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村民选举中的政治冷漠问题根源及对策...
农村村民选举中的政治冷漠问题
姓名:袁同雄 学号:7101309053 班级:公共事业班级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摘 要: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我国农村教育落后导致村民素质不高以及个体经营的独立和分散性,村民间联络意识淡化农民的政治参与受功利影响较大。因而,当前在部分农村,农民对村民选举热情不高,表现为政治冷漠。由此,必须加快法制建设,完善选举程序,确保程序公正;要加快经济发展,激发村民参与选举的积极性;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参选率, 提高选举质量,推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关键词: 农村;村民选举;政治冷漠;宗族;经济发展程度制约;对策
正文:村民选举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政府推行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保障农民当家作主的重大举措,是农村村民自治活动中不断发展、完善的一项重要制度。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后,村民自治有了比较正式的规范性文件的指导。但在选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村民参与积极性不高,表现为政治冷漠。
通过对我家乡的村民选举调查发现,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政治冷漠。我家乡是江西吉安的一个偏远山区的农村,各个村庄坐落在山脚下,村民户数很少,基本上都是在10到30几户之间,故而按照国家村民选举法,各个村成为村小组,从各个小组成员中选举村委会成员,组成村民委员会。但这就不得不提家乡经济发展状况了。家乡经济明显以务农为主;没有村级企业,其他种植业为形成经济效应;交通不便,8个村小组中至今有4个未修通村级公路,喊了几年的新农村建设未起步;农村中的青年都到外地打工,家里只剩下中老年人,劳动力里流失严重;各个村小组活动经费捉襟见肘,这直接导致了村民无心关注政治。加之农村教育落后,老师还是一些老教师,年轻教师不愿意到哪里任教,并且无英语老师,这些直接导致了新一代孩子受教育水平低于其他地区。而我通过对年轻一代的调查访问发现,这些人普遍不清楚村委会成员是哪些。
所以,我想,这个政治冷漠问题绝不是只存在在我家乡,应该是在中国其他地区也存在的。这种现象严重影响村民自治的进一步发展。
一、村民选举中政治冷漠的具体表现
1、选举中村民缺乏参与热情,参与率不高
中国部分农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生产和生活几乎是孤立、分散的,他们只关心农业生产,对农村公共事务无热情。据相关资料显示:各地平均参选率在80% 以上,部分地区如广东、海南、四川、湖南等省的参选率在90%以上。但这与政府宣传动员和一系列的强制措施有关,实际上村民选举已经出现比较严重的政治冷漠现象。
2、村民选举中组织化程度低, 随意性突出
组织是人们通过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合方式而形成的高于群体的社会共同体,是组成此种共同体的人们或单位所采取的社会生活方式。这就要求是一个自觉参与过程,所以,衡量农民组织化的指标也就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村民参与农村事务的频度和质量,村民委员会主导农村事务的频度和实际效果,村民对村民委员会的认可度和期望值,村民委员会在处理集体利益与村民利益上的表现等。然而在我对家乡的调查中发现,村委选举的组织化程度低,村民对于村民委员会认可和期望值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大多变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只要不是很出格就行,对村委会主导的农村事务的实际效果表示不看好。
二、造成村民选举中政治冷漠的原因
1、个体经营的独立和分散性,村民间联络意识淡化。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了个体经营的独立性、分散性,村民间联络的淡化,这样就更加弱化了村民参与自治的政治热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应有的生产力,却降低了组织化的程度。在实际生活中,村委会的功能大都集中在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上。当村级组织在这些方面的作用形同虚设而只是作为乡政府的执行机构时,一村范围内的组织化必然会受到致命的影响。
2、经济发展程度较低,教育落后导致村民素质不高,政治参与受功利影响大。
由于经济不发达,部分农民政治素质、文化修养较低。参与选举缺少原则性、多顾及情面及私利的满足,民主意识薄弱。主要表现是对权利认识不到位,维权意识差,导致民主监督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得到解放,农民不再被束缚在土地上, 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这也使他们参与活动的情况呈现多样化态势。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 即利益型参与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那么,对于非现实经济利益型的村级活动, 村民的政治热情和兴趣就比较低。且参与受功利影响大。经过调查发现,多数村民认为成为村委会成员无利可图,而且干扰自己的工作,兴趣不大。
3、各村小组地域差别和各个村小组中存在宗族影响,使得决策对于各村小组的利益不同。
各个村小组分散,田地分布不一样,使得像水利设施建设等对于各村小组的作用不同,花费也不一样。各个村小组在本村基本上是一个姓,属于同一宗族,而村小组的处事要受到宗族的影响,从而各个村小组的意见难以统一,经常形成分歧,而资金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村民对于村委会的决策都抱质疑态度,从而逐渐产生对政治的冷漠。虽然不能断定在其他地区普遍存在,但确实在我家乡存在着。
三、解决村民选举中政治冷漠问题的对策
1、加快法制建设,正确定位政府角色,提高参选率。
我国制订的相关法律并不完全适应农村的发展。因此,各地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好地方性法规及其配套制度的完善工作。加强对村民选举的监督,使村民选举走向法制化,避免选举中出现买卖票现象。完善村级财务制度和专业审计制度。进一步明确政府与村委会关系,政府在选举过程中要正确定位角色,既要避免一切包办或干扰选举的越位,也要避免不作为的缺位现象,造成民众对选举的不满和参与的冷漠。
2、完善选举程序,确保程序公正
设立以村民为主体的选举组织机构。由过去乡镇政府一手操办转为指导,以村民自己推选的选举委员会为主体,组成相对独立的选举机构,确保选举的公正性。取消流动票箱, 历届选举中流动票箱是最易于进行选票掺假的。同时完善秘密投票设施, 规范投票程序,使村民投票不受干扰。完善罢免程序。要使村民对不称职的村委成员能行使罢免权,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明确规定罢免条例,二是严格罢免程序,三是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
3、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选举质量 由于农民缺乏建立组织和参加组织生活的传统, 所以,政府应加强农村的教育,引导农民破除落后、保守的小农意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懂得相关法律法规, 逐步确立民主、平等、法制等现代意识,使之成为合格的村民自治主体。由对政治的冷漠转变为高度的热情,以组织化的形式参与政治。选举出真正代表自己利益的村组织,并在组织生活中实现自身发展。
4、加快经济发展, 激发村民参与选举的积极性。
要使当前村民表现出的政治冷漠状况有所改变,必须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 使先富带动后富成为现实, 而不是口号性的东西。实行税费改革,对于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是非常有效的。但从长远来看,真正实现农村的共同富裕关键在于利用村民自治引导农民走上致富之路。为村民选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结语:通过对村民对于村民选举的政治冷漠问题以及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相信选举会促进农村和谐、团结、发展。参考文献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10
第二篇:村民选举冷漠问题
乡村选举中村民政治冷漠的成因及对策思考
文献综述
摘要:村民自治的第一个原则是直接民主,所谓的直接民主就是广大农民群众自己当家做主,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共同治理好本村的各项事务。乡村选举则为村民自治提供了当前最为广泛的基层民主政治活动,为广大村民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意愿和行使自己权利的途径,按理村民应该积极参与。但在实际过程中,村民表现出来的政治冷漠令人担忧,村民并不珍惜自己手中的权利。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村民对选举的政治冷漠呢?本文就各位相关学者对于乡村选举中村民政治冷漠的成因及对策思考进行阐述。
关键词:乡村选举;村民;政治冷漠
一、前言
乡村选举为中国广大村民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民主管理、进行民主决策提供了重要渠道,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村民是乡村选举的主体,村民委员会是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是村民直接政治参与的体现。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以来,村委会选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肯定它进步的同时,乡村选举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乡村选举理应是民主选举,但由于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村民参政意识与参政行为热情度持续下降,大部分村民对选举持冷漠态度,使选举处于形式化甚至无人问津的尴尬状态,这对国家希望通过村民自治达到乡村治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也将阻碍着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因此,如何做好乡村选举,彻底根除村民的政治冷漠,引起了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本文就乡村选举中村民政治冷漠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乡村选举将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村民的参政热情能够得到唤醒。
二、政治冷漠的定义
学术界对政治冷漠并没有多种定义,经查阅相关资料,学者陈静,杨爱华认为:政治冷漠,是与政治参与相对应的概念,也就是在政治活动中和政治行为中表现出消极政治态度,即不参加政治生活,对于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的冷漠和不关心。一言以概之,就是政治不参与。罗伯特·A·达尔曾将政治社会中的人群分为无政治阶层、政治阶层、谋求权力者和有权者四类,认为现代政治社会中对政治事务极感兴趣,活跃于公共事务中的人往往是少数,而为数众多的公民则对政治持一种冷漠态度。
三、村民政治冷漠的成因及解决对策研究
村民在乡村选举中表现出来的政治冷漠,已有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全面剖析产生这一现象的成因,并就这一成因提出了多种解决途径,形成了很多研究成果。本文将选取几个有代表性学者的观点进行如下阐述:
允春喜、陈兴旺在《民主化进程中农民政治冷漠问题研究》中认为,村民政治冷漠的原因在于:①传统思想影响深远,逆来顺受不敢参与。②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政治参与畸形现象严重。③参与成本高于收益,搭便车心理凸显。④)参与机制尚未健全,利益表达渠道不畅。⑤农民整体素质偏低,政治参与农民整体素质偏低,政治参与信心不足。为此,他们认为要化解村民的政治冷漠应采取以下四点措施:①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夯实政治参与的物质基础。②完善基层制度建设,畅通利益表达渠道。③树立现代公民观念,培育参与型政治文化。④提高
农民自身素质,提高参与能力水平。
蔡旭在《村级选举中的村民政治冷漠原因及对策思考》中,从制度落实情况、村庄特点、村民个体情况、前任村委会的表现四个方面来分析村民政治冷漠的成因,文中指出:①村庄资源不足,利益驱动力太弱。②人口多,分布不均。③村民自身的组织化程度低,缺乏真正的利益代言人。④思想上,不和官斗。⑤经济上,生活温饱,衣食无忧。⑥生活方式上,村民对村庄的“归属感”减弱,对村委会的“认同感”很低。⑦农村基层干部腐败。正式这些原因挫伤了村民的政治热情。因此,要唤醒村民的政治热情,蔡旭认为应:①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落实村民自治制度。②普及村民的文化、法律知识,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③大力发展经济,为村民政治参与提供物质基础。④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摹层干部队伍。
杨辉,杨洁在《乡村选举中政治冷漠的成因与对策探析》中认为造成村民政治冷漠的原因主要有:①文化因素的影响。②经济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选举举成本的影响。③制度因素的影响。为了有效解决村民的政治冷漠,他们认为需从以下几方面努力:①加强文化建设。主要是消除传统文化消极心理影响、采取各种措施繁荣农村文化、切实加强农村政治文化建设。②发挥经济因素的积极作用。包括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避免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增加农民政治参与收益。③加强制度建设。主要是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完善政治参与制度。
王守智、王俊哲的《当前乡村选举中存在的政治冷漠现象透视》,该文从①成本收益分析。②制度效应。③文化层面三个方面来分析了导致村民厌选、不选,其政治冷漠背后的真正根源。他们认为解决此问题应:①大力发展农村经济。②加强制度建设,从根本上使农民认识到自己的政治权利。③加强思想文化建设,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
胡书芝,刘征的《政治冷漠:当前青年农民参与村委会选举的心态与行为》中指出,青年农民因其成长条件比上辈相对而言有一定的改善,故其受教育程度较之上辈更高且受传统束缚更弱,加之青年群体本身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理应在村委会选举中有较强的政治参与度而非政治冷漠。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在村委会选举中的政治冷漠现象呢?他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①村委会选举难以给青年农民切实的经济利益。②农民群体的弱势地位以及青年农民自身的经济困境。③青年农民在村庄权力格局中出于劣势地位。④参与村委会选举带给青年农民的政治功效感较弱。要解决青年农民在村委会选举中的政治冷漠问题,他们认为重点是增强青年农民对村委会选举的利益感。一方面,减少乡镇政府对村委会选举的干预,防止不必要的干预,还村委会以本来面目,让村委会真正成为村民自治组织和表达、维护村民合法正当利益的组织;另一方面,对参与村委会选举的村民以适当的补助,对参与村民以直接的经济利益刺激,可增强村委会选举与青年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
国内众多学者从各种视角全面剖析村民在乡村选举中出现政治冷漠的成因,并就这一成因提出了各自的解决途径,希望以此改变乡村的选举现状,唤起村民的政治参与热情,以此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这些都是值得肯定和借鉴的。但其中也有研究不到位的,比如以上几个学者在研究村民政治冷漠的成因时都只是简单地从思想、经济、制度、文化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村民的政治冷漠,也只是简单地要求从发展经济、完善制度、提高村民文化素质等方面解决村民的政治冷
漠。我们应该看到,乡村选举在各地发展是不平衡的,这不仅表现在选举进展快慢上,而且还表现在选举的质量、选举组织者所做的主观努力等方面,学者不能把村民的政治冷漠简单地归结于村民思想落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制度的不完善、文化的层次低,也因关注到是否是选举组织者对选举的落实情况不到位以及选举的不公正等造成了村民政治冷漠。其次,乡村选举中虽然村民是选举的主体,但是各种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的集体行为或者组织行为使得村民易受组织的影响,当村民意识到在这种集体行为或组织行为(如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等正式组织的动员、家族非正式组织的动员)遇到不公待遇时,村民就会倾向于放弃选举,学者没有把选举中造成村民政治冷漠成因的组织因素进行分析,而是多从个体因素进行分析。再次,不同地方导致村民政治冷漠的成因并不相同,所以相应的解决对策也应该不同,学者在研究村民在选举中政治冷漠成因及解决对策时,很少提及村民政治冷漠的体现,只是就成因及对策提出看法。比如,学者文中普遍提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但在东部地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低,甚至有的超过中西部县市的经济,所以笼统说农村经济水平低,容易使人混淆认识。又如,胡书芝、刘征的《政治冷漠:当前青年农民参与村委会选举的心态与行为》,该文从五大因素阐明造成青年农民政治冷漠的成因,并指出须增强青年农民对村委会选举的利益感才能解决青年农民在村委会选举中的政治冷漠问题。但该文是以湖北长阳县龙舟坪镇抽取的7个村为调查对象,因此对其他地区青年政治冷漠成因借鉴意义不大,而且不是只有增强青年农民对村委会选举的利益感才能解决青年农民在村委会选举中的政治冷漠问题,例如,青年对农村的认同感降低也是导致青年政治冷漠的成因,仅以提高利益来增强青年的政治热情过于牵强。由于时间原因,有些问题还来不及发现,希望在后续过程中了解更多,为论文的撰写提供有力的依据。
本选题国外学者研究相对较少,故国外研究现状及成果不再综述。
通过行政管理相关专业的理论学习,我对中国政治制度相关理论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对我国选举制度问题的研究有了较为全面的探索和了解。同时,本人生长在农村,在村委会换届选举的投票中,看到村民在参与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以及交谈中他们中的无奈,此外也查阅了相关法律法规和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比如,认真阅读了《村民委员会选举研究》、《中国村民民主选举研究—理论与实证分析》、《村委会选举与乡村政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这些都为写好本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加之导师的精心指点和帮助,这些将会保证论文写作的胜利完成。
本论文主要以民主选举以及中国当代政治制度中的选举理论为指导,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对本选题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乡村选举中村民政治冷漠成因的分析研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力求有新的亮点,为全面指导乡村的选举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希望以此能够根除村民的政治冷漠。
参考文献
[1]允春喜,陈兴旺.民主化迸程中农民政治冷漠问题研究.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第10期
[2]蔡旭.村级选举中的村民政治冷漠原因及对策恩考.党政干部学刊, 2010(2)
[3]杨辉,杨洁.乡村选举中政治冷漠的成因与对策探析.时代报告(下半月), 2011(10)
[4]王守智,王俊哲.当前乡村选举中存在的政治冷漠现象透视.黑河学刊,2006(6)
[5]胡书芝,刘征.政治冷漠:当前青年农民参与村委会选举的心态与行为.青年探索, 2004(4)
[6]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王沪宁,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30.131.
[7]陈静,杨爱华.乡村选举中政治冷漠的成因——以成本一收益为视角的分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3)
[8]《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三篇:村民政治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村民政治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四川南充市小龙镇村民政治参与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林艺、任中平
内容摘要:通过对四川省南充市小龙镇部分村民的政治参与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笔者认为,要全面提高村民的政治参与水平,必须寻求和疏通“低成本”的参与途径,实现参与成本的理性“转移”或“置换”;“两手抓”,杜绝参与假象的存在;拓展农民参政的“权力”,关注农民政治生存状态;全面提升农民的参政能力。
关键词:政治参与 村民 对策
农民作为占我国总人口80﹪的庞大的社会群体,其参政权利的维护和保障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程度和水平,直接影响并决定着中国政治发展以及政治现代化的进程。因此,研究当前中国农民的参政意识以及政治参与的行为方式与途径,对促进农村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笔者于近期带领学生到位于四川省南充市小龙镇的几个乡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村民参政动力、途径、效果和能力四个方面,发放调查问卷15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共计140份。
一、现状与分析
1、参与动力:高期望下的“利益权衡” 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民都期望能够成为村务管理的一分子,期望能够在村民大会上说上一句话,期望能够有能力影响村里的决策,期望能当上人大代表„„,农民的期望虽然很直接也很单纯,但他们对政治参与的期望值也很高。当被问及“您认为村民在村务管理中所起的作用如何”时,64.3%认为“起很大的作用”,30%的农民认为“有一定的作用”,仅有5.7%认为“没有作用”。大部分农民对于自身作为政治参与的一分子,所起的作用的评价是很高的,认为村民在村务管理中起很大的作用。而农民对于自身在政治参与中所起作用的评价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参政期望值的高低。当被问及“您愿意参加村民会议或人大代表的选举吗?”71.4%选择愿意,21.4%认为无所谓,仅有7.2%的人选择不愿意。农民在参政意识上是比较倾向于积极参与其中的,并且期望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这种“高期望”的氛围下,农民在谈及参与时总是不断地在直接或间接地作“利益的权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利益已经成为农民政治参与的主动力之一。大部分农民都认为现有的民主形式,其存在的目的就是要保障群众老百姓的利益,并且大部分农民对现有的主要的民主形式对保障群众利益的成效还是持较为乐观的态度。比如,当问及“你觉得人民代表大会是否反映民意和保障了大多数群众的利益”时,68.5%的农民认为保障了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大部分农民认为政治参与过程中总是要考虑对自己是不是有利,还会考虑对社会是不是有利。比如,当问及“当您投票选举人民代表的时候,您觉得:(可选择多项回答)”的时候,70%认为是“在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对社会有益”,34.2%认为“是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事”。大部分农民都是从“有利于社会”和“有利于自己”的角度而选择积极投入到政治生活中去的,而且大部分都非常重视社会利益,认为参与政治是自己的权利,跟自身利益密切相关,也是一份应尽的责任。仅有7.1%的人认为“跟自己的切身利益关系不大”,甚至有农民认为去投票选人民代表还不如回家做做家务干干农活,还有7.1%的人认为“投一票应付应付,至于选谁无关紧要”,因为他们觉得投票并不能改变什么。从他们的选择看,不论选的是哪一项,都反映出他们的利益权衡的过程,只不过,权衡后觉得孰轻孰重的态度不同罢了,可能有的农民在参与中表现出积极,有的表现得冷漠,有的觉得无所谓。
2、参与途径:传统与激进并存
调查发现,村民在政治参与的具体途径选择时,既表现出传统的一面,有不乏激进的一面。当被问及“如果你对某位干部的行政行为不满,你会通过什么途径寻求帮助”时,64.2%的人选择“向乡政府反映”,部分人认为只有向乡政府反映情况,才是最直接的方式,部分农民认为“只有政府才能解决”。20%的人选择“上访”,并有部分农民提出“上访才能解决问题”,在部分农民看来,“上访”让乡领导“有压力”,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15.7%选择“到法院去告他”,10%选择“寻求村委会的帮助”,大约12.8%的人同时选择了前4者中的任意2-4项,此次调查只有7.1%的人选择“干脆放弃”,仅1个人选择“其他途径”,并注明是“向纪检部门检举”。
在大多数农民看来,“遇到问题找政府”还是首选,其次让农民觉得最有效的是“上访”,再次是“去法院告”,最后才是“寻求村委会的帮助”,极少部分选择放弃。可见,大部分农民遇到问题仍会首先选择较为传统的方式,即遇事找政府。虽然大部分农民对政府的工作效率和腐败现象很不满,但仍把政府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依靠”,这实际上也是中国农民几千年“清官情结”的延续,他们总是不断地期望有一个能为其做主的“父母官”来庇护他。直到现在,碰到问题时,第一个想到的仍是组织、领导和政府,这已经成为中国农民甚至中国人的一个传统。其次,占36.7%选择较为激进的途径,即“上访”或“去法院告”,尤其是选择“上访”的农民中86.8%都是单独只选择“上访”,而未做其他任何选项的选择(此题为多项选择),从此可以看出,这部分单独选择“上访”的人思想比较激进,对乡政府能否处理好这些问题存在很大的质疑。
再次,在传统与激进并存的情况下,唯一感到遗憾的是农民对于“寻求村委会帮助”的冷漠,只有10%的人会选择向村委会寻求帮助,这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村委会作用的减弱。对农民来说,村委会作用的减弱就意味着农民参政渠道、沟通渠道的不畅。从整体上来说,这显然是不利于农民政治参与以及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大环境的。
最后,让人感到非常遗憾的是无一人提及向“新闻媒体”(被马克思誉为“第四种权力”)这一有效的途径反映情况。事实上,“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靠老百姓的积极参与。
3、参与效果:参与假象不容乐观
我国农村政治参与存在着不容乐观的“假象”,比如我国农民的投票率以及参加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的到场率都是非常高的。这次调查南充市小龙镇的3、4、5、6、9村的村民中,84.2%的村民参加过近三年的村委会投票选举,82.8%的村民参加过近两年的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而且在参加次数上选择“每次都参加”或“大部分都参加了”的村民占了参加人数的79.3%。
但事实上,这种村民参政的“兴盛”并非真实。
首先,高投票率和高到场率并非就意味着高参与率,政治参与不仅包括投票,还包括很多其他的形式,比如信访、监督、参与管理等等。而这些村民在利用投票以外的其它途径参与政治方面却明显薄弱,显得有些盲目、无助,甚至是无奈。此次调查中,没有一个农民意识到或者会选择“通过新闻媒体的监督”来实现自己的政治参与。
其次,委托投票被广泛滥用。此次调查中,当问及“在投票选举中,你会让别人代你投票吗”,68.5%的村民选择“看情况,可能会”, 31.5%的村民选择“肯定不会”,可以看出,村民大部分都能接受委托投票的形式。而且,有的村民会一人代写一大把选票。在这种情况下,村民参选率失真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次,动员之下的象征性参与。也就是说,有些公民虽然参与了,但由于是被动员或迫于领导及单位的压力等外界因素而不能不参与。这种参与并非出于当事人自己的需要,而是在利益权衡之下所做出的一种迫不得已的决定。比如,此次调查中,当被问及“您参加村委会投票选举主要是因为什么”,47.1%的村民选择“村里要求我参加”,30%的村民选择“大家都去,所以我也去”,仅14.3%的村民选择“我自己想参加”,8.6%的村民选择“其他”。所以,我国农村的高投票率主要还是被动员的缘故,农民参与较少出于自主意愿。
最后,政治不透明让农民参与的效果大打折扣。比如,当问及“您是否知道正式候选人是怎么确定的”,37.1%的村民选择“领导确定”,35.7%的村民选择“不知道”。当被问及“你投票前是否见过候选人”,52.9%的村民选择“没有见过候选人”34.2%的村民选择“听说过,没有见过”,仅12.9%的村民选择“见过候选人”。显然,政治不透明让农民在政治参与过程中显得相当盲目,也很无助。
4、参与能力:参差不齐
此次调查中发现村民的参与能力呈现参差不齐的状况,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看: ⑴对法律的熟悉程度。大部分村民对政治参与可能涉及到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和熟悉程度相当低。调查问卷中被问及“你知道《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吗?”60%的村民不知道,40%的村民知道。当进一步问及“你知道其主要内容吗”,仅有6个人知道。当问及“你知道我国法律是如何规定选举程序的吗”,71.4%的村民选择“不知道”,27.1%的村民选择“知道一点”,1.5%的村民选择“大部分都知道或全都知道”。这就提出一个政治参与急待解决且相当重要的问题,即加快农村的普法教育和普法宣传,让农民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参与的程序是怎样的,如何维护自己的参与权利,如果农民连这些基本的法律法规都不知道,那么他们参与政治生活就无法可依,甚至会很盲目,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合法的。⑵文化程度。此次调查的村民中,11.5﹪未上过学,21.4﹪是小学文凭,57.2﹪是初中文凭,8.5﹪是高中或中专文凭,1.4﹪是大专文凭及以上。可以看出这些村民的文化水平有高有低,但总体是偏低的,而且主要集中在初中水平。而村民的文化程度对其参与积极性的影响是很大的。根据美国的调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大多比较积极参与选举,投票率较高,比起平均水平(50﹪左右)来,常常要高出20—30﹪。„„这个规律在中国同样有效。[1]对于拥有初中文凭的村民来说,至少他们可以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条文和政策,知道哪些属于制度内参与,知道怎样在制度内的参与形式中合理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等等。而对于未上过学的村民,他们可能连选票都看不懂,不知“竞选”为何物„,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限制了他们参政的积极性。⑶参政经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经验也是一种能力。参政的经验越丰富,参政的能力就越强。调查中当被问及“近两年你是否参加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时,82.9﹪的村民选择“参加过”,其中,22.4﹪的村民“每次都参加”,56.9﹪的村民“大部分都参加了”,20.7﹪村民“仅参加了少数几次”。可以看出,村民的参与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⑷民主意识。民主意识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民参政能力的高低,甚至影响着公民参政能力的高低。此次调查中发现,民主意识在村民政治参与中的具体反映是参差不齐的。比如,当问及“如果您是干部候选人,您将采取什么办法让选民或代表了解您,投您的票?” 20%的村民选择“组织上介绍”,32.9%的村民选择“找亲戚、朋友帮忙”,24.3%的村民选择“希望有竞选,我自己表现”,8.6%的村民选择“组织班子活动”,1.4%的村民选择“用经济手段拉票”,12.8%的村民选择“其他”。可以看出,村民在政治参与中对于方式的选择随意性很大,有制度内的方式,也有制度外的方式,有传统的,也有非传统的方式,总之,村民都倾向于选自认为最有效的方式。但民主意识越高,就越倾向于选择制度内的方式,同时也是实际最有效的方式。比如有24.3%的村民选择“希望有竞选,我自己表现”,这实际上就是让“选民或代表了解您,投您的票”的最有效的制度内的办法。
二、对策与思考
通过这次调查,笔者认为,要全面提高村民的政治参与水平,必须在以下几方面下工夫:
1、寻求和疏通“低成本”的参与途径,实现参与成本的理性“转移”或“置换”。
“参与成本”主要包括参与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风险成本”等。“高成本的参与”无非就是“时间成本”、“经济成本”、“风险成本”等投入过多,而对于我国农民这个庞大的弱势群体来说,“高成本的参与”无非就是叫他们“不要参与”。而这正是农民出现参与冷漠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参与成本过高,从某一个角度来说,是削弱和降低了农民的参与能力和参与频率,而参与的能力和频率是民主参与的重要衡量标准。农民的经济能力和精神承受能力本来就有限,参与成本过高,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把农民推出民主参与的圈子之外。
现今,我国农民通过信访的方式参与政治还是通过相当传统且成本高的方式(即“远走他乡,腰带盘缠,带着状纸找青天”)去实现参与的目的。所以经常会出现农民表达政治诉求却导致农田荒废,甚至倾家当产的局面,这种高成本的参与反而与参与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信访为什么不能通过电话等低成本的方式来实现,譬如“市长电话”。事实上,农民参与的“低成本”离不开行政管理的“高成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成本的理性“转移”或者“置换”过程。即把农民参与的成本转移到管理上来。“市长电话”这条途径,如果充分发挥其效用,可能会激增行政管理的成本,但却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减轻农民表达政治诉求、参与政治的成本。这种成本的理性“转移”或“置换”在民主社会是应该极力提倡的。这种参与方式虽然是低成本,但却极易“流于形式”。自1983年各地城市陆续设立市长电话后,2005年6月,工人日报记者曾作了一次暗访,大部分城市的市长电话都形同虚设,虽然能够打通,但真正能够落实及起作用的却寥寥无几。[2]所以农民参与成本的“转移”或“置换”应着力于行政管理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农民参与的“低成本”还可以通过行政透明化来实现。政治透明,在民主国家是非常必要的。萨托利认为,民主本身就要求透明度,“权力的房子应是一间玻璃房子。这一立场的理性依据——与其道德依据不同——是,透明度高有利于更好地进行控制,从而减少外部风险。„这意味着即使增加透明度导致决策成本上升,也是上升得有理。”[3]即行政透明可能导致决策成本上升,但却从另一个侧面降低了公民的参与成本。
2、“两手抓”,杜绝参与假象的存在。针对我国村民参与所存在的不容忽视的“假象”,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实施“两手抓”,才能从根本上有效的遏制参与假象的存在。
一方面,从制度入手遏制参与假象。从制度入手遏制参与假象主要是从制度安排上扩展其对村民参与的“包容性”。对参与的村民来说,这种“包容性”首先就意味着资格、机会以及在公共空间中参与的可能。正如达尔所说,民主国家的主体应该具有“完全的包容性”,应当包括一切服从法律的人们。[4]目前,我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二,但每96万农民才选出一个人民代表,我们不得不承认,光从制度安排上,农民就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我国政治参与中最大的弱势群体。所以,从制度上加大农民的代表份额势在必行。对参与的村民来说,这种“包容性”还意味着对村民参与“自主意识”的包容;即在制度安排上要实现由过去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动员参与”向“自主参与”的转型,积极地提倡并鼓励村民通过合法的方式主动的参与政治,而不仅仅是从形式上参与。这样才能在较大程度上提升村民政治参与的有效性,避免“动员参与”下带来的盲目乐观。
另一方面,从责任意识入手遏制参与假象。首先要提升政府的责任意识。目前,可以通过动员宣传以及文化教育等手段对政府的工作人员进行思想上的感染和熏陶,让他们认识到他们所拥有的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的,应该有这个责任去履行好这个权力。其次,就是要大力提升农民的责任意识。现在农村大量存在的“委托投票”的现象正是农民责任意识不强的体现。大部分村民都能接受这样一种所谓的“便捷”参与方式,认为“委托投票”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事实上,这些村民并没有意识到“委托投票”是对其自身民主参与权利的一种亵渎。所以,大力提升农民的责任意识是遏制参与假象的根本。我们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来提高农民的责任意识。美国学者戎雪兰就曾提出应加强公民的责任意识教育,让他们意识到个人责任(个人的责任,包括尊重人类的生命、尊重别人的权利、诚实、宽容、有同情心、证明有自我控制的能力、参与民主程序、为共同的目标而工作、尊重别人的财产。)在社会与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5]我们还可以从法律规定上来提升农民的责任意识,避免参与假象,譬如,从法律上规定,如果发现“委托投票”的现象,公民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或社会责任等等。
3、拓展农民参政的“权力”,关注农民政治生存状态。
大部分农民对于政治参与都觉得很被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觉得自己“无权”。农民参与政治的过程中,不仅要有“权利”,更重要的还应该有“权力”。而且这个权力是一条完整的链条,正如“选举、监督、罢免、保留”权缺一不可。拓展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的当务之急是健全农民参与的权力。要拓展我国农民的参与,最根本的是赋予和强化农民的权力。“直选”是值得推广的(1998 年四川省遂内宁市步云乡的农民“直选”开展得如火如荼,在这次直选乡长的过程中,可以公开报名、公开竞选、公开投票,使步云乡的农民第一次体验到直选的喜悦),但很少有人深思这样一个问题:即农民有了选举乡长的权力,但农民有决定乡长“去”和“留”的权力吗?如果没有,这种被捧说得出神入化的选举就不可避免地陷入权力的局限。毕竟,选乡长不是选族长,不是选出之后就一劳永逸;而且谁也无法保证当选的人会一直廉洁奉公、廉明执政,所以农民必须拥有“罢免”被选人的权力;被选出的干部毕竟是受上级行政和党委的管辖,如果被农民选出的干部被上级行政和党委以某种理由随意删除,或者农民选一个,上面就删一个,那么农民的选举也就没有意义了(2002年10月由村民自己选出的宜兴市鲸塘镇南庄村村主任陆义宝,因与村支书存在意见分歧而被鲸塘镇党委以年龄和能力为借口“杯酒释兵权”的事件就是一个典型)。[6]所以,对于农民来说,不仅要有“选举的权力”、“罢免的权力”,还得拥有“保留的权力”。
4、全面提升农民的参政能力。我国农民的参政能力参差不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农民的参政能力。第一,强化“普法教育”和“普法宣传”。这次调查,感到吃惊的是农民对于与政治参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是非常低的,大部分都只限于知道有这部法,而对具体的法律条文和规定却知之甚少。因此,普法教育和普法宣传在农村是势在必行的,并且迫在眉睫。目前,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进行普法活动。譬如,通过电视或广播宣传、组织村民阅读学习法律条文及报刊杂志并进行相关讨论,充分发挥舆论传媒的中介作用以及政府组织的引导作用。第二,提升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更可能把参与政治看作是公民的责任,而具有这种责任感的公民事实上会更加踊跃的参与。”[7]受教育的程度与参政经历有着明显的对比关系。在我国,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参与经历就越丰富,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其参与经历就形成明显的差距。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公民中有参与经历者所占百分比:初级为8.4%,中级为9.7%,高级为17.32%。[8]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其政治参与的经历显然要少得多。而我国的农民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其参政的经历也明显比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少。第三,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一方面必须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指公民在政治参与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积极主动的精神。公民主体意识的增强,既是社会发展的进步,也是现代公民政治参与质量逐步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与主体意识相对立的则是附庸意识,主要表现为“奴性”和“依附”。培养农民的主体意识,就是要农民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有责任和义务参与社会国家的各项事务;另一方面,有必要提升农民的责任意识。一个公民的责任意识直接关系到政治参与的有效性。责任意识应该包括两层涵义。第一层涵义一种负责任的心态。表现为公民对其行为后果的一种谨慎考虑和权衡,以负责任的心态去实施其参与行为。从这一层涵义来说,责任意识避免了盲目的、非理性的参与。第二层涵义则是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即公民把自己看成是历史的主宰、国家的主人,所以制约和监督政治权力、防止政治权力的异化腐败则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从这一层涵义来看,责任意识则避免了农民政治参与的冷漠局面。目前,我们可以通过民主教育和民主宣传等形式让农民了解什么是民主,什么是有效的参与方式,什么才是政治参与的责任等等,同时通过提供切实的民主参政途径和形式,让农民了解和体会责任的真正含义和内容。
------------------注释:
[1]张明澍.中国“政治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77.[2]马昌博.一部电话的威力【N】.南方周末,2006-4-6.
[3]乔·萨托利.民主新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250.[4]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85.[5]戎雪兰.民主的公民教育与中国的政治改革——美国公民教育对中国的启示【J】.当代中国研究,1998(3).[6]易颖.村主任的丢官之惑【N】.南方周末,2002-12-31.[7]莱斯特·W·米尔布拉斯.政治参与【M】.芝加哥:兰德麦克拉利公司,1966,61--63.[8]张明澍.中国“政治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32.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
(文章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1期)
第四篇:党员信教问题的现状、根源及对策
托镇位于渭河下游,沙县境域北总面积平方公里。全镇辖个行政村,个自然村,总人口人,汉族人,占总人数的;少数民族人,占总人数的,有维吾尔、汉、回、哈萨克、东乡、苗、壮、藏、蒙、布依、满个民族。
全镇是一个以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为主的多民族乡镇,信教的群众较多,宗教意识较浓厚,有清真寺所,宗教人士名。
───托镇党组织及党员现状
托镇下辖党总支个,党支部个,村场)委会个;现有党员人,其中农牧民党员人,占党员总数的,少数民族党员人,占党员总数的,呈现出农民党员数量较多、分布面广、文化层次分明等特点。
───当前,因受宗教氛围的影响,一些地方出现了党员信教的现象
受宗教的影响,当前一些地方出现了个别党员程度不同的参加宗教活动的行为、更有甚者出现了背离马克思主义信念,开始信仰宗教的情况。针对以上现象,中组部早于年在《关于妥善处理解决共产党员信仰宗教问题的通知》中就明确指出:共产党员信仰宗教,参加宗教活动,违背党的性质,降低党的威信,削弱党的战斗力,也不利于正确贯彻党的宗教政策。
党员参加宗教活动及信仰宗教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弱化是导致党员信教的原因之一。政治思想教育本来是我党的一大教育优势,但是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冲击下,一些农村党支部的政治思想教育功能正在弱化,党支部每月一次的开会学习制度很难坚持,偶然召开的支部会也是为了硬任务,思想交流的机会很少,缺少在党员中经常性开展理想、信念、宗旨教育。与此相反,宗教组织的活动却按时进行,一次不少,对信教徒进行思想上的异化。
二、党组织缺少对党员同志的关心是造成党员信教的原因之二。农村党支部是农村各项工作领导核心,工作任务繁重,由于工作繁忙,忽视了对党内同志生活上的关心及精神上的鼓励,使这些同志内心空虚,体会不到党组织的温暖。而一些信教徒则乘虚而入,三番五次来做工作、拉家常、谈心得,无形之中一些党员变成了信徒的朋友,进而变成了信徒。
三、在吸收新党员上,由于个别把关不严,埋下了党员信教的隐患,是造成党员信教的原因之三。一些基层组织,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只注重发展,不注重全面考察、培养,被个别党员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将一些政治不过硬,思想摆浮不定的同志吸收进入党的组织,埋下了出现党员信教现象的隐患。这部分同志,立场不够坚定,在大事大非问题上容易出现偏差,在受到宗教影响时,极易出现信教的现象。
四、宗教环境所造成的压力,是迫使个别党员出现信教现象的原因之四。因我区是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且宗教意识浓厚,个别党员迫于这种宗教氛围的压力,或多或少、或隐或现的出现了不同程度参加宗教活动或信仰宗教的现象。
五、对区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活动缺乏一定的认识,是造成党员信教的原因之五。我区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在特定的传统文化中逐步形成的,因为受生存环境、文化差异、宗教信仰等原因的影响,使这些风俗习惯不可避免的具有了较浓厚的宗教色彩。正是这种特殊的形式,使一些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的个别活动在实际生活中较难区分,从而造成了当前出现个别党员参加宗教活动的现象。
───解决党员出现信教的问题,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切实解决好党员信教问题,要以思想教育为基础,采取各种配套措施,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为解决党员信教问题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但要使党员信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实行综合治理,我镇党委积极实践,努力探索,从抓以下几项工作入手,有效的防止了党员信教现象的出现。
一是整顿好后进党支部,为解决党员信教问题提供坚定的组织保证。近几年来,镇党委在指导干部队伍组织建设中,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集中力量整顿了软弱涣散的后进村党支部,选拔了一批政治上强,立场坚定、能带领农牧民奔小康的优秀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使党支部的执政能力得到增强,也为解决党员信教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为防止党员信教现象的发生,我镇把党员是否参加宗教活动及信仰宗教作为一个重要标准,在全镇广泛开展了创建“四无”党支部活动,即:无“三不”党员(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无超生党员、无信教党员、无贫困党员。同时,以创建自治区红旗乡镇、“五好”村党支部为契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成为率领党员和农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生产奔小康的指挥部,成为抵制宗教势力非法活动和思想侵蚀的坚强堡垒。
二是从政治上和生活上关心党员,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我们在加强对党员思想教育的同时,注意解决好他们的政治生活待遇,镇党委、政府积极筹措资金为村(场)“两个一把手”统一购买了保险、配备通讯工具等,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自觉摆脱宗教的影响。尤其是对“四老”(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代表)方面,镇党委在政治、生活待遇做出了具体规定,为解决他们的“老有所养”问题,结合地区规定,出台了《“四老”人员生活津贴发放制度》;为了解决“四老”人员“死有人管”的问题,镇村两级分别建立了丧葬理事会,并制定详实的《“四老人员”丧葬事务管理办法》。规定凡“四老”去世后,由党支部负责料理后事,对其作出公正的评价,按照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办理有关丧葬事宜,并一次性发给
其家属元抚恤金(村解决元、镇解决元),从而解除了“四老”人员,特别是老党员的后顾之忧。许多老党员激动地说:活着,党组织关心我们,死后党组织还负责送葬,我们要一辈子听党的话。
三是强化党员的管理监督。我们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切实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层层建立了党员目标管理责任制,经常了解掌握党员的思想情况,如发现党员参加宗教活动,就及时进行教育和帮助。并在每年的民主评议党员活动中,严格将党员是否参与宗教活动及信仰宗教作为民主评议的一项内容,使党员接受党内外的监督。注重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在制定处理信教党员情况措施中,视不同情况进行妥善处置:对参加一般性宗教活动,但能够为党工作,服从党的纪律的党员,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帮助摆脱宗教束缚;对坚持参加宗教活动,经多次批评教育不改的,视情节分别给与限期改正、劝其不愿上进的行为、开除党藉等处置,并停止相应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对触犯刑律的,坚决依法惩处。
四是依法加强宗教管理,为解决党员信教问题优化外部环境。第一,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乡镇宗教管委会和村(场)宗教管理小组,由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负责人,形成镇、村、组(队)三级管理网络,把宗教人士、宗教活动和宗教场所纳入各级党政组织的管理之下。第二,依法取缔非法宗教活动和非法宗教场所。第三,定期组织宗教人士学习党的宗教政策和有关法规,教育他们自觉遵纪守法,尊重党员不信教的自由,不得歧视和打击不信教的党员,不得以种种方式胁迫党员参加宗教活动。第四,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以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五好清真寺”和“五好宗教人士”评选活动。通过教育,大多数宗教人士的遵纪守法,正确理解和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尊重党员不信教的权利。
解决党员信教问题,是基层党委必须长期研究探索的课题,也是加强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应常抓不懈。
第五篇:浅谈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内容摘要】村民委员会选举是广大农民当家作主的具体表现。从现实情况来看.虽然(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早已生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仍然问题多多,不容乐观,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农村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农民对自己权利的运用首先体现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使上。但就目前农村的实际来看,农民要真正地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当家人。却并非一件易事。
【关键词】村民委员会选举问题对策
一、农民无法左右选举
有人埋怨甚至指责农民不珍惜手中的选举权利。可能这些人从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不了解农村的现状。其实.农民比谁都渴望能有一个贴心人。替自己说话,为自己办事。但是,他们更清楚田问行使劳动的权利是有回报的。而选举的权利是虚的,农民本身根本无法左右选举,没有人尊重那神圣的一票,在选举中是不能选出称心如意的。带头人的,选举过程的不规范甚至舞弊行为极大地伤害了农民参选的热情。从选民登记开始的整个选举始末,农民只是在现场投票中才显示了自己的存在。由乡政府一手操办的选举中,其实选票的多少是没有说服力的。很大程度上,选举只是个必不可少的程序。只具象征意义。
毫不夸张地说,权力在农村是支配一切资源的绝对力量。虽然.在我国家村还算不上行政单位,但村干部确实拥有实质性的权力。他们本身的行为就代表着政府。村干部也是“官!自古以来的官本位思想深深扎根于国人的灵魂,自然,农民也不例外。对于权力的渴望和热衷,在农村也表现的尤为突出。因而在以小农经济为支撑的农村社会里,也就逐渐形成了一支“离土不离乡的村官阶层。目前,这一阶层逐渐固定化,形成了一个特权群体,自然这些人就可以在“有油水可捞的职位上一千就是多年,也不用担心垮台。由于村干部手中的权力足以影响村子里的一切,可以动用村子里所有资源,村委会换届则意味着某些人要丧失赖以生存的权力,恋权的村官是不会将手中的权力拱手相送的。所以,换届不换人的选举在农村还很普遍。对于权力的迷恋,也已改变了村民自治制度的初衷。
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在农村自然也就是村民当家作主了,可是,农民在选举中还是做不了主。还有一个原因是,基层政府对于村民选举态度暖昧,各方监督不力现在的村干部大都扮演着收税催费等替政府分忧的小伙计形象,只要农民没意见.况且他们的意见也不会有人听的,即使有。也会“说服教育的。因而,基层政府不会设身处地的为农民着想。近年来,媒体对于选举的监督似乎也没有制造多大的轰动效应对于此类事情对于国人也失去了新鲜感,充其量也只是引起了一定范围内的关注。还没有形成一股推动村民自治制度规范运作的有效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个村,本身地域小,人口流动很少,是个典型的熟人社会,在人们相互间的日常交往中,彼此都十分了解,分歧是难免的,但也很容易达成一致。在选举中,村民也会有彷徨,他们也不说不清谁会是合适人选。加之村干部一直以来都口人难以信任,选谁都一佯”。所以,农民用手中的选举权催生一个权力班子(村委会)的时候,很多人选择了弃权,这符合农民这一群体的行为逻辑。
其实,农民并非纯悴不问政治,他们在吃饱穿暖的同时,自身民主意识也在提高而且,农民参选率低也不是民主意识低造成的,选举中的诸多弊病挫伤了农民参选的热情。无庸置疑,农民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农民自身权利受到不法侵犯时常见诸报端,在选举中,农民亦是如此,在广大农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里,很多人都不参选,漠视选举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那实在也是无奈之举。对于选举,我们有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只要在实际中加以落实并逐步完善,完全可以改变现在这种不合理现状,解决这一同题其实并不难。选举对于农民
来说是个美丽的谎言,农民也很尴尬,于是很多人放弃参选。如果说一个法治的社会体现的是对于个体权利的尊重和保护,无疑,现在的农民还没有体会过真正做人的权利。要实现村民自治,就必须保护农民的权利意识,尊重农民的选举权利。
二、确保农民选举的真实有效的几点措施
法制社会要求依法行政,没有法制做后盾的选举只能是小孩子过家家,只能是一场游戏。因此,农民选举也应纳入法制轨道。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为此,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好工作:
一是要积极推行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的实质是还权于民,这一选举方式将给农村经济、社会、政治等带来巨大的变化。首先,改革开放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而且农民的思想也受到了外部世界现代文化成果的感染,广大农民开始渐渐地关心自己的民主权利,参政议政的意识已经初见端倪。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可以使农民充分行使和享受法律赋予自己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必然带动全体村民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关心国家大事,从而使民主法制观念慢慢的深入人心,借以提高农民行使权利的能力。其次,农村社会最突出和影响全局的矛盾是农民与村干部的矛盾。推行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村干部的任命和罢免将由大多数农民的意愿决定,权力是村民赋予的,村干部只有一心一意地做好本职工作,替群众着想,为群众谋利益,才能赢得广大村民的拥护和支持。同时,直接选举也并不是终身制,对表现不好的村干部,村民可以及时罢免。这样在任的村干部就会有一种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他们就会加倍地努力工作以取得好的政绩。可见,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是化解农民与村干部矛盾,促进农业发展,确保农村稳定的有效途径。再次,通过直接选举,可以把真正有能力、素质高的农民选进村干部的队伍。村干部是代表村民利益为村民办事的“当家人”。因此,多数村民会以极其负责的态度对待选举的,经过直接选举而产生的村干部。群众对他们的信任感和认同感也较强,村干部的威信自然也高,工作也容易开展。当然作为农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件新事物,实现村委员会直接选举在给农村社会带来好的变化的同时,具体操作时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题和阻力。农村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宗族、派系之间的矛盾和不同利益群众的差异性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等等,都会对村民委员会的直接选举带来困难,对此要有清的认识,要积极采取措篪,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和引导。同时还要通过增强广大村民民主法制观念等途径来确保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健康稳定地发展。
二是要正确理解农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村民委员会织法)第十二条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政治权利的人除外。这一规定明确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不可分离性,即凡是有选权的村民必然有被选举权,反之亦然。但该法第二十三条又规定: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办事公道,廉洁奉公,热心为村民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又设定了一条候选人的资格条件。这些规定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民选举是为了选好人、选准人。选好选准本身是个较为笼统的条件。如果没有任何资格作限制,这种所谓的选好、选准将是没有意义的。两一方面。人人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不是说人人都能当选,选举是多中选少,少中选优,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因此,要严格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充分尊重村民广泛的民主权利,只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村民就有可能竞争村民委员会成员,但又不能忽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候选人资格的界定,其中,法定年龄、具备政治权利、遵守宪法、法律和国家政策,及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领导能力。办事公道。廉洁奉公,热心为村民服务等都是基本的资格条件,这就决定了在选举之前,应该配有完善的资格审查程序,对竞选的资格要严格审查.这一工作由选举委员会具体负责。只有张扬才能够最大程度的防止违法乱纪的人、黑恶势力的人、封建宗派的人、有劣迹的人、素质较差的人等混入村民委员会的领导班子。否则,村民委员会可启用罢免程序。
三是要正确对待民主选举与村民自治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基本内容.只有“四项民主一齐抓,村民自治才能协调发展,农民的民主权利才能有效落实。其中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首要环节是村民自治的基础。因为人是生产力中主导性的因素,所以,选好人、选准人就显得十分重要。村民委员会选举完成后。村民自治的工作却远远没有结束,新一届村民委员会产生后,要继续抓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工作,把村务大事的决策权交给广大村民,把日常事务的参与权交给广大村民,把对村民委员会的评议权和重要村务的知情权交给村民。绝不允许“村民委员会成员自治和“村民委员会主任自治”的现象发生。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民主决策制度,规范议事决策程序,完善议事办法,提高议事质量。要进一步规范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村规民约和自治章程。要进一步规范民主监督制度,尤其完善村务公开制度,首先要做到由“权力型公开”向“权利型公开意识的转变,并对村务公开的具体事项作出明确规定。认真规范村务公开的内容、范围、方式等等,对村务公开做的不好的要有具体的处理措篪。严防村务公开流于形式、走走过场。要普遍建立村民民主评议制度。做到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的政绩由村民来评说。总之,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首要步骤,而村民委员会产生以后则要自觉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他们才是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
三、规范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意义
村民委员会选举是村民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的具体表现,按照法律程序,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理想的当家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村民委员会干部是村子物质文明建设的领头人。一个真正有责任心的村民委员会主任,必须是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典范。必须是村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那么,谁究竟是这样的村民委员会干部,群众最具有发言权。只有通过村民委员会选举,才能确保村民委员会干部队伍的质量。村民委员会干部是选举产生的,还是通过“走后门、拉关系产生的,这在农村里的反差是非常明显的。
其次,村民委员会干部也是村子精神文明建设的掌舵人。俗话说,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上梁不正下梁歪,下梁不正倒下来。一个村子的民风民情、道德风尚的形成,固然有许多传统文化的因素在起作用,但是,村民委员会的干部素质会直接影响着该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再次,村民委员会干部也是村子政治文明建设的排头兵。一个村子的村民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的强弱。村民委员会领导班子自身是否廉洁高效,均与村民委员会干部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通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产生的干部,其素质就明显地高,而通过“走后门”、拉关系被乡政府任命的村干部,其素质就明显地低,高质的村干部是村级政治文明建设的强有力的推动者。其品行、德性、工作作风及言谈举止不仅会影响到村民委员会的其他成员,更重要地是能够营造一种清明、人文的社会环境,感染村民。这种傍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比任何说教都有用。当然低素质的村干部也能起到类似相反的作用。如上所述,如果“萧条村的村民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和权利意识,那么这个村子的状况也不会长久地维持下去。这洋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越愚越穷、越穷越愚,慢慢地也就麻木了。总之,农民的选举问题以及所涉及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实葩,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