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力量在灾害应对中的行动与角色

时间:2019-05-15 04:38: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间力量在灾害应对中的行动与角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间力量在灾害应对中的行动与角色》。

第一篇:民间力量在灾害应对中的行动与角色

民间力量在灾害应对中的行动与角色.txt20如果你努力去发现美好,美好会发现你;如果你努力去尊重他人,你也会获得别人尊重;如果你努力去帮助他人,你也会得到他人的帮助。生命就像一种回音,你送出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得到什么。时间:2010年6月9日下午 地点:龙城丽宫酒店南京厅

分论坛主办单位: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

大会主办单位:国际应急管理学会、中国地震局 会议内容:

主持人:各位亲爱的先生、女士们大家下午好!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志愿者支持中心的零慧,我是这次分论坛的开场主持人,我谨代表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谢谢大家!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大会的主办方,国际应急管理学会、中国地震局邀请友成基金会作为这次分论坛的主办方,向你们表示感谢!

今天的论坛我们还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很多尊贵的嘉宾,他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先生;国务院扶贫办贫困村灾后重建办公室、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黄承伟先生;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总工程师、国际应急管理学会亚太区主席曲国胜先生;何钟琦先生。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秘书长甘东宇先生;民盟中央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公共安全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基地兼职研究员顾林生先生;南都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刘洲鸿先生;陕西妇女研究会会长、陕西妇源汇性别发展培训中心主任高小贤女士;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郭虹女士;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执行主任王亦庆先生;国际美慈组织灾害管理项目经理岳耀先生;诺基亚企业社会责任总监傅雷女士;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宣传部公立事业处孙晔女士、张晓义先生;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金锦萍女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教授邓国胜先生;万通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李劲先生;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林启泰先生。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来自政府、基金会、民间组织、企业和学术研究机构的嘉宾光临此次的论坛,我们再一次对大家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非常感谢大家的到来!

下面首先有请大会主办方领导曲国胜先生为我们的论坛致辞!

曲国胜: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首先请允许我对各位嘉宾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本次大会是由国际应急管理学会主办,由中国地震局代表我国政府作为本届大会的申办方,近30多个部委和研究机构作为协办单位。

本次大会主要是旨在搭建应急管理的全球交流平台,推进全球灾害应对和应急管理交流、应用与合作,提高全球灾害应对能力,共建和谐社会的安全,这是本次大会的主题。近年来,特别是汶川地震期间,志愿者队伍和机构已成为我国应急救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已成为各类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有机力量。汶川地震百万志愿者参与了救援和恢复重建,玉树地震救援期间,志愿者更是行动迅速。在这里我要特别提到几个志愿者的队伍,一个是我们友成基金会,还有一个是遵道志愿者队伍,在我们国家救援队最为艰难的时期,他们非常快速的给我们提供了无偿的援助。在我们已经饿了有两天吃不到饭的时候,没有水果吃,没有任何的供应的时候,我们友成基金会连夜派了两辆汽车把食物送到了玉树现场。

这些志愿者更是和国家救援队并肩作战,作出了积极的作用。作为应急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相信通过今天下午的研讨和共同的努力,志愿者组织和机构在应急救援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凸显。围绕预案、机制、体制、法制建设,将有更多的应急救援的体系完善和创新。

之前我和甘秘书长一直讨论如何成立应急救援的基金组织和基金会,我们感到每一次大的灾害都有自身的一些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如果我们每一次都进行快速的捐助,有一些情况就有可能会在段齐之内得不到很好的救助,比如说像玉树,如果过渡的反映会造成玉树市区严重的堵塞和物资供应的缺乏,因为是位于孤立的偏远山区,就需要我们建立长期的救援机制,能够在灾害发生之后快速的进行反应。

最后我代表中国地震局,代表本次大会的主办方对各位代表的出席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预祝此次分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曲先生!下面有请国务院扶贫办贫困村灾后重建工作办公室/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黄承伟先生致辞!

黄承伟: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我很高兴应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的邀请来参加今天的会议,也很愿意利用这个机会简要的和大家分享国务院扶贫办在紧急应对灾害以及灾后重建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国务院扶贫办对于灾害的关注实际上一直以来都存在,但是真正的将灾害的管理、灾后重建纳入整个扶贫开发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当中的讨论是在汶川地震以后。汶川地震发生以后,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和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国务院扶贫办编制了灾后重建规划,安排了专项资金。做过去的两年当中,国务院扶贫办和三省的扶贫系统一起对4834个村采用了参与式方法,发动贫困的群众编制实施规划及开展试点,开展培训,开展防灾减灾、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的机制和模式结合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总共为4834个村,从中央安排以及各方的筹集的资金达到了35亿人民币,平均每一个贫困村在正常的重建资金安排的基础上,在增加了大约70、80万人民币的重建资金。这笔资金有效的帮助了贫困村、贫困群体在灾后恢复重建当中能够加快他们的进程,不至于落在整体重建的后面。

经过两年的实践我们发现灾害的贫困和脆弱性往往紧密相连,我们希望在新的一轮扶贫开发当中能够将风险、脆弱性以及相关的灾害的管理纳入整个扶贫的政策体系。当然,对于扶贫系统而言,是一个新的内容,新的课题,也是一个新的挑战,所以借此机会我很希望并倡议:第一,我们共同为贫困村的灾后重建开展更多的重建的项目活动,为在整个重建过程当中落在后面的贫困村和贫困群体给予更多的支持。第二,让我们共同为探索防灾减灾、灾后重建和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机制与模式作出更多的实验性的工作,为新一轮的扶贫开发工作能够体规政策、决策的参考依据。第三,我们希望能够共同逐渐灾害管理应急与灾后重建方面的经验教训的交流与分享,能够整合各方面资源,提高整个资源的使用效果,使我们在整个灾后重建当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第四,我们希望能够共同对我们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西南干旱的灾害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努力逐渐开展国际交流,为丰富全球的防灾减灾管理的知识库作出中国的贡献。第五,我希望在新的一轮扶贫开发过程当中,我们能够为民间机构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共同为灾区受灾的贫困群体、贫困村、贫困的老百姓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最后,我预祝整个论坛能够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黄先生的几点倡议。下面我们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致辞!

王振耀:学习民间组织在紧急救援中的作用和力量,我其实是从汶川地震开始有了深切的体会。我是直接来协调汶川地震的救灾事务的,我向很多人谈过一句话是如果没有民间组织参与,汶川地震不可能取得那么好的效果。现在在座的有几个案例,那个时候都表现的很突出,我不想一一叙述了。我想从汶川地震来看,当然后来玉树救灾也更进一步证明了汶川地震的经验。

第一,民间组织在第一阶段,最早的救灾一星期中,是什么力量呢?大家一定要认识到,是主体性的力量。怎么可能政府是主体性的呢?政府应急响应这个时期责任当然责无旁贷,但是就第一时间能动员的资金和物资你回头来看看,不管是汶川地震还是玉树地震,都是社会捐款高于第一阶段的政府的投入。

大家知道汶川地震在第一阶段应该说马上各个组织行动起来,大量的物资包括资金全部上去了,政府的恢复重建规划还没有出来的时候,民间的捐助数据就统计出来了,700亿。这次玉树地震大家知道70亿,也是整个恢复重建的规划还没有来得及制订,民间的整个救灾的力量已经上来了,这是第一阶段,为什么这样呢?第一阶段因为民间组织船小掉头快,社会发动力深深植根于社会之中,不用请示,很快就到达了现场,然后就开展了一对一的救助。第一个阶段,民间组织根据中国的大灾救助,扮演的主体性的力量,我觉得不容忽视。我们千万不要在推进救灾的过程中想到政府的主体责任和政府扮演的宏观的指挥、协调、调度的作用,而忽略了民间组织在大灾大难面前的主体性作用。

第二,民间组织在搭载来临的时候,也是在最初的应急救援的作用,应该说还是高于政府一时调度起来的应急的力量。大家知道汶川地震现在有两个数据其实是没有准确统计的。一个数据是汶川地震第一个星期上去了100万个志愿者,有的说是过去了300万个志愿者,但是无论如何,在第一时间里面维护社会秩序的,我在灾区直接看到的主要是民间的力量。有人说政府哪里去了?政府做了很大量的工作,政府有政府的地位。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纷发食品,纷发救援物资,有人说这是政府的责任,你知道谁来维护排队,几个小姑娘站在那里说饭太少了,请老人、儿童过来排队,他们的命令比政府官员的命令有效。我亲眼看到,这一队饭有肉,这一队饭没有肉,成年人在这一队,老年人、小孩在这一队,还是几个小女孩在那儿。这是什么作用?是一对一的。当大灾来临的时候,社会的力量绝不可忽视,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个宝贵的力量。

第三,民间组织在应急救援时期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社会救助、社会救援的作用。这就包括组织的重建,心理的抚慰等等的社会的应急救援。很多家长丧失了亲人,这个时候谁来劝,坦率的说,我在现场和很多家长在讨论,我的心里不如我们专业的志愿者,专业的志愿者,一些小女孩,他们每个帐篷的走,我自己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我和他们很多家长谈话的时候不如这些小女孩的效果好。因为我们不是做这个专业的。

第四,民间力量在灾害应对中,特别是在恢复重建中现在看来作用也是非常的突出。除了物资、整个资金的支持之外,我觉得恢复重建的时候主要是民间组织体现的社会力量。上一星期我们在都江堰开会,我们大家都注意到了社会重建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大家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很多人都知道,唐山大地震遗留下来的很多社会问题并不是说几年、十几年就能消除的,社会重建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是一件非常细腻的工作,这个谁来做?就是民间组织作为主导,政府支持民间,民间组织它做的工作非常的细腻,一个一个点。比如说民间组织来自北京,来自上海,对一个丧失孩子的母亲,他们建立起多种多样的优待,有多种多样的活动,最后使妈妈感到整个社会和她联系在一起,她的心理能够多样的抚慰,仅仅是政府做这件事情是不可能有民间组织那么好的。

当大家谈到民间组织救援力量的时候,我想我们不可否认我们民间组织只是在最近几年声势浩大的参与了大灾的救助。应该说我们还缺少经验,从现场来看,我觉得有三个方面是需要加强的。

第一,民间组织需要建立起一种民间的救灾信息中心。大家需要沟通信息,不然的话这种信息对大家都不对称,信息是很重要的,有没有必要?十分有必要。大家不一定是说一定要成立一个像政府那样的非常正规的一个组织,但是起码大家要互相联系,平等合作,能不能这一次你当一次信息中心,下一次他当一次信息中心,或者是大家合作,日常就运作。

第二,民间组织的紧急救灾需要进一步的专业化,需要有一定的分工,需要有一定的培训。作为一个老救灾者我是知道的,我看到了大家救灾的程度和做的项目,我觉得平面的出现了拥挤,立体的深入不下去。因为汶川地震的时候我知道,大家救北川中学,但是北川中学的同学、老师、校长他们最急需的事情,我们的民间组织反而缺位了,最后校长偷偷的在大哭。还有一个学校的校长也和我谈到了同样的经历,他们需要的恰恰是应该我们民间组织应该去弥补的,弥补政府方面救助不足的,但是恰恰我们有一些缺位。也像政府组织那样,哪个建筑物怎么样,我们给恢复重建,结果不专业,不细腻。在救灾过程中,立体性的深入现在不够,就是说现在的专业化程度需要加强,需要形成一个救灾的不恰当的比喻就是产业链。在政府具有优势的地方,不一定和政府进行平面的竞争,不一定进行平面的合作,其实有多方面政府没有力量,你们来做。

第三,我们的许多项目深度开发不够。救灾应急其实也像我们慈善产品一样,需要更多、更专业化的开发,使我们的项目具有影响力,可能动员更大的社会面。比如说政府号召,我想这是全社会的共识,比如说你的救灾项目,如何和你的整个志愿者、捐赠者的群体产生密切的联系,其实是有很多环节要做的。

我们的很多慈善组织其实往往停留在我这个钱没有贪污,我这个不要手续费,我听了之后哈哈大笑,什么叫手续费啊?实际上是行政费用,你要做专业化的救灾和慈善必须要有行政费用,你去购买食品,你把食品运到灾区要不要行政费,一对一的发放物品要不要行政费?都需要的。

我作为救灾司司长,汶川地震的时候我顶了社会一句话,大家都在说我们一定要让每一分钱都花到灾民身上,我说不可能。他们都觉得怎么不可能?我说我去灾区中午也是没有饭吃,没有人接待,那时候路边上放着矿泉水、饼干,像共产主义社会一样,你饿了可以吃,也可以喝水,我就吃过,我就喝过,能说每一分钱都用到了灾民的身上吗?不要唱高调,好像一听这个就不得了,真好,不具有操作性。我觉得我们做慈善的民间组织一定要更为专业化。

最后我特别想提醒的是做慈善的,特别是今天有一些专家和学者,特别要注意在民间组织救援中的作用。以这次玉树地震救援为例,我作为前司长不愿多说,但是我要提醒大家的有一条,这次玉树救灾大家注意到没有注意到4000米海拔救灾的特殊性呢?起码我觉得在舆论中注意不够,在民间组织的救援当中提醒不够,提醒不够是什么概念?提醒不够就是后勤的补给量不能健全的建立,救灾当中整个物资供应链和后勤的保障、医疗的保障不能建立特别严密的体系。因此我想大家都看到了,不仅仅是香港的一个义工遇难了,其实还有其他我们的民间救援力量遇难的,而且这是不应该遇难的,是因为救灾的时候没有注意到4000米海拔千万不要感冒,而且一旦感冒立即要运回到海拔更低的地方,但是当时的条件大家没有对4000米海拔,当然也包括是在藏区救灾,没有对这一类的知识进行更多的强调,而这恰恰是我们民间救灾最应该强调的。我们的专家,我们的学者更应该注意的,但是我觉得公开的宣誓不够。在这方面,我想在这次研讨会上,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思考,这样能真正进一步提升我们民间救灾的行动的力量。谢谢大家!

主持人:刚才从各位领导的致辞中我们看到灾难的发生可能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但是如何应对灾难,王司长给我们很好的一些提示。这些课题我们希望能够在今天有一些深入的探讨,并且进行规划和设计,今后在实际的工作中实施减灾、防灾和救灾的措施,我们还将探讨的是中国民间力量在灾难应对中的行动和角色。下面我们请友成基金会秘书长甘东宇先生做主旨发言!甘东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大家光临本次大会,友成基金会非常荣幸与各位,包括来自非营利部门、企业部门、学术机构共同在本次大会中探讨和研究中国民间力量在灾害应对中的行动和角色。

2008年5月12号,伴随着一场突如其来的8.0级大地震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全民的总动员。民间组织、普通公众志愿者史无前例的积极行动起来,投入抗震救灾,以至于2008年在之后被称为中国的NGO元年和志愿者元年。刚刚成立一年的友成基金会迅速的投入到这场救灾中,包括目前仍活跃在救灾领域的5·12民间救助服务中心,也包括曾经被媒体广泛报道过的遵道志愿者联盟等,最初都有友成的支持和参与,有一些还是友成独创的,后来又在西南抗旱和玉树地震的救灾中得以传承和发扬。借今天这样一个场合,我希望在此与各位一起分享并共同探讨民间组织在灾害应对中的角色与作用。在我继续往下讲之前,我想请各位先看一个片子,这是我们友成基金会根据5·12抗震救灾、玉树抗震救灾的一个片子。(视频播放)

正如大家在片子中看到的,友成行动快速、目标准确、网络渠道畅通、开放资源平台,或者说我们可以把它概括成三个第一,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和第一需要。实践证明这是社会组织参与重大的灾难救助最为有效的做法。

第一时间就是迅速的响应,在5·12地震中,当得知温总理两个小时动身去灾区,我们就知道灾难的重要性,立即起草了应对方案。13日上午在利用基金会本金购买物品的同时,动员理事企业和单位进行捐款。王平理事长直接赶赴灾区,负责工作。在西南抗旱中,我们24小时之内通过广西志愿者驿站的一手信息拿到了可行性的抗旱方案,36小时内秘书长深入一线,72小时内组织了有效的工作团队。玉树地震不期而遇,在人手紧张的情况下,我们仍然保证了72小时内达到灾区一线,了解灾区需求,送去了必须得后勤保障物资。

所谓第一现场就是公益组织必须尽可能的靠近事件现场,这样才能对事态发展和现场需求有最直观的把握,从而提供满足需要的服务。第一现场的另一个要求就是公益组织的主要领导人必须尽可能的深入第一线,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并做到信息准确,执行迅速。

西南抗旱期间,我们的志愿者保证了在第一时间到达第一现场,友成的主要领导也在地方政府和理事企业的支持下,亲临现场,开展实地调研,保证了抗旱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一需要,意味着公益组织必须要以突发灾难中受众群体的需要作为最高目标,没有任何机构利益和个人利益可以凌驾于其之上。例如在5·12汶川第一线,我们和志愿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我们将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与各种社会力量分享,更加有效的协调和组织了社会救援力量,避免了由无序导致的人力资源的浪费。正是我们强调了没有任何机构利益和个人利益,所以才会以开放的态度,最大限度的积极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努力组织协调一切愿意参与救灾义举的社会资源,为社会提供开放、共享的资源平台,实现抗震救灾这一巨大社会需求与八方资源的资源供给的有效衔接。

以上述三个第一位主要特点,友成在应对突发灾害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友成模式。

第一,行动快速、动作准确。以汶川地震救灾为例,在灾后48小时之内,我们发布了第一份民间组织的医药需求单,并组织了企业捐赠的药品。灾后48小时内,完成为即将奔赴前线的专家们提供了保险登记。48小时之内,友成第一批救灾物资车队从北京出发,前往四川灾后。72小时内完成了企业捐助的650多万药品的直接发放。震后第三天,率先组织第一个由十位防疫专家组成的团队,带着价值500万元的流行病快速检疫设备和试剂进入灾区。资助民间救灾项目和组织,并及时完成了包括对5·12志愿者服务中心、遵道志愿者等执行的地震灾区心理干预志愿者服务促进计划的资助。震后第三天,邀请心理专家赴灾区帮助心理到问题。广播节目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国际广播电台向各地播放。接到需求任务三天之内组织500辆摩托车和60辆越野车的采购和捐赠工作。灾后第十天,启动第一所儿童活动中心,这个活动中心的建设只用了短短8天的时间就完成了。灾后30天,启动了绵竹合作论坛的组织工作,灾后30天,友成基金会已经向灾区捐赠救灾物资将近1000万元,善款累计人民币448.5万元。震后两个月,初步完成绵竹灾区社会资源协调网络平台的建设。这是我们在5·12汶川地震的经验。

在晋南的西南抗旱中也体现了这些特点,当友成得知理事企业,我们的复兴集团有向旱区捐赠的意向的时候,我们的理事长和当地政府取得了联系,24小时之内根据掌握的灾区的情况,广西南宁志愿者驿站拿出了向灾区送不锈钢水柜和建不锈钢水柜的建议书。这一方案很快得到了理事企业的认可。在24小时之内我们向理事单位发布了倡议书,获得了理事企业的积极响应。34小时之内,秘书长深入灾区,论证可行性方案。72小时内,组建了赈旱行动方案,四天后,北京的指挥部、南宁办公室、五个项目组的保障和整套的运行机制、赈旱机制在桂林、河池、百色等地召开。23天后,已经有17个水柜组装完成,基本完成了100座10吨水柜的捐赠点的选点的工作,同时提供了项目的中期报告。

在赈灾的第44天后,比预计的计划提前了15天完成了项目目标,为西南地区121所学校和村子捐赠了127个水柜,其中完成了106个水柜的实施建设。这是因为我们在抗旱的40多天以后,其实旱情已经缓解了,同时有一些地方已经变成了洪灾。我们在重庆本来是做旱灾,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所以有十几个水柜在当地没有建立起来,但是我们已经把那些资金通过向理事会作报告,迅速的转移到了洪灾的防治当中去了。在西南的抗旱中,直接为当地提供了780吨的饮用水储备能力,直接的受益人数是达到了22906人。

第二个特点,整合资源、构建平台,创立机制为运作模式,我们可以将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深远的社会影响,确保社会各方爱心力量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适合的地方落地,从而形成社会爱心的良性循环。

大家并不知道在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全国第一家志愿者组成的5·12民间救助服务中心宣布成立,当时这个中心是没有注册的一个中心,当时在获取外部的资金资助的时候,因为没有注册,所以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当时友成是第一个打破了常规的审批手续,向我们的5·12民间救助服务中心提供了第一笔的资金的资助。

第三个特点,开放性和系统性的战略思维和行动,保证了救灾的效果。一开始友成积极和政府间进行沟通,及时有效的动员理事单位和社会资源组织和筹集了生活物资,联络和协调NGO组织,帮助他们协调政府关系,并提供物资的支持。在震后的第三天,友成通过绵竹市民政局最早进入了遵道考察。5月13号友成第一批物资车队从北京出发,通过志愿者发放给遵道灾民,赢得了当地政府和灾民的信赖。紧接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志愿者堂而皇之的进入遵道,协助政府开展灾后救助和灾后重建工作。

5月15日友成主动和万科合作,建立政府和企业合作参与救灾的开放性平台,从此开始了遵道志愿者的大集结,28家注册机构和12家未经注册的志愿者参与其中,称为遵道志愿者联盟,成为被业内广泛传播和媒体广泛报道的尊到模式。

刚才用了一个词叫堂而皇之,我自己觉得很有意思,当时就是这种情况,很多志愿者想进入灾区就得偷偷摸摸的进去,或者是进去了以后被政府推出来了。其实也不是政府的责任,因为在当时这样一个大的灾难的情况下,有很多人都是有着这样的爱心去做这个事情,但是没有一个对接的机制。我们有一个例子,我们友成现在还有一个志愿者,从那个时候到现在一直是我们友成的志愿者,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友成的管理人员。他当时到了四川,他想去找四川的某一个政府部门,我就不提这个政府部门了,严格来讲还不是政府部门,他想去为他们做一些志愿者服务工作,结果被拒之门外。我们把这些志愿者拣回来,成为了我们友成的志愿服务的力量。这个也体现了友成希望能够在志愿者和政府之间搭建一个渠道,搭建一个平台。

在震后第40天,友成举办的绵竹市灾后重建多方协助的论坛上,把更多的NGO组织带到了现场,论坛随后发展成为绵竹市灾后重建平台,建立了抗震救灾协作机制。今年初我们刚刚听到,本来这个平台是由民间组织和政府共同搭建的,现在政府已经全面的来主导,并且出资把这个平台作为一个可持续性的政府和民间组织沟通的一个渠道,我觉得这个就是我们公益组织或者是我们民间组织其实要做的一个事情。要把这样的一个机制搭建起来,最后的资源,最后的资金可以由政府来买单,政府来采购。这一点上,我觉得绵竹开创了一个比较好的模式。

友成坚持了我们是一个平台式和知识性组织的定位,以开放的方式为多方提供服务和协调,成为各方力量联系和整合的纽带,甚至起到了枢纽的作用。对于企业而言,友成是公益理念的倡导者和爱心落地的服务者,对于NGO而言,友成是跟政府沟通的协调者和物资支撑的协调者。友成是多方力量的协调者和人力资源的资源库。对灾区群众而言,友成是贴心的帮扶者。针对志愿者而言,友成是组织者和服务平台的提供者。

第四个特点,友成倡导的志愿者驿站网络和高效、有序的短期救灾志愿者动员能力是友成几次重大灾害应对的成功法宝。友成用一年左右的时间着手研发了扶贫志愿者大规模组织动员体系,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并在地震前期开始试点操作,当抗震救灾从紧急救助阶段逐步转向灾后重建阶段,面对灾区资源混乱的局面,在绵竹等地建立友成志愿者驿站,一方面继续为绵竹市社会协调平台提供人力资源的支持,另一方面协助当地政府组织联合NGO起到示范性的作用和实践。

截止到2010年4月,我们共协调的捐款捐物达到了6000余万元人民币,这个只是通过友成这方面协调来的,还不包括当地政府和其他的一些组织利用这个平台协调来的捐款和捐物。友成志愿者驿站成为友成基金会搭建起来的重要的公益基础设施,成为公益物流和公益信息流的有效渠道和网络,在今年的两次大的灾害中,更是发挥了无法取代的作用。今年的西南赈旱行动主要依托友成在广西的两个志愿者驿站展开,正是南宁龙湾驿站的信息反馈,才使得我们在接到理事赈灾意向不足24小时内就提出了救灾方案。也正是因为友成南宁驿站开展了各种扶贫工作,使得友成基金会和广西自治区教育系统及和我们上级主管单位为领导的各级扶贫系统建立了良好的东西,才使得赈灾活动得到了各级扶贫系统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也因为志愿者驿站具有知识平台的组织职能,所以和当地NGO迅速的建立了联动机制,大大的促进了救灾的深度和广度。

以友成志愿者支持中心为指挥枢纽的抗旱体系,快速依靠志愿者驿站建立起来,除了广西的两个志愿者驿站全力投入工作,友成迅速从全国驿站紧急抽调了十名具有相当工作经验的志愿者骨干与广西志愿者一起组成了五个工作小组,分别在广西、贵州、重庆展开了抗旱救灾的工作,形成了有效的救灾团队和机制。通过这一个体系和机制,灾区所需的资金、物资以及救灾项目得已迅速落实。

在赈灾过程中对个人志愿者的临时组织和动员则体现了这个平台的机动性。比如说5·12救灾当中,天涯社区的志愿者团队成为建设儿童中心的有生力量,他们给所有人留下了积极的深刻印象。当友成对谈到的行为进行嘉奖的时候,天涯社区志愿者团队也非常激动的说,应该是感谢友成给我们一个实现自己愿望的机会,而他们中的核心成员有很多后来成为了友成志愿者这个平台上的骨干。

如果说创建多方协作机制,会聚整合各方资源是友成前期最主要的特点,在漫长的灾后重建过程中,乃至未来的突发自然灾害的长效机制上,友成志愿者驿站网络和短期志愿者组织动员体系,成为了友成深入参与发挥组织力量的重要途径。

青海玉树地震后,友成正式成立了民间灾害应对支持中心,管理灾后援助,恢复重建项目。中心已提升社区对自然灾害的抗御能力,支持社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应对灾害公共支持的有效性为主要工作目标,并系统性的进行未来三年的灾害应对和管理战略。

从玉树灾害重建为起始点,友成将建立一个工作网络,针对社区工作组织开展活动,提高社区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友成的工作网络分为三级,以覆盖从资源方到社区受益人的完整公益价值链,这三级工作网络分别为:第一级,友成筹资平台,动员机构、个人和资助性基金会的资金资源,取得来自政府机构的支持。第二级,友成将在每一个地区选择两到三个能力较强的合作伙伴,通过他们给当地的社区和草根组织提供技术支持、培训、监测、评估等。第三级,友成与一级合作伙伴一起选择和识别当地的一些草根机构作为基层的合作伙伴,通过为其提供财务、项目管理的支持,以便于他们更好的直接服务于社区。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以上就是友成在过去两年面对灾难时的经验分享和在未来应对灾难中的战略和策略,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个设计,继续面对民间组织在灾害应对当中的作用和角色,并贡献我们的力量,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甘老师!开幕的部分到此结束!下面请我们隆重的欢迎何院长给我们主持上半场的论坛。

主持人 何钟琦:我是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的,我们这个中心是2005年由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是一个事业单位,它的主要任务就是促进中国紧急救援事业的社会化、产业化发展。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当中,民间的组织,特别是非营利的组织是在整个的应急事业的社会化、产业化过程当中绝不可少的,而且作用也会日益明显。今天,友成给出的这些经验是非常典型,而且很有说服力的,将来要把友成的经验应该在我们国内大力的推广。

下面请发言人到台上来,他们是:陕西妇女研究会会长、陕西妇源汇性别发展培训中心主任高小贤女士;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执行主任兼项目总监王亦庆;国际美慈组织灾害管理项目经理岳耀;暨南大学管理学院王承娟;暨南大学管理学院胡长静。

首先有请陕西妇女研究会会长、陕西妇源汇性别发展培训中心主任高小贤发言!

高小贤: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友成基金会给了这么一个机会,让我跟大家一起讨论民间力量在灾后应对中的行动和角色。我以我所在的机构为例来谈一下、探讨一下民间组织在灾害管理中间的空间和困境。陕西妇女研究会是一个地方性的执行机构,这个研究会是1986年成立的,由于地处西北,在国家的贫困面比较大,在过去20多年时间里,协成了四大领域。第一是农村妇女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第二是妇女权益保护和服务。第三,社会性别培训与倡导。第四NGO能力建设。我们成立了一个新机构,叫妇源汇,我们定位为扎根社区,推动农村妇女发展,立足西部,促进公民社会成长。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也逐渐的形成了这个机构的发展。

陕西妇女会在过去15年中间,农村发展的项目涉及到陕西、宁夏、江苏,在12个县、24个行政村有长期的发展项目。我们这个机构和救灾、救援的渊源并不是起自于汶川大地震。早在10年前,由于我们和乐施会是陕西的合作伙伴,我们曾经尝试过一些救灾项目。2000年7月份的时候,紫阳县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水灾,当时我们受乐施会的委托实行紧急救援。这之后,为了更好的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我们配合乐施会在西安招募志愿者做过培训。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在2001年的时候个我们在紫阳开始灾后重建项目,十年前的灾后重建基本的手法都是无偿的物资援助等等,由于我们这个机构有着好几年的农村发展的经验,我们第一次提出了将发展的理念和手法带入灾后重建。我们这个团队逐渐的积累起了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的经验,2002、2003年宁陕县发生了水灾和泥石流,我们主动参与了紧急救援和重建。我们在两县5村开展了长达近10年的重建项目。2009年,我们跟这个项目点基本的合作结束的时候,我们给这个社区留下的是什么呢?留下的是一些运作管理良好的社区合作组织和社区发展基金。去年9月份,乐施会的整个项目团队在西安的时候,整个团队到我们宁陕项目点看的时候,觉得是非常好的灾后重建点,我们就觉得不光是5·12之后大家都到台湾看很多很多的重建点,其实国内的重建点也有很多很好的点。5月13号,我们向陕西整个的NGO发出倡议,决定联合救灾。当时一家救灾比十家联合救灾要容易的多,但是当时我们觉得大家联合有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5月15日我们太出第一支志愿者小分队。在遵道期间,我们前后派出了四批志愿者,我们自己也寻找了乐施会的支持,送去了50吨的大米,为妇女寻找了10万元的卫生药品,我们和当地村民共同讨论,做了很多临时安置的工作。特别是后来在南都基金会的支持下,我们在最远的村和村民一起讨论建立一个互助房的模式,那个模式花钱好,而且社区的凝聚力也加强。我们在紧急救援阶段的初期,在2008年的5月份-12月份,一共申请执行了6个项目,这是我们在紧急救援阶段。之后就是灾后重建阶段,灾后重建阶段,我们先后和社区伙伴、国际计划、台湾的联合劝募等,在九个行政村开展重建项目。内容包括过渡房、永久性住房、饮用水、儿童早期教育、技术培训等等。

整个的灾后重建项目的总资金额度一千多万块钱,我觉得作为一个民间的地方的机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执行这么大的资金量的重建项目,我的信息也比较闭塞,我不知道有哪一家研究会有这么大的重建项目的任务在自己的肩上担着。

我们做项目的原则和策略,我们始终坚持将参与性社区发展的领域与手法带到灾后重建里面去,我们强调基础设施重建和社区功能的恢复和重建结合起来。

我们相信社区村民是社区发展的主体,社区的重建计划一定不是外来的,是我们给社区设计的,而是和村民在一起共同讨论的,重建的计划是以村民为主体讨论出来的。另外我们强调在整个过程当中赋权的原则。我们注重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调动本土资源和本土的资源,关注社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增长。当然这些理念落实到项目上,有很多很多的故事,时间关系我就不再讲了。

我们的角色和位置在哪里呢?我们始终坚持协助者和陪伴者的角色。我们是一个坚守协助者的角色,愿意花时间长期蹲点和村民一起生活,愿意花时间倾听,愿意培养当地人成为项目当地人员,愿意尊重村民的决定。我们在工作中强调赋权的原则,所以村子的房子是自己建,村民互助合作共同搭建,村民的孩子是自己教,儿童活动中心是我们培养社区的志愿者,村民的健康自己顾,我们培养了很多妇女健康学堂,村子的经济自己拼,成立了一些产业互助小组等等。

我们的挑战和困境在哪里呢?我们觉得我们最大的挑战有内部和外部,第一个来自于内部,大灾突降的时候,我们感觉到严重的人手不足,我们的社区发展团队和健康促进团队都有救灾经验,但是5·12地震来了以后,我们原有的项目仍然在坚持,我们怎么样去抽调人呢?当时我记得从2008年的5月份到2008年的11月份我的主要的职责就是不断的协调团队,忙好现有的项目兼顾其他的项目。重建了以后,之所以我们能接那么多的重建项目,很多项目都不是我们主动找的,都是过去的合作伙伴,比如说乐施会、社区伙伴知道我们有重建的经验,包括台湾来考察以后也知道我们有这个经验,都是找上门来了,我们觉得有一份责任在,所以不得不做。2009年一年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一年,我们全部的人扎到社区中来推动,而且还感觉到这个其中有很多的问题。2009年一年,各种灾后重建的会议很多,没有见过研究会的人在这里介绍经验,当时我们团队都说埋头做好自己社区的事情。当我们能给灾区交卷的时候才敢谈经验。

我们来自外部的挑战,社区的重建计划和政府的重建时间表不合拍,我们能不能把未来的生态和整个社区的公共事业的发展都能综合起来考虑,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动态。但是政府的重建计划是以公共设施的恢复,特别是在社区是以村民的永久性房屋的重建为主要目标的,这个我是很能理解的,因为政府承担着我们最主要的责任,他觉得村民只有住到房间里,这个任务才能卸下来重担。当我们在社区,比如说我们在青川镇考虑给村民建造永久性住房的时候,考虑当地的生态,我们把一些做绿色设计的专家和博士生们请到我们的示范点,做出很好方案的时候,发现没有办法实际来做。今年政府的重建计划已经宣告结束了,但是所有的房子建好后你发现村民每个家里都有3-5万的贷款,甚至是更多的贷款。当他有房子住的时候,生计摆在第一位的时候,政府的重建计划已经宣布结束了。多数的基金会的重建计划和政府的重建计划是相配套而来的,所以到现在,我们要关注社区生计的时候,很多基金会的资助的热点也过去了,所以说社区的很多重建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这是留给我们很大很大的挑战。我们知道社区重建是5年、8年,甚至是10年的时间,我们本身没有筹款的能力,这对我们是一个特别大的挑战。

民间机构在灾害管理中有哪些优势呢?我觉得除了刚才王振耀司长谈到的灵活度、快速反映,这个我觉得是民间机构一个大特点,我还想说,民间机构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专业性和服务的多样性。

我们到遵道去了,我们有农村设计发展的经验,我们就很容易发现村民,特别是弱势群众的需求。我们可以很好的做社区动员,把村民动员起来,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专业性,都可以在里面扮演很好的作用。

第二个优势,民间机构可以扎根到整个的社区里面去,和受灾的群众是面对面、零距离的服务,这样就能提供多样性服务,而且这种服务的可及性是特别到位的。

第三,整合资源多种连接。我们在宁夏的项目点不同机构关注有不同的问题,我们想办法把不同的基金会拉到同一个社区中去,国际计划关注的儿童和水,红基会关注的永久住房,还有妇女的健康教育等等加进去。国际计划的项目结束了,我儿童乐基会的项目又接上了,到四月份,我陪台湾的人到我们宁陕项目点的时候,我才敢跟社区的居民说愿意陪他们至少三到五年,我后续的资金,项目的走向大多数都解决了,而不是全部解决了。

我们关注弱势人群和边缘人群。我们在遵道大概是五个月,很少有人听到研究会的员工的声音,因为我们一直在最远的村子待着。

我们的思考和建议是什么呢?民间组织在灾害管理中发挥政府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该建立执行机构和资助机构之间的对话机制。应该培育和发挥支持性机构的作用。建立备灾机制,培养人员。我们现在关注到集中建房以后污水没有办法处理,我们想在这里建立一个用生物做净化处理,这是做的妇女健康。这是我们做的儿童项目,在我们项目点之前,这两个贫困地区儿童早育覆盖率大概只有三分之一,我们进去了以后建立了很多活动中心,以及考虑了边远地区儿童教育的不可及性,我们建立了早教车,所以现在早教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了。谢谢大家!

主持人 何钟琦:刚才高女士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精彩的、内容非常丰富的经验介绍。下面有请王亦庆先生发言!

王亦庆:感谢友成基金会,感谢高老师刚才的发言,听了以后特感动,我觉得跟我们地球村很多地方想的非常近。今天首先要代表地球村的廖晓义老师致歉,本来他应该过来发言,但是因为临时有事不能过来了。我先跟但是交流一下我们主题的想法。

我们觉得作为一个民间组织来讲,在灾后重建里面,从地球村来讲,紧急救援的经验不是很丰富,从2008年开始第一次参与到灾后重建的工作,我们积累了大约两年左右的经验。从我们的感觉来说,民间组织在这里面的特点应该说做的很细,我们在社区扎点,一般我们称之为精耕细作,会发现很多第一手的真实的需求,让我们的项目活动跟它达成应对。

我先给大家简单过一下我们这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做的一些工作,这个是灾后的现状,参加了一些紧急救援的工作,主要是发放物资,有两次生态文明的重建论坛,这个是跟地球村的机构宗旨相关的,我们也希望借这个契机乡村走上生态文明的道路。这个是需求评估,还有地质评估。从地球村的观点来看,我们觉得作为灾后重建来说,一方面我们要考虑民房的重建,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在想一年半之后,两年之后,等房子盖好了,这些人吃什么。所以除了房屋之外还有生计和能力提升很多方面。

通过这个评估以后,我们可以确定当地的地方是适合于他们进行原址重建,这样农民就可以不离开他们的土地,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启动了绿手绢活动。接下来做了乐和家园的项目,这个项目在我们的规划当中实际上是包含了五个比较大的部分。

第一个是生态建制,村民们主体性的参与,后来我们建立了三方联席的管委会,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主要是为了让村民能够成为我们灾后重建过程中的主导和主要的判断力之一。这个是开大会当时的一些情况,这个是建立生态协会。这个是当时选出来的生态协会的理事,这个是和村政府还有生态协会签订的三方合作,挂牌。

这个过程是叫做乡土工程师自建房屋,也是通过自建的方式,通过我们做的社区的基础工作让老百姓成为在这个里面的主要的参与主体,也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比较大幅度的降低我们的重建的成本,老百姓在里面也得到了能力的提升。

我们的乡土工程师经过了这种培训以后,已经基本具备了向外输出生态房屋建设的工程监理方面的服务,给他们带来了一些收入。包括刚才高老师他们的同事也有过几次去我们那边交流。社会建制这方面的工作,我们正在抵御一种灾后的等靠要的情绪,和所有的村民一块儿修路,很多的工作都是大家共同来参与的。

在这种状况下,你自己把这些东西做好,也会有一些外来的帮助,图片上这两位是彭州市的市长和副市长,当时的市长,现在升任书记了。他们当时也是上山看到我们做的那些工作,觉得村民的状态和他们看到很多其他地方的灾民是不同的,大家都是比较主动的在做事,给了两百万修公路的资助,现在一条大概六公里的山路已经修通了,这个应该算是他们的百年圆梦。这个是生态协会的获奖,也得到了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的支持,在2009年的时候启动的扶贫驿站。

第二部分是生态环境管理,一方面是生态民居,请的是国内生态民居首席设计专家刘老师,这是他们设计民居的效果图,把这个效果图和设计的方案和村民进行讨论,村民也不断的提出意见,刘老师他们的团队还进行了修改,符合他们传统特色的。

这个是乡村工程师的誓师大会,这个是乡村工程师培训,自建房屋、上梁,钉墙,这个墙20公分厚度里面填的是泡沫板,外面钉的是塑料板,如果地震的话,不会伤到人,因为很轻,保温效果也很好。后来我们为了推广这种设计,也进行了一些改造,做成了钢木混合,因为非林区的地方木头更贵,钢材更容易获得。这是一些生态民居和公共建筑。我们做了一些污水处理室、沼气、垃圾分类、塑料打包、还有关于矿山的活动。

第三块是项目当中比较主要的一块,就是生态经济发展。这一块是震后做的一个产业的评估,他们当然主要的收入来源是依靠药材和种植,但是种植的东西一般也不是用来外卖。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做出了一个判断,应该尽量保障传统的产业收入,帮助他们建立合作社。同时,涉及到以生态旅游为核心,以专业旅游为核心,能够带动的一系列,包括手工艺,包括生态的种植、养殖、药材等这些方面资源的开发。

这个是依托这些主要的大型的公共建筑来做的生态旅游,这个是基本的硬件设施,还有一些环境的照片。现在生态旅游在灾后的第一年主要是把基本的硬件做完,现在刚刚开始试运转,接待了几个来访的团,他们在里面跟乡土接触,做一个体验式的生态旅游。

绿手绢也是一个主要的灾后替代项目,我们想灾后有很多妇女需要出去打工,因为男的要在家里建房,我们希望把妇女留在村里面,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好的照顾孩子,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把这部分劳动力更好的运用上。妇女绣出来的很多东西现在都是被地球村作为礼品在社会上卖,有很多地方的一些民间组织也给我们提供帮助。这是给一些名人绣的手绢,还有是在一些公益的活动上进行义卖。

这几位是健康管理员,跟高老师刚才提出的想法差不多,用乡村保健员做社区的管理,每一家每一户都有自己的健康档案。这是医师的义诊,除了给自己的村民做好医疗保健之外,我们也希望通过旅游带动外面的游客到大别山做保健养生。

最后一部分,也是我们觉得难度最大的,也是地球村最想做的,在传统的乡村里面,有很多传统的经验或者是生活的习惯,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东西慢慢的越来越少了,我们现在期望通过这个项目能够让它有所回归。但是这部分工作虽然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应该说难度还是很大的,所以也在不断的探索,这一块也是我们最关注的内容。

刚才说的这五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廖老师把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个主要的核心,和了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之间有一套相互关联的关系,和那个也非常的相象。这个是我们所提出的LOHO,以和作为整体化思维来设计的一个项目。这个是我们所做的各个方面的工作,这个是地球村现有的除了四川的项目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项目我们也在朝这个方向进行合并。

后面我们还会进行几个方面的探索,一个是生态乡村建设和社会企业发展结合,我们觉得在乡村发展这一块的工作当中,有很多涉及到可持续性的思索,我们给农民提升了能力之后,我们所谓的应对市场的能力真的是应对市场的能力,还是维持我们给他建好的市场的能力,他们有没有开拓市场的能力呢?这种东西是不是受限于他们的信息源或者是眼界呢?有没有可能通过一个小型的社会企业,他们和村民之间的相互配合,持续的让村民获得更高的收益,而且有一些能人帮他们不断的去应对市场上带来的风险和有一些新的应对扰动的情况。另外乡村和城市的和谐共生式发展,我们觉得如果光从乡村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行,从现在地球村的工作模块来看,既有乡村的工作,也有城市的,我们希望两边互相的发挥优势,能够有所结合。

另外就是以旅游培训为核心的大别山产业和志愿者义工的建设的结合,现在也在和友成基金会的各位同事一起想这方面的一些工作。

最后是廖老师的一段话,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乐和,病态文明的原因是失和,乐和家园是生态文明的落地模式,乐和家园的建设从乡村开始,社会企业是生态文明的新兴力量,谢谢大家!

主持人 何钟琦:下面请国际美慈组织灾害管理项目经理岳耀发言!

岳耀: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用15分钟的时间和大家分享一下国际美慈组织的一些工作和我们项目的一些介绍。回到我们的题目,我们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一些特定的区域里面。我的发言将从下面几个方面开始,首先会对美慈组织做一个很快的介绍,之后会对美慈组织应急响应系统做一个介绍,再往后会提一下美慈在应急响应和恢复的一个框架。再往下会把在中国项目的一些工作情况给大家一个汇报,最后是把我们目前在四川北川的一些项目给大家做一些简要的介绍。

和大家一样,我们也是一个民间组织,在全球107个国家开展工作,从1979年开始在全球投入了接近20亿美元的资金,我们现在目前有3700名员工在全球40个国家开展工作,在北美和欧洲两各总部,美慈组织在美国有很好的声望,也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提名。我们的工作方法是强调以社区为主导,以市场为驱动的工作方法,倡导社区、政府和商业政府充分的参与。我们以市场为驱动的方法在印尼通过一家银行开展小额贷款的业务。

回到我们大会的主题,应急响应,美慈组织承认人道主义宪章,是以国际红十字会和非政府组织赈灾救助行为准则,我们每一个员工在接受任务的时候我们会告诉他,牢记赈灾救助行为的10条标准,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不能超越的,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在灾区开展救援的时候,你要记住你所有的行为不能超越这个准则。

这是一个框架,是美慈在做应急响应的一个框架,我们认为这个架构能够支撑我们开展紧急救援的一个基础,同时我们也把关键要素归纳到这种架构需要非常精干,可复制,能够承担大规模的行动,同时要有适当的分离,同时有清晰的协调和统筹,这个价值的核心是强大的物流和核心支持。

根据这个工作的方法,我们有一个应急相应的系统,大家可以看到我罗列了几条,应急基地设置,我们的应急救援的团队到达四川汶川或者是到达缅甸或者是到达巴基斯坦会也一个光碟,包括行政财务和人事的快速建立,比如说我们在缅甸的救援,我们从没有团队,到一个月之内发展到50个成员,就是靠这套系统来支撑。还有就是ICT技术的应用,很多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机构实际上不太参与搜救和生命救助,这是一个很大的争论,到底为什么呢?不是说我们没有能力或者是说他们不重要,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有机会我们再探讨。ICT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我们在开展救援的过程当中要有基本的通讯、网络、无线以及卫星电话。

今天上午的发言非常有意思,提到了卫星通讯的设备,这也是必须考虑和必须来运用的一个技术。我们作为一个救援的执行者,这些技术也是我们团队必须掌握的。

再往下我们有一套安保的系统,这套系统大家也知道,每个人道主义救援组织的特点是把人员置身在非安全的状态下面,要有一个系统支撑,特别是一些战乱和冲击比较大的地区,比如说在巴基斯坦和伊拉克,我们在伊拉克的团队要求每次外出需要一两台汽车,同时一辆车在前面,后面的车我们也不知道在哪里,但是遇到紧急的时候会出现,这就是安保的系统,同时包括我们个人的安全。

最核心的任务大家也知道,在第一阶段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花掉身上每一分钱,我们需要一个非常强大的后勤物流系统来支撑。在全球的范围内的救援往往超越了本地的采购,可能会是国际的采购系统,在国际有两个大的人道主义物资机构,一个是在新加坡,还有一个是在阿联酋的迪拜。

回到刚才我们的那张图,这是我们所采用的一种架构,工作核心我想每个组织会有自己的核心,我们认为整个架构的核心是安保以及预算管理和项目管理,同时我们这个架构可以支撑我们迅速扩展我们的操作,能够扩展到不同的项目领域以及不同的项目区域。还有其他的一些跟紧急救援相关的系统,我们现在采用的比如说应急响应,在应急情况下的沟通。应急响应、沟通的系统我们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清单,比如说灾害或者是情况发生之后24小时的工作,48小时的工作,72小时的工作,我们有非常详细的工作任务,能够保证我们有效的和外界保持沟通,获得外界的支持。我们要保障我们的项目能够有效和可控,所以说监测评估在紧急状态下也是非常重要的。

刚才大家提到了很多项目管理,刚才王司长提到了很好的意思,我们非常赞同。在国际救助的环境中间,一些比较大型的捐助方,他们会非常愿意支持我们在整个行动中间的行政成本,一般高达30-40%。

与此相关的一些工具,在紧急救援中间民间组织是比较常用的,有足够好的原则,还有应急响应中的市场分析及标准,这些标准可以支撑我们在工作中间实现我们的项目,能够有效的汇集到受灾的群体,我个人认为这个也在不停的更新,今年会有最新的标准,同时有更新的应急响应中间的市场评估的方法的更新的版本。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不断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过程,包括INEE的标准在救援当中非常的难操作。

与其他的国际人道救援组织一样,我们的项目也是按照这样得的分类,包括水、卫生项目,粮食安全与生计项目还有相关的营养项目等,我们往往不会完全覆盖整个项目在一个区域中间,项目之间是相互支撑和相互交叉的。这是一个美慈在开展救援的一个框架模型,大家可以看到从灾害发生的第一个月到灾后的12个月有不同的工作方法可以采用,比如说人力的支持,生计的支持,金融的支持以及社区发展恢复的计划。我举一个例子,最上面的绿色是以公代政的项目,如果当地的安全和当地的市场已经开始恢复,我们希望会采用给社区注入必要的现金使得这个社区恢复。我们根据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工作方法,在后期有一些常规的发展项目的手法也和整个灾后重建的项目恢复相结合。这个是刚才说的印尼的情况,从前期的救援到重新恢复商业,包括提供当地渔民的船只修复和修建当地存储鱼的工作,这都是我们早期恢复的一些手法。回到中国的四川,这是现在开展的灾害管理能力建设的一些项目,这些是图片。这个是在玉树,在玉树我们也是进行了回应,第二天我到了玉树,通过帮助当地的救援团队建立有效的救援机制和一些工作方法来开展救援。比如说物资的发放一些基本的方法,在头两年大家也听说了,我亲眼看到非常危险,可能会造成一些人命的损失或者是不安全的因素,在玉树非常常见,到了当地我们协调当地的组织快速的提高他们的能力建设。这是在四川项目的介绍,我们做了社会心理重建和在北川开展的项目,这也是目前开展灾害管理能力建设的一个背景。

我们在当地提供能力建设,帮助当地建立培训团队,他们在北川回到社区,和社区一起建立防灾委员会,同时开展防灾减灾的一些实践项目。比如说这个图片上面的他们自己修建的水渠,同时开展应急的演练。我们在四川全省25个学校开展学校的备灾教育创新。谢谢大家!

主持人 何钟琦:非常感谢!下面请王承娟发言!她报告的题目是非营利组织在应急中的角色分析。

王承娟:各位老师,因为之前我接到通知是让我用全英文作报告,今天看到大家我觉得还是用中文比较合适一下,所以又重新拷了一份。比较仓促的做了一个PPT,可能有一些不太完善,请大家见谅。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我叫王承娟,是暨南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的一名在读研究生,今天很荣幸和大家一起分享和学习民间力量在突发事件中的行动和角色。

刚才从以上各位老师的发言中,我们已经知道各位都是通过实践经验为大家做了一些精彩的介绍,接下来我将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这些实践做一些理论支持。

这张PPT是我今天要给大家做的一个总的框架设计,今天主要介绍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大家介绍一下主要的内容。第二,对一些基本概念做一些初步的界定。第三,对非营利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角色进行分析。第四,最后得出的结论。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部分。对今天要介绍的内容做一个总体的介绍,从以上各位专家、老师的介绍,我们切身的感受到非营利组织再应急管理中的作用的效率是比较高的,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应急管理中的角色分析提出一些建议,为促进非营利组织进一步的发展作出自己一点贡献。首先我们看第二个部分,第二个部分主要是对四个问题做初步的介绍。

非营利组织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发展的强大的力量,是政府的一个得力助手,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半个世纪以来,非营利组织的重要性不断的增强,承担的功能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并且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参与应急管理是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我们来看对概念的几个界定。

第一个是什么是非营利组织。这里介绍的概念是清华大学王明教授的界定,非盈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非营利组织的几个特点。第一个是非营利性。第二个是非政府性,不依赖于政府,但是在真正的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很多的非营利组织还是依靠着政府在发展着。第三个是组织性。就是说非营利组织根据刚才的概念界定,我们可以了解到是一个组织。第四个是志愿性,这里所说的志愿性,第一个开展的是志愿的活动,第二个是里面有很多的志愿者,第五个特征是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活动章程等等。

第三个需要介绍的概念就是应急管理。什么是应急管理呢?应急管理是指为了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达到优化决策的目的,是基于对突发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后果的分析,有效集成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应对、处理。

非营利组织在应急管理中到底承担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呢?在应急管理中的优势是哪些呢?这就是第四个问题,非营利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优势。第一个是群众基础,刚才高老师已经介绍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专业性,灵活性,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宽,不仅有政府资助,还有基金会的支持,以及个人捐助等等。

接下来是第三个部分,就是对角色的分析。在进行角色分析前,我们要进行一个界定,在应急管理发生前,发生后,以及结束后分别做一个角色的分析。在应急管理发生前,有一个危机预测者,就是说对将要发生的危机根据自己的信息进行一个预测,深入民间进行宣传,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信息进行分析。第二个角色就是在危机发生后的角色,这个角色比较多一些。第一个是社会资源整合者,把社会可利用的资源结合起来,所谓集中力量办大事。信息支持者,信息沟通者,政府工作协作者。就是说配合政府完成各项救助措施,这个在刚才各位老师介绍中也有所体现。

当今政府主要看重的是对突发事件进行救助,但是对于经历突发事件这些人的心里方面却有所忽视。但是刚才通过以上介绍,比如说汶川,各种基金会也比较关注到这方面了,这就是非营利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一个特色。志愿活动的开展者,相关活动配合者,国际活动参与者。有一些突发事件影响范围比较广,比较大,一个单一的非营利组织无法及时的解决,需要国际相关力量进行积极配合,来使各种危机降低到最小。最后一个就是在发生以后,非营利组织要承担的角色。第一个是应急效果评估者,这里要确定的是评估的对象是什么,这里有两个。第一个是对救助过程中救助的效果怎么样,第二个评估的就是非营利组织本身,自己在救助的过程中实施自己的救助措施,实施的怎样,效果如何。第二个是信息反馈者,根据对应急管理以及突发事件的救助得到的优点或者是缺点给予反馈,可以作为自己今后发展的一种指导,也可以将这种信息反馈给政府,作为一种指导意见。

下面要介绍的是针对这种角色想要提出的一些建议。第一个是政府加强对非盈利组织的培育和支持。这里的培育和支持不仅仅是给予一些资金的支持,更重要的方面是要给予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指导一些资金募集的渠道等等。第二个是加强非营利组织自身能力建设,只有投入资金是不够的,主要是依靠自身的发展。最后想要得出的结论就是非营利组织危机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与政府部门危机管理、企业危机管理构成了国家应急管理的大系统,非营利组织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也是越来越重要,政应该积极支持、鼓励非盈利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在各种应急管理突发事件中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这就是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谢谢大家!

主持人 何钟琦:下面有请胡长静发言。

胡长静: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和前一位发言人一样都是暨南大学管理学院的一名研究生,非常荣幸站在这里做这次的主题演讲。我的主题演讲的题目为灾害应急,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参与路径和困境分析,主要是以西南干旱为例的。

大家都知道一般的应急管理,政府是我国应急管理的核心主体,但是由于政府自身的一些不足,比如说资源或者是信息的缺失使得单一的政府不能有效的应对危机。然后非政府组织的一些独特的特点在应急管理中具有着独特的优势,弥补了政府的缺位。接下来我将从非政府组织在应急管理过程中的可行性,以及在灾害应急管理中的一些参与路径和实践中所面临的一些困境作出一些分析,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体,非政府组织为辅助作用的灾害性的多重管理的体系。

首先,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灾害应急的可行性。近两年,我国灾害频发,从2008年年初的南方冻灾、5.12大地震,还有北方干旱,还有今年年初的西南干旱,这些灾害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高而减少,反而是增多,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也渐渐的提上了日程。

当传统的应急管理模式以政府为主体的应急管理模式不能有效的解决矛盾时,政府存在着一定的政府失灵,非政府组织为灾害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传统的以政府为主体的应急管理模式主要集中在分部门,分灾种的单一的灾情救助体制和危机管理模式上,对自然灾害的救助仍停留在人海战术方面,所以非政府组织就更有必要参与到当中去,可以弥补一些缺点。从这方面,我们可以看出非政府组织是很有必要参与到灾害应急管理模式当中去的。

非政府组织参与灾害应急的比较性,比如说像非营利性还有志愿性、专业性方面。这些刚刚前面一位发言人也主要讲了这方面的知识,所以这方面我就跳过不讲了,这个是非政府组织在灾害应急管理体制中的一些应急方式,主要是从灾害前、灾害中和灾害后分析的。灾害前主要是预防阶段,灾害中就是非政府组织的一个救助阶段,灾害后主要是承建阶段。

灾害前非政府组织参与的主要是对当地民众对灾害预防的教育和对当地信息的收集还有政府的一些信息反馈来实现的。灾害发生时的救助过程中,参与路径主要是通过提供一些专业的救助,一些信息以及募集资金还有开展公益活动的方式来介入,主要是协助政府进行救援工作。灾害一些参与方式,主要是集中在灾后重建和社会心理辅导的方面。

下一个方面,我主要着重介绍一下NGO参与应急管理机制的一个分析,我主要是以西南干旱为例来说明这方面的知识。

NGO对政府的依赖性目前还比较高,资金是比较缺乏的。因为NGO在我国发展的还不是很充分,资金募集也是很困难的,有一个资料显示,NGO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依靠政府,会费收入占总收入的21.18%,营业收入是占6%,企业提供赞助和项目经费占总收入的5.63%。这个方面是NGO的资金还是比较缺乏的,这方面也是由于我国对NGO的监督机制不是很健全,NGO的资金捐助明晰不透明,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募集有一些困难。

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还不是很到位,企业对NGO的捐助性就是优惠措施不是很到位,所以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在这次西南干旱过程中,一些NGO的应急反应能力相对于比较迟缓。NGO的灵活性是他参与到灾害救助的一个很大的优势,灵活性在于第一时间对灾区进行救助。对于NGO来说,救援速度就是他的生命。在这次西南干旱的过程中,NGO的反映速度是较迟缓的,3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进西南干旱的灾区慰问群众,我国的NGO大部分都是在40天左右之后才开始行动起来,这个反映速度相对来说是比较迟缓的。

另一个方面就是说NGO在这次的救灾过程中参与的连续性不足,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几乎我国所有的NGO都参与到救助当中,甚至一些草根组织什么的。但是在今年的年初的西南干旱过程中,只有大型的NGO组织参与到救助当中,一些草根组织在这次的救援当中消失了他们的身影。

在这次西南干旱当中救助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一些捐水和捐款方面,对一些灾民的医疗或者是其他方面捐助的是比较少的。另一个方面是我国的NGO的公信力还不是很强的,我国的NGO是刚刚发展,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我国各种制度规范还不是很完善,再加上我国现在实行了双重管理体制的政策,使得一些NGO的登记门槛比较高,大批的民间非政府组织登记比较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讲的,第一方面是要加大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培育和扶持力度。第二方面是提高NGO的灾害应急能力和专业水平。第三个方面是要建立NGO的监督机制。从加大政府对NGO的培育力度来看,主要是从法律方面还有政策方面来进行的,法律方面一个是要改革我国现行的登记政策,要明确NGO在应急预案中的责任和地位,将它纳入法律框架,明确NGO在应急中的伙伴地位。政策方面就是要尽快落实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在提高NGO的灾害能力和专业水平方面,第一要提高专业性,要提高筹款能力。

最后一个方面就是建立NGO的监督机制,首先要提高NGO的财务透明度,建立一个第三方的评估机制。建立有政府,有捐款人还有社会的第三方的监督机制和组织,会更加能够提高NGO的工作效率。

最后一个方面就是总结的方面,我国最近的灾害频发,一定要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体,NGO为辅助作用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应急管理体系。这是我这次的主题演讲内容,谢谢大家!

主持人 何钟琦:谢谢胡长静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报告。前一段的交流到现在为止,大家休息十分钟,十分钟之后请大家再回来。

主持人 甘东宇:我们上半场还是满丰富的,我还是学到了很关于非盈利组织的一些知识。因为上半场时间的关系,没有做点评,现在请我们的陶老师做一个即兴的点评。

陶传进:我们不应该把我们自己的会议给搞的如此狼狈,拖的时间太长,所以我要尽量的简短的点评。三个组织做的事情基本上是灾后重建的事,各有特色,我看到高老师他们的特色是动员社会公众,做一些综合性的、全方位的事情。第二位发言人是地球村,最大的特色是价值理念突出的非常有特色,试图从一个村的重建看一下能不能构建一个有文化特色的发展模式。第三位发言人非常强调专业化,强调程序、流程,强调专业能力的建设和不断的改进过程。

每一个组织都给我一个新的收获。我们现在做研究最缺的就是你们做实务所积累的经验,当你们把这些呈现出来,有很多新的感动和新的感受。这些感受是什么呢?现在让我把这个突然变成一个理论很难很难,我有几个小故事跟大家分享,就是在玉树。玉树地震以后我去了,有三个小小的感受,和你们也有关。

第一个感受,地震发生了以后,寺庙紧急救灾,不用去制订战略规划,也不用制订制度,做的比谁都漂亮,有的寺庙出动了几百个僧人,有的出了几千人僧人,他们首先不看自己的家人,他们首先来给社会公众做事,他们三部曲非常明确。第一步就是救人生命,第二步是救人生活,第三步用我们的话讲是心理援助。做完这三件事之后他们回去开始做自己的事了。我们觉得紧急救援有背后的文化在里面,并不是我们表面上见面到的所谓的制度、强大的力量,都不一定是,这是我第一个感受,很感动。

第二个感受,有一个遗憾。好多外地的NGO进不去,在紧急救援的阶段进不去,其实这时候的NGO的作用是什么呢?当然政府不让去有不让去的道理,当时我就想让他们去多好啊,首先最直接的作用我们先不考虑是救别人,首先他是抱着什么心情去的,在NGO做事情的过程中能建立起友好,能表达自己的参与,最后能作为一个起点,一直延续下去,这就是公民。实际上你给他一个救援的机会,是给他一个作为公民的机会,也给灾区的公众一个感受,这才叫公民社会。我要表达我的友好,表达我的关心,表达不出来,我要表达我的参与,要表达我对社会的责任感也表达不出来,整个的过程都表达不出来的话,我们还建什么公民社会呢?在这儿我就不深入展开了,这是一个遗憾。

第三个感受是担忧。对玉树灾后重建过程有一个担忧,为什么要担忧呢?因为我们在四川已经做过研究了,好多现象是令人感觉到心疼,令人感觉到难过,所以我担忧。第一个担忧,像汶川地震以后,由于地震发生以后,当地的僧人、老百姓都非常的感激政府、人民,我们想想2008年5月12号那段时间在四川也出现了这种情况,后来情况非常的糟糕,地方政府和老百姓的关系比震前还要低,我非常担心玉树也下坡到一个深坑当中去,尤其那是一个民族地区,一个藏族地区,一个有宗教信仰的地区。他们现在不停的感激,一个手一个手的晃,表示感激,我特别担心我们后面走的路程会怎么样。

第二个担心,四川有一个现象是麻将越打越大。在那儿打麻将等着你,把钱送到了,有一些优惠政策送上门来,这种等靠要非常的可怕,从扶贫到移民到灾后重建一个比一个严重,灾后重建最容易等靠要了,这个时候我们如果是通过一场地震最后造成了等靠要的话,这是十分可悲的。

最佳的良药是什么呢?就是民间组织和NGO。为什么是这样的呢?那是以后的点评人需要点评的,我就先说到这儿,谢谢大家!

提问:我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的,过去几年一直在日本做灾后NGO的国际比较的研究,刚才关联到陶老师也提到了一点,在国外做NGO的研究,在灾后的研究中,我对NGO做访谈的时候,他们会提到有一点就是NGO要考虑自己什么时候撤出,因为过分的援助以后会导致灾民麻将越大越厉害。现在我们在发挥我们NGO的援助作用,我们有没有考虑说我们发挥了作用之后,我们何时撤出,何时能够激起当地人自救的愿望,任何的援助不是让他们一概的依赖我们,而是何时让他们深挖出自己帮助自己的主观力量,这也是很重要的。

陶传进:在灾区麻将越打越大,只有灾区的志愿者还有有NGO的地方不是这样的。

高小贤:我们在社区的工作的方法绝不是我们是一个救世主,我一再强调我们以社区为主导的灾后重建,灾后重建的方案是村民自己讨论出来的,我们只给了他们一点点帮助,我们是一个协助者,我们是一个陪伴者,整个过程是陪伴他成长。我们哪天撤呢?他们当地社区的组织建成了,我们的使命就完了,我们就该走了。

王亦庆:陶老师他们有一个团队在四川灾区有一个调查,灾民给政府打分,地震完的时候这个分比地震先高了很多,后来又跌下来了,比地震前还低了。我们在大平山做项目的时候身受其害,因为我们没有办法限制村民对外了解信息,他们也是有知情权的,别的村给了多少钱,比如说一件事他们拿了3500,他们拿了3800,就觉得很高兴。过一个事,我们拿3500,别人拿3800的时候,他们会说你们怎么搞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这么横向的一比我们有时候会比较被动。有时候我们跟他们开玩笑说站着说话不嫌腰疼,地震刚刚结束的时候,在第一线干活,大家腰都疼,那时候没有什么人说话。后来慢慢的有的人要求不同了,开始说话了,开始有了打麻将和横向比对的问题。我们也是建议至少在我们公益的圈子里面大家意识到这一点,也希望影响更多的人,包括经常听徐永光老师原来也提到了像陈光标先生发钱的做法,我也感觉比较恐惧。

岳耀:我也去过阪神地震重建,他们也很担心,如果觉得NGO不走也是一个问题。有一些NGO是转型了,转型做其他的社会服务去了。我们自己有判断,继续为社区提供价值,我们会判断我们是否会带来价值。

陶传进:我还要再加一句,我刚才说了等靠要,打麻将,还有一个是政府的得分,还有一点是当时我们非常高兴的看到全中华民族团结起来了,灾区和外面团结起来了,当时大家非常高兴。现在发现,地震走了,茶也凉了,又恢复到常态,只有少数部分还保留了一团火,就是本地的志愿者和外地的NGO还待的地方。

李劲:这位女士的观察非常好,有一个概念叫撤离计划。

郭虹:至少四川的很多NGO在进入社区工作的时候,在工作计划里面退出机制都是有的。

高小贤:我们也有,我们有一个县办当时聘请的都是当地的,我们未来三到五年那个县办就是当地的NGO了,如果那个运作成功的话会很好,我们都有计划。

主持人 甘东宇:因为时间关系,我知道每个组织都能说出很多的案例,也能够有很长时间的讨论,我觉得我们的平台就是拿出时间,把大家都调动起来,大家可以用不同的场合进行深入的探讨。

我们进入第二个阶段,刚才的会议很有意思,友成想做的一个事情或者是我们在座的各位想做的一个事情并不是把我们的行业封闭起来的一个事情,比如说公益组织谈公益组织的事情,基金会谈基金会的事情,政府谈政府的事情,企业谈企业的事情,我相信大家希望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在这个平台里面可以产生互动,是那种跨部门的互动。因为在座的NGO比较多,NGO里面开一个会大多数是自己围一个圈子自己在讲。我们今天特别高兴有两位来自企业的代表,而且这两位代表一位是代表了我们跨国企业,是国际的企业,一位是我们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的佼佼者。我想打破游戏规则,我希望是交叉起来,大家同意不同意?好,我希望大家真正的互动和交流。首先我们有请企业代表,他来讲讲他听了上述几家机构在谈救灾的过程后他的一些感受是什么。复兴集团也是一直参与救灾,他是我们友成的理事,一直支持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我们现在欢迎复兴集团的总裁助理李海峰先生谈谈他的感受。

李海峰:很荣幸接受友成的邀请来参与今天的论坛,今天听了一个下午,感受很深。从一个企业的角度来感受,我以前一直觉得复星做的不错,每次国内评我们企业慈善榜的话我们总是榜上有名。我们只要得到灾难性的消息,总是第一时间第一个作出决策,选出一个最有效率的平台,去表达企业的爱心,表达企业的员工对社会灾难的责任心,我们选择比较多的就是友成,友成做的也比较好。

今天我听完以后第一个感觉是什么呢?我们这些年做的是不错,做的也很多,但是和我们今天在座的专业机构、专业人士相比,和你们的爱心,和你们的专业能力相比,我真的觉得我们企业做的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未来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更好的和一些专业的机构合作,把企业应有的爱心和责任更多的做一个表达。

第二个感觉,今天听不同的NGO组织讲了不同的故事,但是我自己的感觉还是比较沉醉于这些故事。当一个灾难,中国社会是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社会,我自己有一个体会,复星有一个口号,今天这样的主题我自己认为汇聚我们民间的力量,共同投入到整个社会的公益事业当中去,这就是今天会议的主题,也是友成工作的一个基本平台的主题思想。这和复星的品牌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复星的品牌理念是会聚成长力量。

企业和NGO不一样,因为社会的地位不一样,使命不一样,作为一个社会角色,企业的使命是说要把自己的企业办好,为国家做更多的税收,解决更多人的就业,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这是企业的定位,这是企业对社会的一种最真诚的责任。企业如果不接受这份责任的话,企业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从这个理念来讲,企业和NGO组织是一样的,因为企业的成长是社会这个地位中间成长必不可少的一种推动的力量,问题是企业也是一个社会群体,我们所有的NGO组织如何把企业社会责任的力量和NGO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这方面有什么更多的模式?

这方面的模式我觉得是需要很多探讨的,我们作为一个企业,因为我作为复星负责这一块的人来说,我会碰到很多的人给我发一个很大的邮件,说发生了什么,希望复星捐赠什么。有的时候我看的很模糊,我都不知道到底我该如何配合你。还有,因为平时也很多,遇到灾难的时候就会更多,我不知道我该跟谁合作,谁的基因和复星比较匹配,一定有这原因的。不是说你企业有规模了,你企业有利润了,你企业有影响力了,我一个NGO组织有这份责任,我找到你这个企业,你企业一定要给我钱,这个观点我认为不一定恰当,也不一定是对的。企业对社会责任的理解,拿复星来讲,我们有自己明确的定位。复星今天成长的再快,但是企业的本质是更好的成长,因为更好的成长需要很多的资源,这些资源里面有包括资金,就是说不可能把所有挣来的钱都投到社会慈善公益中去,这样企业就不能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像我们复星来说,一定每年会有一部分预算是确定要拿出来投入到社会的公益中间去的,问题是哪一个公益组织和我们复兴基因匹配,不是每一个都能合作的。对企业来说要贡献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钱,钱只是一个量化的东西,企业的爱心,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在民间灾难中间应该扮演的角色和影响力不是用钱来体验的,所以从复星来说,有的时候或者是说我个人不大赞成举牌的。

举牌就变成了什么?变成一个数字游戏了,谁举的多,谁举的高,我觉得和企业真正的数量是不是就一定完全准确的反映这个企业本身的爱心,我觉得要打一个问号,这是我个人的感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一个社会公益组织来说,企业作为整个民间力量中间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他有资金,还有很多的员工,每一个员工都有爱心和责任。第三,企业掌握了很多社会资源,我刚才看到了大家在整个的沟通当中,比如说我们和友成合作,说一个友成非常小的案例,今年西南的旱灾,友成觉得水不是问题,因为武警、军队用车可以把水拉到旱区,但是拉过去以后不知道把水放在哪里,就是水没有办法存储下来,所以友成和复星说,我们就做一件事情,在每一个地方做一个水罐,我们就做了很多的水罐,这个做好了以后,这个水拉过来就留下在了这个里面了,这个水就存储下来了。

我们的感觉就是友成想的很周到。比如说今年玉树发生地震,也是我们和友成合作,友成第一时间告诉我们说你马上把帐篷拿过去,马上把棉被拿过去就可以救一个人,救一个家庭,包括药品。这个时候钱不重要了,灾民要钱吗?拿了钱去打麻将吗?所以我觉得对于企业来说,我们一定要选择和什么样的公益组织,和什么样的NGO组织合作,友成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我们把钱交给友成,把所有的药品、帐篷、棉被交给友成,友成能够第一时间帮我们送到灾区,这就是我们企业对玉树灾区更有效的责任的体验,这个比举牌更有意义一些。

这是我要表达的第二个意思,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国家来说,整个社会要和谐发展,NGO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要把每一个作用都发挥好,最核心的是要调动社会各种的资源和力量,共同把这些事情做好。任何一个组织,你做的再好也是有限的,让更多的友成,让更多的南都都能发挥自己在某一个领域和某一个地区发挥作用,我们就可以把这个事情做好。

第三,作为复星这样一个企业来说,我们对社会责任是抱着一种爱心、或者是一种社会责任,我们会继续的用学习的心态了解社会上的一些好的做法,选择更好的NGO,选择友成更好的合作,也希望大家给复星更多、更好的建议,谢谢。

主持人 甘东宇:非常感谢李总给我们非常清晰的表达,我听到李总表达的意思就是他有很多钱现在花不出去,他要找到一个很好的,能帮他花钱的公益组织,但是并不是谁来这个钱都可以拿到的,主要不是在钱,而是在于你的思路,在于你的专长,能不能把这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有效的传递出去。每个企业都有他自己的社会责任,都有社会目标,但是他不在这个方面有他的专长,他需要找一个有专长公益组织来帮他实现社会目标。所以我觉得除了友成,我们在座的很多人都是有这个专长的,所以觉得这个是李总传递的一个最重要的信息,钱不是问题,问题是能不能拿你的专业设计一套非常好的、适合企业的、实现社会责任目标的一个路径和平台。

下面有请南都基金会刘洲鸿先生发言。

刘洲鸿:南都基金会是一个资助型的基金会,我们的使命是支持民间公益,地震以前我们没有做过这方面的资助项目,到2009年底我们大概支持了70多家公益组织,80多个公益项目,资金1000多万。同时我们也动员一些别的公募基金会的资源来支持民间组织,这也是我们的一个使命。比如说我们给红基会人力和智力的支持,同时我们也举办了5·12救灾论坛和公益项目交流展示会,做这个事情的目的是为了促进NGO和一些资助型的基金会和企业对接。因为南都一家的资源还是很有限的。

今年四月份西南大旱,南都认为有必要把这个工作作为一个常态的工作来做,4月1号理事会通过设立灾害救援和灾后重建基金的动议,南都基金会将来持续的常态的支持民间组织参与灾害救援和灾后重建,从4月1号开始我们支持民间组织参与西南抗旱,4月5号又发生了玉树地震,我们从4月15号开始开辟绿色通道,支持很多的民间组织在玉树。这是我们南都基金会参与灾后重建过程的回顾。这是我们发起的一个联合声明,5月13号,这个声明的目的是推动民间组织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独立行动联合公告,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有160多家民间组织响应。

南都基金会的救灾和灾后重建的指导思想三个方面,一个是资助,发挥基金会的资金优势。第二个是推动。第三个是为民间组织服务。我们的资助对象还是在大陆注册的民间组织,对于和政府合作的项目优先予以考虑。这是推动红十字会拿2000万出来公开招标,这对公募基金会来说也是头一回。

我们也跟北大做了五期的巨灾的应对,灾难发生以后,很多NGO,包括南都基金会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是想通过一些研讨会总结经验。我们在资助灾后重建方面的项目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第一,政府支持,NGO的公益项目的目标要和政府的目标一致。第二,灾民需求,一切项目要从灾民的需求出发。第三,社会帮助。

我们在支持了这么多公益项目后,我们感觉到NGO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在救灾和灾后重建中。比如说紧急的赴灾区,了解灾情,传递信息,玉树地震就很明显,7点多发生地震以后,8点多就有民间组织赶往灾区,网上马上传出了很多的图片,当地的灾情,还有紧急的筹集物资,开展志愿服务,像友成还有当地青海很多的民政组织等,还有西部阳光基金会等筹备了很多的物资。

这种官办的基金会也起到了很好的桥梁纽带的作用,很多外部的NGO到了青海、西宁以后不了解政府的政策,不了解信息,当时一些官办的基金会向青海社工协会了解政府的政策,了解当地的灾情,就能够为外来的NGO提供信息方面的服务,灾区需求方面的服务。

下面是南都基金会支持过的一些项目,这是防疫培训,这是在灾区放电影,这是老人服务,这是心理服务方面的项目,这是刚才高老师说的过渡房的建设,这些都是房屋重建的项目。我们也跟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研发抗震示范房,一方面建筑成本比较低,抗震性能好,也保留当地的文化还有风俗特点。

我们在支持民间组织的过程中,感觉民间组织在做这些工作中也面临很多的困难,很多组织缺乏专职的人员,青海注册的民间组织有2000多家,但是有70、80%的组织都没有专职人员。有一家叫格桑花的民间组织做的非常好,救助了1.7万儿童上学,有1400个在玉树的,但是他们只有两个专职的人员,工资很低,缺乏专职的人员限制了NGO的发展。NGO的经费也很紧张,一方面是捐款少,另外一方面社会、企业要求捐款要用在社会上。还有很多的NGO筹来了物品,但是没有资金把这个钱用到这方面去。

我们根据民间组织面临的困难也有一些思考,决定南都基金会下一步开展工作的方向。首先南都基金会还是继续要支持NGO的人力成本、办公经费和志愿者的补贴,这是我们资助的重点。南都基金会的资金还会很有限,我们一年大概两千万的支出,所以我们一般不支持硬件的建设,比如说盖房子,盖学校,那个不是我们的专长。而且人力成本和办公经费也是最大的困难。

我们也发现了NGO的合作平台非常有必要支持,这种合作平台能够促进NGO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比如说郭虹老师做的5·12救灾中心就很好的起到了作用,为这些NGO服务,发布信息,做一些接待方面的工作,培训方面的工作。四川地震以后,我了解到就有三个合作平台,一个是西宁协调办公室,还有一个是玉树地震民间行动,还有一个的名字我忘了。大概每一个平台都有10个左右的NGO,我们支持合作平台办公室的一些费用。

我们感觉到要重视NGO的专业性和本土性。专业性我可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在西宁的时候看到鹤童派了很多的专业的护理社工到西宁,西宁的各大医院接受了很多的伤员,他们派了护工进去以后,医院对谈到的评价非常高,护工进去了以后,可以解放很多的医生投入到救治方面去,非常专业,他们就辞退了很多的大学生志愿者,这就反映了NGO的专业性的重要。他们请求鹤童从全国派更多的护工进去。

我们觉得本土性还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玉树地区,玉树的高海拔,还有高寒性,还有语言的问题都很重要,要重视培育本土的社会组织还有发动本土的志愿者。其实四川也一样有这么一个问题,比如说很多香港、台湾过去的NGO存在一些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也限制了他们作用的发挥。我们南都基金会也重视专业性和本土性。

下一步的资助重点是支持有经验、有能力的NGO的壮大,并传播复制他们的成功的经验,有很多的NGO做得很好,在做公益项目这方面,但是人力还是有限的,我们希望一方面这些NGO能够继续壮大,招募更多的人员,第二,希望通过南都支持这个机构,把他们的一些经验,好的做法培训别的NGO,复制他们经验,去做更多的事情。比如说我了解到高老师这边做的很好,是不是可以把这套模式培训别的NGO。如果只是一家做的话,一年再怎么做也做不了多少,如果可以把这套经验培训给十家或者是二十家NGO的话,这就不一样了。这是我们的一些想法。

还有刚才大家一再强调的NGO退出以后怎么办的问题,我们也很重视NGO在开展社区工作的时候应该注意培育当地的领袖和骨干,以及社区组织。

最后南都基金会还会推动更多的资源支持民政组织做一些工作,包括我们现在正在筹备的基金会中心,万通基金会,仁爱基金会,友成基金会都是发起机构,还有第二届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也会把推动资源作为我们的一项工作,谢谢大家!

主持人 甘东宇:南都做的非常好的一个案例,而且南都也是这个行业的领头羊,在救灾方面非常有经验。下面有一个完全不同的基金会来做案例分享,他们是北京仁爱基金会,他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介绍经验,仁爱更多的是自己操作型的基金会,下面我们有请仁爱基金会的秘书长林启泰先生!

林启泰:各位大家好!接下来我简单的把仁爱在灾害应急方面的一些探索给大家做一个汇报。灾难太多了,参与太多了,所以没有什么激情了。我先给大家看一下国家的救灾体系现在是一个什么状态,从汶川到玉树,每一次都仔细的摸,这一次才算基本上摸清楚了。国家救灾体号称是九大块,一个是抢险救灾啊、群众生活、卫生防疫、基础保证、生态恢复、地震监测、社会治安、宣传、综合办公室、灾后重建。国务院应急办会在前面设一个联络组,大概就是这么几块的东西。

这几块的东西我们会发现一个什么问题呢?没有人管NGO,NGO是号称每个部门都可以接待NGO,但是是没有人来协调NGO的,我们也会在现场发现每个NGO都非常热情,送了很多紧急物资,重复的发放。因为大部分的NGO还是不能深入到灾区的一线,到真正有需求的盲区,大部分是到了现场就把物资发了,很多灾民会重复的接到物资。如果有一个协调机构的话,就会好很多。这次民政部到玉树去调研的时候,包括跟政府沟通的时候,我们也谈到这个问题,他们也说是,但是我们怎么办呢?他说你们很重要,但是我们怎么办呢?其实对于政府来讲,管理也非常简单,要有一个领导负责,这个领导要有指标,如果没有这一条线的话,其他所有的重要都是口头的,是没有用的,因为跟业绩挂不上钩。

我简单的说一下汶川的仁爱在四川跟友成是对面,友成做儿童中心,我们做仁爱学堂,从都江堰一直建到了青川,建了很多所的板房学校,在灾区大概待了将近四个月,纯建制的待了四个月,后续的社区支持一直到现在还在继续。

玉树现在我们还有十个志愿者在现场做社区服务,前一段时间刚刚移交了一个3500平方的板房,这是我们的社区服务中心,里面大概有11项的项目,包括免费医疗,包括心理辅导,儿童的,还有扫盲教育,还有手工作品等等。

回过头来看,仁爱在几次的灾害中,我们基本上是这样的一个定位,第一个是做政府救助体系的补充者,做民间慈善力量的协调者,做受灾民众的陪伴和服务者。具体的实现是两块,一块是四位一体的程序,救难救急救助救济,救难就是参与到一线的救助,包括挖人,挖尸体。第二块是救急,在灾难发生后,基本上在32小时之内会有一大批的政府那个时候在他的物资也不能够完全筹到,还有一些人群,一些特定的地方还不能覆盖的情况下,我们会有紧急物资的派送,基本上这个时间会持续一周到十天左右,我们就会结束物资发放这一块的工作,转下来做救助的工作。我们主要定位在孩子、儿童。因为我们基金会的日常状态里面更多是做助学和心理抚慰这一块工作,现在心理学说一个负面情绪如果得不到释放的话,21天会成为一个新的神经源的连接,我们在21天内为孩子们恢复上学提供很多条件,建立很多的跟孩子们的互动,更多的是救助。救济这一块是持续的工作,包括社区服务这一块的工作。

从实施的模式来看,我们称为一线贴身持续补漏,一线就是就是一线,贴身就是讲的面对面,补漏就是在政府的主流的救助体系做一些补贴的工作,面对面做一些工作。有一些老师说叫体制外流动人口比较好,这个是我们从汶川一直跟到了最后,外来人员没有人管,四川的时候还好,那个时候我们就在关注,因为四川的天气比较暖和。玉树前面十天在外来人员简直是苦不堪言,外来人员没有帐篷,全部是露天休息。当时我们统计了一下大概有500、600人,让新华社写内参,跟政府沟通协调,最后促使他们搞出了一个灾民信息登记卡,大概半个月左右整出来了。这次我再去的时候,发现灾民信息登记卡是登了,但是外来人员依然领不到任何东西,内勤人员告诉我说救灾的资金是有限的,外来人员不视为青海人,民政部没有办法管,他们说你们回到各自所属的民政部门去要钱去,但是各自所属民政部门又没有这块开支,他们成为了中间的一个皮球。

我们看到媒体,不管是温家宝总理还是胡主席都是很明确的讲要一视同仁,灾区受灾的民众要一视同仁,但是事实就没有一视同仁。这群人其实是灾区目前最弱势的一群群体,这群人就成为了玉树仁爱主要关怀的对象。当然最需要关注的那一段时间已经过去了,他们说外来人员都比较有钱,因为都是做生意。除了死掉的人每一个人是8000块钱,其他的都跟他们没有关系,所以这一块是补漏的一个部分。

再有一块就是家庭伤亡人员特别多的,刚才有一位也听到了说玉树的物资的发放是很混乱的,几乎每一次的发放都有哄抢的情况。所以说只要家里没有强劳力的人就抢不到东西,政府发过去13万顶帐篷,结果还是大量的人缺帐篷,一顶帐篷分五个部分,个人抢到一块,互相不协调,所以最后帐篷还是不够。仁爱在灾区主要是发现这样一些盲点,协调大家来互动,包括协调灾民说你们互相换一下帐篷顶和帐篷底,这样的工作有大量的要协调的事情。

时间的原因我就不再细谈了,我觉得未来我们是非常的希望,政府会有一个部门在一个大的灾难的时候,有一个窗口能够来应对民间慈善组织,其实民间慈善组织就像我们刚才讲的每个人都非常乐意成立很多平台。比如说非公募基金会论坛,刚才讲的基金会中心,乃至于我们在座的很多的平台,都可以成为对接的一个窗口。其实我跟民政部沟通过,我说你只要派一个人就够了,一周和我们开一次会,我们组织五到八个人和你开会,你有物资我们给你发,我们有资源你帮我们协调,以免造成重复。我们有好的方法和经验你们也可以给我们推广。

再有一个就是我们民间的力量自己要能适应,要养成和政府沟通和协调的习惯。其实我们是最民间的一个机构,我们非常的注重政府,我们每到一个地方赈灾,首先先找政府,向他汇报,也向他提出要求。这样有很多的好处,一些特别的情况出现的时候可以找到他们进行协调。再有一个就是对接的专业平台,我们NGO要能够自己大家努力的协调和思考,去做出一些标准性的东西,提交给政府,最后成为引导形成一些标准,调整我们自己协调的一些综合能力。

NGO最重要的就是防止在应急救灾过程中的主动被异化或者是边缘化,我们国家是官本位救灾体系的情况下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主持人 甘东宇:谢谢!下面我们还有一个基金会,就是万通基金会,李劲秘书长我是五一在玉树见到他的,他三天在玉树拣破烂,在拣生活垃圾,倡导垃圾分类,我想他这边也会有他的一些感想跟大家分享。

李劲:今天不讲拣破烂的事情。今天很多人都在谈自己的机构在做什么,我们这个机构是中国非公募基金会论坛的轮式主席,因为工作的原因,所以我对非公募基金会做一些什么事情有一些观察,有一些思考。既然是研讨会,我们做一点思考和一点反思,不一定要说自己做了一些什么事情。

我回来以后也把我们基金会拣垃圾的事情资助当地的民间组织对灾区进行垃圾管理,也很有开创性,但是我回来讲了几次以后发现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也没有什么变化。所以今天我不讲我们做了什么,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思考。

这次玉树救灾很有意思,很多人第一反映就是只有十万人受灾,几个州,几个县,又那么远,政府铺天盖地的都过去了,民间组织到底有什么空间,特别是非公募基金会作为民间组织里面一个上游部分,到底有什么空间?我们从玉树回来以后经过一些交流,我也在思考一些问题,因为这也涉及到我们万通基金会下一步到底要在灾区采取什么策略的问题。

现在我们有13家机构,蓝色的这几个基金会是我所知的参加玉树当地救灾项目的,其他的我没有太听说,其实腾讯是有的,因为腾讯是最近刚加入我们论坛的,我前期没有太了解,所以不好说。我比较一下,这些基金会他们在玉树救灾过程中间,他们的一些特征,他们的空间是怎么样产生的,我希望我的分析不要把邓教授需要评论的部分给占完了,基于我的谈话其他很多人肯定还会有发言的内容。

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是这五家做了一些事情,空间是怎么产生的呢?为什么我们在北京觉得空间可能是有限的时候,其实每家都做了不少的事情,到底有什么共同的因素呢?我想有一个简单的分析。

这五家的背景我不多说了,仁爱他们是有佛教背景的,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可以拿出来说的。这个LOGO上面有一朵莲花,含义是很深刻的。西部阳光是西部阳光背景的基金会,友成是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南都是地产,万通也是地产。

我觉得仁爱和西部阳光都是自己干活的,友成是一边资助一边自己干活。南都是一个综合的,我自己这样认为,新公民计划是自己执行的,但是大量的钱用在资助上,我们万通基金会就是一个资助型基金会。怎么样产生这个空间的呢?一个反映速度,一个重视程度还有一个政府关系。有一些大家刚才引而未发的,没有谈的内容,希望我的了解和理解可以谈出来其他的要素。

仁爱反映的非常快,虽然大家都很快,但是仁爱最快,好像14号在玉树就有服务站了,因为仁爱在玉树有志愿者。西部阳光也非常快,西部阳光的一个资源是靠郭老师那儿,根据在汶川的经验,通过郭虹老师5·12中心,在成都筹集的物资,16号就发过去了,17号就到了。友成基金会就是15号就发物资了,也是在北京,好像是靠着一家超市,是他们的理事单位,16号就在玉树成立了前线指挥部,而且友成大概在15、16号在青海就有一个办公室了,来支持到玉树去的中间在西宁中间的一些民间组织,在那儿可以中转一下。我和陶老师都有幸参观了他们的办公室,有了一个歇脚的地方。南都在15号启动了灾害援助基金。万通15号的时候我们理事长提出了要捐赠,16号我们把这个捐赠过程完全完成了,我们通过国务院应急办捐给了红十字会,在业内大家都笑我们。我们在两天之内完成这个事情,我们要跟红十字会联系,知道他们的需求是什么,要写支票,我们还出了一个捐赠函,我们要保留、了解资金去向和监督资金进展的权利,当然这个权利怎么实现还在探索。

重视程度这个我写了日期,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日期是什么意思。这是秘书长到一线,到玉树的日期。领导人物一定要到一线,这表示了重视程度,这里面好像是东宇去的最晚,他是被伦敦困了一个星期,不然的话很早也就去了。在两个星期之内,这些秘书长都到一线去了,反映速度比较快,NGO出身的基金会动作更快一些。像我们这种基金会,万通是想了一个星期的,我记得星期六晚上我在上海的时候,理事长跟应急办联系说我们还是去一下,当时就去了,在那边见到了很多朋友。

政府关系这一点,大家谈的不多,我知道仁爱基金会有很强的政府关系,林秘书长没有说,刚才林秘书长说了让新华社写内参,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在玉树只有仁爱是住在军区里面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资源。西部阳光我不是很了解,我知道他们16号多成都的时候是听说沿途要检查证件,他们就去找成都的红十字会,省红十字会不给他,后来他们的秘书长硬闯过去的,因为政府说了与救灾没有直接关系的人员和物资不让上去,他们还是从成都开了几十个小时的车闯上去了。友成基金会大家都知道。南都这一次好象有一点不一样,因为是领头羊,我觉得南都这些年的运作是非常独立的,强调理事会自己的意志。万通基金会,我们本来是和政府关系不是很密切,但是我们的理事长是国务院的参事室的参事,他通过国务院应急办让我们把钱捐给了红十字会,建立了和政府的关系。当时我们很快的飞到了玉树,当时能飞到玉树的都是有政府关系的,所以我觉得政府关系很重要。

其他的要素,汶川的经验很重要,志愿者很重要,企业的关系也很重要,对友成来说很重要,他很快能组织物资马上就能发。南都一直有一个救灾基金放在那儿,可以很快动用这个资金。不像我们万通,我们万通是临时修订当年的预算,捐50万,这个对我们本来的主业项目是有冲击的,这个不一定是最好的做法。我们参与的要素主要是我们在行业里面,我们是轮值单位之一,有必要了解行业的进展。我们的和新项目经验就是我们在北京、天津做生态社区项目,资源回收和垃圾管理是我们最核心的业务领域。我们到了那边去,很快可以发现这个需求,可以把在北京的经验用在玉树项目上。

怎么保持这个空间呢?现在我们这个基金会到底有没有救灾策略?这是一个很值得问的问题,像万通可能就没有,什么时候给钱,什么时候不给钱这就是一个策略问题,救灾还有一个政策的问题。以救灾为主业的机构是不用说的,是有的,但是战略规划里面有没有救灾策略这一块,我觉得应该有这个部分才可能内部合法的调配资源,否则的话就会比较被动了。

建立一些核心能力,寻找政策的空间,和政府的关系还有知情能力很重要,你越熟,越知道的规划怎么样,越可能变成项目策略的一部分。到达一线的能力就不用说了,因为你不到达一线很难开发与监测项目,尤其是像玉树这么远,身体不好的会有问题,资金不足的也会有问题。适应变化的能力,一线的情况变化特别快,我们在玉树大概三天时间就开发出一个项目来,就开始实施了。但是现场的变化特别快,居民的聚集区变化特别快,作为垃圾管理来说,没有人就没有垃圾了,人流动以后垃圾也会流动。我们通过灵活性来适应社区当时的变化,这个边界在什么地方,这也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最后一个是文化冲击和适应能力,我们需要有开放的心态,对当地藏传文化的理解。上次非公募基金会开会,有的人说藏民很脏,死了以后洗了好几遍还是黑的,梁老师说这是个人习俗的问题,我们不考虑这方面,我们考虑的是公共空间的问题,要解决公共的问题。

我们的教训就是在社区收垃圾,收的以后堆在佛塔下面,当地的居民当时没有提出来,我回北京以后,听到我们的合作伙伴说当地的居民有很多的意见,他们很快就组织人力联系政府,把这些垃圾收走了。这都是我们要学习的。

作为我们参加了玉树救灾的几个基金会来说,我有一个思考,如何调整和增加人力资源的配备,本来救灾就是你额外的工作,你的人力资源本来就很紧张,你怎么样增加呢?而且整个社会里面公益人才本来就是有限的,你怎么样增加这个人员,培训他们,让他们成为合格的投入公益救灾项目的工作人员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何建立和处理与当地NGO的关系,以我们和江源基金会的关系,我可以很快的把这个资金打过去,但是我们基金会不在的时候,谁来监测他们呢?他会按照我们事先约定好的来行动吗?可能不是那样子的。像江源发展促进会,是一个喝羊奶长大的基金会,他们的员工习惯写英文,我的员工不习惯写英文。这样的情况都是说我们怎么和当地的NGO来处理关系。我们在北京和天津,NGO离我们很近,天天可以打电话,天天要见面也可以见面。

相互协助的空间和需求,像我们、万科、壹基金、自然之友等都想看看怎么样建立一条公益的产业链,但是到现在为止没有什么实质的推进。就是要看一下这个空间怎么相互协作,看看相互协作是不是有需求,大家都在忙于自己的项目,怎么样在自己的项目重合点上能够建立有效的合作,这是一个亲值得思考的问题。

最后我想谈一下大家希望避免谈到的问题就是竞争问题。机构之间有竞争,机构和NGO也形成了竞争关系,我们知道在玉树NGO本来就少,这样的NGO上去以后怎么样和当地的NGO形成良好的关系,促进良性的竞争,也是我们基金会作为整个公益链条的前端组织应该思考的问题。我就是把自己的一些反思跟大家分享一下,不再多谈我们自己了,谢谢。

主持人 甘东宇:谢谢李劲,他是从一个行业的角度进行了一个分析,这是我们这种研讨会特别需要的,不是每一个机构在讲每一个机构,而是稍微跳出来有一些分析的数据。我要稍微改变一下规则,我的今天主要的任务是要改变规则,除了惯常的请专家做点评以外,我还向请我们诺基亚副总给基金会做一下点评。在做公益的时候,基金会和企业都是资源方,在国外是这样分类的,你是一个资源方,NGO组织是一个接受方,从这一点上讲,企业能给我们这些基金会带来很多有益的帮助。我还想再增加一个点评人,我是临时动议的,从NGO的角度来做一个点评,既然是要互动,就是要让大家能够互动起来,我想请郭虹老师给我们四家基金会做一个点评,如果大家同意的话,我就先把话筒交给邓老师,这个环节也交给邓老师主持。

邓国胜:谢谢友成的邀请!我们这个单元跟上一个单元有什么不一样?这个单元的特点在哪里?都是资助方,都是资源方,东宇给我的压力比较大,资源方不好点评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你看他们今天的发言,这三位既讲了自己做了一些什么,刚才李劲一再说不讲自己做什么,还再的讲自己拣垃圾。他们不但讲了自己做什么,还讲了反思,最爱讲反思的就是学者,因为学者不做实事,你看他们也是讲反思,因为他们自己不做,都是资助别人做,所以他们也反思。

我想跳出去点评,今天我是满怀激情而来的,一来就是备受打击,为什么备受打击呢?我一来就碰到了一个第一财经的首席记者,说玉树采访第一天、第二天我都没有见到NGO,NGO都跑到哪儿去了呢?所以我就备受打击。你会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无论是刚才第一个单元,NGO都讲的很活跃,个个都很有能力,你看到我们NGO的领袖,包括第二个单元的NGO的资源方的领袖,个个都是人才,人才济济,个个都做的很好,他们做得很好,你们行动者也做得很好,资助方也做的很好,但是你会发现作为这个行业,它没有声音,大家感觉不到,连我们记者都感觉不到,何况政府怎么会感觉到你们的存在呢?就是说我们研究NGO的多多少少知道这个行业的热闹,跳出这个圈子别人都不知道,这就是问题。我们每个现在都做的很棒,但是今天我们要反思民间力量在救灾过程之中我们的角色是什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行动,趁着茶歇的机会,我再次翻阅了东宇赠送给我们大家的那本新公益的专刊,我推荐大家一定要看,我至少看了三遍了,我今天又看了一遍,做了笔记,东宇的笔录我都可以背出来了,那个写得很好。我们的角色到底是什么?那本书上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大家谈到了很多的角色,包括协助者,包括拾遗补缺,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你们是创新者。

你之所以有价值,之所以需要你救灾,是因为你会创新,因为你会创新,所以你跟政府不一样,那是你的价值。第二个,我们不仅要创新,而且我们要智慧慈善,我们不仅要做慈善,而且我们还要聪明的去做。怎么样聪明的去做呢?不仅是每一个机构都做得很好,而且我们要使这个行业真正的能进入主流,就像我们林秘书长说的进入主流化,而不是被边缘化。这里面关键要做到几个方面的东西。

第一,我们要有分工,包括我们这些资源方也要有自己的分工,不仅自己个人要有自己的定位,而且在行业要有自己的分工。哪一类机构,各自的定位要更加的清晰,这样的话才能更加的专业化。

除了更加的专业化和更好的分工以外,第二个我们要有更好的合作,不仅是我们资源方跟草根NGO有更好的合作,还要利用我们各自的优势,怎么样跟政府合作,我们要跟企业合作,要有更多合作的机制,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这种合作能够继续存在。5·12当时的很多合作现在已经没有了,已经不存在了,我们要有分工,而且能够有更持续的一种合作的机制而不是临时性的、短暂的合作。

第三,我们要放大我们的价值,要跟媒体更多的合作,把我们的价值更好的放大出来,包括地球村有很多的亮点,南都、万通都有自己的亮点,我们怎么把这样一些好的作用放大出来,让更多的社会能够了解,像我们的记者一见到我说NGO哪儿去了,见不着,我觉得还是我们的放大不够,跟媒体的沟通不够,营销不够,在这方面我们要向我们的企业学习,他们的营销做得很好。你不能老是默默无闻的做事,现在已经是新世纪了,不能默默无闻的去做事,要高调的去做。

我们还要扩散,我们不仅要放大我们的价值,而且我们要把我们很多的经验沉淀下来,我们要让更多的人汇集更多受灾的灾民,我们怎么去扩散呢?因为我们放大的还不够,我们放大了还要去扩散,我们不仅要让更多的灾民受益,经验还要沉淀下来,不能每一次灾难都重温旧梦,每一次都从头开始。我们担心汶川地震出现的问题在玉树地震再出现一次,我们不能吃一堑长一智吗?我们不仅要放大,还要扩散,要把知识积淀出来以后再传播。我们只有这样,灾害才能真正的由危变成机,由危机变成机会,我们才能不断的去进步。谢谢大家!

接下来请我们的傅雷做点评。

傅雷:非常感谢,我首先要感谢友成基金会,要感谢儿童乐益会魏巍还有友成基金会邀请我们来参加这次活动。我谈不上点评,本来也没有这样的任务,但是我非常愿意上来讲是因为我自己非常庆幸今天作为唯一的一个跨国企业参加这个会议。刚来的时候我觉得有一点点遗憾,为什么我们的同行都没有来,怎么就我自己来了。到了现在,我非常的庆幸,我觉得参加了这个会议让我自己学了很多,这也是我为什么会来。

今天过来主要是想听一听,了解一下我们的NGO,我们的这些组织们在应急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同时,也想让NGO了解企业,我们在应急的过程中怎么做的,听一听大家的建议和意见。我想我今天来是非常值得的。我听了刚才这三位的演讲,让我学到了很多,我过去一直认为NGO只有两类,一类是集资型的,一类是执行的。执行的拿不到资金,拿到资金的人选不到好项目,作为企业也非常困惑,我的钱应该给谁,给执行的,他可能没有那么大,没有很多国家要求的资质,特别是很多草根的NGO,在每一次灾难发生的时候,我们都会去一线,我们看到很多的NGO组织,但是作为我们这样的企业的钱是给不到他们的。

但是今天我听到了南都基金会讲的非常非常的好,首先他们解决了NGO的需求,南都基金会他们承担了这样一个责任。第二个就是刚才我又听到了仁爱基金会的想法,他们在自己的执行的过程中认真的反思自己的定位,这一点是非常非常好的。以前我们认为NGO更多的是激情和热情,好像没有太多的思考或者不是那么的专业,在这儿我也不隐瞒,我们很多企业都有这样的一些偏见。但是今天我看到了,每一个基金会他们上来谈他们的执行都是谈的非常的专业。刚才仁爱基金会讲到了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政府的补充者,是NGO组织资源的协调者,是灾区人民和社区的一个服务者,我觉得非常好,他们的四位一体,他们的四种服务。

让我感觉到今天我确实是上了非常非常好的一堂课,让我了解到了不同的基金会是如何做的,而且我最后听了万通基金会的秘书长谈的,中间休息的时候,我们在外面有一些交流,他很简单的几句话对我自己的触动也非常大,他说今天听说企业要来我非常高兴,我也觉得我非常想知道企业会谈什么,企业在应急的时候做什么。我听到他讲这个之后,让我自己也觉得我这一趟来自己也非常值得,也可能对别人也有一点点价值。

听完他的介绍,更让我对NGO肃然起敬。我一直觉得在企业的在管理上非常专业化,今天我看到你们讲的,你们分析的,你们的反思和思考都非常非常的专业,不亚于企业。对我们来讲是非常生动和非常值得的一堂课,所以我不能点评,但是我自己也是要表示非常非常的感谢,谢谢。

邓国胜:接下来有请郭虹老师点评!

郭虹:谢谢!首先感谢,我要感谢的人太多了,因为我来自四川灾区,在座的大家都去过灾区,尽管已经两年过去了,可是每当想起那些日子,还是要说一句感谢。

今天学到了很多,我今天一直在这儿听,也一直在这儿记。特别是基金会的态度,我自己觉得是非常的欣慰,两年来,我们公益界都在成长,特别是看到这么多基金会,他们也在成长,也在改变。玉树这一次是非常好的体验,岳耀去了现场,而且是早期的,但是这次我们确实是宣传不够,但是这次是明文规定的宣传要有口径,得和谐,不和谐的东西都被和谐掉了。但是我觉得没有关系,我们只要去做了,我们成长了,这个公益也就成长起来了。

还有一点我回应一下刚才林秘书长说的政府这边,前天我刚刚参加了国务院内务司的关于志愿服务法的立法,人大非常重视这个问题,5月31号最后一稿才出来,6月4号就到成都,现场调研。其中有一个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好的一个信息就是在这个法里头,把志愿服务的协调作为政府职能,这是第一个。既然是一个职能,各级政府要建立一个志愿服务的协调机构,这个机构要来负责志愿服务工作,同时专门还有一个在应急的情况下,应该有专门的机构来接待和对志愿服务进行协调,因为有机构,政府就有资金。如果这个法最后能够够定下来,对我们大家都是一个好的消息。

第三点,我地震以后一直在民间做NGO的工作,同时我另外还有一个身份是我们四川省应急办的专家,也是我们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的专家,地震以后专门成立了一个灾后规划专家指导组,我也是这个里面的成员。我也经常能够参加到政府方面的很多关于灾后重建的工作,我想我自己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真的是在我们的政府的部门,实际上是没有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概念的。

比如说一个最简单的事情,民政部门你自己如果按照新的十二五的规划,你把你的工作按照新的四大块,就是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这样归的话,你自己的工作哪一部分是属于公共服务,哪一部分是属于社会管理,属于社会管理的哪一部分是属于政府自己的职能,哪一部分可以社会协同,哪一部分可以给公众参与的,这样来做一个梳理,对于很多部门来说是一个大课题。

因为按照十二五规划,对政府的功能有一个新的划分,这样的话,很多政府现在就开始挠头了,我的这个工作里头哪一部分是可以拿出给社会协同的,哪一部分是可以让公众参与的。当然这是一件好事情,政府也在成长,也在改变,所以我觉得确实是地震灾难以后,各个方面也是都在成长,都在改变。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觉得这个方向还是很好的。

我感觉到欣慰的是这种成长是相互的,每一个人在这个过程当中都有贡献,我们所有人在这个当中都有收获,确实是体现了参与合作、资源共享,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跟我们现在的和谐社会也是非常和谐的。

最后一点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参加了台湾的一个灾后重建的研讨会,在里面提到了一个问题,地震灾害是第一次灾难,第二次是次生灾难,如果我们灾后重建做的不好就是第三次灾难,他们认为9·21灾后重建中给很多灾民是造成了第三。在2008年6月20多号,台湾的人过来反复跟我们四川的人说一定要有退出机制,至少在四川的NGO这一块大家的概念都是有的,就是退出机制的概念是有的。我也觉得他们的这点经验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还有一个共识,就是在那次会上他们提到了一个新的概念叫慈善霸权,我理解的不是特别深刻,我也想把它放到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上一次开会我们叫过渡援建,刚才我们说灾区等靠要,有的时候是由于你形成了一种霸权以后,他表示出另外一种形式的回应,因为你确实太强势了,就是一种霸权在那里,那就算了,我自己就放弃了,所有的一切都给你。这个慈善霸权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值得思考的。台湾同行给我们提的这个东西我愿意跟大家一起分享。谢谢。

邓国胜:我们给大家一个机会,一个问题。

高小贤:刚才历史我的发言当中也谈到了,作为一个执行机构的时候,我们谈到民间组织在灾后行动和应对决策的时候,我们看到汶川大地震政府重建的时候的很多问题,慈善霸权不是NGO造成的,而是政府造成的。我看台湾感觉到中国民间机构和基金会联手起来真正把我们专业做几个重建的案例出来,有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出来,但是这个是需要执行机构和基金会共同合作的。

资助的时间阶段太短的话是做不出来的,所以我希望我们的私募基金会眼光再远一点,再看到资助救灾时不要看到眼前的服务和救灾,还要看到推动中国公民社会成长和中国公民社会民间机构在灾后重建中扮演的角色,共同携手作出一些好的案例出来。这是我的一点期望,谢谢。

邓国胜:这个单元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发言人。

主持人 魏巍:现在我们已经是6点钟了,我们要尽量加快整个的程序。我是魏巍,是儿童基金会在中国的负责人,我是作为这个环节的主持人,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了诺基亚的傅雷女士给我们大家谈一下诺基亚在地震和救灾过程中所做的工作。我跟傅律师也比较熟悉,我们一起合作做了一些项目,我们再请傅女士上台介绍一下诺基亚的情况。

傅雷:非常感谢,尽管剩下的人不多,还是我的一个专场报告会。这也是我今天要来的一个主要目的,我是希望能够给NGO一个机会了解企业在应急中是如何做和如何想的。

在我们内部有一个我们叫常规的应急的流程,任何企业不光是在做生意的时候有所准备,在任何一项工作中都要有所准备。我们在企业社会责任的时候要有一个职能部门,这个职能部门在管理自己工作的时候也像管理他的业务一样。所以当灾难发生的时候,我们讲有几个具体的步骤。

首先制订计划,然后商务预警措施,员工参与个合作伙伴规划。在灾难没有发生之前我们要有这样的流程。首先我们要知道不是在灾难发生之后要做什么,而是在灾难发生之前我们要有一个先有一个预先的准备。在制订规划方面要做什么,商务预警方面做什么,在员工参与方面我们应该有哪些准备,在合作伙伴的规划方面我们应该去从哪些流程上走,这都是我们预先要做的一个考虑。

当灾难发生的时候,我们是如何做的呢?首先是如何响应。在每一次灾难发生的时候,这几年在中国的灾难比较多了,从2008年的冰灾雪灾,往前是非典,再到5·12,再到玉树,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成立一个紧急应急小组,这个成员包括我们的高级管理层,包括我们所有相应的职能部门,这里有我们HR部门,有咨询部门等等,还有相关的所有可能跟应急会发生联系的部门都会参与到这个应急小组中。

在这个应急小组里,我们首先要讨论应急方案,如何去做救助,在这个救助方案里,实际上我后面会有两个案例给大家做一个分享。一个是这次玉树的救助,还有一个是我们在四川的5·12的救助。最后就是重建,实际上是救援和重建是分开的,任何一个像地震这样的大灾难,我们一定把它分成是两个阶段。

刚才我听了万通的秘书长的分析,我在看日期的时候自己的心里也在默默的想我们企业做的怎么样。当时我们认为我们的反映还是非常非常的快的,我们也是在20号的那一周就去到了西宁,当然我们作为企业来讲,我们有我们自己的核心技术就是移动通信。每次当灾难发生的时候,我们就想到核心技术如何帮到解决救灾的方案。其实我们自己有一句口号,就是我们在救灾的时候,我们要重在做实事,刚才我在听到民营企业讲到说举牌去飙赞助的钱的多少实际上不是企业应该做的,这使我非常的欣慰。那个排行榜让很多有责任心的企业望而退却。

如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用最快的方法帮到和解决灾区的需求,在我们紧急救助方面是协同了三个运营商,另外我们是通过我们每次在救灾的时候选择的扶贫基金会。我也可以讲一下为什么当时我们会选择了中国扶贫基金会,当时排在前三的没有他们,我们在5·12的时候是挨个打电话,当时我们第一个条件就是我们的钱捐出去了以后,能不能让我们知道这个钱干什么了。第二个就是我们能不能定向捐助,当时我们了解到一些需求。当时排在前三的都有不同的回答,但是这两个问题他们都是不能给一个正确的回复的。所以最后我们选择了中国扶贫基金会,当时我们也认为在救灾的时候选择的非常正确。

通过这个案例2,可以具体的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紧急救护的时候,我们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个在紧急救助的时候,首先就是跟四川移动我们捐赠手机,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就是我们的合资公司做系统的救助,首先恢复机站的通讯,中国移动的董事长王建宙第一时间带着这些手机去了灾区,让那些指挥人员和工作人员尽快的建立通讯。

第二,我们派出了我们自己的客户援灾服务小组,我们西区的办公室在成都,当时有200多名志愿者员工,他们派了六辆售后服务车在现场给大家做免费通话的服务和充电的服务。

第三,我们资助了一个医疗救助队。这个是当时在第一时间可能大家就需要的,也不是用金钱可以解决的很多问题。

第二阶段灾后重建,当时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那时候我们也面临媒体的一些压力,当时承诺了要捐,因为在紧急救助我们捐了1900万现金加物料,我们承诺要捐赠4500万,经常会有媒体来问你们的4500万干什么了,捐给谁了。我们当时花了很多时间首先做一个洞察灾区的需求,我自己本人在6-8个月之间去过了四川起码五次,我们到了村里跟村民谈,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做政府规划的洞察,我们认真研究以后,同时来分析和跟所有给我们报项目的NGO进行了座谈和筛选。这个时间确实是我们花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我在这儿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内部确定重建建设的流程,我们在6-7月是做了需求的探讨。8月份我们做了研究和分析,在9月份我们在预算上去落实,我们在承诺捐了之后,这些钱是要从总部拨给我们,我们要走一整套的流程。同时我们成立了管理层的领导小组,有项目的工作小组,所有项目小组的成员的选择以及我们对项目的筛选和我们跟所有的NGO去一遍一遍的讨论这些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我想这一点其实也是非常想跟NGO探讨的,就是说当你们去申请钱的时候,你们一定要知道,因为作为企业来讲,他一再讲投入和产出。当我们作为一个经营性的时候,我们的产出是讲的利润,当我们作为一个公益项目的时候,我们的投入也要讲产出,这个产出是讲的受益人的利益的最大化。当你一个项目不能够最大化的体现投入的时候,作为企业来讲就会有一些疑问。

很多人讲你们投这个钱不是为了赚钱,就不用这么仔细的追究,你把钱给我们就可以了,我们怎么做你们不用管。作为诺基亚来讲,我们一开始就不是这样的,以前有很多企业这样,但是现在我们也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关注每一个非营利组织他们的钱用的不是有效。他并不怀疑你把钱浪费了,但是他怀疑你的能力,怀疑你对管理和你对有效性的认知。这一点也是我们花了很多很多的时间,所以我们有一个讨论,到最后的方案。

我们最终的4500万只投了两个项目,一个是YBC项目,就是灾后青年创业和就业的项目,这个项目我们能投1000万,是因为我们在前面的5年投给YBC100万,我们进行了五年的跟踪以后发现非常的好,成功率是96%,所以这一点在全球都是一个罕见的成功率。

第二个项目就是金色阳光。这个项目我想大家还不是太熟悉,除了我们在四川做过两次发布会以外,我在这儿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项目,这个项目主要是利用我们自己的一个核心技术,就是移动通信,也是我们对整个灾区的需求和政府重点投入的研究之后,我们发现我们的有限资源应该去做一些社区需求的,但是暂时政府没有大量的资金去投入的这样一些项目。通过我们的研发中心,通过中科院信息所,通过北邮共同成立了一个科研小组,花了大概半年时间,做了一套手机心理测评系统,经过这个问卷之后会提供一套解决方案,会通过这个手机给你一些文字、图片或者是音乐的帮助你平复或者是帮助你去缓解轻度。如果是中度的压力,建议你到热线,有一对一的咨询师给你一些引导和治疗。如果是重度的,建议你去心理医生那儿去咨询。

这样的解决方案靠一个、两个、三个NGO都是实现不了的。我们的资助方除了诺基亚还有中国移动,我们的合作伙伴除了技术支援的备有、心理所,还有一个公司把这个作为一个非营利的项目来参与。我们给NGO一个建议,将来你们要做项目的时候也要拉一些经营性的,他们有爱心,愿意做这样的一些事情。只有他们进来,这个项目才能可持续。当这个项目做到一定阶段之后,要慢慢的开始去拓展那些不是受灾的人,但是也有这个需求,可以收费,可以用经营的模式去维持这样的一个项目,能够长期的可持续的去经营。有NBI,NBI是提供社区中心,除了受灾时候的压力之外,就像刚才郭老师讲的,你受灾的时候和你再过几年之后,在重建的时候还有新的心里压力,还有更多的人可能会产生,所以有一个社区中心会给大家提供一个很好的服务。在这个项目里,我们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如何调动更多的资源,如何整合这个的资源,这个是我们自己在做,我们的合作伙伴也在做,就是如何建立一个生态系统。这样的一个系统能够让受益群体,能够让资助方,能够让政府和专家学者,能够让所有有价值、有贡献,可能不是出钱,可能也不是出力,他们都能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

我们在这个项目里是尽可能的发挥这个作用,让更多的群体,让更多的利益相关者能够贡献他们自己的资源、智慧和力量。

这个项目我们现在的进展情况非常的好,今年的5·12我又去了成都,我们看到了我们的系统现在已经正式开通了,大概有几万人上线,我们的热线也开通了,开始试运行。另外社区中心有一个专门的启动仪式,五月份启动仪式也受到了当地的村民和当地的政府,以及当地的很多的相关的组织机构非常非常大的关注和认同。

有了这样一个社区中心之后,很多的NGO可以在这儿把它作为一个平台和基地,为当地的村民去服务,去提供他们的一些援助。这是我们两个项目的一个案例分享。

通过这些项目,我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到企业是如何应对应急,企业在选择项目和通过NGO执行项目的时候,我们更看重的是什么。最后还是用这句话来结束我的演讲,用我们的力量,大家共同担负起企业社会责任,谢谢大家!

主持人 魏巍:非常感谢傅女士给我们一个非常全新的视角来探讨企业是怎么做项目的。下面我们有请顾林生先生,他是中国民盟的代表,也是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副总工程师,有请!

顾林生:我先谈谈我的感想,今天对我的冲击很大,为什么呢?我今天看到了几股力量,NGO的力量、资助方的力量、研究机构的力量、政府的力量、企业的力量,力量很大,围绕着NGO,围绕着民间组织,几股力量都在酝酿和运动,我觉得这个力量是非常大的。为什么呢?我不是NGO民间组织研究领域里的人,我是圈外圈外的人,但是我今天很有幸,我想想当初2000年、1999年、1998年我在联合国工作的时候,我给清华大学NGO中心要出版一本叫中国NGO案例研究2000年,当时是没有钱,没有书号,我记得给他500美金,给了一个联合国的一个书号。现在过去了十年了,十年以后发展到这么大,我真的是感到很吃惊。

第二个感想,我和我的一个同学又走到了一块儿,他当时搞NGO,我搞灾害,现在我们又走在了一起。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意味着围绕着这些领域里面我们怎么来把力量结合起来,怎么把力量整合起来,今天的一个感受就是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领域发挥自己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是代表中央民盟,在今天北京天子脚下,皇帝脚下能够讨论这个话题,我觉得意义非常重大。像郭老师还有几个基金会、企业的发言使我感受很深。其实我又不是企业,不是研究机构,也不代表政府,但是我今天的角色就是给大家说三道四,今后从我所从事的工作当中,从我们国家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中间,今后往哪个方向走,或者是在哪个方向需要民间力量,我想讲这些内容,这是我要讲的。

大家今天讲了一些很好的内容,8月份要召开APCT会议,要把中国作为模型,以后发展中国家的所有的恢复重建和可持续发展都要一条一条的说出来,你按照这个做,最后是能力建设。

我搞的工作就是从虚的到实的,现在我搞规划,最终是落到了空的,我觉得这是最实东西。通过非典到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我们能够增加多少,打叉的是不好的地方,三角的是改善的很好的增强防灾减灾力量资源整合和协调配合这一块不够,强化对自然灾害预防、避险这一块也不够。我们国家是两大块,一块是以王振耀司长为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的防灾减灾这一块领域,另一块是我们国家非典以后,以国务院应急班为主的应急管理体系工作。最后在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弄明白的两个之间的关系,但是大家看到我们国家通过汶川大地震之后,到玉树大地震进步很大的是应急管理这一块,但是我们在防灾减灾,在防这一块的地方还是相当弱的。今天的任务是NGO民间力量希望要转向在防这一块和长效性这一块。

我们资源整合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资源整合,灾前灾后,是硬件还是软件等等方面的投资建设这里面有很大很大的问题。大家可能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进步,看到了轰轰烈烈的事情,但是也看到了根本没有改变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给玉树每家每户500块钱,把他的房屋整修整修,加固加固,会省很多钱。我们的汶川大地震之后做了什么呢?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的。

我举一个日本的例子,大家看自救、互救、公救,日本阪神大地震告诉你灾害随时出现,自己的生命自己保护,自己的城市自己保护,首先从平日,从自己身边开始告诉我们。这深日本神户恢复重建的市民幸福指标,你看志愿者NPO等参加的人数的比例,老百姓中五个人之中有一个是参与了这样的活动,建立了自我组织,今天我们的胡博士提出了NGO退后以后当地力量的培养很重要,还提出了防灾福利社会。

灾害是随时有的,我现在提出来是灾害伴随着我们生活,我们的生活就是跟灾害是联系的,这是一个辨证关系。但是现代化使我们认为我们和灾害没有什么缘分,这就导致了日本这样多灾的国家也变成了现代人、文明人,而失去了对抗御灾害的本能的能力。这次汶川大地震恢复重建,我们今后给那些孩子带来什么样的一个结果,我想大家可以想想,这样的学校里培养的学生将来是怎样的一个学生。这是2004年我们写城乡公共安全体系和综合防灾体系,里面有很多的工作。

第一条要由救灾性、应急型的参与走向灾害预防型、长效管理的型的参与。我们在1998年的时候,在上海当时提出可持续发展,把灾害管理提出来。当时我们有一些院士人说顾老师你怎么把灾害放进去呢?现在看来,这一块要放进去,不是纯粹为了减灾而防灾,要可持续发展。今天我们几个基金会都提出来了扶贫、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结合起来,这是1999年联合国在防灾减灾战略中提出来的。

还有一个很大的任务,大家研究神户大地震以后,神户市民活动,神户的NGO力量变成了国际的力量,他走出去了。我们国家现在培养出了走出国门的减灾志愿者和团体,这个任务是非常重要的,国家的已经做了,而且我已经把日本政府援助的钱用在了培训项目上了,然后跟韩国、新加坡联系起来,对东南亚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国家性来做的。我们四川汶川大地震这么大的灾害,玉树,还有长江水灾等等方面,我觉得还有我们的奥运会的经验教训等等方面,我觉得下一步我们要走出国门。

还有就是重视硬件建设,还是要在制度上进行提高。还有从外来型转向内发型的民间力量,培养当地的志愿者。这一块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你当地志愿者当地来做。最后把公共安全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点问题。ISO的发展过程中,从环境安全、信息安全、风险安全、食品安全到企业社会责任安全,这一块作为政府来说,是政府的应急管理新的发展方向。

我们这个国家是很聪明的,我们在制订国家政策的时候,是欧美、日本都收集起来了,你们看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领,2007年开始的,但是这是联合国科教问会组织,这个版本我们看了比日本做的还要好,但是我们没有实施。2008年汶川大地震,现在总算发出来了,当时我们意识不高,所以这一块我们在做。包括把学校和社区相结合,我们试探做这个工作等等方面。民间组织和企业,包括企业的社会责任里面有很多很多的东西。我的介绍就到这儿,谢谢。

主持人 魏巍:下面由友成基金会的零慧女士!

零慧:刚才听了那么多的领导、专家和我们民间的行动者的发言,真的是学到了特别多的东西。可能听到的很多都是从我们应该怎么做,机制怎么来建立这样的角度来说的,今天我的这个很简短的发言我想说的是我们在做的过程中的人的因素。也就是我们非常多的可爱的志愿者是怎么来参与我们的这些灾害应对的工作的。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关于友成赈旱的行动大家的袋子里有相关的介绍,我就不多说了。我想强调的是我们的志愿者在本地有非常持续的参与,这是对旱情和贫困信息的收集,这是我们志愿者拍回来的照片,这是我们志愿者去现场调查的时候,他们的感动,把这些信息传达给了我们的理事企业,从而促使了很多后续的活动。

友成赈旱行动的工作流程,从需求评估、物资采购、水柜安装、捐赠到维护,都是由志愿者来完成的。友成志愿者支持中心为所有参加赈旱行动的志愿者提供了非常完整的一个支持的体系。包括岗前的培训,志愿者工作手册、项目管理手册,以及对志愿者在工作过程中的督导、认可和激励等等。还有其他的一些比如说意外伤害的保险,以及一些硬件设备的配置,并且保证志愿者在乡村和路上的吃住行都是我们支持体系的内容。

这是我们赈旱行动在三省五地的项目点的示意图,这是在广西龙胜县,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小的地图,大家可以想象在那样的山路里头,志愿者跟着司机,跟着我们扶贫办的官员需要走过多少的路,这是在河池的东巴凤地区,这是在百色,这是我在的那个项目点,这是重庆的彭水,这是建成以后的水柜。其实这个水柜选取的方式也是我们志愿者创新出来的,因为当时赈旱的时候有很多人捐水,捐钱,还有以前政府建的一些水泥的水窖,没有人实施捐不锈钢水柜的行动。当地的村民也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他们可能有一些村民有钱的能够做一个一吨或者是两吨的放在房子顶上,像我们这样比较大型的水柜还是第一次见,大家也觉得比较新鲜,实用性是可以跟当地现有的供水系统和政府的送水车可以结合起来的,实用性还是非常的不错。

在这个活动中,有来自广西、重庆、河北、四川、北京的志愿者,除了我们友成驿站的志愿者,还动员了当地非常多的本地志愿者来参加这个活动。大家可以看到这一张照片,是四川仪陇的一位志愿者,要出发去桂林的一个照片,我们都非常的担心,他在路上会发生什么样的一些情况,但是他曾经是一位军人,他非常的勇敢,第一个奔赴前线。

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刚才我也介绍了,都是由志愿者来参与的。这是志愿者在学校去走访,这个过程非常有意思,因为有一些企业的志愿者代表和政府的志愿者代表也参加了我们的一些活动,他说你们去的那些学校真的是够偏的,我在这个地方待了十年了,我都没有去过那个学校,我们整个这个项目的设计就是把需要的水柜送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去。这是我们在考察水柜生产厂,采购配件,送水柜,行李安装。大家看到穿红色衣服的就是友成的志愿者。这是通水的时候孩子都特别的高兴。我想说的是我们的这些公益的行动可能整个大的项目设计是希望能够使当地的社区受益,并且得到真正的实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参与项目的志愿者本身也是能够得到成长和收获的。这里头有几个比较典型的故事,我就不在这儿讲了,我们可以看到那边有一位年纪比较大的志愿者,是我们整个志愿者队伍中年纪最大的,他是广西南宁的一位原来是给领导开车的司机,他说我现在退休了,还是想开车,我给志愿者开车一分钱都不要,他也是一个专职的司机志愿者。

全程参与奖获得者赵老师是桂林市教育局指定在当地蹲点的一个老师,是全部参与了我们整个的活动。在志愿者的成长和收获这里面,我们用了一些非常人性化的方式,非常个人化的一些方式给志愿者做一些认可和激励,大家可以看到那边有我们评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奖项,每个志愿者领到的奖都是不一样的。在赈旱总结大会过程中,志愿者也表示要在今后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参与志愿服务。

这是当地孩子的笑脸,这是对志愿者最大的激励。整个赈旱行动除了友成的几个志愿者以外,在当地的志愿者是得到了非常大的动员这些志愿者经过这样的一次活动,他们能够更加持续的去关注当地社区的发展,关注学校的教育等等的这些内容,都是我们能够留给社区的一些非常宝贵的财富。我们也通过友成志愿者驿站作为实验的基地,能让这些志愿者在当地有一个参与公益的平台。所以我想这是整个行动能够给社区留下的一个长效的财富。我就讲这些,我代表所有曾经和我一起战斗的志愿者向大会表示感谢,谢谢!

主持人 魏巍:有请金教授给我们做点评。

金锦萍:大家好,我觉得今天这个灾害应对中的应急很重要,但是今天这个会议咱们在规则方面有点不应急,所以为了给大家节省时间,我就长话短说。首先我觉得今天这个会既然是民间力量,要对民间力量有一个界定,民间力量不光是我们这些NGO,更多的是企业和个人,甚至是没有加入任何组织的一些个人都是。如果看英文的话,可能会界定比较明确一点。

我们NGO总在考虑我在灾区能做什么,比如说像玉树地震发生之后,为什么这么多人说我们作用好象不大,可为的空间不大,今天听了以后我就发现其实空间很大,主要是事在人为。我们的NGO不可能说我跟政府并驾齐驱,也不可能替代政府。这样的定位,你的心态会比较平和,但是同时我们又是以慈善为业的,同时也可以看到空间都是自己争取来的,有一些组织会说我们做好之后,就把我们接管了,这是一个很好的表现,说明我们的行动经过倡导被接受了,这有什么不好呢。

今天我们会议本来的安排很有意思,先从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开始,然后到基金会,一般是看作是资金的中转部,再到我们的企业,就是资金的来源。但是我发现组织里面少了一些,比如说企业这一块我们今天没有请国有企业的来,有外资企业和民营的。基金会这一块我们今天一个公募性基金会都没有来,为什么我会专门提国有企业和公募基金会的问题呢?实际上像公募基金会的话,他们如果来的话也会不一样,比如说这次玉树地震以后,央视曾经办过一个慈善晚会,明确规定有三个组织是可以接受捐款的,同时把刚才几位企业家都提到的扶贫基金会也是列在名单之外的,这又回到了第一个问题上去,赈灾是不是真的是有一种特殊通道和一种特殊关系,每一个NGO只要以救灾作为宗旨的话就是自己的权利。我想这样一种循环的论证没有任何的必要,你要想做事情永远能做到通道和机制。

我又发现今天来的企业是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他们在做慈善的时候,并不是说像以前那样是一个盲目的捐赠者,变得很聪明,比如说像章诺基亚他们来的傅雷女士,他在介绍他的项目的时候,那两个项目是非常专业的公益项目,已经要变成一个明智的捐赠者、积极的捐赠者和负责任的捐赠者,良好的捐赠者绝对不能败坏受助者的品行。

有可能会通过我们过渡慈善,是不是败坏着受助者的品行,他们同情心的减弱是不是都是我们在做慈善的时候值得反思的地方。其实企业承担责任的时候,形式是非常多的,我没有办法一一讲了,但是有一点我可以看到,我们的企业社会责任还是企业的一部分,还是会跟企业的商业目标合并在一起来做。很多企业把公益作为提升自己品牌的一个途径,但是如果真的走进慈善,走进公益,真正品牌的提升并不是说你在媒体之下的这样一种知名度的提高,而恰恰是要把公益和慈善作为你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深入进去,把自己的企业变成有责任的公民身份,这样才是真正的品牌。

在灾害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事实上无论怎么样,尽管有很多不足,但是可以看到我们的民间社会真的在成长,是喜人的成长,尽管有的时候会有一些反复,请大家一定要坚持自己的信心,因为如果连我们都没有信心的话,我们还能够期待什么呢?就讲这些,谢谢。

主持人 魏巍:非常感谢金女士非常精彩的点评。到此为止我们整个的分论坛也就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能够花这么长的时间来讨论,今天我们有机会跟来自政府部门、来自执行机构、来自资助机构、来自企业和来自研究机构的不同的领域的人士讨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会议到此结束,非常的感谢大家!

第二篇:在行动与变革中持续发展

在行动与变革中持续发展

——在淳安县09年教育科研年会上的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校长:

大家好!举世瞩目的两会刚刚闭幕,温家宝总理在09年工作部署中明确指出:各级各类教育都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课程、教材、教育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一起来共同研究、探讨、总结、交流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其意义将更加深远。十多年来,姜家镇小的教育科研经历了风风雨雨,看到了“彩虹”,同时也遇到了困难、挫折,但我们从来不曾迟疑和停留,始终本着“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科研精神一直走到今天,为什么我们能够一直坚持着,因为我们有一个精神支柱:那就是教育局领导的支持、鼓励、鞭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姜家镇小人坚定一个信念:在摸索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突破。

下面我就三个方面向大家作个汇报,请大家给予指导。

一、我们的行动:开发了教师潜能

我们认为课题运行的真正生命力是教师潜能的无限释放。在课题运行中,我们始终在找寻一种能够激发教师潜能的运行方式,工作中主要从4个方面入手。

1、逐个交流,更新观念,形成课题

学校课题研究之初,教科室主任带着课题组长挨家挨户闲聊,并和科研骨干组成课堂调研小组,深入课堂教学,帮助教师反思教学困惑,找出日常教学问题所在,并把问题转换为小课题研究课题。

2、创设方式,鼓励自学,主动吸收

我们做教育科研最大的困扰是教师理论素养的缺乏,而教育理论也是我们做好教育科研最需要的原材料。如何来化解这个问题?我们在研究中创设了3大活动,以鼓励教师千方百计的学习教育理论。

①读: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教育教学理论。

②听:派送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后返校传经送宝。

③聊:在闲聊中做课题,教师利用日常办公闲聊教学研究心得,在不经意中获得学习,达成资源共享。

3、立足课堂,研究课堂,轻负高质

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要实现轻负高质,最根本的做法是立足课堂,研究课堂课堂,在课堂这个主阵地上,切实解决好根本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师生从低效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因此整个教育科研过程,我们都坚持以“课堂研究”为中心。

①研究每堂“平时课”,积极捕捉课堂亮点。这种以课题主导的课堂与传统表演性的“观摩课”最大的区别是带着课题意识上课、听课。听课者是作为一个合作伙伴的角色进入课堂,是帮助课堂当事人寻找课堂亮点,而不是随意性的观摩;课上完后,执教者依据听课者的意见收集课堂亮点,整理成文,思考原由。

②围绕主题研好每堂“研究课”,完善合理部分,突破不合理的环节。以主题引领的课堂与传统表演性的“观摩课”最大的区别是课堂教学始终围绕某一主题展开,所关注的是研究的价值。

③群策群力研好每堂“参评课”,以一堂课的纵深挖掘带动个人水平的辐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教师经历了无数个“平时课”与“研究课”的磨练下,我们一有机会就把教师推向战场,利用县级优质课评比的展台,展现教师的百日修炼。在全体教师的帮助下,提炼精华,全体论证“参评课”,学会系统布局课堂,从而带动个人课堂水平的跨越式成长。

4、寻找平台,释放收获,展现风采

海伦●凯勒说过:当一个人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地上爬。

教师需要有释放自己才能的空间,因此一旦教师有了充足的收获,我们就给教师提供展现风采的平台。在课题展示课中,以课堂为载体,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形象地展示给全校教师;在课题发布会上,鼓励教师公开演说自己的课题研究收获与成果;在课题赠送会上,把自己的课题专利送给同伴,以利相互欣赏、学习,而且我们还把教师的科研成果印成集子,赠送到兄弟学校,以扩大知名度。

二、我们的变革:实施了五大转变

回首十一年的科研历程,面对原有工作中的局限性,我们在新的工作中树立了新的工作思路:在科研管理中实施了五大转变。

1、科研考核重心向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转变

科研考核是调动老师参与研究热情的一个重要方面。我校自从有教育科研考核以来,就只有“奖”,没有“罚”,老师们参与科研没有任何负担。和很多学校一样,我校的科研考核曾经只停留在对获奖成果和论文的奖励上,但我们发现研究成果获奖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因此,在2008年9月修改了《姜家镇小教育科研考核条例》,在考核中实现由终结性评价向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转变。不仅关注研究成果的获奖层次,关注老师在教育科研中的参与度和效度,更关注研究成果在实际工作中的有效性。这种转变,弱化做教育科研的功利心。

2、课题管理向项目型转变

以往,我校在课题研究中采用了基于“总课题统领”的管理模式,在研究中,大家吃大锅饭,很不利于教师能动性的发挥。如今,我们创立了基于“项目管理”的课题运行模式,教师们在研究中有了自己的小课题,犹如实施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拥有了自己的“责任田”。这样以来,干劲就足了,潜能得到了激发。本学期我校教师有10多项小课题在县级立项,教师们在日常工作中以“小课题”为导向,以总结变革自我经验为基础,切实解决了困惑自己已久的教学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益,最终吹响了“轻负高质”的号角。

3、科研成果交流向网络化转变

为了便于老师们及时交流课题研究成果,便于学校对教师研究成果的整理和建档。学校于2009年1月初建立学校教育科研博客“守护梦想”。两个月来,共有老师们的各类科研博文30余篇。这样一来,缩小了老师们交流的时空限制,提高了研究的效率。小

4、科研管理机构向一体化转变

教师的教学工作普遍繁杂琐碎,为了减轻教师不必要的负担,学校将教导处工作与教科室工作进行整合,尽量统领于课题研究之下,教研组即课题组,“教科研训一体化”,做到科研工作常态化,日常工作科研化。

5、教师培训向课题化转变

依托课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我校有特色的教师成长模式。然而,近几年来,我校科研骨干力量流失严重,如何快速有效建好科研队伍是当务之急,因此,我校确立了《基于农村青年教师的团队专业能力提升的“主题式磨课”模式研究》的课题进行研究(2008年7月市级立项),加大教师的培养力度。

三.我们的成果:走出了学校特色

2008年,我校共有两项市级立项课题,即《基于探究教学的对话艺术研究》和《基于农村青年教师的团队专业能力提升的“主题式磨课”模式研究》,前一项刚刚结题,后一项正在研究过程中。在11项县级立项课题中,有一项为县重点课题,十项为教师个人研究课题。这一年里,我校教师的课题研究成果和论文的获奖层次均在县二等奖以上,最高级别为市级一等奖。

持续发展的科研历程,重塑了教师们的内在精神品质,大家以“研究的视角”主持学校工作,整体带动了教育教学的发展,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在德育方面,我们将美学思想与德育理念相融合,实施了美学德育的实践探索;在教学方面,形成了“我探究故我在”的精神情结;在学生发展方面,培养了学生个性:2007年12月,我校学生在第七届亚太地区口琴节比赛中获得特别奖。学生写的作文也两次以专刊的形式在国家级刊物《作文报》上得以刊登。

学生的变化,教师的发展是对教育科研形象生动的写照,而正是这些最基础的发展彰显了我校教育科研的无限生命力。

谢谢大家。

第三篇:会计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与角色

会计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与角色会计工作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在各个企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顶工作。随着国际投融资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会计国际化已日益成为各个国家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京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构成,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从新版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及内容来看,各项准则环环相扣、衔接有序,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一个企业的企业管理工作涉及许多不同的部门,其管理成效的优劣不是管理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它是企业若干部门共同执行的结果。由于会计部门和企业的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发生广泛、直接、连续的关系,因此,会计部门在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各部门中处于中心位置,只有让会计参与到企业管理之中,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会计工作,就没有企业管理。

会计信息是各级政府对经济形势分析判断以及国家宏观调控决策和微观主体对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会计部门及会计工作人员,肩负着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反映、监督、分析和咨询的任务,会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都在围绕着信息工作而展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决策的正确与否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而决策的正确与否往往又取决于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及时性。企业决策者只有利用准确的会计信息,进行全方位分析,才能确保生产与销售、市场开拓、产品定价、资金投入的协调统一,保证经营决策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使企业枪的先机,掌握主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管理的目的在于合理地分配劳动,以节约劳动时间。要科学地管理经济,就必须要进行经济核算,而经济核算的中心是会计核算。现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劳动分工和协作更细,更复杂,再生产各环节之间,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也更广,因此,只有通过会计核算,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各种有关数据和资料,才有可能组织企业经济的综合平衡,才能对社会生产进行反映和控制,做出科学预测,以指导企业经济的发展。

会计分析既是制定计划的前提,又是检查计划执

行情况、反映工作成绩、提出改进意见的主要手段。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成果所进行的会计分析,一是可以挖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和途径;二是可以发现企业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三是可以找出差距及原因进而提出对策。

因此,会计作为企业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管理工具,不仅仅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与结果,还通过预算、监督、参与决策等,参与到企业管理过程之中,作为一个重要管理环节来使用,作为履行此项工作的会计人员自己应充分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履行自己管理工作职责。

第四篇:应对挑战青年在行动演讲稿

让青春在为矿山事业的奋斗中燃烧

半个世纪以来,是谁在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上,使这里生机盎然,百花斗艳?是谁在这片漫漫黄土之上,使这里经济腾飞,迅猛发展?是大庄矿几代人为我们的矿山,无私的挥洒着他们的汗水、奉献着他们的青春。

身为煤矿人,我深深地体会着煤矿工人那艰苦的工作环境。在大雪纷飞的寒冷季节里,煤矿工人脱去干净而暖和的衣服,换上单薄而布满煤尘的工作服走上那阴暗潮湿井下,走向采煤战场。钻机的轰鸣声与工友们的喊号声汇织成了动听的交响乐,在纵横交错的巷道里久久回荡。

身为煤矿人,骨子里就得有一种牺牲精神。常年奋战在地心深处,工作是十分艰苦的,当人们筹备着假日的休闲时,我们煤矿工人仍然奋战在一线。当大家都沉浸在新春佳节的欢乐气氛里,可我们的煤矿工人还在坚守岗位。为了煤矿事业的发展我们放弃了多少个假日,放弃了多少和爱人、孩子相处的亲情时刻,放弃了多少常回家看看的机会。他们将青春在井下燃烧,烧出了一个红彤彤的人生。有了前辈的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硕果累累。

作为大庄矿的一名青年人,我不能坐享前辈的成果,面对着老矿煤炭资源濒临枯竭、新矿人才匮乏的现状,历史的使命感、企业的危机感,不由得使我的心微微颤抖:我的青春将与大庄矿紧紧地连在一起,是的,一定是的!虽然我没有体会过第一次创业历经的艰辛和磨难,但是我有幸在“资源整合”的旗帜下,和所有的大庄矿青年一起,为企业的再次腾飞奉献自己的青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012年,如何把工作做的更好,是我们面临的更严峻的考验。认真做只能做对,用心做才能做好。面对复杂艰难的转型时期,我们青年一代要以实际及行动迎难而上,应对挑战。身在兵营,胸谋帅事。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员工,但是企业兴我荣,企业衰我耻,我与大庄矿血脉相连!

年轻的朋友们,人生不是燃烧的蜡烛,而是举着的火炬,我们必须把它燃烧得光明炽热。你看那西下的夕阳,是多么和平静美吗?你看那怒放的春花,是多么热情娇艳?少年时的周恩来都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理想,我们新一代的煤矿人,若能燃烧自己的热力,如骄阳之壮烈;若能奉献自己的青春,如夏花之绚丽;那么,生活过才非白活过,热爱过并付出过,短暂的一生才有意义。

理想召唤行动,勤奋铸就成功。应对挑战,青年在行动。让我们用自己的智慧,热情,勇气和信心来创造大庄矿新的辉煌!让我们一起迎接大庄矿新的明天!

第五篇:财务部门在组织与人才管理中的角色

很多人应该见到过这样的会议,公司组织人力资源部门和各个部门进行绩效考核,或者分解下个月的目标,划分指标给各个部门。

整个会议过程大家热烈争论,奇怪的是却全程不见财务人员参与。

这是本土企业管理中的一个奇葩现象。组织和人才管理的核心,是为了达成公司目标,完成公司既定绩效。

财务是绩效管理中最核心的一环,却普遍缺位于公司组织和人才管理的方方面面,最典型的便是财务在绩效管理方面的缺位。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理解里,都没有弄明白,对组织和人才管理而言,财务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今天的课程,我们就来谈谈财务部门在组织和人才管理中的角色与作用。

一、本土企业对财务的错误认知

很多人对财务部的印象大概是这样的,通常财务部门的墙上都会挂着一些财务守则或者制度,大门上可能会写着“财务重地,闲人免进”,“本周结帐,不对外办公”有时候也会挂在门口。

这种印象给人家的感觉就是:财务部是专业的、严肃的、是重要的,而且是不好接触的。

怎么造成的呢?多数公司财务的角色其实就这三件事,一个是管钱,开支、报销,一个是核算、算账,一个是管税,处理税务以及其他与税务局相关的工作。这三件事都是严肃的、重要的。

结果是会计人员的脑子里通常都充斥着规范制度,什么不行什么不行,渐渐就会失去自己对工作本职、本质的一些理解和追求,忘了自己是干嘛的了。

做着做着就做的僵化,死板,严肃。财务在企业里面还能发挥什么样的价值,就很少考虑了。

一个传统的财务部门,在众人的眼里大概是这样的:

1)他们会说财务部是管报销的,因为拿了发票领钱要到财务部,签字。

2)是发工资的,每一到这时候大家就想财务部。

3)是做收付款的,想付款得找财务部,收的钱要交到财务部。

4)开发票的。

在领导眼里财务部是做什么的呢?通常他会这么认为:

1)每个月结完帐之后得给我报表,报告,我得知道这个月情况。所以财务部是做报表的。

2)财务部得有钱,让我有钱花,缺钱得去银行给我借,给我找钱,钱别给我看丢了,财务部是管钱的。

3)财务部是对付外人的,对付上级单位,股东,审计,政府。凡是有这类的事情,财务部你们来给我对付,而且理所应当你就应该给我应付过去。

别人这么想,财务部也这么做,做着做着大家也顺理成章,做的心安理得,就成了帐房先生。

从而忽略了财务在企业管理中的更多价值,很多老板一直不知道,他所头疼的很多问题,其实都是财务部门可以帮助他解决的。

那么,财务是帐房先生的这种观念是怎么形成的呢?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

1、错误认知下的习惯

通常来讲财务部是自始至终都是有的,所以到财务部接手任何一个岗位和工作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师傅。师傅怎么教你就怎么学,学完了之后,你成了老会计,又接着往下一代传承。

师傅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工作理念,都原封未动,原原本本传到了你的头上,如果你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接受的,而恰恰又不善于突破的,不善于深度思考的,OK,我把这些东西都学来了,接着我又传到下一个。他自然会保留以前那一些方法作风,因为那时候做的就是对。

2、财务工作一直被团队所误解

你不就是记帐的嘛,不就是开发票的?因为对你有这种误解,所以人家对你也没有更多的期望。

每一个人都是能别给自己添压力,别给自己添压力,到点把工作做完了,到点能下班更好。还是发那么多的工资,还是拿那么多的奖金,何必给自己增加那么多的事情呢。

3、很多人自我感觉良好

觉得我自己做还行啊,每个月我都能结完帐,从来没出过事儿,税务局也没找过麻烦。实际上是没有见到更多的更好的,别的公司怎么做的,落了一个小富即安,就可以了。

对财务的认知就到这儿了,没有太多的追求和上进,分配我什么活,我就干什么活就好了。

4、对财务不太重视 老板也不是很懂,小买卖做成了大买卖了,赶上市场发展了,成大老板,底下开着好几家公司了。企业没有一个完善的或者很专业的管理体系,也没有太多的职业经理人。

财务不被支持,你就不被支持,你财务在企业里没有地位,你说什么也没人听。那你干吗?你就老老实实在那儿呆着,把钱管好,开好发票,到点办公就行了。

5、资源受限

还有些企业,可能对财务比较重视了,控制成本啊、把预算弄好啊、你那个流程千万不能出差错啊、职业舞弊你得给我看住了„„嘴上重视了,但是实际上是一种偏激的误解,做这些事情是需要资源的,需要人手的,需要花钱的,需要时间的。

因为这种误解,他不给你提供资源,你只能是现有的人手能干什么就干什么。一个财务部就俩人,一个财务经理一个出纳,能到点把帐结出来就不错了,还能做什么呢?

6、管理需求不清晰和迷茫

很多企业管理体系不健全,不知道什么事情应该要财务部参与,什么事情可以跟财务部要结果,什么事情需要求助于财务。

本质上来讲,任何一个部门都是应需而设的,企业领导没有需求,你给他做了什么,他也不认可,也不会去接受。

在本土企业中,企业对财务可利用价值的不清楚,是导致财务部门价值弱,起不到应有作用的主要原因。

7、财务人员技能的缺失

有很多财务人员说我想好好做一做,我们这个企业要管理的井井有条,健康完善。

我的流程和制度要做好,最好我们企业还能做做预算,我也能给企业创造点价值结果自己预算也不太懂,应该有什么制度也不清楚,协调各个部门也协调不来,专业技能,管理技能,领导技能可能都不够,跟领导沟通也说不清楚。

好不容易给一次机会,不知道怎么做。

8、严谨制度下的惊弓之鸟

大家通常有一个认知,财务部门很难出成绩,弄不好就会犯错误,不是被人家税务局问责了,要不然就是帐错了。大家都提心吊胆的,兢兢业业的,不敢往下迈步,固步自封。

法律规章要遵守,但过分强调之后,就会极其紧张,没有精力和心思去想别的。还有就是被绑架的法律意识,碰上事情赶快找相关的制度,最后就什么事情不敢干了,给自己画一个圈划地为牢出不去了。

接下来我们好好聊聊,财务部真正可以发挥的价值有哪些。

二、从工作内容和职能看财务部作用

从财务专业的角度,通常把财务部门要做的事情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就是会计、帐目相关的处理,审计通过,遵守法规,把税报了,这叫会计核算与报表相关的工作。

第二类是与管理相关的,我们通常说的管理会计,就指的是这个。

包括分析与报告,管理与控制,这里面包括企业的预算,制度建设,风险控制,成本降低,绩效考核等等等,都是管理与控制类的。

第三类是支持公司的决策行为。财务是企业老板决策团队成员,需要你帮盘算一下这件事情可行吗?那件事情能那么办吗?我们要做一笔投资了,缺不缺钱等等等。

不同的公司根据需求不同,这三类事情占的比例就不同。但有一个趋势就是越向未来发展,做传统的财务会计,所耗费的经历、占用的资源、花费的时间会越来越少。管理与控制、报告与分析、绩效管理这些方面,可能花费的精力会越来越多。

而上述这些工作,又分为我们通常所讲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审计等。

【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的工作主要是账务的处理,包括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分类账与总账到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一系列的账务处理。

大致的内容如下:

1)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

2)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

3)月末作计提、摊销、结转记账凭证,对所有记账凭证进行汇总,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表,根据记账凭证汇总表登记总账;

4)结账、对帐。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帐实相符;

5)编制会计报表,做到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并进行分析说明; 6)将记账凭证装订成册,妥善保管。通过这个对公司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并且给公司的经营管理提供建议和信息反馈,从而帮助公司提高效益。

【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指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让企业各级的管理人员能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

他与财务会计相对应,管理会计更多的是为内部人提供会计信息;顾名思义,它更多的体现出会计的决策支持属性,与管理学有更紧密的关联。

简单的说是手上有若干内部数据(如预算,产品单位成本,单位制造时间等),该如何分析它们并作出优化企业内部效率的决策。

管理会计的工作主要包括:

1)编制和监督执行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拟订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

2)进行成本费用预测、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全面提高公司员工的成本意识,督促公司部门降低消耗、节约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利用财务会计资料进行经济活动分析;

3)负责对公司财会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配备、会计专业职务的设置和聘任出方案组织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支持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4)监督公司财务计划的执行、预算外资金收支与财务收支有关的各项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

5)纠正财务工作中的差错弊端,规范公司的经济行为;

6)针对公司财务工作中出问题不佳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7)定期或不定期对公司下属公司(包括控股合资公司和各分支机构)进行稽核审计,提出报告书;

8)公司对外投资或重大设备采购前的项目财务风险控制报告;

9)及时向董事会提供财务分析、各种财务数据、效益预测报告,制定财务计划。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也有“管理”这二个字,但它主要体现在资金的管理上,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简单的说,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它主要研究的是如何配置资源和从哪里取得资源的问题。财务管理的很多工作也是围绕着资产负债表开展的。

【税务管理】

税务管理工作,是进行税务筹划、税金核算和纳税申报的一种会计系统,它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自然延伸,主要负责公司纳税相关的事务,比如:

1)负责增值税发票、普通发票、建安劳务发票等各种发票领购、保管,按规定及时登记发票领购簿。

2)正确及时开具增值税发票、普通发票。对异地纳税要开出外出经营活动证明并作登记备查。

3)严格对各种发票特别是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审核,及时进行发票认证。

4)规范本地、异地各项涉税事项的核算、管理流程,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映。

5)负责编制国税、地税需要的各种报表,每月按时进行纳税申报,用好税收政策,规避企业涉税风险,依法纳税;负责减免税、退税的申报。

6)做好股份公司的统计工作,填报公司涉税的各种统计报表。

7)每月对纳税申报、税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财务审计】

财务审计,在公司管理的语境里,主要是指内部审计,由本单位内部专门的审计机构和人员对本单位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实施的独立审查和评价,审计结果向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

这种审计主要是为了企业的内部控制、改善公司的经营管理。

审计一般会分为:

1)以实物为对象的审计,比如存货清查审计、固定资产构建及处置审计、资金收支审计;

2)以账务为对象的审计,比如:账期审计,回款期审计,坏账审批审计;

3)以规则为对象的审计,比如目标完成审计,采购审批流程审计,供应商入围政策执行审计,折扣权限与审批审计,预算执行情况审计;

4)以责任人为对象,比如对经济责任人进行的期间责任、期末状态进行审计。

内部的审计一般会由财务人员进行,或者根据审计的内容成立专项审计小组进行。

三、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财务部作用

企业从成立到发展成一个具有规模、资本、竞争力的企业需要经历很多的考验。

很多企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受规模小、资本小、竞争力弱、外部宏观经济影响大,以及内部管理不健全、企业和老板私人财产不分等因素困扰。

同时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经济规模逐渐增大,经营活动日益复杂,财务风险和税务风险日益加大,又迫切要求企业加大风险控制和建立管理体系。

这个时候 财务管理将是帮助企业扫清障碍,建立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保证。

没有好的财务管理,组织和人才管理就是无源之水,一切战略执行、组织绩效、人才管理等都是空话,流与表面。

【初期阶段】

这个时候的公司一般不是很大。这个时候的公司开始涉及到外部和内部两个维度的财务相关工作。

外部的主要是面对监管部门的监管。如果不涉及前置或者后置的审批部门,监管部门通常只有工商和税务。这个时候就需要会计来处理这个事情了。

内部的主要是随着业务往来的增多,人员数量的增多,公司所收款项需要支付的款项也越来越多,这时候需要开始做好现金流和预算的管理。

同时,企业开始进行初步的战略和绩效管理,需要财务部门提供准确而及时的数据。财务开始参与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

这个时候企业需要聘请实务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或机构定期审账调账,规范科目设置、核算归属、对账、单据凭证账簿。并且建立简单的财务控制措施,如费用标准、借款限额等等。

公司如果有财务上的问题也能及时的与财务进行沟通,及时解决问题。

在这个阶段其实企业还要做好两件事,一个是管理好现金流,一个是做好预算。

现金流的管理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个是企业现金流入的来源,销售商品向客户取得的货款、银行贷款、股东资金占用;

一个是企业现金流出的领域,采购材料向供应商支付货款、员工工资、税费以及其他经营成本(设备采购、办公费用、水电费用、物流费用等等)。

最终现金流入-现金流出=企业先进流入流出量,根据实际结果的不同,指导企业的经营方案的调整,比如资金紧张考虑客户账期是否可提前,供应商账期可否争取长一些,是否需要尽快安排融资事宜,反之若资金盈余的较多的话,可考虑理财或者在资金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扩大经营规模。

而预算管理,也要开始重视,因为预算可以指导业务开展,能预测风险,能有效监控企业经营成果并适时作出调整。

前期的预算不需要太复杂,第一块做好现金流的预算,参考现金流预算各项目发生额。

第二块做好净利润的预算,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所得税,根据实际的利润预算情况来进行税务筹划。如果公司每个月的盈利还比较可观的话,需要重点考虑税务筹划,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合理的避税。

【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企业进一步成长,进入较大范围的市场、产品线和组织的扩张。由于资金、货物的运作量不断增大,企业面临的风险增大,产生资财损失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都扩大。

组织单元、人员、地域管理点快速增多,也加大了资金调配、费用失控的风险。

同时,快速扩张对资金周转提出较高的要求,如果对整体财务、资金状况缺乏准确及时的了解,就会丧失市场机会或造成现金流危机。

这个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包括:

1)对可能有的风险缺乏系统分析和了解;

2)采用控制手段,但对控制效果没有把握,并缺乏科学的评估办法;

3)控制点和控制手段不恰当,没有起到控制效果;

4)侧重对会计系统的控制,忽视业务系统的财务控制,使财务控制仍然停留在事后,从而起不到对业务的控制作用。

这个阶段的企业,就像快速奔驰的列车,如果没有一套良好的制动装置,遇到弯道、突发情况等就容易遭遇困境。

所以,企业到达这个阶段,迫切需要一个有效的控制体系,使持续的奔驰建立在一个可控的平台之上。

配合这个阶段的管理要求,财务管理强调资金、货物、资产等财务安全,要求准确的记账和核算。财务广泛参与到业务流程的事中控制之中,紧贴业务,建立起一套财务控制制度,从资金、存货、信息、账务四个方面保障企业内部安全。

【成熟阶段】

企业进一步成长,或在已有的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或进入多元化发展,在较大范围的市场进行竞争。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及内部管理环境比较复杂,信息比较庞杂,需要进行选择和分析以支持各种决策。

如果缺乏这种信息的支持,决策将无法进行或决策错误的风险很大,如:基于财务分析的战略选择、业务组合、业绩管理,投融资决策,运营效率的改善,全面预算的实行等等。

因此,这个阶段要求财务为业绩管理、全面预算、决策支持服务,帮助企业盈利。财务参与到事前规划和控制中。

这个阶段,也有一些企业开始运用资本手段进行较大规模的快速扩张,企业或通过上市募集资金,或进行其他战略性、财务性融资。

同时,采取并购等手段进行扩张。

这一阶段的财务重在资金运作,对投融资进行直接运作和管理,以及所涉及到的资本结构优化、利润分配事宜。

如果企业上市以后,更要规范财务管理,规避各种财务风险和税务风险,严格遵守证券法、内部控制等法规制度,定期报告合法真实的财务报告,坚决做到不为眼前利益而触犯法律。

美国的“安然公司”,我国的“蓝田股份”等这些出现问题的企业,都是因为没有严格规范财务制度,内部控制失灵,业绩随意造假,最后被监管机构查处,直至被停牌退市。

而且这时的企业具有较复杂的资本结构、法人结构,营运资本量大,有税务谈判的筹码。这个阶段的财务主要是通过税务优化、营运资本的管理,直接为企业产生效益,以避免不必要的多纳税和资金闲置,造成损失。

四、实例:财务部在绩效管理中的作用

绩效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的一个指挥棒,也是财务管理的目标。我们这节课就以组织绩效为例,说明财务在组织绩效中的作用和角色。

在很多本土企业里,大家可能有这样一个印象,绩效考核这件事是人力资源部的事,财务部和其他部门一样只是绩效考核的对象。

对于这种错误的认知,我们从绩效的两个视角来看看它错在哪了。

第一个,绩效考核。一般都是由人力资源部主导的,一纸考核表,按期打分兑现奖金,或者是给销售人员提成,他会有一个规则和算法公式,这就是绩效考核。不管是提成、奖金、绩效,都是配合人力资源部门指定的公司整体的薪酬待遇、晋升、辞退等各种奖惩措施的,以起到奖金罚懒、优胜劣汰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其他的部门都是配合人力资源部的工作的。比如说财务部,要打分、算奖金,提供相应的数据。

另一个是绩效管理。绩效管理跟绩效考核不是一个概念。绩效考核是对业绩进行一个结论性的评估,绩效管理是为了出现一个好的业绩结果,对整个过程进行管理、督促、反馈、提醒,从而达到一个好的绩效结果。绩效管理是先定一个目标。

并在绩效周期内,对过程汇总,比对预算、业绩、损益,通过分析对比找到差距,想办法,制订行动方案,通过对结果的进一步跟踪反馈告诉决策者、管理评价者。

并通过监督,发现团队是不是真正努力了,确保每一个人为目标努力。在这个过程中,经营就得到改善了,最终完成目标,这就是绩效管理。

在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对数据进行反馈,不断地监控。企业里的哪个部门是适合做这件事?肯定是财务部门做起来更容易,更方便的。

比如,财务可以通过监督客户回款,根据回款周期、目标完成率等数据,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反馈给各层级决策层,要求各部门注意并改正。

同时,财务也将监督结果作为凭证,为绩效考核提供数据依据。

所以,财务部门在绩效管理过程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职责,是企业绩效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

那么,财务部门的角色在绩效管理过程中有哪些任务和责任呢?

第一个任务:根据战略,把握绩效管理的方向,并确保指标分解符合战略目标。

企业存在的本质是要赚钱的,股东是要回报的,所以我们可以把企业的终极衡量目标看成是股东回报,他可以分解成每年的利润、收入。

利润是赚多少钱的问题,与利润相关的可能还有资产回报率等等。销售额代表企业的规模,市场上的地位,也是衡量一个企业能走多远,走向何方的标准。

为了实现企业的绩效,每个业务部门、业务单元、管理部门、支撑部门,应该做哪些事?我们通常把这个叫企业目标下面的子目标,就是子绩效。

其实财务部主导绩效管理的时候,所关心的主要是企业的目标如何实现,各个业务部门为了配合企业的目标实现,它的子目标如何实现。

当然,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只到部门一级是不行的,部门经理还得继续往下分解。

比如营销部为了完成销售指标,部门内部每一个不同人都应该做哪些事,销售应该做什么事,网络推广应该做什么事,策划应该做什么事,文案应该做什么事,要进行目标分解,分解完事之后,大家按照这个目标去努力。

从实现一个部门绩效,到完成整个公司的绩效,这个过程多数都是财务部主导的。因为财务能统计出各种不同的业务单元、产品线、成本中心的绩效出来。

在企业绩效管理的方向上,财务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财务部要保证企业的绩效是与战略保持一致的,跟企业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

不是简单的制订一个考核指标就完了,必须得从战略到企业目标,明年的目标,本月的目标,下个月的目标,到部门的目标,有一个系统性的分解过程。

并且在大家参与的过程中,让大家理解企业的目标,以便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

所以在把握企业绩效方向上,财务部要担当起核心角色。财务部要把握方向,让各个部门有助于促成公司完成总目标和未来战略。

第二个任务:通过财务管理数据反馈,监督、促成绩效管理的落实

财务部门在促成绩效管理运转的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需要协助公司、督促公司或者主导公司建立起绩效运转的机制,并且让它能够转起来。

绩效实际上包括指标的分解和确定的过程,然后对绩效指标的分解跟各个部门经理、员工有沟通,事先探讨能不能完成,完成这件事情需要什么样的资源和能力,得怎么去做,有没有问题。

然后是执行,执行不是大家干了就完了,而是在执行过程中领导要督促经理,经理要辅导员工,员工要相互学习和借鉴,务实并且很勤劳地每天去干,把它实现的过程。

做了一段时间就要进行总结,一般是每个月总结一次,会计财务一结账。看这个月干得怎么样了,跟历史对比,跟最好的指标对比,跟兄弟单位对比,跟同行对比,跟预算对比,完成得怎么样,进步了没有,完成任务了没有,这叫绩效结果的评估和考评。

这个考评的结果就告诉大家干得好坏,的奖金多少。而这个环节里,无法想象如果没有财务的参与,数据从哪里来。

接着要诊断一下,这个绩效为什么干好了,怎么保持,为什么干差了,什么原因,差距在哪里?以后怎么去改善,让下一次能干得更好,下个月的指标能变得更好,这个也是领导、经理、员工沟通、总结、吸取教训、提出改进措施的一个过程。

然后进入下一轮再接着干,干完之后评估,评估完之后诊断,诊断之后再接着干,指标的设计和落实的过程一年可能就一次,沟通的过程可能是要持续的,这叫绩效的循环过程。

在整个绩效的循环过程中,财务部要让这个过程能够转起来。比如每年做完预算之后,得进行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的建立,得去沟通,沟通完之后每个月落实,各个部门要去做,这件事情是人事部需要参与的,到月底的时候,财务部要提供结果,告诉哪个部门哪个业务单元干的好坏,还得协助他们分析,原因在哪里,提出改进措施,领导满意了,接着往下干,这件事情才叫落实了。

所以财务部要落实的是从公司目标的制订,到任务分解,到绩效报告结果,对结果进行评估和质询,找到改进的方向,这个循环过程转起来才叫落实。

这个循环过程其实就是我们管理会计上说的叫预算、绩效、报告这三者的循环。

预算为绩效做准备,绩效做出指标,报告是告诉绩效完成得如何,跟预算对比有什么差距,在这个循环过程中,能够促进绩效往好的方向发展。(当然,公司如果没有预算,就根据以前的数字,直接制订考核指标的KPI就行了)

然后就是制订指标报告,报告过程中找差距,找差距接着干,干完之后接着报告,整个绩效落实的好坏,通常来讲每个月公司的月度总裁办公会或者经营分析会、管理办公会就能看得出来。

一个绩效管理做的比较好的公司,每个月经营分析会是做的非常务实高效的,业绩完成得怎么样,差距在哪里,大家都相互点评一下,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要质询每个人,你们想怎么改进,为什么没做好,下一次做得更好,财务部再接着提供反馈。

而通常人事部门在落实绩效过程中,更关注的是个人绩效的落实情况,有没有签约,有没有变化规则、奖金和提成怎么算,每个月计算奖金就完成任务了,这只是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一个环节或者一个点,不是绩效管理和考核的全部工作。

第三个任务:为指标的建立提供参考

绩效考核指标是大家奋斗的方向,它的建立必须科学合理、有效,在这种情况下,财务部门如果不提供相应的数据,这套指标是很难科学的。

数据相互之间是有逻辑关系的,是有系统性的,相互影响的。哪些事变了,损益表上资产负债表相应的数据就会变好,资产周转率就会提高,利润率就会提升,成本就会下降,费用就会得以控制,资产负债率就会降低,哪些东西发生了作用才能产生这种连锁相应的反应,这是财务部要提供的数据。

因为最终要这两张报表好看,股东们满意才行。

老板拍脑袋设的指标可行吗?有的时候老板拍脑袋拍得指标挺科学的,有的时候是不行的。

所以,为了建立良好的指标体系,财务部要提供很多相应的历史信息。

当然,考核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财务指标,还有那些非量化、定性的指标。这种定性的指标是公司的质量部、人事部等等都是可以提的,员工满意度也可以作为员工部门的考核指标,但是主要指标基本上都还是来源财务的那些预算和标杆。

比如说,过去最好的水平,市场同行业的,竞争对手是什么样的,兄弟单位是怎么做的,分解、战略性的、宏观的、总数分解的,哪个月的,同期的,等等这些东西都要提供出来。

预算指标就是考核指标吗?不尽然。

有的公司简单化,把预算的指标直接当成考核指标了,在这种情况下,预算是很难做的,他会不断地跟你讨价还价的,最后结果可能就跑偏了。

考核指标是一套体系,近期的、远期的、显性的、隐性的、价值性的、结果性的,要把它进行平衡。

比如说给销售员定指标,肯定要考虑指标长期的激励、升职,为了让他提升技能,为了公司长远地发展。短期的就是兑现提成、奖金,用的是钱。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匹配。

比如为部门经理设指标的时候,部门经理肯定有40%到50%的指标是跟公司的指标一样的,公司完成收入的预算,可能权重就得占20%,公司完成利润的预算,大概占30%,加在一起,收入和利润的预算完成了,就有50%了。

剩下完全属于部门自己的指标,比如说财务部的资金,账、税,成本降低,银行账款回收,等等,这些自然是要考核的。

一些重要的东西,每年目标不同,会有所侧重。比如主指标是为了完成今年的利润,自然要去控制成本,自然要对应收账款的政策调整。不至于说,收款太麻烦了,不赊账了,不能赊账生意就甭做了。这是跟考核需要相互协调的。

所以不能说预算的指标就是考核的指标。

总之,指标的设计是需要财务人员参与,并基于公司目标科学分解的。

第四个任务,为绩效反馈循环提供信息支撑

之前说绩效管理是一个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指标体系的设计,有实时的辅导,最后有结果的打分和评价、兑现奖金,还要改善差距,在整个过程中,财务部门要提供每一个环节用到的相应的信息。

为了让绩效循环能够有效地运转起来,财务部门必须建立相应的信息采集、信息系统,能够提供这套支撑。数据收集不来,指标设计了也没有用。传统的记成本的账是不行的,太粗糙,太笼统。

必须得用管理会计的手段,设立成本中心,设立产品中心,设立项目中心,把那些信息搜集来报告老板,每个产品的成本下降了多少,每个部门成本下降了多少,这样才能改,才知道改善了没有,才能找到没改善的原因。

为绩效管理的反馈循环提供信息支撑是全套的,全方位的,要不断地把信息采集来。为了让绩效能够运行,财务发挥更大的价值,就必须得从财务会计延展到管理会计。

不是传统的理解那么简单,财务部给人事部提供个数据,让他打分,打了分就能兑现奖金。

财务要在每一个环节布局、采集数据、提供反馈,让经营分析会开得好,领导在这个过程中真的督促了,下一次就往好的去做了。

除了刚才说的指标的设计,过程的反馈,结果的评价,过程当中的预警,找差距的分析等等,都是需要提供财务信息支撑的。

你的公司能做到吗?做的这些指标和数据跟考核能对应上吗?能做得很细吗?

这是检验财务体系健康与否的一个最重要指标。而这也是成为管理优秀的企业必须符合的标准。

第五个任务,为绩效结果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分析 结果评估需要财务贡献更大的价值。科学的考核都得数据化,但所谓的科学考核不仅仅是数据。

考核指标要有助于目标的实现,才叫真正的科学;考核有助于大家的领悟和完成,这才叫科学。

真正地绩效管理关注的是各个部门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差距在哪里,而不仅仅是个人的奖金。

因此从完整的绩效管理角度看,打分只是成功环节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整个绩效考核的全部。

老板对你干的活满意不满意,这叫评价业绩。人事部给你发了多少奖金,这就叫兑现奖金。

兑现奖金是一方面,满意不满意是第二方面,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给员工施压、提供激励,来促进各个业务单元和部门任务的完成。

但是,考核不仅仅局限于此。更重要的是需要对绩效结果的分析,以帮助他未来更好地提升业绩和改善业绩。

比如为什么产品没卖好?制定的价格有问题?数量上有什么差距?什么东西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在资源投入方面,广告投入是否过多?促销的投入是否过少?等等这些都需要分析的。

分析会告诉他为什么有问题,原因在哪里?帮他找出差距,他明白了,改善了,在这个过程中组织绩效真正地得以改善。

财务应该和人力资源部门,业务部门一起,从多个不同的纬度、不同的角度,对不同的因素反复对比、分析、查找原因、查找差距,这个过程其实是最有价值和有效的。

一个好的财务分析,能够根据这个结果给领导提出更多的建议和改善措施出来。

第六个任务,为改善绩效提供决策支持

绩效改进是业务部门的责任吗?对的,是业务部门的责任,但是为了让业务部门执行得好,真正地能改进,财务部门要在这个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并且协助提供解决方案和测算。

第七个任务,提供绩效全过程的监控、预警和跟踪

过程怎么跟踪?一年的绩效为了完成年底的任务,把它分成12个月,每个月反馈一次,每个月预警一次,每个月对未来进行重新计算、计划一次,这个就叫过程的监督和跟踪。

当然有的指标需要按周的,有的指标可能按季度就可以了。

每周的报告主要反映业务的销量、库存、应收款,每月的报告是按总体的利润,资产负债情况,每季度的可能还要反映市场份额,下一季度的展望,质量的改进等等。

前面说的叫预算、绩效、报告的循环,是可以继续分解的,不同的指标要不一样做法。

比如说收入和费用这两项预算在很多的公司里要做滚动预算,他们是有对应关系的,每个月都看着的。绩效跟踪的过程就是滚动预算和指标不断地对比进行报告的过程。

报告领导上月完成怎么样,跟预算对比如何了,预算如果完成得不好,跟历史指标对比差异非常之大,就会给你一个黄色预警,红色改进的提示。

各个公司根据业务状态、发展水平决定哪些指标重点预警。对应收账款预警,对收入预警,对利润预警,对库存预警等等。

并规定波动多少是可以接受的,波动多少是不可以接受的。

第八个任务,财务要为绩效提供财务模型

企业的利润是多少,成本是多少,企业能拿出多少利润进行激励,不同部门和岗位的激励分配如何进行。这些都需要财务站在公司利润、盈利能力、现金流等层面进行核算。

以上八个任务,就是财务部门在组织绩效方面所应用有的价值和作用。任何企业,只有财务在这个角色上,不缺位,才有可能做好组织绩效,绩效管理及考核制度,才能真正的落地,并服务于公司战略和目标。

听完了这节课,不知道学员们是否对财务在组织和人才管理中的价值与作用,有了更清晰完整的认知。

作者:Ctrlbox可卓&杜山大学

下载民间力量在灾害应对中的行动与角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间力量在灾害应对中的行动与角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学校中如何应对网络游戏

    在学校中如何应对网络游戏 信息技术组 郑忠理 当今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是信息技术时代,网络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和表现,是社会进步的科技成果,而网络游戏正是基于网......

    爱心在教学中的力量

    爱心在教学中的力量 陶行知先生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含着对学生的爱,因为爱......

    爱心在行动中成长

    爱心在行动中成长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已渐渐懂得了爱,我认为爱是一种享受,同时也是一种付出,它可以是母亲给我的一个拥抱,老师给我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也可以是......

    在行动中践行雷锋精神

    在行动中践行雷锋精神 ——信息学院新闻中心李星梁巧英 很久以前,雷锋精神在无数人的继承和弘扬下闪耀着光芒,教育并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成长成才,雷锋月再次掀起向雷锋学习......

    政府在劳资纠纷中的角色分析

    政府在劳资纠纷中的角色分析 摘要: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劳资矛盾愈加激烈,本文主要探讨政府在劳资纠纷中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是介入还是旁观?在解决劳资纠纷中政府又能......

    企业网络管理在企业中的角色

    企业网络管理在企业中的角色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应用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上网行为管理软件管理员工上网行为,例如我们熟知的小草上网行为管理软路由!网络......

    办公室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角色

    办公室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角色 一. 概述 (一). 办公室的职能与地位 办公室就是协助院领导工作的部门,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具有“执行力”的权利部门。既有承上启下、协调左右、联......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 蒙城县立仓中心小学 葛晓磊 韩愈在《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确,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应以传授学生知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