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行业研究(合集5篇)

时间:2019-05-15 03:20: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机器人行业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机器人行业研究》。

第一篇:机器人行业研究

机器人行业研究

一、行业概述

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系统,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实施行动。机器人行业经历了示教再现型机器人和感觉型机器人之后,现在进入了智能型机器人时代。

从应用层面来讲,机器人分为两大类,即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可以代替工人从事上下料、锻造切割、焊接、喷涂、装配、码垛等工业生产作业工作;服务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分为专业服务机器人(如军用无人机等)和家用服务机器人(如餐厅机器人、扫地机器人等)。

机器人的种类及应用领域

机器人20世纪30年代以后才出现萌芽,发展时间不足百年,期间经历了成长期和快速发展期,目前已经迈进智能化时代。

机器人发展历史

2016年4月,国家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规划》提出,到2020年机器人关键零部件要取得重大突破,实现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十万台,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5万台以上,并实现批量应用,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在助老助残、医疗康复等领域实现小批量生产及应用,此外,机器人密度达到150台/万人以上。

工业机器人

过去十多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景气度较高,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总销售量达到24.8万台,同比增长15%,2002-2008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年复合增长率为8.6%,2009-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年复合增长率为23.5%,是过去6年的2.7倍,近几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增速明显加快。

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及同比增速;2015 年工业机器人各国年供货量比重

从市场结构来看,亚洲地区的销售规模占据主导地区,2015年销售量为15.6万台,是欧洲、美洲和非洲销售量之和的1.8倍,预计到2018年,此比例将达到2.4倍。

2013-2018年主要地区销售规模(台)

从机械机构来看,2015年国产多关节机器人销售加速,销量超过6000台,同比增长71.7%,占国产工业机器人总销量27.4%,比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此外,坐标机器人仍是国产工业机器人主力机型,2015年销量约为1.06万台,占机器人销售总量的比重为47.6%,较去年回落4个百分点。由此可以发现,技术附加值较高的机器人产品的比重在提升,三轴四轴等低端机器人在国产机器人中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表明国产工业机器人正在逐步往高端技术领域发展。

2015年按机械结构划分国产机器人销售情况

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2015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继续增长,全年累计销售22257台,按照《规划》要求,到2020年自主品牌机器人销量达10万台,预计2016-2020年复合增长率应该在35%以上,按均价15万元/台计算,我国国产工业机器人未来五年市场规模在500亿左右。

服务机器人

据IFR统计,2012-2015年全球服务机器人销量复合增速已高达19%,预计到2016年将达到607万台。《2015年世界服务机器人统计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的销量达到470万台,较2013年增长28%,而专业服务机器人销量为24207台,较2013年增长11.5%,专业服务机器人由于技术含量高,单价高昂,销售数量比较小。服务机器人虽然市场巨大,但是目前处于发展萌芽期,很多高科技产品的技术还不成熟,商业模式也不够清晰,盈利能力较差。

全球各类专业服务机器人销量(台);全球各类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销量(台)

服务机器人大多属于消费品,理论上可以实现标准化、系列化,较易批量化生产,一旦优势产品成功研发并加以宣传推广,业绩将会爆发式增长,有望形成类似微软、Apple、Google等全球巨头级龙头企业。目前世界上至少有25个国家正在发展服务型机器人,技术处于前列的国家有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和韩国。2014年中国服务机器人仅占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的4.5%,市场潜力大,目前国内少数企业积极布局服务机器人领域,另外,2015年我国服务机器人销售额为20亿元,根据《规划》的要求,到2020年,服务机器人的年销售收入在300亿元以上,预计2016-2020年复合增长率为71.8%。市场刚性需求与政策双向推动,加之技术逐渐成熟,服务机器人放量可期。

中国各类专业服务机器人销量(台);中国各类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销量(台)

二、机器人产业链及发展现状

机器人自动化行业按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生产核心零部件:包括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中游是本体生产商,包括工业机器人本体、服务机器人本体。下游是系统集成商,包括单项系统集成商、综合系统集成商。

机器人产业链

上游:核心零部件 从结构上来看,工业机器人由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和执行机构组成,分别对应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从成本上来看,核心零部件占工业机器人成本大头,约72%左右。多轴工业机器人的成本构成中,机械本体约占22%;伺服系统约占24%;减速器系统约占36%;控制系统约占12%;其他外设约占6%。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比超70%

我国工业机器人主要集中在本体和集成端,原因在于核心零部件缺失严重抬高国内工业机器人成本,制约行业发展。多数厂商承担系统二次开发、定制部件和售后服务等附加值低的工作。关键基础部件中,控制器在国内大部分知名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均已实现自主生产,但和国际水平仍有差距;而另两个关键基础部件——伺服电机和减速器,仍大量依赖进口。全球减速器行业集中度很高,两家日本公司纳博特斯(Nabtesco)和哈默纳科(HarmonicDrive)控制的全球机器人减速器市场超过75%(工业机器人用减速器轴承的开发与应用,《机械工程师》2015年第5期),包括ABB、FANUC、KUKA、MOTOMAN在内的国际主流机器人厂商的减速器均由以上两家公司提供。国内机器人市场主要采购以上两家企业的减速器,但采购成本往往较高,这成为了制约国产机器人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国产机器人比进口机器人贵,原因在零部件上。根据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4-2019年中国钕铁硼永磁材料产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目前一台165kg 焊接机器人成本国内约为29.9万元,而国外大约为16.86万元。零部件成本差异是造成国内外机器人成本差距的最大因素,其中减速器是成本差异最大部分,国内和国外和成本比达到4.4,控制器的国内外成本比,达2.6,伺服电机(驱动)的国内外成本比为1.68(1.95)。国内的材料消耗也更大,如在永磁同步伺服电机中钕铁硼材料成本,国内单体用量比国外高接近1倍。

一台165kg焊接机器人成本国内比国外高70%

控制器

控制器是机器人的大脑,决定机器人性能的优劣。控制成本占机器人总成本的12%,是机器人的核心,控制、发布和传输动作指令,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就是工业控制板卡,包括一些主控单元、信号处理部分等电路,国产品牌已经掌握;软件部分主要是控制算法、二次开发等,国产品牌在稳定性、响应速度、易用性等还有差距。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微处理器的性能越来越高,而价格则越来越便宜,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1-2美金的32位微处理器。高性价比的微处理器为机器人控制器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使开发低成本、高性能的机器人控制器成为可能。为了保证系统具有足够的计算与存储能力,目前机器人控制器多采用计算能力较强的ARM系列、DSP系列、POWER PC系列、Intel系列等芯片组成。此外,由于已有的通用芯片在功能和性能上不能完全满足某些机器人系统在价格、性能、集成度和接口等方面的要求,这就产生了机器人系统SoC(System onChip)技术的需求,将特定的处理器与所需要的接口集成在一起,可简化系统外围电路的设计,缩小系统尺寸,并降低成本。例如,Actel公司将NEOS或ARM7的处理器内核集成在其FPGA产品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SoC系统。在机器人运动控制器方面,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日本 ,并有成熟的产品 ,如美DELTA TAU公司、日本朋立株式会社等。其运动控制器以DSP技术为核心, 采用基于PC的开放式结构。

经过多年的沉淀,国内机器人控制器所采用的硬件平台和国外产品相比并没有太大差距,差距主要体现在控制算法和二次开发平台的易用性方面。随着技术和应用经验的积累,国内企业机器人控制器产品已经较为成熟,是机器人产品中与国外产品差距最小的关键零部件。未来几年中国国产机器人将得到快速发展,国产机器人控制器应用市场面临较好的发展契机,尤其是在运动控制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

国内外重点机器人控制器企业及产品系列

GGII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控制器市场规模达23.2亿元,同比增长19%;未来3年增速将维持在18%左右。其中,机器人控制器约3.9亿元,占比17%。未来国内外控制器厂商将机器人市场作为重点的发展方向,预计2017年机器人用控制器在控制器市场上占比将提升至 23%以上。2016-2020年我国国产工业机器人达到32万台以上,控制器价格在1.5-2.5万元之间,取平均值2万元,假设我国的市场份额为50%,国产控制器的市场规模32亿元以上。

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是机器人的心脏,为机器人提供原动力的核心原件,用来精确地跟随或复现某个过程,其成本占到机器人总成本的24%。伺服系统是使物体的位置、方位、状态等输出被控量能够跟随输入目标(或给定值)的任意变化的自动控制系统。伺服系统按执行元件分为液压伺服系统、电气伺服系统和气动伺服系统。

2014年,伺服系统下游行业比重排名靠前是机床工具、电子设备和纺织机械等传统制造业,随着工业4.0的提出,智能制造比重不断增大,尤其是智能机器人行业对伺服系统的需求不断增加,随着市场接受度不断上升,预计到2019年伺服系统应用于机器人行业的比重最大。

2014年伺服系统下游行业TOP10;2019年伺服系统下游行业TOP10

从市场占有率来看,目前国外伺服企业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近80%,其中,日本品牌占比为50%;欧美品牌占比达25%。而国产品牌只占据了20%左右的市场份额。当前我国中低端伺服系统已经能够实现大规模量产,但高端伺服系统尚未形成商品化和批量生产能力,国内对精密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的需求主要依赖进口。随着扶持政策对机器人产业的推进,以及国产伺服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伺服系统进口替代的步伐将加快。

中国伺服系统市场占有率分布;2014年中国伺服系统市场主要生产企业

机器人的关节驱动离不开伺服系统,关节越多,机器人的柔性和精准度越高,所使用的伺服电机的数量就越多。机器人对伺服系统的要求较高,必须满足快速响应、高起动转矩、动转矩惯量比大、调速范围宽,要适应机器人的形体做到体积小、重量轻、加减速运行等条件,且需要高可靠性和稳定性。从成长性来看,中国伺服系统受益于国家大力发展高端装备业的产业政策,其发展前景广阔,预计2010-2019年的复合增长率为6.5%,2020年中国伺服系统市场在100亿元以上。

2010-2019年中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中国伺服系统分功率段销售额比重

减速器

减速器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者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是机器人最为重要的核心零部件,用于机器人的减速器主要有两种:RV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目前国内企业技术偏低,机器人减速器多依赖进口,国内企业要以4倍的价格购买减速器。据统计,2015年约有75%的精密减速器由日本进口,主要供应商是哈默纳科、纳博特斯克和住友公司等。

谐波减速器由波发生器、柔性齿轮和刚性齿轮三个基本构件组成,是一种靠波发生器使柔性齿轮产生可控弹性变形,并与刚性齿轮相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齿轮传动。

RV减速器是由摆线针轮和行星支架组成以其体积小,抗冲击力强,扭矩大,定位精度高,振动小,减速比大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机床,医疗检测设备,卫星接收系统等领域。它较机器人中常用的谐波传动具有高得多的疲劳强度、刚度和寿命,而且回差精度稳定,不像谐波传动那样随着使用时间增长运动精度就会显著降低,故世界上许多国家高精度机器人传动多采用RV减速器,因此,该种RV减速器在先进机器人传动中有逐渐取代谐波减速器的发展趋势。

结合新增需求和存量需求,在中性情况下进行计算,未来3年工业机器人对减速器的需求规模分别为19.41万套、23.97万套和30万套。2015年RV减速器的均价在1万元左右,谐波减速器的均价在8000元左右,考虑到减速器未来价格的下降,故将其价格定在8000元。根据《规划》要求,到2020年我国机器人保有量在50-60万台,取均值55万台,预计2016-2020年新增机器人在32万台左右,假设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为50%,那么2016-2020年减速器的市场规模在35亿元左右。

2013-2015国内工业机器人用减速器规模

中游:机器人本体

机器人本体制造商负责工业机器人支柱、手臂、底座等部件与精密减速器等零部件生产加工组装及销售,应用和集成可以本体企业自己实施,也可以给集成商来完成,本体企业具有有效整合上游零部件和下游系统集成商的入口能力。国际上的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商包括库卡、ABB、发那科、安川电机等。国内包括新松机器人、广州数控、锐奇股份、埃斯顿、埃夫特、佳士科技、亚威股份等。国内大多数机器人本体公司以采购集成为主。

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在本体上游的核心技术

根据世界机器人协会的最新数据和《中国制造2025》工业机器人技术路线图,预计我国机器人市场未来4年复合增速约为30%,若以20万元/台的测算,则2018年我国机器人本体市场规模为300亿,是2014年的2.67倍。

我国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规模2018年预计达300亿元

国外机器人行业伴随汽车行业的成长,而且汽车行业对机器人精度、效率和稳定性要求都非常高。在汽车领域,国内机器人企业短期不能和国外企业竞争。开发应用于汽车产业以外一般制造业的经济型机器人是国产机器人本体现阶段的发展方向。经济型本体包括低成本的六轴通用机器人和三、四轴专用机器人。经济型本体分为两类:1)国产核心零部件可以突破,国内机器人企业可以批量化生产降低成本的通用六轴关节机器人;2)应用于某一领域的专用机器人,如用于电子行业的SCARA机器人、桌面机器人就属于经济型本体中的专机,这类专用机器人通常三、四轴(国外通常称为机械手)。在电子、家电制造、金属制造、塑料化工、食品等行业,外资机器人企业行业经验和客户基础优势并不明显,客户更加注重机器人产品的性价比,这是国产机器人的超车机会。

2013年我国机器人安装数量按行业分布;在非汽车领域,国产机器人具有一定竞争力

下游:系统集成

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机器人本体(单元)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基础,而下游系统集成则是机器人商业化、大规模普及的关键。只有机器人裸机是不能完成任何工作的,需要通过系统集成之后才能为终端客户所用。系统集成方案解决商处于机器人产业链的下游应用端,为终端客户提供应用解决方案,其负责工业机器人软件系统开发和集成,是工业机器人自动作业的重要构成。在我国,系统集成商多是从国外购置机器人整机,根据不同行业或客户的需求,制定符合生产需求的解决方案。

中国与美国类似,机器人公司集中在机器人系统集成领域。在工业机器人产业化过程中,世界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日本模式、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化的模式与美国接近,即本身生产的机器人较少,众多企业集中于机器人系统集成这一块。其中原因是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几家国际巨头手中,机器人本体生产成本过高。

我国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规模2018年预计达300亿元

根据高工产研机器人研究院(GGII)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9月,中国机器人相关企业428家,其中系统集成商就占88%,并且从相关市场数据来看,现阶段国内集成商规模都不大,销售收入1个亿以下的企业占大部分,能做到5个亿的就是行业的佼佼者,10个亿以上的全国范围屈指可数。由于硬件产品价格逐年下降、利润也越来越薄,仅靠项目带动硬件产品的销售模式已经成为过去时,同时进入系统集成这个领域的门槛越来越低,竞争就更为激烈。系统集成的壁垒相对较低,与上下游议价能力较弱,毛利水平不高,但其市场规模要远远大于本体市场。

机器人系统集成商占了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大壁江山

系统集成企业的工作模式是非标准化的,从销售人员拿订单到项目工程师根据订单要求进行方案设计,再到安装调试人员到客户现场进行安装调试,最后交给客户使用,不同行业的项目都会有其特殊性,很难完全复制。如果专注于某个领域,可以获得较高的行业壁垒,但这个壁垒也使系统集成企业很难跨行业去扩张,其规模也很难上去。

尽管存在诸多障碍,近年来国内还是涌现一批系统集成行业的佼佼者。国际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主要有KUKA、ABB、发那科、科马、徕斯等。国内涉足下游集成应用领域的上市公司包括新松机器人、博实股份、天奇股份、广州数控、埃斯顿等,其中新松机器人为国内最大的系统集成商,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装备系统的研发、制造。新三板公司有伯朗特、林克曼、拓斯达等。

三、机器人行业相关公司

工业机器人本体相关上市公司包括机器人、埃斯顿、上海机电等;核心零部件相关上市公司包括华中数控、上海机电、秦川机床、双环传动、康尼机电等。

系统集成/行业应用相关上市公司包括黄河旋风、华中数控、机器人、上海机电、华昌达、蓝英装备、天奇股份、远大智能、江南嘉捷等。

服务机器人相关上市公司包括康力电梯、GQY 视讯、巨星科技、楚天科技、博实股份、机器人、慈星股份、中发科技等。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

埃斯顿(002747)

公司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掌握核心技术及核心零部件的国产机器人产业领军企业,荣获2016年中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十大竞争力品牌。其中伺服系统技术已经基本赶上发达国家,公司目前已经研发成功50KW大功率伺服系统。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进口替代进程加快得到的背景下,公司伺服产品销量和可靠性将大幅提升,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增长。

公司是工业机器人领域龙头企业之一,技术优势明显,公司具有自主核心部件和技术优势的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随着机器人相关政策陆续出台,未来公司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在公司总收入的占比将得到快速提升。

公司拟以现金方式出资人民币7600万收购原来由力劲机械厂有限公司持有上海普莱克斯自动化设备制造100%的股权,布局压铸机器人领域。上海普莱克斯是国内最早、最全面的压铸机周边自动化设备生产企业,在国内压铸机机器人自动化集成行业处于领军地位,主要服务于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

机器人(300024)

公司是我国机器人领域的标杆企业,多年来致力于研究科学化高端智能装备,目前已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上市平台,在军用机器人领域有专利优势,具备产业化基础。

公司承接的《医药包装材料材料智能化丁基胶塞车间》项目入选工信部2016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支持名单,以此为切入口,公司将推动数字化工厂在医药领域的深入发展,此外,公司积极开拓市场,加深在汽车、机械、电器、电力、食品、医药、电商、3C产业等领域的应用。

上海机电(600835)

公司参股日本机器人零部件生产商纳博精机33%股份。纳博精机主营RV减速机,是全球寡头垄断商,目前国内如双环传动、秦川机床等上市公司涉足该产品的自主生产,但尚未能形成规模的商业化销售。公司与日本纳博特斯克合资成立纳博精密中国项目已落地,首期产能20万台/套RV精密减速器,目前已进入产品生产阶段。

巨星科技(002444)

公司的手工具研发和销售处于世界前列,2014年6月,公司通过增资成为中易和科技有限公司大股东,借此成功进军智能装备领域,2014年10月,公司增资浙江国自机器人,智能化程度不断加深。随着制造业及服务业人力成本不断攀升,公司积极布局智能机器人领域。2015年公司收购华达科捷65%股权,加大了对智能工具、服务机器人的研发力度。此外,公司与中国联通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围绕中国联通应用分发平台和游戏运营平台,建立了世界首个服务机器人应用开发及下载平台,应用于家庭服务、安防等领域。公司预计在五年内实现智能装备和工具并驾齐驱,目前清洁机器人已经进入试制试销阶段,市场前景良好,预计会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楚天科技(300358)

公司确立了打造医药智能工厂的目标,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楚天机器人公司的成立和智能后包装机器人上市销售标志着公司机器人战略再下一城,和国防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及西门子公司的强强联合将是公司医药和医疗机器人的战略关键。国开发展基金长期看好公司医疗和医药机器人发展前景,6000万增资子公司楚天机器人“年产300台套高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及医疗机器人建设项目”。制药装备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将是大势所趋,公司加大研发力度,积极打造医药智能工厂。

四、结束语

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较晚,受零部件供应、相关技术和加工工艺等因素影响,中国市场上工业机器人基本被以ABB、库卡、发那科和安川四大巨头为主的国外机器人品牌占据着,国产机器人品牌仅占约8%的市场份额。中国处于机器人生产的产业链下游,多数厂商承担系统二次开发、定制部件和售后服务等附加值低的工作。随着我国机器人市场需求的迅速扩大,国内企业的自主研发投入的不断加大,研发能力不断提升,未来几年将拉近与国际厂商的差距,国产机器人将填补巨大的替代空间。

第二篇:服务机器人行业概述

服务机器人行业概述

一、服务机器人定义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行动。按照国际机器人联盟IFR(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的分类,机器人一般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指用于非工业生产,具备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模式,可在非结构化环境中为人类提供有益服务的设备。

相比于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更靠近下游终端消费者,因此服务机器人的客户群体更加广泛。更加靠近终端消费者使得服务机器人具备耐用消费品如电子类、家电类产品的属性。目前,服务机器人主要从事维护保养、修理、运输、清洗、保安、救援、监护等,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二、服务机器人分类

(一)从实体形态来分,可以分为虚拟服务机器人和实体服务机器人。

1)虚拟服务机器人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商业化,例如银行、电信系统的自动客服应答系统等,例如苹果的Siri、微软的小冰等都是虚拟服务机器人。

2)实体服务机器人就是通常意义下的具备实物的机器人,包括送餐、客服导购、陪护、教育机器人等。实物服务机器人主要是基于功能性需求场景开发。

(二)根据应用领域来分,可以分为个人/家用机器人和专业服务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个人/家庭机器人教育/娱乐机器人家政服务机器人

陪护/助残机器人

其他机器人

军用机器人

专业服务机器人

医用机器人

农业机器人

其他机器人

(三)根据形态区分:可以分为人形机器人和非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包含头、躯干、四肢这种结构,同时行为、决策和感知也类似于人。非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以外的服务机器人。

三、服务机器人的产业链

服务机器人行业的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

上游企业是指生产各种服务机器人所需零部件的零部件供应商或材料供应商。其中,主要零部件包括自动焊机、电子器件、微处理器、机器人用伺服电机、高精度减速器、机加件、气动元器件、传感器、电池、单板机、舵机等,归属于标准零部件、电子设备以及电子元器件等。中游制造环节包括总装厂、操作系统提供商、云系统提供商等。下游则主要是医疗、家用、农用、军事等行业和领域的消费和流通环节。

案例:

酒店服务机器人“润”解决了移动技术难题。实现了中国第一个批量投入使用且全球酒店市场占有率第一名的成绩,正是借助酒店服务机器人产品的落地和规模化发展,云迹科技完成了从技术积累到应用探索的重要过程,也正是因为真正在实际场景里面的商业化应用,研发和推出了大家认可的智能机器人底盘产品“水滴”。依托机器人底盘“水滴”技术的云迹科技的服务酒店机器人“润”,目前已经在复杂的商业生活场景中累积服务里程已超5万公里(超过赤道的周长),这在整个服务机器人领域都是一个突破。

第三篇:服务机器人行业分析[定稿]

服务机器人行业分析

一、服务机器人行业概述

1.1 服务机器人定义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行动。按照国际机器人联盟IFR(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的分类,机器人一般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指用于非工业生产,具备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模式,可在非结构化环境中为人类提供有益服务的设备。

相比于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更靠近下游终端消费者,因此服务机器人的客户群体更加广泛。更加靠近终端消费者使得服务机器人具备耐用消费品如电子类、家电类产品的属性。目前,服务机器人主要从事维护保养、修理、运输、清洗、保安、救援、监护等,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1.2 服务机器人的分类

1.2.1 从实体形态来分,可以分为虚拟服务机器人和实体服务机器人。1)虚拟服务机器人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商业化,例如银行、电信系统的自动客服应答系统等,例如苹果的Siri、微软的小冰等都是虚拟服务机器人。

2)实体服务机器人就是通常意义下的具备实物的机器人,包括送餐、客服导购、陪护、教育机器人等。实物服务机器人主要是基于功能性需求场景开发。

1.2.2 根据应用领域来分,可以分为个人/家用机器人和专业服务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个人/家庭机器人专业服务机器人教育/娱乐机器人家政服务机器人陪护/助残机器人其他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医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其他机器人

1.2.3 根据形态区分:可以分为人形机器人和非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包含头、躯干、四肢这种结构,同时行为、决策和感知也类似于人。

非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以外的服务机器人。

1.3 服务机器人的产业链

服务机器人行业的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

上游企业是指生产各种服务机器人所需零部件的零部件供应商或材料供应商。其中,主要零部件包括自动焊机、电子器件、微处理器、机器人用伺服电机、高精度减速器、机加件、气动元器件、传感器、电池、单板机、舵机等,归属于标准零部件、电子设备以及电子元器件等。

中游制造环节包括总装厂、操作系统提供商、云系统提供商等。下游则主要是医疗、家用、农用、军事等行业和领域的消费和流通环节。

1.4 服务机器人的核心技术

1.4.1 上游企业的核心技术:传感器技术

相比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对精度的要求苛刻程度较小,而对智能的要求更高。因此以往机器人产业的进入壁垒高性能交流伺服电机和高精密减速器大大降低,而传感器、信号处理算法、运动规划算法将成为新的核心技术。

传感器是实现服务机器人功能的关键,工业机器人工作环境是已知和结构化的,而服务机器人工作环境是未知的,需要通过大量的传感器判断环境情况,对环境有准确的描述,从而做出反应。传感器对于服务机器人的重要程度远远超过工业机器人。

除了目前已经比较成熟的压力、温度、接近和气体传感器之外,正在研发的核心传感器还包括深度传感器。深度传感器是机器人用来识别空间,判断“我在哪里?”和“我可以去哪?”的传感器。此外,服务机器人一般需要自主移动,这对传感器的微型化和集成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4.2 中下游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是服务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人工智能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包括: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

1.4.3 人形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及技术挑战 人形机器人的核心技术

1)运动控制技术:① 算法;② 核心元器件:舵机

核心的元器件就是舵机,舵机它里面实际上是一种高精度的伺服模组,包含四个部分:伺服控制、电机、减速和传感反馈电路,和工业机器人类似,它70%的成本可能是在电机、传感和减速这一块,人形机器人也是类似的。所以要实现人形机器人量产,让它的价格更亲民的话,伺服舵机是非常重要的一块。

2)交互技术

在PC时代我们可能更多地是用遥控器或者是键盘鼠标来操控机器人。现在我们用触摸、用手机来控制它。但是更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应该是语言或者视觉,能够感知人的情绪,它可以识别说话的语音语调的变化来改变它的回答内容。更自然的交互技术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感,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块。

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挑战

1)伺服舵机。现在小型机器人输出扭矩比较小,现在输出扭矩的要求更大,它里面的电机、减速的要求很大。核心元器件的研发在国内领域还很少。

2)稳定行走的控制理论,在实际的机器人的测试和运行过程中不是很理想。3)室内定位导航。现在机器人还只能在小范围内运动。它的定位导航现在虽然有激光、视觉、P2P、超宽带的定位导航技术,但是在人形机器人里面还是有不足。

二、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情况

2.1 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萌芽阶段:工业机器人之父恩格尔博尔创立TRC公司,研发出全球首个服务机器人——“护士助手”。

2000-2010年——起步阶段:日本、韩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相继引入服务机器人技术,将对工业机器人的研究逐步扩展到服务机器人领域。

2011年至今——爆发式增长阶段;发达国家将服务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给予了充分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也逐渐进入服务机器人的研发、生产领域。

2.2 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现状

2.2.1行业发展现状概述

2015年被业内称之为“服务机器人的元年”,服务机器人技术越来越成熟,成本越来越低,资本的大量涌入导致机器人越来越快地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服务机器人作为机器人家族中的年轻成员,倏然成为业内新宠。

和过去相比,现今的服务机器人有几大变化:

外形 功能 应用 标准 研究主体

过去 机械外形 单一功能 清洁、教学 不统一 科研所

现在 仿人形的友好外观

多功能 生活、娱乐、教育等

趋向统一 企业、科研所

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发展处于前列的国家主要是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日本号称“机器人王国”,其将机器人作为一个战略产业给予大力支持,投入大量资金。日本在 2006-2010 年间,每年投入 1000 万美元用于研发服务机器人。韩国将服务机器人技术列为未来国家发展的 10 大“发动机”产业,他们已经把服务机器人作为国家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重点发展,对机器人技术给予了重点扶持。美国是机器人的发源地,尽管在机器人发展史上走过一条重视理论研究、忽视应用开发研究的曲折道路,但是美国的机器人技术在国际上仍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技术全面、先进,适应性也很强,目前世界销售的 9000台军用机器人之中,有 60%来自美国。德国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其服务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在世界上处于公认的领先地位。

虽然我国服务机器人普及率低、起步晚,但研究发展速度快。特别是2015年,掀起了家庭机器人的普及革命,而掀起这场革命的核心是“高智能”和“低价格”。高成长型人工智能不断的融入和持续的产业化成本降低使服务机器人迅速打开家庭市场,成为一个不可小觑的市场爆点。

相对于工业机器人而言,服务机器人的国内外差距较小。服务机器人一般都要结合特定需求市场进行开发,本土企业更容易结合特定的环境和文化进行开发占据良好的市场定位,从而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外国的服务机器人也属于新兴产业,大部分服务机器人公司成立的时间还比较短,因而我国的服务机器人产业面临着较大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甚至有专家认为,相对于工业机器人,我国的服务机器人产业与发达国家基本同步。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院长郭健教授说,“与工业机器人产业受制于材料、控制、加工等环节而与国外有较大差距不同,我国服务机器人与国外各有特色、不分伯仲,国外企业在加工制造核心部件方面有优势,我们的集成功能等更丰富。”

目前,我国的家用服务机器人主要有吸尘器机器人、教育、娱乐、保安机器人、智能轮椅机器人、智能穿戴机器人、智能玩具机器人,同时还有一批为服务机器人提供核心控制器、传感器和驱动器功能部件的企业。

但必须看到的一个现状是,一方面,机器人圈内热热闹闹,一大群“围观者”兴致高昂;另一方面,服务机器人真正步入社会、走入寻常家庭者还寥寥。

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

1)从技术研发来看,目前的服务机器人产品离高度智能化还有差距,而且在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方面,我国缺乏创意理念和原创性成果,关键零部件与可靠性方面与国外相差5-10年,在设计制造技术方面我国也与国外存在差距;

2)从功能来看,仍然相对单一;

3)从价格来看,比较昂贵,一台迎宾机器人售价一般为20—30万元,这很难让普通消费者接受;

4)从需求刚性来看,目前大部分服务机器人还是非刚需,市场仍处在一个培育和普及的过程。

2.2.2 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

服务机器人起源于机器替代人工。服务机器人的发展本质上是机器替代人工 的结果。服务机器人替代人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比人工更加经济;二是实现人工所不能。可以说人工替代将是历史的发展必然,服务机器人的发展顺应历史潮流。

服务机器人发展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力成本上升。由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价格日趋上涨而且人们越来越不愿意从事自己不喜欢干的工作,类似于清洁、看护、保安等工作在发达国家从事的人越来越少。这种简单劳动力的不足使服务机器人有着巨大的市场。

2)经济水平的提高。随着经济水平的上升,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使得人们有能力购买服务机器人来解放简单的重复劳动,或者购买服务机器人进行娱乐、教育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3)技术的发展。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人类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得益于计算机和微芯片的发展,智能机器人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服务机器人发展的技术支撑越来越强:

①环境感知传感技术日新月异。随着光学、声学、触感以及超声传感器的发展,服务机器人已经获得越来越接近于人类的感知能力。

②大数据、云计算提高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水平。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服务机器人提供了很多冗余的条件;云计算技术更是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更新补充服务机器人的数据库。有了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服务机器人可以轻松获取大量信息资源,在作决策时方案优选的能力越来越强,人工智能水平不断提高。

③生物材料的发展使得服务机器人的人机互动性越来越好。

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让机器人能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也促使成本不断下降,使得机器人的便捷性、安全性和精确性更强。

4)老龄化带来需求。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所占人口比重不断攀升,老年人抚养比在2013年达到13.1%。老龄化带来大量的问题,社会保障和服务、看护的需求更加紧迫,和医疗看护人员不足的冲突激化,服务机器人作为良好的解决方案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2.3行业的政策环境 1)国外的政策环境

来源:民生证券研究院整理 2)国内的政策环境

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智能服务机器人列为未来15年重点发展的前沿技术,提出“ 以服务机器人应用需求为重点,研究设计方法、制造工艺、智能控制和应用系统集成等基础技术”

2012年,科技部出台《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和《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培育发展工业和服务机器人新兴产业。其中,《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明确将公共安全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平台、医疗康复机器人及模块化核心部件作为“十二五”期间服务机器人发展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正在加快部署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实现制造业“智造”转型升级,机器人被列为重点发展产业。提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要“围绕汽车、机械„„等工业机器人应用以及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应用的需求。突破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与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技术等技术瓶颈。”并在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中明确了我国未来十年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重点方向之一是突破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开发一批智能机器人,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

目前正值《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紧密制定时期,按照规划要求,十三五期间,我国将重点推进工业机器人应用,对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进行顶层设

计,实现在助老助残、消费服务、医疗等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并开展核心零部件攻关、前沿共性技术研发、医疗康复机器人应用等重点工作。

2.2.4 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发展空间

根据IFR《2015年世界服务机器人》统计报告,全球服务机器人2014年总销量为72.42万台,总销售额为59.7亿美元。2011-2014年全球服务机器人销售额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1%。

其中,2014年,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的总销量为470万台,与2013年相比增长了28%,总销售额达22亿美元,占全球服务机器人收入的36.9%,2011-2014年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2%。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贴近消费者,产品销量大,单价便宜。

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中,占比最大的是家用服务机器人,占比达71.7%,远高于其他类型的服务机器人;其次是娱乐休闲机器人,占比达28.2%。

专业服务机器人2014年总销量为2.42万台,与2013年的2.17万台相比上升了11.5%,总销售额为37.7亿美元,同比上升3%,占全球服务机器人收入的63.1%。由于专业机器人价格远高于个人/家用机器人,所以尽管销量较小,但是销售收入占比高于个人/家用机器人。

根据IFR报告中的预测,2015-2018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总规模约394亿美元,四年年均复合增长率21.1%。

在此期间,个人/家庭用服务机器人的全球销量将高达2590万台,市场规模高达到198亿美元,超过2014年市场规模的5倍, 四年年均复合增长率 35.24%,个人/家庭用服务机器人将超过专业服务机器人。其中,家务机器人销售额将达到 122 亿美元,销售量达到 2590 万台,娱乐教育机器人销售额将达到 76 亿美元,销售量达到 900 万台,残障辅助机器人销量为 12400 台。教育类个人服务机器人2015-2018年四年平均销售量将较2013年增长7倍,陪护类个人服务机器人此数据位8.6倍。

2015-2018年期间,专业服务机器人的销售量会增加到15.2万台左右,市场规模会上升至196亿美元,接近2014年市场规模的5倍。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2015-2020 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指出,2003-201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复合增速为

9.5%,而服务机器人复合增速则达到23.6%。未来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占有率将超过工业机器人,成为主角。截至2014年,全球服务机器人数量为2500万台套,市场规模达280亿美元,其中,家庭个人服务机器人和特殊环境服务的专用机器人是市场销售主流。预计到2017年,服务机器人产值有望达到500亿-700亿元美元,超过工业机器人。

Technavio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至2016年全球服务机器人销量复合增速已高达19%,超过工业机器人6%的复合增速,到2016年将达到607万台。

根据《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15-2020年)》 中的数据,2014 年,我国服务机器人销售额 45.56 亿元,同比增长 34%;投入使用的服务机器人只有少部分是国产的,大部分仍属于国外进口。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环渤海(27.3%)及长三角(29.6%)、珠三角地区(32.7%),中部地区(8.9%)和西部地区(1.5%)应用较少。

我国投入使用的服务机器人的区域分布

根据广恒证券研报,我国产品渗透率沿海城市为5%、内地城市仅为0.4%,与美国家庭高达16%的渗透率相差甚远,这预示着服务机器人将会成为我国机器人领域的蓝海市场。预计未来几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保持14%以上的复合增速,2014年至2017年间将有超过3100万台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将被销售,13万台专业服务机器人被安装使用。我国服务机器人的推广应用也将迎来加速阶段。

服务机器人在我国的渗透率较低

综上统计数据,可得出以下结论: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规模虽然小于工业机器人,但是发展速度更快,未来几年预计保持20%以上的增速,有望超过工业机器人获得更大的市场。而服务机器人当中,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由于价格较低,收入规模占比较小,但发展更为迅猛,有望在未来2-3年快速渗入个人家庭。目前我国家庭服务机器人的渗透率远低于美国家庭,基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及城镇化水平、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我国服务机器人有望迎来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按照2014年我国服务机器人45.5亿元规模、20%的年均增长速度预计,2016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65亿元。

三、优必选行业竞争情况

3.1国内外参与者概况

美国、日本、欧洲等先进国家地区,已经开始全面的发力服务机器人领域,并初获战果。目前世界上有25个国家400多家企业涉足服务机器人领域。其中,iRobot专注于家庭服务机器人;Intuitive Surgical致力于医用机器人; Aldebaran SAS专业提供个人机器人(NAO);Boston dynamics则主要开发军用机器人。近年来,谷歌、亚马逊、微软、阿里、富士康和软银等巨头先后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布局,试图赢得战略先机。

全球科技巨头加速布局服务机器人产业

公司 科技巨头布局服务机器人的动态

阿里巴巴 百度 腾讯 2015 年宣布将向日本软银旗下的机器人公司 SBRH 战略注资 145 亿日元 2015 年推出两款机器人“小度机器人”“哇哦”,也欲布局医疗机器人 2015 年推出首款“微宝”智能娱乐球型机器人,推出新闻写作机器人 Dreamwrite 谷歌 2013 年至今,收购一共 11 家跟机器人相关的企业;

2015 年宣布与强生建立合作,联手开发可实行锁孔手术的新式机器人技术

苹果 微软 亚马逊 Naver Facebook 英特尔 2015 年收购人工智能公司 Perceptio、VocaIIQ 2014 年推出虚拟机器人小冰,并进驻微信圈

2012 年以 7.75 亿美元收购自动化物流提供商 Kiva 的机器人仓储业务 2015 年宣布未来五年将向机器人技术等三大领域投资一千亿韩元 2015 年在法国首都巴黎开设的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正式成立 2014 年“ Jimmy”白色 3D 打印人形机器人正式亮相

在中国,截至2014年底,国内已有70余家上市公司并购或者投资了机器人自动化项目。而服务机器人科研机构及企业在国内的总体数量,据统计甚至已经超过了4000家。

国内服务机器人的公司主要有两种类型:

(1)平台级公司,例如机器人芯片、机器人操作系统、机器人引擎开发等,重点公司包括地平线、图灵机器人、优必选、小i机器人、科大讯飞、南大电子等。

(2)应用型公司,基于特定需求场景的机器人开发,重点公司包括蓝机器人公司、科沃斯、哈工大机器人公司、派宝机器人、新松机器人等公司。

3.2 国内服务机器人产业图

3.3主要竞争对手

1)AldebaranSAS:全球最先进的个人机器人专家

法国AldebaranSAS公司由六位机器人爱好者创立于2005年,创立的第二年,公司就成功制造出第一个NAO模型。2008年,NAO接替索尼爱宝机器狗,当选为机器人世界杯RoboCupSoccer的标准联盟平台,随后逐步成为大学里用于科研和教学的标准平台。2010年,20个NAO在上海世博会的法国馆和巴黎大区馆的舞台上呈现了精彩的舞蹈表演,成为近一千万参观者的注意力焦点。2011年12月,NAONextGen问世。作为最新版本的NAO,这款机器人受益于互动领域的重大技术进步。2014年6月,日本软银集团和Aldebaran联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可以识别情绪的个人机器人——Pepper。目前,Pepper已经在日本店中迎接顾客,并为顾客提供信息。

NAO是一个58厘米高的仿人机器人,旨在成为人类理想的家居伙伴。它可以行走,识别人脸,语音信息,甚至还可以与人交谈。它是各种软、硬件巧妙结合的独特产物,由大量传感器、电机和软件构成。所有软件由专门设计的操作系统NAOqi来控制。

Aldebaran SAS 公司的 NAO 系列机器人

Pepper是一款服务于家庭的消费级社交机器人,代表着机器人技术难度的顶峰。Pepper是全球第一个会判读情感的个人化机器人,可以识别表情,并用表情、动作、语音与人类交流、反馈,目前已经会使用4500个日语词汇,同时Pepper会判断情感,在交流时可变换语调,具有冲击性的社交体验。Pepper对情感的判断可通过“自主学习”获取,对外界反应的敏感度会通过接收来自云端人工智能的知识不断增长。能极大满足消费者的社交体验。

Aldebaran SAS 公司的机器人 Pepper Pepper分为个人版和企业版两种。个人版的售价仅为1999美元,合计12098元人民币,这一价格与高端PC价格相当。企业版的Pepper推广采用租赁模式,降低一次性投入成本,有助于快速打开市场。有意雇请Pepper的企业可以选择和软银签订三年的合约,三年16000美元,折合每个月442美元。

2)康力电梯(002367)

成立于1997年,是集设计、制造、销售、安装和维修于一体的现代化专业电梯企业,产品系列覆盖占市场总容量99%以上的电扶梯市场。近年来投资5个亿跨入服务机器人行业。通过并购紫光优蓝40%股份,并同期签署对赌协议,以此正式介入快速发展的机器人行业的需领域。

北京紫光优蓝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UNISROBO)是家用智能机器人研发销售公司,致力于民用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及营销,并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国内外顶级科研机构形成战略合作,在AI(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智能感应、交互式软件等各方面达到国内乃至国外的领先水平。康力优蓝目前主打产品为面向幼儿教育为主的小优机器人U03,号称是“你身边的机器猫和大白”,即将推出公共场合使用的升级版U05,据说有望对抗日本软银公司的智能机器人Pepper。

3)新松机器人(300024)

新松公司隶属中国科学院,是一家以机器人独有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数字化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的高科技上市企业。依托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新松机器人在机器人领域具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产品涵盖了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各个领域,包括军用机器人、展示机器人、井下探测救援机器人、家用机器人、陪护机器人、教育机器人、送餐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是国内机器人产品布局最完善的企业。新松机器人产品线丰富,未来将形成以军用和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为主的产品布局。

家庭服务机器人方面,新松生产的陪护机器人重点突破了机器人语音识别与交互算法、网络传感与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机器人辅助老人心理康复、无线网络远程监控与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具有声纹识别、智能聊天、健康检查、远程看病生等多项实用功能,填补了国内老人陪护机器人产品的空白,为人口老龄化等带来的重大社会服务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4)未来伙伴

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全球第一家专业从事伙伴机器人业务的的尖端技术企业。1998年,公司面向全球率先发布第一台教育机器人产品,经过17年发展,公司已成为全球教育机器人产业的开拓者与领导者。

未来伙伴的能力风暴机器人分为三大类,类人机器人M系列、积木机器人C系列和移动机器人H系列。其中,积木机器人是国内市场上销量仅次于乐高的教育类机器人。

四、总结分析

服务机器人应用领域广泛、想象空间大,有良好的市场潜力。

前期市场已经得到良好的培育和导入,当前已经接近市场爆发的临界点,主要基于几点原因:AI等技术的深入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意识的增强,成本的下降。此外,资本和巨头不断布局该领域,带动产业链的不断完善,逐步建立起服务机器人的生态系统,这将加快市场爆发点的到来。

其中,家政类服务机器人因需求更具备刚性会获得更快的发展,而娱乐类教育类的服务机器人,尚且还缺乏一个刚性的应用场景,虽然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

商用,但真正进入个人、家庭还需要一定时间,然而这个时间点不会太遥远。

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由于服务机器人具备较高的技术门槛,真正具备核心技术竞争力的企业很少,尤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

第四篇:机器人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机器人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一、机器人行业定义及分类

国际上对机器人的概念已经逐渐趋近一致。一般来说,人们都可以接受这种说法,即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中国报告大厅小编整理的机器人行业定义及分类如下。1.机器人行业定义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2.机器人行业分类

机器人一般由执行机构、驱动装置、检测装置和控制系统和复杂机械等组成。

诞生于科幻小说之中一样,人们对机器人充满了幻想。也许正是由于机器人定义的模糊,才给了人们充分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机器人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国的机器人专家从应用环境出发,将机器人分为两大类,即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所谓工业机器人就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而特种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机器人化机器等。在特种机器人中,有些分支发展很快,有独立成体系的趋势,如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微操作机器人等。国际上的机器人学者,从应用环境出发将机器人也分为两类:制造环境下的工业机器人和非制造环境下的服务与仿人型机器人,这和中国的分类是一致的。

空中机器人又叫无人机器,在军用机器人家族中,无人机是科研活动最活跃、技术进步最大、研究及采购经费投入最多、实战经验最丰富的领域。80多年来,世界无人机的发展基本上是以美国为主线向前推进的,无论从技术水平还是无人机的种类和数量来看,美国均居世界之首位。

(1)家务型

能帮助人们打理生活,做简单的家务活。

(2)操作型

能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多功能,有几个自由度,可固定或运动,用于相关自动化系统中。

(2)程控型

预先要求的顺序及条件,依次控制机器人的机械动作。

(3)数控型

不必使机器人动作,通过数值、语言等对机器人进行示教,机器人根据示教后的信息进行作业。

(4)搜救类

在大型灾难后,能进入人进入不了的废墟中,用红外线扫描废墟中的景象,把信息传送给在外面的搜救人员。

(5)示教再现型

通过引导或其它方式,先教会机器人动作,输入工作程序,机器人则自动重复进行作业。

(6)感觉控制型

利用传感器获取的信息控制机器人的动作。

(7)适应控制型

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控制其自身的行动。

(8)学习控制型

能“体会”工作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学习功能,并将所“学”的经验用于工作中。

(9)智能

以人工智能决定其行动的机器人。

二、2015年我国广州机器人行业现状分析

广州的机器人产业的机遇和障碍是什么?在12月19日的2015中国(广州)机器人产业大会上,专家与业界把脉广州和国内机器人产业。以下是2015年我国广州机器人行业现状分析:

1.力争2020年产值达1300亿

上周六,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大堂中,一红一黄两头醒狮充当了大会“迎宾”者,一整天,它们都以整齐、固定的动作扭动,不同的是,道具下面不是舞狮人,而是两个机械臂。

会场上,广州市副市长周亚伟、广州工业机器人制造和应用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黄兴带来了广州的最新数据和行业的基本情况。2014年,广州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值近200亿元,较2013年增长50%以上。2015年,这个数字预计将达近400亿。

其中,工业机器人销售数量,2014年为7131台,较2013年增长1倍,为2014年全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量的12.7%,占国内自主品牌销售量的40%.依目前形势,2015年此数据还要增长。

广州积聚了40多家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企业,其中广州数控、广州启帆、井源机电、广州达意隆、广州明珞、广州瑞松、广州博创等一批龙头企业在全国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周亚伟介绍,广州市近期将出台“广州制造2025”战略规划,实施机器人产业发展专项行动,力争到2020年,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实现产值1300亿,是今年预计产值的三倍多,2025年要突破4000亿,并打造全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基地,国家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相结合的示范引领区。2.财政30亿支持转型升级

在 2014年,广州已出台相关文件,提出培育工业机器人产业市场,在机械装备、汽车、食品、医药、电子、危险品制造等重复劳动特征明显、劳动强度大、有一定危险性的行业领域,引导企业应对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对传统生产线或生产系统进行技术改造。文件提出,到2020年,广州80%以上的制造业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

今年新出台的“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则提出,2015至2017年,三年安排3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工业转型升级,其中8亿元支持工业技术改造,7亿元投给支持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大发展,即“直接支持到机器人的本体企业”,还有15亿作为引导资金。单个项目的支持额度最高可达项目投资额的30%.除了政府投钱拉动,广州还在筹建中国(广州)智能装备研究院,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广州),等等。

广东省经信委副书记、巡视员邹生介绍了广东省对于先进制造领域的扶持政策,“你买一台机器人,假如是100万买的,我们省财政最高可以补贴30万给你,尤其是采用了我们本土的机器人”。

他表示,广东将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重点突破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并形成知识产权,培育一批机器人自主品牌和智能系统集成商,建成3-5个各具特色的机器人产业基地,促进两千家规模以上的制造企业开展机器人应用。3.建议:瞄准传统优势产业

对于机器人相关企业,怎样在市场上找机会?黄兴提出,珠三角有很多传统优势产业,比如大量鞋厂、机械加工厂,一些工艺是这里占绝对优势的,“如果我们不建立自动化或者智能化的生产线,别的国家不可能来做”,另外,物流的智能化是中国市场里很大一块,“我遇到很多大工厂的老板,第一件事就问我,说想搞个智能仓库,怎么做?”

黄兴说,机器人产业最早是学机械的人在做,现在是学自动化的人在做,“我认为下一代肯定是做互联网、做金融的来做,跨界发展是肯定的”。

香港科技大学是大疆无人机创始人汪滔的母校,该校最近新成立了机器人研究院。院长王煜介绍,被称为“无人自动化技术”的机器人,是该校未来五大战略发展的方向之一,而香港新成立的科技局,提出了一个目标叫“再工业化”。

对于机器人产业,王煜认为,工业机器人的装机已不再集中在汽车行业上,一些零散的电子产品制造将是未来的市场。4.瓶颈

●关键技术未突破仍以中低端为主

广州的机器人行业面临哪些问题?黄兴做了一张表格,把产业相关细分领域列进去发现,目前,广州机器人产品仍以中低端为主,核心部件不完备,这成为广州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瓶颈。此外,广州在传感技术、导航定位技术等关键技术方面尚未实现突破,制约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缺失比较明显的还有系统软件、应用软件这一块,包括对应对体系的示范做得不够,“很多珠三角的老板,慢慢务实地发展起来,他对这种大型的、要投这么多钱的改造,没看到效益是怎么出来的,就没有这么多信心”。

广州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发展与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整合程度不高,远程通讯、远程监控、远程诊断、过程监测等智能工厂建设所必需的环节尚未普及,行业发展仍是“自我积累滚动式”,新技术、新业态的推动效应没有充分显现。

●没有自主产权国产零部件跟不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尚扬是焊接专家,而工业机器人中焊接机器人占了四成,他从“机器人用户”的角度谈起,我国机器人产业现阶段的缺陷在于,还没有建立起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产业。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写信给外国机器人厂家,要买一台焊接机器人,人家就不理你、不卖给你,说明外国对中国的市场不看好,可是到90年代中期,情况就不一样了,大量外国机器人进入中国,最高峰时我国机器人有95%是国外的,目前可能是85%”,林尚扬讲到,也正因此,目前我国要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产业,难度比80年代要大。

为什么形成这样的局面?过分重视科研,不重视产业化,是一个原因,林尚扬说,他了解到,我国也曾选择一些企业作为承接科研成果的单位,但选择的对象不一定适合发展机器人,最后没有成功,这里面的经验、教训,应好好分析。

另外,零部件产业满足不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需求,也是一部分客观原因。林尚扬在焊接展览会上向厂家了解发现,国产零部件的精度、可靠性与国外的有差距,一些特殊功能的国内厂家都没有,即使有,也是“把外国的模块卡在我们的机器里”。

而目前,许多主机厂就进口国外零部件来解决问题,但是,会对长远发展形成障碍,“很多产业都有这样的经历,到了你感觉到有障碍的时候,问题已经很难克服了”。5.前瞻

(1)工信部将发布产业发展规划

在19日的机器人产业大会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介绍,工信部组织编制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即将正式发布。

(2)防止“高端产业低端化”

张相木表示,“十三五”期间,要努力地实现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高端产品的重大突破,实现机器人质量可靠性、市场占有率和龙头企业的大幅提升。

他也提醒,各级政府要根据自身条件和优势,来确定是否需要发展机器人产业,防止“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复”,不能重招商引资、扩大规模,轻创新和人才培养,要防止“高端产业低端化”的局面。(3)下一代机器人要“与人合作”

“机器人的春天来了”,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何玉庆介绍,目前的机器人市场主要有工业机器人、专业服务类机器人,家用服务机器人,这些都属传统机器人,“是与人隔离、几乎不具备人的智能能力的自动化机器”。

而下一代机器人,将能够与人类操作者紧密合作,目前的挑战在于,作业灵活性无法与人配合,不能与工人共用工具,没有办法与工人高效交互,也没有办法接受抽象的命令,在线感知、认知能力远低于人,以及缺乏安全性。更多相关行业信息请查阅由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机器人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起,成为这次大会的“门面”,吸引了不少人驻足。

三、2012-2015年我国机器人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从机器人行业政策环境层面来看,国家对机器人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也在逐步加码。2012-2015年我国机器人行业政策环境分析如下。

2012年以来,国家部委制定的规划和专项政策陆续出台,使得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轮廓得到进一步的明晰:2012年3月至4月,科技部相继发布《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和《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根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机器人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攻克一批智能化高端装备,发展和培育一批高技术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核心企业;同时,将研发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流程工业的核心工艺和成套装备,重点培育发展服务机器人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公共安全机器人、医疗康复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平台和模块化核心部件等任务。

2013年底,工信部出台的《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工业机器人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机器人密度达到100以上,基本满足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中国报告大厅获悉,2014年11月5日,工信部考虑从八大方面加强行业管理,进一步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

第一,组织制定我国机器人产业路线图以及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第二,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发展规划的要求稳步推进机器人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第三,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支持力度,支持重点行业用工业机器人及其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产业化和示范应用的同时,在明年的工业转型工程当中设立机器人专项基金,来支持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第四,积极争取新的政策支援,以鼓励国产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和关键零部件的创新发展。第五,以建设产需对接平台为重点,促进工业机器人的推广应用。第六,探索建立机器人产业准入制度,引导各个地方根据自身条件,合理确定机器人产业发展模式和规模,有序地推进工业机器人区域差异化发展。第七,研究制定产业示范基地的评价标准,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通过授牌、政策倾斜方式支持我国自主品牌机器人在有条件的地方集聚发展和推广应用。第八,加强对机器人的宣传和科普。

在政策面上,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执行主席兼秘书长罗军对记者透露:“目前,工信部、科技部等部委正在对机器人产业密集调研,预计2015年上半年会出台一系列进一步扶持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的政策意见。2014年内,相关部委对机器人产业已经有多项政策扶持,2015年国务院的角度还有更大的政策出台,扶持资金力度还会加大。”

近年来,地方针对机器人产业的扶持政策陆续出台,中央的扶持政策也不断加码。有国家部委人士此前对记者表示,国家将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发展规划的要求,稳步推进机器人行业标准编制工作,同时以搭建产需对接平台为重点,促进工业机器人的推广应用。

四、2013-2014年我国机器人行业统计数据分析

工业机器人是工厂自动化的一部分,现在随着人工成本增加,工业机器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工厂中。近几年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增长速度一直处于世界第一,2013年中国又成为机器人市场销售量最大的国家,预计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机器人产销国,未来十年将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和行业应用的黄金期。中国报告大厅小编整理的2013-2014年我国机器人行业统计数据分析如下。

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36860台,同比增长41%,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但是每万名产业工人所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仅为25,远低于韩国的347、日本的339,不足国际平均水平58的一半。

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撰写的机器人市场研究报告统计,2013年国内企业在我国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9500台,按可比口径计算,销量较上年增长65.5%。外资企业在华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2.7万台,较上年增长20%。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中国有望在2016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保有量将超过13万台。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CRIA)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需求升温的带动下,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持续活跃,2014年上半年共销售工业机器人6400台,是2013年全年销售量的66.8%。预计2014年全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量将超过12000台,同比增长25%左右。

从产品结构看,坐标机器人和多关节机器人销售位居前两位,分别占总销量的35%和31%。从应用领域看,搬运上下料机器人销量占总销量的 45%,位居第一位;焊接机器人销量占比为26%,位居第二位。从应用行业看,上半年国产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国民经济48个中类行业之中,其中计算机制造业、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应用较为集中,共计占销售总量的45%。

在产业政策的激励和市场需求的带动下,近年来机器人领军企业产业化能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新企业也积极投身于机器人产业当中。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分析认为,这无疑将带来国内机器人企业生产能力的快速上升,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从长远看,深度挖掘国内潜在市场、拓展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和应用行业,是促进国产机器人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五、201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作为衡量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人产业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主要经济体纷纷将发展机器人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机器人革命”正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并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目前我国机器人市场需求跃居全球第一,但80%的市场被国外机器人企业所占有。我国机器人行业竞争将日益激烈。

据国际机器人联盟统计,2013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销量达3.66万台,居全球首位。虽然中国目前正在工作的机器人的总数还不到全球第1的日本(超过30万台)的一半,但因为销量迅猛增长,预计2016年左右就将跃居全球首位。但是,未来的“机器人大国”正面临着苦恼。

1.我国机器人行业竞争分析

在20日的世界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论坛上,新松机器人董事长曲道奎预计:“2015年将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点,因为2015年国内的机器人企业将高速增长,同时全球企业在中国的布局基本完成,这时候真正进入到一个市场竞争或者叫白热化竞争的时候。”相关信息详情可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2018年机器人行业国内外市场竞争格局分析与投资风险预测报告》。

在曲道奎看来:中国机器人发展的黄金期可能是未来5到8年,但是不等于5到8年以后中国机器人没有机会了,5到8年以后很可能新的格局布局全球确定了,中国又进入新一轮追赶的状态。所以窗口期是非常关键的。此外,中国机器人产业很可能在5年之后重新洗牌。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则表示:我国虽然已经进入机器人时代,并成为全球机器人增长最快的市场,但是从整体来看,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才刚刚开始。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实现机器人产业全覆盖和深度渗透,市场趋于饱和,而我国才处于机器人产业起步阶段。2013年我国机器人市场销量3万5千台,2014年可能突破5万台,未来我国机器人市场增速将在较长时间保持40%以上高速增长,这是一个十分积极的信号。

“我们应该利用中国机器人爆发大市场的机遇发展机器人产业链,包括关键零部件。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应该借鉴电商发展之路,将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协同起来,未来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趋势是要将机器人企业和互联网企业联合发展。”曲道奎称。

此外,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董事长林左鸣在会上表示:“目前,中航工业集团内部具有较大的机器人市场需求,2014年以来,我们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培育,大力推进并取得了诸多进展。我们研发的机器人已经批量生产进入市场;广电机器人已经交付国家电网并投入使用;智能轮椅已经完成第三代产品研发,具备机械手取物、情景识别,主动追随、楼梯攀爬等功能,为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推动机器人应用服务和家庭等领域是我们关注和追求的主要目标。让机器人像家电汽车一样进入千家万户必将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下一步,我们将紧跟世界潮流和国家政策导向,加快航空科技成果向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化转化,努力开发出具有据具技术优势和更好性价比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我们将继续扩大对外合作力度。”

六、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布局分析

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机器人行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是低端市场大量的无序竞争,甚至包括以投资为名的“圈地热”。

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与国外差距有进一步被拉大的风险。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工业机器人缺乏品牌认知度,最大的机器人企业年产机器人仅有几千台。随着国外机器人企业纷纷将我国作为生产基地,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企业发展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中国报告大厅小编汇总的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布局分析如下。

1.政府和企业应合力推动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

针对当前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基础与现状,以及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各地政府要因地制宜,做好顶层规划设计,联合企业共同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壮大。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实现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跨越发展,离不开强大技术的支撑。例如广东拓斯达作为制造业自动化第一品牌积极深入贯彻《东莞市推进企业“机器换人”行动计划》,以及《东莞市“机器换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全面推动实施“机器换人”,并重点推进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和先进自动化设备的推广应用和示范带动,实现“减员、增效、提质、保安全”的目标要求,进一步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贡献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因此,一方面要针对现有技术进行梳理,加大培育自有核心技术的力度,保证核心技术的自有知识产权化,避免受制于人;另一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主动引入对产业发展有利的国外先进技术,形成完备的相关技术供给渠道,保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撰写的机器人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认为,除了提升产业技术促进发展之外,拓展下游应用也是推动产业前进的有力武器。因此,政府一方面需要针对产业链核心环节进行提升,调动整条产业链协调运行,促进产业整体环节增值;另一方面可挖掘当地传统领域的需求,拓展产业应用,合理适配行业需求,进一步加强产业生命力。

值得注重的是,各地政府需结合本地现状,在保证逐步扩大产业规模的基础上避免带来污染。因此,一方面,力争选择具有高价值、高技术,能够在短期内达到一定产值水平的细分产业重点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另一方面,在保证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也要考虑当地其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过程中要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产业绿色发展。

2.对于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有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加大技术研发力度,适应产业发展方向。目前来看,工业机器人企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上游原材料以及工业机器人本体的生产环节,而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所占比重严重不足,核心技术与日韩等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应加大企业的技术研发力度,重点研究开放式、模块化的工业机器人系统结构,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工业机器人控制器,以及针对汽车制造业,焊接行业等具体行业的工艺需求,在结合新型控制器技术和智能化作业技术方面进行研究。

第二,依托院校联盟资源,推动产品技术创新。高校和科研机构具备较丰富的资源优势,在转化科技成果、产业发展、探索创新机制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知识创新的主体是高校与科研机构,技术创新的主体则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是要解决好产、学、研结合的机制问题。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以整合产、学、研三方面的关系,促进各种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使之在新的起点上、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地区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品的技术创新。

第三,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加大创新人才培养。企业需要不断地积极探索经营机制和用人机制,鼓励采用人力资本、技术入股、期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吸引和稳定技术骨干、高级管理人员加入企业,力争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企业应支持工业机器人领域相关人才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加强和促进企业开展的相关技术培训,加强校企合作,集中培养关键领域中的稀缺人才,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综上所述,工业机器人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推手,在当前市场需求持续增加的基础上,工业机器人将得到进一步快速发展。目前,在工业机器人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设计、技术、人才、模式等方面的挑战。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趋势与行业投资研究报告显示,在国家的统筹规划与支持下,通过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制定工业机器人发展策略,通过国内外工业机器人企业以及众多专业人才的积极参与,工业机器人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七、2016年我国机器人产业高端核心技术发展前景

为实现我国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高端产品的重大突破,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规划》提出,要坚持“市场主导、创新驱动、强化基础、质量为先”的原则,实现我国机器人产业的“两突破”“三提升”,即实现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高端产品的重大突破,实现机器人质量可靠性、市场占有率和龙头企业竞争力的大幅提升。同时,《规划》还明确了产业发展五年总体目标: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同类水平,关键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基本满足市场需求。

从国家顶层设计到地方规划,以及产业路线图,近年来,我国针对机器人产业陆续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形成了完整的政策体系。与此同时,机器人产业也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1.井喷之势

在国家政策红利的支持下,我国机器人产业出现井喷之势。近年来,我国机器人市场需求巨大,机器人企业众多,产量规模大,市场份额也在逐步上升。

世界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2014年世界机器人统计数据报告》显示,预计到2017年中国生产使用的机器人总量将由现在的16.2万部增加到42.8万部,而北美地区预计总量为29.2万部,欧洲最大的5个经济总体预计为34.3万部,中国将成为世界工业机器人的第一使用大国。

在优品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望涛看来,我国机器人产业链基本成型,关键零部件也从无到有,实现了自主生产。“机器人产品结构上直角坐标、SCARA、关节型、并联机器人都已具备,汽车、电子是机器人使用最多的行业,并迅速向其他行业扩展。”

望涛表示,从三大核心零部件到各种类型本体,各行业系统集成,以及人才培训、服务等后市场,我国机器人产业链已经初步完善,并涌现出汇川技术(伺服驱动)、沈阳新松(AGV)、成焊宝玛(汽车焊装集成)这样在特定领域具备一定竞争优势的企业。

据公开资料显示,从销售占比上,国内机器人企业份额从2013年的11%上升至2015年的15%;从产品结构上,2015年上半年,国内多关节机器人销量位居第二位,同比增长91%;从产品性能上,按日本机器人协会的评测,我国国产多关节机器人已达到日本70%的水平。

另据GGII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6.52万台,同比增长23.7%。2.核心零部件仍是“瓶颈”

尽管在国家政策的助推下,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然而,面对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我国机器人产业却存在着“大而不强”的尴尬。

深圳市思格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罗高瞻分析说,机器人核心部件空心化、应用低端化、主流市场边缘化是目前国内机器人行业的典型写照。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有70余家上市公司并购或者投资机器人、智能自动化项目,而我国与机器人有关联的企业超过4000家。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当前,我国机器人企业主要扎堆于中低端,技术水平低,大多为三轴和四轴的机器人;而高端核心技术例如减速机、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等大多直接采购国外产品。

“从事机器人关键路部件、本体研制和系统集成的厂商众多,但盈利能力、高端市场占有率、关键零部件的市场认可程度等方面存在不足,国产机器人的竞争力较低。”罗高瞻表示。

据《机器人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预测,2015年上半年,80%以上厂商本体业务出现同比增长,但是盈利能力却不尽如人意,机器人本体业务亏损面高达70%。

“部分地方政府过于注重产业园区建设,对于技术积累、研发能力、市场化的历程估计不足,重复性投资现象严重。”望涛说。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11月,中国在建和已建的机器人产业园超过30个,规划年产值总计超过4000亿元。

“企业规模小而散,量的增长大于质的增长,缺乏核心竞争力。”望涛表示。

据国际机器人协会IFR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70%的工业机器人销往中国、日本、美国、韩国和德国,其中,中国市场的工业机器人销售量达5.7万台,同比增长56%,约占全球销量的1/4。中国本土机器人厂商销售量为1.6万台,同比增长78%;国外机器人厂商销售量为4.1万台,同比增长49%。罗高瞻表示,高端机器人研发需要大量资金及时间的投入,且风险较高,导致厂商扎堆中低端市场,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3.竞争力充满挑战

虽然,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频出,其产业也在快速扩张,然而,当前机器人产业发展也存在高端核心技术缺乏的短板。

望涛坦言,国内在机械制造领域基础较发达国家薄弱,发展起步晚。国外优秀企业在高端技术与市值垄断使得国内企业只能从中低端向高端逐步跨越。

“目前国内企业的最大短板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技术的突破与积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望涛说,不过,目前,已经有一些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在核心技术上取得一些突破,比如沈阳新松。

“中国在尖端智能技术、关键零部件、标准化体系建设、技术实际应用能力等方面存在短板,既缺乏创新创造的氛围,又缺乏相关服务体系的支持,导致转型高端化困难重重。”罗高瞻说。

而据望涛分析,三大核心零部件制约中国机器人产业的主要瓶颈,占到机器人成本的70%。据悉,机器人控制器相当于人的大脑,发布和传递动作指令。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就是工业控制板卡,包括一些主控单元、信号处理部分等电路,国产品牌已经掌握;软件部分主要是控制算法、二次开发等,国产品牌在稳定性、响应速度、易用性等方面还有差距。而伺服电机在机器人中用做执行单元,是影响机器人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据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伺服系统市场TOP15厂商中,前三名均为日系品牌,总份额达到45%。西门子、博世、施耐德等欧系品牌占据高端,整体市场份额在30%左右。而国内企业整体份额低于10%。

望涛介绍,机器人减速机市场高度垄断,普及期国产减速机无法实现全面进口替代。RV减速机是纯机械的精密部件,材料、热处理工艺和高精度加工机床缺一不可。我国在这几个方面长期落后,并非单靠某个企业所能解决。

其实,无论是机器人核心技术的落后,还是产业链的不健全,亦或是经验积累缺乏,这些或许都需要时间的磨砺。

罗高瞻建议,体系健全是关键,人工智能技术需要国家和企业的共同推动,才能提升研发技术,降低产品成本,扩大使用范围。

“国家可在政策上给予优惠,通过补贴、免税等多种方式促进行业技术的提升。在行业发展上,引导产业优势向大型企业集聚,提升行业集中度,进而改变如今行业企业多而小的格局,加大企业行业竞争能力。”罗高瞻说。

八、2014年我国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

通过对2014年我国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了解到,近十年的发展,中国机器人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百余家从事机器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工程应用以及零部件配套的产业集群,其中 40余家上市公司在股市上形成了具有机器人概念的高技术板块。全国各省市地区正在建设和筹建的机器人产业园超过30余家。机器人应用遍及汽车制造、工程机械、医药食品等行业。1.我国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

2013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36500台,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年购买工业机器人数量最多的国家,“工厂的业主们现在更倾向于使用便于管理的机器人”。

截至2014年9月,中国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428家,其中2014年1~3季度增加175家。这428家机器人企业中,88%是系统集成商;从区域看,广东地区117家,占27%,如把浙江、江苏和上海企业加起来,则长三角的企业数量超过珠三角。预计全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量将超过1.2万台,同比增长25%左右……2014年的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火得发烫”。

据预测,中国2015年智能制造装备业产值10000亿元,未来五年增长三倍,2020年将达30000亿元。

“中国制造”正面临转型,从劳动密集型向智能制造转变,这催热了国内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供需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购买工业机器人最多的国家。不过,与中国庞大的制造业基础相比,中国工业机器人利用水平仍然很低。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每万名制造业工人的机器人保有量,韩国 396个,日本332个,德国273个,世界平均水平58个,而中国只有23个。

目前我国已经提前进入机器人时代,机器人的市场需求跃居全球第一,并有可能在未来30年左右保持最大市场增速。但是,我国机器人企业在国内的市场占比却只有不到20%,其余80%的市场被国外机器人企业所占有。中国本土机器人企业应如何把握机遇呢?

“不容忽视的是,中国机器人企业主要占据低端市场,附加值较低。”曲道奎提醒说,千万要避免高端产业的低端化,在机器人这个高端行业里只是做加工,意义不大,“各地政府、企业应该做好战略规划”。

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了解到,目前,在资本市场的热捧和各地政府扶持政策的推动下,国内机器人行业不断升温,全国已有30多个机器人产业园,A股市场已有40多家机器人概念的上市公司。一些企业什么都想做,从机器人本体、零部件到系统集成方案。张小飞建议,面对跨国巨头的竞争,国内企业“先在一个细分领域切下去”。

张小飞说,中国机器人零部件企业,产品还不够成熟,市场接受度低;机器人本体企业,出货量小,未实现盈利,靠主业哺养;系统集成商,大部分实现盈利,但企业规模偏小;终端用户,偏向外资品牌,要求多样性,价格敏感。

“汽车之外的一般工业对机器人需求增长较快,预计2014年食品、医药行业增长45%;电子、电器行业增长33%;金属加工行业增长31%。”张小飞说,所以要“找准市场定位”。

同时,通过跨界合作、与外资合作,提升技术水平。2014年,亚威股份与徕斯、佳士科技与川崎已展开战略合作。

“中国从低端制造追赶高端制造势在必行。”张小飞说,中国机器人市场已成为全球竞夺焦点,ABB、库卡等国际“四大家族”并没有在中国站稳脚跟,服务保障上还没跟上,这给本土机器人企业很大的空间,“国产化零部件是国产机器人发展的基础,整合是国产机器人快速发展的最佳途径,占领市场是最佳竞争策略。”

九、2016年我国快递机器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4月11日,在杭州市区出现一疑似机器人快递员。从照片不难看出,该机器人快递员身穿机器人外骨骼设备,背负10几个大大小小的快递盒子,弯腰大步行走,似乎并没有感到吃力的样子。他的出现也引起了马路上过往车辆以及行人的注意,路人纷纷注视这一新鲜科技。据了解,该机器人快递员是某机器人团队在进行竞走试验。

自2015年,深圳发布“禁摩限电”令快递行业遇到很大阻碍,快递机器人的出现或是此问题的解决方案,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快递机器人应用于快递行业仍有很多要解决的问题。

一、成本问题,是快递员跟随机器人一起送快递?这样送快递的成本很难让快递公司接受;

二、效率问题,机器人毕竟没用快递员那样方便,取件、收件都是问题,很难到达高效;

三、安全问题,像图中机器人快递一样,安全问题如何保障,在相关人员的保护下,快递物品的安全问题不得不考虑在内。

虽然,快递机器人要实现有效应用还存在很多不方便,但它的出现,对我国智能制造业,快递行业来说都是一个进步。其实,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安防设备也越来越智能化。作为安防行业高端智能化颠覆性产品,安保机器人近两年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受到强烈关注。

大华在201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推出的大“儿童陪伴机器人”,不仅可以与孩子进行聊天、玩游戏、亲子互动,还可以在给予孩子温馨陪伴的同时捕捉并记录孩子的精彩瞬间,安防机器人从传统安全向智能服务发展。

据《机器人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预测,智能巡检机器人携带红外热像仪和可见光摄像机等检测装置,在工作区域内进行巡视并将画面和数据传输至远端监控系统,并对设备节点进行红外测温,及时发现设备发热等缺陷,同时也可以通过声音检测,判断变压器运行状况。对于设备运行中的事故隐患和故障先兆进行自动判定和报警,有效消除事故隐患。

安防机器人不仅为人们的安全考虑,更是从舒适生活出发,为生活更多便捷与快乐。如同快递机器人的出现,安防机器人的普及也非一朝一夕。不过,我国安防机器人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巨大的安防市场需求下,安防机器人的发展潜力和未来前景仍十分可观。

国际上安防机器人研究从1991-1994年起有明显的发展,2002年进入成长期,并且在2011年后加速增长,远未达到饱和期和衰退期,创新潜力巨大。我国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下“总体来说,安防机器人行业正处于技术发展阶段,产业规模尚未形成,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安防需求,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满足市场需求。”

十、我国机器人行业十大重点企业排名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器人”这一常常出现在科幻小说和电影里的概念正变成具体的产品和应用走进日常生产和生活之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已经从工业领域快速扩展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机器人产业的推动下,一国产业竞争优势的内涵、产业竞争优势所依赖的资源基础以及国家间产业分工形式都将发生深刻变化。也正因为此,机器人产业被一些主要经济体当作保持和重获制造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并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可以预见的是,机器人的不断引入将创造一个新的制造时代,一场不见硝烟的竞争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主要企业分析与行业投资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被称为“中国机器人元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腾飞已成定局,中国也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机器人生产公司,并且在技术方面也不亚于外国,一起来看看全国排名前十的机器人公司有哪些?

1.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致力于数字化高端装备制造的高技术企业,在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自动化成套装备、洁净装备、激光技术装备、轨道交通、节能环保装备、能源装备、特种装备及智能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呈产业群组化发展。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在杭州投资建设的新松南方研究创新中心及产业化基地将重点发展激光自动化装备和洁净机器人。

2.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是一家专门从事工业机器人、大型物流储运设备及非标生产设备设计和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

3.北京配天大富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配天集团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工业母机及智能化精密工业关键部件提供商,进而成为端到端网络工业技术和解决方案提供商。配天集团通过提供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汽车、动力、航空、能源、重型机械、农用机械、轻纺、医疗器械及其他的工程领域的业务更加高效、精确。

4.北京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由时代集团公司发起并联合清华紫光、联想集团、大恒集团、四通集团等公司共同创建的一个全新的股份公司,主要从事逆变焊机、大型焊接成套设备、弧焊机器人系统、专用焊机及数控切割机的开发、生产与销售。

5.成都佳士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佳士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专用焊接设备、焊接与切割自动化设备、焊接机器人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成套焊接自动化设备集成商,是创业板上市企业深圳市佳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设立的全资子公司。

6.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公司

主营业务有数控系统、伺服驱动、伺服电机研发生产,数控机床连锁营销、机床数控化工程,工业机器人、精密数控注塑机研制,数控高技能人才培训。

7.嘉兴瑞宏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嘉兴瑞宏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公司属于台湾勤堃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台湾独资企业。公司是专业从事工业机器人及其自动化生产线设计,制造及销售的高科技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制造,生产出适合于机械金属切削行业使用的工业机器人。8.南京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该公司具有全系列工业机器人产品,其中标准工业机器人规格从6kg到300kg,应用领域分布点焊,弧焊,搬运,机床上下料等。同时,公司已经建立拥有一支强大的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设计团队,致力于客户价值最大化,为客户提供工业机器人应用完整解决方案。9.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熊猫电子装备有限公司目前已形成:工厂自动化、环保、加工三大产业。工厂自动化类的TFT-LCD液晶面板净化厂房系统、SMT表面贴装生产线系统、自动包装系统、电动汽车全自动电池更换系统、晶片晶体自动分选系统,环保类的污水污泥处理系统、综合水环境在线监控系统,加工类的钣金、机械、模具制造等均已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其中TFT-LCD液晶面板净化厂房设备系统和国家智能电网电动汽车自动换电站系统被列为重大工程项目。10.上海新时达电气有限公司

上海新时达三年斥巨资推动机器人研发和产业化发展,新建机器人产业基地、机器人研发中心,以企业技术中心为平台,与国内外一流的大学合作,研发、生产国内一流的机器人产品。

十一、行业资讯 我国对机器人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先后经历了原型和示范、产业化阶段。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机械处处长王建宇在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说,2010年以后,我国机器人装机容量逐年递增,开始向机器人全产业链发展,2014年我们的市场达到了5.8万台,占全球市场1/4,预测到2020年左右,市场的保有量达到80万台。

多个权威机构预测,到“十三五”末,我国机器人产业集群年产值预计将突破1000亿元。最近,在2015年世界机器人博览会的带动下,机器人题材概念反复活跃,带领沪深两市不断向上。截至上周五(11月20日)收盘,机器人概念板块报收2785.71点,全周涨204.99点,涨幅达7.94%,成交额创下6月份以来的新高,达到2329亿元。

习近平主席在向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开幕式发去的致辞中表示,随着信息化、工业化不断融合,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兴起,成为现代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将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纳入了国家科技创新的优先重点领域。

无独有偶,李克强总理也向大会召开表示祝贺作出批示指出,机器人是衡量现代科技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抢占智能社会发展先机的战略领域。

对此,相关人士表示,随着《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基本制定完成,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承担着实现“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的在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的重任。更多最新机器人行业分析及政策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5-2020年机器人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1.战略转型加速机器人带来千亿产值

近年来,全球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行业处于稳步增长的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我国作为智能制造行业发展势头强劲,与之紧密相关的机器人未来市场空间巨大。机器人产业在国际上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发展机器人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制高点的国家战略。

国际机器人协会统计显示,2013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机器人的最大市场;2014年全球机器人年销量为22.5万台,中国销量约占四分之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机器人最多的国家,23万个机器人当中56%的机器人是中国在使用。而且,在机器人供应商中,中国供应商的占比也在不断地上升。

11月18日,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司定增完成公告,称公司以55.2元/股向5个机构投资者发行5434万股、净融资29.6亿元。公司规划3年左右建设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高端装备与3D打印、数字化工厂等项目,达产后项目规划总收入预期增加43亿元。公告表示,此举将有效缓解前几年订单足、产能紧的情况。

11月23日,也就是在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开幕当天,GQY视讯发布了一份有关机器人的公告。公告称,为实现公司的智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战略,引进海外先进技术,进行机器人产业拓展并为公司广泛架设跨国业务奠定基础,公司拟使用超募资金不超过900万元投资入股美国Jibo公司。GQY视讯将以140万美元(约900万元人民币)购买Jibo公司增发A-1轮优先股中的317.02万股,占其拟增发A-1轮优先股总数的8.75%。增资完成后,GQY视讯将持有Jibo公司1.1%的股权。

对此,沈阳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表示,预计未来10至15年,中国一直会保持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的趋势。更为关键的是,中国保有的机器人密度和国际平均密度,还没有达到一半,也恰恰说明了中国的潜力巨大。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的专家则表示,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将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一起,构成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蓝图。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将达到15万台,保有量达到80万台;到2025年,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将达26万台,保有量达180万台;到“十三五”末,我国机器人产业集群产值有望突破千亿元。2.传统制造倒逼机器人换挡提速

北京一家投资顾问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机器人作为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创新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目前中国制造业危中有机,中国的制造业迫切需要转型,转型中存在着巨大的变革机会。

此内部人士认为,一方面,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曾经无穷无尽的廉价劳动力供应也开始出现枯竭之态。另一方面,中国人口达到峰值后年轻劳动力迅速下降的趋势迫使制造业对自动化的需求飙升。他表示,传统制造业低廉劳动力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适应高端制造和科技行业发展的新型“人口红利”正悄然兴起。

接受记者采访的国家发改委新兴产业中心一名研究员则表示,从需求端来看,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生产力成本上升,机器人作为提高生产与服务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智能工具,代替人工越来越成为需求趋势。从供给端来看,国内机器人底层技术日趋完善,在提高产品生产设计和质量、扩大产品生产规模、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承接国际先进制造、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加大产品出口等方面不断发掘出新的增长点,给机器人产业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该研究员认为,随着机器人技术和产业链逐渐成型不断发展,需求潜能日趋爆发显现,加之国家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机器人”有望席卷全国,将会像手机、电脑一样走进千家万户。

第五篇: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管理实施办法2017

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工业机器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规范条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对符合《规范条件》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实行公告管理,企业按自愿原则进行申请。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工业机器人本体生产企业和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企业。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四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对申请公告企业材料进行审核、公示并公告发布符合《规范条件》的工业机器人企业(以下简称规范企业)名单,负责对规范企业监督检查、变更、整改、撤销公告等工作。

第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以下统称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央企业(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央企集团)负责本地区(本集团)申请公告企业的初审、数据汇总及材料报送,对本地区(本集团)规范企业进行监督管理。

第六条 规范企业应自觉保持符合《规范条件》,按照本办法的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评,积极配合监督、检查。第三章 申请、审核及公告

第七条 申请企业编报《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公告申请报告》(格式见附件1)并按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通过所在地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或所属央企集团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申请。申请企业应对其材料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第八条 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央企集团负责对本地区(本集团)的企业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并按照《规范条件》要求对企业相关情况进行核实。初审合格后将企业申请材料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

第九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专家对申请企业进行评审。第十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对通过专家评审的企业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予以公告。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监督检查采取企业自查自评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主要检查规范企业达标项和指标符合《规范条件》的情况。

第十二条 规范企业应于每年4月30日前提交上一的自查自评报告(格式见附件2),由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或央企集团审核后于5月31日前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央企集团所属企业的自查自评报告应同时抄送所在地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 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央企集团应适时对本地区(本集团)的规范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对每个规范企业的现场检查原则上不应少于每两年一次。第十四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专家对规范企业自查自评报告进行审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不定期组织对规范企业保持符合《规范条件》情况进行现场抽查。

第十五条 鼓励社会组织、公众和媒体对规范企业出现不符合《规范条件》的情况进行监督。第五章 变更

第十六条 规范企业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于变更发生之日起30日内提出变更申请报告(格式见附件3)。

(一)企业名称发生变化的;

(二)企业注册地址发生变化的;

(三)中央企业隶属的央企集团发生变化的;

(四)规范企业之间兼并、重组导致公告内容发生变化的。

第十七条 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或央企集团对企业变更申请报告进行初审,合格后报工业和信息化部。

第十八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审核合格后进行变更公告。

第十九条 规范企业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企业应于发生变化之日起1年内提出重新公告申请:

(一)企业生产地址搬迁的;

(二)企业发生分立的;

(三)与非公告的工业机器人企业进行兼并、重组的。

第二十条 逾期未重新提出申请的,视为自动放弃原规范企业公告。第六章 整改

第二十一条 规范企业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整改:

(一)未按时上报自查自评报告的;

(二)自查或检查发现问题的;

(三)经核实自查自评报告存在虚假统计数据的;

(四)其他不符合《规范条件》要求的。

第二十二条 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或央企集团应督促企业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被要求进行整改的规范企业,应在完成整改后及时将有关情况经相应的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或央企集团报工业和信息化部。

第二十三条 企业在3个月内没有完成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将按照相关程序撤销其规范企业公告。第七章 撤销公告

第二十四条 规范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核实确认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撤销其规范企业公告:

(一)一年以上无机器人销售业绩的;

(二)两年以上无新接机器人订单的;

(三)已停产,并宣布破产或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的;

(四)被兼并,无独立法人资格的;

(五)填报相关资料有重大弄虚作假行为的;

(六)拒绝接受监督检查的;

(七)不能保持符合《规范条件》,并且拒绝整改或在规定期限内整改仍未达到要求的;

(八)发生经相关政府部门认定的重大责任事故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九)发生其他不符合《规范条件》要求的重大事项的。

第二十五条 对拟撤销规范企业公告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书面告知相关企业,听取企业的陈述和申辩。相关企业在收到书面告知函之日起30日内,可书面提出陈述或申辩。逾期未提出的,视为自动放弃陈述和申辩。

第二十六条 被撤销规范企业公告的,从被撤销之日起2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规范条件》公告。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并根据行业发展情况适时进行修订。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7年8月15日起实施。附件:1.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公告申请报告 2.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企业自查自评报告 3.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企业变更申请报告 附件1 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公告 申请报告

企业名称:

(盖章)联 系 人:

联系方式:

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制 填 报 须 知

一、填写申请报告应确保所填资料真实准确。

二、填报项目(含表格)页面不足时,可另附页面。

三、请在申请报告所选项目对应的“□”内打“√”。企 业 声 明

1.本企业自愿申请并遵守《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及相关文件的规定。2.本企业自愿向政府主管部门及其委托机构提供真实、有效的企业信息和资料,并为监督检查及抽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名): 企业(盖章): 年 月 日

一、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

法定代表人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注册日期 注册资本

注册地址

经济类型 1.国有□ 2.集体□ 3.私营□ 4.外商独资□ 5.中外合资□ 6.港澳台投资□ 7.其他:

企业形式 1.有限责任□ 2.股份有限□ 3.股份合作制□ 4.个人独资□ 5.其他:

业务类型 1.机器人本体生产企业□ 2.机器人集成应用企业□ 生产地址

是否上市公司 上市地点及代码 申报联系人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企业占地面积 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

自有□ 租赁□

自有□ 租赁□

员工总人数 其中技术人员人数

上销售数据(本体生产企业)年销售额(万元)年销量(台/套)上销售数据(集成应用企业)系统集成 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

年销售额(万元)其中工业机器人 年销量(台/套)

二、企业资产情况 序号 内容 资金额

(万元)备注 1 注册资本固定资产现值

固定资产原值(万元): 3 流动资金(均值)

资本金及比例

固产资产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

其他 总资产

资产负债率: 9 净资产上销售收入 11 上利润总额 12 上缴税总额 13 上研发投入

占当年销售收入比例: 累计投入研发资产

三、企业应具备条件情况说明

1、企业综合能力说明(至少包括《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第四至十四条的符合性说明,并附相关证明材料)项目 内 容 备 注

综合条件 是否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 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 是否具有独立研发、生产、专业技术服务能力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纳税情况 提供纳税证明

是否具备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手段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是否具备相应生产、检测和研发设备 企业规模 财务状况 审计报告

是否具备相应的研发/生产场所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企业质量保证能力说明(至少包括《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第十五至十九条的符合性说明,并附相关证明材料)项目 名 称 备 注

填写附表1 质量要求 检测设备情况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核心产品的认证情况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企业是否建立符合GB/T 19001-2015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设备检验检测相关要求 本体生产企业填写附表2 集成应用企业填写附表3

3、企业技术研发能力说明(至少包括《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第二十至二十五条的符合性说明,并附相关证明材料)项目 名 称 备 注

研发创新能力 核心产品专利权或软件著作权情况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企业研发投入情况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企业研发能力及相关资质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人才实力 企业领导是否具备相关技术背景及经验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特殊岗位人员持证上岗率,人力资源培训与考核制度是否完善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技术人员数量及占比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4、企业售后服务能力说明(至少包括《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第二十六至二十七条的符合性说明,并附相关证明材料)项目 名 称 备 注

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情况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工业机器人产品保修期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附表1(一)主要生产设备清单 序号 名 称 型 号 数量

用 途 主要技术参数 备注

(二)主要检验仪器设备清单 序号 名 称 型 号 数量

用 途 主要技术参数 备注

(三)研发设备(含必要的软件程序)清单 序号 名 称 型 号 数量

用 途 主要技术参数 备注

附表2 设备检验检测相关要求(本体生产企业填写)分类 达标内容 达标要求 是否达标 备 注

定位和精度检测等仪器设备 三坐标检测仪 量程及精度高于产品设计要求 是□否□ 校准周期不得超过12个月

其他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测试设备 量程及精度高于产品设计要求 是□否□

耐压仪 量程及精度覆盖产品设计指标要求 是□否□

高精度工件尺寸测试设备 是□否□

减速器测试设备(除AGV)是□否□

伺服电机测试设备(除AGV)是□否□

合格标准及产品标准

GB11291.1-2011 工业环境用机器人 安全要求 第一部分:机器人 经国家机器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 是□否□

GB 5226.1-2008 机械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是□否□

JB/T 8896-1999 工业机器人 验收规则 是□否□

JB/T 10825-2008 工业机器人 产品验收实施规范 是□否□

GB/T 12642-2013 工业机器人 性能规范及其试验方法 是□否□

GB/T 20868-2007 工业机器人 性能试验实施规范 是□否□

GB/T 15706-2012 机械安全 涉及通则 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 是□否□

GB/T 17799.1-1999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 是□否□

GB/T 17799.2-2003 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 是□否□

GB/T 17799.3-2012 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居住、商用和轻工业环境中的发射 是□否□

GB/T 17799.4-2012 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工业环境中的发射 是□否□ 企业及设备情况 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和耐久性水平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平均无故障时间不低于50000小时 是□否□

附表3 设备检验检测相关要求(集成应用企业填写)分类 达标内容 达标要求 是否达标 备 注

GB 11291.2-2013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 工业机器人的安合格标准及产品标准

全要求 第二部分:机器人系统与集成 经国家机器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 是□否□

GB/T 15706-2012 机械安全 设计通则 风险评分与风险减小 是□否□

GB 5226.1-2008 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否□

GB 16655-2008 机械安全 集成制造系统 基本要求 是□否□

GB/T 20867-2007 工业机器人 安全实施规范

是□否□

是GB/T16855.1-2008 机械安全 控制系统有关安全部分 第1部分:设计通则 是□否□

GB 28526-2012 机械电气安全 安全相关电气、电子和可编程电子控制系统的功能安全 是□否□

四、主管部门审核意见表 企业名称

申报时间

审核意见: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附件2 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企业 自查自评报告

企业名称:

(盖章)联 系 人:

联系方式:

提交日期: 年 月 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制

一、企业概况

请简要概述,并填报完成附表1“企业基本情况表”和附表2“企业资产情况”。

二、企业各项能力

概述规范企业的综合能力、质量保证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售后服务能力与申报材料或上一变化情况。

注:重点填写企业符合《规范条件》的达标项和指标与申报材料或上一变化情况。规范企业应于每年4月底前提交上一的自查自评报告,由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或央企集团审核后于5月底前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央企集团所属企业应同时抄送所在地的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附表1 企业基本情况表 企业名称

法定代表人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注册日期 注册资本

注册地址

经济类型 1.国有□ 2.集体□ 3.私营□ 4.外商独资□ 5.中外合资□ 6.港澳台投资□ 7.其他:

企业形式 1.有限责任□ 2.股份有限□ 3.股份合作制□ 4.个人独资□ 5.其他:

业务类型 1.机器人本体生产企业□ 2.机器人集成应用企业□ 生产地址

是否上市公司 上市地点及代码 申报联系人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企业占地面积 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

自有□ 租赁□

自有□ 租赁□

员工总人数 其中技术人员人数

上销售数据(本体生产企业)年销售额(万元)年销量(台/套)上销售数据(集成应用企业)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

系统集成

年销售额(万元)其中工业机器人 年销量(台/套)附表2 企业资产情况 序号 内容 资金额

(万元)备注 1 注册资本固定资产现值

固定资产原值(万元): 3 流动资金(均值)

资本金及比例

固产资产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

其他 总资产

资产负债率: 9 净资产上销售收入 11 上利润总额 12 上缴税总额 13 上研发投入

占当年销售收入比例: 累计投入研发资产

附表3 主管部门审核意见表 企业名称

提交时间

审核意见: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附件3 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企业 变更申请报告

企业名称:

(盖章)联 系 人:

联系方式:

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制

一、企业变更情况 类型 是否变更 变更前的内容 变更后的内容

企业名称

注册地址

所属地区或集团 规范企业之间的 兼并或重组

注:规范企业发生上述情况之一时,应于变更发生之日起30日内提出变更申请报告。地方企业通过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请,中央企业通过央企集团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请,并抄送企业所在地的省级行业主管部门。

二、证实性材料

企业发生变更时需提供相应的证实性材料,所有证实性材料复印件需加盖本单位公章。

附表1 主管部门审核意见表 企业名称

提交时间

审核意见: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下载机器人行业研究(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机器人行业研究(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业机器人进军机床行业利与弊剖析

    工业机器人进军机床行业利与弊剖析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大幕已经拉开,世界机器人市场的需求即将进人喷发期,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需求已初露端倪,机床企业进军机器人领域投资前景可期......

    2015机器人行业深度报告[精选5篇]

    2015机器人行业深度报告(完整版) 2015-08-12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消失,机器人不仅在制造业上正在替代工人,还将在军事、服务、娱乐等领域取代人类,“钢铁侠”已不仅仅存在于美国科幻......

    民营军工行业研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克服了基础薄弱和先天不足等劣势,已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民营企业年产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远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石油行业产业链研究

    石油行业产业链研究 中国能源自给率保持在90%以上。2012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36.2亿吨标煤,其中,预计煤炭占比约为66.4%;石油和天然气占比为18.9%和5.5%。 一、 石油分布: 1......

    民爆行业研究

    民爆行业研究 一、行业概述 民爆行业主要包括民用爆破器材的生产、销售和爆破工程服务三大业务。民用爆破器材系各种工业炸药及其制品、起爆器材和工业火工品的总称,根据《......

    xxx行业竞争力研究

    第一章 xxx行业竞争力研究:以XX公司的竞争力分析为例:核心竞争 力、五力模型、竞争战略 第一节 XX公司概述 一、 XX公司简介 二、 二、XX公司基本战略及商业模式概述 第二节xx......

    氯碱行业发展研究

    07年以来,氯碱行业给人的感觉就是萎靡不振。尽管这几年间国家对其做了结构调 整,例如关闭了小企业,30万吨以下项目不审批,限制上新项目等等。但是靠生产 单一氯碱产品(烧碱、液氯......

    税务师行业立法研究

    深度!税务师行业立法研究 原创2016-03-24张松 刘晓辉随着新一轮税制改革的逐步展开,税制将更加复杂。纳税人自我申报制度将成为税收管理的重要依托,对申报的全面、及时、准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