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

时间:2019-05-15 02:44: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

第一篇: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

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

马栏齐心九年制寄宿学校 赵晓斐

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主要的问题是当前学生的整体生活环境正发生着急剧变化,导致心理障碍和行为规范失控。其中最典型的原因为社会道德失范,文化市场的失控,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失误。

然而,在这几方面原因中,学校教育起着关键性作用。学校教育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激发,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但在现时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校教育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技能、任凭学生在生活的大海中随波逐流、让学生与社会生活相隔绝。因此,对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应先突出学校教育的失误问题:

一、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偏差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在多元文化与观念的矛盾与冲突中,在青少年一代最需要学校德育的时候,学校德育却陷入适应困难:以不变应万变遭到新时期青少年的反感;甚至干脆把德育拱手相让予社会;或者惟升学是追,把德育作为软任务,放弃了应有的任务。

14-15岁的学生是青少年越轨犯罪的多发年龄区,又是青少年个性最为突出,也是最为脆弱的时期。然而在升学至上思想的指导下,学校只按统一的教材,用同样的方法,朝着升学的方向教育学生,而不考虑学生个体的性格、能力及不同的生活经历。美国学者詹宁斯说:自然界用尽所有的心力,尽可能的使我们的孩子禀性各异,自然界不遗余力的把无限的可能性隐藏其中,没有人能够确定或预言这些可能性,但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却往往要根除这种多样性。这意味着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必须重新纠正。

二、个别教师素质差 个别教师素质差导致师生间的人际关系紧张,是学生失范行为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客观上分析,教师在追求升学率的指挥下,易重视优秀生忽视学困生,导致学困生流入社会,走上犯罪道路;主观上分析,有些教师自身素质差甚至品质恶劣会导致学生厌学、恐学,最终走上越轨犯罪道路。教师低水平的教育技术甚至反教育的方法,是导致学生行为失范不可忽视的原因。有些教师的教育观念存在偏差,或本身不懂法,采用的方法本身就具有违法性,尤其教师的违法言行对学生影响十分巨大。例如有些教师体罚学生,将学生推出教室,剥夺了学生学习的权利;有些教师采取搜身和检查书包地方法来破获校内案件;有些教师私拆学生信件以杜绝早恋现象等,容易导致师生之间对立、冲突,从而出现“反教育”的后果。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薄弱

1949年,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针对当时美国社会流行的以追求物质享受为目的的“经济人”,从心理学本身所包含的意义和价值出发,提出了“心理人”的概念,呼吁人们注重生活品质,注重心理感受和意义。从此“心理健康”被人们广泛接受,并成为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确定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生活目的,是指在学习、工作、人际关系方面,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的最佳适应。但是,目前我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小学还相对较少,缺乏专业人员,一些学校还往往把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当做“思想政治”问题对待,未能从心理学角度去正确把握教育对象,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例如,学生逃学,教师往往认为是思想品质问题造成的,导致学生出现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很少注意到学生逃学背后可能隐藏的心理障碍。

四、学校法制教育薄弱 学校中法制教育薄弱,往往使学生不能正确的把握学校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的冲突。在没有接受法制教育以前,青少年不可能懂得什么是违法犯罪,他们一般只有道德判断的标准。有的中学生犯了罪,被公安机关传讯,在他交代了犯罪经过后,竟若无其事的说:“我现在可以回家了吧?”有不少学生竟然把违法犯罪当作儿戏。

青少年违法犯罪究其根源都是社会生活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学校生活中加强法制教育,教育学生知法、守法、用法、护法,使学生认识到遵纪守法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树立法制观念,对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这就需要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学校教育的实践:认真分析学生的整体环境;反思学校生活环境;探讨教育是学生生活的过程还是为生活做准备;讨论学校生活与学生**常生活之间的协调性和适应性问题等。从学校教育方面做好学生心理障碍和行为失范的防范工作。

第二篇:师德失范行为自查报告

师德失范行为自查报告

这次的虐童事件。再一次表明类似这样的老师本身其职业道德和行为自律是缺失的,这样的老师心理是扭曲的、变态的、不健康的,因此她受到家长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有时也会出现情绪化,这都是由老师的心理所决定的。这次的虐童事件被曝光是有一定的偶然性,这位90后的老师不知道什么是爱,也因此不知道什么是敬畏,不不以为耻,反以为好玩,于是有了上传照片炫耀的动作,也因此在互联网上被放大,并让人神共愤的结果出现。但是,我们反过来想,如果她只是做了而没有上传照片,是不是一切都平静得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而同样的生活中是不是依然还有类似的行为天天发生,只不过我们不知道而已?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对此感到深深的心寒。作为担当教书育人重任的我们,应该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这对老师来说是很重要的。没有健康的心态和道德怎能育人?最近我开始学习《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法律修养》《儿童发展心理学》,希望在座的老师也能去看看这三方面的书籍,其中《规范》我认真详读了一番,并结合自己工作情况适当修改了一下,现与大家共享互勉。

一、热爱幼儿,循循善诱

1.对幼儿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全身心地关爱每一个幼儿,熟悉每位孩子的发展状 况,了解、关心每位孩子的成长。

3.面对有害于学习、健康、安全的各种情况,应为保护 孩子而作出相应的努力。

4.不论性别、家庭出身,要对班内孩子一视同仁,不偏 爱,不歧视。5.要善于激发孩子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

6.要对困难儿、问题儿、特殊儿采取针对性教育,求得 每位孩子的发展。

二、尊重家长,互相配合

1.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调动家长在培养孩子全面发展上 的积极性。

2.对家长要以诚相待,以礼相见,互敬互重。3.尊重家长,虚心倾听家长意见,不挫伤家长的感情,不训斥家长。4.帮助家长确立正确的教育观,正确教育孩子。5.不以任何理由向家长索要财物,以教谋私。三.严谨治学,勇于探索

1.刻苦钻研业务,努力精通专业。2.认真施教,掌握教育规律。

3.严谨求实,以知求善,掌握精深广博知识。4.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努力探索科学真理。5.不断研究教学艺术,反思教育实践。

6.自觉投身学校教育改革,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四、团结协作,服从领导

1.与每一位同事都要热情招呼,在工作中互相支持和配 合。

2.尊重同事,虚心倾听同事的想法,不挫伤同事的感情、不训斥他人,善于宽容同事。

3.遇到困难用协商的语气和人沟通,别人有难主动帮 助,别人有误悄悄提醒。

4.正确地对待和开展竞争,在各种竞赛中展现自我、相 互学习、共同提高。

5.服从领导安排,支持领导工作,恪守岗位职责。6.关心学校发展,善于接受领导的建议和意见。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 范。”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幼儿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教师对其的影响不仅是一 时的,更是一生的。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幼儿教师的职业是 神圣的,是需要我们付出大爱的。让我们能都能严格遵守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奉献幼教。

德才幼儿园

陈凤丽

2012年11月

第三篇:学生行为失范矫正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幼旭学校“合江县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

《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行为失范矫正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合江县幼旭学校课题组

尊敬的教研室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我代表《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行为失范矫正策略研究》课题组向大会作这一课题的开题论证报告,不妥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一、选题意义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施行,教育部重新修订了《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守则》从大处着眼,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行为习惯养成提出了基本要求,《规范》从小处着眼,从行为习惯养成入手,提出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要求。新近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四章义务教育”中明确指出:“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它们的颁布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工作应以德育为首位,同时也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校地处县城城区,是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是县委县府指定的进城务工子女就读学校,也是合江镇唯一一所初级中学。在校中小学生有1500人,在现有招生体制下,我们学校农民工子女占到20%

以上,有近40%的留守少年儿童,这些学生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机制尚未健全等因素的影响,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存在各种问题。特别是初中学生中,集中了合江镇和县城周边乡镇各小学输送来的大量学困生和品困生。这些学生除了表现在学习困难外,内在为道德失范,外在为学习、生活和交际等行为失范。这类学生的存在,不仅严重制约了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学校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失范不加以矫正,将对学生成长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并产生大量社会问题,直接影响学校的安定和社会的和谐。同时,学校德育工作机制、管理和评价体系也有待完善,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区教育为依托,以政府行为作保障的德育运作机制并没有形成,家庭、社区和学校德育根本没有得到有机整合。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缺乏长效机制,没有真正解决“父母监护缺失”的问题,不少活动存在“运动式”、“一阵风”的问题,现有教育管理也多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办法,缺乏针对性、科学性,效果不理想。德育工作评价虽然有制度可依,但这些制度缺乏对评价指标的量化,德育工作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多停留在教学成绩和学业分数上,德育评价虚多实少,学校、职能部门和班级的多级评估体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或者有了雏形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在我校开展“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行为失范矫正策略研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本课题预计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效果预测

(一)、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1、通过课题研究,逐步构建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行为失范矫正运作机制。

具体办法是: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网络,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区教育为依托,以政府行为作保证,形成家庭、社区、学校德育的有机整合。

2、通过课题研究,构建学生行为失范矫正策略。

采取的途径为:

(1)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德建设,转变育人观念,创设良好的师资环境。

(2)办好家长学校,更新家长育人观念,改善家庭教育状况。

(2)找准活动的载体,拓宽德育渠道,构建适合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矫正的系列活动体系。

3、通过课题研究,形成适合我校的学生行为规范检测与评价体系。

我们的想法是:完善德育工作评价量化评价指标,德育评价要由虚变实,由软变硬,建立学校、团支部、少先队和班级等的多级评价体系。

(二)、预计达到的效果。

1、学生道德素养得到提升,乐观向上,行为文明,习惯良好,社会公德和法制观念明显增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2、教师育人观念得到更新,育人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形成了一支优秀的德育教师队伍。

3、学校管理理念得到优化,构建起先进的、可行的、高效的德育管理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和德育教育评价体系。

4、育人环境等到改善,书香校园打造成型,学校社会声誉越来越好。

三、本课题的改革主张与改革措施

(一)本课题的改革主张

我们认为本课题的提出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学校教育的需要,课题的研究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提出本课题《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行为失范矫正策略研究》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当代中小学生的思想脉搏,探索符合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更好地解决我们德育工作中暴露的那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构建起先进的、可行的、高效的德育运作体系,使我们德育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本课题的研究与我们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紧密结合,与学校日常教学活动和教师日常工作密切相关,要研究的内容基本上就是要做的工作;研究的内容力所能及,研究的条件基本能具备,研究的保障可以落实;该课题具有研究价值,且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可以借鉴。只要我们充分准备、精心设计、认真操作、加强管理,注意及时调整和修改完善,一定会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二)本课题的改革措施

本课题研究分为准备论证,实验验证,总结提炼三个阶段。具体措施是:

(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研究的状况和已有的研究成果,用以指导本课题的研究。主要用于前期准备。

(2)教育调查:运用教育调查法研究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调查研究学生行为失范的现象等,从而制定切合学校实际的德育的方法和策略。主要用于实施初期。

(3)行动研究:在自然条件下让德育工作者进行亲身实践,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拟定具体计划、实施计划、反馈信息并对实践进行不断反思,指导下一阶段的工作。为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提供实践和研究的丰富信息。主要用于实施阶段。

(4)邀请师培部门、专家、优秀班主任教师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作专题学术报告,并对本课题研究给予指导、引领。适用于课题研究全过程。

(5)案例研究:注意抓住典型人物和典型事物进行深入研究,探索适应不同级别的学校和不同类别的学生的不同的德育工作范式。主要用于实施后期。

(6)经验总结: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重视资料数据的积累、归类并整理研究资料,寻找成果和过程蕴含的规律,并进行总结提炼,撰写研究报告。主要用于总结阶段。

四、本课题活动规划

①对学生生活的家庭、社会和学校环境调查活动。②家庭环境、社区氛围、校园文化、学校制度、政府政策检视活动。③专家引领活

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对课题组人员及相应教师进行培训与指导。④通过网络技术搭建交流平台展开交流活动。⑤学校及各部门的德育系列活动,具体为学校 每学年一次优秀德育工作者评选,每学年一次优秀班主任评选,每学年一次优秀教师评选,每学年一次师德标兵评选,开展“家长学校”各类活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每学期一次主题关爱教育活动,打造“书香校园”系列活动 学校支部每学期一次优秀共产党员评选,每学期评设党员示范岗,进行流动管理,师德师风学习活动,工会 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开展贫困生慰问活动。教导处 定期开展德育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研活动,每学期拟定学科德育渗透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活动,每期一至二次班主任培训活动。团支部与少先队大队部“幼旭之星”评选(周星、月星和期星评选),每周一次班级百分竞赛(学期末总评一次),每周一次“国旗下的讲话”教育活动,每学期一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少先队员评选,按月开展“主题教育月”活动,定期开展“留守学生之家”活动,每期“艺休周”活动。班主任 《学生守则》与《一日常规》学习系列活动,幼旭之星评选活动,每周开展主题班队活动,每月开展“主题教育月”活动,开设“家校路路通”,每学期至少一次家长会。科任教师 每期写一篇德育工作论文,每月交一篇“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教学反思或教学心得体会,每期写一本读书笔记。

2011年5月

第四篇:2017年上半年员工行为失范报告

XX公司

2017年上半年员工行为失范排查工作报告

XX银监分局:

为了切实有效地防范职业道德风险,做好案件防控工作,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对可能的发案苗头及倾向性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进一步加强员工行为管理,加大对员工行为的监督管理力度,XX公司对员工行为失范行为情况进行了全面的风险排查。

此次排查活动主要对全体员工开展,按照下查一级方式进行,即:董事长排查总经理及分管领导,分管领导排查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排查部门人员。

本次排查由董事长亲自安排部署,本着“谁排查、谁负责”的原则,始终坚持“严”字当头,每到一处,重点与被谈话人了解部门员工及其本人工作中是否是否参与民间借贷、社会融资、违规担保及非法集资活动,是否利用工作之便存在进行民间借贷或集资活动,是否有利用工作和职务之便,为融资中介提供便利等行为。重点排查各级员工有无参与民间借贷、非法集资、充当资金掮客、洗钱、涉黄、涉赌、涉毒、经商办企业、过度消费及负债、频繁请假等十种异常行为,以及有无涉嫌商业贿赂。通过找员工谈心,深入各部门了解、调查、排查,掌握员工思想动态,确保员工异常行为不走过场。此外还通过组织全体员工观看《再现真相》录像,通过生动的案例让每一名员工提高风险防范的意识。通过“一对一”谈话,在了解执行制度情况的基础上,统一了基层人员对执行制度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各级员工未发现违法违规违纪苗头和其他异常行为。XX公司员工在各方面表现均正常,严格按照各项制度开展工作,全体员工行为无违法违纪现象。

XX公司

二〇一七年七月三日

第五篇:突发事件中微博大V的话语失范行为分析

突发事件中微博大V的话语失范行为分析

摘要:近几年来,各行各业的人士通过网络赋权成为微博舆论领袖,即微博大V。网络话语赋权与网络舆论力量进一步带动微博大V类型的扩大,形成了名人类微博大V和当事人类大V。在突发事件中,这些微博大V设置议程,引领社会舆论,发挥出诸多良性作用。然而,突发事件之中,微博大V传谣、情绪化言辞与奇谈怪论等话语失范行为也越来越突出,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针对微博大V,如何规避其在突发事件之中的话语失范行为,做到社会舆论场域的良性互动,需要我们强化微博大V的自律原则、网络应用监管的优先原则和不同新媒体官方应用的合作原则等规制方法。

关键词:突发事件;微博大V;话语失范行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7-0004-04

所谓微博大V的话语失范行为,是指话语失实、话语情绪化与奇谈怪论等网络话语空间之中引发网络舆论,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随着近几年我国突发事件与网络驱动型突发事件的频发,微博作为最重要的网络舆论平台地位的不断凸显,突发事件之中微博大V的话语失范行为也越来越突出,成为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网络话语的赋权与舆论领袖的扩大

近几年来,国外各种自媒体形式(We Media)在web2.0的语境中,结合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逐渐发展出论坛、网络社区、博客、播客等典型形式,开始更加基于个人用户体验和信息交流经验进行发展,并与SNS类的交友社区形式进行深入的融合,形成了以Myspace、Facebook和Twitter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和微博客网络,引导了世界网站发展的潮流。目前,国内网络自媒体的典型代表是社交网(人人网、开心网、QQ空间、百度空间、豆瓣、飞信、微信等)和微博(新浪微博、人民微博等),其发展符合Web2.0时代网络向社会化网络(SNS)发展的大趋势。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微博服务,随后网易、搜狐、腾讯、人民网、新华网、百度、凤凰网、天涯社区等国内著名网站陆续推出微博服务。微博成为联动社会各方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自媒体最大的传播特性是以强大的技术支持用户自我生成内容及其之间的互动。早在2003年,美国学者谢因?波曼、克里斯?威利斯在其长文《自媒体:受众如何塑造新闻与信息的未来》中认为,“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而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1]。这就从本质上阐明了自媒体向大众赋予网络话语权的革命性的变革。与Twitter相比,国内的各种微博应用取得更快速的发展。从通信角度而言,国内微博平台大多支持单向发布、单到多(群服务)和双向一对一(私信、聊天)服务。从传媒角度而言,微博平台拥有每日新闻、访谈和直播等栏目形式。在具体应用中,自媒体巧妙地设置与利用“发布”、“关注”、“转发”、“评论”等功能,从而实现网民关系的快速确立与互动的可能性,在一个与现实人际关系并不一定完全重合的关系网之外,无限延展出一个虚拟关系网,从而极大地超越现实的强关系网,形成众多虚拟的弱关系网。而随着自媒体用户的不断扩大和深度使用,基于网络用户的各种应用不断被开发并投入使用,自媒体网站为用户提供越来越丰富的自助式版面模版与应用,用户可以据此制作出自己的网页,设定自主的应用设置,进行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信息发布、链接与互动,由此,创建出自己的“自媒体”,并通过网页、手机网络、手机短信、即时通信软件以及其他客户端组件登录自媒体,做到了随时随地信息交流。

在2010年微博开始了井喷式的发展,至2012年12月,新浪和腾讯都宣称其微博注册用户已经超过5亿人,国内50家微博网站日更新帖文2亿条以上[2]。总的分析,微博是目前网络话语赋权的典型,而在我国目前改革转型期的特殊语境中,结合各种事件,微博以巨量的“微内容”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甚至产生巨大的社会动员力量。如2011年春节前后,知名微博客博主中国社会科学院于建嵘教授建立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官方微博客,发起“微博客打拐”活动,《凤凰周刊》记者邓飞和全国政协委员韩红等名人均以微博客方式加入,与警方形成合力。这次活动吸引了10多万粉丝的热情参与,收集到全国各地乞讨儿童的照片数千张,同时,全国各地公安、媒体也纷纷介入与报道,解救乞讨儿童行动成为两会期间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不仅弘扬公益慈善精神,也充分显示了微博话语原发的强大舆论力量。近几年来,我国进入执政党和服务型政府的转型与建设之中,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民意。在这种背景下,前些年积淀下来的住房、医疗、教育、政府执政、腐败、征地拆迁等热点问题开始得到社会各界更为深入的讨论,各种直接利益冲突和非直接利益冲突成为诱发群体性事件和社会舆论的主因。在当前社会转型期间,各个社会阶层都希望对自己的利益和诉求进行表达。而以微博为代表自媒体的网络赋权正好迎合了这种时代要求,微博“裂变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和“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已极大地深入到社会的日常生活,每个公众都在一定程度上享有了公共话语权。突发事件之中,相关关键信息一旦出现,就会通过微博主体的观看、转发、评论等方式迅速蔓延到其他聚合的蜂巢式或球式组织,由此形成巨量的传播信息流,如此,传播学理论中的“沉默的螺旋”就会演变成“加强的螺旋(Reinforcing Spirals)”,“沉默的受众”变成了“喧嚣的受众”[3],“乌合之众”也变成围观呐喊的大众。微博迅速成为广大民众发布信息、表达意见的一个重要平台,形成了新的互动性极强的舆论场;同时,微博不仅给公众带来新的话语空间,形成社情民意表达与汇集的新的重要平台,也在改变着信息、媒体、甚至包括政府公共服务信息的传递方式。因此,学者王四新认为,微博在信息传播方面产生“传播的偏向”,会影响到甚至是改变人们关注政治事件的方式,并通过影响人们关注政治事务的方式,影响到人们的心理、人们的行为,从而达到重组权力话语谱系,重组政治权力结构的作用[4],极大地拓展了网络参政的可能性。

微博强大的网络话语赋权与网络舆论力量进一步带动的是舆论领袖类型的扩大,促进网络新意见领袖的形成。与传统媒体树立意见领袖的方式不同,微博邀请明星、名人、专家等设立微博,这类“名人类”微博常常在很短时间内吸引百万以上的粉丝(听众),他们的一言一行在网络空间中都会引发大量的转发评论,“名人类”微博成为网络之中的典型大V;除此之外,当前社会化网络与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把关人“弱化”的状况改变了各类话语主体的“被动”特点,突发事件之中的“当事人”常常会迅速建立微博发帖,直接针对突发事件发表信息与评论,迅速成为“当事人类”微博大V。比较而言,微博的意见领袖更加宽泛化、自主化和事件化。

二、微博大V话语失范行为的表现

从原理上分析,微博在分散、下放信息传播权利的同时,也在加剧信息传播权的集中,造成微博信息流和意见流日益为意见领袖所掌控和引领。在近几年突发事件之中,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生成与传播机制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常常是围绕大V进行裂变式传播。

大V在信息发布、社会动员、社会救助、揭露真相、舆论引导等方面都发挥出良性作用,体现了大V的巨大影响力。但是,这只是说明了“网络围观”影响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网络围观”一直形成一个个巨大的潜流漩涡,如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道德伦理话语失范行为,带动了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动荡与失控。

(一)某些微博大V发布一些似是而非的虚假信息,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

突发事件之中,事件真相还原与公开报道滞后,事件原因与解决程序复杂,这些因素常常导致各种错误信息乃至谣言盛行,并常常在原有信息(新闻、图片、视频等)的基础上生发出新的信息点,形成新的网络舆论和网络舆论偏向。在如今社会化媒体的盛行时代,突发事件谣言信息传播这些负面问题在微博信息传播中往往会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也由此集中于微博大V的话语传播行为上。

例如,在近几年的突发事件之中,可以发现一些微博大V有意无意地“传谣”行为。在2011年7?23温州动车追尾事件中,围绕受损车厢是否有受伤乘客、高架桥上是否有乘客掉下、铁道部官员背景、事故死亡人数、事故处理方式等问题出现过了各种似是而非的谣言与流言,让人莫衷一是,严重干扰了相关舆论与事件解决。这些信息现在已经难以追踪来源,但是在其传播的过程中,某些微博大V起到或大或小的推动作用。同样在这次事故中,网络中流传着各种“阴谋论”,在这股热潮中,2011年7月26日晚,时任新浪副总裁的老沉(当时粉丝量91万)在其新浪微博中发布帖文“咳咳,给媒体的朋友们提个醒,林帅的40周年快要到来了,弟兄们辛苦啦„„”,这条帖文引发不少网友的一夜遐想,至第二天老沉删除此帖,被转发1200多次,评论1300多次。在这些评论中,大多将该事故与“阴谋论”结合在一起,令人浮想联翩。事后证明,老沉的这条帖文似乎并没有说明什么,其后也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同样在2013年4月20日的雅安地震事件之中,微博之中出现了所谓的10大谣言[5];2014年3月8日的马航MH370失踪事件中也是各种失实消息与谣言层出不穷。回过头来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有些微博大V直接或间接参与了这些谣言的传播,有的甚至是某一谣言的始作俑者。

(二)微博大V话语的情绪化倾向

我们发现,近几年的突发事件之中,不少微博大V的言论以情感取胜,表现出“鼓动型”、“控诉型”、“同情型”、“嘲笑型”、“谩骂型”等情绪类型,具有较强的“煽动性”,有的甚至引起较大的线上、线下社会抗议活动。赵鼎新研究认为,能给人以“道德震撼”的帖子,能够激发网民的情感,调动他们的力量,从而刺激网络互动,酿成网络事件。赵鼎新充分论述了网络事件之中的情感因素,并赋予其积极的意义,同时,他也关注到在缺乏社会共识的状态中,微博民意乃至情感因素又可以成为某些人操纵社会舆论的筹码[6]。的确,在目前的社会语境中,我们当然要充分重视和肯定情感因素推动网络舆论良性发展的作用,同时,我们也要警醒情感因素在突发事件网络舆论中的不良影响。近几年来,众多“名人”微博围绕民族主义、国际争端、历史问题、环保、转基因食品等热门话题在微博空间之中进行激烈争斗,甚至形成网络左右派,遇到相关突发事件则会使微博空间弥漫着话语暴力的极端情绪,有时甚至到了“约架”的地步,极大地损耗了社会公共话语空间。

(三)突发事件之中,某些微博大V故意发布另类消息,负面影响大且深远

上文分析“名人类”微博大V之中,有一些是所谓的网络红人,也是目前微博大V的一个特殊类型。这些网络红人也拥有巨大的粉丝量,有的平时炫富或者好谈性、畸趣、奇谈怪论与非常之事,甚至相互之间公开嘲讽对骂,引发微博之中的“围观”;而在突发事件之中,有些网络红人则故意发表不合时宜的奇谈怪论,形成网络舆论热点,显示出更强的话题制造与操纵特点。2011年7月27日,远在美国的凤姐针对7?23温州动车追尾事件,竟然匪夷所思地发布了一条“死者听着自己的大名,死得其所”的帖子,或自觉不妥,她很快自行删除,但被眼尖的博友“@木易小坡”发现,截图后转发,凤姐于是连发两帖反驳,后来这几条帖子全部被凤姐删除,但由此引发更大的争议,新浪微博中众博友发起了“你愿意举报和取消关注凤姐罗玉凤吗”的投票活动。这一事件可谓7?23温州动车追尾事件中最为奇特的网络舆论事件之一,其引起的突发事件的舆论偏向现象值得特别关注;同时,像凤姐在此次事故中故意发出惊人之语,挑战了网络传播与国人的道德伦理底线,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对其声讨,但是被撞击得支离破碎的道德伦理能够在一场口水战中修复吗?2011年6月21日,郭美美在其新浪微博发表炫富帖文,并称自己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引发网友对中国红十字会乃至整个慈善事业的大规模质疑,成为一起典型的网络驱动型重大突发事件。在2013年2月5日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要求复查郭美美事件的热潮中,郭美美以帖文高调回复,同时还有其所谓情色视频流出,这些微博帖文都可以归结为我们分析的微博话语的失范行为,致使郭美美事件的网络舆论更加诡异复杂,一次次重创社会公信力,也在不断地毁坏着社会共识和社会道德。

三、突发事件之中微博大V话语失范行为的规制方法

近几年,随着各种社会化媒体的成熟与发展,突发事件乃至网络驱动型突发事件的各种网络舆论层出不穷且十分混乱,强化社会矛盾的根源,消解政府公信力与社会伦理道德、社会自信心,不仅给责任方、各级党政组织造成很大压力,也为突发事件的解决增添了不少曲折与难度[7]。有关研究报告认为,像7?23温州动车追尾事件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已经触及以城市中产为代表的中间阶层的利益,“动车事故成为一个契机,推动中等收入阶层集体登上网络舆论平台。而在事件舆论里中产阶层对公权的质疑和离心倾向,值得为政者警思。[8]”针对微博大V,如何规避其在突发事件之中的话语失范行为,做到社会舆论良性互动,确实是社会各方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一)微博大V的自律原则

目前,众多“名人类”微博大V都以自己合意的方式拥有网络传播渠道,并拥有成百上千万的粉丝(听众),这些人也就拥有了相当于甚至优于大众媒体的舆论影响力。突发事件之中,各种相关信息与声音大量出现,“名人类”微博大V的发言与转发一定要“三思而行”。“一思”自己所发布与转发的言论之中的事件信息是否符合事实,可信度有多高。当然,我们若要求微博大V转发相关信息之前,件件都去调查核实相关信息的真实性,肯定不尽现实,但是,我们希望微博大V在发布相关信息时尽量采用可信的“信息源”;“二思”自己发表或所转的言论所含情感的适度。有研究者通过数据研究发现,新闻信息的不同架构产生不同的议程设置效果,其中特殊问题框架、情节框架和价值框架比主题框架、一般框架和策略框架具有更强的议程设置效果[9]。对比分析,新闻信息传播的这一特征在微博信息传播中同样突出。对于这类帖文,微博大V应多加甄别,自己尽量少发布与转发。即使发布,也要注意在真实信息的基础上评论,做到适中;“三思”自己发布的言论可能引发的后果。一般情况下,微博大V当然希望自己的言论越受关注越好,但是另一方面,微博大V在发布帖文之前,又要好好地预想一下自己言论可能造成的各种结果,尽量避免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

(二)网络应用监管的优先原则

对于微博大V,尤其是粉丝(听众)量超过百万的博主,各个微博应用平台应该指定专人对其微博言论进行监看,多与这些微博博主进行沟通。突发事件爆发之时,结合网络舆论生成的时间规律,网络平台更应该加大监看力度,遇到基本事实有疑问的帖文,可以直接与这些博主联络,进行帖文修改直至禁发。一旦微博大V深陷舆论危机之中,网络应用平台则应该与其共同探讨应对方法,化解舆论危机。对于网络红人,网络应用平台更应该以社会效益与自身声誉为重,避免单纯追求轰动效应而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有论者在总结西方政治丑闻与媒介关系时,提出“谈话丑闻(talk scandal)”的概念,指各种媒体将性、经济、权力的丑闻戏剧化,并大规模地持久传播,严重影响了西方政治生态[10]。结合网络传播的特性,我们可以延伸出“网络丑闻”的概念,“网络丑闻”将丑闻主体从名人扩展到每一个人,并有意无意地将突发事件之中的各种因素戏剧化,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大。像凤姐在7?23温州动车追尾事件中的不当言论和郭美美微博帖文的“天真过失”,就十分突出地体现出“网络丑闻”长久而巨大的破坏力。凤姐的不当言论曾激起不少博友抵制,并呼吁新浪网关闭其微博,新浪网并没有做出回应,此事最终不了了之。如果当初新浪网能够对其微博言论进行监管,这一舆论危机完全可以预先解决。而对于郭美美事件,新浪网虽然承担其认证过程中的过失,但是对于郭美美微博的监控与处理并不到位,致使其负面效应不断延续。

(三)党政组织与微博大V的联合原则

有论者认为,我国现在舆论环境的整体现状是“意见多元化,情绪激烈化,意见表达呈现冲突化”[11]。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较长时间,我国社会舆论的复杂格局还会继续,并会成为常态。社会舆论的这种格局为我国各级政府与组织的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考验。我们认为,社会舆论尤其是网络舆论实质是社会发展过程之中各种问题,尤其是矛盾的聚合、爆发,其解决之道当然依赖民意的疏导,但是根本方式仍然在于党政组织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型。可以肯定的是,目前绝大多数微博大V网络言论的本意是好的,各级党政组织应该真心地与这些微博大V交朋友,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整合自身的媒介渠道尤其是网络资源(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与其形成良性互动,进而较好地进行网络舆论引导与公共信息治理。

从上图大致可以看出,在信息传播与舆论流动的过程中,微博大V处于中心位置。实际上,如今各类媒体、党政官员和党政组织都以网站、论坛、微博、微信等方式进入“微博大V”的大圈子之中,大家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之中平等发言,这就为各级党政组织进行公共信息治理提供了极佳的民意搜集与舆论整合的机会。因此,在突发事件之中,各级党政组织除了快速有效地进行事件处理之外,还应该及时向社会发布相关权威信息,多与微博大V联系,让他们参与事件处理并发布相关信息发布,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Shayne Bowman,Chris Willis.We Media-How audience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杨国斌.悲情与戏谑:网络事件中的情感动员[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9).赵鼎新.微博、政治公共空间和中国的发展.东方早报[EB/OL].http:///150/2012/4/26/782916.shtml.张爱军,张广鑫.微博政治功能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12).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C].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Franti?ek Kalvas,Jan Váně,Martina ?típková and Martin Kreidl,Framing and Agenda-setting: two parallel processes in interaction,Presented at WAPOR Annual Conference 2011 at Amsterdam.Mats Ekstr?m & Bengt Johansson,Talk scandals,Media Culture & Society,2008,Vol.30(1): 61?C79.[责任编辑:思涵]

下载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控制解析

    第 24卷第 115期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V ol 124N o 1115 2008年 10月 Journal of Hunan F inancial and Econo m ic College Oct 12008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控制 吴彩......

    中职生失范行为调查报告(全文5篇)

    关于中职生(学前教育专业)失范行为的调查报告 一、 本次调查的对象 (一)本次调查的目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对中职生失范行为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学生出现各种失范行为的比例,以及学生......

    从行政伦理失范分析职务犯罪

    从行政伦理失范分析职务犯罪 行政伦理失范就是行政人员在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臵行政伦理的规范与原则不顾,把公共权力用来满足私利的情况或现实,从而导致公共利益受损。从本质......

    外资公司企业伦理失范成因分析

    外资公司企业伦理失范成因分析 企业伦理失范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与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及企业管理者的伦理素质息息相关。然而很多在国外将企业伦理执行得非常好的外资公司在......

    当下大学生毕业季行为失范的分析与对策0.

    当下大学生毕业季行为失范的分析与对策 又到了毕业生离校之际,部分高校或多或少会出现毕业生不文明行为,如酗酒、破坏学校公物、寻衅滋事,甚至出现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严重扰乱......

    2个典型的学校失范行为及其解释

    2个典型的学校失范行为及其解释 案例:学生在校偷窃的现象 解释类型:失范的心理学解释 目前心理学上关于失范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心理缺陷说”;另一种是“挫折—侵犯说”。 1.......

    对学生因学习焦虑导致的失范行为进行的心理辅导

    对学生因学习焦虑导致的失范行为进行的心理辅导 目前,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日益现代化,中小学生所接受的社会信息容量越来越大,其中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多,......

    基层行政执法失范的原因分析

    基层行政执法失范的原因分析 基层行政执法是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公民权利意识增强,人们对基层执法问题日益重视和关注。然而,行政执法各个领域还不同程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