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回族葬礼中的民族文化特色

时间:2019-05-15 05:57: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析回族葬礼中的民族文化特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析回族葬礼中的民族文化特色》。

第一篇:试析回族葬礼中的民族文化特色

试析回族葬礼中的民族文化特色

摘要:葬礼是人生礼仪中重要的一项仪式,各民族的葬礼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回族葬礼和其他民族的葬礼有很大区别,从临终前到下葬整个葬礼程序中,都表现着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本文就回族葬礼中的宗教色彩、节俭质朴、团结友善、洁净以及其他的一些特色进行探析,展示回族葬礼中的优秀民俗及民族文化,对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和习俗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回族;葬礼;民族文化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语言、文化和独特的风俗习惯,从而区别于其他的民族。在众多的习俗中,丧葬是最能体现一个民族文化特色的礼俗。而回族的丧葬礼俗与其他民族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别。回族的葬礼,从临终前到下葬后,充满了宗教和民族的特色,有许多独到之处。本文拟就回族葬礼中体现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值得称道的地方进行简要探析,力求为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习俗做出一份努力。不妥之处,请老师指正。

一、回族葬礼中浓厚的宗教色彩

“丧葬是宗教的产物,丧葬的演变、发展,往往都与宗教有直接的关系。”回族是信仰伊斯兰教、信奉真主安拉的民族,丧葬习俗直接源于伊斯兰教,同伊斯兰教义有密切关系。回族严格遵守着伊斯兰教丧葬的程序和礼仪,从临终前的作“讨白”、提念“清真言”,到人去世后停“埋体”①,举行洗礼、“穿衣”礼、站礼直至下葬,都表现出浓厚的宗教特色。

1、回族人对亲人的离世忌讳说“死”,而称之为“归真”、“归主”,即回归真主的意思。因为回族民众认为人的生命是真主赋予的,只有真主才有权力决定人的死亡,人死了以后只有回到真主那里才能得到复生,所以“归主”是回族人一生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正如《古兰经》中所说:“我们是真主的,我们将同归于他。”

2、临终前要作“讨白”②。伊斯兰教教法规定,人一旦有了过失,要及时向真主忏悔。而临终之际,更要虔诚向真主悔罪,以求得真主的宽恕。即将离开人世的穆斯林,无论男女老幼,家人都要向他(她)提念“清真言”: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提念的目的是要亡者临终前不忘真主,从而得到信仰。穆圣说:“谁结束最后一口气时念了清真言,谁必入乐园。”

3、回族人停止呼吸后,在身旁的亲人第一要务是要给亡人合上眼口,理顺手足,整理好尸体(必要时可借助布条等物);然后到清真寺将放置亡人的“水床”③搬到家里,使亡人头北脚南仰卧,面稍向于西安排在正房里。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麦加是穆斯林民众的圣地,中国在麦加的东方,故而亡人要面向于西。

4、在给亡人进行净洗后,便要给亡人“穿衣”,即给亡人穿白色的“克凡”④(回族死后只用白布裹身)。这是因为穆罕默德曾说,安拉最喜欢白色布,生者着白衣,死者用白布做“克凡”。穆罕默德“归主”时也是用白布裹身下葬的,给全体穆斯林做出了榜样。

5、举行站礼,也叫站“折那则”⑤。这是回族葬礼中的主要宗教仪式,也是活人对亡者最后的祈祷礼,主要是为了给亡人赎罪,是最隆重、最庄严的,并且也是最简朴的。站礼一般在丧主住宅院里举行,有的在院外选一块平坦、干净的地方进行。从宗教意义上来说,是生者代死者向安拉作最后一次礼拜,但系一种意向性的礼拜,所以也称为“站拜”。其内容有二:先将“穿衣”后的亡人放入“经匣”⑥内,然后阿訇带领众亲人站成一个大圈,用《古兰经》或者钱传“费达”⑦;面向西排班站立(经匣在前),诵《古兰经》片断,念赞主、赞圣词,还要为亡者和生者求赦:“真主啊!求你饶恕我们中的生者与亡者,在场者与不在场者,少者与老者以及男人与女人吧!”祈求活就活在伊斯兰教道路上,亡就亡在“伊玛尼”⑧(崇高的信仰)的根基上。

6、下葬。伊斯兰教教法规定要在三日之内尽快埋葬亡人,使之入土为安。先知穆罕默德亦说:“你们应尽快安葬亡者”。站礼(站拜)结束后,就将亡人抬往墓地安葬。回族实行土葬。土葬是伊斯兰教的一个基本原则,《古兰经》对此多次阐述:“我确已用黑色的成形的粘土创造了人”、“真主创造你们,先用泥土,继用精液,然后,使你们成为配偶”。伊斯兰教徒认为,人是由真主用泥土造出来的,人死以后只能从土中才能回归到真主那里,人类的亡故是归真复命的历程,是真主使其脱离尘世而回归到最初。人从泥土而来,复归于泥土。抬送亡人要平稳庄重,快而不跑,送葬者靠近亡人走是圣行。因为穆圣说过:“骑、乘者只可走在亡人后边,步行者靠近亡人,走在左右前后。”边埋坟墓还要边诵读《古兰经》章节,为亡者祈祷。

回族葬礼从始至终都和伊斯兰教宗教文化紧密相连,但信仰宗教而不迷信,是值得肯定的。伊斯兰教宗教文化色彩是回族葬礼文化的母体,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回族的葬礼成为了众多丧葬礼俗中一道别致的风景。

二、回族葬礼中的节俭质朴特色

有人说穆斯林的葬礼是世界上最简单的葬礼,这是有根据的,一点也不为过。

1、回族埋葬亡人,无论其生前多么富有或多么贫穷,亡故后一律只用三丈六尺白棉布包裹后掩埋,身上绝不穿绫罗绸缎和其他高级面料,墓内也不放任何物品陪葬。男亡人用的殓服有三件:一是大殓,回族俗称“大卧单”,长短要略长于身,上下各余出六七寸。二是小殓,回族俗称“小卧单”,长短要合身。三是衬衣,长自肩至踝骨。女亡人的殓服,比男的多两件——裹胸和包头各一件。回族人在亡故之际,连生前镶在口里的金牙齿,都要取下来。有句回族谚语说得好:“无论穷、无论富,都是三丈六尺布”。这句谚语很确切的说出了回族葬礼的节俭质朴特色。

2、回族人的墓穴简单,先就地挖一个方形直坑,深约5至6尺,然后在坑底北侧凿一个偏窑(长约6尺,宽约3.5尺),足够一人仰卧,高度以一人跪起不碰头为限。建造坟墓以自然材料为主,禁用金属物品,墓门以石板封堵。回族不肆意营造、装饰坟墓,不追求墓穴的高贵、华丽。回族埋葬亡人不用棺木,抬送亡人的“经匣”供全村回民共用,亡人下葬后送回清真寺保管。

3、回族的葬礼中不设灵堂,不穿丧服,不跪拜叩头行礼,参加葬礼的人只戴一顶白帽。没有花里胡哨的纸车、纸轿、纸人、纸马等,没有仪仗队和敲锣打鼓的奏乐,更没有满天飞舞的纸钱,不送挽联、花圈,不燃放鞭炮,没有祭祀仪式和祭品,只有庄重诵念古兰经的声音陪伴死者宁静地入土。

4、伊斯兰教法规定:亡人三日之内必葬,不择时日,不问风水,就地而葬。回族遵循这一规定,提倡速葬,早晨去世下午送葬,下午去世后第二天送葬,一般情况下只隔一夜。节省了丧家及亲友在料理丧事中的人力、物力、时间,减轻了丧家的负担。回族办丧事,不搞排场,一切从简。招待亲友的饭菜很简单,不大摆宴席,不饮酒抽烟,能吃饱即可。亲友前来看望慰问亡者家属时送的礼,回族也提倡节俭,不攀比奢侈。

在当今社会,圈地造坟、建造豪华墓碑的事件层出不穷,摆场面、比阔气、好面子大办丧事的奢糜、攀比之风日盛,看地脉、讲风水、择时辰的迷信之风不减。回族葬礼的节俭质朴,给活着的人减轻了负担,没有任何陪葬品也能使亡者免于被盗墓之扰,具有较强的社会和现实意义,是值得提倡和发扬的。

三、回族葬礼中表现出的团结友善

回族是一个重情义的民族,回族葬礼从始至终都是本民族的人参与料理,葬礼习俗中体现着民族互帮互助的精神。

1、在回族村落里,一旦有人亡故,通过村里的广播告知村民,乡邻们便会自愿、主动、积极的到亡者家帮忙料理后事,不用去请,更不用花钱雇人。男子带上工具去为亡者修建坟墓,女子帮忙洗菜做饭。有的村落人口较少的,凡遇村里有丧事,举家外出者,至少要有一人回乡帮忙,哪怕相距甚远。平时有仇怨的,遇到丧葬时,也放下往日的恩怨,不会袖手旁观,坐视不管。

2、抬亡人是每个穆斯林义不容辞的义务,送葬时可以说是送者云集,争先恐后地为亡者抬匣子,以能多抬一肩为荣。埋葬亡人时,也都自愿、主动参与劳动,绝没有拈轻怕重或退缩不前的。而送葬后大多数人便各自回家,不到丧主家中用餐,以免给其增添麻烦,表现出对亡者家属的友善。

3、回族人下葬不用陪葬品,并不是因为吝啬,而是提倡救济贫困。在举行站礼时传“费达”的钱,葬礼结束后按一定的比例分给阿訇及其他人,钱不论多少,各人都很乐意。回族纪念亡人,头七、二七、三七、四十天、百天、周年时都要请阿訇到家里或坟墓诵经,准备食物请葬礼中负责主要工作的人享用及分给村民。还有一种形式是将水果、糕点等食物拿到清真寺,与前来礼拜的人分享,以示对亡人的祝福和纪念。

4、听到有回族同胞亡故,回民们便会主动到亡者家看望安慰,并到亡者家守夜陪伴。从亡故到下葬,大家都在心底为亡者祈祷祝福。

5、回族葬礼中自始至终都有一个理念,就是为亡者祈祷,求真主宽恕他(她)的罪过。这其实也是对生者的一种警示,要求人在活着的时候多行善事,积攒功德,死后便可进入天堂。这虽带有宗教色彩,但可以看出回族对善良的追求。

可以这样说,回族每一次葬礼的举行,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团结,融洽了民族之间的感情,增强了民族之间的凝聚力。

四、回族葬礼中的洁净特色

清咸丰时回族宗教学者蓝熙所将《天方正学》说:“清真殡葬,不需棺椁,以身归土,因其清净也。” 回族信奉的伊斯兰教注重和提倡卫生、洁净,回族的丧葬也因之具有卫生、洁净的特点。

1、回族亡人在下葬前要进行专门的洗礼,这在回族看来是今生今世最后一次清除一切污垢的洗浴,必不可少。由专人严格按程序完成,男尸男洗,女尸女洗。专人是指有资格的洁净之人,一般是回族中德高望重,懂教义,平时礼拜并已有大、小净的人,或者是阿訇。洗亡人由三人完成,洗时不能说话,按从上到下,先右后左的顺序,以活人洗大净的方法洗浴干净。回族对洗亡人用的水,也非常讲究,务必要清洁干净。

2、洗浴完毕后,要用洁净的白棉布包裹亡体,意为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地离开人世。

3、回族家中有了亡人,这时要求儿女、亲属作大、小净或沐浴,保持洁净的身体,穿洁净的衣服。这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哪怕遇到天寒地冻的时候,也不例外。参加葬礼的人也同样如此。回族人认为只有洁净之人(俗称“有水”之人)才能参与葬礼中和各项工作。

回族葬礼中所做的清洁、干净的工作,是葬礼中的一大特色。一方面可以看出回族是一个爱好清洁、卫生的民族;另一方面可以看出,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洁净,它在回族人的心中已上升为一种圣洁。

五、回族葬礼中的其他民族文化特色

1、葬礼中含孝道 上文中谈到,回族葬礼的一大特色是节俭质朴,这里面蕴含着一种民族的文化内涵。通过节俭的葬礼,提醒活着的人,人一旦“归主”,便什么都没有了,也享用不了任何东西。想通过任何物质的形式来表达对亡者的尊敬和孝顺都是枉然。活着望幸福,死了望入土。子女和亲属要做的,就是尽快地让亡故亲人清清白白、了无牵挂的入土为安,回到真主那里。而孝顺老人,应该是老人健在的时候做的事。要从物质和精神上都照顾老人,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给老人一个幸福温暖的晚年,尽到子女的责任和孝心。回族有一句俗语:“死后铺金盖银,不如生前厚养孝顺。”说出了回族是一个具有孝敬老人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民族。

2、对待死亡的积极态度

回族对待死亡真正做到了视死如“归”,坦然面对。在回族看来,生命的结束是真主的安排,是真主的前定,人是无权怨恨真主的,所以回族对死亡采取了客观而积极的态度。回族老人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并不会因此消沉颓丧,悲观失望,而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淡泊世事,与人为善,抓紧时间修行自己的功德。死亡预示着与亲人的生死离别,对家人来说,这的确是一种痛彻心扉依依不舍的感觉。但是,回族的葬礼中亲人要节哀顺变,忍耐,保持平常之心,不能呼天抢地、捶胸顿足的哭嚎,更不能将眼泪滴在亡故的亲人身上。回族对死者表现出的是尊重、亲切,无害怕之感,认为亡者尸体是干净、圣洁、尊贵的,跟活着时一样可以亲近。回族认为亡人奔土如奔金,在回族的丧葬中,没有过度的悲伤场景,只有亲友们在哀默的同时,内心深处为失去的亲人的默默祈祷和祝愿。

回族对亲人的离世,无论是何种形式离去,正常的或是非正常死亡的,都能坦然接受,认为这是真主决定的。但是回族反对轻生,认为这是一种罪过,因为只有真主才有权力决定人以什么样的方式回到他那里。

回族在葬礼中表现出的珍爱生命、视死如归的人生态度,这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3、葬礼中体现的公平、平等观念 回族人亡故后,无论你生前有万贯家财,还是一贫如洗,无论你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无论你是深明教义的阿訇,还是普通信徒,也不分男女老幼,都是一样长短,一样质地的三丈六尺白布裹身,遵循同样的葬礼程序,一样大小的坟墓埋葬。体现了一种人人是生而平等,死亦平等的公平、平等的观念。这种观念是很可贵的,一方面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无高低贵贱之分,一方面在丧葬中不会形成攀比之风。

回族的葬礼隆重而又质朴,庄严肃穆中却没有过多的悲伤,而是充满浓浓的情感和民族凝聚力,它所体现出的民族礼俗文化已成为一种民族的标志。回族葬礼中表现出的许多文明、进步的地方,在当下和今后都是值得提倡和借鉴的。社会在不断进步,各种文化在不断融合,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也在不断加强,保持本民族的特色,传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习俗中的合理的东西,也是很重要的。

注释:

①“埋体”,亡人尸体。

②“讨白”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忏悔”、“悔罪”。③“水床”,回族专供停放和洗浴亡人的木板。

④“克凡”,回族用来裹亡人的白色棉布,男三件女五件。⑤“折那则”,阿拉伯语音译,意为“殡礼”。

⑥“经匣”,回族人抬送亡人的匣子,用后送还清真寺保管。⑦“费达”,意为赎罪。⑧“伊玛尼”,崇高的信仰。

参考书目

[1]霍达.穆斯林的葬礼.[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古兰经.马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郑梅丽.浅析穆斯林丧葬习俗的文化内涵.回族研究,2003(4).[4]罗凉昭.四川回族丧葬习俗的特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0).[5]熊坤新,张少云.试论回族丧葬习俗中的宗教因素.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0(5).[6]马宏武.回族的丧葬文化及其人文主义精神.民族文化研究,2003(3).[7]马倩妮.《穆斯林的葬礼》与伊斯兰丧葬文化.西安社会科学,2009(4).[8]谷文双,谷光琳.伊斯兰教和回族的丧葬习俗.黑龙江民族丛刊,1994(4).[9]蒋贞慧.回族丧葬习俗中的宗教因素.商洛学院学报,2007(3).

第二篇:回族的葬礼有哪些风俗习惯

回族的葬礼有哪些风俗习惯[转]

回族的葬礼有哪些风俗习惯?

回族的丧葬礼,是人一生结束后由邻里乡亲、朋友等进行哀悼、纪念、祈祷的一种仪式,是回族民俗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回族群众认为,生是死的起点,死是生的结果。作为在世的人,对于亡人不论其贵贱或贫富,不管是子孙满堂,还是鳏寡孤独,都要尽埋葬的责任,并要葬之以礼。回族的葬礼,既有回回民族的习俗特点,又有伊斯兰教处理死者的信仰性质。回族丧葬习俗随着回回民族的形成而逐渐形成。回族的丧葬习俗至迟在明代就已基本形成。明代回族著名学者李贽生前遗嘱:“倘一旦死,总择城外高单,向南作一坑,长一丈,阔五尺,深至六尺即止。既如是深,如是阔,如是长矣,然复就中复掘二尺五寸深土,长不过六尺有半,阔不过二尺五寸。以安予魄。既掘深了二尺五寸,则用芦席五张,填平其下,而安我其上,此岂有一毫不清净者哉!我心安焉,即为乐土,勿太俗气,摇动人言,急于好看,以伤我之本心也。虽马诚老能为厚终之具,然终不如安余心之为愈矣。此是余第一要紧言记。我气已散,即当穿此安魄之坑。未入坑时,且阁我魄于板上,用予在身衣服即止,不可换新衣等,使我体魄不安。但面上加一掩面,头照旧安枕,而加以白布巾单,总盖上下,用裹脚市甘字交缠其上。以得力四人平平扶去。待五更初开门时寂寂抬出,到街扩所,即可装置芦席之上,而板复抬回以还迟在明代已形成。第一,实行土葬,忌火葬。回族实行土葬,传说是根据伊斯兰教关于安拉造化人类始祖阿旦,是由上上造成,死后仍归于土上而来的,有“入土为安”之说。回族有句俗语说:“天下的土地埋天下的回回。”这就充分说明了叵族实行土葬, 并且死在哪里就埋在哪里。回族的土葬法跟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除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外)的土葬有着本质的区别。回族的土葬不用棺椁, 由来已久,且至今还保持着。清咸丰时回族宗教学者蓝熙所将 《天方正学》说;“清真殡葬,不需棺椁,以身归土。因其清净也。”《陈江雁沟里丁氏族谱·感纪旧闻》记载,回族丧葬是“殡不以木”。现在回族人亡后,仍不用棺椁,只是用木板或水艇等来安放尸体,葬后再拿回木板或木匣。忌火葬的习俗至今也未改变,回族为什么忌火葬呢?因为火刑是安拉使用的,只有安拉掌握这个权力,一般人不能用。还说,火刑是罪人死后受刑的地方。另外,还说,伊斯兰教处理死人不用火刑。回族由于受伊斯兰教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人死后忌火葬的习俗。第二,主张速葬。回族的丧葬根据伊斯兰教“三日必葬”的规定,一般是早上死,下午埋,晚上死,次日早上埋,最多不能超过三天。个别特殊情况的,也有第四天埋的。清代初回族著名宗教学者刘智在《天方典礼择要解丧葬篇》说:“按圣教,翌日必葬。盖谓尸以入土为安,不得久停”。泉州回族《丁氏族谱祖教说》在反映明朝嘉靖年间丁家丧葬习俗时说,这里的回族习俗多年来一直是“葬不过三日”。避免停尸过长,腐烂发臭,以保持卫生。第三,从俭节约。由于受伊斯兰教 “葬必从俭”的影响,在处理丧事上,主张薄葬,提倡俭省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回族有一句俗语:“死后铺金盖银,不如生前厚养孝顺。”所以,现在回族办丧事,一是不用棺,只用三丈六尺白布缠身。回族这种从俭习俗,不仅现在这样,过去也是比较注意的。如泉州回族《丁氏家谱说》,回族亡者 “殓不重衣”,这就明确了回族人死后不穿戴各种衣服等。二是不设灵位,不搞繁文缚节;出殡仪式简单、安静,不雇用吹鼓手吹吹打打,也不讲究任何排场,埋葬不用殉弊物,不搞什么纸车纸马、童男意女等纸涪。送葬中禁止摆设任何祭品,不举行任何祭典。第四,一律平等。回族在处理丧事上,无论是地位较高的掌权者。有一定影响和威望的阿訇、学者,还是普普通通的教民,鳏寡孤独无人照料的人;不管是长寿的百岁老人,还是呀呀学语的幼儿,均无贫富贵贱之分,大小之区别,一律平等。都是在阿匐的引导下,用水冲洗后,白布缠身,举行殡礼,最后将尸体抬往墓地安葬。

第五,有自己的场地。不管是回族聚居区,还是与汉族杂居区,都有自己圈好的坟地,决不允许别的民族人往里埋葬,也不到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坟地去埋。在回族聚居区,有的为了就近方便,还根据地域、家族等情况,分几个坟地。回族不信风水,只要干燥、平稳的地方就可作坟地。凡是回族都可以埋在一起,各占一穴地,反对多占地盘在临终前,一般都注意做好这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请阿訇给病人念“讨白”,祈祷真主饶恕病人的罪过,要求病人仟悔和反省自己。二是要“口唤”,即病人平时接触的邻里乡亲、朋友,与病人如果发生过口角、矛盾,甚至结下仇恨的,这时要主动向病人说“色俩目”要“口唤”,讲明原情,消除误会与隔阂,以期互相原谅,了结往轧 三是病危时,要求周围肃静,不乱哭乱喊,嘻笑吵闹,少在病人跟前行走。除了病人的亲骨肉和守候在病人身旁的阿自或在群众中德高望重并懂得伊斯兰教教规的人以外,其他人均不能入室,直到逝世。回族人逝世,一般都称“无常”,有些地方称“归真”或“毛提”。“毛提”是波斯语,也即逝世之意。“归真”是回族群众对笃信宗教和宗教职业人员以及宗教上层人士去世的称法。回族无论怎么称呼逝世。但部忌说 “死”这个词。为什么呢?这与受伊斯兰教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因为伊斯兰教把死当作一个人最后的必然归宿,并把它理解为嘎来布(即肉体)的消失和“罗罕”(精神)的升华,是.人生的复命归真,而不是生命的归结。所以。久而久之,在回族当中就形成了一种习惯,忌说“死了” 回族的葬礼,东自长江三角洲,西至帕米尔高原,南起海南岛的“天崖海角”,北达黑龙江畔。大同小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以下几项程序:

(一)停尸。回族人停止呼吸后,在身旁守候的阿訇或亲人,要当即给亡人瞑其眼,合其口,顺其手足,理其发须,还要整好尸体,把头扶向右侧。人逝世后不能停在睡觉的床上,有条件的要安排在通风凉爽的客堂大厅,如住房紧张或家境贫寒,可在客房地上铺上席子或停尸床。将尸体安置于上面,但不能停放在伙房。停尸必须使亡人头北脚南仰卧。面稍向干西。并在尸体上要覆盖一块洁净的白布单。与此同时,要派人分头通知本坊教长及亲戚朋友,邻里乡亲。并在直系亲属中。推选出几位有组织能力和处理丧事经验的人,管好迎来送往、丧事费用等事情。

(二)善面。也叫探“埋体”(尸体)。这一程序相上干汉族向遗体告别。当阿旬、满拉、亲朋、乡邻来丧主家后,在向丧主和亲属表示哀悼后,到停尸房揭开亡人头上覆盖的白布单。看看面容。然后根据亡人的年龄、去逝的原因。多方而劝说丧主家不要过于悲哀和号淘大哭,讲述人生客观规律。回族反对丧家拍胸抓发、跺脚喊叫的怨恨之哭。在“善面”过程中,忌向亡人行鞠躬礼,忌丧家妇女、小孩跪在地上回礼。同时,如是夫妻一方死了,只许在亡人净身前。“善面”哭泣,净身以后不许再看面容。在人亡后若当天未能埋葬,还得“坐夜”,一般要请一位深明伊斯兰教义的长者看守亡人。“坐夜”者要身上干净(洗 过大净),停尸的孩子要点上香烛直到天明.为了消磨时间,“坐夜”者要给丧主家的。人讲人世间的真善美,假恶丑,讲穆罕默德 的智慧故事。劝人要行善事等等。在我国东 北和其他一些地区,回族“坐夜”时,还情教长给亡人的眼、鼻、嘴、可等“捻七窍米”,表示亡人不空见真主,这种习俗是回族对亡人表示的一种怀念,代亡人祈求真主饶恕生前罪过的一种善良愿望。守夜的人不能睡觉,有的地方为防止坐 夜者寂寞瞌睡,由二至三人轮流守或一起守。守夜者至午夜后要吃干果换食。坐夜,忌大声喧哗,忌玩赔、打扑克。

(三)备殓。回族俗称缝“克番”。回族的“克蕃”有两个特点,一是从颜色上看,无论是哪个地区,都是白色的,不用有色的布料。二是从选料质量看,不分富贫贵贱一律用白棉布、白市布、白漂布等,不用绫罗绸缎和其它高级面料。为什么回族在备殓 时要坚持这两点呢?主要是受伊斯兰教的影 响。穆罕默德曾说:安拉最喜欢白色布,生者着白衣,死者穿白布做“克番”。

给亡人备“克番”,不是象有的人说的那样,用一块白布一裹就行。而是有的讲究,其样式、规格、要求,全国各地大体相同,但男女有别。男亡人用的殓服有三件:一是大殓,回 族俗称“大卧单”,长短要略长于身,上 各余出六七寸。二是小殓,回族俗称“小卧 单,也叫“二单”,长短要如身,但上下 两头不留余地,宽约四尺五寸。三是衬衣,回族叫“格米素”或护心“斗娃”。长自肩 至踝骨,宽约一尺二寸左右。肩上要开缝,再加帽子一个,长共约九尺。女亡人的殓服,比男的多两件。除了同用男子的三件以外,另加裹胸和包头各一件。

(四)净身。也叫“着水”或称洗“埋宜台”。净身无论在清真寺还是在丧主家,都要准备好浴床(一般是洗干净的门板)、汤瓶、温水、毛巾等。如在丧主家净身,离清真寺较近的,都从寺里担水,途中担水人累了,可以由另一人替换,但水桶底不许落地。净身一般由三人承担,即一人专门灌水,一人帮助冲洗,一人带上手套,双手轻轻洗涤。手套一般要准备两幅,洗上身时用一幅,洗下身时用一幅。洗时不许汤瓶落地,不用肥皂。净身用的水,一般是事先煮好的皂角水,无皂角时,清水也可以,但一定是未经任何污秽污染过的干净水。净身用的水床是专用的,一块单人床板大小的木板,四边应有约 2 厘米左右高的镶边,以防水溢,尾部呈三角形,留有出水口,各地清真寺均备有水床供人们使用。按教义,战死疆场的战士、断气后而生下孩子的产妇等 ,可免去着水之礼。给亡人净身,男女有别。男不洗女。女不洗男。但无论洗男洗女,其程序都是一样的。洗法和活人平时洗大净一样。洗下身时一般都要注意遮掩住羞体。回族给亡人净身,除了洗涤的三个人以外,其他人一律不得人内。亡人净身后,将其尸移到准备好的“克番”布上,按照有关习俗规定,先右后左,层层包裹,先裹“格米素”,后裹小卧单,再裹大卧单,最后加冠。并将腰部、头、足都用白布带子扎紧。女尸还要加裹胸和盖头。对在战争中为国为教牺牲的回民,免于洗礼,免于穿“克番”,允许着血衣埋葬。在给亡人穿“克番”时,要在“克番”上撒一些香料、冰片、樟脑水、香水等。其目的是为了防腐驱虫,也是对死者怀念的表现。在穿好“克番”后,将亡人放在木匣子里(有的地方是用牛皮做的担架),入匣时用布单和其它物品遮住太阳。起灵时由四人或六人抬起。拾木匣子的人中途累了可以换人,但匣子不许落地。不雇人抬灵,一般都由直系亲属担任。

〔停尸禁忌〕亡人停于堂屋,供亲友前来吊唁望丧,不设灵堂,不设灵位祭品。穆斯林认为,人的生死由真主主宰,因此理智忍耐、节制悲哀是十分必要的。前来哭嚎的人往往会受到在场人的劝导,但亲人离世,一场痛哭还是免不了的。人亡故后,忌称“死”字,一般以“无常”、“口还”、“归真”等词代称,不能说“ 尸体”, 称之以“埋体”〈阿拉伯语〉。在停放“埋体”的地方,严禁鸡、狗等小动物进入,一般不允许打开穿布观看亡者。

(五)殡礼。回族称站“折纳则”。殡礼,是回族丧葬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凡参加殡礼的人必须洗大净。殡礼的领导者,一般都是由本坊清真寺里的教长担任,也有的根据亡人的遗嘱来确定,不论辈份、地位,只要懂伊斯兰教规,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即可。殡礼有的在丧主住宅院里进行,有的在院外选一块平坦、干净的地方进行。其形式颁礼拜差不多。先将尸体放在西边,主持人靠近“埋体”站立,其他参加者脱鞋随后排班站立,诵《古兰经》有关片段,并举意,求真主饶恕活着的和已经死去的,大的和小的,男的和女的,并祈求活就活在伊斯兰道路上,死就死在“伊玛尼”的根基上。之后,向左右说“色俩目”。至此殡礼结束。回族的殡礼一般不放在日出或日落进行。妇女不参加殡礼,不送葬。

(六)下葬。回族的坟墓全部是南北方向,均呈长方形的一个坑,且口大底小。土质坚硬的地方,墓深五至六尺。土质较软的地方,深约一丈左右。一般坟长六尺宽三尺。在坑底的西边挖一个与坟坑平行的深洞,长约六尺,宽三尺,高三尺,其形状,上面是弓形,下面是平的。这个小洞只要人能弯腰出入即可。在地下水位较高或易塌陷的沙滩上,一般只挖一个三尺左右的坑,同时准备一个无底石棒和木盖,将尸体放入石椁中再加上木盖,以免尸体被沙士掩埋。下葬时,两个人先到坟坑里,其中一个到小园洞里。然后打开木匣子,由四人将尸体缓缓放入坟坑,再慢慢送进小洞里。使尸体头北脚南,仰卧,面向西方(因圣地麦加在中国的西方)。之后,先用士坯垒好小洞口,然后填土掩埋坟坑。回族的坟墓与汉族的不同,它不是圆坟,而是长坟。在下葬的过程中,阿訇、满拉为亡人念经,其他送葬跪听祈祷。丧主要为亡人散也贴,其数目数十元、数百元不等。有的丧主除了给送葬人散七贴以外,还要给每人散一顶小白帽,并将亡人的衣物散给主持殡礼的人和洗厂的人。在葬后的当晚,丧主还要请阿訇念经 “消夜”。死后每头七、二七、三七、四十日,百日,周年、三年等,都要走坟、干 “尔埋里”,意欲搭救亡人,表示对亡人的怀念。回族对坟地很重视,一般都打渔或打墙围起来,禁止在坟地周围修牲口圈、厕所,更不允许任何人在墓地大小便。还禁止在墓地放牧,不许从墓地里取土,以防坟墓塌陷。如以后〔迁坟〕需要迁葬时,挖开坟穴,取骨尸装入白布口袋,葬入新坟。其间要念“亥亭”祈祷,还要舍散 “乜提”。回族在陆地上一律实行土葬,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在远渡海洋中,可实行水葬。中国古今不少回族到圣地麦加朝觐,途中若逝世了。则在尸体上缠一块石头或铁棒,葬入水中,以免尸体浮在水面上。回族的葬礼,从以上情况看,虽然有其简约、俭朴的良好习俗,但仍有不足之处。如处理丧事还花不少钱,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处理丧事时卫生方面仍需要注意。比如,抬尸用的担架或木匣子,抬完尸体以后,消毒跟不上,易传染病菌,应注意改进。

——————————————————————————

回族实行土葬,其丧葬仪式的特点是速葬、薄葬,以使亡人早日“入土为安”。回族的葬礼大致分为先埋体、穿卡凡、行站礼、殡埋等四个过程。当病人处于危亡之际,归真前,要请阿訇念“讨白”(忏悔词,其意思是向真主祈祷,饶恕和赦免他一生的罪过),当病人咽气后,守护者即瞑其目,合其嘴,顺其手足,置亡人贵体沐床,开始洗遗体,也称:着水“(即用清水洗亡者的遗体),男人要由近亲洗,女人由女亲属洗。洗亡人的穆斯林要自己洗大小净,再为亡人冲洗,通常先洗小净,再洗大净。第二道程序是穿尸衣,即“穿卡凡”。用白布裹埋尸体,男性亡者的裹尸布有三块,总长3.6米,一块叫“皮拉罕”,是盖前身但是短于前身,自下颌至踝骨的白布;第二块是小卧单,即垫在身下与身同长,宽约4尺5寸的白布:第三块是大卧单,即长于身体,两端各余7寸许,宽约4尺5寸的白布。女亡人的裹尸布共有5块,即除了上面说的3块外,再增加作盖头用的长3尺——4尺,宽1尺多的白布和做裹胸用的由腹至膝,宽可围身的白布。第三道程序是行站礼,即把穿裹好的亡人抬到院内或清真寺内,由亡人的男性亲朋好友及坊内的穆斯林围成圆圈,用《古兰经》或一定数额的现金转“费达”(意为赎罪),为亡人赎罪。然后再举行站“哲那则”即殡礼的仪式。一般有阿訇主持,将埋体置于“塔布”匣子(即底层可以抽拉的无盖的专用抬尸木匣)中,放在众人西面,主持仪式的阿訇靠近埋体站立,其他人随其后排成排,面向西站立,进行祈祷,赞主赞圣。第四道程序是殡埋,穆斯林殡埋不用砖石、木料、而用土葬,直接接触土壤的办法,使遗体归于泥土。在殡埋时,阿訇还要念《古兰经》称“下土经”,然后众接“都哇”并由亡人家属散“也贴”。整个殡礼宣告结束。回族历来主张薄葬、速葬,入土为安,一般要在三日内埋葬。提倡薄葬,不提倡墓穴,禁止任何殉葬品,反对亲属号啕大哭。穆斯林归真后,亲朋好友前往吊唁,可送钱、粮、布等,以助葬费,但是禁止送花圈、挽联等。亲人一般在亡人忌日要念经。回族的葬礼 回族的丧葬简易,实行土葬,主 张速葬、薄葬。送埋亡人时,沿途为死者撒“乜贴 ”(布施)。葬礼包括清洗尸体、白布裹尸、阿訇 主持举行宗教祈祷仪式、入葬等四道程序。

达伍德 [学者]

死亡是人类不可避免的一件事,回族人认为,人的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而是今世和后世的转折点.任何人都无法逃脱.古兰经说;“凡是有生命的都要尝试死亡的滋味(21;35)”.穆斯林的葬礼 穆斯林的葬礼简洁质朴,平凡而高雅,没有任何迷信邪说,没有任何烦琐之处.人非木石,是有细腻感情的动物,周围的人死了,必然触动复杂的情感,要为他安葬和悼念。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埋葬亡者的传统仪式,即使是绝对的唯物主义者,除了物质存在,什么也不相信,也不会同意把他家死亡的亲人当作腐烂动物处理。为死者举行葬礼,是对逝世者的告别和最后一次服务,但也是对活着的人一次教育,每个人都应当想到,他也将有这样的一天。穆斯林为死者举行葬礼,是为死者送行,向他的遗体表示尊敬,也是面对死亡的人联想自己的生命价值,思考生命的意义,珍惜宝贵时间,提高人性的生存质量。全世界穆斯林社会对丧葬都遵循以下基本过程:(一)、一个人停止了呼吸,并且获得了死亡的确认,首先帮助他把双眼闭上,用手巾把他的下巴托起合上嘴。然后帮助他脱去平常的衣服,把身体放平,双腿顺直,用白布把尸体盖上。(二)、及时通知家属和亲友,说话要注意用词和语气,避免给亲人一次精神震惊。发通告者,要表示深切同情和哀思,提醒人们这是真主的意欲,不论什么原因死亡,都应当表现平静,耐心地接受无可挽回的事实,祈求真主饶恕他生前的罪过。(三)、亡人在停尸房安静地躺着,他是在等待尽快安葬,禁止喧哗。家属和亲友应当为他的后事研究最佳方案,因为尽快速葬是伊斯兰的法规。(四)、在计划和料理安葬期间,家属们应当为接待客人做些准备,例如这几天的饮食和外地来客的食宿。需要有一位丧葬经理担任总指挥,一切都有条不紊,分工合作,按部就班,人多而不慌乱。其余的人应顾全大局服从安排,不可在枝节问题上争论不休。(五)、根据伊斯兰的法制规定,对死者的安葬有四件大事:用水净身、穿上包裹尸体的白布(克凡)、为亡者举行站礼(哲那者)和入土为安最后埋葬。(六)、给亡人净身最好是亲近的人,一般男性洗男子,女性洗女子,但是配偶或子女可以不受限制。如果亲近的人不知怎样洗死人,可以请人代理,洗尸者必须是敬畏真主的虔诚穆斯林,人品可靠,受人尊敬。(七)、洗净身体之后,用白布裹尸体,有传统规定的方式,男性用布三块,女性用布五片,严密裹紧。(八)、为死者的站礼,可以在清真寺中举行,也可以在其它地方举行,如家中或空旷的地方。(九)、站礼时,死者身上有遮盖,安放在前,众人面向克尔白,仪式由一人领导。参加站礼仪式的人,类同于礼拜,但只站立而无鞠躬和跪叩。(十)、站礼中,领导仪式的人向真主祈祷,内容有赞颂真主和穆圣及其家属,也向真主祈求恕饶和恩赐亡故者和所有活着的人。这些都是传统的念词。(十一)、站礼仪式之后,尸体应当立即运往墓地安葬。跟随送葬的人,以沉默为高尚,送葬过程是每个人为亡者祈祷和敬意、沉思死亡意义的时刻。克制感情,切忌嚎啕大哭。(十二)、把亡人的尸架抬到墓穴附近,轻轻把死者的身体托起,放入墓穴中,面朝克尔白方向倾斜。与此同时,诵读祈祷经文,例如诵读《古兰经》:“我从大地创造你们,我使你们返回大地,我再一次使你们从大地复活。”(20:55)(十三)、每个参加送葬的人,都从土地上拾起一小块土,投入墓穴中,口诵同样经文。墓中禁止放置任何纪念物或陪葬品。(十四)、坟墓全部掩埋之后,继续诵读《古兰经》经文,赞颂真主,并且为亡者祈祷。葬礼的全过程,都许可在尸体周围用美香,如熏香、香料或香水,如在室内、庭院和墓穴中。伊斯兰葬礼要点有三:速葬、简葬和土葬。(十五)、在墓地的事务一切完毕之后,参加送葬的人都必须向埋入坟墓中的亡者默默道声色俩目,表示告别。一般可以这样说:“安息在此的人们啊!按色俩目,艾莱伊库姆。在真主意欲的时候,我们都将来到这里,与你们做伴。祈求真主饶恕你们和我们。先知穆圣说:“如果有人归真,不要长时期保留尸体,应当尽快安葬。在他头的方向诵读‘法谛海’,在他的脚下诵读‘黄牛章’。” 每个人都难免死亡,人活一世都曾经给后人做过有益的事,值得亲友们的留恋。亡人归真之后,子孙后代经常纪念前人,学生弟子们惦念已故老师,广大民众对逝世的领导表示怀念,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对于悼念已故的先人,世界上纪念的方式千奇百怪,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异的习俗,穆斯林允许参加非伊斯兰的葬礼,只表示理解、同情、怜悯和哀悼,但不随同他们那样的方式,例如对亡人遗像鞠躬下跪叩头、给亡灵的牌位敬香烧纸上供、到坟地里对着坟头哭诉许愿求助。在亲人离别后的定期阶段,可以举行悼念仪式,例如从坟地回来的当天夜晚、第一个“七日”、“四十日”和第一个年头,可以为亡者诵读《古兰经》寄托我们的哀思,祈求真主饶恕和援助,恩赐坟墓中的亡人和活着的亲友都安宁。第一年里的纪念多一些,但不是伊斯兰法定的必须礼仪,世界各地都有一些传统习惯,被许可和宽容,因为亲人刚刚离开我们,感情上仍旧很密切。一年之后,纪念可以逐渐减少,例如每五年举行一次家庭纪念活动,邀集亲友聚会,准备一些简单的饮食招待,请有学识的人讲解穆斯林的行为规范和诵读《古兰经》。纪念亡人最佳是个人行为,参加必须志愿,禁止强迫,更不许可借此因由摊派收集赞助费。讲排场和大设宴席是错误的行为,借机会大吃大喝,甚至饮酒作乐,是为魔鬼张扬,使亡灵不得安宁,活着的人也因此破费和造孽。纪念已故亲人的方式很多,子女亲自为先人诵经和祈祷是品位最高的悼念,真主喜悦,亡灵高兴。许可访问墓地,也许可举意以亡人的名义朝觐、副朝、施舍、救济贫苦人、捐献慈善事业和帮助宣教。这些纪念的方式都有经典为依据,是穆斯林世界的普遍传统,凡是穆斯林都能理解,证明天下穆斯林都是一家人。

第三篇:贵州省威宁县回族民族文化调查报告

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迤那镇茨营村茨营组回族文化调查报告

马关卫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2017级 贵州威宁

调查时间:本人利用平时放假时间进行调查。

调查地点: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迤那镇茨营村茨营组。

调查过程:通过平时对本村日常风俗习惯的了解及在村里社区服务中心调查资料。调查方法:文献法、实地考察法、网络搜集等。

一、茨营村简况

1、地理位置

茨营村(贵州省威宁县迤那镇下辖村)位于迤那镇西南面,属迤那镇2类贫困村,总面积12.94平方公里,与本镇中海村、乡民村和观风海镇、斗古乡接壤。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是迤那镇回族聚居村。所辖组:茨营组,合营组,关营组,营盘组,营山组,双龙组。

2、资源概况

茨营村是迤那镇的农业大村之一,全村耕地面积7859亩,人均占有耕地约2.74亩。耕地主要分布在半山缓坡地带及低凹缓坡地带,土壤较为肥沃,以黄土壤和白沙土为主。农产品主要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干果主要是核桃。种植业以玉米、马铃薯和烤烟为主。在村经济结构中,农业是支柱。村内矿产资源主要是煤,埋藏较浅,一般在2—6米左右,发热量较高,多属含硫煤。畜牧业以养牛、养猪和养羊为主,2016年末,全村大牲畜存栏4526头(匹),出栏2413头(匹)。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

3、人口构成及文化素质

主要民族成分:回族,彝族,汉族,苗族。2016年末共有703户3079人,其中茨营组有回族117户共499人,汉族51户,共209;茨营村人口密度为192人/平方公里。全村有劳动力1432(18至60周岁)个,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小学文化876人,占劳动力总数的64.89%,初中文化589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2.11%。劳动力主要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外出务工的人员较少,约有400人。

4、基础设施状况

茨营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有村级小学1所、村级卫生室1所清真寺三所(茨营组、双龙组,合营组各一所),人饮管道5公里,村级公路较少,只有6公里,有通组公路,农业基础设施有的小水窖120个,没有农村沼气池,人畜饮水小水窖只有150个,蓄水量少。

5、产业发展状况

茨营村产业单一,只有种植业和养殖业。主导产业不突出,且小而全,科技含量低,耕作粗放。2010年农民人均占有粮食405公斤。

二、当地农作物

1、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玉米、洋芋、大豆、黄豆等。

2、水果类有:核桃、樱桃、桃子、杏子、梨子、李子、沙果、榛子、雪莲果、桑葚、杨梅、山楂、石榴等。

三、民族介绍

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天津、北京、上海、江苏、云南、河南、山东、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也有不少聚居区。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吸收了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生活习俗,服饰特别。回族有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点。在内地,回族主要与汉族杂居;在边疆,回族主要与当地少数民族杂居;大都分布于水陆交通线上,因此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回族主要从事农业,有的兼营牧业、手工业。回族还擅经商,尤以经营饮食业突出,喜食炸油香。

四、名称来历

回族的“回”字,是沿用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旧称“回回教”中的“回”,回字“大口里有小口”,取该字意在告诫人们要言行一致,而且这与伊斯兰教的信仰——“口舌承认,心里诚信(穆罕默德奉安拉之命的宣教)”是相符合。所以从文字的演化上讲,回族的“回”在意思上其范围缩小了。

隋唐时期的胡人、蕃客、胡商,实际主要是指来自波斯和中亚地区的人群(可参见《太平广记》等唐代的记载),这些胡人有侨居也有定居,定居所住的地方叫“蕃坊”,这就是回族习惯把聚居地称为“回坊”的来由。侨居的则来往于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从事商业活动,从事经商的胡人蕃客,会选择寒冷季节到来前赶回去,气候转暖时再回来。回族民间有说法认为,这是被汉语人群称做“回”或“回回”的原因。国内史学界则多认为是“回回”是“回纥”、“回鹘”的异写或音转。唐代的在华胡人中,还有波斯和中亚小国的一些王族和平民,他们是为躲避阿拉伯人的侵略,逃亡而来。《四夷馆考》中说到:“回回在西域,地与天方国邻”。元代之前,“回纥”、“回鹘”和“回回”,这三个词在的汉语文献中没有明确的界限,几乎是同义词,在不同作者的汉文史籍中通常是交替混用,所指囊括了西域、漠北胡人直至中亚和波斯一带人群,用回回一词称呼来自回鹘地带还往西的人则显得更多一些。宋元时期,分布在中东部的回回(粟特、犹太、波斯等胡商成分较多)以及部分回纥、回鹘被称为回回人;而分布在漠北一带的部分回鹘、回纥或回回,则联合当地一些民族西迁后形成畏吾儿,还有的发展成为塔吉克、乌兹别克等西域民族。此际,胡人、回鹘、回纥这类称谓,在史书记载中基本消失。“回回”一词明朗起来,在官方的诏谕和汉文记载中凡涉及到民族的一般为“蒙古、畏兀儿、回回、也里可温、河西、契丹、女真、汉人”这类字样。

元代“回回”在官方或汉语史籍中除了指已经定居在中国境内的回回人外,通常也指的是比“畏吾儿”更西的人群,也就是“葱岭以西、黑海以东”——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伊朗、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阿塞拜疆以及哈萨克斯坦、伊拉克、土耳其和高加索部分地区。宋元以至明清期间,除了明代的撒拉等族外,凡是从这一地区入华的商人、工匠、军士、学者等几乎都自然的归入回回人里。历史长河中,这一地带分分合合,时而统一为一个国家,时而分裂为诸多小国,虽然不同国家不同族群在语言和文化的细部上存有差异,但整个文化面貌和人种上则大体一致,也都有禁食猪肉等古老的西域民族传统。

明代,“回回”和“色目人”在汉文记载中并用,如《大明律》有关律条正文下面的纂注中,通常有“色目即回回”的释文。但也有使用“回辉”的现象,如呼和浩特清真寺清真寺内存有“洪武皇帝御制回辉教百字”碑。“杭郡重修礼拜寺记”也有“回辉氏”一语。明万历四十一年的北京牛街礼拜寺“敕赐礼拜寺记”碑中,回族自称为“回回”,这是目前为止回族人以回回自称的最早证据。实际回回做为自称的年代比这早得多,只是由于相关历史文物、记载被毁坏和篡改掉了,也和各代封建统治者的文字狱有直接的关系。

回族一词做为民族称谓,目前有据可查的是出现在清乾隆时代。乾隆《重修肃州新志》卷三十“西陲纪略”叙述哈密人口向肃州地方的迁徙时写道:“哈密夷人于故明时徙居肃州卫东关乡居住者三族。曰维吾儿族,其人与汉俗微同;曰哈喇布族,其人与夷同;曰白面回回,则回族也。今皆男耕女织,为边氓矣。士商营伍,咸有其人”。再往后的年代,“回族”做为民族称谓使用越来越普遍,仅在官方记载中的例子就不胜牧举。

五、民族语言

回族没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当地回族通用汉语和本地方言,虽有经文,但也是阿拉伯文。

六、宗教习俗

回族人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徒称“穆斯林”。生活习俗固守回族传统,遵循教规,讲究卫生,不吃猪肉,狗肉,马肉,动物的血液等。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有的还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按伊斯兰教历,每年12月10日为古尔邦节。每年的这一天,形成了宰牲献祭的习俗沿袭至今。另外,伊斯兰教规定,每年教历9 月定为斋月。在斋月里要封斋,要求每个穆斯林在黎明后至落日前的时间里,戒饮、戒食、戒房事……其目的是让人们在斋月里认真地反省自己的罪过,使经济条件充裕的富人,亲自体验一下饥饿的痛苦心态。到教历1 0 月1 日即斋戒期满,举行庆祝斋功完成的盛会,这一天就是开斋节。开斋节这天,人们早早起床、沐浴、燃香,衣冠整齐地到清真寺作礼拜,聆听教长讲经布道。然后去墓地“走坟”,缅怀“亡人”,以示不忘祖先。

七、婚礼习俗 婚姻方面,实行一夫一妻制。回族婚礼很隆重,且有许多宗教和民族的特点。如举行婚礼,要请阿訇念“尼卡哈”即因阿拉伯经文进行证婚和祝贺。回族信仰伊斯兰教,认造物主为最高主宰,一切生活、行为无不受伊斯兰教清规戒律所制约。饮食方面,以牛、羊为主,禁食猪、马骡、驴、狗、猛兽肉和自死之物及宿食,以及各类生物之血,禁止喝酒和抽烟(特别是草烟);行为方面,禁止赌博、斗殴、奸淫盗窃、损人利已。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节日活动和宗教活动的中心,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节,在不同的地方还有阿舒拉节、姑太节、云人节等,以上节日都以教历(回历)计算。回族穆斯林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在住房、服饰、语言等方面大致与汉族相同。回族的婚姻与其他九种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受伊斯兰教的约束。穆罕默德说:“结婚是我们定制,背弃我的定制,不是我的教生。”回族的婚姻必须遵循伊斯兰教的规定,把结婚视为天命和圣行。婚姻须双方同意,在自愿的原则下,经家长和媒人施以聘礼,合乎教规手续,才能举行婚礼。认为夫妻之道,必须彼此相敬相爱,爱之以德,敬之以礼,夫治一外,妻治于内,相互谦让,相互帮助,反对互相猜忌,更不允许夫妻双方不忠,精诚一致,家道乃成。夫妻应孝顺双方的父母,教育子女遵守伊斯兰之道,爱国爱家,奉公守法,尽国民应尽之义务,赞助公益事业,夫妻共勉,才能保证家庭的和睦幸福。

回族穆斯林青年婚前要由男方下聘订亲,并择婚礼日期。订新叫吃粮茶,结婚要请阿訇赞圣证婚,“赞圣”就是赞美安拉促成了这一对青年的美满婚姻,并由阿訇向新郎、新娘讲授伊斯兰教常识,要求男女双方遵守“依玛尼”(信德),背诵清真言,问他们各自的“经名”(宗教名字),若无经名便由阿訇为他们命名,部新郎是否已送新娘“迈赫尔”(礼物),因为礼物是夫妻恩爱的象征。最后由阿訇正式含“尼柯哈”是婚礼必行之礼,有了证婚词,才能说明婚姻得以宗教的正式承认。其后还要举行扒果活动,由阿訇事先把象征长生不老的长生果、早生贵子的枣子、表示富贵的金属小钱及花生、水果糖、核桃等吉祥物放置桌上,抓三把执于新郎事先准备的帕布中,(有的地方撒在新郎内衣内),再交给新娘。待客人走后,夫妻共享,表示夫妻恩爱,同甘共苦,白头谐老,也是阿訇对新婚夫妇的良好祝愿。

婚礼结束,可根据家庭经济状况,举办较丰盛饭菜待客,开宴前得请阿訇“光道口”后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才能开始就餐,但禁止喝酒。

八、日常饮食

一日三餐。早餐食用大米蔬菜,用餐时间闲时在九点至十点,忙时在八点至九点;午餐食用洋芋,在家吃煮的,在外做活吃柴烧的,时间为一点至两点;晚餐吃的与早餐差类似;时间为春夏季起点至八点,秋冬季八点至九点。中老年男子三餐不离茶。

回族喜欢吃“油香”,但油香不是日常随便就可以做的,每逢结婚或办丧事等才做。每年开斋节,只要是回族人家,都要做“油香”,带少数的最好的去清真寺里与众人分享。

九、民族节日

回族民间节日主要有: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这些节日和纪念日都是以伊斯兰教历计算的。伊斯兰教历,以月亮盈亏为准,全年为12个月,平年354天,闰年355天,30年中共有1个闰年,不置闰月,与公历每年相差11天,平均每32.6年比公历多出1年。故回族上述三大节日一般每三年提前一个月。

1、开斋节

回族穆斯林的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莱麦丹月)。回族穆斯林为什么要封斋呢?据《古兰经》载,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40岁那年(伊斯兰教历九月),安拉开始把《古兰经》的启示给他。因此,回族视斋月为最尊贵、最吉庆、最快乐的月份。为了表示纪念,就在每年伊斯兰教九月封斋一个月。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现的日期而定。

斋月里,回族穆斯林的生活安排得比平时要丰盛得多。一般都备有牛羊肉、白米、白面、白糖、茶叶、水果等有营养的食品。

封斋的人,在东方发白前要吃饱饭。东方发晓后,至太阳落山前,要禁止行房事,断绝一切饮食。封斋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体验饥饿和干渴的痛苦,让有钱的人真心救济穷人。通过封斋,回族穆斯林逐步养成坚忍、刚强、廉洁的美德。

当人们封了一天斋,听见清真寺里开斋的梆子声喊“开斋了”后,才可以吃“开斋饭”了。开斋时,若是夏天,有条件的先吃水果,没有条件的喝一碗清水或盖碗茶,而后再吃饭。这主要是斋戒的回民在夏天首先感到的是干渴,而不是饥饿。若在冬天,有的人讲究吃几个枣子后再吃饭。相传穆罕默德开斋时爱吃红枣,所以回民现在也有这种习惯。斋戒期满,就是回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之———开斋节。节日中,家家户户炸馓子、油香等富有民族风味的传统食品。同时,还宰鸡、羊,做凉粉、烩菜等,互送亲友邻居,互相拜节问候。

开斋节当天早上,所有回族洗完大净后,就去清真寺里“传油香”、礼拜等,之后,男子要与阿訇一起去扫墓,扫墓回来再到清真寺里吃开斋饭。

2、古尔邦节、圣纪节

古尔邦节和圣纪节在当地则不隆重,几乎没有举行的。

十、服饰特色

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喜爱戴用白色制作的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平顶的,另一种是六棱形的。讲究的人,还在圆帽上刺上精美的图案。回族妇女常戴盖头。

盖头也有讲究,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显得洁白大方;中年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未婚女子很少有戴。不少已婚妇女平时也戴白色或黑色的带沿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用白漂布制成的,一种是用白线或黑色丝线织成的,往往还织成秀美的几何图案。服装方面,回族老汉爱穿白色衬衫,外套黑坎肩(老乡称“马夹”)。回族老年妇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头巾,夏季则戴白纱巾,并有扎裤褪的习惯。青年妇女冬季戴红、绿色或兰色头巾,夏季戴

红、绿、黄

色的薄

巾。

十一、回族禁忌

回族穆斯林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家里墙壁上挂有古兰经字画的,禁止有人在家里抽烟、饮酒;禁用食物开玩笑;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在水井、泉眼取水,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多数回族不抽烟,不饮酒。

回族穆斯林在饮食方面最突出的习惯就是禁食一些食物,而且有比较严格要求。在肉食方面,回族只食蹄分瓣反刍的动物肉。如牛、羊、骆驼、鹿、山兔的肉等;禽类中只食鸡、鸭、鹅、鸠、鸽的肉等;在这些可食动物中,不吃自死的,也不吃外族人屠宰的;必须是清真寺掌教(刀师傅)或阿訇屠宰的方可食用。

回族穆斯林除了不吃猪肉外,还不吃下列动物的肉:有爪子的、不反刍的兽类,如马、骡、驴、猫、狗、象、虎、豹、熊、狼、狐狸、鼠、貉的肉;性情凶暴的禽类,如鹰、鹞、鹫、枭、乌鸦的肉;两栖类的蟒肉,爬行类动物中的蛇肉;水产类中奇形怪状的生物,如龟、泥鳅、蛙、蚌、海参、蜇、蟹等(但海产品的禁食范围有些变化)。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信仰和法律的源泉,是穆斯林行为的最高规范。《古兰经》上既规定禁食,那么,所有穆斯林就必须遵守这些教规。这些禁食的教规,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逐渐演变为穆斯林的生活习惯。这些食物禁忌习惯,已被广大穆斯林所接受历代相袭。

第四篇:四川特色少数民族文化研究

四川少数民族文化

研究报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一班

关键词:风俗 民族文化 特色 保护

2013年12月02日

一、前言

四川简称“川”或“蜀”,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东部气候湿润,为富饶的成都平原。西部为高原山地,属青藏高原东缘。西南山区干湿季分明。川西北高原长冬无夏,较为干寒。四川省气候复杂多样,自然也就孕育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川西南豪爽的彝家兄弟,川西高原粗狂的藏族汉子,川西北质朴的羌族人家,川南清纯的苗乡少女,还有回、蒙古、土家等十四个世居少数民族兄弟共同居住在四川的山山水水间,高原,山林给予每个民族不同的秉性和性情。古老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终在这一刻交融,串起各民族的文化、风俗、礼仪,如同在五彩斑斓的万花筒中了望,那灿烂如花、美若朝霞的民族服饰,那精美细致、巧夺天工的民族工艺,那神秘莫测、敬神礼佛的宗教法器等等,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情结,具有独特、悠长的艺术韵味,展现了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

这次我们的研究重点是四川的四个民族: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希望通过这次研究可以了解到这些古老民族文化摄人心魄的文化之花的一角。

研究时间:2013年11月30日——12月01日

研究地点:四川省博物馆 武侯祠横街

研究人员:李志强 吴超 李俊 申宇罡

二.研究方法

1.参观四川省博物馆

我们课余时间利用网络预约了去四川省博物馆的参观券。通过参观研究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用具,了解各民族的风情,写出《四川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报告》。该报告旨在通过研究四川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提高对少数民族的了解以及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2.听专业人员的介绍并记录

因博物馆相关工作与人员对四川的少数民族有长时间的较深的研究,因此我们邀请了其中的工作人员为我们做讲解,并记录,这为我们的研究报告提供了更生动更确切的素材。

3.实地走访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博物馆工作人员了解到武侯祠横街是成都的一个藏族聚居地,因此我们又去了这里,观察藏族的民族风情,通过这次走访我们对少数民族风俗、生活、信仰、及保护这些多姿多彩的文化的必要性有了更深的体会。

4.小组讨论 最终通过小组讨论得出最终研究的目的

三.研究内容(正文)

民族: 彝族 藏族 羌族

山里彝家(Yi People In The MountainAreas)

彝族是四川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四川南部川滇交界处的大小凉山地区。我省彝族现在人口约200多万,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彝族的传统信仰以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等为内容。

勤劳聪慧的彝家人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彝族文化,彝族的彩漆,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刻、豆富有本民族特色、无论是漆器还是服饰,红、黑、白三色贯穿其中,代表了彝族崇尚的勇敢、热情、尊贵、和光明。四川神博物馆馆藏众多漆器,与其它彝族文物一起展现了彝族古朴而丰富的民风民俗。

Yi nationality is the minority with the most people in Sichuan.They live in the Large and Small Liangshan Mountain areas at the beundary of Sichuan and Yunnan provinces.Traditional beliefs of Yi people are ancestor worship, nature, and totem worship.All the lacquer panting, folk literature music, dance, painting and sculpture are full of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Among which the colorful lacquer were is the utensils with the strongest style of Yi nationality and is also too treasure of Yi culture and art.1.历史渊源:

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重要的一员,据人口调查数据,彝族人口有830多万,在全国56个民族中人口居第八位。大分散、小聚居是彝族分布的基本特点,彝族的主要聚居地就有四川,四川也是彝族人口超过10万的重要聚居地。

彝族支系繁多,自称有诺苏、纳苏、聂苏、罗武等称谓。关于彝族的起源,人类学界、民族学界和考古学界的观点是基本统一的,认为彝族是以西南土著民族——昆明族为主体,在与其他部族相互交往、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而来的。昆明族是生活在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是一个游牧民族,常随着季节的变化

而更换牧场,哪里水草丰美就到哪里去。由此来看,四川彝族,是由南迁徙而来。2.民族文化:

(1)彝族歌舞: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常用乐器有口弦、葫芦笙、彝箫、唢呐等。彝族舞蹈也颇具特色,分集体舞和独舞两类,其中多为集体舞,如“跳歌”、“跳乐”、“跳月”、“打歌舞”和“锅庄舞”等。动作欢快,节奏感强。大多数的彝族人不论男女老幼都可以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火把节上与远道而来的客人围着篝火舞蹈已成为彝家旅游的重要一部分。

(2)彝族服饰: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

(3)饮食: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

禁忌:大、小凉山及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蛙蛇之类的肉

婚嫁:一夫一妻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较多的聘礼

丧葬:历史上彝族多实行火葬

3.宗教信仰

彝族宗教形态还处于原始宗教的较高级阶段,灵魂崇拜、祖先崇拜、灵物崇拜和迷信鬼怪是彝族的主要信仰。

高原藏族(Tibetan On The Plateau)

他们是高原的子民,悠久的历史文化、虔诚的宗教信仰、赋予他们独特的气质: 纯朴、善良、淡定从容。他们的经典、建筑、戏剧、绘画、民间工艺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这就是藏族,一个懂得生命意义的民族,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今天居住在四川的藏民约有126万多人,主要分布在甘孜、阿坝两州和木里县等地,这里诞生了世界最长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这里拥有藏族文化的宝库格印经院。高山、草原上的民风民俗和神秘的藏传佛教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独特的藏族生活风情画。

Tibetan is a nationality with devout religious believes and high grade culture.Their classic,architecture, drama, painting, arts and crafts are of very high standard.Today, Tibetan people living in Sichuan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Ganzi and Aba prefectures and Muli County.The cultural relics of Sichuan Tibetan include exquisite Tibetan costumes, wonderful folk arts and crafts excelling nature and abundant production and living utensils hat outline a unique life scene of Tibetan.1.历史渊源:

藏族的先民自远古时就居住于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6世纪山南雅隆部落首领,成为当地诸部的领袖,号称“赞普”建成自称为“博”的奴隶制王朝。7世纪初,赞普松赞干布统一整个西藏地区,在汉文史籍中称为“吐蕃”。到了元朝,政府把藏族地区的分裂局面统一在中央王朝的统治之下,在中央设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事物。这是中央在西藏设官建制的开始。

公元641年赞普松赞干布与唐朝的文成公主联姻。由于与东部中原地带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使西藏社会逐步有了很大发展。明朝设置了行都指挥使司等地方行政机构。清朝,在中央设置理藩院,管理西藏、蒙古等地事

务。对西藏地区正式册封**喇嘛和**额尔德尼,设立西藏地方政府“噶厦”,并任命驻藏大臣。历届民国政府也在中央设立了管理蒙藏事务的专门机构。新中国成立后1965年正式建立西藏自治区。如今四川的藏族具名大多从西藏而来。2.民族文化:

(1)民族服饰: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帽式样繁多,质地不一。有金花帽、氆氇帽等一二十种.藏靴是藏族服饰的重要特征之一,常见的有“松巴拉木”花靴,靴底是棉线皮革做的。头饰佩饰在藏装中占有重要位置,佩饰以腰部的佩褂最有特色,饰品多与古代生息生产有关。

(2)哈达:藏族同胞特别重视“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3)饮食习惯:藏族在农忙或劳动强度较大时有日食四餐、五餐、六餐的习惯。绝大部分藏族以糌粑为主食,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细粉。特别是在牧区,除糌粑外,很少食用其他粮食制品。食用糌粑时,要拌上浓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起食用。藏族的典型食品有糌粑、青稞酒、酥油茶等。

(4)民族节日:藏族节日繁多,其中最为隆重、最具有全民族意义的要数藏历新年。

藏历新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一年最大的节庆。从藏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人们就准备过年吃、穿、用的节日用品。成千上万的农牧民涌入拉萨城,购买各种年货。此时是拉萨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季节。3.宗教信仰:

藏族信仰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吸收了藏族土著信仰本教的某些仪式和内容,形成具有藏族色彩的“藏传佛教”。藏族对**高僧尊为上人,藏语称为喇嘛,故藏传佛教又被称为喇嘛教。著名的寺庙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和布达拉宫。

羌寨人家(Qiang People)

羌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殷商时期甲骨文中既有关于羌人活动的记载。今日羌族人口约3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信仰有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等。羌族的建筑艺术如碉楼、住屋、索桥,有很独特的风格,而民间工艺中的羌绣,则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四川省博物馆中珍藏羌族服饰,生产生活用具、乐器、宗教器物等等。浓缩了羌族人民纯朴的生活情态,他们的能歌善舞,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祈求,从不同的侧面展现出羌族质朴而古老的风格。

Qiang Nationality is an ancient Chinese nation and their information has been recorded on the Oracle in Yin and Shang dynasties.Currently, they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Aba Tibetan and Qiang Autonomous County.Qiang people believe in ancestor worship and nature worship.They have unique style architectural art which is embodied by the block house, housing and bridge and exquisite talk arts and crafts represented by Qiang embroidery which has a strong artistic expression.1.历史渊源:

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北川、黑水等地,以茂汶羌族自治县最为集中。大多数羌族人通汉语。羌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长期使用汉字。羌族是祖国多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他们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其族源可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左羌人。早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他们主要活动在中国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区。秦汉以来,古代羌人的部落居住在今川西北一带。唐时,一部分羌人同化于藏族,另一部分同化于汉族。今天的羌族是古代羌族人中保留下来的一支。2.民族文化:

(1)日常食俗:羌族的主食有玉米、土豆,辅以小麦、青稞、荞麦等。蔬菜有圆根、萝卜、白菜、辣椒、豌豆、杂豆等,佐以圆根叶子和白菜泡制的酸菜。常烹制的食物有王米粥加蔬菜、烤玉米或麦麸馍馍、蒸玉米面、以玉米面为主拌合大米的“金裹银”和以大米为主拌合玉米面的“银裹金”。

(2)羌族建筑:羌族以其独特而精湛的建筑技艺著称于世,其中以碉楼、石砌房屋、索桥和栈道等最为有名。羌寨的建设既是其建筑技术的具体表现,又作为羌族物质文化的典型代表。一般聚族而居,三五十家聚集成为村落。寨中建有石碉楼,方形,底大上小,高达数丈。石砌楼房利用地形而建,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宛如城堡,蔚为壮观。

(3)羌族服饰:羌族的传统服饰为男女皆穿麻布长衫、羊皮坎肩,包头帕,束腰带,裹绑腿。男女都在长衫外套一件羊皮背心,俗称“皮褂褂”,晴天毛向内,雨天毛向外以防雨。女子衫长及踝,领镶梅花形银饰,襟边、袖口、领边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绣花围裙与飘带,腰带上也绣着花纹图案。未婚少女梳辫盘头,包绣花头帕。已婚妇女梳髻,再包绣花头帕。脚穿云云鞋。喜欢佩戴银簪、耳环、耳坠、领花、银牌、手镯、戒指等饰物。

3.宗教信仰:

羌族的宗教信仰以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自然崇拜主要表现为对白石的崇拜。羌族人一般都在石碉房和碉楼顶上供奉着5块白石,象征天神、地神、山神、山神娘娘和树神。羌族地区还存在原始宗教的动物崇拜和图腾崇拜的遗风,如对羊、猴、龙的崇拜。此外,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在羌族地区均有影响,尤以藏传佛教最为显着。

四、结语

民族文化是每一个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创造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是各民族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承下来的。除汉族外,有一半以上的少数民族分布在地域广阔的西部地区,缔造了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水平的体现,是统领该民族精神的灵魂。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废弃了旧有的生产生活方式,融入新的日新月异的社会,在这种迅猛的变迁和转换中,使得本民族特色的文化逐渐丢失,民族文化传承有断裂的危险。

为了遏制这种状况,我们认为:

1.加强本民族对民族文化保护意识。认识到民族文化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是一种深刻的道德精神内涵。

2.用法律手段加以行之有效的保护。但是法律手段仅仅是一种强制手段,如果没有自发的保护意识,法律也只能留下一个死的失去灵魂的民族躯壳。

3.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利用最能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物品如服饰、饮食、手工艺品、建筑、文物古迹等。我们可以根据现代人们对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采用科学合理的途径,将它们开发出来并不断地创新,既能保留传统的精神又能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否则,消失的不仅只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而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灵魂、精神与民族自身。因此必须开发与利用并重,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在人类文化的百花园中具有举世瞩目的地位更好的服务!

第五篇:彰显民族文化特色壮大旅游文化产业

彰显民族文化特色 壮大旅游文化产业

肖旭明

2010年第7期 ——文化建设

恩施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州,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州委、州政府注重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彰显民族文化特色,统筹整合生态文化、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将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不断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壮大。

一、恩施州发展旅游的文化及区位优势

恩施州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为壮大旅游文化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和独具特色的优势。

(一)自然生态文化得天独厚。恩施州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被称为“动植物黄金分割线”的北纬30°线穿越州境,是少有的“天然氧吧”,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这里,自然资源富集,生物资源众多,享有“华中药库”、“华中动植物基因库”、“能源宝库”、“世界硒都”等美誉。这里,山水风光秀丽,有世界特级溶洞“腾龙洞”,有可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媲美的“恩施大峡谷”,有4.6亿年前形成的世界第一奥陶纪石林“梭布垭石林”,有世界第一缝“云龙河地缝”,有世界第一暗河“龙桥暗河”,有第四纪冰川运动后全球仅存的水杉活化石、被誉为世界第一杉的利川“水杉王”,等等。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恩施州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恩施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区,是古代巴文化的发祥地和土家文化的诞生地。这里,巴楚文化、巴蜀文化、土著文化交融,与外来文化交相辉映,积存丰富,独具特色,是我国中部地区极富特色的民族文化区域。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9项、省级23项、州级31项、县(市)级121项。有古代巴人城堡遗址清江三里城,有距今2500万年前的“建始直立人”遗址,有被称为“武陵第一寨”的鱼木寨,有代表近代建筑文化最高成就的建筑群“大水井”,有中国南方第一佛教石窟“仙佛寺”。有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的《龙船调》,有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这里,已形成哭嫁、咂酒、跳丧等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保留了赶年、女儿会、摆手节、牛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创造了摆手舞、跳丧舞、南戏、傩戏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和编织、挑花、刺绣、建筑等民间工艺,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富集。恩施是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抗战时期的临时省会。董必武、贺龙、周逸群、关向应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留下了战斗足迹,红色文化、抗战文化独具魅力。

(三)区位条件优越,交通明显改善。恩施州位于鄂、湘、渝、黔四省(市)交界地,是华中进入西南和西北的咽喉,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连接鄂湘渝黔大旅游圈的桥梁。长江黄金水道、沪蓉西高速公路、“318”和“209”国道穿越境内,州内已形成连接各县市的“三小时交通圈”,地理位置优越。恩施航班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等重要城市,宜万铁路即将建成铺轨。“水、陆、空”立体交通格局基本形成。此外,恩黔高速、安吉高速、利万高速、安恩张铁路、黔张常铁路和机场改扩建等重大交通项目正在实施,恩施将成为我国中西结合部的交通枢纽。恩施旅游通达性快速提高,为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业提供了交通保障。

近年来,恩施州抢抓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机遇,切实把发展旅游业作为重要战略产业来抓,坚持统筹谋划,整合资源,大力推进景区景点建设和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享誉中外的恩施大峡谷景区、利川腾龙洞、咸丰坪坝营景区、恩施土司城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巴东神农溪景区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进行了达标升级改造,清江水布垭库区旅游正式启动,柳州城、梭布垭、佛宝山、龙船水乡、屏山土司爵府等景区建设步伐加快。统筹办好以龙船调、恩施土家女儿会、土家摆手节、中国三峡纤夫节为代表的“一歌三节”活动,恩施生态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不断提升。2009年,全州共接待中外游客 66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亿元。其中接待境外游客25.13万人次,实现外汇收入625万美元。沪渝高速公路通车后,我州旅游更是呈现“井喷”现象。今年1-5月,全州旅游接待人数、旅游综合收入、旅游创汇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7.9%、67.5%和40.5%。

二、恩施州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瓶颈制约

近些年,我州生态文化旅游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直接制约着全州旅游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一是旅游业的文化氛围不浓厚。作为湖北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应是我州旅游资源的亮点。如果旅游业的民族文化特色不突出,其资源的价值就难以得到充分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深入推进,我们发现有些地方只注重景区景点建设,民族民间文化发掘利用不够,民族文化认同感和价值观在失落。我们要尊重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做到和而不同,才能凸显特色。要高度重视对民族文化风情的旅游价值认识,并注入旅游业以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发展旅游文化业。

二是旅游文化精品名牌缺乏。文化精品是地域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地区的名片。实践证明,有了文化精品才能带动旅游文化发展。我州景区景点种类繁多,但无论是生态型景区、文化型景区、还是生态文化型景区,普遍存在不精、不优。加之对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的旅游价值发掘不够,旅游文化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旅游资本。我们要努力将民族文化精华打造成旅游文化精品名牌。

三是旅游文化商品不丰富。旅游商品能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不仅具有经济属性,而且具有文化属性。我州旅游商品开发虽然取得了成绩,但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发展不够,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产品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现有的旅游文化商品种类少、质量差、代表性不强,缺乏市场吸引力,难以满足游客需要。如民族织锦“西兰卡普”,难以兼顾审美性和实用性,大规模进入旅游市场难度很大;民族服饰没有兼顾民族性与时代性,难以受到广大游客青睐;其他一些民族工艺品也因成本因素难以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就需要大力发展既体现民族地域特色又价廉物美的旅游商品,形成大市场。

四是旅游文化研究机构不健全。特别是缺乏系统、科学的大旅游文化建设总体规划。由于没有研究旅游文化的专门机构,未能对文化与旅游进行有机整合,对全州旅游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表现形式研究不够,未能对民族文化如何与旅游结合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导致绝大多数景区未能按照差异性、观赏性和参与性相结合的原则,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

三、恩施州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思路

实现文化资源与生态资源、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是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机遇,提升旅游景区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树立大文化、大旅游、大产业理念,强力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一)以生态为基础,整合旅游文化资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旅游业发展全局,按照省委、省政府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部署,统筹谋划,整合资源。以“一个中心、两条走廊”为重点,着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品牌,提升旅游产业质量,努力把恩施州建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颇具魅力的生态文化旅游“明珠”。一个中心:即以州城恩施市为中心,着力打造恩施大峡谷、恩施女儿会、恩施玉露茶三张旅游名片,利用交通网络和旅游要素相对集中的优势,把州城建成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两条走廊:一是打造北线的清江山水画廊,覆盖恩施、利川、建始、巴东等县市,以腾龙洞、恩施大峡谷、清江闯滩、景阳河、水布垭和神农溪等为节点的清江山水画廊,连接长江三峡,开通“双神线”,西与重庆万州相连,东与宜昌、神农架相连,共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二是打造南线的民族风情走廊,覆盖宣恩、咸丰、来凤、鹤峰等县市,以庆阳民街、彭家寨、七姊妹山、坪坝营、官坝苗寨、仙佛寺、屏山爵府等为节点,与重庆黔江、湖南湘西、张家界相连,融入大武陵文化旅游圈。

(二)以文化为灵魂,提升旅游文化品位。一是合理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按照和谐发展、永续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恩施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重点抓好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争取更多的“国字号”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落户恩施。继续做好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工作,实施“特色村落、百年老宅、特色民居”保护工程。深入开展“恩施民间艺术大师”评选表彰活动,提升和扩大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民族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变文化遗产优势为文化发展优势。二是加快重点文化项目建设。以迎接恩施建州30周年为契机,用两到三年时间,建成州民族文化中心、州传媒中心及恩施舞阳文化广场、利川文化广电传媒中心、巴东民族文化公园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充分展示恩施民族文化特色和独特魅力。实施文化带动战略,精心组织实施一批文化产业项目,把民族文化特色广泛融入舞台艺术、餐饮、服饰、印刷、出版、建筑等行业,促进民族历史文化、建筑文化、风俗文化、出版影视文化、娱乐文化等产业全面发展。三是努力打造恩施文化品牌。把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与时代要求结合起来,推出具有土、苗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重点制作一部反映民族风情的电视专题片,组织一台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出版一本(套)全面系统体现民族文化精髓的书籍,努力把龙船调民歌节、黄四姐民歌节、土家女儿会、土家摆手节、三峡纤夫节等,打造成恩施民族文化节庆品牌,扩大恩施美誉度、知名度。

(三)以旅游为切入点,坚持“文旅”结合。建立健全旅游文化研究机构,为全州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逐步将民族文化研究理论成果,转化为促进民族文化旅游生产力。坚持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把文化优势融入旅游产业建设。一是在旅游形象定位上赋予民族文化内涵。将“清江生态风景”与“土苗民俗风情”结合,并以此为突破口,把恩施州建设成为生态风景、民族风情、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胜地,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板块。二是在景区建设上彰显民族文化特色。系统挖掘以恩施大峡谷、梭布垭、坪坝营等为代表的自然生态型景区的民族文化,着力解决景区文化产品开发雷同、式样单一等问题。在景区开展有质量有影响的文体活动和节庆活动,增强景区的观赏性和吸引力。着力打造以大水井、鱼木寨等为代表的文化型景区品牌,提升景区文化品位,放大文化效应。整合利用以土司城、柳州城等代表的生态型景区民族文化资源,增强景区旅游核心竞争力。三是在旅游产品开发上体现民族文化风格。立足恩施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自觉将文化理念应用于旅游开发各个领域,将旅游规划和开发建设根植于文化的土壤中,将文化品牌按照市场需求和旅游配套要求,做到具体化、产品化,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异的精神文化需求。要真正做到旅游与文化有效结合,必须加大生态旅游的文化含量,形成生态资源与文化资源共享、相互支撑、共同促进、共同提升的发展格局,让游客既饱览恩施秀丽、奇异的山水风光,又领略到其中蕴涵的民族文化奥秘。■

(作者系中共恩施州委书记)

下载试析回族葬礼中的民族文化特色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析回族葬礼中的民族文化特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特色美育办学、传承民族文化(精选五篇)

    特色美育办学、传承民族文化 ——浅谈利川市都亭二小学校美育 利川市都亭二小位于利川市解放东路269号,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有着良好的文化氛围。学校以科学的管理为前提,以优秀......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打造学校办学特色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打造学校办学特色 ——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民族小学特色办学汇报材料播放视频录象—— (解说:这是学校以“笙歌舞动绣新姿,快乐童年绘蓝图”为主题庆祝“六一......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__打造学校办学特色

    民族文化是学校发展壮大之根 ——木垒县博斯坦乡中心学校校本课程教学汇报材料 博斯坦乡中心学校建于1960年秋,2003年被定为镇中心校,在校生全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是一所偏远......

    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

    拓展素质教育领域 传承优秀民族文化222.85.128.*1楼拓展素质教育领域 传承优秀民族文化记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局扎实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民族新闻网记者/田惠宇......

    穆斯林的葬礼中的婚姻制度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回族的婚姻习俗 《穆斯林的葬礼》,著名长篇小说,作者霍达。这是一部具有生命力的茅盾文学奖经典作品,二十年发行上百万册、感动中国几代读者。书中描......

    浅析回族习惯法中阿訇的作用

    浅析回族习惯法中阿訇的作用 摘要: 回族习惯法是回族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一套规范自己生活的法律。对回族人民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阿訇是伊斯兰教的学者、教师......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 打造学校办学特色(5篇范例)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 打造学校办学特色 ——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民族小学特色办学汇报材料 播放视频录象—— (解说:这是学校以“笙歌舞动绣新姿,快乐童年绘蓝图”为主题庆祝“六......

    打造民族文化特色边区 发掘乡土民间优秀艺人

    打造民族文化特色边区 发掘乡土民间优秀艺人 大路坝区是大代鄂巴人与川人聚居地,因而土家民族风情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2010年大路坝区利用这一边区优势积极打造边区民族文化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