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廉洁 走向崇高

时间:2019-05-15 03:28: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走进廉洁 走向崇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走进廉洁 走向崇高》。

第一篇:走进廉洁 走向崇高

走进廉洁 走向崇高

——六(6)班主题队会

主持甲: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无论经历多少沧桑巨变,我们的民族总是坚守着一份对于真、善、美的崇高而纯粹的追求。

主持乙: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执著的追求,我们的民族才得以繁荣昌盛。

主持甲:今天,就让我们触摸美好的心灵,感受高尚的思想。

合:六

(6)中队“走进廉洁走向崇高”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第二部分:廉洁小故事

主持甲:

翻开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漫长画卷,穿越源远流长的五千年中华文明,先贤前辈用他们浩然正气,铮铮骨气,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清正廉明,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形象,他们用勤政,用清正为我们树立了廉政典范,铸就了人格丰碑.历代清官都是有口皆碑的

主持乙:他们以其清正廉洁、高风亮节名垂史册,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的清官榜样。特别是于谦,他是一个两袖清风、清正廉洁的光辉榜样,我们不久前学习了他的千古名诗《石灰吟》,下面,我们一起背诵。[一起背诵] 主持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既是他一生廉洁清白的写照,又是他激励后人的醒世警句:清清白白地做人,清清白白地干事,清清白白地生活。

主持乙:古往今来,有多少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故事久久传颂。我们国家的历届领导者都深谙以廉治国的道理,他们率先垂范,带领人民建功立业。下面请听共和国三位总理的廉洁小故事。(周恩来、朱镕基、温家宝总理的故事)(出示图片)

【讲故事:陈樽 尚梦迪 姚禹】 第三部分:相声 主持甲:三位总理廉正自洁,成为当政为官的不朽典范。然而,也有不少当官者因为抵制不了金钱的诱惑,因为收取贿赂而断送前程。请听相声《请局长》。

【范剑君 顾正瑜 表演】

第四部分:廉洁漫画,漫话廉洁。

主持乙:这些贪官的所作所为令人憎恨,他们的下场是罪有应得。主持甲:前几天,我们俩参观了一个廉洁画展,画展中的每一幅漫画都发人深省,我给大家带来了几幅,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谈一谈。【看漫画,谈感想——陈江李、张希桢、王之恒、徐思佳】 主持丙: 【魏思远】

第五部分:诗歌朗诵 主持甲:廉洁之歌

【诗歌朗诵 王春雪 顾一帆】

第六部分:廉洁事例

主持乙:现在就请同学们听一听人民公仆廉洁的小故事。【蒉仕元 许文菁 钱晨颖】 第七部分:廉洁名言

主持甲: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荡气回肠的悲壮.他们用朴实的语言,平凡的小事塑造了清廉公仆的形象,谱写了一曲“不争名,不夺利,不贪财”的廉洁赞歌.他们感动了我们,感动了中国。

主持乙:沧海横流,一身正气;公仆本色,风范永存。孔繁森、、任长霞、牛玉儒,他们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权高更思责任大、位高不移公仆心,在廉洁奉公上始终坚持“警钟长鸣”,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主持甲:同学们,此时你们的心中一定洋溢着激情,让我们用最美的语言来赞美他们吧!

【学生交流廉洁名言】 第八部分:合唱

【公仆赞方嘉琪 朱亦青 罗佳怡 印紫菱 陈江李 钱晨颖 许文菁 王春雪 华昕怡】

第九部分:小品

【都是“贪”字惹的祸 吴跃洲 韦非 龚鑫 方嘉琪 王之恒 顾一帆】 第十部分:倡议书

主持甲:贪--折断了家庭团圆之弦,失去了康足富裕之福,剥夺了人格尊严之义, 主持乙: 廉--呤唱着幸福之歌, 在文明之路上 意气风发, 阔步前行。主持丙:让我们在心中呼唤着廉洁,呼唤廉政,让我们一起用赤诚清廉之心,用自己的行动守护一方净土,为我们的家园共同撑起一片明净美丽的天空。主持甲:让我们在这里发起倡议,让我们做一个清正廉洁的人,签下这一份倡议书,从此不忘以廉洁为本。现在让班长徐思佳为我们宣读廉洁倡议书。【徐思佳】

第十一部分:集体大朗诵 第十二部分:班主任致辞 【吴老师】

六六班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第二篇:走进崇高的典范

走进崇高的典范

马克思有句名言:“为他人为更多人谋幸福的人,最幸福!”无疑贾立群就是最幸福的人。今天,群众对他的称赞和敬重,组织对他的表彰和宣传,就证明了这一点。但他本人从来没想到要得到这样的回报,从来没想到个人的名和利,而只想到方便患者,只想到尽心尽责,只想到医疗事业是崇高的事业。

最近,学习了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主任贾立群的先进事迹,很受教育和启发。贾立群同志无愧是“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北京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首都道德模范”。从传承创新崇高文化的角度看,他更是一位崇高的典型,是走进崇高的典范。

为什么说他是走进崇高的典范呢?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崇高、什么是走进崇高。

走进崇高,就是步入真、善、美境界

对于崇高,《辞海》及有关辞典中大致有三种解释。一曰雄伟、高大;二曰高贵、高尚;三曰美学名词,同“壮美”意。当代美学家认为,自然界的崇高,表现在其大其奇上,“引起人们的惊讶和敬赞”;社会状态中的崇高,表现在先进社会力量及人的高尚精神和行为上。对于社会状态中的崇高,也多有解读。古罗马哲学家朗吉努斯说:“崇高就是伟大心灵的回声。”《后汉书·杨震传》中说:“崇高之位,忧重责深也!”我国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对此有专门论述:“具有崇高特性的对象,代表时代的精神和先进的社会力量。”用最通俗的话说:崇高就是真、善、美的境界,利他、利人、利社会就是崇高,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就是崇高。

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只要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五种人,都是崇高的人。由此不难看出,贾立群同志就是典型的崇高者。今年4月28日,习近平在接见全国劳动模范代表时的讲话中说:“劳动最崇高。”应该说,这是对崇高的最好解读,也是号召全社会弘扬崇高精神。

对于弘扬崇高精神,理论界有“走向崇高”“走近崇高”“重建崇高”“寻找崇高”等之说,各有各的道理。我们认为还是用“走进崇高”更为准确和妥帖。一是因为崇高在我们心中,就像善在心中、佛在心中一样。“人之初,性本善”。问题的关键在于心中的善即心中的崇高占没占主导地位,占主导地位就会产生崇高的义举和壮举。二是因为走进崇高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也就是人之追求理想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马克思说,人“懂得按照一定尺度来进行生产,并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马克思在这里实际上指明了人是按照真、善、美相统一的尺度来追求和创造理想对象和自身的。这个过程,就是走进崇高的过程。三是古圣贤多有明喻:“见善必进”“进德修业”,这善能进,德能进,崇高怎么不能进呢?更有,当今社会状态,很需要以挺进的姿态弘扬崇高精神。因此,我们认定“走进崇高,就是趋步进入真、善、美之境界,即彰显自身崇高,履行职责崇高,学习他人崇高,弘扬社会崇高,用崇高规范自身,研究崇高之道,鼓荡崇高之风,以实现人格优秀、社会和谐、祖国强盛、人类美好”之理念。

关于走进崇高理念,已获得于2010年6月2日召开的中国首次走进崇高理论研讨会102名专家学者的认可,并在此后的报刊、书籍上先后公开发表,为社会所承认。

我们用走进崇高的理念,对照贾立群同志的先进事迹,就可以看出贾立群同志从医36年来一直在践行崇高,是走进崇高的楷模和典范。

彰显自身崇高 一切为了患者

彰显自身崇高,就是要让心中的崇高占其主导地位,把崇尚真、善、美的愿望,变成自觉的行动。贾立群同志在这方面,就做得特别出色。他对待患者,无论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无论是症状明显的还是症状隐匿的,他都一视同仁,视为亲人,极为认真负责。大家知道,立群同志有句名言:“我最大的人生追求,就是不让一个孩子在自己手里漏诊,帮助每一个患儿家庭圆梦。”无疑,这种理念是崇高的理念,这种思想是崇高的思想。对于疑难病患儿,他总是用探头一遍又一遍的探寻,反反复复地查找。凡是白天探寻有疑问的,他都于夜间查找文献,直至找到病源为准。一双胞胎姐妹肝脏肿大,其病情症状一样,姐姐的病源即原发瘤找到了,可妹妹的找不到。贾立群就在文献资料里寻找,一连几夜的追根溯源,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这个肾上腺上的肿瘤不但本身转移,还通过胎盘转移到了另一个胎儿的肝脏上,姐妹的病源是一个。这种病,在中国仅此一例,世界上也极其罕见,没有高度的责任感是很难找到其根源的。

对疑难病症患儿的检查,他是这样高度负责、千方百计,对一般病症患儿,他也是极端负责、一丝不苟,千方百计满足患者的要求。为了让患者减少空腹等待时间,他坚持25年不吃午饭;为了避免检查时耦合剂刺激孩子身体,他总是把耦合剂先放在自己手里捂热,才再给患者涂抹;他为了患儿不受到惊吓,应患儿家长的要求,脱了白色工作服,又脱掉带白条的羊绒衫,直到适应了患儿的习惯,满足了家长的需求,这才进行正常的检查。这是什么精神?这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这是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是对人民极端热忱、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这就是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表彰的那五种人,这就是彰显自身崇高,彰显自身崇高是走进崇高的基础与核心。

履行职责崇高 锻铸事业的辉煌

履行职责崇高,就是把本职工作做到极致。俗话说“行行出状元”,今人讲“精业敬业”“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都是体现履行职责崇高。北京儿童医院的“贾立群牌B超”就是最好的说明,这是成千上万患者的认可和称誉,更是立群同志长期以来坚持践行崇高的结晶,也是他履行职责崇高有力的体现。

按说,从放射科到B超室,都是医院的辅助科室。无疑,B超检查工作在医疗上也是辅助性的工作。但贾立群从不把自己放在辅助的位置,而是把这辅助性的工作当成个人的中心工作、重要工作,当成一个事业去追求,去创造,去臻于完美。他开始接触这项工作时就注意在实践中探索、总结以至创新。比如,给成人颈部检查的高频小器官探头,用在儿童腹部,其成像就更加清晰。他发现伊始,喜出望外,经过多次实践,确实如此。他便建议在本院推广,之后又更大范围地推广使用。而今,全国的儿科腹部B超都使用这一高频探头了。这是他在B超机使用上的一大发现,他在用B超机检查疾病上的新发现和首创造就更多了。1990年前,在国内外,B超几乎都不作为检查阑尾炎的手段,因为阑尾的位置较深,加上肠气的干扰,B超不容易找到。可是,贾立群不信这个邪,他用多种方法去尝试,最终硬是用B超不但可以准确地看出阑尾脓肿,还可以看出包块中哪些是液化的部分,哪些是没有液化的部分;不但可以看出导致阑尾发炎的阑尾粪石,还可以看出阑尾炎是否已经穿孔。再后来,他从阑尾外径的1毫米之差上看出了轻微发炎的阑尾和正常阑尾的区别。形成了自己的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随之促成了阑尾脓肿治疗手段上的改进,既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又减轻了患者经济上的负担。这无疑实现了B超检查范围又一个零的突破。贾立群实现零的突破的还有神经母细胞瘤、小儿结肠息肉及更为复杂的梅克尔憩室等。用超声波诊断小儿结肠息肉,在美国及所有发达国家,都没有做到,可在中国的北京,贾立群带领他的团队已诊断出上千例患儿,以至北京儿童医院外科的文章《小儿结肠息肉临床特点和B超诊断价值》,在美国《小儿外科》杂志发表,引起了世界同行的瞩目。这不能不说是为祖国增光,也不能不证明贾立群事业的辉煌!而立群同志事业的辉煌当然还包括“贾立群牌B超”。

30多年来,他检查过的患儿30多万人次,确诊疑难患儿7万多名,挽救了急重症患儿生命2000多。外科医生称他为“B超神探”,同时也为世界所称赞和传播。这是他把本职工作做到极致的结果,也是他履行职责崇高的结果。由此也证明了走进崇高就是走进成功,走进崇高就是走进幸福。

走进崇高就是走进幸福

对于幸福,不同的人都有着不尽相同的标准。贾立群为了践行24小时随叫随到的承诺,他一直住在医院附近仅40多平方的职工宿舍;他夜里从来未睡过囫囵觉,最多一夜被叫起来19次;他连陪妻子到郊区玩两天的愿望都不能实现;而患者家属给他的回报答谢(包括厚重不一的红包),他概不接受,直至把工作服上的口袋缝死。这些在一些人看来不可思议,至少是很傻、很愚、很不值。而在贾立群看来,这是快乐,这是幸福。他每每突破了一项B超检查的范围,就格外愉悦;他每每查找到一个疑难病患儿的病源,就异常欣喜;他每每看到患儿家长轻松而又满意地离去,或听到外科医生的赞同,就有种平实感和尽责感,这就是幸福感。

马克思有句名言:“为他人为更多人谋幸福的人,最幸福!”无疑贾立群就是最幸福的人。今天,群众对他的称赞和敬重,组织对他的表彰和宣传,就证明了这一点。但他本人从来没想到要得到这样的回报,从来没想到个人的名和利,而只想到方便患者,只想到尽心尽责,只想到医疗事业是崇高的事业。这就应了《唐摭言》中的名句:“善不为名,而名相随;名不为禄,而禄随之。”社会的称誉,国家的嘉奖,证实了贾立群是走进崇高的典范,同时也证实了走进崇高就是走进幸福。向贾立群同志学习,就要走进崇高;而走进崇高,是实现中国梦的最佳途径。

最后,我以四句“打油”结束这一学习的体会:

立群合群更超群,贵在一颗公仆心。

小小B超凝崇高,圆梦尚须这群人。

(编辑 遐飞)

第三篇:走进崇高进天台

5月17日上午,“天台县走进崇高践行基地授牌仪式”大会隆重召开。贺茂之院长宣读了“关于对天台县委、县政府在全县范围内推广走进崇高实施方案的复函”,对此举措给予了高度称赞。张文台上将等领导为天台中学、职业中专、赤诚中学、天台小学、实验小学、三州乡、泳溪乡、人民医院等30家单位授牌,整个会场隆重而喜庆,热烈而祥和。

走进崇高,是北京走进崇高研究院历经八载,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推广的理念,是宋朝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爱大任大境界之体现,也是对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与创新。新时代新形势下,北京走进崇高研究院对走进崇高作了如下科学而生动的阐述:“走进崇高,就是趋步进入真、善、美之境界,彰显自身崇高,履行职责崇高,学习他人崇高,弘扬社会崇高,用崇高规范自身,研究崇高之道,鼓荡崇高之风,以实现人格优秀、社会和谐、祖国强盛、人类美好。”

2016年5月17日上午,当浙江省天台县杨胜杰县长在“天台县‘走进崇高’践行基地授牌仪式”大会上,隆重宣布大会开始,县委书记李志坚热情致辞,总后勤部原政委张文台上将、国防大学原副政委李殿仁中将、北京走进崇高研究院院长贺茂之将军、政委孙南京将军及天台县四套班子一把手全部在主席台落座时,走进崇高正式走进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而著称的大美天台,从此,天台成为走进崇高第一县!崇高,成为天台崛起的又一新起点!

“崇高,即真纯的情感,伟大的精神,高尚的行为,神圣的使命,无私的奉献,无形的规范,人类共同崇尚的美德,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既体现在惊天动地的伟业上,又渗透到平凡实际的生活里,更凸显在天塌地陷的灾难中;一旦占有主导地位,就会释放出撼人心魄之光华,形成催人奋进乃至排山倒海之威力,锻铸真、善、美之辉煌。”它是理论的更是实践的,它被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仁人志士们所屡践,更为今天伟大的时代所向往所追求所崇尚!

而今日在天台走进崇高,正如贺茂之院长在大会讲话中所说:“我们今天的会议创造了四个第一:第一次在一个县同时为30个走进崇高践行基地挂牌;第一次建立走进崇高推广示范中心;第一次为县委、县政府颁发走进崇高推广组织奖;也是第一次由上将、中将率队为走进崇高践行基地挂牌。为什么走进崇高能以如此昂扬的姿态走进天台并创造这么多第一呢?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总书记系列治国理政方针的指引下,在“发挥文化引领风尚”和“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的伟大号召下,全国上下已经开始了一场看似无声却是史无前例的精神大洗礼、理想大讨论、信念大比拼、人格大陶冶。特别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从“三严三实”到“两学一做”,我党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逐步扎根在每一位共产党员的理论素质、精神修养、理想信念中,逐步用“执政为民”的公仆精神稀释着替代着推翻着近年来侵蚀很多党员领导干部的腐朽思想。伟大的时代铸就伟大的精神,虽然“走进崇高”是北京走进崇高研究院在2007年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精神积弊日趋严重、只谈经济耻言理想信念的状态下,标新立异般提出来的,但真正的发展是在十八大强劲的东风后,在习近平主席系列伟大号召下,在一大批有识之士的热诚拥戴、强力推进中逐步蓬勃起来的。顾问张文台上将在3月份研究院年会上总结研究院工作时说:“研究院的工作立意高远接天气,和中央、马克思、毛泽东接轨;贴近实际接地气,和群众、和现实矛盾、和实际问题接轨;自身过硬有骨气,走进崇高事业越办越好。”其中所说“上接天气”,是对研究院工作的肯定,又何尝不是给今天的天台县委、县政府以党的公仆精神正逢其时地来锻铸天台县崇高形象、推动崇高事业的发展、上接天气的很好注解!此乃天时!

地利。“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天台,是**济公的出生地,是禅宗三祖智者大师的修行地,是寒山子70年隐居地,是道教南宗的发源地,也是徐霞客游记开篇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得天独厚的山海自然人文地理环境,使天台山文化既有“钟灵毓秀”的山岳灵气,“兼容四海”的沧海豪气,更有“山魂海魄”的天然浩气!正是山岳灵气、沧海豪气、天然浩气这“三气”,成为天台山文化的三大“文化基因”,形成独具魅力的“和合文化”,推动了长达1700多年天台山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悄然孕育了一个文化强县。在此独具魅力、山水神秀、文化奇绝、在海内外有着深远影响的天台县,独树一帜的举起崇高大旗,一定会使崇高之声响彻天台的山山水水,为天台“和合”文化添新翼,为天台历史竖丰碑。走进天台,一定会让你更真切的感受到走进了“心灵瑜珈园”。此为地利!

人和。“和合”是中华文化的首要价值,是华夏文化的人文精神,亦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儒释道三教兼容并蓄、圆融和合的天台山文化。唐代诗僧寒山子归隐天台山70多年,由儒入道,由道入佛,与天台山国清寺高僧拾得情趣相投、亲如兄弟,其流传下来的诗作与故事千百年来广泛地影响着民众的思想与精神生活。清雍正帝敕封天台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自此,上下传承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所蕴含的和合精神始得以人格化的形式正式定格,寒山、拾得成为了中华“和合文化”的象征,天台山也因此成为中华和合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和合文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天台儿女和合、和气、和美、和乐的人文气息。古圣先贤如此,今人更不例外。当我们看到天台县委、县政府主动组织,县委书记、县长亲自主抓,四套班子协同上阵率先垂范,教育局领导身先士卒,在全县范围内推广走进崇高理念,既不是政治任务,也不是利益驱使时,你不觉得这恰恰是善良、智慧的天台人崇尚和合之风、君子之气在今天的传承与发扬吗?此乃人和!天时、地利、人和!

万事俱备,今日东风!

5月17日上午,和风浩荡中,“天台县‘走进崇高’践行基地授牌仪式”隆重召开!县直属各单位分管领导、各乡镇负责人、30个走进崇高践行基地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预备役民兵应急连的全体官兵、县红十字会、红心社代表等千余人参加!

天台县委李志坚书记在致辞中,首先向亲临授牌仪式的各位将军和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对本院首次与县级政府全面合作,就选择了天台,表示了热烈欢迎和诚挚谢意。他表示,天台县委、县政府一定会高举崇高旗帜,在全县全面铺开走进崇高实践活动,积极搭建实践平台,真正把崇高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心里,让崇高之花在天台遍地盛开,绚烂多彩。

当他满面春风地从上将张文台手中接过为天台县委、县政府“走进崇高推广组织奖” 颁发的大红证书时,全场掌声如潮!

天台县委、县政府“走进崇高推广组织奖”当之无愧!

早在2015年8月28日,北京走进崇高研究院在山东省台儿庄举办了一次“走进崇高践行基地现场会”,天台县委、县政府就派分管教育的叶玲君副县长与赤城中学校长等一行三人不远千里前去参加。看到枣庄二中践行崇高的可喜成果和可以借鉴推广的模式后,返程的路上,叶县长就给研究院贺茂之院长信息,希望能在天台县8所学校、一个医院挂走进崇高践行基地的牌子,然后逐渐在全县范围内推广走进崇高理念。

贺院长高度赞扬了天台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的工作部署,称赞叶县长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为百姓敢于担当的公仆精神和大爱情怀!当即同意择期为天台县有关单位授牌。

新春伊始,受李志坚书记、杨胜杰县长委托,叶玲君副县长与教育局汤京局长一行三人专程来到北京,与贺院长一起研究在天台全县推广走进崇高理念一事,初定于5月中旬挂牌。

4月10日,一个长达7000多字的“天台县教育系统‘走进崇高’德育特色发展实施方案(试行)”摆在了北京走进崇高研究院的办公桌上:

他们成立了以叶玲君副县长为顾问、以汤京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以建立“走进崇高践行基地”和“走进崇高示范基地”为抓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建设一批具有知名度、影响力的德育品牌学校的工作目标;确定了浓厚“崇高”氛围,强化环境育人、建设“崇高”队伍,塑造榜样育人、挖掘“崇高”精神,突出课程育人、开展“崇高”体验,深化实践育人、设计“崇高”序列,落实活动育人的主要任务;明确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投入、培育学校特色等保障措施,并制定了一套详细的走进崇高践行基地的评定标准和对践行基地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升级为示范基地的评分标准。细微处见精神,平凡中写大爱。

“实验小学‘走进崇高’三位一体,拉开序幕”,学生走进崇高,争做和乐少年;教师走进崇高,立德修身;家长家校联盟,共育和乐少年。

4月3日,那个在公交车上默默照看呕吐阿婆的街头小学五年级学生张静初登报啦!她被天台县教育局评为“崇高少年”,被新华社等诸多媒体报导,很多好心人送来鲜花和资助!一个小小的善举,带给天台县十万学子心中多少爱的向往,善的启迪!

4月26日,“拾金不昧”好少年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杨米洛全校通报表扬了!失主送来了锦旗!孩子们一双双羡慕的眼睛望着小米洛,在他们幼小的心田中洒下怎样向善向美的种子?

成长需要土壤,精神需要哺育。和合大美的天台涵养了天台人亿万年的沧桑,崇高精神给天台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正如李殿仁中将在会上所说:“天台的自然生态、政治生态以及文化生态都做得非常好。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铸魂提神、提升人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感,是天台县委、县政府特别是教育局长期以来全力推动的,如何将走进崇高理念植入当地文化,从而促进、带动天台县的发展,是需要与党的大政方针紧密结合,深入实际、积极实践的,相信崇高理念一定会扎根于天台人民心中、结出累累硕果。”

是的,走进崇高进天台,从台儿庄现场会到现在不足一年时间,学校里走进崇高爱心小标兵、走进崇高礼仪小模范、走进崇高孝亲小能手等等已经在学校的展示栏中向大家微笑着;张静初、杨米洛已经誉满天台;天台最美护士、最美司机„„在报端、在百姓的茶余饭后、在崇高天台的山山水水间回响„„我们可以满心期待啊,期待不久的将来,天台遍开崇高花,万绿丛中花似海。

孙南京政委在讲话中说:“我们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句耐人寻味的名言:人生重要的不是他现在所处的位置,而是他所朝的方向。天台县委、县政府把崇高理念引进天台,一次建立起30个走进崇高践行基地,这30个基地不仅仅是30块牌子,而是它所指引的崇高的、先进的人生方向。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是非常值得祝贺的。”

是啊,有了方向就有了道路,就有了前进的动力!

“现在,天台县财政收入1/3以上用于教育。”叶玲君县长自豪地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为本,自然筑牢发展根基。“一流之人方识一流之士”,也只有一流之人方行一流之事。天台县全县范围内推广走进崇高理念,以教育为根,以崇高为魂,以和合为美,以山水奇绝而会天下儒雅圣贤!

昔日寒山之诗于无声处起惊澜,于朴素中蕴哲理。而今,天台在全县范围内高举崇高大旗,给本来就有着深厚“和合文化”底蕴的天台人民以时代的引领、精神的航标,寒山再来,一定拾得一片万民崇高好河山!

“崇高少年”张静初

“这是你的奶奶?”

“不是。”

小女孩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怀里抱着刚刚拿掉书皮的琴谱教材。

第四篇:弘扬女排精神,践行走进崇高

开展“弘扬女排精神,践行走进崇高”活动倡议书:

走进崇高 从小善做起

可能有很多人说“崇高”距我很遥远,“崇高”在天上,而我却偏偏没有能够飞上天空的翅膀。我想这样的认知是极其错误的。黄岛一中是一个崇高的校园:我们不仅有李肇星这样的老一代人,更有层出不穷的新一代人。也就是说我们我们具有了走进崇高的良好环境。那么我们为何感觉我们不崇高呢?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即使说得再好,不去行动,一切都是空谈,一切都是骗人的。习主席所讲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就是这个道理。在走进崇高活动发起以来我们看到了一些积极的改变,比如:

一、在进校门时,更多的同学能够自然的下车推行,而不是以前看到有执勤人员才连滚带爬地跳下车,差点是人仰马翻。

二、在上课时我们的同学多了些专注,少了些张望,当然更少了些梦乡。

三、在课间时我们的同学多了些安静,少了些喧闹,当然更少了些尖叫。

四、在校园的路上我们发现少了些果皮纸屑,少了些食品包装袋,而多的是我们弯下腰去捡拾垃圾的崇高的同学们。这些现象值得我们欣慰,但问题依然存在,我们要真正地走进崇高就要更多地接受批评,发现缺点,加以改正,照镜子才能正衣冠。

一、说到照镜子,就联想到了我们的同学身上,有些女同学是24小时离不开镜子,无论上课与否,把形象放在了第一位,但是作为一名高中生,这样做有必要吗?还有在爱美这一点上我们的男同学一点也不逊色,只不过有时把手中的镜子换成了课本后面的光盘。

二、有的同学仍然乱丢果皮纸屑、食品包装物,在校园里不扔了,却在教室里变本加厉。我们学校已经明令禁止在教室吃饭,但仍然有一部分同学不仅吃而且还发扬了“学校是我家”的“美德”随处乱扔,不管不顾,这种不崇高的现象令人深恶痛绝。假如人人都这样,我们的班级、我们的校园将何谈崇高,我们的心灵更何谈崇高?

三、随地吐痰,历来就是一种很低级的不文明行为,有的同学痰来张口吐,不管是什么地方,无意的还是有意的,都是不文明的、不崇高的,更有甚者,有些同学故意从楼上向楼下吐,观察痰在空中的自由落体运动,你是在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吗?你是打算推翻伽利略吗?热爱学习的精神可佳,但

是研究对象不对,假若一个人走过,正好接个正着,这是你想要的结果吗?随地吐痰不仅污染环境,它更多的害处是容易传播疾病,所以同学们要做一个崇高的人不应该随地吐痰。

四、我们学校把男女生交往过密作为一条红线,但校园里仍可看到男女生交往过于亲密的现象,甚至旁若无人地有一些暧昧的行为。求学中的我们只是

一名学生,一个消费者,我们的目的是求取知识,是为了实现更好更大的生活目标而积蓄能量,因此,我们不能把最宝贵的青春虚度。早恋,这不仅仅是不崇高,更是自我生活目标的丧失。

五、校园里“吸烟一族”仍活动于各大场所。有时候经常看见一小撮男生在厕所里,边吸烟边“交流经验”,旁若无人,如发现有老师靠近,一声“口令”扔掉烟头、作鸟兽散。吸烟,这不仅严重损坏中学生形象,也影响自己的生命健康。研究表明,吸烟者患肺癌的发病率高于不抽烟者几十倍,烟龄长的话甚至达到上百倍。吸烟不仅损害自身健康,更损害他人健康。六、一些学生沉迷与不健康网站和网络游戏,上了瘾,着了魔,进入痴迷状态。为了上网夜不归宿,装病开假条,导致一些上课睡觉现象,被有些同学

戏称为“最安静的时刻是晨读”。网络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便利,使整个世界变小,但是网络世界毕竟是虚幻的,正面和负面的东西,需要我们区

别对待。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长身体、学知识的大好时期,我们切不可沉迷于网络,让家长忧虑,让学校惶恐,让社会震惊!“崇高”不分大小、长幼。“拥有崇高”,看似是一种遥不可及的精神境界,其实,要拥有它并不难。只要我们把崇高当成一种信仰,从小善做起,从小事

做起,我们必将成为一个崇高的人。崇高,并非英雄、伟人的代名词,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走进崇高、拥有崇高的精神和“位卑未敢忘国忧”的境界。我坚信我们一中人具有这样的能力,具有这样的品质,我们一中人一定能够走进崇高,拥有崇高,展示崇高;做崇高之人,立崇高之志,办崇高之事。(班长:王本磊、单逸捷)

“弘扬女排精神,践行走进崇高”榜样:

河南“无腿”女孩孤身走进大学

她是一个折翼的天使,上天无情地夺走了她的双腿,但依然阻止不了她为了梦想而飞翔。2015年9月9日,在河南商丘学院的校园内,19岁“无腿女孩”王娟迎来了她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

王娟家在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13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一个6岁的她从此失去了双腿。祸不单行,不堪压力的母亲竟投井寻了短见,随后父亲也离家出走,一直杳无音信。可怜的她只有与70多岁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失去双腿后的王娟,并没有因为命运的不幸遭遇而悲观放弃。她用坚强的毅力,以手代步,依靠双手撑着地一步一步地挪动,从小学读到初中,从高中考到大学,迈向了人生新的起点。

尽管王娟看起来非常瘦弱,但她的双臂非常有劲儿,走路、上下楼梯的速度非常快。“面对生活的沉重打击,如果屈服了,那我一辈子也就结束了。”王娟说,她的爷爷曾经告诉她,亲人跟不了她一辈子,要学会自立自强。

作为一名艺术生,今年高考她文化课考了404分,专业分考了139分,超过了一本分数线几十分。然而,因身体残疾,她被多所学校拒之门外,最终被商丘学院录取,就读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8月29日迎接新生报到的那天,我们见到王娟独自一人从大巴车上下来,内心里十分诧异。”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何保建说,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双腿的孩子,竟然会这么独立。

入学事宜。为了她的生活行动方便,学校给她安排在了宿舍楼的一楼,与公寓管理员所在的房间是对门。“孩子,你在这里要安心学习,你是全校师生学习的榜样,你身上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让我们每个人都很敬佩。”9月2日下午,商丘学院党委书记和校长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行,专门来到王娟的宿舍,决定免除王娟四年的学费、书费、住宿费共计五万多元,每月还为其提供400元的生活费。

在王娟看来,经过这十几年的成长,她现在用双手已经实现了生活的自理,比如洗脸、穿衣服等日常行为都可以独立完成,上课学习也没有任何问题。

“上学的这几年,有很多好心人帮助我,也很感谢学校能够接纳我,并解决我的经济困境。”王娟说,我不想因为我的存在而显得与众不同,我也不会给大家添麻烦,我相信通过我自己的努力,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最近几天,同学们正在军训,王娟也没有闲着。“我不能搞特殊,我要和大家在一起。”王娟说,虽然不能和同学们一起走正步,但可以坐在旁边给他们看着物品就很满足。大家并没有因为她的行动不便而疏远她,“在王娟身上,我们看到了许多正能量,她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坚强独立的精神、与人为善的行为方式,都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习的。”王娟的室友贺星月说。

真心英雄

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再没有恨,也没有了痛,但愿人间处处都有爱的影踪。用我们的歌,换你真心笑容,祝福你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动,和心爱的朋友热情相拥,让真心的话,和开心的泪,在你我的心里流动。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弘扬女排精神,践行走进崇高”之基本礼仪:

校园文明礼仪的基本礼仪

崇高,并非英雄、伟人的代名词,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走进崇高、拥有崇高的精神和“位卑未敢忘国忧”的境界。我坚信我们一中人具有这样的能力,具有这样的品质,我们一中人一定能够走进崇高,拥有崇高,展示崇高;做崇高之人,立崇高之志,办崇高之事。

个 人 礼 仪

一、仪表

1、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衣服鞋袜要常换洗,按时理发和沐浴。

2、衣着整洁、朴素大方、协调得体,不穿奇装异服,进校一律佩戴校牌,按规定穿校服。不烫发、染发,女同学不戴首饰、染指甲。

二、言谈

1、态度要诚恳、和蔼,语气要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

2、进校要讲普通话。坚持使用礼貌用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请原谅”“再见”等。

三、仪态举止

1、姿势。交谈时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使用好体态语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回答问题起立等。

2、站姿。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

3、坐姿。腰背挺直,肩放松;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

4、走姿。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学 校 礼 仪

一、课堂礼仪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上课迟到,应喊“报告”,经教师同意后方可进教室,走进教室后,应迅速坐好,保持安静。

2、听讲。上课时坐姿要端正。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名字时可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使用普通话。

3、下课。下课时,全体同学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有领导或教师听课时,要让师长先走,全体学生起立迎送。

二、集会礼仪

1、参加集会,要准时、有序。要按指定地方整齐就座,不早退,不随便进出,会议结束后要有序退场。

2、会议期间,要认真倾听,不得看书、谈话、吃东西、扔杂物、打瞌睡,讲话或报告结束后要鼓掌,以示感谢。

3、每周一升国旗仪式,统一着装,准时参加,列队整齐,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认真聆听国旗下讲话,不得说话、搞笑。升国旗时,凡经过现场的同学都应面对国旗,自觉肃立,待国旗升毕,方可自由活动。

三、尊师礼仪

1、在校园内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要让老师先行,并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买饭、打水或乘车时对教师应主动礼让。

2、对师长或来宾要主动问好致意,主动让座、让路,答问时彬彬有礼,不围观嘲笑、指指点点。家长或亲友来校遇到老师时,应主动在家长和老师间作介绍。

3、与老师谈话时应立正,在教室座位上与老师谈话应起立,得到老师允许后,再坐下听讲。领奖或向师长交物品时,双手接交,表示尊敬。

4、有事进老师的办公室或宿舍,先喊“报告”或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

5、在校外遇到老师时,应主动和老师打招呼,不得故意回避。

6、尊重老师的劳动,听从老师的指挥。对老师的提醒和批评,不得顶撞,如有意见,可在课后与老师交换。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

四、同学间礼仪

1、同学间要团结互助。不说脏话、粗话,不骂人,不说伤害同学的话,不做对同学无理的事。

2、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及时归还,并要致谢。

3、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

4、严禁对同学人身攻击、打架斗殴、聚众闹事等违纪违法行为。

5、诚实守信,说做一致,有错就改。答应别人的事要按时做到,借他人钱物及时归还。外出时要礼貌待人、谦虚好学,展现一中学子的风采,维护学校的声誉。

五、校内公共场所礼仪

(一)校园

1、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乱扔纸屑、粉笔头、果皮、包装袋。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校园内严禁吃泡泡糖、瓜子类食品。

2、爱护标语牌、警示牌、格言牌和花草树木。不跳摸班牌、格言牌、警示牌和电器设施;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不践踏草地,不攀枝摘花;节约用水用电,不开长明灯。

3、严禁吸烟、喝酒、赌博、看黄色影视书刊,不进“网吧”,不参与迷信、邪教活动。

4、严格遵守交通法规。自行车要存放在指定的地点,不乱停、乱放,严禁在校内骑车、带人。

(二)图书室和阅览室

1、室内须保持安静和卫生,不要高谈阔论或东跑西走。

2、爱护书刊,不得偷撕资料,不作记号,阅读开架报刊后应按原序摆放。

(三)餐厅

1、不抢跑、抢饭。自觉排队,不插队,不大声喧哗,不敲击碗筷,不把 饭菜撒在地上。

2、要尊重食堂工作人员的劳动,爱惜粮食,注重节俭,不乱倒剩菜剩饭。吃不完的食物应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四)宿舍

1、宿舍内要保持整洁。箱子、衣服、鞋帽、日用品等应放在指定位置,不往窗外或楼下倒水、扔东西、吐口水。

2、按时起床、就寝。熄灯铃后不得谈话、打闹,不得进行体育或其他活动。

3、讲究文明,不说脏话粗话,严禁吸烟喝酒。

4、到他人宿舍,应先敲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非经教师同意,男、女生不准互串宿舍。

5、文明用厕,爱护卫生设施,损坏设施应主动赔偿。

家 庭 礼 仪

1、孝敬长辈,尊重兄长,爱护弟妹。吃饭时请长辈先就座,离家或归家主动与家长打招呼。

2、经常与父母交流生活、学习、思想等情况,尊重父母的意见和教导。对家长有意见要有礼貌地提出,不任性,不耍脾气,不顶撞。

3、体贴帮助父母,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与他人攀比摆阔,不乱花钱。

4、尊重邻居的生活习惯,不影响邻里正常生活,邻里有困难时主动关心帮助。

5、待客热情,起立迎送。

第五篇:让生活走进课堂 让课堂走向生活

让生活走进课堂 让课堂走向社会

顺德区顺峰小学

陆志豪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新课程,它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有所不同的是,课程在内容上更贴近生活,以学生自身生活为出发点,通过课堂上构建一个活动,来模拟生活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使学生的品格得到培养,情操得到陶冶,素养得到提高。要想真正教好《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就应该多想方法,不断创新,在探索中求进步、促发展,我坚信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阳光,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你的心血才会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

“道德是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生活”。因此,生活既是道德教育的起点,也是道德教育的终点。思想品德在本质上不是形而上的抽象的教条,而是与生活密切相连的生动素材。儿童对世界的认识首先是从他所面对的现实生活开始的,生活中的许多情景和时间都蕴涵了丰富的道德内涵,如家庭生活中蕴涵着家庭伦理,集体生活中蕴涵着团结、友爱与合作,社区生活中蕴涵着公共道德和环境意识等。因此,在上课前,笔者都会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每个块面的活动。如在设计《让爷爷奶奶高兴》时,设计了四个块面的活动——亲子游戏、采访爷爷奶奶、回忆成长往事、用行动去关心爷爷奶奶。这四个活动并非随意拼凑,而是遵循这学生内在情感线索,由对家庭成员的了解到体会到爷爷奶奶的艰辛,直至到从内心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爷爷奶奶的疼爱。从而爱父母、爱家庭,爱爷爷奶奶,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情感升华的过程。可以这么说,活动对于《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来说就是它的生命所在,那么在组织学生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得到发展这方面应该注意什么呢?以《让爷爷奶奶高兴》这一系列活动来看,首先活动的主题来源必须使学生所关注的日常生活,具有实践意义。因为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即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发生联系时那种学习才是有效的。而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家庭,这是学生最早接触的社会小环境,他们是通过家来认识社会,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最初的道德感、责任感的。当《让爷爷奶奶高兴》这一主题一经确立后,我便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活动方案,开展了许多活动。比如让学生去了解家庭成员的年龄、生日,制作生肖卡等,孩子也都纷纷说了自己愿意帮助父母亲、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但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时,他们其实并不了解自己的爷爷奶奶,个别孩子甚至对爷爷奶奶的严格管教非常反感,很明显课堂上所说的对爷爷奶奶的关心不是发自内心的。虽然按照教材的编排活动可以结束了,但我作为活动的引导者抓住契机将活动继续向纵深开展。因此有了《让爷爷奶奶高兴》系列活动之二《伸出爱的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许多孩子对于家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显得既熟悉又陌生,对于爷爷奶奶的认识则停留在浅层次上,而对于自己在家庭中所处的位置,自己应负的责任则全然不知。因此,激发起他们了解爷爷奶奶的欲望,围绕着他们对父母提出的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问题,从而立体地、全方位地凸现了一个个辛勤工作,关爱家庭的爷爷奶奶形象。由游戏而产生的对心灵的触动到自主的去了解,这些都是在活动中不断动态生成的新的内容。也就是说,活动在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下不断产生了新的内容,产生了新的活动目标。在活动中,准确地把握了学生的新的动向,引导学生将活动不断向深处开展,使学生有所获。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和学习书本上的东西是不够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世界中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并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儿童在生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例如教学二年级《秋天在哪里》这一课时,我首先带领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秋天,感受秋天的美,把学生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其次,通过学生亲自体验秋天、观察秋天,让学生了解秋天“不仅美丽,而且是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乐趣。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寻找、体验感受到的秋天,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秋天玩。在玩中,学生真正感受到秋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内心深处就有了一种想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三、在课堂上感受生活。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其实,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就是生活的阐释!生活是品德教学唯一的源头活水。如果我们的课堂脱离了现实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我们在使用手中的课本时,就特别注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为课本只是一个蓝本,特别是品德与社会课,三分在课内,七分在课外。所以我们的课堂必须要充满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品德,拥有品德。品德课的目标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觉得目标通过努力是能做到的。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本着先从学生个体经验出发,再与现实的道德规则、教学材料结合起来,形成具体的能反映社会现实和发展需求及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目标体系,使教学目标更优化,让其成为连接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及课堂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的枢纽。如学习礼貌待人的系列内容时,我们除制定知识目标:讲礼貌是尊重别人和友好的表现,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之外,还制定了能力目标:在与他人交往时,要做到态度诚恳、和善、谦恭,语言温和、友好、有分寸,真正有效地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形成品德。

四、将课堂延伸至社会的生活中。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开展活动,恰恰给学生创设了发现、研究、探索的场所和过程。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一种情感体验。如在“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才能回家”主题中,结合大部分学生回家要过马路,就开展 “交通知识知多少”的竞赛活动。让学生自主收集交通资料,制作交通标志。在比赛的过程中,与同学们共同竞争、交流。课外,又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小展版,进行展览,强化安全意识。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结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五、让课堂走向社会。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学时,我们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走近社会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形成良好的品德。

课程来源于社会社会生活,回归于生活。如果要让学生愿意并积极参与活动,必须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点设计组织活动内容。儿童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才能自然地运用自己的经验,积极参与活动,并深入体味活动的内涵,加深对生活和自身的理解。因此,我觉得教师要关注来自学生生活的各种信息,关于捕捉并遴选其中有价值的内容,生成符合教育目标的主题,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儿童对源于自己生活的活动会特别感兴趣,有很强的参与欲望。这样,他们活动时就会有高涨的热情和自己独特的感受。

“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是小学思品课程的首要特征。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读好生活这本“大书”。从课堂走向社会生活,可以让学生对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狭窄的课堂教学变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学。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品德融入社会生活中。

下载走进廉洁 走向崇高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进廉洁 走向崇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走进书海、走向精彩演讲稿

    走进书海 走向精彩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亲爱的同仁们:大家**好,我是来自····的·····,首先非常感谢·····,给我们这样一次机会,让我们共同感受“知识改变命运、读书......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谈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 福州第三中学(350003) 陈亨淦近几年来,学校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文件精神,确立了开发具......

    让廉洁文化走进大学校园

    让廉洁文化走进大学校园中青法律一班大学校园是一个供较高一级的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地方,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重任,在这里汇集了全社会各方面的人才、专业知识和其......

    让舞蹈走进社区走向群众(模版)

    让舞蹈走进社区走向群众 艺术,是由各个不同的艺术品种所组成的。作为艺术之一的舞蹈,同样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天地,它也是由各个不同的种类、不同的样式、不同的风格的舞蹈所组......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语文走向生活[5篇范例]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语文走向生活 宜宾市四中邬贵英 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

    崇高的理想信念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精神动力。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加强学习,把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基础上面。树立科学发展观,要按照......

    崇高的职责

    崇高的职责 无私的奉献 ——记英山县环卫局环卫工人李汝容 她叫李汝容,家住东门口,2007年选择了平凡而崇高的环卫清运岗位,成为英山县环卫局1名环境卫生清运工人,在环卫战线上......

    崇高的道德

    崇 高 的 道 德 上杭二中省“校园诚信之星”李秉秋同学的先进事迹 著名的诗人康德说过:“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能引起人心深深震撼,一个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