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社会认同(最终版)

时间:2019-05-15 10:0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社会认同(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社会认同(最终版)》。

第一篇: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社会认同(最终版)

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研究

【摘 要】 尽管自2006年以来,我国的社会工作已经进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展阶段,但其至今仍未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还存在大众对社会工作者的鉴定模糊不清、对社会工作的推广和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工作专业性未能凸显、政府的财政扶持不够及社会工作职业岗位的缺乏等问题和不足。解决这些问题和不足的途径是通过提升政府层面的支持力度、加强社会工作队伍培育、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借鉴先进经验等而取得社会各界对社会工作的广泛认同,【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会认同 问题与对策

我国著名社会工作学家王思斌认为“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即它可以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等。在我国,社会工作不仅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还包括移风易俗等社会改造方面的工作。

一、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情况

(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工作

上世纪初社会工作开始引进我国大陆地区,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时间,但作为一项国家职业制度建设则是从2006年始的。在这一年,有两件标志性事件:一是人事部、民政部出台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二是中共中央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目标和“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工作专业水平”的要求,标志着执政党已经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了全党行动计划,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各级党委的重要工作任务。这两件大事对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它们就像春风一样唤起了全社会对社会工作的关心、关注,并形成了逐步重视、不断支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社会氛围。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现代社会职业制度也随之正式在我国拉开了建设序幕。在这些制度的指导下,上海、北京、广东等地也相继出台了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目前,我国综合政策与专项政策相衔接、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相配套的专业社会工作政策框架初步形成。应该说,这些政策制度,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发展思路、对策措施以及操作办法等方面都打上了深重的本土烙印,在世界社会工作发展史上具有独特位置和鲜明特色。通过教育培养和职业水平评价,据统计2012年年初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已有20多万人(其中,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54176名,其中社会工作师13421名,助理社会工作师40755名),已成为中国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多年来由社会力量推动而无法达成的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目标,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强力推动初步实现。而且近年来出台的一些制度,也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建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的政策依据。

[3]

[2]

[1]

(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

目前,民政系统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约有45.3万人,平均每人要为1000名重点民政对象提供服务,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急需社会工作队伍的补充。现有从业人员的总体学历水平较低,70%的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社会组织工作领域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同时,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冷淡”。仅仅有10-30%的学生毕业后选择了相应的社会工作,甚至有的学校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零,相当部分的毕业生选择报考公务员或其它专业的研究生。社会发展急需大量的社会工作者,而社会为具有专业背景的社会工作毕业生提供的职业化社会工作服务岗位稀缺,社会工作专业化超前于职业化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毕业生的就业困境。

(三)学术界的观点:社会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作用

对于社会工作和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界从多角度、多层次出发,做了大量研究,尤其是社会工作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功能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如李迎生教授主编的《社会工作概论》、徐永祥《现代社会工作与和谐社会建构》、黄耀明《论构建和谐社会与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关系》和赵慧珠《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等论著,但也有许多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余地。

二、我国当前社会工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众对社会工作者的鉴定模糊不清。

在我国,有的人甚至误认为社会工作者就是民政部门、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以前人们也经常提到社会工作,一般是指人们在本职工作之外所做的,不计报酬的其它工作。如兼任工会委员,担任政协委员等。有些认为做“好事”就是社会工作,其实是把社会工作当成了“志愿工作”。时玥在做关于社会大众对社会工作认知情况的调查时通过对河北省廊坊市居民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大众对于社会工作的了解程度尚浅。有36人(58.1%)认为自己对社会工作的不太了解,只有9人(14.5%)认为自己对于社会工作比较了解,完全无人认为自己很了解社会工作。社会大众基本都是通过主流媒体了解社会工作的。有37人是通过电视了解社会工作的,其次是有29人通过上网了解社会工作,有23人是通过报纸了解社会工作,有12人通过亲朋和邻居知道社会工作,通过报纸、居委会宣传等方式知道社会工作的人比较少。社会大众对于社会工作的了解不够深刻。大部分公众认为社会工作是从事社会上工作或者做义工,其实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事实上作为一门专业的社会工作学科与之有很大的不同。社会工作的鉴定模糊,使人们很容易把二者混为一谈,不利于专业社会工作的传播。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性的助人服务活动,与日常生活所说的社会工作并不一样。

(二)对社会工作的推广、宣传力度不够。

社会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首先是我国特殊体制的的影响。①由于我国社会福利服务方式、机构的多模式化,与社会工作相关的社会福利工作主要是由民政、劳动、人事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居委会等社会组织分别承担。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都是以不同的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在开展工作,没有形成统一的工作模式。③我国现有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操作方法都是舶来品,我们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尚未形成,致使以社工名义开展的社会福利服务

[4]

[3]活动极少出现。尽管今年来有所好转,但仍无法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些都影响社会工作的宣传。其次是大众传媒对社会工作的不了解和不重视。“社工”一词大多出现在学术期刊、学术著作中。而在大众化的传媒如:报纸、杂志、电视上出现的频率却是寥寥无几。总而言之,目前中国要发展社会工作,必须让社会工作这个职业得到社会大众认可接受,所以社会工作的普及和宣传工作非常重要。

(三)社会工作专业性未能凸显。

社会工作要想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在我国得以进一步发展,并被社会广泛承认,就必须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职业范围,有自己特殊的理论、方法和技巧,在社会分工中找到定位。这些问题在西方社工界已不成问题,而在我国,由于体制的原因及社工知识理念尚未普遍,人们还不知道社工到底是干什么的。还有人认为,目前,在社工领域工作的人没有专业知识同样也能干。因此对社工的专业意义产生怀疑。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社工专业知识会有助于人们更高质量地做好社会福利工作。

(四)政府的财政扶持不够,科研实务脱节。

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政府、科研教育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目前,各级政府对社会工作是一项社会福利服务事业,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是政府重要的公共职能之一,是政府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认识还存在着某些局限,在这方面借鉴香港的经验是非常有益的。香港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和财政资助是香港社会工作得以不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香港政府在制定社会福利政策,制定社会工作法规和条例等方面负有宏观管理与指导的责任。在经济上,对非政府的社会工作机构进行大力资助。1998年受政府财政资助的非政府机构有182个,下属实务单位有2872个,承担着香港80%左右服务工作。目前我国大陆的社会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更需要政府的关怀和支持。社会工作也需要政府在福利政策、人事制度、就业岗位、财政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五)社会工作职业岗位的缺乏。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领域虽然很广阔,但主要是基层行政干部,如民政,街道社区各种福利机构,工青妇等。由于行政机构改革,人员精简,这些部门很少引进专业的社工人员。缺乏对口的就业岗位,已有的就业岗位也没有相关的职称序列和职业保障制度。这种“有专业无职业”、“有岗位无职业序列”的状况,极大地刺伤了社工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制约了社会工作专业队伍的壮大。实际上,社工的就业范围不仅在民政系统,其它领域如学校、医院、慈善机构、司法机关也需要社工的介入。近年来,高校社工专业在蓬勃发展,不断有学校新开设社工专业。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职业问题,无疑会造成人才浪费,用非所学,从而制约社工教育及社工实务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还要对现有社工职业进行专业化改造。即通过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引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专业化水平,可以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实地考察和系统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亲身观察他们的具体作法,并吸收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去。

三、提高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对策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的受制约的重要原因就是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感不强,而逐渐认同社会工作、发展社会工作、建立特有的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体制是一种必然趋势,加强宣传,转变思 想,尽量让社会工作得到社会的认同,是目前我国社会工作界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

(一)中国社会工作要取得政府层面的认同。

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以来,社会工作的主管部门、研究机构、教学机构的工作人员就一直致力于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研究、传播、应用,在政府主管社会工作的民政部门和有关的教育机构中推行社会工作方法和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社会工作的服务水平和专业程度。但是,总的来说,社会工作并没有在政府中取得整体层面上的认同。这就要求政府在考虑社会工作时,注意摆脱我国传统民政工作模式,改变我国原有的把社会工作当作行政工作来做的传统,把社会工作作为一个重大的专业领域来对待,而不仅仅是再把社会工作看做救急救贫的一种临时性补救措施,而应把社会工作和乐善好施、扶危济贫、开发人的潜能、维护人的尊严和保障社会公平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把社会工作作为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社会整体水平的有效环节。其次,社会工作要取得社会成员的认同,使每个社会成员认识到社会工作是自己生活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认同、接纳并积极支持社会工作,从而不仅能够拓宽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的选择范围和志愿人员的选用区域,而且还能够拓宽社会工作的经费筹集渠道。同时,还应该注意社会工作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用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服务赢得社会成员的认可,是社会工作取得社会认同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为此就应该注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开展,为社会工作培养大批高质量、高水平、高能力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同时也能稳定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工作情绪,尽可能地防止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流失。此外,使社会认识到社会工作的重要性。社会工作涉及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尽管一个社会固然要存在竞争方能发展,但是任何一个社会的公正、公平和合作也是该社会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从开发每个社会成员的潜力、增强社会活力等方面来讲,社会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努力发展社会工作,实现社会公平,最大限度的发掘社会成员的潜力,社会才能得以健康、有效的发展,社会成员才会健康顺利地发展,才会实现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权利。

(二)加强社会工作队伍的培育。

从中国社会工作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的社会工作队伍基本是处于非专业化、非职业化状态,与专业的社会工作队伍的要求擦边甚远,这影响了我国社会工作的实施和进一步发展,为此,必须注意加强社会工作职业队伍的培育。

首先,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养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尽管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其状况却不容乐观,缺乏教材、教师水平不高、教学环节不健全,加上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生源缺乏,学生不安心本专业,致使毕业生流失现象严重,导致教育资源浪费等,都严重影响着社会工作教育的开展,也影响了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开展和进一步的发展。为此,我国应把社会工作教育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来对待,把社会工作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而且要拓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渠道,把对社会工作志愿人员的培训纳入到教育轨道上来,从而提高社会工作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提高目前社会工作者的素质。目前我国实际上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国家有关部门的行政人员,如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有关工作人员;二是社会福利团体的工作人员,如残疾人联合会、希望工程办公室、慈善基金会、各类咨询机构等工作人员;三是从事几层社会服务的工作人员,如居民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等部门服务人员等,这些成员虽然不是专业的社会工作人员,但是他们实际上却承担着我国社会工作的一些职能。这些实际工作人员虽然具有丰富的世纪工作经验,但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训练。如目前我国砖窑的社会工作机构——民政系统中全国12万民政干部中由专业学校培养出来的不足1%。而基层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也亟待提高,有些福利院的服务人员甚至有很多是中专文化程度,就更别说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生了。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完全利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机构培养出来的正规的毕业生来代替现有的工作人员不现实,唯一可做的就是在补充高素质工作人员的同时,实现目前的实际社会工作组织、群体、人员职能的有效转换,对这部分实际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提供相应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训练,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精神以及他们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这是目前我国社会工作职业队伍成长的至关重要的途径。

(三)加强大众传媒的宣传和借鉴先进经验。

大众传媒应加强对于社会工作的报道,关于社会工作的正面形象的报道,有利于对于传递正能量的社工作个案的采集和传播,也能让社会大众对于社工有个更高的认可度。政府、社工机构、拥有社工专业的学校能够引领学生学习先进的社工服务模式(国内和国外都可),学习别人先进的经验,也可以提升社工的社会认可度。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6,P12 [2]百度百科.社会工作[E/OL].http://www.xiexiebang.com/s?tn=site5566&word=%C9%E7%BB%E1%B9%A4%D7%F7 [3]潘跃.加快推进专业社会工作发展——访民政部社工司副司长柳拯[N].人民日报,2012.04.25(17).[4] 时玥.关于社会大众对社会工作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J]知识经济,2011年第13期.5

第二篇:社会工作社会调查报告

石河子市东城街道凤凰嘉苑社区人口老龄化

及养老问题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计划生育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变得日益严峻。本次调研,主要就人口老龄化及养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讨论,以期为我国养老问题献计献策。调研范围虽然仅限于我所工作在的石河子市东城区凤凰嘉苑社区,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今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情况和老年人养老方式情况。报告将从整体和部分角度,社区和个体层次来全面分析凤凰嘉苑社区人口老龄化及其养老方式情况。

调研目的与意义

当今社会,养老的主要问题包括老年人经济供养,医疗健康,生活照

料,精神抚慰以及权益保障等。进行此次调研,我们希望人们能对养老问题引起重视,关注身边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让老人感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温暖,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更好的养老环境,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

调研对象分布范围及调查内容

(一)、本次调研,主要集中在凤凰嘉苑小区内,调研对象的主要以老年人为主,同时兼顾中年人,青年人的态度和认识,做到了调研的客观性和实际性。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一共调查50名退休老年人。对老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前讲明这次调查的目的,然后对老年人进行现场调查,因考虑到老年人的一些特殊情况,调查问卷由调查人员按调查栏目逐条进行询问并填写。

(二)、调查内容包括三部分:老年人的基本情况、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老年人的养老方式。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现状、家庭关系、收入来源等。老年人的生活现状主要调查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健康状况、生活支出等方面。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则包括跟家里人的关系、生理或心理方面的需求。

一、石河子市东城街道凤凰嘉苑社区人口老龄化基本情况

凤凰嘉苑社区隶属于开发区管委会东城街道,地处东城街道最南端,管辖区域:南北方向为铁路线(不含铁路林场机关)至北二路,东西方向为东六路至东四路,管辖面积3.83平方公里,社区所辖凤凰嘉苑、天富康城小区、高中学区一中、二中、管服中心及第九中学。辖区总人口6900人,其中常住人口6816人,流动人口84人。其中,老年人口900多人,约占辖区总人口的13.04%。社区环境幽静,空气清新,适合老年人居住。此外,社区交通便利,社区内大型超市,社区诊所,老年人活动中心和居民健身场所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为老人便利生活提供了条件。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老人的职业大多以工人、农民为主;二是56岁—65岁的老年人居多,大部分都已婚;三是大部分老年人生活来源都是自己的退休金跟自己劳动所得;四是大部分老年人家庭感情融洽。

此外,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还显示,老年人对社会各种服务方式的需求是较为广泛的,但目前社会服务的普及程度还不高,服务宣传还不够到位,老年人对本地是否已设有这些服务方式并不了解。老年人闲暇在家,把时间花在看书阅报、看电视听广播、体育锻炼和运动健身方面较为普遍,另外老年人在社区帮子女带小孩的也较多。

(二)老年人的生活现状与分析

1、老年人家庭具有养育多子女特征;

在所调查的老年人家庭中,无子女的为0,有1个子女的占27%,有2个子女的占31%,有3个及以上子女的占42%。其中大部分老年人家庭子女数平均为3—4个。

2、多数家庭幸福和睦;

本次调查显示,有87%老人表示,子女对他们是尊重和关心的。其中有四成的老人认为子女对他们是非常尊重和关心的。有10%的家庭关系一般,只有3%的认为家庭关系不是很好约有六成的老人表示,女儿对他们的

关系更细致一些。

3、身体和医疗状况;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有接近四成的老人表示自己有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在常见疾病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排前三。只有不到两成的老人每年的医疗机构进行全面体检。每季度花在医疗上的费用,500以下占73%,500—1000占17%,1000以上的10%。大部分老人认为有病是常事,不必太在意,不想花冤枉钱。

4、老年服务基础设施基本满足老年人活动需求;

调查显示,老年人住所附近建有的各种活动场所,基本满足了老年人的活动需求。有些老年人表示,社区的活动场所还不够大,而且运动设施没有大量的更新。

5、老年人多数具有较高的生活自理能力;

养老服务按功能可分为自理、半护理和全护理。能自理的老人一般日常生活行为完全自理,不需依赖他人护理;半护理的老人一般日常生活行为需依赖拐杖轮椅等辅助设施;全护理的老人一般日常生活行为需完全依赖他人。调查显示,有88.12%的老年人能自理和身体健康能照顾家人,需要别人适当帮助的老人占9.77%,完全需要别人照顾的仅占2.11%。

(三)老年人的养老方式

国家的经济实力、老年人的养老观念、家庭结构、收入来源和身体状况等都是决定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重要因素。目前,老年人养老的形式不再单一,但基本仍以居家养老为主,养老院养老为辅助。在被调查者中,希望居家养老的占79.0%;希望住养老院的占20.0%;希望其它方式养老的

占1.0%。

1、居家养老方式;

(1)传统家庭养老。老年人由其子女赡养、照顾,是我国传统养老模式,老人帮助子女做家务、照顾孙辈,子女也方便照顾老人,有利老人身心健康。在被调查者中,与子女同住、一起生活的老年人占75.5%。

(2)单独生活。由于住房条件、子女生活方式与老人不同、子女去外地工作生活等原因,年龄虽大,促使老人选择了与子女分开居住这种养老生活方式,并且这种现象正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被调查者中,与子女分开居住,自己或夫妻俩自己料理生活的占14.5%。

(3)请保姆照料。调查显示,请家政保姆照料的仅占2.0%。这种养老方式较少的原因是多数的老人是认为“养老金收入较低,保姆或护理人员费用较高,负担不起”;另有一小部分老人是认为“找不到合适的护理人员”。

2、机构养老方式;

(1)收入来源也是影响和决定养老方式的重要原因。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自理能力下降,但老人多数仍然愿意居家养老,而不愿意去养老机构的原因是收入较低,养老机构服务收费还不适应老年人的承受能力。在调查的离退休老人中,居家不便而又不愿机构养老的老人中有7.0%是因为养老费用较高,经济条件窘迫、无力支付费用。

(2)健康因素和不想给子女添麻烦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健康状况开始下降、自理能力减弱而选择机构养老的占9.5%,不想给子女添麻烦而选择机构养老的占12.0%。

三、调研建议和对策

按照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原则,我市应充分重视当前社会养老的问题,当务之急是“鼓励居家养老”、“推动社区养老”、“完善机构养老”、“开启医院养老”等,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辅助的多种养老形式,以满足不同家庭、不同经济能力老年人群的需求。

(一)鼓励居家养老

据调查,大部分的老人还是更希望能跟子女一起生活。家庭是老年人感情和精神的重要支柱,生活的主要场所。居家养老能给老人带来安全感、亲切感和归属感,能让老人感受到家的温馨和亲情,对于维护老人的精神和心理健康是十分有利的,其优势是其他的养老方式很难相比的。对于子女工作繁忙,没有足够时间照顾老人的问题,可以通过由政府完善家政服务市场,让子女可以聘请到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在自己外出上班时到家中帮助照顾老人,以此减轻子女的负担。因此,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加强子女赡养义务的宣传教育,弘扬和表彰尊老典型,从而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完善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是当前社会养老的一个重要的模式,老人们在养老机构中群居生活,有利于减少孤独感,同时也便于护理人员统一照顾。因此,强化政府在完善养老机构的建立与管理中推动、引导的作用,是解决社会养老问题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三)推动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就是将老年人养老的地点集中在社区,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这种养老服务模式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卫生保健为主要内容,以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综合性集中服务照料为目标,在社区建立一个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开展社会化服务。社区养老具有成本低、覆盖面广、服务方式多样等优点,它既能够不改变老年人的生活环境,照顾到老人对亲情的需求;又能在子女不在家时提供日常的照顾护理,排除子女的后顾之忧,并维护老年人与子女双方的自尊心,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养老模式,应当成为今后社会养老最主要的模式。同时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成立义工队,为老人提供服务。

(四)创建医院养老

政府可鼓励各医院尝试开启老年养老病房,建立服务老年人医疗需要的全科医生队伍,形成专业人员的培养机制,或者将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结合起来,形成联动机制,加强对患病老人的医疗护理,为提高老年病人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基本保障,让老人能得到更加专业的看护与治疗。同时可以开设临终关怀项目,让重病的老人能舒适地走过人生的最后一程。

(五)探索其他途径

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形成养老资源的多渠道建设。例如,由政府出台政策,推动社会资本向社会养老倾斜,为社会养老提供支持。如鼓励我市各企业出资兴办或资助社会养老机构,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支

持,为社会资金用于慈善事业开通绿色通道,对社会资金资助筹建的养老机构在用地、资金、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以调动、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事业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各种慈善行为,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第三篇:社会认同过程读书报告

陈晓晓:《社会认同过程》读书报告

者:(澳)迈克尔·A·豪格;(英)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 主编:方文 译者:高明华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内容简介:

本书专论社会群体:社会群体之间发生了什么,社会群体内部又发生了什么;群际行为和群体过程是怎样的;成为一名群体成员(即“归属”某个群体)的心理基础是什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本书讨论了传统的社会心理学方法,因而可以说这是一本教科书。目的是为了指出传统的社会心理学方法的局限和缺点,并进而提出代替它们的社会认同路径。这本书对于社会心理学当中的社会认同路径提供了一种导论性和概览性的介绍。

P18社会认同是一种视角(perspective)和方法(approach),因为它是一种独特的理论类型(type),一种接近社会心理的独特方式(way)。同时,它也是一种理论(theory),因为它包含一系列相关联的命题,经验上可检验的假设就来自于这些命题。

本书精心总结社各认同论的主要概念基础:一是关注群际关景和积极特异性,此谓群际关系的社会认同论;二是关注群体作为整体和范畴化认知过程,此谓群体的社会认同论或自我归类论。

社会认同在社会影响、语言和沟通中的作用,尽在此书之中。时光流逝,社会认同论的权能且用且涨,魅力不减反增,全球学界从者云集。二十年来,社会认同业已深刻影响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家思考群体和群际关系的方式为之一新。作者简介:

迈克尔·A·豪格(Mictlael A.Hogg),现任克莱蒙研究大学行为与组织科学学院社会心理学教授。同时,他也是《实验社会心理学期刊》的副主编。他与本书的另一位作者阿布拉姆斯共同创办了《群体过程与群际关系期刊》,并任该刊物的编辑。

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Dominic Abrams),现任肯特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群体过程研究中心主任,英国心理学会研究委员会主席,实验社会心理学欧洲协会执行委员。关于译丛主编:

方文,男,汉族,1966年生,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社会心理学方向和宗教社会学方向博士生导师,教育部2008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研究领域:当代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范式、群体过程和群际过程、宗教群体。主要内容:

一、社会认同路径:背景与内容

二、群际行为

三、从刻板化到意识形态

四、内群行为:群体内过程

五、社会在场和社会表现

六、从众与社会影响

七、语言、言语和沟通 重要概念:

1、社会范畴与范畴化P18 社会认同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并一直处于持续而快速的发展进程中。社会认同被定义为:“个体知晓他/她归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而且他/她所获得的群体资格(group membership)会赋予其某种情感和价值意义。”(Taifel ,1972a:31)。在这里,社会群体是指:“两个或更多个体,这些人有共享的社会认同,或者换句话说,他们感知到他们这些人属于同一个社会范畴。”(Turner , 1982:15)认同,尤其是社会认同,和群体是不可分割的。

P24人们主要是从他们所归属的社会范畴那里获得他们的认同(他们的自我感知和自我概念)。P25范畴化产生了一种增强效应(accentuation effect)(Tajfel,1957,1959)。个体属于许多不同的范畴,因而,他们潜在地有许多不同的认同资源可资利用。

P27当范畴对于个体来说是重要的、显著的、密切相关的、关乎个人价值的时候,增强效应更加明显。那些认为某一特定范畴更加重要的人往往比其他人更加刻板化——我们也可以说这些人是“有偏见的”。对人的范畴化很少(如果曾经有过的话)是以公正客观、不掺杂私人感情的方式进行的,中立的立场只有在鸟类学家对鸟进行分类时会存在。P40“范畴化”基于相对无意义和任意的标准将人们划分为两个群体。

人们倾向于根据他人与自我的相同与相异来对其他人进行分类;人们不断地将其他人或者感知为与自我是同一范畴的成员(内群成员),或者感知为与自我是不同范畴的成员(外群成员)。

自我范畴化过程的结果是自我与其他内群成员相似性的增强,以及自我与其他外群成员相异性的增强,这就是自我刻板化。确切地说,自我范畴化使自我感知和自我定义更加需要参照个体对群体或群体原型的定义性特征的再现/表征。

P28自我范畴化同时完成了两项任务:一方面,它使某人认为自己与该范畴的其他成员是相似的,而且他们具有相同的社会认同,也就是说,自我范畴化将某人自身放置在相关的社会范畴里,或者将群体置入他/她的头脑当中;另一方面,自我范畴化会让个体在某些维度上做出与范畴相符的行为,这些维度就是划分范畴的那些刻板化维度。自我范畴化是将个体转化为群体的过程。

2、“还原论”P16

一种阻碍我们正确理解事物或现象的元理论缺陷,倾向于以更低层次的概念或语言来解释某种现象。以我们的目的为例,分析的层次(从高到低)是社会历史学、社会学、小群体动力学、个体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也就是说社会历史学可以被社会学所解释,社会学现象可以被群体动力学解释,群体动力学可以被个体特征所解释,以此类推。这看起来意味着,到最后我们可以用物理学(社会心理学的科学原型)解释所有更高层次的现象。

许多传统的社会心理学都是还原论的,因为它以个体特质解释社会群体,也就是说它们是个体主义的。在很大程度上,社会心理学危机可以被归因于还原主义的理论化过程。

P17实验社会心理学的欧洲路径能够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变动关系,同时又没有将其社会学化和个人化,也就是说,欧洲社会心理学家的目的是要探求人类行为的社会维度。(Hogg 和Abrams,1985;Tajfel,1984)

P19社会认同论用社会范畴来表明社会的结构性特征,这一点与社会学中的结构主义视角有相同之处。

P21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对个体的影响受自我概念的调节,“自我”本身产生于生活中个体间的互动,并在这种互动中不断调整。互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号性的(symbolic),因为行为不仅仅是实用的(functional),它更是表达的(expressive)。象征符号是在成员之间达成共识的或者是共享的(为了实现交流的功能,它们必须这样),因而通过以和他人相同的方式将自身符号化,或者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我们将自身建构为社会之物(social objects),或者是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社会的一个缩影。

P22在我们、我群或内群与他们、他群或外群之间存在着分别。我群内部人之间的关系是和平、有序、规范、治理和互相帮助的。内群成员与所有外人或他群的关系是斗争或掠夺的,只有双方达成共识,状况才会发生改变。(Summer,1906:12)

3、社会比较P28 社会认同视角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社会比较而社会性地获得的,这其中包括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我们做社会比较的动机是为了要确认我们对于自身、他人和整个世界的感知是正确的。人们力争坚持他们自己群体的观点,并且以跟其他内群成员相同的方式看待这

个世界;内群感知被积极地评价,因为它们提供了“真实的”理解。事实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揭示出,人们通常倾向于积极评价内群的所有刻板化特质,因为这些特质将一个人所赞同的共识与他所不赞同的共识区别开来。

P66社会比较背后的动机是获得良好的自我感知,而实现的途径是偏好内群(即通过偏好内群而偏好自我),因而社会比较过程就会选择具体在哪一维度上增强/夸大相似性或差异。一般它会选择这样的维度:在这个维度上内群比外群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它也会放大内群相对于外群的优越性和有利地位,或者说社会比较过程会最大化内群的积极特异性。

4、挫折——侵犯假说P45

5、相对剥夺P47

6、超然目标对降低偏见的作用P57-58

7、最简群体范式P60

8、刻板印象P83 刻板印象具有惰性,一旦形成不易改变,只有在社会、政治或经济发生变迁时,刻板印象才会发生些许变化。当群体间的社会关系变得紧张时,刻板印象会变得更加显著,并且充满敌意。如果群体间不是敌对关系,刻板印象不会引发什么问题,但是,如果群际间处于紧张和冲突的社会氛围之中,刻板印象就是有害的,并且也极难改变。

P84刻板印象是一种无根据的概括化推论,而向最坏处估计,刻板印象是一套完全错误的假定。

9、社会表征P99 社会表征是共享的认知构念,它们来源于日常的社会互动,对于个体在世界中的体验提供常识性的理解。

P101社会表征的出现经历了这样一个明显的社会过程:对熟悉现象的不熟悉的解释因为日常沟通而被同化(曲解、简化等),进而将不熟悉的解释变成了熟悉的,成为常识性理解的一部分。确切地说,由“合格的”的个体(即“科学家”——最广义上的)组成的小群体为熟悉的现象建构出了高度正式的、非显而易见的、不熟悉的解释。虽然这种解释可以通过正式的教育而得以传播,但是,它们传播的最主要途径还是非正式的沟通(朋友之间在咖啡馆里的闲谈等)。这就导致了系统曲解的产生,不熟悉的解释经过系统曲解之后就会与人们事先存在的常识性理解和解释框架相协调。这样,一种社会表征就形成了,一种正式的科学理论成为常识性理解的一部分。而无论社会表征还是常识性理解都是以简化和曲解的形式,也可以说是以世俗化和庸俗化的形式实现的。荣格清楚地表达了上述观点,他这样写道:“当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假设刚刚出现的时候,人们认为它们是陌生而奇怪的,但是很快人们就会占有这种假设,并且把它们当做熟悉的概念来使用。”

10、意识形态P102 P103意识形态是一系列系统关联的信念、看法和主张的集合,它的基本功能是解释。当然,意识形态不仅仅“解释”,它也决定某种东西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也就是说,它设定了一个问题域。意识形态所提供的一套参照术语限定了人们的思考方式,使“打破”它设定的框架、以另一种不同的方式感知事物变得几乎不可能。意识形态会将一些矛盾和话题遮蔽起来(人们看不到它们的存在),原因就是这些矛盾和话题没有进入意识形态的具体范围。意识形态实质上是某种“思想体系”,具有正统共识的特征,因为意识形态设定了狭窄的解释框架,所以它阻碍认知替代物存在的可能(认知替代物,即能够代替既有社会安排的其他可能的社会安排)。

所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以完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每种意识形态都有自己的一套概念工具,它们适用于自身的问题域。对于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的支持者来说,他们之间的充分交流是异常困难的,不说其他,单是下面这两点就足以对交流构成障碍:对于要解释的现象没有一套共享的假设,双方有完全不同的话语体系(术语、概念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封闭的系统,意识形态也界定社会群体,这样一来它就在某种程度上

与群体资格紧密相连。

11、群体盲思P139

12、领导P140

13、聚众P171与从众P199

14、群体极化P223

15、语言P235,包括第二语言习得P255

内容总结:P105 人们不仅需要对世界进行分类和解释,而且通常以一种有利于自我感知的方式来解释世界和给世界划分范畴,这样就促生了一个异质性的社会:它包含许多社会群体,这些群体为争夺支配地位和承认而斗争。个体的范畴化认知过程会导致对群体的认同、群体在心理上的形成以及一种增强效应。在群际背景下,增强效应是一种刻板化行为。之所以说它是刻板化的,是因为它极尽可能地增强或夸大内群的一致性和群体之间的差异性,这体现在信念、态度、价值、归因和行为等方面。整个过程在不同程度上都贯穿着这样一种需求:偏好于内群而不是外群,维持或获得一种社会支配地位(或者是相对于整个社会的支配地位,或者是相对于某些他群的支配地位)。每个群体自身的规范行为和信念,以及他们对内群和他群所持有的刻板印象,都植根于群际关系的动态变化当中,群际关系的变化是历史车轮前进的动力。具体地说,社会群体被社会表征或意识形态所形塑,它们同时也构成了社会群体存在的背景,社会表征和意识形态的出现和发展是为了满足解释事物本质的需要。大规模的复杂事件促生了服务于事件自身的社会解释或意识形态。它们可以是新形成的解释,或者是对既有解释的改变,也可能是那些长期被压制或者处于休眠状态的解释。

理论进展:P273

社会认同路径深化了我们对一系列现象的理解,它对人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独到的分析,这一分析与社会心理学领域已有的大部分理论主张有明显的不同。

首先,群际关系不能寄希望于通过下列因素而得以解释:人格特征、心理动力机制,或群体成员的个人态度。群际关系也不能以群体之间的客观利益冲突来界定。伴随着群际行为而产生的刻板印象也不仅仅反映对经验事实错误的认知理解。相反,只有诉诸集体对群体资格的主观感知,群际关系才能被理解,群际关系可以被解释为心理上的冲突、差异等。刻板印象的功能主要是服务于群体,同时,与大部分群际行为一样,它并不总是直接有利于单个的群体成员。

其次,群体凝聚力、群体内的行为、对群体规范的遵从和集体性的群体行为,所有这些现象都不能以个体之间因满足需要或寻求信息而产生的互依来解释。群体被认为是一个心理实体,对于那些被吸引进入群体的人,群体会告诉他/她什么是应该优先考虑的,应当遵循哪种规范,集体行为的恰切目标是什么。将自我范畴化为某一群体成员的过程会引导信息的寻求、与他人情感纽带的建立以及自我在规范中的融入。

P274最后,不能认为语言和沟通的本质是稳定的和限制性的,相反,语言和沟通是一个过程,正是通过这一过程,认同才能成为他人的象征;同时,语言和沟通过程也界定了群体间的关系。社会不能被当做是一个仅仅提供背景的外生变量,这种主张贯穿我们分析的始终。

社会认同路径正充满着勃勃生机,它不断为诸多社会心理学家的理论和研究注入令人振奋的原动力,越来越多的现象可以应用社会认同路径来进行解释(如群际接触、少数人影响、领导研究、个体间吸引、第二语言习得、权力、多元群体背景、服从和显著性等)。

第四篇:第九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第九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单项选择题

1.()是对基本生活救助的重要补充。

A.灾害救助

B.住房救助

C.教育救助

D.专项社会救助

2.社会工作者小何所负责的社区里有一个贫困家庭,夫妻双方都下岗了,两个孩子还在上学,家庭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此时小何若以社会工作者的身份介入,则应该最先为这个家庭提供的服务是()。

A.协助这个家庭制订反贫困策略

B.为这对夫妻提供就业指导培训的机会

C.协助这个家庭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D.为这个家庭的成员做心理辅导

3.某慈善协会,每年都会为汶川灾区的孩子们提供社会救助,既有生活和学习用品,也有以奖学金形式发放的现金援助。这一事例体现了社会救助的()特征。

A.救助水平的低层次性

B.救助手段的多样性

C.救助对象的有限性

D.救助范围的广泛性

4.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方法中,()通常由社会工作者主动到流浪乞讨人员经常出现和活动频繁的地方,然后与他们保持密切接触,通过提供辅导、资料及转介服务,使这些流浪乞讨人员,尤其是流浪儿童得到妥善安置,发挥其潜能并预防不良影响的产生。

A.机构服务

B.社区服务

C.外展服务

D.家庭服务

5.社会救助区别于社会保险的最明显之处是()。

A.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不对等性

B.救助对象的有限性

C.救助手段的多样性

D.救助资格审查的严肃性

6.下列各项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全天候救助的是()。

A.福利院

B.救助站

C.救助巡逻车

D.救助亭

7.14岁的肖禾在一次参加初中同学的聚会时,由于玩得太高兴而整夜未归,受到了父亲的责备。为此,他与父亲大吵一架后离家出走到某省会城市。由于身上没有钱,他在地铁站、火车站露宿了近两个月,在此期间结识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少年。后来社会工作者金迪发现了他,并将他送回了家。在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中,肖禾属于()类型的服务对象。

A.问题儿童

B.受虐儿童

C.流浪儿童 D.心理失常儿童

8.()在受理居民的社会救助申请后,应当对申请材料是否合格做初步审查,不合格的要求申请人补充材料。

A.街道办事处

B.基层人民政府

C.社区居委会

D.县级以上民政局

9.社会工作者小胡为某社区的低保家庭成员开展了一系列小组活动,小组活动结束时,很多组员都对小胡表现出极大的依赖性,对分离显得十分伤感和失落。面对这种情形,小胡首先应该做的工作是()。

A.不顾组员的情绪,坚决结束小组工作

B.尽快结束工作,避免时间过长组员情绪不稳定

C.寻找其他组员感兴趣的主题,延长结束时间

D.及时处理组员的这些情绪问题

10.在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中,要注重人的发展,包括居民公民意识的提升、参与意识的培养、解决贫困问题能力的提高等。这体现了社会救助社会工作采用社区工作方法时要遵循()原则。

A.注重救助对象的参与和互助

B.注重救助对象个人的发展

C.注重改善社区居民的素质

D.注重社区居民的能力建设

11.社会救助通过发放救助款物,及时解决贫困群众的生存困难,使他们脱离险境,同

时还要设法逐渐增强他们生活的能力和战胜贫困的信心。这说明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具有()特点。

A.救助类型的多样性

B.工作模式的融合性

C.工作过程的持续性

D.工作方法的政策性

12.对一些因特殊原因,如暴力、歧视等造成的流浪儿童,救助机构和社会工作者要坚持(),切实为儿童创造安全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A.安置服务

B.跟踪服务

C.救助服务

D.外展服务

13.依据救助服务对象的不同、贫困类型的不同以及贫困产生原因的不同,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所采取的工作模式是不一样的。比如,面对一位因身体残疾而导致贫困的救助对象,可以采取的工作模式是针对个体的微观的工作方法;针对一个因自然灾害而导致贫困的社区,可能要用到小组或者社区的工作方法。这体现了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具有()特点。

A.工作过程的持续性

B.服务对象的复杂性

C.工作方法的政策性

D.工作模式的融合性

14.某地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社会工作者首先应()。

A.安抚灾民的情绪 B.对灾民进行心理辅导

C.为受灾群众提供生活保障

D.紧急救援,帮助转移群群众

15.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核心概念是()。

A.教育救助

B.医疗救助

C.贫困救助

D.灾害救助

16.下列各项不属于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作用的是()。

A.协助服务对象申请合适的救助项目

B.协助服务对象制订最有利的反贫困策略

C.为遇到严重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当地较高生活水平的物质保障

D.促进服务对象的社会融合

17.一个月前,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朱大爷被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发现并送到救助站,最近朱大爷准备返乡,那么他的返乡车票一般由()提供。

A.当地派出所

B.救助站

C.朱大爷本人

D.当地民政部门

18.基本生活救助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社会工作服务中,不属于基本生活救助内容的是()。

A.对低保对象的日常管理

B.协助救助对象加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C.为社区困难群体寻找就业信息,协调就业资源

D.协助申请最低生活保障

19.针对社区困难家庭和群体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救助工作时,成员之间、成员与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因此,社会工作者应遵循()原则。

A.接纳

B.鼓励合作

C.参与解决问题

D.适时评估

20.社会工作者针对救助对象无力、无助、无望的心情给予辅导和增能,使他们能够有

信心掌握自己的命运和未来,这属于()。

A.就业辅导和职业训练中的心里疏导策略

B.就业辅导和职业训练中的宣传策略

C.就业辅导和职业训练中的长期策略

D.就业辅导和职业训练之前的增能策略

21.王某在某国有企业工作了近二十年,近期由于企业效益不佳,她被迫下岗,家庭收入急剧减少,王某情绪很低落。为帮助其振作精神,社会工作者采取了优势视角的工作策略。社会工作者的下列回应属于优势视角的是()。

A.想开点,别着急,再找新工作

B.单位这么多人下岗,先看看别人怎么办

C.你若早点准备,提高自己能力,可能不会下岗

D.下岗也可能是你的机会,以你的能力,会有更好的发展 22.社会工作者王浩鼓励救助对象参与社区发展,并在救助对象中发现和培养了骨干来关心和帮助其他救助对象。王浩的这种做法所产生的作用是()。

A.改善了社区环境

B.发展了社区网络

C.提高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D.促进救助对象的能力建设

23.某社会工作服务队,在灾后的一个临时社区开展救助服务时,引导居民成立了“互助小组”,还组织居民开展了“我们都是一家人”的系列社区活动,使新社区的邻里关系有了较大改善,社区面容大为好转。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以社区为基础推动的救助措施属于()。

A.制定灾后救助政策

B.建立邻里支持网络

C.整合驻区单位资源

D.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力量

多项选择题

1.推动以反贫困为主旨的生活救助各项政策在社区层面的实施措施主要包括()。

A.提供继续深造机会

B.提供就业机会

C.提供智力支持

D.提供免费入学机会

E.提供物质帮助

2.从制度设计上看,基本生活救助目前在农村主要是()。

A.农村低保制度

B.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C.农村养老制度

D.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E.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3.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作用包括()。

A.促进服务对象的社会融合

B.发现和解决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

C.解决服务对象的一切困难

D.协助服务对象申请合适的救助项目

E.协助服务对象制订最有利的反贫困策略

4.针对社区困难家庭和群体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救助工作时,社会工作者需要考虑的基本工作原则有()。

A.接纳原则

B.共性原则

C.鼓励合作原则

D.参与解决问题原则

E.适时评估原则

5.下列各项不属于灾害社会救助主要内容的是()。

A.灾害紧急救援

B.灾害防范措施

C.灾后社区重建 D.灾害应急机制

E.减灾行动

6.在我国,流浪乞讨人员的个别化服务主要包括()。

A.直接救助

B.被动救助

C.主动救助

D.间接救助

E.机构救助

7.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

A.增能理论

B.认知理论

C.标签理论 D.优势视角

E.需求理论(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专项社会救助主要是为了解决困难家庭的特定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的救助,是对基本生活救助的重要补充。专项社会救助主要包括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和司法救助等。

2.[答案]C基本生活救助是社会救助的核心内容,主要解决贫困个人与家庭的吃穿温饱等基本生存问题。

3.[答案]B救助手段的多样性是社会救助的一个重要特征。从形式上看,有现金救助,有物质救助,也有服务性救助;从时间上看,有临时性救助,也有长期的固定救助;从类别上看,有常规性救助,也有特殊性救助。还有一些通过专业人员,比如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针对救助对象的精神层面、个人能力、心理问题等开展的救助。

4.[答案]C外展社会工作是一套系统的服务模式,通常由社会工作者主动到流浪乞讨人员经常出现和活动频繁的地方,然后与他们保持密切接触,通过提供辅导、资料及转介服务,使这些流浪乞讨人员,尤其是流浪儿童得到妥善安置,发挥其潜能并预防不良影响的产生。5.[答案]A 当社会成员因为个人、社会或者自然原因陷入贫困,且仅仅依靠自身和家庭的力量无法解决风险和摆脱贫困时,国家通过社会救助手段向他们提供物质上的帮助。这种救助是无条件的,享受社会救助的人员和家庭无须先尽义务,只要符合有关条件就可以获得救助。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是社会救助区别于社会保险的最明显之处。

6.[答案]B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个别化服务包括主动救助和机构救助。其中,主动救助包括街头救助和全天候救助。街头救助是指借助救助巡逻车和救助亭对街头流浪人员实施救助。全天候救助就是各个城市的救助站24小时开放接待流浪人员。

7.[答案]C流浪儿童是流浪乞讨人群中的弱势群体,是特殊的救助对象。我国政府对于流浪儿童的定义是:年龄在18岁以下,脱离家庭或其他监护人,在外游荡超过24小时且无可靠生存保障并最终陷入困境的人。由于儿童的特殊性,对流浪儿童的救助是救助工作的重点。8.[答案]B基层人民政府在受理居民的社会救助申请后,应当对申请材料是否合格做初步审查,不合格的将要求申请人补充材料。

9.[答案]D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过程是一个互相交往、不断加深彼此了解的过程。在工作结束的时候,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处理服务对象的情绪。

10.[答案]A社会工作者运用社区工作方法开展社会救助,要注重居民个人发展与 社区发展相结合,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倡导居民互助,制订符合社区情况的目标,提升社区的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原则:①注重救助对象个人的发展;②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制订救助和发展的目标;③注重救助对象的参与和互助。11.[答案]C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过程具有持续性特征。社会救助通过发放救助款物,及时解决贫困群众的生存困难,使他们脱离险境,同时还要设法逐渐增强他们生活的能力和战胜贫困的信心。这一服务过程,不可能是一次性的单纯行为,而必须是一个持续的较长时问过程。

12.[答案]B对一些因特殊原因,如暴力、歧视等造成的流浪儿童,救助机构和社会工作者要坚持跟踪服务,切实为儿童创造安全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13.[答案]D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结合了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与社会救助的特殊性,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①服务对象及救助类型的复杂性;②工作过程的持续性;③工作模式的融合性;④工作方法的政策性。本题所述说明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工作模式具有融合性的特点。14.[答案]D灾害应急救助包括:①紧急救援,减少财产损失;②为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③安抚灾民情绪,进行心理疏导。

15.[答案]C社会救助的主旨是反贫困,贫困理论成为社会救助的理论基础。社会工作的起源从“济贫”开始,因此,贫困救助是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核心概念。

16.[答案]C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是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的融合,其主要作用有:①协助服务对象申请合适的救助项目;②协助服务对象制订最有利的反贫困策略;③促进服务对象的社会融合;④发现和解决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

17.[答案]B国务院在2003年颁布实施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同年民政部发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主要采取建立救助站的办法,由救助站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基本的衣、食、住以及返乡车票等服务。18.[答案]B推动以反贫困为主旨的生活救助各项政策在社区层面的实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提供物质帮助,利用国家救助政策为贫困个人和贫困家庭提供所需的现金和物质援助,以及一些服务资源等;②提供就业机会,为贫困家庭的发展和贫困个人的能力展示创造条件,使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逐步减少并脱离对社会救助的依赖。

19.[答案]B针对社区困难家庭和群体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救助工作时,社会工作者需要考虑一些基本的工作原则:①个别化原则;②接纳原则;③鼓励合作原则;④参与解决问题原则;⑤适时评估原则。其中,鼓励合作原则是指在小组工作中,成员之间、成员与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20.[答案]D社会救助的服务对象大多是社会弱势群体,没有权力,缺少资源,充满无力感。增能理论有助于社会工作者更有效地实施社会救助。增能理论认为,每位服务对象都拥有自己的权力,但是可能自身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行使的机会。社会工作者需要创造机会,提升服务对象的意识,赋予其自我改变贫困状况的权力。

21.[答案]D优势视角对于社会工作实践的指导意义是巨大的。从社会救助对象所经历的贫困、苦难以及所处的弱势地位出发,发掘他们自身的优势和潜能,是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新的途径。能力是优势视角的一个重要概念,存在于个人、家庭和群体以及社区的各个层面。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目的就是帮助服务对象发现自身优势,增进自身能力。

22.[答案]D促进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社会工作者通过拓展救助对象参与社区发展的渠道,培养救助对象的社区参与意识,促进他们参与社区活动,并且协助他们为社区发展提出积极有效的建议。社会工作者还要积极发现和培养救助对象的骨干和精英人物,使贫困群体能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

23.[答案]B困难群体的社会交往范围小,人际圈子同质性高,家庭支持不够。在实施社会救助时,社会工作者要积极为困难群体修复社会关系,建立社区支持网络。本题中,社会工作者开展一系列社区活动,这些措施都属于建立社区支持网络的内容。(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BE推动以反贫困为主旨的生活救助各项政策在社区层面的实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提供物质帮助,利用国家救助政策为贫困个人和贫困家庭提供所需的现金和物质援助,以及一些服务资源等;②提供就业机会,为贫困家庭的发展和贫困个人的能力展示创造条件,使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逐步减少并脱离对社会救助的依赖。

2.[答案]AB基本生活救助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制度和工作目标是救助城乡贫困的个人、家庭和群体,解决和缓解贫困状况,使之维持基本生活。从制度设计上看,基本生活救助目前在城市主要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主要是农村低保制度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3.[答案]ABDE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是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的融合,具有以下作用:①协助服务对象申请合适的救助项目;②协助服务对象制订最有利的反贫困策略;③促进服务对象的社会融合;④发现和解决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

4.[答案]ACDE针对社区困难家庭和群体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救助工作时,社会工作者需要考虑一些基本的工作原则:①个别化原则;②接纳原则;③鼓励合作原则;④参与解决问题原则;⑤适时评估原则。

5.[答案]BDE灾害救助社会工作就是通过科学的和充满人性化的工作方法,对受灾群众进行及时的生活救助,帮助他们解决最紧迫的生活问题,为灾后重建和生产生活的恢复奠定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①灾害紧急救援;②灾后社区重建。

6.[答案]CE流浪乞讨人员的个别化服务主要包括:①主动救助,包括街头救助和全天候救助;②机构救助,包括基本生活安置及行为思想引导与矫正。

7.[答案]AD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增能理论和优势视角。

第五篇:第十三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第十三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教学目的:掌握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概念与内容,了解社会救助的基本程序与特征,能够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开展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教学重点: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开展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教学方法与手段:情境引导法、案例分析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社会救助的基本概念、内容、程序与功能,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与主要工作内容。自学内容:特定领域与特定人群的社会救助政策。课外作业:

1.什么是社会救助的含义与特点? 2.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概念与特点。

3、社会救助的基本程序?

4、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5、试述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

社会工作方法实务,邓恩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库少雄,社会工作实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社会工作实务》,2012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指导教材初级,中国社会出版社

第一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概述

社会救助以家计调查为基础,由政府和社会组织为陷入贫困的城乡家庭提供直接的物质救助和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

一、社会救助的概念与内容

社会救助是指在社会成员因个人原因、自然原因或社会原因致使基本生活难以维持时,由政府和社会为其提供基本物质保障的救助制度。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受到宪法保障的基本公民权利之一。

社会救助体系一般包括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灾害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内容。专项社会救助主要是指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等。

(1)基本生活救助

是社会救助的核心内容,主要解决贫困个人与家庭的吃穿温饱等基本生存问题。目前基本生活救助主要有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两个救助项目。城乡低保是一种收入补充型救助制度。农村五保供养主要针对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2)专项社会救助

①教育救助

政府通过现金或者实物救助的形式,帮助贫困家庭的学生完成学业。救助对象包括中小学生以及大学生和研究生。教育救助分现金救助(如给学生减免学杂费,发放特别奖学金、助学金等)和实物救助(如发给学生学习用品、校服,或提供免费午餐等)两类。

②医疗救助是政府和社会通过提供资金、政策和技术上的支持,帮助贫困人群获得医疗卫生服务,改善健康状况的一种机制。医疗救助能够帮助贫困群体满足最低健康需求,从而避免疾病的困扰,分两种形式:资助城乡困难家庭的成员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居民)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给予城乡困难家庭成员直接的医疗费用补助或减免。③住房救助

指政府通过发放租房补贴或实物配租廉租住房的方式为城市低收人家庭提供住房方面的帮助,通过现金补助的方式帮助农村贫困家庭改造危旧住房。住房救助目前采用的形式主要有租金减免、租金补贴、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危旧房改造补助等。

(3)灾害救助

指国家和社会对遇到自然灾害而造成生活贫困的社会成员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使之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并逐步恢复和提高生产、生活能力的一项救助制度。灾害救助具有突发性、紧急性、临时性等特点。

(4)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主要采取建立救助站的办法,由救助站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基本的衣、食、住以及返乡车票等服务。

二、社会救助基本程序

1.测算和公布社会救助标准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城市低保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

一般情况下,制定社会救助标准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当地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当地城镇职工最低工资、维持当地最低生活水平的必需消费支出等。2.救助申请的受理

城乡困难家庭希望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或者专项社会救助的,都需要首先向所在街道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有些地方的街道或乡镇人民政府委托社区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代为受理居民的社会救助申请。基层人民政府在受理居民的社会救助申请后,应当对申请材料是否合格做初步审查,不合格的将要求申请人补充材料。3.审查申请人家庭收入及财产状况

街道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收到社会救助申请后,将组织人员对社会救助申请人 的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状况进行审查,以确定其家庭经济状况是否符合某项社会救助所规定的条件。该过程一般被称为“家庭经济状况调查”。4.救助审批

县级或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在收到街道或乡镇人民政府送交的申请材料及初审意见后,应在一定的工作期限内进行审核。经审核符合条件的要在社区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予以审批。5.救助款物发放

救助申请批准后,当地社会救助部门就会按规定将各类救助款物及时和充足地发放到城乡困难群众手中,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目前现金救助一般都采取社会化形式发放,即通过金融机构发放。6.动态管理和日常服务

根据救助对象家庭收入的变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救助应该是动态管理的。这里的动态包括两层含义:①救助对象有出有进;②救助资金有高有低。7.申诉

社会救助对象在获得救助的过程中如果感到自身权益没有得到保障,或者发现有漏保、骗保现象时,都可以按规定向当地民政部门、纪检检查部门反映和申诉。社会救助部门要及时查处、纠正,以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保证救助制度的公平实施。

三、社会救助的基本特征 社会救助的基本特征包括:

(一)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不对等性;

(二)救助对象的有限性;

(三)救助水平的低层次性;

(四)救助手段的多样性;

(五)救助资格审查的严肃性。

四、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定义和特点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指在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者根据社会救助的性质与特点,以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为指导,以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为依据,采用社会工作 专业方法与技巧,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专业服务的过程。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结合了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与社会救助的特殊性,其特点包括:

(一)服务对象及救助类型的复杂性;

(二)工作过程的持续性;

(三)工作模式的融合性;

(四)工作方法的政策性。

五、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作用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作用有:

(一)协助服务对象申请合适的救助项目;

(二)协助服务对象制订最有利的反贫困策略;

(三)促进服务对象的社会融合;

(四)发现和解决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

六、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反贫困是社会救助的主旨。贫困理论是社会救助的基本理论。因此,贫困救助是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核心概念。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如下。

(一)增能理论

增能理论认为,每位服务对象都拥有自己的权力,但是可能自身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行使的机会。社会工作者需要创造机会,提升服务对象的意识,赋予其自我改变贫困状况的权力。

(二)优势视角

能力是优势视角的一个重要概念,存在于个人、家庭和群体以及社区的各个层面。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目的就是帮助服务对象发现自身优势,增进自身能力。

第二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以基本生活救助为主的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基本生活救助的主要制度和工作目标是救助城乡贫困的个人、家庭和群体,解决和缓解贫困状况,使之维持基本生活。从制度设计上看,基本生活救助目前在城市主要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主要是农村低保制度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参与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评估 1.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

社会工作的社会责任之一就是参与社会政策的制定,促进社会的公平发展,维护弱势群体的法定权利。救助领域的社会工作者熟悉服务对象的生活状况,了解政策对于贫困家庭的影响,清楚贫困群体的需求,是社会政策与救助对象之间的连接纽带。2.政策实施与评估

(1)社会救助政策的实施是将救助理念和救助规定转化为具体救助行为的过程。除了现金给付之外,社会救助社会工作者还需要协调各类救助资源,综合使用政府救助、慈善捐赠、企业减免等方法,多角度、多层面满足救助对象的实际生活需要。

(2)评估是对社会救助政策的合理性和政策实施的公平性的检验,是促进社会政策更加科学、更加完备的重要手段。(二)以社区为基础推动生活救助各项政策的实施 1.物质救助与能力发展并重

推动以反贫困为主旨的生活救助各项政策在社区层面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提供物资帮助,利用国家救助政策为贫困个人和贫困家庭提供所需的现金和物质援助,以及一些服务支援等;

(2)提供就业机会,为贫困家庭的发展和贫困个人的能力展示创造条件,使有 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逐步减少并脱离对社会救助的依赖。2.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

社会救助的主体包括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在社区层面,社会工作者要积极开发和整合各类单位、社会组织的资源,将政府支持与社会力量相结合,形成社会救助的合力。具体包括:建立邻里支持网络;整合驻区单位的资源;注意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

二、专项救助社会工作的内容

专项社会救助制度的目的在于解决贫困群体遇到的基本生存之外的专门困难,比如儿童的教育问题、家庭的住房问题、看病就医问题等。

(一)教育救助包括:

1.参与政策制定,促进政府加大对教育救助的投入; 2.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救助,整合社会资源; 3.针对学生个人需求,开展分层分类救助; 4.提高救助效果,健全救助网络。(二)医疗救助

1.寻找社会工作与医疗救助的结合点; 2.参与救助政策的制定,改进医疗救助程序。(三)住房救助包括:

1.帮助困难家庭申请住房救助;

2.参与住房救助的管理和监督,帮助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

三、灾害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灾害救助社会工作就是通过科学的和充满人性化的工作方法,对受灾群众进行及时的生活救助,帮助他们解决最紧迫的生活问题,为灾后重建和生产生活的恢复奠定基础。(一)灾害紧急救援

1.紧急救援,减少财产损失; 2.为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3.安抚灾民情绪,进行心理疏导。(二)灾后社区重建

我国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地方分级管理”的方式。民政系统负责灾后民房的恢复重建,能源、交通、建设等部门负责市政基础设施的恢复建设。

四、流浪乞讨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参与救助政策的修订

2003年国务院公布实施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设定了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同时民政部颁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开展救助的理念、原则、方法和程序进行了具体规范。社会工作者在具体执行这两个文件过程中,要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参与当地具体政策的制定;另一方面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为改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政策提供建议。(二)救助机构的建立与管理

救助机构是指分布在城市各处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或救助中心等专门的机构和设施。社会工作者要积极引入专业方法,在救助管理机构和设施建设上发挥主导作用,优化布局,改进服务,提高救助效能。(三)流浪乞讨人员的个别化服务 1.主动救助

包括街头救助和全天候救助。街头救助是指借助救助巡逻车和救助亭对街头的流浪人员实施救助。全天候救助就是各个城市的救助站24小时开放接待流浪人员。2.机构救助

包括基本生活安置及行为思想引导与矫正。救助机构首先要做的就是给予生活的合理安排。(四)流浪儿童

流浪儿童是指年龄在18岁以下,脱离家庭或其他监护人,在外游荡超过24小时且无可靠生存保障并最终陷人困境的人。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工作包括: 1.动员社会力量,预防流浪儿童的出现; 2.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建立全方位的救助体系,包括从物质救助到教育救助,从机构救助到回归家庭与社会,安置与跟踪服务。

第三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社会救助可运用的主要专业工作方法有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以及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研究等。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方法具有两个特点:①符合社会救助政策规定的工作程序和标准;②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的选择性使用。

一、基本生活救助的工作方法

(一)针对个人开展的个案工作

根据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针对个人开展的个案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接案——接触服务对象,了解问题和需求

在接案时,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的方法和技巧包括:①要准备服务对象的有关资料;②要准备并善于与服务对象会谈。

2、预估——确定需要,研究提供服务的方式

面对服务对象的求助,社会工作者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社会工作者自己以及自己所在的团队或者机构是否有合适的工作人员,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手,或是没有专业人员,就需要考虑是否接受服务对象的求助。

(2)自己的团队和机构是否能够解决服务对象提出的问题,该问题是不是在自己的机构原则和服务范围内可以解决,是否拥有解决服务对象问题所需要的资源。

(3)服务对象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帮助是不是期望太高,与自身的现实条件是否相符,是不是超过了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范围。

3、规划——考虑工作方法,制订工作方案

在清楚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后,社会工作者应和服务对象一起商讨下一步可以开展的工作,并制订相应的工作方案。(1)在选择介入角度时,社会工作者要根据“最容易接触、最容易改变、最容易产生影响”的原则选取。

(2)确定了服务对象后,就要选取适当的工作方法。

(3)制订并实施规划。在决定工作模式的时候,应遵循便利性、重要性、效率和效果、可行性等原则。

4、评估——分析工作过程和效果

评估发生在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和潜在服务对象之间,其目的是通过收集、分析和整理相关信息,研究、评价工作过程以及达到目标的程度,以决定下一步的工作方法和方向。

5、结案——总结并结束工作

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是:(1)情绪与反应的处理;(2)巩固工作成果。

(二)针对困难群体的小组工作

1.小组工作的原则包括:(1)个别化原则;(2)接纳原则;(3)鼓励合作原则;(4)参与解决问题原则;(5)适时评估原则。

2.小组工作的过程

(1)小组初期

社会工作者要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思考是否采用小组的方法以及小组的形式,小组的目标、规模、性质以及举行的时间、次数、场地等具体的问题。

(2)小组聚集期

社会工作者要帮助组员逐渐澄清对于小组的期望,明确小组的目的。及时纠正少数组员的抗拒、疏离、过度依赖等心理。该阶段社会工作者要掌握的技巧是在小组内部建立成员间共同遵守的规范。

(3)小组形成期

社会工作者要善于把小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焦点变成问题,因为组员在活动 中会将很多关于生活困难的想法,有许多情绪上的不满,可能提出不少问题。社会工作者要鼓励小组成员正视问题,讨论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小组冲突期

在这个时期,小组成员之间会有竞争,他们也会与社会工作者之间产生抵触,并且出现试探或挑战等行为。在冲突之后,成员可能选择再次整合。

(5)小组维持期经过冲突、协商、整合之后,小组进入维持期。

维持期是相对平稳的时期,因为组员之间彼此了解,对于小组形成的规范比较认同,小组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也在增强。

(6)小组结束期

小组成员之间沟通良好,组员可以自己处理一些问题。经过社会工作者的评估后,就可以结束小组活动。

3.小组活动计划的设计小组活动计划是社会工作者设计的具体工作程序,是开展工作的依据。

(三)社区工作

社会工作者开展面向社区、提升社区反贫困能力的工作,包括:为整个社区的居民提供服务,争取居民集体权益,鼓励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改善社区社会和经济条件,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创造适合居民生活成长的社区环境。

1.在社区开展反贫困救助工作的基本原则包括:(1)注重救助对象个人的发展;

(2)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制订救助和发展的目标;(3)注重救助对象的参与和互助。

2.社区社会救助工作的主要模式

社区工作的模式有地区发展、社会策划、社会行动、社区照顾等。在开展社区社会救助工作时,一般采用多种模式综合运用的方法。

3.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在社区层面,社会工作者要致力于改善社区环境,发展社会网络,加强社区能力建设。

二、专项社会救助的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者开展专项社会救助中的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时,要根据各个专项救助的工作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以教育救助为例)

1、开展工作前,首先进行调查,了解救助对象的问题和需求

2、根据“奖、贷、助、补、减”等救助政策,开启绿色通道,为符合条件的贫困生提供救助

3、心理咨询和个案辅导

4、开展不同形式的小组活动

三、灾害救助的工作方法

灾害救助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协助政府妥善安排灾民生活,运用个案、小组等专业方法帮助灾民缓解压力,干预并疏导心理问题,重建社会关系。

(一)灾害预防

灾害救助分灾前预防、灾害中的紧急救助和灾害后的恢复重建等几个环节,分别针对个人或者家庭、群体或社区等不同层次展开。在灾害预防阶段的主要工作方法有:

1、普及自然灾害的知识;

2、灾害风险分析。

(二)灾害救助

1.积极介入、紧急转移、保护生命包括:

灾害发生后,社会工作者要积极介入,准确评估受灾群众紧急转移需求,确定需紧急转移的受灾对象人数,预测救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等;

根据应急预案,制订具体的紧急转移工作方案;

针对转移安置工作中的重点对象和难点,恰当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手段,对受灾对象开展说服教育,促使其接受有组织地转移的安排;

组织人员转移受灾对象,搭建临时避难所。2.寻找资源、安置灾民、维持秩序包括:

评估灾民的应急生活物资需求;参与制订相关管理措施,组织治安保卫人员,帮助稳定社会秩序。3.安抚精神、调适心理、重建网络包括:

通过陪伴倾听、心理疏导、活动减压等方式,对遭遇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的受灾对象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其渡过难关;

灾害可能会把受灾群众原有的社会关系和网络破坏殆尽,受灾群众会感觉无助和绝望,社会工作者要综合运用个案和小组的工作方法,鼓励受灾群众认识新邻居,重建社会交往圈。

(三)灾后重建灾后重建的方法如下。

1、开展社区人居环境重建

包括:评估社区房屋、公共设施、生命线工程的重建需求;

组织受灾群众参与恢复重建活动,征集受灾群众意见,向地方政府提出社区重建规划建议;

协助地方政府监督管理重建工程建设进展。

2、恢复社会生活秩序

协助组织重建社区管理组织系统,以及社区的医疗、教学、文化娱乐、基本生活物资供给等社会服务系统;

组织策划专题活动,重建邻里关系。参与社会救助活动,安排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3、复苏社区的经济秩序

帮助受灾企业开展恢复重建,恢复生产和经营活动,组织策划专题活动; 引导社会投资,通过职业培训,促进居民就业。社会工作者根据受灾群众的需求,设计职业培训,开放社区岗位,引入外地援助项目,帮助居民解决生活难题。

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工作方法(一)外展服务

外展社会工作通常由社会工作者主动到流浪乞讨人员经常出现和活动频繁的地方,然后与他们保持紧密接触,透过提供辅导、资料及转介服务,使这些流浪乞讨人员,尤其是流浪儿童得到妥善安置,发挥其潜能并预防不良影响的产生。

发现流浪儿童的技巧包括: 一看,观察儿童的衣着、表情、行为特点;

二听,通过和儿童交流,发现其语言表达的特点和内容;

三说,学会和流浪儿童打招呼,才能进行有效沟通,获得儿童的信任; 四感,要能感同身受儿童所遭遇的困难和痛苦,才能为服务对象所接受。(二)机构服务包括: 1.思想转化; 2.行为矫正; 3.继续教育; 4.技能培训。

下载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社会认同(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社会认同(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9第九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第九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一、单项选择题 1、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我国(B )的需要。 A.建设小康社会 B.反贫困C.均贫富 D.实行科教兴国 2、社会救助的特征不包括(A )......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案例26个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案例五 罗贵斌,男,70岁,小学文化,某社区一位孤寡人士,体弱多病,靠捡塑料瓶子为生,月收入100元左右,生活常常没有着落。一天,一位好心的邻居把罗贵斌的情况反映给了......

    社会职业调查感受

    社会职业调查感受 通过这次调查,我认识到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是需要练就一种职业技能,甚至几种技能,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人没有贵贱之分,职业也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有......

    社会职业生涯规划书

    社会职业生涯规划书 社会职业生涯规划书1 现在社会的就业形式是非常的严峻的,虽然我们广告行业现在的人才缺口非常的大,但想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还是比较的难的。在我毕业之......

    会计职业社会调查报告

    经济管理学院会计11(5)班未静霞学号:20114920552 会计职业社会调查报告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实习让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

    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职业化

    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季媛媛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的福利慈善事业,是一门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为“力求帮助人们达到有效程度的心理及社会功能,并借着实现社会改革以加强全体人......

    提高社会对地方审计工作认同的思考

    提高社会对地方审计工作认同的思考自国家审计署刮起审计风暴后,社会对审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由此也给地方审计机关工作增加了压力。新形势下,要使地方审计工作得到社会的认同,必......

    《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读书笔记

    《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读书笔记 在读这本书前,对于社会认同我是没有太多概念的,但却依然存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在与它见面之后便决定要读它。由于时间关系,我还没有读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