”④

第二类是非长生的生物,柏拉图最关注的是人类。人类主要包括灵魂与身体这两个部分。灵魂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理性,是辨别是非善恶的良知;情感,是一种原动力;嗜欲,是饮食男女等等身体上的要求。理性在头部,情感在胸部,嗜欲在下部。理性管思想,情感管动作,嗜欲管感觉。正确的知识属于理性,空泛的意见属于情感,无常的感觉属于嗜欲。灵魂的三部分与生物的三阶段草木,禽兽,人类相对应。⑤

①② 参见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03-104页。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07页。③ 参见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08-109页。④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09—110页。

⑤ 参见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13—114页。

三、伦理学

柏氏的伦理学是关于宇宙间恒久不变的原理在人事界如何表现以及人生目的的确立、理想的追求的学说。“柏氏的伦理学分为个人伦理与社会伦理两部分;其实他的社会伦理就是政治学,因为伦理学以人为对象,政治学也是以人为对象,从个人方面研究人,是伦理学本身——狭义的伦理学,从社会方面研究人,便成政治学——广义的伦理学。”①

(一)个人伦理

希腊学者将人生目的或理想叫做“好”,个人伦理即关于怎样将这“好”表现在各人的生活之中,这方面的研究属于道德论的范围,由行为动机、行为目的和行为方法三个部分构成。1.行为动机:“个人意志所定的行为规则,就是行为动机;个人的行为动机能成大家所共守的律令(就是能出于“善意”),便是动机等于目的。可是这目的乃是大家所共同趣求的目的——伦理上的最高理想。”②其伦理学的着眼点在于改良动机,使动机与目的相同且合乎伦理上的最高理想。2.行为目的:柏氏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人生目的在于“好”,就是指幸福(happiness)。“幸福的内容固然是理性,但是此外还要加上其他部分。所谓其他部分便是享乐,不过必须无条件地受理性的支配。理性为主,享乐为辅,前者有绝对的宰制之权,后者有绝对的服从的义务。” ③ 3.行为方法:方法是“德”,这里的“德”并非道德,而是某件东西的功能,在个人伦理中即指“调和”两个字。“苏氏主张德等于知(Virtue=Knowledge),那么在他,德就是知,知就是德,除知之外便无德可言,因此他所谓德只是一个。„„柏氏主张德不只一个„„智慧、勇敢、节制、公道合称为四大德(four primary virtue)。”

(二)社会伦理

柏氏的社会伦理即其政治论,他把国家看作是一个放大的人,“人的灵 魂有三部分:理性、情感嗜欲;国家的分子也有三等:治者之于国家等于理性之于个人,兵士之于国家等于情感之于个人,平民之于国家等于嗜欲之于个人”。④所以智慧、勇敢、节制分别是治者,兵士和平民的德。

1.国家起源

柏氏认为国家起源于个人的需要。“对柏拉图而言,探讨国家的产生和人类社会的起源是一回事。”⑤从柏拉图国家起源论的发展与演变来看其早期的《普罗泰戈拉篇》和晚期的《法律篇》、《政治家篇》和《理想国》一起代表了柏拉图早、中、晚三期对国家起源的看法。《理想国》第二卷中提出的“互助论”为柏拉图 ①②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30页。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32页。③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34页。④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45页。⑤ 王宏文、宋洁人:《柏拉图研究(上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9页。

论国家和社会起源代表性思想。“《理想国》是从不断增长的人类需求出发,沿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的逐渐扩大,一步步地探寻国家的起源的。它把国家分成“必要的”、“健康的”国家和“繁华的”、“奢侈的”国家。国家的产生和最后形成就是在必要的、健康的国家进入繁华的、奢侈的国家过程中完成的。”①柏拉图在后期对话《法篇》中,从更开阔的历史视野,论述了国家的起源与生成,将希腊城邦国家形成的历史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大洪水后文明荡然无存,只在高山顶处住有穷苦人,处于未开化的野蛮状态,没有立法,靠习惯与祖制,实行家族或部落的最年长的家长统治;第二阶段,农耕发展,出现城邦共同体,家长统治演变为贵族统治,出现了严格意义上的国家;第三阶段,“特洛伊建设时代”,在平原与海滨建立许多个本土城邦和殖民城邦,城邦国家体制呈现多样化格局;第四阶段是希腊本土雅典、斯巴达等城邦国家的演变和完善。柏拉图将人类历史看做无尽的变化发展过程,并从经济与政治结合的角度考察城邦国家的产生与演②变。

2.哲学王的统治

柏拉图认为要实现他设计的理想城邦关键是要有“哲学王”来统治城邦,实现贤人治国。他说“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利和聪明才智合而为一”,“否则的话,我亲爱的格劳孔,对国家甚至我想对全人类都将祸害无穷,永无宁日。我们前面描述的那种法律体制,都只能是海客谈赢,永远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已。”③柏拉图所说的“哲学王”并非一定是有哲学头脑的国王。而是有宽泛的喻意,泛指政治与哲学智慧集于一身的统治者。所谓“贤人治者,就是智慧极高、同时力量又大的人,换句话说,就是理论家兼实行家,哲学家兼政治家。治者既是贤人,一切国事便要凭他处理,不可叫他受法律,以及各种制度的拘束,因为法律、制度在他眼里只是一种死的羁阨,非但无用,有时反能误事。”④

3.社会等级

柏拉图借助腓尼基人的传说,在教育理念中划分社会等级“老天铸造他们 到时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可宝贵的,是统治者。在辅助者(军人)的身上加入了白银。在农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⑤社会分为护国阶级和平民阶级,“护国阶级分为两级:

(一)治者(ruler);

(二)兵士(warrior),治者是执政的人,兵士是他们的助手。这两级人和平民共成三层阶级。这三层阶级各有各的职司:平民管中天、做买卖,所以又叫做实业界(industrial order);兵士管对外的国防,对内的治安,这些都是军政方面的事,所以又叫做军界(military order);治者管一切行政上和教育上的事,所以又叫做政治界兼教育界(official order and teaching order)。”⑥柏拉图理论中的社会等级并非固化的等级结构,在等级之间是具有流动性的,其等级不是由出身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心灵的品质。“虽则父子天赋相承,有时不免金父生银 ①② 王宏文、宋洁人:《柏拉图研究(上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46页。

参见姚介厚:《<国家篇>导读》,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0页。③《理想国》,473DE。④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56页。⑤ 《理想国》,415B。⑥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57页。

子,银父生金子,错综变化,不一而足。”,“如果他们的孩子心灵里混入了一些废铜烂铁,他们决不能稍存姑息,应当把他们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去,安置于农民工人之间;如果农民工的后辈中间发现其天赋中有金有银者,他们就要重视

①他,把他提升到护卫者或辅助者中间去。”

4.公有制

柏拉图的公有制理论分为“共产”和“公妻”两个部分,这两种均制度只行于治者和士兵两个阶级不行于平民阶级。②柏拉图认为财产和家庭都不利于政治家发挥其才能,妨碍他们全身心地为城邦整体谋利益,“在他看来护卫者的私有

③观念是城邦溃烂、衰落的根源。”所谓“共产”是指“平民把耕种所得的,抽一部分供给治者和士兵,所余的自己留住;治者和兵士除却消费上所必要的之外,不许储积财产。”④“公妻”则指废除家庭,其目的一方面在于改良人种,保证统治阶级成员的“优生”,使他们在体质与精神上永远成为公民中的优秀分子。另一方面,“柏拉图主张取消家庭,将妇女与子女共有作为和统治集团财产共有配套的制度,是为了彻底根除统治集团成员的私有观念,确保城邦国家的团结与统⑤一。”“公妻”制度下小孩从小就过团体生活,不会发生个人观念,而更具有“公有同一事物”的观念。

5.教育理论

卢梭曾认为《理想国》是“以往所写过的关于教育的最好论著。”⑥柏拉图试图通过教育使人民有“德”,但其教育理论同公有制一样是分等级的,仅限于护国者阶级。

(一)教育目的:柏拉图认为“治国的唯一问题就是培养贤治者、好

⑦官吏,治者既贤,官吏既好,国事交他们手里便万无一失。”

(二)教育方式:“知行结合”的教育方式包括科学和伦理学两个方面。

(三)教育阶段:柏拉图所定的教育时期分两大段,第一段是3岁到16岁的预备时期,教育侧重行的方面;第二段是16岁以后进入真正的教育时期,教育侧重在知方面。⑧

(四)教育内容:“柏拉图的教学内容,被后人总结为‘七艺’,即文法、修辞、逻辑、算数、几何、天文、音乐。”⑨其教育的核心是“理念”,柏拉图把世界区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现象世界是虚假无常的,而理念世界则是真实且永恒不变的。真理只能通过天生有智慧之德的统治者求之于理念世界。

《理想国》,415C。

参见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59-160页。③ 姚介厚著:《<国家篇>导读》,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④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59页。⑤ 姚介厚著:《<国家篇>导读》,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⑥ [英]厄奈斯特·巴克:《希腊希腊政治理论——柏拉图及其前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⑦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61页。⑧ 参见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51-164页。⑨ 刘萍:《试比较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观》,载于《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6期,第86页。②① 7

结语

柏拉图的思想对后世西方的文明演进、哲学与文化有深远的影响。其辩证法思想即其意典学说对人们在方法论的思考和把握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格致学论宇宙论万物,用天文学的专业眼光来看虽无甚价值,但是却代表了人类早期文明的宇宙观同时也是保证了其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伦理学强调伦理是政治的基础,国家体制有其伦理原则,政治通知单 首要任务时配置公民道德,是他开启了一种体制化的伦理研究和伦理型的政治学说,对西方后世的政治学、伦理学有深远影响;他提出的“共产”制度对后世的思想家形成空想共产主义有着深刻的启迪;在教育理念中强调教育对立国的重要作用,所提出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对西方教育模式的演进有着深远的影响。黑格尔曾评价“柏拉图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任务之一,他的哲学是有世界历来是地位的创作之一,它从产生起直到以后各个时代,对于文化和精神的发展,曾有过极为重要的影响。”①

①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第152页。

下载柏拉图的美学思想(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柏拉图的美学思想(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柏拉图“哲学王”思想述评

    柏拉图“哲学王”思想述评 刘伟 哲学王的思想是《理想国》(以下简称《理》)这本书的核心,也是柏拉图(以下简称柏)写作本书的意图之所在。本文意欲简要地说明这一思想的内容、......

    柏拉图的法律思想(5篇)

    论柏拉图《法律篇》中的 法律思想 申士猛 09法一 09022114 论柏拉图《法律篇》中的律思想 摘要:柏拉图是西方著名的古典大师,在西方的哲学、政治学和法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柏拉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年,从小在舒适的或许是富裕的环境中长大的;是一个漂亮、精力充沛的的青年。之所以叫“柏拉图”,据说是因为他肩膀宽阔的缘故;曾经是一个优秀的军人,并且在科......

    浅析柏拉图哲学与美学[精选多篇]

    在柏拉图的哲学及美学理论中存在着三个世界,依次为理式世界、感性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柏拉图认为,这三个世界是各自存在的而且是不变的,为一切存在的的公式。现实的感性世界是......

    柏拉图的思想核心(共5篇)

    试论柏拉图的理念论 摘要:柏拉图作为古希腊政治哲学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对欧洲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理念论作为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既体现了古希腊哲学思考的传统,充分反映了柏......

    柏拉图《理想国》的思想与启迪

    柏拉图《理想国》的思想与启迪 柏拉图生于公元427年,从小在舒适的或许是富裕的环境中长大的;是一个漂亮、精力充沛的青年。之所以叫“柏拉图”,据说是因为他肩膀宽阔的缘故;曾经......

    浅析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之美学观(精选五篇)

    综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及其意义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分别论述) 在柏拉图基础上,亚里士多德继承发展创新 相似与不同 总结 【关键字】 【文献摘要】 【文献综述】......

    中国当代艺术美学思想分析

    中国当代艺术美学思想分析作者:***(指导老师:***)正文摘要:在20世纪中国的美学思潮发展的最为迅速,它结合了东方与西方,使传统与现代相融合,成为中国艺术成效最显著的时期。从而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