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的谈话使林彪得到公正评价

时间:2019-05-15 05:07: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黄克诚的谈话使林彪得到公正评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黄克诚的谈话使林彪得到公正评价》。

第一篇:黄克诚的谈话使林彪得到公正评价

黄克诚的谈话使林彪得到公正评价

林彪

1907.12.5~1971.9.13 军事家。原名祚大,字阳春,号毓蓉。曾用名育蓉、育荣。生于湖北黄冈林家大湾。曾在武昌共进中学读书,1923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在“五卅”反帝运动影响下,参加学生运动,曾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学生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同年冬,考入黄埔军校第4期,在校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10月毕业后,被分派到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后改编为第25师73团)任见习排长。次年4月,参加武汉国民政府举行的第二次北伐,任连长。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11军25师73团连长。南昌起义军在广东潮(安)汕(头)地区受挫后,随朱德、陈毅转战闽粤赣湘边界。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1营2连连长。同年4月,随军转到井冈山,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初称工农革命军)第4军28团营长、团长,参加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反“进剿”、反“会剿”斗争。1929年1月,随朱德、毛泽东挺进赣南、闽西,3月任红4军1纵队纵队长(亦称司令员)。

1930年6月任红1军团4军军长,1932年3月任红1军团总指挥(后称军团长),率部参加了文家市、长沙、吉安、赣州、漳州、南雄水口、乐安宜黄、金溪资溪等重要战役和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曾多次指挥所部担任战役战斗的主攻任务。先后被选为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委员、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二届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率部参加突破国民党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道封锁线和强渡乌江等作战。1935年1月,参加了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会后指挥红1军团参加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夺占泸定桥等作战。同年7月,红1军团在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改称第1军,任军长。9月,任红军陕甘支队副司令员兼第1纵队司令员。11月,陕甘支队到达陕北恢复第一方面军番号后,仍任红1军团军团长,随后率部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东征战役。

1936年6月,任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校长,后兼政治委员。1937年1月,红大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继任校长兼政治委员,并兼任抗大第一分校校长和政治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师长和该师军政委员会书记,并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军委前方分会委员,率部挺进华北前线,首战平型关,重创日军华北方面军第5师,取得全国抗战开始后第一个大胜利。

1938年3月在山西行军途中被晋绥军哨兵开枪误伤,返回延安治疗。同年冬,赴苏联就医。1942年2月回国抵达延安,参加整风运动,任中共中央党校管理委员会成员。同年10月~1943年7月曾赴重庆,与周恩来一起就克服内战危机,继续合作抗日问题同蒋介石谈判。1945年4月,参加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8月,当选为中共中央军委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派往山东,拟任山东军区司令员,途中奉命转赴东北,先后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东北军区、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并兼任东北军政大学校长等职。指挥了四平、新开岭、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和东北1947年夏、秋、冬攻势和辽沈决战等重要战役,解放东北全境。

1948年底率部入关,任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员和中共平津前线总前委书记,与罗荣桓、聂荣臻一起,统一指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进行平津战役。1949年3月,东北野战军改称第四野战军,任司令员。5月兼任华中军区司令员,并任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一书记,先后指挥了宜沙、湘赣、衡宝、广东等战役,解放中南广大地区。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总结部队的作战经验,提出了“一点两面”、“三三制”、“四组一队”、“四快一慢”等一系列战术原则。他关于战斗作风和战术问题的多次讲话曾印发部队指导作战和训练(见林彪的军事思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后改为中南行政委员会)主席、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司令员、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以及第一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1951年11月,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起,任国务院副总理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4月,在中共七届五中全会上被补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9月,曾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8年5月,在中共八届五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共中央副主席。1959年9月,兼任国防部部长,旋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主持军委日常工作。1969年4月,在中共九届一中全会上继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和中央军委副主席。

“文化大革命”中,他与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结成反革命集团,同江青反革命集团互相勾结,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1971年9月8日,他下达反革命武装政变手令,企图谋害毛泽东,另立中央。阴谋败露后,于9月13日乘飞机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地区机毁身亡。1973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1981年1月2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为反革命集团案主犯。

其实,林彪之所以能够得到《军事大百科全书》对林彪的历史能够这样落笔,是与黄克诚的一席话分不开的。也就是说,黄克诚的讲话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85年春天,总政百科全书(按:《军事大百科全书》成书之前,分由解放军各大单位按条目性质分类编写)编辑室的周之同、姚夫、李维民三人,将“林彪”条目的释文送呈黄克诚审查,黄对他们讲了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评价历史人物。黄克诚讲:

“你们写人物志,要学习司马迁,他在《史记》里写了一大群历史人物。你们现在要用历史的观点,用历史学者的态度,去评价历史人物。不要用过去党内斗争中开斗争会的那种过火的语言,揪出一个人就把他的历史功绩一笔勾销了。不能只看一面,要看两面,要全面地观察,做出全面的评价,写出历史的真面目。不要受„文化大革命‟中和„文化大革命‟以前的一些传统说法的束缚,要打破这个束缚。

“林彪在我军历史上是有名的指挥员之一,他后来犯了严重的罪行,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这是罪有应得的。但是在评价他的整个历史时,应当分为两节,一节是他在历史上对党和军队的发展、战斗力的提高,起过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他后来对党、国家和军队的严重破坏,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这样,两个方面都写明确,不含糊,才符合历史事实。

“在这条释文中,你们写了林彪在历史上担任了什么职务,这是必要的。但是在担任这些职务时,他指挥了很多战斗。据我了解,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在中央根据地指挥中央红军作战时,他们手下有几个著名的战将,一个是彭德怀,一个是林彪,一个是黄公略。伍中豪同志牺牲得早,1930年就牺牲了。黄公略也在1931年牺牲了。红四军是毛主席、朱总司令创建的,成立红一军团后,红四军就是林彪指挥,他是红四军军长。开始时一军团三个军,红三军军长是黄公略,红十二军军长是伍中豪,后来是罗炳辉。在这三个军中,战斗力最强的是红四军,战功最大的是红四军。他死后我还是这么说。有人说林彪不会打仗,这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不符合历史事实。”

黄克诚在讲了写历史人物时的指导思想,和对林彪总的评价之后,具体地分做三个时期,讲明林彪的功绩:

“在土地革命时期,他先当连长、营长、纵队司令,以后当红四军军长。在毛主席、朱总司令领导下,指挥了不少战斗,在我们军队中,他可说是一员战将。要承认这个事实。一军团在我国革命历史上,起的作用是很大的,打过很多仗,在一军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部队也很多。当然主要是毛主席、朱总司令领导的,后来林彪是军团长。在写这一段时,我想可以写他指挥过红四军、红一军团,在一至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中,他指挥了渡江、腊子口等战斗。在广西金州战役中,他在前线指挥一军团和三军团一部分作战。那时我是四师政治委员,我带部队到金州地区时,他指挥我们。我亲自找了他,他告诉我部队怎么摆法。土城战斗是他指挥的,不过那次战斗没有打好,没有消灭敌人。总之,他是有战绩的。

“在抗日战争初期,林彪指挥了平型关战斗。平型关战斗的胜利,对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树立八路军在人民中的声威有重大作用。这个战斗是林彪和其他同志一起指挥的,他是一一五师师长,聂荣臻同志是副师长,罗荣桓同志是政治部主任,不过主要指挥的还是他。毛主席、朱总司令当时都不在前线。后来有人说,平型关战斗打错了。这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当然,平型关战斗一方面是胜利,另一方面也有教训要吸取,就是同日本人作战,当时按照毛主席的方针,是不能硬拼的,盲目地拼会把我们的老部队拼掉,当时我们没有多大的本钱。但是这个战斗的胜利,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有很大的影响和意义,这是不能否定的。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冬我们进军东北的部队是十万多人,经过三年,到1948年的12月,部队进关时是一百多万人。带十万人进去,带一百多万人回来,建立了东北那么大的解放区。当然,这不是林彪一个人的功劳,这是整个东北局和东北部队指战员和东北人民的功劳。但是,林彪是主要负责人,不能抹杀这一点。不然外国人会说我们写历史不顾历史事实。在„林彪‟这条释文中,对他的成绩需要写具体一些,概括地写几句话。譬如,他与陈云、罗荣桓、李富春等同志,共同领导了东北的解放战争,解放了整个东北,后来进关指挥了平津战役,解放了华北,以后又进军中南,直到中南地区全部解放,他才回来休息。总之,对他历史上的成绩也要概括地点出来。”

最后,黄克诚强调对林彪历史上的错误,应当做具体分析。他说:

“关于林彪在过去历史上的错误,我不知道你们写其他人的时候,像这类问题是不是都写上。譬如,林彪写信给毛主席,提出„红旗能打多久‟的问题。在党内来说,一个下面的干部,向党的领导反映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在看来这是好事;如果把自己的观点隐瞒起来,上面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这是不正确的态度。林彪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尽管观点是错误的,但敢于向上面反映,就这一点来说,是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态度。在党内有什么意见就应该提出来,现在应该提倡这种精神。有些同志不敢提意见,生怕自己吃亏,这不好,提的意见不一定都正确,还可能有错误,这不要紧,错了可以批评。由于林彪提了这个问题,毛主席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林彪不提那个问题,毛主席那篇文章也写不出来。在党内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按照组织系统提出自己的意见,我们应该提倡这种事情,不是批判这种事情。特别现在应当提倡这种作风。在„文化大革命中‟,谁说一句就记账,弄得谁也不敢讲话,怕说错了挨斗。据我了解,像这类事情林彪不止这一回,他向毛主席提意见还有提得更厉害的。我考虑,如果其他人的条目释文中像这类问题都写,„林彪‟这条目也可以写;如果在其他人的条目中这类问题不写,对林彪也不要那么苛刻。在我们党几十年革命斗争中,没有错误的人是没有的,没有讲过错话,没有做过错事,恐怕一个也找不出来。毛主席也犯过错误嘛。像这类历史上的问题,如果其他人的条目中不写,„林彪‟这一条目也可不写。如果要写,也要在肯定他历史上的功绩之后,再提到他在历史上也提过的错误意见。至于他后期的问题,属于另外一个性质,那不是错误,而是严重的罪行。他坐飞机外逃,机毁人亡,身败名裂,自己给自己做了结论,这要严肃批判,当然也是按照历史事实表述出来。总的来说,我的意见就是要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用历史学者的态度,来写林彪的历史。好的,坏的,两方面都写,不要只写一面。”

黄克诚是党和军队的著名领导人之一,“文革”结束后复出,曾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在1959年8月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他被打成所谓“彭德怀反党集团”的成员,受到错误的批判和对待。“文革”中又受到残酷迫害。但他对党和军队的历史问题和历史人物,光明磊落,不计个人恩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态度,不仅使得对林彪的历史评价得以端正,而且对党史军史的研究编写也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篇:评价林彪

中 国近现 代 史

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1-01 姓名:张璐瑶 学号:541107010156

论林彪

一、林彪在革命即将胜利时犯下的过错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林彪一伙开始策划夺取政党,窃取革命果实。而且他们为了清除篡党夺权道路上的障碍,把一大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定为“走资派”“叛徒”和“特务”等而打倒。由于党的主要的领导干部被打倒,使我们的国家陷于一片混乱之中。但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又提出了“清理阶级队伍”的任务,把对党领导干部的迫害扩大到了整个干部队伍和广大群众。

1971年为了篡夺党和国家的权力,林彪秘密制定了一个暗杀毛泽东的政变计划,名为“五七一”工程,把他们准备参加政变的人员组织叫作“联合舰队”。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这次政变没能发动成功。暗杀失败后,林彪集团策划南逃广州,但是在这当中又受到了阻碍,所以索性改乘专机逃往苏联,但是在逃亡途中林彪因飞机失事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附近,导致一家人除了女儿之外全部遇难。就是这场政治风暴,彻底颠覆林彪在国人中形象。以权谋为自己余生的根本,因而在当时遭到众多国人的唾骂。林彪是不明智的,他在革命即将胜利时,企图反对和妄图加害毛泽东而犯下了重大的过错。试想,如果不是自己的一时糊涂,又怎样会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二、林彪对革命的胜利做出的贡献

虽然林彪在末年岁月犯下了令人心痛的错误,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他的这次过错而对他进行全盘否定,毕竟他对新中国的成立还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的。其实,林彪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对于国家和民族,做出过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他是有功的,我们不能够忘记林彪的功,而一味地纠他的过,这对林彪、对历史都是极其不公道的。客观的讲,林彪一名具有非凡才华的军事将领,能够跻身共和国十大元帅,绝对不是吹嘘之举。他的功劳和战绩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土地革命时期,他先当连长、营长、纵队司令,以后当红四军

2军长。在毛主席、朱总司令领导下,指挥了不少战斗,在军队中,他可说是一员战将。要承认这个事实。一军团在我国革命历史上,起的作用是很大的,打过很多仗,在一军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部队也很多。虽然主要是毛主席、朱总司令领导的,但是林彪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广西金州战役中,他在前线指挥一军团和三军团一部分作战,并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另外,他还指挥过红四军、红一军团,在一至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中,他指挥了渡江、腊子口等战斗,从他在这些战斗中所起的作用可知他是有功劳的。

2、在抗日战争时期红军为了逃脱敌人的一次又一次的围剿而进行了长征。长征时,林彪是红—方面军司令员,领导的军队最多,—路战事不断,无论是湘江血战,四渡赤水,过金沙江、雪山、草地等,他出力最多,完全可以说是长征路上的第—战将带领队伍几次渡过险关。平型关战役是众所周知的,林彪在平型关大捷中是负责任的军事将领,堪称抗日名将,是有功的,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负过重伤,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说他在抗日战争中也是功不可没的。

3、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冬我们进军东北的部队是十万多人,经过三年,到1948年的12月,部队进关时是一百多万人。带十万人进去,带一百多万人回来,建立了东北那么大的解放区。当然,这不是林彪一个人的功劳,这是整个东北局和东北部队指战员和东北人民的功劳。但是,林彪是主要负责人,我们不能抹杀这一点。在‘林彪’这条释文中,对他的成绩需要写具体一些,概括地写几句话。他与陈云、罗荣桓、李富春等同志,共同领导了东北的解放战争,解放了整个东北,后来进关指挥了平津战役,解放了华北,以后又进军中南,直到中南地区全部解放,他才回来休息。所以我们应该可以看到他在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前期还是没有任何私心的,应该说他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还是不容小觑的。

4、林彪在民主革命战争时期,发明了著名的六个战术原则,是我军的战斗力大为提升。一点两面,在主攻点上要采取狭窄的战斗正面和纵

3深的战斗配备,使主攻点的部队像尖刀和钻头一样,突破敌人的防线并向纵深发展。这是强调要打歼灭战,并将战术具体化。三三制是指一种疏散形的进攻战术。我军每连三个排,每排三个班。林总指出:战斗时每个步兵班还可以再分为三个战斗小组,每组三至四个战士,在村长的指导下,以疏散机动、小群的战斗队形进行战斗,以减少伤亡,扩大战果。四快一慢,四快指向敌前进要快,抓住敌人后进行准备工作要快,突破后扩张战果要快,敌人开始溃退后追击时要快。一慢指总攻发动时机要慢。慢的时间要用以侦察地形敌情、布置兵力及火力,政治鼓动工作及休息。林总特别强调一慢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中外兵家未曾注意过的一个盲点。四组一队,四组是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援组;一队指突击队。同“三三制”一样,这也是说的进攻时的队形问题。林彪提出“四队一组”是为了解决攻城巷战中的战斗队形,并说明这种分组方法不受四个组的限制,不必拘束于教条,可以灵活运用。三猛战术指猛打、猛冲、猛追。对于所选定的主攻点上,应将各种机关枪各种炮秘密地尽量接近敌人,适当的配备起来,以便统一向主攻目标射击,并于同时猛然开火,是猛打。这种火力用法,是反对零敲碎打,把火力到处分散使用的。三种情况下三种不同的攻击法。他的这些攻击战法也是我军以弱制强的制胜法宝。所以说他在我军战争中作用巨大。

5、林彪反对洋教条,要求重视中国的军事经验,要求突出毛泽东思想,是符合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是正确的。林彪在著名的“五一八”讲话中,用大量篇幅讲国际和中国历史上的政变,用活生生的事实来谈现实的政变问题,一环扣一环,说服力很强。林彪的这些见解非常到位,被后来的事实完全证明了。

所以我们说林彪虽然做过错事,但是他在革命的胜利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当代国人对林彪的评价

林彪已经离开我们很长时间了,但是他给世人的影响依然存在。关于

4林彪的评价问题,在九十年代后渐趋客观。对其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的功勋,中共官方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但关于对林彪集团评价的问题,仍然疑团重重、众说纷纭,这也成为了一段时期政治、学术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而林彪作为近代伟大的军事家,也受到了一些军事爱好者的重视和崇拜。

林彪曾经预言到苏联卫国战争的形势和希特勒的攻占方式,令斯大林钦佩万分。当时苏联红军那么多的优秀将领都没有想到这一点。这从侧面说明了林彪让苏联老大哥不敢轻易小视、不敢蔑视我们中国军方指战员的指挥才华。要知道在二战时期,那是很不容易的。林彪此举正是告诉了苏联人,我们中国并不比你们差,而且要比你们优秀!

很多人说他是个中性人物,前半段人生和后半段人生成鲜明对比,但我想他本人并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主要是周边有了很多有野心的人才导致了他的下场。所以对他的评价,我个人认为不能片面的只看到他阴暗的一面,对于他的一生可以用功过参半来评价,又或许在很多时候功是大于过的。

四、林彪事件引发后人的思考

林彪是历史上很具争议的一个人物,林彪选择“走”,是迫于无奈,因为在他前面,例子无数,如果不走,可能下场很惨,所以他当时叛变之后选择出逃也并不是错误的选择,我们也不要过多批判。

林彪事件震动了全国,给全国人民上了一堂深刻的阶级斗争教育课,对人们的思想深处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应当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来看待林彪。最后,我们通过评价林彪不仅深入了解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争议人物,而且我们学习到了林彪的优点,回避他的过失。通过对林彪事件的思考很多人已经渐渐清醒觉悟,它为我们以后人生道路的选择提供了先例。同时有利于我们以史为镜,反思过去,放眼未来,用我们自己的实际行动建设我们的祖国!

第三篇:使企业文化的内涵得到真正提升

align=left>

文化之于个人、家庭、企事业单位、地域、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凡有人和人的组合,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在根本上形成了关于对人类发展的终极思考,并且从个体到全人类的从低到高的递进过程中,在本质上要求低级组合要服从于高级组合的文化理念,如同地方法规不能超越国家法律,国家法律不能超越宪法一样。

在企业层面上,文化理念必须受到地域、民族、国家、全人类业已形成的文化理念的约束,体现了地域特点、民族特性、国家执政党的意识和人类哲学范畴的思考,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的个性化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当企业的发展达到一定层次,如跨国企业的时候,企业的文化必须进行改良,即实行本地化,吸纳所在地域和国家的文化精髓,弱化国家间的文化差异,摒弃国家间文化对立的成份。在我看来,美国企业因其保持了国家形成过程中一贯坚持的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做法,在文化的本地化方面做得十分优秀,而日本企业因其民族特性以及和中国的特殊历史,在这方面做得较差。

对于中国本土的企业,在企业文化上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吸纳了“中庸”两个字的精髓,它是中国几千年来所积淀的文化核心的浓缩,它对整个国家、民族和个体所产生的影响极为深远。中国的企业只有把握好中庸之道,才能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做到收放自如,否则,必将面临巨大的来自内外部的反抗。

现在的企业文化体系里,给我的感觉是东西太多了,什么“理念”呀、“观”呀一大溜,还让员工背下来,我想这样的企业文化不要也罢,徒然让人反感。我个人认为理想的企业文化体系应该是树立一两个核心,关键是要活化和传播,在这方面,我党的发展历程是一本活生生的教材。如在党成立阶段,把共产主义理念活化成“革命”一词,引导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和无数热血青年义无返顾的投入;在斗争阶段,又活化成“打倒土豪分天地”,最大限度地发动了无产阶级参与到革命中来;又如小平同志复出后展开的“真理标准的讨论”,解放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带来了现在经济建设的丰硕成果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等等。我党在共产主义理念活化的同时,运用了各类舆论宣传手段,说句不好听的话是无所不用其极。反过来看,我们的企业在设计文化体系时弄出了大量的东西,让员工去背,在宣传方面做的好的刻录光盘,张贴墙上,不好的是变成了形象工程,做完后束之高阁。

另外,设计者在为企业设计文化体系时有群体性的错误的做法,将文化体系的设计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组织结构截然分开,设计出来的是企业的形象体系而非文化体系。站在咨询的立场上看,文化体系的设计者的知识面不应局限在文科类,除掉创意和感性的能力外,还应具有理性和逻辑思维能力。只有这样,企业文化的内涵才能得到提升,企业文化体系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换句话说,才是真正有用的企业文化。

第四篇:如何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

“分数决定一切吗?”

——浅谈如何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

在以往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形式单

一、片面武断,严重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落伍于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真的是“分数决定一切吗?”我们对此不免需要进行质疑。比尔·盖茨曾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心理学理论也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而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最有利于让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因此在素质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我们必须确立新的教育评价理念。积极正确地运用评价工具在创设成功情境中,对每个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引导每位学生走向成功。

一、努力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素质、水平、观念、意识、喜好均不尽相同,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的评价自然也不尽相同。如果将评价主体单一化,那评价肯定是单一的、片面的、不可信的。

素质教育评价更是如此。如果向传统教育评价那样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优劣全部由教师一人评判,就难免失去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无论这个教师本身有多优秀、他对学生的了解多全面、他的评价有多客观,在一定程度上,也不是完全准确、恰如其分的。因此,我们应树立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观念。

《新课程评价标准》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在以往的教育中,评价的主体往往是教师,而学生则常常是被评价的对象,是处于评价的被动地位的。

学生既没有对评价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的资格,也没有对评价结果提出申诉或辩解的权利,他们唯一可做的就是无条件的接受和服从。而教师只管做出这样、那样的评定,从来不问学生的感受,不管评价可能给他们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和心理压力。这样的评价不仅不会促进学生的发展,相反使他们陷入完全被动的状态。这显然是与素质教育的宗旨相违背的。而事实上,只要教师适当的加以指导和引导,学生是有评价自我与评价他人的能力的,而且学生自我评价及学生间产生的互相评价远比教师评价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中,我们大可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先学会评他,进而评己。这样能使学生变评价的客体为主体,变被动为主动,消除评价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既培养了学生客观评价自我与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又使学生在评价中以积极、主动的状态改正错误和缺点,很好地消除由不当评价引发的负面影响。

二、努力实现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教育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就决定了其评价内容的丰富多样性。教育评价内容的全面化就毋庸置疑地成为新的教育评价理念的另一标志。传统的教育评价主要是对学业成绩的评价。具体表现为:以书面形式为主,对一些知识性问题进行测试。学生得分高评价就好,得分低评价就不好,就是所谓的“差生”。这样的评价只能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情况,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学习能力及品德修养等方面的评价。事实上,评价的内涵与外延远远丰富于考试,对孩子产生影响,能促使其发展的不仅仅局限在考试方面。所以,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班主任要善于拓宽评价的内容,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他人合作交往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习态度、课堂表现、课外作业、与他人交往态度、学习兴趣以及对自身现在和未来的期望等等,均可以成为评价的内容。评价的内容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无处不在、随处可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发生在师生每日交往中的全面化评价及其评价信息的传递对孩子的影响,其实远远大于次数有限的考试及其分数。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评价内容的全面化: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从思想道德、身体心理、审美艺术、劳动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全面科学的评价学生的各项素质,促进、激励学生素质的发展。

三、努力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过去,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试决定教学,长期以来,我们往往以考代评,考试成了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分数成了学生的命根儿。把评价简单地等同于考试,考试前教师带领学生搞题海战术,再通过分数评定学生的优劣。这样的评价无疑是单一的,片面的,这只是片面地夸大了考试的意义和作用,只注重结果导向,严重地违背了新课标教育教学的宗旨。现在教育工作不能仅仅追求结果,更应当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应当追求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应把人们的关注点引导到注重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了好的过程,自然会有好的结果。

四、家校互动,协作评价

传统的评价工作都是有教师来承担,家长常扮演的只是观看评价结果的角色,一般来说,大多数家长听到对自己孩子的评价比较好,或是教师的看法与自己对孩子的评价比较一致时,就乐于接受;反之,就难以接受,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向老师表示不满或提出责难。因此,当很多家长没看到自己理想的结果时就责怪孩子或埋怨老师。这是家长没有真正参与到评价中来的表现。如果家长真的很在乎孩子的发展情况,就应该更注重孩子前后几月的比较,看看孩子是否进步了。并将孩子在家的表现等相关情况及时与老师交流,如:孩子为什么发展的不好,在家都做些什么等,而不能光怪孩子或埋怨老师。

事实上,教师的教学行为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教学活动中,而且体现在对家长的双边活动中。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还要做通家长的工作,努力让家长积极参与到教育评价工作中来。我们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因为,在教学活动中,班主任教师有着相当大的工作量,有时不能全面地关注到学生的某些变化,也不能时时关注学生的情况,毕竟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而家长作为一对一、二对一教育,能更加客观、及时地记录学生的发展变化。我们可以制订家校联系记录册,唤醒家长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家长积极的参与进来,适时、有效地调整和改进工作。使我们的工作做的更全面更周到,让学生开心让家长放心,让教师专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就让身处教育第一线的我们大胆地创设情境,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调动身边的能动因素,给予学生一个客观、全面、合理的评价,最大可能地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让每个孩子都体验成功的快乐吧!

周小禾

2014年7月10日

第五篇:如何客观、公正、科学准确地评价领导干部

如何客观、公正、科学准确地评价领导干部

干部考察,是党组织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状况进行鉴别和评价的活动。考察材料是在考察的基础上所构成的综合材料。它是干部考察结果的基本表现形式,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是全面、历史地了解熟悉干部的重要途径;是鞭策教育干部的重要方法;是探索干部成长规律,总结干部队伍建设经验的重要资料。干部考察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干部工作的质量,同时也是组工干部综合素质的反映。如何撰写好干部考察材料,才能客观、公正、科学准确地评价干部,我认为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上功夫。

一、在作风建设上下功夫

1、要

树立好的思想作风。在撰写干部考察材料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作风。一方面,务必从干部德才表现和客观实际出发。务必选取准确无误的材料,注意用实事说话。一是要善于运用事例。要选取一些最有代表性、最能说明问题、最能打动人的事例,才能使评语实实在在,令人信服。二是要善于运用数据。一个干部的德才表现如何,有无实绩,有了事实和数据说明,就会一目了然。三是要善于运用干部的工作成果。考察材料中,不仅仅要写干部做了哪些工作,而且要写这些工作有无成果,不能满篇都是些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另一方面,务必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首先,对考察中了解到的超多的第一手材料,要认真进行分析,善于抓住本质性的东西。考核时,由于谈话对象所处地位的局限性和认识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他们的看法并不完全等于客观事实,有的可能掺杂着个人好恶和偏见。所以,不能简单地把考核中得到的第一手材料当成客观事实,不加核实地写进考察材料中。其次,要避免思想上的片面性。思想认识的片面性最容易导致德才评语偏离实际或以偏概全。因此,撰写考察材料时,务必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在看待优秀干部时,要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善于发现他们的缺点和不足,防止一好百好,差也是好的倾

向;

在看待后进干部时,要在准确把握其缺点、问题的基础上,注意发现其成绩和优点,防止一坏百坏,好也是坏的倾向。

2、要树立好的工作作风。一些干部考察材料之所以质量不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真正搞准、吃透干部有关状况,即在考核上下功夫不够。写好干部考察材料,务必改善工作作风,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真正做到了解真情。工作作风越深入,联系群众越广泛,对干部状况的了解就透彻,考察材料就越真实准确,要树立好的文风。力戒空话、套话、空话;做到讲真话,讲实话;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注重资料,注重质量;区别对象,反

映特点。

二、在象、实、准、慎上下功夫。

象、实、准、慎是考察材料的基本要求,是考察材料的生命,也是写好考察材料的难点所在,如何能准确地对号入座,应注意以下问题。

1、要抓住本人的个性特点写。人与人由于生活环境、工作性质、个人经历不一样,都会打下不一样的时代和社会烙印,从而显现出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干部的特点,也正是指干部自身所具有那些与履行岗位职责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不一样于他人的特殊因素。例如,有的干部思维缜密,处事稳重;有的性格直爽,不拘小节;还有的精力充沛,喜欢交往等等。这些特点

能够在必须程度上反映干部个人与众不一样的内在本质。因此,撰写考察材料,把像画好,这样才能有效地克服考察材料千人一面,众人共用的弊端。

2、要抓住本人的工作经历、岗位和取得成绩写。不一样经历、不一样岗位的干部的工作职责、资料、要求、付出努力的方式、所取得的效果的表现形式都不一样。撰写考察材料时就应注意和善于把握这种显着的或细微的差别,本着不唯上,只唯实的原则,真实而生中国教育总网文档频道动地加以反映。

3、要联系本人拟任职务写。撰写考察材料,要尽可能地根据干部拟使用方向,有侧重点地准确反映其特点,将德、能、勤、绩、廉有机融合于整个材料之中。

4、要找准群众普遍反映的缺点写。要把群众反映强烈的而又经过核实的缺点反映出来,但要分清本质主次,既不求全责备,又不避重就轻;要实事求是,合情合理;要防止公式化地认定干部的缺点。干部考察材料虽然只是记载干部在必须时期的德才表现和工作状况,但是它关系到对干部这一时期,是非功过的评价,关系到对干部的正确使用、培养,而且考察材料还要存入本人档案,长期保存,这就需要慎重对待。

三、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写好干部考察材料,对撰写者本身的理论功底、政策思想水平以及认识和表达问题的潜力是一个综合检验。因此,要写好考察材料,务必重视提高干部工作者自身的综合素质,个性要提高理论素质、政策水平、辩证分析潜力、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和文字表达潜力。

下载黄克诚的谈话使林彪得到公正评价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黄克诚的谈话使林彪得到公正评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滨水公园的使用后评价

    题目:**公园人工湖滨水植物景观(空间)构成** 1 具体内容: 研究主要以20世纪50年代以来广州城市公园内的人工湖植物造景设计为研究对象,具体是指城市建成区范围内,主要以为城市居......

    如何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人才社会化评价机制

    如何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人才社会化评价机制 以人才评价为核心的职称制度,是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各个环节起着基础性和导向性的作用。人才工作发......

    如何使你的自我评价更“抢眼”

    以下就教你一招如何使你的自我评价显得更加“抢眼”,供各位参考一下。 要写一份有真正有内涵的简历首先来自于你发自内心深刻的思考,对自己未来的清晰的目标和方向。自我评价......

    如何使教学反思和教学评价促进教学(5篇)

    如何使教学反思和教学评价促进教学 乐园中学覃发良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一节好课就像一首动人的歌曲,教师和学生的每一项活动都是是这首歌曲的音符。教学中出现不和......

    如何合理评价使数学教学更有效

    如何合理评价使数学教学更有效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

    新的英语教学评价使学生快乐学英语

    新的英语教学评价使学生快乐学英语 廖俊贤 摘要:根据英语教学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引入新的评价手段与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位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评价理念,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

    新的英语教学评价使学生快乐学英语

    新的英语教学评价使学生快乐学英语摘要:根据英语教学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引入新的评价手段与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位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评价理念,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使学生爱上英语(共五篇)

    综合素质评价使学生爱上英语 河北省承德县大平台小学 姜国慧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但注意力不能保持持久,要想保持学生对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