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近年来安徽社会经济发展——省长李斌(范文)
近年来,安徽同全国一样,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积极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扩大内需等重大政策机遇,全面实施“六大战略”,深入推进“861”行动计划,谋划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重大跨越。“十一五”以来,全省经济以年均13.4%的速度持续增长,2009年迈上万亿元大关,去年达到15110.3亿元。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656.5亿元增加到去年的2632.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1054美元提高到4000美元,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工作中,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突出自主创新的引领作用。依托我省丰富的科教资源,2008年启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2009年底,被批准成为首批三个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之一。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这两大战略平台,加大科技投入和支持力度,推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一批科技、产业、人才和改革成果。去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4.6%,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62.1%,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44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创新型企业数居全国前列,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
二是突出合作发展的带动作用。皖江示范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唯一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国家级战略,是我省聚集发展资源、深化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承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承接产业质量明显提高,示范区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去年,皖江示范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的67%、64%,落户示范区的亿元以上大项目2981个,到位资金2874亿元,占全省的68.8%,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大幅度提高。这些年,我们与西部省份的交流合作也日益加深,通过参与“西洽会”、“青洽会”等重大经贸交流活动,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同时,我们还重点加强与央企、全国知名民企的合作发展,截至去年底,累计与央企签约项目714个,投资规模1.8万亿元,与全国知名民企签约项目2369个,投资规模1.1万亿元。
三是突出重大改革的推动作用。多年来,我们秉承小岗村“大包干”精神,创新体制机制,倡导先行先试,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了探索。一是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十一五”期间省属企业由43户调整到33户,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质量效益大幅提高。二是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去年非公经济比重达到57.5%,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70%,安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三是加强地方金融体系建设,合肥区域性金融中心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全省地方金融机构、农村银行、村镇银行都有了快速发展。四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顺利实施地级巢湖市撤并工作,加快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推动芜湖、马鞍山跨江发展,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日益增强。皖北是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近年来,我们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皖北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南北合作共建,皖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正在成为安徽新的经济增长极。五是推进社会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全国创造了典型经验,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四是突出基础建设的支撑作用。这些年,我们着眼于适度超前,着力于综合提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办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交通方面,全省现有6座机场,4E级新桥国际机场今年将投入运营,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和铁路营运里程双双突破3000公里,所有省辖市到合肥3小时的高速公路网全面贯通。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已实现合肥1小时到南京、2小时到武汉、3小时到上海,年内将实现4小时到北京。水运建设步伐加快,长江黄金水道作用日益显现,内通外畅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形成。重点流域治理方面,全面完成14项治淮骨干工程,目前正启动新一轮治淮建设,淮河、巢湖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和长江、新安江支流治理工作正加快推进,水利综合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五是突出民生改善的导向作用。“十一五”期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翻番。城镇新增就业252.6万人,困难群体就业26.2万人。去年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42.9万套,基本建成20.5万套,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今年国家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总盘子虽然有所减少,但我省今年的建设任务仍然还是40万套,一套不减,目前看,1-4月份进展很好,全省新增建设各类保障性16.6万套,占目标任务的42.6%。从2007年起,我们连续6年实施民生工程,探索以项目化、工程化措施解决民生问题,五年累计投入1319.4亿元,今年计划投入540亿元,实施33项民生工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省人民。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们按照中央的要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科学研判宏观经济走势,切实加强经济运行调节,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出台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30条具体措施,加大对实体经济和困难企业的帮扶力度,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1%,增幅居全国第6位,财政收入增长17.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8.9%,增幅居全国第7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7%,增幅居全国第1位,进出口总额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9.7%。
关于下一步发展。我们感到,对安徽这样一个发展中省份来说,加快发展始终是解决一切问题和矛盾的根本所在。立足国内外发展环境和安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和省第九次党代会对未来五年安徽的发展做了明确规划,总的要求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坚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力争到2015年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努力打造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加快建设美好安徽。当前,我们正积极落实这一部署和要求,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全力保障改善民生,全面促进安徽经济社会长期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安徽和青海两省间的高层互访日益密切,经贸交流更加活跃,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初步统计,目前在青海登记注册的徽商投资企业、个体经商户以及皖企驻青机构700多家,总注册资本20亿元以上,年营业收入40亿元以上,徽商已经成为青海高原重要的商业群体,同时青海在安徽投资贸易近年也有长足的进步,皖青合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前期合作基础上,我们希望进一步深化合作共识、扩大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今后一个时期,建议两省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合作:一是加强两省经济合作交流。充分利用青海在资源、土地、市场等方面优势,鼓励我省资源加工型、劳动技术密集型等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向青海有序转移,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重点开拓建筑、粮食、商品等市场。同时热忱欢迎青海企业来安徽兴业,在皖建立面向长三角地区的产品生产与销售基地。建议两省合作交流部门加强联系,建立健全促进两省合作的日常工作机制。二是加强旅游产业合作。皖青两省旅游资源丰富,各具特色,建议加强两省旅游投资和管理合作,共同开发优势旅游资源,鼓励引进对方优质旅游企业品牌,加大客源互送力度,推动市场共享,建立旅游安全和质监协作机制。加强旅游营销合作,联手策划和推广皖青精品旅游线路。三是加强会展业合作。互相以省政府名义组团参加“青洽会”、“徽商大会”等两省大型综合及专业性展会,积极组织本省企业、重点园区参会对接洽谈,搭建更多的招商引资平台,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交流凝聚共识,合作促进双赢。我们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安徽和青海之间的合作交流、皖青人民的深厚情谊,必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第二篇:2013年安徽两会 李斌省长《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安徽两会 李斌省长《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01月23 关键字:安徽两会 政府工作报告 李斌
核心提示: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强重点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加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重点扶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建设,做大做强文化企业集团,着力打造演艺、影视品牌。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2012年和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李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2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安徽省委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依靠全省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及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主线,全面推进经济强省、文化强省和生态强省建设,胜利完成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省生产总值17212.1亿元,增长12.1%,增幅居中部第1位;财政收入3026亿元,增长14.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92.7亿元,增长2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24.2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7160.5元,增长14.9%;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3%;城镇新增就业65.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李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全力支持实体经济,确保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及时出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30条政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2%。超额完成“861”计划项目建设任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5055亿元,增长24.2%。落实促进消费和稳定外贸增长政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85.6亿元,增长16%,进出口总额393.3亿美元,增长25.6%。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大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谋划实施“增长源工程”。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发展提速。强化创新驱动,开展合芜蚌试验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试点,启动建设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协同创新平台,加强试验区人才特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新增授权发明专利3066件。开展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完成全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和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提高开放合作水平
完成皖江示范区“三年见成效”主要目标任务。深化与央企、全国知名民企合作。与长三角在交通、能源、科技、金融等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与珠三角、环渤海、中西部、港澳台及国际合作取得新成效。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增长26.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30.3%。持续加大统筹力度,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
全省实现了国家战略规划全覆盖。推进皖江城市带与合肥经济圈聚合发展。推进南北“3+5”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园,皖北地区纳入国家中原经济区规划。加快大别山片区扶贫攻坚,抓金寨促全省扶贫开发扎实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启动新一轮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启动美好乡村建设
深入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粮食总产657.8亿斤,增产30.7亿斤,为近年来增产最多的一年。继续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和水产跨越工程。建设26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成为全国农业物联网试点省。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886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启动建设美好乡村。开展2300个村庄整治试点。启动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开工淮水北调工程,除险加固647座中小型水库。
扎实推进文化建设,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覆盖所有乡镇和行政村。《永远的忠诚》等6部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完成首批61家非时政类报刊转制和广电网络整合。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加快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步伐,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顺利启动实施“营改增”试点。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启动建设宿州等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省直管县试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推进。实施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推开148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本届政府五年发展成就(数据来源:安徽省统计局)突出保障改善民生,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全年民生支出3161.2亿元,占全省财政支出79.9%,完成33项民生工程建设任务。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增加175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户供养补助和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标准均提高10%以上。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43.8万套,基本建成34.4万套,超额完成国家任务。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800所,完成2314所城乡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高考录取率首次超过80%。我省运动员在伦敦奥运会和残奥会上取得好成绩。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推进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走访,信访总量下降,信访秩序好转。加快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治安形势平稳。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依法执行人大决议决定。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密切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坚持依法行政,加强立法工作,扎实开展“六五”普法。完善政府议事制度和决策咨询机制。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387项,精简54.7%,保留事项办理时限压缩51.2%。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政风建设取得新成效。李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2年的发展成绩是在过去工作基础上取得的。五年来,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经受住复杂变化宏观环境的严峻考验,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机遇,团结拼搏,砥砺奋进,开创了建设美好安徽的新局面。
这五年,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2%,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3.9%,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56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领先中部。这五年,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总额年均分别增长23.6%和19.8%。这五年,转型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区域创新能力居中部第1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增长2.9倍,量子通信、语音技术等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这五年,“三农”工作和区域发展迈上新台阶,粮食连年增产,新农村建设成果丰硕,14项治淮骨干工程全面建成,皖江示范区、皖北、皖南、大别山区呈现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新格局。这五年,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累计投资5.5万亿元以上,建成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这五年,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9550.6元,年均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年均增长15%。民生工程由12项增加到33项,累计投入1808.6亿元,6000多万城乡居民受益。这五年,是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综合竞争力和对外影响力明显提高的五年,是发展速度快、质量效益好、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李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根据党的十八大新部署、新要求,结合安徽实际,到2020年,努力实现经济总量争先进位,人均水平进入中等,居民收入赶上全国,各项工作全面提升,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经济强省建设实现重大跨越,生产总值比2012年翻一番,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城镇化率力争达到55%,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50%以上的中心村建成美好乡村。文化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在中西部前列,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化产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生态强省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单位建设用地产出率大幅提升,城乡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显著提高,森林覆盖率达33%以上。民主法制和社会建设全面进步,贯彻实施宪法和法律法规,法治安徽建设深入推进,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公平正义更加彰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更加巩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安定和谐。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收入分配差距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更加完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备,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是:
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创新驱动发展这一中心环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打造若干个万亿元大产业,若干个5千亿元以上产业,加快培育若干个千亿元以上“增长源”。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把旅游业打造成重要的支柱产业。开工建设引江济淮(巢)工程。建设“智慧城市”。
进一步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把培育壮大中心城市作为首要任务。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加快形成一批综合实力强的县城。打造一批人口聚集型、交通枢纽型、历史文化型和特色产业型的中心镇。加快美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合肥经济圈一体化、芜马同城化进程,推动皖江示范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大别山片区扶贫攻坚和绿色发展。把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打造成“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和世界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快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和沿淮经济带建设,力争实现“走千走万,还是淮河两岸”。进一步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化公民道德实践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快信用安徽建设。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基本形成城市绿道框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让江淮大地天更蓝、山更青、水更净。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地方金融体系。继续推动财税、要素价格、文化、医药卫生、住房保障、收入分配等重点领域改革。优化行政区划。全面深化对外开放合作。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
进一步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深入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规划。拓展提升民生工程。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健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与管理长效机制。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把安徽建设成为全国最和谐稳定的省份之一。2013年的主要工作
李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进出口总额增长15%,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节能减排完成目标任务。
李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 着力保持经济健康较快发展
持续扩大有效投入,在重大基础设施、主导产业、节能环保、民生和社会事业等领域,新开工建设1300个以上超亿元项目。大力促进消费和进出口,拓展文化体育、旅游休闲等消费领域,落实稳定外贸增长政策。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建立专项扶持资金,重点用于项目贴息和融资担保,迅速掀起民企招商潮,激发全民创业潮,推动徽商“凤还巢”。着力创新驱动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巩固扩大合芜蚌试验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试点,加快推进3项国家拓展中关村政策试点,完成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一期工程。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实施100项重大科技攻关和1100项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加快新型显示、硅基功能材料、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实施“增长源工程”。大力发展服务业。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力争粮食稳定增产,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加强特色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打造国内重要的农产品网购平台。扎实推进美好乡村建设,重点建设1710个中心村,治理10000个左右自然村。推进新一轮治淮和淮水北调工程建设。再解决4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着力提升承接产业转移和开放水平
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打造一批特色园区和产业集群。进一步拓展与央企、全国知名民企合作,深化与长三角地区融合发展,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经济区协同发展,密切与珠三角、环渤海、中西部、港澳台等区域及国际合作发展。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推动城镇化提质提速,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综合试点,提升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科学确定城市规模、能级、建设标准和管理方式。全面实施国家区域战略规划。加快皖江示范区沿江通道建设。抓紧制定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先试实施意见,谋划沿淮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深入推进六安、安庆等大别山片区区域扶贫攻坚,扎实开展抓金寨促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高水平编制实施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规划。着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国企和财税金融改革。巩固完善“营改增”试点,做好扩大范围准备。加快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巩固扩大文化体制改革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果。积极推进住房保障制度改革。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提高文化软实力
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强重点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加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重点扶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建设,做大做强文化企业集团,着力打造演艺、影视品牌。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重点领域节能监管。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和城市绿道建设。建立健全空气质量监测预警机制。强化大气、水体、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成2365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推进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等工作,加强校园和校车安全管理。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实现城镇基本医保省内异地结算,巩固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成果,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10%。完善以孤老病残困为主要对象的社会救助机制,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投入605亿元,实施动态调整后的33项民生工程。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40万套。健全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80元,扩展大病保障范围。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增强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支持网络问政。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大力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完善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公共安全体系。大力支持驻皖部队和武警现代化建设,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李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期待,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始终坚持为民执政。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拜人民为师,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好群众满意的事,不做群众反感的事。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动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始终坚持科学理政。健全重大决策专家论证、集体审定、风险评估、社会公示和问责纠错制度,切实改进会风文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扎实推进政府效能建设。始终坚持务实勤政。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做到知实情、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不怕困难,不惧风险,不图安逸,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打攻坚战。始终坚持廉洁从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厉行勤俭节约,力戒奢靡之风,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坚持不懈地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第三篇:李斌:“民生省长”新使命
李斌:“民生省长”新使命
瞭望新闻周刊 2007年第38期>人物
http://lw.xinhuanet.com/htm/content_1258.htm
在30年少生4亿多人的同时,我国正面临着人口素质并没有随着人口总量增长而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口红利期结束两大挑战。如何实现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是国家计生委新时期需要着手解决的主要问题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郎秋红
近日,吉林省委常委、副省长李斌被任命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此前她在吉林省副省长岗位上工作了6年,“她是吉林成长起来的干部,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靠的是能力水平和人格魅力”,吉林省政府一位干部说。这位“民生省长”,正在做好准备,迎接新的工作挑战。
被称为“民生省长”
李斌,1954年生,汉族,辽宁抚顺人。1974年参加工作,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吉林大学毕业,经济学博士,研究员。
在此次进京任职前,李斌历任长春市教育学院教师;长春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干事;长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长春市二道河子区委书记;吉林省计委副主任、体改委主任、体改办主任、省长助理等职务。2001年9月起,任吉林省副省长、省委常委。先后协助省长分管过发展改革、劳动保障、民政、卫生、人口计生等工作,由于分管领域和民生密切相关,省政府的厅局长们开玩笑称她是“民生省长”。
李斌任上的几年正是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起步及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而她分管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民政等工作恰恰都是振兴吉林、富民强省的重点工作,担子分量可想而知。吉林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参与了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试点工作,另一方面创新思路,破解难题。
李斌提出的“创业促就业”的再就业模式,成效明显,几年来全省就业总量稳步增长,被国家有关部门称为再就业“吉林模式”;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保险制度全部建立,养老保险率先实行省级统筹,确保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展迅速,率先实现了新农合制度全覆盖;全国条件最好的孤儿学校正在建设;全省农民泥草房改造工程试点启动……这几年,是吉林老百姓得实惠较多的几年,也是吉林在就业、社区、社保、医保和人口计生工作等方面出思路、出经验的几年。“创业促就业”,人口计生“三结合五关爱”等吉林经验已经走向全国。吉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臧忠生说,这几年吉林国企改革等工作力度很大,民生工作成为改革的稳压器,保证了国企改革的平稳顺利进行。
始终强调认真务实
“认真务实”是与李斌共过事的同志和她的下属对其工作作风的评价。
民生工作是个花钱的工作,而吉林又是个财政实力有限的省份,“李斌同志的务实与她过去从事过经济工作有关,她总是能把民生工作与吉林的经济结合起来考虑,努力花较少的钱办更多的事,让百姓受益”,吉林省政府办公厅综合三处沈立新说。在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中,李斌创造性地提出了给予灵活就业者15%的社保补贴的优惠政策,既考虑了政策的接续性,又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通过多方筹集资金,130万名下岗职工平稳顺利地实现了“并轨”。
李斌关注分管领域内下岗职工、残疾人、农民工甚至白血病儿童的问题,但是,她又不拘泥于具体事务当中,而是从大局和长远利益着眼,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李斌说,从单位、家庭和个人的微观角度来看,解决具体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问题是人们所关注的事情,但就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宏观层次而言,民生细节固然不可忽视,更重要的是要致力于创建制度和机制。在她的直接参与和指导下,吉林省在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新农合、慈善捐助、计划生育等诸多方面都形成了一整套的长效机制。
李斌还擅长以项目运作的方式把民生工作做实。“万名下岗职工进民企”、“政府3年购买10万个公益岗位”,人口计划生育“三结合五关爱”6件实事、互助关爱助残工程等项目,上同党和政府中心工作靠得紧,下和百姓利益靠得紧。
李斌为人谦和,但是对待工作认真,有事前部署,更有事后检查。沈立新说,共事多年,只看见过李斌发过一次火,那是在检查一项民生工作落实情况时,个别地方以困难多为由进展缓慢,李斌直言:“难道为老百姓办点事就这么难?”“为民执政一定要对人民有感情,要依靠群众办好群众的事。”
周围的干部说,李斌的另一个特点,是视野开阔学养深厚。她在职修完了吉林大学的经济学博士。“李斌同志的博士是认真读出来的。”她身边的工作人员认真地说。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做学问与自己分管的工作相结合,是李斌做工作和做学问的特色。几年来她相继出版和发表了《社会主义分配通论》《中国区域分配格局研究》《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关注民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及运行》等书籍和文章。
李斌不仅自己学习,还经常布置题目,领着大家研究。她要求分管部门的领导要当“政策通”。为了完善养老金计发办法,她带领相关部门制订了多套方案,反复测算,从中选优。很多同志说,李斌不讲空话套话,她总是能用简练平实的语言抓住一件事情本质进行表达,使听者眼前一亮。
“女性的柔美,又有着男性的刚毅”吉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史宝琴说,李斌身上既有女性的柔美,又有着男性的刚毅。在李斌任上,经历非典等突发公共事件,作为主管副省长,她责无旁贷地冲在最前面,到现场、进病房……每次在危机时刻出现在公众面前时,她表现得冷静、沉着,指挥若定。
不过这位刚毅的女性同样有着细腻的一面。今年“六一”儿童节,她应母校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杨丽杰书记之约写了一篇“作文”,回忆起当年小学里的快乐时光,曾经的老师、同学、趣事……一件件娓娓道来,文笔优美,感情真挚,赤子之心跃然纸上。“怀善良之心,办磊落之事,讲君子之交,秉勤俭之风,行孝廉之道”。这是李斌对自己做人的要求。
李斌一直与80多岁的婆婆一起生活,婆媳关系很好,家庭情趣浓。每次出差,李斌都惦记着给婆婆买一点东西。吉林省卫生厅厅长李殿富说,“非典”最紧张时,指挥部集中办公,老太太特意包了饺子给多日没回家的李斌送来,李斌高兴地招呼大家一起尝尝“我妈包的饺子”。偶有闲暇,李斌也会像普通女性一样,逛街、买菜、照料家务。
李斌为人低调,待人诚恳厚道,做事踏实。她在多个场合讲,自己做的很不够,工作和成绩都是大家的,她只是大家中的一员。她常说“人无完人,孰能无过,要对己严,待人宽,我身上还有很多缺点,只有摆正自己,经常自省和„除尘‟,才能把党和人民交办的事情办好。”□
第四篇:金华近年来的经济发展
金华近年来的经济发展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金华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商贸经济,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逐步发展成为工业强市和市场大市,形成了“城市群+市场群+产业群”的发展模式。成为浙江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
关键词:金华 经济
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2亿元,人均GDP达5260美元;财政总收入21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0亿元;外贸出口89.7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6亿元;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08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264元。2009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2亿元,增长6.8%;财政总收入12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8亿元;外贸出口36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亿元
【1】。
一、金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金华是我国沿海地区通往西南内陆腹地的交通要冲,是国家级陆路交通主枢纽和浙江第二大信息枢纽、第四大现代物流枢纽。近年来,金华大力实施交通外通内畅工程。在外通方面,杭金衢、金丽温、甬金、台金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浙赣铁路、金温铁路和金千铁路交会于市区,多趟动车组列车开通,诸永、东永等高速公路和杭长铁路客运专线都在建设中,金华与上海、杭州的“同城效应”加快形成。在内畅方面,重点建设金义快速路等8条城际快速通道,以市区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凭借发达的交通网络,加上功能齐全的国际物流中心、公共型保税仓库等贸易平台,客货运输十分方便快捷。
(二)商品市场繁荣发达。
浙江是市场大省,金华则是名副其实的市场大市。经过多年培育,全市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08个,市场经济圈不断壮大。2008年全市各市场总成交额达1135亿元,其中中国小商品城市场交易额达382亿元,连续18年居全国专业市场榜首;市场经营面积260万平方米,经营摊位5万个,从业人员20万,日客流量20多万人次。目前有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外商常驻义乌采购商品。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市场交易额达330亿元,成为世界第三大五金产品集散中心。我们还依托商品市场,每年举办中国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中国五金博览会等展会,金华会展业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三)现代产业蓬勃新兴。
近年来,金华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面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汽车、科技五金、小商品制造、新型医药、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和块状经济优势明显,获得“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产业基地”、“中国五金工具生产出口基地”、“中国磁性材料生产基地”、“国家级天然药物高新特色产业基地”等21项国家级产业基地称号。特别是全市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配件产业发展形势良好,关联企业达2000多家,从业人员近20万,年产值500亿元。10多只产品已列入国家车辆公告目录,涌现出“青年”、“今飞”、“万里扬”、“康迪”、“众泰”等一大批行业骨干企业。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253家,实现总产值2578亿元。
(四)浙中城市群组团发展。
浙中城市群是金华的一大特色和优势。金华市区、义乌、东阳、永康、兰溪等5座大中城市分布在2000平方公里左右范围内,且各城市之间相距都在30公里左右,城镇布局极为密集。这一特征在全国城市体系中都比较少见,是城市集群发展的天然条件。近年来,金华市紧紧围绕“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战略主线,大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和经济国际化步伐,区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内外交通和城市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四大产业带集聚发展,城市群协调发展机制加快形成,各城市活力竞相迸发,一个“规划共绘、设施共建、产业共树、资源共享、生态共保、优势共创“的浙中城市群正在加速崛起。
(五)创业环境宜居优美。
金华境内山川秀美,森林覆盖率超过、60%,拥有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个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市区双龙洞、永康方岩等旅游景点声名远扬,文化古城、“浙中凉都”、购物旅游、影视文化、温泉养生、生态休闲等旅游品牌异彩纷呈。金华人文底蕴深厚,人文历史十分悠久,素有“小邹鲁”之称,崇文重教的风气沿袭至今。市区以“三江六岸”为中心,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人居环境优良,连续3次荣获“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殊荣。目前正在全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城市品位在不断提升。金华土地资源比较丰富,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保障能力较强。同时近几年来,金华致力于建设“阳光政府”、“信用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创建“办事最快、服务最优、费用最省”的行政服务体系,积极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投资环境,相继获得“中国城市十佳诚信政府”、“全国政府公开示范点”、“十大科学发展优秀城市”等荣誉称号。
二、各产业的发展情况
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2700.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34.44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344.66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21.02亿元,增长10.9%。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7468元(按2012年年均汇率折算为9104美元),增长9.8%。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5.1:50.9:44.0变化为5.0:49.8:45.2,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2】。
(一)第一产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8.75亿元,增长4.3%;实现农业增加值67.90亿元,增长4.3%。
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支农惠农的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稳中有降,全市总播种面积256.72千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147.92千公顷,总产量为83.20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3.1%和2.0%。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的比重为76.1%,茶叶、食用菌、中药材、花卉苗木等主导产业效益提高。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良好,农产品生产从注重数量型向注重质量型转变。全市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累计达50多万亩,去年新建基地94个。水果标准化栽培面积达到20.8万亩,放心菜种植面积16.3万亩,有机茶颁证生产面积4.5万亩。新增国家无公害农产品44只,绿色食品22只。农产品推广营销服务加强,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苗木交易会、第二届全国苗木经纪人大会、金华市精品水果展示会和名特优新农产品沪杭推介会。
产业化组织逐步壮大。2006年底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157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20家),实现年销售收入78亿元,出口创汇3.0亿美元,带动农户55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4.7%、20.0%和10.0%。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已有22家。全市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795家,比上年增加177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69家,社员3.6万人。
(二)第二产业
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提升优化产业结构,工业经济呈快速发展态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85.48亿元,增长15.7%,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47.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736.04亿元,增长26.2%。产销衔接良好,实现销售产值1701.60亿元,增长26.5%,产销率为98.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533.47亿元,增长22.7%,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为31.4%。外资企业生产增长较快,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分别增长28.8%和32.4%。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列入省考核的十一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指标综合得分为194.12分,比上年提高4.29分。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税134.94亿元,增长21.4%;其中利润77.42亿元,增长25.2%。
园区建设规模扩大。12个开发区(园区)全部列入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园区)、工业功能区新开发面积8.94平方公里,新入园企业738家,基础设施和企业固定资产投入189.8亿元。以“工业项目推进年”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双二百”工程,实施工业重点技改项目220项;完成限额以上工业投资218.1亿元,增长24.0%,占全部限额以上投资额的47.5%,其中制造业投资171.6亿元,增长34.8%。循环经济稳步发展,28家企业列入省清洁生产试点,4家企业通过省绿色企业现场评审。
企业科技创新不断增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技术改造投入加大,设备购置费增长68.0%,科技活动经费增长14.9%。新产品生产快速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省级以上新产品产值132.31亿元,增长59.7%,新产品产值率为7.62%。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5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销售产值272亿元,增长25.3%。品牌创建取得明显成效,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6件、中国名牌产品7只、国家免检产品30只、国家免验企业2家。
建筑业较快发展。建筑施工面积9080.83万平方米,完成房屋竣工面积3339.33万平方米,分别增长21.6%和30.1%。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02亿元,利税总额22.87亿元。
(三)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较快发展,全市实现增加值498.05亿元,增长13.6%。交通邮电业、商贸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其他服务业等五大产业全面发展,实现增加值分别达43.63亿元、126.59亿元、60.52亿元、52.83亿元和196.49亿元,增长15.9%、13.3%、22.8%、7.4%和12.5%。物流、会展、旅游和信息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成功举办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永康中国五金博览会,编制完成“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并对外发布,市场大市地位进一步巩固。
三、金华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
尽管金华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应看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过程,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一些体制机制问题尚未理顺,金华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变
(一)整体发展仍属粗放
浙江省统计局发布的《2006—2010年浙江省发展方式转变评价报告(试算)》结果显示:
【3】
。虽然2010年我市发展方式转变综合指数由2007年的102.5提高到125.4,但仍低于全省6.6个百分点,居全省11个市的第8位。在68项指标中,好于全省的指标仅有15项,落后全省但比较接近的指标有17项,其余的36项指标均与全省有较大的差距。可见,虽然我市近年来高度重视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使我市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总体上在不断加快;但由于我们的基础薄弱,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较低,导致了发展方式转变综合指数较低,发展方式和全省比较仍然粗放。
(二)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增加值率(地区增加值占总产出的比重)是衡量经济总体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全市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06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110亿元,增加了1043亿元,但增加值率由2005年的30.7%提高到2010年的31.1%,5年间只增加0.4个百分点。2010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仅为10.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说明金华经济总体运行质量并没有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而相应得到提升,经济运行总体质量不高。
(三)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合理而高效的产业结构是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实现经济集约增长的基础条件。近年来,虽然金华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的调整优化,但还存在一些问题。2010年金华三次产业比例为5.1∶51.5∶43.4,经济增长在相当程度上还是依赖于第二产业的增长,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工业内部来看,对工业总量增长贡献较大的行业主要仍然是传统产业为主,高技术产业比重仍然较低。2010年,金华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21.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从第三产业内部构成看,存在结构低水平的状况,金融、保险、咨询、技术服务等生产型服务业水平不高,主要还是以生活型服务业为主导。
(四)创新能力需要加强
2010年,金华R&D经费支出与GDP的比例也偏小,仅为1.3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为1.82%)。国际经验显示,具有较强引进、消化、吸收能力的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R&D经费支出与GDP的比例一般在1.5%以上;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发达国家全部在2%以上。同时企业原始创新能力也较薄弱。R&D活动由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部分组成。近年来R&D经费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试验发展增加迅速,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增长缓慢。第二次R&D资源清查结果显示,2009年全市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的比重为10.19%,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占全市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人员的1.09%,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经费占全市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经费支出的10.60%,这说明企业科学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人员和经费投入较低,原始创新能力薄弱。
参考文献
【1】金华市政网: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简介 【2】金华统计信息网:金华经济发展概况 【3】金华统计信息网:金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第五篇:近年来阳山县黎埠镇经济发展社会调查报告
近年来阳山县黎埠镇经济发展社会调查报告
xx~xx年特别的寒假里,在学院领导的号召下,我决定于寒假期间开展主题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奉献青春促和谐”大学生志愿者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准备调查我镇的经济发展状况。
我于xx年1月17号返回家乡,但很不幸,我一回到家乡就下了连续10几天的雨,并且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在2月3号那天还下了很大的雪,随后就连续性断电,一直到正月初五。由于天气的影响,把我原来的计划全盘打掉而不能更具体的调查。以下是我的几方面的调查结果:
一地理位置
我的家乡位于粤北的阳山县黎埠镇,小北江中游,位于国道107线和清线一级公路互通处,距县城25公里,到广州约185公里,离小北江河不足10公里,可直通清远、广州珠三角工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有丰富的非金属和金属矿产资源,尤其是石灰石、白石资源和选矿储量更大,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属亚热带雨林气候,风景优美,人口多且密集。
二主要经济来源
当地农民主要经济来源还是靠初级种植业和养殖业,种植类主要有:水稻,蔬菜,桔子,李子,马蹄等;养殖业主要有:猪,鱼,牛,鸡等。
另外,近年新兴起了一些小型企业,有:黎埠重质碳酸钙工业园区﹑阳山县黎埠镇粉体加工基地﹑深装总公司精细粉体加工厂﹑中矿实业有限公司﹑盈达矿业有限公司﹑11万伏变电站﹑机砖砖厂等。
三所见所闻
在寒假期间,从家人(本人是出自农民家庭)和本村一些农民口中得知种一亩水稻所需成本数据:
项目
碳氨尿素农药谷种犁田费成本200斤约60元30斤约50元50元10元100元总计60+50+50+10+100=270元平均每亩水稻产量:800斤
现在市面水稻价格:100元∕百斤
每亩水稻收入:8*100-270=530元∕亩·造
每户家庭基本上有两亩水田,如此算得每户家庭的年收入为530元∕亩·造*2亩*2造=2140元
从数字上可以看出,如果单纯靠耕田种水稻为收入,根本上无法维持现在的基本生活,也因为如此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出外打工,他们每年每人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
通过过年拜年时,从亲戚朋友口中得知,现在年轻人不会留在家里耕田了,宁愿出外找500元一个月的工都好过在家耕田种地(因为搞养殖业一没技术二没有本钱且很辛苦)现在都留下一些老弱病残的人在家了,偏僻点的地方都没人耕作了,老人带着小孩在家养些家禽罢了。
不过我看见很多人把田租给别人耕做,有些被别人承包统一耕作;有些就起了很多猪舍养起了数十到数百条猪,在镇的集市上政府还用广告做各方面的宣传,近年来国家免学杂费,免税收对很多家庭的贫穷状况有很大帮助且镇上新兴起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一些家庭的收入。
总体上来说,经过党和政府的努力,我们镇的总体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这是很多村民一至同意的)现在普遍家庭都盖了洋楼了,且交通通讯设备都跟上来了。但与此同时我也深深的认识到,我们镇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大,也就是说我们镇还存在一些问题,以下是我在寒假里发现的一点问题:
a全民总体素质底,特别是农民;
b收入微薄且单一,农产品种类少且粗,收成底;
c人口多,劳动力少;
d交通算不上方便;
e没有自身特色产业,自身资源没利用好。
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了我个人的一些见解:
a提到全民在农业上的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对专业农户进行辅导,使用机械生产;
b政府应该提供市场养殖信息,对各地区自然环境理性的分析,提供意见,改造有利环境;
c开办一些初级农产品加工厂辅助农业,创新特色民族风味小吃,开发旅游景点,做好宣传,提高知名度;
d全面落实道路,电网,通讯等基本设施,如能开通铁路、组建信息流通驿站,提供相关的网络设备等将会带动我县各地经济发展;
e整顿党员政府干部不良作风,严惩贪官污吏,真真正正为人民服务。
当然的,要克服自身不足是不易办到的事,但我相信只要有步骤的实施,一定会发挥好我们镇优越自然生态环境的,我们的镇也会更加富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