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化对比融入在英美文化课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
文化对比融入在英美文化课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
摘要: 以往的传统英美文化课程教育表现出块状分割化和概念僵硬化等问题, 使得英美文化课程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文化对比融入的方式,能够增强英美文化教学的系统性,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使文化教学和实际教学相联系, 促进了英美文化课课程教学效率的转化。本文依据英美文化教学当前的实际情况,对融入文化对比的教方法如何在英美文化课上发挥重要作用进行了总结。关键词: 英美文化;文化对比;英语专业教学
英美文化课程,将英语国家差异性的社会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作为主要讲授内容。英美文化作为英语专业培养课程体系中极为重要的课程,是促进学生加深对英美文化了解的主要途径之一。依托文化对比融入的教学当法, 对英美文化、中西方文化、现代和传统文化进行对比,可以明显改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效果。但是对比融入教学方法的应用,在目前的英美文化课教学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发展的并不顺畅,因此对于如何促进比对融入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是今后的英美文化课教学需要认真思考和严肃对待的,应提高重视程度。
一、目前国内英美文化课对比融入教学中的问题
(一)“轻文化”倾向显著,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一直以来,国内的英语专业教学中显露着“重语言教育、轻文化介绍”的情形,依托近年来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国家地域文化的交流密切,尽管这一问题已经出现改观,但英美文化教学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对文化教学内容较为匮乏,在英美文化教学中教师以讲解英语语言的语法、发音等作为主要内容,学生在课堂上学得的知识一般停留在概念理论层面,而对于深层内容缺乏宏观概念,无法设身处地的认识到中西方文化存在的不同。英美文化课内容作为英语语言学习的辅助理解途径,在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英语语言内涵极为重要,而文化对比融入作为英美文化课学习的有效手段,仍然缺乏足够的重视,是目前英美文化课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过分注重专业八级统考,对丰富的文化知识缺少拓展
在学校硬性规定和教师要求下,专业八级统考作为英语专业学生必须通过的“标杆”。虽然英语专业八级统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日常教学中课堂在该“标杆”的压力下受到了限制,表现出很明显的应试教育通病,忽略了学生素质养成。学生在浓厚的应试教育氛围中,必然会产成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缺乏的问题,在学习中对知识的接受比较被动,对于知识领域的选择比较盲从,导致很多学生在产生不了兴趣的英美文化课课堂上,或是阅读其他读物,或是背记英语单词、做考试题目,完全与课堂脱离开,把英美文化课上成了自习课。
教师面对定量的课时安排,对于量大类别多的教学内容很难正确筛选、有效甄别,对于考试范围之外的内容存在笼统带过走形式的情况,教学中没有发挥创造性。英美文化课教学还因此表现出拓展不够的弊端,对于相关内容没有进行丰富和联系,教师查阅资料不积极,无法实现知识的全面理解把握,对于跨文化交际素养的培养效果不明显。
(三)对比教学法运用不足,存在改进空间 实际的英美文化教学中,对于对比教学法运用不足,以往常常将英国文化与美国文化分开成两个板块进行讲授,没有做到有机整合英美两国的文化背景上的建议和区别,对于英美文化共性与个性的讲解不够深入。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一般仅对教材既有的知识有所涉及,缺乏多媒体素材的有效搜集利用,对于相关的课外读物或影视资料缺少推荐,满足不了部分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并且,知识更新不及时,与当下国际时事新闻的联系不足,做不到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错失了许多当下更容易被学生关注和理解的话题。
(四)未立足中国文化视角,学生难以完全理解 在运用对比融入法进行英美文化课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仅仅对英国和美国文化进行直接比较,忽略了学生深受的中国文化浸润,而存在的中国文化思考方式的固有模式。少部分有条件的高校聘请外教进行英美文化课讲授,不可否认,这种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教对于自己国家的文化的了解和体会也更加深入和贴切。但在另一方面外教讲授英美文化课的听课对象是中国的学生,外教对于中国学生认识事物和理解知识、感悟文化的根基无法完全了解,不能现在学生的角度给予适合的教学思路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对于英美国家某些文化现象的阐释没有结合中国的文化现象作对比,在缺乏中国文化提供参照的情况下,教学效率实际上没有显著改善。
二、改进英美文化课对比融入教学方法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认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文化对比融入对于英美文化课教学中的有效方法,符合外语教学的文化原则要求,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英语语言孕育、成长、应用在何种文化背景中,设置贴切的教学情境体会英语语言独特的交际模式,切实提高英语语言应用的跨文化概念。不仅能够指导学生在既定课时里更新自身原本的文化贮备,拓展文化视域,从而完善文化知识体系。
(二)改进现有的对比融入教学方法
对于现有的对比融入教学,应当加以改进,一方面将英国、美国的文化渊源相互联系,依托历史学知识对两国文化演进概况进行有机整合和区别,打破原有的分模块、割据化教学的弊端;另一方面,利用先进的科学网络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进行大量查阅和精心筛选,以受学生欢迎的多媒体课件形式进行展示,并且要照顾到有深入探究兴趣的学生,为他们推荐相关资料或探究方向,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方法和思路指导。
(三)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对比融入教学 虽然中美文化课围绕英国、美国为代表的英语国家文化特点展开教学,但是教授对象为中国学生,必须针对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长久教育中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中美文化课上,不仅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思维模式,合理有序组织教学程序和教学需要,而且要充分运用中国文化的丰富资源,将中美文化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使学生能够以中国文化为参照,更好的理解英美国家的异域文化风情。
三、英美文化课教学中,文化对比教学方法的列举
(一)英美文化对比的融入
英美两国文化因为历史原因,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共同性,但随着美国独立后自身的不断发展而产生了原有文化上的分化和差异,因而也就具有了可比性。相对于狭义的美国本土印第安文化而言,广义的现有美国文化在孕育之处,很大程度上受到随殖民活动进入美洲地区的英国文化影响,全面渗透到美国民众的各个生活细节中,涵盖了语言表达、宗教信仰、人际交往、社会风貌,节日特征等等方面。也是由于殖民活动,数量巨大的非洲等地区的黑人也进入美国地区并繁衍生息后裔,给美国带来了殖民文化中的多民族特色,因此美国文化逐渐培养除了富有自身个性特点的美国文化。英美两国的文化也由此,产生了差别表现。对英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教学进行对比融入,能够更好的使学生达到理解和掌握的学习目标。
英美文化的对比思路可以从政治制度、法律法规、宗教文化、民族结构、风俗习惯的对比等进行展开。例如在节日方面,细致比较英美两国在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等共有节日中的共同之处和细微差别,包括英美两国与节日来源有关的故事情节异同、英美两国对于过节饮食的食材选择和烹饪方法异同、英美两国在节日庆祝中亲友往来礼节的异同、英美两国对于同一节日的重视程度异同、英美两国节日在两国流传演进的发展过程异同、英美两国在节日种类和数量上的异同等等。通过这种联系生活细节的有效对比,能够清晰明了的梳理思路,引用丰富的英美文化资料,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和讨论兴趣。
(二)中西方文化对比的融入
中国学生长久处在中国传统文化浸润中,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和文化定向特征。在对中美文化的学习过程中,离不开中国文化作为基础和参照。
以不同国家文化中宗教和政权的关系为例进行对比,宗教作为几乎覆盖全球的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深刻影响着民众的精神内涵、道德准则和行为表现,与社会文化面貌密切联系,具有重要学习研究意义。同一个宗教派别,在不同国家的发展演变中,受到国家政权的左右,或多或少的被赋予不同的政治目的。西方兴起的圣战运动,其目的是发展宗教、为上帝正名而发起的战征。但在我国奉行“君权天授”的观念,君主定期进行“祈雨”“祭天”等宗教仪式,一般只是将宗教作为巩固统治、教化民众的政治工具,对于宗教本身并不是像西方那样重视,对于佛教、道教等宗教派别都进行了政治改良,以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因此农民起义为了推翻原有的君主取而代之,往往是借着“天数有变”等宗教上的名义,以说服起义参与者和其他民众。其实,我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民众自古以来对于等级观念给予了更高的地位,对于神学观念没有西方对宗教的重视程度深,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走马克思主义道路,宣传无神论。所以,依托对中西方宗教与政治关系间的对比讲授,能够在促进学生对政教合一的英美文化进行深入理解的同事,也使学生认识到了文化之间存在的微妙差异。
此外,我国高校学生虽然长期收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但是对于自身的传统文化缺乏系统的归纳和科学的理解,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又表现出不知怎样使用英语的表达方式对自身的传统文化内涵进行恰当阐述的情况,例如在近几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中,设置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段落句子的翻译题目,以期提醒和督促高校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避免在学习他国语言文化的情况下而对自身文化逐渐疏远。引入中西方文化对比,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感受和包容文化差异的存在,提供中西方文化有效交流联系的纽带。不仅能够加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而且可以使学生更明确的认识西方文化特点。
(三)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对比的融入
文化不是已经成型固定的物品,而是在社会不断的发展演进历程中随之变动的动态过程。所以,对于英美文化课教学,需要及时捕文化动态变化中产生的新现象。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当下,对当今文化的新时期特点与此前历史渊源中的区别,使学生对英美文化产生直观感受。
以英国政体为例,新闻中英国的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大婚,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世界范围内对于英国独特的政治制度引起了新一轮的关注热潮,再一次对英国君主制的发展历史、现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热议讨论:在共和体制下,英国的君主制存在的必要与否;伊丽莎白女王在英国民众中较高的支持率;英国副首相克莱格的王位继承改革措施;英国财政部门每年给英国皇室分拨的巨额费用;英国皇室内部的种种关系网传闻;英国皇室成员的日常生活。在英美文化教学中教师可围绕这些热点话题,追寻英国政体现状的历史渊源,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互相交流讨论。学生能够提高对英美文化课学习培养很高的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深入理解英国文化在政治方面上的特征。
四、结语
把文化对比融入应用到英美文化课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对英美文化形成更加具有系统性的理解认识,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与传播中也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此外,通过对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对比、英美文化学习和时事政治的有效结合能够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英美文化课教师在教学中应及时发现和解决文化对比融入中的问题,思考有效的解决途径,实现文化对比融入在英美文化课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为英美文化课教学成果带来改观。
参考文献
[1]肖春英.浅析英美文化课教学中的文化对比融入[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3):P54-P55.[2]韩福领.论英语教学中的英美文化教学[J].海外英语,2014(12):P1-P2.[3]梁玉莹.新形势下英美文学课程摆脱边缘化困境的对策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3(04):P91-P5.
第二篇: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英美文化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英美文化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任务型教学模式以其独特性有别于传统型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改进英美文化课教学的僵化面貌,迎合当代学生的兴趣点,有效整合学习资源,在学习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素质。本文探讨了任务型模式在英美文化课教学中的应用,结合课堂上设计的具体案例进行对应的任务阶段划分和设置,分析其中需要遵循的任务型原则,以期为任务型教育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照。关键词:英美文化课程;建构主义;任务型教学
面对英美文化课中繁多的知识点和丰富的内容,不知从何处入手或者说不知如何对丰富材料进行筛选组合,教师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过分依赖,不符合学生的原有学习兴趣和课堂期待,使得英美文化课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扭转英美文化课教学现有的局限和不足,将任务型教学应用到英美文化课教学里,作为新的尝试路径进行探索。
一、任务型教学在英美文化课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任务型教学的概念是指将某项任务设置成语言教学和课堂安排中心的教学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突出特点即比较侧重于实践,遵循“在做中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逐渐发展为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在英美文化课程中的应用起到了比较明显的改进作用,引起了师生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依托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并非完全依赖于教师的单向传授,教师的讲授并非作为知识获得的唯一来源,而是学习者在恰当的学习情境与社会生活环境中,将教师与其他同伴的指导和互助作为辅助手段,有效运用丰富的学习资料,主动进行学习,主动获得意义在原有知识体系上的构建而获得新的知识。同时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学生应当实现角色的转变,即知识讲授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建构主义的学习方式总体上而言是具有社会性、交互性特点的协作学习方式。
“任务驱动”模式下的教学,将一些适当的、具体的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在想办法、找方法争取解决任务难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使学生自主掌握了课程要求的基本知识技能,此外能够鼓励学生积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科学的分析问题、主动的解决问题,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任务型教学模式注重为学生设立具有真实性的情境和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课堂氛围,在这种环境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有效提升了实践能力,鼓励发扬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二、任务型模式在英美文化课教学中的实例应用
对于任务型模式在英美文学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介绍,可以根据组织任务型学习的三阶段模式: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 cycle)和后任务阶段(language focus),把学生分成四至六个人一组展开任务型模式的教学活动。
(一)前任务 1.概念介绍
“前任务”即教师在教学的初始阶段首先提出恰当的任务。任务的前置提出可以说是任务型课堂教学区别于其他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特征。在这个“前任务”的阶段,需要对顺利完成既定任务所需要用到的知识给予展示,对于任务的明确表述和任务实施的具体步骤安排,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对于内容筛选和任务设计要精心准备。
但是在目前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英美文化课堂的运用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某高校的《美国社会与文化》的课程教案中,四课时的美国历史模块中很大一部分是直接从网上复制下来的历史事件表格,没有体现出任务教学的特点,也没有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另一高校对于“英美文化中的节日异同”教学,只是对教材照本宣科,而高校所用教材更新周期长、新知识引入慢,使得教材文字部分的介绍和插图配置为好多年前的旧内容,已经与当下英美文化中节日部分的新内容和新闻脱节,教师却依然仅按照教材进行讲授,而没有恰当应用多媒体设备,对于丰富的、更新迅速的网络资源没有积极引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即使应用了任务型教学模式也缺乏新内容的支撑,达不到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英美文化课教学中的效果。
另一方面,对于任务的设置也极为重要,应当依照教育心理学中的成败动机理论进行合理设置,对于避免失败的学生往往选择难度为极容易或极困难的极端难度,而追求成功的学生,则我往往选择胜败几率相当的中等难度任务。同时可以依照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设置学生现有水平之上但可通过努力实现的任务,既给予学生完成任务的信心,又督促学生必须付出相应的努力,使学生面对任务时不至于因为难度太大而失去信心或因为难度太小而不认真对待。
所以在内容选择上,教师应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机筛选和整合,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设置合理的任务难度,对于任务进行清晰的表述,必要时给予一些提醒和解读。
2、应用举例
例如,在讲述英国历史时,可以进行如下任务设置:将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国王与女王集合起来,并将他们的昵称打乱,要求学生通过网上或者图书馆搜寻资料,找出来英国王室主要历史人物对应的昵称以及相关故事、历史背景。
(1)建立情景导入:你的一位朋友想围绕着英国皇室这一主题撰写小故事,但面临人物众多、故事筛选困难的问题。你决定以人物昵称对应故事的形式帮助他梳理思路,选择最有趣的写作素材。
(2)给予任务说明: a.利用互联网搜索有关英国皇室重要人物的相关信息,利用期刊网查询相关话题的研究情况。
b.把查到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找出相关王室人物的信息,制作清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报纸排版的形式,制作一份英国皇室趣闻日报或者是《故事会》小读物,亦或是类似于“英国皇室的微博日常”等新颖形式)。c.把关于这些有用的信息给组内的成员进行合理分配,每个人负责对分到的英国国王或女王的人物历史进行深入研究,搜集人物昵称相关的故事,给出故事梗概,集中创意想法。
d.小组内就研究成果初步交流,并相互提出评价意见。e.把小组的最后研究成果汇总,完成任务中的给定目标,形成一个文档资料或者多媒体课件,上传到班级共享文件中,向老师和其他同学展示细节。
(二)任务环
任务环即安排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或着分组进行合作性学习活动,来完成任务的阶段,在培养学生自主或合作学习的精神、锻炼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学生在教师提出任务后,通过阅读、查阅、讨论、分析等方式完成任务,避免对教师讲解的过分依赖,独立思考的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学生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汇报时,要给予部分对发言存在胆怯心理的内向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关注,提高他们参加到讨论中的主动性和热情,保证每一个学生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受益。进行小组活动时,尝试轮流当组长发言的形式,给每一个学会说呢过汇报自己小组的学习情况的机会。
在学习英美媒体文化部分时,可以将英国主流媒体对戴安娜王妃与查尔斯王子婚姻的一系列报道、戴安娜王妃遭遇车祸的前后起因经过以及之后的民众反映和英国女王态度等新闻报道,以多媒体幻灯片的形式按时间排列或者播放相关记录片视频,让学生围绕“媒体的正面与负面影响”、“媒体职业尺度”、“英国皇室对于媒体的态度”等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可以建设情境设计一名记者采访媒体专家的对话、英国皇室新闻发布会或者组织小型辩论。其实任务型教学是以任务为引子,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英美文化知识学习。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思考和探究,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对新问题尝试解答。
(三)后任务阶段
后任务阶段把总结归纳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主要内容,这个总结评价的过程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学生应当积极听取其他同学的不同解答与经验教训,并对自身的思维角度和知识贮备进行反思。此外,教师在这个阶段中并不是已经完成了教学的任务,还应当结合学生完成任务的不同情况做出相应的总结和扩展,比如归纳那些学生容易产生误解的内容和难懂的部分,进行重难点知识加强练习,最终将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纳入到教学反思和成绩考评结果中。
三、任务型教学应用应遵循的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以促进学生学习并提高所学知识应用水平,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切实感受对英美国家文化的体验,避免局限于书本教材的表面知识。任务的设计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与社会生活密切结合,针对已经通过系统语言训练的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任务设计应该符合他们的学习生活,分为六种类型:列举型(listing)、排序与分类型(ordering and sorting)、比较型(comparing)、问题解决型(problemsolving)、交流个人经验型(sharing personal experiences)和创造型(creative tasks)。问题解决涉及逻辑思辨、团队合作、个人独立思考和发散思维发挥等诸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比其他任务更加能够培养学生对于英美文化的学习能力。
(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
任务教学模式的展开是才从学生角度出发的教学模式,遵从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进行情景设置,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符合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主体能动性。对于任务难度的设置也要依据学生当前的知识发展水平,虽然任务综合性比较强,但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学生通过付出一定的努力有机会完成。
(三)互动性与合作性原则
教师在任务进行之前对于班级进行合理划分,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协作,发挥小组内各个成员的不同特长,如有的同学阅读面广泛善于搜寻和筛选资料,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适合分析问题理清思路,有的同学口才出众适合交流讨论和发言汇报、有的同学书面文字功底强适合总结起草任务汇报稿,有的同学组
织协调能力强适合管理和监督小组内成员分工工作的完成,最终合力完成任务。任务型教学的互动性与合作性原则遵循互动性,包含合作协商通过交流沟通协商完成任务的过程。通过合作、交流、协调实现相互理解的目的。学习者对任务的完成需要进行多角度归纳,需要经过小组成员达成共识,每个组员负责其中一部分任务,体现了分工中的互动与合作原则。
(四)“在做中学”原则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转变以往以教师为“主角”、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局面,给予学生更多展现其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体地位的机会。任务型模式要求教师仅提供适当的问题和必要的指导,学生需要围绕教学任务,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找寻完成任务的方法,在学习小组中与其他同学展开交流讨论,对于任务完成的情况要形成发言汇报。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能够促使学生接触到更加丰富的信息量,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自主探究与合作能力增强,学生主动向小组成员提问、请教,应用网络技术解决遇到的难题。同时他们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教师的干预和限制较小,能够大胆自由地表达想法,培养学习信心。
四、总结
依托任务型模式在英美文化课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在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探究能力与团队合作学习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效果明显。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英美文化课中的有熊运用,需要更多的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参与其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共同促进任务型模式在英语专业中的实践应用水平,实现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肖春英.浅析英美文化课教学中的文化对比融入[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3):P54-P55.[2]韩福领.论英语教学中的英美文化教学[J].海外英语,2014(12):P1-P2.[3]梁玉莹.新形势下英美文学课程摆脱边缘化困境的对策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3(04):P91-P5.[4]庞咏兰.英语专业英美文化课中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探究[J].海外英语,2012(12):P321-P322.
第三篇:阐述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阐述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融入 文化教学 交际能力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
摘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为出发点,阐述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探索在词汇教学、篇章教学中如何实施文化教学。文化教学有使学生了解和接纳异族文化、介绍和宣传中华民族文化两方面的含义,并指出文化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入世”以后,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人们将面临如何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影的人相互沟通、交流、合作的问题。各种语言技能是交际的必要手段,一定的语言文化知识、社会背影知识无疑也是交际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文化知识的掌握有助于语言知识的运用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必要融入文化教学,这已是外语界的共识。语言与文化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文化影响语言,语言反映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借助于语言。语言又是文化的体现,它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制约和影响,反映着不同生活方式的存在。本文从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在语言知识教学中教授文化涵义,及如何利用英语教学来传授社会文化知识和介绍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同仁商榷。
一、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然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不仅仅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更要懂得遵守语言的使用规则。因为没有这种规则,语法规则将是毫无用处的。在与外国人的接触中,讲本国语的人一般能容忍语音或句法错误,相反,对于讲话规则的违反常常被认为是没有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会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在交际中,文化错误常常比语言错误更严重,如果没有文化方面的知识,如果不了解文化方面的可接受性和不可接受性,那么,交际很可能会发生障碍甚至失败。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培养高素质的、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仅仅传授语言知识,使学生掌握语言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在重视语言形式正确性的同时,要教授语言的使用规则,注重语言使用的得体性。大学英语课堂应该为学生提供一块了解和接纳异族文化,传播和光大中华民族文化的阵地。
二、在语言知识教学中教授文化涵义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董亚芬教授指出“: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是该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言材料中篇章、句子甚至每个词无不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词汇是构筑语言大厦的基石,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是很重要的。有文化内涵的词汇,教师不仅要教授它的字面含义,还要介绍其文化内涵,使词汇真正具有交际作用。比如在社交称谓中,中国人习惯用亲属称呼非亲属成员,如邻里街坊。而在英语国家,人们一般只在家族成员间使用亲属称谓,在各种社交场合,很少将亲属称谓扩展到非亲属成员中。这一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同。在西方,人们一般组成核心家族既一对夫妇加上儿女8注重培养家族成员的独立性。儿女长大成人后,便离开父母,自立门户,组织自己的核心家族。而中国家族多为延伸家族,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互补性,中国人崇尚大家族。有一位学者在上大学时曾有这样的经历,日本老师上完课后,他为了向老师表示感谢,对老师说“:先生”,其汉语意思是“老师您辛苦了”。老师听了这句话非但不高兴,反而很生气。纠其原因是我们不知其文化涵义。在对年龄和社会地位的等级意识很强的日本,这句话只能用于尊长对晚幼所做事情的评价。学生这样评价老师是绝对不可以的。如果不了解这种民族的深层文化,就很难与这个民族沟通。语言与文化水乳交融,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文化创造了丰富的语言,语言中蕴涵着不同社会特殊的文化背景,打下了深刻的文化烙印。离开了文化,语言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语言教学中,一个词、一种表达方式都可能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传授这种文化信息。
三、精读课是传授社会文化知识的有利阵地精读课在英语教学中所占的比例最大,课时最多,并且学生在其中能接触到各种外文材料。教师应利用这个时机,适时向学生传授目的语国家的政治、文学、宗教、历史、地理、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等文化背景知识。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也有助于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笔者的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年龄层次和心理特征,因材施教,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有效地指导学生培养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大学本科低年级的英语教学应偏重语言文化和知识文化教学,熟练地掌握英语的词汇和语法,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来检测学生的语言水平,介绍英语国家的社会习俗和风土人情,使学生对这些国家有一定认识,同时,合理安排专业课设置和课程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文化知识贯穿于语言知识,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初步获得一种移情能力。大学本科高年级应着重语言的交际能力,侧重于学生听、说、读、写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语言技能并不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全部,充分利用精读课堂这块阵地,更多地向学生教授社会文化知识,真正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才是我们培养的目标。然而,现在社会普遍反映大学生的听说能力不尽如人意,但这并不完全是学生听不懂或不能说,而是有时不知说什么。对对方国家的文化了解不多,除了表面的几句肤浅话以外,没有可说的话题,难免陷入尴尬的境地。
四、培养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大学英语教学融入文化教学,一方面使我们的学生大量了解和接纳异族文化,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利用英语这一工具,介绍和宣传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实现和世界的双向交流,使学生不仅能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也使他们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沟通的使者。例如龙(”一词在不同的文化中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人眼中“,龙”是权力、地位和威严的象征,它成了一种图腾,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被人们顶礼膜拜。但是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龙被赋予了截然了不同的含义,龙是邪恶和残暴的化身。为了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纯正英语,我们的教材多是节选外国报刊或文学作品。这样,教材中很少见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现代科技、文化发展成果的文章,致使学生中出现谈起西方的圣诞节头头是道,说起中国的春节则不知如何表达的现象,反映了学生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的不足和空白。教师在教授外国语言文化的同时,也要介绍中国文化的表达方式,使学生在对中外文化的比较、鉴赏中吸取中外文化的精华。大学英语教学在提高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也要提高文化修养,这是英语界的共识,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英语教学融入文化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教授的文化内容还比较浅显,甚至有些是老生常谈。要使文化教学迈上系统化的台阶,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尤其是提高英语教师的文化意识和中外文化修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见缝插针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入文化教学。
参考文献:
【1】秦秀白,英语代写论文学习与吸收文化知识)-.-+,--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001, 【2】胡文仲,英语教学中为什么要涉及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003, 【3】戴中明,浅谈大学英语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5-+,-外语界,266*,’47, 【4】钟华,非英语专业学生社会文化能力调查)-5-+,-外语界,266*,’47,【5】贾永芸,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方法的探索与研究)9+,-英语辅导报,266*,’2*7
第四篇:浅析中法文化对比在法语教学中的影响
浅析中法文化对比在法语教学中的影响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的就是中法文化对比对法语教学的影响,首先从语言文化的交融性和语言文化的差异性两种角度分析中法文化对比的理论意义,然后从思维方式、文化内涵以及生活习惯三个方面对中法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详细的描述,最后从拓展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环境以及增设多媒体教学三个方面来进行法语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法语能力。
关键词:中法文化对比;法语教学;语言文化
一、中法文化对比的理论意义
1.语言文化的交融性
语言和文化是关系非常密切的两个概念,文化是语言的组成成分,而语言是表达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语言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语言是从文化中产生的,而文化优势通过语言进行传递和表达的。如果想要研究语言,就必须从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又是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语言是从文化中产生的,所以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其文化背景与内涵。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必须要对语言文化有深入的了解。
在法语教学中,中法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对比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法语的教学中,如果中重视语言知识的教授,而忽视了对于文化与语言之间作用的传输,那么只能培养学生的语法能力,却不能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而从某个角度进行考虑,有时候文化交际的错误比语法措施更严重。
2.中法文化的差异性
各国的文化都存在着差异,这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所以想要想好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个语言的文化背景,否则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理解上的误差。中法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文化注重群体上的统一,主客体地位平等,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法国文化则注重个人的观念,主客体对立,主张人类征服自然。
中文提倡的是悟,注重语言内在的联系,在结构上不要求严谨,而是通过主观的直觉结合上下逻辑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而法语注重的是语言的形式,不求周到,但是结构上必须要严谨。所以在法语的教学中,必须要通过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中法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才能填补中法文化之间的沟壑。在法语的学习中,要探寻法国人的思维模式,对法语的文化内涵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让学生从单纯地学习法语转变成跨文化的学习过程。
二、中法文化对比的主体内容
1.思维方式的对比
中法在思维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法国人思维比价直观清晰,所以法国人在说话时比较直率;而中国人思维比较间接主观,所以在说话时比较委婉。
比如在餐桌上,中国式的礼貌有时候会让法国人感到反感。中国人请客一般都是准备一桌的饭菜,但是对于习惯把饮食分餐盘来吃的法国人来说,会觉得手足无措。在就餐之前,中国人喜欢讲一些客气话,比如吃一顿简单的便饭不成敬意之类的,这样会让法国人感觉到对方不尊重自己。而在吃完饭时,中国人就餐完之后会说请您慢用之类的话,但是法国人就会感到差异,觉得我为什么要慢慢吃啊,不知道中国人口中的慢用是礼貌客气的话语。
2.内涵差异的对比
由于受到文化地域和历史的影响,以及中法生活环境之间的差异,对于某些词语的内涵理解差异比较大,所以会让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差异。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一种文化中会通过某种事物联系到某种特征,但是在另外一种文化中却联系不到某种特征;第二就是某种事物在两种文化中都能联系到某些特征,但是联系到的特征却不相同。比如说中国中的狗一般都是贬义的,但是在法国中确实褒义词。
3.生活习惯的对比
在生活习惯上,中法两国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法国人对于谢谢、请、对不起这些礼貌用语的使用频率比中国人高,而且一般是使用在家庭亲戚之间。而中国人则认为两人之间越客套就代表着关系越疏远,所以关系越近的两个人,使用的礼貌用语就越少。
所以综上所述,教师在法语的教学中,必须要注重中法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让学生们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去了解和学习法国文化知识,从而能正确表达语言的使用特征,并且能熟练和法国人进行交流。
三、中法文化对比的教学方法
1.拓展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安排,以便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课本上的词汇和基本语法外,在课堂讲授中应增加交际法语和法国文化知识,包括风俗习惯、社会礼仪、社会生活常识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实用法语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增加相关的背景知识的介绍外,还可以教唱法语歌曲,讲述一些简短的法语小故事,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此外,还可以介绍并着重赏析著名的法语诗歌。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法语中所蕴含的文化气息,从另一侧面激发学生学习法语的兴趣。
2.构建课堂情境
在教学中,应构建一定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设定的情景中学以致用,使课堂成为语言实践的场所,从而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要利用情景教学法,促进听与说的学习。要把枯燥的词汇、句型变成生动的语言。教师可配合教学内容设计出一个个小标题,如:“问路”、“打电话”、“自我介绍”等,要求学生恰当、灵活地运用所学的句型、结构编排一些简单的情景对话,并在课堂上分组表演。
3.利用多元媒介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不同的教学媒介,将课内的教学和课外的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音像资料,组织学生观看法语教学录像,在情景中展开对话,借助形象化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感官能力,准确地理解对话的含义,同时通过反复听录音磁带,准确地模仿语音、语调、节奏甚至语气和音高。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建立基本的话语意义和文化模式之间的对应联系。
要拓宽文化导入渠道,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课外有选择地看些原版电影和录像片,收听、收看法语广播、电视节目,阅读原著和报纸杂志等。
参考文献:
[1]金励斌.浅谈二外法语语音教学[ J].法语学习,1996(4).[2]郭玉梅.浅论法语教学中的法国文化音素[ 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4): 10-12.[3]马勇,康丽英.二外法语教学初探[ 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6): 64-66.
第五篇:中西方文化中交际的礼貌策略对比研究
中西方文化中交际的礼貌策略对比研究
礼貌现象存在于任何社会和所有的人际交往中。然而,由于不同的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文化,所以对“礼貌”的判断标准以及所实施的礼貌策略也不尽相同,亦即礼貌具有文化特征。正是由于各社会之间的这种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礼貌”现象应该得到更进一步的重视。因为一旦说话人一方的面子由于对方的礼貌策略运用失误而遭到伤害,那么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交际的失败。据此,对英汉礼貌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理论指导,对中西礼貌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探索了其社会文化根源,强调指出了文化差异是引起英汉礼貌策略实施差异的主要原因。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为导论。强调指出了进行英汉礼貌策略对比的原因,以及解释何谓“礼貌”,侧重介绍了“礼貌”与语言、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二章概述了前人在礼貌理论方面的重大贡献。重点放在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上。阐述了其理论的主要内容。但须值得提醒的是他们的理论主要基于英语社会与文化,因此不可能在汉文化中对号入座。本章也提到了Leech的“礼貌原则”,同样,Leech的有关礼貌的理论也主要面向英语文化与社会。本章还对汉文化中的礼貌现象进行了论述。第三章对比得出了英汉文化中礼貌现象存在很大差异的结论。同样,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影响,这些“礼貌策略”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实施中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本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实际教学意义,提出在外语教学中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并提高其跨文化交际意识。最后结语它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在两个交际者都彼此深涪对方文化习俗的前提下,究竟应该以哪种文化作为交际的标准?不解决这个间题,就有可能会造成新的“交
际失误”。
Politeness phenomena are everywhere in all human societies, and they are involved in all human interactions.But different societies have different cultures, and different cultures have different beliefs, values, attitudes, points of view, habits and customs, therefore their criteria for judgement of politeness and their linguistic means of the realizations of politeness strategies are not the same, that is, politeness is culture-specific.Because of the cultural diversity, politeness phenomena ought to be paid special attention to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If an interlocutor’s face is damaged by the other one’s improper strategies, there would be a breakdown in communication.So it is imperative to make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This dissertation makes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Goffman’s concept of face, Brown and Levinson’s face theory, Leech’s politeness principle and some other scholars’ achievements.This paper consists of three chapters.Chapter one serves as an introduction, which puts emphasis on the cause of the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And it also defines the concept of politeness, explain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language, culture and politeness.Chapter two touches on the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the studies of politeness phenomena by some scholars, focusing on Leech’s politeness principle, Brown and Levinson’s face theory in which the concept of face, FTAs, negative-face and positive-face wants are discussed.And in this chapter, it has also been pointed out that Brown and Levinson’s theory are not completely suitable for Chinese culture, for what Brown and Levinson have generalized is based on English culture and may be brought into general use in English societies instead of Chinese society.Chapter three provides us with case studies, contrastively studying in detail the different realizations of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es.From this chapter we can find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ommunication and the ways on how to solve them.In the conclusion, the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paying special attention to students’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nd the enhancement of cross-cultural awareness.And the conclusion is drawn in the end.关键词 礼貌现象、礼貌策略、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交际失误
Politeness phenomena,politeness strategies,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ltural diversity,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一 前言
人们在言语交际方面拥有众多的策略手段,其中一个主要手段就是礼貌。礼貌是各社会共有的普遍现象,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普遍推崇的一种社会美德,它也是维系人类和谐的工具和手段。因此,了解并研究中西礼貌原则差异对减少双方误解, 交际顺利进行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二
礼貌的判定及其语用特征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的运用,它是对语言的动态描写与解释。从交际论的角度看,语用学研究两种意义,即说话人/作者所传递的意义以及听话人所理解的意义,也就是话语的生成和理解;从话语理解的角度来说,语用学可以概括为是利用语境去推导意义的学问。语用学中的礼貌关心的不是说话人是否真正对他人友善,而是他说了些什么以及他的话语对听话人产生了什么影响。人们不能脱离语境去谈礼貌,语言形式也不能孤立地决定言语行为是否礼貌,它是语言形式、话语语境和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关系这3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语用学中的礼貌其实就是说话人为了实现某一交际目的,结合一定的语境条件,通过对不同的语言形式加以选择以改变交际情景或社交关系,或背离现状而采取的策略。作为语用现象的礼貌在其交际过程中的语用特征表现为:主体性,即礼貌语言的运用是人的活动,是人本质力量的体现,是说话人为了有效地执行言语行为,去接近或实现语用目的而采取的计谋和策略。互补性,即会话含义学说的完善得益于礼貌原则,因为礼貌原则解释了合作原则无法解释的问题,因而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互补。以说话人为中心的社会层次关系,即礼貌策略的运用同交际对象的关系疏密、地位的高低、辈分尊卑、年龄长幼等因素有关。认知性,即礼貌的认知是在意识水平上对思想和表象的加工。认知语境的营造不仅可以用来维护说话者的面子,而且还可用来挽救听话者消极的面子,即所谓消极的礼貌。
一、中西方文化中交际的礼貌策略
礼貌在人类社会中具有普遍性, 但关于礼貌语言问题, 国内外学者分别从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修辞学等角度提出了不少理论模式和研究方法。
(一)西方文化中交际的礼貌策略。早在20世纪50年代, 美国学者戈夫曼Erving Goffman)就从戏剧的观点提出了“面子行为理论”,建立了礼貌模式。他认为, 人们的行为分为前台行为和后台行为二种。“脸面” 是人类行为准则之一, 渗透于人际行为之中。很显然,“面子功夫”是作给其他人看的“前台”行为。Goffman 同时指出,面子对于每个人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人们在交际中都很关注的重要因素。面子的需求是相互的,一个人要想自己不丢面子,最保险的办法是不去伤害他人的面子。20世纪60年代, 美国语言哲学家Grice(1975)在Austin和Searle的言语行为基础上提出了会话合作原则, 该原则认为人们在所有会话中都应遵循质量, 方式和相关的四个准则。合作原则提出后, 针对人们在会话中时常出现的故意违背某一准则的情况, Grice又增加了一条会话含义与之补充。然而, Grice 的会话合原则与会话含义仍不能对语言本身的意义和语言的言外之力做出充分的解释。R.Lakoff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礼貌三规则:
规则一:不要强加于人;适用于交际双方权势和地位不均等的场合, 如学生和老师, 雇主和雇员之间;
规则二:给对方留有余地和空间;适用于交际双方权力地位平等, 但社会关系不密切的场合, 如商人与顾客;
规则三:增进双方的友情;适用于好友, 恋人之间。R.lakoff 的礼貌准则由于提出较早, 在范围上, 系统性上都较为笼统, 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Brown 和Levinson(1978)在Goffman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成熟的面子理论,力图将面子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来研究。他们认为面子是每个社会成员想为自己争取的公开的自我形象(self-image)。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希望彼此维护对方的面子,并随面子威胁程度的增大而采用较高程度的礼貌策略。面子威胁程度的计算取决于交际双方之间的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社会权利(social power)的差别以及特定文化对具体言语行为强加程度的认定。Brown 和Levinson 还将面子分为正面子(positive face)和负面子(negative face), 前者指人们希望获得他人的肯定和赞许, 后者指人们有自主的自由,不因迁就别人或受到干预、妨碍而使自己感到丢面子。为了维护正面面子而采取的策略称为正面面子策略(positive politeness strategies),它以接近对方为基本策略。为了避免或减少交际者的负面面子的损失,说话人需要采用负面面子策略(negative politeness strategies),择中负面礼貌仍是基于回避的策略。
前面我们提到了Grice的合作原则,它在解释话语的字面意义与语用含义之间的关系中提供了帮助,但没有说明他们本身为什么是必要的,为何发话人要经常违反其下属的诸准则来进行交际以及受话人如何推导发话人话语的特殊含意。为补充其不足,英国语言学家利奇(Leech, 1983)提出了礼貌原则。Leech将语用原则分为“人际修辞”(interpersonal rhetoric)和“篇章修辞”(textual rhetoric)两大类, 他的“修辞” 指的是交际中有效的运用语言, 它由交际双方所遵循的原则和准则组成, 准则是原则所包含的较具体的范畴。而礼貌原则则属于人际修辞的范畴。Leech根据英国文化特点提出了制约人际言语交际的六条准则,它们是:(1)得体原则(Tact Maxim):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a尽量少让别人吃亏;b尽量多使别人受益。
(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a尽量少让别人吃亏;b尽量多使别人受益。(3)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a 尽量少贬低别人;b 尽量多赞誉别人。
(4)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减少对自己的表扬。a尽量少表扬自己;b尽量多贬低自己。
(5)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a尽量进少双方的分歧;b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
(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减少自家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a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b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Leech 的礼貌原则有两大贡献: 一是明确指出区分礼貌与不礼貌行为的标准;二是指出礼貌行为既是一种非对称的行为, 又是一种对称的行为。Leech 提出, 礼貌原则可以和Grice 的合作原则结合起来, 解释人们的某些交际行为。比如故意违反量准则、质准则或相关准则, 拐弯抹角, 不直抒其意等。对此, Grice 的合作原则无法解释, 但礼貌原则却能给予完满的回答, 即人们有时为了不伤及他人的面子, 做出对他人不礼貌的行为, 会以会话含义形式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对方。Leech 认为, 礼貌原则不但拯救了合作原则, 而且还为反语原则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它与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论成为礼貌的本质与策略研究成果中的代表。
(二)中国文化中交际的礼貌策略。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受儒家思想影响,在数千年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规范和礼貌策略。中国学者在吸取Leech 提出的礼貌原则和Brown &Levinson的“面子保全论”的合理部分的基础上, 更多地是从中国文化特征层面入手, 深入研究中华民族独特的礼貌现象, 并提出了更符合中国文化的礼貌策略, 如徐盛桓(1992)在他的礼貌原则中修正了Leech 的礼貌原则, 用“通常倾向于”等字眼替代“最大”(Maximize)和“最小”(Minimize)等词,对礼貌的得体性有所考虑。另一位学者L.R.Mao 比较了中英两种文化的差异后提出了“相对面子指向的构想”(the relative face orientation construct)。这种构想基于这样的假设:面子是一种每个社团成员意欲为自己挣得的公众形象, 这种公众形象便表明了一种潜在的礼貌指向,礼貌要么指向一种理想的社会同一性, 要么指向理想的个人自主性。这种礼貌的指向, 就是一个特定社会中面子的独特内涵。何兆熊(2000)认为, 西方文化中的礼貌, 是指向理想的个人自主性, 而汉语文化中的礼貌是指向理想的社会同一性, 这是中西方礼貌内涵差异的本质特征。
我国语言学家顾曰国(1992)在回顾了礼貌这个概念在中国文化中的历史渊源后, 总结了有中国特色的五条礼貌准则:
(1)称呼准则:即用适当的称呼问侯对方。它体现了汉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是“上下有异, 贵贱有分, 长幼有序”等在现代文化中的积淀和反应。使用恰当的称呼语被认为是最起码的礼貌原则。
(2)贬己尊人准则: 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指谓听者或与听者有关联的事物要“抬”,要“尊”。以及尊称他人或相关的事物。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夫礼者,自卑而尊人”,也体现了汉文化中的谦虚品德。
(3)文雅准则:出言高雅, 文质彬彬往往被人认为是懂礼貌,“有教养”。文雅准则的重要内容仍然是“先用雅言,禁用秽语;多用委婉语,少用直言”。这一原则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修养和自身的文化素养。
(4)求同准则:这与“脸”、“面子”有关。所谓求同,就是注意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要保持相称, 说话双方力求和谐一致。即交际双方尽量减少不同之处,尽量和谐一致,满足对方的要求,赞同对方。它体现了汉文化的“尚同” 或“恭敬不如从命”的礼仪。
(5)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他人的利益。在言词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尽量说小自己付出的代价。这个原则反映了汉文化中“有德者必有言” 以及“君子耻有其词而无其德, 耻有其德而无其行”的传统思想。
汉文化的礼貌特别强调尊敬、体谅和热情等内容。亦即待人恭敬,语气和蔼、友好,采用商量的方式征求受话人意见,以示尊重;多方考虑,多体谅受话人难处,少给受话人添麻烦;待人热情,忌冷淡随便,不逼迫,不役使等。
二、中西方文化中交际的礼貌策略异同对比
虽然就整个人类文化特点而言,中西方文化存在共性,交际中的礼貌策略也有共同之处。但就某些方面中西方文化差异也十分明显, 由文化决定的交际的礼貌策略在理解和使用上也表现不同。
(一)中西方礼貌策略的共同处。从Leech 的礼貌原则的提出到目前这几十年里里,曾有人对其存在的普遍性提出疑问,并试图提出一些既能反映人类礼貌本质,又能符合本民族习惯的礼貌原则,但迄今尚无更好的原则能达到Leech 礼貌原则的高度。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上来讲,Leech 的六准则仍带有一定普遍意义。把Leech的六条礼貌准则与顾曰国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礼貌五准则相比较,不难发现,两者都是对人类言语行为礼貌的概括,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和普遍性。两者都是other-oriented。根据惠(benefit)和损(cost)关系,我们可以看出礼貌交际的核心是注意到人们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坏话,因而这两者都是“投其所好”,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对别人胃口。它们都是达到交际的“社会目的”(social goal)的手段,而这样做恰好也是为达到交际的“真正目的”(personal goal)扫除障碍。
(二)中西方礼貌策略的差异。前面所讲的礼貌原则的普遍性,它尽管在较大程度上对礼貌现象进行概括,包含了不同民族文化中的礼貌共性,但具体到每个不同的民族,文化以及同一民族,文化中不同的群体或个人对礼貌原则认同的差异性,礼貌原则的个性便凸现出来了。
(1)礼貌的内涵差异。中国是文明古国, 礼仪之邦, 礼貌的历史渊远流长。中国文化的礼貌与传统的礼治紧密相连,“礼义者, 治之始也”(《荀子·王制》)。礼用来指谓礼制。众所周知,礼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周礼》《礼仪》《礼记》总称“三礼”,是先秦以前典章制度的集大成。从欲望到社会等级差别,从等级差别到欲望的满足,最后到治,这就是礼的产生以及社会功能。在传统上以差序格局为主要取向的社会结构并以群体取向和他人为主要取向的中国社会, 礼的精神就是天地人伦的上尊下卑。“上下有义,贵贱有分, 长幼有序, 贫富有度, 凡此八者, 礼之经也”(《管子·五辅》)。这里明确指出了礼就是维护现行社会等差的行为法则。礼不仅维护了社会传统秩序, 还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言行, 从而协调了社会上各种关系和矛盾, 维护了社会的统一和稳定。现代的“礼貌”与古代的“礼” 有很大的差别,同时也有很多的联系。礼貌不再是作为维护现行社会等差的行为准则,而是作为不分差别,供人们效仿的行为规范。“礼貌”是恭敬有礼之意。礼貌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告子章句下》里,“礼貌未衰,言弗行之,则去之”。“礼”在古代也用来意谓现代意义的礼貌。“礼,敬也(《墨子·经上》)。”对礼貌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礼记》。中国礼貌的自卑尊人是中国式礼貌的最大特点,《礼记》里就贯穿了这样的一个思想。英语中的礼貌可以追溯到15 世纪,一个礼貌的人具备“文雅,诚恳的礼貌品质(of refined courteousmanners)”。“礼貌” 与上层社会的行为规范紧密相关,因而有“礼貌社会(polite society)”这一说法。在西方,基督教和古代哲学对人们的生活,特别是言语行为影响极深。基督教所倡导的平等,所崇尚的个人主义对人们的言行起着决定作用。在《圣经》中, 耶稣宣称家中所有的成员都是平等的,孩子们可以反驳他们的父母。基督教也强调语言的功能。对于基督教徒们,语言不是空谈,而是上帝给每个人的礼物。语言驱使了人际间的交往。基督教徒们还相信上帝就是依赖《圣经》中的语言将自己呈现在众人面前。因此, 西方人极其重视用语言来体现个体,用语言来体现上帝所赋予他这个个体的存在。Fraser(1990)把礼貌解释成“社会准则观(social normview)”,并把礼貌等级化,分为“一级礼貌(first order politeness)”和“二级礼貌(second order politeness)”。美国教士,知名心理咨询家Dr.Norman Vincent Peale 把礼貌的基本要素进行了归纳。比如,强烈的公正意识(a strong sense of justice),理解别人的心情(a quality that enables a person to see into the mind or heart of someone else),不管社会地位高低或是作用的大小,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the capacity to treat all person alike, regardless of status or importance)。
(2)礼貌语用的差异。汉文化和英美文化都有其常用的称谓形式。一般说来,在汉文化中使用称呼语时应考虑听话人的职务、职业、性别、年龄以及谈话场合、同谈话人的关系等因素,才能找出符合称谓准则标准的称呼语。英美文化中的称谓模式主要称谓词+姓,如称Mary Brown 为Miss Brown。名, 如Mary。在所有文化中,modesty 被看作是礼貌的表现,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遵循谦虚准则时存在程度上的差异。当人们受到赞扬时,讲英语的人都说“thank you”以表示接受,他们认为,欣然接受对的赞扬可以避免损害对方的积极面子,因而是礼貌的。汉文化交际者听到赞美后往往贬低自己, 常常说“哪里, 哪里”“我做的很不够”以及“这是我应该做的”。然而在英美文化中这种答辞往往被看作虚伪、缺乏自信的表现, 使英美人感到自己的话被直言否决而认为中国人不讲礼貌, 这是因为在英美文化谦虚准则中, 人们通常采取转移或降低对方的赞美而不是直言否定对方。中国人在言语交往中讲究赏脸,避免丢脸,要给面子,要顾全面子。中国人往往用礼貌作为语用手段,力求和谐。当不得不使用有伤面子的言辞时,采用的策略往往是先肯定后指出不足或赞同,后摆出分歧这就是所谓“求同”。英美文化中的赞扬准则和赞同准则同汉文化中的求同准则有很多相似之处。两种文化都认为应最大限度地考虑对方的“面子”,但两种文化求同的方式及表现形式也存在着一些差异。汉文化的赞扬既包括上对下、长对幼的赞赏, 也包括下对上、少对长的肯定等,但赞扬的方面主要是人们的才能人品、修养道德等。然而,英美文化中的赞扬却无所不至,无所不包。另外,汉文化中的赞扬大多采用先褒后贬模式,即先赞美对方,肯定对方的成绩后再指出对方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但英美文化的赞扬准则和赞同准则体现了有话直说的文化观念。在德言行准则方面汉文化中的“德”是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 尽量增多对他人的益处,这同英美文化中的策略准则大体一致。汉文化中的“言”是指尽量减少自己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多自己得到的益处,这同英美文化的慷慨准则大体一致。如帮助别人得到别人赞扬后常说“没有什么, 这是我应该做的”、“一点小事,举手之劳” 等。而在得到别人帮助时常说“太感谢您了”、“不好意思,浪费了您这么多宝贵的时间”等。英美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如对于别人的感谢常说“You are welcome”、“It's a great pleasure to do so”、“I'm very glad to help you”。同样,对于别人的帮助也极大地表示感谢,如“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help”。但对于汉文化中的交际者所说的“It's my duty to do so”、“I'm sorry to have wasted a lot of your time”,英美人士却不知所措,因为这种方式的感谢在英美文化中是不存在的。
三、中西方文化中交际的礼貌策略存在差异的成因分析
中西礼貌语用差异虽然是文化交往中的显性表现,但决定这些差异的是那些较为隐秘和深刻的、以文化特质、思维模式和民族性格为核心的隐性因素。一个民族的文化相异于另一个民族的文化最关键的地方是思维方式,因为一个民族的典型思维方式往往是一切精神文明产生的基础。纵观中西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它们的差异集中体现在整体的思维定势和个体的思维定势及群体取向和个人主义取向。中华民族有机整体的思维定势是基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哲学基础之上。“天人合一” 观,这种圆式思维模式不仅成为中国文化的终极指向, 也为中华民族思想意识上追求整体、笼统、综合和知觉上重直觉打上深深的烙印。在西方文化中,天人相分、二者对立,因而西方人是线性思维,重分析、重逻辑、求准确、崇拜个人主义, 追求自由和差异, 求变、突破常规是他们的精神动力。中国人自古以来追求的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在这种思想和价值取向的指导下, 汉民族培养起顾全大局、物我两同的处世观, 强调人际交往中的“和合精神”和“变己适应”策略。西方文化的个体思维定势基于天人相分的宇宙观,认为人与自然, 物质与精神,人与神乃至世界万物都是二元对立,一切二分的,强调事物只有在与个体的对立中才能存在。人只有个体自由,个人奋斗,不断探索世界和未知才可以自足。
结语
礼貌是成功交际必不可少的“策略”,交际的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由于文化差异,即使使用的语言完美无缺,也有可能产生误解,同样的话或行为在不同的民族中可能代表的意义大为不同。一个严肃的问题可能会引来尴尬和笑话;无害的声明可能会引来不满和愤怒。因此,为了实现得体的跨文化交际,我们必须重视交际中礼貌策略的实际应用,掌握在不同语境中人际沟通的战略。因而,在外语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3] 刘 琛《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的差异》,文学教育出版社 2005 [4] 何玲梅,夏决芬,曹耀萍《礼貌现象的语用特征》2009 [5] 判断说话人的话语是否礼貌的方法 期刊114网站地址http://www.qk114.net 2009 [7] 贺红《英汉礼貌策略对比研究》2009 [8].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9] 胡朝霞《琼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