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刻体会 牢固树立 勤于实践 锐意创新
深刻体会 牢固树立 勤于实践 锐意创新
林永蔚
“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党的“十六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繁重艰巨的国内建设,树立什么样的发展观已成为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紧要问题。当此之际,党中央不失时机地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施政观念。这项决策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中得出的重要结论。科学发展观标志着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阐述了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文化力量作为精神力量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它是社会常态的调控器,是凝聚社会的粘合剂,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就是表现了一种先进文化的理念,它是对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和升华。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并将这一正确理念落到实处。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实际工作的重要原则。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据此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工作要求,这是我区经济社会保持强劲势头,获得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中央决策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认真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要做到这一点,全区上下首先应在学习体会上狠下功夫,正确地把握住“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然后将这一观念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我们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科学发展观是检验我们工作的试金石。我们要把坚持以人为本和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按照“五个统一”的要求推进我区的改革和发展。全区各级各部门要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范畴之中。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荡涤一切陈旧落后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模式;区内各方面工作都要具有科学的发展思路,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们既定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坚持用科学发发展观来审视、指导、评价、处理各项经济工作,进一步去完美经济工作的领导艺术,增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超本领,从而塑造党员干部的崭新形象,促进我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随着“十六大”精神的不断深入贯彻,我区组织广大干部认真学习了党中央和市委、市府的相关文件和上级领导的重要讲话。我们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结合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提高执政能力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 先进性建设的首要任务。我们的先进性首先就应该表现在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面对机遇、挑战,困难的严峻考验,只有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新世纪新阶段的伟大历史使命。
在前段时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欣喜的看到我区在党中央和市委领导下,重视思想理论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十六大”精神的贯彻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给我区广大干部群众思想上注入了跃马扬鞭、全面实现“工业强区、农业稳区、三产活区、科教兴区”的 强大动力。两年来,区内各级党组织在求真务实的“中心组”学习和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将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树立科学发展观”作为了核心议题,区委宣传部在区委强有力的指导下,组织了多种形式的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为中心的学习和讨论,并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创建了“科学发展观论坛”。
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大地促进了思想理论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我区广大党员干部围绕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结合我区和本部门工作实际,作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大家以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的视角,从历史到现实,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稳定到发展,畅述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体会。更为可喜的是许多部门的同志还能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和评价我区发展现状,提出工作的新思路和独特见解。勿庸置疑,思想理论工作的夯实,对我区发展的全局工作肯定是会大有裨益的。
由于对思想理论建设工作抓得紧,抓得真,抓得实,我区组织的“科学发展观”论坛,硕果累累,成效显著。为了总结经验,力求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促进这项工作能进一步收到实效,我们将首批优秀论文编撰成册,增进交流,以便全区广大干部党员都能认真学习和借鉴论文中所展现的思想光辉。通过这项工作,我们深切期望全区干部党员思想政治素质能有一个质的飞跃,也希望我区上下万众一心,在“十六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握机遇,统筹全局,克服困难,做好工作,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之中。
“ 花溪河畔风送爽,龙州湾里起宏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政治问题,这就是对人民和历史的负责。我们要以正确的政绩观来实践科学的发展观,我们将不负党中央的重托,不负巴南八十余万人民群众的期望,深刻体会、牢固树立、勤于实践、锐意创新,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去努力创建二十一世纪新巴南辉煌的明天。
观点转变,发展无限;展望未来,心潮澎湃。
第二篇: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的体会
坚持走群众路线,树立“基层第一,官兵至上”的观念是纯洁部队内部关系的成功“法宝”。我们在实践工作中,也一直遵循着这一原则,并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拜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一文后,自己感触颇深,树立群众观点的方式是多样的、方法是灵活的,作为党委机关、领导干部如何在选拔使用干部、选人用人上走群众路线,是关心部属、爱护官兵的又一基本形式,是树立群众观点的充分体现。在选人用人上,“用对一个带动一批,用错一个挫伤一片”的事实证明,一个单位、一个集体用人政策是衡量党委、领导是否真正关心爱护官兵的晴雨表、试金石。如果任人唯亲,埋头苦干、勤奋工作的人得不到重用,而让那些跑官要官、善于钻营的人钻了空子,“代表官兵的根本利益”就会变成空话,就无法践行“三个代表”的要求。因此,在干部任用上,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相信群众的眼光,依靠群众的力量,体现群众的意志,给群众以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从而把那些有能力、政绩突出、德才兼备、军政素质好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一要正确引导,充分调动基层官兵参与干部选拔使用的积极性。为了使干部的调整、配备符合广大官兵的利益,反映官兵的意愿,党委、领导必须注重教育引导,使基层官兵明确责任,明确权力,真正把党和人民交给的权力运用好、行使好。一是引导官兵平时注重对身边干部德才表现的积累。每名官兵都应树立为别人划档定格、打分量化的尺度意识,以便在选举、推荐时掌握干部的第一手材料。二是引导官兵正确看待干部的优缺点。任何人都有缺点和不足,干部的成长过程难免有失误,要引导官兵全面、客观、准确地分析每名干部的优缺点,防止推荐中出现偏差。三是引导官兵正确认识推荐选拔的重要性。干部配备使用来自于群众,服务于群众,如果没有公论,不发扬民主,党委领导主观臆断,推选出的干部就会脱离群众,不被群众拥护,决策也就代表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此,必须使官兵认识到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才能获得走民主渠道的实效性。二要广开言路,多渠道、全方位地听取基层官兵意见,防止偏信则暗。群众的呼声不是一、二个人的愿望,也不能按选票多少来论断。为此,在广开民主渠道时,要注重把握以下三个环节。一是听取群众意见的方式不能单打一。要灵活运用各种手段,不能仅凭选一次票、划一次挑就算走群众路线了,而要按照个人述职、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组织谈话等程序让基层群众充分发表意见。二是听取群众意见的渠道不能过于狭窄。一个干部的活动和表现是多方面的,群众对一个干部的观察也只能是一个或几个侧面,要多听取知情群众的反映,把干部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三是听取群众意见不能只注重考核任用前的阶段。为了防止考核前拉选票等不当行为的发生,要注意收集平时群众对干部的意见,要按月或季度定期对每名干部进行考评,防止和克服只搞一次听取群众意见就定乾坤的做法。三要发挥监督作用,使群众公论真正进入党委选人用人的决策之中。一是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防止和克服把走民主渠道、听取群众意见当摆设的倾向。在民主测评上,要把符合条件的干部都“推”到群众之中,防止只对个别“内定”的干部进行民主测评,让群众无可奈何,不得不“评”或只能按领导意见“评”。二是让提拔任用后的干部接受群众监督,检验党委的决策是否正确。民主渠道、群众路线走的如何,关键是干部到任后,所做的工作能否让群众满意,是否代表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此,坚持干部任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是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的有效途径。三是发挥党委的监督作用,让群众的反映公正、可信,防止用人失察。在干部的使用上,既要激发和保护群众参与评议干部的积极性,又要正确对待群众举报、反映的每一个问题。做到有报必查,件件有着落,又要加强对群众评议的教育和监督工作。我们在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时,不能顾此失彼,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教育、监督群众在去伪存真、准确鉴别是非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对乱写信、乱告状的个别人要加强引导,强化党委、纪委的监督作用,使干部任用真正走入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达到让基层群众满意的目的。
第三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努力创新宣传工作
胡锦涛同志曾经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胡锦涛同志这一重要论述,立足于新的实践,在继承、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开拓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维,新领域、新空间。可以说,以人为本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做好思想宣传工作的灵魂。因为,思想宣传工作的主体是人,对象是人,其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所以,以人为本就理当紧紧把握基层干部群众的愿望、要求、思想认识和接受水平的基础上来进行,不能只是居高临下的单向灌输,更不能只是要求群众放弃自己的认识、意愿而去被动地适应和接受上级的要求。
其一,以人为本,也就是说,要树立平等意识,突出服务理性,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要提高思想宣传工作的实效,做到有的放矢,就必须了解群众想法,把握群众心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而尊重人就是平等待人,尊重人的人格,尊重人的劳动和创造成果,尊重人的合法权利;理解人,就是以诚相见,以心换心,承认人们不同的爱好和需求;关心人,帮助人,就是对人满腔热情,诚恳宽厚,把群众的学习、工作、生活和疾苦时刻放在心上,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对人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起码条件。
其二,以人为本,必须切实做到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教育、引导是利用各种言论渠道,摆事实,讲道理,排除思想障碍,解除思想疙瘩。教育是引导、鼓舞、鞭策的前提,引导、鼓舞、鞭策是教育的目的。有关专家就指出,要通过教育、引导、鼓舞、鞭策,使更多的人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诚信守法,健康向上。在教育上,要由单一呆板的方式转变为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各种服务之中的活动方式。紧密联系行业和单位的实际,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其三,以人为本,必须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说,人的素质是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统一。生理素质的提高能使人具有强健的体魄;心理素质的提高能使人具有稳健活泼的性格和顽强坚定的意志;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能使人具有科学的思维和丰富的知识;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能使人具有健康向上的理想情操和价值观念。所以,思想宣传工作不仅要引导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引导人们以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推进客观世界的改造;不仅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而且要不断充实人们的生活内涵,提高生活质量;不仅充分调动人们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且通过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使人们享有越来越多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不仅为人们全面提高素质提供根本基础,而且为人们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可靠保证,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第四篇:牢固树立自觉实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牢固树立自觉实践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周强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强调指出,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才能牢不可破,我们的事业才能蓬勃发展,必须进一步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中。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牢固树立和自觉实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一、深刻认识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大意义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一贯的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一)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历史经验深刻表明,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无论是在革
工作中去,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富民强省的宏伟事业才能蓬勃发展、不断前进。
(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这些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实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更加完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但也必须看到,湖南是人口大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仍然繁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等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还需要下大力气解决。同时我们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影响和制约改革发展稳定的因素很多。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加速发展,国际问题和国内问题相互影响,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作用,历史遗留矛盾与发展中的新矛盾相互交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必须进一步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众一时不理解的决策,要主动把实际情况和工作设想向群众讲清楚,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争取群众支持,决不可蛮干硬干。四是要建立决策失误纠错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脱离实际、违背民意、损害群众利益的决策行为,要坚决制止和纠正。
(二)要在推动又好又快发展中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以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坚实基础。当前湖南的省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也是最大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坚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加快建设创新型湖南、数字湖南、绿色湖南和法治湖南,着力推动又好又快发展。一是要着力推进优化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人本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二是要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既着力推进加快发展,做大经济总量,努力做大“蛋糕”,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做好“蛋糕”;又着力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分好“蛋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三)要在严格依法依规办事中实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法律法规和政策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体现,是规范人们权利和义务的基本分界线。对公职人员而言,法律法
权益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去,落实到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具体措施中去。二是要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群众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切身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三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尊重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权利,保障人民群众在就业、收入、财产、教育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努力为不同群体、不同社会阶层创造平等发展机会。四是要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落实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和联系群众制度,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实现维护群众权益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五是要牢牢抓住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惠民政策落实、涉法涉诉等涉及群众权益的实际问题,加大工作力度,及时发现、妥善处理由各种利益冲突和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严厉查处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案件,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党和政府维护群众权益的实际成效。
三、着力推进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落到实处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重要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各级各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探索完善长效机制,确保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干部要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表率,着力纠正不切实际、不顾民力、急功近利的决策,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铺张浪费等问题。二是要以“深入一线、服务群众”为主题加强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促使广大基层干部转变工作理念,解决办事不公、作风粗暴等问题。三是要坚持把治理庸懒散等问题作为加强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突破口,促使基层干部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帮助群众解决好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广大基层干部要以身作则,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提高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同时,要理解基层工作的困难、体谅基层干部的艰辛,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激励他们不断为党和人民作出新的业绩。
(三)建立和完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制度保障。各级各部门要围绕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重点任务,加强对各项具体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研究制订落实措施和办法。一是要探索和完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责任制、查究问责、舆情应对和处理的相关工作机制,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具体化。二是要找准工作着力点,对现行的文件、制度、管理措施等进行全面清理,不符合要求的要立即废止,不完善的要加紧完善,还是空白的领域要抓紧建立相关制度,尤其是对那些损害群众利益的
第五篇: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会谢庆炳
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会 通过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中国公民,知荣辱是一个做人的基本准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殊时期,要求每个公民都知荣辱,才有利于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才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才有利于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才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才有利于凝聚民族人心,一心一意搞建设,真心实意谋发展。怎样才能使中国公民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我的体会是:
一是要广泛宣传,形成共识,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真正做到人人参与,全力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中,努力形成学科学,用科学,靠科学的良好氛围,大力弘扬中华美德,鼓舞人心,民族士气,使荣辱观深入人心。
二是要大力培养优秀人才。国家兴亡,人才为本,要重点培养人才,优化环境,不拘一格,选育人才,真正使全社会形成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良好社会。
三是要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使中国公民理想不动摇,信念不滑坡,牢固树立“八荣八耻”的意识,牢记社会主义国家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扬善修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