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毕马威:中国金融服务业中信托业增速最快0726
毕马威:中国金融服务业中信托业增速最快
作者:李高阳 来源:第一财经
时间:2011-07-26 07:38:48 浏览量:
7月25日,毕马威(KPMG)发布报告指出,从业绩的角度来看,中国信托业在某种程度上是金融服务行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而对于近两年急剧膨胀的银信合作,毕马威认为银监会的法规并不是为了抑制银行与信托公司之间的合作,而是希望信托公司能够以正确方式,为银行理财投资客户提供风险可控的增值理财产品。
去年是信托业黄金年
报告指出,自2007年各公司重新获得牌照以来,2010年是信托公司发展最好的一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波动和银行业的信贷紧缩在2010年和2011年显著加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国信托业的发展。
报告称,2009年至2010年的两年间,信托公司的利润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增长。“原因相当简单。他们的业务两头其实都不存在瓶颈。”毕马威报告的主要作者贾森·贝德福德(Jason Bedford)表示。
贝德福德指出,在投资方面,信托公司拥有许多机遇,原因是它们具备从放贷到对冲和股权交易任何业务的自由;在募资方面,对信托公司产品的需求已出现飙升,因为许多产品实现了大约15%的回报率。报告还指出,信托公司的服务范围和产品种类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集合信托产品的增幅已显著超过了管理资产总规模的增长率,这是一个可喜的迹象,因为集合信托产品能带来更高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另外,由于信托公司正在向私人财富管理者和理财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过渡,各公司自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也已经减少。总之,从业绩的角度来看,中国信托业在某种程度上是金融服务行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
虽然信托公司在近几年里飞速发展,但与金融行业其他领域相比,目前信托业的规模仍然较小。
收入转向手续费和佣金
毕马威报告认为,2011年实施净资本要求,将进一步推动信托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由过去的自营业务收入,转向手续费和佣金收入。2010年,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平均占行业总收入的62%,而2009年该数据为53%。
报告称,由于信托公司拥有稳健的风险管理系统、完善的管理以及相对透明的自营交易系统,它们显然能在活跃的融资和投资活动中获得利润。
毕马威研报指出,贷款在信托公司的自营业务内也占很大的比重,行业中的利息收入平均占总收入的10%。然而,不同的信托公司在这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银信合作的扭曲与出路
2008年12月,银监会颁布的《银行与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首次对银行与信托公司的合作业务做出规范,该指引将信托公司的角色定义为理财产品的受托人——受托理财资产的专业管理人。
然而,实际情况却和预想的有所偏差,银信合作主要被用于将银行的信贷资产打包成理财产品,并在2009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
2008年和2009年里,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名下的资产主要来自于银行自身信贷资产。产品开发的具体流程是,由银行从它们的贷款组合中拣选一些优质贷款,然后通过信托公司将贷款打包为理财产品,再出售给银行的零售客户。
毕马威认为,这些产品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有些变化。部分理财产品并非投向银行自己的信贷资产,而是通过信托公司作为平台为银行的客户提供信托贷款。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些由贷款、债券和股权收益权等资产组合成的理财产品,并由于其较高的流动性受到投资者欢迎。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主要是为了留住大部分的存款人,同时变相地以高于存款利率的预期收益率吸引新的存款人。这些产品的收益率一般在2.5%~5%之间。然而,由于此类理财产品增长迅速,且部分银信合作产品有协助银行将表内的信贷资产转移到表外的嫌疑。基于此,有媒体将信托公司称为“影子银行”。
报告称,无论理财产品多么安全,一旦有关贷款成为不良贷款,银行多少还是会为其埋单,更不用说其中蕴含的声誉风险。此外,银信合作产品违背了把信托公司发展为创新金融机构的初衷,这是监管机构所不愿意看到的。但毕马威认为“影子银行”的称谓有失偏颇,银监会的法规并不是为了抑制银行与信托公司之间的合作,而是希望信托公司能够以正确方式,为银行理财投资客户提供风险可控的增值理财产品。长期而言,信托公司可利用银行成熟的渠道向银行零售客户提供低风险的投资产品。信托公司也可选择利用私人银行部门所提供的客户资源,为高净值人士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
第二篇:浅析中国金融服务业
浅析中国金融服务业
内容摘要: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金融服务业都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理论上对金融服务的内涵和金融服务业的范围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创新、结构和竞争力等问题;描绘了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历程并对当前状况进行了分析,并也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服务业;创新;结构;竞争力
一、金融服务业的内涵
金融服务的概念涉及金融和服务两方面内容,但由于服务和金融这两个范畴都是不容易说清的话题,而且到目前也没有形成一个能被普遍接受的权威观点,因此对于什么是金融服务,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确切统一的定义。现有对金融服务的定义或界定主要是从营销管理的角度出发,或者体现在相关法律法规和经济统计中。比如英国学者亚瑟·梅丹定义金融服务是“金融机构运用货币交易手段,融通有价物品,向金融活动参与者和顾客提供的拭同受益、获得满足的活动。”美国1999年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其金融服务(FInancial services)规定的范围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储蓄协会、住宅贷款协会,以及经纪人等中介服务。联合国统计署定义了“金融及相关服务”(F1nanciaI and ReIated Service)这一项统计口径。粗略地说,它包括:金融中介服务,包括中央银行的服务、存贷业务和银行中介业务的服务;投资银行服务;非强制性的保险和养老基金服务、再保险服务;房地产、租借、租赁等服务;以及为以上各项服务的种种金融中介服务。金融服务业是先进服务业中相对独特和独立的一块,是一个重要部门-GATS《业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金融服务是指由一成员方的金融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任何有关金融方面的服务,包括保险、再保险、银行、证券、外汇、资产管理、期货期权以及有关的辅助性金融服务。现代厂商服务中的金融服务对现代经济的重要性已经和历史上的钱庄和银行的简单业务不能够相提并论,金融活动日益被看成一种商品的生产而非服务,因为它的效用更多的依赖销售和再销售。金融创新成为金融服务中的重要盈利手段。
二、金融服务业的创新
进入2l世纪以来,中国金融服务业创新频繁,新产品、新业务层出不穷.在金融业全面开放之后,面对来自国际金融机构的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其多样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势,使得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创新具有更为紧迫的现实意义。很多学者认为金融创新对于提
高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有正面的影响.Merton认为,金融体系的目标是改善“真实经济”的运行,金融创新是推动金融体系向这一目标前进的“引擎”。金融创新可以被用作控制市场价格波动的工具,在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越多,通过金融创新来降低价格波动的现象就越容易出现。但是,需要重视的是金融创新可能使金融交易变得越来越复杂,蕴含其中的风险可能更加难以深刻认识,从而导致大幅度的市场波动甚至市场崩溃。不过,承认金融创新的两重性并不妨碍对金融创新研究的继续,而只会使这种探索更加全面和深入。2002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就提出,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包括金融工具种类的增加是美国经济能够经受住重大经济事件冲击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中国金融创新中很多新的制度或者产品出现的时间还比较短,且很多制度正处于不断的改革中,因此,难以对中国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或者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严谨的实证分析。金融服务业作为一个高附加值、高增长的产业,除了自身能对国民经济增长做出直接贡献外,还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带动后向、推动前向产业发展,从而间接对国民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因此应积极推动金融服务业的创新发展。
三、二十一世纪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状况
中国金融服务业的现状分析对我国金融服务业现状的分析主要从内部结构和竞争力两方面进行,但由于缺少金融服务业各小类产业增加值和就业的统计数据,因此对我国金融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分析是根据各小类产业的企业法人单位数来考察。从我国金融服务业内部结构看,截至2001年底,信用合作社和商业银行占据了企业法人单位总数的绝大比重,保险业的企业法人单位数占了总数的11.18%,其余各小类产业在企业法人单位数上的份量要轻的多。商业银行和信用合作社众多的企业法人单位数导致了银行和非银行类金融企业法人单位数的比重分别为33.17%和55.64%。在金融服务业的就业结构上,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和保险业吸收就业人数占金融服务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高达90.05%,其他各行业总共吸纳的就业人员还不足金融服务业整体的10%。可见金融服务业在吸收就业上的贡献主要是靠商业银行和信用合作社来完成。在竞争力方面,从金融服务业与全行业平均水平的对比可以发现,我国金融服务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对各行业门类的法人单位数、年末实收资本、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单位实收资本、单位从业人员、单位收入7个指标进行综合排名,金融服务业的规模评分位居第三。对各行业门类的人均营业收入、人均资本、资金周转率和相对劳动生产率4个指标进行综合排名,金融服务业的综合评分位居第一。但如果按照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理论。一个产业内部的竞争状态是取决于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侃价能力、供方侃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这五种基本的竞争作用力。由于我国金融服务业在市场进入上存在许多限制,市场结构表现为垄断特征,充分竞争环境
尚未形成,因此如果进行横向比较,特别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服务业的竞争力更值得怀疑。从金融服务企业的竞争力来看,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2003年对世界1000家大银行按照一级资本进行的排名,尽管中国银行凭219.16亿美元的一级资本(总资产为4341.88亿美元)在国内位居第一,但在全球只能排到第15位,无论是在实力还是在规模上与排名第一的花旗银行(一级资本为590.12亿美元,总资产为10971.9亿美元)都不能同日而语,而且中国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高达22.49%而花旗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只有1.85%。这说明我国金融服务业内部的微观主体依然缺乏竞争优势。因而影响了金融服务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四、金融服务业结构优化的政策选择
1.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
优化我国金融服务业的机构结构,绝不能靠削减银行业的规模来降低其过大的比重,而应该在金融发展过程中,着力发展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发展和增长的过程中调整和优化比例结构,以满足市场经济运行中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另一方面需要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在国有商业银行现有产权制度基础上,从组织结构、激励机制、内部管理、产权制度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加快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的进程,减轻国有商业银行的负担,彻底解决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在管理和经营制度上率先与国际接轨,落实商业银行经营活动自主权,建立现代商业银行运行机制,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稽核与监察体制、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贷款审贷分离制度和贷款担保抵押制度、信贷资产质量管理责任制度等。
2.促进市场发展,改善融资结构
我国企业融资结构十分不合理,由此导致银行系统积聚了较大的金融风险。因此,应加快发展直接融资方式。这需要着重发展一级市场,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的资金;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尤其应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充分发挥债务融资的优势,加大企业从资本市场直接获得资金的比重;稳步发展政府债券市场,在适当的时候启动地方政府债券市场;适当扩大长期金融债券的发行,解决商业银行附属资本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股票市场。在分散银行金融风险、优化融资结构的同时,保证实体经济的资金供应,并通过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资金配置功能,优化实体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3.开展混业经营实践,促进金融监管变革
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将在经营范围和地域范围上逐步深入中国的金融市场。在此大背景下,中国金融业要成功迎接国外挑战和参与国际竞争,必须继续推进金融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包括推进以多业并举为主要特征的宏观金融结构优化和推进以金融机构全能化
为主要特征的微观金融结构优化。实现这一任务的有效措施就是推进混业经营实践,以金融结构变革促进金融监管制度与结构的改革,并形成良性作用机制。在宏观上,改变目前银行业占绝对主导地位,其他金融行业相对弱小的扭曲状态,通过推进金融领域的产权改革,重构金融产权,培育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优化市场结构,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形成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多业并举,并且各行业内部结构优化的宏观金融结构。在微观上,以金融控股公司为混业的目标模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金融机构业务的全能化,并由此实现其资产、收益结构的多元化,形成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全能型金融机构。首先将现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组建成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控股公司,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既合理配置全社会的金融资源又有效控制风险,增强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4.金融服务业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我国金融服务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是国内金融企业和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准绳。目前,我国在金融服务业的法律法规方面还很不完善,应加快建设步伐。
例如银行方面,我国还没有完整的《外资银行法》,显然不利于全面规范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的业务经营活动,《外资银行法》的制定已刻不容缓,应以国民待遇为基准,尽快制定《外资银行法》。该法规的作用主要包括:(1)强化对外资银行的监管,规范内外资银行、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避免赢利业务集中于外资银行,而亏损业务全部留在中资银行。(2)有利于控制外资银行进入速度。许多国家都采用适当控制外资银行来源国分布、总数以及每家外资银行分支机构数量的方法,从而确保本国银行在银行体系中的份额,以防止外资银行对其国内金融市场的垄断经营或控制。中国应当借鉴国外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准入条件和监管措施,控制外资银行的进入速度。对外资银行的审批速度要适当,掌握节拍,避免外资银行在短时间内大量涌入。(3)适当控制外资银行扩张速度,通过对外资银行资产规模和经营业绩等方面提出要求进而实行有效监管,达到适当控制外资银行扩张速度的目的,这是西方一些国家通常采用的措施。(4)引导外资银行向不发达地区发展,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区性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为此应当参照国外做法,采取一些优惠措施鼓励外资银行进入不发达地区,以便使外资银行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5)鼓励外资银行参与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目前中国正在通过债转股方式处理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其中会涉及大量的不良资产出售,外资银行将是重要的投资者之一。
五、小结
二十一世纪以来,金融服务业发展很快,目前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有很重的份量。对相关数据的回归分析表明,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呈现出良好的正向相
关关系。但由于中国的经济核算方法与世界通行方法不同,加上受各种因素制约,中国金融服务业在总体规模,内部结构和竞争力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为此我们应加强服务经济理论研究,完善统计核算制度,用明确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制定合理产业政策,在提高金融服务业总体水平的同时注重内部结构的完善,立健全相关法规,强化产业内部竞争状态,提升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何德旭,王朝阳:《金融服务业若干理论与现实问题分析》,《上海金融》2003年第12期。2.孙先民,杨丽:《中国金融服务业的结构分析及政策选择》,《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第11期。
3.何德旭,王朝阳:《中国金融服务业的体制改革与产品创新》,《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第6期。
4.马晓娇:《浅谈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中国外资》2008年第6期。5.秦月星:《关于中国发展金融服务业的思考》,《技术经济》2009年第2期。
第三篇:金融业全面开放后中国金融服务业的法律风险探析
论文关键词:金融业全面开放 法律风险 合规性 金融安全
论文摘要:在金融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中国经历了加入世贸后的第一个五年期在中国境内享有国民待遇,由此给中国金融机构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也存在着挑战,但无论一个五年承诺期,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金融机构大量涌入中国金融市场是机遇还是挑战无疑都加深了金融服务业的风险,本文从法学的角度对我国金融服务业的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和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为金融立法监管以及法律风险的防范提供参考。
一、金融业全面开放
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是一个长期以来的过程,从1978年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以来,金融领域作为经济的核心于次年便开展了他的开放步伐,经历了1994-1995年的全面调整阶段,1996年的迈向国际化以及2001年加入WTO,中国的金融业逐步实现了其全面开放的步伐。中国政府加入WTO做出的承诺中,逐步开放金融服务业市场是其中的内容之一。在金融服务业开放方面主要有四种承诺:加入世贸当年外资银行办理外汇业务就没有地域限制和客户限制,5年之内逐步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的地域限制和客户的限制,5年内取消所有现存的对外资银行的经营业务方面、设立方面的非审慎的限制,5年之内取消对外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和设立方面的限制。2006年1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首日实施。
该条例全面履行加入世贸承诺,取消了对外资银行的一切非审慎性市场准入限制。中国银行业开放迈出历史性步伐。同样也意味着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可享有国民待遇。今年第三季度第三批获批成立的外资银行中国内地法人银行将达十家这些银行预期2007年在中国的营业额增长将不少于20%,并认为今后3年的盈利将超越目前水平,总资产将于2010年前增至逾1000亿美元。除此之外保险业证券业也走上了对外开放的道路,从1992年,美中AIG公司在我国开业以来,几乎每年都有国外保险公司的子公司、分公司以及与内地保险公司的合资公司在中国境内成立。在银行保险证券三大巨头的带动下,金融服务业的其他相关行业也逐步对外开放,造成了我国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的景象。
二、金融全面开放后金融服务业的法律风险
2006年底,酝酿了近十年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西方10国集团国际活跃银行实施,在此协议中银行业的风险范围得以扩大,具体划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其他风险。在此协议中的重举之一就是把法律风险首次列入金融风险的范围,从而加强了各国对其的重视程度。由于金融的高风险性各国政府特别重视对金融风险的监管,如何通过监管来降低金融风险从而加强交易的安全性已经成为政府和金融业内人士共同关心的话题。中国政府作为WTO中的一员,在履行其金融全面开放承诺之后,金融风险的监管与防范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为了应对金融全面开放后的风险,中国金融业监管部门和各大金融机构自身都采取了多项防范措施防范金融风险,但当经济学家忙于解决金融传统的内部风险时,法律风险的层出不穷把人们带入到新的研究领域。对于法律风险的研究,有的学者认为,法律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时,面临的许多法律法规上的不确定。也有学者认为,法律风险主要是指违反或不遵守法律、法规、规则、行业做法和伦理标准等带来的风险。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认为由于交易对象的法律权利义务未能明确界定所产生的风险也属于法律风险。具体而言,法律风险起因于违反或不符合法律、规则、惯例或者交易各参与方的法律权利义务关系没有被合理地确立。因此,我们所说的法律风险通常包括二方面的内容:第一,私法方面的风险,即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不明确所带来的风险;第二,监管方面的风险,即违反监管机构的规定或有关的监管规定适用不确定带来的风险。为了更好的阐释金融全面开放时期我国金融服务业的法律风险,本文根据法律风险的成因把金融服务业的法律风险分为:外源性的法律风险、内生性的法律风险、其他法律风险。[!--empirenews.page--] 1.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外源性法律风险
外源性的法律风险体现在本文中主要是指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型金融机构走出国门在境外上市经营业务建立子公司以及实行并购等金融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国外的相关金融立法以及司法管辖等与中国企业不一致而导致的法律诉讼和相关风险。它主要包括3个方面:
1金融服务机构走向国际的合规性法律风险。从中国人寿在纽约遭遇集体诉讼到中国银行的欺诈事件,中国的金融机构相应“走出去”发展战略号召向国际市场进军的过程中屡屡受挫。咎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中国金融企业内部的控制系统自身就存在着管理松散、制约机制分工不明、内部人员意识淡薄等方面的缺陷,金融机构高官的违规操作事件此起彼伏,但在国内上市的外部审计和监管机构的监管并没有使问题明显化,然而未明显化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反而是违规情况愈演愈烈,问题越来越严重,一旦触及关键后果不堪设想。巴林银行的倒闭就给内部控制体系松散的金融企业敲响了警钟。另一方面,国外上市的企业必须遵守国外严格得证券交易规则和法律法规并且接受当地的监管。也就是说当这些在国内受保护的并且法律风险意识不强的金融机构与打开国际资本市场时,问题就爆发出来了。以美国萨班斯法案为代表的严格证券交易的法律法规给中国金融机构涉外商事设立了很大的风险障碍,在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稍不注意就会违反其法规并遭受严厉的处罚。这些法规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确保信息纰漏为目的,为了建立合规的内部控制体系很多当地的企业承受了巨额的资金压力,而无此意识的中国企业则更要慎之又慎了。随着金融全球化的趋势的加剧,日本法国等国家也相继消防美国进行相关立法,此趋势也应当受到中国立法机关的重视。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中国金融机构能在在境外上市募集资本的屈指可数,即便能够光荣上市(如中国人寿)也难免遭受境外诉讼。
2跨国金融服务机构的多重司法管辖的法律风险。随着中国金融机构的发展与壮大,我国多家银行已经拥有境外分公司和子公司,依照我国法律法人登记注册地对其具有管辖权,母公司或总公司所在地对其也拥有管辖权,然而,美国法律的域外适用范围十分广阔,其不仅可以对在美国“经营”的跨国公司进行管辖并且美国法对世界任何地方的普通法侵权行为都有管辖权。美国法中涉及到很多域外管辖的条款,各州的立法涉及美国经济间谍法、安全和健康法、养老金和税收法、海外反腐败法;另外联邦立法包括联邦证券法、商品交易法、联邦邮件欺诈和电报欺诈法、洗钱法。美国反欺诈法中规定了境外投资者的违法行为的域外管辖规定,违法行为包括电报欺诈、邮件欺诈和洗钱,其惩罚也是非常严厉的,赔偿是民事诉讼中的三倍,法院已经对美国域外的行为使用过该法了。以美国法院为代表的其他发达国家也扩大其法律的域外效力,金融全球化导致金融业务的跨国性越来越明显,一个金融机构同时要遵守不同国家的法律接受多个国家的管辖,对于我国保护性的内部管理控制机制上不健全的金融机构而言无疑是很大的风险。[1][2]下一页[!--empirenews.page--] 2.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内生性法律风险
内生性的法律风险是指由于金融机构规章制度、体系结构、内部人员的操作行为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或由于执行不力而又给金融机构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这些风险本身存在于中国的金融服务机构内部,但是由于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和外资金融机构的涌入,而使得这些风险的表现更加明显并且风险率更高了。
1中国金融服务业混业经营的法律风险。以混业经营方式为主的跨国金融集团公司已经纷纷从各种渠道分别进入中国的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行业。如何在分业监管下更加严格地监管由于不断出现的交叉业务和企业本身引出的混业现象,成为监管部门面临的一个新问题,监管难度在提高。目前中国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监管体系业已形成,对一些混业经营的跨国金融集团而言,各个监管当局对其在华业务都负有一定的监管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充分整合各监管当局的资源,加强协调和沟通机制,以便提高监管效率和监管效果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2中国金融服务业内部合规性法律风险。我国金融服务业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内部高管人员和雇员的商业贿赂、欺诈现象一直是我国金融行业的一大障碍。新近发生的全球性欺诈案中中国银行就占有一席之地,中国银行纽约分行诉美国NBM公司案,此案中犯罪嫌疑人通过与银行高官勾结,制造交易假象,提供伪造文件,取得银行信任,套取资金8500万美元,几乎影响到中银香港的上市。中国建设银行原董事长张恩照涉嫌受贿在美被诉一案,在国内也引起极大反响。这两个案件虽然最后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但其中所暴露出的“冰山的一角”——包括银行业在内的商业贿赂问题,却值得深刻反思。
3.中国金融服务业其他法律风险
金融创新诗歌过发展金融业大力倡导的政策,但是由于金融创新的不确定性,金融制度、机构、市场、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每一次创新,金融机构在获得丰厚回报和得到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中国金融业在创新过程中也不例外。因此,如何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实现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的良性互动,始终是摆在监管部门和各类金融机构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林德诉阿拉伯银行——以色列恐怖事件中的美国幸存者及受害者的后代在纽约联邦法院起诉约旦银行分行,指控其向恐怖组织成员提供财务资助。这个案件给我国的启示在于我国的金融机构在对贷款对象进行审查时应该考虑到政治发因素引起的法律风险。在重人权保护的国家,金融业的发展还要考虑到其所引起的政治风险而引发的法律诉讼。此外还有汇率风险等等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三、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金融服务业法律风险的理论分析
1从公平价值角度分析金融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
公平是法律的永恒价值诉求,自我国金融全面对外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逐步履行入世承诺,市场准入的门槛逐步降低,外资金融机构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享有与中国金融机构相同的国民待遇。这样对中国金融机构来说,看似实现了形式上的公平待遇,但是未考虑到中国金融机构的现状远远落后于其他有着深厚发展背景和强有竞争力的国际金融机构。目前,一方面,仍然存在对外资金融机构的限制;另一方面,外资金融机构在某些方面也享受到了超国民待遇。外资金融机构的一些超国民待遇损害了国内金融机构的利益,也形成了非公平竞争的环境。这种非公平的竞争环境直接导致了反垄断法的管制。除此之外,中国金融机构在国外投资市场上的竞争,同样苛刻的上市规则对于金融内部规范制度层次不同的国家而言,也是一种形式公平制度下的实质不公平,为了防范金融法律风险的扩大,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金融监管权的拥有者,一方面,在国内政策的制定时要考虑到为国内企业的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另一方面,也要尽量的与国际规范接轨,避免中国企业的境外法律风险。当然,这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同时也是金融机构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empirenews.page--] 2从秩序价值角度分析金融法律风险的影响
法的秩序价值是指法有效地调整社会秩序,实现了法所预定的秩序目标,并使依法建立的秩序得以维持、巩固和发展。金融法律制度的秩序价值在于以法的强制力规范金融市场以及市场主体的组织和经营活动,维护金融交易的安全,保障金融市场有秩序和健康的发展。金融监管不可能是自发的任意行为,它必须以法律制度为依据,在一定的法律制度的构架中进行,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置及其监管权限的取得与行使,监管内容和监管方式的选择和界定,都离不开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否则不仅金融监管机构无法树立其地位和权威,也会使得金融监管活动无法可依、无所适从,其结果必然是金融市场及市场活动失去控制和规范,导致市场的无序和混乱。而金融法律风险正是对于这种法律的权威性和金融活动的合规性的挑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金融法律风险在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以及健康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把金融法律风险的防范提升到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高度。
3从安全价值角度分析金融法律风险的防范
“安全有助于使人们享有诸如生命、财产、自由和平等等其他价值的状况稳定化并尽可能地继续下去。”金融业的安全稳健经营在整个金融法中具有核心价值。在金融安全的状况下,一国金融发展应该展现出的是运行稳定、持续向上的态势;该国对于逐渐增多的金融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不断得到提高;金融主权独立,对关键性的金融资源具有相当的支配和控制能力。尤其是当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后,金融风险加剧,金融安全的价值不仅影响到一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有序,将会对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体系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影响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因此,世界各国或地区的金融监管当局都非常重视通过市场准入等制度来加强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在安全的基础上将那些资本充足、声誉卓越、经营管理水平高、竞争力强的外资金融机构引入本国的金融市场,而防止那些可能危及东道国金融安全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金融市场,从而维护本国金融体系的安全。
金融法律风险作为金融风险的新兴成份在金融开放的中国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监管当局和金融机构应当给予相当的重视;金融法律风险在中国面临着潜在性、高风险、低防范的缺陷,金融监管和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项俊波.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法律制度的完善.(2)卓泽渊.法的价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4)赵智.金融开放下的中国金融安全(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5)(美)克利夫德·E凯尔什,刘怡,陶恒等译。金融服务业的革命(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2017-2022年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2017-2022年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预测
分析报告
【报告目录】
第1章: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发展背景分析
1.1 中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1.1.1 金融服务业规模分析
1.1.2 金融服务业效益分析
1.1.3 金融服务业存在问题分析
1.1.4 金融服务业发展不利因素
1.2 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发展背景分析
1.2.1 中国固定资产规模分析
1.2.2 中国金融服务业全球地位分析
1.2.3 中国金融服务业智能化水平分析
1.3 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应用效益分析
1.3.1 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应用经济效益分析
1.3.2 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应用社会效益分析
第2章:国内外金融服务业RFID发展现状分析
2.1 国际金融服务业RFID发展现状
2.1.1 国际金融服务业RFID市场概况
2.1.2 国际金融服务业RFID渗透率分析
2.1.3 国际金融服务业RFID应用场景分析
2.1.4 典型国家金融服务业RFID应用分析
(1)美国金融服务业RFID应用及案例分析
(2)日本金融服务业RFID应用及案例分析
(3)欧洲金融服务业RFID应用及案例分析
2.2 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发展现状
2.2.1 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市场概况
2.2.2 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普及率分析
2.2.3 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发展有利因素
2.2.4 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发展不利因素
2.2.5 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应用场景分析
2.2.6 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应用机构分析
第3章: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应用场景分析
3.1 固定资产管理RFID应用分析
3.1.1 中国固定资产行业分布
3.1.2 中国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3.1.3 中国固定资产管理RFID应用现状
3.1.4 中国固定资产管理RFID渗透率分析
3.1.5 中国资产管理RFID应用行业地位分析
3.1.6 中国固定资产管理RFID应用技术分析
3.1.7 中国固定资产管理RFID应用细分产品
3.1.8 中国固定资产管理RFID应用解决方案
3.1.9 中国固定资产管理RFID典型厂商分析
3.1.10 中国固定资产管理RFID应用案例分析
(1)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固定资产RFID应用案例
(2)沈阳军区基于RFID技术的涉密载体在位监管系统案例分析
(3)中国建设银行RFID资产和数据安全管理系统应用案例
(4)广州证券实物RFID资产管理应用案例
3.2 金融档案管理RFID应用分析
3.2.1 中国金融机构规模分析
3.2.2 中国金融档案管理现状
3.2.3 中国金融档案管理RFID应用现状
3.2.4 中国金融档案管理RFID渗透率分析
3.2.5 中国金融档案管理RFID应用行业地位
3.2.6 中国金融档案管理RFID应用技术分析
3.2.7 中国金融档案管理RFID应用细分产品
3.2.8 中国金融档案管理RFID应用解决方案
3.2.9 中国金融档案管理RFID典型厂商分析
3.2.10 中国金融档案管理RFID应用案例分析
(1)有源RFID智能文档在花旗银行总部应用案例
(2)先施科技金融库房RFID档案管理系统成功应用案例
(3)民生银行信贷档案RFID管理系统应用案例分析
(4)中国工商银行档案RFID管理系统应用案例分析
3.3 金融押运RFID应用分析
3.3.1 中国金融押运现状
3.3.2 中国金融押运RFID应用现状
3.3.3 中国金融押运RFID渗透率分析
3.3.4 中国金融押运RFID应用行业地位
3.3.5 中国金融押运RFID应用技术分析
3.3.6 中国金融押运RFID应用细分产品
3.3.7 中国金融押运RFID应用解决方案
3.3.8 中国金融押运RFID典型厂商分析
3.3.9 中国金融押运RFID应用案例分析
(1)江阴市公安局金融押运RFID安全管理应用案例
(2)中国建行RFID现金柜管理系统应用案例
3.4 金融支付RFID应用分析
3.4.1 中国金融支付现状
3.4.2 中国金融支付RFID应用现状
3.4.3 中国金融支付RFID渗透率分析
3.4.4 中国金融支付RFID应用行业地位
3.4.5 中国金融支付RFID应用技术分析
3.4.6 中国金融支付RFID应用细分产品
3.4.7 中国金融支付RFID应用解决方案
3.4.8 中国金融支付RFID典型厂商分析
3.4.9 中国金融支付RFID应用案例分析
3.5 金融服务业RFID其他应用分析
第4章: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市场竞争分析
4.1 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市场格局分析
4.1.1 固定资产管理RFID市场企业格局分析
4.1.2 金融档案管理RIFD市场企业格局分析
4.1.3 金融押运RFID市场企业格局分析
4.1.4 金融支付RFID市场企业格局分析
4.2 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4.2.1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竞争分析
(1)企业RFID应用领域分布情况
(2)企业RFID金融服务业应用场景分析
(3)企业RFID金融领域客户分析
(4)企业金融服务业用RFID产品分析
(5)企业金融服务业用RFID技术分析
(6)企业金融服务业市场竞争力分析
(7)企业金融服务业竞争策略分析
(8)企业金融服务业发展战略规划
4.2.2 杭州中瑞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竞争分析
(1)企业RFID应用领域分布情况
(2)企业RFID金融服务业应用场景分析
(3)企业RFID金融领域客户分析
(4)企业金融服务业用RFID产品分析
(5)企业金融服务业用RFID技术分析
(6)企业金融服务业市场竞争力分析
(7)企业金融服务业竞争策略分析
(8)企业金融服务业发展战略规划
4.2.3 深圳市先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竞争分析
(1)企业RFID应用领域分布情况
(2)企业RFID金融服务业应用场景分析
(3)企业RFID金融领域客户分析
(4)企业金融服务业用RFID产品分析
(5)企业金融服务业用RFID技术分析
(6)企业金融服务业市场竞争力分析
(7)企业金融服务业竞争策略分析
(8)企业金融服务业发展战略规划
4.2.4 深圳市迅远科技有限公司市场竞争分析
(1)企业RFID应用领域分布情况
(2)企业RFID金融服务业应用场景分析
(3)企业RFID金融领域客户分析
(4)企业金融服务业用RFID产品分析
(5)企业金融服务业用RFID技术分析
(6)企业金融服务业市场竞争力分析
(7)企业金融服务业竞争策略分析
(8)企业金融服务业发展战略规划
4.2.5 上海孚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市场竞争分析
(1)企业RFID应用领域分布情况
(2)企业RFID金融服务业应用场景分析
(3)企业RFID金融领域客户分析
(4)企业金融服务业用RFID产品分析
(5)企业金融服务业用RFID技术分析
(6)企业金融服务业市场竞争力分析
(7)企业金融服务业竞争策略分析
(8)企业金融服务业发展战略规划
4.3 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企业竞争趋势分析
4.3.1 金融服务业RFID市场竞争现状分析
4.3.2 金融服务业RFID市场竞争趋势分析
第5章: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区域市场分析
5.1 中国金融服务业区域市场分析
5.1.1 中国金融机构区域市场分布
5.1.2 中国金融资产区域市场分布
5.1.3 中国金融发达程度区域市场排名
5.2 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区域市场分析
5.2.1 北京市金融服务业RFID市场分析
(1)北京市金融服务业RFID发展现状
(2)北京市金融服务业RFID普及情况
(3)北京市金融服务业RFID应用场景
(4)北京市金融服务业RFID竞争对手
5.2.2 上海市金融服务业RFID市场分析
(1)上海市金融服务业RFID发展现状
(2)上海市金融服务业RFID普及情况
(3)上海市金融服务业RFID应用场景
(4)上海市金融服务业RFID竞争对手
5.2.3 江苏省金融服务业RFID市场分析
(1)江苏省金融服务业RFID发展现状
(2)江苏省金融服务业RFID普及情况
(3)江苏省金融服务业RFID应用场景
(4)江苏省金融服务业RFID竞争对手
5.2.4 浙江省金融服务业RFID市场分析
(1)浙江省金融服务业RFID发展现状
(2)浙江省金融服务业RFID普及情况
(3)浙江省金融服务业RFID应用场景
(4)浙江省金融服务业RFID竞争对手
5.2.5 广东省金融服务业RFID市场分析
(1)广东省金融服务业RFID发展现状
(2)广东省金融服务业RFID普及情况
(3)广东省金融服务业RFID应用场景
(4)广东省金融服务业RFID竞争对手
第6章: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市场空间预测
6.1 固定资产管理RFID市场空间分析
6.1.1 固定资产管理RFID市场规模分析
6.1.2 固定资产管理RFID成本效益分析
6.1.3 固定资产管理RFID市场空间测算
6.2 金融档案管理RFID市场空间分析
6.2.1 金融档案管理RFID市场规模分析
6.2.2 金融档案管理RFID成本效益分析
6.2.3 金融档案管理RFID市场空间测算
6.3 金融押运RFID市场空间分析
6.3.1 金融押运RFID市场规模分析
6.3.2 金融押运RFID成本效益分析
6.3.3 金融押运RFID市场空间测算
6.4 金融支付RFID市场空间分析
6.4.1 金融支付RFID市场规模分析
6.4.2 金融支付RFID成本效益分析
6.4.3 金融支付RFID市场空间测算
第7章: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投资前景及机会分析
7.1 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市场发展趋势及前景
7.1.1 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7.1.2 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7.2 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市场投资现状分析
7.2.1 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市场投资现状
7.2.2 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市场投资案例
7.2.3 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市场投资规模
7.3 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市场投资机会分析
7.3.1 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市场投资机会分析
7.3.2 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市场投资方向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1:2012-2016年中国金融服务业机构规模(单位:万家)
图表2:2012-2016年中国金融服务业从业人员规模(单位:万人)
图表3:2012-2016年中国金融服务业资产规模(单位:万元)
图表4:2012-2016年中国金融服务业净利润(单位:万元)
图表5:2012-2016年中国固定资产规模(单位:万元)
图表6:2012-2016年中国金融服务业规模全球比重(单位:万元,%)
图表7:2012-2016年美国金融服务业RFID渗透率变化(单位:%)
图表8:2012-2016年日本金融服务业RFID渗透率变化(单位:%)
图表9:2012-2016年欧洲金融服务业RFID渗透率变化(单位:%)
图表10:2012-2016年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普及率变化(单位:%)
图表11:2015-2016年中国固定资产行业分布(单位:万元,%)
图表12:2012-2016年中国固定资产行业RFID应用渗透率变化(单位:%)
图表13:2012-2016年中国资产行业RFID应用占RFID行业结构比重变化(单位:%)
图表14:中国固定资产RFID应用细分产品
图表15:中国固定资产RFID应用典型厂商分类
图表16:2012-2016年中国金融机构数量变化(单位:万家)
图表17:2012-2016年中国金融档案行业RFID应用渗透率变化(单位:%)
图表18:2012-2016年中国资产行业RFID应用占RFID行业结构比重变化(单位:%)
图表19:中国金融档案RFID应用细分产品
图表20:中国金融档案RFID应用典型厂商分类
图表21:2012-2016年中国金融押运行业RFID应用渗透率变化(单位:%)
图表22:2012-2016年中国金融押运行业RFID应用占RFID行业结构比重变化(单位:%)
图表23:中国金融押运RFID应用细分产品
图表24:中国金融押运RFID应用典型厂商分类
图表25:2012-2016年中国金融支付行业RFID应用渗透率变化(单位:%)
图表26:2012-2016年中国金融支付行业RFID应用占RFID行业结构比重变化(单位:%)
图表27:中国金融押运RFID应用细分产品
图表28:中国金融支付RFID应用典型厂商分类
图表29: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金融领域客户分类
图表30: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金融领域RFID产品
图表31: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RFID金融服务业应用场景
图表32:杭州中瑞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融领域客户分类
图表33:杭州中瑞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融领域RFID产品
图表34:杭州中瑞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FID金融服务业应用场景
图表35:深圳市先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融领域客户分类
图表36:深圳市先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融领域RFID产品
图表37:深圳市先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FID金融服务业应用场景
图表38:深圳市迅远科技有限公司金融领域客户分类
图表39:深圳市迅远科技有限公司金融领域RFID产品
图表40:深圳市迅远科技有限公司RFID金融服务业应用场景
图表41:上海孚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金融领域客户分类
图表42:上海孚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金融领域RFID产品
图表43:上海孚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RFID金融服务业应用场景
图表44:2016年中国金融机构数量区域市场集中度(单位:%)
图表45:2016年中国金融资产区域市场集中度(单位:%)
图表46:2012-2016年北京市金融服务业RFID普及率(单位:%)
图表47:北京市金融服务业RFID应用场景
图表48:2012-2016年上海市金融服务业RFID普及率(单位:%)
图表49:上海市金融服务业RFID应用场景
图表50:2012-2016年江苏省金融服务业RFID普及率(单位:%)
图表51:江苏省金融服务业RFID应用场景
图表52:2012-2016年浙江省金融服务业RFID普及率(单位:%)
图表53:浙江省金融服务业RFID应用场景
图表54:2012-2016年广东省金融服务业RFID普及率(单位:%)
图表55:广东省金融服务业RFID应用场景
图表56:2012-2016年固定资产管理RFID市场规模分析
图表57:2017-2022年固定资产管理RFID市场空间测算
图表58:2012-2016年金融档案管理RFID市场规模分析
图表59:2017-2022年金融档案管理RFID市场空间测算
图表60:2012-2016年金融押运RFID市场规模分析
图表61:2017-2022年金融押运RFID市场空间测算
图表62:2012-2016年金融支付RFID市场规模分析
图表63:2017-2022年金融支付RFID市场空间测算
图表64:2017-2022年中国金融服务业RFID整体市场空间预测
第五篇:中投顾问:健康服务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中投顾问TM 中国领先的产业研究与产业战略咨询机构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招商引资策划服务
健康服务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会议认为,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重点在增加供给,核心要确保质量,关键靠改革创新。健康服务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属于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该产业对提升就业、带动经济发展、满足人民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白朋鸣指出,我国加速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未来对健康服务产业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长,政策的出台,将有利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会在用地、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相关企业优惠,促进行业发展。而积极鼓励民资、境外资本进入,则有利于活跃市场,为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
人口老龄化加速,催生健康服务业广阔市场需求。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峻,早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93亿人,占总人口的14.3%。预计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广阔的潜在消费者,催生巨大市场发展空间,预计202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
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健康服务业成为新的产业支柱。传统行业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与日俱增、金融领域**不断、地方债务高企等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巨大隐患,单纯的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发展已经不可持续,实体经济的稳定、快速运行还是需要有发展前景和潜力的产业来支撑。医疗、药品、器械、中医药以及养生、旅游等行业迎来发展的机遇。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3年三季度热点行业追踪报告》指出,人口红利逐渐消退,“银发经济”却迅速兴起,相关行业迎来发展的机遇。国家政策的出台利好其发展,设计完善的顶层制度,建立完善、合理的行业准入门槛,规范企业行为,有利于行业的健康、理性发展,规避现有行业已经产生的产能过剩、过度投机炒作行为,如此才能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产生实质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