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李安电影《喜宴》看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之碰撞(精选)
从李安电影《喜宴》看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之碰撞
摘要:《喜宴》是李安“父亲三部曲”的第二部,“父亲”这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又在东西文化的缝隙中显露出了新的特征。李安这样在成长过程中承载着双重文化的人,在艺术创作时难免将两种文化同时带入作品,从而使作品呈现出跨文化的特征,于是。从他的作品中能够透过两种文化得到新的启示。
关键词:父亲、文化差异、转变
作为中国、亚洲乃至世界最为著名的导演之一,李安是位“通才",无论是现代片还是古代片,无论是以东方文化还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影片,李安都能将他极具风格的电影语言运用得游刃有余。
《喜宴》是李安在1993年推出的电影,在这部电影中,李安导演探讨了不同民族对于家庭、两性关系和同性恋问题的认识。上映后赢得了各界的一致好评,在柏林电影节上荣获金熊奖,在西雅图电影节上获最佳导演奖,并获得了金球奖和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的提名。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本片以独特的视角——用中国人特有的道德伦理观念来处理处于道德边缘的同性恋问题,原本是一部悲剧的电影作品在导演的巧妙处理下变成一部喜剧。故事的主人公伟同长期生活在美国,作为一个同性恋他在美国有一个同居男友赛门,远在台湾的父母受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开始担心他的婚事,便三天两头打电话催促儿子结婚。为了打消父母的念头他只好与租客崴崴假装结婚,父母得知儿子的喜讯后飞来纽约为他们主持婚礼,被灌得烂醉的伟同与崴崴在喜庆的氛围里假戏真做发生了关系,意想不到的是崴崴竟然有了身孕。故事的最后父母接受了儿子是同性恋的事实,崴崴决心为伟同的父母生下孩子,而赛门也同意当孩子的另一位“爸爸”。
影片中传统的中国家庭在两种文化的碰撞下产生的困惑、无奈和妥协,中国人特有的人伦道德观念在这样环境中失去了它的力量,在面对同性恋这样的边缘问题时,是与非变得难以决断,而《喜宴》中导演巧妙的处理使这个社会问题以一种喜剧的方式得到解决。单从处理方式和看待角度分析它具有中国特色,而故事的发生地点却在西方,异域文化与新旧观念在产生冲突后最终回归到包容。
一、不可回避的“父亲”
《推手》、《喜宴》、《饮食男女》这三部作品构成了李安的“父亲三部曲”,这三部作品表现出中国传统父亲形象的许多侧面,细细看来“父亲”变成了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符码:《推手》中的太极拳高手,《喜宴》中的书法家,《饮食男女》中烹饪大师。李安有意将这三部作品放置在中西文化冲突下,仔细描摹着传统东方文化的代表——“父亲”的转变,并以此呈现他们置身于异国他乡,与身俱来的传统文化在远离国土后显得孤单和失落的情景。
传统父权家庭中父亲是权力至上的家长,儿子则是从属于父权的私有物,并承担着传宗接代的责任,在“父亲三部曲”中李安刻意的“使传统上以父亲为主的一个家庭关系,得以从一个假象的平衡状态,历经危机和冲突之后,重新寻得一个新的平衡。”《喜宴》里中国家庭面对的冲突是当中国家庭伦理遭遇同性恋子辈的挑战时,该如何找回家庭的平衡。
在这里,儿子与父亲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它既不同于西方的弑父情结,又不同于传统东方对权威的绝对崇拜。这主要是因为儿子的根在中国,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可又在美国工作,过的是地道的美式生活方式,并且儿子的同性恋取向是西方文明在开放的环境下对性自由的追求。这些无疑是与传统的东方文化相违背的。影片中,伟同为了掩饰自己是同性恋而选择和薇薇假结婚,他选择的是一切从简的结婚方式:登记宣誓。但对于父辈而言,结婚办喜宴象征着人们对这桩婚姻的认可,预示着这桩婚姻的到了祝福并将有个美满的结局。所以后来伟同和薇薇还是遵从父母的意愿补办了隆重热闹的婚礼。这场婚礼虽然是在一个很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大厅里举办的,但这个大厅却位于曼哈顿一座现代化的摩天大楼里;虽然新郎新娘和宾客大部分都是东方人,但镜头却时时闪现着一两个西方人的身影,他们在观看着这群疯狂的东方人。在这场喜宴中,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和西方反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意外的是其实父亲早已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同性恋,也知道伟同和薇薇只是假结婚,可他选择了默默承受痛苦,原来父亲早不是运筹全局的人,为了家庭不得不装聋作哑。
“西方文化重视个体价值的实现,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不是建立在纯粹个体意义上的,也不是建立在纯粹整体意义上的,而是建立在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范畴之上。这些差异性特征在‘家庭’这个个体与整体的概念上表现得很典型。”因此,伟同和塞门不在乎组成他们的家庭是否有后代,只要过得幸福就可以;而父亲认为没有后代就没有家,一切都没有意义。在传宗接代这一伟大目标面前,个人的幸福是无关紧要的,所以他默默接受了儿子是同性恋的事实,为了维系传统的家庭模式,他把原本送给薇薇的礼物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塞门,以这种方式接受儿子的恋人。
至于薇薇最终选择留下了自己的孩子,而塞门也同意做孩子的养父,不论现实生活会不会这样美好但影片还是选择以幸福结尾。东西方的文化冲突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完美的得到调和呢?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在机场安检通道里,高父双臂高举,以一个投降的姿势离开了美国。当父子关系的传统家庭模式不再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时,这种崩溃是必然的。儿子迫于传统道德观念的驱使,不得不妥协,而父母与子女不再是管制的关系,最终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一种共识,这种共识的背后就是东西两种文化的平衡点。在《喜宴》中,父亲不再是东西方文化的冲突的集合点,而是引导我们去思考如何化解这两种文化的危机的向导,在他的默许下冲突走向融合。
二、《喜宴》得跨文化意义
《喜宴》的导演李安1954年生于台湾屏东。他出身于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父亲从事教育行业,在这样的家庭里,中国传统观念深入骨髓。1978年,24岁的李安赴美留学,就读于依利诺大学戏剧系;1984年获得纽约大学电影硕士学位。在求学的六年期间,他接受了严格的戏剧训练。他的毕业作品《分界线》获得纽约大学生电影节金奖最佳作品奖以及最佳导演奖。在美国的第23年,李安获得投资,拍摄了他的第一部长片《推手》。24年和23年,在时间上是一个趋于对等的跨度;虽然这只是一个巧合,但也的确给了李安足够多的时间去分别了解和理解两种不同的文化。跨文化的背景使李安自身成为了一个“跨文化的体验者”。这种体验对于跨文化传播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跨文化传播中,传播者主体具有什么样的身份和态度,对传播效果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传播者首先应该在真正意义上了解自己的文化,了解自己是某种特定文化的人。另一方面,传播者也应该尽可能地在跨文化传播展开之时,了解他者的文化,使自身对他者也持有更加客观的认识,从而降低认知的偏差以及相应产生的态度偏差。同时,传者发言时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也应该确认。而李安恰恰具有双重文化身份,并对东西方两种文化都有着比较深刻的体验,这为他带来了理性的思考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文化优越感,或是对本土文化一味地虚无与批判。
李安在国外长时间的学习为他的艺术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电影语言法则的运用,不同的电影叙事途径和叙事节奏如何结构才能最好的吸引和打动最大多数的观众。简言之,李安娴熟掌握了以电影为介质的跨文化传播的技巧与方法。因此,李安所拍摄的影片便集合了共通的电影语言符号和大众化的叙事方式,从而将跨文化中的沟壑与误会填平,得以让观众可以通过荧屏上的一幕一幕去关注更为重要的文化内涵。由此,李安所要表达的对人生际遇的关注、文化上的思考,自然而然地透过“好看的故事”传达到每个观影者的心底。
出于这样的理念,李安将《喜宴》拍摄成一出喜剧,以轻松的叙事策略,安置了一个严肃、尴尬的话题。当然,它绝不仅仅是一部喜剧。“我对时间的处理一向是比较属于‘一叶知秋’的模式,而不会去拍那种横跨50年的史诗之类的„„如果表达50年我会拍其中最戏剧化的5个礼拜,或者5个月,然后调整整个结构,长幼尊卑的顺序有一天‘啪’一声变了。”李安咬准“最为戏剧化”以这个关键点为轴心,在《喜宴》中以时间前后为序,按单线的戏剧式模式组织着矛盾的展开、发展、高潮的过程。并且,他不是平稳地发展矛盾,而是轻松的叙事中穿插几次小的矛盾高潮。正如他自己所言:“每当观众看得舒服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力量出来,牵动观众一下。”流水一般的叙事就在这样情况下产生了波澜,导演的巧妙不言而喻。
三、结论
通过对《喜宴》的分析,我们可以探究李安不仅在影片的叙事内容使东西方文化得以融合,在影片的跨文化传播上也做出了有意的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李安也实现了,他对于人的内心的关注;对于处于东西方文化结合点中的人如何摆脱迷茫,寻找出路的关注。这种跨文化的人文关怀实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意义共享,交流不再仅仅只存在有障碍,一种升华的文化境遇也在其中闪现生机。
参考文献:
1、辛燕.从电影《喜宴》看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 [J].电影文学,2013
2、鲁蕾.中西文化差异中的文化身份建构——解析电影《推手》、《喜宴》[J].
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
3、轶阳,陈晓娟.论李安“家庭三部曲”作品中的中西方文化冲突[J].忻
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
4、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阂惠泉、王纬、徐培喜等译.跨
文化传播【!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第二篇:浅析李安电影《喜宴》的中国文化内涵
浅析李安电影《喜宴》的中国文化内涵 09新闻班 094030322 陆晓雪
李安是台湾著名的导演,他的能成功的走入国际影坛,最大的因素之一就是在他的电影中处处体现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内涵,传达的是中国“以和为贵”思想观念,无论是体现中国武术文化的《卧虎藏龙》还是表现同性恋题材的《喜宴》,都在展现东方古老的,优秀的传统文化。
李安这部中国传统文化意味很浓重的电影《喜宴》,融合了西方的文化的同时,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儒家文化,包含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最中心的思想就体现“仁”。
《喜宴》讲述的是一个在现代与传统的交融和碰撞的社会下,长辈和青年人对爱情、婚姻、家庭的不同看法与追求的故事。其中,最能体现传统的文化内涵的就是大量丰富的电影语言表现出来的中国传统婚姻习俗的事像,在热闹和喜庆中为我们生动的展示出一幅中国当代婚庆的风俗画面。中国传统的婚姻里面首先是必须要有,媒人,所谓“无煤不成婚”。电影里,在高妈妈寄来的录音磁带里面我们可以听出父母为伟同找的一个婚姻介绍所“来电俱乐部”,也就是所谓的婚姻媒人,动用很大的力量来为儿子寻找适合的条件媳妇。在中国,媒人文化十分浓重,自古也就有了“媒妁之言”和“父母之命”相并重之说,在中国古代,没有媒人的婚姻是难以成立的。第二,中国婚俗文化当中,一定要有聘礼。影片中,高妈见到儿媳妇威威送给她一副贵重的见面礼——一个红包、首饰和嫁衣,这里的礼物有一定的聘礼的意味。聘礼所传达的一层意思是婚姻在一定程度上是买卖的关系,这个在传统婚姻上体现得更加严重。第三,中国传统婚俗中的祈子习俗。婚礼当天,新郎新娘跪拜父母,高妈喂儿媳妇喝莲子汤的细节,还有让小孩子蹦床的情节,包括在婚宴上,让新娘蒙住双眼,最后是让小孩亲新娘,新娘误以为是新郎而引起了二老极为的开心的镜头都表现出来中国传统婚俗中期盼新人能够早得贵子的习俗。第四,中国传统婚俗中的闹喜宴闹洞房。《喜宴》当中的重头戏是婚礼上的喜宴,导演用大量的镜头渲染了婚宴上中方的宾客“闹新人”的场景,以及在新房之中“闹洞房”的场景。一开始是大部分在场的中国宾客用筷子敲打杯子逼新人当众亲吻,之后就是把食物吊起来让新郎和新娘一起争咬试图观看两人接吻,还让新人一桌一桌的敬酒,全场疯狂的高呼“高伟同,有种过来”,到最后的大闹洞房,还让新人当众在被子里面宽衣解带才肯罢休。大部分的宾客都烂醉如泥,大家都沉浸在婚礼的狂欢之中。这一切的一切,让美国的宾客大开眼界,惊叹中国婚礼的闹,老外们都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提出”中国人不都是沉默、柔顺的数学天才?”李安则在戏中回答:“你看到的正是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这几点是通过热闹的喜宴婚庆习俗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人伦观念,恰到好处的反应我国传统婚姻习俗和文化内涵。
在这场婚礼上,更多体现的是中国与西方文化的冲突,发生在纽约的喜宴,带着明显的文化差异的符号,而整部影片中国文化内涵的表现主要是体现在与西方文化冲突着方面。
在西方,人文主义的思想盛行,并且影响深远,人们崇尚自由,表达个性,我行我素,更多的是个人主义的思想观念处处体现,然而,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潜移默化的告诉着人们要有整体的宏观思想,处处为他人着想,孝、忠、义摆在首位,个人的儿女私情摆在次要的位置。关于性取向的问题,赛门很坦然的告诉自己的父母是同性恋的事情,坦然的讲出父亲的外遇,而且自己从未见过自己的兄弟,而伟同是一位受过中方文化影响的人,他隐瞒着实情,而且还以假结婚的方式来欺骗自己的父母,他为自己不能够传递香火视为自己的不孝,为此他时常感到压抑和无能为力。这样的反差体现出的是中国最朴素的价值观与西方自由释放自己情感的方式碰撞,是个人导向与集体导向方式的碰撞。看过很多美剧,剧中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始终以一种很自由的方式相处,子女坦然的向父母讲出自己的价值观念,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他们生活在一种以自身幸福为标准的氛围里。而伟同所代表的,是我们都熟悉的方式,将自己不能被传统接受的生活隐瞒,即使身处在矛盾和痛苦中,也必须要按照既定的传统模式来孝顺父母,即使只是些假象,这样的感动对于生活在纽约的人来说可能不被理解,而这部电影中伟同的父母所遭遇的也是同样的困境,伟同的妈妈在得知真相后依然不愿放弃自己的孙子,幻想伟同在看到自己的孩子后能回归到正常状态,伟同的爸爸宁愿被欺骗,也不愿放弃传宗接代的愿望,而这样的愿望不仅仅是他们所期望的,也是在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赋予他们的。当老陈听到伟同没有办结婚喜宴时,他第一个考虑到的是伟同爸爸的面子,在喜宴上惊讶的美国人们是不会明白这样的面子到底是何等的重要。中国父母盼望在美国的儿子结婚生子,这一冲突的核心相信是个中国人都能够理解。而李安的处理,他把情境放在西方的环境,中国人和西方人共处同一空间,由儿子不太一般的性取向引发情节,但却是借由年老父母强烈而单纯的愿望,做儿子的忠孝情义,男友赛门的善良,乃至那场关键的欢畅喜庆、中国色彩浓烈、表现到位的婚宴来展现意旨,就电影而言,李安成功地呈现了非常完美的一种动人的、温厚的、东方的感觉。而在细节上,一件件从大陆带来的贵重首饰,装满美金的红包,人情愿许和祝福,那热闹非凡、铺张浪费的中国式婚宴,那令人惊诧的无休止的闹婚,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儿子真正的性取向,男友赛门假结婚的主张,“新娘”威威现实而简单的绿卡心愿,这些真实特殊的具象构成的矛盾十分精彩地传达出了中国文化的面貌,带有一种天然的电影魅力。这是大众传媒所无法炒作的,它带有一定的创造性,这也是导演的成功之处。
第三篇: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文化
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文化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没有长期的发展历史,同时又没有所谓单一的民族传统,但是具有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当中最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经济强国,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它的经济实力又使它具有相当巨大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她虽没有悠久的历史,但 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并且随着时代发展美国文化越 来越显示出其生命力。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电影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电影不仅成为人们娱乐的一种方式,也同时成为传播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或政治观点的工具,从而对社会的精神结构产生影响。随着好莱坞电影的传播,美国的文化及价值观念也渗透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从美国电影研究美国文化可以客观立体的探索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研究美国文化特性有利于指导我们更好地发展我国的文化建设。
一、美国文化的个人英雄主义
英雄主义其实是源于我们对自身的生存环境、人文理念的忧虑和畏惧,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对于未知世界和生存危机的感应,所以期待那些拥有好的品质、过人能力的英雄的出现,以期能在最危险的关头给予最有利的支持与保护。个人英雄主义所反映的是美国自由主义价值观,体现的是追求个人幸福和自由、实现自我价值的理念。
美国人强烈的自我中心观使得个人英雄主义在美国电影中的表现显得尤为突出,这种个人追求与奋斗的精神,创造了大量诸如《蜘蛛侠》《钢铁侠》《绿巨人》一类的冒险性质的电影。影片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具有特异功能的普通人,他们利用这些能力惩恶扬善、拯救社会,同时他们有着普通人的各种生活、感情方面的问题,也承受着一个普通人不应承受的种种压力。虽然也有烦恼,也会失败,但他们从不放弃。主人公坚定的意志与责任感,体现了大多数平凡公民的内心世界,他们渴望正义,渴望被关注,渴望成为英雄。这些电影把人类个体的力量神化,呼吁每一个普通人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责任,并完成自己的使命,将每一个人的个体价值诠释得淋漓尽致。
二、美国文化的幽默性
幽默、自由特色是美国文化的另一重要特征,这是 由美国人的活泼、天真、好动、非权威化的性格所决定的。美国人常常说 :如果都可以达到功能 目的,为什么要那么严肃?这种民族心态,是他们设计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基础。而我国电影则相对严肃的多,无论早期 《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还是后来的《宝莲灯》,无不体现强烈的“寓教于乐”的精神,处处透着中国文化的严肃感,说教色彩太浓,可看性不强,很少有令人过 目难忘的人物,最终人们脑海里记住的也只有原来的神话及故事,而非各种鲜活的人物形象。而美国电影中的猫和老鼠、史努比及 《小鸡快跑》中的小鸡等等众多的幽默形象,经久不衰地赢得了世界各国观众,受到不同年龄层次读者的喜爱,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并成为美国通俗文化的一部分,创造动画史上少有的奇迹。
三、典型的美国梦
所谓的美国梦,是一种相信在美国只要经过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成功,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在电影《2012》中,影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身上都体现出了典型的美国梦:一个是小说家杰克森,一个是印度科学家阿德里安。从某种意义上说,杰克森是个失败的小人物:一个仅有四百多本销售量小说的作家;家庭危机严重,与带着两个孩子的妻子分居,并且妻子身边还有位展开强烈追求的男性朋友。这种遭遇使杰克森的生活陷入一团糟。尽管妻子不支持,但杰克森并未放弃自己的写作,对他来说这是他的理想。杰克森的书得到了科学家阿德里安的赏识,杰克森与阿德里安结识,为后来二人共同努力拯救美国人民打下基础。杰克森在带着孩子郊游的时候偶然得知地球将毁灭的消息,于是展开了营救自己妻子和孩子的努力。电影给我们直接的视觉展示是毁灭性的、灾难性的场景,而实际上是在为杰克森拯救自己的家庭所做的困难背景铺垫。也正是通过一次次的生命考验,杰克森成功地拯救了妻子和孩子的生命,同时,也挽救了自己垂死的婚姻以及与孩子的关系,从而成为一个英雄。这也反映出一个小人物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完成了自我实现。
四、美国文化的包容性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其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包容性、多元化、开放性。从欧洲、非洲、亚洲、拉丁美洲来的大批移民,带着各自梦想来到美国这个梦幻般的国度,他们把本土的传统思想。宗教习俗、习惯等文化带到美国,成为美国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任何国家的文化在美国这里都能够找到影子,正是因为美国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才能融合各国的文化,从而创造出了让世人瞩目的“新文化”。
同时美国文化随着时代发展,其文化的包容性 不断地被显示出来。一方面美国具有比较开明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有能够包容不同国家的文化与习俗。如在影视娱乐业方面,美国动画电影已垄断了世界动画影视业的大半天下,他们的题材来 自世界各国。如动画电影 《埃及王子 》是来 自埃及文化,《小美人鱼》取材于丹麦童话,《花木兰》 《功夫熊猫 》取材于中国等。这些影片无不大获成功。究其原因,其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对这些国家以及文化内涵的处理上。美国是一个生机勃勃、富有创新精神的国家。这种包容、开放的精神实在是令人佩服。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美国式电影文化的发展已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发展的道路:我们期待贴有 中国标签的中国文化早 日走下文化圣坛,走入民众 日常生 活、走向世界每个角落。
第四篇:从电影《喜宴》看中美婚姻观差异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试析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热与好莱坞电影 3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母爱力量 An Analysis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Nature and Civilization in Wuthering Hei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criticism 5 浅析美国慈善捐赠的文化动因 6 论《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8 商标翻译的本土化研究 英汉习语翻译中文化意象的转换 10 论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有效沟通 试分析两种婚姻的差异——以薛宝钗和夏洛特为例 12 商务英语合同的翻译特点及策略研究 凯特•肖邦小说《觉醒》中的超验主义思想分析 14 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的比较 15 《红字》中对自由的求索 On the Female Initiation Theme in Little Women 17 交际法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应用 18 浅谈英汉禁忌语的发展 浅析《格列佛游记》讽刺手法的运用 从文化无意识的角度分析《喜福会》中的边缘人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的三中译本----各译作对原作忠实度的对比评析 群体隐私和个体隐私——中美家庭中隐私观念的对比研究 23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中国商品说明书的英译 从杨必翻译的《名利场》看文学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爵士时代”的女性--对比分析《伟大的盖茨比》和《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女性角色 26 从儒学与基督教的角度探析中西文化差异 27 《欢乐之家》中丽莉追求婚姻时的自我矛盾 28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的《奥兰多》 《达洛卫夫人》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 30 浅谈外贸英语的翻译标准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词汇策略的研究
悖论式的唯美主义--论王尔德的《道连•格雷的画像》 33 Feminism in Eileen Chang's works 34 论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哥特式元素 35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化妆品品牌翻译 36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对策
不可缺少的书信——《傲慢与偏见》中书信功能的研究 38 从语境角度谈文学作品翻译中人物描写的语用对等问题
托马斯哈代与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悲剧命运对比研究——以苔丝和顾曼桢为例 40 浅析跟单信用证软条款及其防范措施
The Comparison of 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with the Western Christmas Day 英汉灾难性新闻导语写作手法初探 对《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心理分析 消除不良商标翻译的策略
从原型批评理论角度分析威利洛曼的悲剧
蕾秋•乔伊斯《一个人的朝圣》成长小说的分析 从《简爱》和《达洛维夫人》浅谈女权主义的发展 从目的论角度看外宣翻译研究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企业简介汉英翻译 《永别了,武器》的意象分析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汉语数字成语英译策略研究 解析《喧哗与骚动》中凯蒂悲剧的必然性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自卑情结分析 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消除语言歧视的策略 《蝇王》的现代性启示:人性的自赎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of Silence in Conversations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s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论《儿子与情人》中 “花”的象征意义 论中美商务谈判风格的差异 萨拉的性格魅力
艾米莉•狄金森雏菊诗中的死亡观
浅析哥特意象在爱伦坡小说《丽姬娅》中的体现 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及策略 从女性主义解读《芒果街上的小屋》 中美饮食文化差异及其相互影响 英语委婉语及其翻译
基于语料库的中英色彩词文化差异研究 文学翻译中译者风格的彰显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 归化和异化在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关于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影响的研究 小说《飘》中斯嘉丽的人物性格分析 对《绝望主妇》中加布丽尔的解读与阐明
无法规避的体制——权力视阈下的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从成长小说角度比较研究《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麦田里的守望者》 师生关系与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之关联性探析 法律英语词汇特点及其翻译
浅析中美电影中英雄主义的异同--以《功夫熊猫》和《霍元甲》为例 Comparaison entre l’Histoire d’A Q et l’Etranger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小妇人》中的女性话语 英汉饮食习语对比研究
从《雾都孤儿》看查尔斯•狄更斯的善恶观
《奥兰多——一部传记》中译者女性主义干预方式研究 爱伦坡《泄密的心》的恐怖效果
《海的女儿》中安徒生的悲剧情结分析 86 从《印度之行》看福斯特的人文主义思想观 87 爱恨共辉煌——浅析《呼啸山庄》中的男主人公
An Analysis of Imprisonment and Liberation in Great Expectations 89 浅析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91 《红字》中的圣经典故与象征意义 92 从关联理论看美剧典故的翻译
不伦,还是不朽?--从柏拉图的哲学理论视角解读《洛丽塔》(开题报告+论)94 《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中的生与死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American Marital Status on the Christian Views of Marriage 96 《园会》中男性人物性格作用分析 97 浅议中国菜名的英译
Women’s Roles in the Family Based on the Bible 99 试论《出狱》中“房子”的意象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Based on the different Chinese versions of Bacon’s essay Of Studies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02 E-C Translation of Adverbial Clauses in Business Contra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103 浅析王尔德《莎乐美》的唯美主义和成因
An Archetypal Study of J.D.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105 欧美电影对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的影响
A Cultural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of Movie Titles 107 浅析《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碰撞与融合 108 文化图式理论视角下汉英动植物联想意义比较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浅析语法情景教学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设计与运用 110 浅析中西方颜色词所隐含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 111 跨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渗透 112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 113 Olympic Economy 114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English Business Letters 115 Tragic Elements——An analysis of the protagonist Holden’s growth experience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116 如何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探讨 117 论《他们眼望上苍》中黑人女性身份的建立 118 中西酒文化比较
A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between Works by Byron and Shelley 120 超验主义思想在惠特曼诗歌中的体现
An Analysis of Sexism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122 许渊冲的“三美”原则在国外化妆品品牌名汉译中的应用 123 经贸英语中的缩略语现象及其应用 124 浅析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 125 跨文化交际在英文电影赏析的应用
《看管人》下的“品特式” 127 英语与汉语中的称谓研究
残酷的现实与审美愉悦——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崇高美 129 埃德娜的觉醒——对《觉醒》的心理女性主义分析 130 Love and Death in The Awakening 131 《人鼠之间》中两主人公乔治和雷尼的对比分析 132 中西公益广告隐喻对比研究
菲茨杰拉德《返老还童》中的美国梦幻灭 134 浅析马拉默德小说《店员》中的“犹太性” 135 论《阿甘正传》中的美国梦 136 论《小妇人》中的超验主义思想 137 英汉习语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xx中学为例 139 《哈利波特》的圣经原型解读
《傲慢与偏见》中女性话语的言语行为理论分析
A Probe into Three Phases for Effective Business Negotiations 142 追求女性自我意识的孤独灵魂——评《觉醒》中的爱德娜 143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的分析 144 浅析英语俚语的特征及其功能 145 论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 146 巧克力包装的研究
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与作用 148 亲属称谓:英汉社会文化差异 149 文化视角下的英汉委婉语翻译探讨 150 从功能对等的观点看京剧术语的英译 151 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之对比研究 15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53 浅析《还乡》中游苔莎的悲剧根源 154 麦当劳法则及其在美国社会的影响
155 论《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昌盖茨“美国梦”的转变 156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惠特曼的《草叶集》 157 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差异研究 158 产品说明书的翻译技巧
159 艾米丽•勃朗特《呼啸山庄》中的哥特元素 160 增译法在《水晶宫》英译汉翻译中的应用 161 紫色中女人意识的觉醒
162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Main Characters in Daniel Defoe’s Roxana and Emily Zola’s Nana 163 浅析英语广播新闻的语言特色
164 英汉死亡委婉语的文化差异及其分类对比
165 从《男孩们女孩们》看身份问题对艾丽斯•门罗文学创作的影响 166 小说《嘉莉妹妹》中女性成长的分析 167 浅论国产小米手机的营销策略 168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与翻译
169 论《奥兰多》中双性同体观
170 用隐喻理论分析英汉商标的语言特色 171 二战后美国摇滚乐的发展及影响
172 用会话含义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白
173 从违反合作原则的角度看英国情景喜剧中的言语幽默——以《IT狂人》为例 174 从“死亡”委婉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75 从新闻用语特点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
176 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宗教影响
177 剖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复杂个性 178 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作用及教学启示 179 探究《蝇王》中的人性
180 《天黑前的夏天》中女主人公凯特的自我救赎之路
181 A Study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American TV Series 182 论《简爱》中话语的人际意义 183 观音与圣母之比较
184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185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荒诞性解读
186 《喜福会》体现的中美家庭观念冲突解析
187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Nonverbal Privacy 188 浅谈英语教学中课堂活动的应用
189 从精神分析法解读《追风筝的人》的主题 190 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中的人文主义 191 激励小学生积极说英语的教学法
192 基于弗洛伊德心理学分析《飘》中斯嘉丽的行为 193 论营销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履行
194 关键词法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效果研究
195 传统美德与反传统个性的结合——《小妇人》中乔的形象分析 196 《喜福会》中的象征主义
197 A Study of Corporate Crisis Management through Sanlu Tainted Milk Powder Incident 198 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景区公示语误译的研究 199 语境理论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200 《飘》的成长主题解读
第五篇:从电影 《花木兰》看中国文化的缺失
从电影 《花木兰》看中国文化的缺失
用一句老八股的话,关于文艺创作,“深人生活,尊重原著”、“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等等“名言”,作为进行文艺创作的很多人说了许多年,但这么多年反复地絮叨和加深印象,今天在用起来时,很多人依旧总是本末倒置!前段时间曾在(《人民日报 “看台人语”栏目中看到一篇文章,作者是山东省高唐县法院的张士河同志,文章的题目是 <花木兰>丢了“魂儿”》,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对于电影人而言,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艺术创作不竭的源泉。经典的生命力就在于,在一遍遍的重述中保持鲜活的魅力,花木兰有多达17版银幕形象,花木兰》本可以踩在前人的肩膀上,来提升和挖掘人物的闪光点,只可惜提炼的不是富矿中的精华,相反却着墨于原著中没有的情爱,虽然吸引眼球,但丢失了“魂”,也就难脱“落魄”的后果了。”读后感触颇深,也深有同感。随后,中央一套 新闻联播)中播报了消息:由星光国际传媒集团投资拍摄的真人版 花木兰 首映5天票房突破4500万人民币,不日又在众多媒体上看到:电影《花木兰 上映后票房持续力锐减,内地票房整体失利“落败”的消息,原来那位来自基层、并非文艺创作专业领域的张士河同志对于 花木兰 “落魄”的判断确实是相当准确和中肯的。其实,这样的“落魄”结果,当然不仅仅是票房这~个表现形式了!许多观众对电影 花木兰 是从期待到失落的陡降曲线,并由于有了11年前美国迪士尼动画长片 花木兰》的对比,这种失落就与创作、与影视界 与文化整体关联在一起。为什麽近十几年传统文化中的名著也好,经久不衰的传说也罢,怎么变成影视作品总是佳作难产?或狗尾续貂呢?众多涉及更深层次的疑问因为(花木兰》起。
据投资方知情人透露,电影 花木兰 总投资1200万美元,票房收入与当初策划时所期望的“掀起全球新一轮木兰热”只能是失望大于希望,这个反差原因何在?是整个制作团队对原著通读不够?还是投资不足,要是有2亿美元就一定可以拍好了? 我记得作家叶文玲在小说 藤椅 中有句话:“必不可少的两张床,不能动—— 为了椅子竖床板,岂不本末倒置?”必须的“本”绝对是没有商量的“不能动”,因为本而衍生和蔓延生成的点缀而放弃了根本的基础,这样的“本末倒置”很危险 现在中国电影人对于创作使用最多的词汇很多,包括“大制作”、“大气派”、“大投入“大特技”、“大明星”、“大宣传”,只是创作的“本”应该是什麽,应该怎么做,没有声音去呼吁,没有空间去思考,当然,上述的那些个花花草草的“大”固然重要,可如果离开了“本”,这些所有的“大”就都会变成⋯0’(零)!亦空也!剩下的也就只有摆“POSE”和零散“没魂儿”的本末倒置了!十几年前(1 998年)迪士尼动画版的 花木兰,同样取材于我国民间传说,木兰辞 中具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及文化产业元素。为创作 花木兰 动画片,迪士尼公司特派出创作人员赴北京、洛阳、大同、西安、敦煌等地搜集创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了解亚洲最大的电影市场中国的及中国人的视角,以求 花木兰》的创作及票房等方面的成功!上百名迪斯尼动画师不惜花大量时间学习中国传统艺术的刨作方式,掌握创作规律,临习中国画风,片中运用了大量的中国书画手段,并创作出中国气息的可爱的中国龙、壮丽的长城、幽默的祖先形象。我国观众之所以易于接受是因为片中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虽然,迪士尼在创作中重新阐释,但全片故事咏络依然尊重 木兰辞 中的大体构架,进而3亿美元的产业价值也就顺理成章了。也许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尽管电影 花木兰 的导演马楚成使出全身解数,尽管赵薇、陈坤尽情地煽情,但电影 花木兰 依旧没能超越美国迪士尼动画皈 花木兰 的票房业绩和品牌影响,更谈不上因为 花木兰》而产生的衍生产品了。本末倒置的代价也许很深重!也许电影《花木兰》的投资已经收回,但如果为了一个文化元素付出的金钱而并没有留下一个口口相传,或可以在中国电影史上刻下浓重印记的一笔的电影 花木兰,应该有太多的遗憾留给投资方、制片方、导演⋯⋯中国的电影人应该因为电影 花木兰 而思考点什么了!哪怕是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