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常态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关键环节及有效做法的探讨
新常态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关键环节及有效做法的探讨
摘 要:招商引资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招商引资水平的高低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开放型经济甚至是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高低。但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双重叠加的情况下,招商引资怎么样才能做好?作为在基层从事招商引资工作多年的一线工作者,对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区域招商引资工作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供同事们参考。
关键词:引资;招商引资
一、新常态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的几个关键
(一)抓好自身优势的宣传。招商引资过程中需要对自身比较优势进行总结、提升和宣传,塑造地域品牌,让投资者关注、信服并做出决策。我们要让投资者一看到地名,就能想到这个地区的特色、优势和投资机遇。
(二)抓好基础条件的创建。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一定要先搞好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体系建设,让园区等项目,而不是项目等园区,这不仅能为投资者节约资金、时间和精力,更能显示我们招商的诚意和决心。
(三)抓好项目储备。项目就是投资,就是财政收入,就是发展后劲。项目储备是招商引资的前提和基础,有了项目储备才能有针对性地招商,也才能从“招商”进步到“选商”。我们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围绕本地的产业规划和产业导向,立足发展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包装和筹划好一批项目,加快建立和丰富自己的项目库,使招商引资成为“有米之炊”。
(四)抓好发展环境的优化。在优化环境上狠下功夫,着力打造便商利商的政务环境、兴商富商的投资环境、聚商活商的市场环境、护商安商的法治环境、尊商亲商的社会环境,打响投资环境品牌。
二、新常态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若干做法
在经济新常态下,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的经济发展环境和政策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拼资源、拼成本、拼政策的招商引资理念和方法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新形势、新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大势、顺势而为,灵活创新地运用各种招商方式,增强招商引资工作的生命力。在此,我抛砖引玉,总结、提炼了8种当前比较适用的招商引资方法。
(一)专业化招商。招商引资一定要专业化,专业化既是办事能力,也是办事精神。招商人员不仅要懂业务、懂项目,而且要爱岗敬业。
(二)龙头企业招商。在准确把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趋势的基础上,瞄准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国内500强、央企和大型民企,根据自身产业发展规划和比较优势,筛选重点攻关企业。在深入分析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制定点对点的高水准招商方案,通过登门拜访总部、增加高层对话等多种方式,推动龙头企业投资落地。在龙头大企业和引领式大产业到位后,带动配套产业和项目群一起进入,形成投资集群、产业集群。
(三)产业链招商。产业链招商是围绕一个产业的主导产品,与之配套相关的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和包装件等产品,构建关联“左右”和供需“上下游”的产业链条关系,用产业链的延伸集聚相关联的企业和项目,形成上中下游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滚动效应、集群效应和倍增效应。产业链招商比拼的不是优惠政策,而是以产业链分析为基础,根据补链、延链、强链的需要,确定目标企业,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招商。
(四)合作招商。合作招商有两种方式:一是企业间合作,即把优质的资源和资产拿出来合资合作,利用现有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资产,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转让部分或全部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盘活存量、做大增量。二是政府间合作,即省际、市际、县际之间依托双方合作的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协同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促进“飞地经济”发展,如苏南城市群与苏北城市群就采用了这种对口支援合作招商模式。
(五)以商招商。利用投资商抱团抱群的心理,依靠他们的特定关系网和圈内人脉资源,发挥他们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吸引和组织一批投资项目落户,形成“以商招商、以商带商,招一商、带一片”的连锁效应和群体效益。充分利用本籍企业家资源,发挥好各地商会的作用,吸引和鼓励回乡投资创业,形成本籍企业家合作投资、集群发展的大好局面。
(六)存量招商。存量招商的对象是已经落户的企业和投资者,通过激励入驻企业再投资,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做好存量招商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要加强对已落户企业的跟踪服务,及时掌握企业及其母公司的经营发展战略,并根据企业的需求,做好配套服务工作,增强他们再投资的愿望和信心。二是要根据已落户企业的发展需求,专门谋划一些投资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并给予定向的奖励支持政策,鼓励他们增资扩产。
(七)互联网+招商。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构建涵盖官方网站、微博、微信、APP等立体式的招商引资自媒体平台,提高招商引资宣传信息的投放度和覆盖面。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开展“线上+线下”一站式招商服务业务,通过大数据分析,促进项目与资本的有效对接,提高招商引资的精准度;利用专业的线下服务团队,为招商部门、产业园区及企业提供全面高效、客观专业的招商服务。
(八)金融化招商。金融化招商的精髓就是发挥金融的杠杆作用,撬动大产业、大项目,典型方式有四种:一是通过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IPO或配股、增发、发债等融资活动,吸引公众投资者,实现资本招商。二是积极引导境内外资本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投资省内企业。三是通过BOT、特许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利用外资。四是通过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招商引资基金等方式,提高资本运作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吸引大企业、大项目入驻。
招商引资是一项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工作,绝不能书本化、教条化。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各种招商引资方法。要从实际出发、向实处着力,让实践来检验、让市场来评判、让企业来打分,确保招商引资落地见效。
第二篇:关于新常态下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考
关于新常态下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考
一、招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可以看出,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主题,而发展靠项目带动,项目牵动全局,决定发展地位,关系发展质量,代表发展形象。项目靠招商,抓住了招商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招商引资工作是立足于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的需要。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千快、万快、招商引资来的最快”,后发展地区要加快发展,很大程度上就只能借船出海、借梯上楼。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近几年来,东南沿海如上海等地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产业转移,给不发达地区带来了产业对接和承接转移的机遇,可以说,各地在抢商夺资上竞争异常激烈,手段层出不穷,对项目如猎犬的灵敏、执着,紧盯不放。面对你追我赶的竞争形势,如果不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赢得更多的投资、争取更多的项目,特别是重大工业项目,那么区域发展不平衡将加剧,差距将越来越大。因此,各地都把新一轮发展和竞争的聚焦招商引资上,放在了对外开放水平的较量上,持之以恒地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旋律,作为推动发展的主动力。——招商引资工作是跨越发展的现实需要。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想摆脱落后,只有加快发展,脆弱的民营企业显然不能支撑起县域经济发展的大旗,那么我们的出路在哪里?就是招商引资!只有始终抓住招商引资这个牛鼻子,县域经济发展才有希望、有出路。无数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果没有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改革开放,深圳就不会由“边陲小渔村”开创“深圳速度”,昆山也不会由苏南“北大荒”开拓出“昆山之路”,同样像我们宿松的经开区,也不会由荒芜的茶场演变成今天的工厂林立。因此,只有将招商引资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不争论、不讨论,大力实施“引进来”战略,做大做强招商引资成果,县域经济才能实现追赶发展。
——招商引资工作是“调转促”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国家关、停、并、转一批过剩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转型发展。省、市分别召开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动员大会,下达了“调转促”目标任务,提出了新要求。但我们要看到,作为欠发达地区,工业尚处在初级阶段,产业规模不大,层级不高,质量不优,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要想做大经济总量,提升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发展,就必须围绕供给侧改革需求,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通过招财引智引技,实现产业从量变到 质变。
二、新常态下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
作为欠发达地区,我们的基础工作仍显不足、招引水平还不理想,一些影响招商引资的短板问题客观存在,与新常态下的招商要求有一定差距。
1.在思想观念上,注重实际不够。虽然我市各县区目前的招商引资氛围很浓,但不少干部对新常态下招商工作认知模糊,观念意识存在误区。一是夸大实绩。随着各级政府对招商引资越来越重视,虚报、夸大招商引资已经成为一些地方和干部捞取政绩的一个手段,夸大注水现象屡见不鲜。二是重量轻质。部分地区不顾项目好坏,不计政府收益,有商就招,有资就引,“捡到篮里都是菜”,甚至出现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同质化严重。安庆各市县区工业园区在产业定位上缺乏统筹安排,在产业定位上出现相近或相似,在项目引进中出现严重的同质化竞争,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
2.在招商模式上,注重创新不够。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招商方式还不活,理念还不新,思路还不宽,还不能适应激烈竞争的需要。一是招商思路陈旧。作为后发达地区,我们在招商上的突破点主要集中在土地和税收优惠政策上,过分强调政策的激励作用,部分地区为争取到更多的外来项目和资金,甚至不讲规则、不守底线、不惜代价,致使拼政策、拼土地、拼环境等各自为战的内耗型的恶性竞争相当激烈。二是方式方法传统。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和委托招商等新型招商方式运用不够,招商引资的市场化机制弱化,基本上还停留在全民招商和行政推动阶段,不能适应新常态下招商要求。三是资源共享较少。由于项目有限,各地各单位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各自为战,缺乏必要的协调和沟通,资源、信息等不能共享,难以在工作上形成合力,而且不可避免的引发了争商抢资现象,致使招商引资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都很高。
3.在项目推进上,管理服务不够。目前,各地在招商项目总体上仍然存在重招商轻管理、重管理轻服务等现象,缺乏规范有序的管理和优质高效的服务。一是准入把关不严。虽然近几年来,各地都在开始逐步由盲目招商向挑商选资转变,建立了项目准入机制,但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以及高层次专业人才,很难对所有招商项目做出科学论证和有效筛选,项目质量得不得保障。二是项目推进不力。一些地方在招商项目推进和淘汰约束方面还没有建立有效的制度,项目落地不快,实施乏力,一个别投资商甚至动机不良,借投资之名行融资之实,致使已有招商项目推进机制执行走样,造成土地资源低效利用或长期闲臵。三是营商环境不优。一些握有实权的单位和部门,权利意识强烈,服务意识淡薄,没有从当地经济发展的大局和改善政府形象的高度出发,在 为企业服务上说得多、做得少,投资服务、投资承诺不到位,服务不优、效率不高。
4.在基础工作上,规划建设不够。通过多年的招商实践,我们深深感觉到,我们在招商基础准备工作仍显薄弱,与新形势下的招商要求和投资者的现实需求还不相称。一是项目包装层次低。近几年, 各地虽然收集、编制了一些招商项目,但受资金、技术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项目储备量少,包装深度不够,缺乏必要的前期规划环保、投入产出论证,潜力优势挖掘不深,多数为线条式、目录式的所谓的“一页纸”项目,达不到吸引客商兴趣的效果。二是产业发展重点不突出。当前各市、县、区产业布局“多而全”,定位不准确、影响力大的产业不强,缺少支柱性、产业链全闭合的产业不多,没有突出重点产业,缺乏统一规划,造成资源浪费、同城竞争现象。三是产业配套水平低。一些园区功能不足、设施不全、定位不准,企业聚集度低,产业关联度差,产业链条过短过细,产出效益不高,生产、生活设施配套滞后,交通运输成本高,信息流通不通畅,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集聚功能欠缺,项目集聚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客观上构成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现实阻力。
三、新常态下招商引资工作的设想
新常态下,招商引资应围绕绿色转型发展区域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加快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调转促”为目标,着力从规划、产业、方式、服务上下功夫。
1、加强规划引领,推行科学招商。
一要强化规划引领。当前,许多地方都缺乏统一的产业规划,没有明确的产业招商方向和目标,在招商引资中各自为战,成效不明显。因此,在新常态下,要充分发挥规划引领的引领作用,市委、市政府应统筹组织调研论证,对每个县市区产业发展进行定位,每个县市区编制2—3个重点发展产业发展规划,实行县市区之间产业互补、错位发展,做到以规划指导招商,提高招商的实际效果。
二要加强项目规划编制。在过去的招商工作中,许多地方都是空手盲目招商,缺少招商的敲门砖——项目资料。要想实行精准科学招商,就须加强项目编制,要重点围绕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聘请相关专业机构,以补链、建链、强链为重点,有针对性地谋划编制项目深度可行性报告,做到以项目找客商,实现招商的定靶瞄准、有的放矢。
三要创新宣传基础材料。在过去招商过程中,片面追求广而全的宣传推介,缺少吸引客商的突出亮点和特色,难以做到精致推介、精准推介。要想在新一轮的招商中有所突破,首先就是要在对外的宣传资料上有亮点,要围绕重点产业,甚至是个别重点项目,分别制订个性化专题宣传片和宣传资料,提高招商针对性。
2、实行产业招商,促进集群发展。
一要突出重点产业。切实改变“捡到篮子都是菜”和盲目招商的现状,坚持走产业招商之路,突出产业招商重点,主攻重点产业,重点围绕做大做强2—3个产业的目标,着力招引上中下游配套产业,促进产业的集群发展。
二要突出重点区域。坚持顶层设计,制订招商路线图,围绕本地产业聚群发展需要,研究并找准与本地产业发展的契合度,集中专业招商人员,组建专班,对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抢抓沿海产业转移契机,有序对接产业转移。
三要突出产业配套。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培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着力引进现代物流、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项目。坚持以供给侧改革为方向,以消费为引领,完善公共服务功能,鼓励引进五星级大酒店、大卖场、城市综合体和特色街区等生活性服务项目,提升城镇品位,满足不同人层需求。
3、创新招商举措,提升招商实效。
一要强化专业招商。将专业招商作为新常态下招商突破的主力军,按照“定产业、定区域、定任务”的原则,将专业招商与产业招商相结合,组建专业驻外招商机构,采取“请进来”或“走出去”的方式,强化专业招商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招商人员的招商技能;同时创新驻外招商过程管理,分别制订个性化招商方案,实行定向、精细、精准招商,实现 盲目招商、全民招商向专业精准招商过渡。
二要实行资源招商。在优惠政策取消的情况下,欠发达地区凭什么打动客商,如何实现招商突破,那就要充分挖掘本地优势和资源,坚持 “以资源换项目、资源换产业”的思路,一方面加强本区域内优势资源排查和整合,进行整体开发规划,杜绝粗放小开采、小加工,走精深加工之路;另一方面坚持与工业项目或PPP项目挂钩,实行“捆绑”招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放大资源效应,发挥资源最大效益。
三要开展以商招商。以供给侧改革为契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结构性调整力度,按照“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的原则,鼓励引导落后和产能过剩企业,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兼并嫁接、腾笼换鸟、合作经营等二次招商,推动现有企业改革、转型、创新,提高生产率,适应市场需求的结构变化,加快“调转促”步伐。
四要探索市场招商。转变行政招商的观念,发挥市场招商的作用,制订中介招商、委托招商激励奖励机制,聘请知名商会、协会、投资公司等中介机构为招商代表,进行产业招商合作,拓展招商渠道,创新招商新模式。
4、加大环境治理,促进服务升级。
一要加强平台建设。加大平台载体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功能分区,做好路、电、水、气等基本生产要素建 8 设,搭建信息、人才、商务、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生活、娱乐等公共服务配套,增强产业承载能力。
二要优化政务环境。以优化行政审批服务、规范涉企收费、清理规范中介组织为突破口,全面推行招商项目全程代理和限时办结制,大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着力打造服务政府、效率政府。认真开展建筑市场、土地市场和企业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各种强买强卖、商业欺诈、不正当竞争等违法活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三要创优服务水平。新常态下,区域软环境将成为投资者决定是否投资的先决条件。环境好、服务优,效率高、成本低,是扩大外商投资的关键所在,为此,需着力加大服务水平和力度,规范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帮办服务流程,实行引资单位和帮办单位 “一对二”帮办,强化帮办责任、明确帮办目标、细化帮办任务、严格帮办要求,重大项目“主要领导挂牌督办、帮办单位挂图帮办、专职人员驻企帮办、相关部门合力帮办”,帮办单位和人员自觉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真诚服务,以优质的安商服务感化客商,为投资者创造安心、舒心、放心的发展环境。
第三篇: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
1、总体现状:
劳动力供大于求矛盾突出。权威资料显示,今后若干年内,全国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大致在2200万—2400万人,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左右,大致每年可新增就业岗位800万-1000万个,这样,每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缺口在1200万-1400万人。
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2014年被誉为“史上更难就业季”,全国共有727万应届毕业生、30万海归一起面对就业竞争,加上2013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大学毕业生签约率较低。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思发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被调查的2014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为37%,本科毕业生为38%,硕士毕业生为33%。
2、海门现状:
从我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看,至少存在三大瓶颈:
一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从回海就业登记的大中专毕业生的情况来看,专业层次分布不均衡,一类本科生回海不多,多数集中在二、三类本科,计算机、中文、财会等常规专业较多,工科类尤其是我市急需要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医药化工、机电一体化、机电维修等专业毕业生人数较少。
二是企业对毕业生期望值偏高。从今年专场招聘会看,虽然部分企业开始注重人才的储备,有些企业就特地招聘后备干部,这是我市企业用人观念的转变。但是,这类企业偏少,大部分企业仍然舍不得人力资本投入,过分要求毕业生的工作经验,在毕业生的引进、使用、管理等方面缺乏研究,缺少前瞻性,没有从企业持续发展的高度去考虑人才的引进和储备,“拿来主义”比较普遍。
三是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观念亟待进一步改变。据调查,虽然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观念在变,择业条件在降低,但仍有不少大中专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定位偏高,不愿意到基层农村、到中小企业就业,宁要“体面”的低工资,也不要一线的较高工资。也有的过分追求专业对口,给自己就业设了过高的门槛和过多的限制,往往出现面对几千个就业岗位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业领域单一。2014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虽报名门槛抬高、基层艰苦岗位增多,但仍吸引了全国141万名大学生报考,“国考”竞争比达64:1。都知道考“国考”就像买彩票一样,即便那么难,但是每年都有好多大学生挤这条“独木桥”。这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求稳定的心理,他们往往对工作时间固定、双休日稳定、工作压力较少、工作环境舒适等一些岗位比较“上心”,所以找工作时挑肥拣瘦,更多的愿意去党政机关、大公司、科研单位、大型企业,不愿意去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就业。
2、就业地区集中。在我国沿海城市及北京、上海等地经济发展迅速,这些城市企业多、机会多、薪酬高,文化氛围浓,成为大学生毕业首选的理想就业地。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到上海、北京和以深圳为代表的沿海地区就业者高达65%以上。大学生不愿意去农村、中小城市,扎堆“北上广”,加剧了这些发达城市的人才过剩和大学生就业难。
3、就业期望偏高。有的毕业生感到“找不到理想单位”,但同时有许多基层一线的单位急需人才但又招聘不到毕业生,反映出毕业生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的心态仍较普遍。一部分看重稳定职业和理想环境及较高报酬的毕业生,择业期望值过高,选择单位不切实际,放弃多次选择机会,一味等待观望,甚至不惜主动待业,就业愿望过于理想化,不愿去基层单位和第一线,对一些繁重的体力劳动、苦脏累的工作,更是不屑一顾。
4、就业稳定性差。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人平均5年至少更换一次工作。而在高学历人群,这种现象更为凸显。2014年6月发布的大学生就业蓝皮书——《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结果显示,2013届大学毕业生34%在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其中本科毕业半年内离职率为24%,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内离职率为43%。中国大学毕业生三年内跳槽偏高不下,2010届为69%,2009届为71%,2008届为71%。
三、针对当前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对策建议
(一)高校应积极应对,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1、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大学生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与其它产品一样,高校培养大学生也存在着“产销”是否对路、供求是否平衡的问题。特别是高校扩招后,高校在设置专业时不能被就业市场牵着鼻子走,要认真研究、善于把握就业市场波动的规律,学会比市场变化快一拍,只有增设一些新兴的、前瞻性的专业。才能充分掌握就业市场的主动权。同时政府也应尽快建立完善预警机制,向高校随时发布社会对各类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对于可能出现的专业设置供求不平衡给高校以警告。
2、高校应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提高抗风险能力。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刨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其中,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所以高校应搞好专业技能教育。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非专业能力的培养。除了具备专业能力之外。非专业能力也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用人单位除了专业能力之外.提出了明确的非专业能力要求.包括大学生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等。所以对大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也尤为重要。
(二)政府应加大就业政策扶持力度
1、政府应发挥政策效应,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今年我市登记在册的大中专毕业生有2000多名,政府可以给予一定政策上、经济上的优惠扶持,积极鼓励这批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这样可以积极组织向海门各大园区、乡镇输送一批紧缺的化工、机械、国际贸易、英语、建筑等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把他们充实到海门经济建设一线中。另外,非公经济组织是高校毕业生的重要就业渠道,人社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疏通渠道,营造氛围,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到基层外企和民营企业就业。
2、政府应大力推进毕业生自主创业。政府应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引领计划”,凡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可享受国家、省人社部门制订的相关政策。市人社局应会同相关部门做好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据有关部门了解,今年我市突出创业带动,实施“就业富民工程”,构筑创业宣传、创业融资、创业孵化、创业项目推荐、创业指导服务等五大平台,不断拓展“创客空间”,鼓励支持更多劳动者创业就业。预计全年可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实现新增创业2000人,带动就业1万人。
(三)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1、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现在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大多不愿从事艰苦的、基层一线的工作,都想选择舒服安逸、钱多事少的岗位。清华大学生尚能应聘城管工作,那么,更多的大学生也应放下身段,把自己投入到一个普通劳动力的位置上,参与到全社会各岗位的就业竞争中去。况且,现在许多企业包括知名企业招聘的“门槛”普遍降低,只要求职者要求不是特别高,一般都能找到合适工作。因此,大学生在求职的时候千万不要过分的挑剔,更要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调整自己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从就业地而言,不一定非扎堆城市不可,也可以考虑乡镇甚至边远地区。从薪酬待遇而言,也不一定非要高薪不可,从低薪就业开始,先赚取工作经验也是很有必要的。近年来,我们海门市也引进了海宝工业园的宝钢钢构、宝钢精密钢丝、宝钢磁业和宝钢物流等各大企业,都需要各种层次的人才,仅宝钢钢构就需要员工1000多人。已经开工的中远重工、海新重工等吸纳员工都要在1000人以上,回海就业的大学生可以考虑。
2、降低就业期望,准确定位自己。大学生在校期间都做了一个完美的“就业梦”,梦想自己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但一旦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才发现理想与现实是如此遥远。这就要求大学生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理想和价值取向,降低就业期望值,拓宽就业范围,树立大众化就业观。理想就业不是非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进入国企才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关键是选择适合自己、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的工作岗位。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最终定型,社会阅历不足,每个人的学历、专业、能力水平都不尽相同,各有各的特点,因此在择业前,应对自己各方面的情况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分析,实事求是地评价自我、认识自我、多务实、少幻想、不可好高骛远、要虚心地看自己。对社会需要什么,自己会干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又要仔细权衡,找准自己与社会的最佳结合点,以积极进取的心态迎接社会的选择,这样会更有利于就业。
3、适应当前形势,提升竞争能力。求职的过程是一个全面展示自己的过程,必须努力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质。根据人力资源市场的调查显示,一般文化程度高的收入远远高于文化程度低的;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收入远远高于未接受过技能培训的;综合素质高的收入高于综合素质低的。因此,一方面,要提升自己职业技能水平。党的十八大确立了“推动实现更加稳定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工作目标,提出了“进一步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使每个劳动者都有机会接受相应的就业技能培训,每个企业职工都能得到技能提升培训,每个创业者都能参加创业培训”,这是个鼓舞人心的消息。根据目前的政策,凡是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政府部门都有职业培训费补贴,个人完全不需要自己出钱,就可以学一门技术。另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用人单位都希望录用一些对本单位有用之才,谁的综合能力强,谁能为用人单位带来财富和荣誉,谁就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大学生要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独立获取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同时,要认清用人单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适岗准备;要注意培养求职技巧,求职也是一门学问和艺术,涉及到很多细节性问题,如言谈举止、交流沟通等,应在平时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这样在求职时不至于因“小”失“大”,错失就业机会,要知道,机会永远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
4、主动选择机会,三位一体就业。先就业后择业。市场经济配置劳动力资源的特征是人才流动。因此,大学生不必急于在短时间内找到一个固定稳定的“铁饭碗”,可以把职业视作基本的谋生手段,可以先找一份工作,多与社会接触,在实践中提高能力,相信“本事学到手,不怕没高薪”。奉献基层就业。虽然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但是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来看,对各类人才需要量还在不断增大,提供了很多适合青年成长锻炼的平台。比如,“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的村官工程,“企业聚才”工程、“名校揽才”工程等,大学生完全可以到农村社会、重点企业等基层一线岗位上就业,奉献青春和热忱。大胆创业就业。择业是起点,创业是追求。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鼓励创业”纳入就业方针,各级地方政府为激励创业、支持创业已经建立了一系列政府机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自主创业的天地广阔,大有可为,大学生完全可以在创业这个大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第四篇:新常态下企业做好形势任务教育之我见
当前,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煤炭市场随之进入长期低位运行的常态模式,职工队伍出现了思想波动和迷茫困惑现象。故此,创新与加强新常态下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工作,确保人心不散、士气不减、队伍不乱,为企业保安全、保生存、保稳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必须了解煤炭行业动态,摸清职工思想脉络,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才能确保取得实效。
一、要认清新常态下煤炭行业面临的新挑战
在当前新常态的初级阶段,由于传统经济拉动方式作用减弱、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还没有完全形成,经济下行的压力较大,结构调整的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的困难增多,部分经济风险将进一步凸显。当前煤炭行业主要面临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从我国煤炭需求来看,增速放缓。
在今后一个时期,全国煤炭消费增速放缓,将由前10年年均增长10%左右,回落到3%左右,煤炭需求增速放缓,将成为我国煤炭总量变化的新常态。到2020年,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由现在的65.7%下降到62%左右。需求速度减缓了,需求总量就下降了。二是从我国煤炭市场来看,产能过剩。“十一五”以来,全社会对煤炭投资热情高、力度大,在近8年多的时间里,总投资近3万亿,新建了一大批煤矿,到现在都已陆续投产,加之进口煤的冲击造成全社会煤炭库存大幅增加,供需失去了平衡。
4年多以来煤炭的滞销与产能过剩有直接关系。三是煤炭消费受环境制约。随着国家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推进煤炭清洁生产和高效利用,传统、粗放的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面临挑战,推行煤炭绿色开采,向社会提供洁净的煤炭产品,保护和改善矿区生态环境的任务十分艰巨。四是煤炭行业发展进入转方式、调结构的攻坚阶段。一方面,煤炭为基础、多元发展的国家能源发展方针不会改变;另一方面,煤电一体化、煤焦化一体化、企业兼并重组,以及现代煤化工技术,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要洞察新常态下企业职工思想的新特点
在企业管理中,人的行为可以被规章制度所约束,但是人的思想却很难规范管理。每个人的思想都不相同,年龄、性别、学识、品格、阅历等因素决人的思想不各不相同。面对新常态带来的新形势、新任务,职工思想多元多样多变趋势明显,各种问题叠加集中出现,职工思想将呈现不可预期的新变化、新特点。一是思想敏感期。职工思想中的不安全感增加,心理变得脆弱,容易产生波动,对环境或人为因素较易出现过激行为,从而影响安全作业。二是情况复杂期。面对工作、生活、学习、晋升及经济压力的增大,会产生烦躁、焦虑、恐慌等互相交织的情绪。三是问题高发期。各种思想问题相互交错,产生不间断、重复、高频率出现现象。四是矛盾集中期。矛盾不仅出现在个别人身上,而且会普遍存在,甚至比前期范围更广、涉及面更大。五是应对持久期。新常态下的矛盾和问题,不会短期存在或消除,会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综合以上五个特点,做好新常态下形势任务教育工作将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创造和拓展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内容和方式,提升教育成效,已成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大课题。
三、要把握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宗旨核心
新常态下,企业单位要加大形势任务教育范围,任用一批优秀、专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活动,宣传感恩文化,深入开展谈心、暖心活动,让职工群众把心里的疑惑真实的想法讲出来,根据职工的不同需求和关注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他们讲清楚,使他们听得懂,记得住。笔者认为,创新与拓展新常态下的形势任务教育,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把集中性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集中形势任务学习会向广大职工传递新形势、新任务。二是把提升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强化责任感相结合。多项并举提振职工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让职工真切感受到企业的温暖,进而强化责任感。三是把提升职工整体思想政治认识与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相结合,发挥党政思想工作者的先导作用,通过教育学习活动带动职工的整体思想认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把提升职工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与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精神引导相结合。越是困难时期,职工群众越要抱团取暖,互相扶助,积极营造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浓厚氛围。
四、要突出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五种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意识是行动的前提。国体改革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解放思想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武器。思想解放的程度、视野开阔的宽度,决定了创新发展的力度。要打开解放思想总开关,激发职工创业激情,汇聚强大正能量,必须牢固树立五种意识。一是树立创新意识。
新常态下,创新发展是企业解危渡困、攻坚转型的根本出路,牢固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才能提高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力度,在转型中着力创新,在创新中引领转型,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举措为企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二是树立市场意识。要引领职工群众勇于打破僵化保守的传统思维定势,跳出煤炭看发展,摆脱对煤炭资源的严重依赖,坚持“三个转变”,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精神适应新常态,再创佳绩。
三是树立改革意识。要引领中层管理人员勇于直面矛盾和问题,勇于突破固守观念障碍,敢啃硬骨头、敢趟深水区,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构建活力迸发、高效机动、开放包容的体制机制。四是树立效率意识。要引领管理岗位人员牢固树立效率是生命、有效益才有竞争力意识,转变优柔寡断、办事拖拉作风,把提高工作效率作为永恒的追求,实现效益效率最大化。
五、要体现企业形势任务教育中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
在煤炭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形势下,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战胜困难、解危渡困的坚强战斗堡垒和力量中坚。尤其是在从严治党背景下,作为煤炭企业供应服务单位,在物资供应、采购安全、资金支付、物资验收等多个岗位都是“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公司各级党务工作者必须树立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抓好党建是本职的大局意识,坚决抵制整天不操心、不管事,出了事就是渎职的工作理念。务必扛起党建责任,认真抓班子、带队伍、聚人心,为公司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一是要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高度自觉地向公司党委看齐,向公司的决策部署看齐,认真施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件件有安排,事事有回音。
二是要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支部书记必须履行抓党建的第一责任人职责,真正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聚焦主业、守土尽责。用坚定的党性原则,率先垂范,带领职工克难攻坚、同舟共济。三是要健全支部工作机制,提高议事科学性。健全党支部议事决策规则,实行重大问题讨论制度,确保党支部参与和推进物资管供工作,在工作融入上体现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维护企业和职工利益,保持职工队伍稳定,保持企业凝聚力、向心力。
第五篇:关于当前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新思路探讨
关于招商引资工作新思路探讨的调研报告
年初以来,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改局紧紧围绕“提速、增效、进位”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始终坚持把开放招商作为战略取向,不断创新招商思路,改进招商方式,拓展招商领域,全面深化与京津及“珠三角”地区的对接合作,靠项目积蓄后劲,招商引资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开放招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全县开放、招商引资工作情况
(一)开放招商情况
积极参加香港“4.18”、廊坊“5.18”等5场大型招商考察活动,与13家企业签定合作协议,总投资达333.8亿元。与8家央企合作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其中河北大唐国际XXLNG项目、盛达高新复合材料2个项目已落户XX张百湾新兴产业示范区,其余6个项目正在深入洽谈。实际利用外资1235万美元,占年任务1200万美元的102.9%。同时,积极参加9.27津承合作、9.8厦门、9.10石家庄、9.26XX等各类经贸洽谈会,落实签约项目、组织邀请客户来滦洽谈。
(二)在京招商引资情况
围绕三个园区产业定位,结合央企京企进河北活动的开展,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招商战略,举办了“北
京〃XX科技产业园”推介会,吸引48家驻京央企、上市公司、行业龙头和京企72位负责人参加了推介会。而后我们又先后组织7批共125家央企、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来滦实地考察,并与中炼加伦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矿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FAB精彩集团、北京资源集团、中交通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富桦明电子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二、招商工作中主要做法
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经济环境,全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十大战役、八大工程”,以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为统领,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强化工作举措、狠抓工作落实,从工作中总结很多有益的经验。
(一)强化领导,完善制度建设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加大对招商引资组织领导力度。各乡镇招商引资工作亲自由一把手来抓,把招商引资工作当作工作中的大事来抓,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领导带头外出招商。主要领导抓联络洽谈,抓关键环节,亲自带队赴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招商成效。三是召开会议促招商。在近几年全县各类大型会议上,县主要领导逢
会必讲项目建设、必讲招商引资,在每年全县的综合考核中,招商引资工作占有一定的比例分值且奖项最重,引起各单位对招商引资工作的普遍关注,充分调动了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落实责任,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较完备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将任务层层分解下达到各镇、各部门、单位,落实到具体项目。并把招商引资纳入了目标管理综合考核的重要指标,实行奖优罚劣、绩效挂钩。同时,在实行重大项目领导负责制、项目跟踪联络制、重大项目联系会议等一套工作机制外,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并实施了《XX县招商引资考核办法》、《XX县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2个配套文件,形成了招商引资整套工作机制。
(二)加强园区建设,吸引企业入园
XX张百湾新兴产业示范区。该区是由XX市与XX县采取“市县联建”的现代工业园区,是全县“一体两翼”产业聚集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控制面积100平方公里,可建设用地面积35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10平方公里。目前,已经完成土地收储3平方公里,落实建设用地指标1700亩。完成了起步区道路路基、土地平整以及电力、通讯设施迁移等工程,全面启动了起步区水、电、路、讯、气、暖、排污等“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总投资达50多亿元的XX普润生物制药、悬挂输送机生产基地、盛达高新复合材料、XX博亚食品工业园、河北大唐国际XXLNG、鑫悦隆环保造纸和华都食品工业园等7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落户园
区。
红旗矿业循环经济统筹区(省级工业聚集区)。该区规划总面积412平方公里,重点建设金沟屯冶金工业园和红旗宜居新区。目前,红旗宜居新区一期工程485户新民居工程全部开工建设,年底前具备入住条件,将为30余家企业扩大产能创造生产空间。由XX天岭矿化有限公司投资109亿元建设的天岭矿化年产750万吨磷钛铁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投资主体间已签署了合资合作协议,选厂破碎车间、铁磷钛选厂、磷化工厂等选址已确定,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13家选磷选钛技术改造(选钛企业4家,同时选磷选钛企业9家)企业已全部完成项目可研和节能评估,其中已建成1家(宝通矿业年产20万吨磷精粉项目),正在进行技改建设的3家,与选厂同步建设的4家,其余5家企业设备已经订购,正在开展项目征地工作,10月底前所有企业全部完成技改工作。
XX金山岭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区。该区规划面积789平方公里,现累计完成涝北线、皇家御道等基础设施项目投资5亿元,完成土地收储1200亩。相继与华夏幸福基业、深圳光耀集团等企业签订项目合作协议;“滦阳溪谷”滑雪度假区、行宫酒店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西营健康生态谷、巴克什营旅游文化产业园等项目正在进行土地一级开发;金山岭长城核心景区提升项目正常推进,东门服务区正式启动运营,涝洼野长城保护工作有效实施。
(三)紧紧对接京津,总结招商经验
一是打好基础完善招商材料。为了更好服务招商工作,让企业家对XX有个直接感官印象,招商工作组编制了《XX县基本情况简介》和《XX市促进新兴产业聚集区发展的若干优惠政策(试行)》幻灯片,并搜索信息资源,到县内各企业、各部门以及三大园区实地拍摄,搜集素材,制作XX县基本情况幻灯片,涵盖地理位置、行政区划、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以及三大重点经济板块建设情况等内容。通过这些基础材料,让企业家对XX的基本情况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为更深入的交流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是创新招商引资运行机制。借助北京科技开发交流中心的资源优势,成立以项目办主任为组长的5人工作组到北京科技开发交流中心挂职办公,采用“三步一跃”的工作方法,重点联系央企京企,讨论制定了《北京XX科技合作推进方案》,详细说明了工作目标、工作重点、执行方法、责任分工、政策支持以及奖励措施等内容。做到人人有指标,人人有动力。并由县发改局派4人,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国内科技合作四部派4人,共同组成工作小组对企业进行联系,实行重点企业专人跟踪,并对联系每个企业的责任人提出了具体的进度要求,随时沟通进展,定期汇总结果,及时推进招商工作进度。
三是树立招商引资对外形象。成立招商工作组后,对全
体工作人员进行了公务员礼仪、谈判礼仪和接待礼仪培训,要求招商工作人员在洽谈和接待等工作中购置统一服装,时刻保持做到精神饱满,完善接待礼仪工作,从细微之处让企业家感受XX精神,树立起招商工作的崭新形象。
四是以园区发展为导向,拓展招商方向。围绕全县三个园区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充分挖掘潜力,精心策划包装,按照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分别整理企业信息并跟企业有针对性的进行推介。对于有合作意向的企业,我们通过邀请来滦洽谈和受邀拜访企业的方式增进了解,并对项目可行性进行探讨,分析评估目前的市场环境、建设条件、经济效益及投资回收等要件,切实加强了对项目的论证、包装工作。针对具体项目实地考察论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努力提高储备项目的质量和水平。
五是做好统计工作,充实储备项目。以资源整合为基础,进行细化分类管理,摸清现在形势下企业发展动向。有合作意向的企业,我们及时推进进度;有潜在合作可能的企业,我们定期与企业联系;没有合作意向的企业,我们编入数据库掌握企业信息。
三、影响和制约我县招商引资的瓶颈及原因分析近几年,我县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也得到来自投资者的认同和赞赏。但我们与先进地区相比,在投资环境和招商力度上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差距,所隐含的
问题也比较多,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解放不够,大招商、大开放的意识还不是很强。一些部门和乡镇还没有真正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没有把主要精力投放到招商引资上,招商引资喊起来重要,做起来困难,缺乏责任感和紧迫感,有的仅仅停留在一般口号上,措施不实,力度不大。
(二)软硬环境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我县在矿产资源上比较丰富,但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利用外资承接能力较弱,工业结构比较单一,这也是我县深层次工业结构性矛盾和区域环境竞争力低的综合体现。近些年的招商引资总量少,规模小、层次低,拉动性大、科技含量高的的大项目较为缺乏,对产业带动作用微弱,没有在工业、农业等领域形成产业链,招商引资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软环境建设上,我县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未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执行起来往往也不到位。部门与部门之间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互相推诿、扯皮和各自为政的现象,缺少互相信任与有机协调。
(三)招商信息来源渠道单一,信息不能共享。现有的招商渠道大都是企业、客户、朋友、亲戚或外商找上门来的,我们自己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来源。一些同志对我县的基本县情特别是发展方向、优势劣势及招商引资方面的政策措施并不是十分清楚,面对招商不知道要招什么没有目标方
向。
(五)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招商队伍。招商引资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招商人员不仅要清楚县情、本地产业导向、特点、行业规划、优惠政策等,还要针对不同行业研究客商心理,分析客商心理,分析客商需求,收集相关资料,及时提供信息,且能熟练运用谈判策略、技巧。而目前我们恰恰缺乏这样一个招商群体。
四、创新招商引资的思路和措施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共识。一是要树立“发展是硬道理,招商引资也是硬道理”的新发展观。经济发展是发展的核心内容。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招商引资可以促进XX产业结构升级,吸引先进的管理和技术、增加财政收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有效地弥补建设资金不足。要形成“大招商、大服务”工作思路,形成“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氛围,全县要一盘棋,在 “大招商、大服务”上形成合力。
(二)科学编制地方特色产业导向,科学招商,有效招商。招商引资就是要通过一种最低成本实现最大效益的预期效应来吸引投资者。XX要吸引投资者,最根本的是要有良好的市场预期效应,必须具备与众不同的比较优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对投资者最有吸引力的是低价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但又受到观念、人才、机制、市场规模等滞后因素的
影响。加快制定自己的产业规划、产业导向,对于符合我县产业规划或鼓励类项目给予特殊优惠,从而加大这类项目的引进力度,加快形成我县产业特色的步伐,形成产业链。
(三)进一步营造综合社会环境,吸引外商。传统的招商方法,如减免税收、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地价等已广泛被采用,为吸引外商投资,一些地方争先恐后地推出优惠政策,这对外商是有一定的吸引力,在吸引投资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往往收效一般。吸引外商的是总体的、综合的投资经营环境。包括区位优势,社会风气,服务环境,治安环境,市场秩序等诸多因素。XX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在抓好园区、城区等硬环境建设的同时,着力抓好软环境建设,就是要创造一种投资环境的“比较优势”,达到吸引更多外商投资的“环境”。
(四)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改进招商模式和策略。当前,市场经济日趋完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招商引资工作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按照市场化、企业化、社会化的要求,充分发挥网络、商会、中介、节会等招商媒介的桥梁作用,充分调动企业、园区和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快扭转政府在招商中演“独角戏”的尴尬局面。要依托园区招商,突出园区招商主阵地作用发展“园区经济”,走“园区招商”之路。同时,有重点、有创意地运作园区的招商活动,发挥园区政策服务、综合功能和产业发展方面的集成优
势,积极吸引客商参与园区开发。
(五)建立激励机制,加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建立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干部工作实绩看招商引资业绩,干部的考核看招商引资成效。同时要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力推进一把手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县级领导挂点制,全程负责重点项目引进和实施。同时要在招商竞争中突出重围,必须要有一支出色的招商队伍。招商人员能准确把握企业的发展动态、投资方向。其次,作为外出招商人员,应把吃透县情,包括地缘文化、产业特色、发展环境、政策规定、社会动态、风土人情等作为一项基本功,对我县现有的主导产业,哪些产品可以配套,哪些资源可供利用,哪些市场潜力有待挖掘,烂熟于心,如数家珍,以便在招商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发达地区的相关产业予以重点关注,有效地捕捉商机,找准对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