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蒙古族道德观念的形成教育

时间:2019-05-15 04:37: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蒙古族道德观念的形成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蒙古族道德观念的形成教育》。

第一篇:论蒙古族道德观念的形成教育

论蒙古族道德观念的形成教育

连溪

摘要

蒙古族历来重视对子女进行道德规范的教育,在蒙古族的传统观念中,道德规范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蒙古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观的不断推广,使自身适合于蒙古社会,适合于蒙古人的社会心理和文化背景,从而成为蒙古族民众能够接受的伦理思想。本文对蒙古族道德观念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论述,使更多人了解蒙古族传统的道德观念。

关键词:蒙古族;道德观念;形成教育

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道德教育,就是社会对其成员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道德情操、道德行为、道德境界等诸多方面施加系统的影响,使社会中的个体成员自觉遵守道德行为准则,履行自己对社会和他人应尽的道德义务。蒙古族历来重视对子女进行道德规范的教育,在蒙古族的传统观念中,道德 规范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成吉思汗颁布的札撒中就有不少关于这方面格言。例如:“凡子不率父教、弟不率兄教;夫疑其妻、妻忤其夫,男虐待具已聘之女,女慢视已字之男;长者不约束幼者,幼者不受长者约束;高位达官,信用亲近,遗弃琉逖;富贵之家,不急公而吝财;若是之人,必至流为匪类,变为叛贼。家则丧,国则亡,临敌则遭殃。我严加告诫,以防此弊”。蒙古族把道德教育提高到了关系到国家稳定安危的程度。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蒙古族道德观念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一、蒙古族道德观念教育的内容

(一)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教育

蒙古族把生我养我的父母比自己的生命还看得珍贵,永远忘不了父母的恩德,父母越老子女就越孝敬,父母想要的,想吃的都给满足,把父母生活的幸福快乐作为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蒙古族的这样的行为和民族心理反过来影响和熏陶子女。蒙古族自古就非常重视对子女进行孝敬父母的教育,而且在古代蒙古族还用法律法规来监督。“蒙古族对父母表示最大的孝敬,如果子女对父母怠慢无礼,或者在必要时不负赡养的责任,那么,便有一个负有特别职责的衙门严治这种不孝之蒙古族在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视对其子女的尊敬长辈,讲究礼仪的教育。实际上,蒙古族的尊敬长辈,讲究礼仪的教育基本上都在蒙古族的日常家庭生活中体现。比如吃饭时,父母和长辈不入席之前,做晚辈的绝对不能先入席,而且首席座位是父母和长辈的,子女们没有资格入席首席座位。还有,子女们把第一碗罪。”[1]成吉思汗说:“父母是费尽心机养扶了子女,所以子女必须孝敬父母。” 饭菜用双手献给父母和长辈,父母和长辈动筷子之后,子女们才可以开始吃饭。[2]蒙古族谚语中:“尊敬德高的人,敬爱年老的人,抬举思慧的人,躲开阴险的人。”在《元史译文证补》里就有“幼者见长者,长者未问,幼者勿先发”的记载。《元史》记载,成吉思汗很欣赏察汗,因为他对长辈彬彬有礼,“脱帽置杖端,跪拜歌舞。”因此,在蒙古族看来除了尊敬自己的父母和长辈以外,还要尊敬邻里或村里的长辈和年长者。蒙古族禁忌说长辈的名字,路上遇到长辈年长者就下马亲切的问好让路。[3]

蒙古族以文明礼貌而闻名,而且蒙古族父母和长辈以这种性格来教育子女,世世代代传承,因此在蒙古族历史上世代记载着。蒙古族教育子女平时要爱整洁、说话要和气,不随便动人家的东西,不随便骑人家的马;不许朝着别人唾吐沫和甩鼻涕,来客人要礼貌待客,要记住客人的长相、穿戴、马的颜色,鞍具的样式。如果来了外地不认识的人打听名时应回答:“我年龄小,不知道。”或者让他问大人,见到长者应先下马,见到官员应早些让路,打猎时不要从官员前边骑马通过,遇有争吵之事不要骂人家的父母。[4]对如何讲礼貌等问题,成吉思汗谈得比较具体。成吉思汗说:“年轻人与长者谈话时,一定要先让长者讲,然后才可以回答问题,更不能抢先说话,要讲礼貌。”[5]因此,蒙古族把平时的礼貌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才的标准。

(二)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教育

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蒙古族的勤俭节约教育也在蒙古族的日常家庭生活中体现着。就吃手扒肉来说,蒙古族把带肉的骨头用刀子刮了又刮,吃的干干净净然后把骨髓也要吸净,同样蒙古族吃米饭也从来不丢饭粒,而且把碗里的饭吃的干干净净不留一粒米。蒙古族把那些吃饭丢饭粒的人,说成连狗都不如的人。除了蒙古族的平民百姓之外,勤俭节约的民族精神在古代蒙元帝王之母的身上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她们不仅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很俭朴,严格要求自己,以自身的俭朴的生活作风来影响自己的子女们。据历史资料记载,元世祖忽必烈的妻子察必皇后在生活上是个极其节俭,很少浪费的人,宫中的贵妇们在她的倡议下,收集用过的弓弦,抽丝织布,她还回收利用破旧的皮毛制作地毯。[6]还有伯颜忽都皇后平时也很节俭,不妒忌,动以礼法自持,人们发现她死后所遗留下来的衣物全都破烂不堪。由此我们看得出,传统蒙古族从黄金家族到平民百姓都有着勤俭节约的美德。

(三)诚实守信的品德教育

蒙古族在道德教育方面,很重视诚信教育。在成吉思汗的道德教育中,忠义是第一位。在他看来臣民对君主忠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任何人都不能违背这个基本水准。所以他很欣赏那些不顾自己的一切与主子共患难,同命运的忠诚的人,严厉惩罚了那些为自己的利益背叛主子出卖主子的不义之人。他认为:“乃蛮国亡后.忠于职守想把玉玺归还故主的塔塔统阿是忠诚的人。”[7]在蒙古族培养诚实守信人方面,成吉思汗的嘉言善行深刻地影响着广大蒙古族民众。成吉思汗用人的唯一标准是“诚信”,凡是那些不隐瞒实事真相,说真话的人都得到重用。讲诚信是成吉思汗的道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人之间讲诚信是调节人们言行的一个重要准则。因此,在蒙古族的眼里假的就是假的,真的就是真的,“只要坚持真理,勒勒车也赶上兔子”这是蒙古族教育子女的基本准则。[8]

(四)团结互助的教育

自古以来,蒙古族十分重视团结和互助。蒙古族认为:“齐心团结紧密合作,是战胜困难的保证。所信谗言相互猜忌,是失败灭亡的象征”。蒙古族把祖先的事迹和遗训,看作是齐家治国的典范。所以传统蒙古族对子女进行人与人之间要团结互助的教育。阿兰高娃折箭教育子女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阿兰高娃把五个儿子叫过来,先让五个儿子每人折一支箭,五个儿子没费劲就都折断了,接着阿兰高娃把五支箭捆到一起让五个儿子折,这时五个儿子费了很大劲也没能折断。于是,阿兰高娃用束起来的箭告诫五个儿子必须团结互助。这个故事到现在还在蒙古族当中流传着,成了蒙古民族教育子女团结互助的传统历史故事。古代蒙古族的各部落都非常重视以本民族的起源和祖辈的光辉业绩来教育子女,从而增强本部落民族和本家族的凝聚力。拉施特在《史集》中这样说道:“他们都有一种记住自己祖辈来源的习惯;他们对每一个新生的子女说明他们是哪一族的人,就像别的民族说咱们据说是某一氏族的习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都知道自己的部落和它的来源。除蒙古人外其他部落没有这样的习惯”,拉施特还指出,“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记住本民族起源和氏族的习惯。因为他们和其他部落不一样,没有可资训诫子女的宗教和信仰,所以父母对每一个新生的子女,都讲述祖辈和氏族的情况。”[9]从这方面看得出,传统蒙古民族把团结互助这个传统美德看成对子女进行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当时蒙古族的每个家庭都对子女进行团结互助的教育,整个蒙古社会的人们都要求团结互助,团结互助的思想作为当时蒙古民族的特点而受到世人的仰慕。由于蒙古族的团结互助教育,使古代蒙古社会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团结互助的道德风尚,对蒙古族子女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

蒙古族在长期的游牧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尊重自然规律,保护大自然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蒙古族认为大地是蒙古族的衣食父母,对蒙古族给予了生机的物质条件,所以蒙古族把大自然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尊敬和保护。蒙古族对大自然和谐的对待,蒙古族很清楚的知道只有认识大自然,顺应自然规律,才能严酷的大自然中获得生存机会,正因为蒙古族的这样的认识和行动,他们世世代代生息在广阔无边的大草原上。蒙古族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蒙古族的生产生活完全依靠大自然这个绿色屏障,所以蒙古族对子女从小就开始灌输保护自然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大草原是蒙古族的生产劳动的场所,也是养育蒙古族的衣食之母,所以没有理由破坏大自然,破坏大自然等于切断自己的脖子一样”这是蒙古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拿烧火取暖来说,蒙古族烧的是牛粪,羊粪和马粪,而不是去砍伐树林,即使烧柴也是捡一些干枝,蒙古族绝不为了烧火而砍伐整个树林。烧牛粪,羊粪和马粪的好处是能净化草原,保持草原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蒙古族在游牧生产生活过程中要经常进行倒牧、轮牧,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逐水草而居。倒牧、轮牧的优越性是给草原提供一个休养生息和恢复植被的好时机,也防止草原的退化和沙漠化。蒙古族除了保护水草之外,同样注意保护野生动物。据载,成吉思汗比较重视围猎,但他特别反对那些滥捕滥杀行为。因此成吉思汗根据蒙古习惯法,把围猎时间严格限制在冬季,其他时间一律禁猎。正因为如此,在忽必烈时代才有“地有禁,取有时”,“怀羔时节,孕育之时勿捕”的禁令。[10]这种认识和行为都是长辈们在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影响和教育着后辈们,也提醒着他们每时每刻都要保护自己生存的自然环境。这些认识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蒙古民族的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意识。蒙古族的传统环保意识是蒙古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生产生活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色彩,而且蒙古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当时制约着人们对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在保护草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二、蒙古族道德观念教育的方法

(一)以故事育人

以故事育人是蒙古族传统道德教育的方法之一。蒙古民族有很多反映本民族历史的故事,蒙古族长辈通过放牧、亲人团聚、纳凉、睡前等时间,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子女们传授伦理道德,以达到教育子女的目的。蒙古族有很多流传很广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数都蕴含着深刻的伦理道德,是全体蒙古族智慧的结晶。上文提到的《蒙古秘史》中记载的阿兰高娃折箭教育五子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故事在蒙古族地区广泛流传,成为蒙古族对子女进行团结互助教育的传统的历史故事。讲故事的教育方法有着自己的特点和好处,这种方法既适合“识字的人”也适合“不识字的人”,蒙古族又结合子女们的年龄和认知特证来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教育,长辈们把历史故事情节描述的很神秘,从而激发子女们的好奇心,使蒙古族子女们很容易接纳。

(二)老年人的教导

蒙古族在部落集会或者宴会上,“年长者都要对年轻人讲述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教导叫做老年人的教导,蒙古族自古就有这样的习惯。”尊敬老人是蒙古族的传统,部落和家庭里老年人受到特别的尊重,集会上要听老年人的教诲,喜事和宴会上给老年人敬酒,听老年人的祝福语。这样的集会或宴会每年都举行一次,请一些擅长教导的老年人到集会或宴会上。老人主要结合历史上的人和事物对子女进行热爱家乡,保卫家乡和团结互助等方面的教育。老年人的教导生动而有理,远远胜过那些空洞无物的言教,因此蒙古民族所推崇的忠厚诚实,勇敢和知人善任等品德得以传承。

(三)身传言教

身传言教是蒙古族传统道德教育的典型方法之一,蒙古族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时,特别重视通过父母自身的言行来影响、熏陶和教育子女。蒙古族要求子女,父母做到的子女必须要做到,蒙古族家长以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和言行来对其子女进行教育和影响,使蒙古族子女通过父母的言行举止逐渐认识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懂得是非,美和丑,善和恶。在蒙古族家里极少看到家长对子女讲大道理的情景,即使是子女犯了一些错误,也很少进行严格的惩罚。而且蒙古族家长会给子女反省自己和改正过错的机会,这种教育客观上遵循了子女们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身传言教是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中的最基本的教育方式,蒙古族经常把身传和言教结合起来,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身传言教。父母或长辈光言教是没用的,父母自己的行为更能告诉子女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尤其是那些理解能力较差,而效仿能力较强的孩子来说,身教优越于言教。蒙古族相信言教和身教结合起来对家庭教育中的巨大的功效。人是最能模仿的高级动物,而且模仿是幼小的孩子认识外部世界和形成行为模式的重要途径。父母的言行为子女提供了言行举止规范要求的物质化的模式,它不仅影响子女的言行,而且影响子女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质的形成。蒙古族是个非常讲究礼节、礼貌的民族,礼节、礼貌的形成是在家庭中父母身传言教,不断训练,子女不断效仿的实践中培养的。

(四)以谚语育人

谚语是蒙古族游牧生产生活实践经验的结晶。它包含着精辟深湛的哲理,深切的人生体验,成为蒙古族生产斗争,行动的规范。“水滴积多盛满盆,谚语记多成学问”。在长期流传过程中,谚语从广阔的社会背景上反映出蒙古族对不良行为的谴责,表现了他们的朴素的意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美丽健康的情操。谚语短小精悍,在压缩、凝炼的艺术语言中蕴含着有益的教训、正确的判断。句式整齐,富于形象性,自古深受蒙古族的喜爱。在蒙古族家庭中,谚语的使用非常广泛。比如:教育子女爱家乡、爱母亲的有:“喝的水是阿尔山,养我的土地是金子”“别看是鬓发蓬乱,也还是慈爱的母亲,别看是草檐茅舍,也还是可爱的家庭”“雄鹰飞得再高,影子还在地上”;教育子女求真务实的有:“只要坚持真理,勒勒车也赶上兔子”“念珠子(喇嘛用的念珠),不如饮牛”;让子女尊重长辈和教师,加紧学问的谚语有:“用珠宝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头脑”“尊敬德高的人、敬爱年老的人”“对喂乳汁的母亲,要敬爱,对教字母的老师,要尊重”;教育子女团结互助、广泛交友的有:“独虎不敌群狼”“像绵羊似地,合群走就有力,像沙土似地,散放着就无力”;教育子女诚实守信的有:“获得别人信任靠忠诚,改正自己错误凭真诚”“人好在于诚实,马好在于善使”“碰大雪也别违诺言,遇大雨也别误时间”“即使学不会学问,也要学会忠厚老实”等等。在蒙古族家庭教育中这样的谚语数不胜数,谚语在蒙古族家长的口中随口就说出,使用的贴切,起到了有效的道德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多桑蒙古史[M].上册.[2]罗布桑却丹.蒙古风俗鉴[M].(蒙文版).内蒙古出版社.1981.[3]邓永星.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1.[4]罗布桑却丹著、赵景阳翻译.蒙古风俗鉴[M].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5]拉施特.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余大约、周建奇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92.[6]宋濂.《元史》[M]卷 114.《后妃一》.中华书局标点本.1976.8 [7]《元史》[M]卷124.《塔塔统阿》、《岳璘帖穆尔》

[8]宝玉柱.论蒙古族牧业家庭教育特点[J].民族教育研究.1995.[9]刘荣峻译.[M].《蒙古社会制度史》.[10]见拙文.论元代法律中的野生动物保护条款[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6-03.

第二篇:小论蒙古族文化

小论蒙古族文化

摘要:

蒙古族的起源。据《史集》记载,蒙古部落最初只包括捏古斯和乞颜两个氏族,他们被其他突厥部落打败后只剩下两男两女。他们逃到了额尔古涅昆一带居住下来,公元8世纪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不得不外迁徙,这时已分出了70个分支了。蒙古民族从此走上发展壮大,并且创造了灿烂辉煌的草原文化。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草原文化的核心观念在价值取向上的集中体现,是对草原文化的基本内容、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的本质概括,是草原文化形成、发展及对外扩大影响的内在动力。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作为一种认识形态,是草原民族对自然、社会及其发展基本态度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性与区域性认同的统一、历史与现实认同的统一,在草原文化体系中居于统领的地位,体现了草原文化地域、民族和时代的特色。

蒙古民族是现代草原文化的主要载体和传承者,草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诚信伦理及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为内蒙古的特色产业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提供了持久发展的精神内动力。在崇尚绿色、天然、环保的今天,人们更多地把目光转向了古朴的大草原。人们的心目中,草原食品几乎是绿色食品的代名词。将草原文化的精华与现代文明、现代消费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保持内蒙古特色经济快速发展的出路之一。

草原文化是近几年才提出的一个概念,从历史意义来讲,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并列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草原文化体现了蒙古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正是各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构成了内涵丰富的草原文化。内蒙古地域辽阔,地理,气候条件迥异,民族的分布、文化的特点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各地区以本地的特点出发举办草原文化节,不仅体现了内蒙古草原文化的共同特点,而且也反映了本地区的特色,从而能够更好地树立草原文化的品牌。例如,呼伦贝尔草原文化节反映了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的绿色文化,反映了蒙古巴尔虎部、布里亚部、额鲁特部和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的民族文化;科尔沁文化节则集中变现了马文化,安代舞、好来宝代表的特色文化;赤峰市的红山文化节代表了古老的红山文化,特别是玉文化、龙文化、凤文化及辽文化的神奇魅力;锡林郭勒蒙古文化节突出以元上都为载体的蒙古文化;鄂尔多斯文化节以成吉思汗祭祀文化和民俗歌舞文化为特色;巴彦淖尔黄河文化节则表现了乌拉特草原文化与河套农耕文化构成的复合文化。草原文化包罗万象,内容丰富,精神深厚,其在长期积淀中,孕育出许多富有生命力的观念和思想,诸如开拓进取、包容并蓄、自由开放、崇信重义、英雄乐观、天人相谐等,形成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观念体系。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长乌兰在第五届草原文化研讨会暨第三届红山文化国际高峰论坛的讲话中,提出并阐述了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把草原文化核心理念概括为“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这样三句话。这是草原文化研究取得的又一个新的成果。

崇尚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人类来说与生俱来,恒久永在。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是人们认识的起点,也是永恒的认识主题。我国北方草原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传统的猎、牧生产对于自然环境有更大的依赖性。生存、发展的实践,让草原民族形成了依恋、爱护、珍视自然的情感和思想,从万物有灵的信仰,从朴素的生态意识,到自觉地以习惯法、成文法和行政制度的约定,实现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效调节,求得人与自然共存共生、和谐两旺。我们可以把草原民族长期蓄积、为世代人们所信奉的这一生态理念称之为崇尚自然。

恪守信义。信义是综合体现诚实厚道、讲求信誉、公平正直、慷慨仗义等品质的道德范畴,被人类共同奉为美德,尤为草原民族所推崇和恪守。恪守信义,就是草原民族以诚配天、以义为本、大道诚信思想的概括。草原天高地远,民风淳朴,草原民族历来把崇信重义当做人生最重要的心灵约定,这是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维护社会联系、和谐的承诺和人格境界,也是对人际关系、人与天地、自然关系最为深层、真挚情感的表达。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恪守信义体现了对于客观事物本质、发展规律的理解和践行。草原民族的生活是以自由、松散、简约为特征的,越是这样,人们越是守望、恪守着人生的自律、自觉,视信义超过人的生命、视诚信贵于金银财富。草原民族被誉为是最守信义的民族,践行信义也是草原民族同其他民族交往、联系、合作的重要保证,也是草原民族受到其他民族信赖和尊重的根源。

游牧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自有其显著的特征。传统游牧社会的社会结构较为简单、成文法律相对简约,在散居的生活状态下,法律和公众监督必然出现较多的真空,社会对个体的约束,难以完全借助法律法规和公众监督来实现。于是,公共秩

序的维护和社会公德的操守,便更多地诉诸民众的自觉意识。而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信义”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格的重要尺度,维系社会成员之间的正常融洽关系的重要力量。在某种意义上,“信义”是草原民族伦理道德体系的基石,是在草原文化的观念体系当中起着核心、引导作用的重要理念。在草原民族看来,信义是立身之本,也是治国之本。成吉思汗是一位高度重视“信义”的政治家。他认为,“忠”、“诚”、“信”是帝国的 “伊合图日”——即治国之大道或执政之要件,是执政者树立威信、赢得人心、稳定社会,可以使江山万古的人格魅力所在。所以,可与诚信者“结为安答”(即盟友),“委之以大任”。政治家、执政者必须通过“践其言”来获得民众的信任和拥戴,否则将一事无成,甚至因背信弃义而失去国之根基。

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这一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集中反映了草原文化的本质和精神特质,是草原民族生态观、开放观与诚信观的最高层次的概括,是草原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彰显了草原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生态智慧、开拓精神和诚信为先的最高境界。草原文化成为至今仍焕发着旺盛生命力的活态文化类型之一,并以其具有极高历史与现实价值的核心观念体系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蒙古族文化的发展与保护

近年来,中国非常重视蒙古族传统文化保护。2005年中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长调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中国使另一项蒙古族绝技“呼麦”申遗成功。在世界范围内,目前蒙古民族拥有的3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中国参与了其中的2项。

在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政府更有能力保护蒙古族传统文化。目前,元朝皇帝忽必烈兴建的元朝夏都元上都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力争使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的草原帝国都城早日恢复昔日的辉煌景象。

内蒙古还拥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最大的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这里经常举办蒙古族民族歌舞、服饰、敬献哈达等蒙古族民俗礼仪演示活动,让观众亲身体验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草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重要财富,因此我们必须继承优良传统,容万象,继承并发扬古老文明的光芒,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论蒙古族生活习俗及宗教信仰习俗

论蒙古族生活习俗及宗教信仰习俗

一、蒙古族生活习俗

(一)饮食习惯

蒙古民族以肉与奶食为主,由牧转农以后,奶肉少了,逐渐以杂粮蔬菜为主要食品,但又与汉民不尽相同,早点一般以奶茶冲泡炒米,无奶时,以清茶代替奶茶,由牛奶或羊奶加砖茶、食盐煮熬而成。炒米是用糜子经旺火烧熟,脱皮而成,酥脆可口。冬天,多用自制奶皮佐食。还自制馒头、馓子当作点心佐茶食。午、晚餐则以五谷杂粮为主,有白面、莜面、荞面、谷米等,做法与汉族不同,常用奶水和面,煮面条加干酪粉,炖肉煮面,全羊汤面等。羊肉、牛肉是蒙古族喜爱的食品,用烤全羊、手扒肉作为节日或请客时的主要食品。

蒙古族喜欢喝酒,起先喝奶酒,后来才改用白酒和黄酒,土默特蒙古族喜欢自酿黄酒,用黍米加面发酵而成,色呈淡黄,性较温和,味道甘醇,男女都喜,长幼适宜,此外,又以酒制头脑,做法是在酒和酒糟中放一块肥羊肉,煮熟后趁热吃,酒有肉味,肉有酒香,互相渗透,醇美异常,冬晨饮之,舒筋活血,既饱且暖。

(二)居住

游牧时期,蒙古族为游牧方便而住蒙古包,定居后,改住平房,蒙语谓之板升,土默特地区的房顶一般呈一面坡形,门向南开,在院子大门口或其他角落树一高杆,杆上挂小旗或缀以牛毛或置小斗,有长绳随杆而挂。逢年过节,主人为之点灯燃香,人称为吗尼杆子,院后一般都设后库伦,用来圈牛、羊,这是蒙古族院落的重要标志。

(三)年节

蒙古族所过节日,与汉族所过节日大同小异,主要有大年、正月

十五、天全、二月

二、清明、端午、中秋、腊

八、祭灶等,此外还有庙会和家祭这些节日的纪念与庆祝,充分显示出这一地区蒙古族从游牧生涯过渡到定居农耕生活,从淳朴的牧歌境地到多种文化形式的转化。

(四)礼节

没有羽毛,有多大的翅膀也不能飞翔;没有礼貌再好看的容貌也会被人耻笑,这个谚语生动地说明了蒙古族是一个热情好客、讲究礼貌的民族。

蒙古族热情、豪放的性格也表现在待客上,不论是老朋友来访还是第一次登门的陌生人,主人总是为来客熬制奶茶,摆上自制的炒米、黄油以及各种奶制品。遇到吃饭,则要把家里最好的食品拿出来款待客人,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羊肉是招待客人的主要食品,酒则是蒙古族人民最喜爱的饮食,他们把酒看作是食品的精华,敬酒是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敬,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谊的民歌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酒足饱,主人格外高兴,认为够朋友。客人告别时,常常举家相送,口称:巴牙日太、乌查热亚(希望我们愉快地再相见),阿木日,赛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蒙古族礼节大体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装烟等四种。

哈达是藏语的音译,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示敬意和祝贺。哈达有布做的,也有绸或帛做的,颜色多是白色,也有黄色、灰蓝色的。有的很长,有的却短,长哈达通常献给最尊贵的来宾和佛,献哈达时须用两手捧着,身体微躬,接受的人也是同样的姿态。

递鼻烟壶是蒙古族古老的习俗,也是最普通的相见礼,表示敬意和友好,蒙民常以有一个漂亮的鼻烟壶而自豪,鼻烟壶的花式很多,小巧玲珑,约一立方寸大小,上面刻画许多图案,壶的质料不同,贵重的有用玛瑙、翡翠、琥珀、美玉制成;也有有金银、铜等金属制成的,有的则用玻璃小瓶。壶内装有带香料的烟末,嗅一下可以提神,通常装在一个小绸缎袋子里,袋子外也绣着美丽的图案,经常佩在腰间,同辈之间以互换鼻烟壶作为打招呼方式,右手递壶,然后倒出一点烟末来,用手指抹在鼻孔上,品闻烟味,品毕再换回,若长辈与下辈相见,下辈则要跪一足,用双手接递。后来鼻烟壶又多为烟袋所代替,相互装烟也逐级成为见面的一大礼节,客人来后取出烟袋说:塔玛各塔塔(请吸烟),主人接过烟袋边答应边用自己荷包中的烟,装入客人的烟袋,点火后用布擦烟嘴,双手或右手递给客人,客人也同样取主人的烟袋装自己的烟,点火后送给主人。这个礼节不分男女老少贵贱都是如此,新媳妇入门,为翁姑装烟也是拜见的礼仪之一。乡间情侣女方也常赠送自制的烟荷包给男方作为爱的表示。

蒙古族的请安礼节与满族相似。见到长辈要请安问候,如骑在马上要先下马,坐在车上要先下车,以示尊敬。男了请安右腿退后半步,曲右膝,左臂下垂,右臂前出下垂;女子则两腿并拢,双手向下附膝,曲双膝,并用蒙语问候。走路、上车、进门、入座、喝茶、吃饭、饮酒一定要让老人或长辈领先,在老人或长辈面前年轻人都说话和气,恭恭敬敬。蒙古族重视文化,念书的人很多,他们热爱文化科学知识,历来对老师很尊重,见到巴格西(老师),就恭恭敬敬地行礼问好,常把教师当作贵宾款待,此风至今不改。

二、蒙古族宗教信仰习俗

(一)萨满教

萨满教是早期蒙古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原始宗教,是原始宗教的一种晚期形式。它由满洲通古斯语族各部落的巫师称为萨满而得名。形成于原始社会后期,有明显的氏族部落宗教特点,是古代亚洲草原大部分游牧民族都信仰的一种原始宗教。萨满教的思想核心是天父地母、万物有灵。蒙古萨满教的最高神明是长生天,具有主宰世间万物的神秘力量。在经过原始社会、阶级社会等历史发展进程中,经过不断丰富和完善,长生天从原本的自然崇拜属性逐渐演化称为集自然、宗教、阶级、政治、哲学意义为一体的复合概念,在蒙古族文化的发展变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蒙古族萨满教认为,宇宙存在三界,上界为天界,是各路神仙居住的地方,上界又划分许多层次,诸如9天、33天乃至99天之类;中界为人界,是人类和各种动植物共同生息的地方;下界则为阴界,是各种妖魔鬼怪栖息的地方。下界也划分为很多层次。萨满巫师闯九道关,蹬刀梯、穿火池、踏犁铧、吞针包等等,就是象征上升九重天,下入阴间地狱。九道关是蒙古萨满教的考核仪式。萨满学徒期满后,必须参加隆重的仪式,接受严格的考核。在诸多的考核项目中,就有闯九道关的项目。其内容主要是上刀梯、穿火池、踏犁铧、吞针包等。经过考核合格者,即可获得萨满巫师的称号。进行考核时,当地一些有名望的萨满巫师,应邀参加仪式,作为见证人。届时,众多萨满巫师及民众从四面八方赶来,自愿参加或观看这一神奇的仪式。

(二)红教及喇嘛教

元代在蒙古贵族之间盛行红教。红教是西藏喇嘛教中宁玛、萨迦、本布、噶举等教派的统称。16世纪下半叶,喇嘛教传入呼和浩特地区。当时,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开始信奉黄教教义,并在兴建呼和浩特时建造喇嘛召庙。阿拉坦汗的继承者僧格杜陵汗邀请**三世来呼和浩特传教,并转世在阿拉坦汗家族中,从此喇嘛教在呼和浩特地区盛行起来。

喇嘛教是中国佛教的一派,由宗咯巴所创,由于穿戴黄衣黄帽,也被称作黄教。喇嘛是藏语上人、师傅、无上的意思。明清两代喇嘛教在呼和浩特以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免名召的召城而著称。出名的有大召、小召、席力图召、乌素图召、喇嘛洞召等,金碧辉煌,雄伟壮观,所谓归绥名胜,召庙第一,即主其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重要的召庙已作为文物古迹得到重点保护,以供游客观览。

宗教信仰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的产生既是一种创造又是一种适应,它由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所决定,又是对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物质资料的一种适应,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身的尝试和结果。蒙古族的宗教信仰原始宗教信仰对蒙古民族先民的生存欲望,对于他们同自然界作斗争也不可避免起到了一定的精神鼓舞作用,萨满教和藏传佛教也在蒙古族发展道路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不管怎样,它们都是蒙古族历史发展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四篇:人文科学与蒙古族音乐学的形成与发展

人文科学与蒙古族音乐学的形成与发展

当代人文及社会科学的迅猛发展,使得民俗学、民族音乐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间文学等学科领域之间前所未有地进行对话、整合,从而一方面使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显得模糊,另一方面使得不同学科的方法理论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

虽然关注点和角度各有不同,但是蒙古族传统音乐历来是民族音乐学、民俗学、民间文学以及文化人类学共同的研究领域。到了近十年,蒙古族音乐学研究更是从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间文学以及其它学科当中,广泛吸收其研究理论和方法,不但加强了自己本学科的建设,同时对相邻学科研究工作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的理论借鉴,并对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丰富和完善作出了贡献。将蒙古族音乐研究放置在中国蒙古学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当中,我们发现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蒙古族音乐研究工作孕育并发端于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研究当中。蒙古族民俗学先驱罗卜桑悫丹于1918年完成的《蒙古风俗鉴》(蒙文,哈丹碧扎拉桑校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是蒙古族历史上第一部民俗学著作。在这部书的《古今歌谣类》一章中,作者收录了当时流传于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14首民歌唱词,从而开启了中国境内蒙古族民歌搜集整理工作的先河。下面重点介绍另一个民歌搜集整理方面的主要成果《丙寅》杂志。《丙寅》杂志是现代蒙古族民间文化研究先驱卜和克什克(1902~1943)等人创办的“蒙古文学学会”综合刊物。本刊从1926年创办到20世纪40年代,定期或不定期刊出共十期,刊载并介绍了大量的蒙古族民歌。根据目前所留资料,《丙寅》杂志刊载的蒙古民歌中“蒙古源流之歌”32首,记有歌名的歌曲有50余首,加上未记歌名的民歌,共计90首左右。体裁包括赞颂歌、祈祷歌、训谕歌、宗教歌、感恩歌、宴歌、军歌、故事歌、思念歌、情歌、儿歌等,有独唱、合唱、对唱等。[1]《蒙古风俗鉴》和《丙寅》杂志,标志着蒙古族音乐搜集整理工作起步早,起点高。罗卜桑悫丹、卜和克什克等学者,较早并系统地运用民俗学的方法理论,对蒙古族音乐进行了搜集整理,并对每一首作品进行了简要的背景说明,从而迈出了蒙古族民间音乐“从口传到书写”的历史性一步,并将其推到了当时国内相关领域较高的位置。遗憾的是,现存的《蒙古风俗鉴》和《丙寅》杂志,仅记录了唱词而未记乐谱,[2]从资料学角度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可见,当时蒙古族音乐研究主要是在民歌领域,而且其重点还是民俗学的和文学的。

第二阶段,蒙古族音乐学资料学科的形成。如果说,上世纪上半叶国内蒙古族音乐研究更多是民俗学领域中,或者说民族音乐研究主要是依靠民俗学的话,那么首部由专业音乐学家完成的第一部民歌集则是由革命音乐家安波、许直、胡日查等人完成的《蒙古民歌集》。该书作为东北文协文工团民间音乐系列资料之一,于1949年由内蒙古日报社印行。该民歌集收录了149首民歌和7首说书调,简谱配以斯拉夫蒙文,可后用蒙、汉文字记录唱词。所收录民歌和说唱曲调分为革命尖、生活类(包括妇女生活、思亲情乡、孤独生活、宴歌等四个分类)、爱情类(包括恋歌、相思失恋、喇嘛偷情、情歌联唱等四个分类)、宗教类、杂类等五类。这些民歌中的一部分是安波、许直等音乐家在内蒙古东部地区进行采风时搜集到的,另一部分则是记录自当时在冀察热辽鲁迅艺术学院学习的蒙古族学生。这是目前所知蒙古族历史上第一部用现代记谱法记录的民歌集。它的出版标志着真正音乐学意义上的蒙古族口传音乐的搜集整理及书面化工作的正式开始。1952年,安波、许直将精选其中的部分民歌,唱词译成汉文,以《东蒙民歌选》为名,由新文艺出版社出版。接着,由内蒙古歌舞剧团编,奥其、松来汉译的《内蒙古民歌集》,于1954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东蒙民歌选》和《内蒙古民歌集》用汉文译词记录,对蒙古族民歌的跨地区、跨民族传播产生了积极意义,例如《嘎达梅林》、《牧歌》等脍炙人口的民歌便是通过《东蒙民歌选》流传到全国,并被内地专业音乐家所了解的。1960年,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编辑出版了《内蒙古民歌选》(蒙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0年)。这部民歌集中收录了170余首蒙古族民歌,并用蒙文记录唱词,配以简谱,是建国后一部重要的民歌参考资料。而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叶,在各方学者的努力下,以五大“集成”为中心,出版了数十部民歌集、说唱音乐曲调集、乐曲集,其范畴广泛,收录曲目数量浩大,蒙古族音乐搜集整理工作取得了史无前例的丰硕成果。其中,有些是正式出版物,有些则作为地方文化研究的内部资料;有些是大型集成,有些是地方系列丛书,有些则是各盟、旗自编资料。可见,与民俗学或民间文学一样,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资料的搜集整理是蒙古族音乐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

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的三十余年,蒙古族传统音乐研究工作虽然逐渐脱离于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向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方向发展,但这时期的成果主要是以民间音乐的搜集整理为主,尚未形成理论研究的学术局面。但是,如果说蒙古族民间音乐的搜集整理工作更多是在本民族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的孕育下形成和发展,那么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蒙古族理论音乐学研究则却基本独立于民俗学,并以国内音乐学研究为依托,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体系。第三阶段,蒙古族音乐研究理论音乐学的形成与发展。蒙古族音乐为对象的真正音乐学意义上的专题研究工作,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初,以吕宏久的《蒙古族民歌调式初探》(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和乌兰杰的《蒙古族古代音乐舞蹈初探》(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为标志。两部“初探”,前者旨在建构蒙古族民间音乐的形态学分析模型;后者努力设计出蒙古族音乐史以及传统音乐研究的宏观理论框架。其中,吕宏久的《蒙古族民歌调式初探》,在承认蒙古族音乐的个性特征的前提下,强调与中国其它民族音乐之间的共性特征,并以蒙古族民歌为对象,借鉴和吸取了当时我国“民间音乐研究”的相关学科理论以及中华民族调式研究的相关方法,用大量的实例来系统地论述了蒙古族民歌曲调的调式特征。而乌兰杰的学术论文集《蒙古族古代音乐舞蹈初探》,从音乐史、比较研究、音乐形态学、音乐美学等多视角对蒙古族各历史时期各种音乐体裁进行研究,并把蒙古族音乐与北方古代少数民族音乐以及其它一些国家的民族音乐进行比较研究,旨在建构蒙古族音乐史的宏观框架。两部著作对于20世纪末蒙古族音乐学科理论的建立来说,其开拓性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在80年代初至今的二十余的时间里,蒙古族音乐的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出版了许多颇有价值的学术著作。这里不一一列举。总而言之,这是时期的音乐学研究,从一般的概论性探讨,向深入的音乐学理论及方法论建构发展;从宏观的历史研究,向更为具体的地方音乐传统、乐种、乐人以及微观的个案研究发展。在逐渐与国内外音乐学研究接轨的同时,正在形成自己特定的传统。第四阶段,蒙古族音乐学研究的跨学科发展阶段。如果说80年初代至21世纪初的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蒙古族音乐学研究是在与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是双轨并行发展的话,那么到了21世纪初,蒙古族音乐研究,却又重新回到与相邻学科重新整合的时期。其特点有三:一是,这时期国内音乐学诸学科的发展,尤其是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的兴起,为蒙古族民族音乐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背景;二是,国内外蒙古学的发展,要求蒙古族音乐学研究要全面开放和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以融入到整个蒙古学的大环境当中;三是,蒙古族音乐学本身学科理论建设的需要以及多元文化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音乐文化资源的应用研究等需要,要求音乐学研究要走出封闭,才能够有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把握学科发展的历史脉搏,才能够符合当代社会的需要。因此,多学科的再次整合已经初见端倪。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所倡导的文化价值相对论深入人心,已成为人们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与“文化霸权”斗争的武器,文化变迁理论却为人们思考民族音乐过去和现在,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尤其是田野调查的方法,社会学的统计学方法以及已开始广泛运用于蒙古族音乐研究当中,极大地改变着民族音乐研究的面貌,而且在一些学者的著述中开始系统地运用口头诗学、符号学等新学科的方法理论,不仅拓宽了蒙古族音乐研究的理论视野,同时促进了国内外音乐学领域之间以及与相关学科领域之间的沟通和对话。展望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前景,与民俗学等相邻学科之间进一步交融和整合,仍然是今后蒙古族民族音乐研究的总体趋势。然而,这并不妨碍各学科本身的独立性,相反,各学科将交融、整合和过程当中,不断充实自己的学科理论,丰富自己的研究方法,从而为整个社会人文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综观蒙古族音乐研究所经历的一个世纪,我们发现蒙古族音乐研究工作的形成与发展,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相反,它一方面与国内外音乐学研究的总体进程协调步伐,另一方面则以蒙古学诸学科为依托,在彰显自己的特色的同时,不断汲取姊妹学科之优长而逐渐形成起来的。而且,这种发展趋势远没有结束,毫无疑问,蒙古族文化的民俗学、民间文学、文化人类学研究需要音乐学研究的有力支持,而蒙古族音乐学科的进一步推进,也要借助这种学科整合所提供的力量。今后,民族音乐学除了充实和加强理论之外,还应为自治区文化艺术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一方面,我们应将自己的资料建设和理论研究,与内蒙古各民族传统音乐优秀遗产的发现、发掘、抢救、保护、传承工作结合起来,为草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作出贡献(内蒙古民族音乐声像资源库),另一方面,我们通过资料建设和理论研究工作,不断地将草原音乐文化中最珍贵的部分展现给青年学子和社会大众,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努力搭建起互通渠道(民族原生态音乐走进校院系列音乐会,青年学子田野调查)。

[1] 参见,巴·苏和:《卜和克什克与<丙寅>杂志研究》[蒙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年。[2] 据《蒙古风俗鉴》记载,“古今歌谣类”所收录的14首民歌原来带有乐谱,但出版资料中乐谱缺失。(参见,罗卜桑悫丹:《蒙古风俗鉴》[蒙文],哈·丹碧扎拉桑校注,216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

第五篇:论 蒙古族 传统习俗的保护与开发

论蒙古族传统习俗的保护与开发

[摘要]:蒙古族的传统习俗正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等原因,日益消亡,这引发对传统习俗保护方式的讨论。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只有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开发,才能保持其生存力和发展持续力。本文探讨了目前蒙古族传统习俗的生存状态,并提出旅游开发的有效保护和开发途径。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习俗;发展现状;保护与开发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ongolian Customs Abstract:As economic being developing and urbanization speeding up, the Mongolian customs is declining, which triggers discussion of how to protect the customs.The Mongolian customs can be protected only by proper devlopment, to keep it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bility.This paper discuss the exsting situation of the Mongolian customs and provide effective way of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Keywords: Mongolian;Customs;Exsting Situation;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我国拥有璀璨多元的民族文化,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我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我国共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在该民族历史发展中创造出来的文化。而民族的传统习俗,是民族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和结晶,它已同民族情绪和心理密切结合,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

蒙古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民族,曾经缔造了辉煌的历史和文化,并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产生重大影响。蒙古族生活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和独特的发展历程等,造就了蒙古族独有的传统习俗,并流传至今,在现代社会折射出迷人的光彩。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化的发展,全国各地区纷纷进行城市建设,在带来人们更富裕生活的同时,也让每个地方失去了地域特色,以及其承载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蒙古族同样面临这个困境,其传统习俗已经逐渐消失,程度已经到了让人们警觉和实行保护行动的阶段。民族传统习俗的消失,带给人们无尽的思考,而人们面临的迫切课题,就是该如何对这些民俗传统习俗进行保护和开发。

一、蒙古族传统习俗的现状

蒙古族的人们自称为“蒙古”,“蒙古”一词最早出现在《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它的意思是“永恒之火”。蒙古族发源于额尔古纳河流域,由于民族的人们以游牧为生,骑马技术了得,因此蒙古族也被称为“马背民族”。自古以来,蒙古族分布在较为独立的草原区域,因此具有草原地区独有的生活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传统习俗,具体有以下方面:(1)居住:蒙古族人们在定居地区、部分牧区和半牧区居住在具有蒙古包外形的土木结构中,而在农区则建造砖瓦平方,聚成村落。(2)行走:蒙古族人们自杀哦善骑,几乎所有男女老幼出门都以马代步。(3)饮食:蒙古族牧民以牛、羊及奶食为主,辅以粮食和蔬菜,而农民以粮食为主,辅以肉食、奶食和蔬菜,牧民和农民均普遍爱好砖茶。(4)服饰:首饰、长袍、腰带、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四个主要部分,农村妇女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珍珠、金银等制成,牧区女子多用红绿等色长绸缠头。男子冬季戴羊皮帽,夏日多戴前进帽。男女都穿身宽袖长的长袍,束以腰带,着长筒皮靴。

除了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方面的传统习俗,蒙古族还形成了特色婚俗、丧葬、待客、禁忌礼节、传统节日等传统风俗,具体表现为:(1)婚俗方面,封建社会的蒙古族流行聘婚制度。男家送聘礼到女家进行定亲,并举办拜火仪式和送亲习俗等。(2)丧葬方面,蒙古族一般实行土葬和火葬,而天葬则是牧区盛行的葬式,每种仪式均有详尽的行为礼仪等。(3)待客方面,蒙古族有热情待客的美誉,他们会为客人准备奶茶等美味,而献哈达则是蒙古族的重要礼节,敬鼻烟壶则是日常的见面礼。(4)禁忌礼节方面,蒙古族崇拜火,有火忌,禁止用火烤脚、鞋子等,同时不能跨越炉灶,不能往火里扔东西等。同时,蒙古族人们有水忌,不能随便浪费和污染河流水。另外,蒙古族忌蹬门槛、忌摸头、忌别人打狗等多种禁忌。(5)节日方面,“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间举行,包括民间体育活动、物资交流等丰富活动。另外,蒙古族有白节、祭火等独特的传统节日和节日风俗。

在现代社会,随着我国全国经济包括边界地区经济的发展,我国蒙古族所在的地区城市化水平均不断提高,并建立了和东部发达城市相媲美的城市形态;同时,我国城乡发展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而在北方边界地区表现尤为突出,这导致了我国人口流动频率日益增大,蒙古族的游牧人口和农村人口快速涌入城市。这大大改变了蒙古族人们的传统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也导致这些生活方式承载的文化和传统习俗失去传承的载体,面临消失的困境。

首先,大批的蒙古族人们走出蒙古包和农村的砖瓦房屋,搬进城镇的小区房,和汉族以及其他民族混合而居。服饰方面,为了工作方便,以及收到其他民族服饰的影响,蒙古族逐渐改变其服饰样式,而现代流行服饰日益普遍。在饮食方面,蒙古族也开始普遍接受现代食谱,传统食物如蒙古包子、酸奶面条、奶油卷儿配羊肉汤等的盛行程度不断下降,甚至远离人们的日常饮食。在行走方面,得益于现代交通的发展,以及马匹在城市街道行动的受阻,蒙古族人们的日常交通方式也和现代城市趋同,以马代步的群体日益减少。

而房屋、服饰、饮食、代步工具等作为文化载体,承载着蒙古族众多传统风俗,例如,有关火忌的习俗,包括“不能在蒙古包的火堆中烤干双腿等”,而这个习俗内容随着蒙古包的消失也逐渐淡化,带来火忌习俗的日益消亡。

二、蒙古族传统习俗的保护与开发

蒙古族传统习俗急需得到保护,而保护的有效形式是适当进行开发。传统习俗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其产生、发展和保存都需要依赖特定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而适当的开发,才能保持传统习俗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和持续力。适当的旅游开发是重要的保护和开发方式。旅游的发展首先需要对蒙古族独特的传统社会环境进行保护或复原,并保留了蒙古族人们的原有生活方式,这就为传统习俗的保存和发展保障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同时,旅游开发能让传统习俗转化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为开发商和蒙古族群体带来利润,从而激发政府、开发商和蒙古族人们对传统习俗的保护意识。而旅游开发带来收入的一部分,能作为保护和维护资金投入到传统风俗的包括与开发中。

但是,旅游开发并不是随意的、极度的开发,而是需要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下进行适当的开发。并不能将蒙古族的传统习俗作为源源不断的财富来源任意开采,更不能为了迎合游客需求而任意对蒙古族传统习俗内容进行修改,而需要维护习俗的原真性。

蒙古族草原风情旅游产品在近年来不断兴起,奶茶、手把肉、摔跤、骑马等蒙古族传统风俗被保留和开发,成为重要的旅游产品,吸引了众多游客进行消费。而旅游成为旅游区附近牧民最主要的收入,大大促进蒙古族人们对传统风俗的保护意识和积极性,有效证明了适当的旅游开发是对蒙古族传统风俗进行保护和开发的有力手段。

下载论蒙古族道德观念的形成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蒙古族道德观念的形成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期末论文题目:浅谈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班级:专业: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浅谈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概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

    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人格形成的积极作用

    原 创 承 诺 书 我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

    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人格形成的积极作用

    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人格形成的积极作用 摘要:现代中小学生将是推动21世纪发展的主力军,随着我国中小学阶段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中小学生的人格培养问题成为一个需要......

    论蒙古族风俗习惯与传统音乐文化交叉点

    论蒙古族风俗习惯与传统音乐文化的交叉点 摘要: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延续和保存着本民族古老而悠久的风俗习惯,显示着蒙古族—马背上的民族—独特的生......

    幼儿园蒙古族风俗教育阶段性总结

    《幼儿园蒙古族风俗教育》 阶段性总结 杭锦旗蒙古族幼儿园 作为蒙古族的祖先,为其后代留下了丰富而灿烂的文化遗产。世代相传的蒙古族习俗,是蒙古民族为人类文化宝库增添的魂......

    2016年7月蒙古族民俗教育工作总结

    蒙古族民俗教育 ——2016年7月工作总结 白音华能源化工园区小学 作为蒙古族的祖先,为其后代留下了丰富而灿烂的文化遗产。世代相传的蒙古族习俗,是蒙古民族为人类文化宝库......

    论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形成

    论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形成石中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摘要】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学校作为一种以培眷人为己任的社会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它要激励,维系和约束的并不是学校中......

    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摘要: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各种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