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畜禽给药法
实验二 畜禽给药法
一 实验目的:
掌握畜禽的常用药剂的给药方法。
了解畜禽常用给药方法的应用原则和注意事项
二 实验材料
动物 山羊、兔
器材 灌药瓶 输液管、注射器、针头,剪毛剪等 药物 生理盐水
三 实验内容
1.灌药法:左手抓住羊的头部,将头上提,右手持盛有药液的灌药瓶,从右口角进行灌药;
注意事项:(1)灌药时切勿操之过急,每次灌药量不宜过多;(2)灌药过程中,当病畜发生强烈咳嗽,鸣叫时应暂停灌药,并将头部放低,以防药液误入气管或肺中。
2.片剂、丸剂、舔剂的投药法:给羊投药时,术者一手从一侧口角打开口腔,另一手持药片或药丸投入舌根部,使其自行咽下。3.胃管投药法:
马属动物胃管投药,将动物牵至六柱栏内,确实保定好动物头部,投药者抓住大动物的鼻翼,另一只手持涂上滑润油的胃导管,将胃导管端沿动物下鼻道缓缓插入,当管端到达咽部时感觉有抵抗,此时不要强行推进,待动物有吞咽动作时,趁机向食管内插入。当动物无吞咽动作时,可揉捏咽部或用胃导管端轻轻刺激咽部而诱发吞咽动作。
当胃导管进入食管后要判断是否正确插入。其判断方法有:向胃导管内打气,在打气的同时可观察到左侧颈静脉沟处出现波动;将球压扁后不再鼓起来。上述二种判断方法,都证明胃导管已正确地插入食管内。胃导管端连接漏斗把药液倒入漏斗内,举高漏斗超过动物头部将药液灌入胃内。药液灌完后去掉漏斗,用橡皮球再向胃导管内打气,以排净残留在胃管内的药液,然后将胃导管端折叠,缓缓抽出胃导管。
牛的胃管投药,与马属动物胃管投药相似,但牛的鼻镜十分敏感,可让助手抓住鼻钳,胃导管经鼻道插入食管内,其判断方法同马属动物。
犬的胃管投药,对犬、猫先进行安全保定后装上开口器。用较细的投药管经舌背面缓缓向咽腔插入,然后继续向深部插入即可顺利进入食管内,用连接胃导管的气球打气,可观察到颈部的波动,压扁气球后气球不会鼓起即可证明插入正确。连接漏斗灌入药液。
猪的胃管投药
猪侧卧保定,先给猪装上开口器,胃导管经口腔插入,经舌背部向咽腔插入食管内15~20cm,其判定方法同犬的判定方法,插入正确后灌入药液。
插胃管的注意事项
插入胃导管灌药前,必须判断胃导管正确插入后方可灌入药液,若胃导管误插入气管内灌入药液将导致动物窒息或形成异物性肺炎。经鼻插入胃导管,插入动作要轻,严防损伤鼻道粘膜。若粘膜损伤出血时,应拔出胃导管,将动物头部抬高,并用冷水浇头,可自然止血。
4.注射法:
皮内注射法 该方法是用于牛、羊、犬结核菌素变态反应试验、绵羊痘预防接种及马鼻疽菌素皮内试验等。注射部位:肩胛部或颈侧中部三分之一处。大耳朵犬也可在耳背部。绵羊痘接种在尾根、腋下或股内侧。马鼻疽菌素皮内反应在眼睑皮内。注射方法:注射部剃毛,用75%酒精消毒后,左手食指和拇指绷紧注射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将注射针头刺入真皮内,推动针栓,注入药液,使局部呈现圆形隆起,拔出针头。此时切忌按压注射部位。
皮下注射法 将药液注射于皮下结缔组织内,注药后5~10min呈现作用。凡是易溶解,无刺激性的药品及菌苗、疫苗均可皮下注射。注射部位:选取皮下组织发达的部位,家畜多在颈侧,犬、猫在肩和臀部的背面,禽类在颈中部,兔在颈部。注射方法:局部剪毛、消毒后,左手食指、中指和拇指将注射部皮肤掐起形成一皱褶,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刺入皱褶处皮下,深约1.5~2cm;也可在注射部位先用针头深刺入肌肉然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在注射部将皮肤和针头一起捏住,向上提拉,使针头进入皮下,将针头与注射器连接后右手将注射器内药液注入皮下,注药完毕,拔出针头,局部用碘酊消毒。
肌肉注射法 肌肉内血管多,药液注入后吸收较快,仅次于静脉注射;又因感觉神经较皮下少,疼痛较轻。一般刺激性较强的和较难吸收的药液,如水剂青霉素、VB1,均可肌肉注射。但刺激性很强的药液,如氯化钙、水合氯醛、浓盐水等,都不能作肌肉注射。注射部位:大家畜及猪、羊等动物选择臀部和颈侧。犬、猫等小动物选择腰部肌肉,即脊柱两边的肌肉。但注射菌苗和疫苗时,规定的注射部位为后肢肌肉。禽在翼根内侧肌肉、胸部肌肉和腿部肌肉进行注射。
注射方法:大家畜及猪、羊等动物经确实保定后,注射部剪毛、消毒;宠物可将注射部被毛分开后消毒。右手持连接针头的注射器,将针头刺入肌肉内,回抽注射器针拴,针头无回血时,将药液注入肌肉内。
静脉内注射法 将药液直接注射到静脉血管内的方法,称为静脉注射法。注射部位:大家畜牛、羊、马在颈部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界处的颈静脉上。马、牛也可用胸外静脉或母牛的乳静脉;猪、兔采用耳静脉注射;犬可选用前肢腕关节稍上方的头静脉.或后肢跗关节外侧、距跗关节上方5~10cm处的外侧隐静脉前肢上。猫选用后肢股内侧的隐静脉。禽类在肱窝处的翼根静脉,鸭为肱静脉。注射方法:首先将静脉注射的药液配好,装在输液吊瓶架上,排净输液管内的气泡,然后进行静脉注射。大家畜静脉注射时,先压迫静脉的近心端,阻断血液回流,使静脉怒张.家畜牛、马的静脉注射用16~18号注射针头,对准已怒张的血管用力刺入,见针头回血后,将针头继续向血管内推进,然后松开对颈静脉近心端的压迫,连接输液管接头,调整控制开关进行静脉注射,输液管用夹子固定在颈部皮肤上。耳静脉注射时压迫耳根部;乳静脉注射时压迫远离乳房的一端血管;犬的静脉注射可用弹力橡胶管扎紧注射部上方的肢体使血管怒张.猫的隐静脉注射时用手指压迫隐静脉近心端。手持注射针头顺血管方向与皮肤呈45度角,刺入血管内,刺入正确时可见到回血,调整针头与血管的角度,继续将注射针头送入血管内,解除对静脉近心端的压迫或松去弹力结扎带,打开连接输液瓶上的控制开关即可点滴输液,用胶布固定针头,以防止针头从血管内移出。在注射过程中要经常观察是否漏针,若发现漏针,应立即停止注射,重新调整针头,待正确刺入血管后再继续注入药液。注药完毕,拔下针头,用酒精棉球压迫片刻后可松解保定。
腹腔内注射法 腹膜是一层光滑的浆膜,分为壁层和脏层,两层之间是一个密闭的空腔,即腹膜腔。腹膜面积很大,大约等于体表皮肤的总面积;腹膜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多,吸收力强。当腹膜腔内有少量积液、积气时,可被完全吸收。利用腹膜这一特性,将药液注入腹膜腔内,经腹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其药物作用的速度,仅次于静脉注射。注射部位:小动物可在脐和耻骨前缘连线的中点,旁开腹白线一侧为注射部位。大动物可在左肷部或右肷部为注射部位。注射方法:术部剪毛、消毒后,用16~18号针头(小动物用7½号针头)垂直皮肤刺入,依次穿透腹肌和腹膜,当针头透过腹膜后,其阻力降低,有落空感。针头内不出现气泡及血液,也无空腔脏器内容物溢出,经针头注入生理 盐水无阻力,说明刺入正确。此时可连接注射器或连接输液吊瓶上的输液管接头向腹腔内注入药液,向腹膜腔内注入药液应加温至37~38℃,药液过凉,会引起胃肠痉挛产生腹痛。注入的药液应为等渗溶液且无刺激性;当膀胱积尿时,应轻轻压迫腹部,强迫排尿,待膀胱排空后再进行腹腔注射;注射过程中应防止针头退出腹腔外,必要时用胶布粘贴固定针头,一次注药量为200~1500ml。注药完毕,拔下针头,局部消毒后松解保定。
球后注射法 将药液注射到眼球后方,使药液与眼球后方的睫状神经节相接触,以消除角膜、脉络膜及巩膜的炎症。如球后注入麻醉药,可使眼球进入麻醉状态,广泛地用于内眼手术。
操作方法:在眶下缘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用4~8cm长的细针头刺入皮下,然后沿眶壁垂直入针约2cm深。然后将针头略向眶上方前进,当针尖至直肌间筋膜时有少许阻力,穿过此筋膜进入球后时有落空感。再继续进针1.5~3cm(大家畜进针3cm,小动物进针1.5cm),回抽注射器有无回血,在确实无回血情况下注入药液.以治疗眼病为目的常用处方为:青霉素80万单位,醋酸考地松125~250mg,2%盐酸普鲁卡因2.0ml,注射用水5~10ml.为了麻醉眼球为目的,应注入2%盐酸普鲁卡因6~8ml。注药完毕后退针,退针时用棉球紧压针旁皮肤,针头拔出后继续压迫片刻。反刍动物球后注射部位在颞窝口腹侧角,于颞突背侧1.5~2cm处刺入,向对侧额骨的颞突由水平面向下倾斜刺入达骨,深约6cm即可注药。
气管内注射法 气管内注射是将药液直接注射到气管内,以治疗支气管炎、肺炎及肺脏内寄生虫的驱除。注射部位:注射部位因家畜品种和治疗目的而有差别。治疗大家畜的支气管炎,应在第三、四气管环间进行注射;治疗肺炎时注射部位应接近胸腔入口处的气管环间注射;犊牛在气管的下三分之一处软骨环间;绵羊及犬猫等动物在气管的上三分之一处软骨环间注射。注射方法:首先将动物的头抬高,使颈部处于伸展状态.注射部剪毛消毒后,将16~18号针头经皮肤垂直刺入气管内,当针头刺入气管内后有落空感,此时可缓慢将药液注入气管内。注射过程中要妥善保定好动物头部,以防动物头颈部活动而使针头脱出或折断针头;注射的药液应加温至38℃,刺激性强的药物禁忌作气管内注射。常用的药物有青霉素、链霉素、薄荷脑石蜡油等。注射过程中若病畜剧烈咳嗽,可再注入2%盐酸普鲁卡因4~8ml,以降低气管的敏感性。
四 作业
写出给药法实践过程中的体会。
第二篇:论药事法的基本原则
论药事法的基本原则
摘要:在药事活动中,依据不同的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所作出的行为会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正因为如此,如果在对待同一法律事件的时候,使用不同的规范性文件产生不同的结论,就此导致法律适用冲突,致使法律适用的混乱,依法对药品实施监管就难以实现。为解决这现实问题,提出了药事法的基本原则即:上位法优于下位法,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关键词:药事法
基本原则 1.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1.1《立法法》确立划分上位法与下位法的法律位阶的标准
第一、中央立法优于地方立法。当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发生冲突时,中央立法处于优位、上位,地方立法无效。在法律效力等级问题上,中央立法构成上位法,地方立法构成下位法。第二、同级权力机关的立法高于同级行政机关的立法。当同级的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立法发生冲突时,权力机关的立法处于上位、优位,同级行政机关的立法无效。第三、同类型的立法根据其立法主体的地位确立法律位阶关系。在权力机关作为立法主体的立法类型中,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效力等级高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效力等级高于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在行政机关作为立法主体的立法类型中,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法律效力等级高于国务院部门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法律效力等级高于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第四、权力机关(这里仅指人民代表大会)及其组成的常设机构(人大常委会)之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规性文件效力等级高于其常设机构即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规性文件。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效力等级高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效力等级高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较大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效力等级高于较大的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1.2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司法适用条件 ①当地方性法规与法律不一致时,法院应选择适用法律的规定;②当地方政府规章与行政法规不一致时,法院应选择适用行政法规;③当地方性法规与行政法规不一致时,法院应选择适用行政法规;④当地方性法规的条款与法律条款规定不一致时,应适用法律的规定;⑤当地方性法规的条款与法律条款规定一致时且地方性法规的条款规定更加具体时,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⑥针对同一事项或适用对象,不同位阶的法规性文件都对其作出规定且是在下位法的规定与上位法的规定不一致时,才能适用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适用规则,否则这个规则不能予以适用。
1.3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指在效力较高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与效力较低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相冲突的情况下,应当适用效力较高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该原则主要适用于位阶具有高低之分的规范。1.4上位法优于下位法适用规则的例外:下位法的优先适用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司法适用是有一定条件的,即当下位法与上位法相抵触,且下位法无效。但是,如果下位法的制定根据上位法的授权或下位法是对上位法的实施性规定并且没有违反上位法的规定,则会出现“上位法优于下位法”适用规则的例外:下位法的优先适用。
1.4.1变通规定的“下位法”的优先适用 为了保证上位法的实施,在考虑一些地方的特殊情况,上位法给予下位法主体一定程度的立法变通权,允许下位法主体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上位法作一些变通规定,这种变通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优先适用。
“变通”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依据不同情况,作非规则性的变动”。所谓法律的变通规定,是指在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授予经济特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法律、行政法规授予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立法权的情况下,允许经济特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以及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的、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适用的并且与法律或行政法规有不相一致内容的法律规定。例如:《宪法》第115条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行使《宪法》第三章第五节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宪法》第116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立法法》第81条规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作变通规定的,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的规定。”《民法通则》第151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根据本法规定的规则,结合当地民族的特点,制定变通的或者补充的单行条例或者规定。”;《婚姻法》第36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可以依据本法的规则,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某些变通的或者补充的规定。”《继承法》第35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根据本法的规则,结合当地民族财产的继承情况,制定变通的或补充的规定。” 1.4.1.1下位法的变通规定需要遵守一些法律的限制 ⑴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经济特区法规不得对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规则作出变通规定;⑵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作出变通规定;经济特区法规不得对宪法作出变通规定;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不得对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经济特区的法规不得对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经济特区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1.4.2实施性规定的下位法优先适用
下位法的立法主体一般可以有两种立法职权,其中之一就是为贯彻实施上位法的规定而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情况而作的实施性规定。例如:宪法第89条、《立法法》第56条规定,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可以就执行法律的规定而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做出规定;《立法法》第64条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就“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出具体规定的事项”作出规定。
2.新法优于旧法
2.1新法优于旧法的一般规则 ⑴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一般规定不一致时,适用新的一般规定;⑵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文件对同一事项的新的特别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适用新的特别规定;⑶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文件对同一事项的新的特别规定与旧的一般规定不一致时,适用新的特别规定。
2.1.1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司法机关可以自行选择适用规则 ①新的一般规定允许旧的特别规定继续适用的,适用旧的特别规定。例如1999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并于同年10月1日正始生效的《行政复议法》第31条第1款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 ②新的一般规定废止了旧的特别规定,适用新的一般规定。例如《行政复议法》第42条规定:“本法施行前公布的法律有关行政复议的规定与本法不一致的,以本法的规定为准。” 2.2新法优于旧法的作用
在于避免因法律修订带来新法、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的规定,而给法律适用带来的,为法律的更新与完善提供法律适用上的保障。该原则的适用,以新法生效实施为标志,新法生效实施以后准用新法,新法实施以前包括新法公布以后尚未实施这段时间,仍沿用旧法,新法不发生效力。
3.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3.1特别法的概念
特别法的概念本身是在变化发展的。概而言之,传统的特别法(可称为狭义或纯正的特别法)概念一般具有以下四个特性: ①内容上的例外性。特别法在罗马法中称为个别法,是立法当局为某些功利而引入的违背法的一般规则的法)。可见早期特别法的内容通常表现为一般情况之例外,它既有历史上的客观原因,也有为了特定的目的进行有意安排的主观故意。前者如古罗马时代的城市特别法,后者如我国宋代的地区性特别法。②时间上的滞后性。其仅仅包括地方性法规、属人法法令或私法法令。在《共同条款法》中,那些以后才能通过的涉及到某项具体问题且包括有关条款法的具体法规通常称为„特别‟法”。由此可见,特别法曾一度被认为是在普通法生效以后颁布生效的法律。③范围上的狭窄性。从构成要件上来界定,认为特殊规范的适用范围完全包含于一般规范的适用范围内,即特殊规范的构成要件除包含所有一般规范的要素外,至少还有一个额外的因素。比如一个法条的构成要件有A、B两项,而另一个法条的构成要件为A、B、C三项,则后者对于前者构成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的关系。④形式上的法典性。如我国台湾有学者认为,规范对象与范围基本上不超出普通法是构成特别法的前提条件,而且须以特典方式加以特别规范,否则不符合纯正特别规定之本然意义。3.2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区别 ⑴特别法是一种相对性的概念,它与一般法的区分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例如商法之于民法,民法是普通法,商法是特别法;而公司法之于商法,商法是普通法,公司法则是特别法。在任何一个国家内,特别法可以产生于不同等级和层次,从最狭窄的场所范围,随着其适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而一直到该国的普通法。因此,这种相对性主要体现在适用范围的不同。相比之下,适用范围较窄者为特别法,适用范围较宽者为普通法。⑵适用范围具体包含四个方面,即人、事、地、时之效力范围。特别法分为:
①区域性特别法,是指对一般主体的非特定地域行为,根据某地区状况制定的,仅(更)适合于该区域的特别法,如经济特区的授权立法;
②时效性特别法,是指仅在非常时期发生法律效力的特别法,如戒严法;
③主体性特别法,是指对一般事项的非特定地域行为,根据特定主体状况制定的,仅(更)适合于该主体的特别法,如会计师法;
④事项性特别法,是指对一般主体的非特定地域行为,根据特定事项状况制定的,仅(更)适合于该事项的特别法,如房地产管理法。一般地,时间与地域标准相对容易区分,而主体性与事项性的特别法较多,且往往交织在一起,难以识别。
第三篇:口服给药管理制度
口服给药管理制度
1.注册在本医院内的护士才可执行给药操作;实习生、进修生必须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给药操作;
3.给药必须在医嘱规定时间内执行,除开检查或手术延误; 4.给药前需进行评估(评估患者病情、治疗情况、体位、服药能力、服药方式)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检查药品质量,实行双人核对,保证药品与服药单一致,核对内容包括:患者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用药时间、药物质量、效期;
5.对于标识不清、过期的药品严禁发放;护士只能发放本院药房内取回的药品,不允许发放病人自带药品,除非医生有医嘱;
6、告知患者服药的目的、服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7、自理能力完好的患者,让其自行服药,护士确认方可离开;对于危重及不能自行服药的患者,护士应喂服;鼻饲的患者应将药品碾碎,从胃管注入;
7.患者若有疑问,护士应重新核对并作解答。8.增加或者停用某种药物,应及时告诉患者;
9.如果一次服用药物过多,与患者商量一次能吃几粒,在不违反服药原则的前提下,商 定服药顺序;
10.患者不在病室应将药物取回保管,并做好交班。一旦患者回来应及时发药;
11.若患者拒绝服药,应了解原因,并及时向主管医生反映; 12.护士发药时应高度专注,其他护士不得擅自打搅给药; 13.患者服药后,护士再次核对并在医嘱单或服药单签名确认 14.护士应随时观察服药效果及不良反应,及时和医生联系; 15.应用特殊药品时,护士应熟悉其药物性能、注意事项 及观察要点,必要时做好记录;
(1)健胃药宜饭前服用,助消化药及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品宜在饭后服用,催眠药在饭前服用,驱虫药宜在空腹或半空腹时服用(2)缓释片、肠溶片,胶囊应整片吞服,不宜嚼碎服用
(3)对牙齿有腐蚀作用的药物,如酸类和铁剂,应用吸管吸服后漱口以保护牙齿
(4)对呼吸道黏膜起安抚作用的药物,服用后不宜立即饮水;(5)服用磺胺类药物的患者,告知患者服药后多饮水,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6)服用强心类药品的患者,需要监测患者的心率、节律,脉率低于每分钟60次或节律不齐时,应暂停服用,并告知医生
(7)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必须准备好相应的监测仪器,以便服药后的随时监测;
(8)应用化疗药物时,必须严格遵守防护原则。
2016年6月24日 护理部
第四篇:护理给药制度试题
镇沅县人民医院 护理给药制度试题
科室: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2、接病人手术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
3、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 ;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
4、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 ;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
5、毒麻药包括
、,标签颜色为。
6、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的使用。
7、对毒、、药品做到安全使用,、。固定基数,用后及时补齐,每班交接并。发生护理差错,科室组织讨论,上报。
二、问答题(共60分)
1、请简述外用药管理要求?(10分)
2、简述高危药品管理要求?(10分)
3、病区口服药管理要求?(20分)
4、请简述给药查对制度内容?(20分)
护理给药制度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质量、标签、失效期
2、术前用药。
3、过敏史、反复核对
4、有无松动、配伍禁忌
5、麻醉、一类精神药、白底黑框黑字。
6、标签、失效期
7、麻、限、剧、专人保管、加锁 管理、登记
护理部
二、问答题
1、请简述外用药管理要求?(1)标签颜色:白底红框红字。
(2)标识醒目,分类、定位放置。防腐类外用药应单柜存放上锁。
(3)定期清点、检查药品质量、效期,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生沉淀、变色、过期、药品标签模糊等药品时,应停止并报药剂科处理。
(4)使用时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对防腐、剧类药物应用应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准确无误。
2、简述高危药品管理要求?(1)标签颜色:红底黑字。
(2)高危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3)高危药品存放架应标识醒目,设置警示提示牌提醒注意。(4)高危药品使用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准确无误。
3、病区口服药管理要求?
(1)标签颜色:白底蓝框篮字。
(2)每种药物应单独存放在防潮、防湿的容器内(瓶、塑料袋)加盖密闭保存,标识清楚,注明有效期。
(3)每次领用不能与原来同种基数药混放,应单独包装,并按有效先后顺序排列,做到先领先用,防止过期。
(4)定期清点、检查药品质量、有效期,防止变质、变色、过期等。
4、请简述给药查对制度内容?
(1)在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时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
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一注意:注意用药反应。
(2)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3)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第五篇:护士安全给药管理制度
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护士安全给药管理制度
一、经过资格认定及相关培训的护理人员方可执行给药医嘱。
二、用药医嘱抄(转)录须经核对,确保准确无误,并有转抄者签名。
三、护士根据处方或医嘱给药时应先核对以下内容:
(一)药物名称是否与医嘱相符。
(二)给药时间和次数是否与医嘱相符。
(三)药物剂量是否与医嘱相符。
(四)给药途径是否与医嘱相符。
(五)询问病人姓名及核对住院号以确认身份。
(六)病人是否对该药物过敏。
四、给药应做好记录:
(一)医师给予病人的所有用药必须做好记录。病人用药可记录于门急诊病人的病历及住院病人病历或病历中的给药记录单。
(二)门急诊病历用药记录包括就诊日期,病人的疾病描述、诊断;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等。
(三)病历中应存有给药记录单。给药记录单记录病人的每日用药情况,包括病人姓名、住院号、床号、药物名称、给药时间、用法用量、给药途径等。
(四)护士在给药前后应当观察患者用药过程中的反应并记录。
(五)医师、护士和其他相关医务人员应向病人宣教用药知识,同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必要时调整给药方案。
四、凡住院患者治疗需要的药品均由药学部门供应,一般不得使用患者自带药品。确需使用应符合规定。
五、病人给药时间管理细则
(一)长期医嘱的给药应在规定时间前后2小时内完成,后一次给药时间按相应时间间隔调整,不能按时给药的以给药错误处理。如特殊情况(手术、检查等)延误给药,待医师评估后,方可用药;如不能使用,应由医师在临时医嘱单上开具停用医嘱。
(二)根据医嘱需准点给药(如每4小时给药、每6小时给药、每8小时给药等)的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给药。
(三)特殊用药遵具体医嘱执行。
(四)紧急抢救医嘱给药:开医嘱后即刻给药。
(五)口服给药
1、原则上当天常规医嘱,下午给药。如有特殊情况,应由医师在医嘱单上加开临时医嘱(st)。
2、每日一次给药(qd)给药时间为:8:00。相同药物与次日的给药时间应间隔12-24小时。
3、每日二次给药(bid)给药时间为:8:00-16:00。相同药物每日每次给药时间应间隔 6-12小时。
4、每日三次给药(tid)给药时间为:8:00-12:00-16:00。相同药物每日每次给药时间应间隔4-6小时。
5、每日四次给药(qid)给药时间为:8:00-12:00-16:00-20:00。相同药物每日每次给药时间应间隔3-6小时。
6、一般临时医嘱(st):在医师开具医嘱后2小时内执行。
(六)静脉给药
1、首次给药时间:原则上在医师开具医嘱后2小时内执行。特殊情况可酌情处理。如有多组静脉输液,根据轻重缓急,按序使用。
2、每日一次给药(qd)给药时间为8:00:相同药物与次日给药时间应间隔在12-24小时。
3、每日二次给药(bid)给药时间为8:00-16:00。相同药物每日每次给药时间应间隔在6-12小时。下午三点后开具的bid医嘱当天默认为给药一次,如需两次给药,应由医师在医嘱单上加开临时医嘱(st)。
4、特殊药物如甘露醇等需准点使用的药物,给药时间不超过30分钟。
5、一般临时医嘱:在医师开具医嘱后2小时内执行。特殊情况可酌情处理。如有多组静脉输液,根据轻重缓急,按序使用。
(七)肌内、皮下给药
1、原则上当天常规医嘱,下午给药。如有特殊情况,应由医师在医嘱单上加开临时医嘱(st)。
2、每日一次给药(qd)给药时间为8:00。相同药物与次日给药时间应间隔在12-24小时。
3、每日二次给药(bid)给药时间为8:00-16:00。相同药物每日每次给药时间应间隔在6-12小时。
4、一般临时医嘱(st):在医师开具医嘱后2小时内执行。
(八)其他给药
1、膀胱冲洗
(1)每日一次给药(qd)给药时间为8:00。相同的药物与次日的给药时间间隔在12-24小时。
(2)每日二次给药(bid)给药时间为8:00-16:00。相同的药物每日每次的给药时间间隔在6-12小时。
2、雾化吸入
(1)每日一次给药(qd)给药时间为8:00。相同的药物与次日的给药时间间隔在12-24小时。
(2)每日二次给药(bid)给药时间为8:00-16:00。相同的药物每日每次的给药时间间隔在6-12小时。
3、其它途径给药时间按医嘱执行。
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 护理部、药剂科、医务科
2012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