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任大鹏等: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凝聚力和离散力分析(写写帮整理)
任大鹏等: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凝聚力和离散力分
析
年第5期 作者:任大鹏 李琳琳 张 颖
内容提要:首先,本文在文献回顾和调研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合作社凝聚力是合作社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研究了合作社的凝聚力和离散力,其中,凝聚力包括经济、法律和文化的凝聚制度以及外部市场因素和政府的产业支持等,离散力包括成员异质性程度过高、合作社过度依赖社区等;再次,用“增长极理论”描绘了凝聚力和离散力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相关建议来化解或减少离散力的发生,包括完善共同利益的维系机制、保障普通成员的民主权利、严格遵守惠顾额返还原则、完善财政补贴制度和限制合作社对非成员的服务等。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凝聚力 离散力 增长极理论
一、引言
在一百多年的国际合作社运动历史中,合作社研究者一直在探索着两个问题:“合作社是什么”
以及“合作社通过什么去团结什么”.从欧文、傅里叶的合作思想到罗虚代尔合作社的具体实践,从国际合作社联盟到各国合作社的立法,再到中国的合作社实践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均强调合作社是通过联合弱者来平衡与强者在市场竞争、社会地位等方面差距的组织平台。中国有关合作社的法律法规同样倡导把弱者团结起来对抗强者这样的理念,并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使合作社团结普通、弱小的农民。在合作社法律制度中,团结力量的两大要素--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被视为吸引普通成员加入合作社及改善成员弱小地位的法宝。但是,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践中,全体成员享有的民主权变成了少数成员的话语权,权利的真正行使者是大户或者公司等强势主体。因此,农民与合作社之间的关系呈现出若即若离的特点,生产者成员对合作社的经济参与过度集中在向合作社交售产品或者购买生产资料;合作社治理和后续经营的决策权与剩余索取权,则集中在投资者成员手中。对农民而言,他们缺乏对合作社的归属感,越来越像是合作社的客户。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着合作社对成员的凝聚?它又是如何影响的?本应成为合作社主体的农民成员对合作社的归属意识为什么会淡化?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合作社的凝聚力和离散力”这一命题,希望通过研究合作社的团结途径这一问题,从根源上厘清影响合作社成立、发展、联合、解散或分立的诸多力量,描绘出合作社的凝聚力和离散力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制度安排来增强合作社的凝聚力量、屏蔽合作社的离散力量,最终促进合作社可持续发展。来源:《中国农村观察》2012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对象界定
已有的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凝聚力和离散力相关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关合作社的利益机制和治理结构。Rhodes(1983)指出,净经济收益是影响农民做出加入或退出合作社决策的关键因素;Hansmann(1996)提出,共同利益是合作社的根基,阻碍合作社的关键因素并不是资本的风险分担,而是在异质性的社员队伍中建立一个有效的集体治理结构非常艰难;孙亚范(2009)认为,制度安排的异化使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丧失了社员基础和基本动力。其二,有关合作社发展中人的因素。张晓山、苑鹏(2010)认为,合作社的制度框架本身不能创造出成就,绩效还是要靠人来实现;任大鹏、郭海霞(2009)认为,集体行动的困境是阻碍合作社发展的原因,正是“骨干成员”的存在克服了集体行动困境,促进了合作社发展;程同顺、黄晓燕(2003)认为,农民的保守性和对合作社认识的差异性是导致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的原因。其三,关于社会和文化因素。黄祖辉、徐旭初(2006)认为,亲缘关系在合作社内部治理过程中充当了“润滑剂”;李昆、傅新红(2004)认为,“信任”是合作社重要的生产资源,而外因(市场信号、竞争对手的策略、政府行为)只是影响合作社兴衰的进程而已。其四,有关政府的力量。潘劲(2011)认为,政策优惠是一种收益,它是促使合作社成立的力量之一;温铁军等(2009)认为,合作社天生具有“精英俘获”机制,农村社会分化以及部门“扶持”等因素与政府推进产业资本“下乡”交织在一起,对农民合作组织的建立与运行产生了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学者们多从增强合作社凝聚力的角度提出建议,而较少分析凝聚力的构成因素,也很少从合作社离散力的角度去透视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有学者认为,当前合作社运行不规范以及农民的局限性,是导致合作社离散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将合作社的离散归结为合作社内部治理的不规范,而应该注意到合作社法律等主要制度的适用性问题。这是因为在实践中,合作社规模偏小,经营活动单一,内部管理简单,过度的“规范”也会导致交易费用增加。农民作为理性的个体,在合作社管理中会理性地规避不适用的制度,选择交易费用低的制度,因而合作社并不仅仅是由于农民能力和知识的局限而逃避规范管理。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即使是相似区域、相近产业的合作社,也会有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这是因为合作社的凝聚力和离散力不尽相同。在现代化、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工商资本已经在农业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占据了决定性地位,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产生起就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为很大比例的合作社逐渐演变成少数人控制的合作社。合作社研究学者例如任大鹏、郭海霞(2009),黄祖辉、徐旭初(200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重点与政策研究”课题组(2009)分别从“依赖相对强势的非小农群体”、“能控制下游业务活动及其基础设施的社员拥有合作社的控制权”以及“天生内在具有‘精英俘获'
机制的大农主导型合作组织成为农民合作组织的主体”等不同方面,对《农
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的中国合作社具体实践进行描述。由于不同类型合作社的差异性,其凝聚力与离散力的构成要素与作用机制也会存在差异。这就是本文对研究对象做出界定的原因。
三、合作社的凝聚力和离散力分析
合作社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不断变化的组织。全世界合作社实践的差异性也表明,在相似的组织框架内也会产生不同的实践模式,例如在北美出现的股份化、公司化的新一代合作社,在东亚出现的综合性农协、服务型合作社,以及中国不同地区产生的合作组织。这表明,合作社不是一种封闭 的组织,在不同地区、不同制度下会有相应的变化,这也正体现了所谓“环境适应性的合作社”特点。在不同的背景下,合作社内部都会有一个吸引点,这一点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包括合作社内部的制度、章程以及外部的市场、政策支持、社区文化等,吸引着不同的资源。这种吸引是由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连带着背后的资源一起跟进的。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核心的共同利益从一开始就是有差异的,共同利益有分层,表面都是“有好处”,但好处的表现各不相同。凝聚力在产生过程中所伴随的离散力包括多个不同凝聚力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以及单个或某几个凝聚力发生了异变。同时,这个过程也暗含了凝聚力集聚的过程也是离散力生成的过程,但并不意味着两者的一致,离散力也可能单独出现。
(一)凝聚力“凝聚力”在心理学领域是指“群体成员为实现群体活动目标而实施团结协作的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凝聚力表现为经济利益和文化的凝聚、合作社内部制度和机制对成员产生的吸引以及产业和政府的力量。
1.经济和文化因素。作为市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要从经济需求出发,这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核心。市场价格竞争、产业链限制等因素,导致个体农户出现经济困境。合作社能达成共同利益、节约交易成本、获得组织租①以及得到社区和政府的扶持等,这些优势正好满足了社员的经济利益需求。农民共同为合作社提供必要的财产,并扩大合作社的交易规模,进而提高合作社在市场中的谈判地位,并最终共同分享合作社的盈余。合作社在凝聚成员方面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合作社的盈余不断增长;二是增长的盈余在成员间得到公平分配。毫无疑问,这样的合作社是合作社专家、合作社立法者和政策制定者以及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成员心目中的理想状态。
而事实上,合作社成员分层普遍存在,骨干成员与普通社员之间利益取向并不总是一致,普通社员被骨干社员的优越禀赋或个人魅力所吸引,归根结底是被经济利益所吸引,从而让渡产品销售渠道的选择权,放弃合作社之外的交易机会,甚至让渡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更多的情况则是,普通社员会让渡其在合作社中的治理权,最终合作社的话语权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话语权往往和风险承担紧密相关,即话语权越大的合作社成员,承担的风险也越大,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表面的不公平又体现了某种意义上的公平。普通社员的这种“搭船出海”心理可以被称作“被剥削的幸福”,农民在加入合作社时,明知自己处于弱势地位,但仍希望通过“搭船出海”或“借鸡生蛋”的方
式得到收益。当农民通过工商资本的优势进入合作社时,工商资本的优势也相对成为了合作社的一种凝聚力。因此,在合作社框架里,首先有着若干个经济利益点,例如合作社能满足成员的购买、销售、技术支持、统一品牌等需求,且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利益点,从而使得利益序在利益分配方面得到合理安排,最终实现农户收益的增长。这样的合作社在凝聚成员方面同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合作社的盈余不断增长,二是盈余在成员间按照一定比例分享。
合作社凝聚成员的力量不仅表现在经济利益方面,还表现在文化方面。合作社文化不能过于狭隘地理解为经济活动宗教化或仪式化,而应当理解为合作社的精神特质,具体包括特定区域基于其内部固有的逻辑而在合作社中形成的文化,它涉及地域、历史、偶然要素等方面,具体表现为合作社制度和成员意识、观念等受到区域、产业、历史以及农民个体生活习性、生活模式等的影响。合作社文化凝聚还表现在受制度的约束或吸引,这意味着在合作社内部有一个民主的、理念性的、经 济利益的释放和表达途径。合作社建立在地缘、业缘的基础上,具有鲜明的人合特点,强调成员之间的良好合作,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理念,加入合作社的成员在合作社中得到了其他成员的认同和尊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各自生产同样的产品,有着更多的共同话语,交流互动成为每一个成员的需求。合作社通常有一定的地域边界,地域内共同的乡土特性也在合作社中传递和延伸,成员之间基于对习俗的一致理解,更容易对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一致意见。
2.制度因素。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五年来的客观情况来看,该法基本保证了当初立法目标的实现,即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行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设立了一系列增强合作社内部凝聚力的制度。这些制度包括:
(1)保护成员财产权利制度。尽管出资不是成员的法定义务,但是,农民加入合作社通常都需要按照《合作社章程》向该合作社出资。在出资问题上,农民首先顾虑的是合作社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即出资财产归谁所有,由谁支配,是否会被发起人截留、挪用。对于当年加入信用合作社、供销合作社时出资财产不明去向,不少农民仍然记忆犹新,这更加剧了农民对出资财产安全性的担忧。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明确规定设立成员账户制度,将成员出资、量化为成员的公积金份额,记载在每个成员的账户中,并规定成员退社时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返还记载在该成员账户中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从根本上保障了农民出资财产的安全,消除了农民对财产去向的顾虑。
(2)政府扶持合作社发展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专门设置了“扶持政策”一章,明确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财政、税收、金融、人才等扶持措施,相关部门还专门制定了具体的扶持办法。农民能够明确感受到,合作社将是国家支持农业的重要渠道,这些支持措施也对农民加入合作社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合作社对农民的凝聚力因此增强。
(3)成员民主管理制度。合作社能够凝聚成员,关键在于让成员享有表决权。《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关于合作社表决权制度、内部管理结构设置及其产生办法 的规定等,都充分体现了成员对合作社实施民主管理的权利。有关法律和制度的目标无疑是保护农民在合作社中的主体地位,防止合作社被少数人控制进而损害农民利益。这样的制度安排,与合作社的人合特性相适应,能够进一步吸引农民加入合作社。
(4)保护成员监督权制度。由于合作社不同的成立背景,成员异质性的现象不可避免。同时,基于决策效率的需要,合作社的决策权往往是由少数成员行使。因此,保障成员有效实施监督权就成为合作社凝聚成员的必要条件。为此,《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了诸如置备相关财务报告等供成员查阅、设立专门监督机构、实行内外部审计等制度,以保护成员对合作社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监督权利。
(5)按惠顾额分配盈余的制度。合作社凝聚成员,取决于成员在合作社中的话语权,更取决于成员的剩余索取权。《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明确规定,合作社可分配盈余的60%以上应当按照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这就保护了生产者成员的利益,从而鼓励成员更多地利用合作社的服务。这是合作社凝聚成员的核心制度。
综上所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从根本上保护了合作社成员的民主权利和经济利益,能够确保合作社经营决策的透明性和利益分配的公平性,从而成为合作社凝聚成员的重要制度保障。
3.市场因素。市场因素包括产品价格、产业链的延伸等。由于普通农户面临市场信息不对称、经营规模狭小、抗风险能力弱等缺陷,因而渴望通过参加合作社改变其在市场中的不利地位。合作社在运行中依靠产业链延伸达到产业畅通、靠近终端消费者,从而形成利益增加,这也吸引着农民加入合作社 合作社具有人合和资合的功能,它在凝聚合作社成员的同时,也凝聚了成员向合作社提供的资金、设施、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技术、加工能力、品牌等,这些要素进一步提升了合作社对成员的服务范围和服务水平。例如,某养蜂合作社是由公司发起创办的,该公司成员以加工设备和“绿纯”蜂蜜品牌等折资加入合作社,从而使蜂农由销售散蜜转变为销售品牌蜜,全体合作社成员分享到蜂蜜加工的利益,由此也提高了合作社对成员的服务范围和服务水平。
合作社还发挥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功能。例如,河北廊坊某糯玉米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在加入之前总是认为玉米穗越大越好,加入之后根据合作社的统一安排,生产更适应市场需求的鲜玉米穗,一些种植普通玉米的成员也纷纷响应合作社的要求,并在合作社的技术指导下开始生产符合规格和品质要求的糯玉米,当地的糯玉米生产逐渐形成了规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商,合作社对成员的凝聚力也越来越强。
(二)离散力合作社对成员的聚合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变为离散力量,从而导致合作社瓦解。换言之,合作社在凝聚成员的同时,也隐藏着离散的潜在风险。合作社离散力与凝聚力的区别是:凝聚力是从显性到隐性,而离散力则是从隐性到显性。即在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合作社的离散力量是逐渐强化的,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离散力量强化到一定程度将会导致不利于合作社持续发展的后
果。
合作社离散的后果可能表现为不同层次:第一层次是合作社成员对合作社的关注点从全程转化为部分环节,例如,成员仅关心让利的幅度,而对合作社的后续经营越来越漠视,很少过问合作社的治理方式和财务状况;第二层次是对合作社服务利用的减少,例如,抛弃以前与合作社达成的契约而直接在市场上销售产品;第三层次是所谓的用脚投票,即成员直接选择退社,与合作社分离。这三个层次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成员对合作社背叛的程度,都是合作社凝聚力淡化、离散力增强的表现。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合作社离散?为什么合作社的凝聚力不再,离散力开始发挥作用?
1.成员异质性程度过高。合作社离散的一个重要渊源,首先是成员之间异质性过大,共同利益演变成分层利益,骨干成员和核心成员出资比重太大,普通成员的主体性地位无法体现,小户变成盲从者而不是合作社的主人,从而导致大部分农民成员或者生产者成员不关注合作社的可持续营利能力。农民成员加入合作社本来是瞄准可能增加的经济利益。由于在利益链条中普通农民成员或者生产者成员分享到的“蛋糕”过小,同一合作社中成员间利益目标和实际所得出现差异,普通成员“被剥削的幸福”演化成为“被剥削的痛苦”,因而选择退出合作社或者以其他方式放弃与大户的合作。而骨干成员则选择维护自身利益,设法摆脱普通成员对利益的共享,合作社因此转化为少数大户的合作社或者呈现出公司化倾向。
2.社区化问题。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本应是打破社区边界,以产品为纽带形成的为同业农民提供服务的组织平台。但是,基于地缘关系的影响,实践中大多数合作社往往是以村落、乡镇等社区为边界的。在以社区为边界的合作社中,社区功能与合作社功能重叠,可能形成社区范围内对成员的凝聚,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合作社离散力的增强。以社区为基础的合作社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这种封闭性在团结社区内成员的同时,对社区外成员则可能成为一种排斥力量。实践中,基于地缘及其附带的社区传统文化以及社区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集合等因素,以社区为基础形成的合作社对社区外成员的排斥现象越来越凸显。其表现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合作社更易于在成员、财产等方面与社区边界重叠,即合作社社区化现象更为明显。这是因为在经济发达地区,集体经济的基础更为厚实,合作社从建立初期开始就对农村集体经济过度依赖。在这些地区,“占便宜”和“搭便车”两种现象并存。“占便宜”体现的是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内部防御策略,指合作社不具有相应的自我盈利能力,离开社区的支持就难以发展,甚至解散、资不抵债,合作社所丧失的是其法人的人格独立性;而“搭便车”是指外部性的溢出效应,即在社区化背景下,社区外成员加入合作社,就会享有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的“免费午餐”,当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各种措施限制社区外成员加入合作社时,合作社基于专业特性应有的产品集聚功能出现缺失,合作社规模也就难以扩大。例如,北京郊区某梨产销合作社,因为担心社区外成员免费享有本社区提供的土地、水电、人力资本和政府支持等资源,而采取了种种措施限制社区外成员的应得利益,最终导致合作社中社区外成员纷纷退社。
在此个案中,社区边界不仅没有起到对成员的凝聚作用,反而成为某种离散
甚至瓦解的力量。
3.政府扶持的干预和瞄准机制。政府的支持政策不仅对合作社发展有着显着的促进作用,也增强了合作社对农民成员的凝聚力量。然而,实践中,中国对合作社的支持政策尚不完善,尤其对合作社财政支持目标和方式的偏差以及不同指导部门之间的利益博弈,导致政府在选择支持对象时,会过度注重效率,而忽视对农民成员的带动作用。一些地方为了追求数量指标,只要成立合作社,就给予财政补贴;一些地方政府在选择示范社时,更多考虑合作社的盈利能力和成员的增收水平等相关的效率指标,而不关注合作社运行是否规范、成员的民主权利是否得到保障和经济利益是否公平分享等。在如此的政策导向下,公司化倾向突出的合作社通常可以得到财政支持,其原因是公司化倾向明显的合作社,其内部治理权较集中,决策效率也较高,盈利能力也很强。这样的结果便是由弱小农户组织起来的合作社或者合作社中的小户成员难以享有财政支持。在政府的财政支持使少数人获利时,不能获利的成员则选择“用脚投票”的方式脱离合作社,这样,合作社的离散力便得到增强。
四、增长极理论对合作社凝聚力和离散力的解释
针对古典经济学的均衡发展观点,经济学家佩鲁(转引李小建等,2006)提出了增长极理论,指出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在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所谓增长极,是指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型经济单位的集合体,它的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从经济活动的发端到经济要素的聚集,由此便形成经济的极速增长,但同时由于反聚集经济要素的出现,离散力量也在汇集,这样,增长极便会出现转移或消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凝聚和离散效应,恰可以用增长极理论加以解释。作为经济组织,合作社在合作制度框架下运行时也呈现出凝聚和扩散的趋向,因为要素导向不同而产生的向心力和离心力迫使合作要素发生变化,其中,向心力对各合作要素产生凝聚,而离心力则迫使合作要素转移和扩散,最终出现能与指向极核中心的吸引力相抗衡的向外的分散力。合作社的规模和结构是由集中的聚集力和分散的反聚集力共同作用并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过程不仅包含要素的聚集和要素的扩散,而且还是凝聚和离散两种运动形式的耦合。
通常情况下,在合作社成立之初,合作趋势不断加强,离散力量较弱,合作社运行良好;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种种问题,例如环境变化导致原料缺失,或者成员分层过大导致的收益分配不均和信任缺失及个人主义的霸权管理等。在这个过程中,凝聚力量失去凝聚作用而转变为加速离散,并产生多米诺效应,成为离散的强大推力;在离散力量继续增加的同时,凝聚力量会持续减弱,最后合作社面临着改革、转型甚至分立或解散。
(一)合作社的凝聚离散力量存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在凝聚力量持续加强的情况下,整个合作社结构处于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中,而当合作社的增长极达到高潮时,“搭便车”行为(机会主义)的出现、异质性导致的成员分层过大等因素会使原有的凝聚力量转化为离散力量,进而导致合作社低效率、成员合作意向淡化,甚至导致合作社解散或分立。在合作社成立初始,内部和外部的聚合力量不断聚集,使合作社的经济、社会功能显现,正如“马太效
益”会引起乘数反应和连锁反应一样,会产生生产资料、人才和政府关注度的聚集。如图1 所示,在O 至t' 时段,合作社各种资源得到最初整合。在t’至t'' 时段,各种凝聚力相互作用之后的耦合力促使合作社的生产资料、资本、人才、政府关注度等各种因素的组合扩展,合作社发展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在这段时期内,凝聚力的集聚作用十分明显:首先表现为人数(合作社的成员数量)增多与人才(优质劳动力加入合作社)向合作社集聚;其次表现为成员生产的初级农产品和加工产品向合作社集聚,使其有能力扩大外部市场范围,并带动更多的成员加入,从而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农产品供给能力;再次表现为资金向合作社集聚,通过成员入股、增加借贷资本、规模经济外溢和政府扶持等渠道,资金不断流向合作社,从而增强其发展的后劲。总体而言,在合作社成立初期,聚合力量大于离散力量,而且合作社内外聚合因素得到不断加强,同时,合作社内部形成比较稳定的结构。促成这种相对平衡结构的力量,包括合作社的经济和文化、相关制度、外部市场因素等。其中,合作社制度既包括法律规则,又包括合作社章程,这些制度能确保每个成员公平地表达诉求,实现各自的利益目标,合作社在这样的制度框架下,形成不同层次成员间的谈判机制和普通成员对合作社的监督机制,从而有效阻止了合作社利益向骨干成员的输送。外部市场因素包括产品价格和产业链的延伸等。最后,各种凝聚力量的汇合,使合作社可能需要更大规模的联合与合并,或者建立更大区域内的联合社。
(二)合作社的离散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的离散效应也呈动态的趋势。在合作社发展的每个阶段,离散力量都会出现,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强度的力量出现。当离散力量大于聚合力量时,合作社原有的平衡状态将被打破,而合作社成员,尤其是普通的生产者成员,将脱离交易约束,不参与合作社决策,且从初期关注惠顾额返还到只关注一次让利的幅度及退社等方式,将自己的身份从合作社主人转变为合作社客人甚或是无关的人。
在合作社成立初期,合作趋势借助于合作社成员的共同利益和地域优势,并在国家的扶持下,不断得到加强。此时,离散力量较弱,只是阻碍合作社的成立,但在聚合力量持续加强的情况下,离散力量会处于消减状态,仅成为潜在风险因素。例如,法律规定合作社的重大事务应由全体成员大会决定,这是合作社的内部凝聚制度。但现实中,大多数合作社内部没有形成社员控制的决策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发起人往往既是理事长又是大额投资者,而骨干成员依据所拥有的优势资源,例如人脉、资金等,成为合作社实际的“主体”.同时,在这些骨干成员利用合作社特有的组织优势去实现自身目标的同时,普通成员作为合作社的惠顾者,也分享了骨干成员的部分社会资本利益。
当合作社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骨干成员逐渐强大,对普通成员的惠顾需求逐渐降低,同时,骨干成员借助其拥有的社会资本优势,在合作社内形成有话语权的利益集团,此时,合作社的离散力量就会逐渐加大。当离散力量达到一个临界点时,合作社正常运行的平衡将被打破,从而分立或者解体。
五、结语
对于如何减少合作社的离散力,促进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笔者提出以下相
关建议:第一,完善共同利益的维系机制。从现实来看,合作社之所以出现离散现象,多数是因为共同利益变成了多元利益,因此,在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实施更完善的机制来维系合作社的共同利益,以平衡各类成员间的利益关系。第二,要保障普通成员的民主权利。合作社的离散表面上看是经济利益的分散,但在多数情况下,离散力表现为成员对经济利益分配不公的担忧,因此,健全合作社的成员大会和成员代表大会制度,强化成员对合作社经营环节的监督机制,是促进合作社凝聚的制度基础。
第三,严格遵守惠顾返还原则。凝聚力归根结底体现在经济利益上,而合作社的惠顾返还原则是成员经济利益的重要保障。法律规定按照“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百分之六十”,在有条件的合作社中,应该有更高的惠顾返还比例。第四,完善财政补贴制度,使国家财政补贴资金及其收益归全体社员共享,防止被少数人攫取。
合作社作为一种开放性的组织,在外部环境变化的同时,自身也在发生变化,而影响合作社凝聚和分散的因素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动态地观察合作社凝聚力和离散力的构成及其变化。
参考文献
〔1〕Rhodes, V.J.: The Large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as a Competitor,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65,No.5, pp.1090-1095, 1983.〔2〕Hansmann, Henry: The Ownership of Enterpris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3〕孙亚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利益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第9 期。
〔4〕张晓山、苑鹏:《合作经济理论与中国农民合作社的实践》,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年。
〔5〕任大鹏、郭海霞:《多主体干预下的合作社发展态势》,《农村经营管理》2009 年第3 期。
〔6〕程同顺、黄晓燕:《中国农民组织化研究:共识与分歧》,《教学与研究》2003 年第1 期。
〔7〕黄祖辉、徐旭初:《基于能力和关系的合作治理--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解释》,《浙江社会科学》
2006 年第1 期。
〔8〕李昆、傅新红:《重释农业合作社存在与发展的内在动因》,《农村
经济》2004 年第1 期。
〔9〕潘劲:《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据背后的解读》,《中国农村观察》2011 年第6 期。
〔1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重点与政策研究”课题组:《部门和资本“下乡”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 年第7 期。
〔11〕徐旭初:《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年。
〔12〕李小建、李国平、曾刚、谭成林、张文忠、林炳耀:《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第二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功能等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功能等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功能
孙立国 曲 艳 马艳春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促进生产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关键的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农民提高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改善村容村貌,促进乡风文明的物质基础。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单家独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种养面积小,产量低,农业生产成本高,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加上信息不灵,科技含量低,经济实力弱,农业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农民作为弱势群体的地位更加突出。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由农民互助合作性质的经济组织,通过联合生产,规模经营,可以有效地将分散的资金、劳动力、土地和市场组织起来,解决市场“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和适应问题,以较低的交易成本进入市场,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生活富裕的目的。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渠道
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建设新农村,应当重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化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搞好农业科技培洲,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科技文化技能,则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成员提供服务的主要职能之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训,往往结合合作社经营的项目,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和农时的特点,通过室内讲授、科学示范与现场指导等方式,传播新技术、新信息、新成果,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现实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容易引起农民浓厚的学习兴趣,既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也促进了农业科技新成果的普及、推广和应用。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也为广大农民学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对外联系等方面得到锻炼,有利于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培养农民民主意识、合作意识的有效场所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其最大的特点是“民办、民管、民受益”,实行志愿加入,民主管理。每个专业合作社都要求制定合作社章程,理事会、监事会职责,社员代表大会职责,以及培训、财务管理、分配等制度,对规范社员行为、实行民主集体管理起到积极作用。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合作社社员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每个农民都有根据自己的经济利益、经济要求参与民主决策,进行民主监督的主观愿望和内在积极性,使得广大社员在直接参与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管理和监督实践中,得到民主管理的锻炼,逐步增强参与意识、民主意识和监督意识。
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有利于推动农村综合改革,更好地解决农业投入机制、土地规模经营、集体经济管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诸多问题
在施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落实国家有关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政策措施的过程中,各地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传统优势、资源优势,围绕当地的特色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科学选择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项目和发展方向,努力营造农民专业合作社良好的发展条件和政策环境,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152400黑龙江省庆安县建民乡经管站、155600黑龙江省宝清县宝清镇经管站)
积极创造条件引导资金回流
李 杰 李 季 周之珉
一、资金回流农村需要完善信贷投入机制
农村资金的“失血症”,已成为农村金融的顽疾。按理说,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应该是农民和农业企业获得贷款的主要来源,但他们面临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因而有必要改进商业银行的授信方式,改革信贷过度集权制,根据不同分支机构的经营环境、业务能力和客户状况给予不同的权限,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改进博弈预期,使博弈次数向无限次演化。对于农信社,如果客户主体由农户转成“民办信用社”,交易成本可以大幅度降低。这里有效监管“民办信用社”和农信社对“民办信用社”的贴现是整个改革成功的关键。可以考虑由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监督农信社,而由农信社配合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监管“民办信用社”三层监管架构。另外,农业发展银行要加大信贷投入,重新担负起农业开发贷款、扶贫贴息贷款等政策性金融业务,进一步拓宽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逐步将支持重点由农产品流通领域转向农业生产领域和农产品深加工领域等,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村政策性银行。邮政储蓄机构改为银行机构之后应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在贷款担保方式定位上,以质押和抵押小额贷款为主,适度发展保证和信用小额贷款:在经营方式上,以自主经营小额贷款为主,同时代理经营他行小额贷款业务,为农村建设提供资金。
二、资金回流农村需要金融创新
由于农村需要大量小额贷款,所以要引导民间资本、外资成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便民金融机构,扩大小额存单质押贷款范围,增强对城乡社区服务的功能。国际经验表明,农村金融要取得成功,就要有一种与商业银行不同的贷款与还贷机制,打破以不动产抵押为核心的贷款抵押机制,可以通过投资项目的未来现金流甚至通过几户联保等方式替代不动产抵押,这需要信贷员真正走到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服务。同时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为农村提供贷款,变单一的信贷金融服务为信贷、投资、期货等多样化、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变间接融资为主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并重;充分调动和发挥所有金融部门的作用,要使财政和金融政策有效配合,形成合力,引导资金回流农村。
三、资金可持续回流农村需要产业支撑
为稳定资金持续回流农村,首先要提高农业产业的稳定性和收益率。要考虑到农户的投资行为也日益趋向于收益最大化原则下的选择与配置,外出务工农民的收入之所以很少进行生产性投资,原因之一是他们很难在生产领域得到合理的回报,于是往往选择存入金融机构或者放贷,这不利于资金的持续回流。其次,要为资金持续回流农村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以家庭经营为核心的生产安排虽然克服了集体产权形成的“低效率”和“搭便车”,但无法克服小规模分散经营带来的“规模不经济”,农户往往为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投资,导致对投资的“减退效应”。所以我们要结合地方资源优势,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尽快形成一批适应市场、连接农商、农民受益的经济体。
(作者单位:16100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财政局农经站、齐齐哈尔市衣村合作经济管理总站)
当前农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孙晓伟 周晓华
农机化发展的水平是农业和农
村经济发展的直接因素和重要标志。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和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农业机械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作用尤为突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提高和装备的更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当前的农机化发展并不是高速、高效的。这就阻碍了农业发展的步伐,现将农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作以下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机服务产业化经营滞后
主要表现为缺少一个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健全的农机经营组织体系。农机服务组织在相关的农机销售、维修、燃油供应上存在着中间环节薄弱的问题。专业协会带动和专业市场带动不明显。农机服务产业经营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机生产经营者为基础、以农机服务组织为依托,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逐步实现农机的商品化、社会化。
2、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
表现在大中型机具较少,小型居多;人工操作机械多,自动化机械少,主机与配套机具比例失调,机具功能单一,机械利用效率低,生产率偏低。传统的经营模式造成作业形不成规模,农业机械作业局限性很大,进而整体功能发挥不合理。
3、土地性质和土地的田间改造跟不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现有的大部分土地属分散经营,对农业的产业化经营造成制约,绝大多数的土地田间改造跟不上机械化发展的需要,大面积的作业受到限制,发挥不出大中型机械大规模作业的特点,导致适宜于田间作业的大型机具的科研、开发较为缓慢。
4、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体系不健全
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在解决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封闭性、滞后性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农业新技术推广、农业机械新产品的示范、农产品的销售、农业信息的传递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有许多部门还没有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甚至有的办公条件根本达不到信息化的要求。
5、农机市场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质量较差
农机伪劣产品在市场上泛滥,部分商家以次充好,农民贪图便宜,受损失后农民维权意识又差,严重耽误农业生产,影响农民购机用机热情。
6、专业技术人员缺少,资金投入不足
现在部分地区对口专业人员青黄不接,普遍存在着知识面窄、技术陈旧老化、实验示范设备少等问题,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二、发展农业机械化相应的对策
随着国家对“三农”的重视、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不断的深入、各项支农惠农配套措施的出台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力度的加大,农民购买机具的积极性逐年提高,因此,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势在必行。
1、拓宽农机服务领域
农机服务应有纵向领域向横向联合发展,逐步走运作市场化、服务产业化的道路。积极培育扶持农机合业向农副产品加工、农田基本建设、跨区机收等项目上发展。
2、加强信息化的建设信息网络的建设要以市场和农户为中心,以县市信息网络为服务平台,及时将国内外的新机具、新技术、区域内的农机作业需求信息介绍给广大农民,实现当地跨区资源作业项目信息的共享,提高作业效率。
3、加强政策保障和资金收入
自2004年中央1号文件下发,将农机购置补贴专项纳入“三补贴,两减免”,调动了广大农民购机用机的热情。我们要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争取国家和地方的投入,改变以往农机队伍中普遍存在的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境况。
4、加强农机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
现有的农机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着知识结构老化,人员年龄偏大以及资金上存在的不足,致使许多先进的农机新技术和适用的机械不能及时投入到生产当中。要争取在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机械化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提高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应利用农机技术人才优势,建立农机具生产、销售、培训、维修保养一条龙的服务体系,进而建立健全农机化服务体系,增强农机化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
(作者单位:158400 黑龙江省虎林市忠诚乡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331200 江西省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图书馆)
解决税费改革后新问题的对策
马艳春 曲 艳
解决农村贫困地区税费改革后出现的新问题,主要有以下对策:
一、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政策倾斜,从法律和制度上规范国家与农民的分配关系。
从项目、科技、资金等方面对农村贫困地区给予扶持,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和农村公益事业健康发展,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更多地转向农村公共产品的供应上。目前财政支农资金的渠道很多,多用于直接农业生产的支持。国家应将各种支农资金加以整合,并将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由过去用于农业生产转向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应,如增加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农业科技推广、农村公共医疗卫生设施和队伍的建设,农村贫困群体的社会救助,农村供电和道路的维护等方面的投入,真正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不断优化,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要以公共财政理论作指导,建立以税收为主导的农村财政收入分配机制,将过去长期由农民缴费负担的农村公共产品,转为由政府公共支出保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公共财政运行机制,从法律和制度上规范国家与农民的分配关系。
二、转变职能,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提高效率,从根本上堵住农民负担反弹的口子。
积极开展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政府投入办学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建立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县、乡财政的财力受到削弱,完全由县或乡政府承担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经费已不太可能。九年制基础教育关乎国民基本素质的培养,不能依靠向农民收费来解决经费保障问题,而应由国家财政提供经费。在当前县、乡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建立中央与地方共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尤为迫切和重要,可以按照各级财政的财力状况,决定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分摊基础教育经费的比例,比如,按“三、三、二、二”比例分担,即中央供应30%,省供应30%,地市供应20%,县供应20%,或者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级次财政的财力状况,分别核定负担比例,确保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经费供应。制定和倡导农村社会办学的优惠政策,吸引各种社会资金承办农村基础教育,减轻政府财政的资金供应压力。转变乡镇职能,简并乡镇事权。要
按照“市场能解决的,政府不干预;民间能负担的,政府不包办”的原则,明晰乡镇政府事权,主要管市场管不了且无法管的事情,从过去管农民、服务上级转到服务农民上来。乡镇机构设置采取简并和兼职相结合。只有少设机构,多设兼职,才能简并机构,转变职能,提高效率,从根本上堵住农民负担反弹的口子。
三、没有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政状况的改善,农民减负就难以完全实现。
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理顺了农村分配关系,扭转了长期以来农民负担过重的局面,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造成农民负担过重的一些深层次原因还没有根除,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弊端依然存在,必须继续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农村财政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税费改革是农村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整个国家财政分配体制和运行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要以公共财政理论作指导,作为农村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农村税费改革必然要求以公共财政理论作指导。税费改革、农民减负与县乡财政状况紧密相连,没有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政状况的改善,农民减负就难以完全实现,税费改革就缺乏推进的基础。
(作者单位:155600 黑龙江省宝清县宝清镇经管站)
如何建立新型农村集体资产运营机制
李 季 张 岩 李 杰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方面暴露出的问题,警醒我们必须用一种全新的理念来重新审视。为什么法律、法规实施不到位,为什么多年来存在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我们认为还是管理体制存在弊端。因此,有必要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来解决现存的问题。
一、县、乡政府必须转变职能
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乡镇政府对村委会没有领导关系,村委会是经村民直选代表农民利益的自治组织。乡镇政府不能再下达这样或那样的指标,强迫村级组织干他们不愿意干甚至损害农民利益的事情。同时,要大力发展以经营土地为中心的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来逐步取代现有的村民委员会管理村级经济活动的职能。
二、大力发展新型股份合作社
对单一从事种植业的农户,可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成立以生产某乡农产品为主的专项合作社。农民可以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也可以用宅基地和房产及其它家庭财产入股,合作社的资产归入社成员集体所有,土地经营的所得收益则按股分红。这样,农村土地可以实行规模经营,大幅度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也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化。对单一从事养殖业、运输业和加工业服务业的农户,也可以通过积极引导,示范带动等方法组织建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制定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出资方式和出资数额可由章程决定,给农民加入合作社留下足够的空间。实行加入自愿,退出自由,一人一票,民主决策,所得利润按出资额的比例返还的原则。
三、对现有农村集体经济实行股份制改造
具体构想是:首先,要进行村集体资产的清查和产权界定工作,由农经部门颁发《村集体资产产权登记证》,其次,将目前仅存的农村集体资产进行科学的评估作价,拆股量化到每个村民,使村民变股东。农村集体的不动产和动产进行变卖、处置时要召开股东大会讨论通过,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过去由“老三位”说了算或地方政府干预村集体资产处置的问题。第三,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合作社向村民颁发股权证,集体资产的收益则按股分红,亏损时也由股东按股分担。实行这种改革要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全面推行。
四、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对建立新型农村集体资产运营机制在政策上予以支持
比如:在支农资金和扶贫项目开发上应以合作社为载体;在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上财政给予的农民保费补贴由合作社来具体运作:在合作社的生产经营项目上免收所得税和营业税;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上往合作社倾斜。必须指出的是,合作社一定要依照《合作社法》的规定抓好自身建设和行业自律,合作社领导班子必须由入社成员大会民主选举产生,按财政部门颁布的财务制度,并到当地工商部门办理登记证,领取营业执照。
(作者单位:16100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农村合作经济管理总站、碾子山区财政局农经站)
发展经济是新农村建设中心任务
索爱萍 韩凤莲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基础不牢固,再美的蓝图也无从谈起;经济不发展,再好的愿望也无法实现。中央确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个字总要求,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而位于总要求之首的就是“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主要途径。
实现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必须立足于农村产业的发展,从解决农村经济问题入手,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我认为,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抓农村工业
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问题,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重视和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单靠农业解决农村发展和农民富裕是不可能的。因此,要繁荣农村经济就必须兴工业、上项目。因为工业是国民经济中创造价值最多、财政贡献最大、容纳就业能力最强的产业,代表着生产力发展的最新成就,引领着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只有跳出“三农”抓“三农”,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坚定不移地走以工促农、以工带农的发展道路,农业才能增效,农民才能富裕,农村才能繁荣。没有工业化,就不可能有城镇化、现代化。从全国来看,先进的农村地区大都是工业化搞得比较好的地区。
二、抓现代农业
在注重发展农村工业的同时,必须搞好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因为现代农业是我国农村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现代农业使农业生产的可控程度大为提高,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和有限的空间上生产出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农产品。建立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转变现行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和核心。
三、抓创汇农业
由于农业生产和经营者主动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的意识淡薄,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观念不强,缺乏外向型农业观念和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农户种植和产品加工相对分散,出口型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名优品牌少,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比较滞后,导致我市的农产品出口创汇少,农业外向度不高。
四、抓劳务经济
从全省看,我市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排中间,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居第一。劳务输出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必须进一步着眼于引导,侧重于培训,立足于服务,致力于维权,落脚于回归,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力争到2007年底,外出务工人员达到更多,劳务总收入更好,返乡创业人员越来越多。
五、抓生态农业
以生物能源、生物基产品和生物质原料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质产业,是拓展农业功能、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的新兴产业。按照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积极谋划适宜我市发展的生物质项目,加快开发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燃料、肥料、饲料等,推广秸秆气化、固化、发电等技术,促进秸秆综合利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利用荒山、荒地等资源,发展生物质原料作物种植。
六、抓畜牧养殖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畜牧业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更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高级形式,被世界公认为大农业中的朝阳产业。加快畜牧业发展,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财政收入的有效途径,而且是加快我市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的“助跑器”。我市发展畜牧业无论是政策环境,还是经济环境,以及自然环境,都处在最佳时机。
七、抓资金投入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必须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建立以各级财政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相结合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加大对农业农村的资金投入。
(作者单位:164000 黑龙江省北安市赵光镇农经站)
第三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研分析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研分析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研分析2010-06-29 18:52:49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研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研分析(2)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广大农民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自主创办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是伴随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发展的全新市场主体,是对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丰富和完善,是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中的重大制度创新,较好地解决了农户与市场之间的矛盾。《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施行,标志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依法发展的新阶段。农民依法设立合作社,对于提高农民综合素
质和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合作社及其成员抵御市场风险、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特点入手,剖析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并对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在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扶持下得到逐步发展,特别是2005年《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颁布后,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到目前为止,全市有农民专业合作社89家,入股社员2054个,辐射带动农户万多户,经营和联结基地面积万余亩。按产业分,种植业23家,林特业28家,畜禽养殖业20家,水产业10家,其他9家;按服务内
容分,技术信息型21家,生产加工销售型54家,供销合作型2家,其他(农机)9家。2007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经营服务总收入亿元,实现盈余652万元。分析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以农民为主体,组织形式逐步呈现多样化。具体来讲,主要有三种:一是龙头企业依托型。主要是一些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农业龙头企业,利用其技术、资金、贮藏、销售等方面的优势,联合同行业或同类型的养殖或种植专业大户,兴办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市有10家这种类型的合作组织,如小曹娥禾丰辣椒专业合作社、阳明凤鸣家禽专业合作社等。二是农民合作创办型。主要是以能人为核心,依托能力大户的管理经验及资金、技术、销售等优势进行带动、联络若干专业农户,组成紧密型的合作制服务经营组织。目前全市有60家这种类型的合作组织,如朗霞杭州湾兔业专业合作社、梁弄天绿水果
专业合作社等。三是农业、供销、行业协会等单位牵头引办型。就是发挥有关部门场地、设备、经营管理及市场销售等优势,组建统一生产、统一品牌、统一营销、统一服务的合作社。目前全市有12家这种类型的合作组织,如市瀑布仙茗产销合作社、市舜水蜜梨专业合作社等。
(二)以产业为依托,经营内容逐步呈现专业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一般由从事同类产品或产业的生产、经营的农民和社团组织组成。在已建立的专业合作社中,绝大多数是围绕当地的主导特色产业建立发展起来的。通过专业合作社的运作,如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申请农产品质量认证、创建品牌等,进一步推动主导产业的发展,提升特色产业的档次,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市加工型蔬菜、茭白、水产、畜禽、红枫、竹笋、茶叶、杨梅、蜜梨、葡萄等十大特色产业都相继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经营的农产品占全
市特色农产品的比重达到55%以上。同时,合作社制订各类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57个,注册登记商标49个,获得各级名牌称号16个,建立国家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及基地33个。
(三)以民办为原则,运作机制逐步呈现规范化。从目前运作较好的合作社来看,一般都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和服务宗旨,有比较完整的规章制度以及规范的章程。在组织参与上,只要符合入社条件,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在内部管理上,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重大事项由社员大会讨论决定;在服务和利益分配上,坚持以不盈利为原则,对内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让社员充分得到实惠,社员无偿享受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等。对已建立农产品品牌的,还可无偿享受所经营农产品的注册商标使用权。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规范化合作社55家,其中省级示范合作社4家、**市级12家、**市级12家。
(四)以增收为目的,社员收入逐步呈现最大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直接参与到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全过程,既发挥了家庭经营制度的优点,又克服了家庭经营规模小、与市场脱节等不足,农民通过自己的联合与合作,共同抵御大市场的风险,对内以服务为宗旨,对外以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壮大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加了社员收入。一些运作较好的合作社通过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品牌建设,对农产品实行分级包装,进行统一销售,一方面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销售价格,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另一方面节约生产管理成本,提高合作社经营效益。同时,为增加社员收入,达到利益共享,合作社不但实行年终股金分红,而且实行销售二次分配
第四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公司的区别
公司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比如两者均具有法人资格;股东对公司或者成员对合作社均只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中的股份有限公司对股东人数的要求与合作社对成员人数的要求均没有上限;合作社的组织机构有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经理等,跟公司组织机构中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等相类似。但是二者之间毕竟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下面就根据《公司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相关规定作一些比较。
一、公司以营利为目的,合作社是一种互助性的经济组织。
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其目的在于通过为成员提供购销、加工、运输、储藏、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使成员联合进入市场,形成聚合的规模经济,以节省交易费用、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成员收入。因此,合作社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成员提供服务,尽管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合作社也可能会有营利。当然,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之一,合作社对外也展开经营,也需要营利,但这并非其主要目的,并且对外经营和营利服从于为成员提供服务。
与合作社不同,公司股东出资成立公司,并非是要使公司为自己提供服务。公司股东注入资产到公司,公司对外展开经营活动,创造利润并回报股东。因此,获得利润并为股东创造价值是公司的根本目的。
二、办合作社的门槛比办公司要低得多。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于合作社的出资问题有非常宽松的规定,农民入合作社可以出资也可以不出资。但是公司则有最低注册资本的要求,比如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十万元,一般的有限责任公司最低要求有三万元注册资金。
三、对于成员(股东)的要求不同。
合作社的成员中,农民至少应当占成员总数的百分之八十。成员总数二十人以下的,可以有一个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成员;成员总数超过二十人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成员不得超过成员总数的百分之五。公司只对公司股东的数目作出了要求,比如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要求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一般有限责任公司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没有对股东成分作出限制。
四、与公司股东不能抽回出资不同,合作社实行“退社自由”的原则。
公司法不允许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回出资。股东如果想与公司脱离关系,只能向其他人转让公司的股份。而合作社实行“退社自由”的原则,合作社成员要求退社的,只要在财务终了的一定期间内向理事长或理事会提出即可。合作社成员虽然可以自由退社,但却不能像公司股东转让股份那样将出资额和成员资格转让给他人。
五、登记要求不同。
法律规定,合作社到当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是不收费的。当然有一些不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的农民合作组织,比如说农民技术协会,以前已经在民政部门进行了社会团体法人登记,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后,仍然还是在民政部门登记,按照社会团体法人来进行管理,不需要变更成工商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而公司登记则是按照注册资金总额资金的比例收取登记费的,最低为50元。
第五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和业务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和业务
渭南市农广校 张东民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新成果。农村改革以来,农村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了农户的市场经营主体。但一家一户经营规模小、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在生产和经营中遇到很多困难。因此,一些农村能人、专业大户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自发组建了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协会,为农民群众解决信息、技术、资金、供销等方面的问题,较好地解决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衔接问题,被群众称为“贴心会”、“致富会”。但同时,协会没有法律地位,只服务、不经营,有支出、无收益。为解决这一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6年10月通过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07年7月1日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将进入依法发展的新阶段,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和业务 1.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二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这是法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念的基本叙述,是法律用语,理论性强,其理解包括四层意思:(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基础,是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也就是说现在农村实行的家庭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
(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构成,是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实际指的是与同类产品生产经营相关的个人和单位,都可以参加或成为合作社的社员。
(3)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是自愿联合、民主管理。实际就是我们常说的“民办、民官、民受益”,社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志愿加入,自由退出。
(4)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是互助性经济组织。既有着一般企业的市场地位,在市场经营中同样要获取最大效益。但又不同于一般企业,是以成员的互助合作为基础,对成员不以营利为目的,合作社把市场上赚的钱要通过分配返还给成员。
实际上,简单地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农民自己办的,自己管理的,为自己服务的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赋予了专业合作社明确的法律地位和法人资格,可以像其他公司、企业一样,名正言顺地到工商部门登记成立,并领取营业执照,可以放心大胆地办贷款,签合同,做买卖,依法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成为现代农业企业制度的一种重要形式。
1.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性质 可以从“五是五不是”来理解:
(1)是民办组织,不是官办组织。专业合作社以农民为主体,由农民自己兴办,加入自愿、退出自由,独立承担经济责任,表决和选举实行一人一票制,盈余主要按交易量和出资入股比例进行返还。
(2)是经济组织,不是政治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个经济性组织,目的是为农民增收,改善农民的经济地位,只有经济要求,没有政治目的;只从事经济活动,不从事政治活动。
(3)是对内不以营利为目的非营利组织,不是赢利性组织。专业合作社的宗旨是为成员增收,通过多样化和多形式开展农民所需的各种服务活动,解决农民生产经营中一家一户做不了、做不好或做起来不合算的事。遵循“生产在家,服务在社”。
(4)是跨社区参与,不是社区性组织。专业合作社不只限于一村、一乡或一县,可以跨社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区域发展成员,开展服务。
(5)是穷人组织,不是富人组织。其成员主体不是经济实力强的个人和公司,而是经济力量弱小、地位低下、处于分散生产的农户。
1.3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服务形式
用咱们农民群众的话说,就是“两在、两先、两自”。所谓“两在”,就是“生产在家,服务在社”。农民生产上的问题,由家庭经营来解决,没有也不可能会动摇家庭承包经营这个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问题靠合作社来解决。办这样的合作社,农民群众心里踏实、放心。
所谓“两先”,就是“先有专业生产,后有专业合作;先有群众意愿,后有合作社建设”。农业合作社是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必然结果,只有当农业生产聚集到一定规模,专业化达到一定水平,农民的认识提高到一定程度,产生合作的愿望和需求,才会具备组织起来的必要前提和现实可能。所谓“两自”,就是“自主管理,自由进退”。只有社员才是合作社的“老板”和主人,凡是涉及社员切身利益的大事,都必须由社员大会讨论决定,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能强加干预。合作社对所有社会成员开放,只要农民愿意加入,遵守合作社章程,就可以随时提出入社申请,一旦不再愿意在社了,办理相关手续后就可以申请退出。
1.4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协会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区别 1.5.1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专业协会的区别。二者都是在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中出现的,是农民适应市场竞争自愿组成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但又有着很大的区别:专业合作社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组建,可出资入股,在工商部门登记,领取营业执照,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形式,可以从事经营活动,收益可按股和交易额返还,和成员关系较为紧密;专业协会则按照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组建,只能收取会费,在民政部门登记,领取社团登记证,属社会团体,不能从事经营活动,收益不能分配,和成员关系比较松散。
1.5.2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集体经济组织的区别。二者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由农民组成的,但本质上有区别。专业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成立,以农民为主要成员,入退自由,要经过申请批准和登记,从事某种专业的产供销全程服务;集体经济组织是由人民公社解体后演变而来,以村组为单位,没有法律地位,也不登记,成员只能在社区范围内,与生俱来,户口转出即为退出,主要从事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发包等工作,为成员开展生产经营服务的比较少,若要从事经营活动,还须由集体出资兴办农工贸公司或者专业合作社。
1.5.3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1950年代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区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制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建设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生产经营形式。与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的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有着根本的不同,加入自愿,退出自由,产权明晰,不是强行“拉牛入社”,不是强迫加入,不剥夺农民现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生产自主权和家庭财产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