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众化、国际化、科学化当代体育事业的重要特征
大众化、国际化、科学化当代体育事业的重要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的经济经历了恢复—发展—停滞—再发展的 历史过程,到本世纪60年代,工业发达国家已经跨入了信息时代,多数不发 达国家也开始在竞争中崛起,并朝着以工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前进。当代科学 技术开始经历着一场重大的变革,以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 工程、海洋工程、航天工程等群体技术的生产和发展为基础,以电子计算机 为核心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正席卷全球。这一发展趋势正影响着人类社会的 各个方面,亦十分明显地波及到了体育领域。促使体育运动的发展进入了一 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推动着人类的体育运动实践迅速向前发展。尤为重要的 是在这同一时期,人类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体系——体育科学开始形成,并有 了长足进步。一198 支多学科的体育科研队 伍日益壮大,相应的体育科研机构在世界各国应运而生,体育领域内的许多 尚未解决的问题得到了深入的探讨。例如在五十年代,人们对体育与运动的 区别的广泛探讨,加深了人们对体育与运动本质的认识,促使许多国家对二 者在管理上有了明确分工。70 年代有学者提出应根据其目的、任务的不同,将体育划分为学校体育、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三个部分进行专门探讨和研 究。世界各国的运动员和体育工作者的丰硕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体育运动实 践和体育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使人类体育步入了当代发展的新阶段。
在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当代社会,体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 下三个方面:
(1)大众化。
体育是社会需要和人民生活需要的新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日新月异的当 代科学使人们能够不断地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较短的时间创造巨大的财 富。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同时,人们必然要求有更多更高的精神、文化 生活,包括体育娱乐活动等。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国家为人们参加体育锻炼准 备了优越的物质条件。有的国家在法律上规定,凡建造居民住宅区必须有一 定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企业也增设体育设施,鼓励职工进行体育锻炼。另一方面,生产和生活中的电气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体力活动越来越 少,其结果出现了当代社会的“文明病”,如心血管系统疾病、肥胖症等。在某些生产部门,由于劳动分工愈来愈细,某些工种的劳动极度紧张,形成 身体局部的过度负担和疲劳,出现各种“职业病”。对这类疾病最积极的防 治办法就是体育锻炼。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物质生活越丰富,体育的普及 199 程度也就相应地越高。以巴西为例,巴西的体育活动十分活跃,并经常参加一些洲际和世界性 国际比赛,许多体育项目的水平不断提高。比较普及的项目有足球、篮球、排球、田径、帆船、冲浪、游泳等,其中尤以足、篮、排3大球最为普及,并且水平较高。巴西人酷爱足球,每当有足球比赛,特别是有重大的足球比 赛时,人们就象过节日那样,热闹非凡。足球在巴西被称为“国球”。巴西 的足球运动历史悠久,水平很高,在世界足坛上素负盛誉。自1930年以来的 11届世界杯足球赛中,巴西队曾3次获得冠军(1958、1962、1970年),足 球比赛中著名的“4—2—4”阵型就是巴西队在准备1958年世界足球锦标赛 时期创造的。在巴西,人们把从事足球运动视为一种荣誉,少年儿童从7、8 岁就开始踢球。几千个足球俱乐部遍及全国各地,除具有名望的“桑托斯”、“弗拉明各”、“瓜拉尼”等职业足球队外,许多街道、里弄都有自己的业 余代表队。被誉为“球王”的巴西著名中锋贝利就是从包鲁市的一个街道足 球队里成长起来的。巴西的篮球水平也很高,1959年、1963年曾获世界男篮 冠军。1980年在莫斯科第22届奥运会上,男篮获得了第5名。排球也是 巴西男、女、老、少都喜欢的体育运动,除正规设施之外,在里约热内卢的 海滩上,排球网到处都是,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在那儿打球。在1980年莫斯 科奥运会上,巴西男、女排分别获第5名和第7名。
同时,巴西的体育设施也是比较完善的。据统计,巴西拥有各类体育场、馆4000多个。这些众多的、先进的体育设施,为群众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提供 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使巴西几十年来有条件举办一些重大的国际比赛。如 1922年的第1届南美洲运动会,1963年第4届泛美运动会等。在所有体育设 施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巴西具有现代化水平的足球场。巴西全国拥有300多 个足球场,其中可容观众4.5万以上的有27个,可容10万人以上的有5个。这些体育场共能容纳观众500多万人。世界上最大的马拉卡纳体育场,就建 立在巴西的第2大城市里约热内卢。这座椭圆形建筑高32米,周长940米,正式座位155000个,其中主席台200个座位,荣誉席87个,加上临时增席 可供20多万人观看比赛,场内设备齐全。仅1970年就在这里举行了214场 足球比赛。著名球王贝利常在此踢球,他的第1000个球就是在这里踢进的。
学校体育被视为体育事业的基础。学校体育使青少年身体完美、身心健 康发展,学习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养成一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学校体育也是发现、培养和输送竞技人才的基地。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提 高了体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如增加体育课时等。在大多数工业发达国家,中小学体育课一般每周为3学时,有的达5学时。有的国家不仅规定体育为 必修课,而且还规定体育不及格不能升学或毕业。日本在1961年制定的《振 兴体育法》,主要内容是加强学校体育,从增强青少年的体质着手以提高国 民的健康水平,实施以来卓有成效。在美国,中学体育被视为培养奥运会选 手和职业选手的初级阶段。前民主德国规定学校体育教师的任务是增强学生 的体质和发现运动人才。中国从 1949 年以来,把学校体育当作增强人民体 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战略任务来对待。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也都重视发 展学校体育。
作为世界体育强国的美国非常重视学校体育。在美国中等学校中,校际 比赛非常频繁。各校组成代表队,进行各种比赛已成为一种制度。以 1976 年为例:中学进行的篮球比赛已超过50万场;田径、足球、棒球、垒球比赛 达25万人次;游泳与跳水比赛共7万人次。中学体育运动的普及和组织各类 比赛的规模,使之有可能选拔和训练出高水平的运动员。美国的高等院校也 重视体育活动,并具备培养训练高水平运动的一切必要条件,使他们能代表 美国在国际奥运会上进行比赛。
美国学校的体育设施多,而且技术先进。据不完全统计,管理全国中学 生体育运动的全国中学体育联合会拥有2万多个体育场,1.7万多个田径综 合设施,4000多个游泳池。管理全国大学体育活动的全国大学体育协会拥有 2500多个室内篮球场,近千座体育馆,600多个田径综合设施,600多个游 泳池。各职业队、俱乐部队,都有自己的体育设施。
(2)国际化
竞技运动向国际化和高水平方向发展。国际体育竞赛吸引着千千万万的 群众,它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受到了各国的重视。竞技运动越来越具 有国际规模。随着竞技项目的不断增加,参加的国家、地区和人数也越来越 多,从而促进了运动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
从1896年开始的近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第1届只有9个项目,13个国 家和地区的285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到1972年第20届奥运会,增加到25 个项目,122个国家和地区的10028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成员,由最初的12个,发展到现在的149个。1924 年开始的冬季奥运会,第1届只有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到 1972年的第11届,发展到35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加。除奥运会外,还 有各大洲的综合运动会,世界大学生、中学生运动会和各个项目的世界锦标 赛或世界杯赛,以及名目繁多的大奖赛、邀请赛等。每年举行的国际的、洲 际的、地区的运动竞赛有几千次,几乎每天都有令人瞩目的具有国际影响的 体育竞赛。
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体能的发展,国际体育竞赛的频繁举行,世界运 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每1分、1秒、1公斤、1厘米的提高,都包含着众多 运动会、教练员的艰苦努力。有不少项目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中间,才出现 一个新的世界纪录。到20世纪80年代,许多项目提高到了必须改变计算方 法才能计算出新的成绩的这样一种程度。田径、游泳、竞技体操和球类等各 项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说明人类的体质、体能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运 动竞赛的争夺也愈来愈激烈,要取得优胜决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世界各国一般都注意建造现代化运动竞赛的设施。可容20万观众的巴西 马拉卡纳体育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体育场。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也都有能容10万观众的现代化体育场。精彩、紧张的运动竞赛吸引着千千万 万的观赏者,象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等重大比赛,通过卫星转播,有几千 万电视观众,有的甚至达到10多亿人。观赏体育竞技已成为最广泛的群众文 化生活的内容。
对于竞技运动与训练,在国际体育界特别是运动医学界中,存在着一些 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运动员要达到世界尖端水平的成绩,进行一般人所难 以忍受的高强度的训练,不仅不能增进健康,而且有损人体的健康;在儿童 时代开始进行高难度的身体、技能训练,也认为是有碍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还有人反对举行象奥运会那样的国际体育比赛。科学的训练问题是一个极为 重大的课题,运动竞技发展到现阶段,没有大运动量的训练和“超人”的高 难度的训练,要攀登世界运动技术的高峰,是不可能的。一些项目,出成绩 的年龄越来越小,需要从儿童、少年时期就开始进行训练。大运动量、高难 度训练和儿童早期训练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值得引起重视,必须注意训练的 科学性。世界上大量的优秀运动员的实践证明,科学的训练,发挥人体的潜 在能力,并不影响人体的健康发展。竞技运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发掘和 发展人体的潜在能力的方法。
(3)科学化
当代体育科学蓬勃发展。体育被当作一门科学来研究,是20世纪初期就 开始了的。但是,探讨它的科学体系,是近些年来的事。体育科学有着广泛 的研究范围,它不仅研究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发展,研究发掘人的潜在能力,还研究它所涉及的广泛的社会问题。体育科学涉及哲学和史学、经济学、社 会学、教育学等社会科学,也涉及医学、心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等自 然科学。在与各有关学科的结合和应用的基础上,产生了体育科学这一新兴 的学科。
随着人类对体育的需求,运动竞赛的日趋激烈,以及运动技术的高、难、复杂化,促使许多国家把体育科学研究同民族体质的发展,同体育运动实践 紧密结合,致力于解决体育运动中许多急待应用和开发的课题,并成立了许 多相应的体育科研机构。例如,前苏联的体育科研机构中,不仅有各学科研 究室,还有跨学科的研究室;美国除了包含多学科的全国性科研协调机构— —美国运动医学会外,还建立了奥林匹克训练中心,并拥有一批高水平科学 家和现代化设备条件,开展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前联邦德国体育科研所,仅应用学科研究部就包括了运动医学、人体运动学、训练学、体育社会学等 7 个学科研究室;法国国立体育运动学院实行教学、训练、科研结合体制,设置有人体测量学、生物力学、体育史、体育哲学等近10个学科研究室,以 及按课题需要的多学科联合研究组。美国、前苏联、前联邦德国、罗马尼亚、古巴等国家的运动训练中心,同时又是体育科学研究中心,在科学选材、科 学训练、运动营养、运动疲劳消除等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与此同 时,体育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制,也成为国际体育科研中引人注目的新领域。如电子计算机、激光、无线电遥控遥测、空间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的应 用等等,以及测力、测速仪器系列化;心电、肌电遥测系列化;人体测量仪 器系列化;携带测试仪器的微型、精密化。这些都为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 科研工作者认识和掌握各项运动技术的规律,改进提高运动技术,进行训练 的最佳化模拟,提供了良好的充分的条件。近年来,国际运动医学界在研究 通过体育锻炼防治人类生命的两大威胁——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方面取得 了可喜的进展。在中国,气功疗法和其他古老的体育疗法对防治某些慢性疾 病,包括肿瘤的防治,也有一定的效果。中国和一些国家的气功研究者已经 根据科学研究的结果,提出气功属于“信息疗法”、“生物回授疗法”等论 断。美国军医K.库珀,创办了一个研究所,提出一种12分钟跑的测验方法,测定不同人的适宜的运动量。这种方法称为有氧锻炼,已用来训练美国空军 人员和宇航员,也运用于一般中老年人的跑步活动。近年来,新生婴儿的游 泳已在逐渐开展,科学证明了它对幼儿发育的益处;残废者的体育锻炼活动,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也有利于他们心理的康复。
体育科学研究的重点及其重要成果,主要还在竞技运动方面。各国往往 以奥运会的周期来制订体育科研计划。选材、多年系统训练、高水平训练以 及参加竞赛的全部过程,都与科学研究密切结合。世界上优秀运动员能创造 出高水平的成绩,总是同教练员、医生、心理学研究人员共同配合工作的结 果。美国、前苏联等目前在竞技运动上占优势的国家,都设有国家队的训练 基地,这种基地往往也是体育科研中心。法国等国设立运动技术学院以培养 优秀选手,利用现代科学的成果以获取最佳的成绩。前联邦德国体育科学研 究所的研究重点是训练学和运动学。前苏联6个体育科学研究所重点研究的 课题是准备参加奥运会的问题。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所是多学科性的科研机 构,当前着重研究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问题和体育科学中的基础理论,同时 研究群众体育中某些方面的课题,在运动训练、运动医学、运动处理等方面 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在应用现代科学的成果上,最突出的是在电子计算技术、激光、光学、电子学、无线电遥控和空间技术等方面。教练员可以利用电子计算机制订科 学的训练计划,包括每天最佳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电子计算机还可以根据 某一运动员的各种数据预测出他在未来某一比赛中可能达到的成绩。1972 年慕尼黑奥运会,第1次使用激光测量出投掷标枪的距离,这种方法现在已 用于跳远、三级跳远等项目。录像机、高速摄影机已用来分析运动员的技术 动作;心率、心电、肌电的遥测,对于了解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生理变化,掌握适当的运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空间技术在体育上的应用,给全世界 的体育爱好者带来了福音。世界各地举行的体育比赛,都能通过通讯卫星转 播到全世界。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曾利用人造地球卫星、电脉冲、激光 束等科学成果,通过宇宙空间,仅用半秒钟的时间,就把在希腊奥林匹克点 燃的“圣火”送到了万里之外的蒙特利尔。在场地器材方面,如塑胶全天候 跑道、人工草皮、玻璃钢竿、皮质游泳衣等的应用,对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和现代科技在体育科学领域的应用,体育科学亦呈 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向。一方面,体育科学各学科之间的分 工越来越细,各学科之间及其与其他科学之间的交叉渗透越来越频繁,体育 科学研究的面越来越宽,研究的问题也越来越深,使体育科学从单一学科研 究阶段进入多学科协调配合的综合研究阶段。与此同时,各学科之间的交叉 渗透,产生出许多新兴的体育学科。另一方面,系统科学思想深入体育科学 领域,再加上现代科学技术(如信息技术、横向工程技术等)在体育科学研 究中的广泛应用,使体育科学研究从分化到综合,有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不 可缺少的物质保证。由此可见:立足于多学科综合研究,在横向的综合中寻 求向纵深发展;应用系统科学理论带动体育科学研究,进而指导体育实践;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更新体育科学仪器设备,改进科研手段,提高科学研究 水平,是当代体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重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而体育科学正 是研究体育这一复杂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学问。体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运动的人体,而人体在运动中的各种表现,又无一不是生物、心理和社会三 大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效应。这样,就决定了体育科学研究必然面对体育实 践的复杂性。是当代体育发展中的一种普遍倾向。
近20 年来,当代体育的高速发展,使体育中各种问题的复杂性日益突 出,并因此而产生了许多尖锐的矛盾,阻障着体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对此,要求体育工作者必须从众多因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中去把握复杂体育现象的内 外规律,以解决各种矛盾。在这种要求面前,过去常用的那种分门别类的研 究方法,即从生理学、心理学或教育学的单一角度出发,研究体育现象的方 法,有着十分明显的局限性。例如,生理学中对运动处理现象(如运动的人 体)的研究,往往都是在排除心理因素干扰的条件下进行的;而心理学的研 究正好相反,即在借助某些生理指标的变动来说明心理负荷的效应时,又很 难同时考虑生理负荷的影响。由于任何一门体育应用学科(如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只能解决体育研究中的某一局部问题,而对整体问题却 束手无策,所以对体育实践中的复杂问题,必须应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 行综合研究。1983年底由中国教育部牵头,会同国家体委、卫生部和国家 民委共同领导和组织的“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研究”,就是一项大型 的多学科综合研究。这项科学研究于1983年至1986年,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2188所大中小学校全面展开,参加测试的体育卫生工作者94人; 共测试了28个民族的984872名男女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20 项、健康指标9项,获取原始数据14779341个;在对原始数据作统计学计算 的基础上,完成了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科研论文1361篇。本项科学研究的规模 之大,涉及学科之广,测试指标和取得的研究成果之多,在中国还是首次,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不难看出,对于这类大型而复杂的研究课题,只有多 学科的协调配合(包括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学科的专家、学者等),进行“大兵团作战”才能奏效。又如,在竞技运动选材这一复杂问题上,过 去常用的是以经验为主的定性评价或单一学科的定量评价来确定人选,选材 的成功率较低。70年代以来,部分国家为了提高选材的准确可靠性开始进 行综合选材的尝试,中国于1978年也开始研究综合选材问题。综合选材亦称 “科学选材”,它是由教练员和多学科专家组成综合选材组,并应用遗传学、形态学、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训练学和预测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 和手段来测试及预测被选对象未来发展的有效选材方法。这是利用多学科综 合研究开发训练系统成功的范例,是体育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具体体现。
体育科学的综合研究,正如其他科学的综合研究一样,不是将各学科的 研究成果简单相加,而是运用各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对体育实践中的 某复杂问题展开深入仔细的研究,获取各种参数,并应用系统的方法对各种 数据进行综合运算与评价,以得出较全面的结论。
体育科学的综合研究,可以有力地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流、渗透、移植 和互补,以形成各种新的观点、方法和技术,这对解决体育实践中的各种复 杂问题,以及促使体育科学体系内部横向结构的紧密与完善,都有十分重要 的作用。因此,重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是当今体育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向。
②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体育运动。系统科学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运筹学、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等系统理论和方法的总称。系统科学是本世纪40年代崛起的一组横断科学,由于它研究的对象不是客观 世界中某个别物质的结构及其运动形式,而是许多种物质的结构及其运动形 式的共同特性,因而它涉及的领域和范围十分宽广。尤其在研究那些具有跨 学科性质的复杂问题时,系统科学站在以往各门科学未有的高度,从不同侧 面揭示出事物的某些共同本质,从而解决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所不 能攻克的许多难题。这也是系统科学受到社会各部门普遍重视的重要原因。自60年代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被引入体育领域后,对当代体育的
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首先,系统科学思想和观点在体育科学领域的渗透和应用,为体育科学 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新的科学概念,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使传统的体育理 论得到了补充,从而扩大了体育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为体育科学 的应用和开发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武器,使通过科研解决体育领域内的 各种复杂问题成为可能。例如60年代末,前苏联体育工作者以系统论、控制 论和信息论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探索研究使运动训练达到最佳效果的方法和 途径。他们设计并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训练法——模式训练法,对其短跑运动 员鲍尔佐夫进行模式训练,获得了成功,成为应用系统科学理论解决“实现 训练科学化”这一复杂问题的典范。鲍尔佐夫在1972年奥运会上摘取了男子 100米跑和200米跑两枚金牌。自此以后,系统科学思想在体育领域内名声 大噪,应用系统理论解决体育实践的诸种问题,也逐渐成为体育科学研究的 主要课题。其次,由于系统思想和观点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的思维方式,使人们登上了一个更概括的理论高度,把复杂体育现象 作为一个整体去加以考察,去研究和认识其纵横结构和动态变化的规律。由 此引起了体育科学方法上的一场重大变革,使体育科学在理论上和方法上实 现综合化有了坚实的基础。
迄今,系统科学已被广泛应用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体育 科研、体育决策和体育管理等复杂系统的研究。体育工作者在系统思想、观 点的指导下,正在运用定量化的系统技术(方法)处理复杂系统的问题,研 究如何使系统的改造或系统的开发进行更多、更快、更好、更省,实现系统 的最佳化、高效化和可靠化。系统科学已成为带动体育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的前沿科学。但是,由于系统科学也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本身尚处于发展和 完善阶段,因此,随着系统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进一步应用其思想、理 论和方法,带动体育科学研究,指导体育运动实践活动,是当今体育科学研 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③不断更新体育科学仪器设备,改进科研手段。体育科学仪器设备的研 制,是当代科学技术在体育科学领域中的延伸和应用,也是体育科学研究的 一个新领域,其目的是为当代体育和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物质方面的保 证。体育科学仪器设备,作为改进体育科研手段,搞好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在实现运动训练科学化和体育教学现代化的进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当代的体育科学研究,是以体育信息的采集为前提,以信息的传输和反 馈为纽带,以信息的处理为中心,如此循环往复的。信息是贯穿体育科研始 终的第一要素。过去,在体育科学研究中,人们常通过肉眼的观察来采集信 息,通过人的经验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于是得出定性的研究结论。现在大 量的现代科学技术,如传感技术、通讯技术、声像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等 被广泛应用于体育科学研究领域,促进了体育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制和更新,改进了科学研究的手段,使体育信息的采集量和信息的可信度大大提高,使 信息传输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也使信息的加工处理更快、更及时、更精 确,从而提高了体育科研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例如,心率遥测仪应用于体育 教学中,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机能反应,以及实施的运动 负荷的适宜程度;通过电视录像高速摄影,并借助图片分析电脑和录像分析 仪,可以帮助教练员以最快速度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诊断”,以改进其技 术;通过电子计算机处理大量而又复杂的信息,并经过综合的定量分析得出 结论后,可以为决策机构在制定实施方案时提供科学的依据,还可以将各种 有效信息储存起来备用。通讯技术,声像技术和传感技术等现代技术应用于 体育领域,已成为采集体育信息的科学武器;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体育 科研得以从定性分析过渡到定量分析,从而为体育科学进入系统化、信息化、定量化时代奠定了物质基础。
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对体育科学仪器设备的要求无疑会越来越高,现 在广泛应用的一些仪器设备已不能满足体育科学研究的需要了。譬如:电视 录像技术虽然可以对比赛和训练情况进行客观的记录,但却无法提供定量的 直接信息;高速摄影尽管能够提供某些定量信息,但因其过程繁杂,且耗时 过多,因而其实用价值受到了限制。这就要求人们及时地引进当代科技的最 新研究成果,更新体育科学仪器设备,使体育科研更好地为体育实践服务。目前,部分国家已进行了图像测量和光电测量等声像新技术的研究。图像测 量技术具有图像显示和参数测量双重特性;光电测量技术也具有对光学图像 进行适时处理,即可采集所需定量信息的特性。这两项新技术在体育科研中 的应用,为体育科学研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科学手段。另外,由于体育运动 的固有特点是“动”而不是“静”,这就对体育科学仪器方面的可靠性和实 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附加在运动员身上的测试仪器要求更高,既要求微型化、精密化和系列化,还强调其稳定性。因此,进一步开发和更 新体育科学仪器设备,充实科学研究的“武器库”,是推动体育科学向纵深 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当今体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二篇:谈中国话语体系的科学化大众化国际化(范文模版)
谈中国话语体系的科学化大众化国际化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4日 08:54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李忠杰
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话题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自己的一整套话语体系。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这种话语体系又在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下,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发生着有时激进、有时渐进的变化。它既深深扎根在中国本土的深厚土壤,又吸收了西方文明的很多要素;既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又带上了苏俄文化的浓厚风格;既接受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又不断在时代的熏陶中与时俱进。
这种话语体系,是中国社会实际生活、历史进程、价值观念的反映和表现形式,它与中国社会的历史实践互为表里、交相辉映,共同推动着中国的发展变化。
到了今天,中国的话语体系,除了纯粹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内容外,在政治经济、人文社会、价值观念,特别是作为其灵魂统领的意识形态方面,无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种非常独特的系统。它既在相当程度上与世界衔接,又在很多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
今天,主导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体系。所以,今天中国的话语体系,就其本质内容来说,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辉煌,也指引着中国未来发展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要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胜利,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研究解决自身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同时,还要解决内外两个问题。一个是进一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认同问题,一个是解决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如何被国际社会更多地理解、并扩大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问题。前者关系到能否团结13亿人民继续共同奋斗的问题,后者关系到能否继续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好的国际环境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当然首先是体现在实践上,但同时也表现在一定的话语体系上。实践是本质、是内容。话语体系是表现、是形式。但两者又有着紧密的联系,话语体系不可能决定实质内容,但它是实质内容的反映,也是实质内容是否广为普及、是否深入人心、是否得到普遍赞同的晴雨表、温度计。
应该肯定,当代中国的话语体系,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中已经深入人心,在世界上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对此,我们有充分的自信。但同时,也要看到,这种话语体系也面临着很多这样那样的挑战和考验。因此,除了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外,把话语体系这样的问题提炼出来,专门研究和探讨一下这种话语体系的传播、普及、接受、认同问题,也是很有意义的。
我认为,我们的话语体系要进一步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进一步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需要注意进一步提高中国话语体系的科学化、大众化、国际化水平这“三化”问题。
第一,提高中国话语体系的科学化水平
为什么要提高中国话语体系的科学化水平?
因为中国的实践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过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思想在进步,作为其表现形式的话语体系,当然也要进步。这种进步的实质,就是不断提高科学化水平。社会实践更加科学了,思想观念更加科学了,作为其表现形式的话语体系,当然也就要更加科学。
比如说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大家都很熟知的一些话语,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红卫兵、走资派、黑帮分子,等等,这些独特的话语,曾经在当时火红一时。但是经过历史的检验,证明是不科学的,自然就要被淘汰出局。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们党和国家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这种转折,体现在实践上,也体现在话语体系上。比如,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物质利益、资本、雇工……这些曾经被打入另册的话语,堂堂正正进入了我们的主流话语体系。
尤其突出的是,在改革开放实践的基础上,我们不断创造出了大量新的鲜活的话语。如,改革开放、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步走”战略、西部大开发、“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等。邓小平同志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的章程并不少,而且是全方位的。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方针和政策,而且有准确的表述语言。”(《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1页)这样的表述语言,概而言之,就是在改革开放实践基础上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
到了今天,无疑,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内容已经非常丰富,体系已经比较完整,其科学化水平当然毋庸置疑。但是,时代在继续进步,所以我们也面临着一个继续不断提高这样的话语体系科学化水平的任务。
比如说,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不断提高改革的科学化水平,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正因为这种实践都处在进一步科学化的过程当中,它们在现有成就、做法的基础之上,都还要进一步精雕细刻、丰富完善,所以,相应地,表现在话语体系里,也就要同时提高其话语表现形式的科学化水平。
这种话语体系的科学化,我认为应该做到:话语内容科学化,话语形式科学化,具体话语科学化,话语结构科学化等等。
近年来,我们大力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现在,又进一步提出了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如何提炼?从科学化角度来说,这里面就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比如说,我们是不是首先要把几个基本概念搞清楚?核心价值、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这三个概念,既有联系,但又有差别。核心价值,是价值观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一般用几个语词来概括;核心价值观,是由核心价值引发出的一系列重要的判断、命题,它表达的是一种陈述、一种观点,形式上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语句;进而,核心价值体系,它是一系列成套的理论主张、观点的综合,是内容非常丰富、结构比较规整、联系比较紧密的理论体系。三个概念,依次递进,逐步扩大。我们所要提炼的,实际上不可能是核心价值体系。因为我们现有的体系已经非常庞大,不可能再从这个体系中提炼出什么新的体系来。当然,我们所要提炼的,至少暂时也不可能是核心价值观。因为核心价值观是很多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语言陈述。尽管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上已经形成了很多重要陈述,但到底哪些是最重要的、哪些是次重要的、哪些可以归入“核心”之列,一时很难罗列或区分清楚。提炼这样的很多语句,大概也不是提出提炼核心价值观这样一个任务的初衷。实际上,现在大家正在把注意力集中在若干语词上,而这种语词,恰恰不是核心价值“观”,而是核心价值。所以,我们需要并且能够提炼的,既不是核心价值体系,也不是核心价值观,而只能是核心价值。如果概念没有搞清楚,就会文不对题,提炼就成了很大的问题。这就启示我们,在话语体系的科学化问题上,我们还要下很大的功夫。
再比如,我们在网络上,可以看见很多复杂的语言现象。很多人在网上提出了很多很好的主张,发表了很多很重要的见解。但是,我们也经常看到很多低俗的语言。尤其是骂人现象。凡是有不同意见就骂。使用的语言污秽不堪,一大堆的脏话。还喜欢扣帽子,动不动就给别人扣上一大堆帽子。有时候其低俗和野蛮的程度,不亚于“文化大革命”中的大字报。这种语言现象,是科学和文明的吗?是符合和体现中华文明优良传统的吗?看到这种低俗语言流行,我们非常痛心。中华民族的文明应该表现在各个方面,最低程度要表现在语言的文明上。网络是沟通交流的现代平台,也是每一个人乃至中华民族基本素质的反映。低俗的语言,损害的不仅是使用者的心智,更是中华民族的形象。所以,我们一定要大力倡导网络文明、网络科学,而且在我看来,首先要从不说脏话、不骂人开始。谁有不同意见可以发表,但只能讲道理,而不能骂人。要尽快在网络上消除一切骂人的语言。这,也是一种在话语体系方面需要科学化的地方。
第二,提高中国话语体系的大众化水平
为什么要提出话语体系大众化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语言是人民大众在实际生活中创造的。但是,这只是从根本上、从最终源泉上来说。事实上,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远远比这丰富和复杂得多。比如,中国古代极为浩瀚丰富的诗词,来自哪里?这就远不是一句话能够说清楚的了。
当代中国的话语体系,根本上来自于实践和群众,但作为国家政权组织者领导者的党和政府,对这种语言也做了大量提炼、加工、改造、制作的工作。有的,原本就来自于群众;有的,进行了筛选和提炼;有的,就是党和政府直接创造的。
这种经过加工的话语体系,表达上更加准确,内容上更加科学,形式上更加规范,逻辑上更加严谨,因而,是一种更加正式、正规的语言。
但是,这样的话语如果仅仅停留在书本里、文件上、报告中,是难以发挥它应有作用的。因此,所有这种话语,都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回到群众中去,为群众所接受,在群众中流传,对社会实践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于是,它不可避免地要经过一次再加工、再制作的过程。这就是大众化的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需要大众化,当代中国的话语体系也要大众化。
那么,如何实现这种话语体系的大众化呢?这种大众化包含些什么内容、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我认为,主要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第一,要正确处理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关系。我们的主流话语,大都由一系列严谨规范的书面语言构成。在书面上、文件上,多一个字、少一个词都不行。如果少了或多了,就可能产生误解,在流传中就有可能产生种种偏向。所以,成型的主流话语当然应该以书面语言为基础和范本,保持它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老百姓更习惯于接受和传播的,恰恰又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相比较,口语更亲切、更鲜活、更能打动人心,也更能广泛传播。因此,我们固然要尊重书面语言,但是,为了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并使之广泛传播,一定要善于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日常口语。用口语来转述书面语言,用口语来传播书面道理。事实上,我们党和国家已经创造了很多丰富生动的口头语言,如,摸着石头过河,不管白猫黑猫逮着老鼠就是好猫,发展是硬道理,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等等,都可以说非常生动、非常鲜明,易记、易懂、易传,富有生命力。
第二,要正确处理官方语言与群众语言的关系。官方语言,经过加工提炼,无论从其内容,还是形式,一般来说,都是比较规范、严谨和精准的。官方语言与群众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官方语言来自于群众语言。经过提炼以后,更加科学,有的还更加生动,再转化为群众语言,不仅能指导实践,而且还很受群众欢迎。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发现,这两种语言之间有时也会有一定的距离。有些人不相信、不认同官方语言。有的甚至嘲笑和抵制官方语言。这种状况令人忧虑。因此,必须认真研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正确处理官方语言与群众语言的关系,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缩小两种语言之间的距离。办法可以有很多,但我认为关键是要抓住一个“理”字,用“理”字做桥梁,加强两种语言的对接、沟通和交融。中国人历来强调“讲理”。我们把道理讲清楚了,讲得让老百姓接受了,相互之间就衔接了。当然,老百姓也要讲理、认理、信理。小道理要讲,大道理也不能排斥。有时候小道理也要服从大道理。大家都统一到“理”上,两种语言就交融了。除了讲明道理,话语形式也要适当转换。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发挥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官方话语和书面话语,老百姓平时是不会这么说的,甚至老百姓对这句话都听不懂。这就要做转化工作。
第三,要正确处理规范语言与多元话语的关系。我们的主流话语是规范的、精准的。但是人类思想的丰富性,必然造成话语的多元化。当今日益多元的社会,铺垫了话语多元化的社会基础,而网络、手机、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则为话语多元化提供了绝佳的平台。因而,当今社会,除了主流话语外,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亚话语、俗话语、逆话语、反话语,甚至恶话语。因此,如何处理好规范语言与多元话语的关系,引导其他多元话语向健康话语发展,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一个社会,冀图在话语体系上整齐划一是不现实的。越是有活力的社会,话语多元化就可能越为突出。但是,任何社会都有主流话语,也都要发挥主流话语的主导和引导作用,不能任由多元话语朝畸形方向发展。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规范语言与多元话语的关系,特别是要对各种非主流话语进行具体辩证的分析,有的放矢做好规范化工作。坚持主流,引导大众;鼓励创新,消除低俗;善待差异,加强规范;建设文明,推动进步。
第四,要正确处理传统语言与时尚语言的关系。话语体系是一种自然演进的过程,必然会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形成比较基础的、规范的话语体系。但是,时代在变,观念在变,实际生活中就会不断出现各种时尚的语言。特别是新兴媒体的出现,微博、网络的广泛使用,使得各种时尚化的语言大量涌现,甚至到了目不暇接、日日翻新的程度。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语言呢?原因很多。比如,为了在网上交流方便、快捷,有心人便罔顾语言规范,随意加以简化、指代,生造出了很多不规范的时尚语言。这种语言,有的很快就被淘汰了。但有的,却可能在某种从众心理的驱使下,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和认可。习惯成自然,不承认也不行了。这种时尚语言,还常常与多元话语、群众语言、口头语言结合在一起,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好。因此,不仅向传统话语,也向官方话语、主流话语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所以,我们既要善于使用传统语言,又要对时尚语言加以引导;既要保持话语体系的纯洁性、规范性,又要注意向时尚语言学习,促进主流话语的创新和发展。
第三,提高中国话语体系的国际化水平
中国的语言文字,相对于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比如说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等等,天然地形成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系统。更由于实际生活、文化观念和历史进程的差异,中国话语体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非常独特的一种话语体系。
但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大幅度提高,外部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度也大幅度提高。面对中国的发展,国际社会酸甜苦辣,五味杂陈。各种摩擦不时发生,各种关系有待调节。中国需要以新的态势、新的战略和新的方式在世界上展开博弈,同时,也需要以更大的努力向世界说明中国,将良好的中国形象展现在国际社会面前。因此,中国必须以更大的努力加强与世界的沟通和交流。
这些年来,我经常以不同的方式与外国的政要、智库等进行交流。深感外部世界对中国的发展成就感到震惊,迫切希望知道中国奇迹发生的原因,因而对中国的兴趣日益浓厚。其中有些人对中国的制度和政策颇为不解,对中国的未来抱持怀疑态度。对此,我们就要通过坦率的交流,把事情的真相、成功的原因、未来的前景等等告诉他们。发展中国家的政要、客人则一般都希望向中国学习,想了解中国的具体做法和经验。对此,我们就要有的放矢地介绍中国的实际状况和有关体会和经验,供他们研究参考。
在国际交流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提高中国话语的国际化水平,就成为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简单地说,就是要加强中国话语的对外传播,通过内容和形式一定程度的转换,用外国人能够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介绍中国现实,解释中国原因,展示中国形象,从而使他们增加对中国的了解、理解和赞同,使中国理念在世界上得到更大传播,使中国形象在世界上更加亲和。
提高中国话语国际化水平的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整个世界,文明类型多元化,充满着个性和特殊性。但是,在所有的个性和特殊性当中,又必然包含着某种程度的共性和普遍性。因此,在国际性的交流中,就要善于以双方认可的共性为基础,将独有的中国话语转化为具有一定共性的通用语言,来阐述双方关心的一个个特殊的事实,在交流中加深理解,扩大共识,增进友谊,推进合作。
据此,在交流的方式上,就要注意研究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习惯爱好,贴近外国人的实际,改进双方沟通的渠道,转换对外讲述的语言,拉近相互认知的距离。比如说,对外交流的时候,除了比较正式的场合,一般不要念稿子。一念稿子,照本宣科,给人的感觉就比较生硬了。要善于把坚定的原则包裹上柔和的语言。在基本立场、方针政策问题上坚定不移,但使用的语言要柔和、亲切,给人以坦诚、友善的感觉,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在演说、讲解、交流的时候,不能尽说一些干巴巴的文件语言,要尽可能口语化、生活化,因地制宜结合当时场景加以发挥阐释,增加交流的形象性、趣味性和幽默感。我们中国人习惯讲大道理,但是外国人更喜欢听故事。所以,在交流中,要善于讲故事、讲事例、讲实际,娓娓道来,自然得体。用故事来让他们体会、感悟、理解。对他们关心和提出的问题,不要回避。要敢于直面应对,理直气壮地作出我们科学、准确的回答。这类方式方法,还有很多,都是我们在对外交流中需要注意的。通过不断改进,中国话语的国际化水平就能不断提高,对外交流的效果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什么是“公共服务”
章建刚
精彩宣讲词
何谓“公共服务”?可以举两个非常简单的例子。第一个例子,大家可以买私家车,但走的路不是私家的,不可能为了自己的车专门去修路。所以,路通常被叫公路,其实就是说道路是一个公共用品。那么,现在一些城市交通拥堵,就说明一个问题:私人用品和公共用品之间不匹配,公共用品供应严重不足,私人用品不断增加,最后产生矛盾。第二个例子就是球赛。比赛不仅有双方球员,还要有裁判。裁判是第三方,他不能站在任何一方的球员那边,否则另一方就必输无疑,体育赛事本身也没有办法得到发展。裁判要求秉公执法,他所做的就是一种公共服务。
这两个例子说明,公共服务有两个很重要的方面:第一个就是提供公共用品来满足公共需求,第二个就是要提供公共政策,对市场实行监管,在不同的私人之间维持一个公正,这就是公共服务两层最基本的含义。
第三篇:公平是和谐社会重要特征
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首都经济学家论坛”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述要“首都经济学家论坛”第三次学术研讨会日前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与会者围绕如何看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平问题进行了探讨。与会者指出,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只有正确地理解公平的 涵义,才能明确和谐社会的目标。政治经济学视角中的公平主要是指分配公平。要正确把握公平的科学内涵,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体来说,应把握以下几点:首先,公平是经济关系的观念化的表现,讨~平问题必须研究社会经济关系。其次,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公平的标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没有一个适用于一切社会制度的统一的、亘古不变的标准,更不能用“永恒的公平”、“公平的分配”等臆想的标准去评价社会生活、制定具体的社会经济政策,而必须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去把握公平。第三,不能仅仅从伦理道德观念出发去评判公平。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唯一公平的分配制度,因而既不能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平理解为平均,也不能放任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公平是在尊重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基础上能够保护困难群众的公平,它承认差距的存在,但这种差距应是合理的、适度的。与会者认为,维护公平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积极推进改革,着力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阻碍公平实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失业问题、政府社会保障能力有限问题、土地征用带来的失地农民问题、环境污染带来的生态保护问题等。这些矛盾和问题从根本上说需要通过改革体制、健全机制来解决。有学者指出,在企业中建立由生产资料所有权、社会力量、劳动和知识等因素共同参与企业决策的现代产权制度,是维护公平的有效手段之一。二是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应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要求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切实把提高效率与维护公平有机统一起来。
第四篇:公平是和谐社会重要特征
文章标题:公平是和谐社会重要特征
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首都经济学家论坛”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述要
“首都经济学家论坛”第三次学术研讨会日前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与会者围绕如何看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与会者指出,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只有正确地理解公平的《
公平是和谐社会重要特征》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公平是和谐社会重要特征。
第五篇: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
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
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是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观念。近年来,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形象的树立越来越受到众多企业的重视,并且发展出了概括和传播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发展中形成的一种企业员工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提出,仅有十余年的历史。1982年,美国的迪尔和肯尼迪出版了第一本系统探讨企业文化的权威之作《企业文化棗企业生存的习俗与礼仪》,立即传播到世界各地,影响深广,各国企业纷纷掀起一股“文化热”。
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
1、必然存在,普遍存在。
一个企业,将一定数量的劳动者聚集在一定的工作场所中,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的目标而工作,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的目标须让企业员工所了解;同时为了使企业保持正常的工作秩序,企业内部必然会发展出一些列整和员工行为、观念的规范和判断这些行为和观念的标准。由此形成在企业内部由员工共享的符合企业经营和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无论它们是经过、提炼与概括的,还是松散地体现在企业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可以说: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
2、鲜明的功利色彩
企业文化不是自发形成与员工中的撁窦湮幕瘮,而是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根据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需要而有意创造、贯彻或者引导的一种撟橹幕瘮,任何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是为企业的特定目标服务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具有鲜明的功利性。
3、也是员工的一种需求
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需求,也是员工的一种需求。现代企业既是人们工作的场所,又是人们生活的场所。在人的一生中,工作占据了人们生活中近1/3的时间,人们有理由希望工作本身具有
意义,希望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且希望这种意义和价值能够一某种价值观和标准来判断。撃阊≡窳艘患移笠担阃币惭≡窳艘恢稚罘绞綌。因此企业文化虽然带有一定的功利因素,却是人类不可少的社会目标。
4、不具有通用性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环境、条件、发展目标、经营管理方式、发展历程和文化传统,在这些因素之上,形成具有本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定量的指标,不能在不同的企业之间通用。
企业文化的要素:
1、企业的环境
指企业的性质、经营方式以及企业与外界的联系等等。
2、价值观
企业内部成员对某件事物判断的一致认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3、英雄
企业中的英雄是他人的榜样和敬重的对象,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企业的价值观念。英雄是企业文化的一种象征,企业传奇般的创办人,企业的劳动模范,企业的优秀的员工,都是企业英雄的表现形式。如果没有英雄,企业文化就会因缺乏凝聚力而肢解。
4、仪式
仪式是一种活动,把企业中某些生活戏剧化、固定化、程式化,以宣传企业的价值观念,强化企业文化。抽象的价值观通过仪式的体现变化为有形、可见的东西。
5、文化网络
指非正式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它不用来传递官方的信息,而是用来传递文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