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音修辞学分析
语音修辞 学习要求:
1、语音修辞的含义
2、语音修辞的手段:节奏、平仄、押韵、谐音等
3、语音修辞的效果
第一节
语音修辞概说
一、语音修辞
(一)语音修辞
语音修辞就是利用语言的声音进行修辞,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从而取得语言音乐美的修辞方式。它大体包括音节的配合、声调的协调和押韵的和谐等等。
(二)语言的音乐美
汉语语音具有音节响亮、声调抑扬、音色优美等特点,这就是汉语的音乐性。利用这种特点,采取一定的方法,可使话语呈现音乐美 元音占优势,乐音数量多; 同音音节多,押韵很容易;
声调彼此对立,平仄对称互补;
单音比较自由,双音自足稳重,四音和谐优美
二、语音修辞效果语音修辞效果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音韵美。
主要借助于音响形成的美感。
(二)旋律美。
主要是利用音高和音质因素构成的美感。旋律主要表现为语音高低升降的规律性变化以及相同、相近语音成分的反复或再现。语调升降、声调配合及押韵是形成旋律的主要手段。
(三)节奏感。
主要是利用音长和音强因素构成的美感。调整音节、协调声调、安排语调、构成长短、轻重、快慢、高低及停顿规律性的展现句子是形成节奏的主要手段。第二节
语音修辞手段
一、语音修辞手段
语音修辞手段是指能够获得修辞表达效果的语音手段
二、语音修辞手段种类
(一)利用音长:节
奏
有停顿、快慢、协调音节、四字组合、双音化、衬字等。停顿指语流中语言单位之间的间歇,属音长范围。快慢指语速的快慢,是调节语言单位的时值的。协调音节指对不同音节词语进行选择、组合和调整,使语言音节整齐匀称、错落有致。四字组合、双音化和衬字也都属于调整音节的范围,它们都与音长密切相关。
A 停顿就是语流中语言单位之间的间歇。又称音顿、音步、顿歇。有语法停顿及逻辑停顿之别。
B 快慢。指说话或朗读速度的快慢,又称语速。分快速、中速、慢速三种。
他联想起了六年前大闹考场想起了郭立强之死想起了袁眉之死想起了二十余万返城知青“五一”大游行想起了王志松吴茵徐淑芳姚玉慧刘大文……(梁晓声《雪城》)C 协调音节
汉语的音乐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音节的搭配,又主要表现为单双音节的配合上
所以郭绍虞说:“汉语的音乐性产生在单双的问题上。”“汉语对音节,看得比意义重要。”(郭绍虞《汉语语法修辞新探》244、444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①四音节组合。即组合并使用四个字的词组(短语)。
黄花满地,白柳横坡。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石中清流滴滴,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翩,疏林如画。西风乍紧,犹听莺啼;暖日当暄,又添蛩语。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近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笙簧盈耳,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
汉语中的成语,有一些从语法和语义上本是应当划分为
掠+((人+之)+美)
l+3(2+1)
((郑+卫)+之)+音
3(2+1)+1
兵+((不+厌)+诈)
1+3(2+1)
举+(不+胜)+举)
1+3(2+1)
((不+解)+之)+缘
3(2+1)+1
(一 +(衣+带))+水
3(1+2)+1 但是,朗读的时候,都必须读成(掠人)+(之美)
(郑卫)+(之音)(兵不)+(厌诈)
(举不)+(胜举)(不解)+(之缘)
(一衣)+带水)由四个音节构成两个音步,是汉语节拍的基本模式。例如: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古典诗歌的基本节拍模式,正如王力所说:“近体诗的节奏,是以每两个音节为一节,最后一个音独自成为一节。平声占时间大致比仄声长一倍。”(王力《汉语诗律学》,《王力文集》十四卷.89页)在现代汉语中,节拍的字数要灵活一些:
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向着/黑夜里//加鞭;
向着/黑夜里//加鞭,我跨着/一匹//拐腿的/瞎马
(徐志摩《为要寻找一个明星〉
② 双音节组合
说罢,又吩咐按数发茶叶、油烛、鸡毛掸子、笤帚等物。一面又搬取家伙:桌围、椅搭、坐褥、毡席、痰盒、脚踏之类,一面交发,一面提笔登记,某人管某处,某人领某物,开得十分清楚。众人领了去,也都有了投奔,不似先时只拣便宜的做,剩下的苦差没个招揽。各房中也不能趁乱失迷东西。便是人来客往,也都安静了,不比先前一个正摆茶,又去端饭,正陪举哀,又顾接客。如这些无头绪、荒乱、推托、偷闲、窃取等弊,次日一概都蠲了。
双音节和四音节,是自足的,具有均衡稳定感。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说:“偶语易安,奇字难适。”所以,一般情况下单音节词要求有单音节词相配,构成双音节节拍。双音节词要求双音节词相配,构成四音节组合。为了满足这一要求,表达者就得常常或压缩多音节词,或拉长单音节词。特别是并列结构中。
单音节和三音节是相对不自足的,具有运动变化感。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工农商学兵
眼耳鼻舌喉
赤橙红绿青蓝紫 东南西北中
前后左右中
扩大到句子的组合,中国人特别喜欢对偶句法、平行句法,汉语诗歌通常是四句(行)为一首或一节。因为单句有不自足感变动感,所以三句成诗的.是比较少的,而且成功之作也不多。
岑之敬《当垆曲 》
明月二八照花新
当垆十五晚留宾
回眸百万横自陈 ③ 三音节
现代汉语中,三字格很发达。其中有许多是缩合。例如:
大中小
高精尖
脏乱差
老少贫
军干群
篮足排
编导演
亚非拉
在语言运用中,交际者的心理往往要求音节的对称和均衡,如:
⑴《集市价与国营零售价的差价幅度正在缩小
禽、蛋、奶、鱼和蔬菜上市量均大幅度增长》(《文汇报》)⑵《浦东青年伦理要点孝、信、义、和》(《中国青年报》)
满足节奏要求,哪怕是杂乱的并列,朗读起来也有种美感。例如: 甲:
你都保管些什么? 乙:
螺丝、螺帽、光垫圈,镑凿、斧刨、团据片,纱布、卡尺、手摇钻,扫帚、铁桶、腊木杆、焦炭、块煤、耐火砧… 甲:
你保管的物资挺多。
(孙洪彬《态度问题》)三字格是奇数,人们往往采用两个三字格的连用,通过“3十3”式组合,来达到均衡美。例如: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李清照《鹧鸪天》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李清照《行香子》
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悠香,竞不知从何处来的。(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这不仅更加和谐,而且既保持三字格的动态感、飞扬感,又具有双数的自足稳定感。
3+3+3式组合,则明显的突出了缺陷感和运动感。例如:
老夫人说著长老唤太医来看我;我这颓症候,非是太医所治的;则除是那小姐美甘甘、香喷喷、凉渗渗、娇滴滴一点儿唾津儿咽下去,这鸟病便可。
兰舟过处,歌声悠扬,但月胧胧,云杳杳,水茫茫。
三音节叠音词,也可以连续使用或者出现在平行句式的相关部位——对偶句法。例如: 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④ 衬字。
为了保持一定的音节和节奏,在曲子、歌词、快板等作品中增添字词。又称垫音、衬词。如: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能谁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衬音在词、曲、曲艺和民间歌谣中,是经常运用的。例如:
春日里来依哟四山青,一把那个田土舍一哟寸金,老天那个赐福那个要知足,人是依哟苗来舍土哟是根。
依呀呀于喂,土是命根根…,(雁宁《牛贩子山道》)
⑤ 音节搭配
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和四音节的合理搭配,是走进汉语音乐美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汉语修辞艺术的重要问题。
单双音节的搭配,也体现了汉语诗歌与散文的差异。诗歌往往把单音节放在句子的末尾。例如:
功名富贵若常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而散文的音节(特别是司马迁及后来的追踪者)则把单字的音节放在句中。(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273贝)例如: 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⑥协音
协音,就是为了上口入耳,回避在上下文中听起来拗口的词语,当然从语法和语义上说,使用这些词语是没有错误的。例如:
言语与语言--言语和语言/言语同语言
陈老与于老--陈老同于老/陈老和于老
刘宏同童莉--刘宏与童莉/刘宏和童莉
战争和和平--战争与和平/战争同和平
跟更革命的耿豆先生相比--与更革命的耿豆先生相比
小弟弟的的确良--小弟弟那身的确良
协音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还有在话语中插入某些无意义的音节,这叫做“衬词”。
三大平原¡ª¡ª三平原(?)
四大发明——四发明(?)
三大战役¡ª¡ª三战役(?)
四大金刚¡ª¡ª四金刚(?)
(二)利用音高:平仄
协调平仄有三个基本规律:
1、.平仄交错。
指一句之中音节点上的平仄要交错的安排,一般五言诗和七言诗的最后一个韵字是一个单音节词,其余都是双音节词,双音节词第二个音和单音节词的单音都是音节点,平仄必须交错出现。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2、平仄对立
一般律诗分四联,每联上句叫做出句,下句叫做对句,出句和对句的音节点上,平仄要彼此对立。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3、平仄相粘。
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的音节点上,除韵脚之外,要平粘平,仄粘仄。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在律诗中,对平仄的要求是很严格的,要求一句之内平仄交替,上下两句平仄相反。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诗中上句的声调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句的声调与之对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内又是平仄交替,排列非常严整,使诗句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有非常强烈的音乐美感。
①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郁达夫《故都的秋》)
②灵车队,万众心相随。哭别总理心欲碎,八亿神州泪纷飞。(《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解说词)
③瑰丽端庄的中山公园,绿树成荫,花坛巧布,彩练横空,千红万紫。再比如:
(1)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
--○△△○○△△,△○○△△○○
(2)雪压竹枝尖点地,风吹荷叶背朝天
--△△△○○△△,○○○△△○○
(3)小草……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朱自清《春》)
格律诗(包括律诗、绝句、排律、词、曲)都讲究平仄的安排。试以绝句、律诗为例分析它们的平仄、押韵体式。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五绝平起首句押韵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平起首句押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七律平起首句押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三)利用音质主要有双声、迭韵、迭音、押韵、谐音以及拟声词、儿化词、响音字的选用。双声、迭韵、迭音、押韵、谐音等都是利用音质相同或相近的声音有规律的再现而取得修辞效果,主要都和音质有关。拟声词的选用是利用和事物声音相近而取得修辞效果,也与音质有关。儿化词和响声词的声音与其它语音不同,也在音质上。
1、双声、迭韵。
双声指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的词语,如伶俐、枇杷、芬芳等;
迭韵指两个音节韵母相同的词语,如:汪洋、烂漫、妖娆等。
双声和迭韵是汉语传统的修辞手段。在双声迭韵的词语中,因有相同语音成分再现,使声音得到加强和巩固,形成语音的回环美,恰当的选用,可以使音节和谐,声韵铿锵,诵读顺口,悦耳动听,增强语言的音乐美。由于双声短促而婉转,迭韵舒长而响亮,双声和迭韵配合使用,一方面循环复沓,另一方面委婉变化,有更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秋光迭迭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2、迭音。迭音是将音节相同的词或词素重迭起来使用,又叫迭字。如个个、阵阵等,一种声音通过迭音手段而再现,并加以巩固,不但具有回环美,而且给人鲜明的感受,产生特殊的音韵美。例: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3、押韵。
押韵是重要的韵律手段之一。在诗歌或戏曲里,运用同一个韵的字,放在句子的相应部位,产生一种声音回环的和谐感。又称协韵、调配韵脚。现代诗歌押韵,大多采用十三辙,“辙”是戏曲唱词的韵脚,是“韵”是通俗的叫法,所以押韵又可称选择韵辙。北方话系统的戏曲、歌谣、唱词都按十三辙押韵。每辙以两个同韵字代表辙名,如中东、江阳等,押韵较宽。
第一、古代诗词特别讲究押韵,例如: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是一首绝句,一、二、四押韵:ao)
第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注意句与句的押韵,也可以形成音韵和谐的音乐美。例如:
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傲”、“豪”押韵ao,响亮动听。)
第三、除了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在群众口语流传下来的谚语、俗语、民谣及儿歌中,押韵比比皆是,例如:
天上下雨地下流,小两口打架不记仇,白天吃的一锅饭,晚上枕的一个枕头。
(押韵iou)跳一跳二跳三七,跳八跳九跳十一 十一二,十三七,十八十九二十一 二一二,二三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诗歌的押韵
所谓押韵(也叫压韵、叶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所谓韵部,就是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比较常用的是【108部平水韵】。
押韵是增强诗歌音乐性的重要手段,近体诗为了使声调和谐、容易记忆,对押韵十分讲究。古人通常使用官方颁布的专门指导押韵的书,如《唐韵》、《广韵》、《礼部韵略》、《佩文诗韵》、《诗韵集成》、《诗韵合壁》等,以南宋王文郁撰的《新刊韵略》最为流行,即世人所谓之【108部平水韵】。
【规则】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总结如下:【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声韵】 第一、【偶句押韵】: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押韵或不押韵。例如:
寄扬州韩祚判官(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一二四句押韵。又如: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首句并不入韵,二四句押韵。第二、【只押平声韵】:
近体诗规定,只能押平声韵,这几乎是一条死规矩,事实上以近体诗的体例假如押仄声字会感到非常拗口,所以古人都能自觉遵守这一规则。记忆中也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反例,所以这里就不另举例。第三、【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
古诗(古风)允许中途换韵,但近体诗不允许这样。第四、【首句押韵可借邻韵】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
比如《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 酒渴爱江清,余甘漱晚汀。软沙倚坐稳,冷石醉眠醒。野膳随行帐,华音发从伶。数杯君不见,都已遣沈冥。
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属下平声九青,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清”。这叫做借邻韵发端,在晚唐开始流行,到了宋代,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请参照通转古韵、【108部平水韵】 【避忌】
第一、忌重韵: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此乃大忌。
第二、避免同义字相押:如一首诗中同时使用“花”、“葩”,“芳”、“香”等。
第三、避免出韵
古人写诗多依官韵,而许多我们认为是同韵的字在官韵中被分别列入不同的韵部之中,如“冬”与“东”之类,如果在同一首诗中相押,即为出韵。这主要是因为古今语音变化的原因,今天已没有必要再强调这一点了。
古代用韵较严,但多考虑韵部而不注重语音实际,严格区分平仄,而且要同一韵母,不同韵部只能和特定韵部协韵。而现代诗则自由用韵。押韵有以下几种手段:
1)安排韵句。安排韵句是按一定的形式将韵句组织起来,以形成不同的押韵方式,收到特殊的修辞效果。大体而言,有下列各种:
a.偶韵。偶韵是把韵句安排在偶句上,又称隔句韵。这种方式旋律富变化而又规律,运用最广。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
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b.随韵。随韵是每句都安排韵句,下句随上句押韵,两句一换韵。这种方式既保持押韵的密度,又增加音响的变化。
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
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
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
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
c.交韵。交韵是韵句四句一组,第一句与第三句一韵,第二句与第四句一韵。这种方式声音相互牵连交错,形成回环美。为官的,家业凋零; 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 无情的,分明报应。
又例如:
东南路尽吴江畔,正是方愁幕雨天。
鸥鸳不嫌针两岸,波涛欺得逆风船。
偶逢岛寺停帆看,深羡渔翁下钓眠。
今古若论英达算,鸥夷高兴因无边。(章竭《变体诗》)d.抱韵。抱韵是韵句四句一组,第一句与第四句一韵,第二句与第三句一韵,呈现环抱之形,这种方式也可以形成回环美。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人”与“功”两韵字环抱两个不同韵部的“亲”字。
e.排韵。每句都安排韵句,又叫打铁韵,数句一韵,或一韵到底,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
你是个可人,你是个多情,你是个刁钻古怪鬼灵精,你是个神仙也不灵。我说的话儿你全不信,只叫你去背地里细打听,才知道我疼你不疼。
2)安排韵字。安排韵字是将韵字安排一定的位置上,从而组成不韵句的修辞活动。有以下形式。
a.句首韵。把韵字放在句首叫句首韵。前引〈女儿悲〉酒令即可视为押句首韵。
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
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
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
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
头韵(Alliteration)它指一组词、一句话或一行诗中重复出现开头字母相同的单词,常用于文章的标题、诗歌及广告语中,简明生动,起到突出重点,加深印象,平衡节奏,宣泄感情的作用。例如:
A miserable, merry Christmas Profits of praise b.句中韵。把韵字放在句中叫句中韵。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c.句末韵。把韵字放在句末叫句末韵。这种韵字安排方式,是诗歌主在押韵形式,例子俯取便是,不胜枚举。
现代诗歌,最常见的是四行为一节者是第二、四行押韵。例如:
清香在树上飘扬
乐弦在树下铿锵
忽然间一阵狂风
不见了弹琴的姑娘
(郭沫若《瓶第十六首·春茸曲》)
总得让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全下。
(臧克家《老马》)
3)换韵。改变诗歌的韵辙叫换韵,又叫转韵。像《红楼梦》里的〈芙蓉女儿诔〉(78),就换了四次韵。一般长诗多换韵,短诗不换。不过换不换韵,主要还是要根据诗歌的内容和表达的声情来决定,有时也根据结构层次的需要来换。
(4)儿化词与轻声词的选用。
“儿”音加在音节上,使其主要元音起卷舌作用,韵母发生音变,成为卷舌韵母,也叫“儿化韵”。在修辞上,有指小、表爱的功能,具有亲切的感情色彩。如:
探春道:“谁要这些。怎么像你上回买的那柳枝儿编的小篮子,整竹子根抠的香盒儿,胶泥垛的风炉儿,这就好了。
这一方法适用于口语语体,文艺语体尤其多见。其他书面语体和表示贬斥的语意时,不宜用儿化。
思考:选用轻声词(本身读轻声和包含一个轻声音节的词)可用于表达轻捷柔和的声音,可以形成抑扬变化,适应表意的某种特殊需要。如:冰心:
《一只小鸟》 __偶记前天在庭树下看见的一件事 有一只小鸟,它的巢搭在最高的枝子上,它的毛羽还未曾丰满,不能远飞;每日只在巢里啁啾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的快乐。
这一天早晨,它醒了。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的好景致;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轻—和—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树下有许多的小孩子,听见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望着─—
这小鸟天天出来歌唱,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最后他们便想捉住它。
它又出来了!它正要发声,忽然嗤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下去。
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的落到地上来。
从此那歌声便消歇了。
那些孩子想要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却不能了。
(本篇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192O年8月28日。)《亮剑》骑兵连长孙常胜的战斗口号是“骑兵连,进攻!”
有人认为不符合语音原理,你的意见呢?
(5)响音字的选用。响音字是发音时开口较大,音节洪亮的字。一般而言,双音节比单音节声音响,平声字比仄声字音量大,而从韵母的比较,凡以“ang”、“ao”、“a”等收尾的字比较响亮。语音的响度和音质、音强、音高、音长都有关系,由于具有高亢强烈的特色,所以选用响声字,也可用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响音字和非响音字是相对的。选用响音字,宜于表现强劲高亢的声音和气势。如:
杜甫《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衬音字的选用,作用在于协调音节,使语句节奏整齐协调、匀称流畅,具有音乐美。基本上用于诗词、戏曲、民歌、快板等韵文中。衬音字有的本有意义,有的本无意义,用作衬音时都不再表意。例: 我们爬火车那个搞机枪,闯火车那个炸桥梁; 就像钢刀插入敌胸膛,打得敌人魂飞胆丧!
(卢芒《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衬音在词、戏剧、曲艺和民间歌谣中,是经常运用的。例如:
春日里来依哟四山青,一把那个田土舍一哟寸金,老天那个赐福那个要知足,人是依哟苗来舍土哟是根。
依呀呀于喂,土是命根根…
(雁宁《牛贩子山道》)古代散文中的“之”用作衬音,补充字数、协调音节。
嵌在专名中:烛之武退秦师;介之推不言禄;怒而触不周之山;
粘在别的词后: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怅恨久之。
(6)拟声词的选用。拟声词是指摸拟事物声音的词,又叫象音词、摹声词。拟声词一般用来摹拟声音,有时也用来描写事物。摹拟声音,使人如闻其声,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具有直观性。描写事物,能让人产生联想,也能让语言更生动、传神。选用拟声词,可以使词语具有音、义互相融合的风味,较之一般词语更形象、逼真。
⑴头顶上有几架敌机嗡嗡嗡,一会远了,一会又飞回来,好像几只苍蝇粘到头上不走了,紧自哼哼。……话音没落,只听半空哇哇哇,好像一阵暴雨泼下来,接着唰唰唰唰,四处踢通扑通乱响,炸弹落了一地。(《三千里江山》)⑵淅沥沥唰啦啦长蛇过道,噗咙咙突噜噜翠鸟出巢。
轰轰轰隆隆隆风滚雷动,乒乒乒乓乓乓一阵冰雹。
(郝赫、郝艳芳《春到胶林》)描绘抽象事物,赋予本来不存在的想象的形象性征。⑶锁柱跟锁柱他妈穷得叮哩当啷的。
(周立波《暴风骤雨》)⑷一旦有战争部队哗地一下拉上去了,粮食供应上得去吗?
(徐怀中《一位没有战功的老军人》)(7)谐音。
谐音是利用语音相同或相近作条件来表情达意、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方法。谐音主要是利用相同语音成分的再现来突出语意重点,也利用音近意异的特性,表达说话人的情感和态度,使语言更含蓄、更生动。
第一、谐音双关
利用声音相同或相近形成双关表达,通常言在此意在彼。有同音同形和同音异形两种。⑴我们掌柜的有个脾气,比他高的都不用。⑵苏东坡和好友佛印和尚相互戏谑的哑语对联:
佛印向苏索句,东坡手指对岸正在啃骨头的大黄狗: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意会,只笑一笑,把题有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河中:水流东坡诗(尸)
后者更为常见,某些谐音在传统修辞中已形成固定关联,如 “丝”与思、藕与偶、莲与怜、杯与悲、理与礼,多用于古诗词、民歌、谜语、对联和歇后语等文体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天安门诗抄)
腊月里的萝卜——冻(动)了心 双木不成林。打一字。
伤心细问夫婿病,打一成语。谜底是: 相;
杯盘狼藉。
第二、谐音拈连
通过谐音构成上下文的拈连关系。⑴“我是你们的大师兄!”我说。“兄?凶多吉少!”
这种修辞格太熟悉了,我觉得好笑。(肖克凡《黑砂》)⑵无齿之徒原是无耻之徒 名优产品成了民忧产品 四化变成了私化 第三、谐音假对
对偶的一种,利用近音或同音关系临时借用合于对偶要求的语词。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孟浩然《裴司士见面》)寄身且喜沧州近,顾影无如白发何。(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水春云母碓,风扫石楠花。
(李白《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第四、谐音仿拟
这是从我国历代笑话中选出精彩的作品改编,由画家绘画的笑画选集。(广告)以声作则
曲径通忧(漫画标题)
五儿急的便说:“原是宝二爷屋里芳官给我的。”林之孝家的说:“不管你‘方官’、‘圆官’!现在有了赃证!我只呈报了,凭你主子前辩去!”(曹雪芹《红楼梦》)现实生活中的忌讳语及吉祥语
人们因着趋吉避凶的普遍心理,对于有灾厄的谐音,或有吉祥祈福的近音字,在词语的使用上,呈现了特殊的习惯和文化。
四与死
钟与终
八与发
九与久
碎碎(岁岁)平安、五蝠(福)临门、瓶(平)镜(静)、苹(平)果、早(枣)生(花生)贵(桂圆)子(莲子)、大桔(吉)大粒(利)等等
外来语:
外来语因文化、事物的差异,在本国语中一时找不到相对应的词语时,直接用本国字音译以记录,是最简便的方法。然而,许多音译词是音、义兼译,在修辞的意义上更为进步而可取,如:
humour
幽默;
cool
酷; mini
迷你;
sanar
声纳; talk show
脱口秀;
bowling
保龄(球); title
抬头;
model
模特儿; engine
引擎;
hippie
嬉皮 Bans-奔驰(汽车);Sprite-雪碧(饮料);Locavo-乐口福(乳精); Colgate-高露洁(牙膏);Lux-丽仕(香皂);Pif pif-必扑(杀虫剂)。
对于旧时代遗留下来的粗俗地名,利用谐音修辞手段加以改造,可以获得理想的表达效果。例如老北京原有许多粗俗不堪的胡同名,都是从历史的日常生活取材的。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经过谐音修辞对其进行改造,结果变俗为雅,点石成金,为人称道。语言学家张清常教授的社会语言学专著《胡同及其他》中就援引了大量的例子,例如: 羊尾巴胡同→扬威胡同
猪尾巴胡同→寿逾百胡同
狗尾巴胡同→高义伯胡同
吉兆胡同→鸡爪胡同 猴尾巴胡同→侯位胡同
母猪胡同→梅竹胡同
粪场胡同→奋章胡同
干鱼胡同→甘雨胡同
驴市胡同→礼士胡同
屎壳郎胡同→时刻亮胡同
打劫胡同→大吉胡同
臭皮胡同→寿比胡同
鸡鸭胡同→集雅胡同
蝎虎胡同→协和胡同
灌肠胡同→官场胡同
闷葫芦胡同→蒙福禄胡同
尤其在人名、地名、商标、品牌命名上,一定要注意避免可能产生副面效应的谐音联想。
姓名:纪丹(鸡蛋)、茅崇(毛虫)、尤炳(油饼)、侯炎(喉炎)、魏腾(胃疼)、史钢(屎缸)、谭彤(痰桶)、毕耘(避孕)、温毅(瘟疫)、贾效(假笑)、施昌济(是娼妓)、孙奇概(孙乞丐)、胡丽清(狐狸精)、朱怡佳(猪一家)、毕云高(避孕膏)、屈韬奋(去掏粪)、刘艺荻(流一地)、郝乃昭(好奶罩)等
地名命名亦如此。在某市地名办公室组织的市区新建街区道路楼盘命名专家论证会上,遭到否定的命名设想,多数由于这个地名的读音容易引起某种贬义的谐音联想所致。例如“辉光大厦”(回光返照)、“蓝山别墅”(破衣烂衫 春意阑珊)、“银汇小区”(隐晦、淫秽)、“卫南小区”(畏难)、“培光小学”(赔得精光)等 流行语:
年轻人的流行语,或要表现另类,或要彰显创意,透过谐音,运用高度的联想力,无论从数字、英文或方言,都有为数可观的谐声修辞流行语。如: 5201314----我爱你一生一世 770、880----亲亲你、抱抱你 9595995----救我救我救救我
359359----瘦有久、瘦有久(台语)2266----零零落落(台语)
AKS----会气死
LKK----老叩叩
OBS----欧巴桑
(8)利用音趣。音趣指字音因同字意相应而产生的联想和情趣。近代有些修辞学家提出音趣之说,认为长音有宽裕、纡缓、沉静、闲逸、广大、虔敬等情趣;短音有急促、激剧、烦扰、繁多、狭小、喜谑等情趣;清音可以引起小、少、锐、快、轻、虚、静、明等特质的联想;浊音可以引起大、多、钝、暗、愚、重、恶、劣等特质的联想。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钗头风》
三、日常生活中的语音修辞
1、首先要求语音规范。在口语中,往往运用一些没有意义的词语或音节,或者把一些原先有意义的词语或音节当做没有意义的单位来运用,目的只是为了上口入耳。这些没有意义的单位就是“衬词”。语音的不规范会导致歧义和误解,降低和损害表达的效果。
2、要尽量避免同音词语的干扰。由于现代汉语中同音现象非常严重,而且交际活动是一个双向的心理交流活动,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交际双方的心理联想,这联想又常常是建立在语音相同与相似之上的。例如:“西巷、细想、洗箱、西厢、喜想、喜香、悉详、西乡、西湘……,在口语中,常常是很难分辨的。
3、无论是口语,还是文艺审美语体,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上口入耳,流畅和谐。说汉语的人的共同心理和言语习惯,都非常重视言语的流畅,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上口入耳的标准放置在语法结构的要求之上。
请比较:
打扫街道
打扫街/打扫道 桌椅板凳
桌子椅板凳/桌椅子板凳/桌椅子凳 四大金刚十八罗汉
四金刚十八大罗汉
报刊/报纸杂志
报杂志/报纸刊
第二篇:修辞学
春晚小品中的修辞运用
春晚作为全国人民除夕之夜的必备大餐,已经伴随我们近三十年的时间,而其中的语言类节目更是让大家记忆深刻。小品是一门借助语言来塑造描写人物的舞台幽默表演艺术,在中国喜剧小品中宋丹丹小品具有代表性。近十几年来的央视春晚上,来自北方特别是东北的小品、相声几乎垄断了春晚的语言类节目,由此东北方言几乎成了每年春晚的主流语言,并且一度成为中国社会流行语。这主要得益于语言、表演等幽默形式的展现。而一位来自山东青岛的小丫头在1989年凭借《懒汉相亲》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也让我们记住了那个嘴边总是挂着“俺娘说了„„”的朴实得农村丫头。一炮走红之后她与黄宏、赵本山表演的一连串小品,伴随全国的电视观众度过了十多个春节。可以说,白云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她的语言虽然很土、很俗,却让人感觉很新鲜、很特别。例如“你太有才了 ;走了,太伤自尊了;那是相当„„”等等这些耳熟能详地道的东北方言已为广大电视观众所喜爱,并广泛地运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乐趣。独具特色的语言正是其小品魅力构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其小品生命力的保障。本文主要从语音的搭配、辞格的运用两个方面,每个方面各选两种其最具代表性的修辞方式,对宋丹丹小品台词的修辞艺术进行分析。
一、语音搭配
1、谐音。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使听者产生误解已达到说话人的目的。在宋丹丹小品中经常借助语音的谐音联系达到其喜剧小品幽默风趣
例1,1999年的小品《昨天 今天 明天》
崔:今天的话题是“昨天 今天 明天”
赵:昨天在家准备了一宿,今天上这里来了,明天回去了。
崔:不是 我不是让你说昨天、今天、明天,往前说。
宋:前天,我们俩刚领到乡里通知。
崔:大叔大妈,我说的这个昨天今天明天呀,不是昨天今天明天!
赵:那是后天?
崔:不是后天
宋:那是哪一天啊?
崔:不是哪一天!我说的这个昨天今天明天啊就是咱回忆一下过去,再评说一下现在,再展望一下未来 您听明白来了吗?
赵:那是过去、现在和将来。
宋:那也不是昨天、今天、明天呀·
“昨天、今天、明天” 是运用了词语的多义。它们真正的意义有两种,(1)今天的前一天,说话时的这一天,今天的下一天;(2)过去、现在、不远的将来。在这里,崔要表达的是第2个意思,而白云、黑土这对老夫妻理解得是第一个意思,造成了语言理解上的偏差 这段对话简单读后会让人感到诙谐幽默、滑稽可笑,在舞台上,再加入三人对话时的语气、表情、动作,可是说是风趣到了极点,令人捧腹大笑。
这些看似荒唐可笑的对话让我们开怀大笑得同时我们往往忽略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对话。白云黑土他们是地地道道得农民,没怎么读过书,平时所接触得人也不会用一些文绉绉的词语和他们对话,当小崔和他们交流时恰恰忽略了这一点,这就提醒我们在面对不同的人物身份时要选用不同得语言,已达到交流的目的。而这种为甲答乙的对白恰恰可以收到了幽默风趣的艺术效果,增强了小品语言的艺术魅力,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因此这一手段在小品中经常出现。
例2,2006年小品《小崔说事》
崔:哎,大妈……你们这次到北京是怎么来的?
白:俺们,搭专机来的崔:那太贵了,那我们报不起
白:不用报,都小钱儿,嘿嘿,现在,有钱,瞅这穿的,相当有钱,嘿,太有钱了„„„„
崔:大叔啊,听说你们这次到北京是搭专机来的?
黑:啊,是搭拉砖拖拉机过来的对话中,开行的飞机或是机关单位或个人专用的飞机事实上崔也是这样理解的虽然有些质疑,感觉不大可能随着黑土大叔的回答才恍然大悟,“专”与”砖”同音,白云就是借助这种谐音搭配达到了交际的目的,即提高自己作为名人儿的身价,博取了众人们的笑趣.2、重音。小品是一种短小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小品在台上演出的时间大约30分钟左右,在这短短的30分钟内,怎样用语言打动观众,赢得观众的掌声和欢笑非常重要。宋丹丹以其独特的语言表达技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独特性表现在,大量运用程度副词,且重音经常落在程度副词上,主要体现在程度副词“太”“相当的”使用上。如:
那家伙,那场面,那是相当壮观,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说事儿》
你太有才了!(《策划》)
二、辞格的运用
1、飞白。
飞白是一种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明明知道是错误的语言,故意如实地记录或仿效的修辞格主要分为语音字形语义逻辑飞白四种类型飞有凭空或任意运用的意思,“白”有错字的意思其目的是为了使语言滑稽幽默,甚至是给人揶揄之感其作用是不但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语言的感染力,而且往往有助于体现人物形象的真实性。
例3,1999年小品《昨天今天明天》
宋:秋波是啥玩意儿你都不懂?咋这没文化呢?
赵:啥啊?
宋: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
例4,2000年小品《钟点工》
宋:美国著名明星麦当娜抹啥我抹啥?
赵:麦当娜是谁呀?
宋:你不认识呀?她妹妹你指定熟悉。
赵:谁啊?
宋:麦当劳么!
例3例4 中“秋波”“麦当娜”借用同音关系飞白,而例一中《昨天、今天、明天》是用错了词语的义项而使意义飞白。小品就是能够“很精心地把一个个源于生活的喜剧环节非常合适地连接起来——这正是他获得成功的选择”在这里,看似简单地将“秋波”理解成“秋天的菠菜”;将话题“昨天、今天、明天”理解成“今天的前一天、说话时的这一天、今天的下一天”,但其作用却是真实生动地表现了这对农村夫妇落后的文化水平,这些语言不但对他们十分合身,也增添了对白的趣味性,把小品的搞笑幽默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出来。例4 中将明星与美食结成姐妹,趣味横生,表现了陪人聊天唠嗑的钟点工老太太一味地追求名 牌名人效应,引出的笑话同时也真实地反映了当下社会中人们盲目地攀比,追求大品牌的现
象外表虽华丽却掩盖不了内心的空虚与无知。
2、移用。
词语都有固定的意义和固定的用法如果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一定的修辞效果,可以临时改变词在小品语言中较为常见语的用法,这种修辞手段叫移用。
例5,1999年小品《昨天、今天、明天》
宋:现在不行了,现在是头发也变白了,皱纹也增长了,两颗洁白的门牙,去年也光荣下岗了。
这句话巧妙地运用了移用这一修辞手法。“下岗”本指职工因企业破产裁减人员等原失去工作岗位或指离开执行守卫警戒等任务的岗位,这里移用来指人岁数大了,牙齿自然脱落这一生理现象,不仅增强了语言的幽默感与趣味性而且独具匠心,别出心裁,使人听来颇有情趣。
例6,2007年小品《策划》
赵:实在憋不住了,就找了个狗窝把蛋下了。
牛:狗窝?是怎么发现的?
宋:被狗仔队发现的呗。
“狗仔队”本指记者特别是一些八卦周刊的记者跟踪报道明星的绯闻这里将现代社会人尽皆知的狗仔队移用指狗窝里的狗仔这一实质性动物,不仅增添了语言生动形象性,而且突出反映社会中一部分人特别是明星为了出名,刻意炒作,不讲原则,制造出一些绯闻,以此来吸引读者和观众,达到成名的目的。
例7,别瞎掰1999年小品《昨天、今天、明天》
黑 土:,当时还有一样家用电器呢。
主持人:还有家用电器呀?
黑 土:手电筒嘛。
约定俗成的观念,几乎所有人把“家用电器”定义为狭义的比较高档的电器产品,而当大叔说出“手电筒”是家用电器时,大叔明显偏离了常规思维,把“家用电器”广义为一切由交流电和直流电控制的家庭日常用品。不论这是幼稚还是狭黠,观众确实被它逗乐了。又如:
上述例子,都是宋丹丹小品台词中极具代表性的语言她的小品演绎的都是东北农村喜闻乐见的生活琐事,贴近现实生活朴实无华的语言,在给人们带来笑趣的同时,还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象,可谓一举两得正如台湾修辞学家沈谦所说,追求语言文辞之美,大概有拙通巧朴四个阶段,而真正最高的境界应该是第四层的朴质真醇自然高妙,以最寻常的题
材,最平淡的字句,最熟稔的意象,表达最深刻的情理,这第四阶段就寻常词语艺术化的表现,没有刻意的雕琢,表面上也不那么惹眼,似乎也不见绚烂夺目的好辞,可是细细品味之后,却是真挚感人,余韵无穷。
参考文献:
[1]叶涛.《成功的基础—读赵本山演出的喜剧小品文学本》J.电视与戏剧;l992;(2);40
[2]沈谦.《语言修辞艺术》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l998;3
[3]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
第三篇:奥巴马演讲修辞学分析1
奥巴马演讲分析
——排比在英语演讲中的修辞作用
美国大选前许多人都评价:奥巴马的政见并不新颖甚至有点平庸;拥有的个人财富只有对手的几十分之一;相貌远逊于前辈肯尼迪和克林顿,而且还是非美国本土的外来黑哥......奥巴马唯一让人嫉妒的是他拥有最能鼓动人心的好口才,这是上帝给他最好的礼物和恩赐!不可否认,他超凡脱俗的演讲,为他竞选赢得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奥巴马的演讲,无论是文稿的整体布局,还是演讲言辞的融情达意,或是激情澎湃的演讲表达,都可谓精深独到,不得不令人拍手称快。.据CNN报道。,有语言学家称,“总统当选人巴拉克·奥巴马当晚发表的获胜演说可与很多史上著名演讲相比.”奥巴马称得上是一位杰出的演说家,在多次演讲中,他都娴熟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技巧,可以说,“奥巴马的胜利是修辞学的胜利”(梁文道,2008).其中,排比在奥巴马演讲中效果最为突出。鉴于排比在英语演讲中的重要性,我们试图以美国新当选总统奥巴马的获胜演讲为例,来探讨排比在这篇演讲中的修辞效果.本研究目的在于给英语演讲和修辞教学一些启示.同时也让学者通过领悟奥巴马的演讲技艺,学习、借鉴,来提高自身的演讲水平。
一,排比概念及其作用
“排比”在英语中的对应词为parallelism,是指为了达到修辞效果而循环出现的、句法相似的结构—“recurrent syntactical similarities introduced for rhetorical effect“(Webster's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1977;831).英语排比具有结构整齐,节奏鲜明,语言简练等特点.在英语演讲中运用排比旬,可以增加演讲词的节奏感和音韵美,突出演讲者雄辩口才和强烈感情,增强演讲语言的气势,提高演讲的说服力和欣赏性.
二,奥巴马获胜演讲个案排比分析
奥巴马于2008年11月4日当选为美国总统。并于当晚发表了获胜演讲.这次演讲富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唤起了民众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和勇气。现场的无数观众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奥巴马在他的获胜演讲中熟练地运用了一系列的修辞方法,如捧比,对比,反复,对仗,引用等,其中排比的使用次数最多.下面我们就以排比结构在奥巴马获胜演讲(Barak Obama’s Victory Speech)中的置,选取了四个代表性的例子,来讨论其修辞效果。
(一)从句开头的排比
If there is anyone out there who still doubts that America is a place where all things are possible,who still wonders if the dream of our founders is alive in our time,who still questions the power of our democracy, tonight is your answer.这三个排比组合句是奥巴马获胜演讲的开场白。奥巴马用自己胜选的事实回答了某些人对“美国是否凡事都有可能,美国奠基者的梦想是否依然鲜活,美国民主制度的力量”的质疑.通过这三个排比旬,奥巴马言简意赅地表达了他获胜的意义:显示出“美国梦”的独特性和普遍价值,显示出他的能力,肯定了美国是一切皆有可能的地方,肯定他的获胜是对美国政治文化传统的继承而不是背离.开场耐人寻味的排比,便已打开了选民们的心声以及继续听下去的欲望。
(二)排比结构用在段首 It’s the answer told by lines that stretched around schools and churches in numbers this nation has never seen;By people who waited three hours and four hour...It’s the answer spoken by young and old, rich and poor, Democrat and Republican,black,white, Hispanic,Asian,Native American, gay, straight, disabled and not disabled...It’s the answer that led those who have been told...to put their hands Off the arc of history and bend it once more toward the hope of a better day.
首先,在前两个位于段首的排比句群中,奥巴马强调他是“设在学校和教堂的投票站前排起的前所未见的长队”,是“等了三四个小时的选民”,是“所有美国人民”共同选举出来的总统。他重申了自己当选总统是合法的,是由美国人民通过民主方式选举出来的.第三个排比句群在意义上是对前两个排比句群的总结和升华。奥巴马呼吁美国人民要对美国的未来有信心,同时暗示作为新一任的总统,他会继承美国的历史传统,让“美国梦”延续。这三个排比句群的使用,增强了演讲的气势,有力地回击了那些对奥巴马获胜原因存在质疑的人,同时向听众做出了有力的保证,调动了听众的积极性,激发了听众的自信心.
(三)介词短语的排比
To those who would tear this world down, we will defeat you.To those who seek peace and security, we support you.And to all those who have wondered if America’s beacon still burns as bright, tonight we proved once more that the strength of our nation comes...from the enduring power of our ideals :democracy, liberty, opportunity, and unyielding hope.
介词短语To those的反复出现,明确了要击败和支持的对象,语气强烈,一针见血.这既是对恐怖分子敲警钟,又给予了爱好和平的人们奋斗的力量。同时,向那些怀疑美国能否继续照亮世界发展前景的人们证明。美国真正的力量来自于这个国家的理想:民主、自由、机会和不屈的希望。排比结构的出现突出了强调的内容,语言气势逼人,具有强大的震撼力。
(四)句型结构的排比
For us, they packed up their few worldly possessions and traveled across oceans in search of a new life.For us, they toiled in sweatshops and settled the west;endured the lash of the whip and plowed the hard earth.For us, they fought and died, in places like Concord and Gettysburg, Normand and Khe sahn.(五)段尾的排比
And tonight,...she’s seen...the heartache and the hope;the struggle and the progress...Yes we can.
At a time...she lived to see them stand up and speak out and reach for the ballot.Yes we can.
When there was...she saw a nation conquer fear itself with a New Deal,new jobs and a new sense of common purpose.Yes we can.
When the bombs...she was there to witness a generation rise to greatness and a democracy was saved.Yes we can. She was there.Yes we Can.
A man...And this year, in this election..., she knows how America can change.Yes we can.
在这里奥巴马以一个106岁的老妇人参加投票为例,运用了一系列的排比来烘托现场气氛,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连续4个“她看到了···”(she’s seen,she lived to see,she saw, she was there to witness)和6个“是的,我们能”(Yes We can),强调美国能达成正义和平等,能获得机遇和繁荣能治愈这个国家,能补救这个世界,强调美国能发生变革!这种以具体的人物、事例和具体的生活场景为主体构成的排比语段,真正达到了提高语言表现力的目。这几段出现在演讲末尾的排比具有排山倒海的气势,具有强大的煽动性,把整个演讲再次推向了高潮。
在整个获胜演讲当中,通过捧比,奥巴马将有魅力的句子集中,演讲节奏分明,气氛被一次次的推向的高潮,演讲大为增色。这些排比的运用,创造了演讲中的个个亮点,气势磅礴,使听众的情感受到一次次的震。.
三 结语
演讲是一门劝说的艺术。演讲者要达到劝说的目的,就必须讲究演讲词的语言表达技巧,这种技巧在语言层面的体现之一就是修辞手法的运用。排比是英语演讲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法。国内学者对于排比的修辞效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排比是英语所有修辞格中最常使用的修辞格之一。任何学会使用并能驾驭排比及其变化的人都会发现排比可使演讲条理清楚,效果显著,具有难以衡量的价值”(张秀国.2005)奥巴马这篇获胜演讲中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成功的达到了说服听众的目的.
参考文献:(1)奥巴马获胜演讲英文原文网址:http://wenku.baidu.com/view/70d3d8d8d15abe23482f4d56.html(2)何晓勤 演讲·劝说·诉诸·语篇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1)(3)张秀田 《英语铬辞学》北京:青华大学出版杜.2005(4)梁文道 《奥巴马的胜利是修辞学的胜利 》 南方周末,2008(5)徐鹏 《英语辞格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第四篇:修辞学论文
浅析白岩松《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之
修辞与题旨情境内容
【摘 要】修辞是人们准确表达生活的必要手段。修辞要适应题旨情境,要根据作者表达思想内容的需要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以达到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思想的需要。修辞方法是题旨情境的表现形式,题旨情境决定修辞方法的运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本文将就修辞同题旨情境的关系,对白岩松在耶鲁大学发表的演讲《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进行浅析。
【关键词】修辞 必要手段 适应 题旨情境 决定
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什么是题旨?题旨就是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大致包括主题思想和写说目的两个方面。修辞运用恰当的语言形式,总是为了表达特定的内容,因此,修辞与题旨的关系,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形式与内容是辩证地统一在一起的。内容必须用形式表现出来,形式也必然有其表现的内容。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修辞所要表达的内容决定了人们采用与之相适应的修辞形式,适合内容的修辞形式可以更好地来表达内容。在本篇演讲稿中,毋庸置疑,题旨就是题目,即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演讲内容围绕着“故事”和“中国梦”展开。以自己出生的年份1968年作为开始,讲述了1968年、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五个年份的故事,讲述了自己如何从一个边远小城的绝望孩子,成长为见证无数重要时刻的新闻人,并以个人命运为线索折射了四十年中美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化。虽然为我们呈现了5个年份的场景,但是题旨始终是“故事”以及“中国梦”。
情境即语境,语境就是语言环境。狭义的语境指语言交际时的上下文或前言后语。我们说一句话,常有上下文。这里的上下文,既包括紧贴在它前后的语句,也包括出现在它前后的其他语句。广义的语境是就语言外部环境而言的,既包括交际者的身份、职业、水平、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又包括语言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背景等客观因素。总之,语境是影响语言交际的相关因素的总和。之前也提到,整个演讲分成了5个部分,展现了5个不同的情境。1968年,法国发生巨大的街头骚乱,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马金路德金先生倒下了,但是“我有一个梦想”站起来了,而就是这一年白岩松出生;1978年,白岩松的爷爷趋势,两年前父亲去世,母亲一个人抚养兄弟哥俩,那一年他10岁。还有一个大事件就是中国与美国建交,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88年,白岩松到北京上大学,那一年他20岁。而就在这一年,耶鲁大学又出了一位总统;1998年,白岩松成为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主持人。同一年,尼克松总统访华;2008年,非耶鲁大学学生奥巴马成为美国总统。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但是汶川却发生了大地震。
同时在本篇演讲稿中,也运用了大量的修辞。修辞是人们准确表达生活的必要手段。修辞要适应题旨情境,要根据作者表达思想内容的需要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以达到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思想的需要。修辞方法是题旨情境的表现形式,题旨情境决定修辞方法的运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
一、“双关”的修辞手法。
(一)“过去的二十年,中国一直在跟美国的三任总统打交道,但是今天到了耶鲁我才知道,其实他只跟一所学校打交道。但是透过这三位总统我也明白了,耶鲁大学的毕业生的水准也并不很平均”。这些文字作为此次演讲的开端,其实很讨美国民众的喜欢。“中国一直在跟美国的三任总统打交道,但是今天到了耶鲁我才知道,其实他只跟一所学校打交道”一表达中国与美国的交流密切;二表达耶鲁大学卓有成效的教育。此修辞运用的很得体,因为耶鲁确实出了三位总统,这是一个真实的情境。然而,如果耶鲁大学没有出过总统,此修辞的运用就是阿谀奉承,而且会让人一下子对此次演讲失去兴趣。
(二)“中国与美国的距离非常遥远,不亚于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此句也是基于真实情境中的修辞。一方面,美国与中国在地理上的距离真的很遥远;另一方面,那一年美国与中国并未建立外交关系,来往甚少,了解甚少。
(三)“我看不到这个家庭的希望,只是会感觉,那个时候的每一个冬天都很寒冷,因为我所生活的那个城市离苏联更近。”此句也采用了基于事实的“双关”修辞。内蒙古确实与苏联相近,冬天很干冷。同时,也表明了当时白岩松家庭状况的窘迫。
二、“幽默诙谐”的修辞方法
(一)第一要讲的年份是1968年。那一年我出生了。但是那一年世界非常乱,在法国有它的这个,巨大的街头的骚乱,在美国也有,然后美国的总统肯尼迪遇刺了,但是的确这一切的原因都与我无关。“但是的确这一切的原因都与我无关”含有“幽默诙谐”的修辞手法。在演讲中,幽默诙谐的修辞手段必不可少。
(二)“中国都很难卖出好价钱。就像很多很多年之前,在中国所有的城市里流行着一种叫加州牛肉面,加利福尼亚牛肉面。相当多的中国人都认为,美国来的东西一定非常非常好吃。所以他们都去吃了。即使没那么好吃的话,由于觉得这是美国来的,也没有批评。这个连锁的快餐店在中国存在了很多年,直到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美国,在加州四处寻找加州牛肉面,但是一家都没有找到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知道,加州是没有这种牛肉面的。”以诙谐的说法,阐明了中美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中美人民交流的缺少;
三、“比喻”的修辞手法
(一)“这个时候我已经第一次地尝试过可口可乐,而且喝完可口可乐之后会觉得中美两个国家真的是如此接近,因为它几乎就跟中国的中药是一样的。”将“可口可乐”比作“中国的中药”,不仅表达了中美建交后,贸易往来的频繁;同时也表达了美国的生活习惯渐渐融入中国。
在此片演讲稿中,作者用了很多例子向我们阐述了修辞与题旨情境的关系。修辞来源于社会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准确表达社会生活的必要手段。修辞方法是题旨情境的表现形式,题旨情境决定修辞方法的运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二者是相互依存的辩证统一的关系。那么,人们在实践中如何掌握和正确运用修辞方法,使之能更好地适应题旨情境呢?笔者认为,人们除了要注意以上论述的三点之外,还要在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反复学习,充分了解被反映事物的性质、特征,对自己所要表达的题旨有深刻的理解,要正确掌握各种修辞方法的种种特点,并能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以及掌握使用它们的技巧,准确地 表达具体的思想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题旨与情境相适应。
参考文献:1、2、3、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寸镇东《语境与修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5、骆小所《现代修辞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第五篇:修辞学读书笔记
修辞学读书笔记
一.分析比喻和比拟的关系。
比喻是指将甲事物比作乙事物,一个比喻包含了主体和客体两部分,而且主体和突破口体是互不相同的两事物,这样,比喻才有意义;但是二者在书籍在性质或特征上双必须具备某些共同点,这样,比喻才能被人理解的。
例如:这一本集子和《花边文学》,是我在去年一年中,在官民明明暗暗、软软硬硬的围剿“杂文”的笔和刀下的结集,凡是写下来的,全在这里面。当然不敢说是诗史,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也决不是英雄们的八宝箱,一朝打开,便见光辉灿烂。我只地深夜的街头摆着一个地摊,所有的无非几个小钉,几个瓦碟,但也希望,并且相信有些人会从中寻出合于他的用处的东西。(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
文中用“诗史”比喻不朽的巨篇鸿著,用“英雄们的八宝箱”比喻集名家名著之大成,用“深夜街头”的“地摊”比喻这两本集子是在黑暗势力重重压迫下的零散作品,而“几个小钉、几个瓦蝶”的意思则是说,这些文章虽然短小,却不是什么小摆设,而是一些实实在在的对革命人们很有用的东西。这几个比喻中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似点都在内在属性方面,作者用人们比较熟悉的东西说明比较生疏的东西,使他要说明的复杂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拟人是将物当人来写,拟物是将人当物来写,本体和拟体二者在特征和属性方面同样也要有共通点。
例如:不知为什么,原来挺敞亮的店堂变得特别黑暗了,牌匾上的金字也都无精打采了。(汪曾祺《异秉》)
句中将牌匾上的金字当作人来写,“无精打采”显然是人才有的精神状态,用拟人的手法就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更令读者容易接受,使句子生动形象了。
但是,比喻和比拟在有些句中是很难分辨的。
如: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鲁迅《忆刘半农君》)
这句话既可理解为比喻,把刘半农的浅比喻成一条清溪,又可理理解为比拟,将刘半农当作物来写,二者理解都可以。
对于这一点,在姚殿芳和潘兆明著的《实用汉语修辞》中作了解释:“有相当一部分的比拟是借助比喻来表现的,或可看作比喻和比拟的兼格。”所以我们可以将这句话中的修辞理解为比喻和比拟的兼格。
二.分析短文中修辞手法有哪些。
古老的长安街,宽阔明净的长安街,你这伟大的历史见证,经过几回今天这样的场景呢?
且不说那遥远的岁月里,你曾亲眼看到农民起义大军怎样纵马驰奔到你身边,一箭射中明皇朝皇宫的南匾额;且不说你曾亲眼看到八国联军侵略者的铁蹄
怎样地践踏街心的青石板,义和团的勇士们怎样视死如归,血染长安;且不说你曾亲眼看到英雄的人民,怎样砍倒黄龙旗、五色旗和青天白日狗牙旗,怎样折断日本鬼子的膏药旗和美国侵略者的星条旗,终于,在那个金光灿烂的十月,毛主席在万众欢腾中亲手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长安街上响彻了胜利的礼炮声„„且不说那么远了,就说今年这一年里,长安街啊,你经历了多少不平凡、多么难忘的三百多个日日夜夜!(袁鹰《十月长安街》)
这一段话作者在描写十月长字街的时候,连用了四个“且不说”句子,这是一种排比的修辞手法,用简单的言语概括了自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三百年中国人民与本国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侵略者英勇斗争的历史。四个“且不说”语气较委婉,实际上却强调了中国人民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四个“且不说”连用更加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使全文更具一种感染力。
纵观整篇短文,用了一种设问的手法,第一段提出问题“经历过几回今天这样的场景”,在第二段中作者就自述了长安街的历史,采用这种自问自答的方法,一开篇就会引起读者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