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文件汇总
目
录
关于成立新会计准则施行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通知(证监会)...................................2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一)......................................................................3 新旧会计准则衔接若干问题[一] 上海交易所...................................................................6 新旧会计准则衔接若干问题
(二)上海交易所............................................................10 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的编制和审阅要求
上海交易所................................12 关于做好与新会计准则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 证监会..................................20 关于做好新会计准则过渡期间企业财务快报工作的通知
国资委....................................29 关于保险业实施新会计准则有关事项的通知
保监会.....................................................31 关于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有关问题的通知(财政部)..............................33 关于证券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证监会).............................................................36 关于期货经纪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证监会)......................................................38 关于基金管理公司及证券投资基金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证监会)..............................40 关于证券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新旧衔接事宜的通知
证监会..........................43 关于期货经纪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新旧衔接事宜的通知
证监会.......................45 关于基金管理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新旧衔接事宜的通知
证监会.........................47 关于进一步做好上市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告审计工作的通知
财会便[2007]5号...........50 关于中央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资委..........................................53 关于中央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
国资厅发评价[2007]60号.......58 关于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7号--新旧会计准则过渡期间比较财务会计信息的编制和披露>的通知
证监会计字[2007]10号..............................................61 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67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二)....................................................................70 关于做好新会计准则过渡期间企业财务快报工作的通知
国资发评价[2007]12号...........77 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的通知
财会[2007]14号.......................................79 关于证券投资基金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衔接事宜的通知.......................................83 关于证券投资基金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估值业务及份额净值计价有关事项的通知........90 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7]80号..................94 关于证券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核算问题的通知
证监会计字[2007]34号.........95 关于印发《非上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衔接规定》的通知
财会[2007]16号....................................................................................................................96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2008年1月21日)........................................99 2007年年度报告工作备忘录 第五号 关于年报披露事项的特别提醒..............................101 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的通知......................................................................102 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工作的通知..................................................104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105
1/107 关于成立新会计准则施行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通知(证监会)
为保证新会计准则的顺利施行,我会成立了新会计准则施行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各公司应加强与施行工作小组的沟通,新会计准则施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应及时向工作小组反映,工作小组将给予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公司如有对新会计准则施行工作的建议,请一并向工作小组提出。领导小组成员包括:
组长:
证监会主席助理
姜 洋
副组长:
证监会首席会计师、会计部主任 张为国
证监会期货部副主任 黄运成
成员:
证监会会计部
李树华
证监会期货部
鲁东升
证监会期货部
程 莘
证监会会计部
王美玲
期货交易所代表
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代表
会计师事务所代表
2/107
联系人:李树华 王美玲 程莘 黄处长010-88060205(负责上市公司部分)
电 话:010-88061346 88061689 88060207 传 真:010-88061344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一)
编者按: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了“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专家工作组由财政部会计司、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相关人员组成。专家工作组将定期召开会议,针对企业在执行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过程中提出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在达成一致意见后向社会公布,以便及时指导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有关方面正确地理解和执行新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
近期,就有关部门、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提出的新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进行了讨论,并就以下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
一、问:如何认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答: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及其应用指南的相关规定,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进行判断。通常情况下,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发生在同一企业集团内部企业之间的合并。除此之外,一般不作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二、问:企业持有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首次执行日及执行新会计准则后,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及投资准则(以下简称“原制度”)核算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余额如何处理?
答:企业持有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原制度核算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余额,在首次执行日应当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3/107
上述对子公司投资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余额,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区别情况处理:
(一)企业无法可靠确定购买日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的,应将按原制度核算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余额,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商誉列示。
(二)企业能够可靠确定购买日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负债等的公允价值的,应将属于因购买日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扣除已摊销金额后在首次执行日的余额,按合理的方法分摊至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并在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的剩余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有关折旧或摊销计入合并利润表相关的投资收益项目;无法将该余额分摊至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可在原股权投资差额的剩余摊销年限内平均摊销,计入合并利润表相关的投资收益项目,尚未摊销完毕的余额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其他非流动资产”列示。
企业合并成本大于购买日应享有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在首次执行日的余额,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商誉列示。
三、问:首次执行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时,如何确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税率变动时如何处理?
答:在首次执行日,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时,应以现行国家有关税收法规为基础确定适用税率。
未来期间适用税率发生变更的,应当按照新的税率对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调整,有关调整金额计入变更当期的所得税费用等。
四、问: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计提的安全费在首次执行日以及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如何处理?
答: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计提的安全费余额在首次执行日不予调整,即原记入“长期应付款”科目的安全费在首次执行日的余额不变。
执行新会计准则后,企业应继续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安全费,计入生产成本,同时确认为负债,记入“长期应付款”科目。
企业在未来期间使用已计提的安全费时,冲减长期应付款。如能确定有关支出最终将形成固定资产的,应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待有关安全项目完工后,结转为固定资产;同时,按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借记“长期应付款”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该项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
五、问:上市公司在清欠过程中,控股股东通过放弃持有的对上市公司的股权抵偿其对上市公司的债务,上市公司作为减资的,会计上应当如何处理?
答: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应分别进行以下处理:
4/107
(一)上市公司取得控股股东用于抵偿债务的股权按照法定程序减资的,在办理有关的减资手续后,应当按照减资比例减少股本,所清偿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与减少的股本之间的差额,相应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应当冲减留存收益。
(二)控股股东以持有的对上市公司的股权抵偿其对上市公司债务,应冲减的抵债股权的账面价值与偿付的应付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六、问:首次执行日,企业原确认的股权分置流通权余额如何处理?
答:
(一)股权分置流通权余额的处理
首次执行日,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形成的股权分置流通权的余额,属于与对联营企业、合营企业、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的,以及与仍处于限售期的权益性投资相关的,应当全额转至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除此之外,首次执行日应将其余额及相关的权益性投资账面价值一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进行划分,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金融资产,在首次执行日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处理。其中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在调整了首次执行日的留存收益后,应同时将该差额自留存收益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二)2007年1月1日以后,企业根据经批准的股权分置方案,以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流通权,应当计入与其相关的长期股权投资或其他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再单设“股权分置流通权”科目进行核算。
七、问:保险公司分红保险和万能寿险账户中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如何处理?
答:对保险公司经营的分红保险和万能寿险账户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采用合理的方法将归属于保单持有人的部分确认为有关负债,将归属于公司股东的部分确认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采用合理的方法将归属于保单持有人的部分确认为有关负债,将归属于公司股东的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八、问:企业自其子公司的少数股东处购买股权应如何进行处理?
答:企业自其子公司的少数股东处购买股权,应区别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处理:
(一)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对增加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四条的规定处理。
(二)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应以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金额反映。
5/107
因购买少数股权增加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新取得的股权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子公司在交易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商誉列示。
因购买少数股权新增加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新取得的股权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除确认为商誉的部分以外,应当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九、问:企业将消耗性生物资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转换为公益性生物资产,应如何进行结转?
答:企业将消耗性生物资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转换为公益性生物资产时,应当按照相关准则规定,考虑其是否发生减值,发生减值的,应当首先计提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并以计提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作为公益性生物资产的入账价值。
十、问:原同时按照国内会计准则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财务报告的B股、H股等上市公司,首次执行日如何衔接?
答:原同时按照国内会计准则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的B股、H股等上市公司,首次执行日根据取得的相关信息、能够对因会计政策变更所涉及的有关交易和事项进行追溯调整的,如持有至到期投资、借款费用等,以追溯调整后的结果作为首次执行日的余额。
未发行B股、H股的金融企业可比照处理。
二○○七年二月一日
新旧会计准则衔接若干问题[一] 上海交易所
2006年年度报告工作备忘录第三号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5年修订)(以下简称“年报准则”)由中国证监会颁布执行,具体条文的权威解释权归属中国证监会。为便于上市公司理解和执行年报准则,我部的相关解释仅供参考。
一、请各上市公司在新会计准则衔接及运用过程中,参照适用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协调
6/107 小组第2次工作小组会议纪要(见附件)。
二、公司以合并报表数据编制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的,“少数股东权益”影响数应当在差异调节表中单独列示。
三、上市公司应当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及时制订(确定)或修改原有会计政策、做出或调整原有会计估计,以作为2007年会计核算的基础和依据。
会计准则赋予公司董事会选择权,且相关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对公司财务状况和未来经营成果将产生重要影响的,公司通常应将上述变更作为单独议案提交公司董事会进行讨论并表决通过,同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提交董事会审议的时间最迟不得晚于董事会审议2007年第一季度季报的时间。
四、上市公司在拟定2006年度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时,应当考虑新会计准则相关追溯调整事项对公司未分配利润和资本公积的影响,避免出现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实施后,2007年财务报表上未分配利润和资本公积出现负数的现象。
五、根据财政部财企〔2006〕67号的有关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按照《公司法》组建的企业根据《公司法》第167条进行利润分配,不再提取公益金;同时,为了保持企业间财务政策的一致性,国有企业以及其他企业一并停止实行公益金制度。企业对2005年12月31日的公益金结余,转作盈余公积金管理使用。考虑到原《公司法》第177条对公司计提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所做出的强制性规定,建议将公司2005年12月31日法定公益金的余额转入法定盈余公积。
六、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的上市公司,应当合理预计《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87)相关规定对公司以前年度及未来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在2006年年报正文和摘要6.1“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进行说明,并在会计报表附注“其他重要事项”部分说明公司目前采取的土地增值税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目前采取的土地增值税准备金计提政策、已计提的土地增值税准备金金额等。
已披露年报的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的上市公司,应当按照上述要求将相关说明报送我部,我部认为必要的,公司应当对2006年年报进行补充公告。
七、证监会日前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自上市公司编制2007年第一季度报告开始执行。
各上市公司在使用过程中对本备忘录如果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或对年报编制的其它问题,请及
7/107 时告诉我们,以便今后修订。联系人:周文伟、吴星宇。
联系信箱:wwzhou@sse.com.cn、xywu@sse.com.cn。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部 2007年2月15日
附件: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协调小组工作小组会议纪要 附件:
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协调小组工作小组会议纪要(2007年第2期)
经研究,会议就以下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达成一致意见:
一、上市公司跨年度发生的资产购买、出售、置换交易时如何编制“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
如果上述交易根据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可以在2006年度予以确认,则公司应在2006年财务报表中反映上述交易,同时,公司还应根据136号文有关要求编制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反之,公司应在2007年度根据新会计准则确认上述交易并反映在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表中,同时,公司还应在2006年度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部分中详细披露相关交易事项的进展情况及其影响。
二、长期股权投资
对于部分派出机构提出的长期股权投资有关会计问题,会议确定如下事项:
(一)公司对全资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照成本法在母公司个别报表中进行核算;
(二)上市公司在2006年度收购潜在控股股东所属子公司股权,潜在控股股东在2007年度完成过户,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上市公司在首次执行日应将上述长期股权投资划分为《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5条第(二)项中的“除上述(一)以外的其他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并按照其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三)公司在个别报表中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应按照成本法进行核算,如果子公司发生大幅亏损,则表明该项长期股权投资出现了减值迹象;公司应在个别报表中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有关规定进行减值测试,如发生减值,公司应在个别报表中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四)在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过程中,如果公司无法取得联营企业、合营企业会计政策的详细资料,则公司与被投资单位之间的关系不能被认定为重大影响、共同控制,公司应对该项权益性投
8/107 资重新进行分类并确定其核算方法。
(五)在首次执行日对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进行衔接处理
公司应将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下相关二级科目一并调整到长期股权投资下的投资成本科目中;公司不应在个别报表中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成本法进行追溯调整;对于实施新会计准则后公司收到的子公司分来的以前年度红利,公司应设置备查账簿,以到首次执行日为止子公司以前年度累计未分配利润为限,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在个别报表中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因此,即使子公司在首次执行日后分配红利(以前年度),公司个别报表亦无法体现利润,该事项对公司个别报表具有重大经济影响。
三、确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
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确定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标准更为严格,新会计准则要求公司应从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不允许公司采用估值技术确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上述规定对部分A+H公司可能造成财务报表差异。
四、在同一控制条件下如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第17条的有关规定,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当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
公司在编制上述期初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假设该项企业合并所产生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对比期初至对比期末一直存在,相应调整期初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有关权益项目。
五、所得税
(一)在可能获取税收优惠的情况下如何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在公司未获取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之前,公司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有关规定计算暂时性差异,再按照目前的法定所得税率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在公司获取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后,公司可按照优惠税率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
(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所得税的影响
截至目前,国家税务总局尚未颁布相应的税务法规,在目前的征求意见稿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按照资产负债表法计算所得税费用是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确定的会计核算方法,与税务部门是否认可无关。
六、现金流量表
9/107
对于公司在经济业务中收到或对外作为货款支付的银行承兑汇票,公司不应将其作为现金流量计入现金流量表。
七、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对于同时受银监会监管的金融类上市公司,公司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的有关规定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对于银监会的某些监管规定可能导致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差异,根据以往的监管经验,在一般情况下,公司会在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中对上述差异进行调整。
八、上市公司在新会计准则条件下如何进行财务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应按照中国证监会颁布的有关信息披露法规进行财务信息披露。
九、职工薪酬
(一)公司在实施新会计准则后是否计提应付福利费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 号-职工薪酬》应用指南的有关规定,公司在执行新会计准则后不再计提应付福利费。
(二)对于以前年度的应付福利费余额在首次执行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8 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有关规定,首次执行日企业的职工福利费余额,应当全部转入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首次执行日后第一个会计期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9 号--职工薪酬》规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职工福利计划确认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该项金额与原转入的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之间的差额调整管理费用。
十、企业合并
(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有关规定,对于非同一控制条件下的企业合并(控股合并),被收购企业不能按照公允价值调整其账面价值。
(二)如何判断是否属于同一控制
根据会计部与财政部会计司协调会议精神,对同一控制条件下的企业合并的认定应把握从严控制原则,公司通常应将同一企业集团内部所进行的企业合并认定为同一控制条件下的企业合并;对于国家或地方国资委控制下的企业之间发生的企业合并,通常应按照个案实际情况进行认定。
新旧会计准则衔接若干问题
(二)上海交易所
2006年年度报告工作备忘录第四号
10/107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5年修订)(以下简称“年报准则”)由中国证监会颁布执行,具体条文的权威解释权归属中国证监会。为便于上市公司理解和执行年报准则,我部的相关解释仅供参考。
一、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委员会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第十项的要求,原同时按照国内会计准则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的B股、H股等上市公司,首次执行日根据取得的相关信息、能够对因会计政策变更所涉及的有关交易和事项进行追溯调整的,如持有至到期投资、借款费用等,以追溯调整后的结果作为首次执行日的余额。未发行B股、H股的金融企业可比照处理。
前述公司拟根据专家工作组意见进行追溯调整的,对于不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第五条至第十九条的追溯调整项目,应当在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以下简称“差异调节表”)中增加如下披露事项:
1、增加的各项追溯调整项目及其影响金额;
2、对于增加的各项追溯调整项目,公司应在差异调节表重要提示和附注中披露差异调节项目、影响数、追溯调整依据等内容。
公司在填写报盘系统时,可以在“其他”项下添加条目进行输入。
各上市公司在使用过程中对本备忘录如果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或对年报编制的其它问题,请及时告诉我们,以便今后修订。联系人:周文伟、吴星宇。联系信箱:wwzhou@sse.com.cn、xywu@sse.com.cn。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部
2007年3月2日
11/107 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的编制和审阅要求
上海交易所
2006年年度报告工作备忘录第1号
2007年01月12日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5年修订)(以下简称“年报准则”)由中国证监会颁布执行,具体条文的权威解释权归属中国证监会。为便于上市公司理解和执行年报准则,我部的相关解释仅供参考。
背景:
中国证监会于2006年11月颁布了“关于做好与新会计准则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证监发[2006]136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上市公司应在披露2006年度报告的同时编制“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以下简称“差异调节表”),差异调节表应当经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阅并发表审阅意见,上市公司应在差异调节表前披露上述审阅意见。
解释:
上市公司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通知”的有关规定编制差异调节表,与此同时,上市公司还应以附注方式充分披露差异调节表的编制目的、编制基础和主要项目附注(格式参照附件一)。
上市公司应以重要提示的方式对差异调节表中所列报的2007年1月1日股东权益(新会计准则)与2007年度财务报告中所列报的相应数据可能存在的差异对差异调节表使用人做出提示。注册会计师在参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第2101号--财务报表审阅》的有关要求对差异调节表进行审阅时,应保持必要的执业谨慎,实施询问被审阅单位采用的差异调节表相关会计政策和所有重要的认定、了解差异调节表中调节金额的计算过程、阅读差异调节表以考虑是否遵循指明的编制基础和在必要时实施分析程序等审阅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充分关注上市公司是否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及“通知”的有关规定编制差异调节表、上市公司选择会计政策和差异调节表重要认定的合理性,获取充分、适当的审阅证据,并结
12/107 合注册会计师在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中对上市公司实施的审计程序和获取的审计证据,谨慎发表审阅意见(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阅意见格式参照附件二,其他类型的审阅意见请参照上述格式)。
附件一:差异调节表
重要提示:
本公司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目前本公司正在评价执行新会计准则对本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所产生的影响,在对其进行慎重考虑或参照财政部对新会计准则的进一步讲解后,本公司在编制2007年度财务报告时可能对编制“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以下简称“差异调节表”)时所采用相关会计政策或重要认定进行调整,从而可能导致差异调节表中列报的2007年1月1日股东权益(新会计准则)与2007年度财务报告中列报的相应数据之间存在差异。
13/107
XX股份有限公司
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千元/百万元
项目注释
项目名称
2006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现行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差额
其中: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差额
其他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贷方差额 拟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因预计资产弃臵费用应补提的以前年度折旧等 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辞退补偿 股份支付
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重组义务 企业合并
其中: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商誉的账面价值
根据新准则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
金额 3 4 5 6 7 9 10 11 12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金融工具分拆增加的权益 衍生金融工具 所得税 其他
2007年1月1日股东权益(新会计准则)
后附差异调节表附注为本差异调节表的组成部分。
企业负责人: 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 会计机构负责人:
14/107 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千元/百万元)
一、编制目的
公司于2007年1 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为分析并披露执行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11月颁布了“关于做好与新会计准则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证监发[2006]136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通知”的有关规定,在2006年度财务报告的“补充资料”部分以差异调节表的方式披露重大差异的调节过程。
二、编制基础
差异调节表系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通知”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集团的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以2006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并依据重要性原则编制。
对于《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五条至第十九条中没有明确的情况,本差异调节表依据如下原则进行编制:
1、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五条至第十九条的规定进行追溯调整,对于影响上述公司留存收益并影响本公司按照股权比例享有的净资产
15/107 份额的事项,公司根据其业务实际情况相应调整留存收益或资本公积。2、3、……
4、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公司按照新会计准则调整少数股东权益,并在差异调节表中单列项目反映。
三、主要项目附注
[公司应对差异调节表的主要项目以附注形式进行说明,需要详细描述每项差异的有关业务情况、相关的新旧会计政策和调整金额,公司应结合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对相应的栏目进行调整,包括增加或减少栏目。] 1、2006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现行会计准则)的金额取自公司按照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现行会计准则”)编制的2006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该报表业经XX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于2007年X月X日出具了(审计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编号)。该报表相关的编制基础和主要会计政策参见本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告。
2、长期股权投资差额
其中: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差额
其他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贷方差额
3、拟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16/107
4、因预计资产弃臵费用应补提的以前年度折旧等
5、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辞退补偿
6、股份支付
7、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重组义务
8、企业合并
其中: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商誉的账面价值
根据新准则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
9、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0、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11、金融工具分拆增加的权益
12、衍生金融工具
13、所得税
14、其他
附件二:注册会计师对差异调节表出具的“标准无保留意见”审阅报告
关于XX股份有限公司
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的
审阅报告
审阅报告编号
ABC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17/107 我们审阅了后附的ABC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BC公司)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以下简称“差异调节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关于做好与新会计准则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证监发[2006]136号,以下简称“通知”)的有关规定编制差异调节表是ABC公司管理层的责任。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阅工作的基础上对差异调节表出具审阅报告。
根据“通知”的有关规定,我们参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第2101号-财务报表审阅》的规定执行审阅业务。该准则要求我们计划和实施审阅工作,以对差异调节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有限保证。审阅主要限于询问公司有关人员差异调节表相关会计政策和所有重要的认定、了解差异调节表中调节金额的计算过程、阅读差异调节表以考虑是否遵循指明的编制基础以及在必要时实施分析程序,审阅工作提供的保证程度低于审计。我们没有实施审计,因而不发表审计意见。
根据我们的审阅,我们没有注意到任何事项使我们相信差异调节表没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通知”的有关规定编制。
XX会计师事务所 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加盖公章)
18/107 地址 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
二○○七年X月X日
各公司在执行上述要求时应注意,差异调节表及其重要提示,以及审阅报告全文应当在年报正文部分披露;差异调节表及其重要提示,以及审阅意见在年报摘要中披露。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阅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年报摘要中的审阅意见可按如下简要方式披露。
“本公司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已经XX会计师事务所审阅,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阅意见。”
各上市公司在使用过程中对本备忘录如果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或对年报编制的其它问题,请及时告诉我们,以便今后修订。联系人:周文伟、吴星宇。
联系信箱:wwzhou@sse.com.cn、xywu@sse.com.cn。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部
2007年1月10 日
19/107 关于做好与新会计准则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 证监会
证监发[2006]136号 2006年11月30日
各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相关会计师事务所:
今年,财政部陆续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并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为保证新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做好新会计准则和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统称“新旧会计准则”)过渡期间上市公司和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以下简称“拟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 度重视、认真学习、全力以赴做好新会计准则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由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对会计、审计、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产生重大影响,各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以及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务必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方式组织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业务人员对新会计准则进行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结合新会计准则的要求,调整相关会计核算系统、内部控制制度及公司治理架构。
在新旧会计准则过渡期间,上市公司应积极与年报审计机构进行沟通,拟上市公司也应积极与申报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沟通,提前做好各类账项调整准备工作,确保执行新会计准则后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此同时,公司也应积极做好相关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
二、切实做好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的信息披露工作,确保新旧会计准则平稳过渡
(一)上市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告的编制和披露。
上市公司应严格按照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现行会计准则”)编制
20/107 2006年度财务报告,经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进行披露。在此基础上,为反映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影响,上市公司应结合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及自身业务特点,在2006年年度报告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详细分析并披露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可能发生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其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同时,还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及本通知附件要求,在年度财务报告的“补充资料”部分以列表形式披露重大差异的调节过程。差异调节表应当经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阅并发表审阅意见。上市公司应在差异调节表前披露上述审阅意见。
(二)2007年发行证券的上市公司相关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
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证券的,如在2007年第一季度报告披露前刊登募集说明书,其募集说明书中的近三年财务报表按现行会计准则编制和披露。同时,应在募集说明书“财务会计信息”部分披露2006年度新旧会计准则差异调节表和注册会计师的审阅意见;在“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披露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可能发生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并作“重大事项提示”。
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证券的,如在2007年第一季度报告披露后刊登募集说明书,其募集说明书中的近三年财务报表按现行会计准则编制和披露,最近一期的比较式财务报表应按新会计准则编制并单独披露。上市公司应在募集说明书“财务会计信息”部分披露2006年度新旧会计准则差异调节表和注册会计师的审阅意见,以及最近一期财务报告中可比中期的新旧会计准则差异调节过程。同时,应在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披露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已发生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人申报的财务资料应比照公开发行证券的要求处理。
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是否符合发行条件,依据过去三年已披露的年报财务数据进行计算。
(三)首次公开发行证券的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
21/107
发行人在2007年1月1日之后刊登招股意向书的,原则上应当采用新会计准则作为申报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其中,在2007年3月31日前刊登招股意向书的,可以按现行会计准则编制申报财务报表,但应在招股意向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分析披露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可能发生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并作“重大事项提示”。
(四)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申报的财务报告的编制与披露。
上市公司在2007年第一季度报告披露前刊登购买、出售、置换资产报告书的,近三年财务报表应按现行会计准则编制和披露,同时,应在“其他能够影响股东及其他投资者做出合理判断的、有关本次交易的所有信息”部分披露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可能发生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并视影响的程度作“特别风险提示”。
上市公司在2007年第一季度报告披露后刊登购买、出售、置换资产报告书的,近三年财务报表应按现行会计准则编制和披露,最近一期的比较式财务报表应按新会计准则编制并单独披露,同时,应在“其他能够影响股东及其他投资者做出合理判断的、有关本次交易的所有信息”部分披露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已发生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会计信息”部分披露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调节表,并视差异的情况编制附注进行解释说明。
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测应按新会计准则编制,同时应说明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已发生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并视影响的程度作“特别风险提示”。
上市公司发行证券购买资产申报的财务报告的编制与披露要求参照重大资产重组和非公开发行的要求处理。
三、充分估计新会计准则执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新旧会计准则的衔接工作
新旧会计准则过渡期间,上市公司应以重要性原则为基础,遵循谨慎性原则,对执行新会计
22/107 准则过程中的重点问题予以充分关注,确保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注册会计师应秉承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严格执行新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2006)》,科学选用鉴证方法和技术,全面了解被鉴证单位及其环境,审慎关注重大错报风险,充分履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为发表合理的鉴证结论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
(一)谨慎适度选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同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决策体系。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谨慎适度选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依据新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财务报表的重要资产、负债项目进行计量时,公司管理层应综合考虑包括活跃市场交易在内的各项影响因素,对能否持续可靠地取得公允价值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董事会应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决议。公司应在此基础上充分披露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相关估值假设以及主要参数的选取原则。
上市公司不得为了粉饰财务?况和经营成果,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调节各期利润;也不得出于不当动机,要求相关中介机构出具虚假鉴证报告。
注册会计师在鉴证业务过程中应履行充分的鉴证程序,对公司公允价值选用的合理性,包括公司的决策程序、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及披露的充分性给予关注,并做出独立的专业判断。公允价值显失公允,公司又拒绝调整的,注册会计师应考虑对鉴证结论的影响。
(二)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会计政策,做出恰当的会计估计。
上市公司应全面执行新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的各项规定,并根据新会计准则的有关要求和公司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会计政策,做出恰当的会计估计。上市公司在披露相关影响时,应明确区分原有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执行新会计准则造成的影响,不得相互混淆,也不得利用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差错调节利润。
注册会计师在鉴证业务中应保持必要的执业谨慎,严格按照鉴证业务准则的要求实施鉴证程
23/107 序,获取充分、适当的鉴证证据,对上市公司选用的会计政策、做出的会计估计及其合理性、适当性做出实质性判断,并恰当地发表鉴证意见。
(三)合理确认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上市公司应当关注债务重组中交易各方的权利义务,合理确定债务重组损益。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应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确定其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并谨慎判断相关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计量,如实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
在交易对方为关联方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应考虑该项交易的背景及交易价格的公允性,并做出恰当的会计处理。
注册会计师在鉴证过程中应对交易背景和真实性予以必要的关注。对于明显异常的债务重组协议,不具有商业实质或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要予以重点关注。
(四)严格划分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谨慎选择后续计量方法。
上市公司应严格对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合理划分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谨慎选择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方法。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但同一企业只能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如选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司应对其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和确定过程进行充分披露。
上市公司不得随意将成本计量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也不得通过随意变更房地产用途等手段进行利润操纵。公司董事会应就重要投资性房地产项目后续计量模式的选择、变更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用途转换等事项做出决议。
注册会计师应履行充分的鉴证程序,就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确认标准、计量模式选择的合理性获取充分、适当的鉴证证据。对于上市公司变更房地产用途以及后续计量模式的转换应重点
24/107 关注。
(五)严格履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转回的决策程序。
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资产减值准备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上市公司2006年度应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要求充分计提相关资产减值准备。对于2006年的大额资产减值准备转回,公司管理层应向董事会提供充分表明转回的合理性和资产价值恢复的证据,董事会应就此进行审议并形成决议。如无充分证据表明原计提减值准备的合理性,应按前期差错更正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应密切关注其长期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并根据有关规定对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进行减值测试。上市公司2007年及以后年度出现重大资产处置,导致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短期内大额转出的,应提出充分证据证明原减值准备计提的合理性,否则按前期差错更正的原则进行处理。
上市公司不得在2006年底前突击转回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不得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机会“一次亏足”,或在前期巨额计提后大额转回,随意调节利润;也不得随意变更计提方法。
注册会计师应根据相关鉴证业务准则的要求实施鉴证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鉴证证据,在此基础上对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相关会计处理的适当性做出实质性判断,对于2006年的重大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要给予重点关注。对于转回理由不充分或存在减值迹象而公司未合理计提准备的,注册会计师应提请公司予以调整,公司拒绝调整的,注册会计师应考虑对鉴证结论的影响。
(六)严格履行决策程序,合理划分各项金融工具。
上市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应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决策权限,履行相应决策程序,根据金融工具的持有意图和风险管理目标,合理划分类别并形成明确的书面结论。在后续计量过程中如涉及采用估值模型确定公允价值,上市公司应谨慎选用相关计算参数,并做出充分的25/107 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不得利用金融工具分类进行利润操纵,对于已经确定类别的金融工具,不得随意变更其类别;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应提出充分证据,并在附注中充分披露。上市公司不得利用金融工具的重分类人为调节各期利润。
注册会计师应就金融工具的相关业务合理制定鉴证计划,充分履行鉴证程序,对公司及其环境、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等给予合理关注,并对金融工具类别变更给予重点关注。对于变更理由不充分,公司拒绝调整的,注册会计师应考虑对鉴证结论的影响。
(七)严格区分各类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上市公司应根据其业务情况和资金实际使用情况,谨慎确定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对于涉及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资本化,应由公司董事会审查并做出决议。上市公司应按照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的要求,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期间以及金额,不得将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
上市公司应按照新会计准则的有关要求区分无形资产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开发阶段的支出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不得利用提供虚假或不实资料等手段将本应费用化的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在对无形资产进行后续计量的过程中,上市公司应根据资产、技术等各方面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无形资产使用寿命、摊销方法,并在会计期末对其进行定期复核。
注册会计师在鉴证业务过程中,应保持必要的执业谨慎,关注公司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划分的合理性,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及相关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给予重点关注。
(八)合理估计并确定同股份支付相关的参数。
上市公司应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对股份支付相关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公司应当以最佳
26/107 估计为基础,合理确定股份支付相关的各项计算参数以及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并按照财务信息披露规范的要求对股份支付协议的基本情况、相关计算参数的选取等进行充分披露。
上市公司管理层不得操纵利润以获取管理层激励利益。
注册会计师应履行必要鉴证程序,对上市公司股份支付相关参数的选择、账务处理的正确性以及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做出实质性判断。
(九)严格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
上市公司应按照新会计准则的有关要求,严格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不得继续采用应付税款法和原纳税影响会计法。
上市公司应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合理确定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并根据税法规定计算计税基础。对于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形成的暂时性差异,企业应分别按照对未来纳税义务产生的影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必须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未来能够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
注册会计师在鉴证业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企业各项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确定的正确性;对确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保持必要的执业谨慎,充分履行鉴证程序,获取有关未来应纳税所得额的鉴证证据。
(十)充分披露企业合并及合并财务报表相关信息。
上市公司应严格执行新会计准则关于企业合并的相关规定。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在最近一期定期报告中充分披露企业合并对公司当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程度;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在定期报告中充分披露合并时点被合并方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及其后续变动情况,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程度。
27/107
上市公司不得随意变更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或对合并范围内公司之间的交易不做充分抵销,人为调节利润。
注册会计师应获取充分、适当的鉴证证据,重点关注企业合并的类型以及相应会计处理的正确性,同时应关注企业合并相关信息披露的充分性。
(十一)正确计算和披露每股收益。
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应按照新会计准则以及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的要求,正确计算每股收益并进行充分适当的信息披露。
注册会计师在鉴证业务过程中,应判断?司每股收益数据计算的准确性,对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等潜在普通股的,应对其稀释性给予重点关注。
(十二)规范关联方交易及其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应按照新会计准则的有关要求确定关联方关系,对关联方及其交易情况进行充分披露。
上市公司的关联方不得利用关联方交易等手段侵吞上市公司资产或操纵上市公司利润,也不得将关联方交易非关联化,掩盖实质上的关联方关系及交易,规避相关信息披露。
注册会计师在鉴证业务过程中应当关注交易的真实性、价格的公允性和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对于公司与非正常业务关系单位或个人发生的偶发性交易或重大交易、缺乏明显商业理由的交易、实质与形式明显不符的交易,以及交易价格、条件、形式等明显异常或显失公允的交易应当予以重点关注,并视重要性程度考虑其对鉴证结论的影响。
附件: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及编制要求
28/107 中国证监会
二OO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关于做好新会计准则过渡期间企业财务快报工作的通知
国资委
国资发评价[2007]12号 2007年1月28日
各中央企业:
2006年财政部陆续颁布了系列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行。2007年部分中央企业也将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为做好新会计准则过渡期间企业财务快报工作,确保财务快报信息可比,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企业财务快报基本表式保持不变,所有企业都应根据本企业实际所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或准则填报《企业财务快报》基本表式。其中:未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及其子企业,仍按《关于印发中央企业2004年度企业财务快报的通知》(国资评价[2003]126号)的有关规定填报;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包括母公司尚未执行但子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各级上市公司,下同),根据新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及快报相关指标解释口径填报,同时应填报《执行新准则企业财务快报分析指标表》(见附件1),分析执行新会计准则对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由集团收汇后报送。
二、为保持执行新会计准则前后两个年度数据的可比性,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在首次以新准则口径填报《企业财务快报》的当月,应当根据本企业会计系统调整的实际情况,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五条至第十九条的有关规定,填报《首次填报企业财务快报主要指标差异表》(见附件2),由集团汇集后随当月“企业财务快报”报送。
三、为便于年度间财务数据的对比分析,在填报《企业财务快报》表式中的“上年同期数”时,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应按照新会计准则口径分析填列上年同期数据。
四、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应当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将控制范围内的全部子企业纳入快报的填报范围。集团内只有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母公司和其他子企业尚未执行新会计准则
29/107 的,按新会计准则编制的报表可进行直接合并。
五、2006年我委公布了《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16号),中央企业应按规定报送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我们将有关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纳入财务快报体系,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指标表》(见附件3),由企业负责投资规划管理的部门根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关情况填报,按月随财务快报一同报送(由国资委统计评价局分送规划发展局)。各企业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做好协调配合工作,按时保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信息的填报工作。
六、企业财务快报体系是及时、动态反映企业财务效益状况和提高企业日常财务监管效率的重要手段,各企业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明确责任,做好企业财务快报编报工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填报任务,特别要组织做好新旧会计准则过渡期间的财务快报填报工作,确保填报质量。
(二)要认真做好快报分析工作,按月对财务数据的变动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说明,每个季度应当对企业生产经营、市场形势、预算执行、重大财务数据变动等情况及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进行分析说明。有关分析材料的电子文档随月报数据一并报送。
(三)要进一步加强对反馈企业数据资料的保密管理。为加强企业间的沟通,国资委建立了财务快报信息反馈制度,反馈的综合或分户数据资料仅供各企业内部参考使用,未经我委允许不得对外提供。
(四)为进一步推进动态监测工作,落实“数出一家,数据共享”的工作要求,从2007年起,企业有关实物量指标表随财务快报统一报送(不同行业企业具体表式另行下发)。
(五)《企业财务快报》的有关软件参数,请到国资委网站下载。
附件:1.执行新准则企业财务快报分析指标表(附件区下载)
2.首次填报企业财务快报主要指标差异表(附件区下载)
3.固定资产投资指标表(附件区下载)
4.企业财务快报编制说明(附件区下载)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〇〇七年一月二十八日
30/107 关于保险业实施新会计准则有关事项的通知
保监会
保监发[2006]96号
各保监局,各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同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为了提高保险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和内部管理水平,促进保险业又快又好发展,我会决定从2007年1月1日起全行业同时执行新会计准则。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新会计准则总体实施方案
新会计准则的总体实施方案为“同时切换,分步到位”。所谓“同时切换”,是指全行业统一从2007年1月1日同时切换到新会计准则。所谓 “分步到位”,就是将全部实施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先易后难。分两个阶段实施是最低要求,是完成实施工作的最后期限,有条件的公司可以一步到位,也可以分步提前完成。
第一阶段:2007年1月1日起实现“会计报表层面的切换”。各公司在现行会计核算系统生成会计报表的基础上,针对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点,将旧制度下的会计报表切换成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报表,即调表不调账。
第二阶段:2008年1月1日之前实现“管理流程层面的切换”和“会计账目层面的切换”。各公司应当根据新会计准则对产品开发、精算、投资、内控程序、风险管理等管理流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将新会计准则贯彻到管理流程层面。在实现管理流程再造的基础上,各公司应当完成对会计核算系统的调整,实现会计核算系统的切换。
二、新会计准则实施领导小组
为了保证新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我会成立了新会计准则实施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对行业实施新会计准则进行指导和协调,包括系统研究和全面清理新旧会计标准的差异点;研究制定有关技术标准,为保险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提供政策和技术上的指导;拟定新会计准则的培训计划和标准,统一规划,统筹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我会财务会计部财务监管处,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人员构成如下:
组长: 李克穆 保监会副主席
副组长:王新棣 保监会财务会计部主任
31/107
江先学 保监会财务会计部副主任
裴光 保监会统计信息部副主任
高艳 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副主任
成员:庄作瑾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副总裁
王银成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沈喜忠 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汤大生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任汇川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顾强美 国美亚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财务总监
李汉雄 中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林同文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
宋晨阳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
颜颖慈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
徐英伟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
三、具体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促进保险业又快又好发展
各保监局、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当充分提高认识,把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以实施新会计准则为契机,带动公司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管理流程的改造,促进保险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把握升浪起点 现在机构底部建仓名单
外汇市场直通车。
(二)加强组织领导,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涉及到公司财务、产品开发、精算、投资、信息技术、内控、风险管理等环节,各公司应当成立以公司领导为负责人的新会计准则实施工作小组,统一组织和协调,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新会计准则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认真研究学习,全面掌握新会计准则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各保监局、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当在我会的统一组织和协调下,做好新会计准则的学习、培训工作,培养一大批真正全面掌握、深入理解新会计准则内涵和精神实质的干部队伍
32/107 和业务骨干。新会计准则培训方案另行发布。
(四)做好统筹安排,狠抓落实,保证新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项工作应按照“同时切换,分步到位”总体实施方案的进度要求,尽早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工作重点,统筹安排,狠抓落实,既要提高实施效率,也要保证工作质量,确保新会计准则按期顺利实施。
如有新会计准则实施方面的建议或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及时与我会财务会计部财务监管处联系。
联系人:栗利玲 高明
电话:010-66286183,66288363
二○○六年九月二十日
关于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有关问题的通知(财政部)
财会[2006]22号
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2006年2月15日和10月30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审计准则指南,标志着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与国际准则趋同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基本建立。为了确保两大准则体系的平稳过渡和贯彻实施,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积极行动起来,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重视两大准则体系的贯彻实施
会计、审计工作是经济工作的重要基础。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有助于进一步规范会计审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和审计质量,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这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促进企业改革和
33/107 资本市场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基础性工程。
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发布后,各有关部门、单位已经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为准则的实施奠定了扎实基础。但是,两大准则体系的贯彻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情况复杂,任务艰巨,需要有关方面齐心协力。希望各部门、各单位继续高度重视新准则的贯彻实施工作,重视相关配套措施的跟进和落实,密切关注新旧准则衔接和转换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指导、督促有关单位实施好新准则,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贯彻实施到位,技术手段到位,监管措施到位,实现会计审计改革的预期目标。
二、统筹规划,周密部署,扎实抓好两大准则体系贯彻实施中的相关工作
[一]财政部门和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当加强对新准则贯彻实施的政策业务指导
各级财政部门和注册会计师协会要根据《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切实依法履行职责,切实做好新准则的指导和推动落实工作。
1.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指定专人负责,落实责任制,重视和培养业务骨干,全面熟悉和掌握新准则的内容,做好对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的政策和技术指导。
2.建立迅捷高效的问题预警、反应和处理机制,选定准则实施联系点,密切跟踪上市公司、有关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执行新准则情况,发现问题,立即跟进,迅速反应和处理。
3.继续深化对两大准则体系的宣传培训工作,培训对象为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同时将培训范围扩大到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将学习新准则纳入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的继续教育范围,采用多种形式,努力形成广泛宣传学习、认真贯彻新准则的良好氛围。
[二]上市公司和相关企业要深刻领会新准则的精神实质,全面准确地执行好企业会计准则
各上市公司和相关企业是实施新准则的主体,应当扎扎实实、慎密规划,组织好新准则的学习,不仅财会人员要深入学习新准则,单位负责人也应掌握新准则的主要内容。
各上市公司和相关企业应当根据准则及其指南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内部控制和相关制度,细化核算内容,规范实务操作,扎实做好资产负债全面核查,按规定调整有关科目和金额,积极稳妥地做好新旧准则的衔接。同时要及时更新信息系统,改造业务流程,34/107 提升工作效率和财务会计报告质量。
根据《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是企业会计工作和财务报告的责任主体,应当高度重视财会工作和财会业务骨干人才的培养工作,改善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确保准则在本单位的贯彻落实。
[三]会计师事务所要强化责任意识,严格按照新准则规定开展审计鉴证和相关服务工作
遵循准则,依法执业,是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神圣职责。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要继续抓好新准则的学习培训工作,将准则变化与审计理念、方法、程序等的变化密切结合起来;要强化审计独立性,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要树立风险意识,切实贯彻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严格审计程序,强化审计工作记录,提高识别和应对风险的能力;要改善事务所内部管理,加强质量控制,全面提升审计质量和其他服务质量。
三、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做好两大准则体系贯彻实施的监督检查
严格、科学、高效的监督检查,是确保会计审计准则体系贯彻到位的有力保证。财政部门、其他有关政府部门和注册会计师协会要加强协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认真做好两大准则体系贯彻实施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
要加强对上市公司和执行新准则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尤其是具有执行证券期货业务资格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的检查力度,重点检查在2006年末新旧准则转换之际的不规范行为,以及2007年度执行新准则情况。对于执行准则不到位的,要督促整改、重点监控;问题严重的,要公开曝光并依法处理。
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其他政府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共同推动新准则实施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做好企业会计准则与政府审计、证券、银行、保险监管以及税收政策的协调与衔接,以及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能,确保两大准则体系的平稳过渡和全面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二○○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35/107
关于证券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证监会)
证监会计字[2006]22号
各证券公司、相关会计师事务所: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同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为了提高证券行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强化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意识,促进证券行业更好地发展,我会决定从2007年起在证券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范围内执行新会计准则。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公司2006年年度报告的编制事宜
(一)公司应按照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编制年度报告的相关规定要求编制2006年年度报告。已上市公司除遵循上述要求外,尚需执行上市公司相关规定。
(二)公司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编制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调节表,以反映执行新会计准则对公司2006年度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影响。该调节表须由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阅并发表审阅意见后,报证监会会计部、机构部、风险办备案。该调节表暂不列入公开披露范围。
(三)公司应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并结合自身业务情况,在2006年年度报告的“管理层报告”部分,分析和披露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可能发生的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及其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二、关于公司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安排
(一)为了使新会计准则施行工作高效、稳妥地进行,2007年6月30日之前作为过渡期,其间公司仍按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规定报送有关报告,并报告新旧会计准则存在重大差异的事项及影响数。同时,公司应将会计核算系统等调整到位,做好新旧系统对接、协调工作。6月30日之后同时按照新旧会计准则编制有关报告。
36/107
(二)公司应按照新会计准则和编制年报的相关规定要求编制2007年年报。
三、新会计准则施行工作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一)公司应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稳健选用适当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建立、健全确定公允价值的内部控制制度。公司不得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调节利润,也不得要求相关中介机构出具虚假鉴证报告。
(二)公司应全面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各项规定,不得根据需要选择执行。公司应根据新会计准则的有关要求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会计政策,做出恰当的会计估计,明确区分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准则变化造成的影响,不得相互混淆,也不得利用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人为调节利润。
(三)公司应在金融工具初始确认时客观分析持有意图,合理划分各项金融工具,并形成明确的书面结论;在后续计量过程中如涉及采用估值模型确定公允价值,公司应谨慎选用相关计算参数。公司不得利用金融工具的重新分类人为调节利润。
(四)新会计准则的施行是证券行业的一件大事,各公司负责人应给予足够重视,全力支持,保证按照要求完成新会计准则施行工作,公司相关业务部门应围绕真实、公允、完整反映公司经营与财务活动的目标,对公司核算和新旧会计准则接轨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确保转轨工作如期、顺利完成。
(五)各公司应认真组织学习新会计准则,深入理解新旧会计准则、制度之间的差异,在施行阶段全面贯彻落实新会计准则精神,保证新旧会计准则、制度体系之间的顺利衔接,同时还要保证日常工作的完成,高标准满足各项业务及监管要求。
(六)各公司应配合新会计准则施行工作,完善公司管理制度,调整相关内控制度,保证新会计准则的长期有效执行。
(七)各公司应积极参加我会在下一阶段组织的新会计准则施行培训工作,做好内部学习、讨论、消化,提高会计核算和风险控制水平。
37/107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关于期货经纪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证监会)
证监会计字[2006]24号
各期货经纪公司、相关会计师事务所: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同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为了规范期货经纪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会计核算,提高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强化公司风险管理意识,促进期货行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我会决定从2007年1月1日起在期货经纪公司范围内施行新会计准则。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新会计准则施行计划
(一)2006年年度报告的编制
1.公司应按照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期货经纪公司商品期货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财会[2000]19号)的要求如实核算账务,按照《期货经纪公司年度报告参考内容与格式》(证监会计字[2000]3号)、《关于对<期货经纪公司年度报告参考内容与格式>做出部分调整的通知》(证监期货字[2002]9号)的要求编制2006年年度报告。
2.公司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编制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调节表,以反映执行新会计准则对公司2006年度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影响。该调节表须由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阅并发表审阅意见后,报证监会会计部、期货部备案。
3.公司应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并结合自身业务情况,在2006年年度报告的“管理层报告”部分,分析和披露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可能发生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其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38/107
(二)2007年施行新会计准则的安排
1.为了使新会计准则施行工作高效、稳妥的进行,给予公司半年时间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各公司可以推迟到2007年6月30日前将会计核算系统等调整到位。在会计核算系统调整到位之前,各公司可以沿用现行的会计核算系统生成财务会计报表,但须针对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点,调整财务会计报表使之符合新会计准则的要求。
2.公司应按照新会计准则以及期货经纪公司年度报告编制的要求核算账务,编制2007年年度报告。
二、新会计准则施行工作的几点注意事项
(一)公司应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选用适当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建立、健全确定公允价值的内部控制制度。公司不得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调节利润,也不得要求相关中介机构出具虚假鉴证报告。
(二)公司应全面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各项规定,不得根据需要选择执行。公司应根据新会计准则的有关要求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会计政策,做出恰当的会计估计,明确区分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准则变化造成的影响,不得相互混淆,也不得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人为调节利润。
(三)公司应在金融工具初始确认时客观分析持有意图,合理划分各项金融工具,并形成明确的书面结论;在后续计量过程中如涉及采用估值模型确定公允价值,公司应谨慎选用相关计算参数。公司不得利用金融工具的重新分类人为调节利润。
(四)公司应建立、健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各项损失核销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公司各项资产的潜在损失做出适当估计,合理计提减值准备,恰当进行会计处理。公司不得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人为调节各期利润,不得随意变更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
三、新会计准则施行工作的几点要求
(一)新会计准则的施行是期货行业的一件大事,各公司负责人应给予足够重视,全力支持,保证按照要求完成工作。
39/107
(二)各公司应组织认真学习新会计准则,深入理解新旧会计准则、制度之间的差异,在施行阶段全面贯彻落实新会计准则精神,保证新旧准则、制度体系之间的顺利衔接,同时还要保证日常工作的完成,高标准满足各项业务及监管要求。
(三)各公司应配合新会计准则施行,完善公司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相关内控制度,保证新会计准则的长期有效执行。
(四)各公司应积极参加我会在下一阶段组织的新会计准则施行培训工作,提高会计业务水平。
(五)为保证新会计准则的顺利施行,我会成立了新会计准则施行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各公司应加强与施行工作小组的沟通,新会计准则施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应及时向工作小组反映,工作小组将给予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公司如有对新会计准则施行工作的建议,请一并向工作小组提出。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关于基金管理公司及证券投资基金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证监会)
证监会计字[2006]23号
各基金管理公司、各基金托管银行、相关会计师事务所: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同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为了提高基金行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强化基金管理公司风险管理意识,促进基金行业更好地发展,我会决定基金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自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新会计准则。2007年6月30日之前,公司可以沿用现有会计核算系统生成财务会计报表,但须按照新会计准则对财务会计报表进行调整,使之符合新会计准则的要求;自2007年7月1日起全面按新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自2007
40/107 年7月1日起执行新会计准则。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施行计划
(一)2006年年度报告的编制
1.公司应按照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编制年度报告的相关规定要求编制2006年年度报告。
2.公司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编制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调节表,以反映执行新会计准则对公司2006年度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影响。该调节表须由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阅并报证监会会计部、基金部备案。
3.基金应按照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编制年度报告的相关规定编制2006年年度报告。
(二)2007年半年报、年报的编制
1.公司应按照新会计准则和编制年度报告的相关规定要求编制当年财务会计报表。
2.基金2007年半年报应按照现行制度和相关规定要求编制,2007年年报的编制应按照新会计准则和编制年报的相关规定要求编制。
二、新会计准则施行工作的几点注意事项
(一)公司应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选用适当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建立、健全确定公允价值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得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调节公司利润或基金资产净值,也不得要求相关中介机构出具虚假鉴证报告。
(二)公司及基金托管银行(以下简称托管行)应全面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各项规定,不得根据需要选择执行。公司及托管行应根据新会计准则的有关要求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会计政策,做出恰当的会计估计,明确区分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准则变化造成的影响,不得相互混淆,也不得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人为调节公司利润或基金资产净值。
41/107
(三)公司及托管行应在金融工具初始确认时客观分析持有意图,合理划分各项金融工具,并形成明确的书面结论;在后续计量过程中如涉及采用估值模型确定公允价值,公司及托管行应谨慎选用相关计算参数,不得利用金融工具的重新分类人为调节公司利润或基金资产净值。
(四)公司不得利用关联方交易等手段侵吞公司资产或操纵公司利润。公司及托管行也不得将关联方交易非关联化,掩盖实质上的关联方关系及交易,损害公司股东或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
三、新会计准则施行工作的几点要求
(一)新会计准则的施行是基金行业的一件大事,各公司及托管行负责人应给予足够重视,全力支持,保证按照要求完成施行工作。
(二)各公司及托管行应组织认真学习新会计准则,深入理解新旧会计准则、制度之间的差异,在施行阶段全面贯彻落实新会计准则精神,保证新旧会计准则、制度体系之间的顺利衔接,同时还要保证日常工作的完成,高标准满足各项业务及监管要求。
(三)各公司应配合新会计准则施行,完善公司管理制度,调整相关内控制度,保证新会计准则的长期有效执行。
(四)各公司及托管行应积极参加我会在下一阶段组织的新会计准则施行培训工作,提高会计业务水平。
(五)为保证新会计准则的顺利施行,我会成立了新会计准则施行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各公司及托管行应加强与施行工作小组的沟通,新会计准则施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应及时向工作小组反映,工作小组将给予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公司及托管行如有对新会计准则施行工作的建议,请一并向工作小组提出。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42/107 关于证券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新旧衔接事宜的通知
证监会
证监会计字[2007]年7号
2007年1月17日
各证券公司、相关会计师事务所:
根据《关于证券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证监会计字[2006]22号,以下简称《通知》)的要求,证券公司将于2007年起全面执行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为了使新会计准则施行工作稳妥、高效地进行,保证会计信息和监管信息的质量,现就过渡期间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非上市证券公司(被托管和行政清理的除外)应按照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规定编制2006年年报,同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及本通知附件要求,编制股东(所有者)权益调节表,反映重大差异的调节过程。调节表应当经会计师审阅并连同审阅意见报我会会计部、机构部或风险办及公司注册地证监局备案。
二、2007年6月30日以前,非上市证券公司仍按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规定进行账务处理,并按现行方式报送月度报表相关信息。同时,每月以书面和电子表格的形式向我会机构部或风险办及注册地证监局报送股东(所有者)权益调节表,并对重大差异加以解释。月度调节表不需审计。
三、非上市证券公司应于2007年6月30日之前完成财务系统调整,按照新会计准则及指南的要求,结合自身特点,设置会计核算科目。自2007年7月1日起,所有证券公司应按照新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编制和报送相关月度报表。
四、上市证券公司公开披露财务会计信息,执行《关于做好与新会计准则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证监发[2006]136号);2007年6月30日之前向我会机构部和注册地证监局报送的月度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可按新会计准则编制,并以书面和电子表格的形式报送,其他月度报表报送要求不变,但月度报表中确有与新会计准则不相匹配不能按原有要求或格式填报的,暂以书面和电子表格的形式报送报表及详细说明。
五、所有证券公司应按照新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编制2007年年度报告。
43/107
二○○七年一月十七日
差异调节表编制要求
1、证券公司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编制差异调节表,对相应的栏目进行调整,包括增加或减少栏目。
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公司,原则上应以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依据重要性原则编制和披露差异调节表。
2、证券公司在编制差异调节表时,应对重要项目以附注形式进行说明。
3、主要项目编制说明如下:
第1、2项,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应按2007年1月1日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调增或调减留存收益;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按2007年1月1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调增或调减留存收益。第3项,金融工具分拆增加的权益部分的价值,调增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比如包括负债和权益成份的非衍生金融工具,应按归属于权益成份的金额调增资本公积)。
第4项,对于未在资产负债表内确认、或已按成本计量的衍生金融工具,应根据2007年1月1日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调增或调减留存收益。
第5项,根据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和其他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贷方差额填列。其中,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长期股权投资差额调增或调减留存收益,其他继续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贷方差额调增留存收益。
第6项,对于拟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根据2007年1月1日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调增或调减留存收益。
第7项,对于2007年1月1日存在的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计划,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应根据预计负债的金额调减留存收益。
第8项,对于可行权日在2007年1月1日或之后的股份支付,若以权益结算,以前年度应确认的成44/107 本费用在调减留存收益的同时,增加资本公积;若以现金结算,应将以前年度确认的成本费用调减留存收益。
第9项,公司应将在2007年1月1日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重组义务,调减留存收益。第10项,公司应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商誉的原账面价值冲销,调减留存收益;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进行减值测试,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调减留存收益,并以扣减减值准备后的金额作为2007年1月1日商誉的认定成本。第11项,2007年1月1日执行新会计准则增加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调减留存收益;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调增留存收益。
第12项,除上述调整事项之外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需调整的其他事项;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还应按照新会计准则调整少数股东权益,并在调节表内单列项目反映。
关于期货经纪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新旧衔接事宜的通知
证监会
证监会计字[2007]8号
各期货经纪公司、相关会计师事务所:
根据《关于期货经纪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证监会计字[2006]24号)的要求,期货经纪公司于2007年起全面执行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为了使新会计准则施行工作高效、稳妥地进行,保证会计信息和监管信息的质量,现就过渡期间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期货经纪公司应按照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及编制年报的相关规定编制2006年度报告,同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及本通知附件要求,编制股东(所有者)权益差异调节表(以下简称差异调节表),反映重大差异的调节过程。差异调节表应当经会计师审阅并连同审阅意见报我会会计部、期货部及公司注册地证监局备案。
二、期货经纪公司应按照新会计准则和我会的相关要求,结合自身特点,设置会计核算科目,于2007年6月30日之前将会计核算系统等调整到位。在会计核算系统等调整到位之前,期货经纪
45/107 公司可继续采用现行的会计核算系统进行账务处理。自2007年7月1日起,期货经纪公司应按照新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
三、自2007年1月1日起期货经纪公司应按新会计准则报送月度会计报表相关信息。
四、在2007年1月已经按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将会计核算系统等调整到位的期货经纪公司,按新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和月度会计报表相关信息报送。
五、期货经纪公司应按照新会计准则及编制年报的相关规定编制2007年年报。
二○○七年一月二十三日
差异调节表编制要求
1、期货经纪公司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编制差异调节表,对相应的栏目进行调整,包括增加或减少栏目。
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公司,原则上应以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依据重要性原则编制和披露差异调节表。
2、期货经纪公司在编制差异调节表时,应以附注的形式对差异调节表的重要项目进行说明。
3、主要项目编制说明如下:
第1项,包括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要求应计提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以及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要求应计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等。
第2、3项,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应按2007年1月1日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调增或调减留存收益;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按2007年1月1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调增或调减留存收益。第4项,金融工具分拆增加的权益部分的价值,调增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比如包括负债和权益
46/107 成份的非衍生金融工具,应按归属于权益成份的金额调增资本公积)。
第5项,对于未在资产负债表内确认、或已按成本计量的衍生金融工具,应根据2007年1月1日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调增或调减留存收益。
第6项,根据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和其他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贷方差额填列。其中,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长期股权投资差额调增或调减留存收益,其他继续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贷方差额调增留存收益。
第7项,对于拟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根据2007年1月1日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调增或调减留存收益。
第8项,对于2007年1月1日存在的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计划,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应根据预计负债的金额调减留存收益。
第9项,公司应将在2007年1月1日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重组义务,调减留存收益。第10项,公司应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商誉的原账面价值冲销,调减留存收益;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进行减值测试,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调减留存收益,并以扣减减值准备后的金额作为2007年1月1日商誉的认定成本。第11项,2007年1月1日执行新会计准则增加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调减留存收益;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调增留存收益。
第12项,除上述调整事项之外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需调整的其他事项;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还应按照新会计准则调整少数股东权益,并在调节表内单列项目反映。
关于基金管理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新旧衔接事宜的通知
证监会
证监会计字[2007]3号
各基金管理公司、各相关会计师事务所:
根据《关于基金管理公司及证券投资基金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证监会计字[2006]23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基金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自2007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为了保证新会计准则施行工作高效、稳妥地进行,提高会计信
47/107 息的相关性及监管信息的有效性,现就过渡期间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告应按照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同时,公司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新旧会计准则的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以反映股东权益重大差异的调节过程(以下简称差异调节表,格式见附件)。差异调节表应当经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阅,并连同审阅意见报证监会会计部、基金部及公司注册地证监局备案。
二、公司应按照新会计准则和证监会的相关要求,结合自身特点,设置会计核算科目,于2007年6月30日之前将会计核算系统等调整到位。2007年7月1日以后,公司应按照新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
三、《基金管理公司年度财务报备表(2006年度)》(以下简称报备表)将于近期发布。同时我会将通过2006年度报备表向公司提供符合新会计准则要求的《基金管理公司会计科目设置指南》。为保证公司顺利完成新会计准则下会计科目的设置工作,保证行业整体基础财务信息质量,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透明度,便于财务信息、监管信息的报送,公司应按照《基金管理公司会计科目设置指南》设置公司财务系统一级、二级科目,并参考《基金管理公司会计科目设置指南》设置三级及以下级别的会计科目。
四、公司应认真执行新会计准则,按照财务报备表提供的格式编制2007年年度报告。
二○○七年一月十七日
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编制要求
1、基金管理公司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编制差异调节表,对相应的栏目进行调整,包括增加或减少栏目。
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公司,原则上应以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依据重要性原则编制和披露差异调节表。
2、基金管理公司在编制差异调节表时,应以附注的形式对差异调节表的重要项目进行说明。
48/107
3、主要项目编制说明如下:
第1项,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应按2007年1月1日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调增或调减留存收益。
第2项,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按2007年1月1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调增或调减留存收益。
第3项,金融工具分拆增加的权益部分的价值,调增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比如包括负债和权益成份的非衍生金融工具,应按归属于权益成份的金额调增资本公积)。
第4项,对于未在资产负债表内确认、或已按成本计量的衍生金融工具,2007年1月1日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调增或调减留存收益。
第5项,根据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和其他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贷方差额填列。其中,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长期股权投资差额调增或调减留存收益,其他继续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贷方差额调增留存收益。
第6项,对于拟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根据2007年1月1日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调增或调减留存收益。
第7项,对于2007年1月1日存在的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计划,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应根据预计负债的金额调减留存收益。
第8项,对于可行权日在2007年1月1日或之后的股份支付,若以权益结算,以前年度应确认的成本费用在调减留存收益的同时,增加资本公积;若以现金结算,应将以前年度确认的成本费用调减留存收益。
第9项,公司应将在2007年1月1日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重组义务,调减留存收益。第10项,公司应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商誉的原账面价值冲销,调减留存收益;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进行减值测试,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调减留存收益,并以扣减减值准备后的金额作为2007年1月1日商誉的认定成本。第11项,2007年1月1日执行新会计准则增加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调减留存收益;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调增留存收益。
第12项,除上述调整事项之外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需调整的其他事项;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还应按照新会计准则调整少数股东权益,并在调节表内单列项目反映。
49/107 关于进一步做好上市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告审计工作的通知
财会便[2007]5号
截至2007年1月31日,沪、深两市36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06年度财务报告,总体情况良好,但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现就进一步做好2006年度财务报告审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好2006年度财务报告审计工作,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财会[2006]3号)和《关于做好与新会计准则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证监发[2006]136号),确保新旧会计准则平稳过渡。
二、各会计师事务所在2006年度财务报告审计中,应保持应有的执业谨慎,严格审计程序,在新旧会计准则转换调节过程中,对于以下问题应予以特别关注。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原会计准则的规定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准备。注册会计师应根据相关鉴证业务准则的要求实施鉴证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有关资产减值的鉴证证据,对于2006年的重大资产减值准备转回和计提,要给予重点关注。凡属于转回理由不充分或利用计提或转回资产减值准备作为调节利润手段的,注册会计师应提请上市公司予以调整,公司拒绝调整的,注册会计师应考虑对鉴证结论的影响。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要求,严格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必须有确切证据,比如未来期间的经营计划、经营策略、利润的新增长点、与税务部门的沟通等相关证据,表明企业未来能够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在无确凿证据证明可抵扣亏损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能够实现的情况下,不得确认与可抵扣亏损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三)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认定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将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差额的借方余额调减留存收益,以冲销股权投资差额后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作为首次执行日的认定成本。通常情况下,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发生在同一企业集团内部企业之间的合并,除此之外,一般不作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此外,上市公司公布的经会计师事务所审阅的“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中存在着填
50/107
第二篇: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定稿)
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切实提高学生素质
秦皇岛市职业技术学校赵亚冬赵春山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而艰巨的任务。种种教育现状表明,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突出作用不可动摇。山海关综合高中(山海关职教中心)正视教育中的现实困难,结合学校实际和人才培养目标,于2004年承担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家“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家校合作》子课题《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研究与实践》,经过近一年的研究,五篇论文荣获国家级论文研究成果二、三等奖。在此基础上,自2005年起对“海尔部”学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提高了学生素质。
一、管理高难度和人才的高要求,是准军事化管理的动因
山海关职教中心是一所隶属于秦皇岛市教育局国办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00年更名为山海关综合高中,寓普高、职高、职业中专、普通中专、3+2大专于一体,现有23个教学班,在校生1200余名。由于我们是综合高中学校,所以学生来源较复杂,多数学生是初中直升分流而来,他们的文化基础很差,多数为学困生(即原来的双差生),而且家庭困难的多,单亲子女多,多数家长文化水平普遍低,学生在习惯养成问题上表现较差,学生无论是字迹、口头表达、按时作业、准时到校、个人卫生、保持整洁、尊敬老师、与同学交往等方面都比重点高中的学生差。在校生中不求上进、没有追求、无所事事的“问题学生”比比皆是,厌学、混学、逃学、辍学现象时时发生,这严重阻碍着学校的教育目标的达成和学生管理的实施,造成学生管理的“高难度”。
从教育学的意义上来说,人的个性发展是丰富、有力而富有弹性的、是可塑的。尤其是中学生,他们的年龄一般在16—18岁之间,是人的生理和心理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也势必会对其原有的习惯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深刻的变化。学校教育应该抓住这一时机对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矫治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改善其习惯的构成,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职业高中(中专)阶段的教育属公民的就业前教育,是公民的就业上岗技能培训的基础教育。当前我们的基础教育正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国民教育,它面向每一个公民,它提倡一种平等的教育观,它注重人的素质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就是在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职业学校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其今后的发展。
2003年我校实行订单招生,定向培养,用人单位在用工过程中越来越看重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却越来越高,形成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因此,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为切实保证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素质,实施了准军事化管理。
准军事化管理倡导以军队的纪律规范学生,以军人的精神教育学生,以军营的作风感染学生;坚持思想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生活教育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以德育人,通过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高效的运行机制、积极的激励机制,切实提高学生素质。我们提出职业学校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策略的研究也是基于对我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认识,是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客观需要。
另外,本课题的提出也是为适应人的终身教育的要求。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就是在关注学生今后的发展,关注人的可持续性发展,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严而有格,活而有序,是准军事化管理的基本特点
2005年我校和青岛海尔集团签定了订单招生协议,经过考试、面试录取近300人,组成“海尔部”。这些学生多数未参加中考,是初中直升分流而来,他们的文化基础很差,多数为学困生(即原来的双差生),他们以学习失败心态进入学校,如何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学到过硬的专业技能,如何让他们以成功者的心态走出校门,成功走向未来岗位,是我校一直探讨研究的问题。转化一个问题学生,等于拯救一个家庭,是我校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推进素质教育的思想出发点。为此,我们既借鉴军队严格的管理模式,坚持以德立校,从严管理,重细化 促养成,对学生实行全程无缝隙管理,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形式中主动接受教育,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全面发展。
1、构建全员化德育网络体系,开展家校合作。
学校以师资队伍建设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着力构建全员化的德育网络,组建强化了四条主线:
(1)——教学副校长--教务处--教研组—任课教师为主体的课堂主渠道教育主线;
(2)——德育副校长—德育处--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工作主线;
(3)——党委--团委(学生会)--团支部(班委)为主体的学生自我教育主线;
(4)——学校--社会(实习单位)--家庭为主体的社区辅助教育主线,成立家长委员会,开展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学生。
2、以德立校,依“法”治校,重细化 促养成,对学生实行全程无缝隙管理。新的教育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也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怎样创设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怎样让学生管理更好的为教学这个核心服务?是我们一直探讨的问题。
作为我市的一所寓普教、职教为一体综合高中,大多数学生是初中直升而来,学生基础素质较差,为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对“海尔部”学生实行了“军事化管理”。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不断细化,形成了一整套严格而科学的规章制度。每学年开始,学校都要组织为期1-2周的军训,让刚入校的新生接受军事化的“洗礼”。学生们将“学习军人作风,完善自我形象”、“烈日下炼就钢筋铁骨、风雨中培养铁的纪律”的口号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增强了体质和意志,接受了教育,学到了军人的内务管理、部队的优良传统。不少学生在军训中掉肉不掉队,流汗不流泪,产生了“准军人”的自豪。然后,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便都带上了“军事化”的铬印:到教室上课要站队,见到老师要行军礼,到餐厅就餐要站队,下晚自习回宿舍也要站队。学生往返教学区和生活区时,哪个班在前哪个班在后,走哪条路也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乱道”。吃饭时,有一名教师陪餐,保障学生合理饮食,并检查餐桌的整理。学生用餐完备,都要自己把餐具洗刷干净,并按统一的角度摆成一条直线。宿舍里,每天都有生活教师负责学生的午休和晚休,并检查学生的内务整理情况。学生起床后,要在10分钟内完成一系列高标准的内务整理——被子叠成“豆腐块”,鞋跟冲齐床外沿,刷牙杯子一条线„„。“军事化”的管理受到了在校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认可和赞同,在校学生说:“这种严格而有序的生活,使我们养成了‘在什么时间做
什么事,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做什么事就要把什么事做好的习惯”。高一新生的家长说:“孩子上综合高中才一两个月,就象长大了好几岁,自己的事再也不想让大人操心了”。从青龙、承德等地慕名前来就学的学生家长也说:“我把孩子送到山海关综合高中,不光冲着孩子将来能就业,关键看中了这里严格的管理,在山海关综合高中,孩子受到的是军人的教育,学到的是过硬的本领”。
3、建立多平台的教育阵地。
用先进的校园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是我校一贯坚持的做法。在充分利用课堂、板报等传统的德育阵地外,我校建立了广播站、德育专刊、校园网,班级主页、家校e网通等教育平台,使一些抽象、单调的教育内容变得形象、直观。广播台在早餐期间播放新闻,中餐期间播放“友谊桥”、“心雨亭”、“校园之星”等学生节目,晚餐前后播放文学、娱乐、体育节目。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的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素质教育的新阵地。我校高度重视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设立专职的网络管理员,有效保障了校园网络安全和文明。同时,我们运用校园网络系统,结合学生思想特点和教育热点,精心设计学校网页、班级主页,不断充实教育内容,积极开展正面宣传。此外,通过设立心灵网站,指定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在校园网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反映一些心理负担过重、人际交往中的困惑、青春期烦恼和升学就业中的忧虑等思想和心理上的问题,使校园网站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4、开展主题鲜明的文体活动。
寓教于乐,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手段。为此,学校充分利用教育资源,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举行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祖国颂”国庆大合唱比赛、“树文明形象,做文明学生”比赛、“有限读书无限共享”团队读书交流活动、讲故事比赛、“我爱我的专业” 演讲比赛等全校性活动。周六组织学生轮滑、拉练,周日组织学生学习太极拳,进行专业思想、海尔精神教育等,由班委、团支部及学生社团发起的各类文体活动更是不胜枚举。
我校通过在住校生中举行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活动,积极营造富有军营色彩的生活氛围。如中秋节赏月晚会,元宵节包汤团、包饺子比赛,假日折被子比赛,寝室美化设计比赛、水果拼盘制作比赛,球类、棋类比赛等,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友情、亲情,培养了互助互爱和团结协作精神。
5、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工作中担任一种职务,肩负起一种责任是提高学生管理和自控能力、树立自信的有效手段。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和岗位职责制,80%以上的学生在班级中能有合适的职务,不同个性、不同长处、不同兴趣的学生在班级工作中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学校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择学生干部,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校日常管理,提高了管理和教育效果。如住校生管委会,对全校住校生分层实施管理,有条不紊。此外,学校建立了值周班制度,轮到值周的班级每位学生能管能做,既做“官”,又当“倌”,负责校园值勤、清卫服务、五项检查(包括出勤、纪律、卫生、锻炼、守规)、礼仪接待等工作,培养了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
三、创设内外互动的教育环境,是准军事化管理的延伸
当代的学生,生活在科技发展十分迅速、知识不断更新的信息时代和繁荣而又复杂的市场经济的环境之中,他们的思想观念、心理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方面的深刻影响,有效地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单位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是素质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我校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成立了依法治校办公室,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并与所辖派出所、武警部队建立了共建关系,帮助开展学生的安全、纪律、法制教育。在邀请有关部门同志和先进模范来校作报告的同时,学校结合专业特色,积极组织多支小分队走出校园,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如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到福利院帮助孤寡老人,和孤儿举行联欢,到街头开展希望工程爱心捐款活动,开展社区烹饪服务;义务家电维修队利用节假日到市区为群众提供免费维修服务等。我校的礼仪服务队,在长城节、订单签约仪式等大型活动中多次出色完成市区府布置的任务。
为保证教育工作的连续性,学校分别与多个学生实习单位签订了共同管理的协议,明确了学校和实习单位对实习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行为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共同责任。此外,学校积极开展家庭学校合作,争取家庭配合,建立了家长联系制。通过学校、家庭、实习单位、社会的共同协作,整合了各种教育资源,形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保障了素质教育的实效。
近年来,我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我校的办学声誉不断提高。学校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市级安全文明校园,校党委被评为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工、团组织连年受到上级的表彰,我校毕业生在就业总体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由于专业技能精、文化功底实、思想素质好,在社会上供不应求。一部分有升学意向的毕业生则如愿考入了各类高校。学校严格有序的管理、浓厚的教育教学氛围,多次受到国家教育部和省市领导及用人单位的好评。
第三篇:实施准军事化管理
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切实提高学生素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而艰巨的任务。种种教育现状表明,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突出作用不可动摇。绍兴市职教中心正视教育中的现实困难,结合学校实际和人才培养目标,于1997年起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提高了学生素质。
一、管理高难度和人才高要求,是准军事化管理的动因
我校作为一所国家级重点职校,近年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管理的难度明显增加。具体表现为:
——学生多,教师少。在校生已增加到3490名,78个班级,住校生近1800名,而在编教职工不到200名。
——专业多,差别大。学校设美术设计、餐饮旅游、财贸管理、电子信息四大类30余种专业,有“3+2”大专、普通中专、职业中专、中技等多种学历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兴趣、习惯、家庭背景各不相同。
——问题多,基础差。在近年生源绝对数下降和普高扩招的冲击下,生源质量总体上有所滑坡。不少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自信心不足,有些甚至在初中时是出了名的问题学生。一方面,管理难度增加,另一方面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却越来越高。不少用人单位在用工过程中越来越看重学生的思想品德,不少家长则希望学校能帮他们管一管孩子。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为切实保证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素质,实施了准军事化管理。
准军事化管理倡导以军队的纪律规范学生,以军人的精神教育学生,以军营的作风感染学生;坚持思想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生活教育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以德育人,通过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高效的运行机制、积极的激励机制,切实提高学生素质。
二、严而有格,活而有序,是准军事化管理的基本特点
“学生以中考失败者的心态进入学校,让他们以成功者的心态走出校门”、“转化一个问题学生,等于拯救一个家庭”,是我校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推进素质教育的思想出发点。为此,我们既借鉴军队严格的管理模式,坚持从严治校,又注重让每一个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形式中主动接受教育,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全面发展。
1、构建全员化德育网络。
学校以师资队伍建设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着力构建全员化的德育网络,组建强化了四条主线:
——分管校长--教务处--教研组--学科教师为主体的课堂主渠道教育主线;——分管校长—德育处--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工作主线;
——党委--团委(学生会)--团支部(班委)为主体的学生自我教育主线;
——学校--社会(实习单位)--家庭为主体的社区辅助教育主线。
2、建章立制,依“法”治校。
学校从学生养成教育和提高政治思想、道德素养的角度出发,遵循学生知、情、意、行的认知发展规律,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学生管理制度,根据学校和学生特点制定编印的《学生手册》近15万字,收编了学校的各项学生管理制度,内容涉及学生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此基础上,重抓落实,用考核加强监督,用评比奖励先进、激励后进。以住校生内务为例,学生寝室“被成块、鞋成线、牙刷牙杯向右看齐”,如同军人宿舍。
3、以军训为始业教育第一课。
我校新生入学后都要进行军训,学生们将“学习军人作风,完善自我形象”、“烈日下炼就
钢筋铁骨、风雨中培养铁的纪律”的口号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增强了体质和意志,接受了教育,学到了军人的内务管理、部队的优良传统。不少学生在军训中掉肉不掉队,流汗不流泪,产生了“准军人”的自豪。
4、建立多平台的教育阵地。
用先进的校园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是我校一贯坚持的做法。在充分利用课堂、板报等传统的德育阵地外,我校建立了广播站、电视台、校园网,使一些抽象、单调的教育内容变得形象、直观。广播台在早餐期间播放新闻,中餐期间播放“友谊桥”、“心雨亭”、“校园之星”等学生节目,晚餐前后播放文学、娱乐、体育节目。校电视台每晚播放新闻联播。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的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素质教育的新阵地。我校高度重视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设立专职的网络管理员,有效保障了校园网络安全和文明。同时,我们运用校园网络系统,结合学生思想特点和教育热点,精心设计学校网页,不断充实教育内容,积极开展正面宣传。此外,通过设立心灵网站,指定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在校园网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反映一些心理负担过重、人际交往中的困惑、青春期烦恼和升学就业中的忧虑等思想和心理上的问题,使校园网站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5、开展主题鲜明的文体活动。
寓教于乐,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手段。为此,学校充分利用蕴藏在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的宝贵的教育资源,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举行多种形式的庆祝、纪念活动和公德教育活动。如“祖国颂”国庆大合唱比赛、“树文明形象,警钟长鸣”主持人比赛、“奔向新世纪”元旦文艺汇演、“英雄颂”讲故事比赛、建党八十周年“党在我心中”大合唱比赛、“扬健儿风采,为申奥加油”演讲比赛等全校性活动。由班委、团支部及学生社团发起的各类文体活动更是不胜枚举。
此外,又如陶行知所说,“生活即教育”,我校通过在住校生中举行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活动,积极营造富有军营色彩的生活氛围。如中秋节赏月晚会,元宵节包汤团、包饺子比赛,假日折被子比赛,寝室美化设计比赛、水果拼盘制作比赛,球类、棋类比赛等,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友情、亲情,培养了互助互爱和团结协作精神。
6、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工作中担任一种职务,肩负起一种责任是提高学生管理和自控能力、树立自信的有效手段。我校的许多班级都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和岗位职责制,80%以上的学生在班级中能有合适的职务,不同个性、不同长处、不同兴趣的学生在班级工作中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学校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择学生干部,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校日常管理,提高了管理和教育效果。如住校生管委会,下设楼区住管会,充分利用寝室长队伍,对全校1800名住校生分片实施管理,有条不紊。特别是夜自修,负责管理的两名生活指导老师只需在办公室遥控指挥,夜自修井然有序。此外,学校建立了值周班制度,轮到值周的班级每位学生能管能做,既做“官”,又当“倌”,负责校园值勤、清卫服务、五项检查(包括出勤、纪律、卫生、锻炼、守规)、礼仪接待等工作,培养了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
7、重视学生社团建设。
培养和发挥学生兴趣特长,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创造性品质,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开发创造宽松环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有兴趣的活动中去。目前,我校有红星文学社、星海艺术团、棠阴书艺社、青藤国画社、记者团、黑眼睛摄影社、英语沙龙、电视广播社等13个学生社团。各社团章程明确,活动经常,形式丰富,充实了学生课余生活。如红星文学社已连续刊出校园杂志《初颜》12期;星海艺术团和50多人的铜管乐队已在校内外多次演出;书画、摄影社在校内外已多次成功举办作品展览;广播电视社成员自己撰稿、编辑、播音、主持,大大浓厚了校园的文化氛围。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张扬了个性,培养了组织管理和创新能力。
三、创设内外互动的教育环境,是准军事化管理的延伸
当代的学生,生活在科技发展十分迅速、知识不断更新的信息时代和繁荣而又复杂的市场经济的环境之中,他们的思想观念、心理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方面的深刻影响,有效地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单位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是素质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我校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成立了青少年法律学校,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并与市110巡特警支队、市武警大队机动中队建立了共建关系,越城区检察院还在我校设立青少年维权岗,帮助开展学生的安全、纪律、法制教育。
在邀请有关部门同志和先进模范来校作报告的同时,学校结合专业特色,积极组织多支小分队走出校园,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如美工宣教队走上街头书写创建、创卫标语;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到福利院帮助孤寡老人,和孤儿举行联欢,到街头开展希望工程爱心捐款活动,开展社区烹饪服务;义务导游队利用节假日到市区各景点为游客提供免费导游等。我校的礼仪服务队,在黄酒节、书法节、祭禹等大型活动中多次出色完成市委市府布置的任务。为保证教育工作的连续性,学校分别与280多个学生实习单位签订了共同管理的协议,明确了学校和实习单位对实习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行为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共同责任。此外,学校积极争取家庭配合,建立了家长联系制。通过学校、家庭、实习单位、社会的共同协作,整合了各种教育资源,形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保障了素质教育的实效。
近年,尽管我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生源素质有所滑坡,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明显增加,但我校在社会上的办学声誉却不断提高。学校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学校,校党委被评为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工、团组织连年受到上级的表彰,团校被评为省级先进团校,99工商班被评为全国先进班集体,99涉外导游班金玉烨同学被省教育厅公派到日本留学,97导游班全胜君、徐吉同学被选送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工作。我校毕业生在就业总体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由于专业技能精、文化功底实、思想素质好,在社会上供不应求。一部分有升学意向的毕业生则如愿考入了各类高校。今年共有423名学生如愿考入大学。学校严格有序的管理、浓厚的教育教学氛围,多次受到国家教育部和省市领导及用人单位的好评。
第四篇:准军事化管理实施条例
山东职业技工学校学生准军事化管理实施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我校正规化、规范化建设,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依据国家教育部《普通中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规定的学生一日生活制度、着装规范与行为礼仪、作风纪律、宿舍内务、早操等内容,是准军事化管理的具体体现,是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和准则,适用于山东职业技工学校全体在校学生。
第三条
准军事化管理应坚持准军事化管理与纪律作风建设相统一、坚持内强素质与外塑形象相统一、坚持分工负责与齐抓共管相统一的原则,做到严格管理、耐心说服、以身作则、教养一致、赏罚分明和令行禁止,养了学生自律能力,从中体验部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令行禁止的作风,雷厉风行的服从意识,提高正规化的管理水平,使学生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
学生处是学生准军事化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全面负责全校学生准军事化管理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对学生准军事化管理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
第五条
学生处是学生准军事化管理工作的实施部门,教官负责所带学生的准军事化管理。
第六条
学校在学团组织中成立学生自律委员会,配合我校在学生准军事化中实施自我管理。协同负责对学生在执行准军事化管理方面的情况进行检查和记录等。
第三章
一日生活制度
第七条
起床
听到起床信号后,应立即起床,按规定着装,做好早操准备。
第八条
早训
周一至周五早晨为晨跑。晨跑时间为二十分钟,学生应在起床信号发出十分钟内,迅速到指定地点集合,各班长(军体委员)整队检查着装、出勤并报告教官,学生自律委员会检查出勤情况并记录。教官为早训责任人。如雨、雪天不能晨跑时,应按时起床,整理内务。
第九条
内务整理
早训结束后,学生回宿舍内务整理。整理时间为20分钟。中午内务整理时间为13:30。早7:05由值班教师负责检查学生内务整理情况。下午14:30由公寓管理办公室检查宿舍内务。
第十条 上课
(一)保持精力集中,坐姿端正,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杜绝睡觉、坐姿不端、看课外读物、随意讲话、吃零食、嚼口香糖、剪指甲、喝水等属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杜绝起哄、随意走动、擅自离开教室、玩游艺机等属严重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
(二)课间严禁在教学区内打闹、大声喧哗、吃零食、吸烟。
(三)爱护教学设备,不准在课桌、椅上和教室、教学楼墙上写、划,不准擅自动用室内电化教学设施,离开教室要关好门窗,关闭电灯、电扇、空调等设备。
(三)保持教室内整洁,不准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等。
(四)上午下课后,以班为单位在整队就餐。
第十一条 午休
(一)自觉保持宿舍内安静。
(二)起床后应迅速恢复内务秩序,保持整洁。
第十二条
晚自习
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参加晚自习,在晚自习期间保持良好秩序,不吃零食、随意讲话与走动等妨碍他人的事情。
第十三条 就寝
(一)听到准备就寝信号,应立即做好就寝准备工作。
(二)听到熄灯信号,应立即熄灯就寝,教官、宿管人员、学团组织成员应对就寝情况进行检查。
第十四条
如遇雨、雪天,是否出操、列队上课(集会),由准军事化管理办公室统一通知。
第四章
着装与行为礼仪
第十五条 着装
学生上课、参加集会应按照要求统一着装。学生季节换装时间由学院统一通知。
第十六条 举止
(一)举止文雅,行为端正,言辞得体,谈吐文明,精神振作,态度大方。
(二)在校内教学楼、计算机房、宿舍等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爱护公物,注意整洁。
(三)严禁偷盗、酗酒、赌博、打架以及干扰学校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的行为。
(四)男女交往应举止得体、行为文明,不准出现勾肩搭背等情况。
(五)外出活动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
(六)参加集会时应以区队或班为单位整队到达,实施集会请示报告制度,按规定的时间、顺序、位置到达和就座,保持端正坐姿,不随意走动,严守会场秩序。保持肃静,不大声喧哗、交头接耳。
第十七条 礼节
(一)在校园内遇见领导或老师时,应点头示意,主动问候:“您好!”或“老师好”。进领导或老师办公室时,应先在门口喊“报告”或“敲门”,经允许后方可进入,经示意后方可坐下,坐姿要端正。
(二)遇见领导或老师陪同来宾到教室、宿舍参观时,应起立欢迎;离开时,应礼貌相送。
(三)学生列队行进时遇见领导,由带队指挥员敬礼。
第十八条
文明用语
(一)不讲低级庸俗、生硬唐突、讽刺挖苦、欺骗糊弄、有损他人人格、伤害他人自尊心的语言。
(二)与老师和同学沟通时,一般应讲普通话,使用文明用语,如“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第十九条 积极建设节约、环保型校园
(一)节约用水:用水后,及时关掉龙头;见到滴水龙头,及时拧紧;不大开龙头,提倡使用脸盆洗脸、洗手;洗涤剂需适量;损坏的龙头及时报修。
(二)节约用电:做到人走灯灭,光线充足时不开灯,杜绝“白昼灯”、“长明灯”发生;电脑及时关机,待机时请关掉显示器。
(三)生活节俭:不盲目攀比,不浪费粮食,在餐厅就餐酌量打饭;外出就餐应合理消费,避免浪费。
(四)爱护仪器设备等公物,使设备始终保持完好状态。
(五)爱护草木,积极参加校园绿化和保洁活动。
第五章
宿舍内务
第二十条
宿舍卫生与安全
宿舍成员每天应按照要求整理内务和宿舍卫生
(一)床铺应按床垫、床单的顺序铺垫,铺面应平整、清洁。被(毯)应三折四叠,放在床头的中间位置,被面口向另一头。
(二)室内其他物品以整齐摆放,毛巾折叠挂成划一,茶杯、饭盒、热水瓶放成划一,鞋子、拖鞋床下摆成划一,鞋跟一律朝外,外端与床腿相齐,每人放置的鞋不准超过二双。书包、书籍等也要放置整齐。
(三)室内不准用纸糊窗,不准随便涂写或钉、贴东西,不准乱拉电线。
(四)学生宿舍严禁由窗内向窗外泼水、吐痰、扔纸屑及其他杂物。
(五)天热季节,蚊帐按规定统一挂放。
(六)宿舍成员承包值日,做好天内务卫生。学生处定期对宿舍进行检查。
(七)保障宿舍安全,严禁在宿舍内使用违禁电器和留宿他人。
第二十一条
个人卫生
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澡,经常洗晒衣鞋被褥等,保持室内和公共部位的清洁。
第六章
请销假
第二十二条
学生必须自觉遵守请销假制度。
(一)学生上课、实习、劳动、军训、参加集会活动等实行考勤制度,因故不能参加者,必须事先请假。事假需凭书面请假单,按程序报批。请假1天由教官和班主任批准,2-3天由学生处批准,超过三天由校长批准。凡未按规定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而不参加上述活动的以旷课论处。
(二)学生在非上课时间外出,应在熄灯前归校,未经批准不准在校外住宿。
(三)请假学生返校后,应及时销假。
(四)如遇重大活动和突发情况,学院应严格请销假制度。
第八章
考核及奖惩 第二十三条
学院建立学生准军事化管理档案记录,定期将本班准军事化管理中学生扣分、奖惩、补训等情况进行汇总公示,每学期由教官汇总并报准军事化办公室备案。
第二十四条
学生准军事化管理实行量化考核,并与综合测评、奖励、处分等挂钩。
第二十五条
考核
(一)每天各督查、检查工作组将情况汇总到准军事化管理办公室,由准军事化管理办公室每天9:00前将上日检查情况进行全院通报,每月3日前,汇总通报上月情况。
(二)按照《山东职业技工学校学生准军事化管理考核细则》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对学生本人和班级的加减分计入班级量化管理分,班级量化管理分同时计入教官考核分数。班级量化总分作为班级奖学金、助学金、团员发展等评选树优指标分配的重要依据。
(三)学生处每学期对各班准军事化管理实施情况进行汇总,并根据学校《学生奖励办法》,开展 “准军事化管理先进个人和集体”评比,评选出准军事化管理先进班级、准军事化管理先进个人。
(四)在准军事化管理中扣分较多的学生,根据学校《技工学校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处理,并推迟安排上岗实习和就业岗位。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8年9月1日执行。
山东职业技工学校
二〇一八年八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建筑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实施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实施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发展迅速,随着建筑业项目法管理的逐步完善,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内部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了建立适应建筑施工企业发展要求的财务管理体制,优化会计核算管理流程,强化支出行为控制,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本文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入手,深入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优势和弊端,以期对完善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有所裨益。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实施
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发展迅速,随着建筑业项目管理办法的逐步完善,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内部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目前,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大多数实施施工项目法人制度使项目法人责、权、利相结合,有利于充分调动下属部门生产和管理积极性,加强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但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生产产品的特殊性。机构相对负责,资产规模大,资本链条长,管理跨度宽,地域分布广,管理成本高,加之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的内部机制不健全,知识企业利润下滑,严重制约了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的发展。企业成败的关键在管理,管理的核心在财务。为了建立适应建筑施工企业发展要求的财务管理体制,优化会计核算管理流程,强化支出行为控制,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称为一种发展趋势。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定义
企业集团会计集中核算是指在企业集团内部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将企业集团下属企业(包括全资、控股子公司、分公司等)的会计核算业务纳人集团核算中心统一管理。具体的讲,集团会计集中核算是在各下属企业的资金使用权、财务自主权和会计责任主体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按照“集中管理,统一开户”的原则,实行分户会计集中核算,进行有偿会计服务。从本质上讲,会计集中核算就是核算中心承担了下属企业的“代理记账”业务,下属企业实现会计和财务的真正分离,集团下属企业的财务部门不再从事会计核算业务,面将主要精力放在财务管理方面,合理筹集和运用资金,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做好“经理参某”的工作。从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基本运作模式看,其特点就是在机制创新上的“三分离一公开”;会计业务的决策者与执行者的分离;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的分离;会计凭证的存放管理与形成单位相分离;会计业务处理的公开。
二、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必要性
1.建筑施工企业的外部原因
建筑施工企业以承揽工程、付出劳动换取计划利润,其劳动对象是不动产,它的产品主要是房屋建筑物的建设和设备的安装。近年来建筑施工行业经济运行环境多变,内部财务管理混乱,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十分艰难,亏损面日益扩大,整个行业经济状况有严重滑坡的趋势,许多企业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利润率越来越低,大部分企业盈利逐渐下降。近几年来,建筑施工企业同建筑单位发生的正常商业信用关系都到严重的破坏,使建筑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急剧上升;垫付资金居高不下,财务费用大量增加,严重的伤害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切身利益。建筑施工企业通过招投标,揽到工程以后,垫付所建工程三层以下建筑资金已成为不成文的规定;压级压价,取费不按资质,不但影响企业的发展后劲,工程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从而导致整个建筑市场的不规范。
2.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原因
建筑施工企业在内部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甚至生存境况。
(1)现代企业制度尚不完善,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都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虽然形式上变成了公司制,有经理、董事会、监事会,表面上三权分立,但在实际中,产权依然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徒有其表。制度的缺陷,导致财务管理的混乱。
(2)企业经营成本过大。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个工程项目,到工程信息的取得得到中标签订合同,历时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越来越大,更不敢统计未能中标的工程项目。大额的经营成本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的沉重负担,严重影响了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债权、债务不能及时清理。竣工工程结算工作严重之后,大量存在三年以上应收账款,严重影响了企业资产和损益的真实可靠性;存在大量预付分包工程款挂账,形成企业资产的虚增或潜亏。
(4)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巨大影响。若素质低下,将造成企业的会计核算混乱,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管理松弛。
三、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
会计集中核算是当今建筑施工企业集团会计核算的主要方式,它将原来各自为政的项目会计核算取消,会计核算由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统一集中核算,会计人员由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统一管理。从这种制度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对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效果比较明显。
1.有利于强化投资管理,优化投资方向
会计集中管理可以集中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对重点投资项目投资,避免投资分散及重复建设,提高资金使用率,确保资金合理有效的使用,从而使集团内部项目的资金运作完全置于集团的监控之下,从总体上把握资金投资方向。建筑施工企业集团通过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不但充分发挥了现有存量资金的效能,而且避免了财权分散、下属单位各自为政、成本费用难以控制的不利局面。
2.有利于防止建筑施工企业潜亏
潜亏一直是建筑施工企业难以解决的难题,年年清理年年有。会计集中核算后,是财务人员排除外界因素的干预,能够遵循财务制度的规定处理业务,如实向公司和项目经理提出核算结果,是财务工作制度化,保证了经营成果反映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真实性。
3.有利于会计核算的专业化
通过决策职能和操作职能的分离和财务权限的集中,实现了会计核算的专业化处理,从而有助于实现规模效益,降低财务管理成本。许多核算中心尝试着将财务操作性职能与战略决策性职能分离,会计核算职能和财务管理职能分离,在分离的基础上,实现了会计核算的集中和财务管理职能的加强与完善。
4.有利于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会计人员素质提高
集中核算前各项目部业务单一,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核算方面随意性较大,有些会计人员甚至根据自己的好恶、习惯设立会计科目,致使账表不符,导致会计资料失真。集中核算后,统一了会计核算办法,使会计核算内容更加准确,减少了工作中的盲目性,不但能对外提供完整可靠的财务信息,而且能及时地为公司领导提供各项经营指标。另外,在实践中会计人员的交流和互相学习的机会也增加了,提高了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5.有利于解决会计人员的工资福利问题
在会计集中核算下,如果会计人员工资按原所在项目标准执行,那么会造成工资标准高低不齐,如果统一按会计部门的工资兑现,那么对于效益较好的企业的会计人员来说,若项目工资标准较低,他们将不愿参与会计委派。而集团内部上述会计人员集中后,工资福利待遇可以做到完全相同而不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6.有利于项目经理集中精力搞经营,从源头上预防和遏止腐败
集中管理前,各项目经理既要负责安全生产,又要负责经营管理,还要应付各种财务检查,集中管理后,企业集团统一对外接受财务检查,大大节省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而各项目领导不再直接和钱打交道,财务人员不再属于他们直接领导,使会计人员履行监督职能成为可能。通过会计人员的日常监督,严格按照财务管理的规定,进行业务审核,拒付不合理、不合法支出,遏止了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7.有利于促进会计电算化的推广
会计工作电算化为会计集中核算提供了极为有力的条件,使会计数据集中处理和信息资源共享的优势得以发挥。会计核算中心实施会计电算化操作,对纳入核算单位采用同一套核算软件。会计集中核算后,集团公司本部可以远程查看下属生产单位的财务系统,及时掌握下属生产单位的财务状况。同时,会计集中核算也必将极大的推动会计电算化的进程,使建筑施工企业有可能从长远利益出发,认真规划和实施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将项目核算作为该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来建立,最终将财务信息系统并入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之中。
8.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信贷的信用等级
实行会计集中管理后,各建筑施工企业子公司不再单独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而是以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的名义进行信贷活动,银行不用担心其偿还能力,从而提高了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的对外信用,较容易地从银行获得融资,为公司的发展和提高竞争力提供充足资本。
四、建筑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的具体情况来,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1.实行集中化财务管理之后,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各项目手中可以支配的现金减少了,在一定程度上对项目有所限制,打击其积极性。因为会计人员已不再属于项目直接管理,没有原来直接管理的方便,出于部门经济利益、小集团利益等方面的考虑,工作积极性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各项目大小事情都会向上反映,而不是正确运用授权,集团公司管理的难度加大了,加重了集团公司的管理负担,由于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要逐级上划或下拨,资金在途时间较长、资金流量较大。
2.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财务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但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企业的会计人员的监督由事先、事中、事后,变成了只有事后监督,弱化了监督职能。目前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操作中,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源头监督体系,没有切实可行的控制制度,使得审核人员、会计核算人员都难以把关。法律与制度的不健全为伪造原始凭证提供了机会,使会计集中核算预定目标的实现存在一定的难度。
3.人员管理带来的一些相关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由于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的会计人员隶属于财会部门,割裂了与管理单位的一些必然联系,从而可能导致核算与管理的脱节。会计集中核算是新生事物,会计人员如不加以适当培训,很难适应其操作的工作岗位。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虽然存在以上弊端,但只要能够通过合适的制度约束,就可以去劣趋优,完善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机制。要实行集中核算、分灶吃饭、定期考核的办法,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发挥经营管理者的能动性。实行预算管理等事先控制的措施,提高监督的适时性、有效性。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是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变分散型为集中型,对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广大财务人员应该知难而上,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不断丰富核算管理手段,促使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不断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学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实用手册[M].夏大地出版社.2002(11).[2]谷 利:公路建筑施工企业中的会计集中核算[J].山西建筑.2003(10).[3]安 璃:浅谈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4,(01).[4]张国忠:完善会计集中核算若干问题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08).[5]赖芳兰:会计核算中心风险管理时策[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6]张红伟 高 丽:现代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的利弊分析及其对策.[J].新疆财经.2006
[7]王春华:会计集中核算的实施及意义[J].财会研究.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