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社区服务改进的意见办法

时间:2019-05-15 03:1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封市社区服务改进的意见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封市社区服务改进的意见办法》。

第一篇:开封市社区服务改进的意见办法

开封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

汴政[ 2009 ] 105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4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豫政„2009‟40号)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我市社区服务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居民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整合社区资源,健全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不断提高社区的建设和服务水平,促进和谐开封建设。

(二)主要任务。全面完成社区“四室三站一所一厅”(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办公室、文体活动室、警务室、图书阅览室、社区服务站、劳动保障工作站、计生卫生服务站、健身活动场所、居民服务大厅)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较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好的社区服务体系,实现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使社区服务工作做到服务更加到位、管理更加科学、群众更加满意。

二、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区服务环境

(三)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不足问题,将社区办公服务用房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与新区开发、旧城改造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市区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服务用房面积要达到不低于300平方米的标准,县城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服务用房面积要达到不低于200平方米的标准,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扩大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面积。单位型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原则上由单位无偿提供。建设(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要依法协助、督促住宅小区建设单位(开发商)按照规定的标准,把社区办公服务设施纳入公共建筑规划进行建设。由市建委牵头组织编制开封市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并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把配置包括工作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在内的管理服务和文体设施建设用地等列入规划范围;在审批小区规划报建方案时,应当要求建设单位(开发商)在规划设计方案中标明工作用房(物业管理用房)具体位置面积并跟踪规划的实施和监督管理。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工作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对未按规划建设社区基础设施的住宅小区项目,不予办理住宅小区的竣工手续。工程完工后,办理竣工手续前由市建委牵头,市民政局、坐落该地的区政府共同验收签字后,方可办理住宅小区的竣工手续。卫生部门要按照国家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和标准,加快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四)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要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建立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网,逐步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网,并通过培训,使每个社区至少有1—2名懂电脑技术、会操作的工作人员,以保证全市社区信息化管理系统正常运行,促进社区居民、驻区单位的需求与社会服务资源的有效对接,提高社区公共服务的自动化、现代化水平。同时,逐步建立网上求助与服务系统,达到通过网络实现社区服务资源和社区信息共享的目标。

(五)整合社区资源。对近几年已通过验收但未按规划提供社区公益用房的小区,市国土(房产)部门要协调物业管理等单位,腾出被占用的社区公益用房。街道办事处要组织协调驻社区企事业单位,将对内服务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协调有关部门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将社区内废弃或闲置房屋无偿或低偿优先改建为社区公益用房。企业改制时,应当按照国家民政部、中共中央组织部等10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民发„2005‟85号)精神,将之前租借给社区组织的房产产权无偿划转给社区组织。社区规模调整后,县区民政部门应当提出工作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的调整方案和处理意见。

三、建立健全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六)扩大社区就业服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建设,完善管理服务网络。通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咨询、上岗培训、职业介绍、信息服务和公益性岗位开发等,积极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对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和援助工作。重点对“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实施援助。人民银行和各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完善小额贷款管理办法,扩大贷款对象和项目范围,抓好信用社区建设,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城市低保人员自主创业创造条件。妇联组织要继续加强妇女就业培训,积极引导和支持社区妇女开展养老、托幼、家政等社区服务工作。

(七)健全社区社会保障和救助服务体系。民政、老龄和残联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社会救助制度,逐步健全对优抚对象、老年人、孤残儿童和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社区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继续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完善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业。大力发展社区慈善事业,加强对社区捐助接收点、“慈善超市”的建设和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促进和帮助城镇居民按规定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

(八)完善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卫生、计生部门要加强社区卫生和计生服务站建设,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社区居民和流动人口提供国家政策规定的计生基本项目免费服务,引导育龄人口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积极为社区培训医师护士,鼓励和引导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重点做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和贫困居民的服务工作,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

(九)加强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服务。统筹社区文化、教育、体育资源,充分发挥社区院校、市民学校的作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科普学习、文体娱乐活动,不断增强市民科学素质,增强市民体质。大力支持和引导社区文化、科技、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丰富社区居民的文体生活,建设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体系,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生活方式。文化、出版、广电部门要加强社区图书室、文化娱乐室以及音像设备等基础建设,引导和支持社区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群众文娱活动。加强对社区经营性文化场所的监督管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育部门要继续加大对社区居民健身场所和器材的投入,能够组织社区居民开展经常性的体育活动。教育部门要加强社区教育工作,鼓励社区内各类学校的图书、电教、体育及文化设施向居民开放,努力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科协组织要积极组织引导科技专家进社区、实用科技进社区、科普图书进社区、技术培训进社区,引导社区内各科技站(点)、科技活动中心、科技教育基地等设施向社区居民优惠开放,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社区内的文体科教服务设施及其他公共服务,要向社区内的外来务工人员开放,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十)推进社区社会福利服务。民政部门要加快老年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积极构建以政府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为示范,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为补充,适应我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城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搞好社区“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抚养人和赡养人)对象、“五保”人员、重点优抚对象、身边无子女的独生子女父母的保障服务。残联组织要进一步发展残疾人福利事业,实施残疾人康复训练和服务进社区工程,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培训、就业、维权、文体等方面的援助服务。

(十一)加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服务。建立健全以公安机关为骨干,以社区和辖区单位为依托,以群防群治力量为基础的社区治安防范体系。全面完成社区警务室建设,充实社区民警力量,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社区防范机制和防控网络。依托社区居委会,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组织开展以社区保安、联防队员为主体,专职和义务相结合的巡逻守望、看护楼院等活动。司法部门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咨询服务活动,为社区弱势群体无偿提供法律援助,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和“法律进社区”活动,建立和完善收集、反馈社情民意的工作机制和及时有效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坚决打击“黄赌毒”和禁止传销工作,建立和实施社区矫正、社区戒毒等管理服务体系。强化社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提升社区消防安全水平。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的帮助、教育和转化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建立传染病、食品安全、灾害事故的应急反应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完善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实行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简化办事程序,减少相关手续,取消不合理收费,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服务。

(十二)改善和保护社区环境。积极开展“绿色社区”和“绿色家庭”创建活动,提高社区环境保护能力,从整体上改善和保护社区环境。切实搞好社区环境保洁和绿化、拆除社区内违法搭建、整治油烟污染、噪音扰民等工作。加强社区物业管理,发动居民参与社区各项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不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大力开展社区环境教育,增强居民的公共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养成文明、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引导居民积极参加环境建设活动。建立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和资源回收的长效运行机制,减少污染物排放。

(十三)不断改进政府公共服务方式。整合政府各有关部门在基层的办事机构,统一在社区居民服务大厅设立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方便社区群众,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各部门延伸到社区的工作,全部纳入社区综合管理与服务范围,不得在社区单独挂牌。社区居委会要不断完善服务功能,逐步承担起从政府、企事业单位分离出来的职能。政府有关部门不得将应由自身承担的行政性工作摊派给社区组织,确需社区居民委员会协助完成的行政工作和群团工作任务,须经同级社区建设工作协调指导委员会批准,并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工作期限、工作经费,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确保提供必要的工作支持和经费保障。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管理等多种形式,调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促进公共服务社会化。严禁政府各部门以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为名搞检查评比、达标升级、考核验收等活动,加重社区组织负担。

四、充分发挥社区各类组织、企业及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

(十四)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社区居委会要积极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每年要为社区居民至少办5件好事、实事,作为表彰“十佳社区”和“十佳社区主任”的评选条件。要积极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各类社区活动,组织社区成员开展自助和互助服务,方便、及时地解决社区居民的实际生活困难,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多种便利服务。引导和管理各类组织和个人在本社区内依法有序开展社区服务,物业管理企业依法经营,业主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有条件的社区居委会,可根据居民需要和自身实际建立热线电话救助网络、社区智能服务网络、社区服务站等服务载体,开展非营利性或低偿服务。

(十五)积极培育社区服务民间组织。对于社区居民成立的慈善组织、群众性文体组织、科普组织和为老年人、残疾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服务的社区民间组织,民政部门应将社区非营利组织依法纳入备案范围,加强引导和管理,使其在政府和社区居委会的指导和监督下有序开展服务活动。加大对社区非营利组织的资助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并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扶持从事公共服务和公益慈善事业的社区非营利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把部分社区服务公共设施交由民间组织使用,或为从事公共服务和公益慈善事业的民间组织提供必要的活动场地和办公经费。

(十六)积极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培育社区志愿服务意识,弘扬社区志愿服务精神,坚持“社区所需、志愿者所能”的原则,深化“真情助困进万家”、青年志愿者“助残行动”、志愿者为老服务“金晖行动”、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计划、“青年文明号服务卡助万家”等活动,把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与创建“卫生、园林和文明城市”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动员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青少年以及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人员等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优化志愿人员结构,壮大志愿人员力量。建立社区志愿者服务站,每个社区组建一支不少于5人的志愿者队伍。按照社区志愿者的特长组建多种类型、多个层次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形成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的社区志愿者服务网络。指导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使志愿者本人需要帮助时,能够及时得到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志愿者的服务。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使其人数达到社区居民人数的10%以上。(十七)支持驻社区单位、企业和个人开展社区服务。按照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原则,采取单独经营或联营方式,引导社区内和周边单位内部食堂、浴池、文体和科教设施等向社区居民开放。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学校、培训机构、幼儿园、文物古迹等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对企业和个人开办的购物、餐饮、家政、维修、再生资源回收和中介等经营性社区商业服务,要依法简化审批程序。对“4050”人员、下岗人员、农民工、享受低保人员、高校毕业生、城镇退伍人员兴办的社区服务实体,放宽出资限额,放宽出资方式,缩短登记时限,可依法减免登记费用。要严格落实税收减免政策。对经营性社区服务项目,要采取“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依靠市场调节,不断完善投资机制。

五、加强社区服务队伍建设

(十八)保障社区办公经费和人员生活补贴。提高社区居委会办公经费和人员生活补贴,从2010年1月1日起,社区居委会成员中社区主任的生活补贴提高到800元/月,其他社区工作人员生活补贴提高到700元/月,由市、区财政按4∶6的比例承担。管辖2500户以下的社区,社区工作经费提高到800元/月;管辖2500户以上的社区,社区工作经费提高到1000元/月,由各县区财政予以保障。同时,各县区要统筹解决社区工作人员养老保险问题。

(十九)提高社区服务队伍成员的素质。鼓励和支持离退休公务员、分流教师、大学毕业生、转业干部和企事业单位的优秀人才通过竞聘到社区工作。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将对街道干部和社区居委会成员以及社区工作者的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统筹安排,精心组织,不断提高其依法办事、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和发展社区事业的能力,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按照2006年国家人事部、民政部联合颁布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人事、民政等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我市社会工作者评价方面的实施意见,激励广大社会工作者立足社区服务领域开展工作,形成一支职业化的社区服务队伍。

(二十)加强社区工作者的管理。街道(乡镇)每年要定期组织居民代表对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工作情况等进行年中和年终评议,评议和考核结果在社区公开。居民对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评议结果作为考核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的主要依据,并与社区干部的报酬、奖励挂钩。对评议不合格的,业务主管部门予以调离或依法进行罢免。要完善居民委员会干部任期内年度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和居民委员会向居民会议报告工作制度。要全面推行居务公开,规范公开的内容、时间、形式和程序。

六、加强社区服务的组织领导和服务监管

(二十一)加强对社区服务工作的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这项工作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施社会救助和再就业工程、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切实解决社区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要分级制订好社区服务工作规划和社区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把社区服务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工作运行机制。民政、教育、科技、公安、司法、劳动保障、建设、文化、卫生、人口计生、环保、体育等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落实措施,加强业务指导,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发展改革、财政、商务、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促进社区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慈善等组织要积极参与、支持社区建设和服务工作,形成推动社区服务发展的合力。

(二十二)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和服务机制。各级政府要在公共财政预算中将社区服务科目列入安排。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资金用于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工作。各县区要按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落实好社区办公用房和活动场所建设资金。逐步建立起县区财政稳定投入、市级财政专项列支、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加大对社区服务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各类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个人以资金、房产、设备、技术、信息、劳务等形式投入社区服务,加大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社区居委会利用驻社区单位活动场所开展大型公益性活动时,驻社区单位要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体育、民政部门通过发行福利、体育彩票筹集的公益金,每年要安排1%的比例对社区社会福利项目和开展体育活动给予资助。

(二十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社区服务领域的舆论引导和监督功能,通过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上开办专栏、专题等方式,广泛宣传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典型经验,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认识和参与热情。

(二十四)加强对社区服务活动的监管。严格规范社区服务经营行为,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从业认证制度,制定各类社区服务行业标准并监督执行。加强对社区民间组织和群众组织的引导和管理,使其在政府和社区居委会的指导、监督下有序开展服务。社区服务收支情况要纳入居务公开内容,接受群众监督。严格社区服务财务管理和审计制度,不得将救助、福利、公益、慈善款物挪作他用。对在社区服务活动中违法违纪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严格依法查处。

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按照本意见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推进计划,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社区服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全面提升全市社区服务整体水平。

第二篇:社区服务实施意见

****区社区服务实施意见(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强化社区意识,适应建设现代化文明城区的要求,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和区委、区政府关于搞好社区服务的精神,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我区发展总体目标和城市现代化建设要求,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以办事处、社区为依托,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

二、主要任务

以加强社区服务为龙头,营造和谐温馨的社区环境为宗旨,以加强社会稳定为大局,以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认真搞好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社区网络建设、社区家政服务、社区救助、社区服务网点等方面的工作,推进社区全面健康发展。

三、重点工作

(一)认真落实现有老年星光计划项目,用于开展各种有利于老年人健康的文体活动,兴办社会福利机构,为方便老年人生活,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提供各种服务。

(二)开展社区家政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各办事处要建立社区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保姆家教辅导,清洁工、修理工、接送服务等。社区居委会要根据群众需要的,就是我们应该提供的标准,开办超市、饮食、电器维修、理发等各种服务项目,为儿童、学生开办托幼、托管服务、学生接送、小饭桌及课余素质教育服务。

(三)开办各种信息咨询服务项目,包括职业介绍、房产中介。开展便民利民的各种求助服务,设立社区居民求助电话,在有条件的社区建立居民求助呼叫信息系统,逐步建立区域性的求助网络体系,实现社区服务现代化,网络化。为方便群众,社区要发放求助服务卡,公开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联系方式和服务承诺,让广大社区居民“有求必应,有难及时解”。

(四)要以服务困难群众及弱势群体为已任,以“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群众解愁”为宗旨,开展“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送温暖活动,为残疾、烈军属开展各种服务,为社区低收入家庭提供社会保障和救助,落实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加强职业中介等途径千方百计安排下岗职工再就业。

(五)各社区都要组织一支热爱公益事业,有一定技术专长,不计报酬,不讲条件的自愿为社区居民服务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开展各项活动。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社区建设是一个制度创新、功能再造、城区工作思路转换的系统工作要通过广泛的思想发动和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使全体社区居民提高对社区服务工作的进一步的认识,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社区建设是社区服务的深化和延伸,要以社区服务带动整个社区建设。各级干部要高度重视,各办事处及各社区居委会要加强工作责任心,落实服务措施,扩展服务内容,进一步推动社区智能化管理进程。

(三)制定规划,狠抓落实。、各办事处要根据本辖区社区的实际制订细致可行的社区服务工作规划,逐步引进社区服务项目,区民政局将把社区服务工作纳入年终考核范围,定期进行总结、评比,确保工作不断进步。

五、建立奖惩机制,促进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今后社区建设一个重要内容,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奖惩力度;主要内容是:对社区服务工作在全市获得荣誉,成绩突出的单位,年终予以奖励;对完成三项目标成绩突出的社区,年终予以奖励;对在社区服务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个人,年终给予奖励;对基层有独创、有特色,受群众欢迎的服务项目,以奖代补予以扶持;对社区服务工作中领导重视不够,无项目、无行动一直处于落后状态的社区将通报批评,取消民政工作评先资格。

第三篇:社区服务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强化社区意识,适应建设现代化文明城区的要求,根据某委、某政府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和区委、区政府关于搞好社区服务的精神,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我区发展总体目标和城某现代化建设要求,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以办事处、社区为依托,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

二、主要任务

以加强社区服务为龙头,营造和谐温馨的社区环境为宗旨,以加强社会稳定为大局,以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认真搞好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社区网络建设、社区家政服务、社区救助、社区服务网点等方面的工作,推进社区全面健康发展。

三、重点工作

(一)认真落实现有老年星光计划项目,用于开展各种有利于老年人健康的文体活动,兴办社会福利机构,为方便老年人生活,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提供各种服务。

(二)开展社区家政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各办事处要建立社区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保姆家教辅导,清洁工、修理工、接送服务等。社区居委会要根据群众需要的,就是我们应该提供的标准,开办超某、饮食、电器维修、理发等各种服务项目,为儿童、学生开办托幼、托管服务、学生接送、小饭桌及课余素质教育服务。

(三)开办各种信息咨询服务项目,包括职业介绍、房产中介。开展便民利民的各种求助服务,设立社区居民求助电话,在有条件的社区建立居民求助呼叫信息系统,逐步建立区域性的求助网络体系,实现社区服务现代化,网络化。为方便群众,社区要发放求助服务卡,公开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联系方式和服务承诺,让广大社区居民“有求必应,有难及时解”。

(四)要以服务困难群众及弱势群体为已任,以“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群众解愁”为宗旨,开展“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送温暖活动,为残疾、烈军属开展各种服务,为社区低收入家庭提供社会保障和救助,落实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加强职业中介等途径千方百计安排下岗职工再就业。

(五)各社区都要组织一支热爱公益事业,有一定技术专长,不计报酬,不讲条件的自愿为社区居民服务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开展各项活动。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社区建设是一个制度创新、功能再造、城区工作思路转换的系统工作要通过广泛的思想发动和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使全体社区居民提高对社区服务工作的进一步的认识,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社区建设是社区服务的深化和延伸,要以社区服务带动整个社区建设。各级干部要高度重视,各办事处及各社区居委会要加强工作责任心,落实服务措施,扩展服务内容,进一步推动社区智能化管理进程。

(三)制定规划,狠抓落实。、各办事处要根据本辖区社区的实际制订细致可行的社区服务工作规划,逐步引进社区服务项目,区民政局将把社区服务工作纳入年终考核范围,定期进行总结、评比,确保工作不断进步。

第四篇:开封市棚户区改造实施意见

汴政„2010‟99号

开封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棚户区改造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开封市棚户区改造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七月二十日

开封市棚户区改造实施意见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市城市居民居住水平、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扎实推进我市棚户区改造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31号)、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城市

第 1 页

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建保„2009‟295号)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城市棚户区工矿棚户区改造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09‟15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开封市棚户区改造规划(2010-2015)‣,科学合理确定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的任务,明确责任,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改善民生,把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困难作为棚户区改造的根本目的,积极探索适合我市市情的棚户区改造机制,把棚户区改造与推动城市发展相结合、与土地资源整合相结合、与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相结合,与建设城市生态环境相结合,落实目标责任,完善配套政策,强力组织推进我市棚户区改造工作。

二、总体目标

(一)改造范围。列入改造范围的城市棚户区是指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集中居住区:一是房屋破损严重,房龄超过40年的房屋比重达到50%以上;二是符合•建设部关于修订†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的决定‣(建设部令第129号)规定的三、四类条件的房屋占50%以上;三是基础设施配套不全,第 2 页

公共排水、供热、供气、消防等设施达不到规定标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列入改造范围的工矿棚户区是指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企业管理的建筑密度大、年久残旧、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活环境差、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或改造户数超过200户以上危旧房集中连片的筒子楼或职工住宅区。

(二)总体目标。2010年起,力争用3—5年时间,改造棚户区面积556万平方米,其中工矿棚户区138万平方米,城市棚户区418万平方米。新建安置住房面积698万平方米,基本完成全市棚户区改造任务。

各县棚户区改造目标由各县政府参照本实施意见具体制定,并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三)建设标准。棚户区改造要按照国家建筑节能的有关规定,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充分考虑棚户区居民的购买能力和意愿,原则上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户型建筑面积控制在80平方米以内,高层建筑可适当放宽到90平方米。城市棚户区安置回迁居民的户型面积应结合当地居民住房实际情况和居民收入水平确定,以中小套型为主。

三、基本原则

(一)统一领导,属地实施。坚持全市统一领导,因地制宜,加强协调。由各县区政府负责行政区域内棚户区改造的实施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强化考核,实行县区长负责制。

第 3 页

(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棚户区改造涉及面广、公益性强,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要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组织引导的作用,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将棚户区改造与房地产综合开发、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相结合,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棚户区改造工程。

(三)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各级政府进行棚户区改造,必须在城市规划的直接指导下进行,对城市棚户区的改造尤其是古城墙内的危旧房改造,必须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功能定位进行,必须符合•宋都古城风貌保护和重现工程规划‣的要求。

要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事求是,尽力而为,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要从居住条件最困难、安全隐患最严重、群众要求最迫切的地块入手,按照计划分阶段有序的组织实施。

(四)以人为本,依法改造。棚户区改造要把解决群众住房困难、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作为重要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安置先行,确定改造地块和制定补偿安置方案,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严格执行城市房屋拆迁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切实让群众得到实惠。

(五)整体推进、配套建设。按照“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将棚户区改造成房屋质量优

第 4 页

良、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新社区。道路、供排水、电力、燃气、通讯、消防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要同步规划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四、政策保障

(一)资金筹措政策

棚户区改造建设资金筹措采取财政补助、银行贷款、企业支持、群众自筹、土地出让和房屋产权调换等市场运作的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市政府在通过奖励、补助、贴息等形式统筹安排使用上级政府棚户区奖励资金的基础上,并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公用事业附加、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土地出让收入中,按规定安排资金用于符合条件的棚户区改造支出项目。棚户区改造中配建的廉租住房的资金筹措采取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省财政资金补助和市配套的办法解决。

鼓励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棚户区改造,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合理确定信贷条件,对符合信贷条件的项目在信贷资金规模上给予支持。

(二)土地政策

棚户区改造项目用地,必须纳入政府供地计划。经营性用地实行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用地按划拨方式供应,其项目实施项目法人招标或由

第 5 页

组织实施单位结合被拆迁群众意见确定。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土地出让收益封闭运作,专项用于棚户区改造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三)住房保障政策

城市棚户区和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中要配建一定数量的廉租住房;对棚户区内符合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被拆迁居民就地优先保障,一次性解决住房问题。

(四)税费优惠政策

对我市城市棚户区改造和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按低限减半征收;所有收费项目均按一费制办法管理。城市棚户区居民因拆建而重新购买的普通住房面积未超出拆迁面积的,免征契税;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棚户区改造偿还原拆迁房屋面积部分,按照有关规定减免税费。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建设和通过收购筹集安置房源的,执行经济适用住房的税收优惠政策。棚户区改造中配建的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项目,可享受•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24号)规定的优惠政策。电力、通讯、市政公用事业等企业要对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给予支持,新建安置小区有线电视和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排水、通讯、道路等市政公用设施,由各相关单位出资

第 6 页

配套建设,并适当减免入网、管网增容等经营性收费。

(五)拆迁安置政策

1.创新棚户区改造新机制。对列入棚户区改造规划范围内需要实施房屋拆迁的地块,应当在改造前充分征询居民意见,充分尊重居民群众意愿,在得到大多数群众支持的基础上组织实施。

组织实施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拆迁政策和法规,各区和责任单位要切实加强本辖区拆迁工作的领导,组织所属部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工作人员首先在改造前做好摸底调查和拆迁安置意向调查,广泛征求改造区内群众对拆迁安置的意愿,在合法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满足居民需求,保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降低拆迁成本。在确保拆迁安置基本可行时方可实施改造。

2.完善居住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方式。城市棚户区房屋拆迁补偿安置采取产权调换和货币补偿的方式,鼓励以产权调换方式为主。被拆迁人选择产权调换的,原则上实行拆补平衡。古城墙内的棚户区改造(除清真寺周边等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棚户区改造),原则上采取异地安置;其余地块的棚户区改造,以原地安置为主,可采取原地安置与异地安置相结合的方式。

3.规范房屋拆迁行为。在房屋拆迁过程中,全面实行公示制度,做到拆迁过程透明,安置结果公开,保持政策前后一

第 7 页

致,确保“依法拆迁”和“阳光拆迁”。建立第三方参与机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业律师、社会公信人士及居民代表,和民政、信访、监察、审计等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共同参与和监督房屋拆迁工作,坚决制止和查处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

五、审批程序

1.城市棚户区实行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改造方式。具体操作程序是:

(1)各区政府负责对棚户区改造项目征询居民意见;(2)区政府结合发改、住建、规划、土地等部门意见,制定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

(3)具体实施方案报市政府城建领导小组审定;(4)按照审定的实施方案,规划部门提出规划设计条件。属于经营性用地的,由土地部门组织招拍挂;属于保障性住房用地的,由市发改委、住建局和国土资源局分别纳入保障性住房的供应计划和土地供应计划;

(5)各职能部门按照批准的实施方案,根据职能分工集中审批;

(6)各区政府依法确定拆迁人,组织拆迁安置工作。2.工矿棚户区采取企业职工集资改造为主的改造方式,有条件的地块鼓励进行房地产开发。企业集资改造要与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相结合。具体操作程序是:

第 8 页

(1)企业主管单位负责对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征询职工意见;企业监管单位负责协调所监管企业对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征询职工意见情况的汇总和上报工作;

(2)由棚户区改造涉及企业会同国资委、工信局等企业主管单位结合发改、住建、规划、土地等部门意见,制定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

(3)具体实施方案报市政府城建领导小组审定;(4)按照审定的实施方案,属经营性用地的,规划部门出具规划设计条件,土地部门组织招拍挂;属保障性住房用地的,由市发改委、住建局和国土资源局分别纳入保障性住房的计划和土地供应计划,规划部门做好规划指导;(5)各职能部门按照批准的实施方案,根据职能分工集中审批;

(6)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各区政府依法确定拆迁人,组织拆迁安置工作,企业监管部门做好相关动员、协调工作。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

市政府统一领导全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市城建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制定棚户区改造的实施政策,研究批准并发布实施改造的地块,审批改造地块实施方案,并研究解决地块改造中的共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棚户区改造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住建局,住建、规划、土地、发改等部门抽调专人负责日

第 9 页

常工作。各县区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置专门机构,抽调专职人员具体组织棚户区改造工作。

(二)落实工作责任

1.县区政府是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的责任主体,具体组织实施辖区内的棚户区改造工作;市政府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将有关工作情况纳入政绩考核范围。各负责单位要做好改造地块的前期调研工作,充分征求居民的拆迁安置意见,对论证成熟的项目要积极招商引资,协调投资方编制好改造实施方案,并负责上报审批,组织好拆迁安置和房源的供给,督促已实施项目的进度,协调改造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确保棚户区改造工作顺利进行。

2.市直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和指导棚户区改造工作。市住建局、城乡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等部门负责棚户区改造的规划编制、拆迁安置住房的选址、土地评估和土地的招拍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管理等工作,发改委、财政、公安、城管、民政、宗教等部门要通力合作,积极配合,在职责范围内做好保障工作,为我市棚户区改造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建设环境。

•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老城区改造的实施意见‣(汴政„2007‟51号)同时废止。主题词:城乡建设 改造 通知

主办:市政府办公室八科

督办:市政府办公室八

第 10 页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0年7月21日印发

河南省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奖补办法

时间:2011-5-16 来源:我爱我家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等部门加快推进城市棚户区工矿棚户区改造实施意见的通知》(豫政办<2009>154号)、《财政部关于切实落实相关财政政策积极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通知》(财综<2010>8号)、《财政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中央补助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10>46号)和《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支持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政策指导意见〉的通知》(豫财综<2010>54号)等有关规定,为支持各地做好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确保城市棚户区改造补助资金使用和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是指中央财政补助和省级财政安排的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城市棚改补助资金)。

第 11 页

第三条 城市棚改补助资金的补助范围为城市规划区内已纳入省政府批准的棚户区改造规划和改造计划的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不包括城中村改造和城市规划区内的煤矿、垦区和林区棚户区改造项目。

第四条 城市棚改补助资金按照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分配给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市县,专项用于补助政府主导的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包括拆迁、安置、建设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开支,不得用于城市棚户区改造中回迁安置之外的住房开发、配套建设的商业和服务业等经营性设施建设支出。

第五条 各地应当按照“专项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跟踪问效”的原则,加强城市棚改补助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

第六条 城市棚改补助资金根据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进展情况适时调整。

第二章 资金的计算与分配

第七条 为加快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城市棚改补助资金按照“多改造多补助、不改造不补助”的原则,鼓励先进,突出重点,统筹安排补助资金。

第 12 页

第八条 城市棚改补助资金按照各省辖市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拆迁面积、拆迁户数等两项因素以及相应权重(分别为30%、70%),并结合财政困难程度进行分配。

拆迁面积包括住房和非住房拆迁建筑面积,以拆迁人与被拆迁人签订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为依据。

拆迁户数以签订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为依据,包括实物安置住房户数(原地安置和异地安置)和货币补偿户数,均为永久安置住房户数,不包括临时安置住房户数。

财政困难程度参照省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测算的财政困难程度系数确定,作为省财政分配城市棚改补助资金的调节系数。

第九条 城市棚改补助资金按公式法分配。分配给某地区的补助资金总额=<(经核定的该地区拆迁面积×该地区上一财政困难程度系数)÷Σ(经核定的全省拆迁面积×全省上一财政困难程度系数)×30%+(经核定的该地区拆迁户数×该地区上一财政困难程度系数)÷Σ(经核定的全省拆迁户数×全省上一财政困难程度系数)×70%]×城市棚改补助资金总规模。其中:经核定的该地区拆迁面积是指该地区当年计划拆迁面积,减去上未完成第 13 页 的计划拆迁面积,加上上超计划完成的拆迁面积;经核定的该地区拆迁户数是指该地区当年计划拆迁户数,减去上未完成的计划拆迁户数,加上上超计划完成的拆迁户数。上述有关计划拆迁面积和拆迁户数的完成情况,以是否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为准。

第十条 实施棚户区改造的省辖市财政部门应会同棚户区改造主管部门将本城市棚户区改造实施工作进展情况以书面总结报告形式,于次年2月10日前报省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具体包括:1.市、县城市棚户区改造规划及改造计划;2.市、县有关部门核发的拆迁许可证复印件,上市、县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拆迁计划,上市、县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拆迁补偿安置方案,上市、县签订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复印件;3.《 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拆迁计划和完成情况表》;4.要求上报的其他材料。对于未按规定时间报送有关资料的,视同不申请城市棚改补助资金处理。

省财政厅会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对各地上报资料进行核查,对于未能提供拆迁许可证以及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必要文件的,将不予认定。

第三章 资金的拨付和使用

第十一条 2010年,省财政按照上述分配公式,根据各市县当年计划城

第 14 页

市棚户区改造户数和财政困难系数等因素测算分配城市棚改补助资金,并于2010年9月底前拨付到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的相关市县财政部门。从2011年开始,省财政根据各市县经核定的拆迁面积、拆迁户数和财政困难系数测算分配各地的资金规模,并于每年5月31日前下达到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市县财政部门。省辖市财政部门应在6月30日前下达。

第十二条 各地财政部门要按旬按月跟踪和掌握棚户区改造工作进程,包括棚户区改造拆迁安置方案具体实施和进展情况,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建设进展情况等,加强棚户区改造工作相关数据统计分析,根据棚户区改造工作进度及时拨付资金。

第十三条 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各地财政部门应当对城市棚改补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并严格按照规定用途使用,不得截留、挤占、挪作他用,也不得用于平衡本级预算。城市棚户区改造主管部门及项目实施单位要严格按照本办法使用城市棚改补助资金,不得挪作他用。城市棚改补助资金的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各地财政部门安排使用城市棚改补助资金时,填列《2010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科目中的221类“住房保障支出”01款“保障性住房支出”03项“棚户区改造支出”科目。

第 15 页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各地财政部门及城市棚户区改造主管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必须确保城市棚改补助资金按照规定用途使用。对于违反规定,采取虚报、多报等方式骗取城市棚改补助资金,不按规定分配使用城市棚改补助资金的,一经核实,省财政将收回已安排的城市棚改补助资金,或扣减下一应得的城市棚改补助资金。同时,要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的规定进行处理,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并在全省通报批评。

第十六条 各地财政部门及城市棚户区改造主管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要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及时提供相关资料。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七条 城市棚改补助资金原则上按照本办法第二章规定计算和分配。如遇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城市棚改补助资金分配时可以适当向受灾地区倾斜。

第十八条 各地财政部门会同城市棚户区改造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结合各地实际制定资金管理办法,并报省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备案。

第 16 页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

附表: 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拆迁计划和完成情况表

第 17 页

第五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4号),进一步加快我省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推进社区服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发展城市社区服务的总体要求,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居民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整合社区资源,健全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重点抓好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化解社会矛盾、建立新型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特别是对居民最关心、最需要、通过努力又可以解决的问题及时提供服务,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

2.坚持社会化。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鼓励、支持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

3.坚持分类指导。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区分不同类型的社区服务,实行分类指导。既要整体推进,又要解决薄弱环节、重点项目和关键问题;既要坚持广受居民欢迎的传统服务方式,又要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4.坚持多渠道投入。以省、市、县三级财政支持为主,各有关部门共同投入,社区组织通过有偿服务增加收入,同时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参与社区服务,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筹资机制。

(三)工作目标。通过努力,在“十一五”期间全面完成社区组织“一部三室三站一场”(社区党支部办公室、居委会办公室、警务室、图书室、最低生活保障和劳动社会保障工作站、计生卫生服务站、文体活动指导站、户外健身活动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体系,及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好的社区服务体系,努力实现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

二、当前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加快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到“十一五”末,全面完成无办公用房、无活动场地社区组织的“一部三室三站一场”建设任务,其中80%的社区办公用房和活动场地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同时各设区市、县(市、区)和大部分街道建成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有效缓解社区居民开展文化娱乐、体育锻炼、读书学习场所不足的问题,搭建起社区公共服务的信息平台。民政部门要搞好规划和实施计划,发展改革部门要把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基本建设计划逐年实施,财政部门要给予一定的专项补助。建设规划部门要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对达到一定规模的新建小区,要求开发商预留建筑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的社区办公用房,并与新建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

(二)健全社区社会保障和救助服务体系。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残联、老龄部门要逐步健全覆盖各类社会弱势群体、优抚对象、老年人、残疾人和孤残儿童的社区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动态管理机制,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社会救助制度。继续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完善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业,提高社区为老服务的综合能力。大力发展社区慈善事业,加强对社区捐助接收站点、“爱心超市”的建设和管理。积极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大中型国有企业所办的社区逐步纳入社会化管理,实现企业退休人员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工作的平台作用,促进和帮助城镇居民按规定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做到工作经费有保障,提供服务有制度。

(三)扩大社区就业服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建设,完善管理服务网络。通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咨询、上岗培训、职业介绍、信息服务和公益性岗位开发等,积极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对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和援助工作。人民银行和各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完善小额贷款管理办法,扩大贷款对象和项目范围,抓好信用社区建设,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城市低保人员自主创业创造条件。妇联组织要积极配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继续加强妇女就业培训,积极引导和支持社区妇女开展养老、托幼、家政等社区服务工作。

(四)完善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卫生部门要建立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主体的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工作。同时,积极为社区培训全科医师、护士,鼓励和支持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重点做好为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的服务工作。计生部门要为社区居民和流动人口提供国家政策规定的计划生育基本项目免费服务,做好宣传教育、政策咨询,引导和激励育龄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保障功能,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

(五)拓展社区公共安全服务。建立健全以公安机关为骨干,以社区和辖区单位防范为依托,以群防群治力量为基础的社区治安防范体系。全面完成社区警务室建设,充实社区民警力量,建立社区警务工作规范,探索社区警务工作运行新机制。依托社区居委会,抓好社区治保会、联防队建设,灵通警务信息,全面提升社区治安防范水平。深入打击“黄、赌、毒”行为,严禁传销活动,建立和实施社区矫正、社区戒毒等管理服务体系。开展社区消防工作,提高社区消防安全水平。司法部门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咨询服务活动,积极为社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建立及时有效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认真做好社区内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建立传染病、食品安全、灾害事故的应急反应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推进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服务。大力支持和引导社区文化、科技、教育和体育事业发展,丰富社区居民的文体生活,建设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体系,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生活方式。文化、出版、广电部门要加强社区图书室、文化室以及音像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和支持社区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群众文娱活动。加强对社区经营性文化场所的监督管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育部门要继续加大对社区居民健身场所和器材的投入,力争使全省80%以上的社区拥有居民健身场所和器材,能够组织社区居民开展经常性的体育活动。教育部门要加强社区教育工作,社区内各类学校的图书、电教、体育及文化设施要积极向居民开放,努力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科协组织要积极开展社区科普活动,扶持社区建立科普基础设施,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社区内的文体科教服务设施及其他公共服务,要向社区内的外来务工人员开放,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七)大力发展社区商业服务。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出发点,抓住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的机遇,大力发展社区商业服务,不断完善服务功能,重视发展包括家庭服务、养老服务、家电维修、教育培训、金融储蓄、物业、购物、再生资源回收等在内的社区商业服务。商务部门要引导社区超市(便利店)进行“生、鲜、化”改造,鼓励龙头企业整合社区内的零散网点。大力开展便民服务进家庭活动,建设便民服务平台。支持和引导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以连锁经营方式进入社区,改建早餐、快餐服务网点和中小厨房,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优质的社区商业服务。工商、税务、银行等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社区服务和社区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在工商登记、经营场地、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

(八)改善和保护社区环境。积极开展“绿色社区”和“绿色家庭”创建活动,提高社区环境保护能力,从整体上改善和保护社区环境。大力实施社区绿化、美化、净化工程,加强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促进社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培育社区居民环保意识,发动居民广泛参与社区环保活动,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区。

(九)改进政府公共服务方式。整合政府各部门在城市基层的办事机构,积极推进“一站式”服务,提高为社区及其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政府有关部门不得将应由自身承担的行政性工作摊派给社区组织。对有些社区组织做起来有优势的行政性工作,可依法采取“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委托社区组织承担。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管理等多种形式,调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促进公共服务社会化。梳理、整合各类服务热线、呼叫热线,形成社区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社区信息化平台,提高社区公共服务的自动化、现代化水平。

三、充分发挥各种组织、机构和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 

(一)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社区居委会在了解社区居民要求、提供便民服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城市基层政府及有关单位要妥善解决社区居委会开展服务所必须的房屋、设施和工作经费。财政部门要把社区居委会成员的补贴、保险等福利待遇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增长机制。社区居委会要积极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各类社区活动,组织社区成员开展自助和互助服务,方便、及时地解决社区居民的实际生活困难,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多种便利服务。引导和管理各类组织和个人在本社区内依法有序开展社区服务,物业管理企业依法经营,业主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有条件的社区居委会,可根据居民需要和自身实际,建立热线电话救助网络、社区智能服务网络、社区服务站、社区公共服务社等服务载体,开展非营利性服务。

(二)培育社区服务民间组织。民间组织是社区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对于社区居民成立的慈善组织、群众性文体组织、科普组织和为老年人、残疾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服务的社区民间组织,民政部门应积极支持其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将社区非营利组织依法纳入备案范围,加强引导和管理,使其在政府和社区居委会的指导和监督下有序开展服务活动。加大对社区非营利组织的资助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并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扶持从事公共服务和公益慈善事业的社区非营利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把部分社区服务公共设施交由民间组织使用,或为从事公共服务和公益慈善事业的民间组织提供必要的活动场地和办公经费。

(三)鼓励和支持驻区单位、企业和居民个人开展社区服务。按照互惠互利、资源共享的原则,采取单独经营或联营、联建等方式,积极引导社区内和周边单位内部食堂、浴池、文体和科教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学校、培训机构、幼儿园、文物古迹等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对于相关企业和个人开办的购物、餐饮、家政、洗衣、维修、再生资源回收、中介等便民利民的经营性社区商业服务,要依法简化审批程序,维护其合法权益。对于下岗失业人员兴办的社区服务实体,要认真落实税收减免政策。对营利性社区商业服务项目,要强化自身发展能力,积极引导其向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对经营性的社区服务项目,要采取“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依靠市场调节,不断完善投资机制。

(四)积极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全面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和服务认证制度,把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与创建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政府倡导、社会化运作模式,积极动员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青少年学生以及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人员等加入自愿服务队伍,优化志愿人员结构,壮大志愿人员力量,促进社区服务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健康发展。规范社区志愿行动,加强社区志愿管理,引导社区志愿服务重点放在福利性、公益性服务等方面,以社区老年人、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和低收入家庭为重点服务对象,把社会救助、慈善公益、优抚助残、敬老扶幼、治安巡逻、环境保护、社区矫正、科普咨询和法律援助等作为重点服务领域,充分发挥社区志愿服务的作用,使社区志愿服务真正满足居民最迫切的需要,促进和谐社区发展。

四、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指导,强化社区服务监管 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依托社区提供公共服务的教育、科技、公安、司法行政、劳动保障、建设、文化、卫生、人口计生、环保、体育等部门,要按照社区服务发展要求,加强业务指导,提高服务水平。各级发展改革、财政、商务、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进一步制定促进社区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鼓励工会、共青团、妇联及残联、老龄、慈善等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大力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推进社区服务工作的合力。

(二)加强社区服务的统筹规划。全省各级政府要把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列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规划部门要将社区服务设施纳入公共设施建设规划,在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中,规划一定面积的社区服务活动用房,并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规划施工。发展改革、财政、建设等部门对社区服务设施建设,要统筹安排,优先解决。公安、司法、民政、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老龄等部门要加强协作,搞好配合,确保社区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和服务机制。要逐步建立起地方政府稳定投入、省财政专项补助、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加大对社区服务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各类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个人以资金、房产、设备、技术、信息、劳务等形式投入社区服务,兴建社区服务设施。坚持“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原则,整合各种资源,提高现有场地、设施、人才、信息的利用率。社区单位应无偿或按成本向社区内居民开放内部体育活动场所、文化娱乐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社区居委会利用驻社区单位活动场所开展大型公益活动时,驻社区单位要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

(四)加强对社区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综合运用行政、法律手段监督、管理社区服务。推动制定各类社区服务行业标准并监督执行。建立健全反映社区服务设施、服务管理、居民需求及满意程度等有关信息的采集及工作评估体系。严格财务和审计制度,严禁将救助、福利、公益款物等挪作他用。认真解决社区服务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及时查处违法违纪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保证社区服务健康发展。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照本意见精神,制订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省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本意见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陕西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九月十四日

下载开封市社区服务改进的意见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封市社区服务改进的意见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工食堂改进办法

    陕西方舟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中心职工食堂改进实施办法 为了确保生产中心职工食堂的正常运行,及员工用餐,职工食堂管理工作必须搞好,必须让员工用餐满意。为解决食堂资金拖欠及......

    教学改进意见

    教学改进意见 ——实行精细化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质量是办学的根本目的,是学校与教师生存与发展的生命。要提高教育质量,首先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充分认识到提高教育质......

    教学工作改进意见

    个人教学工作改进意见 一、上学期工作的总结 (一)成绩 1、能按照教学常规的要求,转变教学理念,撰写学案,具有可操作性,能体现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符合认知规律。 2、学案突出......

    课堂教学改进意见

    课堂教学改进意见 为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完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教学质量。针对自身的教学优势和不足,本学期我们关注了教师的课堂教学,现将从改变陈旧的导入与乏味的提问方......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4号)

    【发布单位】国务院 【发布文号】国发〔2006〕14号 【发布日期】2006-04-09 【生效日期】2006-04-0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关......

    汽车美容工工资改进办法意见(优秀范文五篇)

    汽车美容工工资改进办法意见 为保持我爱驰汽车美容公司(会所)工作次序正常有效运转,为公平公正起见,现对洗车工工资方案作出以下适当调整规定: A:基本工资 1、学徒工、新招试用工......

    技术改进奖励办法

    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奖励办法 1、目的 为了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规范有序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

    焊接质量改进办法

    焊接质量改进办法 焊接质量的持续改进需要完善管理工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焊接人员管理: (1) 焊接操作人员技能等级管理。 建立焊接操作人员技能等级档案。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