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动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与技巧
《动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与技巧
动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 头皮静脉穿刺方法 头皮静脉的选择
首选用正中静脉,此静脉是头皮静脉中较大的一支,粗短而直,不易滑动,易固定,其次颞浅静脉,(此静脉细长浅直,不滑动,暴露明显)、耳后静脉(较为固定,且稍粗直,或略带弯曲,但易破)
以5ml注射器抽取0.9%生理盐水3ml~4ml,与套管针相连。消毒穿刺部位,左手绷紧头部皮肤,右手持套管针与皮肤成5°角,快速刺皮后,降低穿刺角度,视血管情况在皮下潜行约0.5厘米,针头与血管平行,缓慢直刺血管,见回血后,立即停止进针,向血管内试推入少量0.9%生理盐水,针头部无肿胀左手固定针柄,右手拇指、食指捏住针翼,缓慢退出内针芯,将外套管送入血管。以无菌透明敷贴固定,头皮针塑料管以“S”或“U”型固定在针翼同侧。
头皮静脉穿刺技巧
新生儿头皮静脉丰富,但管腔小、管壁薄、表浅、弯曲,较直部分短,加之患儿无主动配合能力,末梢循环不良,头部常呈暗紫色且皮肤松弛,静脉穿刺难度较大。穿刺的部位、进针的角度、深浅度及手法都要控制在适当的程度。刺皮要快,皮下潜行要稳,探血管动作要轻柔、缓慢,见回血后要立即停止进针,送管要适当,切忌不要过深,以免穿破血管。
固定方法
ß 良好的固定方法可提高留置时间.固定是整个穿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固定不当可引起外套管的滚动、滑脱,致液体渗漏,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致患儿哭闹,重者可引起皮下组织坏死。
ß 我们在穿刺点的两侧均给与固定,这样就增加了套管针的稳定性,降低了药液对血管的压力,减少了对血管壁的损伤。头皮针塑料管与延长管间的“U”、“S”型固定,减轻了外力对延长管的牵拉。
四肢静脉穿刺法 方法
同头皮静脉穿刺法,采取斜刺法在欲穿刺的静脉旁侧距静脉约1 cm~1.5 cm处,针头与皮肤成20°~30°,将针头刺入皮下,然后在皮下潜行0.8 cm~1 cm后再剌入静脉,适于肘静脉、大隐静脉及较大静脉等。最后小夹板固定关节处(夹板外包裹纱布),松紧适宜,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达不到固定的作用。敷贴固定时避免张力性粘贴
腋下静脉穿刺法
先将留置针排气,将患儿置开放式抢救台上,将一侧手臂轻轻拉直背伸,使穿刺上肢肢体与躯干成110°~145°角,暴露腋窝,协助者固定躯干使患儿与床面呈30°~45°角。左手拇指及其余四指轻握该侧三角肌下缘使腋窝处皮肤绷紧。腋静脉位于腋下动脉的内侧,颜色呈蓝色无波动。
ß 常规消毒后操作者右手食指和拇指持套管针针翼,左手稍抬高肩部并绷紧腋窝外皮肤,与皮肤呈现出10°~25°角进针留置针在腋下静脉下方0.5~1.0cm处进针,见回血后将留置针针芯拔出,软芯轻轻送入,接肝素帽,用3M透明敷料固定,手臂恢复自然位置,注明穿刺时间。检验方法
ß 证明穿刺成功与否的方法。将留置针软管送入腋静脉内,拔出硬芯回血顺畅,接液体后滴注顺利,患儿安静无不良反应,证明穿刺成功。
ß 若误入动脉回血成冲击状,颜色鲜红,液体不滴,推注药液时阻力大,腋下局部皮肤呈树枝分叉状苍白,在肝素帽与留置针接头处可看到回血明显波动,立即拔出,按压5分钟后重新选另一侧腋下。
优点
ß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头皮静脉表浅细小,血管壁薄嫩,管腔窄,血管外观小于留置针,留置过程中针尖软管部分紧贴血管内壁,四肢血管管腔细小,且患儿无自控能力,活动灵活,套管针体易刺激管壁导致静脉损伤,加之血流相对较慢,在进行部分静脉营养(脂肪乳,氨基酸溶液)时,可造成血管壁机械腋静脉离心脏近,该静脉是贵要静脉与肱静脉汇合而成,收集上肢浅、深静脉的全部血液,位置恒定,管腔粗大,管壁厚,走行直,套管针体不易损伤血管,血流快,可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从而保持了血管的完整性,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四肢留置针不易固定,腋下静脉位置隐蔽不易被患儿抓掉,安全性较高,且不影响活动,有利于长时间的静脉输液治疗。
ß 性损伤而引起局部的发红或苍白,长时间留置易发生静脉炎。
注意事项:预防堵塞
腋静脉靠近心脏,在每次更换连接管头皮针注射器时,应排尽管内空气,同时在每次更换药液时,应将留置针内回血冲干净,以免在留置针管内形成小血凝块,引起堵塞。
注意事项:防止渗漏
ß 腋静脉位置相对隐蔽,少量液体渗漏时不易发现,应经常对比、触摸两侧腋下至腰际间范围的质感,发现渗漏及时拔针。
穿刺注意事项由于套管针翼前能进入血管内的针体全长只有 2.7cm左右,故穿刺点离血管距离不宜太远,穿刺角度不宜>30°,以免刺入腋动脉,如误入腋动脉,应立即拔出,并按压穿刺点,以免出血。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才能有效地延长保留时间,穿刺时进针速度宜慢。
桡动脉的穿刺方法 穿刺点的选择
ß 选择合适的穿刺点能够降低术者穿刺的难度,有助于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所以穿刺点的选择非常重要。由于桡动脉越靠近远端其走行越为表浅,但其分支也越多,因此如果穿刺点的选择过于靠近远端,误入分支血管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而如果穿刺点过于靠近近心端,由于桡动脉的走行较深,也会增加穿刺的难度。
* 穿刺点一般选择在桡骨茎突近端1cm处,即先将前臂掌侧腕关节上方第2横纹平分为内外侧各二分之一,再取其外侧中点为进针点。此处为桡动脉的终支与掌浅支分支的前段,分支相对较少,穿刺误入分支血管的几率较小,血管较大,位置较浅且血管直,穿刺容易成功。
穿刺手法
ß 在桡动脉穿刺时最好能够将患者的腕部垫高,保持腕关节处于过伸状态,有利于提高桡动脉穿刺的成功率。穿刺时将穿刺者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自穿刺部位由远至近依次轻放于患者桡动脉搏动最强处,指示患者桡动脉的走行方向。食指所指部位即为穿刺的“靶点”,三指所指线路即为进针的方向。
这里需要避免的一种情况是,有些术者为更清楚地感觉动脉搏动手指按压过度,这样就会造成桡动脉远端的血流受阻,人为增加了穿刺的难度。进针的角度一般为20~45°,进针后见回血,停止进针,两手配合,左手进软管右手退针芯,确定软管在血管内后固定。
桡动脉穿刺过程中的问题及处理
ß 1).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不成功
原因 ⑴未能刺中桡动脉:如果此时仍存在桡动脉搏动,对于较硬易于滚动的桡动脉,患者的动脉搏动很强,但难以刺中,这种情况下适当加大进针的角度和速度常有助于刺中桡动脉;相反对于桡动脉较细、搏动较弱的患者,应小角度穿刺,同时缓慢进针常有利于穿刺成功。
ß ⑵穿刺部位桡动脉走行迂曲:通常在这种情况下难以保证穿刺时的进针方向与桡动脉走行一致,因此穿刺难以成功,多需要更换穿刺点至桡动脉走行较直部位后再行穿刺。
ß ⑶桡动脉发生痉挛:这种情况下常表现为桡动脉的搏动减弱甚至消失,此时选择盲目穿刺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桡动脉痉挛的程度,等待桡动脉搏动恢复后再行穿刺或许是更为明智的选择,也有学者认为皮下给予硝酸甘油有助于缩短桡动脉痉挛后的恢复时间。
⑷穿刺局部形成血肿:此种情况下在原部位继续穿刺很难获得成功,应避开血肿部位后重新选择穿刺点。
ß 2).穿刺针刺入桡动脉,但穿刺针尾部血流不畅
原因:⑴穿刺针尖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腔:在这种情况下,针尖的位置可能位于桡动脉的前壁或后壁,术者常可通过调整穿刺针的深度和进针角度使针尖完全进入血管腔。
(2)穿刺针进入桡动脉分支:在调整穿刺针位置后仍血流不畅,提示此种可能,穿刺点过于靠近腕部时多见,常需要向近心端前移穿刺部位后再次进针。
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保留成功的因素 影响因素
ß 1.较胖患儿 血管较深,穿刺时要掌握好深浅度,扎上止血带后,如用于可触摸到的血管,且血管充盈时,以20°~30°角在血管的上方,看准方向进针,见回血后,减小角度,顺血管方向将套管针送入血管内。若触摸不明显的血管,进针以30°~40°进针,如无回血可适当再抬高角度,且穿刺要深,可获得成功。
ß 2.较瘦患儿 一般血管较表浅,显露明显,进针角度要小,以8°~12°角进针,可望成功。
ß 3.水肿 因患儿皮下水肿时,血管不易显露,穿刺时按压局部,待血管显露时再行穿刺,进针要比平时略深。
ß 4.滑动静脉 血管活动度大的静脉,穿刺时以左手食、拇指压迫血管上下端,在血管上方快速刺入,若进针缓慢,血管随针头来回摆动易引起穿刺失败。5.脱水及微循环障碍患儿 由于休克、腹泻、呕吐等造成脱水,血管不充盈,甚至萎闭,弹性差,穿刺前可给予热敷,止血带略扎紧,血管可显露,以10°~20°角缓慢进针,角度不宜过大,当脱水严重者,针头虽己在血管内,但回血慢或不回血时,易给穿刺者造成错觉,不要急于退针,若自感针头确在血管内,可松开止血带,试打开输液夹,见点滴通畅且局部无肿胀时固定针芯,将套管针随输液送入。
第二篇: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的探讨
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的探讨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CCU 樊鲜芝
(467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留置针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方法 穿刺前充分评估好患者病情、血管情况等,做好选针及心理护理;穿刺时掌握一稳、二准、三慢的方法;固定时掌握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结果 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大大提高。结论 临床工作中只要不断总结探索,可以大大提高护理技术,既可以增加患者对护士的赞誉度,也提高了护士的自我成就感。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穿刺技巧 探讨
静脉留置针由于其在保护血管、减轻患者痛苦、合理减少费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护理质量等方面的优势,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越来越为大多数患者和护理人员接受。自2002年以来,我科留置针的使用从最初的选择性应用到如今的普遍使用经历了十几年时间,现就使用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介绍如下。1 穿刺前准备 1.1 留置针型号选择
穿刺前要充分评估患者病情、计划输液量、血管粗细、血管弹性、患者配合能力等,如果患者病情需要快速或大量补液时,要准备22号以上留置针,如果患者血管弹性差、扭曲细小、浅表血管寻找困难、不需快速补液时可以准备24号以下留置针。1.2 穿刺前血管选择 拟穿刺血管的选择十分重要,一定要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再进针,切勿盲目试探性匆忙进针,一旦穿刺未成功,给患者增加痛苦的同时也会给自己增加一定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会造成患者对穿刺者技术的不信任。血管的选择尽量遵循先下后上,先远后近的原则,避开关节及不易固定的部位,长期输液者要考虑方便患者进餐、取物等。
如遇水肿患者可根据血管解剖部位用手指以压、推、揉的方法,使血管暴露出来;如遇血管细小不易寻找者,先在患者上肢前、后、左、右仔细寻找,不要轻易放弃或盲目进针,一般24号留置针外套管长度为cm,只要寻找到血管可穿刺长度达到这个长度即可;特别细小的血管可先用手指用力按压一下,手指松开后如果血管仍浅显易见一般都能穿刺。
以下这种状况的血管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选择:①血管看起来粗大,其实弹性硬如肌腱。②血管虽然浅显,弹性尚可,但非常迂曲或在关节部位或有静脉窦。③血管虽然浅显但弹性不好,且皮下脂肪特少,血管滑动极不易固定。④有些长期输液患者血管虽然看似清晰,但颜色呈蓝紫色,触摸不具体,按压后颜色无变化。1.3 穿刺前护士准备
穿刺前护士除了充分评估患者病情、血管、配合能力等以外,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用充满自信的语气、表情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使患者情绪稳定,全身放松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2 穿刺时技巧 2.1 一稳 进针前护士心态要稳,要有自信心,抱着我肯定行的态度,万不可心情慌乱,面红耳赤,良好的心理状态是穿刺成功的关键第一步。进针时动作要稳、规范,按照日常培训步骤有条不紊进行,护士的言行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情绪及配合性。2.2 二准
进针准。进针时左手绷紧穿刺部位下方皮肤,使血管固定,进针方向以血管上方直刺、进针角度以300-400最佳,有些患者皮肤细嫩,穿刺力量要稍小些以免穿刺过深,有些患者皮肤粗糙、表皮厚要力量稍大些以使针头全部刺入皮下;水肿患者在对皮肤消毒后将自己左手食、中指也进行消毒,然后用左手指将穿刺部位水分推开血管显露后立即进行穿刺。针对血管细小者进针力度要稍小,速度不可过快,以免穿刺过深;血管弹性差者回血较慢,进针时速度也不可过快,进针后注意有无落空感及针尖位置有无回血。2.3 三慢
送套管要慢。见回血后,要减低进针角度平行进针1-2mm即可,右手固定针头不动,左手将外套管缓慢送入血管内,运送速度一定要慢,尤其对血管细小不易穿刺者,整个运送时间要大于3秒钟,这样既可以避免速度过快对血管的损伤,又可以防止刺破血管导致穿刺失败。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后,左手固定不动,右手将针芯撤出同时注意观察回血情况,如果回血迅速表明穿刺成功。切忌不要边进套管边撤针芯,或先撤针芯后送套管,或外套管针芯一起全部送入血管后再撤针芯。退出针芯后,先用右手小拇指轻轻固定针柄,左右手配合将贴膜打开覆盖于留置针上。3 固定
留置针固定时掌握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贴膜粘贴时要以穿刺点为中心,将贴膜自然平整地粘贴于皮肤上即可,切勿用力牵拉贴膜,然后用手指将贴膜与针头充分粘好,注意边缘部分与皮肤粘合完整。
三个基本点:一个是贴膜要将留置针针座部分全部覆盖,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无菌区域,针座外露不但容易造成穿刺处感染,也容易使贴膜卷边造成留置针尾端翘起。另一个是留置针延长管固定时切忌放在穿刺点上方或穿刺静脉上方,以免长时间压迫影响血流回流。再一个是固定时为减轻Y管部分对皮肤的长时间压迫,要在管下方垫一块小纱布,然后再用长胶布环绕肢体一周固定,输液针头插入肝素帽位置为防止针头脱出可用胶布做后交叉固定,胶布前端一定要固定到肝素帽上,使输液针头和留置针成为一体,这种方法尤其适合长期输液或躁动患者,可以有效防止针头的脱出。4 结论
留置针穿刺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指导非常重要,要贯穿于操作全过程,与患者拉家常般的谈话可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拉近护患距离,提高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穿刺与一般钢针穿刺技术稍有不同,熟练的钢针穿刺技术是留置针穿刺成功的有效保证。留置针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一旦发现血流回流时要及时用生理盐水做脉冲式冲洗,防止血液聚集凝固形成血栓,封管时血栓脱落从而导致其他病理事件的发生。
第三篇: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及方法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及方法
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具有减少血管损伤,利于定时给药和抢救等[1],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化疗患者也可降低药物外渗的可能,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
1.穿刺前护理人员准备
用肥皂水清洗双手及戴口罩,一般采用六步洗手法。正确的洗手可预防外源性污染,减少感染的机会。
2.用物准备
型号合适的留置针、3M透明敷贴、棉签、安尔碘、3条9cm的胶布,备好输液的药液、一次性输液器,连接输液器并排尽空气,检查并打开留置针,然后再将输液管针头直插入留置针管的肝素帽内,再次排尽空气(这样可防止进针后留置针管内有空气)。
3.穿刺血管的选择
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避免选用靠近神经、韧带、关节及硬化、受伤的静脉。如有血栓性静脉炎则血管穿刺不易成功,即使成功了也不易通畅。另外,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2].4.做好卫生宣教
置管前护士应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意义告诉患者及其家属,让其了解有关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睡眠时注意不要压迫穿刺的血管;更衣时注意不要将导管勾出或拔出;穿衣时先穿患侧衣袖,再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衣袖,后脱患侧。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或水肿、疼痛等不良反应,如有不良反应应及时通知护士。
5.穿刺方法
按常规选择血管及消毒注射部位后,先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以15°~30°角行静脉穿刺,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再沿血管进1~2cm,然后右手拇指和中指固定针芯,以食指背侧面轻轻弹送外套管,边置入外套管边退针芯,直到外套管送入为止,左手紧固定穿刺部位血管,这样血管不易滑脱,也不易穿破血管,穿刺成功率较高。证实回血通畅后用3M透明敷贴将针眼处针翼周围皮肤覆盖并固定,贴膜勿将肝素帽与输液器针头连接处盖住,用一条胶布固定肝素帽及皮肤,胶布分别固定针柄及延长管。
6.封管液的选择
留置针封管液主要有稀释的肝素盐水及生理盐水。目前认为肝素液封管优于生理盐水,肝素液具有抗凝作用,而生理盐水不具抗凝作用。但对于不宜使用肝素钠的病人,限制了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肝素为一种酸性粘多糖,是临床常用的抗凝剂,在体内外应用时均具有强抗凝作用。方法得当,可延长置管时间,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通常采用正压封管,将封管液3~5ml从肝素帽处的输液针头内先缓慢推注2~3 ml,再边推余液边拔出输液针头,使封管液充满整个官腔(以拔出针头是针尖有液体溢出为佳)。
7.护理
(1)护士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严格检查留置针的包装及有效期。做到技术熟练,动作轻柔、准确,防止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2)再次输液时用安尔碘消毒肝素帽,每日推注5~10ml等渗盐水冲管并抽得回血,证明通畅后再输液,输液完毕拔针时护士应向肝素帽内注入2~5ml肝素液封管。在注入肝素液时,边缓慢推余液边拔出输液针封管,这样留置针管腔内充满了封管液,可避免血液反流,减少堵管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有研究表明,缓慢推注,堵管率明显低于快速推注。连续输液者,应每日更换输液器1次。(3)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硬结、疼痛,血管弹性有无改变,输液是否通畅,防止液体渗入皮下组织。如发现上述现象,应立即拔针,重新建立通道。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为5天,正确操作及严密观察护理可延长留管时间。(4)并发症的处理:①静脉炎。尽量选用较粗大、回流通畅的静脉,以使有足够的血液稀释,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可将滴速减慢。一旦发生静脉炎立即停止在此静脉输液,24h内冷敷,24h后热敷,以增进血液循环,缓解患者不适。②当针眼局部出现红肿、疼痛时应立即拔管,并用50%硫酸镁湿敷,或用中药金黄散外敷[3].③若留置针置入2~3天后出现局部血管硬化现象,应立即拔除留置针。④堵管。发生堵管的时候,谨记不能用注射器推液,正确的方法是回抽,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内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5)告诉患者穿刺部位保持清洁干燥,防止透明敷贴与皮肤粘接不牢,透明敷贴不宜每日更换,应视粘贴膜脱落及污染现象及时更换。(6)拔管:沿血管方向轻柔地将留置针拔出,拔针后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2~3min,防止出血,可用安尔碘消毒穿刺点预防感染。
8.小结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有利于配合抢救患者,并且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不易脱出血管,便于肢体活动,患者在躁动时不易脱出,同时又能快速给药,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并减少头皮针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常规静脉输液每人次约需2~3min完成,采用静脉留置针可缩短至0.5~1.0min,提高了护理效率。
第四篇: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要点
一、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留置针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头皮钢针。
其优点有: 1)减轻痛苦; 2)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3)保证合理用药时间,有利于抢救患者; 4)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二、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流程
1、穿刺前的准备:
①清洗双手。
②备齐用物:
型号合适的留置针、透明敷贴、棉签、2%碘酊、75%酒精、胶布。
(注意:根据病情选择型号相符的留置针,仔细检查其质量,检查产品的失效日期,包装是否完好,型号,套管与针芯是否粘连,导管边缘是否粗糙、针尖斜面应锐利无钩,套管完整无断裂。)
③备好输液的药液,连接一次性输液器,排尽空气备用。④选择准备穿刺的血管:
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通常选择四肢浅表静脉。
(注意: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
⑤安抚患者工作:
2、静脉留置针穿刺步骤
1)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应>8cm,并反复2次消毒。嘱患者握拳 松动针芯.穿刺前为什么要转动针芯?(1)软管是经过微波处理后导管壁变薄,呈圆锥形.(2)导管的材质不变, 在穿刺皮肤与组织时更为容易、顺利,不易劈叉,减少耗损,减少痛苦。
(3)处理后, 软管与针芯紧密粘合.因此穿刺前一定要转动针芯,以便送管或拔针芯顺利,确保穿刺成功。选择粗、直,避开关节及静脉瓣,血流丰富的血管。
2)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拇指和示指持针翼使针尖斜面向上,于静脉的上方与皮肤呈15°~30°缓慢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约15°继续进针1~2mm,松开止血带,退针芯1~2mm至外套管内,固定针芯慢慢将套管送入静脉内,防止外套管弯曲折断和损伤血管,观察周围无渗漏后拔出针芯,3、妥善固定方法
穿刺成功后,将透明的无菌贴膜固定于穿刺部位,贴膜一端紧贴在进针点前上方2cm处,从左向右将贴膜与皮肤拉紧,使皮肤显现轻度皱纹为宜,将贴膜另一端紧帖在皮肤上。拉紧进针部位松弛的皮肤,使静脉留置针固定更加牢固,为了便于每日换输液器,贴膜勿将肝素帽与输液器针头连接处盖住。
4、正确封管 1)常用封管液
肝素盐水: 10~100单位/毫升
保留时间
持续12小时
用量
5ml 生理盐水: 保留时间
持续8小时
用量
5~10ml 2)封管的技术
A、封管时应缓慢推注封管液,封管液推入过快,用力过猛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管壁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外渗、肿胀。
B、封管过程中先将针头拔出至仅剩针尖,推注封管液剩0.5ml后,一边推一边拔出针头,使留置针腔内充满封管液,避免了血液返流,凝固阻塞针头。
C、留置针的小开关关闭位置一定要靠近套管针延长管的起始部,这样就不致使血管内血液倒流至套管针内,避免凝血堵管。
输液过程中液体输入不畅时,应用注射器抽取肝素封管液2~3ml连接输液,回抽凝血块,切勿直接推入或用力挤压输液管,以防小凝血块挤入血循环而发生栓塞。
三、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1、做好健康教育
静脉置管前,护士应告诉患者及家属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目的、意义,说明病情、年龄、药物性质是决定输液速度的主要因素,让其了解有关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2、观察局部反应
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一旦发生局部并发症,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患者的痛苦。
3、置管期间护理
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全面护理。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应用碘伏或碘酊、酒精消毒每周至少2次,并盖以透明的无菌敷贴,用注明置管日期、时间的纸胶布固定。连续输液者,应每天更换输液器1次,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换1次。注意留置针的通畅情况。输液过程中,须密切观察滴速,以防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药物不良反应。快速输液须严防液体滴空。
四、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1、穿刺部位感染
在进行静脉穿刺时,操作技术不熟练、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病人机体抵抗力极度低下、留置时间过长等原因,容易引起穿刺部位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技术,在进行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严格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皮下血肿
准备进行穿刺的血管选择不当、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往往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应认真选择弹性好、走向直、清晰的血管,避免在关节部位和静脉窦的部位进行操作,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3、液体渗漏
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应妥善固定导管,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对能下床活动的患者,应避免在下肢进行穿刺
4、导管堵塞
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注意保护有留置针的肢体,尽量避免肢体下垂,以防导管堵塞。
5、静脉炎
静脉炎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长期输液病人,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力争一次穿刺成功,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点滴速度应慢,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血管。
6、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多见血流缓慢的静脉内。据报道,久病卧床患者发生在下肢静脉的血栓比上肢静脉血栓多3倍。另外,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使用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导致血管壁损伤,也是血栓形成的促发因素。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且留置时间不能过长.五、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注意事项
1、使用留置针进行输液时,应严格掌握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而且每周需更换透明敷料2次,同时进行皮肤消毒,由内向外作圆周状消毒,保持足够的消毒时间,勿用手触摸穿刺部位以防感染。发现穿刺针眼处如有渗血、渗液时,应该立即重新消毒,更换敷贴。勿用手触摸穿刺部位以防感染。针眼处红肿,局部有渗液,患者主诉穿刺处发痒等不适应立即拔除。
2、穿刺留置针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一般来说,能扎上肢、不扎下肢;能扎健侧、不扎患侧,因为下肢静脉瓣多,远端血液回流缓慢,以及局部血液循环不良会导致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3、留置针在血管内留置时间一般以3~5d为宜,不超过7d,太长可导致留置针机械损伤血管壁而形成血栓等不良反应。
4、对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充分稀释,同时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保护血管。
5、留置针封管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套管的长度,选择适量封管液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淤血斑;鼻腔、齿龈有无出血。
6、保护好留置针肢体,尽量避免肢体下垂,以防血液回流阻塞,每次输液前后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热、痛及静脉硬化情况,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动脉置管的护理
一.穿刺径路
(1)桡动脉:病人腕部伸直掌心向上,手自然放松,穿刺点位于手掌横纹上1~2cm的动脉搏动处。(2)肱动脉:病人上肢伸直稍外展,掌心向上,穿刺点位于肘横纹上方的动脉搏动处。(3)股动脉:病人仰卧,下肢伸直稍外展,穿刺点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2cm的动脉搏动处。
二、步骤(以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插管为例)
(1)桡动脉穿刺插管:通常选用左手。将病人的手和前臂固定在木板上,手腕下垫纱布卷,使手腕背屈60°。术者的左手中指触及桡动脉,在桡骨茎突近端定位,示指在其远端轻轻牵拉,穿刺点在两手指间。常规消毒皮肤、铺巾,用1%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术者右手持针,与皮肤呈15°角进针,对准中指触及的桡动脉方向,在接近动脉时才刺入动脉。如有血液从针尾涌出,即可插入导引钢丝;如无血液流出,可徐徐退针,直至有血液涌出,表示穿刺成功。插入导引钢丝时应无阻力,若有阻力不可插入,否则将穿透动脉进入软组织内。最后,经导引钢丝插入塑料导管,并固定导管,即可测压。
(2)股动脉穿刺插管: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2cm处触及股动脉搏动,用左手示指、中指放在动脉搏动表面,示指与中指分开,穿刺点选在两手指间。常规消毒皮肤、铺巾及局部麻醉,右手持针,与皮肤呈45°角进针,其余同桡动脉穿刺插管术
三.注意事项
1、动脉穿刺术仅于需动脉采血检查及动脉冲击性注射疗法时使用。
2、穿刺点应选择动脉搏动最明显处。
3、拔针后局部用纱布或棉球压迫止血,压迫后仍出血不止者,则需加压包扎至完全止血,以防形成血肿。
4、置管时间不宜超过4d,以防发生导管源性感染。
5、留置的导管应采用肝素液持续冲洗(速度为3ml/h,肝素浓度为2u/ml),以保证管道通畅,避免局部血栓形成和远端栓塞。
四.临床应用特点
a利于有创动脉血压的连续监测 动脉穿刺置管后,经换能器连接心电监护仪,可连续监测动脉血压,以便进行循环功能监测,判断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为重症患儿及大手术患儿的抢救及治疗提供重要的临床资料。
b有利于快速抽取动脉血标本 先心病患儿术后循环功能较弱,血管充盈度差,抽取血标本难度大。尤其是使用呼吸机期间的血气分析检测,要求快速及时。留置动脉测压管后可以直接从三通处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避免因反复抽取动脉血而损伤血管,以及穿刺不成功而耽搁检查时间。
c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动脉留置针管腔为软针,且穿刺点与血管壁紧密衔接,不易使液体外渗,对血管壁刺激性小,易于留置。从而避免经常穿刺或患儿不配合导致穿刺失败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同时又能减轻监护室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五.护理
保持管道通畅,连接正确 注意各管道连接正确、衔接紧密,防止漏液;封管要严密,避免回血。若有回血应及时用等渗生理盐水或5~12.5U/ml肝素盐水稀释液2~3ml注入导管,每1~2h冲管1次。每次冲管前均应先回抽,检查是否通畅、有无血块,如回抽受阻切不可用力推,应调整位置后将血块抽出,再推注盐水,否则易将小血块推入血管,形成血栓。操作过程中严防气泡进入动脉内;写明标识,做好交班,切不可经动脉输液。
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术后机体免疫力低下易引起感染,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从三通处抽血标本时应以5%碘伏消毒接头后方可抽血标本;保持留置管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注意有无红肿、渗液、出血等情况,若出现周围皮肤潮红或有脓性渗出时,应及时更换穿刺部位;若患儿有不明原因的寒战、发热时,应及时从导管内抽血进行血培养检查。为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我科采用一次性无菌贴膜,其能与皮肤紧密相贴保持置管口无菌,便于观察穿刺口情况。24h应更换贴膜1次,若贴膜不粘或污染时应随时更换。
妥善固定,避免移动 穿刺成功后,将针柄及延长管固定于皮肤上,插管侧肢体用夹板固定、制动。以桡动脉为例说明固定方法如下:用宽绷带将小夹板固定于手腕部关 节处,再用绑手带经手掌下从夹板中间穿过固定于床旁,松紧度以不影响患儿血循环为宜。经常观察导管有无脱出并做好交班。
留置时间及拔针技巧 一般留置3~5天为宜,最长不超过7天,留置时间越长,感染机率越高;患着生命体征平稳、血气正常,不需要常规检测循环功能,抽取血标本后,可拔除动脉置管。拔管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先抽出回血1ml,观察留置管通畅后,推注肝素盐水1~2ml,彻底消毒后,先用创可贴紧贴于针眼处,然后将消毒好的小橡皮塞(或无菌硬纸球)按压于穿刺点上方,快速拔出留置针,以长20cm,宽1cm的长胶布固定,加压15~30min。
临床上应用动静脉留置针经动脉穿刺并留置,连接监护仪可以连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压(MAP),测量心搏出量等,并能抽取动脉血标本做血气分析及其他常规化验项目测定,为判断循环功能及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临床资料。广泛应用于重症及大手术后病人的监护中。穿刺部位以桡动脉为首选,其次是股动脉、肱动脉、腋动脉、尺动脉等。留置动脉针后,方便患儿心肺功能的连续监测,减少反复血管穿刺损伤患儿血管,能够为抢救和治疗提供及时准确的临床资料,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减轻了因治疗需要而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从而有利于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篇:静脉穿刺留置针知情同意书
静脉穿刺留置针知情同意书
床号
姓名
患儿因病情治疗的需要拟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穿刺前当班护士向您讲解穿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请您了解签字后我们方可进行操作。
1、个体差异或血管变异,可能出现置管失败或穿刺失败而导致留置针损坏更换留置针需再穿刺。
2、少数患儿可能因药物刺激等原因出现静脉炎。
3、药液外渗、肿漏。
4、针管脱出、堵塞。
本人对护士告知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已充分理解,愿意选用静脉留置针静脉穿刺治疗,签字为凭。
穿刺后注意事项:
1、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告诉护士。
2、留置针不慎脱出,3、穿刺部位保持清洁、干燥,当敷贴潮湿、脱落时请立即告知护士,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更换或者重新穿刺。
4、院外自带静脉留置针住院治疗的为保障安全需重新更换,家属如强烈要求保留院外自带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造成一切后果家属自负(如感染、静脉炎等不良后果)签字为凭:
患者家属:
关系:
护士签名:
****年**月**日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