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另类的教育次教育

时间:2019-05-15 04:4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种另类的教育次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种另类的教育次教育》。

第一篇:一种另类的教育次教育

另 类 的 教 育:次教育

浦口区龙山中学杜先龙

我有时觉得教书跟医生治病救人是一样的。你发现学生身上有了根深蒂固的毛病时,就像医生一样第一任务不是教他读书,而是做个身心健康的人。二战时期一名士兵身受重创,生命垂危,必须立即手术。但是当时条件不足以实施手术,许多医生无可奈。,一名医生走上前去直接用手折断了病人的肋骨。在场的医护人员都吓呆了,要知道这样一定会被感染,这是常识。但这名医生却说只有生命存在了才会被感染,否则一切都不重要。我想教育有时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能不能换个角度思考,第一任务不是教他怎样读书,而是做个身心健康的人。所以有时候也要采取一些非正常的教育手段,我把它叫做次教育。

邵兵(化名)是我们班问题最多的一个学生。在家中排行老三,前面是两个姐姐,父母违反计划生育就为生他,所以从小娇生惯养,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上中学以后问题也越来越多:抽烟、喝酒、打架、赌博、偷窃、早恋、上网、旷课。别看他只有十五六岁,懂的东西不少,一般的说教根本不管用,再说他也不愿听。总之现在学校老师见了都摇头,父母亲也无计可施。读书就更别谈了,他读书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接手之后情况也并没有好转。但我觉得作为教师应该向治病救人的医生那样,先尽最大努力挽救他,别让他走上犯罪道路。

一、从严入手促成良好习惯的养成

现在的情况并非偶然,小孩的成长有他积累和发展的过程。我选择从家长入手,多次家访探讨如何对待小孩。对于他必须规范教育,首先家长做事要有原则,不是什么要求都能满足,有时候要有条件限制,这是责任。第二说话要算话不能扯皮,该奖就奖该罚就罚,这是是非。第三处理问题要冷静,不能要求太高,更不能鲁莽,出了事一打了之,这样负面影响太大,这是方法。经过多次交流我们有了共识,给他的要求降低到最低限度,首先保证在校时间周一至周五按时到校不违纪,就先不谈读书,可以在学校“自由活动”,周六至周日可以自行安排,前提是不在外留宿,不做违法的事。这些是最低要求也是“高压线”,一旦违反必须受罚。从严入手,促成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从爱入手培养道德情感责任心

当然他也没那么自觉马上就改好。一方面从严一方面也从爱如手软化他,所以后来的交流逐渐变成了私下的谈心,了解他就更多了。为此设身处地帮他解决麻烦,和家长一起跟人赔过礼道过歉还过钱,还请哥们吃过饭喝过酒甚至打过架。让他自己发现与社会不良少年接触,沾染不良习气,惹来的麻烦更多,压力更大,不是好玩那么简单。对自己的行为有新的认识懂得负责,也让他逐渐了解到自己父母的艰辛和付出。这样让他有了情感意识和责任心,他才能自觉地慢慢耐下心来、静下心来,读好书、做好人。这一次教育的案例让我想了很多。

一、淡化教育意图

记得有人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学生在其中越是感受不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也就越大。作为教育者,我们若能抓住恰当的时机,巧妙地创立教育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真知,学会做人,这样的教育效果一定会比“直奔主题”的说教,比大声训斥、当面指错、甚至讽刺挖苦的教育方式强得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少年教育中产生困难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教育行为以赤裸裸的方式出现在他们面前,而人在这种年龄段从本性上就不愿意被他人教育。”十几岁的青少年正是蔑视权威,渴求独立的年龄,同样的道理,由老师和家长的口中说出,他们往往会看作是说教,产生抵触情绪而不愿接受,;但是由同学或同伴的口中说出却往往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这就是为什么我无法说服刘文参加集体活动,而同学们却能成功说服她的原因。

二、以学生发展为本

德育的目标要让学生能理解,德育的内容要让学生能接受,德育的载体要让学生能喜欢。同样是秋游前的动员,你可以在班会课上,一本正经地1点2点,3点4 点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告诉他们应准备些什么,应注意些什么;你也可以利用学生的智慧和能力,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分组讨论,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思索领悟。前者教育目的显露,教育方式单调,陈旧,学生很可能左耳朵进,右耳朵冒,不入心不入脑,教育效果差;而后者,教育目的含蓄,学生的需求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学生参与制定规则,自然也就乐于遵守、执行规则,教育效果好。

三、重在体谅感受

老师要体谅学生——学生的处境、心情、难处等等,要学会换位思考,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宽容、等待。面对刘文不参加秋游的事情,我们从她的角度考虑,她客观的身体状况,她心中的忧虑,我们便能体谅她的决定;若是我们光从自己的角度考虑,认为她不配合老师的工作,不参加集体活动,破坏班级的纪律,我们便不能理解她的做法,便不能采取正确的解决方法。不仅我们自己要能换位思考,我们还要教会学生换位思考。在秋游动员时,我让学生站在我的角度思考如何才能使这次活动既安全又愉快,这实际上就是让他们换位思考。如果他们能体会到老师的难处、老师肩上的责任,他们定能自觉配合老师的工作,自觉接纳老师的做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如果我们班主任老师在做教育工作时都能做到“关心备至”、“深思熟虑”和“小心翼翼”,用无痕的教育来代替赤裸裸的说教,我们的教育定能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贾黛雄编著《世界最伟大的教育法则》 海豚出版社 2005年第1版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班主任研究中心工作简报 2006年9 月

第二篇:“惩罚”教育,另类爱心教育

“惩罚”教育,另类爱心教育

文∕陈泽明刘畅

„摘要‟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科学的“惩罚”教育也是真正的爱心教育,爱为中心的批评才是理智的爱、深沉的爱。

„关键词‟惩罚教育爱心教育理智

《当代家庭教育报》中有这样一片文章《聪明的惩罚》。英国皮亚丹博物馆收藏了两幅图,一幅是人体骨骼图,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是当年一名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的作品。这个孩子有一颗特强的好奇心,老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的。有一天,他终于杀了一条狗。这条狗恰恰是校长的宠物,校长知道了,决定给他以惩罚,罚他画两幅图,也就是博物馆收藏的这两幅图。麦克劳德后来成了一位有名的解剖学家,就得益于校长对他小时候好奇心的保护和引导。这位校长给予麦克劳德的惩罚是实在高明。

在当前的教育大气候下老师们谈“罚”色变,忌提“体罚”。但是我这里所说的“惩罚”教育并不是大家口中的“体罚”,它完全不同于“体罚”,两者绝不

可以划上“=”。什么是“惩罚”教育”?一言以蔽之:是指在关爱的前提下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矫治的强制措施。这种教育方式是爱心关怀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说的时髦点,“惩罚”教育就是“另类爱心“教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他认为,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

一、为什么要实施“惩罚”教育

一方面,现在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家长的注意力和爱自然都倾注在孩子身上,有的家庭对孩子过分的宠爱,无休止的满足,渐渐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任性乃至放荡不羁的性格。在孩子心中就会形成“只要我想的,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的意识,因此,只要他渴望得到的,就会毫无顾忌的去取、甚至去夺。有的家庭过分保护孩子,一切事情父母都包办代替,甚至把力所能及的事情都看成 1

具有潜在的危险的事情,因此孩子的全部创造都是在父母精心照管下的完成,没有独立的实践机会,动手能力大大减弱。

另一方面,由于独生子女虽然在学校生活中有一定的集体生活,也常听到老师、父母教育他们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但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训练,他们还是小皇帝、家庭生活的主心骨,因此互相帮助等行为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概念,缺少真正的行动。试想,如果一味地用“表扬教育”来教育这样的孩子,只会使他们更加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甚至可能会带来以下不良影响:一是增加孩子的依赖性。越是夸奖,孩子就越依赖大人们的选择来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不是形成自己的判断;二是会剥夺孩子的自豪感。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琳.古特曼认为,那些小时候经常收到大人们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入生活后很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失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再会很容易的接受大人们那种表面上的夸奖。可见只是一味的表扬孩子,必然滑向溺爱的沼泽,对孩子有百害无一益,结果会害了孩子。

此外教育所面对的是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学生,教师和家长应该根据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其形成健康的人格。孩子犯了错误,在不伤害其自尊的前提下实施“惩罚”,严格管教,是必要的。比如:孩子性格孤僻,就应该让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如果孩子动手能力不强,就应该让他多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尤其对于小学生,正处于行为习惯养成阶段,在错误行为面前更应该严格管教。

二、实施“惩罚”教育时的注意点

虽然“惩罚”教育好处多,但是倘若一个不小心,往往会闯进“体罚”的禁区。那么如何做好“惩罚”教育?有一下几点需要注意:

一是要控制惩罚程度,避免粗暴的批评。粗暴的批评语言和行为只会起到讽刺、挖苦、打击和伤害学生的恶性后果。尖刻的训斥犹如利剑一样刺伤学生,刺伤师生关系、更会把学生推向更远,导致学生逆反思想的产生,最终导致教育失败。

二是要实事求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老师在批评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调查时间的来龙去脉,不能犯“一竹竿打死一船人”的错误。经过了解、调查清楚后,恰当、适时的批评犹如一剂良药,使人幡然醒悟,催人奋进。不经调

查的批评对学生不公平,而犟学生会背思想包袱,不服气之余会继续犯错,而内向学生则会对老师产生意见,意志会极为消沉。这是值得我们引以为戒的!

三是要因材施教。我们面临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其性格和成长经历各不相同,对自己的要求也严疏有别,因此在犯同样错误时,我们要选不同的入手点去实施惩罚教育。有的同学本来自我实力不错,对自己要求很高,这样的孩子所受的惩罚是没必要在班里公开或讨论;而有的同学总觉得自己有无数理由可以为自己辩护,这样的孩子就需要借助严厉的批评和集体的舆论来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

四是要及时有效。一旦对学生实施惩罚,就要及时。延时惩罚,秋后算账,会让学生认为老师心胸狭窄,斤斤计较,易产生逆反心理,同时,延时惩罚,学生也不能更深刻地认识到产生问题的严重性。惩罚不是终结,惩罚完后,还要及时教育,从正面帮助教育,使其消去悲观情绪,设法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品质。

三、实施“惩罚教育的几种方法

“练笔惩罚法。学生发错误的原因多种多样,自己往往意识不到或认识不够,对错误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或危害不以为然。处理之初,可以让学生静坐,静立甚至于面壁思过,这样有时还能起到冷静学生情绪,避免师生对立冲突发生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不妨用用魏书生的做法:一是让学生写说明书。这比一般写检讨书效果好,写检讨书往往千篇一律:“我犯一个大错„„,给别人集体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我大错特错„„,请老师原谅„„,今后一定下决心改正,决心做到一下几点”等等,这样浮浅潦草,不能触及内心深处,不容易找到纠正错误的有效犯方法。写说明书则不同,需要学生认真回顾事情的经过、分析事件中的过失、怎样对待自己的过失,较之检讨书能更好地触及学生内心,更好地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二是罚写心里病历。有的错误有较深的思想根源,病情较重,反复较多,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写好心理病历。心理病历包括五个部分内容:疾病名称、发病时间、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几个疗程。写说明书和心理病历时,写的往往是自己实际的东西,不可能推诿责任,有助于学生深刻地剖析自己,了解自己,认识错误。有的学生甚至于越写越恨自己,所谓记忆犹新,教训深刻矣。“娱乐”惩罚法。学生犯错误更多的是行为失控,规范不够,有的学生在不经意中违反了学校、班级中程度较轻的规章制度,老师在处理过程中可以为学生

创设情境,提供机会,让学生在行动中学会把握行为。比如说忘带校卡,我们可罚其为全班唱一首歌或表演一个其他节目,这样做一来可以告诫当事人“犯错必究”,二来可以让其他同学感同身受,大家共勉,三来可以让全班得到一时的轻松,感受集体的亲情温馨。

“做好事”惩罚法。一个班级是一个集体,同学之间需要互相帮助,因此做好事也就成了惩罚的必要性。比如我班有一位学生平时做事没有责任心、思想松懈,经常一到他值日就逃跑,曾多次说服教育,总不见效果。于是我罚他清扫教室,并保持、监督教室清洁,逐渐地他的态度有所改变,我抓住时机及时教育,并继续让他劳动几次,果然他改变了,并主动地向我保证以后一定会认真对待值日绝不逃跑,我又不失时机地在班上表扬他。既鼓励了这位同学,又对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教育。

泰戈尔曾写到:“只有热爱人的人才可以惩戒人。”实施“惩罚”教育一定要以爱为出发点,又以爱为终点,这样的“惩罚”教育才是真正的爱心教育,理智的爱心教育、深沉的爱心教育。

参考文献

〔1〕 孙云晓:《两种爱心,两种命运》、《夏令营中的较量》

〔2〕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北京市妇联主管、北京市家庭

教育研究会主办的《当代家庭教育报》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阴县包市学校

第三篇:教育是一种信托

教 育 是 一 种 信 托

——做家长放心、满意的学校

概述

学校教育是与社会教育相对的概念。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社会尊师重教,学校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社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安全管理

一、安全责任

学校安全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以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实行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学校校长为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为学校安全工作负总责,各班主任为学生安全工作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各班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其它相关人具体负责各自分管的安全工作。

二、主要安全隐患

(一)路途安全,对于乡下山区,地处矿区、建筑地带,沿河一线车辆多,运行极不规范,学生行走、骑自行车往返困难很多。对于山区,1 山大沟深,坡陡路滑,遇到阴雨,学生行走极不方便,路途安全极为严峻。

(二)教学隐患,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工作过程的复杂性,学校领导和教师工作方法如有不当,就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发生,尤其要注意上体育课,组织集体活动等。

(三)因学生之间矛盾引发的安全问题,中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发育的“危险”期,思想上的不稳定因素较多,同学之间遇到磨擦处理不当,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四)玩水、每到夏天,学生极爱去到河里洗澡或到水库游玩,由于多数学生不懂水性,不会游泳,极易出现安全问题。

(五)传染病,由于学校入口密集,且牵扯千家万户,一有传染病发生,要及时报告,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三、校园安全管理

(一)校产管理,学校后勤管理人员要充分注意财产的安全管理,对现有校舍和校内用电线路定期检查和维修,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二)门卫安全,学校门卫人员要尽职尽责,认真搞好门卫安全工作,按时关闭校门,做到来人登记,节假日要有专人值班。

(三)要将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始终,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四、全体教师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高度,强化“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深刻认识领会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齐心协力,相互配 合,认真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序进行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

教学管理

(一)、教导人员是校长教育思想的体现者

1、当好校长的得力助手。我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而我觉得,任何一个好校长都得力于有一个优秀的教学管理团队。校长工作涉及面广,样样都要安排,但学校里面最重要的工作非教学工作莫属。教导处专司教学管理,应该是校长的得力助手,因此很多人常把教导处叫做学校的司令部。一位校长工作起来轻不轻松,这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有没有美好的发展前景,有很多工作,都取决于教学管理者,尤其是教导主任和教导员的工作能力。

2、当好校长的教学参谋。教导处在整个学校的决策中,起传递信息的沟通作用,是校长教学参谋。从工作计划的制定看,要根据过去的情况和上级要求提出新的设想,作为决策的依据;要协助校长深入群众听取师生意见,作为决策的基础;还要提供、整理各种教学工作信息,作为决策的参考。从计划的修订看,要向校长提供实施后的正反两方面的情况,并作调查研究,修正计划,减少偏差和失误。最后还要做好总结,积累资料,为以后的决策提供借鉴。

3、当好校长的工作将领。教导处是学校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的神经中枢,是学校教师各项工作的实干家和领路人。从自身定位上说,教导主任是校长的参谋和助手,是教学工作的策划者和管理者,但是,教导人员必须先是一位干将,首先是教学工作的干将,一事当前,必须走在所有教师的前面,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以及非教学任务,作为教学管理人员,一定要成为校长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人。

(二)教导人员是学校教学管理的践行者

教导处是整个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也是各项教学制度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在落实这方面的工作要做到“三要”:(1)工作思路要清晰。(2)工作计划要具体。(3)教学制度要完善。

1、教学制度的管理。

不论是那所学校,要想管理好日常教学常规,首先要制定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常规管理细则,就等于一个国家没有宪法一样,因为学校的首要工作就是教学工作,教学常规就是用来指导教师实施教学的行为准则。

2、教学过程的管理

教学过程的管理是教学管理的关键环节,只有重视教学过程的管理,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很多时候常讲的“向管理要质量”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教学质量要提高,必须把教学过程的管理落在实处。

备课方面,应该落实教案周检制度,要通过教案的来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对教师的教案管理,既要有创新管理,又要他们严格执行按照教学常规管理。

作业批改和辅导方面,也要通过月检作业制度,发现问题并及时的解决问题。考试和质量分析方面,是教学管理的一项琐屑繁杂的事情,很多学校实行有月考制度。考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应严肃考风考纪,提高考试的信度也是教学管理者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

3、教学质量的管理

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测评估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十分重要。在教学质量的管理上,首先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过程和结果并重的原则,组织教师认真对每个过程进行质量分析并及时地作为改进和加强教学的重要依据。二是学科等同原则,做到不同学科、不同教师同等对待。三是考后的质量分析一定要科学而有眼光,正确的认识考试的检测作用、评价作用和信息反馈作用。四是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一个评价依据,一定要科学准确,要做到公允、公开、公平,教学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发展,甚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方向。

作为教学管理者,必须把教学质量的管理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另外,在教学质量的管理上,一是要有正确的教学质量观。

4、教学行政的管理

教学行政的管理包括招生、编班、编排课程表、学籍管理、教学档案管理、图书资料管理、电子光盘、实验仪器和学校网站的管理。

(三)教导人员是教师教学业务的指导者

在学校里,教导处这个地方是学校的灵魂所在地,因此,里面的教学管理者一定要当好教育教学的领头雁。要当好领头雁必须成为教 学方面的内行。学校里的教育教学工作就是学校的主要业务,在业务方面只能内行管内行,不能外行管内行。

1、要有先进的理念。教学管理者要及时把握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了解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校本研修工作有明晰的思路,有科学的方法。

2、要有有效的方法。一个懂行的教学管理者,既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广泛学习各科的课程标准;既要懂教学,又要会指导。

3、要有多方面特长。教学管理人员要力争成为各方面的行家里手,每一学科,每一年级的教学,都应该掂得起放得下,以防在有些老师因病缺岗等情况下,及时的替补上去。除此之外,体音美和计算机能力也应具备相应的水准。

4、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管理人员要懂得教育理论,把握教学规律,指导全体教师的教学实践,使自己成为学校的业务能手,成为各科教学的指挥者和带头人,从而带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并且熟练、科学、合理地安排日常工作,把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四)教导人员是教育科研工作的促进者

教学管理者还要整体提高管教师的理论学习研究的能力。我们初中的教学研究就要靠学校的教导主任,靠教导处的教学管理者,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职责。

(五)教导人员是学校管理网络的协调者 一所学校的教导处实际上就是学校的中心枢纽,总务、后勤、办公室、政体处、安全办等好多部门的工作,其实质都是在围绕着教育教学工作来进行的。

1、把管理方法上升为管理艺术。

2、把协调能力上升为执行能力。

3、把沟通能力变化为和谐校园。

(六)教导人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

前面我们讨论的很多东西,教师们都可以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来获得自主成长,另外,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还包括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这就要求我们教学管理者为他们提供机会,比如请专家作报告等。

课外活动

(一)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自觉自愿的健康的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能够促成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适应学生多种需要和个性差异,培养、发现和选拔各种专门人才。

(三)能够使学生多渠道地获得即时信息,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

(四)可以使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课外活动固然需要有教师指导,但主要是靠学生自己努力学习、实践,自己动脑筋克服困难,处理问题,解决矛盾,在活动中,阅读、观察、收集资料、记录、实验、设计、制作、表演等都是由学生独立 进行的。这就能够使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培养独立性,增强独立工作的能力。此外,学生参加各种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和公益劳动,能够发展学生的艺术兴趣,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调节大脑,提高学习效率,使他们愉快活泼,活跃身心,增进学生的健康。

兴趣、爱好的培养

一、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培养他们的积极期望。

积极期望就是从改善学习者自身的心理状态入手,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充满信心,相信该学科是非常有趣的,自己一定会对这门学科产生信心。

二、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从可以达到的小目标开始。在学习之初,确定小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可定得太高,应从努力可达到的目标开始。

三、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了解学习目的,间接建立兴趣。学习目的,是指某学科的学习结果是什麽,为什么要学习该学科。当学习该学科没有太强的吸引力时,对最终目标的了解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多半都是要经过长期艰苦努力的,这种艰巨性往往让人望而却步,而学习又是学生的天职,不能不学,所以要认真了解每门学科的学习目的。

四、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培养自我成功感,以培养直接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取得一个小的成功,就进行自我奖赏,达到甚么目标,就给自己什么样的奖励。

五、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把原有的其他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以培养新的学习兴趣。

每个人在少年儿童时期都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如爱玩汽车、爱搭积木等。到了高年级后,就应当去发现、了解与爱好有关的知识,如怎样当个好驾驶员?汽车是如何发动的?汽车的构造原理是什麽?我所学的知识中那些和它们有关系?这样就把对学习的兴趣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六、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确立稳定的兴趣。

用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是能巩固知识,而是能修证知识,三是能带来自我成功的喜悦情绪。这种喜悦情绪正式建立稳定持久的兴趣所必需的。

七、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保持兴趣的最容易的方法是不断地提问题。

当你为回答或解答一个问题而去读书时,你的学习就带有目的性,就有了兴趣。准备一些问题是很容易的,仅仅把每节的标题成问题就是了。

八、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想像学习成功后的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当我们满腔热情地去做任何一件事前,一般都对它的结果有了预期的想象,而坚持去做这件事情。

南吕中学学员:洪世月

2011年11月5日

第四篇:教育是一种悟道

教育是一种悟道

总书记2014年教师节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一个老师,如果只知道‘受业’、‘解惑’而不‘传道’,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完全称职的,充其量只能是‘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了。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受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

儒学经典《大学》当中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人认为智慧是以善为基础的,因而道自然也就包含了善。不仅如此善还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是道的终极目标。所谓的“道”也是一种智慧。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教授认为:“智慧是一种思考、分析和探求真理的综合能力,是掌握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方法,也包含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认识问题的方法。因此,智慧使人能够深刻地理解世上的事物乃至社会和宇宙。与智慧相比,知识只是获取智慧和悟道的一种途径而已。所以,学习一定要悟道,悟道是获取智慧的过程。”中国古人就说“学必悟”。因为他们认为,认识“道”的最佳方法就是“悟”。

有则这样的故事,有位学僧曾问赵州禅师:“怎样学道?怎样参禅?怎样开悟?怎样成佛?”赵州禅师点点头:“我没有时间跟你讲,我现在要去小便。”说完,不理会那人的惊愕,开步就走。几步后突然停下来,回头微笑说:“你看,连小便这么一点小事情,还要我自己去做,你能代替我吗?”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别人是无法替代的,唯有亲力亲为才能完成,而且只有在自己亲身体验了以后,才能真正领悟其本质之所在。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过程乃至情感体验,只有在积极主动的情景下,才是高效的,才能经久不衰。因此,教育其实是一种领悟,一种悟道!

前几年,李炳亭先生写了一本书叫《我给传统课堂打0分》,全共分“我的教育主张”、“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学校即成长”四部分。书一出版,褒贬不一,讨伐声四起。诚然,从题目上看,包含许多偏激的成分,但如果你仔细阅读了这本书后,会改变自己原来的看法的。在书中,作者在对传统课堂批判的同时,强调教育应该回归本真,还学生以“学”的权利。这是他多年来对当前教育的一种领悟,教育不能人云亦云、传经布道,只有在感悟、思考中才会获得长足的进展。

那么,就让我们跟随他的观点作一番理性的思索,或许有益!

1、课堂之道在于,如何围绕学生的“主体”,在教师的“主导”下,发挥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摘自《课堂亦有“道”》

感悟:课堂之道在于,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了学生,教师的“主导”才有了服务的对象。因此,“主导”总是围绕“主体”行动的,一切要遵循“主体”的认知规律和成长需求。

2、从事教育的人要知道,教师的思维不可代替学生的思维,教师的认知不可代替学生的认知,间接经验不可代替直接经验,唯有敢于让学生在“经历中体验”,才会有真正的学习发生。

——摘自《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

感悟:身为教师,我们要时刻谨记:教师永远也不可能代替学生,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去亲历学习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

3、课堂的意义和价值不是在于教会学生学多少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习。

——摘自《不教能学会吗?》

感悟: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教育者的责任,如果教师只教给了学生知识,而没有教给学生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这个教师就是失败的,也是不称职的。

4、总有一天,我们要让每一个儿童“嗜学如命”。

——摘自《让儿童嗜学如命》

感悟:当有一天,我们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把学习看作是生命中的一部分,自觉地学习,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时,我们就可以对自己说“我是成功的教育者”。

5、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而不是培养“病梅”、畸形儿、伪君子、工具和奴仆。

——摘自《成为“他自己”》

感悟:教育要使每个孩子成为世上独一无二的“他自己”,就必须尊重每个孩子,让他们保持自己的本色,而不是刻意模仿他人,这样的孩子才不会迷失自我,才能真正成为“他自己”。

6、能力来自于“动”中,知识只有在实践、体验、探究中才会转化成“力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生成为智慧。

——摘自《为智慧而教》

感悟: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知识本身没有力量,只有当一个人学会了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了智慧,这时原本僵化的知识才有了力量。

7、“自主、合作、探究”,是教育的共同“魂魄”所在,是一切课改的“不二法门”,让学生在“学”中“生”。

——摘自《“六字箴言”是不二法门》

感悟:“自主”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彰显了集体的魅力,“探究”展示了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三者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了教育的“魂魄”。

8、教师要尽可能抑制住自己的表演欲,而敢于放手让后学生“表演”;舞台是学生的,不是教师的!

——摘自《千万别“表演”》

感悟:教师演得再好,始终是教师的;学生演得再差,也是学生的,是学生学习的组成部分。教师要做的不是让自己的演技发挥到极致,而是要教给学生学习表演,这才是教师明智的选择!

9、“搞舒服”,你得知道他想什么、要什么,他惯常用什么样的表达方法,他习惯于怎样学,他喜欢什么、拒绝什么。你得从他的角度、准许他从“被动”中走向“主动”,让他自我选择、自我思想、自我表达,他想说即说、想唱即唱,你得尊重他的眼睛和嘴巴。当他的行为、方式、思考、结论和你冲突时,你应该尊重和接受这种冲突。

——摘自《想法把学生“搞舒服”》

感悟:教师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需求,准许他们与你“唱反调”,这是课堂发生的质的变化。也唯有质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课堂的弊端。

10、为什么中国的教改典型都出在农村?从农村教育被有意无意边缘化那天开始,农村教育就必须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挣扎,这颇有点陈胜吴广起义的悲壮感。

——摘自《教育的希望在“农民”》

感悟:“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穷则思变,正是因为农村教育所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如优质生源流向城区学校的问题、师资力量逊色于城区学校的问题等。于是,他们决定破釜沉舟,把目光投向了课改。结果,一改就改出了教育的春天!

11、满世界里教辅,尽管拿来,尽管发下去,这成绩比拼的是哪个教师更“心狠手辣”,谁敢于把学生往死里逼下去,谁就是“好”教师,谁心慈手软,谁的成绩必然吃亏。

——摘自《逼上梁山反“传统”》

感悟:读到这句话,我突然想起了从前一个同事说的一句话。他说:“你发现没有,每年暑假站在领奖台上领取质量奖的老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会‘整’学生。”当时,我只是付之一笑,没去多想。现在看来,还真有这个理儿。

12、时代要求教师要建立一种全新的“教育信仰”——全面关照学生的成长需求。

——摘自《教育的信仰是“学生”》

感悟:我很庆幸,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我努力做到这一点——全面关照学生的成长需求。我与学生的关系亦师亦友亦亲,他们有的已经大学毕业,有的和我一样走上了教育岗位,但她们念念不忘我对她们的影响和教育。我想,也许这些是我今生作为教师收获到的最大财富。

13、从“有法”到“无定法”,再到“得法”,恰好是教学必须经历的三层境界。

——摘自《没有模式的课堂叫“胡搞”》

感悟:教学很像是练武功,要想练好一种上乘武功,首先必须练好基本招式,这叫“有法”。扎实练好了基本功,就没有必要按部就班地出招,要根据对手的招式灵活出招,这叫“无定法”。最后,习武者将所学的各种招式融会贯通,加以升华,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这就叫“得法”。

14、教育就是“选鞋子”。教育就是“打麻将”。教育即“放手”、“放生”。

——摘自《关于“教育”的四个隐喻》

感悟:传统的课堂总是让儿童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而从不会考虑学生的感受,“选鞋子”让儿童找回了自我。教育仅靠枯燥的说教犹如纸上谈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样只会事倍功半,“打麻将”轻松解决了课堂的疑难问题。教师真正爱学生,就应该努力做到“该放手时就放手”,给学生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发展自己。

15、学习即合作。

——摘自《关于“学习”的四个隐喻》

感悟:合作生出智慧,合作产生效益!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人合作的意识,并学会最大限度地与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从而获得学习的高峰体验,收获最美的果实。教师与学生合作,学生与学生合作,让合作成为课堂学习的常态,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阶梯!

16、教育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每一个生命得到尊重”,“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绝伦”。

——摘自《教育即解放》

感悟:怎样才算是尊重生命?我想:尊重生命的前提是相信生命,尊重最鲜明的特征应该是放手。唯有解放学生,才能使生命之花尽情绽放。

17、假如你想“换个花样”创新一下,那一定会被指责,轻点叫“出风头”,严重点便是“邪说异端”。

——摘自《教育的“问题门”》

感悟:死守传统不放的人犹如井底之蛙,他们不愿跳出井口,因此,他们始终看不到天空到底有多大。倘若你告诉他天空比井口大很多倍,他一定会嘲笑你胡说八道、信口雌黄。真是可笑可悲!

18、变革在某些时候不仅需要割破“习惯”、“传统”,也需要割破那颗苍老的“心“。

— —摘自《一把教育的“手术刀”》

感悟:很多时候,“习惯”和“传统”是外显的,具有操作性。要打破“习惯”和“传统”也并非特别困难。但是,“人心”始终是隐藏在人的内部深处的,看不见,摸不着,难于控制,却又十分关键。因此,要改变一个人,都首先改变他的思想,改变他的心智。

19、高效课堂正是对传统课堂的推翻和重建!

——摘自《课改的“补”与“建”》

感悟:学会放弃,实质上就是学会选择。人走在错误的道路上,速度越快,离目标只会越来越远,犹如南辕北辙。要想达到成功的彼岸,唯有一切重来,放弃传统的种种经验和套路,从零开始。

20、教育不是让人成为冷酷残暴的魔鬼,也不是再造不食人间烟火的圣贤,而是指向有血有肉的生灵,他们应该拥有一种基本的状态,叫做——“不平静”。

——摘自《平静的绝望》

感悟:《三字经》中有“人之初,性本善”之说,教育就是要唤醒每个孩子内心深处的真善美,并激励他们乐观向上,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人生充满希望,在“不平静”中健康、快乐成长!

21、枪打出头鸟,“杜郎口们”理该受到“批评”。

——摘自《课改“泥腿子现象”》

感悟:的确如此,“枪打出头鸟”。但是,总有一只鸟会出头,总有一只勇敢的鸟会被打。因此,当我们下定了决心要课改时,就不要畏惧那黑洞洞的枪口。与其在“传统课堂”中裹足不前,最终憋死,还不如冒着被“枪打”的危险冲出去,在新课改的课堂里浴血奋战,或许还有生还的可能。

22、仅仅有课改的理念,而受困于“方法”,是当今课改遭遇的最大尴尬。——摘自《不能忽视的“两率”》 感悟: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许多教师当前所面临的困惑,我们缺乏的不仅仅是理念的问题,更多的是“方法”的问题。不解决方法,课改永远落不到实处,无法走进我们的课堂。

23、“把课堂归还给学生”,是一切尊重的起点,也是高效课堂的“开始”。

——摘自《高效课堂是什么》

感悟:把课堂归还给学生,高效课堂才有了诞生的根基,这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放手。

24、好教育从不会因考试而改变,也不会在考试中败下阵来。

——摘自《从课堂出发》

感悟: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教育不一定是好教育,但好教育一定会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也许,在课改的初期,会有一些波折,甚至会影响到成绩。但我们应该相信,最终一定会获得满意的结果。谁笑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25、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是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目的地。——摘自《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点》

感悟:传统课堂总是视“双边关系”为圣旨,生怕忽视了“教”。在师生关系上,教师又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学生的存在。于是,课堂就成了报告厅,学生多数充当的不过是听众而已。

第五篇:有一种教育叫体验

有一种教育叫体验

中央电视台一套频道有一档新开辟的栏目,叫《了不起的挑战》。节目内容为每期邀请几位娱乐、影视明星或是央视主持人等出镜率高的“男神”们参与节目的制作。这些明星在参与节目互动的过程中,并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去挑战什么,每一次都有“前途未卜”的忧虑感,既兴奋又紧张。譬如有一期,德云社的相声新星岳云鹏被派往一煤矿基地,下到井下500米处参与矿工6小时的工作实践,结果这位农村娃出身的相声演员吓哭了,最终并没有完成任务;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到张家界风景区与悬崖清洁工一道经历雨天为景区清除垃圾的过程;演员沙溢与乐嘉一起前往重庆,与棒棒一道亲身经历他们的棒棒生活,切实感受到赚钱的艰辛与不易……

对于这些在荧屏上闪耀的男明星们来说,若不是节目组的安排,他们可能并没有机会去“忆苦”,到这样最真实的基层去体验生活,去接地气,去食人间烟火,去真正感受一分钱一分汗的艰苦。俗话说,隔岸观火永远不如身临其境来得真实。每个人处在不同的岗位上,由于学识、背景、机遇、先天或后天等诸多因素的作用,每个人都自认为自己是不容易的,这就导致人不容易站在别人的工作环境与立场上去考虑别人的不易。这也就难免会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一些摩擦、误会与冲突了。就像在体育赛场上,我们所聚焦的只有第一、二、三名,甚至只有第一名,而往往忽略了那些与第一名一起“奔跑的兄弟”一样。是人们势利吗?为什么只懂得为成功者喝彩,而忘却为奔跑者鼓掌呢?我想这里缺乏的是体验。

由此,我又想到了教育。就拿常见的学校德育工作来说吧,各个学校对德育工作不可谓不重视,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德育往往是被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提上议事日程的,学校的德育教育主题也是日日讲、月月讲、年年讲。然而事实状况又是如何呢?究竟又有多少是让学生入脑进心的呢?这也就是学生缺乏体验的结果。

再来看看具体的学科课程教学,我们的教育往往只是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的是让学生经历知识获得的过程体验以及这些知识对日后生活、工作及兴趣发展等的作用。没有体验的教育,留给学生的只是冰冷的知识堆积。教育的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相反,如果我们的学科课程教育能为学生搭建并提供体验的平台,让他们经历知识获得与推进的过程,留给他们的将是鲜活、有趣与继续探索的兴致。例如,数学学科不光只教给学生某一个数学知识点,而是给学生一个个具体的生活情境,制造一个个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借助以往的数学知识,在教师的辅助、同伴的互助与集体智慧的启迪下,寻求新的解决途径,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科学学科可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实验操作等途径,感受科学知识的魅力,并积极引领学生发挥奇思妙想,借助科学知识展望新运用;语文学科课程要充分利用文本,针对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的学科课程特质,积极为学生搭设表达、运用的舞台,促进学语言用语言的智能发展,同时还要针对文本所传递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实际,以综合活动的方式予以践行与落实……

为什么我们在收看某一个节目,看到某一个情境时,会情不自禁地落泪呢?单纯是因为感动吗?不是的,是因为它触及了我们心中柔软的地方,与我们的某种认知、体会有默契。或者说,节目与情境中所陈述的东西是我们曾经经历或是真实体验过的,抑或是自己从没有做过,是节目与情境促使我们进行反思的结果。譬如在新近播出的《欢乐喜剧人2》中潘长江参赛并获本期冠军的节目里,告诉我们“孝心是可以传递的”,故事从小孙子回家完成一项德育作业开始,学校要求学生回家为爸爸洗一回脚,儿子想到了三十多年了,自己还从来没有为父亲洗过一次脚,于是就效法儿子想回家为父亲洗一回脚。而父亲却认为儿子怪怪的,肯定是有什么事求助于自己。当儿子为自己的父亲洗了一回脚后,使同为别人儿子的父亲也想到了自己的老父亲,也想为老父亲洗一回脚。就这样,一项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却在不经意间引发了孝心的大爆发,传播着浓浓的亲情爱意。也引发了我们这些观众对孝心、陪伴等的思考,这种体验获得的经验,是一味的说教与强塞所不可比拟的。

最好的教育应该是有体验的参与,有体验的教育才是真教育。对于实施教育的学校与教师来说,要关注并重视体验的重要性,就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学校教育要将体验纳入教育的必要元素

学校在设置德育主题与教育活动前,要事先根据德育的时代主题,并努力结合学生的认知实际,确立合宜适切的并能形成系列与连贯的德育主题。然后再思考应该如何通过具体的德育实践活动,提供给学生开展德育体验的机会与途径,以求德育活动的效益最大化。

例如,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中,以“和为贵,勤为本,俭养德”的教育主题实施过程中,学校就应该紧扣“和、勤、俭”三字诀,设计具体的德育实践活动。可以围绕“合作共赢”,以学生小团体为单位,共同完成某项设定的活动,如在一个呼啦圈内如何通过合作争取站立最多的人;某两位同学有矛盾,作为“调解员”的合作小组的其他成员如何有效地进行调解,促使有矛盾的同学握手言和,感受和的可贵性。生活水平提高了,今天的我们还应该如何来保持节俭的美德?可以结合春、秋游活动,由学生来评选班级里“既节俭又营养的午餐”;也可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家庭一道来推荐“节俭我最行”的好少年等活动,积极推动“俭养德”的良好风气的养成。“勤”的教育主题可以与“洒扫应对”的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利用节假日到父母或亲朋好友的工作岗位,去参与工作岗位的体验活动,感受普通劳动者的一天工作情况,并形成一天的工作体验日记,体悟幸福的生活是靠勤劳的工作获得的真谛。凡此种种,只有让德育与学生的体验找到契合点,德育效益才有望最优化与最大化。

二、教师教学要将体验纳入实施的必要环节

作为实施教育的重要关键者教师而言,主阵地在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每位科任教师都要有一种强烈的意识,那就是要将体验纳入教学实施过程的必需环节。为此,教师就应该在这一方面予以努力。

(一)读懂读通读透学科课程

作为具体学科课程的施教者教师而言,首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学科课程教学要有全方位的认知,知道自己所教学的这门学科课程是做什么的,要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是以培养学生学习力与发展力为主要内容的。只有真切了解了这些,教师才能倾力于读懂读通并读透自己所从事的学科课程。

(二)转换角色关切学生体验

教师也都是从学生时代成长起来的,也许随着时光的流逝,当年学生时代的一些期待与记忆会有所减退。此时,作为教师的自己,就应该马上转换角色,花心思去读懂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与学习特性。之后,将自己设想成是坐在讲台下听讲的学生,以学生的视角来审视教学的过程,就会消弭师生之间的隔阂,让教与学的过程更为顺达与通畅。

(三)精心设计情境“落地”体验

当教师读深了课程,读懂了学生,之后就会对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情境设置更为重视。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就会努力并精心地设计能引发学生体验的情境。有情境设计意识的教师,在学科课程教学时,就会匠心地安排能让学生开展体验活动的虚拟情境,采用模拟表演、游戏、讲演、操作或是课后开展综合活动等的形式予以贯彻与实施,促使体验落地。

当学校与教师都开始重视让学生多实践、多体验、多操作、多遐思的时候,教育的效果就开始迎来“龙抬头”的时候了。有一种教育叫体验,有体验的教育,对广大师生而言都是幸福的,在体验的过程中,师生与学校收获的都将是满满的温暖,也必将留存在每一位学子的记忆库中,成为永恒!

(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 361003)

下载一种另类的教育次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种另类的教育次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倾听,是一种教育智慧

    如何具有倾听的好习惯 (一) 倾听,是一种教育智慧,是实现“对话”的前提。 “教师与学生课堂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与对话,而关键在教师的耐心倾听。”“一个具有......

    教育叙事:放手也是一种教育

    放手也是一种教育教育好比手中的沙子,抓得愈紧,漏得越多。放手,是一种教育,是真正的爱的教育。只有放手,才能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使孩子的自主意识增强,才能使孩子的潜能得到发挥......

    有一种教育叫阳光

    尹庄中心小学 赵春梅有一种教育叫阳光 晓蒙 是 我门班 最 不爱说话的学生,课堂上很难看到她举手发言,总是两眼呆呆地注视着前方的黑板,不知道她在听还是在开小差?我常常犯难,......

    宽容也是一种教育智慧

    宽容也是一种教育智慧 济南市商河县展家中学伦忠明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对于学生的管理,有时候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来的更强烈。但......

    有一种美,叫教育

    《有一种美,叫教育——教育美学思想录》自序诗意地思想先讲一个故事。有一次,我孩子的学校通知说班上有公开课,我和我爱人都去了。上的是语文课,看图说话。有四张图,大意是:小熊从......

    有一种教育叫包容

    有一种教育叫包容——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龙虎塘实验小学许秋明暑假里,送孩子去上兴趣班,耳朵里听到的最多的词就是“孩子”“老师”,对于孩子,无非就是期望与骄傲,对于老师,却......

    糊涂也是一种教育智慧

    “糊涂”也是一种教育智慧 “糊涂”也是一种教育智慧学生崔某在开学第一天就迟到了,班主任刘老师严厉地批评了他。第二天他又迟到了,刘老师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检讨。第三天他......

    家庭环境也是一种教育(5篇)

    家庭环境也是一种教育 听到身边的朋友经常抱怨孩子不认真学习、成绩不好,或是指责学校、老师的问题。影响一个孩子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觉得家庭环境也是一种教育。 我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