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修辞学心得
修辞学实践心得
外国语学院11级英语四班张君菁110401132
在大三这学期我新接触了修辞学这门课程,一学期的学习和实践即将结束,个人觉得这门课程对于我们大三学生非常实用并且在学习其他英语课程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课堂上,老师生动详细地讲解、典型的例子使原本抽象的修辞学变得清楚易懂、便于记忆和理解。经过一学期系统的学习之后,我对修辞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我今后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一些语言和文章之所以流传广泛、经久不衰,是因为它们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其中不乏准确恰当的修辞手段,从而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意蕴丰富并且引人入胜。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修辞则是语言表达的艺术。使用修辞格的目的是为了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鲜明突出,加强语言表现力和感染力;或者使语言更加整齐匀称、音调铿锵,引起读者丰富联想的效果。
修辞格不仅能给文章添光增彩,还能使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理解,更加具有吸引力。修辞格是英语写作中不可或缺的写作手法,学习修辞学对于的接下来一年的英语学习及英语写作非常有帮助,同时对我以后的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手段。
第二篇:修辞学
春晚小品中的修辞运用
春晚作为全国人民除夕之夜的必备大餐,已经伴随我们近三十年的时间,而其中的语言类节目更是让大家记忆深刻。小品是一门借助语言来塑造描写人物的舞台幽默表演艺术,在中国喜剧小品中宋丹丹小品具有代表性。近十几年来的央视春晚上,来自北方特别是东北的小品、相声几乎垄断了春晚的语言类节目,由此东北方言几乎成了每年春晚的主流语言,并且一度成为中国社会流行语。这主要得益于语言、表演等幽默形式的展现。而一位来自山东青岛的小丫头在1989年凭借《懒汉相亲》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也让我们记住了那个嘴边总是挂着“俺娘说了„„”的朴实得农村丫头。一炮走红之后她与黄宏、赵本山表演的一连串小品,伴随全国的电视观众度过了十多个春节。可以说,白云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她的语言虽然很土、很俗,却让人感觉很新鲜、很特别。例如“你太有才了 ;走了,太伤自尊了;那是相当„„”等等这些耳熟能详地道的东北方言已为广大电视观众所喜爱,并广泛地运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乐趣。独具特色的语言正是其小品魅力构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其小品生命力的保障。本文主要从语音的搭配、辞格的运用两个方面,每个方面各选两种其最具代表性的修辞方式,对宋丹丹小品台词的修辞艺术进行分析。
一、语音搭配
1、谐音。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使听者产生误解已达到说话人的目的。在宋丹丹小品中经常借助语音的谐音联系达到其喜剧小品幽默风趣
例1,1999年的小品《昨天 今天 明天》
崔:今天的话题是“昨天 今天 明天”
赵:昨天在家准备了一宿,今天上这里来了,明天回去了。
崔:不是 我不是让你说昨天、今天、明天,往前说。
宋:前天,我们俩刚领到乡里通知。
崔:大叔大妈,我说的这个昨天今天明天呀,不是昨天今天明天!
赵:那是后天?
崔:不是后天
宋:那是哪一天啊?
崔:不是哪一天!我说的这个昨天今天明天啊就是咱回忆一下过去,再评说一下现在,再展望一下未来 您听明白来了吗?
赵:那是过去、现在和将来。
宋:那也不是昨天、今天、明天呀·
“昨天、今天、明天” 是运用了词语的多义。它们真正的意义有两种,(1)今天的前一天,说话时的这一天,今天的下一天;(2)过去、现在、不远的将来。在这里,崔要表达的是第2个意思,而白云、黑土这对老夫妻理解得是第一个意思,造成了语言理解上的偏差 这段对话简单读后会让人感到诙谐幽默、滑稽可笑,在舞台上,再加入三人对话时的语气、表情、动作,可是说是风趣到了极点,令人捧腹大笑。
这些看似荒唐可笑的对话让我们开怀大笑得同时我们往往忽略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对话。白云黑土他们是地地道道得农民,没怎么读过书,平时所接触得人也不会用一些文绉绉的词语和他们对话,当小崔和他们交流时恰恰忽略了这一点,这就提醒我们在面对不同的人物身份时要选用不同得语言,已达到交流的目的。而这种为甲答乙的对白恰恰可以收到了幽默风趣的艺术效果,增强了小品语言的艺术魅力,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因此这一手段在小品中经常出现。
例2,2006年小品《小崔说事》
崔:哎,大妈……你们这次到北京是怎么来的?
白:俺们,搭专机来的崔:那太贵了,那我们报不起
白:不用报,都小钱儿,嘿嘿,现在,有钱,瞅这穿的,相当有钱,嘿,太有钱了„„„„
崔:大叔啊,听说你们这次到北京是搭专机来的?
黑:啊,是搭拉砖拖拉机过来的对话中,开行的飞机或是机关单位或个人专用的飞机事实上崔也是这样理解的虽然有些质疑,感觉不大可能随着黑土大叔的回答才恍然大悟,“专”与”砖”同音,白云就是借助这种谐音搭配达到了交际的目的,即提高自己作为名人儿的身价,博取了众人们的笑趣.2、重音。小品是一种短小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小品在台上演出的时间大约30分钟左右,在这短短的30分钟内,怎样用语言打动观众,赢得观众的掌声和欢笑非常重要。宋丹丹以其独特的语言表达技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独特性表现在,大量运用程度副词,且重音经常落在程度副词上,主要体现在程度副词“太”“相当的”使用上。如:
那家伙,那场面,那是相当壮观,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说事儿》
你太有才了!(《策划》)
二、辞格的运用
1、飞白。
飞白是一种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明明知道是错误的语言,故意如实地记录或仿效的修辞格主要分为语音字形语义逻辑飞白四种类型飞有凭空或任意运用的意思,“白”有错字的意思其目的是为了使语言滑稽幽默,甚至是给人揶揄之感其作用是不但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语言的感染力,而且往往有助于体现人物形象的真实性。
例3,1999年小品《昨天今天明天》
宋:秋波是啥玩意儿你都不懂?咋这没文化呢?
赵:啥啊?
宋: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
例4,2000年小品《钟点工》
宋:美国著名明星麦当娜抹啥我抹啥?
赵:麦当娜是谁呀?
宋:你不认识呀?她妹妹你指定熟悉。
赵:谁啊?
宋:麦当劳么!
例3例4 中“秋波”“麦当娜”借用同音关系飞白,而例一中《昨天、今天、明天》是用错了词语的义项而使意义飞白。小品就是能够“很精心地把一个个源于生活的喜剧环节非常合适地连接起来——这正是他获得成功的选择”在这里,看似简单地将“秋波”理解成“秋天的菠菜”;将话题“昨天、今天、明天”理解成“今天的前一天、说话时的这一天、今天的下一天”,但其作用却是真实生动地表现了这对农村夫妇落后的文化水平,这些语言不但对他们十分合身,也增添了对白的趣味性,把小品的搞笑幽默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出来。例4 中将明星与美食结成姐妹,趣味横生,表现了陪人聊天唠嗑的钟点工老太太一味地追求名 牌名人效应,引出的笑话同时也真实地反映了当下社会中人们盲目地攀比,追求大品牌的现
象外表虽华丽却掩盖不了内心的空虚与无知。
2、移用。
词语都有固定的意义和固定的用法如果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一定的修辞效果,可以临时改变词在小品语言中较为常见语的用法,这种修辞手段叫移用。
例5,1999年小品《昨天、今天、明天》
宋:现在不行了,现在是头发也变白了,皱纹也增长了,两颗洁白的门牙,去年也光荣下岗了。
这句话巧妙地运用了移用这一修辞手法。“下岗”本指职工因企业破产裁减人员等原失去工作岗位或指离开执行守卫警戒等任务的岗位,这里移用来指人岁数大了,牙齿自然脱落这一生理现象,不仅增强了语言的幽默感与趣味性而且独具匠心,别出心裁,使人听来颇有情趣。
例6,2007年小品《策划》
赵:实在憋不住了,就找了个狗窝把蛋下了。
牛:狗窝?是怎么发现的?
宋:被狗仔队发现的呗。
“狗仔队”本指记者特别是一些八卦周刊的记者跟踪报道明星的绯闻这里将现代社会人尽皆知的狗仔队移用指狗窝里的狗仔这一实质性动物,不仅增添了语言生动形象性,而且突出反映社会中一部分人特别是明星为了出名,刻意炒作,不讲原则,制造出一些绯闻,以此来吸引读者和观众,达到成名的目的。
例7,别瞎掰1999年小品《昨天、今天、明天》
黑 土:,当时还有一样家用电器呢。
主持人:还有家用电器呀?
黑 土:手电筒嘛。
约定俗成的观念,几乎所有人把“家用电器”定义为狭义的比较高档的电器产品,而当大叔说出“手电筒”是家用电器时,大叔明显偏离了常规思维,把“家用电器”广义为一切由交流电和直流电控制的家庭日常用品。不论这是幼稚还是狭黠,观众确实被它逗乐了。又如:
上述例子,都是宋丹丹小品台词中极具代表性的语言她的小品演绎的都是东北农村喜闻乐见的生活琐事,贴近现实生活朴实无华的语言,在给人们带来笑趣的同时,还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象,可谓一举两得正如台湾修辞学家沈谦所说,追求语言文辞之美,大概有拙通巧朴四个阶段,而真正最高的境界应该是第四层的朴质真醇自然高妙,以最寻常的题
材,最平淡的字句,最熟稔的意象,表达最深刻的情理,这第四阶段就寻常词语艺术化的表现,没有刻意的雕琢,表面上也不那么惹眼,似乎也不见绚烂夺目的好辞,可是细细品味之后,却是真挚感人,余韵无穷。
参考文献:
[1]叶涛.《成功的基础—读赵本山演出的喜剧小品文学本》J.电视与戏剧;l992;(2);40
[2]沈谦.《语言修辞艺术》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l998;3
[3]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
第三篇:修辞学教案
对偶
听《杀破狼》,分析歌词中的对偶现象,引出对偶的定义。
板书歌词
“生是为了证明爱存在的痕迹,火 燃烧后更伟大的生命;
杀是为了歌颂破灭前的壮丽,夜是狼深邃眼睛,孤独等待黎明。”
1)定义:字数相同,句法结构相近相同或相似、语义相关、两两相对的言语的格式,称为
对偶或对仗。
2)历程:中国的对偶文体,在六朝以前只是发展骈偶文,即四六体,每半联是上四下
六、或上六下四,也有四字成句以及六字成句或者七字、多字成句的。同时,在那以前,对偶之法并不严格,没有规定一个一定的格律,不拘泥于声韵,不讲平仄,不避同字相对,只能说是排比句。到了六朝时期出现了声韵学,作对联就严格了,要讲求平仄,要避免同字。唐代诗歌盛行,对偶也成为诗歌创作的主要修辞手法之一,并且逐步固定化,有一套严格的格律。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全用对偶写成,家喻户晓,童叟皆知。宋元明清,随着文体的不断发展,各种形式的文体中,依旧大量运用对偶句。如宋代的词牌名,元代的曲,明清时大兴对偶文。在这些文体中使用对偶句,不再仅限严格的律法中,而是灵活,生动形象的表达出作者的主旨。
3)上联:男生,女生,穷书生,生生不息!
下联:初恋,热恋,婚外恋,恋恋不舍!
横批:生无可恋
4)上联: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生生不息!
下联:上一届,这一届,下一届,届届失业
横批:愿读服输
5)白话盛行的今天,新闻标题、广告影视、对联题赠、公文演讲、文学创作等多种体裁,对局的应用,依然随处可见。现在的对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例如:天连五岭银锄
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
霸王。
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
件等关系。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2)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
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说
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3)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句子对偶。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
腹中空。
(4)
三、对偶的作用
1、形式上:整齐匀称,节奏明快如: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第三册李
商隐《锦瑟》)上下两句对应得非常整齐,在具体用字词上力避重复,看起来字面工整而内容又富有变化。
2、音调上:音韵优美,音乐感强对偶的上下两句节奏相同,间歇相同;但在音韵平仄相对,抑扬顿挫相交,使对偶句读(听)起来节律整齐又起伏错落。这一点特别在律诗中体现的最为突出。
3、表意上:凝炼集中,高度概括对偶的两句形式并列,简括凝练的内容或相对或互补,容下丰富的内容。如“《书》曰:满招损,谦得益。”(第三册欧阳修《伶官传序》,六个字,两句话,蕴涵了深刻的道理。
4、抒情上:情感真挚,酣畅淋漓如: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第一册 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上下两句写出了作者在小屋所见之景,突出了作者对小屋深深得喜爱之情,真切自然。
四、使用时注意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是为了更好的表现内容。运用对偶这一修辞方式,总的原则是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完美统一。不能只追求形式上的整齐化,而忽视表现的内容主题,否则,就会出现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叫对偶。例如: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个句子,结构相同(都是主谓句),字数相等,上下两句词性相对,意义上相互补充,是个非常工整的对偶。构成对偶的两个句子可以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个事理,在内容上互相补充,这就是正对。比如: 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这两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石拱桥的特点,非常形象,是正对。构成对偶的两个句子可以从正反对立的两个方面说明同一事理,在内容上相反或相对,这就是反对。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两句用一个工整的反对,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我国古代诗文里很早就运用了对偶这种修辞格。例如:(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些对偶非常严格,不仅字数相等,结构相对,而且同一句中词与词之间平仄变化相应,上下句之间相对的词语词性相同。现代文章对对偶的要求就比较宽了。例如:(1)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2)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第一句中上下分句有重复的字词,第二句中上下分句词性也不是完全相同,但这两句都是对偶,只是要求得没那么严格罢了。
杀破狼是紫微的一种命格,是七杀、破军、贪狼三颗星。
古代那些征战沙场的大将军,多半是属于这种命格。杀破狼座命的人一生飘迫,大起大落,却有着一举成名的英雄体质。
杀破狼的歌词描写的是一个幕府时代的武士,他为战争而生,在征战杀伐中却忽然惊觉,武士生涯的飘迫和孤独。却也用这样的情境暗喻,在都市的丛林战中争权夺利的现代武士们,心中那巨大的孤独和空虚感。宿命和牺牲是整首歌的重点所在,武士道精神中歌颂的光荣牺牲,也令武士这悲凉的宿命画下如落樱般的美丽风景。
上联:二二三三四四五
下联: 六六七七八八九
横批是:二四七三
这是一副特殊的对联,它是由数字组成的,而且是一副隐字联,上联缺“一”、下联少 “十”,利用数字谐音连起来是“缺衣少食”,而横批则是:“儿(2)死(4)妻(7)散(3)”。
原来这户人家在利用数字对联向人 们诉说社会的黑暗呢!关于彩票的对联:多买少买多少要买
早中晚中早晚要中
上联是:南彩票北彩票南北彩票彩南北,下联是:东博彩西博彩东西博彩博东西
水有虫则浊,水有鱼则渔,水水水,江河湖淼淼。
木之下为本,木之上为末,木木木,松柏樟森森。
十口心思 思国思家思社稷
八目尚赏 赏风赏月赏秋香
便宜不便宜便宜(便宜不,便宜,便宜)
实惠不实惠实惠(实惠不,实惠,实惠)
横批:价廉物美
此地安能常住(此地安,能常住)
其人好不伤悲(其人好,不伤悲)
门对千根竹(门对千根竹短)(门对千根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家藏万卷书长)(家藏万卷书长有)
行节俭画(早行节俭事)过淡泊年(不过淡泊年)
第四篇:修辞学论文
浅析白岩松《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之
修辞与题旨情境内容
【摘 要】修辞是人们准确表达生活的必要手段。修辞要适应题旨情境,要根据作者表达思想内容的需要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以达到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思想的需要。修辞方法是题旨情境的表现形式,题旨情境决定修辞方法的运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本文将就修辞同题旨情境的关系,对白岩松在耶鲁大学发表的演讲《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进行浅析。
【关键词】修辞 必要手段 适应 题旨情境 决定
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什么是题旨?题旨就是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大致包括主题思想和写说目的两个方面。修辞运用恰当的语言形式,总是为了表达特定的内容,因此,修辞与题旨的关系,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形式与内容是辩证地统一在一起的。内容必须用形式表现出来,形式也必然有其表现的内容。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修辞所要表达的内容决定了人们采用与之相适应的修辞形式,适合内容的修辞形式可以更好地来表达内容。在本篇演讲稿中,毋庸置疑,题旨就是题目,即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演讲内容围绕着“故事”和“中国梦”展开。以自己出生的年份1968年作为开始,讲述了1968年、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五个年份的故事,讲述了自己如何从一个边远小城的绝望孩子,成长为见证无数重要时刻的新闻人,并以个人命运为线索折射了四十年中美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化。虽然为我们呈现了5个年份的场景,但是题旨始终是“故事”以及“中国梦”。
情境即语境,语境就是语言环境。狭义的语境指语言交际时的上下文或前言后语。我们说一句话,常有上下文。这里的上下文,既包括紧贴在它前后的语句,也包括出现在它前后的其他语句。广义的语境是就语言外部环境而言的,既包括交际者的身份、职业、水平、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又包括语言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背景等客观因素。总之,语境是影响语言交际的相关因素的总和。之前也提到,整个演讲分成了5个部分,展现了5个不同的情境。1968年,法国发生巨大的街头骚乱,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马金路德金先生倒下了,但是“我有一个梦想”站起来了,而就是这一年白岩松出生;1978年,白岩松的爷爷趋势,两年前父亲去世,母亲一个人抚养兄弟哥俩,那一年他10岁。还有一个大事件就是中国与美国建交,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88年,白岩松到北京上大学,那一年他20岁。而就在这一年,耶鲁大学又出了一位总统;1998年,白岩松成为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主持人。同一年,尼克松总统访华;2008年,非耶鲁大学学生奥巴马成为美国总统。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但是汶川却发生了大地震。
同时在本篇演讲稿中,也运用了大量的修辞。修辞是人们准确表达生活的必要手段。修辞要适应题旨情境,要根据作者表达思想内容的需要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以达到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思想的需要。修辞方法是题旨情境的表现形式,题旨情境决定修辞方法的运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
一、“双关”的修辞手法。
(一)“过去的二十年,中国一直在跟美国的三任总统打交道,但是今天到了耶鲁我才知道,其实他只跟一所学校打交道。但是透过这三位总统我也明白了,耶鲁大学的毕业生的水准也并不很平均”。这些文字作为此次演讲的开端,其实很讨美国民众的喜欢。“中国一直在跟美国的三任总统打交道,但是今天到了耶鲁我才知道,其实他只跟一所学校打交道”一表达中国与美国的交流密切;二表达耶鲁大学卓有成效的教育。此修辞运用的很得体,因为耶鲁确实出了三位总统,这是一个真实的情境。然而,如果耶鲁大学没有出过总统,此修辞的运用就是阿谀奉承,而且会让人一下子对此次演讲失去兴趣。
(二)“中国与美国的距离非常遥远,不亚于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此句也是基于真实情境中的修辞。一方面,美国与中国在地理上的距离真的很遥远;另一方面,那一年美国与中国并未建立外交关系,来往甚少,了解甚少。
(三)“我看不到这个家庭的希望,只是会感觉,那个时候的每一个冬天都很寒冷,因为我所生活的那个城市离苏联更近。”此句也采用了基于事实的“双关”修辞。内蒙古确实与苏联相近,冬天很干冷。同时,也表明了当时白岩松家庭状况的窘迫。
二、“幽默诙谐”的修辞方法
(一)第一要讲的年份是1968年。那一年我出生了。但是那一年世界非常乱,在法国有它的这个,巨大的街头的骚乱,在美国也有,然后美国的总统肯尼迪遇刺了,但是的确这一切的原因都与我无关。“但是的确这一切的原因都与我无关”含有“幽默诙谐”的修辞手法。在演讲中,幽默诙谐的修辞手段必不可少。
(二)“中国都很难卖出好价钱。就像很多很多年之前,在中国所有的城市里流行着一种叫加州牛肉面,加利福尼亚牛肉面。相当多的中国人都认为,美国来的东西一定非常非常好吃。所以他们都去吃了。即使没那么好吃的话,由于觉得这是美国来的,也没有批评。这个连锁的快餐店在中国存在了很多年,直到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美国,在加州四处寻找加州牛肉面,但是一家都没有找到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知道,加州是没有这种牛肉面的。”以诙谐的说法,阐明了中美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中美人民交流的缺少;
三、“比喻”的修辞手法
(一)“这个时候我已经第一次地尝试过可口可乐,而且喝完可口可乐之后会觉得中美两个国家真的是如此接近,因为它几乎就跟中国的中药是一样的。”将“可口可乐”比作“中国的中药”,不仅表达了中美建交后,贸易往来的频繁;同时也表达了美国的生活习惯渐渐融入中国。
在此片演讲稿中,作者用了很多例子向我们阐述了修辞与题旨情境的关系。修辞来源于社会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准确表达社会生活的必要手段。修辞方法是题旨情境的表现形式,题旨情境决定修辞方法的运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二者是相互依存的辩证统一的关系。那么,人们在实践中如何掌握和正确运用修辞方法,使之能更好地适应题旨情境呢?笔者认为,人们除了要注意以上论述的三点之外,还要在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反复学习,充分了解被反映事物的性质、特征,对自己所要表达的题旨有深刻的理解,要正确掌握各种修辞方法的种种特点,并能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以及掌握使用它们的技巧,准确地 表达具体的思想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题旨与情境相适应。
参考文献:1、2、3、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寸镇东《语境与修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5、骆小所《现代修辞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第五篇:修辞学读书笔记
修辞学读书笔记
一.分析比喻和比拟的关系。
比喻是指将甲事物比作乙事物,一个比喻包含了主体和客体两部分,而且主体和突破口体是互不相同的两事物,这样,比喻才有意义;但是二者在书籍在性质或特征上双必须具备某些共同点,这样,比喻才能被人理解的。
例如:这一本集子和《花边文学》,是我在去年一年中,在官民明明暗暗、软软硬硬的围剿“杂文”的笔和刀下的结集,凡是写下来的,全在这里面。当然不敢说是诗史,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也决不是英雄们的八宝箱,一朝打开,便见光辉灿烂。我只地深夜的街头摆着一个地摊,所有的无非几个小钉,几个瓦碟,但也希望,并且相信有些人会从中寻出合于他的用处的东西。(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
文中用“诗史”比喻不朽的巨篇鸿著,用“英雄们的八宝箱”比喻集名家名著之大成,用“深夜街头”的“地摊”比喻这两本集子是在黑暗势力重重压迫下的零散作品,而“几个小钉、几个瓦蝶”的意思则是说,这些文章虽然短小,却不是什么小摆设,而是一些实实在在的对革命人们很有用的东西。这几个比喻中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似点都在内在属性方面,作者用人们比较熟悉的东西说明比较生疏的东西,使他要说明的复杂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拟人是将物当人来写,拟物是将人当物来写,本体和拟体二者在特征和属性方面同样也要有共通点。
例如:不知为什么,原来挺敞亮的店堂变得特别黑暗了,牌匾上的金字也都无精打采了。(汪曾祺《异秉》)
句中将牌匾上的金字当作人来写,“无精打采”显然是人才有的精神状态,用拟人的手法就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更令读者容易接受,使句子生动形象了。
但是,比喻和比拟在有些句中是很难分辨的。
如: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鲁迅《忆刘半农君》)
这句话既可理解为比喻,把刘半农的浅比喻成一条清溪,又可理理解为比拟,将刘半农当作物来写,二者理解都可以。
对于这一点,在姚殿芳和潘兆明著的《实用汉语修辞》中作了解释:“有相当一部分的比拟是借助比喻来表现的,或可看作比喻和比拟的兼格。”所以我们可以将这句话中的修辞理解为比喻和比拟的兼格。
二.分析短文中修辞手法有哪些。
古老的长安街,宽阔明净的长安街,你这伟大的历史见证,经过几回今天这样的场景呢?
且不说那遥远的岁月里,你曾亲眼看到农民起义大军怎样纵马驰奔到你身边,一箭射中明皇朝皇宫的南匾额;且不说你曾亲眼看到八国联军侵略者的铁蹄
怎样地践踏街心的青石板,义和团的勇士们怎样视死如归,血染长安;且不说你曾亲眼看到英雄的人民,怎样砍倒黄龙旗、五色旗和青天白日狗牙旗,怎样折断日本鬼子的膏药旗和美国侵略者的星条旗,终于,在那个金光灿烂的十月,毛主席在万众欢腾中亲手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长安街上响彻了胜利的礼炮声„„且不说那么远了,就说今年这一年里,长安街啊,你经历了多少不平凡、多么难忘的三百多个日日夜夜!(袁鹰《十月长安街》)
这一段话作者在描写十月长字街的时候,连用了四个“且不说”句子,这是一种排比的修辞手法,用简单的言语概括了自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三百年中国人民与本国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侵略者英勇斗争的历史。四个“且不说”语气较委婉,实际上却强调了中国人民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四个“且不说”连用更加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使全文更具一种感染力。
纵观整篇短文,用了一种设问的手法,第一段提出问题“经历过几回今天这样的场景”,在第二段中作者就自述了长安街的历史,采用这种自问自答的方法,一开篇就会引起读者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