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轮复习的有效做法和下阶段复习工作的提醒
关于二轮复习的有效做法和下阶段复习工作的提醒
有效做法:
1.坚持天天练,基础训练日常化,对巩固已有知识,加快答题速度有一定的帮助。利用新课堂二轮复习材料,基础知识按专题天天练,每天10题,及时跟进讲评,量变促质变。利用课前五分钟检查(字音字形背诵等)
2.注重了对实用类文本考点、题型及解题思路的梳理,使学生对考纲规定的各个考点都了然于胸,答题思路清楚明白。
3.作文审题天天练,提高学生审题的准确度。
4.名句默写保持温热状态,避免让其坐冷板凳。采用“课前背诵+提问”方式,每周一布置一周的任务,经常温习。
5.强化了审题意识,教会学生顺藤摸瓜,顺势答题。
6.强化了答题规范,特别是要求学生学会把最重要的要点放在最醒目的答题位置。
下阶段复习工作的提醒:
1.阶段性纠错回顾需要跟上。一周或两周对错题做重复训练。
2.定时定量的训练要经常。每周至少一次才有效,在考中练,在练中考。
3.经常回顾做过的题,避免重复错误,本身就是最大的进步;
4.提升写过的作文,不仅省时省力,又能纠正不足,全面提升作文的水准。
5.现代文阅读的文本内容和答题方法在实际操作时兼顾不够。有时读得懂文章答题环节缺漏,有时答案环节完整却误解文意。
6.对各个专题的复习可以利用好思维导图、知识树等形式,帮助学生及时建立知识体系。
第二篇:高三二轮复习的做法及措施
高三二轮复习的做法及措施
作者:郭传文
目前,高三复习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依照正常的进度,现在进入到关键的第二轮复习。对于第二轮复习来说,复习时间确定为:3月下旬至4月底。复习原则是:巩固[巩固一轮复习成果]、完善[知识体系]、综合[方法、规律、解题能力]、提高[通过做题,提高能力。实行“周考制”,要求阅卷不过夜,讲评不过节]。复习方式是:划分专题,采取“专题测验-模拟训练”并列的模式。
二轮复习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掌握;二是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三是要把握高考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
一、二轮复习的思路、目标和要求
“二轮看水平”(一轮看功夫,二轮看水平,三轮看士气)概括了第二轮复习的思路、目标和要求。具体地说,一是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和《考试说明》,认真分析高考命题方向,把握高考试题难度,确定好复习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到准确、科学、严密。明确“考什么”、“怎么考”;二是看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是否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做到减少重复,重点突出,让大部分学生学有新意,学有收获,学有发展;三是看知识讲解、练习检测等内容的科学性、计划性是否强,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弥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四是看练习检测与高考是否对路,不拔高,不降低,重在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的熟练掌握。特别要解决好理综这一制约我校高考成绩突破问题的研究和措施的落实,做好适合我校实际的综合能力测试的复习工作。五是采取得力措施,提高复习效率,下大力气解决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彻底减少无效劳动,做到事半功倍。一方面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上做好工作,包括题目的精选精编、训练作业的定时布置、及时批改与反馈、课堂教学过程的精、活和实用。另一方面落实“双边生”缺腿学科的查漏补缺措施,要发挥集体智慧和团结协作的力量,通过责任落实,提高上线率。同时对尖子生也要进行扬长补短、查漏补缺,弥补其不足,力争培养出全市理科状元、和重点学校录取的质的突破。六是落实体育、文管类学生后期文化课复习工作,提高这两类学生的录取率。七是组织好4月27日、28日、29日三天全市组织的“二模”考试及质量分析工作。八是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保证学生身心健康。九是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考试技术、方法和考试技巧的指导。十是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规范做题,力争在卷面上少失分或不丢分。
二、二轮复习中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问题
一是课堂容量问题。提倡增大课堂复习容量,不是追求过多的讲,过多的练,面面俱到,而是重点问题舍得用时间,非重点问题敢于舍弃(80%的学生做对的不讲,80%的学生做不对的不讲)。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增大思维容量。
二是讲练比例问题。第二轮复习容易形成“满堂灌”或“大撒手”,这样都不利于学生学懂会用。每堂课都要精讲精练,合理分配好讲练时间。
三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问题。课堂中有的讲得多、讲得快,学生被动听、机械记,久而久之,学生思维僵化、应变能力差;有的对答案式的讲评多。这些其实是老师的惰性行为。二轮复习应强化师生的双边活动,双边活动的真谛是让学生参与解题活动,参与教学过程,启迪思维,点拨要害。
四是讲评的方式方法问题。学情抓不住,讲评随意,对答案式的讲评是影响讲评课效益的大敌。我们要求教师做到评前认真阅卷,评中归类、纠错、变式、辩论等方式的结合,要抓错误点、失分点、模糊点,剖析根源,彻底纠正。也可采取“自教自”的办法,让学生讲好解法,讲错误处,展开争论。这种方式,由于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极易让学生接受。
五是信息反馈问题。提高课堂复习效益,加强信息反馈是必不可少的。信息反馈渠道主要是通过练习或检测收集信息。每堂课都穿插定时定量训练,内容以检测刚复习过的知识为重点,兼顾后继复习内容。
近两周,认真做好迎接市“二模”统考的各项准备工作:复习的进度、学生的管理等方面。
三、关于高三后期复习的打算
1、总的思路是
复习时间: 5月初到高考;复习原则:模拟[三次模拟,试题越来越易,学生的分数越来越高,已此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强化、回扣、调节[学生的心理];复习方式:回扣基础与模拟训练穿插进行,调节心理与强化考技并举;目标要求:自我完善,综合梳理,适应训练,升华提高。从4月份实行“每周一考”。5月10日后举行三次模拟考试
(1)认真组织学习研究《新课标》和《考试说明》,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抓实教学各环节的督查,密切关注高考信息。结合学情讨论制定三轮复习计划,列出详细的月计划、周主题和节内容进度安排表,确保三轮复习的科学合理。
(2)加强集体备课,把好练习关。训练选择的题目要保证基础性、典型性、针对性,决不允许出现不加筛选地成套搬用现成资料的做法。各备课组必须对复习资料进行整合处理,以符合我校学生的实际。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注课堂复习效果。复习课要处理好“讲、练、评”的关系,做到精讲、精练、精评。“讲”要突出基础和重点;“练”要做到精要,避免题海战术,“评”要教会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课堂上要留出适当时间,让学生当堂消化和吸收。
(4)发挥考试功能,以便及时反馈复习效果。重点是分析普通班双边生存在的问题和实验班尖子生、重点本科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要求每一位老师对目标生存在的问题要分析到人,准确把握每个目标生身上的不足,以便辅导时因材施教。
(5)强化常规教学督查。重视对备、教、改、辅、考、评等几个环节的检查、督促、监控,认真实行过程管理。级部成员要积极地参与备课组的活动,深入课堂听课,检查学生的作业、练习,召开师生座谈会,及时了解复习工作的实际效果。对工作要求落实不到位的教师,要及时予以督促,促其做好工作。
2、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1)班级管理。普通班要努力减少低分学生的人数,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进入本科线;各学科教学要在提高学科双有效分上多做文章。班主任工作重点是搞好常规管理,把纪律、卫生、学习管理贯穿于工作的始终。要以学校出台的“让标准成为习惯”、“月计划,周主题”的教育系列活动、“六条高压线”为抓手,正面讲解纪律要求,做好学生的后期管理工作。以周考为抓手,班主任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督促学生认真复习,注意复习中的细节,纠正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强化规范。
(2)关注学生情绪,积极予以疏导。所有老师都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多一些问候,多一些赞扬,多一些帮助,多一些关心。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进。班主任到班要勤,让同学们感受到班主任与他们在共同努力。克服考试前的烦躁情绪,要引导学生“做好今天的事,别担心明天的事。”“做好手头的事,别想太多的事。”让每一天都充实地度过。
3、抓冲刺,调整备考策略,工作一丝不苟
四月低二轮复习的结束,为准确把握三轮复习,我们对高考前一个月的教学工作做出详尽的安排,制定了教学工作菜单表,详细说明每天教师、学生应该做好哪些工作,有布置、有检查,落实到位,抓好高考百米冲刺,确保高考复习万无一失。
4、抓培训,提高应试技巧,向卷面要分数
高考前夕,为了使学生在考场上少失分、多得分、把握住高考应试技巧,我们将搜集一些高考阅卷教师的亲身感悟,全面详细地向学生讲明了如何规范答卷、得分技巧和卷面要求及解题步骤、规范要求,为有效辅导学生提供有力支持。抓好对学生应试技巧的培训,向卷面要分数,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非智力方面的失分,对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起到重要作用。
5、抓心理,矫正心态,挖掘潜能
随着高考的临近,一部分学生因在模拟考试中,成绩不理想而出现情绪焦虑、烦躁,影响自信心,另一部分学生由于成绩较好,而盲目乐观、情绪懈怠,如何使考生的考试最佳兴奋点真正落在高考期间。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高三学生印制两份材料:一份是《如何进行“实战演习”和第三轮复习》,第二份材料是《临考前及考场上应注意些什么》,通过这两份材料让学生知道各个阶段应该如何学习和心态调整。给学生鼓劲、加油,使他们胜不骄、败不馁,始终以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去面对高考,所以学生在高考考场上得到了正常甚至超水平的发挥。
6、注重细节,强化备考过程管理
我们对高考复习的整个过程认真分析,精打细算,不放过一个细节和一个因素。特别是到了高考的最后关头,要求全体教师都要高度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吃穿住行、喜怒哀乐,一丝不苟、无微不至做好学生的备考指导和思想工作,每位班主任、每位任课教师竭尽全力、尽职尽责的送高考到最后一分钟。要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距离高考还有55天,我们的教学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也极其艰巨,但我们一定会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不懈努力,踏实工作,力争完成学校下达的高考目标!
第三篇:初三总复习做法和体会
初三数学总复习的做法和体会
在教与学的统一体中,教总是起着主导作用,而进入初三总复习阶段,学生的学相对来说要主动些了。这时,老师如何教,教什么,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更是至关重要。为使学生在中考中获得主动,得到优异的成绩,就必须在中考之前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总复习,明确总复习的思路。那么,初中数学总复习应该如何安排?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现结合近几年我市中考命题情况,在新一年的总复习中,笔者认为应从下面两个阶段来进行初中数学总复习。
一、第一阶段: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地了解数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即使是后面的压轴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所以建议第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应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结构。课本中的例题、练习和作业要让学生弄懂、会做,书后的“读一读”、“想一想”,也要学生认真想一想,集中精力把初三代数、几何内容,初二的几何及代数中的分式与根式的化简等重点内容的例题、习题逐题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并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
基础知识的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不是“炒冷饭”,要讲究方法。例如初中代数,往往要打破原来章节的界限,按知识大块进行系统归纳:(1)实数的概念及其运算;(2)代数式的分类、概念及其运算;(3)方程(组)的概念、性质、解法及应用;(4)不等式(组)的概念、性质、解法;(5)函数的概念,几种常见函数的图象及性质;(6)统计初步知识。几何知识的归纳也类似。通过基础知识的系统归纳,至少应达到以下几个目的:(1)使学生准确掌握每个概念的含义,把平日学习中的模糊概念弄清,使知识掌握的更扎实。(2)要使学生明确每一个知识点在整个初中数学中的地位、联系和应用。例如复习因式分解,既要系统复习因式分解的定义、方法和一般步骤,还要系统了解因式分解在代数式的化简、分式及根式运算、解方程等方面的应用;既要看到它是一个基础知识点,又要认识到它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3)使学生注意在基础知识复习中渗透能力训练,例如观察能力、计算能力等。同时要注意知识点的迁移整理,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不但可以解决根的判定和已知根的情况求字母系数,还可以解决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方程组的根的判定及二次函数图象与横轴的交点情况。
2、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导。基础知识即初中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要求学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的认识,并能综合运用。例如初中代数中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二次函数图形与x轴交点之间的关系,是中考常常涉及的内容,在复习时,应从整体上理解这部分内容,从结构上把握教材,达到熟练地将这两部分知识相互转化。又如一元二次方程与几何知识的联系的题目有非常明显的特点,应掌握其基本解法。每年的中考数学会出现一两道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数学题,解决这类问题所用到的知识都是同学们学过的基础知识,并不依赖于那些特别的,没有普遍性的解题技巧。
3、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如方程思想,它是利用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联系和制约的关系,通过建立方程把未知量转化为已知量;再如数形结合的思想,从近几年中考情况看,最后的“压轴题”往往与此有关,不少同学解这类问题时,要么只注意到代数知识,要么只注意到几何知识,不会熟练地进行代数知识与几何知识的相互转换,建议复习时应着重分析几个题目,让学生悉心体会数形结合问题在题目中是如何呈现的和如何转换的。
二.第二阶段:综合运用知识,加强能力培养
中考复习的第二阶段应以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和网络为主,从整体上把握数学内容,提高能力。
1、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各个章节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这个阶段的例题和练习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不是越难越好,要求是涉及到的知识点多而且能让学生接受,这样才能既激发学生解难求进的学习欲望,又使学生从解决较难问题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强前进的信心,产生更强的求知欲。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一阶段尤其要精心设计每一节复习课,精心挑选每一道例题,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初中总复习的内容多,复习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疑难,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复习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各个学生对教材内容掌握的程度又各有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复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复习,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查漏补缺,做知识归类、解题方法归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加深记忆。除了复习形式要多样,题型要新颖,能引起学生复习的兴趣外,教师
还要精心设计复习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复习效益。
2.要把培养学生能力这一思想贯穿整个复习的始终。纵观中考数学试题中对能力的考查,大致可以理解为“三大能力”,即阅读理解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特别是把数学作为文化和培养“人”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时,对学生的情感、意志、毅力、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考查,就必然使中考数学试题对能力的考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狠抓重点内容,适当练习热点题型。多年来,初中数学中的“方程”、“函数”、“直线型”、“圆”一直是中考的重点考查内容,“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贯穿中考试卷的始终,所以要重点复习好这部分内容。在我市近几年的中考题中,应用题已不仅限于“列方程(组)解应用题”,除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外,“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等都逐渐成为中考的热点。同时,近几年的应用题还十分注重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这在其它省市的中考试卷中已经常出现,而且难度较大,其中探索性应用题在平时较少涉及,总复习中教师要把今年我市探索中考试题中有关此内容的题目集中研究一下,适当加强这类应用题的训练,做到有备无患。通过这类问题的练习,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鼓励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去争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开放题”、“探索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有利于考查学生探索能力、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成为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题型,这种类型问题大部分源于课本,有的对知识性要求不高,但题型新,背景复杂,文字表达冗长,不易梳理,所以在最后这段时间里要适当训练一下,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4.基础知识查漏补缺。经过第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学生对初中三年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掌握得更牢固了,但在复习过程中和学生训练过程中,总会发现有些知识还没掌握好,解题还没有思路,因此要抓紧时间把这些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弄明白,然后再找类似的题给学生做一做,直到学生真正弄懂会做为止,决不要轻易地放弃。
5.战前练兵,模拟中考。在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复习完后,要做些模拟试题检查复习效果,让学生调整心态,振作精神,教师要认真分析试卷,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并加强这方面练习。数学知识在于点点滴滴的积累,考试时遇到不会做的题时要学生学会镇定,回想学过的各种方法,从条件入手,挖掘隐含的已知条件,或从结论入手寻找解题途径,从而争取中考取得优异成绩。
总复习工作要从本校、本班、本学科的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即因材施教,分类推进,全面提高复习效率。
1.要面向差生,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1)低起点。由于学生基础较差,因此教学的起点必须低,以数、式的运算为起点,将教材原有的内容降低到学生可接受的程度上进行教学。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例子作为起点,通过新旧知识的异同点类比进行复习教学。如“解不等式”可以与“解方程”进行类比,“分式”可以通过“分数”、“相似形”可通过“全等形”进行类比教学。
(2)多归纳。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给予学生多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条理性和规律性。如:在“分式方程”的复习教学中,归纳出解法:①去分母法②换元法;对于换元法归纳出一种常见的题型:倒数型。只有不断的总结,才能有所创新和发展。
(3)快反馈。学习困难生由于长期以来受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形成知识障碍,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排除障碍。这里的“多次反复”就是“多次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及时反馈,可以提高补缺的效果,使学生及时获得帮助,受到激励,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困难生在数学学习上既有困难又有潜能,因此教学的首要问题是转变观念,正确地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认真分析学困生产生困难的原因,有意识地“偏爱差生”,允许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态度存在反复,不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学困生在过去数学中受到的肯定、鼓励相当少,因此要抓住他们的闪光点积极鼓励和肯定,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取得成功,使他们感到自己能学好数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降低和调整某些教学要求,以满足某一层次学生的需要,促使教与学相适应,教与学相促进,教与学相统一。
2、其次,要注重中档学生成绩的大幅度提高。这部分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太牢固,解题时常丢三落四。因此,对他们要求要严格,解题要严密、细心,使其不因此而造成常规题失分太多。
3、再次,应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适当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切切实实提高复习实效是初三数学复习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任课教师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认真探讨和研究有效的复习方法,应因地制宜地拟订好复习计划。要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群策群力,不断研究
和改进复习方法,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使我市初中数学教学满园春色、更上一层楼。
第四篇:050819高三四个阶段、基础复习重要性、做法
谈基础知识复习050821
一、高三意识:
1、高三共分四个阶段04年7月-05年1月中旬底为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复习阶段,复习形式主要以爬课本为主,通过地毯式的逐章逐节复习,把高中所学课本基础知识复习一遍,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尽可能全面、准确的知识积累。其目的主要是知识。第二阶段是05年1月中旬至4月中旬,为专项训练阶段,主要是通过专题式的、专项训练式的复习,对第一阶段形成的基础知识进行加工整合,使之系统化、条块化,在学生的头脑中构建学科知识的框架。其目的针对与能力。第三个阶段是4月中旬-五月中旬,一个月的时间主要是进行模拟考试,意在培养学生的应试心理素质和答卷技巧。其目的是将复习中的知识与能力转化为分数。最后半个月为自由辅导复习,意在熟化知识能力,恢复体能,为高考作准备。
二、高三复习的四个阶段环环相扣,其中重中之重就是基础知识复习。因为这是一
切的基础,牢固的、全面的、熟练的基础知识,使日后可能取得任何一点进步的必要条件。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没有知识,就谈不到能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学习上玩空手道,最终只能是玩火自焚。这就像武术中的内功,短期内好像什么也看不出来,但是到了关键时候,到了产生质的飞跃的时候,很多学生左冲右突就是突破不了,老是差那么一点点,只有在复习一年,成绩才“出来了”,原因就是基础知识准备不足,再进一步说,基础知识复习搞得好,至少可以保证一个学生能够考上个差不多的学校,基础知识复习搞不好,就会出现学生成绩忽高忽低,上天入地,持续到高考也是“手指着的云彩不下雨”,如前所说,基础知识复习的效果具有隐蔽性、滞后性,他并不在复习的同时就分出高下,而是在整个过程完结之后,再向能力转化和向得分转化的过程中,慢慢释放他的限制作用,使学生最终无法完成高质量的、瓜熟蒂落的量变。所以。基础知识复习过程中的每一小块知识不实、不对、不熟、不全都会在后来的总复习中,带来一系列相关知识的大面积塌方,最终无可补救。老师们一定要讲清这个阶段的重要性,讲清这个阶段对今后复习的制约作用,万丈高楼平地起,现在刚刚开始的失之毫厘,就是高考之前的谬以千里,在基础知识复习部分的任何一点偷工减料、投机取巧,都会形成学生能力水平上的先天不足,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一点不仅要给学生讲清楚,老是们自己也要理解体会明白,在现在新高三刚刚开始的阶段,一步抓到位,首先是把学生的意识抓上去,让他从心里明白,现在的阶段不能疏忽,学生的情况往往是该注意的时候没有注意,等机会没了,一切已成往事了,明白了,后悔了,痛哭流涕、喝酒抽烟,把这作为给良心的最好交代,然后就歇起来了、皮起来了,说什么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高三要从一开始就避免这种问题。
三、现在高三刚刚开始,老师手里也只剩下了一张牌“高考成绩”,现在正是衍辙的时候,班主任老师也好,科任老师也好,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从严要求,纪律上的失之毫厘,就是日后学习状态上的谬以千里,所以,要防微、要杜渐。
说白了,还是那十个字:几个人、几件事、几个时间,班主任要到位、求实,一切的班级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都落到实处,抓到细处,确实有用的,不惜代价也要保证效果,重复三遍五遍十遍八遍,也值得,作学问、管班如磨刀,只要不磨刀背就行。什么是磨刀背?自己一讲课,教学内容连自己都知道其实不见的有用、有用也有限、或者你自己就知道不可能有用的,要坚决的从课堂时间上清除出去,“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坚决不行。“一节课不是看你讲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这是衡量一节课的效益的标准。在教学内容上不精益求精,不精挑细选,随大流、搬传统,不仔细筛选随手抓住个教学内容、自己都觉得没什么价值,可是还摁者去备课、查资料、配习题,做得再认真,也是南辕北辙,不会有实际的效益,只会造成师生共同的体力的、时间的浪费,误人子弟,莫此为甚。
基础知识复习是地毯似的,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知识都一视同仁的过一遍,而
是有轻有重,有舍有得。对我们的学生来说,坚决不可舍弃的,文科里的学科主干知识的记忆和基本运用,基础知识复习完了,你学生的脑子里到底记住没记住点东西?背了多少?细到了什么程度?怎么循环复习的?一个月、两个月前的记忆内容现在丢的还剩多少?我们不自欺欺人,自己反躬自省,自己给自己的学生定位,自己给自己的的教学效果定位。文科的学习(也包括一部分化学和生物)不明白“背硬记死、死去活来”的道理,最终到了讲做题方法的时候,说什么要点化、什么序号化,都是空谈,他连基本的原理、基本的史实、基本的地理知识都记不住、记不准、记不全,你让他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去文综”不是笑话吗?背书不是老师无知,而是老师懂的知识与能力的转化关系的体现,况且,让学生背什么,更是一个老师对高考把握程度的体现,最见水平。老师们要虚心向老教师学习。理科的学习,基本题型的理解和推广是最重要的,先学会,再记住,再理解,再推广,反正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伪存真、举一反三的过程。我们的学生的现状是什么?上课刚刚讲了的,下课做题立刻不会;上课讲过的旧题,过了三天两天再作跟没讲一样,就是这种复习效果,怎么能够指望他经过了基础知识复习以后,在专项训练和模拟考试中给你举一反
三、问一答十?离你讲课只过了几个小时、几天他就没印象了,怎么能指望他维持到高考明年6月份?我们在基础知识复习中,每年所重复的悲剧实在是太发人深思了。以英语为例,高一高二两年700天,高中单词记不住一半,到高三基础知识复习都完成了,单词还是那个水平,我们的老师天天讲,课课讲,讲讲讲,讲什么呢?!我极力的提醒大家注意教学内容的精选,不是无视老师们的辛苦,而是珍惜我们老师的劳动,你说要是费了半天劲猛跑最后发现方向错了,是何等无法谅解!高三应该累,但是决不应该累在无用功上,这一点请老师们三思!
四、
第五篇:新课改下有效教与学的复习策略
新课改下有效教与学的复习策略
英语学科复习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教师教学有效性是实现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前提和条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有效教学的策略是达到事半功倍的有效途径。1注重学情分析,精讲精练
教师讲得再多、在好,学生不能够理解和灵活运用,那么,一切都是徒劳。特别对于英语的学习似乎就是围绕讲解语法的怪圈,老师总结又多又详细,学生把笔记记得满满的。但是效果却往往让人失望,同时如果学生长期纠结于语法的学习中,不仅仅导致学习的重心偏移、本末倒置,还容易在学习中挫败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以及学习的乐趣。因此我们的教学工作用能够取得实效,除了要研究考点、题型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分析学情,并因人而异或因班而异地进行分层教学精讲精练。
精讲表现在: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具有概括性强,突出重点,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归纳总结时,要严谨准确,简明扼要;对学生作业或者口头表达中出现的不够完善和准确的地方,一定要及时的给予强调并改正。
例如,当复习到评析试题时或者讲评试卷时,通常的做法是教师讲解,学生记录,非常机械,教师唱独角戏,往往一节课下来学生疲惫不堪,兴趣索然,学生甚至教师自己都觉得非常乏味。而对于高三学生来讲,面对的多数都是试题试卷讲评课,可以想象这种状况持续时间长了复习的效果将会怎样?所以在评析试题时,不断的改变思路设置疑问,注重温习旧识和拓展新知,注重学生的讨论和交流,注意学生的反应和反馈,逐步引导和开化。评在教学难点处,评教学盲点处,评在审题错误处,评答题规范处。
由此可见,要达到精讲的有效性,教师不仅仅要深入钻研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材甚至要研究历年高考试题,更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创设问题情境,展现知识借给,使学生把零碎的知识转化为系统的知识,从而有利于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多种能力的提升。
在精讲的基础上,同时还有辅以适度的练习,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即精炼。为提高复习学习的有效性,我们不能够把现成的资料和考题交给学生就一切就OK了。而是自己应当先跳进题海里,再从中筛选出适合学生做的试题。选取的题目要结合学习的知识点,并能够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和发散,真正做到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2 注重教学反思,做到常教常新
尽管在教学中不断的积累教学经验,教师应以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为主,尽可能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步从理论的高度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更应该要不断的学习和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及时地回顾和评价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课前的设计和教学过程。在教学反思中,常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学生学习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会出现哪些没有预料到的障碍?你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当所教知识比较抽象,课堂气氛如何调控?问题探讨时,师生或学生之间出现不同意见如何解决?教学过程中有哪些亮点,如何产生亮点?如何让学生产生兴奋感?教师只有重新审视自己教学中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解决所面临的教学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3建构知识网络,注重夯实基础
高中英语教和学很大的一块就是语法的学习和词汇的积累,可能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有一本厚厚的高中语法书和高中词汇表,似乎一本语法书一本词汇表就是高考取胜的法宝,须不知面对如此多的语法和词条从哪着手是一个常常的问号?例如一个冠词给总结把都会有两页纸。所以,在教学中注重简明和扼要,Larsen-Freeman提出一个三维语法教学模式:Form(How is it formed?)、Meaning(What does it mean?)、Pragmatics(When / why is it used?)。语法也就是形式(Form)、意义(Meaning)和用法(Usage)这三方面。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分为24项,其中动词时态、非谓语动词以及主从复合句等都是教学重点。在教学中必须将语法要点讲解透彻,不仅让学生懂得语法规则而且要求在语境中灵活运用所学语法规则。同一个语法项目可能会包含很多内容。以情态动词should为例,本义是“应该”,也可表示推测,特定情况下还可以是“竟然”“万一”。又如,must作情态动词本义是“必须”,以表示肯定的推测,特定情况下表示“偏偏”;must还可作名词,表示“必备的条件”。一个语法项目讲与不讲、细讲还是略讲,都必须斟酌。不必对语法抠得太细,而是把该语法项目的要点教给学生。所以在语法教学中注重各语法的网络的建构,注重基本语法项目和常见词汇,再结合平时注重学生积累和习题中出现的一些知识注意积累和归纳。对于词汇教学要加强学习指导,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词汇表,主要包括:结构分析(从构词法的角度分析);意义解析(采用翻译或者解释目标词汇的含义);情景学习(利用对话、图片、多媒体以及文章文本情景,展现目标词汇的音形之间的关系);注重词汇拓展(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形似词以及不同语法意义的词形);注重词汇运用环节(创造学生表达机会)。
4多元驱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
语感是人们直觉地感受和领悟语言的一种能力。语感的关键在于能凭借直觉灵活运用所学语言和敏锐把握语言的规范性。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应注重:
1、充分利用教材,搞好朗读和模仿训练。朗读有助于语感的形成。现行的教材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语言真实地道,把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准确、流利地朗读、复述甚至背诵出来。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时,一要注意连读与失去爆破,弱读与同化,意群与停顿,语音语调与节奏地把握,而要注意读的声音应尽量放大,速度也逐步加快,三要注意模仿录音。
2、拓宽学用渠道,营造语言氛围,切实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学外语仅靠每天的课堂时间是远远不足的,让学生在业余时间多阅读英文作品,英语新闻,还要强化阅读理解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