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折射出的中印文化差异跨文化管理分析

时间:2019-05-15 04:08: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印度电影折射出的中印文化差异跨文化管理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印度电影折射出的中印文化差异跨文化管理分析》。

第一篇:印度电影折射出的中印文化差异跨文化管理分析

影片表现出了几个很强的印度文化特征:

①父权,男权文化。男性的勇气和荣誉是受人尊敬的基础,婚姻由父亲安排,婚礼由父亲操办。

②集体主义散漫型关系。人与人之间只要进入对方的公共空间,就很容易进入私人空间,大家无所不谈,无所不分享。

③情绪外露感性。人们动作表情夸张,通过非语言的间接方式沟通情绪和冲突。

④相当森严的社会等级,通过广为人知的种姓制度表现出来。

①男权文化

男权文化,包括男权主义和男权运动,是指一个主要以男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男权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男性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影片中虽然女性很多,但可以看出真正能做主的有影响力的都是男性。父亲包办婚姻,父亲操办婚礼,虽有与母亲商量的镜头,但决定都是父亲做的。有妇之夫抛弃准新娘,新郎又原谅新娘,都是男权的显示。

男权表现最鲜明的就是那个多年来不为人知的家庭秘密。新娘的表妹丽尔性格开朗,懂事,知书达理。由于父母早逝,所以从小与新娘一家关系亲近,甚至将新娘之父看成自己的“父亲”。然而多年以来她心里却始终藏着一个秘密,那就是在她年幼时,曾遭到一个颇有权势的远房叔叔泰迦的猥亵。因为其显著地位,这位叔叔也被邀请来参加婚礼,依然是道貌岸然的样子,受到所有亲戚的尊敬和款待。在婚礼前的傍晚,大家围坐一起聊天时,由于一个小女孩(某个亲戚的孩子)不舒服躺着,叔叔走过来,邀请小女孩跟他去坐车兜风,表妹丽尔非常警觉,就跟着过去,当面指出了自己当年曾经遭到的侮辱,并要求他放开女孩。众亲友闻声而来,表妹只能忍住愤怒离开现场。经过很长时间的反复思想斗争,她终于决定将此事告诉父亲,向他求救。父亲开始不信,相信之后却不能立刻决定,因为他不希望得罪叔叔,更不希望当面冲突。表妹失望之极,决定离开,不参加婚礼。最后父亲决定保护侄女,当众宣布了与叔叔切断关系,并要求他当场离开,不得参加婚礼。叔叔猥亵侄女,侄女忍受这个侮辱多年,最后还得通过父亲来声张正义,更加戏剧性地显示了印度文化中的男权思想。

②集体主义散漫型关系

影片多处都表现了印度文化的集体主义和散漫型的人际关系。首先婚姻是由双方父母包办的,而不是自由恋爱的结果。这个习俗至今存在,而且被社会的知识阶层接受和实践,就说明个人的欲望诉求得服从于家庭利益的倾向。其次,众多亲戚从世界各地赶来参加婚礼,亲戚之间非但不是无话可说,而且显示出许多彼此之间的了解。虽然大家平时不见面,但见了以后就没有隔阂,可以尽情尽兴地交谈各种隐私话题,比如性生活、结婚的需求、个人对家庭的价值等等,完全表现出卢温提出的G类人际交往模式,即关系散漫型。③情绪外露感性

印度文化的情绪外露感性在影片中暴露无遗。影片中的人物从头到尾都是七嘴八舌、高声说话。与其他印度影片相似,舞蹈也是该片的一个重要表现部分。那些美丽直露的舞蹈动作,亲密的身体接触,强烈的肢体语言,都表达了浓烈的情绪感受和体验。影片的色彩也是异常浓烈,以大红金黄为主调。女人的沙丽色彩鲜艳,妆容浓厚。

比如从澳洲回来的儿子爱上了一个在婚礼上认识的女孩,半夜里偷偷跑去对方的房间与之亲热,正好被夜半归来的新娘撞见,也没有表现出不好意思。后来还在公开场合上台与之跳激情舞表达感情,被大家叫好。然而,在描述婚礼承办人杜比与女侍爱丽丝的爱情发展时,影片却表现了另外一种感情表达方式:含蓄深沉。也许是由于社会地位的关系,这二人之间从来没有直接大胆的爱情表白。侍女从来不敢正眼看别人,在低声下气的同时保持自己的尊严。她也从来没有正眼看过婚礼承办人,只是通过细微的肢体动作表示出自己的好感。婚礼承办人虽然装酷,但见了女性似乎更加羞怯,说不清话,与他跟父亲谈生意时的表现判若两人。最后,他鼓足了勇气,也只是用鲜花做了一个心型的花球,捧在自己的胸前,在一个有月亮的夜晚去向女侍求爱。这一段感情的表现说明在整个文化具有浓烈情感色彩之下,依然存在着鲜明的个体差异。

④森严的社会等级

以家庭为背景安排婚姻本身就显示社会等级的重要:重要的不是个人的成就,而是这个人所属的家庭。这可能是印度社会得以延续种姓等级制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影片中表现出来的另一个等级层面是使用的语言:英语和印度语。说英语的似乎比说印度语的要高人一等。从澳洲回来的儿子,从美国回来的新郎,甚至间或说几句英语的婚礼承办人,都从侧面表现出这一点。

最明显的是女侍爱丽丝的行为举止。她因为深知自己社会地位的低下,所以总是归顺服从,低眉顺眼,从来不奢望得到来自比自己社会阶层高的人的青睐。当她感觉到婚礼承办人杜比对她的感情时,心中充满了喜悦。同时在新娘找不到自己的头饰时,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女侍偷了头簪。若不是杜比偷偷看见爱丽丝在整理新娘的房间时在镜子前悄悄试头饰,然后看见她把头饰放回去,并为她出来讨回清白的话,女侍就可能被冤枉开除赶出大门。

另外的表现是杜比发现自己爱上爱丽丝之后的复杂心态,因为女侍的社会等级比他要低,所以他思想斗争很厉害,这种思想斗争本身反映的就是对社会等级的敏感。最后他战胜了这个障碍,则说明他自己追求的现代思想占了上风。

⑤本部影片围绕一个印度家庭中的女儿的婚礼展开,由婚礼中的人物关系剖析了印度社会典型的问题。男权文化明显,父亲包办婚姻,父亲操办婚礼有妇之夫抛弃准新娘,新郎又原谅新娘,都充分体现了印度社会中男性地位凌驾于女性之上。影片中的集体主义和散漫行的关系也得到充分体现,以家庭利益为上的婚姻结合和久不联系但却没有隔阂的聊天跳舞就足够说明。影片中那些美丽直露的舞蹈动作,亲密的身体接触,强烈的肢体语言,都表达了浓烈的情绪感受和体验。以家庭为背景安排婚姻本身就显示社会等级的重要,女侍低下的社会地位也充分体现出印度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

第二篇: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分析

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分析

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影视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载体,在向人们提供感官娱乐、精神审美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间传递着自己民族的文化,潜移默化中影响甚至支配着人们的价值观、精神状态、人生态度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跨文化传播手段。

一、以《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为例分析美国电影中的中国文化

《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两部电影中都包含许多中国元素,但是由这些中国元素构成的动画电影却蕴含着美国风情。

《花木兰》中,花木兰虽然有着细眉、丹凤眼、樱桃小嘴和瓜子脸,但是从整体上看却不像“中国人”。木兰一出场就穿着吊带背心和齐膝短裤,与保守的中国形象相去甚远。另外,影片虽然注意到龙对于中国的特殊意义,但却把中国龙设计成无厘头的木须,一只除了说大话以外什么都不会的干瘪动物。花家的祠堂里不但供奉着女性祖先,而且设在一个开放的亭子内,不但谁都可以进,甚至连一只狗都能在里面捣乱。祖先在祠堂议事的格局俨然就是西方的圆桌会议。每个人都在喋喋不休,现场显得混乱不堪,一个家族会议失去了它应有的凝重、严肃。虽然对中国观众而言,这个木兰“太美国化”了,但是观众在觉得诧异的同时也在渐渐接受这部影片。中美两国的文化就在这样的过程中相互影响渗透,达到互相影响与促进的作用。

在《功夫熊猫》中,熊猫阿宝是鸭子的儿子,吃面条长大,成天做着英雄的梦,却又好吃、懒惰。中国功夫讲究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但是在《功夫熊猫》中,所谓的功夫更多是倾向于实战的“美国功夫”。每逢格斗的时候,我们除了看到几只动物以高速移动来博取胜利之外,几乎看不到任何招式。乌龟大师口中经常出现许多哲理,听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但是《功夫熊猫》真正理解中国的道家思想吗?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当熊猫打开天书时,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这一桥段的设置,貌似符合了道家的“无为”思想。但是熊猫阿宝从龙之典上得到的启示是“相信自己”。当太郎发现龙之典里什么都没有的时候非常愤怒,阿宝反而安慰他说没关系,他第一次打开的时候也没有领悟,而且他还告诉太郎,没有什么绝密的奥义,而只是你自己。《功夫熊猫》中有熊猫、功夫、道家语言、金元宝、山庄布置、碗筷、福字等等一系列中国元素,然而在这华丽的元素外表下,蕴含的是美国“相信自己”的精神。相对于《花木兰》而言,《功夫熊猫》将中国元素与美国文化结合的更为精致。这也是《花木兰》一直没有在中国获得市场而《功夫熊猫》却在中国获得高票房的一个原因。

二、以《卧虎藏龙》为例分析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卧虎藏龙》中充溢着中国文化的典型符号:京鼓、琵琶、二胡、笛汇成的东方天籁,江湖侠士,神奇玄妙的中国武术等等。然而影片着意表现的并非是表象上的东方文化奇观,而是更为内在的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反思。《卧虎藏龙》的片民隐喻着人性中奔放和隐忍的两面性,影片分别提供了典型的东方气质人物李慕白和西方气质的人物玉蛟龙。李慕白这个角色承载了中国古典文化的侠义精神,他修为高深,沉稳大气,重情重义,深受传统礼节的束缚,对个人感情一味隐忍克制,而玉蛟龙则敢爱敢恨,蔑视江湖权威与世俗成规,追求自由生活。这一人物的创造,很大程度上尊重了西方文化崇尚的主体精神和个人本位。影片通过人物展现了感情与道德伦理、个人欲望与江湖道义、生命冲动与心灵自制的剧烈冲突,以及对自由的追求,和自由被禁锢带来的痛苦与矛盾。遵循传统礼教的李慕白悲剧的死去,而跳出传统礼教追求绝对自由的玉蛟龙最终也走向毁灭。在快意恩仇之间,影片向人们抛出了究竟用什么样的信仰才可以走出迷雾的人生拷问。

观众可以从电影设立的东西两种文化形象中看到自己和他者,既在对照之中凸显了本国文化的文化特性,又通过共性的挖掘打通了不同文化间的审美隔阂,获得多元文化的接受认同。影片既没有以民族文化为本位固步自封,也没有对异国文化无原则的曲意逢迎,而是通过对东西文化精神的双重渗透和汲取,探索了人性共同的话题,体现了儒家文化“和而不同”的智慧,从而获得了良好的跨文化传播效果。

三、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首先,电影要做的就是认识自己,就是说,电影应该发掘本土性的“文化资本”,在自身的文化结构找出本土的主流文化。电影的文化表述是一个系统,既包括了肤色、服饰、饮食、语言、建筑等外在的表征,也包括人际关系、生活习惯、民俗仪式、价值观念等内在的意义。所以电影要做的就是在这些文化表征和内在意义中找出可以拿来展示的那一部分“文化资本”。

其次,寻求共同的文化话题。电影《刮痧》导演郑晓龙说过,“各种文化在浅层次、在表层上虽然千差万别,但当涉及人本身,人本性,比如亲情、家庭层面时,则是相通的。”善于寻找开掘全球人都能理解的,既有共性,又有“距离感”的文化资源,找到民族化与国际化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是实现电影跨文化传播的重要策略。

再次,培养电影跨文化传播方面合格的“把关人”。在电影媒介中,所有参与电影制作人的人都可以称作“把关人”,但最为重要的“把关人”当属电影导演。所以,在传播主体方面,电影要培养合格的“把关人”——精通各国各地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者。电影人应该具备一种国际化视野,摒弃单一的视角和过重的本土情节,用现代化、全球化的视界来关照本土文化或各国各地文化的差异。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要真正实现良好的跨文化传播决不能只是文化符号的简单堆砌,更重要的是找到不同文化表象下隐藏的共同的文化内涵。认识到这一点,我相信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必定有更大的发展。

第三篇:从中外电影文化差异看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中外电影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陈若昕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华中科技大学

摘要: 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早期经典学说,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作为每个民族长时间智慧的沉淀,文化有着其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为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设置了一些障碍,如何引导当代学生尽可能的摆脱这个困境,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在这个文化产业飞速发展的时代,电视、电影也成为了我们认识不同文化重要的方式,现代社会的文化体验都已经深刻的受到了大众传媒交际的影响,电影在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也必定能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电影、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教育

1.漫谈中外电影中跨文化交际元素

1.1好莱坞电影与中国元素

功夫:《功夫熊猫》中的盖世五侠,就《功夫熊猫》这部电影来看,里面涉及到了“中原五侠”,即蛇、虎、鹤、螳螂、猴,这主要是依据中国南方拳法里极为有名的“五形拳”所设计的角色。原本“五形”是指虎、蛇、龙、豹、鹤,但是由于成龙主演的诸多武侠电影在好莱坞极为影响力,因而这部电影的武侠取材主要来源于五形拳却受到1978 年,先后出现于荧屏的成龙主演的武侠电影《蛇鹤八步》以及《蛇形刁手》的影响,影片将其作以细微改动,主要是将鹤拳以及蛇拳作为主題。,《冰河世纪2》里总会像李小龙那样“啊”的一声的小松鼠,《黑客帝国》里摆起了黄飞鸿的经典动作的尼奥。

中国话:《赤焰战场》里飙了一句中文“几年前,我住在,武汉。”的布鲁斯·威利斯让底下的观众骚动了好一会儿。电影里外国人说中文的例子并不少见,早在2001年《珍珠港》的开头,亚历克·鲍德温饰演的军官就临时教了即将参与战斗的美国兵一句中文:“我是一个美国人。”以防遭遇空袭,美国军人迫降在中国,向当地人传达信息,能有得救的可能。《碟中谍3》里,汤姆·克鲁斯在路上狂奔大喊:“让开!让开!小心!”一句简单的中文,在阿汤哥中国横冲直撞。中国话不仅限于普通话,在《当幸福敲门时》,或者一些有唐人街背景的电影里,就会出现很多广东话。尼古拉斯·凯奇在《魔法师的学徒》里也用粤语夸奖别人有一头秀发。但是他最经典的中文对白还是《战争之王》那句“我比较喜欢打枪。”

旗袍:当年《花样年华》里张曼玉穿的23件旗袍,优雅的气质让欧美人看得陶醉,以至于四年后的《蜘蛛侠2》也安排克尔斯滕·邓斯特穿上一件“中国红”旗袍,以博取眼球。妮可·基德曼在《澳大利亚》里的几身旗袍装也是该片宣传的利器,片中穿着红色旗袍的妮可与休·杰克曼在雨中激吻的那场戏也成了经典画面。

而《花木兰》、《末代皇帝》、《面纱》则完全是采用了中国故事作为主线和情节选材或者对中国、中国人的生活进行了描绘。

1.2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元素

中国电影的市场化改革肇始于1993年。从那时起,国家决定每年从国外引进10部“代表世界电影艺术与技术最高成就”的影片。好莱坞高成本大制作全明星阵容的电影的登陆,不仅使广大中国观众耳目一新,也令萎靡已久的中国电影票房市场重获生机。国人被好莱坞大片耳目一新的故事情节、精美绝伦的电影画面所深深吸引,传统国产片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失去了大量观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而在这种情势下,中国电影人开始了又一次的尝试探索—--向好莱坞借鉴学习。从1930年代“多寡头垄断 商人出力银行家出钱”,1970年代“标准化管理 产品策略上的革新”,1970年代“创意经济主导 掮客逆袭好莱坞”,1980年代“多渠道开发与本质的蜕变”到,1990年代后至今“新玩家的加入 被资本全面夺权”。了解、吸收了这些特点之后的中国化大片可谓继承了好莱坞大片的全部衣钵,无论是从发行制作,还是影片上映前期后期的宣传,电影届对好莱坞模式的学习不可谓不到家。以张艺谋导演作品《英雄》(2002)为代表,一系列中国大片系数登场:《满城尽带黄金甲》、《手机》、《天下无贼》、《十面埋伏》、《夜宴》、《无极》„„2005年可以看作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转折点:《无极》在电影排行榜中打破数年来外国电影独占鳌头的状况,位列第一,正所谓“从十年前面对好莱坞大片惊呼‘狼来了’的恐惧,到如今中国式大片的崛起,夺回票房冠军的宝座,并努力拓展了国际市场,大片在中国电影史上书写了辉煌的一页。而从影片的题材类型角度来说,中国式大片也具有自身之不同于好莱坞大片的特点:古装电影是中国式大片的主要类型。从《英雄》的开创,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十面埋伏》、《无极》,古装大片一路走来,不仅重新激发了国人对于国产片的兴趣,也使得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不断在世界性电影节上获得奖项。在肯定民族电影取得的巨大的成绩同时,笔者认为人

们更应该看清当下中国电影市场单一古装大片“一枝独秀”现象的深层困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这类电影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有较为准确的把握。

2.从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对比看文化差异

2.1好莱坞电影中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形象

今日看来,立国两百多年的美国是年轻的,但其所经历的历史的洗礼却是无比丰富,这些社会更迭的起承转合,影响了美国的经济政策、政党制度,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影响了美国人的思想文化,影响了他们所铸就的那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关于英雄,词典上是这样定义的:a man distinguished by exceptional courage and nobility and strength 拥有卓越的勇气、高尚品质和能力的人。

随着历史的变迁,美国文化艺术领域中涌现了性格各异的英雄人物,其中一类英雄是,在一战、二战后,逐渐走向强大的,美国社会中诞生的,以拯救世界为己任的,拥有超能力或卓越科技装备的”超级英雄”人物形象,以超人、蝙蝠侠、蜘蛛侠为代表。

从独立战争前被殖民压迫的美国和南北战争前社会充斥的剥削黑奴的不正之风的美国,到一战、二战后,经济迅速发展,逐渐强大的美国,美国文化艺术中的英雄人物形象也在随之不断改变,从反压迫反剥削的具有革命思想的普通民众到能够拯救世界,期望通过自身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安定的”超级英雄”。可以说,正是由于美国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其文化艺术领域才会涌现出如此多的英雄人物形象。

2.2中国电影中的英雄人物

而中国电影中的一系列英雄人物如乔峰、叶问、陈真、黄飞鸿等普遍都是经过自己后天努力,坚持不懈才最终慢慢获得了个人的能力和本事,乔峰的丐帮绝学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法、自己习得的少林七十二绝技龙爪手、降魔掌,陈真也更是凭实力在精武门创立之初起到了决定作用,使精武日后发扬光大、黄飞鸿用尽心血将洪拳整理,使其以飞铊入埕、采高青、五郎八卦棍、无影脚等绝技闻名,叶问七岁时,便拜师入陈华顺门下。十六岁那年,叶问远离佛山,赴港求学,才开始自己打拼…….这一系列的中国式英雄人物都是靠着自己的顽强斗志和坚韧毅力创造出了一个有又一个神话,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辉煌,为抗击敌人保家卫国做出了不容小觑的贡献

3电影中反映出的民族精神差异

3.1美国民族精神

辗转200多年的美国文化,其中的英雄人物形象不断发展变化,但同时其所代表的美国英雄主义内在精神,那种美国性格却是永恒不变的。

什么是英雄主义?按照《辞海》的解释,就是“主动为完成具有重大意义的任务而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和自我牺牲气概和行为”。美国人的英雄主义依靠他们具体的英雄人物形象来体现,但其价值内核显然是能够跨越历史、穿越时空的永恒。

美国社会崇尚的英雄主义主要具有个人主义和霸权主义两个特性。

3.1.1个人主义

在美国性格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他们的个人主义,无论是汤姆、海丝特、斯嘉丽所代表的反抗压迫和剥削,勇于斗争的传统人物形象或者是近代不断涌现的超人、蝙蝠侠、蜘蛛侠等”超级英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独立的个人形象,美国文化十分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甚至片面的夸大,认为个人超越一切,能够改变一切。

在美国人的心目中,只要是他们愿意做的,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有能力做,有了能力之后,他们会更加自信而坚持的去获得成功和胜利,他们认为人的力量是强大的,美国人的力量更是强大的,因而美国如今的地位,是他们喜而乐见的,也是他们对于自身能力一种自信的表现。

3.1.2霸权主义

过度膨胀的个人主义势必导致霸权主义,美国人逐渐期望由他们拯救世界、引领世界、乃至操纵世界。

以蝙蝠侠这一人物形象为例,从前他是面带微笑的正义朋友,轻松取胜的侠客,随着时代的变迁,他的现实性和局限性都加强了,他变得越来越彷徨和孤独,日益走向偏执和黑暗。他的性格变化就是美国社会发展的缩影,象征美国从之前崇尚自由美好生活的光明积极的革命者、反抗者逐渐成长为被战争的胜利和自身的强大而冲昏头脑,想打击谁就打击谁的霸主。

然而美国的霸权主义给世界带来了担忧和威胁。

根据美国官方统计资料,无论是冷战期间或冷战后,美国一直对外频繁使用武力:1798年至1993年期间,美国以武力解决冲突的案例高达234次;冷战期间美国对外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约有125次。1990年以来,美国以执行联合国决议、维持和平、实施人道主义援助、反对侵略以及保护美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等各种借口,先后对外出兵达40多次,其中对他国进行强力军事干预就有10次。

3.2中华民族精神

无论是古代中国武侠电影中抗金、抗倭寇的各种情节、近代为不是东亚病夫而振臂高呼的陈真、叶问等系列电影,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作出许多以战争为题材的优秀电影。这些影片或描述重大历史性战役和革命历史事件,或以战争为背景反映普通人民的战斗精神,或以娱乐方式呈现战争中人民与敌人的斗争,这些战争电影无不传达出它们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仁义精神、自强不息精神等中华民族精神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文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优秀战争电影中民族精神形成的源泉。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集体观念和集体意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深入到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这种对于社会、国家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国家、民族濒临危难时,表现就愈为突出,从而成为爱国主义精神的强大动力。

4将电影运用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育中

电影将精美的画面与丰富的语言联系在一起,学生观赏电影时其视觉和听觉可以得到充分调动,学生们可以通过演员们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语流语调、服装道具等,来加深不同文化中各种等语言修辞概念, 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英语知识以及中外语言系统的不同。

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受社会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教学中, 单纯传授语言不足以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应尽可能的让学生通过英文电影掌握西方国家的自然、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等基本情况,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而减少双方的分歧或误会。学生们而且还能够了解其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文化知识。通过电影, 学生们还可以接触各种文化知识在真实场景中灵活运用的情景, 潜移默化地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随着文化知识的积累,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用英文电影作为视听说教学材料, 不仅因为其语言和所呈现文化的真实性与直观性, 还因为它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因为其具有故事性, 可以让大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教师再加以强调, 学生们很容易便印在脑海里, 终身难。此外,英语原版电影深受学生的喜爱、电影随处可得、原版电影形式多样、观看时间可随意控制、小标题或者字幕可以随意导入和编辑这些优点也更便于在跨文化交际教育中使用电影这一多媒体工具。

5结论

仅仅从电影的这一点上,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文化上的冲突和差异。实际上跨文化的交流之中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通过电影,我们可以充分意识到各国文化存在的差异性、意识到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并进而可以利用电影,这人类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促进来自不同文化中的人的交流。将电影用于教学中,可以摆脱原本枯燥的课堂,是学生可以近距离的感受西方的文化。同时也更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强瑛.《功夫熊猫》字幕翻译的归化与异化策略[J]. 电影文学,2010(15). [2] 鲁 琦.电影中的跨文化交际 [J].2009(148)[3]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4] 龚红霞.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6)[5] 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 [M].上海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6] E.Summerfiel.Crossing Cultures Through Film,Intercul-tural Press, 1993.

第四篇:论跨国公司的文化差异及跨文化管理优势

论跨国公司的文化差异及跨文化管理优势

摘 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和跨国经营的蓬勃发展,各国企业的组织结构、技术方法、决策方式、控制程序已基本趋同,但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文化差异却成为一个影响管理者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从而给管理者的管理增加了难度。随着跨国经营活动规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企业文化差异日益明显。文化差异极易导致文化冲突,它既能成为跨国经营管理的推动力 ,也能成为跨国经营管理的阻抗力。企业应该正确认识文化差异和冲突 ,进行跨国文化的沟通与管理,建立跨文化的企业文化 ,从而创造出国际竞争优势。跨国公司的跨文化差异管理成效成为影响跨国公司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如何认识文化差异,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将跨文化管理和企业管理过程协调统一起来进行研究,并提出了适合于跨文化管理的策略从而达到竞争优势。

关键词:跨国公司、文化差异、文化冲突、跨文化管理、竞争优势

一、跨国公司文化差异的产生及体现..............................3

二、跨国公司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冲突...........................3

1、文化差异极易导致文化冲突..............................3

2、跨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3

三、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策略...................................4

1.实行人才本土化战略。..................................5 2.多元文化相容策略......................................5 3.通过跨文化培训,达成跨文化理解.........................5

4、发展与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5

四、跨文化管理的竞争优势.......................................6

1、降低公司经营成本.....................................6

2、增强公司的管理创新....................................6

3、提高公司人力资源的效率................................6

4、提高公司的国际竞争力..................................7

五、结论与启示.................................................7 参考文献:......................................................7

一、跨国公司文化差异的产生及体现

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指出:“在日常生活中,随着愈来愈相互依赖的全球经济的发展,我认为语言和文化特点的复兴即将来临。简而言之,瑞典人会现瑞典化,中国人会更中国化,而法国人也会更法国化。”也就是说,在当代全球化的世界里,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趋势:一是人类愈来愈具有全球化的共性;二是在全球化的世界中,人类愈来愈坚持保留各自原有文明的特色或个性,即国际间的文化差异在不断增加。

所谓文化差异是指不同国家、民族、地区之间文化以及不同企业文化之间的差别。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系统性、非物质性的歌特点以及各个民族间的语言、传统、性格和生活方式不尽相同,造成各个国家民族在文化方面的千姿百态。

企业的文化差异包括三个层面:最深层的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中间层的是具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差异,表层的是具有个性特色的个体、文化素养的差异。公司之间的企业文化和组织文化的风格差异以及员工个体文化素质的差异是文化差异的重要来源。在跨国经营中对文化差异的忽视一般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忽视组织中个体行为的文化背景;二是缺乏对本文化和他文化的了解;三是排斥他文化而迷恋本文化;四是主观假设文化具有相似性。

二、跨国公司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冲突

1、文化差异极易导致文化冲突

企业文化差异极易导致文化冲突和困惑,而且这种差异越大,冲突与困惑的可能性与程度也越大,从而使企业的管理也变的复杂。

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雅俗之间相互独立、相互排斥的过程,它既指跨国企业在他国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又包含了在一个企业内部由于员工分属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而产生的冲突。文化冲突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来自于风俗习惯的、有来自于价值观念的、有来自于行为举止的、有来自于自然环境的。所有这些构成了跨国公司经营不同于一国经营的重大差异。

2、跨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

文化冲突可以从两个层面上认识。一是在企业内部层面,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活动时,往往为了实现当地化的目标而聘用东道国人员,这些人员由于各自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可能导致企业内部冲突。二是企业外部层面,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活动进入东道国后,会受到来自东道国外在文化环境的影响。因此企业集团跨国经营过程所面临的文化冲突,其成因可以归纳为如下方面:

①沟通方式和语言导致的文化冲突:语言是人类相互沟通的主要手段,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文化。因此也有因为语言文字的深层内涵及其表达方式上的不同造成了沟通中的误会而产生的文化冲突。

②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导致的文化冲突: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倾向和禁忌,影响着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这些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如果经营者不了解就很有可能会产生冲突。

③刚性的企业文化导致的文化冲突:一些企业在从事跨国经营活动时,如果企业内部人员因循守旧、不愿变革甚至无视东道国文化的存在沿用原来企业的文化模式,这些都会导致企业内外文化冲突的产生和加剧。

三、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文化冲突在跨国企业中是客观存在的 ,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寻找超越文化冲突的公司目标,以维系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有一个共同的行为准则,这是跨国公司从事国际化经营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 ,就必须针对文化冲突进行跨文化管理 ,规避文化冲突产生的不利影响 ,发挥其积极作用,从而形成竞争优势。

跨国企业集团的跨文化管理,是指与企业集团跨国经营有关的不同文化整体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时,在企业管理过程的各个方面加入相应的文化整合措施,有效地解决矛盾和冲突,因而跨文化管理是当不同文化群体在相互影响过程中出现矛盾和冲突时,从矛盾解决和文化整合中找到交叉文化条件下企业管理的有效模式。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应该充分分析和识别企业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明确自身企业文化的核心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环境调整自己的文化管理战略:

1.实行人才本土化战略。

本土化策略就是本着“思维全球化和行动当地化”的原则来进行跨文化管理。本土化是现代营销观念的反映,是跨国公司将生产、营销、管理、人事等全方面融入东道国经济中的过程,它有利于跨国公司降低海外派遣人员和跨国经营的高昂费用,与当地社会文化融合减少当地社会对外来资本的危机情绪,有利于东道国经济安全、增加就业机会、管理变革加速与国际接轨。

2.多元文化相容策略

一个企业跨出国界经营,要实现商业目标必须融合三种文化,即自己国家的文化、目标市场国家的文化和企业文化。文化融合是跨文化管理的核心和关键,是解决文化冲突的最有效的办法。实施这个策略的前提是允许多元文化并存,它是不同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过程,追求一种文化的“和谐”状态,融合后的文化应当具有东道国文化特色,文化融合和通过跨文化理解和沟通的手段达成。它可以分为文化的平行相容策略和隐去两者主体文化的和平相容策略两个层次。

3.通过跨文化培训,达成跨文化理解

跨文化培训是防止和消除文化冲突的有效途径。在可能的情况下,跨国公司会选择那些在多文化环境中有经历和经验的人及懂得对方语言的人作为公司的培训人员。跨文化培训是解决文化差异,搞好跨文化管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企业跨文化教育与培训应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针对本国人员外派任职的培训;其次,针对东道国人员的培训;再次,针对多元化文化团队的组织与训练。跨文化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文化的认识、对文化敏感性的训练、语言学习、地方环境模拟等。

4、发展与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沟通是管理领导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沟通能力是成功领导者的关键能力之一。当团队中有不同文化的成员时,这种沟通过程就变得更加复杂,更加重要。良好的跨文化沟通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化解文化冲突。相反,因不知如何是好而害怕沟通,因为害怕沟通而缺乏沟通,这样有可能在多元文化的组织成员之间出现沟通中断、过度保守、员工之间的非理性反应和怀恨心理等诸多不良后果,并形成恶性循环、矛盾加深、对立与冲突加剧,最后因为一系列的误解而导致企业投资行为的失败。

四、跨文化管理的竞争优势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跨国公司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冲突,实施有效的跨文化管理策略,使企业在学习和接受其他文化理念的同时创造自身的竞争优势。这些优势主要表现为:

1、降低公司经营成本

实施跨文化管理加强对东道国文化的理解 ,可以更快、更便捷地择取信息 ,减少市场开拓的盲目性 ,增强市场的介入能力 ,从而降低信息成本 ,也可以大大降低谈判费用。

2、增强公司的管理创新

企业的跨文化管理使企业具有多元文化、合作文化和共享文化的理念 ,易于突破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社会结构 ,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 ,在市场竞争中做到“双赢”乃至“多赢”。跨文化管理有利于企业成员理解和掌握不同的信仰和价值观 ,面对全球化以及多变市场和客户以及竞争对手 ,激发企业的技术及管理创新 ,提高企业在面临多种需求和环境变化时的灵活应变能力。

3、提高公司人力资源的效率

跨国公司要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认识到文化差异的存在 ,并进行跨文化管理 ,使之促进人力资源的效率和效益。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只有通过类似的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等企业文化内容 ,通过以文化为导向的知识管理才能够不断融合多元文化 ,融合世界优秀文化理念和企业管理思想 ,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提高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跨文化管理有利于融合不同国家的经理职员之间的文化传统和思想差异 ,形成跨文化沟通与和谐的具有东道国特色的经营理念 ,有利于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结论与启示

跨文化管理问题的是当今经济一体化时代跨国公司和外企面临的日益严重的问题。文化差异与冲突始终伴随着跨国经营的全过程 ,跨文化管理是减少文化冲突、创建企业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企业应该识别文化差异 ,把握和运用文化差异 ,尊重文化多样性 ,重视跨文化沟通 ,进行跨文化培训 ,创建学习型组织 ,用科学的方法和务实的态度探索出既达到跨文化和谐目的 ,又具有本国特色 ,同时又与东道国文化相适应的经营管理模式 ,从而使跨国企业能够创造和保持国际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宋亚非 刘明霞 高精美 《跨国公司管理》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 席酉民 《跨国企业集团管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刘悦 跨文化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陈彦红 跨国公司的文化差异与国际竞争优势 陕西经贸大学学报2001-8 第14 卷 4企业国际化中的跨文化管理策略 考试吧

第五篇:印度电影《雨季婚礼》报告分析

目录

一、影片简介

1.1 人物介绍 3 1.2 故事情节

二、跨文化分析

2.1男权文化 4 2.2集体主义散漫型关系 4 2.3情绪外露感性 5 2.4森严的社会等级

三、总结

5一、影片简介

《雨季婚礼》讲述了发生在新德里一个印度大家庭里的非常错综复杂的故事,涉及到印度人的家庭观念、爱情观念、等级观念、现代西方文化与古老印度文化的冲突与调和等多方面的印度文化特征,为我们了解当代的印度文化提供了很好的窗口。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场面宏大热闹,人物多关系杂,却又叙述得非常清楚。虽是喜剧,有许多叫人忍俊不禁之处,却又触动人内心的心弦,让人感动落泪。喜中有悲,痛中有痒:表面的欢乐背后有让人无法启齿的隐情;冲动热烈的感情之中包含冷静的理性。

1.1 人物介绍

故事的主人公主要有: 新娘的父亲拉里特,一家之主。他既传统又慈爱,对家庭负有重大责任,是婚礼的主办者。作为一家之主默默的操劳着一切,深爱着他所有的亲人,宁愿为他们付出一切。面对着家业前途和亲情二者的抉择时,坚决的站在亲情上。母亲对儿女更是溺爱,对女儿的远嫁、儿子的寄宿很不舍,但还是深深的抚慰着他们。新娘新郎,他们是父母包办的婚姻,婚礼之前几乎没有接触。新郎海蒙特是从美国归来的工程师,善解人意;新娘阿迪特虽同意了父母的包办,却同时与另一个有妇之夫有着纠缠不清的感情关系,他们从陌生到相爱,源于他们的坦诚和宽容,也成全了电影的温暖气氛。新娘的表妹丽尔,从小母亲去世,所以与新娘一家非常亲近。婚礼承办人杜比,来自社会底层,心地善良,却又强装现代,装酷,声称独身主义;新娘家的女侍爱丽丝,社会地位最低,敏感细致,温和顺从,有一颗待嫁的心。杜比的可爱和真实,桥接着两个阶层的关系。但不媚上也不欺下,遇见缘分后,茶饭不思,从表露爱意到被误解到化解误会,终和爱丽丝办成了自己的婚礼。他的工友也伤害别人到知错道歉,体现了他们生命的高尚。还有生在这中产阶级家庭里的新娘弟弟华伦,并不有什么大志向,只想跳他的舞,和他堂姐练舞时,却非常认真,不得他堂姐打岔。只想完整一睹他跳舞的风采,却因他和父母赌气而撩空。也因此而目睹了他堂姐雅耶莎的迷人舞姿。雅耶莎在婚礼上认识澳洲仔,年轻人一见面,情投意又合。双方一直压抑情怀,终于在舞池上因澳洲仔勇敢的站出而得以释放。

1.2 故事情节

影片的开始讲述的就是准新娘在婚礼前几天去找与自己有感情纠葛的有妇之夫,希望能与他有个结果,因为她虽然答应了父母包办的婚事,却仍然想找到自己的感情归属。没想到有妇之夫竟然嫌她麻烦,把她甩在路边。

父亲此时己全力投入张罗婚礼的事,一直不断地与婚礼承办人发生争执,因为他想要的是传统的印度婚礼,而婚礼承办人成天向他推销现代前卫的婚礼方式。

从澳洲回来的儿子发现自己难以溶入印度文化。从美国休斯敦回来的新郎发现准新娘的异常,就让她把事情讲清楚,告诉他事实真相。然后,他出人意料地对她的行为表示理解和尊重,并因此赢得了她的芳心。与此同时,声称独身主义的婚礼承办人突然坠入爱河,爱上了与自己地位不等的新娘家的女侍。在这些事件堂皇发生的同时,一件家丑却正在悄悄侵蚀婚礼的进行,并可能使整个家族蒙羞。大家都知道了这个秘密——姑丈泰迦的禽兽行为被揭露,父亲为了保护侄女,不顾姑丈多年来的经济支持,将他赶出家门。此时影片达到高潮,全家由此对父亲更生敬意。在婚礼到来的那个夜晚,暴雨从天而降,但整个家庭的男女老少却在雨中狂欢,仿佛这是他们生活中最美好的一天。

二、跨文化分析

影片表现出了几个很强的印度文化特征:

①父权,男权文化。男性的勇气和荣誉是受人尊敬的基础,婚姻由父亲安排,婚礼由父亲操办。

②集体主义散漫型关系。人与人之间只要进入对方的公共空间,就很容易进入私人空间,大家无所不谈,无所不分享。

③情绪外露感性。人们动作表情夸张,通过非语言的间接方式沟通情绪和冲突。

④相当森严的社会等级,通过广为人知的种姓制度表现出来。

2.1男权文化

男权文化,包括男权主义和男权运动,是指一个主要以男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男权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男性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影片中虽然女性很多,但可以看出真正能做主的有影响力的都是男性。父亲包办婚姻,父亲操办婚礼,虽有与母亲商量的镜头,但决定都是父亲做的。有妇之夫抛弃准新娘,新郎又原谅新娘,都是男权的显示。

男权表现最鲜明的就是那个多年来不为人知的家庭秘密。新娘的表妹丽尔性格开朗,懂事,知书达理。由于父母早逝,所以从小与新娘一家关系亲近,甚至将新娘之父看成自己的“父亲”。然而多年以来她心里却始终藏着一个秘密,那就是在她年幼时,曾遭到一个颇有权势的远房叔叔泰迦的猥亵。因为其显著地位,这位叔叔也被邀请来参加婚礼,依然是道貌岸然的样子,受到所有亲戚的尊敬和款待。在婚礼前的傍晚,大家围坐一起聊天时,由于一个小女孩(某个亲戚的孩子)不舒服躺着,叔叔走过来,邀请小女孩跟他去坐车兜风,表妹丽尔非常警觉,就跟着过去,当面指出了自己当年曾经遭到的侮辱,并要求他放开女孩。众亲友闻声而来,表妹只能忍住愤怒离开现场。经过很长时间的反复思想斗争,她终于决定将此事告诉父亲,向他求救。父亲开始不信,相信之后却不能立刻决定,因为他不希望得罪叔叔,更不希望当面冲突。表妹失望之极,决定离开,不参加婚礼。最后父亲决定保护侄女,当众宣布了与叔叔切断关系,并要求他当场离开,不得参加婚礼。叔叔猥亵侄女,侄女忍受这个侮辱多年,最后还得通过父亲来声张正义,更加戏剧性地显示了印度文化中的男权思想。

2.2集体主义散漫型关系

影片多处都表现了印度文化的集体主义和散漫型的人际关系。首先婚姻是由双方父母包办的,而不是自由恋爱的结果。这个习俗至今存在,而且被社会的知识阶层接受和实践,就说明个人的欲望诉求得服从于家庭利益的倾向。其次,众多亲戚从世界各地赶来参加婚礼,亲戚之间非但不是无话可说,而且显示出许多彼此之间的了解。虽然大家平时不见面,但见了以后就没有隔阂,可以尽情尽兴地交谈各种隐私话题,比如性生活、结婚的需求、个人对家庭的价值等等,完全表现出卢温提出的G类人际交往模式,即关系散漫型。

2.3情绪外露感性

印度文化的情绪外露感性在影片中暴露无遗。影片中的人物从头到尾都是七嘴八舌、高声说话。与其他印度影片相似,舞蹈也是该片的一个重要表现部分。那些美丽直露的舞蹈动作,亲密的身体接触,强烈的肢体语言,都表达了浓烈的情绪感受和体验。影片的色彩也是异常浓烈,以大红金黄为主调。女人的沙丽色彩鲜艳,妆容浓厚。

比如从澳洲回来的儿子爱上了一个在婚礼上认识的女孩,半夜里偷偷跑去对方的房间与之亲热,正好被夜半归来的新娘撞见,也没有表现出不好意思。后来还在公开场合上台与之跳激情舞表达感情,被大家叫好。然而,在描述婚礼承办人杜比与女侍爱丽丝的爱情发展时,影片却表现了另外一种感情表达方式:含蓄深沉。也许是由于社会地位的关系,这二人之间从来没有直接大胆的爱情表白。侍女从来不敢正眼看别人,在低声下气的同时保持自己的尊严。她也从来没有正眼看过婚礼承办人,只是通过细微的肢体动作表示出自己的好感。婚礼承办人虽然装酷,但见了女性似乎更加羞怯,说不清话,与他跟父亲谈生意时的表现判若两人。最后,他鼓足了勇气,也只是用鲜花做了一个心型的花球,捧在自己的胸前,在一个有月亮的夜晚去向女侍求爱。这一段感情的表现说明在整个文化具有浓烈情感色彩之下,依然存在着鲜明的个体差异。

2.4森严的社会等级

以家庭为背景安排婚姻本身就显示社会等级的重要:重要的不是个人的成就,而是这个人所属的家庭。这可能是印度社会得以延续种姓等级制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影片中表现出来的另一个等级层面是使用的语言:英语和印度语。说英语的似乎比说印度语的要高人一等。从澳洲回来的儿子,从美国回来的新郎,甚至间或说几句英语的婚礼承办人,都从侧面表现出这一点。

最明显的是女侍爱丽丝的行为举止。她因为深知自己社会地位的低下,所以总是归顺服从,低眉顺眼,从来不奢望得到来自比自己社会阶层高的人的青睐。当她感觉到婚礼承办人杜比对她的感情时,心中充满了喜悦。同时在新娘找不到自己的头饰时,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女侍偷了头簪。若不是杜比偷偷看见爱丽丝在整理新娘的房间时在镜子前悄悄试头饰,然后看见她把头饰放回去,并为她出来讨回清白的话,女侍就可能被冤枉开除赶出大门。

另外的表现是杜比发现自己爱上爱丽丝之后的复杂心态,因为女侍的社会等级比他要低,所以他思想斗争很厉害,这种思想斗争本身反映的就是对社会等级的敏感。最后他战胜了这个障碍,则说明他自己追求的现代思想占了上风。

三、总结

本部影片围绕一个印度家庭中的女儿的婚礼展开,由婚礼中的人物关系剖析了印度社会典型的问题。男权文化明显,父亲包办婚姻,父亲操办婚礼有妇之夫抛弃准新娘,新郎又原谅新娘,都充分体现了印度社会中男性地位凌驾于女性之上。影片中的集体主义和散漫行的关系也得到充分体现,以家庭利益为上的婚姻结合和久不联系但却没有隔阂的聊天跳舞就足够说明。影片中那些美丽直露的舞蹈动作,亲密的身体接触,强烈的肢体语言,都表达了浓烈的情绪感受和体验。以家庭为背景安排婚姻本身就显示社会等级的重要,女侍低下的社会地位也充分体现出印度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

下载印度电影折射出的中印文化差异跨文化管理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印度电影折射出的中印文化差异跨文化管理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