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技巧:比较性辩题的比较标准(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5 11:12: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辩论技巧:比较性辩题的比较标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辩论技巧:比较性辩题的比较标准》。

第一篇:辩论技巧:比较性辩题的比较标准

辩论技巧:比较性辩题的比较标准

这些都是我做辩手的时候通过搜索,查资料,问前辈等等整理出来的,希望对后人能有帮助啊~~----------all by 未晞

一般情况下,对于初学辩论者而言,大家会采用的手法是优缺点罗列或关键点的罗列。例如,说甲比乙好时,指出甲的四个优点,指出乙的两个优点,进而显示甲的优点比乙多。但是,实际上,点的个数无法比较。两个优点没准可以细分,细分成五个小点。至于关键点罗列,例如说甲比乙重要,则有人会指出没有甲就活不下去、没有乙还能苟延残喘,进而论证甲比乙重要。如果真的能构建这样的情况,倒也未尝不可。但是这种情况很难出现。因为,列入辩题的比较双方往往不会出现一个可有可无、一个必不可少的情况,毕竟出题人的智商绝大部分情况下是正常的。

那么,排除以上两种最容易想到的比较方法外,个人认为,还有两种是可以试着使用的比较方法。

第一,利用普遍接受的比较尺度。例如,心理学中有马斯洛层次理论,这就是一个比较尺度,将不同事物对人们的重要程度和带给人们的幸福感划分了等级与层次。那么,如果一个东西可以带给人们第一层次的需求,而另一个东西不仅可以部分满足第一层次、还能部分满足第二层次的需求,那么就可以说后者比前者更重要、更好。在这里,我们将辩题中比较的双方,转化成了人们需求层次的比较;而至于为什么自我实现比温饱安全处于更高的层次,这个,我们就可以不用论证了,因为这是心理学中普遍公认的结论。

第二,将比较细分。具体说来,有两种不同的细分。

其一,对比较对象进行细分。例如,在求助版有人提出了一个辩题,“高校产业化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这时,如果觉得不方便直接比较,那么可以对比较对象进行细分,即所谓的利弊是对谁而言的?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分出三个层面,一是对高校自身而言,二是对高校的服务对象——学生而言,三是对那些与高校不存在直接联系、只存在间接联系的社会发展而言。细分之后的一个好处,就是在于比较容易找到至关重要的点。例如,正方可以说,对高校而言,产业化后虽然短期内元气大伤,但终究能活下去;而不产业化,以现在的发展趋势,高校最终会走上绝路......。这样就可以论证对高校自身而言,产业化利大于弊。反方亦然,其它两点也可以此类推。如果不进行这样的细分,恐怕我们很难泛泛地找出这种比较点。

其二,对比较内容进行细分。例如,楼主提到的“男人/女人更有本事”这样的辩题,比较内容是人们的本事。直接比较不好比的话,我们就可以细分,分为事业和家庭。先论证在事业上,男人还是女人更有本事;再论证家庭中,男人还是女人更有本事。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对比较对象进行细分,还是对比较内容进行细分,细分之后,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存在着楼主困惑的问题,即如何比较。但是从辩论技巧的角度来讲,细分之后存在着两点好处。其一,可以便于使用一些绝对性的判断。我们知道,很多事情,对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整个民族而言,难以判断其对错好坏;但是,如果细化到某一个特定群体,可能就比较容易判断一件事情该不该做、是利大还是弊大了。其二,可以便于划分战场、攻守皆宜。例如,关于男人/女人更有本事,反方可以守住家庭这半壁江山,然后跟正方去争在事业层面女人是否比男人更有本事。这样一来,反方就算在事业战场上没有争过正方,那也不过是打个平手而已,因为自己毕竟还有半块阵地。而一般的初学者,往往会被对方牵着走,即对方攻击哪里、自己就防御哪里,忘了围魏救赵的手段。当对方进攻“在事业层面女人也比男人更有本事”时,能不仅想到反驳,更能想到进攻家庭层面、指出“在家庭层面女人未必就比男人更有本事”,这样的辩手已经可以算是老手了,在校内赛或新生赛中不常见。

此外,关于比较对象和比较内容的细分,除了需要注意如何细分有利于自己的攻防外,还需要注意细分的方法是否足够合理。一般说来,细分的层面不应太多,以二至四个层面为宜,太多了则全场比赛会很零散,自己也容易首尾不能兼顾。而且,不同层面之间要尽可能少的重叠,否则对方进攻时,自己容易混乱,不知道应该用哪个层面的观点进行防御。此外,所有层面之总和必须涵盖所有。否则,对方会说“就算你那几个层面都站得住脚,也不能说明......,因为还有远远比那几个层面重要得多的一个层面,.......”。用数学的语言来说,就是几个层面之间的交集要尽可能趋近于零,而几个层面的并集要尽可能趋近于全集。

最后,补充说明一点,就是有些辩题,没有以比较性辩题的形式出现,但实际上暗含比较。例如,含“应该”等等字眼的辩题,如果双方在合理性和可行性上都成立,那么这时的“应该”就是一种权衡与比较了。例如“大学毕业生应该先就业/大学毕业生应该先考研”。对于毕业生而言,就业和考研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都成立,那么辩题的关键就在于比较哪条路更能成就人生、哪条路更有利等等,实际上转化成了一个比较辩题。

那么又该如何对两种模式进行比较呢?常见的比较方式有三种,一是缺失性比较,二是矛盾比较,三是边际比较。

缺失性比较是最为新手所喜爱的,最经典的类比就是给你一个鸡蛋到火星上也孵不出鸡蛋,另一方说,给你一个石头再好的条件也一样孵不出鸡蛋。这里首先必须强调,缺失性比较在绝大多数辩题中都是不适用的,缺失性比较唯一一种适用的情况是两个比较项,一个比较项是达成目标的必要条件,而另一个不是,那么作为是必要条件一方可以采用缺失性比较来证明本方比较项更为关键或更为重要。但一般脑子正常的人出的辩题都不会出现这种情形,所以要提醒广大新手一般不要使用缺失性比较,当对方使用时则要果断指出对方比较是不合理的。

矛盾比较也是大家使用比较多的一种比较方式,这种比较方式的模式是,当两个比较项发生二者取其一的矛盾时,如何取舍就能够判断哪个更重要。最经典的案例当然是老婆和老妈同时掉河里你先救谁。但使用矛盾比较法必须注意一点,就是两个比较项确实存在矛盾,如果是人为构建的矛盾,那么就需要考量构建的合理性问题了,比如在上述辩题中,生态崇明建设问题就比较适用于矛盾比较法,而防治太湖水污染就不太适用矛盾比较法。滥用矛盾比较很容易被对方攻击你方虚设前提。

上述两种情况可以看作是比较方式的特殊情形,真正适用面最广的通法恰恰是大家实战应用最少的边际比较法。边际比较是经济学中的概念,是对两种行为边际效益的比较,而边际效益简单讲就是投入一单位所产出的量。举个例子,如果你吃一单位馒头可以上升3点幸福感,而吃一单位面条可以上升5点幸福感,那么我们就可以判断吃面条比吃馒头更好。边际比较法在两种模式比较中有着最广泛的应用,在上述辩题中我们可以把问题看成把同样的投入放在提高技术上还是放在提高管理上能够更有效节约成本;把同样的投入是放在提高道德水平上还是提高法治建设上能够更大提高社会和谐度等。在这里我们还要注意一点就是边际比较法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比较方法,所以他的比较环境也需要相对固定,所以在使用边际比较法的时候通常需要先确定比较的环境,一般就是选择当下环境,所以在使用边际比较法之前先要对当下这个比较环境有非常清楚的了解,比如我企业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分别已经达到怎样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技术或管理分别需要多大的成本等,然后再使用边际比较法就能无往而不胜了。

比较型辩题的标准制定

前两天在进行培训的时候,有位同学突然问到比较型辩题,怎么样制定标准才行。当时没对这个问题作什么思考,现在提出一些制定标准的简单方法吧。

标准的制定,可以使比较型辩题简化,其原因就是比较型辩题中有两个变量。你把其中一个变量去掉,单说另一个变量,这样就是停住一方看另一方。虽然有时候可能会比较有力,但终究在逻辑上是说不过去的,因为两个变量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根本就不存在一方变而另一方不变的情况。这样根本就无法得到准确的答案。

标准实际上是把两个变量变成了一个变量,只要你能达到这个标准,那我就说你怎么着了。只有一个变量在变化,比两个变量要容易把握得多。

一般来说,在制定标准的时候,都要考虑到辩题中的主体。比如说我们要去辩大学生打工的利弊,那我们就要考虑打工对大学生的利弊影响;要辩大学生学习重要还是实践重要,那就要看学习与实践能对大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其他的比较型辩题,大家也可以作一个类似的考虑,每个比较型的辩题,都会有一定的主体存在。在这样的辩题中,如果能够抛开要进行比较的两个项,而抓住辩题的主体来考虑问题,那标准制定就容易多了。

然后,我们再来看主体的需求。再拿那个大学生打工利弊的辩题来作例子,一个人到大学里,他的目标是什么?注意,这里的目标不是说你要来做什么,而是在你大学毕业之后,你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了解清楚了主体的需求,我们可以再把大学生目前能得到的打工工作给作一下分类,看看这些类别中,有哪些工作是可以帮助大学生达到自己的目标的,有哪些工作是无法帮助甚至拖累大学生达到目标的。不要怕麻烦,一个东西如果全部都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己的目标,那十有八九是商家在忽悠人。对打工的工作进行了分类,一类一类地考虑,这样就可以把对大学生的利弊都看得清清楚楚,不仅有利于自己解析题目,还有利于了解对方的立场。

好,下面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大学生打工利弊的标准是:

打工能不能帮助大学生完成自己的大学目标。

这样一个标准,应该是十分客观的。但现在是要辩论,必须让标准对自己有利一些。要注意,如果要修改标准的话,尽量不要修改标准本身,只是对其中的措词含义进行修改。比如说大学的目标,这是个没有定论的东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对方提出大学目标的时候,你可以不赞成,而提出自己认为的目标。但是要注意,标准一定要足够客观,这样才能让观众和评委信服。而事实上面,标准的设立其实也有讲究。这里偶懒得说明了,搜藏的东西复制下来,供大家参考。

举两个例子。

第一,选理事。两个人,各有特色,凭什么决定谁能够做理事而谁不能?很简单。把两个人的特点逐一罗列,和理事的标准作比较,符合得越多、越重要的那些标准的,越有资格。所谓A比B适合,不是某一个标准考察出来的,而是多个方面的标准一起考察出来的。

第二,做考题。考试时间有限,有多道题,怎么决定先做哪道?很显然,分值高又容易的,首先考虑,分值高而难度大和分值低但容易的其次考虑,分值低而难度又高的,最后考虑。所以先做哪道,也不是一个“分值高低”或者“难易程度”就能衡量出来的。

结论是,对任何一个比较性辩题的判断,都存在要素的选择问题。往往对于最终结果我们追求的不只一种要素(例1),即使只追求一种要素也往往需要在过程中考虑多种要素(例2)。所以A与B得比较其实是A的要素与B的要素的比较。

假设我们希望达到的结果是HIJK,比较排斥LM,不能容许N的出现。那么这个时候如果分析清楚A、B的情况,就很容易做出比较了。

如果A含有HIJL,B含有HIKM,实际上平分秋色很难比较; 如果A含有HIJL,B含有HIKN,则B很容易被否定掉; 如果A含有HIJ,B含有HIJL,则我们往往倾向于选择A;

如果A含有HILM,B含有HM,则要看对I的偏好程度和对L的排斥程度。

当然还有几种恶心的情况,如A含有HIN,B含有JKN,则其实不用比较HI和JK的偏好程度,AB都是应当被否定的;

或者A含有HIJKN,B含有LM;或A含有HIJKN,B含有LMN……等等。

一般来说,这几种恶心的情况如果发生,就意味着双方观点都存在巨大问题,那么接下来重点就有所不同。

因此,此类辩题的论证模式可以如下:

第一步,在己方支持的事实(A or B)中寻找出更多符合需求目标的要素,拼数量,这一步是纯粹的事实论证,靠证据证明; 第二步,所有已有的要素可能层级不同(比如对一般人而言吃饱饭比有选举权更重要一点),因此要尽量寻找已有要素中优先被考虑的那些。这一部分因为存在偏好比较,所以是事实+价值论证,除了要靠证据证明外,要论证要素的价值重要性;

第三步,解决力,或者称可行性分析,这一层面双方都已经积累了相当的要素,因此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实现这些要素目标的可行性比较,比如“人类更应重视长生不老药/罕见疾病特效药的研制”中,正方的软肋就在这一问题上,从常识上来说正方如果不能证实可行性,则很难取胜。这一层面也是纯粹的证据论证。第四步,负面要素比较。我们已经论证了我们的主张包含了更多更重要并且可实现的要素时,我们唯一要论证的就是我们的主张不比对方包含有更多的负面要素。比如大学学习应以专/博为主中,正方可能面临的负面要素是缺乏涉猎、偏科严重,反方可能面临的负面要素是时间精力不足、缺乏专业深度。

定律: 1。掌握尽可能更多的、更有价值我方的正面要素 2。列举尽可能多的、影响大的对方的负面要素

3。要遵循公认事实,对于公众缺少认知的,可以通过资料加以补充 4。论证要有所侧重,因此要把握己方最重要的要素和对方最不利的要素

5。“标准”是要素积累从量变(包括数量和重要性)到质变的过程,尽量避免单独要素列举的表述(比如因为XX是XX的前提,所以XX更重要)

第二篇:比较性辩题

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辩论队12级新生培训1

一,常识:

1,标准:

1,标准的缺失性比较

没有XXXX,XXXX就更重要。

Eg:革新思想还是革新技术更重要

没有技术、光有思想是不行的,可这能论证„革新技术更重要‟吗?”辩手把“更”字念得很重,接下来忽然语速加快、顺势一转,“那我一样也可以说,在你的例子中——没有思想、光有技术也是万万不行的,——按您的逻辑,是不是革新思想也就更重要了?”

这是重要,还是必要?必要不等于重要

2,辩题关键字

关键不是思想和技术谁更重要,而是革新哪个更重要?重点是革新~~ 决定一个木桶水容量的,不是最长的那块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板。”

“所以要增加水的容量,最关键是修补最短的那块板。”

“所以辩题讨论的不是技术和思想谁更重要!

——而是技术和思想的“革新”谁更重要。,3,领导人说一句话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4,问题要刁钻,既不好回答,也不好回避。

问题要简洁,张口即来,易于重复追问。

二,分析比较型辩题,常见的思路有四种——

第一种,标准法。

提出一个强大的、令人信服的比较标准,在这一标准下,谁更重要一目了然、显而易见。

第二种,关系法。

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论证其中一方起主导作用。

记得提到这一点的时候,你一般会听辩手说,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比较谁更重要,要看谁是主要矛盾,起主导作用,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我敢打包票,这句话已经在上万场辩论赛中出现过了。

从这个思路走的话,你会听到很多诸如此类的词——决定,主导,核心,根源,根本,本质,目的……”

例子:

正方:思想革新源于技术革新,需要技术革新的检验和支持。

反方: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正确思想的引导。

在这个战场双方的战略意图已经一览无余,都是想从双方的关系入手、一口吃掉对方,都是想证明自己才是起决定作用

——决定了对方的“流程、流量、流向和流速”。

双方是在互相包辩题

关系法的一个变体是“取舍法”,即故意把比较的双方居于绝对矛盾的状态,你必须作出取一舍一的抉择,而此时此刻的最终取舍就反映了你心中的价值排序。

比如“坚持理想和坚持现实谁更重要”的时候,主打的就是“当理想与现实冲突时,你选择哪一个”。

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辩论队12级新生培训1

或者添加合理前提:如1,体育明星偶像化是否有利于体育发展-------放在我国的环境下来探讨,2,应不应禁止吸烟-------正方添加条件:在公众场合中应禁止 反方添加条件------某些特殊行业不吸烟会出事故

第三种,置换法。

就是把要比较的两个概念转换成两个新概念,而两个新概念谁更重要是一目了然、显而易见的。

这就好像,如果要论证A比B更重要,把A转换成C+,把B转换成C-。

或者把A转换成C,把B转换成D,而C又是明显重于D的。

举一个例子。愚公移山更好,还是愚公搬家更好——

如果把愚公移山转换成面对困难,愚公搬家转换成逃避困难,则愚公移山肯定优于愚公搬家。

如果把愚公移山转换成直接但低效的办法,愚公搬家转换成变通却高效的办法,则愚公搬家肯定优于愚公移山。

第四种,打平法。

就是在所有对方优势的战场力求和对手打平,然后在我方开辟的主战场一举胜出。简言之就是——

你有的优点我也有,你没有的我更有!

“为什么是打平,而不是打赢呢?”

本来就是对方的优势战场,能打成旗鼓相当已经很不错了,你还想赢?就算能赢,论证难度有多大,要耗掉多少时间精力?等你好不容易赢了,还有时间展开自己的主战场吗?”

而如果不展开自己的主战场,我们的核心观点又如何有效地传递给观众呢?

例子:现代社会更需要比尔还是保尔: 也是用不断的“打平”——

比尔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可保尔也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啊!

比尔有了革命性的创新,可保尔也写出了第一部无产阶级巨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不是革命性的创举吗?

通过各种打平堵住对方的进攻之后,才是那句“从本质上看……”

理论应用:比赛的木桶理论,正方常用的表述就是“比较谁更重要——根本无法论证今天的辩题,因为双方都是重要的,就像左手和右手,男人和女人,所以我们要看的——”要么就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在这个层面我们根本比较不出来,我们只能去看——”

无须多问,这里“所以要看的”或者“只能去看的”,肯定就是他们的优势战场了。

“这就像《孙子兵法》说的那样,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我们的立论布局要——立于不败之地,不失敌之败也!”

双方不可能都利于不败之地,一个辩题本来就要看逻辑、事实、价值等各个层面,拼的又不可能只是立论。”

三.战场划分

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辩论队12级新生培训1

对于辩论赛爱好者来说:很容易联想到,我们辩论赛场就象一场法庭辩论一样,正反双方,谁能让观众更加坚信和肯定己方提出的论证,谁就能获得更多的胜算,从信息传播角度来说,惜时如金的辩论赛场,只要能在单位时间内更有效率的提出对我方有利的证据以及论点,单位时间内找出更多的对方论证逻辑链中的问题,形式对我方就更有利。在辩论赛前,如果能够正确的进行战场的划分,就可以更有效的实现以上所述的目标。

什么是辩论赛的战场呢?就是我们在辩论比赛(主要是自由辩论)时候所探讨的话题。包括抛给对方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对方的问题。

跟军事斗争地利的争夺相比,辩论赛的战场优势的争夺更有其紧张激烈的地方。我们需要判断,哪个话题是对我们有利的,哪个话题需要我们更多的准备时间,那些话题是我们必须提出的,那些话题是对方必然提出的,这些判断就相当于战场上对地形以及必争之地的认定,我们称之为辩论赛战场划分。

对方如何利用对于我们不利的话题进行准备,对于某个话题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补充的论证,如何防止对方在对其不利的话题上转移到对我方不利的话题上,这个就相当于战争当中对地利的争夺,其相关的战术,都是建立在对辩论赛战场正确的划分的基础上的。

所谓战场划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按照直观上的有利不利进行划分

这个很好理解,很多并没有深入研究过辩论赛的人,在初次比赛的时候也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应用。比如,《烟草业发展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这个辩题,对于全民健身运动这个话题(也就是这个战场)来说,对于正方是不利的,在比赛的时候,正方就尽量不在这个话题上和对手交锋,而反方则尽量和对方在这个话题上进行探讨。

当然对于自己不利,并不是绝对不谈这个话题,当对方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必须作好反击,逃避话题是很可能大丢印象分的,场下的准备和临场的反应就很重要,当然了,准备的很充分了,对自己的临场反应也很自信了,也千万不要在比赛时候主动把这个问题抛出来,在比赛时候主动谈对自己不利的话题绝对是不讲究语言效率的盲动。当然了,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虽然不可以主动抛出这个话题,但是可以隐蔽的引诱对方,让对方进入这个表面上或实质上对自己不利的话题,然后趁着对方心理上的过于自信,在该话题的利用远远超过对方的勤奋进行伏击,是可行的。

比如,学成应不应归国,这是个对正方有利的话题,但反方抛出了时间点的问题学成后不应归国而是应积累经验再归国(实际上把辩题变成了学成应不应立即归国)由于正方没有反方准备的更充分,所以吃了大亏。

再来谈对自己有利的话题,要注意这样一点,并不要因为这个话题

对自己有利,就不要认真准备,相反要更加认真的准备,刚才的例子,已经说明仅仅因为话题对自己有利就不加以充分准备就会吃大亏。因为话题对我们有利,我们就必须要作好充分准备,只要在比赛时候,只要谈到这个话题,我们就必须占据绝对优势。另外,也要设计一 3

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辩论队12级新生培训1

些配套的战术,如果对方逃逸这个话题,怎么又把话题拉回来,如果对方在这个话题上吃了亏,怎么通过追问,让对方这个亏吃的更大!

第二,通过准备充分性进行划分

如果初了解辩论赛,就能想到这种层次的划分,就可以称的上入门了。划分战场的时候,必须充分意识到,哪些自己不可让步必须充分准备的,哪些是对方不可让步对方必须充分准备的。

这个划分我认为与第一种划分的区分并不明显。能看出两种分法的不同才能真正的有效的利用这种划分方法实现辩论赛战术上的胜利

其实,着两种分法,本来就是同构同质的,不同的是出发点,在战术考虑上前面的分法更多是以我为主,这个分法更多的是以敌为主。

前面的更多的考虑自己,后面的更多的考虑对方。

在划分的指导意义,前面更多的是考虑立论的框架,后面的更多的是考虑立论的底线

比如,钱是/不是万恶之源,这个“万”是正方不可让步的,在自由辩论时候,反方马大指出,这个万是全部的意思,如果指出一个恶的源不是钱,就可以推翻对方的立论,而正方武汉大学,并没有意识到这里是不可让步的------关于“万”应该是很多意思,在比赛时候关于万的定义,抛的很少,而且抛的很晚。结果非常被动。

这里大家应该充分理解第一种分法和第二种分法的不同了吧!

第一种,关于对于自己不利的,不能主动抛出;而第二种,关于自己不可让步的,可以主动抛出,而且要多次(至少是充分)的抛出。

再举个例子,《法制可以消除腐败/不可以消除腐败》在这个辩题里面,“消除”的定义是什么,对于正方来说,意义和刚才那个“万”一样,是正方必须考虑早点抛出,多抛出!在网络的发展对于文学来说是福音/是灾难,对于反方来说,“灾难”不能被正方那样理解成为“灭顶之灾”,而应该理解成为

影响大的灾难,这个“灾难”的定义,就是反方必须充分准备,要早抛出,多抛出的。

第三,从论证义务来进行划分

就是要明确哪些是,在比赛时候应该充分论证的,哪些是应该论证的,哪些是不需要,甚至是绝对不应该论证的。

在比赛时候,我们的论证义务在原则上是越少越好,而不应该 仗着准备充分,把论证义务越搞越多。减少阐述!!用一句话来表达自由辩论和规范陈词的 4

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辩论队12级新生培训1

关系,“当你在自由辩论时候,有了想解释的冲动,你的规范陈词就是失败的”,对于战场划分和自由辩论的关系同样应该这样理解,在自由辩论时候,如果论证的义务太多,又不能推卸掉,就只好

拼命的解释自己是如何论证的,这样会浪费大量的宝贵的时间。

举个例子吧。

在松散式管理对于大学生培养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这个辩题里面,对于正方来说,其论证义务仅仅是证明:在条件具备下,在适合松散式管理的大学中,实行松散式管理利大于弊。

其附加义务:

义务1,这样的大学现实中是存在的;义务2,适合将来推行的大学现在有很多;义务3,对于这些大学来说,松散式管理有意义。

可见这个辩题,在附加义务上,论证起来有难度,即使成功论证了对于自己的辩题没有什么帮助,如何论证失败了,影响非常恶劣,在微观经济学判断上,叫做“成则利小败则损大”

反方为了增加正方的论证义务,就责问对方;

为什么母校没有实行松散式管理。

这个时候,正方应该意识到自己只要证明实行了松散式和将要实行

松散式的大学好处多多,而不应该去论证母校也是松散式管理。

即使真要论证对于母校松散式管理利大于弊,也应该论证,对于母校来说,将来实行松散式管理是利大于弊的。而不应该强出头,论证普天之下,松散式对于任何大学都是利大于弊的。这样的话,要浪费多少时间,很多真正该证明的东西反而没有时间证明。

后来,反方的观众抛出:我们的长城松散不得,军校也应该实行松散式管理吗?

我们抛出了“乌鸡白凤丸”的例子:问乌鸡白凤丸是利大于弊的,难道也要逼着男人也去吃吗?通过这个类比,我们的战场就回来了。我们没有必要增加自己的论证义务,去证明连军校都要实行松散式管理。

举个反面例子:

在以《成败论英雄可取/不可取的辩题中》,正方错误的采取了立论:

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辩论队12级新生培训1

任何人只要其正效应大于负效应,就是英雄。

大家可以自己看看,这个立论,正方的论证义务是不是太多了!

第四种方法

是按照时间效率分

就是那些话题是对自己有利可以简单说清楚不用太多时间的,哪些话题是对自己不利的,而且要费很多时间才能说清楚。另外要注意,虽然对自己有利但是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说清楚的,在比赛时候,无论是主动和被动都不要过多的谈论。

比如,《网络的发展对于文学来说是福音/灾难》,对于反方来说:马克思有个文艺的发展不平衡论,可以支持反方的观点,而且对方不好反驳,但是呢,要把这个不平衡论和辩题的关系说清楚至少要1分钟,所以反方就没有怎么使用不平衡论。

而网络带来的论文剽窃,文学体验因为网络发展带来的缺失是很容易说清楚的,而且费不了多少时间,反方就反复的谈。

如果遇到对方反复扯一个扯不清的战场,不要恋战,引入新战场,时间就是生命!

第五,从共同前提来划分

哪些东西是双方都必须承认的,哪些是双方都必须否认的。在实战有这样赖皮的战术,用连续追问逼着对方承认本来双方都应该承认的东西,然后再礼貌的说:“谢谢对方承认我方观点。”多么误导人啊。这种方法,虽不应为,但是不可不防。

比如:大学生考研是个人需求更重要,还是社会需求更重要。对于正反方来说:个人个基本生理需求是必须要满足的,而且不应该破坏社会功利,这两条双方都必须承认,至少不应该公开反对。但是正方就可能,逼着对方承认:考研必须考虑个人基本生理需求,然后给对方扣上一个“承认正方观点”的高帽子,反方就可能逼着对方承认,“不应该冲犯社会公德”,然后扣上“正方承认反方观点”的高帽子。

第六种:按照战术特点划分

1,就是哪些话题适合自己发挥,哪些话题不适合自己发挥的。

比如,管理学院抽到了“松散式管理对于大学生培养利大于弊”这个辩题,从松散式管理的结构性特点来论证其优越性,是适合管理系发挥的,因为有专业优势。比如:相对于对方的辩手,己方的吐词更清晰,就可以多谈论一些很拗口的话题。(但不要总拽词,注意适度原则, 2,比如:相对于对方的辩手,己方的表达力更强,就要多讨论那些不容易表述清楚的问题。还有种应用比较难把握,就是根据对方的战术特点以及对方在观众中的印象,来进行设计,6

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辩论队12级新生培训1

比如对方是法律专业的,就在法律方面的专业概念上驳倒对方,对方是计算机专业的,而恰好谈论计算机的话题就,引用一些计算机行业的专业理论去攻击对方。如果观众面前,法律专业在法律话题上输给了对方,计算机在计算机话题上输给了对方,管理专业在管理学话题上输给了对方,后果如何??

这说明,即使和自己专业对口的辩题,也要充分准备。

要防止对方使出这招,同时这一招比较险,如果正好对方精通专业,出现了对方怎么说,观众怎么信的情况,己方就危险了。

第七种划分

是按照观众和评委的公共意识来划分,哪些是易于接受的,哪些是

不利于接受的。

比如,在观众心目中,诡辩绝对是贬义词,所以,就不要轻易称赞

古希腊的诡辩者,尽管他们为人文事业功不可没。

比如,关于自律的辩题,如果你在游戏界很出名,就不要宣称,你对游戏很克制,即使你真的如此,观众也会喝倒彩的。

比如,离婚率的上升是爱情观念的进步还是退步。为了论证是进步,我们说离婚不是因为小三而是为了让另一半追求更好的幸福。(此观点虽然合理,但是很难让观众评委信服,有故意站在道德制高点之嫌)

第八种划分

是按照价值导向划分的。

庸俗的说,就是哪些地方是容易扣对方高帽子的,哪些地方是容易被对方扣高帽子的。

严肃的说,哪些地方更能体现时代发展的核心价值,哪些地方的交锋对于我们更有时代意义,哪些地方是不能庸俗化讨论的。案例:1,《比如对待贫困学生应该扶贫为主还是扶志为主》这个辩题 一方一个成功大学生的例子进行论证,另外一方马上就说,他居然用奖学金上只有经济条件非常好才能报名的非常出名的计算机培训班,其实大部分观众对于贫困大学生利用奖学金进高档培训班是赞许的,这是一个高消费行为,但是并不是一个奢侈行为,如此乱扣奢侈化帽子,是很对抗观众意识的。

第九种划分

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辩论队12级新生培训1

是按照战术设置来划分,这个可能是立论结束后才进行的。比如90年代初的南京大学,喜欢先集中火力攻击一个话题,然后再转向另外一个战场。优点:便于论证自己的观点,便于观众理解自己的观点,缺点:太重视准备,对于实战的应变性不强,有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备战内容和实际中对方的漏洞,都成了鸡肋的两难境地。现场感永远是最重要的。

赛前的最后一点时间里,把所有的知识点一一梳理,找出其中最有利的几个领域,设计出一个又一个圈套,准备好一个又一个炸弹,这些领域便构筑成了“优势战场”。

战场的选择要丰富,一会天文一会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迅速切换,让人有应接不暇的感觉。

每一个战场,都必须要有绝对的把握。最终依靠知识优势终结每一个战场,立即引向下一战场,绝不恋战。

第三篇:如何破解辩场上的比较性辩题(精选)

如何破解辩场上的比较性辩题

一常识:

1,标准:

1,标准的缺失性比较

没有XXXX,XXXX就更重要。Eg:革新思想还是革新技术更重要

没有技术、光有思想是不行的,可这能论证„革新技术更重要‟吗?”辩手把“更”字念得很重,接下来忽然语速加快、顺势一转,“那我一样也可以说,在你的例子中——没有思想、光有技术也是万万不行的,——按您的逻辑,是不是革新思想也就更重要了?” 这是重要,还是必要?必要不等于重要

2,辩题关键字

关键不是思想和技术谁更重要,而是革新哪个更重要?重点是革新~~ 决定一个木桶水容量的,不是最长的那块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板。”

“所以要增加水的容量,最关键是修补最短的那块板。” “所以辩题讨论的不是技术和思想谁更重要!

——而是技术和思想的“革新”谁更重要。,3,领导人说一句话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4,问题要刁钻,既不好回答,也不好回避。问题要简洁,张口即来,易于重复追问。

二,分析比较型辩题,常见的思路

第一种,标准法。

提出一个强大的、令人信服的比较标准,在这一标准下,谁更重要一目了然、显而易见。

第二种,关系法。

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论证其中一方起主导作用。记得提到这一点的时候,你一般会听辩手说,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比较谁更重要,要看谁是主要矛盾,起主导作用,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我敢打包票,这句话已经在上万场辩论赛中出现过了。

从这个思路走的话,你会听到很多诸如此类的词——决定,主导,核心,根源,根本,本质,目的„„” 例子: 正方:思想革新源于技术革新,需要技术革新的检验和支持。反方: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正确思想的引导。

在这个战场双方的战略意图已经一览无余,都是想从双方的关系入手、一口吃掉对方,都是想证明自己才是起决定作用

——决定了对方的“流程、流量、流向和流速”。双方是在互相包辩题

关系法的一个变体是“取舍法”,即故意把比较的双方居于绝对矛盾的状态,你必须作出取一舍一的抉择,而此时此刻的最终取舍就反映了你心中的价值排序。

比如“坚持理想和坚持现实谁更重要”的时候,主打的就是“当理想与现实冲突时,你选择哪一个”。

或者添加合理前提:如1,体育明星偶像化是否有利于体育发展-------放在我国的环境下来探讨 ,2,应不应禁止吸烟-------正方添加条件:在公众场合中应禁止 反方添加条件------某些特殊行业不吸烟会出事故。

第三种,置换法。

就是把要比较的两个概念转换成两个新概念,而两个新概念谁更重要是一目了然、显而易见的。

这就好像,如果要论证A比B更重要,把A转换成C+,把B转换成C-。或者把A转换成C,把B转换成D,而C又是明显重于D的。举一个例子。愚公移山更好,还是愚公搬家更好—— 如果把愚公移山转换成面对困难,愚公搬家转换成逃避困难,则愚公移山肯定优于愚公搬家。

如果把愚公移山转换成直接但低效的办法,愚公搬家转换成变通却高效的办法,则愚公搬家肯定优于愚公移山。

第四种,打平法。

就是在所有对方优势的战场力求和对手打平,然后在我方开辟的主战场一举胜出。简言之就是——

你有的优点我也有,你没有的我更有!“为什么是打平,而不是打赢呢?” 本来就是对方的优势战场,能打成旗鼓相当已经很不错了,你还想赢?就算能赢,论证难度有多大,要耗掉多少时间精力?等你好不容易赢了,还有时间展开自己的主战场吗?” 而如果不展开自己的主战场,我们的核心观点又如何有效地传递给观众呢? 例子:现代社会更需要比尔还是保尔: 也是用不断的“打平”——

比尔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可保尔也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啊!

比尔有了革命性的创新,可保尔也写出了第一部无产阶级巨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不是革命性的创举吗?

通过各种打平堵住对方的进攻之后,才是那句“从本质上看„„”

理论应用:比赛的木桶理论,正方常用的表述就是“比较谁更重要——根本无法论证今天的辩题,因为双方都是重要的,就像左手和右手,男人和女人,所以我们要看的——”要么就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在这个层面我们根本比较不出来,我们只能去看——” 无须多问,这里“所以要看的”或者“只能去看的”,肯定就是他们的优势战场了。

“这就像《孙子兵法》说的那样,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我们的立论布局要——立于不败之地,不失敌之败也!”

双方不可能都利于不败之地,一个辩题本来就要看逻辑、事实、价值等各个层面,拼的又不可能只是立论。或者添加合理前提:如1,体育明星偶像化是否有利于体育发展-------放在我国的环境下来探讨 ,2,应不应禁止吸烟-------正方添加条件:在公众场合中应禁止 反方添加条件------某些特殊行业不吸烟会出事故 第三种,置换法。

就是把要比较的两个概念转换成两个新概念,而两个新概念谁更重要是一目了然、显而易见的。

这就好像,如果要论证A比B更重要,把A转换成C+,把B转换成C-。或者把A转换成C,把B转换成D,而C又是明显重于D的。举一个例子。愚公移山更好,还是愚公搬家更好—— 如果把愚公移山转换成面对困难,愚公搬家转换成逃避困难,则愚公移山肯定优于愚公搬家。

如果把愚公移山转换成直接但低效的办法,愚公搬家转换成变通却高效的办法,则愚公搬家肯定优于愚公移山。第四种,打平法。

就是在所有对方优势的战场力求和对手打平,然后在我方开辟的主战场一举胜出。简言之就是——

你有的优点我也有,你没有的我更有!“为什么是打平,而不是打赢呢?” 本来就是对方的优势战场,能打成旗鼓相当已经很不错了,你还想赢?就算能赢,论证难度有多大,要耗掉多少时间精力?等你好不容易赢了,还有时间展开自己的主战场吗?” 而如果不展开自己的主战场,我们的核心观点又如何有效地传递给观众呢? 例子:现代社会更需要比尔还是保尔: 也是用不断的“打平”—— 比尔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可保尔也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啊!

比尔有了革命性的创新,可保尔也写出了第一部无产阶级巨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不是革命性的创举吗?

通过各种打平堵住对方的进攻之后,才是那句“从本质上看„„”

理论应用:比赛的木桶理论,正方常用的表述就是“比较谁更重要——根本无法论证今天的辩题,因为双方都是重要的,就像左手和右手,男人和女人,所以我们要看的——”要么就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在这个层面我们根本比较不出来,我们只能去看——” 无须多问,这里“所以要看的”或者“只能去看的”,肯定就是他们的优势战场了。

“这就像《孙子兵法》说的那样,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我们的立论布局要——立于不败之地,不失敌之败也!”

双方不可能都利于不败之地,一个辩题本来就要看逻辑、事实、价值等各个层面,拼的又不可能只是立论。”

三.战场划分

对于辩论赛爱好者来说:很容易联想到,我们辩论赛场就象一场法庭辩论一样,正反双方,谁能让观众更加坚信和肯定己方提出的论证,谁就能获得更多的胜算,从信息传播角度来说,惜时如金的辩论赛场,只要能在单位时间内更有效率的提出对我方有利的证据以及论点,单位时间内找出更多的对方论证逻辑链中的问题,形式对我方就更有利。在辩论赛前,如果能够正确的进行战场的划分,就可以更有效的实现以上所述的目标。

什么是辩论赛的战场呢?就是我们在辩论比赛(主要是自由辩论)时候所探讨的话题。包括抛给对方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对方的问题。

跟军事斗争地利的争夺相比,辩论赛的战场优势的争夺更有其紧张激烈的地方。我们需要判断,哪个话题是对我们有利的,哪个话题需要我们更多的准备时间,那些话题是我们必须提出的,那些话题是对方必然提出的,这些判断就相当于战场上对地形以及必争之地的认定,我们称之为辩论赛战场划分。

对方如何利用对于我们不利的话题进行准备,对于某个话题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补充的论证,如何防止对方在对其不利的话题上转移到对我方不利的话题上,这个就相当于战争当中对地利的争夺,其相关的战术,都是建立在对辩论赛战场正确的划分的基础上的。所谓战场划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按照直观上的有利不利进行划分

这个很好理解,很多并没有深入研究过辩论赛的人,在初次比赛的时候也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应用。比如,《烟草业发展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这个辩题,对于全民健身运动这个话题(也就是这个战场)来说,对于正方是不利的,在比赛的时候,正方就尽量不在这个话题上和对手交锋,而反方则尽量和对方在这个话题上进行探讨。

当然对于自己不利,并不是绝对不谈这个话题,当对方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必须作好反击,逃避话题是很可能大丢印象分的,场下的准备和临场的反应就很重要,当然了,准备的很充分了,对自己的临场反应也很自信了,也千万不要在比赛时候主动把这个问题抛出来,在比赛时候主动谈对自己不利的话题绝对是不讲究语言效率的盲动。当然了,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虽然不可以主动抛出这个话题,但是可以隐蔽的引诱对方,让对方进入这个表面上或实质上对自己不利的话题,然后趁着对方心理上的过于自信,在该话题的利用远远超过对方的勤奋进行伏击,是可行的。

比如,学成应不应归国,这是个对正方有利的话题,但反方抛出了时间点的问题学成后不应归国而是应积累经验再归国(实际上把辩题变成了学成应不应立即归国)由于正方没有反方准备的更充分,所以吃了大亏。

再来谈对自己有利的话题,要注意这样一点,并不要因为这个话题

对自己有利,就不要认真准备,相反要更加认真的准备,刚才的例子,已经说明仅仅因为话题对自己有利就不加以充分准备就会吃大亏。因为话题对我们有利,我们就必须要作好充分准备,只要在比赛时候,只要谈到这个话题,我们就必须占据绝对优势。另外,也要设计一 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辩论队12级新生培训1 4 些配套的战术,如果对方逃逸这个话题,怎么又把话题拉回来,如果对方在这个话题上吃了亏,怎么通过追问,让对方这个亏吃的更大!

第二,通过准备充分性进行划分

如果初了解辩论赛,就能想到这种层次的划分,就可以称的上入门了。划分战场的时候,必须充分意识到,哪些自己不可让步必须充分准备的,哪些是对方不可让步对方必须充分准备的。

这个划分我认为与第一种划分的区分并不明显。能看出两种分法的不同才能真正的有效的利用这种划分方法实现辩论赛战术上的胜利

其实,着两种分法,本来就是同构同质的,不同的是出发点,在战术考虑上前面的分法更多是以我为主,这个分法更多的是以敌为主。前面的更多的考虑自己,后面的更多的考虑对方。

在划分的指导意义,前面更多的是考虑立论的框架,后面的更多的是考虑立论的底线 比如,钱是/不是万恶之源,这个“万”是正方不可让步的,在自由辩论时候,反方马大指出,这个万是全部的意思,如果指出一个恶的源不是钱,就可以推翻对方的立论,而正方武汉大学,并没有意识到这里是不可让步的------关于“万”应该是很多意思,在比赛时候关于万的定义,抛的很少,而且抛的很晚。结果非常被动。

这里大家应该充分理解第一种分法和第二种分法的不同了吧!

第一种,关于对于自己不利的,不能主动抛出;而第二种,关于自己不可让步的,可以主动抛出,而且要多次(至少是充分)的抛出。

再举个例子,《法制可以消除腐败/不可以消除腐败》在这个辩题里面,“消除”的定义是什么,对于正方来说,意义和刚才那个“万”一样,是正方必须考虑早点抛出,多抛出!在网络的发展对于文学来说是福音/是灾难,对于反方来说,“灾难”不能被正方那样理解成为“灭顶之灾”,而应该理解成为

影响大的灾难,这个“灾难”的定义,就是反方必须充分准备,要早抛出,多抛出的。第三,从论证义务来进行划分

就是要明确哪些是,在比赛时候应该充分论证的,哪些是应该论证的,哪些是不需要,甚至是绝对不应该论证的。

在比赛时候,我们的论证义务在原则上是越少越好,而不应该 仗着准备充分,把论证义务越搞越多。减少阐述!!用一句话来表达自由辩论和规范陈词的关系,“当你在自由辩论时候,有了想解释的冲动,你的规范陈词就是失败的”,对于战场划分和自由辩论的关系同样应该这样理解,在自由辩论时候,如果论证的义务太多,又不能推卸掉,就只好 拼命的解释自己是如何论证的,这样会浪费大量的宝贵的时间。举个例子吧。

在松散式管理对于大学生培养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这个辩题里面,对于正方来说,其论证义务仅仅是证明:在条件具备下,在适合松散式管理的大学中,实行松散式管理利大于弊。

其附加义务:

义务1,这样的大学现实中是存在的;义务2,适合将来推行的大学现在有很多;义务3,对于这些大学来说,松散式管理有意义。

可见这个辩题,在附加义务上,论证起来有难度,即使成功论证了对于自己的辩题没有什么帮助,如何论证失败了,影响非常恶劣,在微观经济学判断上,叫做“成则利小败则损大”

反方为了增加正方的论证义务,就责问对方; 为什么母校没有实行松散式管理。

这个时候,正方应该意识到自己只要证明实行了松散式和将要实行 松散式的大学好处多多,而不应该去论证母校也是松散式管理。

即使真要论证对于母校松散式管理利大于弊,也应该论证,对于母校来说,将来实行松散式管理是利大于弊的。而不应该强出头,论证普天之下,松散式对于任何大学都是利大于弊的。这样的话,要浪费多少时间,很多真正该证明的东西反而没有时间证明。

后来,反方的观众抛出:我们的长城松散不得,军校也应该实行松散式管理吗? 我们抛出了“乌鸡白凤丸”的例子:问乌鸡白凤丸是利大于弊的,难道也要逼着男人也去吃吗?通过这个类比,我们的战场就回来了。我们没有必要增加自己的论证义务,去证明连军校都要实行松散式管理。

举个反面例子:

在以《成败论英雄可取/不可取的辩题中》,正方错误的采取了立论:任何人只要其正效应大于负效应,就是英雄。

大家可以自己看看,这个立论,正方的论证义务是不是太多了!第四种方法

是按照时间效率分

就是那些话题是对自己有利可以简单说清楚不用太多时间的,哪些话题是对自己不利的,而且要费很多时间才能说清楚。另外要注意,虽然对自己有利但是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说清楚的,在比赛时候,无论是主动和被动都不要过多的谈论。

比如,《网络的发展对于文学来说是福音/灾难》,对于反方来说:马克思有个文艺的发展不平衡论,可以支持反方的观点,而且对方不好反驳,但是呢,要把这个不平衡论和辩题的关系说清楚至少要1分钟,所以反方就没有怎么使用不平衡论。

而网络带来的论文剽窃,文学体验因为网络发展带来的缺失是很容易说清楚的,而且费不了多少时间,反方就反复的谈。

如果遇到对方反复扯一个扯不清的战场,不要恋战,引入新战场,时间就是生命!第五,从共同前提来划分

哪些东西是双方都必须承认的,哪些是双方都必须否认的。在实战有这样赖皮的战术,用连续追问逼着对方承认本来双方都应该承认的东西,然后再礼貌的说:“谢谢对方承认我方观点。”多么误导人啊。这种方法,虽不应为,但是不可不防。

比如:大学生考研是个人需求更重要,还是社会需求更重要。对于正反方来说:个人个基本生理需求是必须要满足的,而且不应该破坏社会功利,这两条双方都必须承认,至少不应该公开反对。但是正方就可能,逼着对方承认:考研必须考虑个人基本生理需求,然后给对方扣上一个“承认正方观点”的高帽子,反方就可能逼着对方承认,“不应该冲犯社会公德”,然后扣上“正方承认反方观点”的高帽子。

第六种:按照战术特点划分

1,就是哪些话题适合自己发挥,哪些话题不适合自己发挥的。

比如,管理学院抽到了“松散式管理对于大学生培养利大于弊”这个辩题,从松散式管理的结构性特点来论证其优越性,是适合管理系发挥的,因为有专业优势。比如:相对于对方的辩手,己方的吐词更清晰,就可以多谈论一些很拗口的话题。(但不要总拽词,注意适度原则, 2,比如:相对于对方的辩手,己方的表达力更强,就要多讨论那些不容易表述清楚的问题。还有种应用比较难把握,就是根据对方的战术特点以及对方在观众中的印象,来进行设计,比如对方是法律专业的,就在法律方面的专业概念上驳倒对方,对方是计算机专业的,而恰好谈论计算机的话题就,引用一些计算机行业的专业理论去攻击对方。如果观众面前,法律专业在法律话题上输给了对方,计算机在计算机话题上输给了对方,管理专业在管理学话题上输给了对方,后果如何?

这说明,即使和自己专业对口的辩题,也要充分准备。

要防止对方使出这招,同时这一招比较险,如果正好对方精通专业,出现了对方怎么说,观众怎么信的情况,己方就危险了。第七种划分

是按照观众和评委的公共意识来划分,哪些是易于接受的,哪些是

不利于接受的。比如,在观众心目中,诡辩绝对是贬义词,所以,就不要轻易称赞。古希腊的诡辩者,尽管他们为人文事业功不可没。

比如,关于自律的辩题,如果你在游戏界很出名,就不要宣称,你对游戏很克制,即使你真的如此,观众也会喝倒彩的。

比如,离婚率的上升是爱情观念的进步还是退步。为了论证是进步,我们说离婚不是因为小三而是为了让另一半追求更好的幸福。(此观点虽然合理,但是很难让观众评委信服,有故意站在道德制高点之嫌)

第八种划分

是按照价值导向划分的。

庸俗的说,就是哪些地方是容易扣对方高帽子的,哪些地方是容易被对方扣高帽子的。严肃的说,哪些地方更能体现时代发展的核心价值,哪些地方的交锋对于我们更有时代意义,哪些地方是不能庸俗化讨论的。案例:1,《比如对待贫困学生应该扶贫为主还是扶志为主》这个辩题 一方一个成功大学生的例子进行论证,另外一方马上就说,他居然用奖学金上只有经济条件非常好才能报名的非常出名的计算机培训班,其实大部分观众对于贫困大学生利用奖学金进高档培训班是赞许的,这是一个高消费行为,但是并不是一个奢侈行为,如此乱扣奢侈化帽子,是很对抗观众意识的。

第九种划分

是按照战术设置来划分,这个可能是立论结束后才进行的。比如90年代初的南京大学,喜欢先集中火力攻击一个话题,然后再转向另外一个战场。优点:便于论证自己的观点,便于观众理解自己的观点。

缺点:太重视准备,对于实战的应变性不强,有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备战内容和实际中对方的漏洞,都成了鸡肋的两难境地。现场感永远是最重要的。

赛前的最后一点时间里,把所有的知识点一一梳理,找出其中最有利的几个领域,设计出一个又一个圈套,准备好一个又一个炸弹,这些领域便构筑成了“优势战场”。

战场的选择要丰富,一会天文一会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迅速切换,让人有应接不暇的感觉。

每一个战场,都必须要有绝对的把握。最终依靠知识优势终结每一个战场,立即引向下一战场,绝不恋战。

外国语学院辩论队 2014年11月5日

第四篇:辩论大赛辩题

辩论大赛辩题个人的命运是由个人掌握个人的命运是由社会掌握2 便利器具便利便利器具不便利3 发掘人才需要考试发掘人才不需要考试4 民族技艺应该保密民族技艺不应该保密5 理想人才以仁为主理想人才以智为主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7 金钱的追求与道德可以并行金钱的追求与道德可以并行8 杜绝盗版,消费者扮演比政府更重要的角色杜绝盗版,政府扮演比消费者更重要的角色9 个性需要刻意追求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10 宽松式管理对大学生利大于弊宽松式管理对大学生弊大于利11 留学归国是个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留学归国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12 通俗文学比文学名著影响大文学名著比通俗文学影响大13 网络的娱乐性比实用性强网络的实用性比娱乐性强14 网络的发展对文学弊大于利网络的发展对文学利大于弊15相处容易相爱难相爱容易相处难16 外来文明对中国文明利大于弊外来文明对中国文明弊大于利17 青年成才的关键是自身能力青年成才的关键是外部机遇18 环境保护应该以人为本环境保护应该以自然为本19 企业发展需要无私奉献精神企业发展不需要无私奉献精神20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成大事者也拘小节审判时参考判例在我国利大于弊审判时参考判例在我国弊大于利杜绝盗版,政府比消费者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杜绝盗版,消费者比政府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送子女进名校,利大于弊送子女进名校,弊大于利避免人才外流,是政府的责任避免人才外流,不是政府的责任爱的教育比体罚更有效体罚比爱的教育更有效合作比竞争,更能使文明进步竞争比合作,更能使文明进步天灾比人祸更可怕人祸比天灾更可怕相爱容易相处难相处容易相爱难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远亲

新闻自由是社会改革的最大动力新闻自由不是社会改革的最大动力全球化能为我国带来经济发展全球化不能为我国带来经济发展性教育应列为中学课程性教育不应列为中学课程性教育是科学教育性教育是道德教育

道义比利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利益比道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博彩事业的兴旺是社会进步繁荣的象征博彩事业的兴旺不是社会进步繁荣的象征教育应注重人格培训多于知识培训教育应注重知识培训多于人格培训银行合并对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利大于弊银行合并对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弊大于利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劳心者比劳力者对社会更有贡献劳力者比劳心者对社会更有贡献

新闻价值比新闻道德重要新闻道德比新闻价值重要

强权胜于公理公理胜于强权

大学私营化的利大于弊大学私营化的弊大于利

文化建设应先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应先于文化建设

以暴制暴是打击恐怖主义最有效的途径以暴不是打击恐怖主义最有效的途径重奖大学新生利大于弊重奖大学新生弊大于利

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维持社会安定主要靠道德维持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

名人拍商业广告可以虚构名人拍商业广告不可以虚构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应当保密

克隆人有利于人类发展

实体法比程序法更重要

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

电子商务将会改变现有营销模式

仁者无敌

乱世应用重典

人的功利色彩增强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文才比口才更重要

同性恋是个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需要向企业输血

传播中国酒文化应靠酒乡

保护弱者是社会的倒退

个性需要刻意追求

善心是真善

真正的爱情一定是天长地久的用和平手段可以遏止恐怖主义

情在理先

网络的实用性比娱乐性大

钱是万恶之源

美丽是福不是祸

功可以补过

人类应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

管理比收费重要

当今世界合作高于竞争

强将手下无弱兵

在人生路上乘胜追击好

实现男女平等主要应该依靠男性的努力

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更重要

“盗版”折价换购“正版”活动利大于弊

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

辩论赛新形式利大于弊

不破不立

应当允许名人免试就读名牌大学

应对女性就业实行保护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不应当保密克隆人不利于人类发展程序法比实体法更重要大学生谈恋爱弊大于利电子商务不会改变现有营销模式仁者未必无敌乱世不应用重典人的功利色彩增强不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口才比文才更重要同性恋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不需要向企业输血传播中国酒文化应靠“吆喝保护弱者不是社会的倒退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善行是真善真正的爱情不一定是天长地久的用和平手段不能遏止恐怖主义理在情先网络的娱乐性比实用性大钱不是万恶之源美丽是祸不是福功不可以补过人类应限制对海洋资源的开发收费比管理重要当今世界竞争高于合作强将手下未必无弱兵在人生路上见好就收好实现男女平等主要应该依靠女性的努力在校大学生塑造人格更重要“盗版”折价换购“正版”活动弊大于利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论赛新形式弊大于利不立不破不应当允许名人免试就读名牌大学不应对女性就业实行保护

知足常乐不知足常乐

实体法比程序法更重要程序法比实体法更重要

挫折有利于成才挫折不利于成才

大学教育应以市场为导向大学教育不应以市场为导向

大学生广泛社交利大于弊大学生广泛社交弊大于利

大学生就业实行“双项选择”利大于弊大学生就业实行“双项造择”弊大于利大学生勤工俭学弊大于利大学生勤工俭利大于弊

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

当代社会,“求博“更有利于个人发展

当今时代,应当提倡“干一行,爱一行”

地方保护主义可以克服

电视征婚利大于弊

读大学,长进最大的应该是知识

对于西部开发应当知识优先

发展旅游业利多于弊

法律无情

法治能消除腐败

高分是高能的体现

革新技术更重要

广告竞争对经济发展利大于弊

机遇是成功的关键

纪律会促进个性的发展

经济发展应该以教育发展为前提

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可以统一

经济发展可以避免自然环境恶化

克隆人有利于人类发展

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应当保密

理想人才以“仁”为主

流动人口的增加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留学生归国是个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

名人拍商业广告可以虚构

目前的彩票发行方式利大于弊

男女平等是可能实现的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

逆境有利人才成长

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是效果,不是动机

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

人类社会应重义轻利

应对女性就业实行保护

知足常乐

实体法比程序法更重要

挫折有利于成才

大学教育应以市场为导向当代社会,“求专”更有利于个人发展当今时代,应当提倡“爱一行,干一行”地方保护主义不可以克服电视征婚弊大于利读大学,长进最大的应该是人格对于西部开发应当资金优先发展旅游业弊多于利法律有情法治不能消除腐败高分不是高能的体现革新思想更重要广告竞争对经济发展弊大于利机遇不是成功的关键纪律会限制个性的发展教育发展应该以经济发展为前提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不可以统一经济发展不能避免自然环境恶化克隆人不利于人类发展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不应当保密理想人才以“智”为主流动人口的增加不利于城市的发展留学生归国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名人拍商业广告不可以虚构目前的彩票发行方式弊大于利男女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逆境不利人才成长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是动机,不是效果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理想人类社会应重利轻义不应对女性就业实行保护不知足常乐程序法比实体法更重要挫折不利于成才大学教育不应以市场为导向

大学生广泛社交利大于弊大学生广泛社交弊大于利

大学生就业实行“双项选择”利大于弊大学生就业实行“双项造择”弊大于利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

当代社会,“求博“更有利于个人发展当代社会,“求专”更有利于个人发展当今时代,应当提倡“干一行,爱一行”当今时代,应当提倡“爱一行,干一行”地方保护主义可以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不可以克服

电视征婚利大于弊电视征婚弊大于利

读大学,长进最大的应该是知识读大学,长进最大的应该是人格对于西部开发应当知识优先对于西部开发应当资金优先

发展旅游业利多于弊

法律无情

法治能消除腐败

高分是高能的体现

革新技术更重要

广告竞争对经济发展利大于弊

机遇是成功的关键

纪律会促进个性的发展

经济发展应该以教育发展为前提

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可以统一

经济发展可以避免自然环境恶化

克隆人有利于人类发展

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应当保密

理想人才以“仁”为主

流动人口的增加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留学生归国是个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

名人拍商业广告可以虚构

目前的彩票发行方式利大于弊

男女平等是可能实现的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

逆境有利人才成长

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是效果,不是动机

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

人类社会应重义轻利

人类是环境的保护者

人为自己活着快乐

人性本善

儒家思想可以抵御西方歪风

社会发展应重利轻义

社会发展主要靠法制

个人需要对于大学生择业更重要

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避免拜金主义

生态危机可能毁灭人类

实行学分制利大于弊发展旅游业弊多于利法律有情法治不能消除腐败高分不是高能的体现革新思想更重要广告竞争对经济发展弊大于利机遇不是成功的关键纪律会限制个性的发展教育发展应该以经济发展为前提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不可以统一经济发展不能避免自然环境恶化克隆人不利于人类发展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不应当保密理想人才以“智”为主流动人口的增加不利于城市的发展留学生归国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名人拍商业广告不可以虚构目前的彩票发行方式弊大于利男女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逆境不利人才成长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是动机,不是效果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理想人类社会应重利轻义人类是环境的破坏者人为别人活着快乐人性本恶儒家思想不能抵御西方歪风社会发展应重义轻利社会发展主要靠德制社会需要对于大学生择业更重要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避免拜金主义生态危机不可能毁灭人类实行学分制弊大于利

市场经济有利于道德发展市场经济不利于道德发展

提倡购买国货有利于经济发展提倡购买国货不利于经济发展

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弊大于利外行能够管好内行外行不可能管好内行

网恋能成为婚姻的有效途径网恋不能成为婚姻的有效途径网络爱情是真正的爱情网络爱情不是真正的爱情网络影响人际关系网络不影响人际关系

网络对大学生的的影响利大于弊网络对大学生的的影响弊大于利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文凭能够代表知识水平

时势造英雄

愚公应该移山

治愚比治贫更重要

中国发展网络经济应走洋为中用

中国社会更需要德治

中小学封闭式管理有利于学生成才

中庸之道应该提倡

全才更适应社会竞争

自动售套机进入校园利大于弊

文凭不能够代表知识水平英雄造时势愚公应该搬家治贫比治愚更重要中国发展网络经济应走洋为中用另辟蹊径中国社会更需要法治中小学封闭式管理不利于学生成才中庸之道不应提倡专才更适应社会竞争自动售套机进入校园弊大于利

第五篇:辩论技巧之攻辩

辩论技巧之攻辩(同51同步更新)

攻辩部分(或称“盘驳辩”)通常充当辩论赛的第二个环节,这也是辩论赛现行赛制中的第一个高潮,也是对以往“背而有悖”的清一色陈词的修正。这一部分不同赛度对其要求的问题数和时间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方提问进攻,一方只能回答不能反问。这样形成了进攻和防守态势,合理的运用进攻和防守对后面的自由辩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是会有新辩手发问,怎么才能把别人问住了,就是常说的“问死”,就连老辩手也常常想这样。当然,这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是,这不可能在高水平的比赛中出现。问是我们修筑的进攻炮台,答是对手建构的防御体系,如果真的问死对方了,辩论赛基本上结束了。

高手都想在最关键的时候碰到一个强有力的对手,所以攻辩是最好的对抗场所。而且现在攻辩已经发展到了答中反攻,问中再反攻的层次,尽管现在仅仅是雏形,但必然是今后高水平对抗的发展方向。

攻方,具有先发制人的作用,单纯地抛问题可以了,通常经过思考的第一个问题不要是最有杀伤力的问题,因为对方保持着清醒状态,这个时候第一个问题最好结合一辩开篇陈词的理论,援引一个问题。开篇中的理论就是你攻辩最好的风向标,因为开篇中的理论,结合了理论与实践,通常是经过大家的反复斟酌的结果,里面涉及的问题同内容也是相当得适合前几个问题的。当到了第三个问题的时候,对方已经有一定的影响时,可以适时的抛出事先准备的相较有难度的问题,这个时候,对方由于先前的引导,突然转换一个问题类型,很容易思维短路,回答的时候就难免存在纰漏,这时候找到其中漏洞或者与自己事先估计的内容相仿时,进行强攻可以取得相当不错的效果。除了以上这一常规方法,还可以采取连环抛问题的方法,问题之间包含联系,这样就要求对问题的制作和理解相当深刻,将对方一步一步引进圈套,便是“引君入瓮”了。

驳方,由于是单纯的反驳,这样便有充分的时间来反驳对方的问题与内容。事先对方准备好的问题向你发起进攻,这个时候通常问题中是不存在明显的漏洞的,所以作为防守方,要做的就是阻止对方进攻,回答问题的时候结合自己一方的开篇陈词,回答完问题后适当的圆满自己观点,引用自己有利的观点或者理论,这样对方就很难找到突破口,因为对方的思考角度通过前面一个到两个问题就可以得到展示。这个时候如果遇到的是连环问题,你就要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能因为对方的“循循善诱”而倒向对方。如果是对方的问题本身不存在相关联性,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将回答完美化。遇到相对比较困难的问题,可以打迂回战,采取规避的方式回答对方的问题,因为对方在这一过程由于单独发问,问题相当于“量身定做”,你如果采取迂回规避,这样对方要么选择放弃,提出新的问题,要么选择重新以另一种方式发问,这样第一种选择可以轻松解决,第二种选择就可以由于时间的充足,给予了思考,可以很好的得到解决。攻辩过程可以说是一对一的较量,能充分反映辩手的随机应变能力和思辩力,也可以很好的训练博弈能力,所以加强这方面能力可以在攻辩和后面的自由辩论中发挥主导作用。实战之中,问题设计是十分讲究的,也是很具个性化的。从郭于宽的含沙射影提问方式到中国政法堂而皇之的咄咄逼人,再到后来中山的逻辑游戏以及电子科大的问中带打,可以说已经将提问的诸多技巧都演化得淋漓尽致了,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很多有用的地方。一定要记住是借鉴,不要拿来就用,对付一般人可以,但是碰到厉害的会吃亏,因为应了一句话,“捡来的歌儿唱不像”。

提炼一下,就可以发现,提问的时候往往逆向思维占了大部分比重。比如,02年国辩复赛之一,中国政法大学(反方)对阵人民大学,反三发问,“医生在为病人开刀的时候如果不是为了治愈病人这一结果的话,难道是为了体验开到过程中„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快乐吗”,之所以逆向思维在设计问题中屡试不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便于在小节中从顺向进行理顺,加深观众和评委的印象。

下载辩论技巧:比较性辩题的比较标准(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辩论技巧:比较性辩题的比较标准(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辩论 三辩 盘问技巧

    质询答辩技巧 美国法律界红极一时的律师爱德华•威廉斯(Edward Bennett Williams),曾经在接受《时代周刊》(1959.6.22)采访时谈到了质询(反对询问)的技巧,他说: 质询是一种艺术。它就......

    比较标准简历 例子

    姓名:n江华 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大专) 联系方式:155-3736-8721 E-mail:hj_nijianghua@sina.com 求职意向: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职位、IT及IT相关产品的客服或销售职位 专业学习: 网络......

    英语比较性的作文

    City Life and Suburban Life1.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迁往近郊居住2.城市生活和近郊生活各有特点3.比较起来,我喜欢的是…(1)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homes are being pus......

    四辩辩论技巧[精选五篇]

    四辩在一场比赛中的主要任务是在自由辩中协助进攻及防守,在整场比赛最后的四分钟作总结陈词。 进行在自由辩论中,四辩是唯一一个还没有发言过的辩手。此时四辩应该是对场上......

    比较性广告(联想戴尔案例)

    比较性广告(联想戴尔案例) 联想、戴尔广告之争提醒中国企业要熟练运用比较性广告 前不久戴尔投放的一则楼宇广告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并被外界视为联想与戴尔营销大战的导火索......

    第二届华语辩论锦标赛辩题

    第二届华语辩论锦标赛辩题 1、 网络民意是否代表真正民意 2、 名人微博体现个人观点即可 名人微博需引导社会价值观 3、 道不同,相与谋 道不同,不相与谋 4、 在中国,养老金入市......

    辩论技巧 ——攻辩小结(5篇模版)

    攻辩小结指出疏漏 进行批驳提出问题 1.经济成本分析:愚公搬家的经济成本比移山要低的多,当然应该选择搬家. 答:神话是超理性的不能用现实的眼光来分析,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愚......

    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比较

    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比较实验专项1.探究性实验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2.验证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