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再谈对教师的管理
再谈对教师的管理
鹏展学校 闵同斌
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财富,是校长在创办优质教育中最忠实的合作伙伴。要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敬业乐教的教师队伍,校长对待教师的态度很重要。善待教师,从精神上尊重教师,从专业上引领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让教师觉得在校长手下做事有干劲、有奔头,教师才能爱岗敬业,有归宿感。
要想让教师视校长为知己,校长首先要读懂教师。一要读懂教师的现状,包括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事业进取心,以及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等。二要读懂教师的需要,对教师的目标和愿望心中有数,在布置工作时予以综合考虑,合理配置。体察教师疾苦,了解教师需要,善于阅读教师的校长,必善于换位思考,将自己融入教师群体之中。
发现,是一种管理的智慧;管理,更需要智慧的发现。校长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多少事,而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培养了多少人。每个教师都有其强项和特长,校长要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让每位教师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实现人生价值。
尊重教师的校长才会获得被教师尊重的快乐。如果教师能得到校长的信任,就会身心愉悦,以主人翁的心态投入学校的各项工作。每位教师都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有独特的成长经历与心路历程,在人格修养、专业水平、工作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校长不能用自己的喜好、思维、工作方式去“格式化”教师,要求同存异,尊重教师的个性,发挥教师的长项,放手让教师去干。
校长只有理解教师、走近教师,才能引领和发展教师。校长要承认教师的个体属性,不搞“齐步走”、“一刀切”,允许、支持教师异步发展。校长要充分看到每位教师付出的努力以及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要多看教师的长处,多包容教师的短处,多记教师的好处。要特别理解教师的心态,体会教师的难处,琢磨教师的苦衷。当与教师发生误会时,校长要多些宽容,少些责备。
校长要为教师创造多方面成功的机会,积极为教师铺路搭桥,给予其充分展示的机会,让教师在体验幸福与价值中不断发现新的自我。校长可通过大会表扬、经验介绍、研讨课展示、主持活动、课题负责等形式,竭力挖掘每位教师的个性特长,彰显其个性化亮点,为教师营造成功的环境。
“用心管理,重在心通”。如果校长懂得“品味”教师,帮助教师创造“生命里的每一次感动”,教师自然会创造惊喜感动自己,感动校长。
2010-12-9
第二篇:再谈导购员管理
再谈导购员管理
一、导购员是弱势群体吗?
这位天津的导购员,估且叫她小艾吧。小艾非常热爱她的职业,但又对商场对导购员的管理颇感无奈。她向我诉苦说,本来就挣的不多,却被商场管理人员不分青红皂白地罚了50元,一气之下,就辞职在家了。她想告这个商管员,却又怕连累所在品牌的厂家,于是上网想查找一下,对导购员管理的相关法律,于是在网站上找到了我的文章。她说,看到了我的文章中那么多的处罚条款,感到导购员很可怜,处处被管着。她用了一个“黑暗”的字眼,虽然偏颇,倒也是较客观地反映了导购员与商场管理人员的一种微妙的关系。毕竟,导购员是厂家开资,商场只是起到监管作用。这让我想到了我在沈阳做男装商场经理时,也遇到过她说的类似问题。
导购员是弱势群体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你是被管理者,所以你要接受管理,不要问缘由,也没有人会为你讲解为什么这么做?不管你喜不喜欢,中国的商场管理无论是百货或是超市都在追求着一种管理上的强势。“终端为王”不只是对供应商而言,对为厂家卖货的导购员而言,同样适用。有些时候,呼唤人性化管理的声音刚刚升起,却又有始无终了。没有人会想想导购员的感受,无休止的加班,毫无人性化可言的管理,在某些管理者眼中,导购员只是机器-----一种销售商品的机器。但回过头来看我们的导购员,因为中国的国情所致,导购员的从业人员中一是普遍文化素质偏低,二是大多数厂家培训时间少,管理较松散。由于导购员与商场、厂家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使得导购员与商管人员形成了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
二、法律是给谁制定的?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在商场管理中,有时此话不一定贴切。小艾对我说,因为她们品牌是新进场的,所以商场管理人员专挑软杮子捏,就因为别家的品牌摆到她们的专柜,就罚了他们店长和当班的人员各50元钱。而她上了两个月的班,才拿到了1400元钱,而店长又不是当事人。为什么要这么黑呢?笔者对此也感触颇深。
在不同的体制下,商管人员的权限和际遇各不相同。先说正面的,笔者在国有企业经历的一个案例。一次一位副总下商场巡视,看到一位营业员在营业时间吃东西,就立即下令让这个营业员到劳务市场报道,做下岗处理。可是营业员按照《员工手册》的规定找到了副总经理,让副总拿出处罚他的依据,因为按照《员工手册》上规定,在营业期间吃零食,只能罚款20元,根本就没有进劳务市场这一条。副总无言以对,只能按制度办事。这也成为了“制度大于总经理”理念的最好诠释。这位副总经理正是《员工手册》的主要编撰者,而这个案例也给了他一个警示。对于善于维权的员工来说,随意的处罚不是那么简单。而对大多数导购员来说,被动地接受,被动地管理已成为了一种习惯。
而笔者在民营商场做商管经理时,却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大网,将你罩住,让你无法正常行使职权。有些时候,制度还顶不上老板的一句话,业户和老板的微妙关系,也让我不得不多学些商管的潜规划,以适应和不被排挤。我所管理的二楼男装商场,虽然只有不足三十家业户,但家家的背景不简单。我从其它商管人员的支言片语中得知了关于这些业户的种种信息,我越来越感到窒息。正因为如此,二楼的商管人员更换地如同“走马灯”。商
场管理上的松散,使得为业户卖货的导购员,更是有恃无恐。商管人员陷入两难境地:不管不行,上头反复强调要严格管理;管多了还不行,这些老板个个有来头,搞不好,自己就得回家。所以,有时我全当走过场,时间长了,知道了哪个业户和老板最“铁”,哪个业户老板不喜欢,在管理上有所侧重,也就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与这些导购员接触长了,知道了她们的性格、秉性,就采取不同的对待方法。在这家民营商场,制度更像是给商管人员制订的,虽然我也可以开罚单,但却不能想罚就罚,有时适当地变通,也是为自己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就是有时开出罚单,导购员一样不会去交,而这时我们竟然没有一点办法。没有人敢对她们怎么样,因为你不知道她的老板是什么来头。
三、如何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如果让导购员接受处罚,心服口服,以笔者的经验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尝试,或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是要有奖有罚。处罚不是目的,只是一种管理的手段。不要因为处罚而忽视了对导购员的情感激励。一名导购员的平均工资,在城市各行业的收入中是偏低的。一纸罚单,可能会让辛苦了一天的她(他)感到无所适从。所以,适当的对于表现优异的导购员进行奖励,会让大家觉得商场不是以处罚为一种谋利的手段,而是要通过处罚使得导购员的管理处以一种健康、有序的状态。适当的奖励会使导购员干劲倍增。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提高服务效率,促进商场销售会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是“不要拿着鸡毛当令箭”,要做到公平、公正。在商场中,商管人员是最得罪人的一个岗位,稍有不慎,就会成为营业员的“骂柄儿”。有时,商管人员刚走到商场的一头,就会有营业员捎给邻近的营业员“鬼子来了!”的暗号,一时间,众人“草木皆兵”。所以商场一般选两种人去做商管,一是新入职或刚提升的员工,这类人员心气颇盛、遇到困难会一往无前;二是性格耿直,不怕得罪人的员工,这类人心理承受能力较强,不会囿于一人一事的困扰。笔者原先所在的一家国有百货商场的企管部长就是几易其人,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位女性部长,因为管理上的“软弱”,而经常挨副总的训,有一次竟然哭着从领导办公室出来,最终因承受不住压力,而主动请辞,从此一蹶不振。因为商管部门是商场内唯一有权对员工进行处罚的科室,所以如何把握处罚的尺度,做到公平、公正,就是衡量这个部门工作口碑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想不被挨骂,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大家都骂,那就要做自我反省了。笔者建议商管人员不要“拿着鸡毛当令箭”,认为自己“大权在握”就想罚谁就罚谁。要做到有理、有据,原则性与灵活性兼顾。毕竟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如果失去了民心,又谈何管理呢?三是严管深爱。天津的小艾向我痛陈商场的种种“黑暗”,在她的眼里,零售业是最累的一个行业。事实也是如此,零售业没有节假日,因为在别人休假的时候,往往是商机最盛的时候; 零售业没有止境,社会在变,市场在变,零售业要伺机而动,这就要求零售业的从业人员要保持常变常新的知识,要有灵活应变的头脑和一颗永远年轻活跃的心态。导购员正是处于商场人性化管理的真空地带,商场的活动她们不能参加,因为她们不属于商场开资,这使得她们缺少了与同事交流的机会;商场的福利她们不享受,这让她们觉得自己并不是商场的一员。而厂家只关心销售额,也疏于对她们的管理。小艾觉得商场的管理不够人性化,商场觉得导购员没有按照商场的规范执行就应该受罚,这也正是矛盾所在。如果换位思考,导购员也是商场的一份子,她们同样需要关心,需要理解。
为什么商场给导购员的归属感较差?我们这些业内人士应该感到自责。对我而言,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以我是一名零售人而光荣,也将它作为自己一生追求的事业。零售业虽然很苦、很累,一年365天天天处以忙碌的状态,但大家可以经常打交道,这里充满了活力,充满了生机。零售业需要你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工作,才能实现一个又一个看似他很小的目标。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给予导购员关爱,其实正是对所从事行业的尊重,也是一种责任心的体现。
第三篇:再谈对生物新课改的认识
再谈对生物新课改的认识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生物探究式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
探究 教学过程 认识误区
新课改早已深入,生物课堂的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由于不同的教师对新课改的基本理念理解有所不同,使生物课堂教学陷入了一些认识误区,给生物新课改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应引起大家的注意。所以,结合我16年的教学经验和对其他生物教师教学过程的观摩,我觉得有必要大家再探讨一番。比如:
问题一:模糊不清的角色定位
现在的新课改倡导探究性学习,尤其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对此,一些教师产生了误解,觉得教师的主导性不重要了,所以课堂上宁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也不想大包大揽。最后反而找不到自己的位臵,其主导作用大大降低。主要表现为:第一是讲课时间少。一位教师在讲“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一课时,讲课仅用12分钟,其余大部分时间由学生自己去理解。结果要讲的没讲,而学生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效果甚微。第二是没讲不透。比如一位教师在讲“血液循环的过程”时,对心脏和血液的变化这两个关键提得少,致使部分学生对此的理解模糊不清。结果是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难点没有得到很好的突破。第三更多的练习。有些教师认为多多的练习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紧张讲完后就给出大量的习题,结果学生在对基本概念尚未理解透,习题做不对,或者不会做,效果差强人意。
其实,现在的新课改课堂教学并没削减教师的讲解,反而是重视教师的讲解,关键是怎麽讲,讲什麽。我们倡导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不是要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一些的要求,也就是熟悉教材,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突出,还要注意讲解的方式,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启发,讲解和练习相结合,做到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和学生互动等。由此可见教师的重要性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是更加强化了。
问题二:过多的探究形式
新课改以“自主探究性学习”作为重要手段,其目的是想从很大程度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但是不少的教师对此产生了误解,好像是每课都要探究探究,结果事与愿违。如:一是形式化的探究活动。一位教师在进行“探究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教学时,把学生分成两组,让学生先看课本自己探究,然后由一组提出问题,另一组作出假设,教师来举例,学生去分析,然后得出结论。整个过程中,学生进行得非常热烈。这样的探究学习,其实有些过于形式化,并未能解决实质问题,学生也不能真正学到东西。二是不合适的探究学习内容。如在对“神经调节”和“神经反射”等抽象概念的教学中,一开始就让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探究学习,结果当然是收效甚微,最后教师还得重新讲解。对这种在无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探究,实属浪费时间,并且还让学生产生了一些模糊认识,造成教师讲解时更加耗时费力。三是觉得在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就是探究学习。如“消化”这一节的教学中,先提出问题:(1)根据结构模式图,消化系统有几部分组成?各有什麽功能?(2)比较肠和胃的形态结构。(3)小肠有什麽功能?然后根据问题去探究学习。学生为了解决问题,肯定是忙于在课本中寻找问题答案,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进行讲解,最后是把探究学习演变成了先学后教的结果。其实,探究就是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它与解答问题不同,教师在让学生获得正确结论的同时,体验到探究问题的过程。如果从提高学生能力上来说,探究的过程比获得结论更重要。第四是采取了完全放任式的探究,或者是只“放”不“收”。有些教师缺乏正确认识新课改中的探究学习,以为学生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把很多的教学内容,甚至是重点和难点都交由学生去探究,认为这样即可减轻教师对课堂内容的填鸭式教学,又体现出了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另外,还有的教师在探究学习过程组织得力,但对探究的最终结果总结性不到位,没有得出一个完整的结论,使探究功亏一篑。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并不是要求所有内容都让学生去探究,也不是完全的放任自由,反而要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下进行探究。也就是说,让学生探究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和意义有所降低,相反,对教师要求更高了。
问题三:过于追求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新课改实施后,教师们积极探索新的教法,也取得很好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过于追求教学方法的多元化,课堂教学表面华而不实的倾向,主要表现在:一是提问上。比如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齐声回答“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等。或者认为多提问就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于是一节课提问N次;还有就是提问时教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等等。所以觉得,这样的提问,不但无法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还会弱化学生的思维能力,降低教学效率。二是过于重视小组讨论。有教师认为,多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就可以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不管有无必要都让学生讨论一番,以此显示所谓的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化。其是结果不但浪费了教学时间,更耽误了本次课重难点内容的讲解。第三是各种教法大杂烩。这是很多新课改中课堂教学的通病,都想在一堂课上就把新课改精神诸多方面都体现出来。如“血液循环”教学中,其重点内容是“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的过程”。但有的教师随意性大,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内容,如安排小组讨论:血液循环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血液是怎样形成的?等等;然后安排习题让学生练习;再接着进行主动探究:大胆猜想心脏的功能与血液循环之间的关系;然后多媒体课件投影:心脏的结构模式图、血液循环的过程…….这堂课的教学活动确实很丰富,但仔细分析后,就难免觉得其中有的不需要,有的跨度太大,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探究难度较大,甚至淡化了课堂重难点内容的教学,结果是不但教学任务完成不好,而且学生的能力也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所以说,新课程课堂教学不单单是活动形式的多元化,更关键是要重实效,有实效。
问题四:过多依赖多媒体教学
大多数的优质课、公开课评讲,无一例外都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确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直观、形象地展现抽象难懂的知识内容;能丰富信息内容,扩展课堂容量,大大提升教学效果。但不当使用,则是恰得其反。比如用课件主导课堂教学,从始到终,几乎没有板书,其内容几乎都在课件上,教师只需按照课件程序播放,一节课下来,学生们犹如看了一场“电影”。这样一来,教学课件由辅助性质变为主宰,喧宾夺主。还有是了生物实验。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是必要的,但有些教师图省事,把一些实验操作也用课件取代。如“显微镜的使用”,实验的确“完成”得很好, 条理清晰,操作正确, 省时省力。但学生只看而没有接触实物,没通过实际操作的感受,实验能力无法提高。再者是课件代替了师生的互动,教师用课件代替了讲解,没有提问,没有讨论,缺乏启发和引导,现成的习题答案,无需交流反馈,教和学基本上由课件来替代。还有就是滥用视听效果。有些教师在课件中采用了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动画、音乐、影像,导致学生无法专心教学内容,根本无法达到我们想要的教学效果。
种种看来,我们在新课改的实施中一定要注重实质,注重其内涵, 教学实情与学生相结合,灵活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对具有可实际操作性和高效性的教学方法加以使用,从而避免生物课堂教学陷入认识的误区。
第四篇:再谈教师师德
2017年末大庆街小学教师业务培训
——再谈师德师风
“师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自身必须具备更高的道德品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职业崇高而神圣,教师的劳动同社会进步、国家兴衰与人类文明紧密联系;教师是学生效仿的楷模,举止言行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首先应模范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社会公德,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江泽民同志指出:“要把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摆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实、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校形成了良好的师德传统,主要表现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精神;坚持教学改革,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求实创新的精神。但是,我们中确实存在着有违教辅原则,有违师德规定的事情,给我们学校抹黑。教师师德建设需要提到日程上来,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教师如何正确认识和衡量师德
(一)要有渊博的学识或专业知识
教师要具备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并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德高为范”固然重要,但学高才能为师。面对着“生有涯,而知无涯”的现实,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对教师的学问、业务技能要求更高了。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
/ 11
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 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特别是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多方面、多层次人才为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也应具备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既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相关学科的一般知识,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并将其有效地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主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加强进修,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用真才实学去教育学生。
(二)要身正为范,要引导学生做人
教师要具备热爱学生的心理素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爱学生就是对学生尊重、理解、信任,给他们信心,与他们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哪怕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要尊重学生个性,相信学生潜力,师生互相尊重和互相沟通。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要用爱去创造爱的氛围,在爱的氛围中教书育人。当学生在认识和行为上出现问题时,教师要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进行说服教育,不要动辄就对学生进行斥责、讽刺、挖苦、甚至侮辱体罚。目
/ 11
前,一些老师对中小学生进行体罚并非个别现象,这不仅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违法行为,刚刚公布不久的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而且也是错误地理解了“严师出高徒”这一古老的教育思想。只有怀着一颗爱学生的心,进行循循诱导,亲切教诲,才能带来学生持久的、心服口服的遵从。
(三)要严格律己,维护教师崇高职业形象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就要模范地履行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道德追求,要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道德情感,要有关心集体、团结协作的道德准则,要有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的道德形象。教师的形象就是学生的榜样。教师要为人师表,就要做理想远大、品德高尚、廉洁从教、无私奉献的榜样,要做爱岗敬业、勇挑重担、任劳任怨、知难而进的榜样,要做坚忍不拔、自强不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榜样,要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勤于探索、不断进取的榜样。
二、教师要正确处理好七大关系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
/ 11
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
(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职业是专业化的职业,但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必须以交往为基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由于角色定位上存在主从性,这在客观上导致教师在交往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教师与学生交往,必须遵循尊重、理解、平等的原则。尊重是一种爱,只有老师对学生付出真挚的、深沉的爱,才能得到同样的回报,才能完成教育的任务,达到育人的目的。理解是取得胜任的基础。教师与学生由于在观念、信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价值取向等反面的差异,因此,师生交往必须以理解学生为前提,要了解学生,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基本标尺。教师与学生虽然在角色上处于不平等的位置,但是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师生交往中,实现了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才能实现真正的师生沟通。特殊教育的教育对象为各类残疾学生,这些学生由于身体和心智上的障碍,特殊学校老师与残疾学生交往中,虽然在沟通上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但我们绝对不能歧视、嫌弃。残疾学生应该得到老师更多的关爱、更多的尊重、更多的理解和更多的帮助。在与学生交往中,怎样才能取得学生的理解与尊重?首先,必须熟练掌握各类残疾学生特殊的语言、情感表达形式,如,对于从事特教教育的老师,必须熟 练运用手语。其次,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里话,学生的话可能很天真、很幼稚,也可能很难表达完整的意思,但是我们必须耐心地倾听,因
/ 11
为,这是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是赢得学生尊重和信任的基础。对与残疾学生,还要善于观察,通过情绪、行为上的细微变化,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需要。再次,要学会角色互换,多从学生的角度、残疾人的角度进行换位思维,对学生一些不能控制的行为,要宽容,要尊重学生人格,要维护学生自尊心。此外,还要重视发挥期待的作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要通过自己特定的方式,将各种期待,有远的,有近的,有具体的,有抽象的,有意识地传递给学生,这一点对于树立残疾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品格,尤为重要。教师具有热爱学生的感情,是教育好学生的基础,没有爱并没有教育,教师 对学生的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尊重学生
尔连柯说:我最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尊重一个人,要求和尊重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只有教师在尽量多的要求学生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感到教师的温暖,对教师产生由衷的尊敬与爱戴,从而乐于接受教师提出的严格要求。
2、发扬民主
生到了青少年时期,随着独立性的增大,心灵深处迸发出一种想说想干的意愿。对教学,他们要进行评论,对各项活动他们要谈设想,提意见,对于不正确的批评,他们要辩驳。教师千万不要因为学生的观点幼稚,想法简单而粗暴地制止他们。相反,而是应该相信学生,充分发扬民主,培养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 11
3、一视同仁
每个教师都要面对人数众多,情性各异的学生进行工作。自尊心很强的青少年,对教师所给的评价是极其敏感的。教师在表扬和批评学生时,一定要耐心、真诚,决不要亲疏不一。对学生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的处理要恰如其分,公平而又正确。教师如果留下偏爱的印象,既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又降低教师本人的威信。
(二)教师与教师之间关系
教师之间的关系,较之于师生关系更为稳定,但由于潜在利益分配等因素,所以,这种关系更为微妙、复杂。处理得好,不仅有助于教学的成功,有助于学校事业的发展,也有助于个人自身的发展。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互相尊重。尊重他人,既要有对自己正确的评价,也要对他人全面、客观的评价,既要尊重与自己感情较好、观点相近的同事,也要尊重与自己联系较少、观点相左的同事,要注意克服自傲、妒忌的心态。当发生矛盾冲突时,要宽容大度,虚怀若谷。二是优势互补,学校工作是整体,必须靠全体教职员工同心协力,互相配合和支持,每一个教师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因此,教师之间的交往应充分挖掘互补功能,使教师在互相交往中实现思想上的互助、信息上的互换、情感上的融合和知识上的整合,以提高整个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三是情感互动,通过互动,促进交往的动态平衡发展,达到每个人价值的最大实现,从而在这个教师群体中,形成互相欣赏、互相促进、互相竞争的交往机制。与同事交往,要主动开发、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使你有更多的渠道和机会与更多
/ 11
的同事接近和交往;要善于设身置地,换位思维;要善于表现友好相处的愿望;要相互理解,要学会“雪中送炭”,在关键时刻送上温暖,要及时、妥善地处理矛盾,对待矛盾要学会退让、等待、迂回。同事之间的争辩要掌握好分寸,要避免使用过激和尖刻的语言,以不伤害对方为尺度,对于不是原则问题,要适可而止,给对方一个台阶,让对方“顺坡下马”。
(三)教师与领导的关系
这里说的领导是指学校内部的各级负责人,如校长、主任、组长等。作为领导者,必须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平等待人,绝不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要一身正气,公正处事,绝不可双重标准;要敢于负责,对下属的过错自己也要主动承担,绝不可以推过揽功。作为被领导者,必须正确地对待领导,服从和支持领导的工作,打破“完人”观念,对领导要有适度、合理的期望值,对领导在工作中出现的缺点和失误,要真心实意地帮助,抱着对工作负责、与人为善的态度予 以指正。遇到困难和挫折,应从大局着眼,放宽气量,发牢骚要注意场合,讲究分寸,不要故意为难领导。要学会说服领导。
(四)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教师与家长,因为共同的教育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同学校的历史一样久远,从学校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产生了求学者,就有了教师这一职业,也就自然地有了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师与家长的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是社会的产物,具有社会关系的一般特点,它遵循社会关系的一般原则,如相互尊重、平等互助等。
/ 11
但作为以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目的的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毕竟属于一个特殊领域的人际关系,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社会关系,其特点如下:
以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轴心。教师与家长,作为关系的双方,可以说,没有孩子的受教育,就没有这一层关系的存在。在孩子未接受教育之前,在孩子没有接受特定的“这一个”教师的教育之前,这种关系根本就不存在。所以,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也是一种缘分。就教师而言,其从事教育工作,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就家长来说,其送子女上学,目的也只有一个: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在这一点上,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离不开孩子的健康成长,没有这一核心,关系就不存在。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必须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建立联系,要通过家访、家长会、联系手册、电话、通信、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家长互通情况共同商讨、协调教育方法、步骤。其次,要树立服务意识,尊重家长,不要伤害家长的感情,要全面、客观地介绍小孩在校学习、生活情况,热情、耐心地与家长进行沟通,要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建议,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再次,要及时地通报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的动态,特别是出现异常情况或突发事件时,要第一时间与家长沟通,及时分析原因,商讨对策,共同实施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五)教师除了要正确处理好以上四种关系外,还要正确处理和理解好教师职业与学校的关系,教师职业与对外交往的关系,教师
/ 11
职业与自身言行的关系。良好的师德对学生教育的影响表现在:
1、良好的师德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并且可以通过这种表现形成对他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健全的人格是实现了人格在生理、心理、社会道德等等方面的统一、平衡。高校教师如果具备了健全的人格,可以通过自己高尚的师德释放出无限的人格魅力,形成对学生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引导学生追求具备朝气蓬勃、胸怀大志、情操高尚、宽容大量、团结协作等精神的健全人格。正是由于良好师德的作用,高校教师身上体现出一种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的精神,他们为国家、为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必定会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像一些身患重病的高校教师,他们仍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他们所散射出的人格魅力是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鼓励学生们培养爱岗敬业的高尚品德。
2、好的师德可以鼓励学生丰富知识积累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传承。大学时代是一生中最宝贵积累知识的阶段。教师应以自身渊博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把人生的哲理寓于教育的过程中,使自己成为一本内容丰富的教科书。鼓励学生运用好在校的学习时间,为将来的创业打下扎实的基础,提倡厚积薄发。尤其是对应试教育中“考”出来的学生,更引导他们博览群书,积累广博的知识,增强知识积累的底蕴。具备良好师德的高校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他们会为学生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现实,在教育的过程中大量引进新的信息,有意识地介绍
/ 11
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动态,促进学生发现、选择、批判、吸收,树立起现代的教育理念。同时,他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还会体现出勤奋学习锐意进取的精神,不断研究、探索、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观念,进而提高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3、良好的师德是与学生真情交流的钥匙
教师手中的权力是社会赋予的一种影响力,如学生在课堂上必须听从教师的安排,教师有奖勤罚懒的权力等等。恰当地运用这些权力,可以激发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反之则会产生极大的副作用。良好的师德在教师合理运用这些权力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尊重学生的人格,虚心听取学生对自己工作中的意见。师生之间的交流必然存在感情的力量,高校教师应把握运用好这种感情力量对学生的 影响。高校教师对工作不断投入的热情,就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热情与期望,同样他们对学生的热爱更会给学生以最大的支持。特别是对一些特殊学生群体如后进生、贫困生、单亲生,关怀帮助更能点燃他们心底的奋进精神,产生无比的亲和力。此外,高校教师的风度、个性、服饰仪表、特长、身体状况等等,都是教师外在直观的师德表现,给学生以最为直接的影响。
三、把握教师的六种角色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要扮演许多角色,如妻子、母亲、姐妹等,但职业角色是相对单一的。而教师则不同,它具有多种角色特点。这是由教师职业特点造成的。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师是教育者,他们要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年轻一代
/ 11
抟授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规范学生的行为品格,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因为教师具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正统价值观念的使命,“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所以,教师有了“传道者角色”。因为教师 是各行各业建设人才的培养者,在给学生一杯水时,自己先要成为一条流淌的河,所以有了“授业解惑者角色”。因为教师要对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并要组织班集体、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于是又有了“管理者角色”。因为世界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 “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于是教师有了“示范者角色”,从此教师要牢记八个字: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因为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充满生命力的、千差万别的。教师传授的知识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教育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所以“没有变化、千篇一律”是教师的死穴,于是求新、求变,决定了教师要充当“研究者”的角色。因为十字路口需要有人指引、遇到困惑需要有人启发、心情沮丧时需有谈心的朋友,于是和学生朝夕相处的老师得天独厚地拥有了“父母与朋友的角色”。
/ 11
第五篇:再谈幼儿园常规管理
保育工作的管理
保育管理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加强教师对保育工作重要性和工作标准的认识,增强教师的保育意识尤为重要,因此,我园的保育管理重在以下几方面: 1.有计划。在园学期工作计划和总结中,有持续的保育目标、任务、措施和研究的重点。要求教师在班级教育计划,月、周、日工作计划中有保育要求和内容,从而培养了教师保育观念和保障了保育工作的落实。
2.有氛围。重视营造保育工作研究的氛围,让教师体验到保育工作也是有研究价值和可以获得成功感的,要做好保育工作是需要教师智慧的。首先,园部重视教师保育技能的研究,如对于午餐活动的组织,既研究午餐环节保教人员的配合,又研究如何指导幼儿的午餐,还研究幼儿午餐习惯的培养等等。其次,努力平衡保、教二者的关系,在保教并重的观念上、实践上多研究,力求将生活常规教育和自我服务培养落到实处。
3.有标准。制定本园、本班的日常生活护理规范,形成一些具有操作性的标准。
4.有指导。加强进班指导,对入园、吃点心、课间活动、午餐、午睡等一日生活各环节中的幼儿保育工作进行观察,与班级教师共同协商、研究、调整幼儿的生活环境和活动组织。如小班组合理安排教师、保育员的分工站位,中大班组值日生充分发挥作用。
5.有保障。建立监督检查机制,保证保育规范的落实到位。(1)实行每日总值班制度,规定:中层领导以上组成总值班组。总值班者要每隔一小时对全园各班级、各岗位的工作状态进行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值日当天,总值班者必须全天在园。(2)实行家长监督和评价制度。在每学期末,园里向家长发放家长问卷调查表,请家长对照园生活护理的“八无”标准进行评价,确保保育工作能真正落实到每位幼儿。(3)实行月考核制。园部将保育工作作为常规工作检查、督促的重点,教室通风、幼儿衣着、午睡管理等均是考核的内容,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及时调整。6.有个性。要求幼儿生活护理要根据不同幼儿的身体素质因人而异:(1)对易出汗幼儿的保育:注意观察班级中哪些幼儿易出汗,什么环节易出汗,采用什么方法,如在背部垫干毛巾,调节他们的运动量。(2)对体弱幼儿的保育:①饮食上,过敏性体质幼儿分别对什么食物过敏,保健教师、厨房人员、本班保教人员都要有一份名单,张贴在教室、厨房、保健室,以便随时查看。②锻炼环节中,对哮喘病儿和肥胖儿实施不同的保育策略。
7.有引导。这主要是针对家长的。(1)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向家长传达正确、健康的保育观念和方法。(2)定期网上引导。将幼儿园关于营养、保健等方面的做法和想法上传,让家长了解、理解、配合。(3)发告家长信。详细说明和宣传幼儿的保健知识、保育规范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内容,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保育工作,解除家长的担心和顾虑。
友情提醒
冬季保育的重点:(1)中大班要在此季节教育幼儿学会自己拉裤子、掖衣服;托小班教师要特别关注和帮助幼儿整理好衣裤。保证幼儿不露肚皮受凉。(2)要注意运动前和运动中幼儿的穿衣量以及何时增减衣服。(3)冬季幼儿的衣物特别多,要重视幼儿衣物的管理。(4)空调或取暖设备的使用,要以保证幼儿健康为核心。特别是要保证幼儿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应有制度和措施保证上午10点钟后、中午饭后、下午起床后幼儿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同时,幼儿外出活动时,保育员或教师将教室门窗打开换气。(5)冬季饭菜易凉,要有措施保证幼儿始终能吃上热饭热菜。
夏季保育的重点:(1)要控制和管理空调使用的温度,保证幼儿户外活动时间。(2)要控制饭菜、开水进班时的温度,防止烫伤幼儿。(3)厨房及教室等的纱门纱窗要在春季就安排相关人员来检查和更换;每周末请防疫站专业人员对各班的厕所及园内易滋生蚊虫的地方进行灭蚊处理;幼儿外出时,教师可以帮助托小班幼儿涂抹避蚊水,教会中大班幼儿自己涂抹避蚊水,防止户外蚊虫的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