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生行为问题与矫正
中学生早恋问题与矫正
案例:
初三年级的王某某同学,是数学课代表,学习成绩优秀,工作认真负责,平时爱说爱笑,大大咧咧,长得也很漂亮,老师也很喜欢她。她的成绩一直以来都很优秀,可到了初三学期成绩急速下滑。上课不注意听讲,不是瞅着篮球场发愣,就是拿着小镜子照呀照,要么整整衣服,要么缕缕头发,课代表的本职工作总是忘了做。后来经值班老师反映,说她跟一个男生在一起,有早恋的倾向。
与班主任老师谈话后,王某某同学向老师反映了她的困惑:原来那个男生是隔壁班的,他是校篮球队的,由于自己是住校生,该男生给了她许多快乐和帮助,再加上平时自己就活泼开朗爱交朋友,也许自己在朦胧中恋爱了。父母知道后狠狠的训斥了她,没收了她的手机,还不让她迈出大门一步。
案例分析 :
针对于王某的情况,分析了其“早恋”的原因:
1、像王某这样的女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中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发育的高峰期,但并未完全成熟,这样不成熟的心理促使中学生渴望与异性交往,中学生激情占优势,又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又差,由于性生理和性心理教育缺乏,很容易产生越轨行为。像王某这样思想单纯、没有心计的女孩子很容易被别人引诱,上当受骗。
2、王某对于男女同学的友谊的度没有把握好,不知道掌握分寸,不懂得适可而止,冲破了底线,致使由友谊向“早恋”的跨越。
3、缺少主观判断能力。由于这个男生经常去找王某,给她买东西吃,给她讲笑话,看不见的时候还给她发信息,起初王某没想那麽多,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和他交往就像和其他男同学交往一样,由于这个男生不断用各种方法向王某示意,使得关系走入误区。
4、升入中学后,开始住校,一切生活起居都在学校里,孤独、寂寞、想家,促使她和别人交流,有了委屈、心事不合适向父母、老师说的,只好找信赖的异性倾诉,她觉得这样的人可以保护她,时间一久,便成了交心的朋友,形影不离。
问题孩子的解决策略:
1.转变陈旧观念,大胆地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教师应明确性是一门科学,不能谈性色变,使学生通过正常的渠道对自身的生理、心理现象有科学系统的了解。开设《健康教育》课,由有一定专长的教师讲授并配合录像、挂图等形式,给学生讲解性器官的构成,青春期男女发育特点及性道德知识,帮助学生拨开心头迷雾,掌握自我保健知识,增强性保护意识和对不健康思想的免疫力,为他们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积极引导男女学生正常交往。
中学期间,男女生之间的交往易朝两方面发展,教育者要善于引导,注意男女生之间的团结、友谊。支持和鼓励他们之间广泛正常的接触,教育他们破除封建的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同时还得教育学生男女有别,在交往中应保持一定距离,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就是要开展相应的课外活动,如组织演讲比赛、主题班会、参观参加公益活动等,增大男女生交往的“透明度”,在活动中建立起纯真的同学友谊,扭转因活动少造成的兴趣偏移。同时利用异性效应在许多方面使他们得到有益互补,促进心理的成熟。.培养他们正确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孩子在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做到互补、互学、互助、互保。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尊、自爱、自重、自强。这样才能避免孩子误入“早恋”的歧途,也更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3.转变认识观念。
早恋的青少年中有不少成绩优秀者,因为早恋,使他们过分好奇、兴奋、痴迷,过分沉醉于爱的幻想中,再无法全身心地投人学习。人一生要做的事很多,但一定要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每个年龄段有该做的重要事,若把握了这一黄金时间就最有成效,一旦让机会溜走,失之交臂,就难以弥补,有的甚至是终生无法挽回的。我们现在的重要任务是学习,青少年时期精力旺盛,记忆力好,思维敏捷,易于接受新事物,是学习的大好年华,是积累知识、开阔视野、培养能力、拓展才华的最佳时期。
4.老师正确引导
晓之以理,束之以规。老师应成为学生生活、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要以平等的态度、朋友和“参谋”的身份,晓以利害、喻以事理,帮助徘徊在“早恋”叉路口的中学生正确处理好关系。让他们明白异性间互相爱慕是正常的心理现象,要把对异性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告诉他们“忘却是为了拥有”的道理。由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自制能力较差,老师应在通过说服教育后,学生心悦诚服的前提下,班主任老师可以帮助学生们制订出自我约束的守则,同学互相帮助、督促。引导他们领悟人生的真谛,让他们懂得什么是最美的情感,让他们活在个充满爱的世界中,让他们在人生的漫长路上领略真正的快乐!
5.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有机结合。
在班级中,一旦早恋成风,就会使集体失去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正处于逆反心理的旺盛期。学校、家长越是反对,恋爱态度越坚决;越是禁止,谈得越火热。学校应定期对家长进行子女青春期教育方法的培训。让家长明确教育子女的途径:关心孩子——尊重孩子——走进孩子——理解孩子——引导孩子,并加强与学校的联系,让学生平安度过青春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为家长开办一些与这一年龄段青少年交流的讨论会。让家长明白,13—17岁的青少年心理上有了异性交往的需求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能封杀,只能诱导,让子女能够与父母交心。
6.学校要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乐园。营造宽松的教育氛围。学校要用爱来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合理需求。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逐渐增强,这是他们长大的信号,学校应及时开展各种有益于他(她)们身心发展的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倡并鼓励男女同学正常交往,打破学生心目中对异性的神秘感,满足青春期学生对异性的心理需要,减少非正常“早恋”现象的发生。
解决青年初期学生早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做耐心的思想说服教育工作。关键是要了解学生,家长与孩子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相互信任的感情基础,才能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产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使之从早恋中解脱出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充满阳光。
第二篇:中学生问题行为及矫正
中学生行为问题及矫正
黄茹
(陕西省宁强天津高级中学,陕西宁强 724400)
摘要:近年来,我国中学生问题行为检出率的不断上升,状况不容乐观。通过比较大量研究者对问题行为的界定,明确了当前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实质;并从个体、家庭和学校、社会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分析了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干预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问题行为;界定;影响因素;干预
引言:
问题行为是儿童和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或困难, 如缺乏学习热情、考试焦虑、神经质、违纪等等。它们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适应不良行为, 通过言语或行为矫治可以获得解决。问题行为有别于“问题儿童”、“ 差生”等概念, 后者只是少数人或个别人, 而问题行为则普遍存在于中小学生中。问题行为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而且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甚至会使学生走向犯罪, 严重危害社会的安宁与稳定。因此,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学生的问题行为状况及辅导策略, 尤为重要[1]。周详等[2](2001)调查表明中学生问题行为检出率为 14.39%;周路平[3](2001)的研究表明在PTPB 各分量表上存在有较严重问题行为的学生比例均在13.7%以上;翟静等[4](2003)调查的初一学生问题行为检出率为 14.7%;高瞻等[5](2004)对家长或监护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问题行为总检出率为 14.3%;任传波等[6](2005)调查发现12~16 岁中学生问题行为检出率为 17.1%;张朝[7](2006)调查表明中国淄博中学生问题行为的检出率为19.1%。因此,为了对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形成正确的认识,并进一步有效地应对和预防中学生的问题行。当学生问题行为出现时,不少人都持有一种错误的观念,例如,家庭把责任推到学校的教育和社会,学校则认为责任应该在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而社会则认为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疏忽管理所致。而笔者认为除家庭、学校、社会外,中学生自己也应承担责任,甚至是大部分责任。下面,我就从家庭、学校、社会、学生本身在问题中的责任。
一、学生问题行为的家庭责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身教胜于言教,如果父母本身的言行起不到很好的影响,再加之对子女的教育从小不严格要求,对子女的缺点和毛病视而不见,不闻不问,或认为是小事一桩。在这样家庭长大的孩子,就极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麦考贝和马丁(Maccoby&Martin,1983)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权威、专制、宽容、忽视四种类型:专制型的父母往往通过命令式言语与孩子沟通,并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不允许孩子有任何独立自主的要求,因此他们的孩子容易出现退缩和恐惧,而且女孩到了青春期倾向于表现出被动、依赖,男孩则可能趋于反叛、攻击;而宽容型的父母对孩子极少或根本没有限制,给予孩子的是无条件的爱,使孩子易趋于反叛和攻击,也易趋于自我放纵。大量的研究结果[8] [9][10][11]也发现父亲采用缺乏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分惩罚或过度保护等教养
方式的中学生,和母亲采用缺乏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分干涉、保护、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的中学生,在问题行为各因子的得分上往往比其他学生高,其中父亲对子女拒绝否认和母亲对子女过分干涉和保护是其发生问题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二、学生问题行为的学校责任
除了家庭以外,中学生的主要活动范围就是学校,中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不可避免受到同伴、教师以及学校学业负担的影响。我国学者对中学生人际交往的调查研究表明,在总体上,学生的课余时间、游乐、倾诉和乐趣分享的对象均将同伴放在首选的位置[12]。因而,同伴可以说是中学生在校最直接的交往对象。Dobuis 等对自尊和社会支持所作的研究还发现,同伴的影响比父母的影响更易导致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具体来看,不良同伴关系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导致中学生的问题行为:1)同伴欺骗,同伴欺骗容易导致个体自我概念发展的障碍,从而引起中学生自我认知的偏差,使其过高或过低地看待自己,产生自卑、自负、退缩等情绪性问题行为;2)同伴排斥,在学校中受到排斥的儿童更可能产生适应上的问题。有研究[20]指出,受排斥儿童与其他儿童相比,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都表现出更多的问题行为,且问题行为倾向于攻击性的、过失性的、过度活动及社交退缩性的。3)同伴结盟,中学生处于由儿童向成人的过度阶段,在此阶段尤其向往成人的行为方式。但有部份学生由于涉世不深,缺乏足够的判断力,误将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年群体作为模仿的榜样,在中学生中拉帮结派,进而使加入此类群体的学生表现为攻击性、过失性强等问题行为。在学校里,中学生们另一个接触的主要对象是教师。教师自身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行为,是引发学生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例如有的教师放弃管教的责任,采取不闻不问的立场,放任学生;或是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做出过敏反应,处处设防,动辄对学生大加训斥,甚至不惜花费整堂课的时间进行冗长的训斥,甚至滥用惩罚。这些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行为都会给学生造成大量的不良影响,有些学生因此产生逃课、厌学、撒谎等问题行为。另外,学校过于强调竞赛、等级记分和成绩名次等,可能给面临中考、高考挑战的中学生带来更大的学业压力,进而导致他们出现各种的问题行为。
三、学生问题行为的社会责任
美国犯罪学家雷克里斯提出,用控制理论来说明中学生犯罪行为形成的原因。他认为,外在社会环境的诱惑相当于外在的拉力,而内心的倾向或抵御相当于内在的推力,外在的拉力和内在的推力相互作用产生犯罪。如果环境中存在诱发问题行为的因素,而学生本身又无法抑制自己内心的欲望,就极易导致问题行为的发生。
四、学生问题行为的自身责任
人作为生物与社会的结合体,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这些差异既来源于遗传因素,也有社会生活经历,这些都反映在人的气质和性格中。个体的气质和性格有可能存在某种缺陷,导致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障碍,如自尊不足,压抑、冲动、缺少社会技能等等,而这些障碍又将进一步导致学生问题行为的出现。中学生正处于暴风骤雨的青春期,作为问题行为发生的主体,形成中的人格特质和个性特征必然会对其行为产生巨大影响。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应做好预判制定方案、科学施治。
首先,应做好家庭治疗,目的是消除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
1.矫正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家长不能急于求成,盲目跟从,通过施加压力来教育孩子,这样只能事与愿违,只会使孩子形成不正确的道德认识。
2.合理运用奖励方法。要求家长用赏识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及时鼓励并奖励其合理行为,使这种行为及时得到强化。惩罚绝不能体罚,要与奖励共同使用,一般应以取消孩子的奖赏来实施惩罚。
3.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要求父亲、母亲放下 “尊严 ”,不 高高 在 上,使 孩 子 敬 而 远 之,要 多 同 孩 子 谈心,多鼓励孩子,为其建立宽松的心理环境。这样,孩子的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的满足在家庭得到一定的保证。
其次,应做好认知治疗。
转变其道德认识。首先,使其逐步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以此作为道德判断的方式进行教育。采用此法的前提是平等待人,取得学生的信任。通过谈心了解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并相机进行教育,纠正其错误的道德认识。
最后,应及时调节情绪,激发学习动机。在学校,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受情绪的影响。情绪决定学生学习的态度和心志的努力方向。在课堂上,情绪直接制约着学习动机的趋向和动机水平。因此我们要尽力调整好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孟四清, 陈志科, 李 强, 王彦力.中学生问题行为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科学,2011, 27(4)
[2] 周详,曾晖.海南中学生行为问题的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1,22(4).[3] 周路平.问题行为早期发现量表在初中生中的应用[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19(1).[4] 翟静,李宪伟,刘金同.初中生行为问题的相关因素研
[5] 高瞻,刘珍妮,林建龙,李慧,李新天,梅文华.珠海城区初中学生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5).[6] 任传波,李晓非,姜季妍,黄劲松.大连市1200 名儿童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3).[7] 张朝.中美学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比较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0).[8]刘毅玮,封文波,韩宏莉.河北省沧州市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家庭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9).[9]蒋奖.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行为问题关系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1).[10]毕旭军,李永超.初中生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6,19(2).[11]袁家璐,梁俊萍,翟静.父母养育方式与初中生行为问题的相关因素[J].中国临床康复,2005,9(8).[12]王静,张雨青,梁永亮.三种常用行为评价量表应用于北京中学生的结果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9):621.
第三篇:关于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与矫正
姓名:赵南林学院:化工学院年级:2011学号:***
关于农村中小学生生活习惯行为的规范与矫正 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世界多元化的结构,人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农村小孩由于接受教育的的水平相对落后,易受到其年龄特点、心理素质和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是非观念不清、法制观念淡薄,从而养成诸多生活上的不良行为习惯。
如何有效矫正中、小学生生活上不良行为习惯,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呢?先看下中小学生不良生活行为习惯的现状:
中小学生的道德观念淡薄,行为举止轻浮,意志脆弱,不能正确对待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差,对父母的依赖性严重,生活秩序混乱没有规律;时间观念不强,贪睡、迟到,不注重学习与休息的协调性,睡觉时喜欢高谈阔论,夜不归寝或半夜逃离寝室现象时有发生;安全意识淡薄,没有科学的安全防范意识;饮食习惯差,不注重合理的饮食规律和健康的饮食卫生;经常吃烟、酗酒,身体各项发育指标均不理想;个人形象不佳,前卫的衣服、古怪的帽子、时髦的发型、奇怪的发色、不文雅的口头禅时常出现在校园……所有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于这种生活行为现状,要怎样着手解决呢?首先来探究下其现状形成的根本原因,农村中小学生的生活上不良行为主要受到的影响,家庭的影响:一是父母、长辈行为不良、举止不雅,言传身教影响差,为孩子树起了坏榜样;二是教育方法不当,简单粗暴、缺乏耐心、引导不够,轻则训斥辱骂,重则棍棒相加,体罚折磨,把子女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造成子女对父母的畏惧、怨恨和反抗心理;三是家庭结构缺损,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得不到家长的细心调教和关怀,造成孩子心灵的严重创伤;四是居住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家庭无固定经济来源;五是家庭成员经常闹矛盾,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不和谐的环境。正是这些不当的教育方式和不利的家庭环境,导致了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促成了学生行为的怠慢、攻击、欺骗、逆反及破坏心理,养成了早恋、酗酒、吸烟、吸毒等不良生活行为习惯。
学校的影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教育依然有急功近利的做法,过分强调学生智育发展,忽视学生良好品行的培养,直接造成了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学校不良因素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学校教育评价机制的缺陷,对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的评价还局限于学生智育考核,忽视了德育的培养;二是个别教师不重视师德修养,不能为人师表,言谈举止极不文明,给一些品行不良的学生起了“示范”作用;三是教师教育方式不当、教学方法陈旧,不关心、尊重学生,甚至体罚或“鞭策”学生,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严重伤害;四是个别教师处理问题感情用事,方法简单,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仅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反而增大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面对这些情况,又怎样进行矫正中小学生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呢?
首先,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把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放在学校德育工作的首位。进一步健全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考评机制,不单纯以教学业绩的好坏来评价教师的工作成绩,要鼓励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路品行。教育引导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学做事,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使其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新型人才。强化前途理想教育,培养正确人生价值观念。学校应定期开展以理想抱负和责任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注重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充分开展家长的亲子教育,让家长以良好的道德品行、高尚的道德情操潜移默化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学校应积极主动协调街道社区和其它单位的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科技周活动、阳光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锻炼其强健的体魄,陶冶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减少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养成的机会。此外,家庭、学校要密切配合,根据学生爱好、特长和潜能,引导其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指导、帮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克服重重困难,用辛勤的劳动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农村中、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老师和家长要以自身良好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用爱心感化学生、用真情带动学生,逐步培养农村中、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走入社会、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做好充分准备。
第四篇:青少年三种问题行为与矫正
青少年危险行为干预方案
目 录
一、青少年过度节食行为行为治疗方案 1.过度节食行为界定及评估标准 2.目标行为设定 3.具体实施方案 4.矫正效果评价
二、青少年攻击/暴力行为治疗方案 1.攻击/暴力行为界定及评估标准 2.目标行为设定 3.具体实施方案 4.矫正效果评价
三、青少年自杀/自伤行为治疗方案 1.自杀/自伤行为界定及评估标准 2.目标行为设定 3.具体实施方案 4.矫正效果评价
一. 青少年过度节食行为
过度节食行为界定及评估标准 节食意指只吃限定的食物,或按医生给出的食谱进食。节食本来只是为了健康,但它确实能防止肥胖甚至减肥。渐渐地它又变成减肥的同义词过度节食是指为了保持身材。青少年进入青春期时,都向往着自己能拥有健美的身材,而对肥胖则望而生畏。不少爱美的花季少女,为了苗条窈窕的身材,采取过度节食办法来减肥瘦身,整天粒米不进,仅吃一点蔬菜水果聊以充饥。这样减肥会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
过度节食的识别标准:
1.持续3个月以上故意节食,即每餐只吃少量的饭甚至不吃,吃进去的营养远比不上身体消耗掉的
2.因为过度节食导致身体出了问题,进过医院诊治的。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影响的
3.因为过度节食导致厌食症
目标行为设定
1.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从只关注外表体型转向更关注内在修养 2.饮食恢复到正常水平,身体慢慢有所恢复。3.意识到过度节食的危害。
4.意识到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5.树立自信,不在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归因于外貌或体型。6.对生活充满热情,从依赖节食转为开始运动。7.珍惜生命,和健康,找到生活中有意义一点的事情
具体实施方案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对当事人过度节食行为不予以批判,表示理解他的这种想法。
2.对当事人节食的时限和节食程度做详细记载,并评估严重程度,若较为严重已形成厌食症,则要配合医生治疗。
3.在建立信任后与其进行交谈,鼓励当事人表达内心的情感探寻过度节食背后的真正原因,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4.若当事人节食是因为其存在不合理信念,比如说,我必须身材苗条,别人才会喜欢我,就因为我长得胖,所以大家都不爱跟我交朋友,那么就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矫正当事人的不合理信念,让他意识到大家喜欢你与否与你的体型并没有关系。让他们意识到青少年处于发育时期,身体需要大量营养,如果过度节食,会阻碍身体的发育,导致第二性征、身高等发育不良 5.与当事人签订书面协议,确定当有节食意愿时,当事人能做和不能做的事情。6.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共同监督,要保证足够的营养、适量的热量和合理的膳食结构
7.协助当事人拟定具体可测量的治疗目标,行为的改变,无论是加强还是减少,都要具体列出
8.根据具体的行为目标,选择适当的治疗技术,自我管理技术和代币技术。9.布置每周最少一次的体育锻炼活动,鼓励当事人用运动来保持体形,并在活动结束后与当事人进行讨论,用代币法鼓励当事人。
10.鼓励其多参加社交活动,既能多消耗热量,又能忘却饥饿;反之,如果精神抑郁,就会不自觉地吃大量的食物,而导致身体发胖。11.矫正效果评价
1.是否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从只关注外表体型转向更关注内在修养 2.饮食是否恢复到正常水平,身体慢慢有所恢复。3.是否意识到过度节食的危害。
4.是否意识到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5.是否树立自信,不在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归因于外貌或体型。6.是否对生活充满热情,从依赖节食转为开始运动。7.是否懂得珍惜生命和健康,并开始付诸行动。
二.青少年攻击/暴力行为
青少年攻击暴力行为界定及评估标准
攻击行为是指基于愤怒、敌意、憎恨及不满等情绪,对他人、自身或其他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行为。从不同的角度或者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对攻击行为做出不同的分类。但我们通常根据攻击者攻击行为的目的或意图分类,将其分为两种类型: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敌意性攻击一般有痛苦或不安,是情绪性的行为,其目的是伤害他人,例如打架斗殴,其行动就是敌意性攻击。工具性攻击并不直接由愤怒或某种特定情绪引起,它的目是通过攻击行为来得到其他东西。
布莱恩(Brain)认为对攻击的界定必须符合四个条件:(1)潜在的伤害性或毁坏性;(2)个体行为是有意的;(3)身心的唤醒性;(4)受害者的厌恶性。
目标行为设定 1.2.3.4.5.6.7.8.具体实施方案
1.了解当事人,和当事人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得到当事人的信任,使他愿意分享内心的想法
2.向家长,学校老师和同伴了解具体信息,包括他们对当事人攻击行为的描述和评价,也包括当事人自己对已发生攻击行为的回忆,包括,顺序,频率,种类等。
3.对攻击暴力行为进行评估,可使用合适的量表进行测量,如艾森克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让当事人和监护人对危险行为有个清晰的认识。4.向当事人介绍治疗的基本安排,得到当事人的认可和信任,在正式治疗前,和家长沟通,得到家长的允许。
5.和当事人一起确定目标,在确实目标过程中,要激发治疗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目标应该由近到远,由易到难。任何一个目标必须是具体,可操作的,不可抽象,比如说,根据来访者当前的攻击频率,制定相应的规定,若当事人之前每周攻击行为达到5次,那么就给他制定每周不超过三次的规定。目标可以随着治疗随时调整,若当事人自控力不强,难以达到第一次制定的目标,这时可以和当事人协商,重新制定目标。并和当事人探讨目标没打成的原因,是无人监督,奖励不够还是自制力不足等等。
6.和当事人交谈,了解当事人发生攻击行为时的情绪状态,和原因,找出他们帮助青少年认识到攻击行为的危害性,逐渐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最后达到能控制攻击行为的发生目的。
寻找其他替代性并且有意义的方式来减少或者表达愤怒、挫败和敌意等负面情绪。
了解到自己愤怒或其他冲动情绪的一些早期表现,并且能主动找出引发愤怒的原因及事件。
要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来表达情绪。
学会换位思考,发展对他人的共情和理解的能力。
当与同伴有冲突时,学会寻求双赢的方法来解决冲突,缓解情绪。逐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能客观的评价自己和他人,接纳别人的缺点和不同,对生活报以积极的态度,提高个体社会化的水平,较好的适应社会。攻击和暴力行为的强化因素,根据当事人的特定情况选择采取何种方法。如采用榜样法,自我管理法等。
7.和当事人讨论会造成暴力行为的情境,找到其他替代性方式来进行重构,来解释和应对这些情境,如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和他一起探讨可以减少冲突中冲动反应的技术,如放松技术,想象技术,暂停技术。8.确定治疗方法后,如果需要家长和老师协助的,和家长教师协商帮助实施刺激的控制或协助管理强化物。
9.将具体的小目标写成便签,让当事人随身携带或放在方便观察的地方,已提醒当事人。
10.当达到目标时,给予奖励,奖励可来自老师,来自父母,根据目标达成情况,由小及大,若没有完成目标,也会有相应的惩罚,比如零花钱减少,增加一定的作业等。
矫正效果评价
1.是否认识到攻击行为的危害性,逐渐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最后达到能控制攻击行为的发生目的。
2.是否找到其他替代性并且有意义的方式来减少或者表达愤怒、挫败和敌意等负面情绪。
3.是否能用合适的方式来表达和调节情绪。4.是否学会换位思考,能对他人的共情并表示理解。
5.当与同伴有冲突时,是否能用双赢的方法来解决冲突,缓解情绪。6.自我控制能力是否提高。
7.是否能客观的评价自己和他人,接纳别人的缺点和不同,对生活报以积极的态度,提高个体社会化的水平,较好的适应社会。
三.青少年自杀/自伤行为
自杀自伤行为界定及评估标准
自杀是指有意或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动。
自伤是指无自杀意图的自我身体伤害,带有重复性,包括主要对四肢和头部的抓咬,烧烫等暴力伤害。
自杀的识别标准(有下列任意一条即视为自杀行为):
1.过去12个月内,曾有过自杀意念;
2.过去12个月内,曾有过自杀计划或自杀企图; 3.过去12个月内曾有过自杀行动。
自伤的的识别标准(有下列任意一条即视为自伤行为):
1.过去30天内,曾有意地采用刀片划伤,烟头灼伤等方式伤害过自己,造成明显外伤者;
2.过去30天内,曾因某种方式的自我伤害而需要医疗帮助;
目标行为设定
1.缓和自杀或自伤冲突或意念,恢复到以前的正常水平。2.稳定自杀或自伤危机。
3.对自杀或自伤危机安排恰当水平的看护。
4.停止死亡愿望,恢复对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的兴趣。5.解决自杀或自伤背后的情感冲突。
6.树立对未来的期望并发展自己规划未来的能力 7.学会自我接纳,并建立恰当的个人责任感。
具体实施方案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对当事人的自杀或自伤行为不给于价值评判,并给予一定的共情,获得当事人的信任。
2.对当事人进行心理测试,评估抑郁和绝望的程度,并随时观察当事人自伤或自杀的可能性,并让家长及老师随时监督当事人。3.若情况严重,无法控制,要与家长联系并送至医院治疗。
4.与当事人签订书面协议,确定当有自杀或自伤冲动时,当事人能做和不能做的事情。
5.协助当事人拟定具体可测量的治疗目标,行为的改变,无论是加强还是减少,都要具体列出
6.根据具体的行为目标,选择适当的治疗技术,如放松技术,自我管理技术和代币技术。
7.每隔一段时间,再进行评估,与先前评估报告对比,看是否有所好转,若没有,则考虑更换更为合适的方法。
8.鼓励当事人表达内心的情感探寻自杀自伤背后的真正原因。若跟亲子关系有关,则与父母沟通,提供建议。
9.帮助当事人找到能唤起生活热情的强化物
10.布置每周最少一次的社会活动,鼓励当事人出去喝朋友接触,并在活动结束后与当事人进行讨论,用代币法鼓励当事人每周开始一个新的社会交往,扩大社交网络
11.通过示范,让当事人学会在重大压力前学会自我放松
12.与当事人共同回顾治疗效果,鼓励当事人树立信心,开始新生活。
矫正效果评价
1.是否缓和自杀或自伤冲突或意念,恢复到以前的正常水平。2.是否停止死亡愿望,恢复对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的兴趣。3.是否找到自杀或自伤背后的情感冲突,并解决冲突。4.是否树立对未来的期望并规划自己的未来 5.是否学会自我接纳,并建立了恰当的个人责任感。
第五篇: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研究与实践
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研究与实践
问题的提出:
许多专家指出:“二十一世纪的竞争,不是金钱和权力的竞争,而是心理素质的竞争。”由此表明,健康的心理是成功的基石,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把握其心理动态,分析心理问题成因,寻找合理的教育对策。林家村小学成立了以“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研究”为课题的研究小组,目的是寻找一条矫正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途径。
课题研究成员:管清娟、丁树臻、刘炳琴、金发亮、李钢忠、邱芹芹 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情感方面:情绪不稳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差,情感反常、情绪多变,有自卑、自暴、自弃心理。遇到提问、考试、竞赛等活动,易焦虑、紧张,典型的发展成为抑郁症,表现出孤独、忧虑、不愿与人交往、交往能力极差、悲伤、对集体不感兴趣,常处于孤立无助的境地。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对学习厌倦,缺乏兴趣。
意志方面:意志薄弱,胆小怕事,缺乏信心,依赖性强;做事半途而废,容易上当受骗,说谎,任性,耍小脾气。
智力方面:智力问题指除先天因素外,后天在记忆、思维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如:成绩差,考试焦急,进而产生厌学,不善判断,情绪低落,自卑感强等心理问题。
人格方面: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异常固
执,我行我素,人际关系紧张。破坏纪律,“破罐子破摔”,自控能力差、心情烦躁。
我们从以上几个方面研究小学生不良的心理行为问题,从实践中探索小学生不良心理行为预防与矫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关注被研究者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使学生健康成长。
1、以调查分析为基础,以探索实践为着力点,打造出一条矫正学生心理问题的捷径。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形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生交往、合作能力,学会自我调整。
4、培养学生的爱心,让他们学会感恩,培养其奉献精神,健全学生的人格。
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1、开展感恩教育。根据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节日活动和经典诗文诵读活动,适时开展母爱、亲情教育活动;创设亲情氛围,采用母子、母女、师生拥抱的方式,写感恩征文,回家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活动,拉近彼此之间的感情,让彼此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使孩子们在生活中受到教育。
2、加强心理辅导。定期开展谈心活动,给予孩子倾诉的机会,使学生情感得以释放。关注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心理矫正和辅导活动。
3、开通家校联动。通过家校联系卡,开通亲情电话,写一封给爸爸妈妈的信、开展家访活动、召开家长会的形式,密切家校合作,共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4、利用艺术熏陶。班班建立文体兴趣小组,对心理问题学生进行美育陶冶和情感熏陶,用文体活动清除学生心灵的“杂草”,消除不良心理情绪,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好学上进的精神。
5、诵读净化心灵。建立班级“图书角”,让魅力无穷的文字引领学生走进真、善、美的世界,从而净化心灵。
取得的成效
本课题研究已半年,我们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研究,整个研究过程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逐步展开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
心理疏导增强了“后进生”的个性品质,通过心理辅导寻找“后进生”的原因,寻找他们的特长和优点,尊重他们的个性,使他们的个性品质得到道德和强强,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每个研究成员都建立了“后进生”心理档案,师生一起列出其闪光点。经常与其谈心,了解思想动态,时时关注后进生。“后进生”的表现行为可以从学习上、身心状态、品德行为表现等多方面观察到,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一般而言,对“后进生”的心理健康培养要从思想情感教育和学习教育等多方面来着手。对刚出现 的偏差行为,采用最简单和有效的防微杜渐方式。对行为采取忽视、不直接作反应的方法来削弱(除)。如:放学回家,明明不写作业而要求看电视,妈妈听而不闻;上学后,小敏打电话说忘了带课本,妈妈要他自己处理;与同学相处,欣欣喜欢告状,老师没有反应;老师要求周一考试,同学要求延期,老师不理;上课中,莎莎做白日梦,师生不理,夸奖认真同学„„以上情形矫正人长期如此影响就会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相反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拓宽心理辅导的空间,帮助后进生学会生活”这几方面入手,对后进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形成了心理教育的模式。
逐步形成了心理教育的模式:心理常识教育与心理训练、环境熏陶相结合;集体心理教育、分组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教育相结合;学校心理教育与学生自主参与、家庭社会协同教育相结合;专门心理教育与学科教学、班队工作渗透相结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练笔习作中,将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课外阅读中,把心理健康教育体现在分项测评中。从不同侧面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班级活动中。
3、家校合作,拓宽教育渠道。
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知识讲座、黑板报等各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宣传、指导,帮助家长改进教育方法和亲子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理解、激励、民主、温馨的家庭氛围。如每次家长会请几位家长上来交流自己教育孩子的成败得失,使家长们互相
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与密切配合,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我们逐步构筑成功了适合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合力网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实施奠定了基础框架。
4、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
实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调节、行为疏导的实践中,逐步了解并掌握了初步运用心理科学知识认识学生、教育学生的方法和技能,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并能应用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而且教师的理论水平、科研水平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