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及制约因素研究

时间:2019-05-15 04:21: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及制约因素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及制约因素研究》。

第一篇:我国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及制约因素研究

我国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及制约因素研究

【摘要】: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农业都是弱质产业,农民都是弱势群体。农民缺少组织化,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无法改变自身的贫穷和弱势的地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合作社作为一种重要且宝贵的制度资源,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弱势群体联合起来满足自身经济和社会需要的企业和社会团体,是家庭经营的必要补充,是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和组织形式,可以使农业更好地适应国际竞争,可以促进农业决策的科学化与合理化并保障农业政策的顺利实施,还是对农民进行教育的最佳载体。可见,合作社是保障和提高农民利益、平衡贫富两极、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法。因此,构建和发展农业合作社,满足农民的合作需求,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中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经历了建国之初的合作化、人民公社运动。供销合作社作为中国农民合作社的代表加入国际合作社联盟,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力量。但是,中国的合作社运动曾经偏离了国际合作社联盟的基本原则,成为了影响效率的一种制度安排。如今,合作社重新归来,在一些地区的农业经济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不论其数量、规模、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程度等较发达国家相比还有重大的差距,人们对合作社的认识也存在着模糊和偏颇,其本身具有的制度资源优势还远远未被开发出来。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借助相关理论分析和探讨我国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在此基础上认识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揭示限制和制约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为当前合作社的发展和完善澄清认识,使合作社这种宝贵的制度资源在中国农村发挥出更大的优势作用。本文的主体部分大概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对合作经济思想的渊源、合作社及其制度特点、合作社存在的理论依据以及国内的既有研究进行了阐释与分析,为下文的分析提供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主要结合合作社的特点和功能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和“三农”问题现状,来分析我国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三部分在阐述和分析了我国农业合作社的历史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当前农业合作社在中国发展严重滞后的主要原因,揭示到底是哪些因素限制和制约了我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主要是历史原因导致的思想认识方面的误解,外部环境中的经济体制、政府政策和法律以及其他诸如历史文化、舆论、人才匮乏等的制约,农业合作社自身及内部存在的产权关系、内部机制等方面的限制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起来造成了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严重滞后。第四部分则是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促进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建议。通过加强对合作社事业和合作社知识的宣传,加快对现有经济体制的改革,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和法律支持的力度,先示范后推广,完善合作社内部运行机制等措施,可以促进我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充分挖掘和发挥合作社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制度优势。尽管已有不少学者在农业合作社领域进行了诸多研究,但是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一方面,将合作制度的特点和功能与我国经济、社会和“三农”问题的实际情况联系在一起,对我国需要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进行了

较为全面的分析。另一方面,对限制和制约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多角度详细的分析,揭示了诸如经济体制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且在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说明应该如何清除障碍,促进我国农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关键词】:合作社弱势群体“三农”问题产业化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321.42 【目录】:摘要6-8Abstract8-13导论13-171相关理论阐释与分析17-261.1合作经济思想的渊源17-191.2合作社及其制度特点19-221.3合作社存在的理论依据——经济学角度的分析22-241.4国内学者的主要研究成果24-262我国需要发展农业合作社26-342.1合作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弱势群体联合起来满足自身经济和社会需要的企业和社会团体26-282.2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合作社在农业中的地位不可替代28-292.3农业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和组织形式29-302.4农业合作社可以使我国农业更好地应对国际竞争30-312.5发展农业合作社可以在政府和农民之间建立起桥梁31-322.6发展农业合作社是对农民进行教育的最佳载体32-332.7发展农业合作社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33-343我国农业合作社的历史、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34-583.1我国农业合作制度的历史演变34-393.1.1民国时期的农村合作组织34-353.1.2革命战争年代根据地的农村合作社事业35-373.1.3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农村合作社37-383.1.4改革开放后的农业合作社38-393.2我国农业合作社的现状及特点39-463.2.1我国合作社的发展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39-413.2.2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不同地区发展是不平衡的413.2.3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较少,而农民专业协会数量较多41-423.2.4活动区域基本集中在乡镇以内42-433.2.5从牵头方式看基本体现出农民为主的特征43-453.2.6从行业分布看种植业所占比例最高45-463.3限制和制约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46-583.3.1历史及思想认识方面的因素46-493.3.2外部环境方面的因素49-553.3.3农业合作社自身及内部因素55-584促进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建议58-644.1注重合作社事业和合作社知识的宣传58-594.2加快对现有经济体制的改革594.3政府应发挥积极的支持作用59-604.4立法先行,加快合作社法的出台60-614.5先示范后推广,循序渐进61-624.6做好合作社内部制度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内部运行机制62-64结论64-66参考文献66-68致谢68-69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9-70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第二篇:浅析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浅谈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区域性支柱产业,优化组合各种生产因素,按照产供销、贸工农、内外贸、农科教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区域化布局、系列化开发、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做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形成“特色+规模”,“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

农业产业化是国际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农业产业化是继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体制和经营方式的又一大改革。农业产业化是广大农业和农村基层干部在实践中探索的一种新的经营方式,是农业走出困境,农村经济实现第二次创业、完成第二次腾飞的重要战略措施。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农业产业化确实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各项具有特色的生产基地已基本形成,但从总体看,由于产品市场尚未完全打开,层次仍然较低,现行体制仍不适应,农产品加工发展步子不大,因此,农业产业化尚处于初始阶段。

一、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制约因素

(一)经济运行体制的制约

从整个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看,我国农民自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生产经营的比例偏大,其他各种生产经营比例明显偏小。正因为如此,就产生农村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经营难与大市场对接的制约因素,而且又容易造成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环节脱节的现象。从现在的农村情况看,广大农民群众由于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和市场意识的缺乏,加之市场交易的体系和规则不规范甚至很不规范,因而在收集、辨析和处理有关市场规模、技术变化、相对价格等信息进 行决策时,还面临许多困难。目前,许多农产品的商品率还不高,生产的专业化还较低,这些农产品是很难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与此同时,加入WTO所带来的关税降低和非关税措施的取消,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明显高国际市场价格,不具备商业竞争优势对农业会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增加了农村社会经济矛盾的难度。

(二)流通机制的制约

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主要由产区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和销区零售市场组成,发育都不充分,市场设施落后,契约关系不稳定,组织化程度低,严重地制约着农产品的营销。同时,更为严重的是,市场信息不充分对走向市场的众多农民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增加了他们的风险。在市场经济建设初期,由于信息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大多数个体生产者都遇到了缺乏信息、信息不对称和面临不确定性选择的难题。在农业领域,不仅自然风险总是伴随着整个农业生产过程,而且农产品供给季节性与需求的常年性之间存在着矛盾,价格和收益难以准确预期和进行事先调节。同时,由于农户从事小规模的生产流通对市场风险的承受能力弱,进入和退出市场均比较困难,从而使生产和经营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因而,由于信息滞后和不准确,极易一哄而上、一哄而下,造成市场均衡的脆弱性和市场进入的盲目性,造成短缺和过剩交替出现,农产品的价值无法实现,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特别是农产品生产与市场流通的接轨还存在不足,一些与农业有密切关连的服务,流通部门组织还处于一种自我运行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副产品的销售。

(三)农业科技水平的制约

国际竞争机制引入科技建设领域,符合我们原定的科 学研究的全面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目标。然而,我们固有的科技计划进程有可能被中断、受冲击,产生种种不适,并发生改变。再者,由于我国目前的科技实力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科技建设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按照国际化农业流程调整产业结构与现有的以自给自足为主体的小农经济所固有的生产技术落后、规模有限、农产品的质量差、商品率低存在矛盾。科研院所总体规模小、科研开发能力弱,尤其是成果转化率低,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同时用于农产品进口支出过大,这将对农业生产造成压力,影响整个农业产业结构。如永春县农业在引进新技术,推广新品种方面确实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较大成绩,特别是芦柑生产技术综合改进的闽台合作项目,已初步进入到推广阶段。但从总体来看,农业科技含量不算很高,农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小果、劣果等劣质品的比例还很高,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开而不发,增产不增收的倾向。几年前,澳大利亚一位农业专家参观了永春县湖洋镇桃源村一株结果累累的芦柑高产树,本想听到他的赞扬声,但是,他看后并不满意,认为我们的做法是高产不优质,小果、劣果率非常高,无法在国际市场销售,只能低价、压价销售。今年初柑桔价格在滑坡,小果、劣果基本处于成本价格或成本价格以下销售,而优质果的投入产出呈现明显优势,这就是一个提高科技含量必要性的例证。

二、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对策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业产业化的服务体系

1、农口各部门围绕总体目标,提供各项优质服务。创造条件成立“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在政策上要大力扶持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同时,试办为 农民提供包括信用、供销、技术推广等在内的综合服务的合作社,让农民通过合作社,充分参与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稳定土地承包政策,改善生产条件,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结构,向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发展。

2、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化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模式。

(1)第一种服务模式为“专业公司+农户”(如永春县蓬源饮料有限公司等)。由专业公司提供“三个三”的服务职能,即:产前“三提供”——提供计划、提供种苗、提供物资。产中“三指导”——指导技术、指导管理、指导生产。产后“三组织”——组织收购、组织加工、组织营销。

(2)第二种服务模式为“民间协会+农户”(如永春县柑桔同业公会等)。其主要职能是掌握市场信息、联系洽谈业务,议定销售价格、代办外运手续、组织协调生产和销售关系。

(3)第三种服务模式为“加工企业+农户”(如永春县罐头厂、永春芦柑酒厂等)。其主要职能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消化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它的特点是一头联农户,一头联市场,通过加工增值,又为财政增加了收入,应积极鼓励及扶持此类服务组织。

(4)第四种服务模式为“相关部门+农户”(如外贸出口柑桔、茶叶等)。其主要特点是由相关部门提供各种农产品出口服务,出省服务,在对外贸易中,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

(5)第五种服务模式为“集团公司+农户”(如永春县美岭集团等)。其主要职责是协调众多的加工、销售企业的内部关系,不断开辟与占领新的市场,调动农产品经 营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

以上五种服务模式必须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进一步优化。从目前情况来看,“民间协会+农户”、“加工企业+农户”这两种服务模式可作为重点,因为这两种服务模式容易解决农产品加工、销售问题,发展速度快,效益也高。为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找到了一条现实的途径。

3、实行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以国有、集体为主体,个体、外资、合作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全与完善农业产业化服务组织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个体、外资、合作性质的经济实体越来越多,已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予以扶持,应坚持“谁有实力、谁做龙头”;“谁有本事,谁当老大”。只有充分发挥各种类型、不同性质的服务组织的加工、运销作用,才能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二)采取各种优惠政策,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1、明确指导思想,增强五个意识。指导思想应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质量为保证,服务为后盾,按照“调粮扩经、调劣扩优、调低扩高、调凡扩特”的思路,发展高优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五个意识:一是增强首位意识。各级领导要始终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切实加强领导,保障投入,搞好服务,确保各项任务落实。二是增强市场意识。要树立流通与生产并重,流通促生产的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安排农业生产,品种结构和布局。三是增强服务意识。要加强宏观调控,切实加强资金、信息、技术、种子种苗、农机、市场流通、产品加工等服务。四是增强开放意识。要扩大利 用农业外资,引进境外新良种、新技术、新设备,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五是树立食物总量意识。要积极调整种植业,粮食内部结构,发展非粮作物,增加食物总量。

2、制定与完善优惠政策。政府领导工作主要是通过政策引导来推动产业开发,不断调动生产者和经营者产业开发的积极性,这是实现产业目标的关键。因此,政府在开发用地、资金扶持、证照发放、税收减免、保护合法权益等方面,必须进一步完善操作性与实用性强的优惠政策,以激励生产者、经营者及各项服务组织的积极性。

3、改革资金投入机制。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农产品增值的“后续车间”,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龙头企业也是集产加销、贸工农、农科教为一体的经济实体,要扶持它们就必须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因此,在农业基地已初具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应把资金逐步转向投入龙头企业及其他经济服务组织上来,龙头企业及服务组织增强经济实力后,又可以法人的身份向金融部门争取更多的信贷资金,同时,又不断扩大其资金总量,增强开发实力,推进产业开发。

4、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科技含量。农业产业实现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立足点应依靠现代化农业科技的进步,坚持“引进、攻关、转化”同步发展,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总量等。为此,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创优。大力推广科学种植、良种良法,生产更多的优质粮、茶、果,争创名牌,走低耗高质的发展路子,做到既增产又增收。二是继续大力推广新技术。水利工程推广U型槽及暗管等节水灌溉模式,在粮食生产中继续推广水稻早育稀植及抛秧技术,配方施肥,再生稻技术,黄尿素新肥药 和云大——120生产调节剂,在芦柑生产中推广闽台综合技术改造合作项目等等。三是提高农业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突出抓好农产品加工中新技术应用,多开发一些新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四是加强科普教育。继续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继续加强科技培训,培养更多实用人才和科技推广者,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围绕“丰收计划”、“星火计划”、“燎原计划”等,有计划地筛选并推广一批农业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

(三)培育主导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建立有本地特色的农业产业化模式

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应做到每一个产业都要确定一个班子抓落实,组织一个队伍抓服务,通过建设优质高产示范区,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格局,提高农业生产规模效益和产业化综合效益。

1、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要在“深”“精”“优”字上下功夫。要加快乡镇企业改革与发展,如加快芦柑、食用菌、麻竹、蔬菜、茶叶等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和设备的引进和开发,充分发挥乡镇龙头企业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中的主力军作用。

2、按照农业产业市场化的要求调整农业结构。农业产业化是完整的农业生产体系,是开发性农业的深化,其核心是把资源开发延伸到加工、销售领域,因此,要按农业产业市场化的要求调整农业结构。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农业内部结构已逐步优化,在继续优化协调发展过程中,各生产基地的优势已初露锋芒,正在形成有特色的区域规模优势。

3、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突出强调发展专业村、专业户,抓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甚至多 乡一业,多村一品。认真抓好地区生态经济开发建设,名牌农产品的管理。推行“基地+公司+农户”的一体化生产经营形式,培育、壮大现有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我县城区必须建成特种时菜、良种繁育、示范推广、观摩观赏的实验园区;中部经济区要大力发展食用菌、优质茶等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东部经济区以发展名优水果、蔬菜、麻竹生产为重点,大力发展立体农业。西部经济区以建设毛竹、柿子、茶叶、反季节蔬菜和食用菌生产基地为重点,建立速生丰产林,带动高效农业的生产和发展。

4、狠抓农产品转化加工。通过农产品的加工增值,促进市场活跃,激励产品结构调整活力,社会增效,农民增收。如我县农产品新颖转化加工的发展势头良好,永春的醋豆、恒升芦柑酒等产品的上市,展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还要进一步加以引导,形成以龙头带动群体的格局,促进农产品转化加工,做到健康、有序、合理、优化。

5、继续培育新型、较成熟的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如鱼禽立体养殖是一种生产促进另一种生产,充分利用地力、空间和各种自然资源,长中套短,高中套矮,长短结合,高矮结合,种养结合,农牧结合,局部、立体全方位发展,通过建立生物链,实现植物、动物互生互养,良性循环,高效转化,取得较高的综合效益。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既有历史渊源,也有现实问题,为使经济能够得到较大发展,就要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有针对性地制定农业产业政策,转变思想观念,引进大(规模大、带动面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外(外向型)、新(新产品)、多(多种所有制、多形式)的龙头企业,各方面给予支持; 还要完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健全建立约束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保证投入资金的健康运行,发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村整体经济效益,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步伐。

第三篇:制约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因素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制约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因素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郭卫香 黄鹤舟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摘 要 银行卡作为社会经济、电子、信息技术共同发展的信用支付工具,以快捷、高效著称,其普及对于扩大消费,有效地实施国家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和培养良好的信用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我国现在金融环境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仍有很多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从研究我国银行卡业务现状着手,分析了其具体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希望能够对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银行卡 制约因素 环境

中图分类号 F832.2 文献标识码 A 银行卡是指商业银行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其普及对扩大消费、国家税收政策的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培养良好的信用文化都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自1985年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在广东发行“中银卡”到现在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史,据2007年4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年底,我国借记卡发卡量达10.8亿张,已接近人均一张,加上近

000万张信用卡,银行卡发行量已超过11亿张。2006年我国银行卡支付的消费交易额为1.89万亿元,同比增长97%,剔除批发性的大宗交易和房地产交易,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7%,比上年增加了7个百分点。银行卡市场受理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截至2006年底,全国可受理银行卡的特约商户52.1万家,POS机具81.8万台,比2002年增长53.2万台,POS机具年增长30%,ATM机10.2万台,比2002年增长4.9万台,年均增长20%,人民币银行卡已在24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受理。但同时也存在许多因素制约着我国银行业发展。1 制约我国银行卡发展的主要因素

1.1 作为发卡主体的金融机构在银行卡设计、宣传和风险管理方面都存在不足

主要体现在:第一,发卡银行重数量,轻质量。各发卡银行为了在银行卡市场中获得更大的利益,提高市场占有率不计成本尽可能多的发卡,比如采用与员工的工资奖金挂钩、一定时期内免收卡费、持卡拿奖品、刷卡积分等各种手段扩大发卡量,这样造成发卡量大幅度增长而交易量却相对滞后,形成大量“睡眠卡”。据调查,沈阳市平均人手持四卡,但九成银行卡在“休眠”。第二,营销不足。银行卡业务的发展同样也需要促销手段支持,而目前各发卡机构对银行卡知识的宣传内容简单、形式单

一、没有针对性、促销时间间隔长等等。第三,风险管理能力不强。近年来随着银行卡业的发展,银行卡风险事故也在逐渐上升,许多不法分子假冒商业银行和中国银联的名义通过各种方式诱导使持卡人通过ATM机进行跨行转账,骗取客户银行卡资金的案件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仅2006年第一季度全国就立案275起,涉及金额1 024万元左右,这不仅给持卡人造成了沉重的损失,也严重地制约了我国银行卡业的发展。1.2 受理环境不理想

受理环境作为发卡机构和持卡人之间的中间媒介,它是否理想制约着银行卡业的发展,因为它影响着持卡人用卡的积极性,而目前我国受理市场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特约商户数量少、覆盖面窄、受理银行卡结算的积极性不高。目前我国银行卡特约商户主要集中在酒店、宾馆和商场、房地产、保险通讯等行业,收费服务行业大部分还没有成为特约商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在受理银行卡的商户,仅占商业服务企业总量的3%左右,意味着97%的商户里只能用现金消费,而美国几乎100%的商户都可以受理银行卡。另外,有些特约商户不愿意向银行缴纳结算手续费,认为这样会减少他们的利润空间。比如有些批发行业毛利水平低,如果顾客用银行卡结算,便意味着至少有0.3%~0.5%的利润被“白白刷掉”,所以他们经常以POS机损外或通信线路故障等各种理由来限制客户刷卡消费。第二,持卡人消费不方便。绝大部分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网点还不能受理银行卡,同时在消费高峰时刷卡速度慢或者是信息中断,联网通用的跨行跨地的成功率只有85%左右,远低于98%的国际水平。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持卡人持卡消费。据统计,我国银行卡现金渗透率大约在7%(剔除大宗交易),而韩国、法国和美国这一指标分别为35%、55%和27%。1.3 居民持卡和持卡消费意识薄弱

许多居民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居民对银行卡仍缺乏了解,他们认为存折才是最安全的,因为上面记载了目前他们还有多少存款,一目了然。同时,大部分持卡人由于受到传统消费观念和支付方式的影响,都喜欢用现金交易的方式进行消费,更有持卡人对银行卡消费的安全性表示怀疑,在刷卡过程中害怕秘密泄露,认为刷卡消费要交手续费等等,这些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银行卡业务的发展。据中国银联贵州分公司的最新统计结果显示,目前贵州各家银行共发行各类银行卡1 323万张。然而,持卡人“持”而不“刷”的现象仍十分普遍,经贵州银联测算,全省用于刷卡消费的活动卡仅有130万张,活卡率仅为9.8%,也就是说有90.2%的银行卡未被用于刷卡消费,以此推算,全省有1 193万张卡在储户的手中“睡觉”。2 加快推广银行业务的对策建议

2.1 发挥政府在银行卡业务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首先,政府要制定银行卡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准确划分各市场参与主体的职责与行为。其次,政府要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一定的奖励和惩罚措施调动银行卡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比如可以学习韩国工商管理和税务部门规定对接受银行卡交易额达到销售总额一定比例的商户给与一定的税收减免;持卡人持卡交易金额超过其总收入的一定比例后可以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等等;政府相关部门采取行政强制要求营业额达到一定规模的商户必须受理银行卡,对不执行规定的商户采取增加税收,接受严格的年检、稽查等严格的监控以提高特约商户比例。第三,政府也可以通过行政命令要求行政单位和预算拨款的单位发行公务员卡,强制电力、煤气、医疗等公用事业部门在收费中使用银行卡。第四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各种利用银行卡诈骗的行为给与必要的惩罚。

2.2 发卡银行要对银行卡业务进行必要的服务创新和改变经营模式

第一,要加强对银行的营销宣传。各发卡银行可以通过网站、报刊、电台、电视、车体、灯箱等各种方式全方位地进行银行卡业务宣传,改变人们对银行卡的传统观念。第二,要建立银行卡风险防范体制。发卡银行对银行卡的安全性要加强,比如进行安全技术开发,堵塞持卡人密码、资金、卡号被盗的漏洞,开展各种用卡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向持卡人公布诈骗分子常用的手段,提醒持卡人及时防范。同时,还可以用POS机刷卡超过持卡人设计的消费限额时通过短信通知开卡人,以防他人盗用。第三,建立和完善全社会的个人信用制度和失信惩罚机制。各相关部门形成协作制度,对恶意透支的企业或个人实行联合制裁,如司法部门开展调查处置或冻结相关账户,工商税务部门停止年审登记,各商业银行统一对信用卡进行止付,宣传媒体进行曝光等。第四,进行资源整合。根据盛世指标最近完成的《中国银行服务满意度指数报告》显示,即使是较为富有的消费群体,也仅有31.3%的每周刷卡消费一次或以上,收入相对较低的大众消费群体刷卡消费的频次就更低,“休眠卡”、“死卡”客户大有人在,而银行之间盲目追求发卡数量的“圈地运动”似乎还没有停息。因此,银行要改变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的银行卡经营模式,要通过各种方式比如对卡上的现金在未来若干年中被年费收尽,银行将对其进行注销、通过刷卡积分有奖或相应的购物优惠等方式减少“休眠卡”、“死卡”。第五,业务创新。推动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的发展,为广大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支付服务;积极探索银行IC卡在加油、交通、医疗、养老保险、通讯等小额支付领域的应用。

2.3 改善受理环境,大力发展受理市场

受理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持卡人的积极性,制约着银行卡市场的发展。目前应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大力发展特约客户。特约商户是银行卡市场的重要基础,特约商户的发展可以带动银行卡市场的繁荣。为此,发展特约商户应不仅仅局限于大酒店和大商场,而是向更广泛的行业和领域拓展,应积极拓展有特色的各类市场,同时对银行可以每年根据受卡质量、数量、受卡网点设备维护情况进行评奖,对最佳受理人员和最佳特约单位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这样可以提高特约商受理银行卡的服务水平。第二,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目前交易回佣的分配机制明显偏向于发卡行,这严重地影响着特约客户的热情,因此应利用合理的分配机制确定收单机构对商户的佣金比率,根据市场赢利水平合理地向商户收取佣金,提高商户受理银行卡的热情。第三,加快硬件基础建设,健全网络服务体系,改善网络服务环境。目前,欠发达地区布放的ATM机和POS机的数量明显不足,应进一步增加ATM设备和POS机具的投放,要对ATM和POS配置进行合理布局;积极拓展银行卡在贴近居民日常工作生活需要方面的服务功能;各银行机构和相关单位应不断加大对银行卡硬件的投入,健全银行卡网络,不断拓展网络的覆盖面。2.4 居民要“解放思想”

银行卡交易的方便性并不亚于用现金交易,在某些特约商场由于用银行卡结算还可以享受到用现金交易所享受不到的打折优惠;刷卡积分到一定的程度还可以拿到小奖品;信用卡还可以进行小额透支;随身带银行卡比带现金更安全等等。银行卡拥有那么多的优越性,因此,居民应该“解放思想”,勇于接纳和使用银行卡。参考文献 陈杰.银行卡业务现状及发展对策[J].国际商务研究,2006(3)孙芳.浅新国银行卡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 3 贾铁山.制约欠发达地区银行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金融会计,2006(7)(责任编辑 戴 钧)

第四篇:我国优势农产品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我国优势农产品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摘要:在分析当前我国优势农产品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农业部修订实施的2008-2015年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总体规划和16个优势农产品分品种具体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以期早日构建起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我国优势农产品快速、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优势农产品;制约因素;发展目标;对策建议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做大做强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对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支撑国民经济平衡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作者针对当前我国优势农产品发展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1制约因素

1.1设施薄弱,优势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

我国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水缺,人增地减的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多数是20世纪60、70年代完成的,多年超负载运转,损毁严重,减灾抗灾能力较差。目前主灌区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不足40%,配套率不足70%,中低产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以上。虽然国家对农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投资比重和总量仍然比较低,还没有形成良性的稳定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

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化水平比较低,畜禽圈舍建设落后,重大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粪便与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农产品交易、仓贮、物流等方面基础设施滞后,阻碍着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

尽管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实现了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但大豆、食用植物油、棉花等农产品产需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2000-2007年,我国国内大豆产量由1 530万t下降到1 273万t,大豆进口量由1 042万t上升到3 082万t,年均增长16.7%,大豆进口依存度由48.1%提高到78.7%。2007年我国直接进口食用植物油823.6万t,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低于国际安全警界线。

2008年直接进口食用植物油816万t,进口大豆3744万t、油菜籽130万t,2009年国内食用植物油产需缺口在1 300万t左右。棉花消费需求受纺织工业快速发展带动,国内产需缺口不断扩大。2002年我国棉花进口量18万t,2006年快速上升到364万t。2007-2008年棉花进口量分别为246万t和211万t。硬质面包小麦、软质饼干小麦等仍需大量进口。200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继续保持双增长,农产品出口额和进口额连续9年增长,但进口增幅远大于出口增幅,农产品贸易逆差已成常态[1]。

1.2科技含量低,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待提高

新中国农业科技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农业科技贡献率由“一五”时期的19.9%提高到“十五”末的48%,2009年增至51%,但农业科技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也远远落后于当前农业发展的需求。农业科技投入比例偏低,总量偏小。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滞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水平不高,运行体制有待完善,科研、教育、推广衔接有待进一步改善。地区之间农业科技事业发展不均衡,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实用技术成果转化率较高,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则较低。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任务繁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及时、有效地运用到生产实践中,转化为现实的农业生产力。

长期以来我国注重农产品数量增长,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视不够。农业生产过程中化学

品使用数量急剧增长,化肥、农药、兽药的残留和激素、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消毒剂的毒害作用越来越严重,影响到农产品的食用品质和质量安全。受工业“三废”的影响,部分农产品产地环境遭受水、土、气等方面侵袭和污染,造成有害成分超标,对食品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近年来出现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瘦肉精**等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敲响了警钟。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监管措施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渐突出,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2]。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注重质量安全水平提高的重大转变,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实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面监控,确保食用安全的重任[3]。

1.3组织化程度低,优势农产品产加销有待改善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彻底扭转了我国农产品长期紧缺的局面。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不仅仅用于自己消费,更主要用于市场交换,尤其加入WTO以来,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不仅要参与国内市场竞争,而且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我国千家万户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小生产,生产规模小而分散,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社会分工不明确,难以实现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目前参加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加入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比例分别是35%和13%,处于较低水平。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健全,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民增产增收的能力比较脆弱。近年来,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势头良好,但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服务水平低等问题,亟待科学引导和大力扶持。

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主要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多年来仍然以原料或者初级加工产品为主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相对落后,产业链较短,优势农产品产后转化增值优势发挥不充分。受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脱节的影响,我国食品出口贸易在占有相对优势的同时,国际竞争力已呈现减弱势头[4]。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薄弱,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滞后,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贮存、消费等环节损耗比例偏高,优势农产品的市场均衡供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发展目标

2008年8月,农业部修订实施《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在原来规划的基础上,将牛羊肉拆分为牛肉和羊肉2个优势农产品,增添了马铃薯和天然橡胶2个优势农产品,并在全国调整划定了16个优势农产品的58个优势区域。其中水稻、小麦、玉米和马铃薯4个优势农产品划定了16个优势区域,强调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突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豆和油菜2个优势农产品划定了7个优势区域,从国内食用植物油供给不足的实际出发,强调提高自给率;棉花、甘蔗和天然橡胶3个优势农产品划定了9个优势区域,强调提高国内供给能力,突出保障产业安全;苹果、柑橘和出口水产品3个优势农产品划定了10个优势区域,强调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继续扩大出口;肉牛、肉羊、奶牛和生猪4个优势农产品划定了16个优势区域,强调转变养殖方式,保障基本供给。针对部分优势农产品的优势区域在空间上出现重叠现象,提出了复合产业带的概念,并指明了各类复合产业带的发展方向。

2009年2月,农业部编制完成并发布规划期为2008-2015年的16个优势农产品分品种的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全国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从总体规划到分品种规划体系基本形成。通过区域布局的优化,推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在区域农业功能、农产品基本供给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高效利用和现代农业体系构建等5个方面得到强化,提高优势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优势区域对保障农产品基本供给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能力。到2015年,形成一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优势农产品生产重点县(市、区、旗、团、场),形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品牌化的现化农业产业示范区。

3对策建议

3.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出能力

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化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确保全国耕地1.2亿hm2和基本农田1.04亿hm2的红线不得突破。建立有效的土地培肥激励机制,不断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抓住国家财力增长和扩大内需的机遇,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加强农业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农田水利和农村交通设施建设,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增加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加快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推进动植物育种、农业机械化、农田节水、科学施肥、安全用药、农产品加工贮藏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一些关键环节、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初步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和湿地保护,解决农业生产缺水问题。搞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大植物保护、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渔政渔港等建设力度。加快中小型农田水利、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通过多种途径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

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加快发展优质粮食产业、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现代畜牧水产业,发展壮大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加大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科技入户工程、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力度,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启动实施粮食战略工程,积极开展优势区域的粮食核心区和后备区建设,全面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经济作物、园艺作物和养殖业为重点,推进集约化、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发展农村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打造一批优势农产品的名牌产品生产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出口基地。加速先进适用农机具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优化装备结构,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稳步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机械化。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形成区域特色鲜明、产业分工合理、产业体系完备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产品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提升。

3.2加快科技创新与进步,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多元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继续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进步。开展动植物遗传育种、栽培和养殖、病虫害防治、营养、产后处理与加工、设施设备等方面的研究,促进农业集约化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围绕农村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特色二三产业、农民创业和农村带头人为重点,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发展道路,力争到2020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农业科技整体实力率先进入世界前列,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着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5]。

围绕种养业良种、投入品安全使用、生产操作规范、农兽药残留限量、产地环境保护、产品等级规格、包装贮运等为重点,开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产品,积极发展名牌产品,提高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建立健全优势产区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提高对危险性疫病的防范和控制能力。率先在优势产区建成符合国际惯例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种植业非疫病生产区,推动我国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工作,建立从田间到市场全过程控制、运转高效、反应迅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

3.3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产加销对接

充分发挥产业协会在分析产业发展动态、开展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交流行业信息、开展技术咨询与服务、维护生产者和相关企业利益方面作用,推动我国优势农产品生产、加

工、贸易、消费等环节的协调发展。培育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平。

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向优势区域集聚,通过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龙头企业与农民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分享到更多的产业化经营成果。鼓励、引导和支持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扶持发展以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的互助服务和农业生产经营性服务组织,倡导以社会化中介组织为主体的市场服务。

加速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优势区域种养业与加工、流通等环节有效对接,推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进程。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优势产区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加强基地与农户、基地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促进优势农产品的转化增值。鼓励农民创办运销组织,发展农业经纪人队伍,扶持农产品营销龙头企业发展。

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开展农产品产品拍卖、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和订单农业、网上销售、直销配送等新型营销模式。鼓励各类优势农产品参加国内外的展览展示,逐步形成培育品牌与品牌促进的良性循环。建设功能齐全、反映敏捷的优势农产品信息网络系统,协调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和进出口贸易,立足国内实现主要农产品基本自给,利用国际贸易调剂余缺。

3.4抓好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促进产品产业升级

继续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增加农民的收益。逐步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全面落实国家对粮食、油料、肉类、奶类等农产品生产的各项扶持政策。加大对优势农产品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巩固、完善和强化水稻、生猪等现有农产品补贴政策。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补贴品种和补贴标准,制定补贴办法。各级政府切实增加农业投资比例和总量,加大对优质农产品优势产区建设的扶持力度,完善农民收入性补贴政策,加大技术应用性补贴和生产性补贴力度。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完善补贴办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加强农业支持保护,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最低收购价和国家临时收贮政策,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保护生产者正当权益。健全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构建完善的农产品进出口调控机制,做好农业贸易谈判和涉农国际标准的制定与执行工作,确保国家农业产业安全。

:

第五篇:制约我国网球运动发展因素分析

制约我国网球运动发展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网球运动起源于英国,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史。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球运动的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各种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世界各地各种级别的网球赛事更是接连不断。但是在高级别的四大公开赛以及各站网球大师赛中,即使能看到我国运动员的身影,也很少能打进第三轮,这说明我国的网球水平的整体水平较低。本文简要分析了制约着我国网球运动水平的发展的几个关键因素。

关键词 制约 网球发展 因素

首先,缺乏良好的竞争态势和育人环境。

每一个优势项目的发展都与各省市专业队的形成息息相关,优秀选手的培养需要有一支优秀的教练员队伍和良好的竞争环境。从教练员队伍状况看,高级以上教练员大多数为大专学历。可以看出,教练员群体学历较低,具有理论水平高、组织能力强及训练经验丰富的教练员很少,缺少威信高的领军人物,教练队伍的核心及骨干教练员队伍尚未形成。从目前情况来看,女子单打与世界高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男子项目还相当落后。后备选手在能力和水平方面尚未对一线优秀选手形成冲击。与世界同层次的青少年网球选手相比,技术、战术、能力、心理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就全国运动队整体水平来看,无论是教练员、运动员数量还是教练员、运动员水平都仍显得基础十分薄弱,造就优秀运动员的整体环境亟待加强和提高。

其次,网球项目的制胜规律认识不够深入。

制胜规律是竞技实践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原理,也是博弈理论中的核心部分。竞技实践活动的选材、训练、竞赛、管理、决策等活动,都必需服从于制胜规律的要求。而由于我国竞技网球运动起步较晚,对项目的发展趋势、职业选手培养过程中不同阶段训练规律特点以及制胜要素的认识和把握还不够全面、深入、准确。如何处理好连续不断的比赛与训练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赛与练的有机结合等问题尚需更加艰苦的探索。尤其是省市队伍受经费条件所限,外出参加比赛的机会较少,对这方面的认识就更加薄弱。

第三,科学训练水平不高。

现代科技与竞技体育经过近百年的磨合之后,已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运动员训练过程中,从运动员选材、现实状态诊断、训练目标的确定、训练计划制订、训练活动的组织实施、训练效果的检查评定,每一个环节都应用了现代科技的成果。目前,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越来越离不开科技的支持与帮助,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强。教练员在科技与竞技体育相结合的关系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科技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练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而我国网球教练员整体素质不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水平较低,制约了训练理论与方法的迅速提高,教练员主动研究业务的风气尚未形成,科学训练水平还不高,对技术和训练手段的研究与创新,先进训练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训练的实战性,赛前、赛间小周期训练的针对性,训练、比赛节奏的科学性、系统性,各阶段训练、比赛的目的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强化。

第四,全国网球竞赛体系不够完善。

体育运动的魅力与活力来自于竞赛,它能激发人的潜力,增加荣誉感和成就感。目前,全国性的网球竞赛已形成,但省市级的竞赛体制尚未形成或刚刚起步,许多竞赛环节还不完善,国内竞赛在比赛数量、级别及时间安排上还不够科学合理,不能充分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从参加全国性网球竞赛的代表队来看,主要集中在竞技较发达省市,许多省市由于种种原因,无缘参加或机会较少,这不利于调动一般省市的参赛积极性。因此,国家网球协会要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宏观指导,培植公开、平等、有序的竞赛市场,完善竞赛办法,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比赛,并实行升降级制度,严格运动员的参赛资格审查,利用一切手段完善竞赛市场,调动众多省市的参赛积极性,以此推动网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与提高。

第五,市场冲击大,教练员思想不稳定。

由于我国体制和网球竞技水平不高的原因,网球教练员的收入相对较低。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网球运动已逐步在我国普及,许多网球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以此导致国内业余网球陪打市场的迅猛发展,造成业余网球教练员供不应求,陪打教练员的收入畸形高涨,对专业队的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人生观、价值观趋向产生巨大影响,严重影响了教练员与运动员为国争光的献身精神。因此,如何加强教练员与运动员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建设一支数量充足、水平较高的网球师资队伍是目前网协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

最后,竞技网球职业化不高。

高度职业化是国际竞技网球的重要特点,国际网球在经费的运作上市场化的程度很高。职业化就是市场经济,一切与职业网球相关的模式,都得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来建立,即有投入,就有产出,同时也有风险。如此高额职业化培养资金让国内很多家庭对培养网球选手望而却步,但是,国外却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商业化运行机制。一般来讲,在国际上投资职业选手的模式有四种:一是家庭模式,即从小到大,从投入到产出都是家庭行为,这种模式较普遍,如大家所熟悉的张德培、大威、小威姐妹,泰国的斯里查潘等。第二种模式是经纪人模式,即某经纪人或公司,在其经营的过程中发现了某“苗子”将来必成大器,于是在“苗子”还未成气候时,便如“买期货”似的与其签下合约,成器之前所有的费用由经纪人或经纪公司负担,成器之后双方共享奖金和广告收入等;第三种为企业或俱乐部投资,回报条件仅局限于广告效益和扩大影响。第四种为国际网球组织推广和发展战略投资,属短期和义务的。通过以上各种方式,在资金上保障对大量青少年选手的培养。而我国由于职业化不高,竞技网球运动的培养主要靠国家投入,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运作机制,制约了我国竞技网球运动的发展,特别不利于竞技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

下载我国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及制约因素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及制约因素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逾73万 进一步发展需解决八个制约因素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逾73万 进一步发展需解决八个制约因素 记者日前从在重庆举行的“昊江水产”杯2012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颁奖典礼上获悉,2012年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

    试析报纸广告传播效果制约因素研究

    论文关键词:报纸 报纸广告 传播效果 制约因素 论文摘要:报纸广告传播效果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报社共同利益的集中体现。但是,广告传播效果的产生往往不以传播者的意志为转......

    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文献综述

    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文献综述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消费市场蕴藏了巨大潜力,农村消费信贷在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当前存在......

    高中语文阅读课教学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摘 要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做了了解和分析,找出了当前高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村镇银行发展的外部制约因素研究

    村镇银行发展的外部制约因素研究 冯 长 《 人民论坛 》(2011年第14期) 【摘要】村镇银行在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内外因素的制约。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国家政策支持力......

    制约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因素及对策5篇

    制约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因素及对策 摘要中间业务风险小、收益高、创新潜力大已成为银行间激烈竞争的新领域本文认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受经营理念、管理体制、外部环境、业......

    制约高炉生产的因素及解决方法

    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成)毕业设计(论文) 制约高炉生产的因素及解决方法 摘 要 该文分析了我国炼铁生产的现状,找出了制约高炉生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工作 用科,......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制约因素研究[优秀范文五篇]

    [摘 要]近年来,中间业务凭借其成本低、风险小、盈利高的特性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主要趋势,但同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相比,中间业务在营业收入中所占比重仍然较低,因此,找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