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9年7月10-12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与《外国文学研究》杂志联合主办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六十多所高校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主编聂珍钊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向农教授首先致辞,他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的发展目标与近年来的改革举措,并对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他指出,教材对一门课程乃至一个专业的建设都有重要意义:专业是大学成熟的标志,课程是专业成熟的标志,教材是课程成熟的标志;好的教材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思想及新的意义。他强调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编写教材要突出立体化、网络化的特点。华中师大出版社社长范军教授和文学院党委书记谭根稳分别代表会议主办方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范社长指出,华中师大出版社自1985年建社以来,坚持“举师范旗帜,铸教育品牌”的办社理念,所出版的学术精品、教材、教辅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出版社主办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出版聂珍钊教授主编的多卷本、立体化的外国文学史教材做筹备工作。范社长表示,出版社有信心打造一套外国文学史精品教材,为外国文学学科建设创造一个优秀的平台。谭根稳书记介绍了文学院尤其是外国文学专业以及《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的发展历程。他说,《外国文学研究》杂志在王忠祥、聂珍钊等两代主编的带领下,创刊30年来质量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开拓了外国文学研究的新领域。
11日上午的大会主题发言由南京师范大学汪介之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邹建军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忠祥教授首先发言,题目是“外国文学教材建设的回顾和前瞻――建构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史的新范式”。他首先回顾了中国的外国文学史教材的编写历程,认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外国文学史研究和编写成果丰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众多外国文学史教材有同水平的重复;二是联系中国文学不够,无法做到中西贯通;三是偏重西方文学忽视东方文学现象严重;四是外国文学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有待进一步改善;五是外国文学教研人才流失严重。王老师还就如何建构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史新范式以及外国文学史编写原则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汪介之教授作了题为“国内外文学史教材编撰中的若干问题”的发言,重点对朱维之教授主编的《外国文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和郑克鲁教授主编的《外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指出这两部教材存在四大问题:第一,史的意识比较淡薄,缺乏对艺术形式及其演变的描述;第二,宏大叙事倾向,把文学史写成“主义”更替史;第三,庸俗社会学的倾向尚未完全清除;第四,个别细节问题,如对古罗马神话的忽略等。汪教授进而阐述自己关于文学史编写的观点。北京师范大学刘洪涛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中国的世界文学史写作与世界文学观”。他认为中国学者从1927年撰述世界文学通史类著作至今,在以下四个方面积累了经验:
一、在世界文学史著述中,本国文学应该缺席还是包含其中?如果包含其中,如何给予它适当的地位?中国学者对这一困扰学界的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答案。
二、中国学者强调东西方文学的二元对立,以及东方文学对世界文学的贡献。
三、在世界文学史动力理论的探讨上,中国学者提供了阶级论、人性论、世界主义三种有价值的模式。
四、中国学者撰述的世界文学史,其构成因素基本上只取那些在国别文学中享有世界声誉的优秀作品,而国际间对此却有更丰富、深入的探索。
11日下午与会代表分三组进行了讨论。第一组由黄冈师范学院胡书义教授和四川外语学院杨晓莲教授主持,第二组由湛江师范学院王钦峰教授和中山大学文学院夏茵英副教授主持,第三组由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刘晓文教授和天津师大郝岚教授主持,分别就外国文学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展开了充分讨论。与会代表结合自己的教改实践,指出了目前外国文学教材存在的问题,并对新世纪外国文学教材编写提出了诸多有益的建议。大家发言热烈,讨论深入,纷纷对一系列重要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外国文学课堂教学如何凸显作品与各个时期文化思维模式之间的关系以及作品的现代价值的发现,如何加强文本细读及经典阐释,如何开展双语教学和研究型教学,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如何处理东西方文学关系,如何体现文学的文化载体功能,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如何加强外国文学解读中缺少的批判意识等。
12日上午的大会发言由华中师范大学苏晖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刘洪涛教授主持。聂珍钊教授作了以“外国文学课程与《外国文学史》教材建设的思考”为题的重点发言。他首先对“课程”和“教材”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教材与课程、教材与教师、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继而针对外国文学教材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新编《外国文学史》的方案。他指出,外国文学教材的主要价值在于全面提供外国文学课程的丰富信息,帮助学习者建立系统完整的外国文学知识结构,从宏观上了解整体外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总结整体外国文学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从微观上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一个作家的文学创作,并给予恰当的评价。然而,我国大多数外国文学史编成了教师授课用的讲义,形成了“三突出”模式:概述+作家+代表作品,其结果是将复杂的文学现象简单化,将多样性文学单一化。我国外国文学史编写中存在的知识结构不完整、东西方文学相互割裂、文史不分、忽视资源建设四大问题,进而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他介绍了新编《外国文学史》的结构体系:
1、大容量一体化的《外国文学史》,共分四册,东西方文学合为一体,按历史线索叙述文学史,全面介绍作家作品。
2、大容量的外国文学作品选,计划编选与外国文学教材配套的“外国文学经典文库”,其主要特点是容量大、选文全、选文完整。
3、建设外国文学课程电子资源数据库,包括在外国文学史基础上制作160个课时的PPT课件供教师授课选用,文学作品的音频与视频资料下载,实现中英文数据库对接等。华中师大出版社编辑部主任曾巍作了“关于策划出版外国文学史教材的构想”的发言,认为新的教材构想借鉴了西方国家的经验,突出了知识的系统性,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进一步就外国文学教材编写与教学改革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在两天的会议中,代表们认真回顾和总结了我国外国文学学科建设所积累的经验,并对如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吸收与借鉴国外相关课程的先进教学理念,进一步深化我国外国文学教学改革,构建外国文学教材新范式提出了诸多良好的建议和方案。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有利于促进我国外国文学界教师和学者的沟通与交流,必将对促进我国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向纵深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篇:浅议外国文学教学改革
浅议外国文学教学改革
教授《外国文学》已有三年,有感学生对外国文学的空白,如何提高他们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对外国文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的认识已经迫在眉睫。作为一门文学课,教师的课堂讲解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它能为学生指明正确的学习方向,但本人认为,在教师主讲的基础上,穿插其他教学方式(例如课堂讨论辩论、课本剧表演、外国名著影视欣赏、课程论文写作与指导等),可以使外国文学的教学方式生动活泼,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的创造性,让学生不仅仅停留在对外国文学一般知识的掌握和了解,从而引导学生阅读外国名著,培养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养成思考的习惯。同时,还培养学生收集有效信息、独立思考、评价分析、口头表达、文字处理、协调合作等综合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大凡文学课的课堂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文学知识,学生在课堂上拼命记笔记。这种状态感觉就是为了某一个目标——考试。这种状况急需改变。高分的学生也许一个学期下来连一部外国文学作品都没有阅读过,甚至连古希腊的三大悲剧诗人都讲不清,能说他学到知识了了吗?只能说他背了一些文学史知识而已。学生到底有没有学到知识,在期末成绩上无法见分晓。当然面对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也只能是浅尝辄止,虽然上了一两年的外国文学课程,却没有接触过一部完整的外国文学作品或一个完整的剧本,没能学会如何欣赏和分析文学原著。由于教学内容是些死的知识,不少人便觉得外国文学课乏味、无用。
经笔者调查发现,在校中文系大专生完整阅读过的外国文学作品平均不到两部,可以推断出有很多学生甚至一部外国文学作品都没有阅读过。短期内要学生阅读大量的外国文学确实有点不可行,因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要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外国文学作品的欣赏中。较好的教学方式是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有声有色,绘声绘影,视、听、读、写、辩、演融为一体的视觉外国文学教学,提高师生的互动性,从而在填补学生在外国文学知识的空白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鉴赏力。
视:观看电影改编作品,外国文学视觉化。充分利用根据外国文学作品搬上银幕的电影改编的视觉资源,将传统文字外国文学教学变为视觉外国文学。面对浩瀚的外国文学作品,短短的在校三年要学生了解到最多的作品,这就要借助于经作品改编过的电影。观看由优秀的外国名著改编成的电影、电视,并让学生讨论原著与改编后的差异。因电影、电视更具体、更形象,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再加上教师的指导,也会促使学生去看原作,进行比较,从而能更深入地了解作家作品。看托尔斯泰的长篇大作《战争与和平》可能要好几个星期读完,但改编成电影却只要三四个小时。采取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大量的优秀外国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对照比较,在比较中提高自己的思考力,鉴赏力。
听:欣赏有声音作品,充分利用视听资源,改变传统外国文学教学的无声世界,营造有声外国文学的氛围。学生可以在声音作品中感悟人物角色的内心活动,如《羊脂球》,文本无声的哭泣,在声音作品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寂静中的哀泣。再如《哈姆莱特》的经典名言“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一段,通过听名家的配音,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人物的内心挣扎。
读:阅读经典名著,把握外国文学精髓。让学生系统阅读外国文学的经典名著,掌握外国文学的思想精华和艺术奥妙。文学课的课本与教师的讲解只是理论上的东西,它只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至于实际的东西,还是要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接触,才能获得,只有亲身阅读过了作品,才能确切地感觉到、了解到,甚至把握住一个作家、一个流派最本质的东西,1
才会有自己的切身感受,并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一旦离开了作品的阅读,外国文学的学习则成了无源之头,无本之木了。没有文本的支撑,师生之间的交流就只停留在简单的故事情节间,对于某些细节,某些精彩的片段,根本无法交流。因而,在教授外国文学之始,可先提供些书目,在教授的过程中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课堂前十分钟让学生谈谈他最近读过的作品,谈谈他的见解,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辩:从视、听、读中发现问题,在课堂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为“写”做准备。“辩”可以是辩论赛的形式,或者只是发表各自看法。由教师指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论题,提前一周将研讨题目及相关材料交给学生,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集体讨论。学生以组为单位,每组推选一名主发言人,两名补充发言人,发言时间为十分钟以内。随后自由发言时间为20分钟,或随机辩论。辩论后要求每人收集2篇与主题相关的材料,每人撰写1篇论文,字数不少于2000字,要求写中文摘要、关键词,用中文撰写发言提纲。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活动,自由发言,各抒己见。使同学们不仅学习了外国文学名著知识,并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懂得了知识的应用,拓展了学生思维空间、想象空间和创新空间,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协调合作能力、外语能力、创新能力等),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写:从视、听、读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撰写外国文学方面的论文,提高研究水平,为写作毕业论文做准备。通过电影与文本的欣赏,比较它们间的异同。如电影《呼啸山庄》与小说《呼啸山庄》。每阅读一部文学作品,都可以写心得。在开展记课外阅读笔记的基础上,对一些名家、名作及一引起有争议的文学现象,还要求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研究,写一些课程论文。教师对学生的文章进行认真的批改、讲评,指出其优劣之处。写课程论文,一方面是让学生对作家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会查阅资料、了解资料、扩大阅读面,学会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学会综合运用学过的各门功课的知识,如文艺学、美学、中外文学史等,从而学会做学问,为以后写作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演:从从视、听、读中进行再创作,由学生对作品进行再演绎。比如话剧或者比较复杂的戏剧表演。提前将表演内容及相关材料交给学生,准备时间为一个月,表演时间为三个小时。学生以组为单位,每组推选几名有表演兴趣及表演才能的同学,定下人员,并寻找自己熟悉的剧本和角色,可以对原剧稍做改动,以便易与学生的表演,并开始背台词。演出剧目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
通过以上教学改革,可以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让教师在教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让学生在学中提高自己对外国文学的兴趣以及对作品的鉴赏力。
第三篇: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材的历史与现状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材的历史与现状
汉语言文学3班20090510XXX 李XX
摘要:追溯了外国文学在高中语文教材发展中的历史,着重探讨了外国文学教材的现状,旨在让人们了解外国文学走进高中语文的艰难历程,明了高中语文中外国文学教材存在的问题,以期望外国文学工作者和高中语文教师积极探讨外国文学教学的方略,实现新大纲培养学生
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材;历史;现状
一、文献综述:
本文就中学语文教材研究做了初步探索,在确定主题“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
材的历史与现状”后,进行了相关的资料检索,包括期刊和硕博论文等。在CNKI,维普数据网,万方数据网上围绕着主题寻找了相关论文,具体如下:
维普上关于“高中语文”这一主题的论文共7739篇,关于“外国文学教材”
这一主题的论文共5篇,关于“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材的历史与现状”这一主题的论文0篇。
CNKI上关于“高中语文”这一主题的相关论文共7797篇,关于“外国文学
教材”这一主题的论文共194篇,关于“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材的历史与现状”这一主题的论文共0篇。
万方上关于“高中语文”这一主题论文共7356篇,关于“外国文学教材”
这一主题的论文共251篇,关于“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材的历史与现状”这一主
题的论文共0篇。
总体上说,现在国内对于高中语文的关注程度和研究水平还是很高的,然而对于外国文学教材尤其是高中语文中的外国文学教材的研究明显存在着不足的问题,随着外国文学在语文教育中得重要性和新世纪语文教学的新要求,我们应该正视这个问题,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使语文教育向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前进。
二、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的历史问题
在世界文化日益发展、广泛交流的21世纪,外国文学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地位将越益重要。但长期以来,受教育观念、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的作用和地位被忽视,外国文学的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一直以来,外国文学都是高等院校中文系的专业必修课程,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出于不同的需要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阐释各有不同,但外国文学在高等院校中的地位始终没有动摇。不仅如此,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在大学的推进,外国文学在大学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然而,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外国文学却远不如高校的外国文学那么幸运,它走进中学语文的道路是曲折而艰难的。清代末年和民国初期的国文教学以文言文为主体, 教材选文全是文言文,没有外国文学作品,当时翻译了大量西洋文学作品的林纾先生所编的《中学国文读本》(商务印书馆)也莫不如此。在西洋文学大量被介绍进中国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反映“五四”新文化思想的白话文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被选进了中学语文教材。外国文学进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最早记录是1920年洪北、何仲英编选的《白话文范》。这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一套中学白话文教材,其中选入了四篇外国文学作品,它们是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英国诗人虎特的诗《缝衣曲》、屠格列夫的小说《航海》和托尔斯泰的小说《三问题》。1935年, 由夏丐尊、叶圣陶合编,开明书店出版的《国文百八课》编入了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语文教材多为宣传政治的文章,古文和文学作品很少,由陕甘宁边区教育厅编辑、张家口新华书店晋察冀分店和华北新华书店出版的《中等国文》
(1946-1948),确定国文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对于汉语汉文的基本规律与主要用途的掌握”。很显然,外国文学作品不属于汉文之列。20世纪50年代的全国语文改革,实行汉语和课文分家,由教育部统一编印了《汉语》和《语文》课本。《语文》主要选编中国文学。而由张志公、张毕来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高中汉语、文学教科书》(1955),在高中五六册中选编了外国文学作品。1963年,由刘国正、张传宗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级中学语文课本》,每册30篇课文,其中外国文学作品占10%。尽管选文多注重其思想政治性,但毕竟外国文学作品以较大的比例进入了中学语文教材。可惜好景不长。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在极左思潮的冲击下,语文教材成了宣传极左思想的工具,其性质与政治教材等同,外国文学作品理所当然地被排斥在外。粉碎“四人帮”以后的高中语文教材仍然受到左的思想的影响,所选课文政治色彩浓厚,虽然外国文学作品也被选入了课本,但数量极少,而且多被赋予了极左思潮的诠释。
三、新时期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外国文学作品被较多地选入了高中语文教材,但从大纲、选文到教参都没有完全跳出政治评价的窠臼。从1995年版高中语文教材来看,选入的外国文学作品的面较窄,多限于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无产阶级文学。如小说方面,有巴尔扎克的《守财奴》、莫泊桑的《项链》、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高尔基的《母亲》等。诗歌方面,有普希金的《致恰达耶夫》、慧特曼的《啊, 船长,我的船长!》。虽然它们都是名著、名篇,但为了体现《大纲》(1986年)“语文教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要求,编选者编选这些作品首先考虑的是作品的思想政治性。跟以前教材相比较,1996年-1999年人教版的全日制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试验本)的外国文学选文有了巨大的变化。这套教材所选的外国文学作品不仅比例有所增加,而且扩大了选文的范围,突破了过去只注重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局限,从多方位介绍了外
国文学不同时期、不同文学流派的具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其中,有文艺复兴的作品、启蒙运动时期的作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作品,尤其是选入了卡夫卡的《变形记》、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节选)》和萨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节选)》等西方现代派作品。在百年语文教学史上,这是史无前例的创举。同时,在第五册教材中还编入了《西方现代派小说、戏剧简介》和《外国文学简介》。虽然篇幅有限,但对学生了解外国文学的基本概貌是有帮助的。不仅如此,这套教材的教学参考书对外国文学的评价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改过去教参对一部作品只作一种评价的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多种解读文本的资料。
四、结语
中学语文已走过一百余年的历史,一百多年来, 它向国人学子传播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随着“西学东渐”的浪潮,外国文学逐渐走进了中学语文,虽然步履蹒跚,但却为国人学子打开了一扇了解外域文化的窗口。如今,外国文学在陶冶情趣、开阔视野、丰富精神文化、培养学生全球意识等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兆新;中学外国文学教学现状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06)
[2] 刘洪涛;中学语文中的外国文学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1)
[3] 张心科;中学语文文学教育百年史[M];2005(12)
[4]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2000
[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0
第四篇:外科与癌症学术研讨会.
外科與癌症學術研討會
Symposium on Surgery and Cancer 時間:Feb 12, 2011(星期六)
地點:澄清綜合醫院中港分院
台中市中港路三段118號17樓國際會議廳
Time Topic 報到
Speaker
Moderator
08:00 – 08:30
08:30 – 08:40 Welcome and Opening Remarks
林高德 總院長 澄清醫院
08:40 – 09:00 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in colorectal cancer
林本仁 醫師
台大醫院 外科部
郭明良 處長 國科會生物處
09:00 – 09:20 Experience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colorectal cancer 梁金銅 教授 in Taiwan 台大醫院 外科部
邱錫雄 醫師
澄清醫院
大腸直腸外科
09:20 – 09:40 Angiogenesis research o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陳炯年 教授
台大醫院 外科部
陳自諒 主任 中國醫藥大學 大腸直腸外科
09:40 – 10:00 Concurrent radiation chemotherapy for rectal cancer
李政昌 教授
成大醫院 外科部 主任
劉添裕 主任
澄清醫院 外科部
10:00 – 10:20 The role of radiatio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rectal 王博民 主任 cancer 澄清醫院 放射腫瘤科
黃仁杰 副院長
澄清醫院 內科部
10:20 – 10:40 Coffee break
10:40 – 11:20 Current status and recent progress in the diagnosis and Prof.Maeda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Japan
李政昌 教授
成大醫院 外科部 主任
11:20 – 12:00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Prof.Milson cancer
張金堅 院長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
12:00 – 13:30 Lunch
13:30 – 14:00 Breast cancer genetics
李文華 院士 中央研究院
吳成文 院士 中央研究院
14:00 – 14:30 Breast cancer progression
洪明奇 院士 中央研究院
楊泮池 院長 台大醫學院
14:30 – 15:00 Hormonal regulation of breast cancer
潘玉華 院士 中央研究院
彭汪嘉康 院士 中央研究院
15:00 – 15:30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王陸海 院士 中央研究院
孫同天 院士 中央研究院
15:30 – 15:50 Coffee break
15:50 – 16:20 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breast cancer
沈志揚 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
陳建仁 院士 中央研究院
16:20 – 16:40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 of breast cancer 黃俊升 教授 screening program in Taiwan 台大醫院 外科部
陳秀熙 教授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
16:40 – 17:00 Controversy on chemotherapy for early breast cancer
侯明鋒 教授
高雄醫學大學 外科部
俞志誠 教授 三軍總醫院
17:00 – 17:20 Recent advances of target 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盧彥伸 醫師
台大醫院 腫瘤醫學部
鄭安理 理事長 台大醫院
腫瘤醫學部 主任
17:20 – 17:40 Closing Remarks
張金堅 院長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
林高德 總院長
18:20 晚宴
台中 裕元花園酒店
主辦:澄清綜合醫院中港分院
合辦:台大醫學院外科部、台大血管新生研究中心、台灣血管新生學會、台灣大腸直腸學會、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 贊助:
第五篇:教材使用与建设1
教材使用与建设
根据我校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特点和要求,课程组一直选用重庆大学李必瑜教授主编的教材《建筑构造》,由于规范、标准的改变,以及建筑材料、施工方法的不同,教材与时俱进有不同的版本,第三版和第四版,一直以来作为我校建筑学及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的教材。师生共同认为,所选教材合适,能体现教学大纲要求,是一本易教易学的好教材。除了为学生选用优秀教材外,任课教师在开课之初还为学生介绍丰富的参考书目,主要有: 《建筑构造》 李必瑜 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四版 2008; 《建筑构造》 金虹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建筑构造设计》(上册)杨维菊 主编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建筑构造设计》(下册)杨维菊 主编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房屋建筑教程》姜忆南 李世芬主编 孙凤明为副主编 化工出版社 2004;
《房屋建筑学》 同济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东南大学 重庆大学合编 第四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房屋建筑学》董晓峰 主编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房屋建筑学》李必瑜 主编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2008;
这些教学参考资料对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研究实践性学习起到了积极作用。
教材及参考书(照片)
丰富多彩的教学辅助音像资料(光盘照片)辅助资料类:
《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2002-3-1实施
※ 《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2002-3-1实施
※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2002-3-1实施
※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2002-3-1实施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1)2002-4-1实施
《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100-2001)2001-11-1实施
《建筑设计资料集》(1)~(10)《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139-2001)2002-3-1实施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2002-5-1实施
网络教学环境
已初步建立起了校园网络教学环境,提供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授课录像、多媒体课件、授课教案、作业习题等教学资源,并对学生开放,使用效果良好。网上资源名称列表:
1.课程介绍
2.教师队伍 3.教学计划 4.教学大纲 5.授课教案 6.多媒体课件 7.习题与解答 8.参考文献 9.课程试题 10.授课录像
11.教学辅助音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