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分析方法帮助公司降低增值税

时间:2019-05-15 02:13: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种分析方法帮助公司降低增值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种分析方法帮助公司降低增值税》。

第一篇:六种分析方法帮助公司降低增值税

六种分析方法帮助公司降低增值税

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行纳税评估,税负率是重要的评价指标,税务机关和纳税人都需要分析企业的税负率是否合理。实行金税工程以后,税务机关获取行业平均数据比较容易,但如何把握不同企业之间的个体差异难度比较大。近日,中国财务总监网的财税专家在培训会上揭秘了帮助企业降低增值税的六大方法。专家指出,分析企业税负率的合理性必须从企业的经营特征入手,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由于生产经营方式不同,税负率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具体分析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分析企业的价值链

制造企业的价值链通过包括了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制造、销售、运输、售后服务、行政人力资源等部分。对于一个独立的企业,往往内部囊括了以上价值链的全部,各个部分产生的增加值在同一家公司汇集,企业税负比较高。对于集团公司,内部价值链各个部分可能是分开的,因此,每家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比较低。

案例分析——如果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最终销售价为1000元,产品可抵扣的成本是600元。现在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一种是生产和销售在同一家公司,一种是生产和销售分立。方式一:交纳增值税(1000-600)×17%=68元,税负为6.8%。方式二:假设销售给销售公司850元,交纳增值税(850-600)×17%=42.5,对应的税负为5%。企业虽然税负下降,但并没有异常,因为一部分税负转移到了销售公司。除了把销售分离出来,企业还可以把研发设计、采购、人力资源等部分分离出来,一家企业的价值链越短,相应的税负越低。

可以看出,价值链分割将会导致各个部分的税负下降,但整个价值链的税负是相同的,因此,在比较不同企业的税负时,需要对两家公司的价值链进行比较,价值链不同税负不同属于正常现象。

分析企业的生产方式

企业的加工费用包括了折旧、人工、辅助生产的费用,这些费用都没有对应的进项可以抵扣。但如果企业将部分产品发外加工,对方开具专用发票,这些加工费就产生了进项,企业销售额相同的情况下,交纳的增值税减少,税负下降。企业高速成长过程中,选择发外加工模式的情况很普遍,所以分析税负率时,要分析企业是否存在发外加工的情况。

案例分析——某公司年销售额1000万元,其中加工费用占30%。全部自己生产的税负为5%。现在一半产品发外加工,新增进项1000×30%×50%×17%=25.5万元,应交纳的增值税为1000×5%-25.5=24.5万元,计算出的税负为24.5/1000=2.45%。税负下降的原因在于接受委托加工一方承担了增值税。

分析企业的运输方式

现在企业销售产品往往是送货到对方的仓库,运输成本比较高。运输费用的处理有不同的方式,我们比较两种常见方式的税负差异:一是买方承担,运输公司直接开具发票给买方;一是卖方承担,运输公司直接开具发票给卖方。

案例分析——假设第一种方式产品售价1000元,第二种方式的售价就会加上运费,假设运费为100元。如果第一种情况交纳增值税5%,即50元;第二种情况需要多缴(100×17%-100×7%),即10元,第二种情况的税负是(50+10)/(1000+100)=5.5%。可以看出,对运输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企业税负也就会不一样。

分析企业产品的市场定位

现在分析税负时比较强调同行业比较。其实,同一行业的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往往不同。有些企业树立品牌形象,走高端路线,产品品质好,销售价格贵。有些产品重视低成本运作,重视大众市场,市场容量大,赢在薄利多销。由于市场地位不同,产品的毛利不一样,利润是增值额的一部分,利润越高,税负越高。因此同一行业中,做高端产品的企业税负比较高,做低端产品的企业税负比较低。

分析企业的销售策略

影响增值税税负的因素还包括企业的销售策略。基本的营销策略有两种:一种是推动式——让利促销效应。方式的特点是给予经销商大的折扣、优惠、返点、奖励,靠经销商来推动市场。另一种是拉动式——广告促销效应。方式特点是通过品牌运作、广告投入、营销活动使最终消费者对产品认同、产生好感,拉动市场,对经销商没有特别的奖励和优惠。

案例分析——假设一家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市场零售价是1000元,可以抵扣进项的原材料和其他成本是500元。我们可以比较不同销售模式的税负:第一种推动式:产品按市场价的7.5折批发给经销商。企业应交纳的增值税为(1000×75%-500)×17%=42.5元,对应的税负为42.5/750=5.67%;第二种拉动式:产品按市场价的8.5折批发给经销商,另行投入100元的广告宣传费。企业应交纳的增值税为(1000×85%-500)×17%=59.5元,对应的税负为59.5/850=7%。

分析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

企业与产品都有生命周期,一个理想、完整的生命周期包括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根据成本的经验曲线,产品刚开始生产的时候,产品的成本比较高,随着生产管理、设备运行、员工操作的熟练,产品的成本开始下降。因此,新产品投入市场时增值额比较低,增值税税负比较低,产品生产成熟以后,增值额上升,税负也会上升。所以,判断税负的合理性要考虑企业目前生产的产品属于哪一阶段。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增值税税负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征密切相关,分析企业税负,除了参考行业统计的结果,还必须了解、分析企业的经营特征,抛开企业的经营特征分析,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纳税评估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第二篇:课程导入六种方法

课程导入六种方法

课程导入六种方法: 1.温故知新法

通过复习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温故要做到关联性、启发性,问题可从易到难。例子:【初中语文】——春

思路:先请学生联系所学习的古诗,再联系实际春天的景象;示范:同学们上课,请坐。我们学过的古诗中有哪些是描写春的呢?哦,我听到这位同学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又听到那位同学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看来大家的古诗积累非常丰富。但大家说的都是绝句,容量有限。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散文《春》,描写的场景可多了,有山、有水、有树等,我们一起探究作者是怎样描绘春的?大家记忆中的春天又有哪些景象呢?好,让我们一起进入春的世界。.故事、寓言导入法

例子:【初中历史】——商鞅变法

思路:通过商鞅赏金立威的故事引入主人公;示范:同学们,在古代我国有一位改革家,在推行变法前,担心人民不信任。就在集市的南门伫立一个三丈高的立杆,下令说:谁能这杆搬到北门,赏钱十斤。人们感到很奇怪,只是观望,没人去搬。这位改革家就下令增加赏金,这时就有一个人把杆搬到了北门,获得了赏金。大家想一想这位改革家是谁呢?好,我听到同学说:是商鞅。正确,看来历史知识很丰富。那他为什么这样做呢?同学说:是为了让人们信任他。那为什么要让人们信任他呢?其实从长远来看是为树立威望,给变法做准备。那么,今天我们就走进那段历史,进一步认识商鞅及其变法。.名言俗语导入法

例子:【幼儿音乐】——动物猜谜歌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思路:从日常用品出发,语调语音听起来活泼;示范:同学们,我们今天来猜谜语好不好呀?看谁猜的又快又准,好不好呀?听好哦,远看像座山,近看不是山,上边水直流,下边有人走。谁知道这是什么呀?这位同学说:不知道,没见过。那给大家提示下,是生活用品,下雨时可用到,是什么呢?有同学回答出来了:说是伞。非常好,真聪明,这么快就猜到了!看样子大家都喜欢猜谜语,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谜语的歌曲吧,边听边学。

4.时政类导入法

注意:要注意时效性、选材新颖。

例子:【小学信息技术】——如何优化计算机 思路:从家用电脑发生蓝屏现象引入;示范:同学们,老师昨天在家用计算机时,发现电脑蓝屏了,大家说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位同学说:是屏幕坏了。但屏幕坏了一般不是蓝屏,那是什么问题呢?有同学说:是软件坏了。那软件坏了是一个系统问题,而修电脑时往往重装系统,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所以大家会按照系统吗?看到大家摇头了,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重装系统?如何优化计算机? 5.游戏竞赛活动导入

适用情况:适用于低学段,要简洁有效。例子:【小学体育】——下压式传接棒 思路:采用接力棒比赛形式;示范:上课前,老师想跟大家玩个游戏。同学们分成五个小组,来场接力跑比赛,看看哪个小组跑得最快?好不好呀?好的,现在划分小组,开始比赛。比赛结束了,有的小组很快,有的小组很慢。大家想想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速度呢?这位同学说:“缩短时间”那如何缩短时间呢?同学说:“传棒更快,时间更短”。对,这位同学说到传棒时间更短,这是一个重要方法。那怎样才能减少传棒时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下压式传接棒。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实验导入

适用情况:理科常用,注意安全有效,演示规范。例子:【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

思路:做实验烧不化的手绢,在中间穿插注意安全;示范:同学们上课,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手绢被火点着会什么样?有同学说:会被烧坏,还有说:会烧黑。老师今天有一条神奇的手绢,不会被烧坏,大家信不信呢?不信,就好好看下老师做的实验。这有一个酒精灯,我现在点燃它,然后用镊子夹起手绢,放在上面烧。如果自己动手就要注意:第一,有家长陪伴,第二,要注意安全;开始燃烧了,请注意观察,手绢烧着了吗?烧着了。那烧坏了吗?请前面的同学看下。没有,好像里面不会被烧坏。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大家想不想弄清原因?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会知道缘由了。

以上为课程导入六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第三篇:降低土地增值税税负的两种方法及案例解析(推荐)

降低土地增值税税负的两种方法及案例解析

土地增值税税率较高,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利润有较大的影响,相关的纳税筹划就显得尤为必要。下面介绍两种筹划方法,并举实例加以分析。

一、转换房产形式进行纳税筹划

1、按照建立方式分别核算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免征土地增值税,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应就其全部增值额按规定计税。对于纳税人既建立普通标准住房又搞其他房地产开发的,应分别核算增值额。不分别核算增值额或不能确定核算增值额的,其建造的普通住宅不能适用这一规定。因此,要根据建房方式分别核算,以便享受税收优惠。

例1:某房地产公司转让普通标准住宅所取得的收入为900万元,其扣除项目金额为800万元,转让豪华别墅所取得的收入为1500万元,其扣除项目金额为1000万元。

①合并核算增值额

增值额为900-800+l500-1000=600(万元)

增值额与扣除项目金额之比为600÷(800+l000)=33.33%土地增值税税额=600×30%=180(万元)

②分别核算增值额

普通标准住宅增值额=900-800=100万元

普通标准住宅增值额与扣除项目金额之比=100÷800=12.5%<20%,可免征土地增值税。

豪华别墅增值额1500-1000=500(万元)

豪华别墅增值额与扣除项目金额之比500÷1000=50%

土地增值税税额500×30%=150(万元)

两种方式进行比较,第二种方式比第一种方式少交30万元的土地增值税。

2、先分立后被兼并

根据税法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因分立发生的房地产转移,不属于土地增值税的有偿转让或视同销售行为,不征收土地增值税。同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增值税一些具体问题规定的通知》(财税[1995]048号)规定:“在企业兼并中,对被兼并企业将房地产转让到兼并企业中的,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综合运用上述税收政策,可以进行下列方式的土地增税筹划。

例2:乙房地产开发公司为甲公司开发2万平方米办公大厦。

方案一

乙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办公大厦,建成后转让给甲公司,转让增值额为2300万元,增值率为35%,转让应缴纳土地增值税690万元(2300×30%)。

方案二

乙房地产公司建成办公大厦后,进行企业分立,分立为两个公司,其中一个全资子公司为丙公司,并由丙公司拥有办公大厦,根据税法规定,乙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企业分立转移到丙公司的办公大厦,不征收土地增值税,分立结束后,甲公司兼并丙公司,根据现行税法,被兼并企业丙公司将办公大厦转让到兼并企业甲公司中,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因此,在乙房地产公司企业分立和甲公司兼并丙公司过程中,办公大厦都不需要缴纳土地增税。

显然,采用方案二先分立后被兼并方式,乙房地产公司可节省土地增值税69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应采用方案二。

二、适当加大建造成本法进行筹划

房地产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在市场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采取适当加大公共配套设施的投入,改善住房周边环境,提高装修档次等手段,增加房屋卖点,提高开发产品竞争能力。投入的成本可以通过提高售价得到补偿,企业加大了建造成本就等于加大了可扣除项目金额,可扣除项目金额的增幅为建造成本增幅的1.3倍,这样就拉动了增值率的降低,少交或免交土地增值税。

例3:甲房地产开发公司正在开发丽景小区,为此项目支付土地出让金1500万元,开发成本3200万元,含借款利息200万元,可售面积30000平方米。现在正在讨论销售策略,如果销售毛坯房,每平方米售价3200元,销售收入总额为9600万元,营业税税率5%,城市维护建设税7%,教育费附加3%,计算应缴纳多少土地增值税?并请帮助进行纳税筹划。

方案一

销售毛坯房应交纳土地增值税不含息建造成本=1500+3200-200=4500(万元)

扣除项目金额=4500×130%+9600×5.5%=5850+528=6378(万元)

增值额=9600-6378=3222(万元)

增值率=3222÷6378=50.52%适用税率40%,速算扣除率为5%;应交土地增值税=3222×40%-6378×5%=1288.8-318.9=969.9(万元)

方案二

改卖毛坯房为卖装修房,对房屋进行装修,预计装修费用1200万元,装修之后,每平方米售价为3700元,销售收入总额11100万元,无其他变动因素。

不含息建造成本=1500+3200-200+1200=5700(万元)

扣除项目金额=5700×130%+11100×5.5%=7410+610.5=8220.5(万元)

增值额=11100-8220.5=3079.5(万元)

增值率=3079.5÷8221.5=38.40%适用税率30%,速算扣除率为0;应交土地增值税=3079.5×30%-0=923.85(万元)

方案2与方案1的差额=969.9-923.85=46.05(万元)

可见,提高房产售价,适度加大建造成本,使增加的建造成本得到补偿,可以降低土地增值税的增值率,如果是普通标准住宅,可以免交土地增值税;如果是非普通标准住宅,可以降低增值额、降低增值率,使得土地增值税适用于较低税率,少交土地增值税。

第四篇: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

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

纳税评估指标:是税务机关筛选评估对象,进行重点分析时所采用的主要指标。分为:通用分析指标和专用分析指标两大类,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不断进行细化和完善。

纳税评估指标预警值:是税务机关根据宏观税收分析、行业税负监控、纳税人生产经营和财务会计核算情况以及内部相关信息,运用数学方法测算出:算术、加权平均值以及合理变动范围。

算术预警值:应综合考虑地区、规模、类型、生产经营季节、税种等因素,考虑同行业、同规模、同类型纳税人各类相关指标的若干的平均水平,以使预警值更加真实、准确和具有可比性。纳税评估指标预警值可以根据自己地区的实际进行确定。

纳税评估的分析方法

1、对纳税人申报纳税资料进行案头的初步审核对比,以确定进一步评估分析的方向和重点;

2、通过各项指标与相关数据的测算,设置相应的预警值,将纳税人的申报数据与预警值相比较;

3、将纳税人申报数据与财务会计报表数据进行比较、与同行业相关数据或类似行业同期相关数据进行横向比较;

4、将纳税人申报数据与历史同期相关数据进行纵向比较;

5、根据不同税种之间的关联性和勾稽关系,参照相关预警值进行税种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分析纳税人应纳税相关税种的异常变化;

6、应用税收管理员日常管理中所掌握的情况和累计的经验,将纳税人申报情况与其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相对照,分析其合理性,以确定纳税人申报纳税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7、通过对纳税人生产经营结构、主要产品能耗、五号等生产经营要素的当期数据、历史平均数据、同行业平均数据以及其他相关经济指标进行比较,推测纳税人实际纳税能力。

评估结果的处理

1、对纳税人评估中发现的计算和填写错误、政策和程序理解偏差等一般性问题,或存在的疑点问题经约谈、举证、调查核实等程序认定事实清楚,不具有偷税等违法嫌疑,无需立案查处的,可提请纳税人自行改正;

2、对纳税人评估中发现的需要提请纳税人进行陈述说明、补充提供举证资料等问题,应由主管税务机关约谈纳税人;

3、对评估分析和税务约谈中发现的必须到生产经营现场了解情况、审核账目凭证的应经所在税源管理部门批准,由税收管理员进行实地调查核实;

4、发现纳税人有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或其他需要立案查处的税收违法行为嫌疑的,要移交税务稽查部门处理。

审核分析纳税资料的重点

1、纳税人是否按照税法规定的程序、手续和时限履行申报纳税义务。各类纳税申报附送的各类低扣、列支凭证是否合法、真实、完整。

2、纳税申报主表、附表及项目、数字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适用的税目、税率及各项数字计算是否准确;申报数据与税务机关所掌握的相关数据是否相符。

3、收入、费用、利润及其他有关项目的调整是否符合税法的规定。申请减免缓抵退税、亏损结转、获利的确定是否符合税法的规定并正确履行相关手续。

4、与上期和同期申报纳税情况有无较大差异。

5、税务机关和税收管理员认为应该审核的其他数据。

一、疑点问题分析

疑点分析是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确定的疑点分析指标筛选出异常地区或行业的具体异常企业名单,制定检查方案,下发基层税源管理部门进行纳税评估的过程。在疑点分析中可选择以下指标,或者根据增值税管理的需要进行扩充或增减,但对于上级国税机关已经确认的应必须选用。

(一)变更法定代表人的商业一般纳税人领购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异常问题;

(二)一般纳税人(包括工业、商业以及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负偏低问题;

(三)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增幅高于销项税额增幅10%以上问题;

(四)工业小规模纳税人纳税异常问题;

(五)利用废旧物资销售发票抵扣不实问题;

(六)利用农产品收购统一发票抵扣不实问题;

(七)海关完税凭证抵扣不实问题;

(八)运费发票抵扣不实问题;

(九)增值税专用发票存根联滞留票问题;

(十)达到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的小规模企业问题;

(十一)连续三个月零税申报企业问题;

(十二)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异常企业问题:

1、税负率小于等于0.5%;

2、销售额与上季度比增长幅度大于等于100%;

3、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外的其他抵扣凭证(农产品收购凭证、废旧物资销售发票、海关完税凭证、运输发票)抵扣额占全部进项税额比利大于等于60%。

(十三)留抵税额异常企业问题。

二、纳税评估所需的数据资料及来源

(一)上级部门发布的涉税信息;

(二)征管信息系统存储的各类增值税纳税人的“一户式”信息资料。包括纳税人的登记、认定、资格审批、发票领购等基本信息,以 及增值税纳税申报资料(主要包括:《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增值税(专用/普通)发票使用明细表》、《增值税(专用发票/收购凭证/运输发票)抵扣明细表》、《商贸企业增值税进销项税额明细表》)和企业财务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三)增值税征管信息系统所采集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四小票”数据;

(四)国税机关获取的第三方信息资料;

(五)主管国税机关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资料。

三、增值税纳税评估指标及使用方法

评估人员可以同时采用以下方法中的任意几种进行综合分析评估,一般不少于两种。对于通过特定疑点确定的纳税评估对象,可根据需要自行确定评估分析方法。

(一)增值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

1、收入类评估分析指标

(1)用企业存货变动情况测算当期申报销售额

工业企业:本期产品销售收入测算数=(期初库存产成品金额+ 本期完工产成品金额-期末库存产成品金额)×(1+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

商业企业:进价核算方式 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测算数=(期初库存商品金额+本期购进商品金额-期末库存商品金额)÷(1-毛利率)

售价核算方式 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测算数=期初库存商品金额+本期购进商品金额-期末库存商品金额

工业企业测算公式中“期初库存产成品金额+本期完工产成品金额-期末库存产成品金额”计算出的是企业产品销售成本,乘以(1+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计算出企业当期产品销售收入;商业企业测算公式中“期初库存商品金额+本期购进商品金额-期末库存商品金额”,对于采用售价核算方式的企业计算出的是本期销售收入;对于采用进价核算的企业计算出的是本期商品销售成本,除以(1-毛利率)计算出当期销售收入。若测算数大于企业实际申报的销售收入,则企业可能存在隐瞒收入的问题。指标提示异常时应注意: ①销售货物未做财务处理或虽作处理但未申报。

正常情况下,企业销售货物而发生的费用与当期主营业务成本是配比的。因此,对此问题应重点审查当期《利润表》“主营业务成本”和“营业费用”本月数,计算出本月营业费用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率,同时审查上期《利润表》本月数,计算出上期比率,并进行对比分析,若本月比率突然增高,则说明企业可能存在此问题,应在评析结论中说明,作为主要疑点问题转约谈、实地调查环节落实。②发生视同销售行为而减少的存货未计销项税。

重点审查当期《资负债表》“应付福利费”、“在建工程”、“营业外支出”、“对外投资”、“其它业务支出”等栏次期末余额,并与上期《资负债表》期末余额进行对比分析,看当期有无增加额。若有,则说明 6 企业可能存在此问题,应在评析结论中说明,作为主要疑点问题转约谈、实地调查环节落实。

③发生非正常损失未作进项税转出。

企业当期减少的存货也可能存在不需做销售、不需计提销项税,而是发生了非正常损失的情况。因此,还应审查《资产负债表》“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栏次期末余额,并与上期《资产负债表》期末数进行对比分析,看当期有无增加额。若有,则应审查《纳税申报表》“进项税额转出”栏中有无相应数据。若无,则说明企业存在此问题,应在评析结论中说明,作为已基本明确的问题转约谈、实地调查环节进一步落实。

④以货抵债未计销售收入。企业发生以货抵债业务未按规定作销售处理时,一般通过应付帐款、其它应付款帐户直接冲减库存。分析企业是否存在此问题,应审查当期《资产负债表》“应付帐款”、“其它应付款”栏次期末余额,特别是其它应付款,并与上期《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进行对比分析,看当期有无异常冲减额。若有,还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商)品功用、财务核算特点、流动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流资较少,“其它应付款”、“应付帐款”余额长期较大的企业,而本期又有冲减额,存在此问题的可能性就较大,要在评析结论中说明,将之作为主要疑点问题转约谈、实地调查环节落实。⑤以物易物未计销售收入。企业发生“以物易物”这种交易行为,一般不涉及货币资金的流动,只是货物的品种、规格、数量发生一定的变化,库存总额不变。从能够掌握企业的资料情况看,只能对商业企 业进行分析。判断有无此行为,应审查《库存商品明细表》,看本期增加的商品中有无超出其经营范围的部分。(2)用企业资金动态测算销售收入是否异常

销售收入测算数=(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和其它应税行为收到的资金-“应收帐款”及“预收帐款”当期贷方发生额+“应收帐款”及“预收帐款”当期借方发生额)÷(1+本期销售综合税率)

本期销售综合税率=本期应纳增值税额÷本期不含税收入总额 “应收帐款”及“预收帐款”当期贷方发生额反映的是企业前期销售货物或发生其他应税行为而在本期收到的货款;“应收帐款”及“预收帐款”当期借方发生额反映的是企业本期销售货物或发生其他应税行为未收到的货款,这两部分货款虽未实际收到,但按政策规定应作销售处理。此公式反映的是企业本期收到的全部资金减去前期销售货物在本期收到的资金,加上本期销售而未收到货款的部分,即为本期全部含税销售收入。

如果测算数大于企业实际申报数(应税销售额+免税货物销售额+出口货物免税销售额),则企业可能存在隐瞒销售收入的问题。企业收到销售资金不作销售时,一般通过挂往来帐的手段进行隐蔽。因此应重点审查《资产负债表》“其它应付款”栏次期末余额,并与上期《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进行对比分析,看本期有无增加额,增加额是否异常。若有,还应结合以下问题进行分析。

①企业直接销售原辅材料、半成品、下脚料等未计销售收入。

根据平时掌握的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分析,如该企业生产的半成品有无独立的功用,有无发生过直接对外销售半成品的情况;企业的经营范围有无转售外购原辅助材料业务,或是否曾经发生过转售业务;若为工业企业,还应看是否属产生大量副产品或下脚料的企业等。若有以上情况,则应在评析结论中说明,将之作为主要疑点问题转约谈、实地调查环节落实。

②企业收取的价外费用、包装物押金未计销售收入。

按现行政策规定,对销售除啤酒、黄酒外的其他酒类产品而收取的包装物押金,无论是否返还以及会计上如何核算,均并入当期销售额征税。

2、增值税税收负担率(简称税负率)评估指标

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应税主营业务收入)×100%。将税负率与相应的预警值进行比较,低于预警值的要列入疑点范围。

税收负担率属综合类分析指标,影响该指标的因素较多,涉及进项和销项的方方面面,因此,指标提示异常时,应结合其它指标异常情况和其它评估方法进行多角度分析。

3、工(商)业增加值分析指标

(1)应纳税额与工(商)业增加值弹性分析

应纳税额与工(商)业增加值弹性系数=应纳税额增长率÷工(商)业增加值增长率。其中:

应纳税额增长率=(本期应纳税额-基期应纳税额)÷基期应纳税额×100%;

工(商)业增加值增长率={本期工(商)业增加值-基期工(商)业增加值}÷基期工(商)业增加值×100%。

应纳税额是指纳税人缴纳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工(商)业增加值是指工资、利润、折旧、税金的合计。弹性系数小于预警值,则企业可能有少缴税金的问题。应通过其他相关纳税评估指标与评估方法,并结合纳税人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对其申报真实性进行评估。

(2)工(商)业增加值税负分析

工(商)业增加值税负差异率=〔本企业工(商)业增加值税负÷同行业工(商)业增加值税负〕×100%。其中:本企业工(商)业增加值税负=本企业应纳税额÷本企业工(商)业增加值;

同行业工(商)业增加值税负=同行业应纳税额总额÷同行业工(商)业增加值。

应用该指标分析本企业工(商)业增加值税负与同行业工(商)业增加值税负的差异,如低于同行业工(商)业增加值平均税负,则企业可能存在隐瞒收入、少缴税款等问题,结合其他相关评估指标和方法进一步分析,对其申报真实性进行评估。

4、进项税金控制额分析指标

本期进项税金控制额=(期末存货较期初增加额+本期销售成本)×主要外购货物的增值税税率+本期运费支出数×7%。将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计算的本期进项税额,与纳税人财务会计报表计算的本期进项税额进行比较;与该纳税人历史同期的进项税额控制额进行纵向比较;与同行业、同等规模的纳税人本期进项税额控制额进行横向比较;与税收管理员掌握的本期进项税额实际情况进行比较,查找问题,对评估对象的申报真实性进行评估。

具体分析时,先计算本期进项税金控制额,以进项税金控制额与增值税申报表中的本期进项税额核对,若前者明显小于后者,则可能存在虚抵进项税额。具体分析应注意:(1)购进固定资产,申报抵扣进项税。

重点审查当期《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 栏目期末余额,并与上期《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对比分析,看本期有无异常增加额,若有,则应在评析结论中说明,作为疑点问题转下环节落实。

(2)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及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未按规定转出进项税; 重点审查本期《资产负债表》“应付福利费”、“在建工程”、“营业外支出”、“对外投资”、“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等栏次期末余额,并与上期《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对比分析,看本期有无异常增加额。若有,再审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进项税额转出”栏有无相应数字,若无,则说明企业可能存在此问题,应在评析结论中说明,作为主要疑点问题转约谈、实地调查环节落实。

另外,还要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判断企业生产的产品或副产品有无属免税项目的情况,按照现行政策规定,这部分产品消耗的购进应 作进项税转出。若有,则应审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进项税额转出栏”有无数据,若无,则说明企业有可能存在此问题。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

一、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对象的筛选确定

筛选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对象,要依据税收宏观分析、行业利润率、行业贡献率和行业税负等数据,结合企业所得税评估指标及其预警值和税收管理员掌握的纳税人实际情况,参照纳税人所属行业、经济类型、经营规模、经营期、信用等级等因素进行全面、综合的审核对比分析。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对象除按申报差异综合评分法确定的应进行评估的纳税人外,应对以下纳税人重点予以关注:

1、连续三年以上亏损的纳税人;

2、房地产等重点行业;

3、享受减税、免税且经营规模较大的纳税人;

4、减免税期满后利润额与减免期相比变化异常的纳税人;

5、有审核审批和后续管理事项的纳税人;

6、存在关联交易的纳税人;

7、省、市级所得税重点税源纳税人;

8、其他需作为重点评估对象的纳税人。

二、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

依托征管信息系统,以从《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提取的数据为基础

(一)销售(营业)收入比值

计算公式:销售(营业)收入比值= [评估期销售(营业)收入/基期销售(营业)收入] ×100%

指标分析:分析纳税人销售(营业)收入的变化情况。与同行业预警值进行比较,若高于预警值暂视为正常,若低于预警值,则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1、隐瞒收入;

2、关联企业间的非正常交易;

3、市场因素;

4、政策因素等等。

(二)销售(营业)成本率

计算公式:销售(营业)成本率= [评估期销售(营业)成本/评估期销售(营业)收入] ×100%

指标分析:分析纳税人销售(营业)成本占销售(营业)收入的比例。与同行业预警值进行比较,若低于预警值暂视为正常,若高于预警值,则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1、虚列成本;

2、隐瞒收入;

3、关联企业间的非正常交易;

4、市场因素;

5、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

6、会计核算方法的调整;

7、税法与会计的差异调整正确性;

8、政策因素等等。

(三)销售(营业)成本率比值

计算公式:评估期销售(营业)成本率= [评估期销售(营业)成本/评估期销售(营业)收入] ×100%

基期销售(营业)成本率= [基期销售(营业)成本/基期销售(营业)收入] ×100%

销售(营业)成本率比值=[评估期销售(营业)成本率/基期销售(营业)成本率]×100%

指标分析:分析评估期销售(营业)成本率比基期销售(营业)成本率的变动情况。评估期与基期的销售(营业)成本率应基本持平,如该指标小于预警值暂视为正常,如大于预警值,则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1、虚列成本;

2、隐瞒收入;

3、关联企业间的非正常交易;

4、市场因素;

5、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

6、会计核算方法的调整;

7、税法与会计的差异调整正确性;

8、政策因素等等。

(四)期间费用收入比值

计算公式:期间费用收入比值=[评估期期间费用/评估期销售(营业)收入] ×100%

指标分析:分析评估期的期间费用占销售(营业)收入的比例。与同行业预警值比较,如该指标小于预警值,暂视为正常,如大于预警值,则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1、隐瞒收入;

2、虚列管理费用;

3、虚列财务费用;

4、虚列营业费用等等。

(五)期间费用收入比比值

计算公式:评估期期间费用收入比率=[评估期期间费用/评估期销售(营业)收入] ×100%

基期期间费用收入比率=[基期期间费用/基期销售(营业)收入] ×100%

期间费用收入比比值=[评估期期间费用收入比率/基期期间费用收入比率] ×100%

指标分析:分析评估期与基期的期间费用占销售(营业)收入的比例变动情况,以测算期间费用的增减变化。评估期与基期期间费用收入比率应基本持平,如该指标小于预警值,暂视为正常,如大于预警值,则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1、隐瞒收入;

2、虚列管理费用;

3、虚列财务费用;

4、虚列营业费用等等。

(六)利润率

计算公式:评估期利润率=评估期利润总额/评估期销售(营业)收入

指标分析:分析测算企业利润总额占销售收入比例,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该指标如大于预警值,暂视为正常,如小于预警值,则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1、虚列成本;

2、虚增费用;

3、关联企业间的非正常交易;

4、隐瞒收入;

5、政策因素;

6、市场因素等等。

(七)利润率差值

计算公式:评估期利润率=评估期利润总额/评估期销售(营业)收入

基期利润率=基期利润总额/基期销售(营业)收入 利润率差值=评估期利润率-基期利润率

指标分析:分析测算企业利润总额占销售收入比例的变化情况,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变化情况。该指标如大于预警值,暂视为正常,如小于预警值,则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1、虚列成本;

2、虚增费用;

3、隐瞒收入;

4、关联企业间的非正常交易等等。

(八)所得税贡献率

计算公式:所得税贡献率=[评估期应纳所得税额/评估期销售(营业)收入]×100%

指标分析:分析应纳所得税额占收入比例情况。该指标与同行业比较,若高于预警值的,暂视为正常,若低于预警值的,则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1、虚列成本;

2、虚增费用;

3、隐瞒收入;

4、关联企业间的非正常交易;

5、市场因素;

6、政策因素;

7、税法与会计差异调整的正确性等等。

(九)所得税贡献率比值

计算公式:评估期所得税贡献率=[评估期应纳所得税额/评估期销售(营业)收入]×100%

基期所得税贡献率=[基期应纳所得税额/基期销售(营业)收入]×100%

所得税贡献率比值=(评估期所得税贡献率/基期所得税贡献率)×100%

指标分析:分析评估期与基期的应纳所得税额占收入总额比例的变动情况。评估期与基期的所得税贡献率应基本持平,如该指标大于 预警值,暂视为正常,如小于预警值,则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1、虚列成本;

2、虚增费用;

3、隐瞒收入;

4、关联企业间的非正常交易;

5、市场因素;

6、政策因素;

7、税法与会计差异调整的正确性等等。

(十)所得税负担率

计算公式:所得税负担率=(评估期应纳所得税额/评估期利润总额)×100%

指标分析:分析测算企业所得税税负,与同行业水平相比较,若高于预警值暂视为正常,若低于预警值的,则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1、政策因素;

2、税法与会计差异调整的正确性;

3、弥补亏损等等。评估企业如为亏损企业,该指标等于零。

(十一)所得税负担率比值 计算公式:

评估期所得税负担率=(评估期应纳所得税额/评估期利润总额)×100%

基期所得税负担率=(基期应纳所得税额/基期利润总额)×100% 所得税负担率比值=(评估期所得税负担率/基期所得税负担率)×100%

指标分析:分析测算企业所得税税负的变化情况,如该指标大于预警值,暂视为正常,如小于预警值,则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1、政策因素;

2、税法与会计差异调整的正确性。

三、纳税评估指标综合评分方法

纳税人申报差异综合评分法,是对纳税人遵从税法的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此方法是以行业预警值为参照对象,利用纳税人申报资料计算出企业所得税指标体系,并与预警值进行对照,偏差程度越大得分就越高,对分数值达到一定程度的纳税人进入审核分析环节。具体评分步骤包括:

1、按照所列的指标数据,从《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提取需要测算的数据。

2、纳税人申报差异综合评分采用百分制,根据每个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分值分配,具体分值如下(可根据实际情况和主观经验进行调整):

销售(营业)收入比值………………………………… 11 销售(营业)成本率…………………………………… 13 销售(营业)成本率比值……………………………… 9 期间费用收入比值……………………………………… 13 期间费用收入比比值…………………………………… 9 利润率………………………………………………… 8 利润率差值…………………………………………… 7 所得税贡献率………………………………………… 12 所得税贡献率比值………………………………………8 所得税负担率……………………………………………5 所得税负担率比值………………………………………5

3、计算各企业总分值。先按照指标体系计算出某纳税人每项指标的数值,然后根据计算的数值与预警值的偏离程度来确定该项指标的得分,再将各指标分值汇总,即为该纳税人总得分。具体方法为(可根据实际情况和主观经验进行调整):

偏离程度计算公式为:偏离程度=纳税人某指标数值-该指标预警值/该指标预警值(绝对值)

偏离预警值程度为±5%(含),得该项指标总分的10%; 偏离预警值程度为±5%-10%(含),得该项指标总分的20%; 偏离预警值程度为±10%-20%(含),得该项指标总分的40%; 偏离预警值程度为±20%-30%(含),得该项指标总分的60%; 偏离预警值程度为±30%-40%(含),得该项指标总分的80%; 偏离预警值程度为±40%-50%(含)及以上的,得该项指标总分的100%。

在上述的11项指标中,销售(营业)成本率、销售(营业)成本率比值、期间费用收入比值、期间费用收入比比值4项指标应测算正偏差;其余7项指标应测算负偏差。(注:减免税企业、农产品收购企业、废旧物资行业的销售(营业)收入比值、销售(营业)成本率、销售(营业)成本率比值、期间费用收入比值、期间费用收入比比值5项指标应测算正、负双向偏差。)

4、根据纳税评估的异常指标和分值,确定需进入审核分析环节的纳税评估对象。可对总分值进行如下划分:总分值为0-50分的企业,基本无问题;总分值为50-70分的企业,需一般评估;总分值为70 -100分的企业,需重点评估;评估人员可按指标说明中的分析目的确定的分析方向,进行审核分析和核查取证。

四、审核分析的主要内容

1、经营额变化幅度分析;

2、经营额与应纳税额变化幅度的分析;

3、成本费用利润率变化分析;

4、负债率变化分析;

5、销售成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增减变化的分析;

6、其他指标(开办费、工资费用、广告费、宣传费、业务招待费、捐赠款、职工人数等)分析。

第五篇:自媒体博客挣钱的六种方法利弊分析

自媒体博客挣钱的六种方法利弊分析

自媒体博客挣钱成了博主们最头疼的一件事,博主们每天辛苦的写原创文章为了什么,不都是为了钱吗?可是,自媒体博客挣钱的方法到底哪个好呢?下面就听邵连虎博客给大家分析一下。

自媒体博客可以说挣钱非常的不容易,许多人写了几个月,几年的博客也许还没有挣到几个钱。不知道大家写博客靠什么挣钱的呢:下面说的这些我相信大家应该都用过。

第一种,广告联盟

广告联盟投入广告的形式有很多,比如CPA注册类的,CPC点击类的,CPS销售提成类的,还有广告弹窗类的。对于一个没有流量的博客来说,靠广告联盟挣钱真的是连电费都挣不上来。

像百度联盟站长用的应该是最多的了,不过我却没有用过百度联盟。因为百度联盟还得需要备案过的博客,我的博客是免备案的便宜。如果需要备案的,还得花好几百块钱换个空间,这个钱和百度联盟广告收益我感觉也差不多了,所以,我也就没用百度联盟。

利与弊:广告联盟到现在一直是站长的喜欢,可以说它是非常不错的。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博客都适合用广告联盟。对于一些流量大的网站可以使用百度联盟的广告挣点钱。对于那些流量不高的博客,我想大家还是用其他方法挣钱吧,靠百度联盟真心坑爹。第二种,收广告费

要说做网站挣钱,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广告位。先把网站的流量给做起来,然后接一些广告,听说有些网站一个广告位都好几百元。你一想,一个广告位就几百元,你要是弄几十个,那一个月赚的钱比上班挣的还多呀。所以,好多人做了自媒体博客也希望把博客流量做起来。

你每天拼命的写原创文章,第二天拼命的把文章发布到各大网站去推广。可你坚持了几个月甚至几年你发现你的博客还是没有什么流量。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可以说,在网络原创文章根本一分钱不值。你靠原创文章是吸引不了多少用户的。没有流量,也就没有人愿意在你的博客投放广告,钱也就赚不到。

利与弊:博客收广告费,可以说这种挣钱模式还是适用于大流量的网站。像松哥的博客一样,一个月几千块钱都有人投入,而我的邵连虎博客我想一个月几十就不一定有人肯投放广告。所以,我天真的以为变成了失望,只有利用其他的方法挣钱了,要不然生活真的没法生活呀。

第三种,淘宝联盟

淘宝联盟也叫淘宝客,就是帮助淘宝商家推广产品挣提成的一种。我也非常的喜欢淘宝客,可是却没有挣到什么钱。以前,我在我的博客放几个淘宝客的商品中,有一些源码,空间等。这个空间我用四年了,我感觉不错。可是,自多挂上了看到收入几十元,却发现还是自己买的空间挣的提成。

淘宝联盟就像广告联盟的CPS一样,用户只有在你的博客上买了商品,成功以后你才有提成。可是,你知道你的用户喜欢什么吗?许多博客主都是按自己的想法弄的淘宝客产品,因为他们感觉自己的用户就喜欢那些东西。如果有人能真的了解用户的内心,我想他也可以利用淘宝客赚钱。

利与弊:淘宝联盟挣钱,你投放的广告没人看到也是一样。你的博客一天只有几十,甚至几百个人访问,你的产品能卖出去吗?几天,几个月我想都不一定能卖出一个。然而,如果是一些大流量的网站他们就有可能卖出去产品。毕竟流量多比流量少的网站好呀,挣钱的机会也多。

第四种,付费阅读

付费阅读是冯东阳博客第一个成立的,这个方法其实很多人都想过,却没有实施过。因为大家看到网上免费的资源太多了,会有人愿意花钱看你写的文章吗?虽然这种模式有争议,有人看好,有人反对。不过,通过东阳的付费阅读发现这个模式还是算成功的。

可虽,这个模式到底好在哪里,不好的地方在哪里呢?可以说,网上的资源一般都是免费分享的。不过,有些有价值的东西一般人不愿意分享。比如,现在有一个非常挣钱的项目,他不愿意免费告诉别人。但是,如果是自己的付费用户,他就可以告诉他们。所以,这就是付费阅读的好处,体现价值。

利与弊:不过,这种付费阅读的模式到底怎么样呢。我想东阳是最清楚的了,他应该最知道这里面的好与坏。邵连虎博客虽然没有弄过付费阅读,但是,我也有自己的看法。付费阅读这种模式很好,不过,如果限制时间了,第二年让用户怎么续费呢?我相信,好多人加入后,第二年好多不愿意付费了,如果他不付费,你会把他给T出群吗?所以,自媒体博客的付费阅读再续费就是个问题。

第五种,培训模式

自从东阳的付费阅读模式成立后,我也成立了邵连虎博客VIP会员服务。起初,我也只是想成立自己的圈子,想把一些想与我交朋友的人聚到一起,大家一起交流,一起探讨。可是,我发现这样也不行呀,后来就利用培训的模式让网友加入我们,这样就有理由让用户加入了。

我的自媒体付费服务跟东阳的不一样,我的不是付费阅读,都是免费阅读的。但是,我利用培训的方式吸引用户加入我的会员。因为,我想在网络上有很多朋友都不懂网络推广,建站,网上挣钱的知识,我就可以利用这种模式来帮助大家学习。自成立到现在快半个月了,发展到了38人,我感觉还是不错的。

利与弊:不过,问题又来了。我的付费会员时间限制的是一年,但是,如果时间到了一年我又怎么向他们再要钱呢。而且,当初加入这个会员的都是一些赞助我博客的朋友,而且有好多都是感觉我这人不错想与我交朋友的。所以,再续费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中。这个问题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只有利用其他培训的方式引导用户学习其他的了。

第六种,打赏模式

自从微博的自媒体打赏模式火后,许多人都感觉这个方法不错。而且,邵连虎也在第一时间体验了一下这个功能,发现用户看到文章不错就可以给你打赏,打赏的钱数也是不受限制的。这个方法非常的不错,让许多微博自媒体都挣到了很多钱。记得微博自媒体龚文祥曾爆料,他一个月光靠自媒体就挣了好几万,忘了多少了。

随后,这种自媒体打赏模式就开始火了。像卢松松博客,投稿的时候可以在文章下面留下支付宝帐号,用户感觉文章不错就可以通过支付宝给作者打赏。而且,我的邵连虎博客从那个时候也开始弄个打赏模式,后来也经常有人给我打赏。因为他们感觉到我写的文章对他们有帮助,他们只是想回报一下。

利与弊:这种打赏模式确实非常的好,不过,毕竟有钱人少呀,谁会闲的没事给你转钱呢?像卢松松博客,网友都知道他是个名人,给名人打赏松哥还有可能帮他们打广告。你呢,给你打赏你能帮助网友做什么。所以,人都是现实的,普通人别指望有谁给你打赏了。你的博客没有流量,不出名,你只能想其他的方式赚生活费了。做自媒体博客真的很惹事啊,我写了一年多的博客才赚到钱,才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我也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自媒体博客,大家整天写原创文章到底赚了多少钱了。我们辛苦的付出,不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像松哥的博客一样可以挣大钱吗?可是有几个人能真正的成为松哥呢?松哥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什么三头六臂,我相信,只要大家坚持,努力,一定能利用自媒体博客挣到很多钱。我们一起加油!

下载六种分析方法帮助公司降低增值税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种分析方法帮助公司降低增值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写童话的六种方法

    写童话的六种方法 序言:童话是按照儿童心理特点和需要,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通过幻想,用拟人化的手法创作出来的故事。现把有关写童话的知识送给大家。 一、童话的种类 1、 拟人......

    六种激励方法(五篇范例)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 了解管理激励的原理; ● 明白激励的作用及其发生的途径; ● 正确区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 学会如何有效利用公平理论和期望理论。管理......

    少儿英语教学的六种方法

    少儿英语教学的六种方法 原文地址:http://www.haoyingyu.net/children/oral/910.html 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针对少儿年龄特点,少儿英语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针对少......

    水产饲料成本降低方法(范文)

    水产饲料成本降低方法 1.放养优质鱼种:优质鱼种生长速度快,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高。生产上,一定要注意选择优良、体质健壮的鱼种。另外,在放养模式上,要突出主养鱼,适当搭配其它鱼类......

    降低库存分析报告

    在当今这个信息的高速发展时代,企业面临着这样一个矛盾。一方面,任何一个企业的目标都是追求尽可能大的利润空间,希望尽可能快的资金流动,都不希望有任何形式的库存,另一方面,又要......

    增值税案例分析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增值税案例分析 税收筹划与财务会计 ------------------ 纳税人拥有合理避税的权利税务征收管理规定 税务......

    增值税税率分析

    应缴增值税税率研究 应缴增值税税率=应缴增值税/营业收入 应缴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 销项税=Σ销项税基数×税率=销项税基数×平均税率 进项税=Σ进项税基数×税率=进项税基......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 我们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那么,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 1. 题目扩展法。有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