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 在她执着中延伸

时间:2019-05-15 04:44: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知识 在她执着中延伸》,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知识 在她执着中延伸》。

第一篇:知识 在她执着中延伸

知识

在她执着中延伸

——最美大学生创业者徐静

在尉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大学生创业基地二楼里,金牌英语、趣味数学、拼音识字等丰富多彩的培训班一字排开,不时传来一阵阵笑语,一群群大大小小学生在尽情地享受着知识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这就是尉犁县首个大学毕业生创办特色培训机构———习秀英语培训学校,学校创建人徐静才刚满28岁。

贫瘠土地上“种下”知识的种子

1986年徐静出生于尉犁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在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学习环境相对落后的农村长大。因为父亲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后就再也没有上学,缺少文化知识的他半生努力虽小有成绩,但对知识的渴求未能如愿是他一生的遗憾。“我要好好学习,我要上大学,圆父亲的知识梦!”从小就在徐静心中扎下了知识梦这颗顽强的种子。

为实现儿时心中单纯的梦想,经过十年寒窗苦读,2003 年徐静如愿以偿地考入了自己喜欢的新疆大学英语专业。在几年的大学生活中,知识在慢慢积累、视野在不断开阔,徐静儿时的梦想也由圆父亲知识梦变成帮助更多需要知识的孩子身上。为了更好的实现理想,2006年徐静又考取了西安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在学习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她利用所有的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细心调研了解学生教育信息,为了得到更好的锻炼,得到更新的教育理念,她放弃了所有与家人团聚的假期,孤身一人在西安市的培训学校代课。由于在学校学的是英语,当老师对她来说是一个挑战,为了尽快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徐静总是早早的到培训学校,上完自己的课后,就站到别的教室后面,认真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由于她肯吃苦,善总结,很快就掌握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灵活多变教学方法,不久便成为了这家学校的最受欢迎的老师,工资也从500多元涨到每月近3000余元。校长也打算与她签订长期授课合同,但徐静不为所动,因为回到家乡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培训学校,传授更多更好知识的理梦从未消失。

“徐静是我们班里的女汉子,学习知识的劲头让我们汗颜啊”,这是徐静同学对她的一致评价。大学期间,徐静在丰富自身知识的同时,也一步一步的为实现自己梦想做着储备,积攒着能量,为早日开花结果储蓄着最充足的营养。

在艰难起步中“迸出”传播知识之芽

当大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时,徐静放弃了学校推荐到中石油集团工作的机会,婉拒了待遇优厚安稳平静的工作,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毅然地踏上了归乡之途,为实现心中的梦想,开始自己的自主创业。

当她踌躇满志地站在故乡亲切而又熟悉的土地上,才意识的创业光有梦想是不够的。要办一所培训学校绝非易事:场地、师资、行政审批手续、教学设施等等千头万绪……万事开头难,找朋友、找同学、找师长、找相关部门……走访、协商、报批、咨询……“一个女孩子这么漂亮,好好找份稳定的工作嫁人过清闲的日子多好啊!”“这女娃能干出什么事呀,瞎折腾!”曾几何时面对大家的热潮冷风,徐静也动摇过、灰心过,可一想起这么年付出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想起自己儿时梦想怎能轻言舍弃。“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这首激歌又在耳边响起,在整整两个月炎炎烈日下,无数的汗水、泪水,数不尽的好话和笑脸中,终于迎来了培训班开业的读书声。培训学校第一期共招收60名学生,学费也仅仅100元。但就这一点小小的成绩却让徐静看到了无限的希望,看着这些学生,她也不由自主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在敢为人先中“幸福”成长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学校办起来了,学生招来了,可如何抓好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等问题又摆在徐静的面前。她始终坚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信念,要想把学校办成当地有影响力、有市场竞争力一流培训学校,就要样样比别人做得好,敢为人先、勇于创新。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为确保教学质量,配置最高素质的老师,徐静亲力亲为到各大院校去招聘,并聘请当地名师来传授经验,培养了一批优良的教师队伍。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成绩,她自己带头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定期对任课教师进行培训。在课堂教学模式上,她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勇于创新,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深深吸引住了学生。为了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她还在尉犁县希望广场举办了该县有史以来第一次少儿英语专场晚会,引起了很大反响。自此,习秀英语培训学校的少儿英语专场晚会成为该县百日广场文化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虽然培训效果获得了各族学生和学生家长一致认可,学生逐年增加,但如何扩大、固定培训场地、结束“流动学校”的历史,进一步提升办学条件,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培训,解决更多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摆在徐静面前最大的难题。

2012年2月,自治区“民生促进周”期间,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同志来到尉犁县调研,徐静创业的故事感动了张春贤书记,当场表示对学校发展面临的难题要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2012年2月10日,巴州党委常委、秘书长张俭代表自治区张春贤书记送达资助金5万元,2月11日,尉犁县委、委人民政府提供创业贴息贷款30万元,并为习秀英语培训学校的全体教师办理社保补贴,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供促进大学生创业房租补贴资金2万元。

在各级党委的亲切关怀下,2013年,习秀英语培训学校搬迁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大学生创业基地二楼,享受免费使用三年的优惠政策,教学场地面积扩大到600平方米、10间教室,增添了电脑、多媒体、复印机等教学设施、教具,并加盟金牌英语,增加培训项目。从大中专毕业生中新聘用教师20名,教师总数增至35名(其中维吾尔族教师1人),培训学生增加至500余人。

在感恩中“放飞”知识的梦想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经过六年的探索与磨练,习秀英语培训学校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知名度。有的人对她说:你现在也是一个校长了,该歇歇了。听到这样的话,她总是一笑了之。她心里知道,学校能有今天,不仅仅是个人吃苦闯出来的,更是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帮助得来的,是广大家长支持得来的。

为让更多的农村娃娃学到纯正的英语,徐静在做好县城培训教育工作的同时,不顾他人的反对,把培训学校开到了农村——普惠农场。为了改变农村家长的传统思维,她就挨家挨户走访。没有交通工具就搭老乡的摩托车、毛驴车,白天农民忙没有时间就天黑再去,功夫不负有心人,普惠农场分校终于开班了,几十个学生第一次在家门口参加英语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家长们的笑脸,孩子们憧憬、渴望的神情让徐静一生难忘,更对自己今天的选择充满了信心。

现在,习秀英语培训学校的培训科目由原来单一的英语培训增加了趣味数学、拼音识字、作文与阅读、特色物理与化学、少儿美术、少儿民族舞蹈、成人维语培训班等14类,每期培训结束后,学生的成绩都有大幅度提高,参加内初内高培训的学生,60%都以优异成绩考入内初、内高学校。先后被全国外语学习研究会批准为“金牌英语等级达标培训基地”,被自治区文化厅与中央美院批准为尉犁县唯一艺术类等级考点。

在具体培训过程中,习秀英语培训学校坚持“民族团结进步,让各族学生更优秀”的思路,按培训类别将各民族学生统一编班,融洽相处。课堂上的趣味性,增强了各民族学生的协同合作意识,增进了各民族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课堂以外,各民族学生做游戏时互帮互助、互学语言,既在欢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又收获了友谊,体现了民族一家亲的融洽氛围。在日常教学中,习秀英语培训学校不定期邀请各族学生家长观摩讨论,鼓励各族学生家长互相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与心得,促进了学校与家长、各家长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在潜移默化中增进了民族团结。

一名80后的小姑娘不但通过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努力拼搏,用执着走出了自己的理想道路,更让丰富多彩的知识在自己的学校里不断延伸……

第二篇:在她的工作计划中

张志红本报记者雷宇在湖北江汉油田,一个叫宋凯的男婴出生时被诊断为“猫叫综合征”,预计仅能存活10年,在她的工作计划中。面对这个不幸的孩子,江汉油田管理局钻井一公司钻前工程大队的5茬志愿者,20年如一日,把他当作亲人来照料,上演了一段感人的爱心接力。当年的小男孩,如今已长成29岁的青年。1982年8月,江汉油田钻井一公司钻前工程大队工人宋明理迎来了儿子的呱呱落地。这个新生儿正是宋凯,他一出生就被诊断为“猫叫综合征”。这种罕见病世界仅有200余例,国内仅有10例,患儿发育迟缓、严重智障、终身卧床,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手段。“儿子被确诊后,医生说按照他当时的情况,生命仅有10余年。”宋明理说,为了给儿子治病,他和妻子背着儿子到武汉、北京、广州等地求医,但没有效果。生活顿时没了希望,宋家搬到简陋偏僻的平房里,不愿见熟人。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夫妻俩抱着儿子默默流泪。1992年年初,在进行扶贫帮困摸排时,钻前工程大队得知了宋家的情况,大队团总支书记、电信队劳资员蔡红带着当时的“学雷锋小组”走进宋家。看到一贫如洗的家境以及长年卧床、身体变形的小宋凯,大家流下了眼泪。队员们把蜷缩在床上的小宋凯抱出来晒太阳,为他剪指甲、洗头发,为宋家送上了一份温情。随后,蔡红召集开会,决定把帮助小宋凯纳入“学雷锋小组”的工作计划,组织大家为他献爱心,还为宋家申报了公司特困户。从此,这个帮扶行动在一代又一代志愿者中传递下去。由于长期卧床,宋凯又患上严重的褥疮。1997年4月,在钻井一公司团委和工会的支持下,高清电影,志愿者们在全公司开展募捐,后来用捐款购置了一辆轮椅,从此,小宋凯坐了起来。为了治宋凯的病,宋明理一家陷入贫困。宋凯的母亲刘连珠被单位解聘后,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摆起了一个卖馒头的摊位。志愿者们悄悄地让自己的家人去买馒头,沉默的刘连珠因此慢慢快乐起来,工作计划《在她的工作计划中》。卖馒头收入微薄,最新电影,此后不久,志愿者们又帮刘连珠找到一份兼职保险业务员的工作。刚开始时,刘连珠业务不熟,四处碰壁,急得流眼泪。志愿者买来专业书籍送到她手里,还主动为她承担部分家务,让她有时间跑业务。第四任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长侯玉霞甚至专门找刘连珠,为家人买了保险,还把好姐妹介绍过来买保险。在志愿者帮扶下,刘连珠从一个自卑的家庭妇女成长为外向干练的保险业务员,。从“学雷锋小组”到“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钻前大队青年员工在扶助宋凯的路上,传递着爱心与责任,而照顾宋凯也成为每次新老志愿者交班的第一课,最新电视剧。宋凯17岁那年,经过志愿者服务队的积极协调,钻井一公司专门为他家申请了一套低层新楼房。从此,在明亮的阳台上,宋凯有了自己的“活动室”。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志愿者们用捐款买来了残疾人升降床和轮椅,使得宋凯的生活更加舒适方便。看到这一切,宋明理和刘连珠流下了眼泪。因为医生有过“生命仅有10余年”的预言,宋明理夫妇每天都揪着心过日子。志愿者同样揪心。面对在自己眼前慢慢长大的宋凯,他们产生了亲人般的感情。宋凯只有经常活动和按摩,才能保持身体机能。志愿者三人一组,一次次把宋凯背下楼晒太阳,并给他按摩腿部。宋凯的智商和1岁孩子差不多,但每次陪他散步,志愿者总是耐心地和他说话。2001年12月13日,志愿者们正在宋家打扫卫生,宋凯突然从床上爬起来,慢慢走到大伙面前。19年了,看到儿子第一次站起来,宋凯的母亲当场哭了起来。第四任队长侯玉霞,更是用一颗柔软的心面对宋凯。天热了,侯玉霞送来西瓜、绿豆和糖;中秋节到了,侯玉霞送来月饼。每次过来,她都要跟宋凯说说话。一次,侯玉霞正轻轻地絮叨着,宋凯突然慢慢地回过头,露出一个婴儿般的微笑。侯玉霞又惊又喜,虽然她知道这可能不是宋凯在“呼应”她,但她依然为这次难得的“共鸣”而开心不已。“医生说他最多只能活十几年,他现在已经29岁了,希望还有下一个29年。”侯玉霞说。今年3月18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罗安接过了第五任队长的接力棒。在她的工作计划中,为宋凯过一个30岁生日,成为志愿者们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位“80后”姑娘说,几年下来,她在付出中不断收获着感动和对人生的感悟,“我会把爱心延续下去”。(编辑:SN009)相关的主题文章:

第三篇:生命在为民服务中延伸

生命在为民服务中延伸——记灵璧县黄湾镇柯湖村党总支委员柯增华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03日 00:09 | 来源:安徽日报

[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举报/纠错 ]

连日来,灵璧县黄湾镇柯湖村党总支部委员柯增华身患绝症,但仍抓住余生,以乐观的态度、顽强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宿州市委书记李宏鸣等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向柯增华同志学习。

12月22日晚,记者一行来到黄湾镇柯湖村柯增华的家中,对人生乐观的他,没有被绝症吓到,尽管身体疲弱,肝部时常疼痛,但他勇敢地坚持着,和记者一行畅谈了他当村干35年来的点点滴滴。他说:“身患绝症不可怕,人生到死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我要抓住余生有限的时间,为党和人民多做点工作。”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何军(左2)看望柯增华同志(左3)

柯增华,男,1955年10月出生,1976年12月高中毕业于晏路中学,200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柯湖村党总支部委员。黄湾镇党委书记晏金两动情地说:“柯增华自1977年任村副职干部35年来,对党忠诚,工作认真负责,不计得失,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无怨无悔,确实值得敬佩和学习。” 只要身体还能撑住就得干好工作

认识柯增华的人都说他有一种视工作如生命、为工作不要命的奉献精神。

2012年10月5日,当他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专家诊断为肝癌晚期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还能活多久,而最牵挂的是他所包的两个村民小组小麦良种还没有发放到户,他觉得不能因为自己治病误了群众秋种,得赶紧回家,实现收缴良种款时许下的承诺,把种、款给群众兑现清。10月9日,他放弃在蚌埠住院治疗,返回村里,继续开展他的工作,立即安排儿子和女婿放弃自家的农活,开着自家的四轮机把国家补贴的小麦良种2.4万斤兑现到户。在收取良种配套款日子里,为了使他所包的两个村民组所有农户都能种上国家补贴的良种,他起早贪黑上门做工作,有的农户不愿买,他就不厌其烦、三番五次地上门做工作。个别群众看到他身体消瘦、脸色发黑,猜测他可能是得了重病,怕他活不了几天,不敢把钱交给他。他就郑重其事地表态:“我以我的党性保证,我死!钱都不会少你一分钱,种子也不会少你一两。马上就要秋种了,再不交配套款,良种就买不到,来年丰产丰收就成了大问题。”一些农户看着他多次带着重病上门,被感动了,当即就把钱交给了他。随着病情的加重,当他再一次拖着走动不稳的身子上门送麦种,豆粒大的汗珠从黝黑的皮包骨头脸上不断滚落下来,一些村民忍不住地掉下了泪。目前,他所包的两个村民组小麦到处葱绿,而他的病情一天天恶化,变的更弱、更瘦。更令人感动的是,他家到处借债治病,而他为困难户垫付的1800多元麦种款还没去要。他说:“我为乡亲多增收,不怕人死债烂。”

从11月底开始,按照镇党委、政府安排,集中时间收取2013新农合款。他所包的两个村民组有245户、1500余人,且居住分散。加之外出流动人口多、困难户多、需要照顾服务的空巢老人、儿童多,这给他收取新农合款带来更多的艰难。他采取近处自己上门收,远一点的安排其儿子骑电动车带他上门收。每天晚上回家,他顾不得吃药就急着加班,整理每户每人的资料,核算账目,打电话、发短信向众多在外务工人员做宣传,促使他们积极参加家乡的民生事业,一般熬夜都到12点左右。每每出现肝疼发作难忍时,他就采取用东西抵一抵,或用手揉一揉。12月4日,是他第8次来到村民徐善灵家催要农合款,刚下电车,肝疼加剧,他用力揉压过猛,鲜血从两个鼻孔里喷出,在场的群众惊呆了,徐善灵被感化了,当场把款项交齐了。到12月上旬,他创出奇迹,拖着与癌症抗争的弱躯,在全村第一个超额完成了2.5万元的新农合款收缴任务。他还为在外务工户和特困户垫交1500多元,实现辖区内村民参合率达100%。

我是党员干部,向我看齐

多年来,柯增华先后分管村里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党建工作,并包东柯、徐圩两个自然庄,1500多人,为全村人口的四分之一。他凭着多学习、多观摩、多请教、多结合村情民意、多实践探新路的方法,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把一个原本综治、党建工作较为落后的村,一跃变为全镇的先进村。

他常说:“一名村党员干部形象如何,直接影响党的基层组织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形象;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就是凝望八方力量的一面旗帜。”他长期以“我是党员干部,向我看齐”的形象来开展工作。他的先进品质,集中体现在他的“三先两带”上。每年他在组织群众开展兴修水利和村庄修路工程中,他总是第一个先缴自家的集资款,先放自家工程段,先干出标准让大伙看。2011年和2004年春节前后,镇里在灵固路两边绿色长廊、姚沟堰上植树和黄湾北部2万亩低产田改造工程,家家户户有任务,任务都十分艰巨。天寒地冻,谁都不愿意多干一点。柯增华为了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起早贪黑带领一家老小干,还要指挥检查其他户的工作。他在检查验收一农户低产田改造工程时,发现质量不合格,要他翻工,他有意见并要求丈量柯增华家的工程段。柯增华当时向在场的群众承诺:“如果我少干一寸就帮你干一米。”丈量结果,柯增华工程段多了30公分。这名群众服了,其它群众也服了。后来,柯增华包的组工程被镇里评为优质工程。在姚沟堰上打穴栽树中,柯增华为确保植树的成活率,亲自抱着抽水机管头一个一个树穴浇灌。镇检查组看到柯增华一身泥水,中午在沟底吃几个凉烧饼算作一顿饭,非常感动地说,全镇的村干部都像你柯增华这样,就不需要镇干部督查质量了。

对于受灾困难户,他总是掏钱垫资来带动全体村民齐参与;对无劳力的户,他总是组织家人和亲朋出工,义务完成工程任务,以求带动整体工程全面完成。在他的模范带领下,徐圩、东柯两个自然庄近年来先后完成集资修路1000多米,打井机13眼,改造低洼产田800余亩。在各项工程建设中,他为困难户垫资1200多元,垫工程集体开支500多元。为此,他多次被镇党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把党的温暖送到每一户

近年来,党的惠民政策越来越多,开始,由于一些农民朋友不了解、不理解,没有尝到甜头,持观望思想或不愿参与。收取农民的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农作物灾害保险,一事一议等项惠民工程款,成了村干部最头疼,最难干的工作。而在柯增华包的组,年年都是提前超额完成,在镇里评比中,都是前几名。为把党的惠民工程落到实处,他爱动脑筋,善做会做群众思想工作。他的方法是:嘴勤、腿勤、眼勤加多付出。嘴勤就是积极宣传党的惠民政策的好处,让大家认识到付出的少得到的多。腿勤就是不能怕吃苦,坚持深入农户家中,一边讲政策、一边催要,以此来感动村民。为了完成收款任务,柯增华真的没少吃苦。他抢抓一天三顿饭的功夫,起早贪黑,以情感人,好事多磨。去年冬天收“三保”款,一农户说,你明天早晨5点半前来我家拿,超时我就走,等外出打工回来再说。冬天早晨6点半天还不亮,可柯增华第二天早晨5点就来到该户门口等着了,这已是他第4次上门,终于使该户交清了“三保”款。眼勤就是学会观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总结处理。个人多付出,就是对暂时无钱的户,个人先垫付,等有钱再给。

柯增华每天出门,都手提着黄皮包,包里放着各种农村政策书、报、文件、科技资料、笔记本、记账本和为民办证本。群众说他提的是“百科包”。对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他总是不厌其烦的宣传,常常说得群众频频点头、阵阵掌声;他的科技资料经常换,到什么农时就装什么资料,耐心地向群众讲解科学种植、养殖知识,给群众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生产上的难题;对群众要办的事情或是好的意见建议,他都及时记在笔记本上,以便逐一兑现。他说:“作为村干部,只有把政策给群众讲清讲透,群众才愿意接受你,才会支持你的工作。”

35年来,柯增华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人们经常能在“两头”看见他疲劳奔波的身影。一头在群众家中看他做思想宣传工作,一头在镇机关大院看他为群众代理办事。这35年来,他本人及亲属,在为群众为集体办事,在助残、救灾、帮困等方面,所付出的劳力、物力和财力,每年都在300件(次)以上。他的四轮机是农村实行责任制时赊回的,现已更换到第3台,一直都是无偿为五保户、困难户、军属户和村组集体公用。为表感谢,5名五保户、困难户,去年中秋节一起给他送块肉却被他退回了,而且他还从自家树上摘了几斤石榴分给他们吃。在征收农业税费的年月里,他看到连孩子上学都掏不出钱的困难户,心软了,“我给你家垫,等有钱了再还我。”就这样,一户户、一年年,给困难户垫付的农业税费达8000多元,至今还都是一张张空账据。自在农村推行新农合、农保和农作物灾害保险以来,为了使更多的村民均等参与,得到政策带给的更多实惠,他又为一些弱势群众垫缴“三保”款8000余元。他说:“每当我看到一家家领到‘三款三笑’时,顿感幸福和满足,个人付出点换得更多人的笑,值!” 化解矛盾保民安

柯增华说:“农村的工作千头万绪,一个村干部要想管好1500多人,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想管事,你就有天天管不完的事。”在群众的眼里,柯增华就是一个爱管事的人,因为他能管好事。谁家没有矛盾纠纷和要帮忙的事,只要群众找到柯增华,他都积极去想办法解决,赢得了一片赞扬声。

那是2003年5月的一天下午,柯增华接到柯巷组党员柯庆举的电话说,他组柯永玉与邻居因换宅基地的问题发生矛盾,两家吵架了,发誓还要找人来打。柯增华丢下手中的农活,立即赶到现场,简明了解事情经过后,就在中间协商,稳定双方的情绪后,和柯庆举一起,经过10多个小时苦口婆心的说理,又列举打架的危害性,然后再说矛盾的交点,因为一棵不值百元的春树闹矛盾不值得,终于使矛盾化解,两家握手言和。柯增华回到家时已是深夜12点多钟。当他要吃饭时,妻子批评说:“干工作不要命了,饭都顾不上吃。”2010年夏天,该村小张组的两家村民因土地边纠纷一事,半年多时间,村里其他干部多次调处不成,双方多次找村、镇干部处理,并且打骂过。柯增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便主动向村书记要求去处理此事。其中有一名村干部说:“如果你能把此事调处好,我个人请你一顿酒。”他当场承诺说:“如果我处理不好,3天不吃饭。”结果,第2天在其他干部的配合下用了3个小时把问题解决了。村上有一家3个儿子因分老人土地不成出现不养老问题,柯增华把这家几个儿子找到一起,从赡养老人义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讲到和睦、诚让是成事兴家的基础,针对问题又讲了处理的办法,使他们口服心服,主动让步,主动尽赡养义务。

柯增华是个热心人,是个能干成事的人。村民们都如是说。他包的两个自然庄200多户,谁家有红白事或难题都愿找他当老支和帮忙。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柯增华,你就是一颗默默无闻的“小草”,时刻为美好乡村建设点缀绿色,散发着令人难忘的清香。

第四篇:让事业在奉献中延伸

让事业在奉献中延伸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 你们好!首先,感谢局领导,镇党委领导和同志们给了我这样一次参选的机会!我的竞聘主题是:让事业在奉献中延伸。我叫xxx,今年46岁,中共党员,大专学历,自1979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财政部门工作,现任xx财政所党支部书记、主任。由于镇机构的改革,我与其他同仁一道参与竞争上岗。根据本人的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以及本人工作特长,这次竞聘选择的岗位是:厉山镇财经所所长职位,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对我信任,给予支持,我竞聘岗位的条件和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过去的工作历程及工作业绩为我奠定了竞聘的基础。参加工作以来,我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成长,在工作上踏踏实实,在生活一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财政工作的历程中,特别是我任财政所主任6年中,无论是财政所集体或个人,曾多次受到省、市、区、镇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财政所连续3届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连续5年被市区评为先进单位。2002年,被区财政局评为十佳财政所,2004年被区委组织部评为“奋发有为的好班子”。多年被镇委、政府评为“红旗单位”,我个人也多次被区政府区财政局评为“先进个人”。这些荣誉的取得,既是单位集体的努力,也与个人的辛勤工作分不开。在我二十多年的工作的历程中,我总是认认真真地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对待事业,诚心诚意地对待同志,不骄不躁,对待表扬,心悦诚服,对待批评,无怨无悔接受,虚心、诚意倾听意见,因而在工作上才不断进取,不断进步。二是我竞聘财经所所长这一岗位有我自身的条件优势。这次行政机构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省、市、县党委政府有统一的安排部署,虽然这次行政机构改革打破了“铁饭碗”、“铁交椅”,但我高兴地与大家一道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上岗,此次申报竞争财经所所长岗位,权衡利弊,审度自我,自认为有其竞争的优势,第一政治素质优势的条件具备,表现在三个方面: 表现其一,组织原则性强。财政的主要职能是保证党委、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转,在过去行使财政职能中,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坚持“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原则,工作上严格执行党委决议,大事请示,小事汇报,意见桌上提,会后不乱语。表现其二,是非分辩力强。在财政工作中能坚持原则,自觉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财政法律法规办事,严格执行党委、政府的各项管理制度。当然,要坚持和执行这些制度,肯定有不顺人意的地方,特别是目前乡镇状况,在这方面首先我不是老好先生,但我想也不会因此而失去民意。表现其三,为政谦洁,行为端正。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以国家为主体,集中一部分社会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他主要是运用生财、聚财、用财之道在财政资金运用过程中对国民经济各方面进行调节、干预和管理监督,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我从事财政工作26年来,就是按照这些职能要求办的,为经济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没有因“生财、聚财、用财”运用不当出现错误,也没有因财政管理监督不善而导致腐败和经济违法犯罪。作为我本人“常在河边走,就是没湿脚”。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各接受市县财政审计未出现违纪、违法、违规行为的结论就是最好的证明。第二,是有较强的业务素质优势。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其一,具备熟练的财政管理经验。由于搞财政工作多年,逐步积累了丰富的财政管理经验,并可以熟练地运用在财政工作中。在勤奋工作的同时,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参加工作以后,又在襄樊财校脱产进修两年,2000年又在学校函授大专班学习两年。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使我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财政管理经验,完全能胜任所竞聘职位的工作。其二,精通财政业务。对财政部规定的会计科目和财务制度有较好的运用能力,对企事业单位在经济活动中的违纪违规行为,有较强的识别能力和办案能力。其三,多年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使我对生财、聚财、用财、管财的思路明晰,对本镇财源分布、培植财源的重点明确。其四,对有效地运用资金找到了套路。对这点我不深度阐述。人们常说:“经验是资本,是效益”。本人身为财政所长,熟悉怎么管钱,怎么用钱,怎么生钱,这是在财务制度允许下找到的最佳答案。只要我竞聘上岗后,我将更加努力地搞好本职工作,更让领导舒心,让同仁放心,让群众称心。第三,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多年的财政岗位磨练,使我具备了一定工作协调能力,在上争取项目资金,在下组织收入,与各部门协同作占完成任务。虽然我在财政所主任的岗位上已经工作较长时间,但我一点也没有感到轻松,因为我深知,要想干好这个工作,泛泛而谈是不行的,只有拿出成绩才能赢得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如何把献策经所的工作落到实处,

推进财经管理职能到位,加强财经管理,扩大财源建设,让厉山财经所的光辉历史成为激励我们每位干部职工工作的原动力。在荣誉面前不骄傲,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扎实工作,勤于思考,努力再创新的辉煌,是我今后工作的重点。如何做好这些对于我一个竞选者来说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因此,如果我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具体工作打算,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一.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基层财经所处在财政监管的第一线,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千头万绪,一个财经所长最基本的要求是对自己所管理的业务不但要熟悉,而且要精通,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下功夫,勤学苦练,视学习为生命之源,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在思想上、工作上的带头人,具体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调研相结合,不断转变工作思路,通过学习设想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思维方式。通过实践和调研,为领导决策、政策调整提供依据。二是坚持学习法规和依法行政相结合,切实改进工作方法。三是坚持重点学习和系统学习相结合,努力提高工作本领,使财政财务收支清楚,不违规不违法。二.加强制度建设,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目标的完成。切实履行财政职能必须狠抓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用制度来约束人,激励人,并带动其他工作的全面发展。一是认真落实局、镇党委政府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工作人员真正做到廉洁奉公,文明执法。二是抓外部监督,不断完善各项措施,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内容,对国家明令取消或降低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到实处。三.履行财经所职责,抓好两个文明建设。一是按照党委、政府年初下达的财政收支任务,检查、督促已制定的收支计划,保证得以贯彻实施。二是深入调查研究,掌握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向局、镇党委、政府汇报财税工作,在具体的财经工作中,要因时、因事作出切合实际的点子,当好“参谋”,使财经工作正常运转。三是与有关部门搞好配合协作,共同完成财税工作任务。总之,如果我这次竞选财经所长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和认可,我会以“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的原则要求自己,矢志不移,永不停步,进一步为党和人民当好家,理好财,在财经工作中增强爱岗敬业意识,恪尽职守,踏实工作,无私奉献,争创一流工作业绩,让领导放心,群众满意。这次竞争,使我领司到生存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也激发出我对工作的激情和热爱…… 请各位相信我的努力,并以信任之心支持我。谢谢大家!

演讲人: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五篇:浅析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浅析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大多数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都能抓住“大语文”的特点,充分挖掘、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课外拓展,在教学中不再把教材作为“圣经”进行解读。什么是“课堂教学拓展”? 一位教育专家是这样说的:“根据教材要求、文本特点、教学目标、学生基础、教师个性,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适量、适情地引入文本背景和相关内容,其中包括文字、音乐、图片、影像等媒介,整合成读写思的教学策略,促进感悟,促成建构。”

小学语文教学要真正发挥叶老所说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的作用,必须将活的语文资源引进课堂,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得法于课内,增加拓展阅读兴趣并学会拓展阅读,再从课外阅读中有所收获。

一、拓展延伸——把握时机

拓展性阅读作为课内教材的补充、延伸,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类型及教学的需要,把它安排在不同的时段。为此,教师可从课前拓展性阅读、课中拓展性阅读、课后拓展性阅读三个角度来谈谈其具体操作。

1.课前拓展性阅读。课前拓展性阅读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如苏教版四年级教材中的《特殊的葬礼》一课,上课伊始,老师可请学生谈谈课前通过查资料(包括上网)所了解的瀑布形态,如何形成的。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下文学习埋下伏笔。

2.课中拓展性阅读。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疑难,适时地利用拓展性阅读材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释疑解惑。

苏教版三年级教材中的《菩萨兵》一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主要让学生了解藏族同胞听说又有部队开进自己居住区,便躲进深山不敢露面的原因。这里老师可简介军队是如何对待老百姓的,也可以请学生们谈谈自己在电视上、电影中所看到的相关内容。学生对第四自然段中翻译说的“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句话就容易理解了。

3.课后拓展性阅读。语文的外延是社会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把语文的触角延伸到课外。拓展的本质是学生的课外语文实践。什么是教学拓展?教学拓展就是指导学生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或在生活中印证课堂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字词句的练习,进行课外读写。恰倒好处的拓展延伸能让语文课堂更开放!

苏教版新教材课后思考练习中多了一些 “搜集资料”的要求。如四年级教材《人类的“老师”》一文,课后要求“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搜集有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在小组里跟同学们交流。”;《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课后要求“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她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又如《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的课后要求“中药是我国宝贵的遗产。你知道哪些中药?说说这些中药的药效。”这些都表明,实行课程改革,要不断增强课程的资源意识,加强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所以,一篇课文教好后,学生应当感到意犹未尽,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学生的学习向课外、课后延伸,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去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

二、拓展延伸——行之有效

可以说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是由于我们缺乏对拓展尺度的把握和有效拓展的经验,因此在教学中不免出现了一些低效的或者说是无效的拓展。

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的时候,一位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引入科学常识,说明壁虎的特点,观察壁虎的捕食录像,了解壁虎的生活习性;一位教师上《荷花》一课,讲到“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大”一句时,说这个画家就是大自然,然后开始拓展问“大自然还画了哪些美丽的图画”;一个教师上《水上飞机》一课,只花近20分钟的教学时间,让学生读课文并总结出水上飞机外形奇特、特殊用途,而后就补充了网上搜集来的大量的有关水上飞机的图片、种类及用途介绍等等。对于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如何以童话的形式、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介绍出水上飞机的广泛用途的,不再研读、品味,课文的语言特色几乎完全被忽略,这显然是有悖于语文课的初衷„„

语文课堂教学就如一道道菜肴,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就如烧菜用的盐,没了少了,这道菜则给人感觉淡而无味,多了乱了同样让人无法入口。因此,适量、适度的进行拓展才是真正的有效拓展。1.自然拓展

有效的拓展应该是跟文本之间有一种“互文性”的关系。拓展的内容和教学需要达成的目标也应该有一种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拓展时,也应该是自然的、不露痕迹的。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导入时,教师不露痕迹的运用拓展教学往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整个课堂教学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可爱的小蜜蜂》教学中,一位教师这样引出问题:(1)出示蜜蜂采蜜画面。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为什么?(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描写小蜜蜂的课文——可爱的小蜜蜂(齐读)(3)课题直接告诉我们什么?(4)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杨朔写的,它的原文叫《荔枝蜜》,其中原文的开头是这样的。(课件:出示原文的开头,让学生自由读)

(5)同学们看了这段话,你认为作者对蜜蜂是怀着怎样的感情?(不喜欢)

(6)是呀,为什么从开头的不喜欢到这里的觉得可爱呢?接下去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从上述案例中看出,教者引用了作者原文开头的一段话,让学生从这段话中了解作者对蜜蜂的感情是不甚喜欢的,甚至是带有害怕情绪的。那么为什么作者能从“害怕”到课文中的觉得“可爱”呢?一次简单的不露痕迹的拓展,让学生很快产生疑惑,同时也让学生产生学文的欲望。2.适度拓展

拓展延伸应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任何离开课文的拓展延伸都是空中楼阁,不着边际的。为了拓展,将课上到野外去,新是新了,却没了原则和规矩;为了创新,囫囵吞枣学习课内知识,忙于拓展中的“表演”和“作秀”,新是新了,却多了几分浮艳。因此,只有文字才是教学之本,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也才是最好的课程资源。拓展延伸是为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服务的,不能让内容为拓展延伸服务。正如于漪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所以在对课文拓展延伸时,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

同时,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包含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知识积累、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地区差别和特征等。做到切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适当变换内容或改变难度,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很亲切,都有话可说。每一节语文课,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而且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因此,拓展延伸时教师应注意照顾学生个性差异,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多设置一些难度各异的学习内容,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训练项目,以供学生自由选择,各取所需。立足课堂实际,考虑时间、场地、情景的限制。否则,再精彩的拓展延伸,也不过是一种表演或作秀,比作一只“绣花枕头”恐怕并不为过。

特级教师秦咏中在教学《三顾茅庐》一课时,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情感的渐渐推进,一点一点地把刘备和诸葛亮的生平资料引入进来,把与文本相关联的资料渗透到学习过程中。此时的拓展在教师一张一弛的把握中,仿佛落花般悄无声息地飘落,使得原本在学生心目中陌生而遥远的三顾茅庐的故事,一步步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领悟到了刘备“求贤若渴”的内涵。

再如一位老师在解读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没有单纯地在“绿”字上做文章,而是设计了想象说话环节:“

江南岸”,让学生仿照诗句展开丰富的想象。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学生对春天太熟悉了,一至六年级也积累了大量的描写春天的词句,于是他们很快调动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唤起相似的记忆,用鲜活的语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他们心中江南岸的春天美景:“桃花又红江南岸”“蝴蝶又舞江南岸”“小鸟又唱江南岸”„„

就这样,教师没有多余的讲解,更没有采用花俏的课件,而是采用一次简单的说话训练环节,让学生在适度的拓展中明白:在春风的吹拂下,江南又显现出一片绿色的、充满生机的景象。

从学生的阅读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阅读基础、阅读心理,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乘势引入相关资料,能保证学生面对重点难点疑惑点时,有充分的自主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收获的空间,促进学生视野融合。3.巧妙拓展

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课内外的适度拓展延伸,可以让语文更加充盈和丰富!教师在课堂上恰当地选择拓展的内容,适当地选择拓展的时间,则有助于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拨动学生内心的感情之弦。

例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学生能深刻体会周总理的不辞劳苦,有位教师在学了课文之后引入“总理最后一段日子的工作时间表”。在悲凉的音乐声中,在教师动情的朗读中,学生完全进入了情境。学生深深地被总理的顽强,被总理的不顾个人身体所感动,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听课老师也无不为之感动。此时大家内心都充满了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之情。可以说这样的“拓展”让人心动,令人拍手称快。

教师的恰到好处的引领和延伸,可以让课堂变得更加美妙,可以让学生的练笔在情感的铺垫和知识的积累中进一步得到训练,使得此时的拓展体现出“画龙点睛”的效果。一位教师在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一课时是这样拓展的: 在学习“山河壮丽”这一部分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的祖国著名的风景,然后让学生试着仿照第二自然段写一写;在教学“文化灿烂”这一部分的时候,这位教师没有给孩子们讲四大发明、、文房四宝、三皇五帝、唐诗宋词„„而是利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教者更多地引导学生回忆奥运会开幕式中所出现的那些中国元素,学生的表现很是兴奋。记载中华民族非凡智慧的“四大发明”、美轮美奂的中国画卷轴、浩瀚星河中飞舞的天女、多种多样的戏曲„„尽管孩子们说的不是怎么太完整、太精彩,但是从他们兴奋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更加关注祖国、关心祖国了!祖国灿烂的文化在一次次交流与碰撞中更加深深地印入学生的心中!

接下来教者引导学生聊如今祖国的各种巨大的变化,聊神州、聊高楼、聊文化、聊“嫦娥”(飞船)„„在聊的过程中体会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伟大成就!

适逢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课后,教者布置了一个作业——仿照课文,也创作一首诗歌,赞美祖国,表达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这样的拓展方式,是对课文的延伸和拓展,是对课堂教学的总结和提升,进一步丰富了课文的内涵,使学生在拓展中了解了课文的写作特点,使学生在情感体验和人文感悟的同时,语言也进一步得到训练,在教学中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三、拓展延伸——类型丰富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主题是由语文阅读教材而来。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文体类型和不同的学习方法设计教学,开展活动。拓展阅读的类型往往分为三种:情境欣赏类拓展阅读、感悟哲理类拓展阅读、文学欣赏类拓展阅读。

1.情境欣赏类拓展阅读

情境欣赏类拓展阅读,就是通过收集阅读大量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资料,让学生进入到主题情境中去,了解并体验某一名胜的地理环境与人文景观、历史故事及文化信息,从学生的视角形成独特的感受与观点。

如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中《九寨沟》主要介绍了九寨沟蔚为壮观的自然景色。学习课文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虚拟网上游——《中国名胜任我游》,让学生扮演导游或游客,通过大量资料的收集阅读,了解、体验某一名胜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故事、文化气息、风俗习惯等,从自己特定的视角形成独特的感受与观点,向大家描绘和阐述,在拓展阅读的主题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感悟哲理类拓展阅读

感悟哲理类拓展阅读,就是通过收集阅读大量与主题有关的“寓言”、“成语故事”等文体特征的文章,感悟其中所蕴涵的哲理,并联系生活实际加以体会。如《感受中国寓言》是学生学习了苏教版五年级教材中的《成语故事》后的拓展阅读,主要学习目标为:阅读某一类寓言故事,了解寓言故事作涉及的背景和典故,理解体验寓言的寓意,并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哲理。3.文学欣赏类拓展阅读

学生通过搜集并阅读欣赏散文、诗歌、随笔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并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如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学习后的《冰心散文鉴赏》就属于欣赏式拓展阅读。五年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了冰心的散文《只拣儿童多处行》,感受到冰心的文笔之独特,笔下的意蕴之美。后续的拓展阅读可以开展《冰心散文欣赏》的主题学习,主要了解冰心散文的特点和进一步感受冰心散文的内在美和外在美。

四、拓展延伸——方式多元

随着信息技术逐步与学科教学相整合,各种新颖的阅读方式也随之出现,如音像阅读,这种阅读方式更多借助于现代音像技术,如电影、电视、广播、录像等,比较直观,它通过画面、声音来展示内容,能强烈地刺激人的感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网络阅读,这种阅读方式主要借助于网络技术,通过上网浏览或在线阅读来达到目的,它的大信息量和快捷的查阅速度是其它阅读方式无法比拟的,也是现在学生较感兴趣、极易接受的阅读方式。因此拓展阅读开展过程中同样可以既有文本的拓展,也有音像资料的拓展、图片资料的拓展,通过“屏幕阅读”来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其体验感悟能力。

此外,与任何教学活动一样,对于拓展阅读同样需要及时的检查反馈,需要适当的评价。只是在评价中,更应该倾向于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生生互评,评价的内容要以阅读的兴趣和自主性为主,使我们的学生通过拓展爱上阅读,使阅读成为每个学生的爱好。

提倡教育创新的今天,学习语文再不能局限于课堂,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不断引入来自奥妙无穷的大自然、纷繁复杂的大社会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开放的、无比丰富的教学内容中自由徜徉、自由搏击!课堂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有效的教学拓展会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新的提升,使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有新的提高,所以它是语文课不能缺少的环节,而它首先应立足于课堂,再向课外拓展延伸。在课堂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空间,尽可能地让语文课堂更开放,将教学内容变得更充实,将教学思路变得更宽广,将教学方法变得更灵活。

参考文献:

1.刘五生,浅谈古诗教学的拓展,小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1期。2.陈永林,让资料交流更有效些,小学语文教师,2008年第3期。3.符煜,发散——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小学语文教师,2005第9期。4.陶静,语文教学要把握好拓展的“度”,江苏教育,2006年第3期。5.周成平,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小学语文卷,江苏人民出版社。对语文课堂有效拓展延伸的解读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重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深刻影响,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要求语文教师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并通过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由此可见,课标对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课堂拓展是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课堂教学拓展延伸一般有两种方式:把课外资源引入课堂,把课堂学习引向课外。语文教学中合理有效的拓展延伸有助于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有助于对文本的深刻感悟,有助于对文本的认知表达。在运用中要注意:

1、植根于文本。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阅读什么”的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紧扣语文的本体,遵循语文阅读的本色,拓展延伸必须从文本出发,立足文本是拓展延伸的基本前提。那种游离于文本,任意生成的课堂教学,势必导致“教育引导价值”的缺失。

2、围绕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驾驭课堂的主宰,语文课标要求教学目标做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式三方面的内在统一。

一堂好课,无论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都要紧扣目标展开,教师课前对教学目标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必将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多目标导致无目标”,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目标的定向,就没有学生学习的方向与教学的流向。课堂的拓展延伸是为了更好地落实目标,拓展延伸的设置,必须遵循教材的总目标,应紧紧围绕课堂内容,瞄准教学目标而展开延伸。

3、联系生活经验。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它强调在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超越文本,密切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活体验,主张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和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整合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拓展延伸。

4、尊重学习个性。

后现代主义认为,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对于文本的解读所有的见解都是旗鼓相当的,意义并不内在于文本,它存在于文本和读者的交互作用之中,读者是由文本创造的,同时文本是由读者写就的,读者和文本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阅读教学要回归生活,突破文本的限制,其内在要求就是应当尊重学生基于生活的多元感受和多元理解。因此教学中合理的拓展延伸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

5、符合课堂实际。

拓展延伸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环,它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中,可以出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但并非每堂课均须有拓展延伸这一环节,它的灵动性体现在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过程中的学习反馈情况,及时改变教学前的预设,选择学生在学习中新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拓展。探索语文课堂中有效拓展延伸的策略

基于以上认识,一年多来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就如何有效地拓展延伸,进行了一些实践尝试,并结合其他同行的一些做法,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从语言品味处拓展延伸

语文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目标或核心目标。从语言的学习角度看,文本的语言教学要遵循认知规律,注重三个过程。一是言语感受和言语积累过程,学生在反复阅读中调动各种感官感受美词佳句,逐步积累优美的言语材料,并储存在个人的言语积累中。二是言语感悟和言语内化过程。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与目睹、口诵、耳闻同步进行体验与心语,品味和感悟作者蕴含并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情感与思绪。三是言语模仿和言语表达过程,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积累与运用的训练,使之落到实处,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同时不缺乏形象的再现、意境的体验、韵味的品评、情绪的感染。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语言品味中进行有效拓展有利于学生对语言表达与作者情感的深层理解,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从情境迁移处拓展延伸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所谓情境是指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与境界,王国维曾说过:“境非所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否则谓之为无境界。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语文教学为了突出个性阅读感受,强调迁移升华,教学要让学生能进入作品的情境,学会感受、体验、揣摩,通过适当的拓展延伸,把课文的材料、情感和审美体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和情感。

(三)从问题生成处拓展延伸

课堂中的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指师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以及师生对话互动中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它是一个思考活动的过程,通过课堂生成可以完成预设的目标,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课堂中,教师随时捕捉学生生成的问题,因势利导改变预设的程序,进行有效拓展,在动态生成中,要甄别优劣,选择恰当的问题作生成拓展的“课眼”。引导教学进程,让课堂教学在健康有效的轨道上发展,让学生及时获得情感体验及对主题的提升。

(四)从情感体验处拓展延伸

“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引领他们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去体验、熏陶、捕捉作者瞬息万变的情感旋律,引领学生走进作者内心情感世界,并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产生个性阅读体验,描绘心中的景与物,倾吐自己的情与意,激发心中的涟与漪。

(五)从感悟、挖掘主题处拓展延伸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作者往往通过对人、事、景、物的描绘来表达爱憎、褒贬、取舍、抑扬等情感。许多时候作者的见解、意愿含而不露,隐藏其中。文本阅读就是通过不断地感知、品味、比较、思考、探究来感悟、挖掘作品的主题内涵。课堂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感知文本,通过横向比较、纵向挖掘、提供文体性和背景性知识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主题,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1、在横向比较中感悟主题。

把不同文章中具有共性的或有对比性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在教学《孔乙己》的最后阶段时,通过播放《阿Q正传》的电影片段,把鲁迅笔下的两个人物放在一起比较,帮助学生更深入了解孔乙己这个人物。两个人物出于同一作者之手,又具有同一文化背景,酒店、喝酒、酒客的嘲弄以及考科举等,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样就具有了可比性。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比较,人物的性格特征就更加明显。不同中的相同,相同中的不同,这样的拓展比较有利于训练学生纵横贯穿和拓展的能力。阿Q的滑稽可笑正好衬托了孔乙己的悲凉,让学生从非常直观的影片镜头中走出来,重新回到课文最悲凉的一段文字中,去感悟孔乙己悲凉沉重的命运。学生会在文字中捕捉到丝丝凉意,更会激发起对封建科举制度的痛恨和对孔乙己这样的不幸者的同情。

2、从作品纵深处挖掘主题。

在阅读中,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写作背景、人物形象等进行拓展挖掘,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理解材料主旨,提高阅读能力。

(六)从文本空白、悬念处拓展延伸

语文学习的综合性与开放性要求教师将语文学习的内容向课外拓展,在延伸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探索,在比较、对照、引申、拓展过程中拓展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一种开放的、动态的教学流程,不仅要善于引进“活水”,更要善于把课堂学习内容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位成功的教师不仅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生成问题,解决问题,更要在学生离开课堂时能带着新生成的、更精彩的问题去课外探究。教师要善于在文本中的空白处挖掘,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课外自主探究。

1、补充续编。

有些文章结尾戛然而止,耐人寻味,留给了学生极大的想象空间,这给学生顺着课文思索带来了机会,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合情合理的推想发展,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学习《变色龙》一文后,要求学生根据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充分发挥想象,续写一个片段: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好小猎狗咬人事件的第二天,在街上碰到了将军的哥哥,你想他会说些什么。

2、引发向其它作品探究。

拓展性阅读要求学生不能再把一篇作品简单地视为语言学习的载体,而应看作是提升自身语文能力的一个阶梯、一个范本,也是丰富自身文学底蕴,培养自身人文品质的媒介。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名家名作,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名著的热情与兴趣,进行有效课外拓展。浅谈小学语文的课外拓展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而一本薄薄的语文课本,其内容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认识语文教育全面性、综合性、广泛性的特点。教学拓展就是指导学生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或在生活中印证课堂的内容。通过课文内容的拓展,语文基础知识的拓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拓展,语文认识能力的拓展,最终让学生达到语文素养的全面拓展。行之有效的课外拓展,能够保证良好的信息来源,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对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一、课外拓展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于是,人们提出“课文无非是一个引子”、“一切为迁移而教”的新观点,这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由语言、文化、社会、学习者、教师等诸多要素构成的综合体,林林总总,包罗万象,这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与之相媲美的,也为我们打开思维拓展的窗口提供了契机。因此,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根植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实践证明,学生对文本的反应是多元的,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假如,我们教师仍然用传统的思维方式来理解文本,使用文本,则必将忽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只能把课文教死,把学生教滞,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南辕北辙。

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勿庸置疑,创造性地在使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文本的拓展是一项的基本功,它对于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水道曲折,拂舟者迷,立岸者清。”古人精僻地论述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学思想。其实,使用文本也一样,若如拂舟者,钻进文本一味死心钻研,到头来必将走进死胡同,使学生思维受到限制;而若如立岸者走出文本,超越文本,拓展文本,最终必将独树一帜,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当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想必,这里的“学习资源”和“语文材料”,不单指语文课本,“实践机会”也不仅指课堂。可见,将培养学生掌握运用语文规律的筹码压在一本书、一节课上是十分可笑的幼稚之举。在知识爆炸的今天,需要的是课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教师不得不树立起大语文观,引导学生时时学语文,处处学语文。

二、课外拓展的手段与策略

1、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积累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拓展的一项主要内容。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吕叔湘先生也曾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针对目前小学生积累明显不足,入不敷出的矛盾,《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出路,如对五六年级的要求是“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可见,课外阅读分量很大,也是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能靠老师的强制来完成。

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是个个都很浓厚,部分学生对于看哪些书感觉茫然,这就需要我们加以正确引导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个性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来源于需要。人们对客观外界事物需要与否和需要的强烈程度,决定着兴趣的有无和兴趣的深厚程度。阅读是一种独立、自主、受主体潜意识驱使的心智活动。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兴趣是阅读的第一原动力。因此,激发兴趣,是培养阅读积累主动性的基础。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动力,课外阅读亦是如此。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首先必须重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用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心扉,引导学生扑向课外天地。

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了,就要拓宽阅读的范围,不光是学习哪篇课文就阅读与之相关的一些书籍,还要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阅读的书籍。供学生进行阅读,向学生推荐科幻小说、童话故事、传记、游记、各国的风土人情、名人奋斗故事、百科全书、英雄人物故事等。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不但能提高阅读能力,而且能丰富积累自己的语言,提高写作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陶冶情操。

课外阅读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进行语文素养的积累。积累是学生形成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的积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阅读习惯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面的扩大,阅读量的增加都与有意识地积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有针对性地阅读,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都会得到相应提高。这样做,也有利于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尤其有利于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有利于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能力。在对文本的阅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积累,具体考察学生在文学常识、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能力。所以,语文教师如果能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引导他们做有针对性地积累,学生的阅读能力必将得到相应地提高。

2、形式多样,实现学科整合

语文课外拓展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在学习课文后,可以对文章的空白点进行想象,可以上网查查有关的资料,可以为文章画一幅插图,甚至还可以针对有社会意义的问题,进行一次社会调查等等。

当代知识创新或知识增长的特征表现出:知识的增长已经从分科式的增长转变为综合式的增长,新的知识大多来源于跨学科的研究(包括跨学科的问题、方法应用及研究人员的合作),而且其学科性质越来越模糊。这就要求知识生产者突破传统的学科樊篱,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掌握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学会与不同学科背景的人一同工作。

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目标之一就是“改革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课程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刘仲林在《跨学科教育论》中,认为“整合教学的核心是把知识作为一个整体,从跨学科的角度实施的教学。”“整合是新的科学观念和思维方式,它重现各学科知识、理论、方法间的互渗、互补、互促,以取代相互排斥、相互孤立、相互封闭的思维方式;整合是新的知识结成新的知识网络,帮助人们整体地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把握世界„„”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传统教学过分强调语文和数学智能,忽视学生的运动、音乐、视觉、人际关系、自我认识等多种智能的培养,使得学生其他方面的智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其智能优势难以充分展现。这不仅使这些学生较少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体验,而且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所以要注重构建一个开放的教育系统,使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尽兴地发展。

比如把语文学科与美术学科整合,有美术这一艺术性学科的引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便感到异常轻松,大大激发了语言文字表达的欲望,学习语文可以说是一种享受。又如把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在课前有机地搜集大量资料建立学习网站,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直观的补充材料。由于有了网站资料的提供,学生一是感受到课文所描绘的美景是那么地具体可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二是网站为学生提供了很多课本上所没有描写到或者描写不是很细致的学习材料,通过浏览网站,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广泛。如此的学科整合,大大提高了学习语文的效果。

3、课外拓展,树立大语文观

何为“大语文观”?意即教师不仅仅把语文课视为工具课,而是高屋建瓴,以人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给学生语言文学知识,使“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语文)这个工具”(叶圣陶),还要立足于培养、熏陶美好的情感、情操,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帮助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发展可支持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种教学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对于只强调工具性和现实思想意义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来说,更适合于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要求。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素质教育、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

固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强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素养”,强调“努力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相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强调“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仅靠每周几节语文课、每学期几十篇课文显然是不够的。所以《语文课程标准》又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首次做出“二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三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15万字”,“四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30万字”,“高年级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50万字。逐步培养读书记笔记的习惯”的具体量化规定。进一步强化了课外拓展的重要性,语文课堂教学向外延伸,从而使课外拓展成为实施大语文教学观的重要渠道。

三、课外拓展的几个误区与对策

1、拓展过于匆忙,需打好基础

拓展是针对教材和课堂教学而言的,是在研读课文后的自然延伸,是课文本身生长出来的花朵,而不是旁枝蔓叶,更不是另起炉灶。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文内外的衔接,也就谈不上向课文外延伸。有的老师却不明白这样的道理,在没有带领学生充分研读的基础上,就匆匆忙忙地去链接,拓展,延伸。只有在学生充分研读课文的基础上,链接,拓展,延伸才能有实效;那种课文教学蜻蜓点水,而把主要精力花在拓展上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在我们设计课堂教学流程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不管如何拓展,它的根始终在课文。

2、拓展以多取胜,应量力而行。

有的老师认为,拓展延伸多多益善,其实不然,拓展延伸的精髓在自然,精要,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应量时量力而行。事实上,有的老师也明白这一点,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强大影响,自然而然不由自主地上了“应试”的船,他们把各种练习链接过来,一股脑儿地塞给学生,这实质上还是填鸭式的教育。我们应该想到除了语文之外,学生还有许多科目要学习,学生的课内课外的时间毕竟有限,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取舍,量时量力而行。

四、小结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课外学习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它就像一座丰富而亟待开发的“宝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课外拓展的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牢记“生活处处皆语文”,拓展语文学习资源,使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那定会极大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下载知识 在她执着中延伸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知识 在她执着中延伸.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事业在奉献中延伸(5篇)

    让事业在奉献中延伸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你们好!首先,感谢局领导,镇党委领导和同志们给了我这样一次参选的机会!我的竞聘主题是:让事业在奉献中延伸。我叫XXX,今年46岁,中共党员,......

    浅说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知识链接与拓展新桥中学 王龙彪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增强教学的承载能力,以符......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晋庙铺小学教师 韩晋芬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拓展是根据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展开的。“润物细无声”的有效拓展是融入到语......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延伸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延伸 【摘要】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课堂教学,能生动直观地将教学信息再现于学生的感官。通过视听器官的协作运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主要的......

    期末总结:让幸福在爱中延伸

    期末总结范文:让幸福在爱中延伸(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钟屯乡中心小学冯波许多人都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然而,我却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是我们老师收获的季节......

    在感动中延伸的职业操守(修改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同仁们:大家下午好!我叫李玉龙,是五家渠国民村镇银行农场网点的一名普通员工,我所在的网点在新湖农场——新湖支行。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演讲比赛,把自己对......

    在执着中变更,在变更中执着作文5篇

    在执着中变更,在变更中执着作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

    教师先进事迹平凡中的执着

    平凡中的执着 ——“读书节活动“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古宋一中蒋祥龙 他现担任七二班的班主任。在二十年的教育教学中, 曾获得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标兵等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