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混编混岗问题刍议
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混编混岗问题刍议
近年来,随着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和机构编制管理的进一步规范,混编混岗问题开始得到控制,但由于历史遗留和现实情况的复杂性,尤其是制度和人为等因素的制约,使得这一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就目前我县、乡二级机关来说,有直属事业单位的部门基本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混编混岗现象。要彻底解决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混编混岗问题,机构编制部门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程要走。
一、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混编混岗现象错综复杂
1、事业身份人员占行政岗位。这类人员在我县、乡二级机关中相当普遍,尤其在乡镇一级这种现象司空见惯。
2、非公务员身份人员占行政岗位。据调查,这种情况不仅乡镇机关存在,而且县级机关也同样存在。
3、编制和身份模糊人员占行政岗位。
4、超编人员占行政岗位。我县、乡行政机关总体上并不超编,但是也有极少数单位存在超编现象。
(二)混编混岗问题积弊重重
首先,制约职能发挥。其次,增加管理难度。混编混岗问题不仅增加了用人单位的管理成本,同时还给机构编制部门增加了一定的管理难度。再次,成为上访根源。
二、对策
破解这一难题,既要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方法上的错误,又要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在此,借《公务员法》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相继出台之机,试就如何解决行政事业单位混编混岗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鼓励符合公务员招录条件的混编混岗人员报考公务员。各用人单位应当鼓励混编混岗人员积极报考公务员。机构编制部门也可适当放宽考试条件限制,为他们参加公平竞争提供机会。这样做既坚持了公务员“凡进必考”原则,体现了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公开、公平、竞争、择优”性,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遗留问题,有利于维护干部队伍稳定。
2、根据政策直接完善部分混编混岗人员公务员身份。对这些人员,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有政策依据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完善其公务员身份。近年来人事部门多次向上级争取到政策,解决了一大批此类遗留问题。
3、将符合条件的特别优秀人才提拔为领导干部。对于混编混岗人员中的特别优秀人才,可以经一定程序破格提拔为领导干部,这样既解决了这些人的身份问题,又扩大了领导干部选拔的视野,同时对其他事业人员也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4、指令性将超编人员调配安置到缺编较多的单位。在征得超编人员的同意后,可以将其交流到空编较多的单位工作,或者超编人员仍留在原单位,同时冻结单位进人指标,依靠自然减员解决超编问题。(文章有删减,未经其本人审阅)
第二篇:浙江省电力公司文件混岗问题
浙江省电力公司文件
浙电农〔2009〕810号
关于解决农电混岗工作的意见
各市电力(业)局:
为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规范农电用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开展解决农电混岗工作的意见》(国家电网农[2009]538号)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特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一、解决农电混岗的工作要求
(一)时间要求: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2009年年内,基本解决农电混岗问题,直供直管县供电企业确保全部完成,股份制、代管县供电企业力争年底前完成。
根据公司实际,28个市局分局、用管所年内全部完成;61个代管县局、3个全资子公司争取年底前基本完成。
(二)工作目标
农电混岗是指在同一县供电企业内,相同岗位、同一工种存在不同身份(如全民职工、集体职工、农电工等)或不同用工形式的人员,且未享受相同薪酬标准的现象。
解决农电混岗的具体工作目标是主要解决下列现象:
1. 农电工在供电(营业)所以外的主业岗位或多经岗位工作,与全民职工、集体职工混岗;
2. 全民职工在供电(营业)所工作,与农电工混岗;
3. 集体职工在主业或供电(营业)所工作,与全民职工、农
电工混岗。
二、解决农电混岗的工作方案
(一)工作重点
农电工与全民职工等在供电(营业)所范围内混岗涉及的人员。
(二)工作原则
解决农电混岗,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以规范和完善农电用工管理为目标;二是要采取摸清情况、梳理分析、分类指导的工作方法。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和市局要深入基层,加强具体工作的指导;三是在人员问题上要采取先易后难、缓和细致的工作措施,确保稳定、有序推进;四是工作业务上要达到不同用工形式的人员分开、工作单元分开;五是工作步骤上要按国家电网公司的部署有序推进、按期完成。
解决农电混岗,原则上实现同一业务类别,同一岗位层次采
用同一种用工方式。农电工应在供电(营业)所业务岗位上工作;集体职工应在集体企业工作;全民职工确因工作需要外派的,应办理借工手续并在岗位设置上与其他用工加以区分。
解决农电混岗以规范农电用工管理、供电(营业)所标准化建设、作业组织专业化整合、规范农维费管理等工作为载体。解决农电混岗应周密计划、统筹安排,辅之以耐心细致、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确保安全生产和稳定的前提下积极开展。
(三)工作界面划分
1.农电工工作在农村供电(营业)所,其工作界面原则上为承担10KV及以下配网运行、维护和电力营销等工作。可根据
各县供电局实际(供电半径、人员结构等),选择10KV及以下配网或400V及以下低压网运行、维护和电力营销等工作。一个县供电局内供电营业所界面划分应相同。
2.全民职工工作在供电所(中心所),其工作界面原则上为10KV及以上配网或35KV及以上农网运行、维护和电力营销等工作。
3.如县供电局设立送电工区、供电营业所等不同机构的,参照上述1、2界面划分。
(四)岗位的分类分层
1.明确界定主要生产岗位、供电(营业)所业务岗位、社会通用业务岗位范围,按照业务类别实行岗位分类管理。2.根据岗位职责要求的差异,对同一业务类别的岗位进行分层设置,区别高端岗位和低端岗位,同一层次的岗位采用相同的用工方式。
3.通过岗位的分类分层,实现“业务范围分开、岗位层级分开,工作职责分开”。
(五)几个需要明确的问题
1.在同一县局内,农村供电(营业)所所长(副所长)根
据工作需要可由全民职工或农电工担任,但必须体现同工同酬。2.设有农电工区的县局,农电工区可安排全民职工、农电工,原则上同一层次的岗位采用相同的用工方式。
3.对目前已在供电(营业)所以外工作岗位上工作的农电工,必须回归到供电(营业)所岗位。对确有具体问题的县局,应说明情况,酌情设定过渡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回归时间表,报各市局备案并由市局跟踪落实。
三、解决农电混岗实施工作要求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省公司成立规范农电用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费圣英
副组长:姜雪明、江华东
成员:钟新华、蒋国华、胡亦玺、董国伦、王炜、顾卫民、张征伟、戴铁潮
公司农电工作部负责编印规范农电用工管理的宣传提纲和
实施过程中的指导;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浙江省电力公司规范农电用工的指导意见”和实施过程中的指导,农电工作部、总经理工作部(法律)等部门配合;思想政治工作部负责做好解决农电混岗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指导;财务部负责制定农电工工资规范列支的指导意见;营销部、生产部负责做好解决混岗过程中电费抄核收、安全生产等工作的指导;监察部负责监督解决农电混岗工作的规范、有序实施。
各市局、县局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并成立工作小组,明确牵头部门,明确工作职责。要统一思想认识,制定工作方案,稳步推动工作实施。
公司领导小组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部署,确保工作进度。
(二)先易后难,分步实施
我省各县局农电混岗情况差异大,各市局、县局要在认真调查、全面掌握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合同签订、薪酬待遇等情况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解决农电混岗的具体困难和难题。为保证工作的积极稳妥推进,可采取先易后难的办法加快推进,对矛盾小、困难少的单位可先行完成,并积累经验,推动其他单位的工作完
成。
(三)维护稳定,促进和谐
在解决农电混岗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历史和现实因素,坚持依法合规、公平公正的原则,执行有关标准,履行相关程序,依法规范操作,在确保稳定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各单位在解决混岗工作时,对历史遗留的可能产生不稳定因素的特殊问题,要逐级向上级部门汇报,认真研究、妥善处理。公司系统党、工、团组织要发挥维护稳定的作用。各单位工作推进中要制定维稳工作预案,及时了解有关人员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并化解矛盾和问题,保证工作平稳进行。
(四)立足长远、持续改进
各单位在解决农电混岗工作时,要同步推进完善机构设置、用工方式、薪酬体系、主多分离工作,防止出现新的混岗。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人财物集约化管理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农电用工管理,完善用工制度。
四、工作计划安排
(一)6月, 由各市局负责,按照本通知要求部署工作,组
织开展对县局调查摸底,全面、详细掌握情况,建立混岗人员在岗基本信息档案,要具体到每个人、所在岗位及混岗原因等。
(二)6-7月,各单位制定解决混岗实施方案,7月底以前
各市局将所管辖县局解决混岗实施方案报省公司农电工作部、人力资源部。
(三)8月,开始实施。
(四)9月下旬,召开专题汇报会,总结、交流,促进这项工作平衡开展。
(五)10月底以前,直供直管县局基本完成,确保年内全部
完成。
(六)年底前争取代管县局、全资子公司基本完成。
五、此工作意见由公司农电部解释。
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
主题词:
农电 工作 意见
标签: 农电工的用工制度
第三篇:单位竞争上岗,党委政府机关下属事业单位事业身份人员能否报考行政部门行政岗位?能否混编混岗任职使用?
《公务员法》、行政和事业编制法律法规
常识问答学习题
请问,单位竞争上岗中,地市级党委、政府机关下属事业单位事业身份工作人员能否报考行政部门行政岗位?能否混编混岗任职使用?
答:违反规定不可以,是严重的错误问题。
按照机构编制实名制度,人员编制在哪,人员岗位就应在哪,不能出现混编混岗;今年全国都在进行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此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有为了剥离行政机关中使用的单位编制,实行政事分开,规范事业机构;
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行政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必须是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人员。
请看下面几部法规的规定: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厅字„2007‟2号)文件中规定,“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使用行政编制,不得擅自改变行政编制的使用范围”,“不得把事业编制用于党政机关,不得把事业编制与行政编制人员混合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应当使用行政编制,事业单位应当使用事业编制,不得混用、挤占、挪用或者自行设定其他类别的编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其中,所列行为第(三)项为:“擅自增加编制或者改变编制使用范围的”。
擅自改变编制使用范围就是指:不得用事业编制的人员占行政编制岗位,行政机构应当使用行政编制,占行政编制的必须是公务员身份,不得把事业编制与行政编制人员混合使用。
中央编办和监察部印发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第十八条中规定对擅自改变编制使用范围的责任人员应给予处分。
第四篇:商业银行基层机构会计人员混岗问题不容忽视
商业银行基层机构会计人员混岗问题不容忽视
商业银行基层机构会计人员混岗问题不容忽视
作者:孙学民文章来源:中国合作金融网点击数:1249更新时间:2006-7-12近年来,商业银行为提高盈利能力不断加大裁员力度,特别是自股份制改造以来,更把减员做为增效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过度裁员,部分机构会计结算部门甚至未达到开展业务规定的最低标准,在岗位设置上出现了不相容岗位之间混岗问题。而近年来银行发生的多起重大案件,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会计人员混岗、岗位之间不能相互制约引起的,因此,基层机构会计人员混岗所潜藏的风险问题不容忽视。
一、会计人员混岗的主要表现
一是违反事权划分有关规定。根据事权划分规定,业务主办、主管不得为其自身经办的业务进行授权或审批。从近年对商业银行现场检查情况看,违反事权划分规定主要发生在业务人员替岗期间,如经办人员休假或其他原因无法在岗时,由于基层机构人员紧张,业务主办或主管以业务经办身份顶班替岗,并违反规定为自身经办的业务进行授权或审批。
二是岗位及业务分离不彻底。会计岗位及业务分离的核心要求是:不兼容业务人员、业务岗位、业务流程相互分离。从近年对商业银行现场检查情况看,部分基层机构由于会计人员数量不足,致使岗位分离不彻底,业务分离不全面,没有完全实行诸如印压(押)证分管分用,不兼容岗位人员分兼各职,出现混岗问题。
三是前后台业务人员互相兼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会计事后监督制度,配置专人负责事后监督,实现业务与监督在空间与人员上的分离”。从近年对商业银
行现场检查情况看,部分基层机构会计岗位设置违规,没有配备专职会计事后监督人员,而是由会计主管或其他前台业务人员兼职,造成前台业务人员与后台监督人员之间混岗。
二、会计人员混岗的主要原因
一是认识不足,重经营,轻管理。目前,不少基层管理人员有观念上的偏差,重经营、轻管理现象比较突出,对会计风险防范重视不够,在业务拓展和风险防范的抉择中,对业务开拓发展的关注和重视程度高,投入精力多,对会计内控管理的关注和重视程度相对较低,投入精力较少。特别是当两者发生矛盾时,往往采取“业务开拓先行、内控管理让路”、“业务发展从紧、内控手段从缓”的处理方式。
二是编制不足,重效益,轻风险。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核心要求是实行岗位和人员的必要分离,前提条件是设置规定岗位、保证足够人员。但当前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造中由于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不适应内控要求,为追求效益最大化采取加大人员分流的手段,造成基层网点普遍人员紧张,致使部分基层机构会计人员达不到制度规定的最低要求,出现会计岗位设置违规,形成较大的风险隐患。三是有章不循,重制订,轻执行。经多年不断充实修订,目前商业银行内控制度较完善,基本能够涵盖各个业务风险点,但个别基层机构在执行上仍存在有章不循或打折扣现象,如根据建行会计岗位设置内部控制规定,签发银行汇票的会计结算部门(含出纳)至少应保持7名以上工作人员,从近年对商业银行现场检查情况看,仍有部分行以缺少人员为由,没有足额配备基层会计结算人员,有章不循,造成不兼容业务人员混岗,出现违规操作问题。
三、解决会计人员混岗的建议
一是提高认识,强化会计内部控制。各商业银行必须提高对会计内控制度执行自觉性的认识,只有首先在思想上认识到位,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才能有效强化会计内控制度,降低操作风险。
二是配足人员,优化会计岗位设置。商业银行必须从加强银行内部控制、促进业务发展角度来设
计基层网点会计人力资源配置方案,合理确定会计人员编制,保证会计人员足额上岗。科学设置会计岗位,实行岗位分离制度、岗位制约制度和岗位监督制度等,通过岗位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从根本上优化会计岗位设置,避免会计风险。
三是业务集中,减少基层业务种类。目前对部分业务流程复杂、需要经办人员较多的会计业务,如签发银行汇票等,从企业提出申请到签发完成至少需要业务不兼容的3至4名以上会计人员来操作,加上其他业务,开办汇票业务的会计结算部门就必须保留较多会计人员,为避免出现业务人员被动混岗,可以采取将银行汇票等业务集中到二级分行或指定支行办理,这样既精简了人员,也不会因基层会计人员少出现混岗操作。
四是统一监督,会计事后工作集中。会计事后监督是内控机制中不可缺少又无法替代的一个重要环节,从目前各家商业银行会计事后监督工作经验来看,把会计事后监督工作统一合并到二级分行进行集中办理,是一种解决基层机构因会计人员少,前台人员无法兼职事后工作的好办法,同时又可割断现行的监督人员同所在机构的利益关系。
第五篇: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信息采集途径和结构形式
机关单位信息采集途径和结构形式
有15条信息采集的途径可以利用:文件堆里挖信息;翻阅材料筛信息;讲话稿中捡信息;领导口中理信息;联系上下摸信息;会议之中捕信息;参与活动追信息;重大事件抢信息;深入基层拾信息;关注新闻抓信息;掌握规律掏信息;情况反馈传信息;跟踪问题知信息;与外联系通信息;利用网络选信息。
按基本结构形式可分为动态信息、经验信息、问题信息和意见信息四种:①动态信息,包括下级贯彻落实上级某一重要指示精神的情况,机关的重要活动、重大部署、工作动态、敌情、社情、灾情、突发事件等,其主体部分的基本结构形式是:“做法——效果”,或“情况——处理结果”。②经验信息,即介绍可资借鉴、有推广价值的工作经验的信息,其主体部分的基本结构形式是“成果——做法——经验”或“做法——经验——成果”。也可把“经验”和“做法”揉在一起,使主体成为成果——做法(经验)两个部分,或是把“成果”写进导语中,主体就是“经验”或“做法”介绍。③问题信息,即反映领导机关需要关注或加以解决的各种问题的信息。这类信息主体部分的基本结构形式是“问题——原因——建议(意见)”,或“问题——原因”,或“问题——建议(意见)”。事情的看法和见解的信息,其主体部分的基本结构形式是“意见——理由”或“事由——意见”等。值得重视的是,不论以上哪种信息,都力求短小精干,要在几百字中把一个问题讲具体、讲透彻、讲准确。做到能几百字表达清楚的,不用一千字,能用一千字说明问题的不用一千几百字。也就是多一字不要,少一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